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颜色革命启示录 读后感
颜色革命 观后感
刚开始看的时候,就觉得那些反对派的目的不纯,要真是希望百姓和平安乐的话就不会趁机发动游行、示威什么的,把被人赶下台之后重新选举让自己上台,其实这很明显就是政治权利斗争。
颜色革命实际上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一场政变。
其实要仔细说的话,我和视频里的观点是一样的,但有细微的不同,我认为之所以会发生颜色革命,是因为国家的经济政治不够稳定,人民的心愿没有达成,这样才会给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机可乘(这和视频里的观点是差不多的)。像是中国这样社会比较稳定的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根本不可能发生颜色革命。强国是不会有这样的政变的。
再说说那些反对派,通俗点说,这是一种达不成目的就打群架的行为。虽说背后有大国支持他们重新选举,人民的思想也容易被他们控制,但这种政变没有多少意义,就和中国古代的各种篡位差不多。
不过那些被赶下台的人我觉得还是挺罪有应得的„„
他们怕自己的腐败和丑闻被曝光,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他害怕就说明自己真的导致了腐败,是腐败盛行,这样下台也的确是应该的。
其实说白了,这种“颜色革命”就是西方的大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体现,他们看不惯什么人上台就想方设法支持反对派,就说选票有作假,用一些相对合法的手段把他们拉下来。他们的每一种方式都是一种民间展开,这很简单,因为发生颜色革命的地方都是一些发展不怎么稳定,相对比较落后的地方,所以人民渴望改变这种现状,当这种洗脑式的报纸、电视、宣传册多了,再加上反对派得到了他们的资助,“革命”也就自然而然会诞生。
同时这也印证了弱肉强食的道理,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不会被别人所操控。虽然颜色革命到最后也没能改变这些国家的现状,但其他大国的目的达到了——让他们看不顺眼的人下台。
所以,中国也要是自己变得强大,不让别的国家来干涉自己国家的内政,因为“颜色革命”很有可能会发生在中国,中国也早已存在着这些大国的各种人,只等待这那一刻的到来。
第二篇:《颜色革命》观后感
10月14日老师组织观看了影片《颜色革命》。通过影片介绍得知颜色革命并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而是不同的党派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下争夺执政权的的一种方式。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运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金融、商业、学术、情报机构、现代媒体……等各种手段,打着“自由”、“民主”的幌子大肆宣传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形态,诋毁或者是批判该国原有的思想及文化意识,强制性的灌输西方思想文化意识。同时,出资集中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知识文化素养的作为“颜色革命”的中坚力量,挑选最能体现其利益的代理人完成革命,而非亲自操作实施,如此即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从中获取利益。
为达到目的,资本主义国家故意扰乱某个国家的公共秩序、造谣生事、扩大事端,一般以非暴力的形式要求公民生活的自由、民主以及作为主要诱导事件——选举的公正、公开、公平。资本主义国家披着善意的外壳出面主持公道,利用人民长久以来积攒的的不满情绪,以及各种非政府组织对民众灌输的改革思想,趁机推选代理人上台。继而通过外交承诺巩固代理人的统治地位。
然而,颜色革命并不会对完成它的国家带来真正的政治生活的自由和民主反而会受到更多的约束。国家的发展也会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牵制。
为防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我国实施“颜色革命”,我 们要坚持自己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加强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宣传和教育,警惕西方国家的思想渗透。从小加强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我们还要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家影响力。
第三篇:颜色革命警示录观后感
居安思危,谨防“颜色革命”在我国发生
