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扶贫资金管理的建议

时间:2019-05-14 02:2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基层扶贫资金管理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基层扶贫资金管理的建议》。

第一篇:加强基层扶贫资金管理的建议

加强基层扶贫资金管理的建议

尤英

扶贫资金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极其重要的保障,事关国家减少贫困人口的国际承诺,对于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笔者近几年来调研的情况,针对目前基层扶贫专项资金的管理弊端,提出以下三条建议:

一、改变现行的整体推进重点贫困村扶贫资金报帐方式,实行分项目统一核算管理。目前,贫困县对整体推进的重点贫困村的项目,大多捆绑各种资金进行统一建设,而项目资金支出中分不出哪些是用扶贫资金开支的,哪些是用交通、移民等其他部门投入的资金开支的。为了把扶贫资金在财政部门报帐,项目单位往往用该扶贫项目开支的相关票据拼凑达到扶贫资金金额。同时,由于扶贫项目未对各种资金收支进行统一核算,审计时难以掌握项目的总体状况,不利于对扶贫资金及其他捆绑资金的监督。建议对整体推进的重点贫困村的扶贫项目由财政部门或项目指挥部对各种资金来源及项目支出进行统一核算,以项目为被核算主体。编制项目资金收支明细表,捆绑实施的项目全部支出金额必定大于投入的扶贫专项资金数额,将资金收支报表用于向财政部门报帐的依据,不必拼凑扶贫资金金额的支出票据。这样既便于扶贫项目统一核算,反映全部资金收支状况,也便于对所有资金、包括扶贫资金的监督。

二、强化县级扶贫办对贫困村的项目及资金的总体协调和信息管理工作。目前,县级扶贫办、发展和改革局(简称发改局)、财政局三个扶贫工作主管部门分别管理扶贫项目,扶贫办管理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老区建设资金项目,发改局管理以工代赈资金项目,财政部门则单独掌握少量财政扶贫资金投放到扶贫项目。此外,其他职能部门也都有投向扶贫村项目的资金。实践中各部门在扶贫项目安排中协调沟通不够,扶贫办对全县贫困村项目立项情况、资金投入情况、项目管理、效果等综合信息缺乏了解,不利于对全县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建议强

化扶贫办在扶贫项目的安排和资金投入、成果效益等方面的综合协调和信息收集职责,扶贫办应对安排到贫困村的所有项目进行统一管理或协助管理,掌握其他部门对贫困村的立项情况,其他部门在立项前应先通报扶贫办,由其根据掌握的贫困村的情况和上级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综合所有其他部门的情况,对某部门立项不当的可以提出意见,由其修改或调整;对所有项目建卡管理,对其他部门未进行项目管理的,由扶贫办统一管理;其他部门作为项目进行了全过程管理的,县扶贫办应参与对其项目的建设情况检查、验收、评价。扶贫办还应当加强对所有项目和资金情况的综合分析,在进行贫困村综合统计中将项目计划安排、质量等情况和项目成效等数据和情况纳入统计中,用以总体掌握和分析。

三、规范培训费用的项目计划和资金使用。在扶贫项目安排中,培训费往往只有一个总项目和总金额,没有明确的执行单位、培训任务、开支金额等具体分解,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不合规性,如财政部门、扶贫办以培训费名义安排到所属乡镇财政所、乡扶贫办,补助其扶贫工作经费之不足;其他部门对农村干部、农村村民进行党员知识培训、计划生育业务培训或其他常规培训,都可以培训农业技术、扶贫资金管理政策等为由申请拨付培训费,监督中往往难以划清各种业务培训的界限,培训费被打“擦边球”,成为支援其他部门经费的渠道;培训费使用中政策业务等管理类培训支出比例较大,实用技术和农业技能性培训相当不足,而扶贫工作的性质恰恰要求减少政策业务等管理类培训支出比例,提高农业实用技术和农业专业技能培训比例,发挥技能培训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建议在扶贫项目计划安排上要明确开展培训的具体项目和承担主体,资金管理上要强调其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针对性,同时要提高技能型培训支出的比重。

