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施工企业如何投资运作BOT项目
谈谈施工企业如何投资运作BOT项目
张劲枫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近年来,一方面随着政府投资领域的集中、收缩和财政能力限制,靠政府投资许多基础设施项目难以开展;另一方面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受约于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这一难题的BOT及其演化方式就如雨后春笋般的风起云涌,许多施工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领域。据报道,目前民间资本已占据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的“半壁江山”,在上海整个高速公路网投资中,七成左右直接来自于民间资本;《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办法》已从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对自来水、燃气、热力、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公路等新建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将逐步减少政府投资,采取BOT方式面向社会投资者招标;湖北省“十五”期间公路建设有15个项目、710亿投资向社会招商。这几年我集团也先后运作了内江
321、中原物流商城等几个项目,积累了一定的经验。BOT属于施工业的上游,与施工关联度大,比起单一的施工利润空间相对大的多,因此是施工企业拓展经营范围,寻找利润增长点的首选。下面就谈谈施工企业如何投资运作BOT项目。
一、BOT项目的内涵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它是指政府和项目发起人签订特许权转让的协议,由项目发起人组织成立的项目公司承担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的任务,同时,在规定的特许期内,拥有该项目的所有权并收取费用,用来偿还项目的债务,并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在特许期结束后,项目将无偿移交给政府。
BOT项目的参与人有政府、BOT项目公司、投资人、银行或财团以及承担设计、建设和经营的有关公司。政府是BOT项目的控制主体,决定着是否设立此项目、是否采用BOT方式;项目公司是BOT项目的执行主体,它处于中心位置,所有关系到BOT项目的筹资、分包、建设、验收、经营管理体制以及还债和偿付利息都由项目公司负责;投资人是BOT项目的风险承担主体,他们以投入的资本承担有限责任;银行或财团通常是BOT项目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
二、BOT项目的运作模式
1、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效益分析
企业在决定投资运作BOT项目以前,要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做出科学、准确的项目投资财务效益分析,对项目产品市场和回报进行科学的预测,全面地考虑到项目将来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制定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措施,防止项目半途失败,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
“项目投资财务效益分析”是从企业微观经济的角度,以现行价格为计算的基础,来分析项目投资建设后对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用以确定投资行为的财务可行性。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是净现值法,通过合理的预测项目寿命周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按照一定的利率折现,来反映项目是否值得投资。
2、项目公司的组建
项目公司的好坏关系到项目运作的成败。组建项目公司首先要选择合作方,即共同投资人。施工企业具有项目管理、施工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因此从互补的角度应该选择具有企业管理策划、一定的资金实力以及项目所在地人脉关系优势的企业作为合作方,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和融资打好基础。合作各方以现金或其他方式出资,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成立项目公司,正式对外运作项目。为了在项目公司中掌握话语权,施工企业必须在项目公司中占有绝对或相对控股地位,并选派得力的人员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及其他经营管理者,尤其是财务负责人,维护本企业的投资利益。当然这是投资各方协商和博弈的过程,最终反映在公司组织机构上的一种平衡。
3、特许权协议的签订
BOT项目一般是由项目公司与政府机构签订“特许权协议”,该协议在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明确界定了政府和项目公司及其他关联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是双方合作行动及利益分配的依据,是项目开发和安排融资的基础。因此施工企业在运作BOT项目时,一定要对签订“特许权协议”倍加关注和谨慎,企业要组建专门的工作机构、选拔精干的优秀人才来从事协议的研究、修改和签订工作。
特许权协议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特许权协议签约各方的法定名称、住所;
(2)项目特许权内容、方式及期限;
(3)项目工程设计、建造施工、经营和维护的标准;
(4)项日的组织实施计划与安排;
(5)项目成本计划与收费方案;
(6)签约双方各自权利、义务与责任;
(7)项目转让、抵押、征收、中止条款;
(8)特许权届满,项目移交内容、标准及程序;