纵观近年来的美国对我国限制贸易出口货币政策,奥巴马战略东移,背后强烈支持日本争夺钓鱼岛,俄罗斯限制进口中国大米,这一系列事件都警示着我们,要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党和国家要防微杜渐,以免“颜色革命”在我国领土上发生。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颜色革命,其爆发的原因,背后的幕后操手,从革命发生的原因入手进行预防。
一、什么是颜色革命
颜色革命,又称花朵革命,是指21世纪初期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的以颜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参与者们通常采用一种特别的颜色或者花朵来作为他们的标志,通过非暴力手段来抵制他们所认为的独裁政府,拥护民主、自由以及国家的独立。颜色革命的运作模式,无一例外都在各国扶植反对势力,而后在选举时指控对手作弊,进而组织群众运动并取得政权。这种群众运动式的干预,乃是所有干涉主义里相对成本最小的一种
二、颜色革命的历史背景
1、颜色革命已有六七年的历史,它是苏联解体后,美国趁俄罗斯国家失败、国内虚弱的时刻,继肢解南斯拉夫联邦后,意图以民主为名的群众运动方式,进一步瓦解前苏联旧势力范围。
2、颜色革命又以俄罗斯的软下腹地区包括黑海、里海、内外高加索及中亚地区为主,一般认为,这是希望借此对俄罗斯进一步围堵。
三、爆发颜色革命的原因:
1、国内因素
(1)政治方面:执政党腐败,选民对他们缺乏信心;同时也存在着民族经济秩序混乱和部族矛盾
(2)经济方面:经济秩序混乱,贫富差距拉大、失业严重、贫困者众多,失业和贫困者成为“街头政治”的积极参与者。
(3)外交方面:原当政者多倾向与俄发展密切关系,而反对派多倾向与西方发展密切关系。
2、国际原因
(1)国际大环境的变化,美国的霸权主义。
(2)独联体国家嘴硬手软,在关键时刻节节后退。
(3)西方国家在“民主革命”问题上却表现得惊人一致,而俄罗斯一方却势单力薄。
四、怎样预防颜色革命在我国发生:
首先,在政治上,党在掌握政权的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核心是受人民的委托、按人民的意愿执好政、掌好权,当好“三个代表”。在这里,必须十分明确,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公仆与主人、代表与被代表的关系,而不是其他任何关系。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防止党在人民利益之外形成特殊利益和既得利益集团,是防止党变质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才始终是先进的执政党、充满活力的执政党;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府,才始终是人民的政府、受人民拥护的政府;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和政府,才不会变质、不会被人民所打倒和抛弃。否则,执政能力建设必然是盲目的、不清醒的,甚至有可能迷失方向,走向反面,不是“立党为公”而是“立党为私”,不是“执政为民”而是“执政为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决不能仅仅为执政而执政,为提高能力而提高能力;执政是手段不是目的,一切能力也仅仅是手段而已,只有为民才是唯一的目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因此,党群关系的密切程度,始终都是党的执政能力强弱的根本指标。一个执政党,不管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和管理面有多广、力度有多大,如果执政的结果不是密切了党群关系,而是疏远了群众,那就不能说这个党有多么强的执政能力。从这个角度讲,“执政”一词,表面看反映的是党和政府、党和公共权力的关系,本质上却是和党群关系密切相连的。执政党在善于掌握权力、运用权力的同时,始终保持和群众的密切联系,是很不容易的,但这恰恰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最直接的检验。
其次,经济上,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面对稍纵即逝的机遇和层出不穷的挑战,我们既要的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又要认识到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前进中曲折发展。
最后,在思想上,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竖立深远的战略眼光,“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才能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新世纪新阶段续写新的辉煌。
居安要常思危,道理看起来简单,但是在实际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地践行却并不容易。它不仅是人们应当具有的一种思想意识、一种精神状态,而且还是人们需要锤炼和提高的一种智慧、一种能力。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怎样才能提高居安思危的能力呢?