作者单位:湖北省秭归县委党校

第二篇: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责任书

甲方: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乙方: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新村扶贫既是扶贫开发的载体工程,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我市扶贫新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产业立村,生态建家,祥和安康”的基本思路,合理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特色,由点到面、滚动发展,逐步把贫穷落后、产业分散的自然村建设成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产业支柱十分明显,人居环境优化美观,文化生活高尚完善的扶贫新村。奋斗目标是:从今年开始,以每年15%的建设速度推进,到2010年全面完成1138个扶贫新村建设任务,真正做到建一个新村,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为加强新村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确保我市新村扶贫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根据《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XX-2010年)》,特签定市新村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责任书:

一、乙方的责任及义务

(一)严格执行省、市扶贫和财政部门下达的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计划,不准随意变更和调整。确因情况发生变化而必须调整的,乙方应按程序向甲方申报,并说明原因,经甲方批准后执行。(20分)

(二)不准随意调整和扩大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对象。乙方在安排财政扶贫资金项目时,其使用对象和范围应该是尚未解决温饱和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但需要巩固扶贫成果,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其重点是在全市的1138个重点贫困村。扶贫开发范围是省上确定的新村、卫生、移民和劳务四大扶贫工程。乙方不得随意上报不属于扶持对象和范围的项目计划。(15分)

(三)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的政策原则安排项目和使用资金。财政扶贫资金首先安排改善重点贫困村的贫困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生产和提高生存质量的项目,然后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项目。扶贫资金必须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减少一切可能消耗扶贫资金的中间环节。扶贫资金要设立专户,建立专帐,做到专款专用。分配使用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乡村两级必须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乙方不得将财政扶贫资金用于以下十个方面的支出,即:行政事业机构开支和人员经费,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弥补企业亏损,修建楼、堂、馆、所及住宅,各部门的经济实体,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大中型基建项目,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汽车、手机、传呼机等),小额信贷及其他形式的有偿使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扶贫等。(20分)

(四)要整合资源,多方投入,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乙方在安排使用扶贫资金时,要坚持统筹安排,集中资金办大事的原则,要整合资源,做到各种资金相互匹配、集中使用、保证重点。结合当地实际,按照“一路、二水、三产业、四人居环境”的扶贫新村建设要求,制定好村级规划,做到整村推进。特别要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努力增加农民收入。(15分)

(五)切实规范县级财政报帐制。乙方要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规定,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不准各行其事,搞资金拨付制和县级部门报帐制。体制不顺的,要限期纠正。要实行项目和资金管理分离,扶贫办负责项目管理,财政局负责资金管理,形成制约和监督机制。(15分)

(六)加强扶贫资金审计。乙方必须实行县(市、区)、乡、村三级项目资金公示制,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督。要建立扶贫资金审计制度,定期对扶贫资金进行全面严格的审计,对挤占、挪用、贪污扶贫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绝不姑息迁就。(15分)

二、考核办法:本责任书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的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考核。

三、本责任书有效期限自XX年 月 日到2010年 月 日止。

四、本责任书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及市目标办各执一份。

甲 方: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代 表:

乙 方: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代 表:

第三篇: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的建议

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的建议

摘要:财政扶贫是国家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及生存环境、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水平而设立的一种帮扶政策。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事关扶贫大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建议

财政扶贫资金是国家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及生存环境、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水平而设立的一种帮扶政策,也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事关扶贫大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为进一步提升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水平,确保精准发挥扶贫资金的政策效果,建议从扶贫资金运营全过程加强监管。

事前管理做到“四个精准”。一是精准确定扶贫对象。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贫困对象不准、情况不清、扶贫资金指向不明的问题,造成“撒胡椒面”,甚至出现“扶富不扶贫”等现象。要精准确定扶贫对象,严格按照中央扶贫标准、地方扶贫标准,识别认定农村贫困家庭、贫困人口。初选对象后要在乡(镇)、村公示,最后确定扶贫对象。二是精准安排扶贫项目。扶贫项目的立项应严格遵循“通过扶持生产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医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扶贫项目要科学、合理,能够真正起到扶贫脱困、发展经济、优化生态的作用。三是项目实施措施要精准。主要措施应包括组织措施、物资保障措施、技术指导措施、资金运用措施和项目现埸管理派人措施等。四是资金预算要精准。项目投资多少要充分论证、评估,既要防止“狮子大开口”,又要防止资金缺口过大影响项目效果。要严格执行项目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政府采购制。