(9)罚责与仲裁。
4、项目融资的模式
BOT项目的运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做后盾,施工企业及合作方仅靠自身的资本实力无法满足需求,必须安排适当的融资方式。适合BOT项目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向银行或多家银行组成的银团贷款、发行企业债券、与信托公司合作发行信托产品。
银行贷款是BOT项目一种主要的融资方式,银行会要求投资方在项目公司中投入一定比例的权益资本做保证,并以项目未来的“特许经营权”做抵押担保。抵押是BOT项目中最重要的担保形式,主要发生在项目公司与贷款人之间。以项目经营收益为还款的基本来源甚至唯一来源,这是项目融资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BOT项目投融资得以广泛适用的一个重要原因。以项目投资形成的不动产和动产等项目主要财产及其相关权益作担保,是对其“唯一来源”所产生缺陷的一种必要补救,是避免和减少项目融资贷款人风险的一种重要法律措施。
发行企业债券也是BOT项目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是指由项目公司或其股东按照法定的程序,向社会公众或特定的对象发行中长期债券以筹集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发行企业债券对企业的信用和实力要求较高,发行主体必须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BOT项目也必须有清晰的发展前景和可观、稳定的收益,这样才能够吸引投资者。
信托融资是BOT项目融资的一种新型的值得积极探索的模式。项目融资是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基本方式,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参与项目公司,通过各参与主体的协调,设计规范的融资计划、风险控制方案、收益共享方案。在这一过程中,信托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融资中介不仅以专业、经验和理财技能参与安排融资计划,而且还可以以信托、投资银行、财务顾问等综合金融手段运用于项目投资。BOT等特许权经营方式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途径,特许权经营项目一般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大型项目,融资需求巨大,周期较长,信托投资公司可以集中资金优势受让取得特许经营权,在项目营运期内,以项目产生收益如经营性公路通行费收入、排污截污收费、管网项目收益、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收入等作为信托收益向投资人分配。受益权信托有利于拟建和建成项目的投融资互动衔接,自我发展,良性循环。
三、结束语
建筑施工业是一个利润较薄的行业,虽然现在国家的经济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基础建设的投资规模非常庞大,2003年达22729亿元,但全国的施工企业数量众多,仍然处于“僧多粥少”的局面,竞争异常激烈,低价中标、垫资施工成为行业的鲜明特点。因此,施工企业应当适当的进行多元化经营,开发利润和回报较大的项目,以化解业务单
一、利润稀薄的风险。选择投资项目要尽量围绕主业(建筑)进行相关行业的多元经营,少搞或不搞与主业无关的多元经营,避免因盲目涉足不熟悉的领域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BOT项目错综复杂,开发费用高,财务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研究需要深入、充分和可靠。这就要求项目发起人或主办人具有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拥有可靠的融资力度等主要条件。我们施工企业在严峻的挑战面前要有紧迫感,要组织力量,加快步伐,充分发挥有利条件,着手一系列的基础工作,创造环境去迎接挑战。要抓住时机,立即选择较好的项目实地去干,千万不要等待条件理想化了再去着手,以免在竞争中坐失良机。同时,要重视企业自身建设,改善和增强各方面的实力,提高素质,培训人才。可以深信,施工企业将在BOT项目开发运作中开创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二篇:谈谈BOT项目的前期工作和运作程序
谈谈BOT项目的前期工作和运作程序
BOT方式是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较为理想的一种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它不仅适用于外资,同样也适用于内资。BOT项目往往都采用招标方式来选择投资方,因此,从确定方案到实施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工作。前期工作做得好不好对项目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根据前一段的实践经验,BOT项目的前期工作和运作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项目方案
与传统的政府项目不同,BOT项目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确定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研究确定设计规模和项目需要实现的目标,而不需要确定项目采用的技术、投资额和投资收益水平。因此,在招标文件中不需要详细规定项目的技术方案,只需要提出项目在规模、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轮廓,鼓励投标人发挥他们各自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在项目的构想和设计方面提出新的观点,从而有利于政府从各投标方案中进行选择。同时,在这一阶段必须确定的重要问题之一是项目是否具备合理的投资收益,否则,采用BOT方式就不可能成功。
2、立项
BOT项目在发布招标文件前,应该按照国家建设程序完成项目立项工作,这样可以降低项目招标后的审批风险,提高投标人的积极性。
3、招标准备
