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音乐课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时间:2019-05-14 02:0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升初中音乐课学习有效性的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升初中音乐课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第一篇:提升初中音乐课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提升初中音乐课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作者:张英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7期

摘 要:要提升初中音乐课学习有效性,首先必须通过介情感融入,使学生乐于学习。其次,以“参与”入手,让学生会学。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中对音乐要素的分析探究,从中感悟音乐、体验音乐,努力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课 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a)-0182-01

有效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也是当今教育的必然追求。针对当前初中音乐课学习效率不高的现象,如何走出低效或无效的误区,开展有效的音乐学习活动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为依据,以“情感”融入,让学生乐学;以“参与”入手,让学生会学;以“认知”反思,让学生学会。以上策略的运用构成了有效课堂的最基本因素,通过笔者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提升了初中音乐课学习的有效性。从“情感”融入,让学生乐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知识交替与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知识与情感的认同程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师生的“共情”来促使学生乐于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的有效性。所谓“共情”,就是换位思考,教师能从学生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它的特征是进入他人的精神领域认同他人的内心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出现的情感体验,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一些认同,增加一份亲和力,并加以引导,深化学生的审美理解。

例如:笔者教学《春之声》时,师生吟诵了唐朝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感知其诗意。在初听无伴奏混声合唱《春晓》时,大多数学生纷纷表示那充满整首音乐作品中的切切察察声,觉得又疑惑又难听,并表现出不想继续听赏的情绪。在教学中笔者首先从心理上认同学生的观点,并进行引导,通过引导学生从唐诗《春晓》的“闻啼鸟”、“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等诗句中感知到诗人对大自然声响的描绘,然后聆听并探讨无伴奏合唱《春晓》中运用人声模拟的各种声响与表现大自然场景的关联,消除了学生的疑惑,最后探讨了音乐的要素在表达诗歌意境中的作用,尤其合唱的尾声部分,学生感受到了速度的渐慢,象声词“耶”的反复咏唱,表达出诗人对落花的声声叹息之情。通过分段的赏析与师生的探讨交流,学生在实践与创造环节中,创编“图形谱”来表现音乐,借助“图形谱‟冲的线条与色彩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有舞蹈特长的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的意境。本课例就运用了教师与学生的“共情”,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从“参与”入手,让学生会学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创设自主探究的氛围,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对音乐作品的音乐要素进行探讨,感知音乐要素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使学生在兴趣的促引下,通过有效的参与来感受、理解音乐的内涵,达到学生会学的目的。

例如:赏析《瑶族舞曲》片段第一部分音乐。本课对《瑶族舞曲》第一部分的赏析,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为探究的线索,引导学生去感知音乐所塑造的形象。主题音乐的速度缓慢、音色柔美、节奏舒展,使人联想到姑娘婀娜的身姿和翩翩舞姿,音乐反复了三次,每次反复时,音乐的力度、乐队的配器都在变化。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大多学生设计了快速的、力度较强的音乐来表现瑶族小伙子的形象。学生在主奏乐器的选择上,充分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有的选三弦、笛子、大鼓等等,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音乐实践与创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认知”反思,让学生学会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基础教育中的任何课程只要是一门学科,必然会有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因此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需的。”由于忽视对知识技能的落实和运用,音乐知识点到为止,技能更是蜻蜓点水般掠过,没有巩固和消化的过程。由于学生没有对音乐知识与技能有深入的运用过程,学生缺乏对音乐的审美体验。笔者通过对„认知”的反思来优化教学的预设,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达到学会的目的。例如:交响诗《沃尔塔瓦河》导入部分。预设1:欣赏《长江之歌》引入到沃尔塔瓦河—介绍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曲作者及创作背景—赏析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由欣赏歌曲《长江之歌》,引入到交响诗《沃尔塔瓦河》。预设2:欣赏《运河之歌》并学唱歌曲的前半部分—出示《沃尔塔瓦河》的音乐主题并演唱—分析歌曲《运河之歌》和《沃尔塔瓦河》主题的音乐要素—介绍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相关知识,并进行赏析。我国的京杭大运河与捷克的沃尔塔瓦河都为南北纵向,两岸都是风光迤俪,历史悠久。都是通过音乐对河流的描绘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对本民族的热爱之情。尤其是音乐上有许多的相似之处,《运河之歌》的音乐采用的是6/8拍子,旋律优美深情、节奏舒展,《沃尔塔瓦河》音乐主题也是6/8拍子,旋律婉转优美柔和、节奏舒展。通过演唱和比较,使学生从音乐上感受到两者的关联,采用两者在音乐上的相关性引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笔者的课后反思,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与修改,从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到音乐在表达音乐形象的相关性,精心的预设,关注了学生认知的构建。从“多元”评价,让学生持学

