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腐败启示录读后感
腐败启示录读后感
《腐败启示录》再次给我们党敲响了警钟。这本书从一个个高官的人生轨迹,揭示他们失去了共产党员本色的腐化堕落、贪图享受的可耻下场。通过翻阅这本书,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性。这书利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作为反面教材,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尤为及时,尤为必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深刻的、历史的意义。就说王怀忠吧,一个孤儿,贫苦的乡亲们把他拉扯大,共产党把他培养成人,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其人生轨迹本来是应该辉煌、美丽的。王怀忠之所以违纪违法极其恶劣,之所以落得今天的下场,主要是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不能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忘记了党对他的培养,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王怀忠从1994年9月至2001年3月,在任阜阳市主要领导和安徽省副省长期间,索取、收受贿赂共计人民币517万余元,并有价值480余万元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2003年12月29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004年2月12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王怀忠被执行死刑。王怀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胡长清、成克杰之后的第三个被处以极刑的省部级领导干部。从王怀忠违纪违法的事实不难看出,他是一个被监督者逃避监督、拒绝监督的极端典型。他正是从拒绝监督开始,迈上了走向灭亡的不归路。
另一个高官就是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李真以他33岁的年龄爬上正厅级领导地位,应该说是一个年轻有为且前途远大的年轻干部。可他狂妄自大,野心勃勃,在省国税局有自己一人专用的电梯,两名武警做家务,对平级领导干部动不动就敢说“你信不信我一句话就罢你的官”,开口就说“我做封疆大吏易如反掌”,闭口讲“将来当了副总理又如何如何”,主要就凭他背后有“老领导伯伯”这棵参天大树作后盾。这样发迹起来的一个人,他说他要当一个“好秘书”,当一个“焦裕禄似的县委书记”,这不是痴人说梦吗?李真的“老领导伯伯”的背后的特殊影响和程维高的前台提携以及后来他们的相互利用,才是李真得以发迹第一位的条件,没有这些条件,以李真早年在张家口计委当普通干部的表现看,他的发迹会大大受挫,他的腐败也不会这么极烈,国家也不会遭受这么大的损失。至于李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是否也是“出身于普通家庭的好孩子”,都不是最关键的东西。看清这一点并举一反三,才会对我们反腐工作有真正的认识意义。
通过认真阅读这本书,我感到当前我们党面临的严重问题,从报刊杂志上查到当前县市级一把手腐败案达到百分之九十几的程度,卖官粥爵、包养情妇等比比皆是,这些本来是历史的遗物,居然让这千年沉渣泛起、死灰复燃,这不仅是我们党的耻辱,我们国家的耻辱,更是一个值得人们乃至整个社会都必应该深思的严峻问题。可以这样说,当官者不为百姓谋利益,不为群众办实事,就是历史的罪人,贪赃枉法就是罪上加罪,遭历史唾弃。我想,为官者,就必须做到:树立为民思想,做事公平、公正、公开,工作尽心、尽职、尽责。这样才能不负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为官者,还须把握三点:一要端正思想,要以为官兵办实事、做好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公后私,决不为损公肥私的事;二要言行一致,做到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考验,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三要警示自我,要把自己臵身在各种案例的背景中,反思自我,剖析自我,真正认清我在那种条件下能怎么样,能做什么,真正认清当官为什么、在职干什么、离职留什么。使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理清自身位臵,找准工作定位。
当前,我国反腐倡廉意义重大,任重道远。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千姿百态的社会,其中有声、有色、有利、有欲、有美、有丑、有玩、有乐。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各种诱惑随时都有可能不期而遇,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加强自律意识,加强风险意识,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堕入深渊,酿成终身遗憾,成为历史的罪人。有人把权力的自我约束总结为“慎权、慎欲、慎微、慎独”八个字,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为官者、当权者必须以王怀忠、李真、成克杰、胡长清、幕绥新之流为警示,不断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
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勉,才会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顶得住歪风、经得到考验,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得好、用得正,才能为我国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巨大的贡献。我们也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官兵的监督下,我们党一定会铸就一座反腐倡廉的丰碑。
工作之余,读了《腐败启示录》,感慨颇多。这本书通过列举大量实例,从反面进行廉洁教育,警示当代官员、党员,要以史为鉴,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同时也在警示我们党廉洁的重要性。
书中的大量案例表明,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陷入腐败的泥坑,是因为放松了自身的思想防线,最终沦落到身败名裂的地步,为人民和历史所唾弃。书中的很多党员干部都有相似的腐败经历,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时,慎之又慎,拒腐之弦绷得很紧,可是时间一长,面对腐败、腐蚀,警惕性、敏感性慢慢降低,鉴别力、自控力逐渐弱化,最终拒腐疲劳而触犯了党纪国法,因此,我认为,常怀律己之心,是党员干部的必备要素。