项目立项工作完成后,即可着手准备招标,主要内容有:
第一,成立招标委员会和招标办公室。招标委员会一般由政府主管领导担任主任,计划、财政、税务、土地、价格等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组成。其主要职责是研究招标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做出决策。招标办公室是负责贯彻落实招标委员会的决策,处理招标具体事宜的机构,它可能是行业主管部门,也可能是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
第二,聘请中介机构,包括专业的投融资公司、律师事务所和设计院。借助这些机构的经验和优势,使项目的机构设计更加严谨和符合国际惯例,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第三,明确项目的技术要求。这些要求包括技术标准、工艺和设备水平、环境保护等等,经政府确认后需在招标文件中详细说明。
第四,准备资格预审文件,制订资格预审标准。资格预审是招标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尤其对于前期工作周期长、情况复杂的BOT项目更是如此。通过资格预审能够减少招标工作量,提高招标质量。
第五,设计项目结构,落实项目条件。不同地方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管理程序上不尽相同,不同类型的项目又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因此,要针对不同的项目,结合政府在该项目的目标,设计合理的项目结构,逐项落实项目的各种条件,以便为招标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第六,准备招标文件、特许权协议,制订评标标准。在招标文件中必须详细说明政府在技术、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要求,以便投标人充分领会和掌握。要把投标人必须遵守的强制性要求和由投标人建议的可协商要求区分开来。在特许权协议中,应规定项目涉及的主要事项,明确政府提供的各种支持条件或承诺。评标标准应该体现政府在选择投资人和建设一个什麽样的项目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在招标文件中应该规定得尽可能明确和详细,以便投标人设计出最符合政府要求的方案。
4、资格预审
邀请对项目有兴趣的公司参加资格预审,如果是公开招标,则应通过媒体刊登招标公告。参加资格预审的公司应提交资格申请文件,包括技术力量、工程经验、财务状况、履约记录等方面的资料。招标委员会要组织资格预审专家组,进行评审,最后,向通过预审资格的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书。投标人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为3--5家比较合适。
5、准备投标书
收到招标委员会书面邀请的有资格的投标人,如果决定继续投标,则应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出详细的投标书,其中主要内容有:设施的类型及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和水平;建设进度安排和目标竣工日期;产品价格或服务费用;价格调整原则;投资回报预测和所建议的融资结构和来源;不可抗力事件的规定;维修计划、风险分析与分配等等。在准备标书阶段,投标人将就标书中的有关内容向招标人提出疑问。招标人应以标前答疑会等形式进行解答,并将解答内容书面正式通知所有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人。为使投标人更好地了解项目环境,招标人还可以组织现场考察。
6、评标与决标
投标结束后,招标委员会要组织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标标准对标书进行评审,最后决定中标人。
7、合同谈判
决标后,招标委员会应邀请中标人与政府进行合同谈判。BOT项目的合同谈判牵涉的问题很多,情况复杂,时间较长。在特许权协议签订之前,政府和中标者都必须准备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谈判。如果政府与排名第一的中标者不能达成协议,政府可能转向与排名第二的中标者谈判,以此类推。
8、融资与审批
谈判结束且草签特许权协议后,中标人应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组建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将正式与贷款人、建筑承包商、运营维护承包商和保险公司等签订相关合同,最后,与正式政府签订特许权协议。
9、实施阶段
项目公司签订所有合同后,BOT项目的前期工作全部结束,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应该注意的是,在实施阶段的任何时间,政府都不能放松监督和检查的权利。因为项目最终要由政府或其指定机构接管并继续运营,所以必须确保项目从设计、建设、运营、维护都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进行。
第三篇:投资项目运作程序
投资项目运作程序
一、收集、筛选项目单位的相关资料,初步分析确认项目的可行性;
二、商务谈判,达成合资、合作的基本意向;
三、组织考察组对项目单位进行实地考察;
四、根据考察情况,归纳、整理、完善考察报告;
五、组织专业人员听取考察人员的详细汇报,审核考察报告,研究决定是否签署合作意向书。
六、公司对已签署合作意向书的项目申请专项运作费用,同时通知项目方提供符合国内、国际惯例的项目资料,为公司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七、组织专家及相关部门,就项目方提供的各项项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审核、作出投资认可(或否定)的决议,报董事会进行最后决策;
八、根据董事会投资决策,与企业签订正式合作文件;
九、根据项目实际进展情况资金分批注入,确保专款专用。
项目资料清单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商业计划书;
2、政府相关批文;
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4、组织机构代码证;