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地情绪学习。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但是,评价不是生硬的,为了评价而评价的。找准课堂评价的时机,评价才能在音乐课堂中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准正面评价的时机。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都有差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点,有的舞蹈好些,教师要能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学生适时的鼓励,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被欣赏的美好,从而更加有信心,有兴趣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音乐和语言都是一种艺术。在音乐课堂中如能很好地掌握运用语言的艺术性,便能使音乐课堂教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评价语言具体丰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情绪。评价应具体化,一些具体的词汇放入其中就会大不一样,如“你的声音太动听了,真肯动脑筋”、“说的真精彩”、“你的吐字比以前清晰多了,有进步!“……每一次评价都有具体的内容,这能让孩子们看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因而倍感自豪,学习会更努力。教师还可以尝试多采用体态语言评价的方式,给孩子无声的评价,包括动作、表情、身体等语言,如教师亲切期待的目光、轻轻点头、竖起大拇指、为他鼓掌等都会使学生信心倍增,同时得到获取知识的成功感,体验参与学习到来的愉悦。

第二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摘要: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探讨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对每一个教师来讲,作好教学反思是提高业务素质的主要条件。每个教师的业务素质都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不断提高的。通过对教学反思,及时回过头来检查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并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积累成功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 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这样日积月累,可以增强自己的教材处理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促进自己的业务水平。

一、结合学生实例导入新课,唤起学习兴趣

每一节课堂的开始都会直接影响学生整堂课的情绪和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都要以学生的活跃思维程度为重点进行课堂的开始工作,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从学生身边采集材料,让学生更清晰地去分析课堂问题,激发学习欲望。例如,在学“消费者权益”的时候,我就在课堂中问一些现在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同学们都吃过肯德基吗?知道肯德基都出现过什么问题吗?这些问题出现之后都是什么结果呢?”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在我的提问中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气氛很活跃。

二、转变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活动课

教师可在上课之前,利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交谈,结合实际情况和生活中的实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探讨辩论中,巩固知识,加深印象,提升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开展专题活动,聘请校外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比如为学生介绍有关消防知识和违法现象,并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结合所学内容或者当下热点话题,让学生自编自演情景剧,让学生从中获益。比如:教师可以把自己在家独立自主的生活状况拍成短片,也可以以“如何调节情绪”为主题设计成情景问答,通过表演和问答,表现和谐与温馨,从点滴中折射出人格的魅力,让学生明白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也可以针对“网络的利与弊”,要求学生自主搜集有关新闻,并进行筛选处理,编排成小品,在全校进行表演,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这些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思想水平,使他们认识到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是在政治课堂中,实现课内外知识的相互融合,让学生学会用政治理论知识去观察社会,分析社会视角,提高运用政治理论的能力。二是在政治课堂外,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用政治的眼光去看待社会。鼓励和引导学生经常观看一些社会时事新闻,比如“新闻联播”,让学生经常浏览一些新闻网站,关心国内外的一些时事政治以及身边的一些小事,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会运用政治理论去分析,去探究,做到学以致用。三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建立政治兴趣学习小组,通过经常性的组织开展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政治理论去分析时事,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在学习小组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机关、公司等进行社会实地调查,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从而逐步认识到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这样,采取多种方式,既使学生掌握了政治学科知识,接受了思想教育,提高了政治觉悟,又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敏感力,实现了政治教学的良好功能。当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需要因材施教,顺势而为,不能机械地生拉硬拽,这样才能实现政治教学的真正意义。

四、有安排地去做练习题

第一步就是精心选择各类的试题。教师要全面考虑每位学生的能力,各类试题都要面向基础,面向精编,通过学生不停地对不同类型的题目的掌握,渐渐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记忆,逐渐做到熟练、准确、举一反三。