常怀律己之心,既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千姿百态的社会,其中有声、有色、有利、有欲、有美、有丑、有玩、有乐,在诸多诱惑面前要做到不动心、不丧志、不失足,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权、慎欲、慎微、慎独,我认为党员干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完善自己:
一、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管住自己,就必须加强学习,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思想境界、道德觉悟,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理想和信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二、必须正确对待名利得失。正确对待名、权、利,正确对待职务升迁和岗位转变,是我们面对的一个现实的考验。我们应该有一个健康正常的心态,树立正确的荣誉观,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平常心看待名、权、位、利,立志做好
自己的本质工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必须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我们每一个手中握有执法权的干部都应该知道,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党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为个人捞取好处的工具,要以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公后私,决不为损公肥私的事,面对种种诱惑,应当做到不动心,不失志。
四、必须时刻警示自我。要把自己置身在各种案例的背景中,反思自我,剖析自我,真正认清我在那种条件下能怎么样,能做什么,真正认清当官为什么、在职干什么、离职留什么。使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理清自身位置,找准工作定位。
当前,我国反腐倡廉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各种诱惑随时都有可能不期而遇,作为党员也好,公务员也好,都必须加强自律意识,加强风险意识,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勉,才会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顶得住歪风、经得到考验,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得好、用得正,才能为我国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巨大的贡献。我也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监督下,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党一定会铸就一座反腐倡廉的丰碑。(陈洁)
第二篇:《腐败启示录》读后感
《腐败启示录》读后感
作者简介: 何勇,男,汉族,1940年10月生,河北迁西人,1958年12月入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精密仪器与机械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
《腐败启示录》再次给我们党敲响了警钟。这本书从一个个高官的人生轨迹,揭示他们失去了共产党员本色的腐化堕落、贪图享受的可耻下场。通过翻阅这本书,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性。这书利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作为反面教材,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尤为及时,尤为必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深刻的、历史的意义。
就说王怀忠吧,一个孤儿,贫苦的乡亲们把他拉扯大,共产党把他培养成人,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其人生轨迹本来是应该辉煌、美丽的。王怀忠之所以违纪违法极其恶劣,之所以落得今天的下场,主要是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不能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忘记了党对他的培养,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王怀忠从1994年9月至2001年3月,在任阜阳市主要领导和安徽省副省长期间,索取、收受贿赂共计人民币517万余元,并有价值480余万元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2003年12月29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004年2月12日,经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王怀忠被执行死刑。王怀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胡长清、成克杰之后的第三个被处以极刑的省部级领导干部。从王怀忠违纪违法的事实不难看出,他是一个被监督者逃避监督、拒绝监督的极端典型。他正是从拒绝监督开始,迈上了走向灭亡的不归路。
另一个高官就是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李真以他33岁的年龄爬上正厅级领导地位,应该说是一个年轻有为且前途远大的年轻干部。可他狂妄自大,野心勃勃,在省国税局有自己一人专用的电梯,两名武警做家务,对平级领导干部动不动就敢说“你信不信我一句话就罢你的官”,开口就说“我做封疆大吏易如反掌”,闭口讲“将来当了副总理又如何如何”,主要就凭他背后有“老领导伯伯”这棵参天大树作后盾。这样发迹起来的一个人,他说他要当一个“好秘书”,当一个“焦裕禄似的县委书记”,这不是痴人说梦吗?李真的“老领导伯伯”的背后的特殊影响和程维高的前台提携以及后来他们的相互利用,才是李真得以发迹第一位的条件,没有这些条件,以李真早年在张家口计委当普通干部的表现看,他的发迹会大大受挫,他的腐败也不会这么极烈,国家也不会遭受这么大的损失。至于李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是否也是“出身于普通家庭的好孩子”,都不是最关键的东西。看清这一点并举一反三,才会对我们反腐工作有真正的认识意义。