5、税务登记证;
6、银行开户许可证及贷款卡;
7、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8、资金使用计划;
9、其他需要提供材料(可根据本项目要求定)。
第四篇:BOT项目介绍
BOT与EMC的区别以及在节能项目中的应用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网2011-9-16 10:18:08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合同能源管理包括三种形态:
一是节能效益分享型,即由节能公司提供资金和全过程服务,在客户配合下实施节能项目,在合同期间与客户按照约定的比例分享节能收益;合同期满后,项目节能效益和节能项目所有权归客户所有。
二是节能量保证型,即客户分期提供节能项目资金并配合项目实施。EMCO提供全过程服务并在合同中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量,且节能量效益能够弥补所有项目还款额和一切为EMCO提供的检测、检验、运行与维修服务费用。如果项目没有达到承诺的节能量,按照合同约定由EMCO承担相应的责任和经济损失。如果实现的节能量效益超过项目还款额,客户和EMCO可以共享超额收益。三是能源费用托管型,即客户委托EMCO进行能源系统的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能源托管费用;EMCO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费用(扣除新增的管理费用),并按照合同约定拥有全部或者部分节省的能源费。
目前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仍是主流,节能量保证型项目迅猛增长,能源费用托管型项目纷纷涌现。而在分布上,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主要分布在建筑领域;节能量保证型项目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能源费用托管型项目主要出现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宾馆饭店和商业卖场。在时间上,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的分享期限有延长的趋势,平均超过4.5年,最长超过10年;能源费用托管型项目的托管期普遍较长,平均超过10年,最长为15年。随着国内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运营管理的不断成熟,目前开始出现节能效益分享型与节能量保证型相结合、节能效益分享型与能源费用托管型相结合以及租赁业务与合同能源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商务模式。
四是比较有争议的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移交”。BOT模式是在政府和EMCO之间达成协议,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特许期限结束时,EMCO按约定将能源系统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
BOT可有多种“变形”:
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模式,即建设-拥有-运营-移交。这种方式明确了EMCO公司在特许期内既有经营权又有所有权,经过一定期限后,再将该项目移交给政府或公共部门。
BOO(build-own-operate)模式,即建设-拥有-运营。这种方式是EMCO公司按照政府授予的特许权,建设并经营某项基础设施,但所有权归EMCO公司,并不将此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或公共部门。
BT(build-transfer)模式,即建设-移交。即由EMCO公司融资、建设,项目建成后立即移交给公共部门,政府按项目的收购价格分期付款,其款项可来自于项目的经营收入。
BTO(build-transfer-operate)模式,即建设-移交-运营。与BT方式不同的是,政府在获得项目所有权后委托EMCO公司运营和管理该项目。
BLT(build-lease-transfer)模式,即建设-租赁-移交。即政府授予特许权权,在项目运营期内,EMCO公司拥有并经营该项目,政府有义务成为项目的租赁人,在租赁期结束后,所有资产再转移给政府公共部门。
IOT(investment-operate-transfer):投资-运营-移交。即由EMCO公司融资并收购现有的能源系统,然后再根据特许权协议运营,最后重新移交给公共部门。
来源:南方财富网
新能源暨风电发展的综合评析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网-2010-12-29 16:39:58 提起“新能源”这个耳熟能详的名词,是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追求目标。人们普遍将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统称为“新能源”。其实,这样的称呼不准确,上述所有能源,我们的老祖先数千年来都在使用。比如:先辈们烧饭取暖用的柴火、木炭等,以及照明用的豆油,就是利用生物质能;农作物和食品的晾晒,是利用太阳能;水车抽水和水磨加工粮食,是利用水能;古代的主要运输工具帆船是利用风能,抽水的风车也是利用风能,将粮食颗粒与碎屑分开还是利用风能;唐代杨贵妃“温泉水滑洗凝脂”,是利用地热能。可见,“新能源”并不新。现代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仅仅是工业革命后,随着蒸气机和内燃机的发明,才逐步得到大规模地普及应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仅仅只有两百多年的时间。当这些矿物质能源的使用,带来了严重地环境污染和气候灾难时,人们才猛然地惊醒,急切地寻找替代能源,反朴归真地重新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反而将老祖先已经使用了数千年的能源,冠上了“新能源”的头衔。