第二步是在学生基础打好之后,对学生的薄弱地方进行训练,加强对学生不足地方的掌握。随着训练的时间越来越长,薄弱的地方也会渐渐变得简单容易起来。

第三步就是教师要抓住重要的时事作为材料让学生进行联系,将时事与知识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教师要把整个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全面、具体地分析题目,掌握各类题目的解答方法,将整个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运用。

五、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教学实效

由于传统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所以在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后,现代教学教育中引入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也就是现代教学媒体。传统教学模式是典型的满堂灌,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扮演课堂听众的角色,并习惯于在教师严格控制下听与答,知识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传递,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认为课堂的主动权、学习的自主权应该属于学生。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种具有多样性、新颖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等特点的现代教学媒体运用而生。由于这种媒体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官神经,所以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思维被调动起来,从而促进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在各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来说,它不但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记忆力、培养观察、思考、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智力以及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认识过程。这个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它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中教材单

一、教学方式枯燥等现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直观化、平面化和动感不足等缺点。使一些令学生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且在浩瀚的书海里自由漫游,取得令教师与家长意想不到的成绩。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就需要广大初中教师和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并相互支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现代政治观念和思想,进而转变现有的教学观念和老套陈腐的思维方式,经过大胆创新,努力适应,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与学两边互动,帮助现代初中学生积极发展,快乐学习,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燕.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青春岁月.2015(19).[2] 王晓英.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方法探析[J].中华少年.2015(29).[3 周冬松.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J].高考(综合版).2015(10).

第三篇:巧用有效性策略 提升有效性教学

巧用有效性策略 提升有效性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内容摘要]:本课题通过对教材处理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反思的有效性等进行研究,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在课堂内、外加以实践检验,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在教研中也带动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虽然不排除有符合新课程要求,勇于改革和创新,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能力,既能注重知识建构又能注重人格塑造,既能注重全体发展又能注重个性发展的优质课,总体来讲,课堂教学的成绩不容否定。但是,还有为数不少的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方法简单,容量狭小,过程乏味,效率低微。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学生学习的效果则表现为低效或无效,从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种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将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建设以学为本的模式,坚持学为主体,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学施教。让学生发挥潜能,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勇于质疑,善于拓展,大胆创新,切实改变低效或无效教学的状况。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建构学科知识体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符合学科实际且具有个性富有特色的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研究内容:

1、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从新课程目标要求来看,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主要的因素有:教育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学生发展的有效性。

2、探究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基本途径。

(1)教材处理的有效性;(2)教学目标的有效性;(3)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4)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5)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6)课堂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二)研究目标

立足本校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总结有效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策略,积累第一手研究素材和成果,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及其他同伴提供一些可供选择和参考的教学案例。并以建构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为抓手,开展推进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并形成策略体系。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1、教材处理的有效性

在新教材中,编者捕捉小学科学的各类精彩镜头,并从中选取具有特定科学信息的现实背景,再根据班级、教学目的为儿童学习科学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科学情境。如何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利用好这些情境,使得我们的科学教学是有效的呢?

(1)整体把握内容、灵活处理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材,根据现有教材,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等,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案例1:科教版三年级《我看到了什么》一课,有五个有结构的小活动 :

(1)我看到了什么?(图:一棵大树)

(2)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看到过什么?

(3)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4)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

(5)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教材中提到“我们看,我们听,我们摸,我们闻„„”这时就应该让学生与自然界的大树来一次真正的亲密接触。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教材的。要求学生用布将眼睛蒙上,进入树林,用除了眼睛以外的其它任何一个器官去认识它,和它交朋友。孩子在不能用眼睛的情况下,进入到一个从未体验过的境界,发现了许多视觉占主导情况下所不能发现的更细微的情况。小树林变成了一棵棵充满个性的、与众不同的树的集合。

(2)开发课程资源,适当补充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挖掘教材隐含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拓展和引伸。开发科学实践资源,开发课外学习资源等。案例2:三上年级中溶解一单元,教师与学生进行《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的探究活动时,从对重量、体积有关——无关——有关——无关的思维过程后,这节课下课了,那到底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这就给学生留下一个生动的问题,学生再后续的研究中就会去找资料、问大人等途径寻找答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大胆想象有理有据地提出问题和推理。我们将有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让教学内容“走近”学生,学生“走进”生活,拓宽视野。