通过认真阅读这本书,我感到当前我们党面临的严重问题,从报刊杂志上查到当前县市级一把手腐败案达到百分之九十几的程度,卖官粥爵、包养情妇等比比皆是,这些本来是历史的遗物,居然让这千
年沉渣泛起、死灰复燃,这不仅是我们党的耻辱,我们国家的耻辱,更是一个值得人们乃至整个社会都必应该深思的严峻问题。可以这样说,当官者不为百姓谋利益,不为群众办实事,就是历史的罪人,贪赃枉法就是罪上加罪,遭历史唾弃。我想,为官者,就必须做到:树立为民思想,做事公平、公正、公开,工作尽心、尽职、尽责。这样才能不负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为官者,还须把握三点:一要端正思想,要以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公后私,决不为损公肥私的事;二要言行一致,做到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考验,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三要警示自我,要把自己置身在各种案例的背景中,反思自我,剖析自我,真正认清我在那种条件下能怎么样,能做什么,真正认清当官为什么、在职干什么、离职留什么。使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理清自身位置,找准工作定位。
当前,我国反腐倡廉意义重大,任重道远。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千姿百态的社会,其中有声、有色、有利、有欲、有美、有丑、有玩、有乐。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各种诱惑随时都有可能不期而遇,作为党员也好,领导干部也好,公务员也好,企业家也好,都必须加强自律意识,加强风险意识,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堕入深渊,酿成终身遗憾,成为历史的罪人。有人把权力的自我约束总结为“慎权、慎欲、慎微、慎独”八个字,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为官者、当权者必须以王怀忠、李真、成克杰、胡长清、幕绥新之流为警示,不断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
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勉,才会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顶得住歪风、经得到考验,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得好、用得正,才能为我国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巨大的贡献。我们也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监督下,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党一定会铸就一座反腐倡廉的丰碑。
第三篇:心灵启示录读后感
《心灵启示录》读后感
最近读了张仁贤主编的《心灵启示录》——经典教育理念案例一书,书中大量引用了一线教师的教育案例,通过故事的形式叙述,讲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在这些优秀教师的笔下,这些案例故事展示了教师的智慧、才华、感情、理念和责任感,这些大师的想法和做法给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心灵启示录读后感。
如爱心篇中的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感受最深,读后心头涌上深深的敬意和感动。她说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读后感《心灵启示录读后感》。在她的眼中,没有教育不好或者不可教育的孩子。她爱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6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她创造出没有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学奇迹。没有体罚过一个学生,没有向一个学生动过气……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番感人至深的话,让我看到了一位平凡教师的不平凡,她这种60年如一日的职业真爱非常令我敬佩。
还有孙启明的《一种课堂,两种结果》,尊重篇中的《从尊重做起》,真诚篇中的《用真诚架设沟通的桥梁》,激励篇中的《改变一生的赞美》。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这些平凡的教师身上,我看到的是最真最纯最善的教育情怀和悉心呵护。他们没有豪言壮志的口号,没有惊心动魄的事迹,也没有怨天尤人的抱怨,只是用他们最平凡的行动、最真挚的爱和智慧诠释教育的真谛。惭愧的是我们有着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但我却不能豁达的接收每个孩子的缺点,我也不能娴熟的、智慧的开启每个孩子的心智,书中教师的一些教育方法虽然很平凡,却小中见大,犹如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值得我学习。
第四篇:《胡雪岩启示录》读后感
一、认同的观点
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他白手起家,凭借其超凡的能力在中国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笔。,该书所讲述的胡雪岩,并不是把他当作一个历史人物来研究。而是从胡雪岩一生的经历上,来总结成败得失的原因,获得启示,并联系到今天社会的种种现象,进行分析,以鉴后人:
(一)德行定终生
胡雪岩的出身很平凡,并非出生在一个大富大贵之家,但是他的家庭教育却决定了他个人方的基本修养。胡雪岩小的时候,他的妈妈对他的管教很严,尤其是对于他品德方面的塑造,言传身教。其母亲行为,深刻影响了胡雪岩的人生态度,使他受用无穷,所以胡雪岩一生非常感谢他恶的母亲,换句话说胡雪岩的成功母亲功不可没,因为“三岁看大,六岁看老”,小时候根植于心的东西,最能影响人的一生。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再加上自己的领悟和实践,为胡雪岩以后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珍惜所有机会