何谓新能源?严格定义应当是:低价可再生清洁能源。“低价”、“可再生”、“清洁”这三要素缺一不可。而现有的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其实都不完全符合上述三要素。虽然水力发电成本相对较低,但存在投资高、建设周期长、对河流局部地质环境影响大,还有溃坝风险等,并未真正达到生态环保和安全可靠的要求。至于太阳能发电,虽然对使用方来说是清洁能源,但对硅晶片生产制造方来说,却存在着严重污染和巨大能耗;实质是污染和能耗地点的转移,综合衡量不能算是清洁能源。只有风力发电,确实称得上是可再生清洁能源,但目前的风力发电还处在投资高、效率低、并网难的困境。根据上述分析,未来的水力发电,只有在改变大规模拦河筑坝的水能利用方式后,才能算是让人满意的新能源。太阳能发电,也只有在找到光电转换效率高、成本造价低、生产过程无污染的新材料后,才能算是具有普及使用价值的清洁实用能源。风力发电,必须在大力降低成本后,才能算是真正合格的新能源。比较之下,只有风力发电前景最光明,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水力发电资源有限,不仅要依赖大江大河,还受地理地质条件限制。太阳能发电受阴云雨雪、季节、黑夜等众多因素制约。只有风力发电,适应范围广、制约因素少、普及较方便,是最具有发展前途的可再生清洁能源。
回顾人类对风能的利用,可以说历史悠久,成效非凡。直到工业革命前的数千年间,风能在人类的水运和航海史上,曾经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风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现代的风力发电,对风能利用的效率却不如古代的帆船;因为古代的帆船不论风大、风小、顺风还是逆风,都能日夜兼程地向前行;而现代的风车,每年大多数时间都是处在无法运转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要从现代风力发电的历史说起,我们知道现代的风力发电靠的是风车,也就是人们常见的三桨水平轴风车。其实,风车的最早用途并不是用来发电,而是用来抽水,不论是古代的中国,还是欧洲的荷兰、丹麦等国家,最先都是将风车用作抽水为主。不过中国古代采用的是垂直轴阻力型的帆式风车,而欧洲国家采用的是水平轴升力型的桨式风车。真是殊途同归,为了同一个抽水目的,有风就抽,无风不抽,风大多抽,风小少抽,让人们悠闲自得、极少烦神地使用了数百年。直到欧洲人率先将风车用于发电时,人们才对风车寄予了更大的厚望。出于加快风车转速,提高发电效率的目的,采取了减少桨叶数量、加大桨叶长度、缩小桨叶面积的办法,竭力降低桨叶的阻力,增大桨叶的尖速比。增速后的风车,果然达到了增加发电量的目的,却付出了降低微风性能和风时利用率的代价。好在北欧国家海洋性气候的风速较大较稳,这样的改进利大于弊。随着风车逐步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受桨叶材料的限制,为了既增加桨叶的尖速比和扫风面积,又减轻自身重量,只能把桨叶设计成更细更长的空心结构,最终变成了“一根杆子三根针”的现代式样。现在大量普及的三桨水平轴风车,是西方人应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并参照直升飞机螺旋桨理论设计的。其原理是:依据伯努利方程,在流体流速变化界面两端,流体的总能量守恒。将风车桨叶的扫风界面看作流体流速变化的界面,来进行桨叶设计。这样的理论在应用于小型风车设计时,由于小风车的旋转速度很高,依据该理论还有一些可参照性;但在应用于大型风车设计时,仍然用该理论作为设计依据,就明显不合适了;因为大型风车的旋转速度很低,桨叶的扫风界面,不能再被看作是流体流速变化的界面了。其实,飞机螺旋桨与风车桨叶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飞机螺旋桨是主动高速旋转,而风车桨叶是被动低速旋转,两者根本就是不同的概念,不应该采用相同的设计理念。
至于西方人为什么会得出水平轴风车效率高于垂直轴风车的结论?应该说是有实验依据的,早期的西方人肯定进行过风洞对比试验,而这样的风洞对比试验,很大可能采用的是小型风车。由于小型风车的转速高,水平轴风车桨叶在高转速下,其截风效能不仅不受影响,反而更有利,效率当然高。而小型垂直轴风车,在转速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桨叶截风效能随转速的提高而降低,逆风侧的阻力反而加大。况且,早期的小型风机,普遍采用的是共轴直驱式电机,转速高的水平轴风车明显占优势;可想,在这样的早期对比试验中,难免会得出水平轴风车效率高于垂直轴风车的结论。
我们知道:西方人办事很严谨,有时又太刻板,思维常受理论束缚。岂不知:即使早期的理论没错,后来的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风车逐步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其旋转速度越来越低,水平轴风车的优点在大型风车上表现弱化,弊端反而强化。而大型垂直轴风车由于转速很低,原有的弊端和不足反而明显弱化。所以,我们不能用西方的风电理论和早期验证结论,盲目否定大型垂直轴风车的应用前景。
受风面积越大,获取风能越多,这是尽人皆知的基本常识。不论是古代的帆船,还是现代的滑翔机,都是靠加大受风面积来获取更多风能。而“一根杆子三根针”的现代风车,却是靠缓慢转动的细长桨叶来获取风能,从直观上看就令人心生疑窦。但为什么这样的基本常识,在现代风车设计理论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是因为人们被权威的空气动力学理论所震慑,盲目相信这样的设计有道理,以为不管这“三根针”有多细,只要桨叶的扫风面积巨大,就会像理论计算的那样高效获得风能。其实,空气动力学理论,是用来对流体中高速运动的物体,进行结构受力分析。早年的西方人之所以按照空气动力学理论进行桨叶设计,就是为了消除空气涡流阻力,从而提高桨叶的旋转速度。这样的设计虽然能够减少桨叶的风能损失,并不能比同等面积的普通桨叶截取更多的风能。当然,用在高速旋转的小型风车上,其扫风界面更接近伯努利方程的条件,有利于风车效率的提高;但是,用在低速旋转的大型风车上,这样精巧设计的效果却是微乎其微。所以,尽管现代风车桨叶的外形设计非常符合空气动力学要求,但用在低风速、慢转动的情况下,还是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能。事实证明:理论与实际脱节,再权威的理论用错了地方,也不会产生出理想的效果。就像在铁路上行驶的高速动车,其外形有必要按空气动力学结构进行设计;而对于普通列车,进行这样的设计就是画蛇添足、劳而无功。看来,只有那些对西方风电理论执迷不悟的人,才会相信这样自欺欺人的“神话”!