(3)精心设计内容,活化手头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及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活用教材,使教材凸显实践性、科学性与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实践。

案例3:除了课堂上的观察、实验、小组讨论交流外,对课堂不便充分研究的学习内容可采取现场考察搜集信息、召开信息发布会问题研究、情境模拟、种植饲养、参观访问、社区家庭观察等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如动、植物知识的教学,可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在林园中开辟“种植园地”、“饲养自然角”。在“种植园地”里种上常见的自然课上需要学习的植物,可以是观赏性的花草,也可以是可食用的常见作物等,在“饲养自然角”饲养小鱼、小鸟、蚂蚁等,这样,学习有关知识时可直接到“种植园地”、“饲养自然角”进行观察实验,平时通过让学生给自然角里的小动物喂食、换水、清洁,为植物园里的植物除草、浇水、捉虫、松土、施肥等,既培养了他们的劳动习惯,又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美德;既学到了自然知识,又有了情感体验。

2、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要求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在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人人学习有价值的科学”;不仅强调让学生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科学活动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思维能力”,改变用 “纯科学”去解决问题的方式,注重让学生从现实世界和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科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科学”;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科学的情感与态度,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对科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让所有学生获得共同的科学教育的同时,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生科学学习的需要,让 “不同的人在科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案例4:教学《常见的植物》,不必追求学生对植物的知识究竟知道多少,而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体会和领悟什么是“观察”,“观察”和“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确定观察内容和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学习如何收集信息,如何交流汇报。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看、闻、摸、听等多种方式全身心地感受和体验;用测量的方式知道植物的粗、细、高、矮等有关信息;用文字、图画、采集标本等方法记录收集到的信息;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向大家描述植

物。

3、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1)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实验教学法、体验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与手段,从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活动入手,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案例5:在教学《磁铁游戏》一课中,为了使学生知道磁铁有磁性和隔着物体能吸铁的性质,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步骤:

1、玩“磁铁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识别信封里的各种物品,然后利用磁铁进行分类,最后归纳得出磁铁的性质“磁铁能吸铁”。

2、小节目激趣。设计布娃娃在桌上跳舞的小节目,引起学生质疑后再析疑、解疑。学生动手实验得到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

3、知识应用“巧取试管铁钉”验证上面结论。让学生在玩时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玩中融学,学中有乐,乐中有得。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科学的生活性,学的有趣,学的充实。

(2)运用“探究——发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体验。并把科学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和谐地融合在学生的学习经历与体验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案例6:在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经历、体验由受热膨胀及遇冷收缩的过程,我首先设计了一个情境讨论: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让热水冷下来?你怎么知道热水变冷了?变冷之后还有什么其他变化?这些问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接着让学生动手做一做,通过实验充分感知由受热膨胀及遇冷收缩的过程。实践中,我发现每个小组都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并且能自觉地做好记录来描述受热膨胀及遇冷收缩的过程。学生的内心是喜悦的,这不仅仅因为他们从经历了“受热膨胀及遇冷收缩”的探究活动,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而且因为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了“物体的热胀冷缩变化规律”。对于学生来说,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这将让学生体验到些许成功,体验科学知识的形成,并最终促进其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3)进行有效的情感态度渗透。通过分析影响学生科学学习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及个性特征等情感因子,采用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加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等有效的方法渗透情感态度。

案例7:针对学生普遍爱喝饮料的习惯,我们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考察一下饮料市场。结果学生的探究方法各有不同,各有独到的见解,有的甚至写上了自己想要发明的饮料的配方、宣传广告等等。个个都做得很好。在教学中,有时为了创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还可以对学习材料进行有机整合,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把科学知识巧妙地隐藏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其他学科练习形式中,以期收到“奇兵”之效。

4、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科学教师应当以评价参与者的角色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强化科学教学的评价意识。在有效教学中进行有效评价,在有效评价中进行有效教学,使教学与评价形成互动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理想教学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理想教学,从而使理想教学与理想评价形成良性互动。

