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项目推进打造园区新格局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项目推进
着力打造园区新格局
——记贺州旺高工业区2013年基础
设施及工业项目建设情况
2013年,贺州旺高工业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狠抓园区基础设施及工业项目建设,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工业项目稳步推进;园区钨钛锡产业园初现雏形,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初成规模,旺高工业区“四大特色产业园”新格局已基本形成。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钨钛锡产业园、碳酸钙新材料
产业园”项目顺利推进夯实基础
今年,园区基础设施计划投入1.05亿元,主要基建项目涉及土地回征收、“三通一平”及标准厂房建设等;截止10月,共完成投资824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78.48%,能有效避开土地征收进度滞后、资金短缺及天气影响等因素制约,基本实现按计划进度推进;为“钨钛锡产业园、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顺利推进打好基础。截止目前,主要基建项目投资推进情况为:一是完成钨系列项目用地征地320亩,完成投资1100万元;二是完成平整土地390亩,完成投资约为2000万元;三是建成一级道路2260米,完成投资2690万元;四是铺设排水管道4110米,完成投资2000万元;五是建设标准厂房投资450万元。
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建设,成就园区产业新格局
2013年,旺高工业区管委会坚持“项目为立园之本,项目为发展之需”的理念,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今年新引进项目7个,合同投资额达89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3190万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方面,主要凸显两大特点,分别为“多、快”,其中在建项目10个,筹备(前期工作)项目24个,项目推进较为顺利。
——在建项目情况。截止目前园区在建项目共10个,合同投资总额16.91亿元。其中在建重大项目3个,即贺州〃雨润200万头生猪加工产业化项目、广西平桂飞碟钨业有限公司钨系列产品深加工技改项目、康利岗石公司年产240万平方米人造岗石加工项目。各在建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如下:1.贺州〃雨润200万头生猪加工产业化项目总投资
4.5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1亿元,截至10月底,完成投资3000万元。该项目已完成一期厂房主体、配套附属工程封顶,正在进行厂房装修,订购、安装设备;2.广西平桂飞碟钨业有限公司钨系列产品深加工技改项目总投资6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2.4亿元,截至10月底,完成投资9000万元。该项目已初步完成项目施工设计,已平整土地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正在完善报建手续;3.康利岗石公司年产240万平方米人造岗石加工项目总投资2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5000万元,截至10月底,完成投资8500
万元。该项目已完成一期厂房主体及附属工程建设,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目前正加紧开挖二期工程厂房基础,项目进展顺利。
——筹备(前期工作)项目情况。截止目前园区筹备项目共24个,合同投资额达45.6亿元。其中重大筹备项目3个,分别是:恒毅电子(贺州)有限公司高密度线路板项目、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广西百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起动型硅溶胶蓄电池产业化基地项目。各重大筹备项目进展情况如下:1.恒毅电子(贺州)有限公司高密度线路板项目总投资1.5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1000万元,截至10月底,完成投资274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办结初步选址、项目核准批复、环评批复、能评批复、用地预审批复等前期工作,落实项目用地指标,目前进入征地程序;2.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已有广源、锦盛、日日盛、永泰等人造岗石项目落实投资意向,并已开展前期筹备工作,其中,广源公司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和锦盛公司年产30万吨岗石专用碳酸钙与300万平方米人造大理石建设项目已落实项目选址、完成项目备案,目前正在完善项目总平设计、办理用地预审、申报土地指标;永泰公司年产400万平方米人造岗石项目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截至10月底已完成投资4000万元,已办结项目选址、项目备案等前期工作,已订购部分设备,目前正在编制环评报告、办理土地证手续;太阳公司年产180万
平方米人造岗石项目总投资1亿元,截至10月底已完成投资1600万元,项目已办结选址、项目备案、土地证等前期手续,目前正在编制环评报告;3.广西百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起动型硅溶胶蓄电池产业化基地项目总投资4亿元,截至10月底完成投资200万元。该项目已完成可研编制、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项目环评初步意见、项目选址意见、用地预审等前期工作,目前正在编制环评报告书。
三强化,努力实现项目建设快稳推进
——强化组织保障,高位推动。管委会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全力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建立了项目跟踪服务领导小组,实行“六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项目、一个联系领导、一个服务联系人、一个倒排工期表、一个项目记事表、一揽子抓到底”,强化项目推进工作联动和跟踪服务,完善项目基础材料,制成项目推进手册,实行项目动态管理,切实解决项目进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以主要领导负总责、业务部门牵头抓、相关部门协助抓的工作格局,促使项目尽早进场施工,早日竣工投产,形成“抓项目、促发展”的共同推进体系。