尽管现在三桨水平轴风车得到了普及,技术也相对成熟,但我们不能因为西方人也在使用该风车,就不加分析地认为这就是最佳设计。其实,这种与风向垂直转动的桨叶,仅仅利用了有限的升力,却损失了更大的轴向阻力,不仅桨叶自身受风面积太小,而且升力型桨叶对风向扰动和空气涡流十分敏感,风机之间必须保持足够大的距离,才能避免相互干扰,这就大大降低了风车安装密度和风电场地的利用率,造成了大量风能资源无法利用。并且,这种风车在风大和风小时都不能正常运转,年风时利用率不足25%,每年的大多数时间成为摆设,还得依赖电网三到四倍的电力配套。这种状况,既有风车设计自身的原因,也有我国平均风速较低,达不到西方原设计要求的原因。这样的风电不可能成为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也难以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总之,“一根杆子三根针”式的风车不符合中国国情,其大量普及,是对现有风能资源,特别是优质风能资源的极大损失和浪费!更是风电行业的悲哀!这种盲目跟踪西方风电技术的做法,造成了投资高、效率低、并网难、风能资源浪费大的状况,必须尽快扭转!
在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发展的补贴政策鼓励下,激发了人们对风电的投资热情和冲动。当然,国家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本意没有错,西方国家也对风电实施补贴政策。在国家补贴政策的鼓励下,很多风电企业和地方政府,都是在眼前利益上盲目参与风电竞争,特别是一些大型央企为了争夺火电配额,不惜赔本也要参与风电竞争,跑马圈地和跑马圈海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见,补贴政策的实施,虽然促进了风电发展的突飞猛进!却掩盖了后续危机,削弱了风电创新的意愿和动力。按我国目前的风电发展速度,很快就会令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而且,这样的无序竞争,不仅会将优质风能资源迅速消耗殆尽!还可能造成大批风电企业破产倒闭!最后的烂摊子还得政府出面收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不能只看到风电装机总量达到世界第二,更要看到风电投资的实际效益和存在的问题。按照现有风电发展状况,陆上风电投资收回成本至少需要八到十年甚至十多年,海上风电投资收回成本更需要十多年到二十年,这还得靠国家政策的补贴;否则,可能设备报废时也难以收回成本。可是,不管中国人能否收回成本?国外核心技术转让和关键设备销售的利润早就揣上了腰包。许多缺乏自有知识产权的风电制造企业,其实就是在为洋人打工。
目前,很多人知道,这样的局面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要使风电能够持续发展,长远发展,必须要进行重大改革和技术创新!虽然国内的相关风电发明,已经为风电发展点亮了希望的曙光!但多数风电企业仍在迷信西方的成熟技术、难舍投入的巨额资本、看重眼前的既得利益、怕担创新的研发风险等等心态困扰下,求稳不求变,对重大创新发明往往是不屑一顾或疑虑万千。多年的习惯养成了唯有西方的月亮最圆,只要看到西方国家还在使用三桨水平轴风车,就自认为可以高枕无忧,只希望通过购买技术或自我小改小革,来提高现有风车的效率。
其实,西方的风电技术,是在发展理论和发展方向上存在致命错误!所以,我们不可能通过常规化的改进,就能扭转“一根杆子三根针”风车在原理结构方面的弊端和不足。目前,三桨水平轴风车的潜力已经挖尽,很难再有大的突破!风电发展主要还得靠垂直轴风车的创新,今后谁先涉足谁将先得益!试想:古代的先辈们根本不懂空气动力学理论,却能船行八面风,驾轻就熟地扬帆在江河湖海,其利用风能的效率之高,远远超过现代风车,这难道不让风电专家们汗颜吗?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迷信西方的风电技术,尽管西方的技术是成熟的,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实用的!我们要敢于打破西方的风电“神话”,摒弃现有的风电发展模式,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开创中国式的风电之路!