(1)在体现主体性、激励性、多样性与创性的基础上,采用言语表扬、星级比赛、积分换奖、实物奖励等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使学生在科学课堂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案例8:“你能勇敢地提出问题,真了不起!”、“再想一想,肯定能提出更好的问题。”、“你发言的声音真响亮,老师很欣赏”、“有的像科学家样子,真棒!”等等,在学生提不出问题时,要与学生交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解疑,有时指名学生回答,有时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尝试解答,再全班交流。时间长了,渐渐地形成了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为了鼓励学生发言,每堂课将各小组发言人用“正”字的方法统计,课后,给发言次数多的小组每人加一颗“星”,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发言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

了课堂气氛。

(2)建立多元化评价形式,通过课堂上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评价形式,适时适度地给予学生肯定与认可、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科学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合作能力等,激发并保持学生的科学学习积极性。

案例9:在教学《探索纸的秘密》一课时,教师先出示一张手工纸,让学生尝试着用这个现成的材料来进行一个“小小设计师”的比赛活动。由于问题的空间是开放的,又贴近儿童生活,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当黑板上出现了五颜六色的小纸船、小衣服、剪纸、书法等作品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还为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评价搭建了一个平台。接着教师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本组同学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大家一起研究确定可行的研究问题,并自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时,只见各小组同学纷纷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办法,然后由小组长把每个人的意见综合起来设计出一个小组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方案交流时,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断为别人和自己进行补充、修改,既敢于肯定自己的长处,又汲取了别人的经验,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设计方案。然后,他们就按照自己的设计开始动手进行实验了。汇报时,教师不但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还注重了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态度和创新方法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使评价在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研究表明,在科学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时,他们的学习会更有效率,收获更多。

1、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就要对每个学生的素质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各学生的特性,分组时要考虑每个组成员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要考虑各学生的层次性。教师要使每个学生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能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案例10:《植物的果实》一课的合作学习:

学习目标:

1、了解植物果实的基本构造。

2、初步学会解剖果实的技能。

3、培养根据事物特征进行分类的能力。

学习材料:苹果、梨、甘蔗、芋头、萝卜等实物。

组织形式:每四人一组(甲、乙、丙、丁)自由组合。

分解任务:甲(组长):负责解剖果实和写实验报告。

乙:负责比较剖开的苹果和梨在构造上的共同点。

丙:负责找出所带学习材料中哪些是果实,哪些不是果实。

丁:负责将丙找出的果实分成干果和肉果两大类。

活动过程:全班48人,自由组合成12组。每组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然后每个成员在组内将自己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汇报、交流,再由组长写成实验报告交给老师。学习评价:以小组为单位,检查每个小组的实验报告。教师首先给每个学生完成的每个问题打分,然后给出实验报告的总成绩。这样既体现出个人的能力和水平,又体现出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附件5)

2、在科学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有选择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其项目和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和目标要非常明确,并且是学生合作行为的指南,要给学生留有实验、提问、尝试的机会和空间,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

参与进来。

案例11:在进行《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中,学生各小组有选择地方法不同,教师大胆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地方法,并且让不同的小组向全班学生介绍比较方法。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众多方法中最好地比较方法。很多学生在自己的日记中都讲今天最难忘的事就是科学课中比较水地多少。学生提出的各种猜想是课堂生成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这些验证方案同样是鲜活、丰富的教学内容,从而丰富、拓展了学生的科学空间。

6、课堂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教学反思是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平台,是教师记录自己的教学经历及领悟与发现教学规律的重要载体,能够促进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在实践中自觉调整和改进教学行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反思除了不足之处,也要包括自己的成功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记下学生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机智。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及时记下得失,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案例12:2007年4月,我校一位老师参加了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活动,活动结束后,反思如下:尽管学生对显微镜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但正确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步骤相对比较复杂。在试教后,发现学生对于实验方法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因此在实验操作正确规范的前提下,适当地降低难度,将实际要用的步骤对学生进行规范指导,并用概括性的词汇表述实验步骤: “取镜——对光——放片——观察——放镜”。实验中,学生的注意往往会受到实验材料的影响。实验使用的显微镜一般都配有高倍镜和低倍镜两个物镜,在试教中,尽管强调学生使用低倍镜进行观察,还是有部分学生在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产生光线不够亮,找不到物体等问题,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因此,在试教后对显微镜进行调整,取下高倍镜。同时,对在教学的环节中存在的其他干扰因素进行调控,以此进行有效教学。

