《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研究》[模版]

时间:2019-05-14 19:4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研究》[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研究》[模版]》。

第一篇:《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研究》[模版]

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研究

序 黄兴国

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是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现代城市发展中,港口城市的发展居于重要地位。在中国,沿海港口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其经济地位、战略地位,将对中国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许多沿海港口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并加强了这方面的思考和研究。宁波是一个港口城市,不管从宁波城市自身的特点来看,还是从宁波的现实发展需要来看,都必须很好的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研究一下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它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它形成和发挥咱的条件及其一般规律是什么?它有哪些类型?今后的发展趋势怎么样以及如何去建设它?等等。

一般来说,港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良好的航道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腹地条件、物流条件和贸易条件,还要有基本的人口集聚和服务条件。从中外港口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通常都经历了内河港向河口港再向海港发展的过程,辐射范围由小区域向较大区域再向国际化发展,港口功能则由自然港口向专业港口再向综合港口转变。当然,由于发展条件所限,有一些港口不能实现上述发展目标。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与科技发达、社会与文化先进、港口吞吐能力强、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物流通畅便捷和城市国际交往广泛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类型,从规模和影响力来看,有世界型城市、洲际型城市和地区型城市;从港口的性质和特点来看,有综合型和专业型两类。从国际上来看,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发展呈现出信息化、港城一体化、大都市化、生态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宁波的建设目标初步研究结论是建设成为区域性的专业型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宁波发展目标的确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对宁波的发展十分重视,要求宁波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和区位优势,努力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东地区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重化工业基地,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1992年,国务院召开长江三角洲城市规划调整会议,首次提出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构想。此后,宁波市有关方面会同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始探讨现代化国家港口城市问题,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1999年,中共宁波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并确定了港口开发、科教发展、对外开放、城市化“四个突破”战略重点。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根据十六大提出的总体战略部署和目标要求,顺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结合宁波发展的新实际,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宁波未来发挥咱的奋斗目标和战略思路。

近几年来,宁波大力实施“四个突破”和“新世纪工程”,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02年,预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5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00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元,港口货物吞吐量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85万标箱,外贸进出口122.7亿美元。据国家有关研究机构资料显示,目前宁波综合势力在全国26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居第20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6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市中居第5位。可以说,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决不能故步自封,沾沾自喜,要清醒地看到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看到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看到与先进兄弟城市之间存在的发展差距,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优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攀登新高峰。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个重要论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揭示了发展与执政、兴国与执政的内在关系,确立了发展是根本任务、中心任务,其他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着发展来进行。综观全局,放眼全球,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发展问题尤其迫切。我们只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才能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全国各地的情况是这样,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宁波更是如此。宁波港从昔日无足轻重的小港,成为今天充满活力的现代文明城市,这些都是由于宁波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发展第一,以强市富民为己任,不断给发展加力的结果。

发展要有全面的观念。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树立全面的发展观,还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三者有机地同意起来。

发展要有全新的战略思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宁波发展正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时期。现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宁波在全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中的战略地位,确定了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大战略方针,并希望宁波利用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争取发展更快一些、更好一些,为全省和全国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此,我们必须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这个总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快发展,不断增强宁波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当前一个时期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现有发展基础为新的起跑线,着力于“强化基础、优化结构、发挥优势、注重协调”,继续实施“四个突破”战略重点,加大港口开发力度,切实抓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实施“新世纪工程”,坚持高起点、大投入,开工建设包括交通港口、临港工业、信息化、城市化、科教文化、农业水利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一批重大基础项目,尤其要大力推进“四区三园”建设,努力做好“江、湖、港、桥”四篇文章,集中力量建设大港口,发展大产业,构筑大都市,繁华大文化,从而实现宁波跨越式发展。

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后20年宁波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到2010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6000美元,到2020年再翻一番,达到12000美元。这一奋斗目标展示了宁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宁波必须做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们开展《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课题调研,就是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研究宁波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的重大问题,深化对宁波未来20年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的认识,使之进一步系统化、明晰化,并力求高起点、大手笔谋划宁波新一轮大发展。

《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研究》作为中共宁波市委确立的重点调研课题,课题组全体同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把加快宁波发展作为主线,贯穿课题调研的全过程,对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实际调研和理论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研究报告中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正在转化为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参考依据,将为推进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在研究报告中有些观点和看法可能还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的提高,有关宁波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也将会继续深化和完善。

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要把全市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我们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这一共同的发展目标上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让发展汇成一个强劲的旋律,激荡在人们的心间,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目录

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战略研究(总体报告)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现实基础和外部条件分析

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与功能研究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建设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研究 宁波建设区域性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研究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交通体系研究

提高宁波工业竞争力研究 宁波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宁波城市管理现代化问题研究 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可以发展研究

宁波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研究 宁波构建国际化人才高地战略研究

宁波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建立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宁波经济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研究 宁波依托上海融入国际化研究

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市场制度环境建设 创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文化发展研究

宁波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研究

创建宁波旅游强市研究

后记 后记

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是中共宁波市委根据中央和浙江对宁波发展的新要求,顺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结合宁波发展的新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确立的21世纪初叶宁波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

今年年初,为了深化研究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总体构想,全面理清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战略思路,以利于进一步统一全市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认识,增强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中共宁波市委决定将《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研究》作为2002年度的重大调研课题,并专门成立了由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黄兴国同志为总负责,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市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余钟夫同志为执行负责,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为牵头单位,20多个市级部门的100余位领导和专家具体参加的课题研究组织。研究伊始,黄兴国同志亲自主持召开了课题研究工作会议,全面布置了课题研究工作,并对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任务、时间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研究之中,他多次召集会议,认真听取各课题组汇报,及时掌握研究进展情况,对许多重大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和意见。21个课题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经过半年多的辛勤劳动,完成了1个主报告和20个分报告,取得了

可贵的研究成果。

随后,中共宁波市委、市政府邀请北京、上海、天津、福建和浙江等地的国内知名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咨询和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研究课题选题及时,阵容宏大,方法科学,内容详实,意义重大,研究报告思路宽,有新意,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和决策参考价值,总体研究水平在同类研究中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专家们就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专家们的指导意见,各课题组对研究报告做了认真的修改和完善。