事中管理把好“两关”。一是明确职责把好问责关。要在财政国库建立扶贫资金专户,不论是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还是地方其它有关部门的配套资金,只要是筹集的扶贫资金,一律存入财政所在银行开设的扶贫资金专户,专人负责、严格审批、封闭运行、把关堵口,做到统一管理、统一批办程序、统一开展核算、统一审批报表。县扶贫办负责项目实施的业务指导和资金使用精准度的监督,主要监督项目立项和实施是否经过民主决策,项目是否到村到户到人,资金是否用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并与财政、审计、监察及相关部门组成联合验收组,对竣工后的项目进行审核检查验收。乡镇负责指导贫困村项目的组织实施和资金报账,乡镇财政所具体负责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监督管理,并与扶贫办一同指导项目村依法依规使用专项资金,制订资金使用计划,帮助项目村研究项目实施效益分配办法。二是项目运作把好履约关。项目实施一定要按合同或协议运作,做到精准监管、动态监管,重点把好资金的拨付关、工程质量监理关和项目工期关。

事后管理抓好“四件事”。一是抓好项目的竣工验收。项目完工后,要由县扶贫办牵头,组织财政、审计、监察、有关部门及项目业主代表等组成联合验收小组,对项目进行审核检查验收,各方须在验收文件上签字盖章。二是抓好扶贫资金的决算与拨付。项目审核验收合格后,由财政根据审核验收文件,按资金拨付程序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并提出超支预算或结余资金的处置意见。三是抓好扶贫资金的开支公示。项目单位要就资金开支明细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0天),接受群众监督,使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对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财政扶贫资金的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四是抓好扶贫资金的评价问效。要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根本,将多元化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标准贯穿于扶贫项目资金运营全过程,实现扶贫资金从“支出型管理”向“绩效型管理”的飞跃。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丰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

第四篇:封浪 扶贫资金管理论文

“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报账制管理的

共性问题与对策

——浅析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运作全程要件

封 浪

黔西南州农业委员会在岗会计师 贵州 黔西南 562400

摘要:全国从上至下,现行财政扶贫资金及其它财政预算涉农项目资金运作模式下,诸如“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具体运行,政策性要求财政扶贫资金等项目资金专项使用,必须不折不扣地实行财政报账制或部门报账制管理。其实质不仅是传统拨付制(以拨代支)向报账制的纵深转化,也是诸多涉农等不同领域项目资金运用更新型报账制管理推而广之的横向接轨,更加顺应了新时期农业等领域产业化项目实施与项目建设的客观需要,更加突出了产业化项目有投入必有产出,力求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管理目标的鲜明特征。

我州既往单一的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亦然施行多年,实际运行情况如何?尤其在强农惠农等多行业项目资金群体一并推行报账制时,究竟会尚存哪些不足?立足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维度,应当怎样合理、有序、有效的面对?

关键词:先建后补 以奖代补 贷款贴息

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是财政扶贫等专项资金

报账制管理的全新运作及管理模式,它更加顺应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对现代农业财务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考点。

笔者站在黔西南州农业委员会在岗会计师的职责高度,坚持认为:对于报账制管理理性原则而言,项目实施与监管、项目投入与受益等多方共同体,即便是因为客观存在的感性工作困难,进而一味强求便捷;也即便是人情所归、从善有理,但都截然不能由此错乱理性管理原则的章法。这就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感性工作困难与理性管理原则必然永存的反差,通俗说法:我们务必辩证思维、有序承载业内“刚性”游戏规则,而且尤须义无反顾。

全州2013年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上级资金运行管理实行不折不扣的“先建后补”。经两次专项检查,对于专账设置、凭证归集的规范性已不再是较难的整改问题,关键有一些“全新”的共性做法务必正视,并须由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在必要时予以合理应答:

(一)、经销商赊销垫机,对项目实施的利弊权衡 一旦提取合作社银行账户资料梳理资金流,不难看出: 州XK农机公司几乎面对各县市均采取垄断性赊销垫机,随机提供购机相关文档及发票,作为合作社所谓“先建后补”的“先行开支”凭证,但该时点合作社开支账务明显缺乏银行付款凭据支撑,纯属虚列。实际是项目验收、项目款进账

后才付给经销商购机款。故须正视:

1、业务层面:似乎是农机经销商凭借经营实力先入为主、皆大欢喜;