现代的水平轴风车,是西方人在古典欧式风车基础上的继承和发扬,效果并不理想。那我们中国人,更应该对东方特色的垂直轴风车继承和创新,没有必要盲目效仿别人的做法。我们不妨避开西方的风电理论,换一个思路来考虑:既然垂直轴阻力型风车具有受风面积大、旋转速度低、微风性能好、受气流扰动影响小的特点,并且这些特点在大型风车上表现更加突出。那么,我们只需让桨叶增加风载智能调节功能,就会获得更高的风时利用率;并可加大风车安装密度,提高风电场地利用率;不仅可以增强风电场的规模效应,也更有利于设备的集中维护管理。
有适合大型风电场使用的最新发明“双侧风能全利用竖直风车”,其面积巨大的阻力型桨叶,有风载自我调节功能,可在微风或大风状态下正常运转,具有较高的风时利用率;该风车不仅几乎消除桨叶的逆风阻力,还能同时利用双侧风能,使效能倍增,让风电成本远远低于火电;如果与工业电解水制氢技术配套,有可能解决风电储能和并网难题;另外,由于该风车是转速很慢的大型阻力型风车,受气流扰动影响较小,可以提高风车安装密度和风电场地的利用率,其总体投资、运行和维护成本,不会高于现有大型风车。这项中国人自有知识产权的发明,有可能让我们摆脱对西方风电技术的依赖,是当前风电发展的一个可选方向。
根据中国国情,任何行业的重大变革和创新没有政府的强力介入和推动,必然步履艰难。风电行业也同样如此,风电技术创新的风险大、投资高,单靠企业有相当难度。所以,风电重大发明的研发风险,最好能由政府出面承担。毕竟国家每年对风电的补贴数额巨大,只要拿出很少部分用于新技术的研发创新,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的风电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期,如何尽快突破制约风电发展的瓶颈,实现风能资源高效低成本地开发利用,既是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也是新能源开发中,最有可能迅速取得成效的突破口。只要我们果断抛弃传统的定势思维,大胆创新、科学创新,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一定会走出中国式的风电创新之路!迎来风电行业“柳暗花明又一春”的美好前景。
作者: 王树然
第五篇:浅谈股份制施工企业资金运作
浅谈股份制施工企业资金运作
摘要
资本运作是形成于中国的一个经济学新名词,90年代在我国出现。企业是资本运营的直接操作主体,它直接承担着资本运营的收益、损失和风险。国家是资本运营的监督主体,它服务、监督和规范资本运营的活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施工企业的改造力度也逐渐加大,大多数企业通过公司化改造以及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加强等,选择上市,这一条新路子。本文就从施工企业上市的资金运作等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施工企业;上市;资金运作;资金筹措;项目
前言
企业有三大目标——生存、发展和获利。生存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了获利,获利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这其中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和命脉,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资金运作是企业发展的动脉。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者必须充分认识到,从本质上讲企业营运的是资金,要下功夫学习、研究和掌握资金运作的规律和本领。资本运营又称资本运作、资本经营,是指以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值为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将本企业的各类资本,不断地与其它企业、部门的资本进行流动与重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重组,以达到本企业自有资本不断增加这一最终目的的运作行为。资本运营的目标,就是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法,使得利润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资本运营的目标和模式
(一)资本运营的目标及运营原则
资本运营是以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的,对资本及其运动所进行的运筹和经营活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配置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通过资本层次上的资源流动来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资本运营的对象,或是一种形态的资本,如金融资本,或者是两种形态以上的资本,如运营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房地产资本等。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必须同其他生产要素相互组合,优化配置,才能发挥资本的使用价值,才能创造价值。因此,资本运营的目标可以分为三大小目标。
1、利润最大化。企业将资本投入生产经营后,将所得收入与耗费相比,如果收
1入大于耗费,企业实现利润,如果收入小于耗费,则发生亏损。在资本运营中,企业为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就必须降低成本,因此,企业在资本运营中,不仅要注重增加当期利润,更要注重增加长期利润;不仅要注重增加利润额,同时要注重提高利润率;不仅要考察自有资本利润率,而且要考察全部资本(包括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利润率。
2、股东权益最大化。一般地,将企业期末股东权益总额与期初股东权益总额对比,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企业的自有资本发生增值。两者之差即为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除以期初股东权益总额,即为本期股东权益增加率。