——强化服务和部门协调,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园区管委会一直以来注重软环境建设,强化服务和部门协调,主要认真抓好两方面服务工作,一是主动协调平桂管理区、国土局、环保局、住建委、工信委和发改委等部门,为
企业落户园区办理各种报批手续。通过主动与平桂区管委、国土局、环保局、住建委、工信委和发改委等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为项目落实土地指标,完善了项目立项、林地报批、环评等手续。二是制定项目建设跟踪服务责任制,为营造人人关心项目建设,人人服务项目建设的氛围,对将开工建设的项目拟定开工时间结点,每个项目都落实专人负责联系,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项目履约率。
——强化管理,统筹推进。一是继续实行固定资产投资及重大项目信息台账、月报和快报制度,定期上报工业项目完成投资和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大兑现项目完成情况。二是认真开展“大兑现”活动,加强项目协调服务,通过“大走访”、“大讨论”等形式,研究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审批手续、征地拆迁、建设资金、用地指标等问题,切实提高“三率”。三是继续完善市领导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制度。对央企的重大项目,按照市政府成立的项目联系推进小组,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工作要求,科学布署,各尽其责,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第二篇:加快园区建设进程 打造新型工业平台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特别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兴工强区,重在园区。要实现大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走“兴工强区、园区兴工”之路,进一步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机制,力争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的目标,使园区成为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一、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明确园区发展思路
科学规划、合理定位是打造园区平台、发展园区经济的基础和导向。要依托区位、特色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明确园区发展思路。一是加强分类指导,在产业布局上定向。按照“突出特色、通盘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实行“一园三区”(桃花工业基地和雨溪、面铺、板桥工业小区)的园区发展模式,增强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桃花工业基地要充分发挥城区优势,重点围绕满足城市需求的要求,大力发展以商贸为主体、物流业和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项目,千方百计吸引相关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努力建设现代商贸流通区。雨溪小区要按照位居城市上游的环保要求,重点围绕提高对城市的供给能力,大力发展无污染的加工制造业和清洁能源业,努力建设环保产业示范区。面铺小区要发挥远郊的中心带动作用,重点围绕新兴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化工、制药业,努力建设新兴生物医药区。板桥小区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围绕开发绿色食品,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努力建设生态产业区。二是培育支柱产业,在产业规模上定位。要发展产业集群,按照“三高一低”(高科技、高利税、高就业、低污染)的要求,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重大项目、壮大骨干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抓好机械制造、汽车配件、食品加工、商住物流、生物医药、能源建设等六大优势产业,加快园区工业建设。像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引进世界500强中的81家企业,经济总量保持50%的增幅,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60%。要突出特色,像温州、邵东不起眼的小企业组成了大集群,不起眼小商品拓出了大市场。因此,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配套型、服务生产性工业,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是大祥推进新型工业化最现实的选择。要发展中
小企业,树立分工协作、集聚增效的观念,把中小企业作为大祥工业集聚发展的主体和突破口,引导中小企业加速裂变扩张,培育发展一批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群体。三是促进科技创新,在优化结构上定型。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优化工业结构的强力引擎,把科技创新型产业作为发展的先导产业。浏阳的花炮产业一度因安全因素,几乎面临关闭停产,在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后,火药摔不会炸,撞不会炸,并开发了感应烟花,保证了燃放安全。目前全市的烟花企业达924家,安排40万人就业,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烟花炮竹生产基地。我们要以此为鉴,发挥辖区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攻关能力,建立企业研发、技术创新、信息交流、人才服务的技术创新平台,切实增强产业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二、以统筹发展为目标,提升园区发展潜力