2、管理层面:全然悖离了上级《实施方案》设计初衷。因由经销商撤除了合作社必要的实力门槛,进而淡化了政策扶助主体筛选、淡化了合作社实力保障与风险保障,难再激发合作社生存、发展后劲。

结果是合作社自筹资金,多数项目点未按《方案》要求如数到位,个别合作社组织结构上明显有“机到人散”迹象。检查时已警示告知。

在上述情况下,在政策时限内,万望个别合作社不要发生擅自处置变卖、私分机械设备,否则会导致颠覆性不良后果。检查时已警示告知。

(二)、机械设备异地分割、异地使用的主体考量

1、异地分割使用人的资格主体必须与项目扶助报账主体严格一致;

2、异地分割使用,即项目实施点变更,应按规定权限及程序报批备案;

3、异地分割使用人的主体资格,必须由合作社《章程》、合作协议、法定登记手续具体锁定,且须进一步提交合伙出资银行进账有效凭据加以佐证。

专项检查时,均已明确警示告知:项目建设必须善始善

终,不得抵触项目管理刚性原则。

(三)、专账核算有重大欠缺,根本原因系无专业财务人员

1、合作社组织架构的财务岗位有名无实,专账概念模糊、开支随意。报账制管理要求项目实施终端组织架构的财务基础门槛,同样不得淡化。

2、应急充数的非专业人员“临时抱佛脚”,账务处理人为拼凑、难以对接核算规范。

3、财务岗位人员须专业化,方可确保专账核算规范化、报账制管理迫切化。

历经多年涉农项目资金监管岗位实践,尤其2014年2月重点对贵州JZ蔬菜公司等多家项目实施单位个案专项检查,总结得知,但凡有违项目资金报账制管理规定的根本致因除个别权钱交易外,大多不外乎:

1、因强求服务而淡化约束;

2、因强求便捷而淡化程序;

3、因强求人情而淡化理智;

4、因强求主观而淡化客观;

5、因强求个人而淡化集体;

6、因强求局部而淡化全局;

7、因强求既往而淡化未来;

8、因强求草率而淡化风险;

9、因强求感性工作困难而淡化理性管理原则。期间,在剥离严格的报账制管理流程后,单一发票(多数系代开发票)的“一票式”报账列支,已不失为报账制管理的大忌。

其实,早在2010年8月12日起,继全州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省级验收、基本农田配套小水池建设项目州级验收、一般产业化经营项目巡视等相应的专项资金检查尚未落锤之际,我委受州政府委派,笔者又以专职资金检查的身份随新一轮专项检查组,严格依照《贵州省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及《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采取以点概面、点面相互印证的抽查方式(抽查率30%),由资金管理源头县级财政部门到项目主管单位,再到乡镇项目实施终端或项目受益人终端,分阶段对全州各县市2007-2009年、2010年至今财政扶贫资金进行了专项清理和检查。

现以先行多年的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为考点,本着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深层反思,特针对报账制管理中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重在探讨整改对策,力求优化便捷管理工作切入口,旨望业界同仁共识,以利紧急应对问题和改观眼下工作局面:

一、瞅准源头、梳理终端,自纠自查、有序推进。且须尽快对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业务运作流程开展全程培训。

除XY市尚能实质性实施报账制外,由于普遍对《管理办法》及《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认知严重不足,不同程度使得报账制管理实施过程有名无实,具体表现在:

1、资金源头管理部门(县财政国库或农业股)一概实行“以拨代支”,缺乏列支佐证,更忽略了资金流终端凭证归集的规范性要求和不容缺少的财政“终结性”审核。无疑,从源头开始的资金流监管就明显被动,势比使得流程掌控“有因无果、有始无终”。例如:××县财政扶贫项目资金源头拨付,全数纳入“专款支出”未入“往来账”,而项目实施终端的凭证归集既没有统一规范要求,也没得到财政农业股真正报账制意义上的终结审核,进而“财政扶贫资金审核专用章”监管签证职能形同虚设,且账务处理被迫“一厢情愿”,即单方面以所谓“专款支出”直接核销拨入专款,最终导致资金流从县级源头到终端全程极端错误地“以拨代支”。其它县源头管理的运作近乎雷同化,且几乎未发挥“财政扶贫资金审核专用章”的关键职能。