本书是在《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研究》课题基础上,对全部研究报告进行综合编写而成。黄兴国同志为编辑委员会主任,余钟夫同志为执行主任,各分课题组长为委员。全书经余钟夫同志审稿和审定。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共宁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委政研室、市计委、市经委、市建委、市交通局、市体改办、市法制局、市信息办、市外经贸局、市科技局、市人事局、市统计局、市教育局、市旅游局、市环保局、市港务局、市城管局、市文化局、中国人民银行宁波中心支行等部门的有关领导和专家给予羁勒积极支持,并对各自承担的研究报告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校对。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前期编务工作由宁波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负责,阎勤副主任及林崇建、苏新民、陈利权、邓小河、王巍、蒋建峰、王仕龙、张世清等同志做了大

量具体工作。

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第二篇: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精选)

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2010年07月22日

烈日炙烤,位于甬江之畔庄市小镇的宁波帮博物馆人流如织。游客中有不少身价不菲的宁波籍商人带着“富二代”的儿子来参观,态度尤为虔诚。

诞生过无数商界巨子,为世界贡献了两位船王的宁波,用一座商帮博物馆来总结先辈的商业文化。博物馆外,甬江缓缓入海,宁波港舒缓地展开。

港通天下,如今有了新的注解。

最近,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指出,宁波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城市”,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首次进入了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日前,宁波市长毛光烈接受本刊专访,详解宁波新的城市规划。

港口是最大的优势

《瞭望东方周刊》: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港口吞吐量快速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请问宁波城市发展的定位是什么?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毛光烈:宁波位于长三角的南翼,地理位置优越,港口是宁波最大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就立足港口资源和城市区位优势,一直积极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战略,推动“港”、“市”相得益彰地发展。在“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发展战略的框架下,宁波确立了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个定位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现代化的港口城市。现代化是指具有现代化的意识、文化和社会治理制度,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公共服务,现代法治等体现综合性先进水平的发展境界。生产水平达到世界较为先进的程度,广泛参与国际生产分工和国际经济循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也要达到现代化,具有相对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生态环境等生活服务功能。

二是国际化的港口城市。国际化切实体现了开放的水平。通过完善国际性港口城市的生产、贸易、流通等服务功能,带动城市能级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增强,提高在全球经济和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瞭望东方周刊》: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宁波的港口城市有什么样的特点?

毛光烈:我们提出的建设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需要从国际化的高度和视野去看待,这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宁波城市建设努力的目标,我们既要以国际标准为坐标,又要体现我们宁波城市的特色和优势。我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解释:

宁波是开放合作的港口城市。宁波开放型经济发达,实际利用外资占到全省的1/4,外贸自营出口额占全省30%、全国的3.2%。宁波经济外向度高,去年经济外向度98.6%、出口依存度62.6%,分别高于浙江42个、2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3个、38个百分点。

去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8亿吨,居大陆第二、全球第四位,宁波港的集装箱吞吐量1042.3万标箱,位居大陆第四、全球第八,今年上半年居大陆第三、全球第五位。现在的宁波港已经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

除了建设港口城市外,宁波还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商城。宁波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素有“无宁不成市”的美誉,涌现了包玉刚、邵逸夫等一大批工商巨子和国际名流。

依托区位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宁波进出口贸易不断发展,目前全市拥有近1.3万家进出口企业,商务部批准的出口品牌称号商品20个、浙江省出口品牌称号商品75个,与世界上210多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往来。近120个产品的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多次被全球著名商业杂志《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努力发展总部和总部经济

《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宁波受到“重创”,是全国受冲击时间最早、力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地区之一。对外贸出口相对倚重的宁波经济有什么影响?

毛光烈:宁波是一座因开放而崛起的港口城市。30年对外开放的实践,使我们充分享受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把宁波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宁波造成了深度冲击,去年全市进出口降幅达20%以上,去年一季度全市GDP猛跌至1%。当时宁波经济面对着巨大压力,通过全面落实中央保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和出台拓市场、调结构、促消费、增优势、惠民生的一系列的政策,去年全市GDP增速达到了8.6%,今年一季度快速回升到18.8%。

《瞭望东方周刊》:借助此次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宁波在再创开放型经济体系新优势方面有什么规划?

毛光烈:今后一个时期,宁波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但是,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首先,对外开放战略我们不会转变,除此外,我们会大力构建内外对接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营销体系、金融服务体系等,努力打造全新开放型经济体系。

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发展总部和总部经济。目前,宁波的企业在国内已经有1200多亿元投资,在国外已经收购了一批知名企业的营销渠道、市场品牌等。下阶段,我们将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引导民营企业加强组织体系创新,完善空间布局结构,培育发展县域总部、市域总部、国内外一体的总部。

其次,立足宁波现代化港口城市的优势,我们加快了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我们下一阶段将重点推进梅山保税港区、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物流园区、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枢纽中心、空港物流园区等物流基地建设,完善港口型内外对接的现代物流体系。

此外,我们构建完善离甬和离岸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宁波的金融业生态环境在全国一直都处于领先水平。下阶段,我们将重点建设完善离甬和离岸金融体系,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建立财务公司,引导企业把金融结算中心放在本地。发展壮大离甬和离岸金融结算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到“走出去”企业集中的城市设立营业网点,为企业发展提供完善的金融、投资等服务。

第四,我们提升开放型经济体系信息化水平。通过加快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为开放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我们将建设服务型教育体系,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办好与开放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学校和学科、专业,建立对高校、职校的评价和激励引导机制。创新“学历+能力”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大量高水平的经济管理人才、中高级“灰领”技能人才队伍,为宁波制造输送大批有学历有技术的高级工人。

滕头馆成为上海世博会唯一乡村案例馆

《瞭望东方周刊》:宁波二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请问近年来宁波在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有哪些创新性的举措?

毛光烈:这是发展的目的和动力,也是我们政府的责任。近年来,我们坚持探索创新,完善配套服务,让每一个生活在宁波的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幸福,这亦是我们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去年,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导致财政收支平衡困难,但改善民生、增进和谐的投入力度并没有减弱,全市用于各类民生支出达到312亿元。

我们先后获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等荣誉称号,我们获得荣誉的同时,也担负着重大的责任。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行动,全面实施燃煤电厂和热电机组脱硫工作,累计关停火电机组43万千瓦。为提升宁波居民用水的水质,我们建立健全了市域内原水统筹机制和相关管网建设,中心城区供水能力达到162万吨,城区居民全部喝上了优质水库水。我们还建成污水处理厂22座,现在市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12万吨,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4%,平原地区污水管网覆盖面也达到30%。

《瞭望东方周刊》:在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过程中,如何统筹宁波的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毛光烈:近年来,我们加快形成城乡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达到85%以上。

在2010上海世博会上,宁波滕头案例馆成为上海世博会的唯一乡村案例馆,目前累计参观客流近30万人,成为了展示我市城乡和谐发展的好名片和好窗口。

今年我们确立了7个中心镇开展卫星城市建设试点,机构设置、规划编制等正扎实推进,努力实现由“镇”转“城”的历史性跨越。

为提高农村住房条件,宁波全面启动实施农村住房改造和改建,仅去年就完成建设投资71.7亿元,累计项目达214个,改造农村住房3.8万户。

除此之外,我们还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建成省市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0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93.8%,创建率居全省前列。在全国率先实施城乡义务教育段学生免除学杂费,低收入农民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杂费比例达到100%,总额达到2260万元。

外来者得到善待,优秀者得到优待

《瞭望东方周刊》:宁波的外来务工人员将近400万,在日常服务与管理方面,有哪些经验?

