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好故事多卖一个产品
一个好故事多卖一个产品
售都是语言艺术的体现。缺乏技巧的语言,如同珍馐佳肴没放油盐酱醋调料,食之无味,直白生硬的表述也像世界缺了阳光,多了灰暗。同样的食材,都希望色香味俱全,美好的世界,人们更想看到明媚。通过有技巧的语言表述,获得顾客的感知、联想、共鸣、快乐,增添更吸引人打动人的味道与色彩。
销售技巧,最终的归结都是语言的技巧。“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放在今天的商业环境里依然存在,只是邦变成了顾客。说对了、说准了说好了就能成交一个顾客,说错了、说偏了就会流失一个顾客。有技巧的语言,首先要能深度察觉人心的敏锐,然后创造一个愿意倾听的氛围,去除免疫力,将想要表达的意识悄无声息钻进顾客的心里,然后在顾客心里融化,将顾客的抗拒、彷徨变换成拥有的欲望,唤醒并清洗知道自己的需求。
持人声嘶力竭地叫卖着“世界唯一的黄金叶坠”,“所有手能摸到的地方都是99足金”“堪称是’金中之王’!”
也不是“见人说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虚与委蛇、阿谀奉承。
产品还有你这个人。不可能让顾客没戒心,虽然你是好人但不是其他人都是好人,戒备的突破不是拿刀斧硬砍,而是用顾客能接受并乐于接受的方式,激起他了解聆听的兴趣,点燃顾客心里埋藏的认同,“嘭”一下再放大,蔓延到大脑做出判断:你说的很对,有道理,是真实的。
调研时,在开封尉氏新日电动车专卖店遇到一个顾客导购问:
导购嘿嘿一笑说:“哥,你这么一问就知道你关注过电动车,看来你比较专业。新
讲,我就给你讲个事,上个月,前郭村的一个大爷来买车,前郭村你知道吧?对对,就是挨着马庙的。他不懂车,来了就问你们这个牌子咋样,我给他说,‘大爷,牌子好不好不是自己说的,是顾客自己检验的,骑得人多的不用说也是好牌子。大爷,你搬个凳子坐路边数数,过去的电动车有多少是新日的。’他就搬个凳子坐,在那个树下面抽烟(用手指店门口的一棵树),老头一数,果然新日最多,一颗烟的功夫,过去了8辆车,二话没说,回来就推了一辆。”
导购通过这个故事,委婉表达出了新日销量第一多,销量大的产品就是好的,间接说出了新日与其它品牌的不同。别人讲连续销量多少年第一、每年卖多少万台,这些数据都进不了顾客心坎里,一是他怀疑你的数据真实性是捏造得来,二是就算你在其它地方卖得多,我在尉氏怎么没见到?顾客一故事听也乐了,他脑子里直接产生了新日在尉氏卖得好,选新日不会错的念头,在听的过程中已经被打动了,后面的成交就顺理成章了。
我们都是在祖辈或父母的故事中长大,我们排斥大道理,但不排斥故事,父母总是把他们想要表达的思想想要灌输给我们的观点通过故事传递给我们。故事是有情节的,是有乐趣的,给听者留足了想象的空间。讲故事,是一种高效的表述方式,产品的销售更离不开与产品相关的故事。
在品牌传播中,优秀的企业都是在传播品牌故事。一流的品牌,宣传中没有强调自己的销量是多少、自己的材质工艺有多先进,我们对这些品牌的认知或记忆都停留在故事上。比如购买ZIPPO打火机的顾客,没几个知道打火机所用的材质或工艺,但都会知道一两个与ZIPPO相关的故事:1960年,一位渔夫在奥尼达湖中打到了一条重达18磅的大鱼。在清理内脏的时候,他发现一支闪闪发光的ZIPPO打火机赫然在鱼的胃中。这支ZIPPO不但看上去崭新旧,而且一打即燃,完好如初!1911月12日,在南越战场上的一次攻击中,美国军曹安东尼在敌军炮火的攻击下,左胸口受到枪击,子弹正中了置于左胸口袋的ZIPPO打火机,机身一处被撞凹了,但却保住了安东尼的命。还有1974年10月1日,丹尼尔驾机利用ZIPPO成功求救的故事,以及住在美国纽泽西州的巴瑞史将ZIPPPO打火机丢进洗衣机却完好无损的故事等。类似的还有LV、爱马仕等品牌,给我们留下的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然后记住了这个品牌,有了购买的欲望。