正确做法是:如XY市财政农业股,较好地将资金拨付先行统筹在“往来”账户,待项目实施终端按规范归集凭证并反馈终审后,产生费用支出核销清单(报账制会审会签统一格式),并对核销账务的原始单据逐一加盖“财政扶贫资金审核专用章”确认终端归集,全程走完报账制。

2、项目实施终端的财务凭证归集丧失统一规范,没有严格按照实质意义上的“报账制”反馈凭证并求得终结核准(即:必须产生“核销清单”,同时对构件原始单据加盖“××县财政扶贫资金审核专用章”后再回归终端,但几乎没有

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势必导致项目实施终端或受益人终端的资金使用结果难以掌控监管,造成终端资金运用的管理漏洞和意识偏差(有可能单一发票挂靠项目多头列支)。

3、资金运用流程恶性循环。多数项目实施单位在委托第三方(或第三人)作为实施终端时,同样错误地“以拨代支”(且多系现金流),进而同样缺乏列支佐证,同样难以规范地归集、反馈报账凭据,同样不能实现真正“报账制”内涵的核准、核销即终结报账。

4、有些项目实施单位的终端支付(实际多数是预付),误解现金支票给付为“非现金流”,故而在缺乏完整的列支凭证情况下,依旧以现金支票形式滋生较大额度的现金流。

5、核算列支路径、口径不规范。资金管理源头未纳入“财政扶贫资金专户”转账结算,而项目实施单位未纳入“财政扶贫资金核算专户”转账结算,都是鱼目混杂在多项专户存款内流动,缺陷是“说不清,理还乱”,难以确保资金按属性有序运行,不利 “项目管资金”原则性要求。

6、终端其它典型事项。单一的税务发票(无“附件”佐证额度构成明细),往往被视为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报账凭证归集,且多数是“报销支付”现金流。

7、无“硬件”考量的抽象化项目,其支付凭证归集多系淡化不济。如人员培训、牛羊采购、名册兑现等,有待深层强化报账制请款、审批、核销报账的既定程序和凭证真实、完整的规范性归集。

8、项目实施终端及资金流终端把关问题。检查中发现:有个别地方将财政终审后的发票(加盖有财政审核专用章)单列,再从其他部门专项资金列支,使得已由财政核销列支的财政扶贫资金表现“落空”。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已进一步自查,并将举一反

三、杜绝隐患。建议:终端项目实施主管部门或单位对“以拨代支”流程中,未经财政加盖“财政扶贫资金审核专用章”的发票列支对应资金情况开展重点自查。

二、终端凭证归集,最解燃眉之急;熟知报账制,方为整改捷径。尤须以自制的自查表格、辅助账表形式动态单列对象资金流,进一步拟出凭证号清单,同步清理不良往来账项。

1、立足已批复《项目实施方案》梳理开支口径(事项)及其开支额度与项目实际完成情况的吻合程度,彻底清查项目实施终端或终端受益人的资金使用结果,重点关注和梳理“以拨代支”现金流,严格按照报账制的规范要求,及时清理、归集和核准报账凭证。

2、从资金管理源头到项目实施单位终端,从现在做起,不折不扣地坚决执行先“往来挂账”后“核销列支”的报账制账务处理原则,同时无条件单列专户转账结算、单列账务处理、单列凭证归集(财政终审盖章后,归集在项目实施终端),坚决杜绝现金流。

3、建议对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项目中的批量牛羊采购,严格实施方案、招投标书、购销合同、检疫证明、请款审批单、税票及结算附件、主管部门邀约第三方产生的验收材料、财政会审核销清单等完整凭证归集,同时必须补充按采购批次逐头编号拍照的电子图片文档,方能报账列支,且一律银行转账,杜绝大额现金流。

4、共识报账制——先往来、后核销,源头终端举要件;分步走、再回头,终审盖章说OK。

笔者剖析报账制基本流程的全程必备要件(因项目不同进而稍有异求,但始终万变不离其宗)如下:

(1)、首期请款:A、建档要件——立项批复、实施方案、《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实施责任(合同)书》、招投标书、购销合同、工程预算、前置审计报告、其他。