毛光烈:在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方面,我们独创了“宁波模式”。

我们按照“三为主、三提高”的要求,即以服务为主、激励为主、融合为主,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思想文化技术素质、提高新老市民共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水平,努力让“外来者得到善待,优秀者得到优待”,促进外来务工人员与企业同进步、与产业同提升、与宁波同发展,充分激发创业创新的强大活力。

我们在调查分析、方案论证、征求意见、选点评估等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暂行办法》,受到了普遍欢迎和广泛支持。

多年来,我们一直建设融合组织,有效促进了新老宁波人和谐共融。目前,全市村(社区)融合组织建成率分别为51.7%和95.9%,其中外来人员100人以上的村(社区)建成率达到100%。同时,有500多家企业、近90个商务楼宇建立了融合组织。

外来务工人员到宁波来,首先要健全保障体系。我们按照“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的原则,探索完善了参保费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就可享受工伤、大病医疗、养老、失业和生育五大基本保险制度,其中大病住院医疗费最高可报销90%。这一创新举措成功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个创新案例。目前,已经有近60万外来务工人员享受了“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政策,受到了普遍欢迎。

第三篇:三思三创 为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而奋斗

三思三创为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要素制约突出等严峻考验,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积极实施“六大联动、六大提升”和“六个加快”战略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五年是经济实力较快提升、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的五年。地区生产总值连跨四个“千亿元”台阶,2011年达到60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翻番,达到78884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432亿元和658亿元,均增长1.5倍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9%,总量跃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26%,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4.8%,农业规模经营率达到60%以上。启动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大宗商品交易所成立开业,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959亿元。宁波杭州湾新区、梅山保税港区全面开发建设,宁波高新区、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园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率分别居全省和全国同类城市首位。扎实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研发园区、和丰创意广场建成投用,中科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智慧物流产业园加快建设,城市综合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这五年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发展加速融合的五年。全面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区域发展战略,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15平方公里扩大到28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68.8%,全市全面小康实现度达到94.4%,农村全面小康实现度超过90%,在全省率先进入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杭州湾跨海大桥、绕城高速公路、甬台温铁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成投用,城市轨道交通启动建设,宁波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4.3亿吨和1451万标箱,居世界第5和第6位,栎社机场升格为4E级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一大五中”水源工程全面建成,城乡供电、供水、供气网络更加完善。中心城区“十大区块、八大系统”加快建设,东部新城、南部新城初具规模,“五路四桥”和机场快速路建成通车,打通“断头路”、整治背街小巷、淘汰城区燃煤锅炉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编制实施余慈统筹和象山港区域保护利用总体规划,8个卫星城市建设试点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累计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434个,完成农房改造1869万平方米。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的五年。认真实施省对外开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开展11个区域12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投融资体制加快创新,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1万亿元。基本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不断深化。开放优势进一步巩固,境内外市场开拓成效明显,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由422亿美元增加到982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4亿美元,境外设立企业数量居副省级城市首位。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圆满完成支援青川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认真做好援疆、援藏、援黔工作。

——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大力实施“六大民生工程”,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674元增加到3405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8847元增加到1651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22:1缩小为2.06:1。城乡统筹的大社保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实现社会保险政策性全覆盖和城乡低保一体化。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免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教育发展进入全面普及阶段,服务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十大医疗卫生设施建成投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5%。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04万平方米,实施中心城区非成套房改造38万平方米,完成老小区整治89个,市区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由24.9平方米提高到32.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51.9平方米提高到57.2平方米。深入推进生态市建设,生态环保基础支撑明显增强,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成为国家森林城市。人口、体育、档案、史志、扶贫、慈善、助残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这五年是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城市软实力持续提升的五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精心策划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炼宣传“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城市形象口号,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宁波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宁波书城等重大文化设施建成投用,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城乡“十五分钟文体活动圈”全面形成。文化精品创作成果丰硕,9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和阶段性改革任务,20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启动建设。

——这五年是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和谐局面不断巩固的五年。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监督、人事任免和重大事项决定上的重要作用,人大工作和常委会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支持政协依照章程履行职能,完善重大决策专题协商、重大事项民主监督、重点协商议政课题成果转化机制,政协履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巩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加强与“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的联络联谊,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和对台工作全面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普法教育得到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深入开展。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深化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社会组织培育管理机制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完善治安动态防控、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获得省“平安鼎”。

——这五年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的五年。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扎实推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完善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差额选拔、竞争性选拔等制度,干部综合考评体系进一步健全。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区域化党建工作,探索构建区域性党组织、公共服务中心和协商议事组织“三位一体”组织体系。编制实施中长期人才规划,全面启动人才引进培养计划,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积极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率先推进廉政文化、“三重一大”保廉制度、基层廉洁工程和廉情预警机制建设,加大纠风治乱和案件查处力度,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回顾五年历程,成绩来之不易。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取得各方面工作的新突破,这是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与历届市委打下的良好基础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中共宁波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人民群众,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驻甬部队和海内外“宁波帮”、国际友人,向所有为宁波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历程,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不管外部环境如何错综复杂,只要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脚踏实地打基础,坚定不移抓改革,义无反顾促转型,就一定能够在科学发展道路上继续走在前列。不管发展形势如何困难重重,只要坚定发展信心,永葆创业激情,付出百倍努力,就一定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困惑,战胜一切艰难挑战。不管建设任务如何艰巨繁重,只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有效地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更加广泛地凝聚各方面智慧力量,激发一切积极因素和创造活力,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宏伟目标。

回顾五年历程,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节能减排压力加大,转型升级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承载辐射功能不够完善,区域发展还不平衡,交通出行、生态环境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尚需健全;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较多,社会矛盾复杂多样,社会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改革进入攻坚期,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依然存在,亟需加大创新突破的力度;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薄弱,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水平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创新意识、进取精神有待增强;反腐倡廉建设仍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消极腐败现象在有的领域还易发多发。我们必须勇于正视问题,敢于直面矛盾,善于突破自我,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要求