顾客被很多厂家的销售人员培训的很精明,顾客每进一个店就要接受专业的洗脑:肢解开来的产品组件,然后接个给你展示,厚度、材质、工艺、好处。千篇一律的说辞,这种说法能点燃顾客的认同,激发购买的欲望吗?从今天的零售终端来看,越来越难。首先顾客能听懂什么?能听懂的是生活的语言,而不是专业术语。那么反思生活中你喜欢听什么语言?是不是有趣味的、有故事情节的、没有生涩字眼的话?你对面站着或坐着的顾客亦是如此。其次导购能令顾客感同身受的是与他有关的或发生在他身边的事,你的专利技术、荣誉证书离他很遥远。
同样是这个店里,一个顾客问电动车的车架夯实不夯实。导购又讲了一个故事:“后街那个摩托城你知道吧?那有个卖摩托的叫小伟,他来这买车才叫专业,来了二话不说,把前把一逮(dai谐音,猛拽一把丢开),然后说你这个车不错,我就问人家,你这么一逮咋就知道新日的车不错呢?他说,车好不好先看车架,前把一逮,车架就会晃动,看车尾晃动后几下能停住,你这车,两下就停了,车架不错。”
如果不够,这个导购还会补充一个故事:“上个月在建设路上有电动车杂技表演你看了没?人家骑得就是这款车,上面坐了6个人,当然人家是玩杂技的,人家会骑,但咱这车能经得动6个人,车架没的说。不信你来试试!”
普通导购员一般都是讲采用了优质不锈钢、无缝焊接,经过多少万次震动实验不开裂,当导购把这些卖点背完,回头看到的是顾客一张麻木的脸孔,这种老王卖瓜式的讲解并没有获得顾客的共鸣。熟知产品是一个导购员必须要做的,会背不等于会讲,会讲就需要深入浅出,帮助顾客建立产品联想加强感知。除了产品的物理特性及专利特点等层面,还需要关注
顾客精神层面,让顾客舒服有兴趣的做自我判断。一张硬邦邦的椅子坐着不太舒服,如果放上靠垫、座垫就很舒服。产品的功能特性就是一张椅子,但这个椅子是片面和残缺的,是让人不舒服的,为什么不用故事来做靠垫座垫,让大家都舒服呢?
好故事不但能创造舒服的沟通氛围,也能激起顾客了解的兴趣,更能在不知不觉中让顾客产生信赖而潜移默化的说服顾客,看似无意的小故事,却能化解顾客大的抵触。的。熟悉的人名、地名才能打动顾客。你在乡下卖产品讲城里的故事,你在国内卖产品讲国外的故事,与顾客的共鸣度都会降低。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与顾客产生共振,共振就要频率一致,你说讲的是顾客所不熟知的无法感受的,这个共振也无法建立。
第二篇:一个卖煤翁的故事
一个卖煤翁的故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善琏小学的陈希,今天我要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一个卖煤翁的故事》。
在离我家不远的新市镇上住着一位乐于助人的老爷爷,名叫陆松芳,如今已有80多高龄了,他曾经被选为感动中国的候选人和浙江骄傲特别人物。要说起他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那可真是举不胜举,下面我就为大家说说陆爷爷的感人故事。
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吗?它可牵动了无数人的心,陆爷爷也不例外,当从别人口中得知这个噩耗后,他主动掏出1000元现金和3本共1万元的存折,坚决表示要捐献给灾区。当工作人员知道他的钱得来不易时,让他只捐1000元,可爷爷非但不听劝说,直接到银行将存款全部取了出来,亲自送到工作人员手里。老人说:“地震中那些受灾的群众都是中国人,我们和他们就好像是兄弟姐妹,这些亲人遭难了,没有饭吃,而我这里还多一碗饭,我是不是应该把这碗多出来的饭给他们吃呢?”大家无不被陆爷爷这朴实无华的话感动了。
要知道这11000元钱,爷爷大约要卖50万斤煤饼才能赚到。每天清晨就要赶到煤饼厂,将二三十箱煤饼装上平板车,每箱30斤,然后把车绳往肩上一套,便走街串巷开始了一天的买卖,每卖100斤煤饼可以赚两三元。爷爷对别人很大方,可对自己却极为节俭,他住在一间五六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月租30元,这在镇上几乎是最便宜的地方了。屋里只有床和一张看不清颜色的小矮桌,一盏10瓦的电灯,是唯一的电器,每天清晨醒来,用前一天剩在脸盆里的小半盆水洗脸,然后取出一碗剩饭,用热水泡一下当早饭。寒来暑往,爷爷已坚持了20多年,手臂和双腿都早已是煤黑色的,背也佝偻了,但爷爷的那颗爱心肯定是鲜红鲜红的。