3、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利润和股东权益的最大化,更要重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如果企业价值大于企业全部资产的帐面价值,那么企业资本增值,反之,企业就贬值了。将企业价值减去企业负债后得出的数值与企业股东权益的帐面价值相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表明企业的自有资本增值法。企业资本运营的三个“最大化”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实现利润最大化,才能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企业资本运营的模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传统的企业增长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今的发展要求。企业只有以资本形式﹑优化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企业的资本运营可以具体分为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运营模式。扩张型资本运营,是指在现有的资本结构下,通过内部积累﹑追加投资﹑兼并收购等方式,使企业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法。根据产权流动的不同轨道可以将资本扩张分为横向资本扩张、纵向资本扩张、混合型资本扩张。收缩型资本运营,是指企业为了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把自己拥有的部分资产﹑子公司﹑某部门或分支机构转移到公司之外,缩小公司的规模。收缩型资本运营是扩张型资本运营的逆向操作。主要有,资产剥离、公司分立、分拆上市、股份回购等形式。资本运营的特征有增值性、流动性、风险性。资本的运营可以加快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三、股份制施工企业资本运营
(一)股份制施工企业资本运营弊端
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因素导致了施工企业资金紧缺,制约着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资金管理问题已成为施工企业当前刻不容缓、亟待加强的一项中心工作。当前,我国施工企业所面临的资金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1、资金紧缺,由于国家紧缩银根,影响企业的资金运作,相当部分施工企业资金紧张。施工企业的融资渠道原本就比较单
一、自身资金不足、过分依赖银行贷款,银行贷款规模控制后,就失去了资金来源保障。
2、项目经理分散经营与资金集中管理的矛盾。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具有分布点多、面广、线长、投资额度大的特点,这种分权制的管理模式对整个公司的资金管理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3、资金监督控制不严,造成资金流向与控制脱节。企业的运作通过分包的形式将工程交给分包方,而由于监督、控制和考核乏力,对工程项目的资金使用缺乏严谨系统的分析,容易造成施工企业资金流向与控制脱节,形成事前控制乏力。
(二)施工企业资本运营建议
在施工企业的资本运营中就应该管好用活资金、加强资金管理,在管理机制上、经营理念上、内部监督上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统一编制资金预算计划,指导和调节日常的资金管理工作。在资金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坚持全局性、系统性的原则,行政开支管理预算与项目预算结合的原则,编制的预算既能保证管理层正常经营的开支,又能满足项目施工生产的需要。
2、从微观看,要保持比较合理的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既反映着企业经营风险的程度,又反映了企业利用外部资金的能力和水平,是企业经营者必须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说明企业利用外部资金的能力强,但企业债务压力大,风险也增大;资产负债率较低,说明企业实力较强,比较稳定,潜在能力还有待发挥。一般的,在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还不是十分规范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还是低一点为好,以不高于50%或55%为宜。其次,要努力增加企业的自有资金。企业自有资金是企业经营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是对外筹资的基础和前提。一般的1:1较理想。企业自有资金多,意味着企业净资产多,所有者权益大,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有利于企业稳定和发展。另外,要注意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
3、企业资金的占用和分布要合理。企业资金如何分布和占用较之资金的筹集更为重要。同样的资金,占用不同,效果大不相同。因此,资金运营中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科学地优化资金的占用和分布。首先,要认识到企业的债务压力;其次,要使债务形成和解脱的过程越短越好,并做到债务输入后,通过企业内部循环运作,能获取正增量的资金回报;再次,要保持资金在这三个环节上的大体均匀分布。
4、要保持流动资产和结构性资产的合理比例。结构性资产指企业的固定资产、长期投资、递延资产等,主要是靠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来支撑的,尽管它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实力和稳定程度,但若过大,则易造成企业日常运作的沉重和滞缓。施工企业的流动资金多在项目工程中,所以,一定要使日常项目经营正常,资金周转快速。
结束语:如今,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企业特点,找准市场定位,进行健康有序的生产与竞争。在资本经营中要加强资金流转的跟踪与监控,提高资金安全性,并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加强内部监督,保证施工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和企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凤霞.浅谈施工企业如何创新资金运作模式,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河南省铁道学会2007年学术活动月优秀论文选集,2007
[2]潘凤秀.建立经济管理责任制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建筑经济,1981;02
[3]徐枫.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建筑经济,1983;02
[4]周东辉,徐瑾.浅谈如何建立适应集团发展的资金结算管理中心模式.上海烟草系统2000学术论文选编,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