今后五年是宁波发展历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时期,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在顺应时代进步潮流中明确发展方向,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找准发展方位,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谋划发展方略,始终做到坚定、清醒、有作为。纵观当前形势,我们既面

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从有利条件看,我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长三角区域规划深入实施,浙江“三大国家战略”全面启动,这必将为宁波加快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增添新的动力。从困难挑战看,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结束,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宁波原有优势正在弱化,经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将更加凸显。从群众期待看,宁波人民对城市地位、发展品质、城乡环境的关切更加强烈,这对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机遇不常有,抓住机遇走好关键几步,就能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发展;挑战不可怕,迎难而上战胜挑战,就能在区域竞争中赢得优势、率先发展。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提振士气,主动应对、趋利避害,以一流的理念、一流的意志、一流的工作创造一流的业绩,使宁波科学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让宁波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今后五年宁波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弘扬“三思三创”精神,全面实施“六个加快”战略,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成为发展质量好、民生服务好、城乡环境好、社会和谐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

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是历届市委接力推进的战略任务;实现现代化,是全市上下不懈追求的共同愿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再经过五年努力,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切实可行的,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崇高使命。我们所要基本建成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应该是综合实力位居同类城市前列的经济强市,应该是城乡高度融合的现代都市,应该是以国际强港为支撑的亚太开放门户,应该是宜居和美的幸福之城、文化名城。到那时,宁波将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

——努力成为发展质量好的示范区。经济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临港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传统优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示范作用明显,港口综合竞争力全球领先,成为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先进制造业中心、贸易物流中心和航运服务中心。自主创新能力跻身全国先进行列,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

——努力成为民生服务好的示范区。普惠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与群众需求基本适应,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更加完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居民家庭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财富普遍增加。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就学就医、交通出行等现实问题得到更好解决,人的全面发展得到有效促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努力成为城乡环境好的示范区。“一核两翼多节点”的网络化都市空间架构进一步凸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形成全域都市化发展格局。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更加科学,基础设施对接联网,“三江六岸”成为宁波人民引以为豪的城市名片,农村环境更加优美,具有现代气息、田园风光、江南特色的现代都市形象更加鲜明。生态立市理念牢固确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绿化覆盖率、生活污水处理率逐步提高,城乡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努力成为社会和谐好的示范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社会道德素养和城乡文明程度全面提高,诚信友爱、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体制更趋完善,人民群众利益表达渠道更加畅通,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更加健全,社会安定有序,成为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之一。

实现上述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最关键的是要全面深入实施“六个加快”战略。“六个加快”战略既有历史延续性,又体现发展阶段性和前瞻性,是“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六大联动、六大提升”的继承和深化,是宁波新一轮发展的总引领,是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总抓手。

全面实施“六个加快”战略、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必须坚持主题主线不动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六个加快”战略所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加快,是质量效益基础上的加快,体现了率先发展、协调发展、优质发展的要求,其核心内涵就是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实施“六个加快”战略,既要正确把握快与好的关系,牢固树立好中求快、能快则快的理念,又要注重实践谋划,强化项目推进,使之真正成为贯彻主题主线的有效载体。

全面实施“六个加快”战略、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必须坚持民生优先不动摇。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实施“六个加快”战略,最终目的是造福群众,基本方法是依靠群众,评判标准是群众满意。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把群众利益摆到最高位置,把群众主体作为最大力量,紧紧围绕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切实做到民生投入优先保障,民生工程优先安排,民生需求优先满足,更好地发展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使实施“六个加快”战略的成效惠及全市人民。

全面实施“六个加快”战略、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开放力度有多大,发展空间就有多大。只有始终保持改革领先、开放抢先,才能推动发展率先,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一马当先。要把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结合起来,鼓励敢想敢闯、先行先试,大力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大力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全方位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为宁波长远发展提供永续动力。

全面实施“六个加快”战略、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必须坚持特色发展不动摇。把握时代特征,彰显地方特色,是宁波过去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实施“六个加快”战略的基本路径。面对风云变幻的外部环境和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宁波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赶超跨越,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特色发展新路子。要始终立足自身实际,注重把握发展规律,努力在创新发展思路中独树一帜,在推进转型提升上独辟蹊径,不断放大港口优势、开放优势、民营经济优势,再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全面实施“六个加快”战略、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必须坚持“三思三创”不动摇。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文化引领和精神力量支撑。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始终是推进宁波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要把“三思三创”落实到今后改革发展的每一个实践,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使之成为宁

波城市精神的一种特质,引导全市上下持续解放思想,持续改进作风,持续创先争优,进一步营造拉高标杆、奋发干事的浓厚氛围,努力以“三思三创”的新成果推动“六个加快”取得新进展。

三、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要紧紧围绕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着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更有质量的增长

调结构、转方式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之举,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新兴产业扩张与传统产业提升“两措并举”,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着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强化工业主体地位,实施“4+4+4”工业转型升级工程,做大做强战略性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力争形成若干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把加快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延伸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提高生活性服务业附加值,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态,不断增强服务业的市场辐射力,把宁波打造成为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国际会展之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扶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鼓励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高标准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推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高水平建设宁波杭州湾新区、梅山保税港区,整合提升省级以上开发区,增强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国际贸易展览中心“三大中心”功能,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基地、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和总部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高效益产业集群,不断提高投入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实施百强企业培育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的企业组织体系。

加大拓内需工作力度。继续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推动投资向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倾斜,强化实体经济投资支撑,切实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把扩大消费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加强城镇商圈建设,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专业市场转型发展,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商贸企业营销总部和采购中心。鼓励企业拓展国内营销网络,扩大重大展会影响力,提高宁波产品市场占有率。

(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着力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创新引领发展,创新决定未来,必须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努力建设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密集、创新活力迸发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培育更多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继续引进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实施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相协同。完善自主创新政策,健全科技服务体系,营造高效优质的创新环境,建设国内一流的创业创新基地。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建成比较完善的基础数据库和云计算中心。加快十大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力争在优势领域形成一批示范工程。建设一批智慧产业基地,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培养集聚创新人才。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和人才资本优先积累,大力实施重大人才工程,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推进各类人才工作载体建设,办好“中国宁波人才科技周”,深化“百校千企”人才合作,进一步发挥企业在吸纳人才、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开展“人才特区”建设试点,探索吸引高端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特殊机制和政策,培育形成人才竞争优势。