在胡雪岩的一生中,他漂亮的抓住了以下机会,一步一步把他送上了成功:13岁时,给人放牛,拾到巨额钱财而不昧,带其回自己的杂粮行做事;15岁时,到金华火腿行工作;到了金华后,胡小心翼翼,谨慎处事,多加学习。后到钱庄工作。胡雪岩恰如其分的把握住了人生的机遇,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当然一个人除了把握机会,还要自己创造机会,让对方了解你有什么本事,这个更加重要。我们看到,胡雪岩没有开口要求,他只是尽量去表现,表现到让别人看中他,机会自然就来了。一个人确定了方向以后,不要先考虑眼前有没有机会,而要先做好自己能做的准备,等到一切准备充足了,机会自然水到渠成。在机会没有降临之时,唯有积蓄,做好准备,就像《奋斗》中的台词“千万别给我机会,一给我机会我就...”。当机会来临时,抉择出有利的时机,然后把握之,踏实发展。
(三)德业传百年
胡雪岩是以“仁”、“义”二字作为经商的核心。和许多的中国人一样,有了钱后他也在想给后人或子孙留些什么。所以有了现在的豪园“芝园”,还有“胡庆余堂”,到了“胡庆余堂”大家会看见“真不二价”的牌子现在还高高的挂着,那是因为人们记得胡雪岩开这个药店是为了救人性命。这种为民造福的功业,后人是永远会记得他的。这也是胡雪岩死后虽被抄家,很多资料都被毁,但胡雪岩的事迹却一直却留下很多,因为他被人们记在了心中。
同时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他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正所谓:来自于社会最后都要回归于社会。我想比尔盖兹是早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了所以早早回归于社会了。而陶朱公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他挣了钱他就散钱。
二、联系实际
通过对《胡雪岩启示录》的研读,我越觉得它是一本好书。它不仅是经商绝学,同样是做人做事的一面镜子。能让你通晓事理,少走弯路。胡雪岩从一个放牛娃,到成为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最后万贯家财烟消云散。他用了三十多年来积累财富,但短短三年就倾家荡产。其中一定有值得后人探寻和思考的地方。
作为凡人,不可能人人都做巨贾,但是我认为,在做事上我们应当学习胡雪岩,善于营造自己地生存发展空间,认真做事,善于利用和发掘自己身边潜在地机遇和人力资源,在自己成功舒心地同时让大家都成功舒心。相比之下,曾国藩地处世之道应用来指导我们地做人方向,而胡雪岩的做事方法却更适合我们身体力行
第五篇:心灵启示录读后感
心灵启示录读后感
吴黎旻
近来读的《心灵启示录》给我的感触特别深,是一部经典教育理念案例的书籍,书中大量引用了一线教师的教育案例,通过故事的形式叙述,讲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在这些优秀教师的笔下,这些案例故事展示了教师的智慧、才华、感情、理念和责任感,这些大师的想法和做法给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在教学方法上的成长与不足!
《和蜗牛一起散步》是激励篇中所举的一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上帝派给一个任务,让“我”牵着蜗牛去散步。可是蜗牛爬得太慢了,“我”不断地催它,责备它,甚至踢它,受伤的蜗牛说:“我已经尽力了。”又一天,上帝又派“我”牵着蜗牛去散步,看着惊恐的蜗牛,“我”不忍再逼它,但等“我”欣赏完美丽的景色之后,回头却发现蜗牛已经爬出去好远了。人与蜗牛是有差别的,怎么可以要求有一样的速度呢?而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存在着这个差别呢?于永正老师曾说过:没有差别就谈不上教育,差别永远存在。差别只能缩小,而不会消失。
善待别人,就会快乐自己。“差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永远存在的。很多教师、家长面对“差生”,只要他不“出事”就行,或者干脆放弃了教育的责任,抓十个“差生”不如提一个“优等生”,这种想法是普遍存在的。
如爱心篇中的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感受最深,读后心头涌上深深的敬意和感动。她说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在她的眼中,没有教育不好或者不可教育的孩子。她爱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6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她创造出没有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学奇迹。没有体罚过一个学生,没有向一个学生动过气……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番感人至深的话,让我看到了一位平凡教师的不平凡,她这种60年如一日的职业真爱非常令我敬佩。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家庭教育与美国的家庭教育完全的不同。对于美国父母来说,重要的是他们为孩子做了什么;对于中国父母来说,重要的是孩子为父母争了光没有。基于这一认识的不同,中国父母中的相当一部分,在成为世界上最无私的父母的同时,也不自觉得沦为世界上最自私的父母。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到为孩子终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这个基础应该就是——智慧与道德。拥有了足够的智慧,辅之以良好的道德,孩子才能在一生的发展中有可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人。
文化在塑造人的文明灵魂与文明形象时,所使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智慧和道德。智慧是人类文化的最高结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衡量尺度。道德是用以规范社会关系的,是每一个个体籍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文化在于育人。做人、情感、人性、人格的教育也就是文化教育。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做人先于做事,人性重于灵性,情感重于智力,正是体现了文化育人的要旨。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对孩子约束的同时尽可能多的给孩子自我发展的空间。
阅读,促使我成长,让我变得成熟!现在,读书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心灵寄托!我虽身处浮躁的时代,却可以在书中获得平静,得到净化。它让我始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坚持自己当初所选择的人生之路,勇于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在今后的阅读中,我要做到:读对,读精。形成知性、理性的阅读能力,通过“经典研读+案例学习”的方式,扎根于教学实践,将新教育雨露滋润到每一个学生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