有人会说,老人自己这么苦,还捐了这么多的钱不值得。但爷爷从来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很快乐。因为他深知,自己年幼丧父,母亲还缠着小脚,没什么收入,全靠邻居们接济,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虽然爷爷只读过几天夜校,知识有限,可却对《游子吟》十分熟悉,深知要感恩,要回报。“要记着人们的大恩,要帮助别人”这是他长挂在嘴边的话,因此“报恩”成了一桩他搁不下的心事。
陆爷爷的善举还有很多很多,比如08年初大雪压路,爷爷花了1000多元钱,买了25把铁揪请人铲雪,到了春节会花钱买十几箱苹果,拉回老家乡下,看望村里的老人;修新市大桥,他捐了600元,有个村子桥塌了,他拿出1000元,发洪水了,他又拿出1500元„„如今爷爷俨然已成为了当地的“超级明星”,但他依然每天吃力地拉着煤车,穿行在新市的街头巷尾,叫卖着他的煤饼,赚取微薄的收入。
老师们,同学们,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好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纯洁美好的心灵。让我们与美同行,像陆爷爷一样,加入到助人为乐的队伍中来吧,用爱心激发人间的正能量,用爱心谱写一曲美的赞歌,用爱心撑起一片蔚蓝的天!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三篇:一个好老师的故事
一个好老师的故事
许多年前,汤普生老师站在五年级的学生们面前,对他们说了一个谎:她说她会平等的爱每一个孩子!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前排就坐着泰迪-史道达,一个邋遢、上课不专心的小男孩。事实上汤普生老师很乐意用一支粗红笔,在泰迪的考卷上打个大叉,然后在考卷的上方写上“不及格”几个字。
一天,汤普生老师检阅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记录。她对泰迪以前的老师给他的评语感到惊讶。
一年级的老师写道:“泰迪是个聪明的孩子,永远带着笑容,他的作业整洁,很有礼貌,他让周围的人很快乐!”他的二年级老师写道:“泰迪是个优秀的学生。同学们都喜欢他。但是他的母亲患了绝症。他在家中的生活一定很挣扎难过。”
三年级的老师说:“他母亲的过世给他打击很大。他很努力表现,但是他的父亲不太关心。如果不采取措施,他的家庭生活很快就会影响他。”
四年级老师:“泰迪开始退缩。对上学没有兴趣。他没有什么朋友。有时上课睡觉。”
至此,汤普生老师才明白了问题所在。她深感羞愧。使汤普生老师更感到难过的是,圣诞节时,她收到了其他学生
用缎带和漂亮的包装纸包装起来的精美的圣诞礼物,而泰迪的却是用杂货店的牛皮纸,笨拙的包扎起来的礼物。
汤普生老师忍着心里的痛,当着着全班同学的面打开泰迪的礼物。那是一条假钻手链,上面还缺了几颗假宝石;另外是一瓶只剩下四分之一的香水。一些学生开始嘲笑泰迪的礼物。但是,汤普生老师不仅惊呼手链好漂亮,把它带了起来,而且还洒了一些香水在手腕上。
那一天放学后,泰迪留下来,对汤普生老师说:“老师,您今天嗅起来就像我妈妈一样!”。等泰迪走后,汤普生老师整整哭了一个多小时。从那天起,汤普生老师不再教“书”:她不教阅读,不教写作,不教算术。她开始教育孩童。汤普生老师开始特别关注泰迪。泰迪似乎又活了过来。老师越鼓励泰迪,他就反应越快。到学年末,泰迪成了班上最聪明的孩子之一。虽然,汤普生老师说她会平等地爱每一个孩子,但泰迪却是她最喜欢的学生。