(三)发挥港口龙头作用,建设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示范区

海洋是宁波发展的最大空间,港口是宁波发展的最大优势,必须大力实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两个一万平方公里”空间,积极推进陆海统筹,实现“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不断增强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

完善港口设施和综合运输网络。优化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梅山等重点深水码头建设,提高港口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启动建设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杭甬高速公路复线,建成宁波铁路枢纽工程、杭甬客运专线、象山港大桥、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实施国省道提升工程,争取规划建设甬金铁路。大力拓展港口腹地,加快“无水港”建设,扩大水铁联运、水水中转规模。启动栎社机场三期扩建,加快空港物流园区建设,建成国内干线机场和长三角国际航空物流枢纽。

建设国际贸易物流港。坚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积极推动全省港口联盟,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支持舟山群岛新区开发建设,共同打造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加快临港物流园区建设,培育大型港口物流集团,增强港口物流集运、转运和增值服务能力。推动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壮大规模、打响品牌,使之成为特色商品交易中心。大力发展航运市场,鼓励航运金融创新,加快建设亚太地区高端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加强港口信息化建设,完善电子口岸,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全面提升港口综合服务功能。

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加快十大海洋产业集聚区建设,择优发展临港工业,扶持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壮大发展海洋服务业,提升发展海洋渔业,加强海洋科技研发和应用,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主体功能岛。高水平推进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发展,加快启动三门湾宁波区域整体开发,建设象山海洋综合开发与保护试验区、两岸经贸合作石浦实验区,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极。

(四)坚持新型城市化主导,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新型城市化是构筑现代都市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乡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要素配置一体化机制,不断优化城乡形态、城乡环境和城乡管理。

优化都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卫星城市建设,创新城市开发建设体制,推动空间集约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心城市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为重点,加快建设东部新城、南部新城、镇海新城、北仑滨海新城和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推进城西地区开发建设,实施老城区有机更新,增强都市核心区的集聚辐射能力。都市区北翼以统筹对接为重点,加快宁波杭州湾新区建设,促进余姚、慈溪城区相向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发达的中等城市群。都市区南翼以海陆联动为重点,提升奉化、宁海、象山城区建设水平,培育环象山港城镇带,打造生态宜居的滨海特色区。以人口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推进卫星城、中心镇和小城镇建设,建成一批联结城乡、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小城市,使之成为都市功能拓展区。

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实施“三江六岸”拓展提升工程,基本建成江东滨水核心区、鄞奉路滨江商务区、长丰滨江休闲区、湾头休闲商务区、月湖西区等重点区块,加快推进甬江北岸旧城改造和姚江新城建设,打造滨江休闲带、一小时步行圈、水上游览“三大系统”,彰显江南水城的独特魅力。抓好城市整体形象策划,高品位规划建设重点街区、城市综合体、标志性建筑,提高群众对城市形象的满意度。加强城市空间整理,加大老小区、背街小巷整治力度,全面完成城市规划区城中村改造,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加快城区“三横三纵”快速路网建设,基本建成北环快速路、环城南路快速路,规划建设世纪大道快速路。建成投用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一期,启动建设第二轮轨道交通项目。持续开展打通“断头路”专项行动,落实公交优先措施,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努力缓解出行难和停车难。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制,实现智慧城管全覆盖,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公路公交、供水供电、信息通讯联网对接,提高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尊重农民意愿,延续乡村文脉,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提升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促进农村居住、产业和公共服务有序集聚,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变。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村级组织为农服务功能。高度重视相对欠发达地区发展,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推进村庄建设“十大行动”,促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实施四明山区域发展规划,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红色旅游等特色资源优势,加快绿色发展,实现兴区富民。

(五)全面改善社会民生,普遍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群众利益至高无上,必须把持续改善民生作为一种责任和追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尽心尽力抓好事关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让全市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品质。

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把增加收入作为增进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础,拓宽就业、创业、投资、帮扶、社保等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大力倡导创业富民,加强对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促进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不断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各类社会保险的区域统筹和整合衔接,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建立社保待遇动态调整机制,实现社会保障人群全覆盖、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建设公共租赁房,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城乡低保户、因病致贫家庭、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的专项救助力度,让社会关爱的阳光普照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确保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比例达到或超过中央核定的比例。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加快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支持民办教育和国际合作办学,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新十大医疗卫生设施工程”,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和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加快奥体中心等体育设施建设。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优化外来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创新养老服务机制,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动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和谐稳定与百姓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全过程,着力解决影响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确保社会安定有序、百姓安居乐业。

构建现代社会管理格局。把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组织领导体制,统筹各种社会管理力量,推动政府行政管理、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动。坚持整体规划、项目带动,全面推广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成果。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加快信息化建设,逐步建成全面覆盖、联通共享的社会管理信息系统。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建立健全公共决策社会公示、公众听证和专家论证咨询制度,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动态排查和社情民意收集研判,切实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和包案督办制度,健全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依法按政策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深化和谐企业创建,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更高水平推进平安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动态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着力解决治安突出问题。坚持主动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危化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管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切实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七)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大力建设文化强市

有文化内涵的发展才是有后劲的发展,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才是有品质的城市,必须坚持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两手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强文化改革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长期基础性任务,实施科学理论普及计划,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使科学理论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创新道德教育载体,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心理疏导,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守规则、重礼仪、懂感恩、讲诚信、尽责任、做好事的良好风尚。深入实施“文明宁波”系列行动,积极推动县(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全国文明

城市建设水平。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重视新兴媒体建设、运用和管理,强化互联网舆情导控,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舆论氛围。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建立健全文艺创作生产激励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打造一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流动。深化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的宣传保护,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建设若干个特色文化展示区。加快宁波文化广场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优化基层文化设施配置,打造百姓身边的文化家园。支持文化“走出去”,扩大文化交流,进一步提升宁波城市影响力。创新文化体制,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国有文艺院团和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全面实施文化发展“1235”工程,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引进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的文化企业集团,发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八)强化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是最稀缺的资源,生态是最宝贵的财富,必须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减少、生态持续改善。

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对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敏感区、生态湿地和生态隔离带的保护修复,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植树造林,发展碳汇林业,积极创建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构筑更加坚实的生态屏障。环境污染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必须落实最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最严格的环保准入门槛、最严格的生态考核问责制度。坚持铁腕治污,完善污染排放动态监管网络,坚决惩处环境违法行为。扎实开展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清洁海洋系列行动,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强化机动车尾气、施工扬尘、工业废气治理,逐步扩大禁煤区范围,努力遏制空气质量下降趋势,让老百姓看到更多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坚定不移推进节能减排。坚持以节能减排促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努力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建设,培育发展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区、示范工程和示范企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幅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重,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形成低碳绿色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努力建设低碳城市。