工业园区建设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要求,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着力打造园区平台,努力构筑城乡经济高度融合、工农联系高度紧密、三次产业高度协调的新型园区发展格局。具体说来,发展园区经济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用园区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用园区就业吸纳农民,用园区科技力量培训农民,全面建设新农村。具体来讲,要用足用活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实现“三个一批”:按照市场化需求,围绕粮肉鱼、果蔬菜、竹木药等优势产业,发展园区加工型经济,带动一批品牌型的订单农业生产基地;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扶持神骏菌业、华立竹业、汉龙水电等一批龙头企业进园区扩大生产,拉长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村、专业户和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园区发展与农业集约经营的对接。二是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要坚持园区规划与城镇功能提升并举,把工业园区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工业园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同步协调发展。雨溪、面铺小区要以现有建制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城镇规划建设范围;板桥小区要依托连接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重点发展邵板、邵毛两个工业带,形成集镇加工业带的发展态势。要坚持园区建设
与城镇建设用地利用并重,可以将园区建设用地作为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进行报批,或是通过土地流转报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型园区用地,建立灵活机动、高效节约的土地使用机制。要坚持园区产业规划与特色产业培育并行,依靠工业园区的发展活力和扩张力,发挥园区集聚产业、集聚人口的“洼地”效应,带动城镇扩张和功能完善,带动一、三产业的发展。三是与项目建设相结合。项目是园区建设和对外开放的载体,也是实施“兴工强区”战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园区建设,一方面,要以重点工程为突破口,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凡属省、市、区实事项目和重点工程,都要尽可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凡是重点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都要优先考虑园区建设需要。另一方面,要以项目招商为牵引,大力实施“出路和希望”工程。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以亲招商、以节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途径,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和拉动园区经济,靠项目优化结构,靠项目增加效益,靠项目增强后劲,靠项目加快发展。
三、以强化机制为支撑,提供园区发展保障
完善机制是园区发展的保障。因此,要突出创新带动,增加资金扶持,依靠人才促进,努力构建园区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政策机制引导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创新“引路”。要优化财税政策,探索市、区、乡三级财政分成体制改革,提高园区在新增地方税收中的分成比例,从根本上让利于园区,壮大园区及所在乡镇本级财力,增强园区滚动发展能力。要优化土地政策,加快土地流转,对入园高科技、高产出、高税收项目,制订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鼓励园区组建开发公司,以开发园区存量土地和资产为资本,面向社会进行滚动开发。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建立招商引资的奖惩和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全区上下投身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要优化征地安置补偿政策,探索建立失地群众社保、医保制度,维护失地群众的长远利益。二是完善人才机制促进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人才“兴业”。首先要满足人才需求。既要专业技术上的高精尖人才,也要熟练工人;既要研发、生产环节上的人才,也要管理、销售环节上的强将。其次要加快人才建设。要走自主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路子,充分发挥园区在吸纳人才方面的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一批园区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培养一批专业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再次,要支持人才创业。要鼓励战略投资者、城市企业经理人到工业小区投资创业,引进“老外、老乡、老板”回乡发展,为他们营造宽松舒适、安全和谐的创业环境。三是完善投入机制扶持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投入“强身”。实行“适度性负债、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方式,逐步加大财政投资和信贷资金对园区的投入;整合各种渠道的产业发展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和引导股份制融资、外资、民间资本等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物业管理,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实体经营、多元投入”的投融资机制。四是完善环境机制保护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环境“支撑”。我们要通过财政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吸纳人才和技术、园区建设用地优惠等建设政策环境,通过打击假冒伪劣、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建设市场环境,通过政务公开、代理服务、环境测评建设政务环境,通过诚信教育、民主管理,文明创建建设诚信环境,致力打造“生态园区、平安园区、诚信园区、和谐园区”,着力营造一种积极有为、奋发向上、亲商护商的园区投资氛围,着力营造一个文明开放、诚实守信、平安和谐的园区发展环境。