一年后,汤普生老师在门边发现一张纸条,是泰迪写来的。上面说,汤普生老师仍然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六年过去了,汤普生老师又收到一张泰迪写来的字条。他说他已经高中毕业,成绩是全班第三名。而汤普生老师仍然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又过了四年,汤普生老师又收到了一封泰迪的信,泰迪说有时候学校生活很艰难,但他仍然坚持下去。而不久的将
来他将获得学校的最高的荣誉学位毕业。他再一次告诉汤普生老师,她仍然是他这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而且是他最喜爱的老师。
又再过了四年,又来了一封信。这一次泰迪告诉汤普生老师,在他大学毕业后,他决定继续攻读更高的学位。他在信中说汤普生老师仍然是他这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他最喜爱的老师。而这封信的签名多了几个字:泰迪-史道达,医学博士。
故事还没有结束呢。你瞧,这一年的春天,又来了一封信。泰迪说他遇到了生命中的女孩,将要结婚了。他解释说他的父亲几年前过世了。他希望汤普生老师可以参加他的婚礼,并且在婚礼上坐在属于新郎母亲的位置上。汤普生老师完成了泰迪的心愿。你知道吗?汤普生老师竟然带上了当年泰迪送的假钻手链,还洒上了那香水,泰迪记得那是他和他母亲共度最后一个圣诞节时,母亲用的香水。
在他们相互拥抱时,史道达博士悄悄的在汤普生老师耳边说:“汤普生老师,谢谢您相信我。谢谢您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让我相信我有能力去改变。
汤普生老师热泪盈眶,轻轻告诉泰迪:“泰迪,你错了!是你教导我,让我相信我有能力去改变。一直到我遇见你,我才知道怎么教书!”
第四篇:二十一个好故事
二十一個好故事,謹與諸君分享。
一.【習慣】
乞丐到小王家乞討,他給了十塊。第二天乞丐又去,又給十塊;持續了兩年。
一天,他只給了五塊。
乞丐:以前你給十塊,怎麼今天只給五塊?
小王:我結婚了。
乞丐一巴掌打過去: 媽的,你竟拿我的錢去養你老婆?
啟示:當提供免費服務讓客戶成為一種習慣,這種服務就不再是優勢,而是劣勢。
二.【夫妻】
夫婦逛商場,女的看中一套高檔餐具,堅持要買,丈夫嫌貴,不肯掏錢。
導購一看,悄悄對丈夫說了一句話,他一聽馬上掏錢。
是什麼話讓他立馬轉變?
導購員對丈夫說:“這麼貴的餐具,你太太是不會捨得讓你洗碗的。”
啟示:人的觀念沒有什麼不可改變,關鍵是角度,要善於揣摩客戶心理。
三.【班花】 女生公開投票選班花。
相貌平平的小梅發表演說: 如我當選,再過幾年,在座姐妹可以向自己先生驕傲的說,我上大學時候,比班花還漂亮!結果,她全票當選——
啟示:說服別人支持你,不一定要證明自己比別人都優秀,而是讓別人覺得, 因為有了你,他們才變得更優秀、更有成就感。
四.【俞敏洪:與其有錢 不如值錢】
有錢的人不一定值錢,比如我們常看到一些“富二代”腰纏萬貫,但除了揮霍什麼都不會,這樣的人“分文不值”。
但值錢的人早晚會有錢,因為值錢的人都有足可誇耀的某種能力,憑此能力,他不僅可以安身立命,還能積累財富,這樣的人甚至連存錢都不需要。
五.【寒山問拾得】
我問佛:“有人羞我,辱我,罵我,悔我,欺我,騙我,害我,我將何以處之?”
佛曰:“容他,憑他,隨他,盡他,讓他,由他,任他,幫他,再過幾年看他。”
人生難免要受些委屈和傷害,與其耿耿於懷、鬱鬱寡歡,倒不如坦坦蕩蕩、泰然處之。只有經受住狂風暴雨的洗禮,才能練就波瀾不驚的淡定。
六.【什麼叫受眾】
一個推銷員對一家庭主婦喋喋不休,把所有產品優點一一介紹,主婦毫無反應。推銷員最後問到:“府上究竟缺少什麼?”
主婦直接了當的說:“錢”。
我們總在提受眾,什麼是受眾?其實就是買得起或可
能買東西的人。盲目制定行銷策略會讓你對根本沒可能的人用盡力氣。
七.【試錯比前進更重要】
一位年輕人問約伯斯:你的智慧從哪裡來?
約伯斯答:來自精確的判斷力。
年輕人又問:精確的判斷力從哪來?
喬回答:來自經驗的積累。
年輕人再問:那你的經驗又從哪裡來?