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地耗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制度,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开展土地整理复垦、滩涂围垦、低丘缓坡改造,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加快重大电源工程和骨干电网建设,基本实现天然气主干管网全覆盖。加强重大水源工程规划建设,实施江河湖库联调工程,推广中水回用和分质供水,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

(九)提升改革开放水平,再创发展新优势

宁波发展巨变得益于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向改革开放要资源、要空间、要效益,全面激发转型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配套性、先行示范性和科学实效性,抓好重大改革项目

试点,带动各领域改革全面推进。深化资源要素供给机制改革,推动要素资源向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和优势企业优先配置,努力建设科学发展“高产田”。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地方金融制度,拓展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推进民间借贷规范有序发展。创新民营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高科技产业等领域,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上市,扶持优势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改进政府服务管理方式,建设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继续深化城乡发展体制、公共财政体制、户籍制度等改革。

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坚持进出口并重,大力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出口结构,发展进口贸易、转口贸易、加工贸易、服务外包等多元贸易方式。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去”设立生产基地和资源采购基地,开展品牌收购和企业并购,占领产业分工高端位置。加大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引资力度,实现利用外资规模突破性增长,不断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深化与中央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引导甬商回乡投资创业。完善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争取有条件的区域向综合保税区转型,推进特殊政策跨区域覆盖。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主动融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加强友城工作,建立更广泛的城市合作战略联盟,不断扩大区域合作领域。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继续做好援疆、援藏、援黔工作。

(十)深化民主法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民主法治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扎实推进“法治宁波”建设,不断巩固共谋发展、共创和谐的生动政治局面。

健全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度建设,使立法、监督、人事任免、决定重大事项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支持政协创新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完善党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为现代化建设赢得更广泛的力量支持。进一步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组织群众、服务发展、维护民利、促进和谐的独特优势。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开展双拥共建工作,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加强对地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立法决策、论证、审议、回应机制,及时制定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有利于推动“六个加快”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支持政府依法行政,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化司法工作机制改革,切实维护司法公正。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创新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促进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深入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创建活动,着力加快社会法治化进程。

四、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在党。党面对的“四个考验”,是对各级党

组织的考验;党面临的“四种危险”,是每个共产党员务必时刻警惕的危险。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把加强学习作为关系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广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党的章程和党的历史,切实解决在对待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各级干部学习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加强对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思路、破解难题的举措,切实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继续抓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加大干部实践锻炼培养力度。完善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述学评学考学等制度,推动形成崇尚学习、坚持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氛围。

(二)健全科学选人用人机制,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大力选拔任用讲政治、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有实绩、群众公认的干部。全面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和差额选拔干部制度,推动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健全干部德行考评办法和促进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制定破格提拔优秀年轻干部、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办法。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和责任追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和后备人选培养,坚持和完善在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做好女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完善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积极性。关心关爱老干部,发挥老干部作用,优化老干部服务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加快推进人才强市建设,以最优的环境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让宁波成为四海英才向往之地、创业之城。

(三)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推动党内民主有序发展。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建立健全决策、执行、评价、监督、激励机制,推进党的工作制度化,形成党内人人遵守制度、执行制度和维护制度的政治习惯。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大力推进党代表工作室建设,建立健全代表提案、例会、述职评议、联系党员群众等制度,完善乡镇党代会常任制。充分发挥全委会作用,加强对常委会及其成员的监督,实行党委讨论重大问题票决制。健全党内选举制度,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范围。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落实党内重要情况通报、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制度,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营造党内民主氛围。

(四)巩固拓展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夯实党的基层基础。坚持以创先争优统揽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党委抓基层党建责任制,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岗位争先、服务争优,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扩大区域化党建覆盖面,以“三有一化”为重点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双强争先”,探索农村、高校、机关事业单位等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加强基层党建资源整合,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深化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注重发展党员质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拓宽基层干部来源渠道,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和组织员制度,加强到村、社区任职大学生的选派培养

工作。落实党内关爱激励机制,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

(五)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腐败行为侵蚀党的肌体,损害人民利益,党不允许,人民不允许。必须把反腐倡廉作为党的生命工程,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确保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加强政治品质、道德品行和反腐倡廉教育,深化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执行《廉政准则》,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决不允许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谋一己之私,决不放任和纵容任何消极腐败现象。加强以防止利益冲突为重点的制度建设,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控力度,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完善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统一管理,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深化基层廉洁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作用,积极推进基层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努力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巩固扩大“三思三创”成果,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之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大力弘扬锐意进取之风、坚决反对无所作为,大力弘扬勇于担当之风、坚决反对推诿扯皮,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之风、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激发人民群众思进思变思发展的热情,汇聚全市上下创业创新创一流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成事之基、力量之源、为政之本。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事业,比让群众幸福更高尚。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从灵魂深处感恩群众,时时处处想着群众,发自内心依靠群众,真心实意造福群众。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多到群众中去,多交群众朋友,多听群众心声,多办群众急需的事,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发展实际和群众愿望。坚持把群众力量作为第一依靠,拜群众为师,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发挥民智、凝聚民力,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坚持把群众幸福作为第一追求,始终保持为民干事的热情、奋发做事的激情,集中精力促发展,脚踏实地抓工作,全力以赴惠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同志们,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齐心协力开创宁波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宁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宁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宁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是宁波市政府投资建造的大型现代化展览场馆。会展中心交通便利,距沪杭甬、甬台温高速公路入口只有5公里;距中国第二大港北仑港18公里;经世纪大道可直达宁波机场;经甬江隧道即可到达329国道,直通杭州湾跨海大桥。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占地面积44.4公顷。中心占地面积44.4公顷,总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主要由8座环绕型常规展览馆及会议楼、商务楼等十大建筑组成,可提供近5000个国际标准展位,每个展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能分能合的功能格局,可满足大、中、小型的各类展览活动,展馆规模在全国二线城市中名列前茅。