第三篇:工业项目园区建设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调研安排,下面我就园区相关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工业项目区是**市政府命名的十四个工业园区之一,并挂靠于苏里格经济开发区,项目区总体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控制区域面积30平方公里,项目区以循环经济为发展模式,以煤化工、煤气化等煤深加工项目为主导产业,以甲醇、焦油、二甲醚、烯烃等为主线产品。
项目区成立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现项目区发展已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共引进项目企业5家,分别是: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30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万吨合成氨、350万吨尿素项目、金诚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神冶兰炭制品有限责任公司120万吨/年干馏煤项目、特弘煤化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炭质还原剂项目、特弘生物有限公司15万吨/年玉米深加工项目。
二、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XX年全面展开,一是项目区市政道路(主框架道路纬一路和经三路,全长8.3公里)及附属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截至目前,项目区纬一路地下管网和路面工程全部完成,绿化和亮化工程正在做基础工作;经三路地下管网工程也全部完成,基层工程已完成20%,项目区的基本框架已形成。二是项目区生活用水供水工程开始编制可研工作;三是项目区至**镇区快速通道选址及设计图纸已完成,具备开工条件;四是22万变电站选址已完成,工程可研论证已通过并获得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现正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三、XX年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
截至目前,项目区已建成项目2家,分别是特弘集团15万吨/年玉米深加工项目、神冶兰炭制品有限责任公司120万吨/年干馏煤项目(一期30万吨)。特弘集团15万吨/年玉米深加工项目建成后,受市场影响,一直未投产,现在正在做改甜高粱试产的工作;神冶兰炭制品有限责任公司120万吨/年干馏煤项目一期30万吨XX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一直处于半停产状态,于11月初又恢复生产,1-9月份完成工业增加值1400万元。
四、园区建设用地情况及建设资金来源:
项目区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现已完成规划区域内土地收储近8平方公里;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城投公司及银行贷款。
五、对进一步做好园区工作的建议:鉴于项目区有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30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万吨合成氨、350万吨尿素项目等大项目的入园,为了更好地搞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恳请自治区经委能否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上予以帮助。
第四篇:狠抓项目建设推进园区跨越发展
狠抓项目建设推进园区跨越发展
经济发展,项目是关键,项目建设,服务是重点。近年来,枝江经济开发区牢固树立“全域服务”理念,将“一区六园”作为建设湖北工业强市、滨江宜居城市和沿长江经济带强劲增长极的主战场,狠抓协调服务,完善要素保障,促使项目引得进、建得好、留得住、发展快,园区实现跨越发展。近年来,共引进项目个,投资总额亿元,投产项目个,实现产值亿元。
一、创新方法引项目“进门”
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开发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来抓,创新方式方法,依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存量资产,实现资源搭桥,产业对接,项目引进。
(一)对接特色资源招商。充分利用枝江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的粮食资源,引进宜昌申申、鸿岭酒业等企业,年加工粮食40万吨;依托丰富的柑桔、黄桃、红薯等果蔬资源,引进台湾鸿新、宜昌天元、宜昌罐头等果蔬食品加工企业,年加工各类罐头5万余吨;依托丰富的棉花资源,引进香港奥美、福兴纺织、朝阳纺织等企业,形成年纺纱30万锭、年产坯布6亿米的生产能力;依托丰富的水产品资源,引进湘宜水产、世联食品等企业,年加工水产品5万吨;依托丰富的油料资源,引进圣品油脂等企业,年加工油料30万吨。我市成功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湛江欢乐家食品加工项目、投资1.2亿元的海通食品加工项目和投资0.5亿元的湖北富悦农业制种项目。目前,园区已形成粮食、棉花、油脂、果蔬、水产品加工5大产业群,年可加工农产品130万吨。
(二)对接优势产业招商。立足我市食品酿造、纺织等优秀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着力引进上下游产品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依托枝江酒业、华润啤酒等食品酿造企业,大力发展包装印刷、塑玻制瓶、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配套建设了星鑫包装、炜杰塑玻、恒辉彩印等项目,发展市内配套企业26家。依托奥美卫材、朝阳纺织等企业,发展配套企业60多家,形成了集棉花加工、纺纱、织造、印染及医用卫材、服装加工于一体的纺织产业群。枝江酒业产业集群、奥美医用纺织产业集群被列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三)对接存量资产招商。坚持把引进增量与盘