喬真誠地回答:來自無數錯誤的判斷。
八.【蝸牛精神】
能到達金字塔頂端的動物:一是蒼鷹,二是蝸牛。
蒼鷹是因為它們擁有傲人的翅膀; 而蝸牛能爬上去就是認准了自己的方向,並一直專注朝著這個方向堅持,不為道路上的小風景停留下來,它要的就是最高的位置,看到最好的風景。九.【禪語—道】
1.不懂裝懂是聰明,懂裝不懂是智慧。
2.示弱而不逞強,示拙而不逞能。
3.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為人之所不能為。
4.身做好事,言說好話,心存好念。
5.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喜無聲,大愛無言。
6.君子相交,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
7.智者不銳,慧者不傲,謀者不露,強者不暴。
十.【管理的弊端】
女孩買了條褲子,一試太長,請奶奶幫忙剪短,奶奶說忙;找媽媽,也沒空;找姐姐,更沒空。
女孩失望地入睡了。奶奶忙完家務想起小孫女的褲子,就把褲子剪短了一點;姐姐回來又把褲子剪短了;媽媽回來也把褲子剪短了,最後褲子沒法穿了。
——管理的弊端就在於:要麼誰都不管,要麼誰都來管!
十一.【杯子】
當一隻玻璃杯中裝滿牛奶的時候,人們會說“這是牛奶”;
當改裝菜油的時候,人們會說“這是菜油”。
只有當杯子空置時,人們才看到杯子,說“這是一隻杯子”。同樣,當我們心中裝滿成見、財富、權勢的時候,就已經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熱衷擁有很多,卻往往難以真正的擁有自己。
十二.【碗破的啟示】
一個賣瓷碗的老人挑著扁擔在路上走著,突然一個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但是老人頭也不回地繼續向前走。
路人看到覺得很奇怪,便問:“為什麼你的碗摔碎了你卻不看一下呢?”
老人答到:“我再怎麼回頭看,碗還是碎的。”
你得到什麼啟示呢?
十三.【個人與團隊】
老師問弟子:一滴水如何能不乾枯?
弟子沉默不語。
老師說道:一滴水,風可以將它吹幹、土可以把它吸幹、太陽可以把它蒸發,要想要不乾枯,只有讓它融入大海。
一個人無力獨撐天下,要想獲得成功,就得學會與人合作,獨木難林,組織。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再強大的個人都不如一個團結的
十四.【比耐力】
兩隻烏龜在田邊相對一動不動,老農對一旁的專家說:它們在比耐力,誰先動誰就輸了。專家指著一隻龜殼上有甲骨文的烏龜說:據我多年研究,這只烏龜已死五千多年了。
另一隻烏龜伸出頭來說:死了也不說一聲,害得老子在這裡乾等。
裝死的烏龜大笑說:你輸了吧,專家的話你也聽!
十五.【三人出門】
三人出門,一帶傘,一帶拐杖,一空手。
回來時,拿傘的濕透了,拿拐杖的跌傷了,第三個好好的。
原來,雨來時,有傘的大膽地走,卻被淋濕了; 走泥路時,拄拐杖的大膽走,卻常跌倒; 什麼都沒有的,大雨來時躲著走,路不好時小心走,反倒無事。
很多時候,人不是跌倒在缺陷上,而是跌倒在優勢上。
十六.【頓悟】
老師問:“有個人要燒壺開水,生火到一半時發現柴不夠,他該怎麼辦?”
有的同學說趕快去找,有的說去借、去買。
老師說:“為什麼不把壺裡的水倒掉一些呢?”。
——同學頓悟,世事總不能萬般如意,有舍才有得。人生的許多尋找,不在於千山萬水,而在於咫尺之間。
十七.【化妝品】
朋友剛結婚不久,開了家化妝品店,生意好得不得了。有天我去店裡玩,見一40多歲的女顧客問小李: “這款化妝品效果怎麼樣?”
小李:“哦,這款我不熟悉。請等一下,我媽幫你介紹。”
說著,把他老婆拉了過來。
顧客直視其老婆足足十分鐘,什麼也沒問就掏出錢包:“買"。
十八.【瑣事】
一隻鼬鼠要與一隻獅子決戰,獅子果斷地拒絕了。
鼬鼠說:“你害怕了嗎?”