会展中心南门主入口内设有12.3万平方米的世纪文化广场。主要建筑有:主雕塑《天保九如》、玻璃长廊、玻璃桥、景观塔等。

广场中心设有音乐喷泉群。每逢盛大展会,色彩斑斓的泉水随着悠扬的音乐声翩翩起舞,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广场中轴线上的标志塔高72米,号称“定海神针”。神针直插云霄,与主展馆弓型造型相映成趣,意喻宁波会展业“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是展示宁波经济、文化、历史及其发展水平的窗口,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共成功举办国内外展会200余个,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宁波国际服装节、中国食品博览会、高等教育仪器设备博览会、中国制药机械博览会等大型知名展会均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从2004年起,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率先获得《中国会展业最佳展览场馆》之称以后,又连续四年获得业内褒奖,2005年喜获《中国十大优秀会展中心》、2006年收获全国唯一的《最受会展人关注的展馆》,2007年,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将“全国十佳会展中心”的荣誉称号揽入怀中。2008年荣获“中国会展业展馆最佳管理奖”、2009年收获“中国会展业最佳场馆奖”。至此,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已在跌跌撞撞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之路。

未来的整个宁波国展中心将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分为核心区和扩展区,其中核心区占地0.6平方公里,扩展区占地0.5平方公里。国展中心将打造四大功能区,分别为“临时展、常年展、商务办公和综合配套”。建成后的国展中心总建筑面积250万平方米,其中常年展展馆100万平方米,临时展展馆20万平方米。

目前,常年展一号馆和二号馆已分别建成投入使用。其中常年展一号馆于2006年11月底正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示商品的定位以小家电为主的家电电子产品;常年展二号馆则于2010年6月8日浙洽会、消博会期间正式投入运营,总建筑面积20.18万平方米,展品主题主要为家居饰品为主,意在将其打造成为以“家”系列商品为主题的大型内外贸进出口商品展示和批发市场。

宁波市政府目前已把会展业定为宁波城市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宁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是宁波东部新城商务会展区的核心地域,也是宁波国际贸易展览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与在建的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共同构成宁波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

会议服务

第五篇:宁波三生国际制度三生国际制度1

宁波三生国际制度三生国际制度 多层次直销经过六十多年的演变和发展,从五十年代的极差制(代表公司--安利),到八十年代的代数分红制(代表公司--如新、康宝莱),再到八十年代后期的矩阵制(代表公司--美乐家),最后到九十年代的双轨制(代表公司--优莎娜),今天直销界的所有公司的制度都是这几种,以极差和代数分红制的老牌公司业绩最大,以双轨制最受欢迎,各有各的优势,都不完美。一直到2006年10月,中国有一家公司设计了一个崭新的制度:双轨+矩阵,仅仅用两年的时间打入中国直销五大公司之一,造就了六十户千万富翁,四百多位百万富翁,被业界成为神话,同时也让很多专业人士开始深度研究制度,希望能找到一种制度,前期要跟双轨制一样快,中期要跟极差一样稳,后期要跟代数分红一样大,经过三年的研究,终于在2009年7月诞生了这种制度,这就是三生国际制度的来源。下面简单解析一下这项史无前例的奖励计划,所有的案例以钻卡级别会员为例。

三生起步用的是组织奖金提成方式,这跟所有的双轨制提成方式雷同,只是提成比例非常高,可以拿到无限代小区业绩的15%,这让新人起步很容易存活下来。

这个制度的优势就算拨付率高,起步存活周期短,不象那些极差公司的制度,1--2年还存活不下来的现象比比皆是,不是那些人不努力或者心态不好或者观念不到位,是确实坚持不下去了才放弃的。所以说新人的 存活周期决定了起步的快慢,三生制度的新人的存活周期是3--6个月,非常有利于网络的建立和发展。

三生国际计划的中期用的是领导奖,在其他公司也叫培育奖,就是培养领导人所获得的奖励,这笔奖金的多少决定团队领导人的心态和时间投入比例。过往的所有制度奖励培养奖最高的是提成四代,三生的领导奖高达八代,等于其他公司培养奖金提成的一百倍,假如把三生的领导奖全部提完,一年可以提成三十多亿,常言说的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么高的领导奖,必然促使每个系统都会大力去培养领导人,问题是你有没有一个真正的系统?其实系统的定义非常简单,就是在一秒钟内团队有多少人会发出同一种声音,声音的大小就是系统成员的多少,如果就是一个名字,没有经受市场的检验,也没有成功的历史,那你跟随的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必败无疑。

为了中期的更加稳健,三生制度在中期还设立了一个高达16层的复消奖金,半强迫团队会员必须复消,这就加强了团队的稳定性,不至于形成空网。另外还补充了一个销售奖励,销售提成起步就达到35%,同时销售佣金还计算小区业绩,这给那些会做销售的人员提供了一个养活自己的有利平台。

三生国际制度的后期用的是分红奖励,一般的公司的分红在0.5%---1.5%之间,三生的制度的旅游分红是1%,二星以上就可以享受海外旅游奖励;车房奖励分红是1%,五星就可以享受;最可观的是现金分红高达2%,这让那些培养领导人的领袖们的收入大大提高,相当于安利的FAA奖金,这笔奖金基本上同我们一年的总收入相差无几,等于收入翻番。

这个制度在你正确的系统化运作的过程中,你会体会到我们上面所讲的所有威力,但是如果你用固有的思维或者那些网头的思维,你无法成为真正的领导人,更不可能享受财务自由和时间自由。赚钱是我们一种手段,但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三生公司要打造成中国直销界的标杆,要打造成中国直销界唯一成功的系统。我们已经积淀了六年,经历了巨大的成功,也经受了巨大的考验,所以在业界获得很多尊敬,我们要把这些优良的文化传统发扬下去,并在三生事业发扬光大。

4种会员合作级别,七项奖金分配,具体如下:

一、组织奖:15%,周结周发。

1、普卡会员:消费100pv(770元),小部门提成 8%,周封顶3500元;

2、银卡会员:消费400pv(3080元),小部门提成 10%,周封顶14000元;

3、金卡会员:消费1000pv(7700元),小部门提成12%,周封顶28000元;

4、钻卡会员:消费2000pv(15400元),小部门提成15%,周封顶77000元。

二、领导奖:55%,周结周发(按推荐关系,不是合格高经的紧缩)三生国际AAA系统

1、基础级别:

高级经理:大部门累积1万pv、小部门累积1万pv

合格高经:大部门累积1万pv、小部门累积1万pv + 当月2000pv2、领导奖分配:

一星经理:一个合格经理部门,领1代合高组织奖10%;

二星经理:两个合格经理部门,领2代合高组织奖10%;

三星经理:三个合格经理部门,领3代合高组织奖10%;

四星经理:三个一星经理部门,领3代合高组织奖10% + 1代合高组织奖5%

五星经理:三个二星经理部门,领3代合高组织奖10% + 2代合高组织奖5%;