四、研究的成效

1、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本课题研究,参与实验的班级的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提高了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质疑创新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等等。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沟通,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的差异得到了尊重,学习的空间得到了拓展,学习的潜能得到了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意识得到了明显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步形成。

案例13: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的调查。

问题1:你喜欢上科学课吗?上课时,你是喜欢科学教师呢,还是喜欢教师所讲的内容呢?在课上学习过程中你感到高兴吗?如果你回答教师的问题错了受到批评你还喜欢科学吗?问题2:你喜欢科学书吗?你喜欢书上的插图吗?课后业余时间,你看有关科学的书籍吗? 问题3:你喜欢做科学作业吗?你喜欢自己完成还是和同学一起完成呢?自己完成时需要别人帮助吗?当你作业有几次错误时,你还喜欢做科学作业吗?

通过前后测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的前后学生有很大的变化。总体上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强。

附表: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统计数据

总人数即使受到批评的情况下仍然喜欢学生喜欢看科学书、业余时间主动看科学书籍喜欢做科学作业,即使有错挨批评也喜欢做作业

原来324174231

现在3242722453062、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参研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形

成了自己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新认识。

首先,通过学习交流、外出听课等活动,教师对新课程逐步有了自己的认识,能够恰当地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内涵和要求。

其次,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许多教师不仅在心目中有了自己的好课观,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因子。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变得驾轻就熟,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教科研氛围。

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也吸引了较多非课题组不同学科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题的研究行动中来。通过课题研究,许多教师对学科教学的价值观和课堂教学的优课观有了新的定位,对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楚的认识,他们对教师的职业定位也正由工作型教师向学习型、科研型教师发展。

第四篇:初中物理电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究

初中物理电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究

摘 要:纵观历年中考考题,电学知识所占比例大约为40%,可见电学知识的重要性。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如何教好物理学,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拓宽学生逻辑思维。本文主要围绕如何提升初中物理电学教学的有效性展开探讨。

很多学生认为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电学知识是最不好学的,尤其是在学习电路图时,感觉既枯燥乏味又纷繁复杂,长此以往彻底对电学知识失去兴趣。如何提升电学教学的有效性,以使学生在中考时取得好成绩,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接下来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几点拙见,仅供同行商榷。

1.加深概念理解,打实电学基础

电流、电压、电阻是电学的主要概念。我们可以借助水的特点来讲解这些概念:水在水管中流动形成水流;水流动时需要压力也就是水压;水流动时也会受到阻力,依次类比得出: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流动时需要压力即电压;电荷流动时也会受到阻力即电阻[1]。这样把抽象性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简单,电流、电压、电阻概念立刻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学习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也就得心应手了。再进行举例说明,水流的干路水量等于支路水量;水流的路线越长受到的阻碍越多;水流通过细水管受的阻力较大,依次类比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和;同种材料同样粗细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同种材料同样长度的导线越细电阻越大,于是学生很容易理解电学的规律。

2.注重学习方法的转变,提升教学效果

电学知识中有很多复杂的电路图,所以学生读图能力很重要,要教会学生如何分辨串联和并联,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学生找一些线头,然后把它们组合成简单的等效图,这样就比较直观具体,学生解题能力自然会提升[2]。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在头脑中想象电路该如何走,并形成清晰的概念。在电学知识中电学实验的探究也很重要,教师的演示实验尤为重要,但更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得出实验数据,掌握电路连接规律。所以在教授初二电学重要定律时要重视实验探究教学方法,在整个电学中实验探究方法也是非常受用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鼓励学生除参与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外,还要多进行一些自我实验创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组装,把电池、电线、电阻、小灯泡分别进行串联与并联,抽象化的知识变得具体化。总之,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上进心。

3.引入小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学习电学知识时,采用分组教学模式远比传统教学模式效果好,即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在各小组学习中,小组组长起到组织作用,负责检查组员的作业、笔记等,并统一向老师汇报组员的建议或意见。老师根据各小组的表现打分并表扬表现好的小组。为形成小组间的竞争,设立总成绩排名榜,每两周评比一次。当学生意识到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事关小组排名后,不但自己会好好学,还会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这种竞争意识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合作更加亲密无间。采用分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轻松容易。