一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理想是人们行为的动力,理想越远大,动力越强劲。远大的理想就像在大海中航行,远处的灯塔便是较好的比喻了。没有灯塔,轮船便无方向。一个人只有志存高远,才不会安于现状、小胜即满,才会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从而居安常思危。我们共产党人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人生理想,自然会居安思危,把今天取得的成就仅仅看作是万里长征中的一两步。
二是要具有全局的观念。“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一个人观察形势、思考问题,没有全局的视野和整体的观念,就不能够联系地看待事物,就不理解唇亡齿寒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道理,因而也就难以居安思危。推而言之,居安时应当思危,思危才能有备,有备才能克服危险,消除隐患,从而长期居安。三是要培养发展的眼光。眼光是金。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拥有一县的眼光,那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一省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天下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潮起潮落,福兮祸兮。共产党员只有具有历史的意识和发展的眼光,才能搞清楚所处时代的历史方位,明
白各种事物的来龙去脉,理解当前工作的发展进程,才能心中有数、是非分明,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形势,在成绩中看到不足,在发展中看到问题,在和谐中发现矛盾。
四是要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知识和经验是夜行人的火把,不吸取知识之光,眼睛就会被黑暗笼罩。“失马”的“塞翁”,因为阅历多,经验丰富,才有高于众人的见识,才有“焉知非福”的准确判断,得不喜,失不悲。一个共产党员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在应对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挑战时,能够做到反应灵敏、应对科学、理解准确、操作精细、适应环境、运用自如,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局面下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个人只有积累起必要的知识和经验,才能敏锐地预测将来,治中见乱,安中见危。
第四篇:《腐败启示录》读后感
《腐败启示录》读后感
作者简介: 何勇,男,汉族,1940年10月生,河北迁西人,1958年12月入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精密仪器与机械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
《腐败启示录》再次给我们党敲响了警钟。这本书从一个个高官的人生轨迹,揭示他们失去了共产党员本色的腐化堕落、贪图享受的可耻下场。通过翻阅这本书,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性。这书利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作为反面教材,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尤为及时,尤为必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深刻的、历史的意义。
就说王怀忠吧,一个孤儿,贫苦的乡亲们把他拉扯大,共产党把他培养成人,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其人生轨迹本来是应该辉煌、美丽的。王怀忠之所以违纪违法极其恶劣,之所以落得今天的下场,主要是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不能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忘记了党对他的培养,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王怀忠从1994年9月至2001年3月,在任阜阳市主要领导和安徽省副省长期间,索取、收受贿赂共计人民币517万余元,并有价值480余万元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2003年12月29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004年2月12日,经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王怀忠被执行死刑。王怀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胡长清、成克杰之后的第三个被处以极刑的省部级领导干部。从王怀忠违纪违法的事实不难看出,他是一个被监督者逃避监督、拒绝监督的极端典型。他正是从拒绝监督开始,迈上了走向灭亡的不归路。
另一个高官就是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李真以他33岁的年龄爬上正厅级领导地位,应该说是一个年轻有为且前途远大的年轻干部。可他狂妄自大,野心勃勃,在省国税局有自己一人专用的电梯,两名武警做家务,对平级领导干部动不动就敢说“你信不信我一句话就罢你的官”,开口就说“我做封疆大吏易如反掌”,闭口讲“将来当了副总理又如何如何”,主要就凭他背后有“老领导伯伯”这棵参天大树作后盾。这样发迹起来的一个人,他说他要当一个“好秘书”,当一个“焦裕禄似的县委书记”,这不是痴人说梦吗?李真的“老领导伯伯”的背后的特殊影响和程维高的前台提携以及后来他们的相互利用,才是李真得以发迹第一位的条件,没有这些条件,以李真早年在张家口计委当普通干部的表现看,他的发迹会大大受挫,他的腐败也不会这么极烈,国家也不会遭受这么大的损失。至于李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是否也是“出身于普通家庭的好孩子”,都不是最关键的东西。看清这一点并举一反三,才会对我们反腐工作有真正的认识意义。
通过认真阅读这本书,我感到当前我们党面临的严重问题,从报刊杂志上查到当前县市级一把手腐败案达到百分之九十几的程度,卖官粥爵、包养情妇等比比皆是,这些本来是历史的遗物,居然让这千
年沉渣泛起、死灰复燃,这不仅是我们党的耻辱,我们国家的耻辱,更是一个值得人们乃至整个社会都必应该深思的严峻问题。可以这样说,当官者不为百姓谋利益,不为群众办实事,就是历史的罪人,贪赃枉法就是罪上加罪,遭历史唾弃。我想,为官者,就必须做到:树立为民思想,做事公平、公正、公开,工作尽心、尽职、尽责。这样才能不负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为官者,还须把握三点:一要端正思想,要以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公后私,决不为损公肥私的事;二要言行一致,做到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考验,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三要警示自我,要把自己置身在各种案例的背景中,反思自我,剖析自我,真正认清我在那种条件下能怎么样,能做什么,真正认清当官为什么、在职干什么、离职留什么。使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理清自身位置,找准工作定位。