活存量相结合,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积极引导外地企业收购、控股、参股改制企业,推进资产和项目嫁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原市啤酒厂破产改制后,我市引进华润集团出资整体收购。公司落户后,加强技改扩规,积极拓展市场,成为华中地区颇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啤酒生产企业,今年产能将达到30万吨,实现产值6亿元、利税过亿元。香港奥美公司在整体收购原内衣厂后,先后投资5亿元进行技改扩规,建成面积10万平方米的现代纺织工业园,实现产值14亿元,税收1000万元。
二、强化服务促项目“落地”
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搭建平
台,完善设施,提高办证效率,细化后勤服务,推动企业早日落地生根,建成投产。
(一)基础设施配“全”。坚持超前谋划,精心施
工,集中财力物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做足企业配套文章。近年来累计投入9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团结路扩宽刷黑、江汉大道黑化改造;投资6000万元建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2600万元新建排水网4400米、供水网1.6万米,新增供水能力5000吨/日。安福寺工业园投入1682万元完善基础
配套设施。姚家港化工园平整土地1350亩,投资3015万元的晋煤大道正抓紧建设。白洋装备工业园整体规划通过评审,园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民营创业园已完成规划,基础设施及标准厂房建设全面启动。
(二)项目办证求“快”。按照“依法依规、打破
常规、特事特办、优质服务”的要求,建立完善项目投资“绿色通道”,对园区重点骨干企业建立“直通车”服务网络,做到有困难随叫随到、有求必办;建立项目跟踪督办制度,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名市级领导挂帅、一个专班协调、一抓到底”的服务机制,对公司注册、立项、环评、报建等手续全程跟踪协助办理,提高办证效率。星鑫玻璃包装项目仅用6个月时间就实现竣工投产,台湾松懿电子项目自签约后,短短11天时间里,完成了在枝江的企业注册、厂房租赁等前期工作。
(三)后勤服务做“细”。积极沟通电力、电信、国土、城建、交通、供水公司等部门,帮助企业在电力安装、项目施工、设备采购、物流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项目消防、安全监管,保障企业顺利施工。抓好三宁化工专用码头建设。
三、完善保障催项目“结果”
始终把项目后续服务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因素来
抓,以创新的举措破解制约,用改革的办法完善保障,着力促进项目开花结果,做大做强。
(一)完善资金保障,为项目发展“补血”。积极
争上资、聚民资,拓宽融资渠道,强健经济动脉。围绕国家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优惠政策,加强沟通协调,积极申报技改、节能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促使企业提档升级。2010年园区共争取国债及省专项资金
1.1亿元。争取中央资金1770万元,实施亚泰陶瓷砖窑炉节能改造项目;三宁化工和山水化工能量系统优
化项目,获国家节能技术改造奖励资金1395万元。加强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大力培植A级信用企业,园区62家企业获得A级信用认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组织开展“银行行长企业行”活动,对100多家符合条件企业发放贷款8.7亿元,全市工业贷款余额达到19.6亿元。有效破解了企业资金需求。
(二)完善用工保障,为项目发展“添翼”。政府
搭桥,园区牵线,积极成立用工信息收集小组,深入到企业进行空岗调查,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归类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发布招聘信息。完善县、乡(镇)、村三级招工网络,依托乡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发布用工信息,招聘返乡务工人员。积极组织大型招聘会,招聘城市未就业人员。组织校企对接,招聘技校优秀技术人员。2010年,共发布招商信息条,为枝江酒业、三宁化工、湖北今贝等重点企业企业招聘员工3000多人,通过市所技校为企业招聘技工人,有效破解了企业用工难题。
(三)完善环境保障,为项目发展“护航”。一是
完善服务环境。对入园的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在谈项目和重点在建项目制度,定期深入工业园区调查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二是完善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招投标制度,坚持和完善对经营性土地、建设工程项目、政府采购和产权等事项实行公开招投标、公开挂牌交易等制度,强化监督,杜绝“暗箱操作”,营造公平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三是完善治安环境。始终保持严打整治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街霸、路霸、市霸等恶霸势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第五篇: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基础上,城乡之间通过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达到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动态过程。加快推进大武口区城乡一体化,就是要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大武口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增强城市综合功能;营造城乡优美环境,创造良好的创业和人居
条件。