4.善于总结与归类,例题形式统一

在向学生们讲完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后,老师会布置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去做,以便加深记忆,不过还是会有一些学生出现错误。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总结。通过总结可以看出欧姆定律在物理学科中的重要性,无论是计算电功电热,还是解析电压、电阻,都与欧姆定律息息相关。基于此,每当进行一阶段的学习后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这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所谓归类是指对一些问题进行分类,如此一来就能够看出以前学习电路分析时的电路图同之后学的计算题的电路图所差无几,只是条件和要求不同而已,如果前面电路部分的学习比较扎实,那计算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5.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设计并完成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如安装日光灯管、自制电动机、连接楼梯电路等。这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还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总之,电学知识是比较繁杂的,但是还是有章可循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条理、有方法、有策略,只有不断摸索才会有所突破,新方法必然有新出路。

总而言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进步,将教法与学法、传授知识与激发兴趣结合起来是最佳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方可优化教学,进而提高电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夏兰霞.浅谈初中物理电学内容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3(08):125―126.[2]赵启强.如何搞好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有效教学[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S2):101―102.(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寨桥中学)

第五篇:初中音乐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初中音乐课学习心得体会

围场镇中学 任佩

2017年10月18日—10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7)”中学音乐送教下乡培训。作为一名农村音乐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我非常珍惜这次培训机会,更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在教学能力、理论水平上有较大提升。在此,我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感谢培训学习中给我们上课的专家、教授们。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收获很大,同时也感到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差距。

一、改变观念

敬业精神与科学的教学法相结合,必定是成功的保障。而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会说工作忙、杂事多,常抱怨学校教学条件差,学生的基础差,是乐盲,没有专门的教室以及合唱用的站台等,于是工作中总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思想状态,总想着教不好学生不是我的能力问题,而是许多的客观原因造成的。通过此次学习,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寄生虫”思想,使我明白了好的条件不是等着我去用,而是需要自己去创造、去挖掘,即使在有限的条件下,也同样能做出不平凡的壮举,同样也能培养出出色的孩子。

二、以名师为榜样,以城市孩子的素养为培养目标

参加了这次“国培计划”,在教授及其他专家传授理论方法的同时,还顺势播放了一些经典优美的歌曲,那些名师们扎实的基本功,行云流水的课堂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师们之所以让家喻户晓,这与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孩子们的优秀与教师的引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努力实践,力创特色

这次培训,我找到了适用于中学音乐教学的一种方法—用最简单的方法学会最难的知识,在教育行为上是将语言、动作、音乐三元素融为一体,以节奏为核心要素。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不断地创编新颖的游戏,这些方式来源于生活,取材于大自然,学生当然会感兴趣,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总之,这次培训仅说“收获大”是不够的,我会把这次提高专业成长的机会变成充电提高的起点,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下载提升初中音乐课学习有效性的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升初中音乐课学习有效性的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音乐课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音乐课学习心得体会 丽村中学黄玉荣 为期五天的远程培训今天落下帷幕,回顾这几天来,每天都充实忙碌着,心情跟着紧张并兴奋着,原本以为枯燥无味的培训却原来这样吸引着我们,......

    初中音乐课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音乐课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理解课堂教学实录重要性,譬如一堂音乐课教学中怎样才能准确及时地做到课堂教学的改进任务。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课堂观察不仅是教师......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摘要】:寻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

    初中音乐课

    初中音乐课《青春舞曲》教学案例分析设计思路:在浓郁的音乐意境和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歌曲风格,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目标: 1、 感受新缰歌曲的情绪及风格,能够用自然圆润......

    初中音乐课

    初中音乐课《金山》教案古力扎尔.吐尔洪2010年12月12日初中音乐课《金山》教案9年义务教育7年制初中三年级音乐课第三册第三课学生人数: 全班 授课日期:2010年12月12日 教师:古......

    谈初中音乐课导入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谈初中音乐课导入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邓艳 【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是教师讲授每 一节课时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是优化......

    试析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试析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文化课教育当选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现在。但体育教育作为重要的辅助课程,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升也起......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更好的掌握文章中重点,更好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