B、凭证要件——《财政扶贫资金报账请款审批单》。

C、特别说明——少数特别界定项目,经会审会签,可一次性拨款,一次性报账核销(完整归集凭证的条件不变)。

(2)、中期报账:A、建档要件——中期预结算、中期验收意见。

B、凭证要件——《财政扶贫资金报账请款审批单》、《财政扶贫资金费用支出核销单》及佐证原始单据归集。

C、特别说明——此流程系不间断性销“前账”跟“后账”。每次须将上述《核销单》及其佐证归集的原始单据逐一加盖“财政扶贫资金审核专用章”后,全数返回报账请款单位。

(3)、终结报账:A、建档要件——项目、资金审计报告或财务决算报告(可合一审计)。

B、凭证要件——《财政扶贫资金项目验收报告书》(附项目验收意见)、项目实施后的公示公告或通知书、销前账结余款(扣除质保金)的《财政扶贫资金报账请款审批单》、《财政扶贫资金费用支出核销单》及佐证原始单据归集。

C、特别说明——《核销单》及其佐证归集的原始单据逐一加盖“财政扶贫资金审核专用章”后,同样全数返回报账请款单位。需补充复印件凭据的,应注明原件归集存档处。

(4)、质保金处置:A、建档要件—— 一年后质量认证结论。

B、凭证要件——《财政扶贫资金报账请款审批单》。若由项目实施单位兑付,则收款收据或发

票须加盖“财政扶贫资金审核专用章”后,返回单位归集。C、特别说明——若认证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则由县级财政部门将质保金转作维修费。

5、检查若过关,同志仍须努力。一方面,将报账制、备案制、审计制、问责制四位一体全程运作,在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顾及可操作性)的同时,强化内部控制手段与法制意识;再一方面及时关注基层呼声,即在日常项目实施指导的同时,针对性择重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流程的业务指导与监督,尤须组织报账制学习培训与交流,真正确保资金流以及资金运行工作本身更阳光、更高效、更有序。

三、结束语:综上述,要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扶贫资金以及其它涉农项目资金报账制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必须理性面对九大不良致因,从整体观念意识上,斩钉截铁敢说“不”。即各部门、各环节、各相关岗位真正做到:

1、不强求服务而淡化约束;

2、不强求便捷而淡化程序;

3、不强求人情而淡化理智;

4、不强求主观而淡化客观;

5、不强求个人而淡化集体;

6、不强求局部而淡化全局;

7、不强求既往而淡化未来;

8、不强求草率而淡化风险;

9、不强求感性工作困难而淡化理性管理原则。

还须特别强调的是:财政扶贫资金为主流的报账制管理

专项资金运行,务必先行纳入国库集中收付指标管理平台,规范和畅通其固有渠道。无疑,这即是现行财政运作机制及项目承接单位、项目主管部门财务运行体制下,各级财政扶贫资金实行财政报账制管理的一大常态化机制构成要件。

再有,报账制凭证归集应积极打破传统会计核算单一会计凭证简单比对的足限,充分匹配归集报账项目及其资金流所指向的诸多“痕迹材料”,如项目场景图片、项目业务延伸性辅佐材料等,以利进一步佐证项目实施和项目建设全程与结果,方为有效面对。

同样,按照全国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模式,在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门户条件下,各级项目实施与建设主管部门,如涉农项目各地农业局所运作的部门报账制,实则是财政报账制的有序拓展和延伸,其报账可操作性流程与报账凭证归集的完整性,明显要求更加精细化,项目财务结果的软、硬件支撑更须具备前瞻性。固然,部门报账制管理流程中每一个刚性环节势必逐一对应相关刚性管理原则,坚决不予淡化、不得抵触。

第五篇: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的调查报告

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的调查报告

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国家瞄准贫困对象,突出重点区域,锁定扶贫开发目标,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了攻坚的力度。在“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下,无论是投入的直接帮扶贫困人口的资金规模,还是投入的产业发展或者基础设施建设等开发项目数量,都是空前的。资金管理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而涉农的扶贫资金更是焦点中的焦点,上上下下都十分关心。如何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范操作,我认为,应在执行好现有政策的前提下,要注重创新,既要规范延伸旧有的好制度、好办法,又要积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陈出新。下面,就我市扶贫资金管理工作的现状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现状及主要做法