一、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大武口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石嘴山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由原大武口区和石炭井区合并而成。人口23.94万,面积1007.5平方公里(含隆湖经济开发区)。辖区内中央、自治区、市属及私营企业近百家,带动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集煤炭、电力、机械制造、化工、冶金于一体的工业体系,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以世界钽铌铍三大生产基地之一享誉世界,宁夏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区及隆湖经济开发区正在积极建设之中,区内化工企业生产的石灰氮、双氰胺产量雄居亚洲之首,城市电力供应充裕,集中供热、供排水网络配套齐全,能源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数字程控、宽带网可提供面向全球的优质通讯服务。交通网络四通八达,109国道、110国道、石中高速公路、包兰电气化铁路穿境而过,银川河东机场距市区80公里;人民广场、市政广场、五环广场、体育广场、东方广场、太西广场、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射击馆满足了市民娱乐健身需求。邮电通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已建成以大武口区为中心,连接广大城乡矿区,网点密布,四通八达的邮电信息网。以程控交换数据通信、移动通信为主的公用电信网络通达全国及世界各地。计算机互联网已进入普通百姓之家。市境内供电、供水充裕,特别是随着市委提出大力实施产业对接、蓝天碧水和民心“三大工程”以及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武口污水处理厂、大武口第二水厂、石嘴山煤气工程、道路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我区现有城市道路总长度82公里,农村公路110公里。城市人均占有道路面积13平方米,农村人均占有道路面积40平方米。市区内道路东西11条街,南北14条路,城市规划路除永康路因拆迁未修通外,其它全部修建完成,道路硬化率达99%。二、存在问题
(一)部分道路人为损坏严重。一是各类管线挖掘频繁,造成补丁路面。二是区域重型车辆密集,道路损坏严重。
(二)重点地区道路管养体制不顺,村级道路严重失养,大大缩短了道路服务年限,不能有效发挥投资效益;公共交通布局不完善,群众出行不便。
(三)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大武口区承担了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并积极多方筹措资金,克服重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建设项目,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服务功能,但在建设工程中,由于区级财力有限,建设资金大部分不到位,大部分工程都是由施工单位垫资、拖欠人工工资、机械费、材料款等来完成。经多年积累,旧账未清,新帐堆积,拖欠工程款问题越加严重,政府付款信誉不断降低,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参与政府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积极性。
(四)城市防洪能力差,缺乏雨水收集排放系统。污水管道陈旧、老化严重,堵塞频繁。管理职责不明,存在星瀚集团收费而政府维修的现象。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措施
加快全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市政大交通的格局,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生态环境,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树立抓城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城市建设纳入经济发展的范畴
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建筑业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有效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带动了三产服务业的发展。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用发展的眼光看城建,放眼长远,立足当前,把城市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推进城市化步伐作为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创造性地推进城市建设。同时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关系。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通过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协调处理发好两者的关系,才能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真正构建和谐社会。(二)进一步增强规划意识,提高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协调、约束作用,通过编制总体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专业规划,强化规划的严肃性,达到建设适度超前,注重科技创新,提高开发建设的系统性和网络化水平。增强城市的承载、服务、集聚和辐射功能。必须合理利用现有条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石嘴山市成为一个宜人居住、环境优美的社区,其根本就是要搞好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完善小区各项福利设施,以人为本,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三)树立工作创新意识,增强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能力
面对城乡面貌不断变化的形势和要求,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努力实现建设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要进一步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工作的宣传,鼓励社会参与监督、评议,广泛听取群众对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
(四)注意解决好“新帐不欠,旧帐逐年还清”的问题
我区一个市政基础设施欠帐比较多的地区,大部分村镇配套不完善,尤其是对污水的处理、垃圾的处置、生态环境的优化等问题,矛盾更为突出。由于受资金的制约,这些问题一时不可能全部解决。因此,要按经济发展的需求、建设任务的轻重缓急以及政府对资金投入的承受能力,来确定建设计划,组织实施。做到新建项目按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步到位,过去的建设欠帐在今后更新改造中逐步加以解决,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五)加强联系,寻求支持,提高管理效能