一钻经理:三个五星经理部门,领3代合高组织奖10% + 3代合高组织奖5%;

二钻经理:三个一钻经理部门,领3代合高组织奖10% + 4代合高组织奖5%;

三钻经理:三个二钻经理部门,领3代合高组织奖10% + 5代合高组织奖5%;

四钻经理:三个三钻经理部门,同上;

五钻经理:三个四钻经理部门,同上。

三、零售奖:35%(一个部门也可以领取 “组织奖”对碰)三生国际AAA系统

自己订货pv值的35%反馈给本人(消费就省钱,销 售就赚钱),另外30%进入零售累积池,自己团队里所有累积到300pv业绩的(包括基础部门)都统一进入自己的小部门,参加第一项奖金“组织奖”根据比例对碰。

四、重复消费:16层3%(一个部门也可以领取16层的 “重复消费奖”)提前先消费40pv(大概308元)产品,才有资格领取次月4周的奖金。不消费的紧缩(40PVX3%X7元=8.4元/点,点点见利,见点拿钱)。

1、普卡会员:12层3%(22复制共3.4万多元;33复制共669万多元)

2、银卡会员:13层3%(22复制共6.8万多元;33复制共2008万多元)

3、金卡会员:14层3%(22复制共13万多元;33复制共6026万多元)

4、钻卡会员:16层3%(22复制共55万多元;33复制共5.4亿多元)

五、精英分红:全球总业绩4%

1、旅游分红:全球总业绩1%,二星以上平均分;

2、车房分红:全球总业绩1%,五星以上平均分;

3、领袖分红:全球总业绩2%,五星以上加权分。五星:1分(1份);

一钻:2分(1+2=3份);

二钻:3分(1+2+3=6份);

三钻:4分(1+2+3+4=10份);

四钻:5分(1+2+3+4+5=15份);

五钻:6分(1+2+3+4+5+6=21份)。

六、健康工作室补贴:100PV--2000PV中任一种级别会员 + 28000元的产品。所有的会员都必须经过工作室才能报单(不一定是自己或团队的人推荐的)。

1、每报一单补贴PV值的4%:(报100PV补贴28元,报400PV补贴112元,报1000PV补贴280元,报2000PV补贴560元);

2、送手提电脑一台或10000元产品;

3、送虹膜仪一台或2000元产品;

4、免费参加公司5天5夜工作室店长培训,5、公司只针对工作室的每期促销活动(买三送一或者买五送二)。附:说明

1、每个业务点称为商务中心,每个商务中心可以最多发展三个商务中心,组建和形成三个业务团队(市场);

2、C:为销售累积池,销售pv值的26%进入C池中累积,满500pv整数进入小市场计算奖金,余额存留继续累积;

3、Q:为复销累积池,每月复消40pv即308元人民币,可以一次性多存入,每月从中扣除40pv,余额保留有效;

4、复消为固定消费,各会员必须按月消费,否则只能获销售奖。当月复消,下月合格,新会员加盟时,当月没有复消要求;

5、责任消费:Dr**以上会员需责任消费:责任消费从个人奖金中按5%扣除,但总额≤1000pv即7700元人民币并给予相应价值的产品;

6、同一人在系统中只能注册一个业务点即商务中心,在注册成为会员后的1个月即30天内可以申请升级,升级时只需补足级别差价;

7、产品的pv值全球统一,pv值与价格的比例,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东南亚暂定1美元=0.9pv(保健品);

8、工作站(服务中心)相应政策,按不同国家另行制定。

8、组织奖周结周发,隔2周发放;领导奖周结月发,次月16日发放;零售奖金、复消奖金自然月最后一周的周六为报单截止日,周日(停止报单)月结算,此奖金在次月16日发放;旅游基金、车房基金、各级分红每月结算,按使用或发放。

10、国际业务办理店铺条件:一次性订购4000$(即人民币28000元)产品。待遇:享受本店新报单PV值的4%的服务费,2300PV进入系统给上属进行奖金结算,赠送品牌电脑,虹膜仪各一台,免费参加店长初级班培训,报销往返路费等。(待遇与国内业务店铺一样;国内业务店铺也可报国际业务单,服务费也是新报单PV值的4%。)

全球连线制度特点三生国际AAA系统

1、简单合理,容易复制,适应面广;

2、无限积累,业绩不归零,压力小;

3、轻宽度,重深度,拓展性强;

4、鼓励推荐,多劳多得,追求卓越;

5、重视消费,鼓励销售,业绩稳定;

6、紧缩制,全球分红,获利空间大;

7、互动性强,助强扶弱,可以超越;

8、单边有收入,大市场大收入;

9、奖金丰厚,荣誉高贵,物质精神双赢;

10、跨国经营,终身受益,永继长久;

11、电子商务,全球连线,高效可靠。

解决了:三生国际AAA系统

1、双轨缺乏文化和荣誉激励的问题;

2、领导人对大市场关注不够的问题;

3、高级领袖缺乏想象和追求空间的问题;三生国际AAA系统

4、解决销售乏力的问题以及团队业绩来源完全靠推荐的问题

欢迎加盟三生事业QQ:402644548电话:***

下载《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研究》[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研究》[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宁波国际声乐比赛申请表

    2018宁波国际声乐比赛申请表 APPLICATION FORM·2018 NINGBO INTERNATIONAL VOCAL COMPETITION [Please type or write in block letters] · [请以打字或印刷体书写] 姓......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场馆考察报告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场馆考察报告为了对会展场馆管理与服务这门课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会展场馆有更深的了解,在上个星期四,我们会展专业全体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的展馆......

    探讨如何建设医院现代化大全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从科学管理思想去认识,又是一个科学的目标管理,可以起到导向、激励作用。医院的特殊性决定了医院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服务观念现代化一是确立......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模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如何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毕业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 如何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专 业 名 称 农村经济管理 姓 名 杨增林 学 号 12*** 注册时间 201......

    现代化学校建设

    办群众满意的学校,为孩子打好成才的基础 ——王店小学现代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 王店小学创建于1913年,位于王店镇街南,学校占地16822.5㎡(25.1㎡/生),校舍面积5209㎡(7.8㎡/生)。20个......

    宁波高等教育教学试验区建设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高等教育教学试验区建设是既有别于将多个学校进行合并实现资源整合,也有别于现在的高教园(大学城)整合资源模式,他是综合考虑一个城市高等教育的现状,结合未来发展规划......

    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5篇)

    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大青岛”呼之欲出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33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712.63亿美元,外商投资项目达2.3万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15.5亿美元;载人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