在国省扶贫办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十年来,我市通过积极争取、整合、筹集、财政配套等方式,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47805亿元,其中20**年投入1.86175亿元。主要用于推进全市扶贫攻坚项目实施以及贫困人口的直接帮扶。面对来源广泛、数量庞大的扶贫资金,市委农村部和市扶贫办把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协调市、县相关职能部门一道参与,突出强化管理这个关键,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对扶贫资金的来源、流向、审批、报账等各个环节实施了严格监管。既确保了扶贫资金发挥效益,同时也确保了扶贫资金的安全、规范、高效,实现了双赢的结果。

一是严格执行专户管理制。全市各扶贫部门对扶贫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用项目资金,防止和杜绝挤占、挪用、贪污扶贫资金。

二是严格执行项目审批制。对扶贫项目的报批执行市、县两级评审制。各区县(市)扶贫办在上报扶贫项目前,会同农业、发改、畜牧水产、林业等部门一同深入项目点现场考察,共同论证,提出考察论证报告,进行县级自评。市办与财政部门再次进行评审论证,确保扶贫项目资金投向合理。

三是严格执行公告公示制。充分利用各级政务公开栏,向社会公开扶贫项目申报、立项、审批等方面的政策和程序。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资金公开、建设单位公开、竣工决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对于重点项目,还制作项目建设平面示意图,简明扼要地介绍项目建设规模、责任单位、资金投入额度、资金来源渠道、管理方式和管护措施等。

四是严格执行报账制。严格执行群众参与式管理,由项目村提出资金申请,项目村验收工程并经审计部门审计后,由财政部门统一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对于工程质量不合格,或不能按要求提供有效凭证的,扶贫部门不予审批,财政部门不予报账。

五是严格执行验收考核制。对实施完毕的项目,按项目实施方案组织检查验收,进行绩效考评。所有项目验收合格后,持项目验收单、项目验收报告方可报账。

六是严格执行审计制。由扶贫部门会同财政、审计部门,重点检查扶贫项目实施和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采取现场察看实施项目是否按方案实施完毕、到财政部门察看项目资金是否按要求拨付到位等工作方式,加大资金审计力度,充分发挥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对扶贫资金实行了相对严格的管理,但是因为扶贫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牵涉的部门和扶贫对象多,资金的规模大小也不一,执行的主体也各有不同,所以,难免在使用和管理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管理上还有待进一步规范。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多、涉及部门广,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难以实行有效地统一管理。分配使用权力多集中于职能部门,在资金的安排、审批等环节,还有一定的随意性,存在不太规范的地方。

二是监管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传统的监管模式下,部门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沟通,纪检监察机关组织的专项检查往往是事后督查,很难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特别是资金安排和项目管理链条长、环节多、专业性强,对扶贫资金账目的审查耗费时间长、效率较低,监管范围有限,监管深度不够。同时,由于基层监督力量不足,使扶贫资金的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是责任落实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主管部门是扶贫资金管理的主体、监督的主体,由于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等因素,个别单位往往重资金争取,轻资金管理;重资金分配权力,轻资金监管责任;分配资金时“插手”,监管资金时“甩手”。对资金项目如何安全运行,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

四是执行过程中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个别涉农职能部门在资金拨付过程中,因为一些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存在延期拨付、人情拨付、吃请回扣等不正之风。个别乡(镇)、村对各类补助补贴类资金的发放,未能严格落实公开制度,对发放对象、补贴人数、补贴金额公开不及时、不到位,工作缺乏透明度。

三、对策及建议

1、创新机制,建立规范健全的资金管理体系。要按照扶贫资金专款专用的使用原则和封闭运行的总体要求,严格执行《**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对每笔资金从进户到划拨、从使用到监督、从验收到报账,都有据可查。另外,在继续坚持扶贫项目招标制和公示制的基础上。一是推行合同制。对所有建设项目,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合同签约,明确项目责任人、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投资补助标准、项目管理、验收和奖罚办法等,按照合同法的规定管项目、建项目、验项目。二是加强整合。针对原来扶贫资金存在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职责不清,扶贫资金“效益递减”的实际,要以县为单位,以贫困村为主战场,集中优势打歼灭战。要在区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加强资金整合。今后对扶贫专项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要按照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原则,在扶贫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由财政、扶贫、审计等部门统筹管理扶贫资金,把扶贫资金与部门任务、责任、权力整合,以村或者以片为平台,实行统筹安排、综合调度、捆绑使用、集中投放,最大限度的覆盖贫困农户。三是积极创新。为彻底改变目前项目规划早、申报慢、资金下达迟等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网上申报、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每年年底前完成下年项目规划、申报,翌年前半年完成资金计划下达,确保项目早启动,早实施,贫困农户早受益。