加强沟通,形成合力,抓好城乡建设长效管理,需要各部门加大执法力度,联合管理,形成合力。特别是巩固建设成果,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就更需要各部门相互支持,齐抓共管。因此,要从三方面加强横向联系:一是,要从全市的高度,从发展的角度,加强与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在规划、市政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争取市里在管理上的支持。二是,加强与区内大型企业和部队的沟通,发挥他们的优势,联动发展,争取大型企业在执行上的支持。三是,建立各职能部门的联系,争取部门之间的相互支持。才能形成合作、齐抓、共管的世态,巩固建设成果,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六)统筹、科学安排好各类建设项目
要深化、优化各类控规和详规,注重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做到功能齐全、留有发展余地。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实行地块组团式、市政网络化模式建设各类项目。(七)明确责任,强化考核
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是一项内容多、涉及面广的综合系统工程,必须在区委、区府统一领导下,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强化考核。要抓好具有共性或职能交叉的工作,不推不躲不扯皮,齐心协力,形成“上级考核、同级评议、百姓测评”,奖优罚劣的考核机制。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区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探索城市建设和管理新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中,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环境先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和高水平管理的原则。力求我区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能“建精品、创亮点、求超越、快发展”,使我区城市建设由治标管理向长效管理转变,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二)工作任务
1、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功能,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隆湖大道(山水大道-沙湖大道)。按照区委、区政府一湖两翼的战略构想,以隆湖大道(山水大道-沙湖大道)的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隆湖大道是星海镇南北经济发展的交通主动脉,也是带动大武口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纽带。通过隆湖大道的改造,使其与沙湖大道、山水大道、新火车站—世纪大道横向发展轴一同构成星海镇快捷、高效、畅通的交通主框架。带动星海镇交通网络纵深发展,促进区域内总体交通能力提高,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周转速度,降低流通成本,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该地区群众生活和出行创造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
该项目起点位于山水大道,终点止于沙湖大道,全长6.1公里,规划建筑红线宽50米,建设标准为城市二级主干道,机动车道宽24米,满足六车道通行的要求,两侧各为2米的绿化带+4米非机动车道+4米的绿化带+3米的人行道,满足非机动车及行人的交通需要,达到分流交通的目的,同时,增加绿地面积,美化道路景观。在项目的建设中配套建设路灯照明,预留供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等管线的入地位置,净化空中“蜘蛛网”,避免重复投资。整个项目估算投资75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前期立项、勘查、测绘、施工图设计、土地规划审批等前期工作,2月底已开工建设。2、利用争取到的隆湖六站至马拉机站25公里三级公路国债项目,投资3109万元,计划建设经六路、经十路、经十一路、纬十路、纬十一路、纬十二路,以拉升星海镇外围路网发展框架,为隆湖经济开发区城乡一体化和产业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3、积极争取市上和农发行贷款资金,投资832万元对兴民村2.6公里长城路进行拓宽改造,修建16米宽道路,改善城乡道路交通状况。
4、概算投资335.9万元完成0.45贺兰山北路改造工程。
5、积极做好机械装备区2号路道路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该项目的前期立项、勘查、测绘、施工图设计、土地规划审批等前期工作,现已开工建设。
6、概算投资6427万元分期完成星海经济区20.39公里5条路网建设工程。
7、待市上总体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修编调整完毕后,我局将结合市上调整后的村庄布局规划,指导督促各涉农单位调查研究,合理布局,尽快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将乡村公路网等基础设施纳入到村庄建设规划中,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和合作,争取银行更多融资,多方协调尽快出台鼓励企业贷款,政府承诺还本付息的具体操作办法。发挥企业的筹资作用,多方联动,共同解决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确保建设资金早日落实到位,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证。二是严格推行项目“四制”(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推行施工、安全、廉政三合同管理制),加强事中控制,严格质量管理。三是建立灵敏的调度指挥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四是抓好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等相关项目对接工作,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落实国家专项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