獅子說:“如果答應你,你就可以得到曾與獅子比武的殊榮;而我呢,以後所有的動物都會恥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過多打攪,因為成功的秘訣就是抓住目標不放,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瑣事上。
十九.【銷售心理】
某富翁娶妻,有三個人選,富翁給了三個女孩各一千元,請她們把房間裝滿。
女孩A買了很多棉花,裝滿房間的1/2。
女孩B買了很多氣球,裝滿房間3/4。
女孩C買了蠟燭,讓光充滿房間。
最終,富翁選了胸部最大的那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瞭解客戶的真實需求非常重要。
二十.【賣菜中的銷售學問】
在一菜攤前看見兩堆菜。買:“這邊多少錢一斤?”
答:“1塊。”
再問:“那邊呢?” 答:“1塊5。”
問:“為什麼?”
答:“那邊的好一些。” 於是買了1塊5的。
後來發現攤主快速把1塊的一分變成兩堆,很快1塊5一斤的又都賣光了!
二十一.【差距是怎煉成的?】
①別人休息的時候,你在加班,或參加各種培訓班;②別人嘲笑的時候,你在悶頭苦幹;
③別人想著如何找工作的時候,你在想著如何做得更好;④別人抱怨的時候,你在思考解決之道;⑥每天堅持寫專業心得。
⑤別人在想著歸入哪一派時,你在尋求專業突破;
来自网易手机号码邮箱了解更多
来自网易手机号码邮箱了解更多
第五篇:白岩松学会讲一个好故事
白岩松学会讲一个好故事
你的故事抓人吗?
我小时候,一放学就跑到电线杆子底下,听袁阔成、单田芳的评书,一听就是半小时,聚精会神。现在,你给我讲半小时故事试试?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对故事的心态和审美不一样了。国外的传媒调查显示:听众和观众会在任何时间进入、任何时间离开。这就对我们过去那套“线性逻辑”产生了挑战――中途进入看不出眉目,立刻就换台了。
受众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讲故事的人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学会讲一个好故事,有人性、悬念和逻辑,还有细节。被细节牵引着的人,聆听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讲“主旋律”大话题时可以转化成故事,或者再引入一些细节:
无锡有两大家族:荣氏和钱氏。荣氏家族出了荣毅仁这样的国家副主席,钱氏家族出了钱穆这样的大学者。钱穆有个侄子,1931年考上了清华大学,语文、历史都是第一名――双百。他的名字叫钱伟长。
钱伟长进了清华以后,陈寅恪希望他学历史,闻一多和朱自清希望他学文学。可是入学第二天,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钱伟长夜不能寐,觉得学历史、学文学都无法拯救民族命运。他左思右想,跟同学探讨交流,只有学造坦克、强大自己的实力,国家的前途才能慢慢变好。
造坦克就得学物理。第二天钱伟长跟学校说,我要学物理!老师打开成绩单一看,乐了:中文和历史都是100分,物理5分,数学加化学一共20分。考成这样,您敢学物理?要说那时清华也牛,这样的学生也敢招,现在算总分,连“三本”都进不了。
因为钱伟长态度很坚决,学校跟他达成了一个协议:在物理系试读一年。如果一年后,物理成绩能达到70分,就继续学,达不到就回中文系。
钱伟长答应了。他毕业的时候,成绩是物理系第一名。
几乎所有人听完这个故事都热泪盈眶。
再举一个关于“细节”的例子。
上世纪五十年代很有名的女指挥家郑小瑛,刚当母亲不久,就被送到莫斯科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深造,一去几年回不来。
终于熬到毕业,她成为全苏联第一个走上柴可夫斯基音乐厅指挥歌剧的女指挥家。演出那天,她把孩子的一张笑着的照片,夹在乐谱的最后一页。演奏开始,一章一章、一节一节地往下行进,当最后一个音符结束,在全场长达几分钟的雷鸣般的掌声里,郑小瑛一直热泪盈眶地看着乐谱最后一页,照片上的孩子也正笑着看她。
这样的故事可以抓住人吗?当然能!生活中有无数这样的故事,如果掌握了讲一个好故事的方式,还怕没有“制空权”吗?如今,传播的主动权已全面向受众倾斜,传播者更多地处于被选择的处境。这就要求你只能增加自己的魅力、吸引力与公信力,让别人自愿选择看你的东西。学会讲故事,不是什么新思维,不过是常识而已。但愿一切还来得及!
(墨晗摘自《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