2、规范操作,建立科学严密的项目运行体系。一是建立健全项目库储备和申报、审批制度。对扶贫项目实行计划管理,凡是纳入项目库的项目才可审批审报,对已经确定的扶贫项目不能随意变更,如确需调整,必须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审批。每个项目的申报必须有项目内容和辐射带动贫困户作为申报、审批的依据。二是要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研究制定不同的项目运行程序。分别从前期准备、组织实施、检查验收、账目处理和归档立卷五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三是根据不同项目,研究制定严密的检查验收程序。实现县建档、乡建簿、村建册、户建卡的规范化一条龙管理。

3、部门联动,建立高效合理的监管体系。首先,要坚持扶贫项目及资金集体审查。在将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的同时,坚持自下而上,分级负责的原则,协调各相关部门,强化各自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资金划拨、使用监督管理机制。并对扶贫资金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跟踪检查、逐项审计,杜绝资金挤占挪用等现象的发生。其次,要优化监管模式。采用系统化、网络化的监管模式,实现关口前移,使监督重点由事后督查向全过程监督转变,使资金监管贯穿于管理、审批、分配、拨付全过程。要编制涉农资金审批流程图,涉农资金审核、分配、拨付、使用各个环节实行流程化管理。要依托网络平台,建立由涉农资金电子网络“监管系统”和“公示系统”组成的电子网络监管体系。通过“监管系统”内网,对涉农资金进行全程监督、动态监管和实时监控。依托涉农资金监管公示网站,将涉农直补资金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实行“一卡(折)通”兑付,避免涉农资金在层层流转中被克扣、挪用等。第三,要建立联系会议制度。由纪检部门、扶贫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信访部门、检察院等机构组成联系会议,共同参与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实现信息共享,步调一致。

4、严明职责,建立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保障体系。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事前”有人抓。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农民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以及工作机制。要明确分工,从整体上加强对扶贫资金管理工作的领导。特别是每笔扶贫资金拨付或者每个扶贫项目开始操作之前,都要明确专人负责,且要一“跟”到底。二是要强化检查预防,确保“事中”有人管。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职能,定期和不定期对扶贫资金进行监督检查,防止截留、挤占、挪用、套取、贪污等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确保扶贫资金或项目在运作过程中,能够安全、合规、有效使用。三是要强化责任追究,确保“事后”有人问。资金或项目实施完之后,监管部门都要及时跟进。对扶贫资金主管部门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失职、监督不到位、发现问题查处不力等行为,严格予以问责处理,提高制度的刚性约束。

下载加强基层扶贫资金管理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基层扶贫资金管理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扶贫资金管理公开制度

    光城小学教育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公开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扶贫资金项目监管,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要求,现将建立和执行教育扶贫资金项目信息公开和公告公示制度通知如......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 一、 本系统分为五个部门四个行政级别的用户,四个行政级别为中央级、省级、地级和县级,在各行政级别上有扶贫办、发改委、民委和统计局。财政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82002 【发布文号】桂政发[1990]127号 【发布日期】1990-11-07 【生效日期】1990-11-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西壮族......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业务知识(五篇)

    扶贫资金报账业务知识培训 大家好: 为了让大家了解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及业务知识,充分认识管好用好财政扶贫资金的重要性,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今天,我和大家一起......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范文一: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全省民政救灾、城乡低保、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集中检查的通知》精神,我市扶贫办财政局组织专班人员,深入......

    扶贫资金实施方案

    南豆芦村扶贫补助资金实施方案 根据县委、县政府、镇政府脱贫攻坚补助资金使用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现就我村产业到户补助资金使用办法进行安排,具体实施如下: 一、资金项目安排使......

    扶贫资金审计报告

    贵 州 省 审 计 厅审 计 报 告 黔审*报〔2011〕**号被审计单位:**县人民政府 审计项目:2008-2010年度扶贫资金审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六条和《贵州省扶贫资金......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1 按照都财发【20xx】79号文件和20xx年8月6日扶贫资金专项清理工作会议要求,我镇认真开展了扶贫资金专项清理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