当前,我国反腐倡廉意义重大,任重道远。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千姿百态的社会,其中有声、有色、有利、有欲、有美、有丑、有玩、有乐。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各种诱惑随时都有可能不期而遇,作为党员也好,领导干部也好,公务员也好,企业家也好,都必须加强自律意识,加强风险意识,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堕入深渊,酿成终身遗憾,成为历史的罪人。有人把权力的自我约束总结为“慎权、慎欲、慎微、慎独”八个字,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为官者、当权者必须以王怀忠、李真、成克杰、胡长清、幕绥新之流为警示,不断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
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勉,才会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顶得住歪风、经得到考验,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得好、用得正,才能为我国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巨大的贡献。我们也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监督下,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党一定会铸就一座反腐倡廉的丰碑。
第五篇:心灵启示录读后感
《心灵启示录:经典教育理念案例》读后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热爱学生。读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丛书之一《心灵启示录——经典教育理念案例》之后,我想了很多,怎样做一个好教师,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需要哪些教育的艺术?教育是一门科学,如何教书育人更是一门艺术,一个拙劣的教师和一个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天壤之别。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如何施展你的教育艺术来达到育人的目的,这本书以一个个优秀教师不同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分为五篇:爱心篇、引导篇、尊重篇、真诚篇、激励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一个教师该如何对待学生。看了这本书,我受到不少启发,其中的一些事例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对待学生可以是这样的,而且也应该是这样的,以前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多么低级可笑啊。
在开篇的爱心篇中,第一个典型案例就让我知道了教师爱心的重要性,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一种艺术,如何爱学生,这里面讲到了,爱不只是给予,要严在关键处,爱在细微中,期待也是一种爱。学生像一株株幼苗,他们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呵护,离不开爱心的倾注,爱优生容易,爱差生难,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常碰到这个问题,对优等生和颜悦色,对差生怒目相向,时不时要批评指责,有时还极尽挖苦的语言去羞辱他,难怪在自己手里转化的差生少而又少,这不是自己教育的失败吗?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神奇,一个老师要学会宽容学会表扬学会对差生充满期待,学会
抓住他的优点表扬他,促使其转化,不能歧视差生,差生也有闪光之处,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不但但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作为教师更要无私地向学生奉献自己的爱。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当你在播下爱的种子的时候你必将会收获满园果香。
第二篇引导篇主要是讲了一个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教师怎样做到不经意间的举手投足都是教育,课堂上如何启发学生,教师之为教,不在全部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孔子也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摒弃过去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更多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第三篇是尊重篇,“尊重”在教育中有两种表现:教育孩子尊重和尊重孩子的教育,如何让学生学会尊重,就是要让学生在尊重中感受尊重。其中有一篇《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印象极深,一个截去左脚的老师的前后两句话,让一个没有手的学生获得了自信和尊重,前面一句是“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后来发现有一个学生是没有手的时候,这位老师把这句话改为“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老师先带头,那个学生被感动了。这个教师是幸福的,他又治愈了一个小小的心灵。这则教育事例给我的触动很大,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那么细心有心,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那么那些有缺陷的,无论是身体残疾,智力缺陷,能力低弱,生活的污点,成绩的缺憾都能得到老师的尊重,不再成为嘲笑的对象,这是多么重要啊。真诚篇中讲到,真诚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教育需要真诚,师生交往不能没有真诚,只有真诚对待学生,教师才能深入孩子的心灵,只有真诚赢得真诚,孩子的心弦才会受到触动。教师犯了错误怎么办,是虚伪地掩饰,还是真诚地道歉,值得思考。难道我们仍然可以用一副高高在上的,以师道尊严的面目出现吗?一句“孩子,对不起。”会令你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更加高大更完美。
激励篇中谈到,经常地肯定,赞扬和赏识,会带来孩子的自信、勇敢和创造,一味地挖苦、贬低和挫伤,会导致孩子的自卑,逃避甚至反抗,在教育中有一种赏识教育,赏识使人成功,教育也不能无视“差距”,差生更需要表扬,对他们的一句鼓励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也许会对其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甚至改变其一生。在教育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差生,“恨铁不成钢”,但是作为一个教育者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如何正确对待差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我们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多多表扬,多多鼓励,让优秀生更优秀,让差生也在表扬声中快乐成长。一个教师应该多贯彻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读完这本书我掩卷长思,想到以前的一些想法做法我感到无地自容,自己多么需要上这样一堂课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让生本主义等科学理念在自己心底扎根,如何打造一个学生首先得让自己变得更像一个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