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优质课竞赛活动随感
立夏时节,小城刚刚迈开春的脚步,百花争艳,绿柳如云。在这美丽的季节,白银市2014年音乐优质课竞赛活动在靖远师范附小如期举行。非常荣幸以评委身分全程参与了竞赛活动,披着<灿烂的阳光>,寻觅<红蜻蜓>的倩影,回味美好的<童年时光>----每天听六七节课,辛苦着,也收获着:教科所刘主任、张老师的平和、谦逊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令人感动,各位专家评委独到的见解及众位选手各显神通的精彩表现,使我在短短三四天的时间内,受益匪浅,大开眼界。而作为一名从教近三十年且很热衷于小学语文、音乐教学研究的教研员,在认真赏析了每一节竞赛课之后,内心也有一份欣喜、些许感慨,还有团团、点点对于音乐教学现状的胡思乱想。现以随感形式进行简单小结。
一、赛况感知
显而易见,每一位参赛选手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无论是教学环节设计、课件制作、教材挖掘、乐器准备,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反映出参赛教师对本次活动的高度重视。而相同教材的不同处理,也非常清楚的体现了各位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风格方面存在的差异,佐证了教无定法、百花齐放的教育思想。白银区李惠玲老师亲切、温柔的教态和充满鼓励性的语言如春风细雨使学生始终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中接受知识。而旋律和节奏如潺潺流水,跌荡在李老师一举手、一投足的肢体语言当中。很难掌握的“八分符点”、“四分休止”及切分音等乐理知识。特别是小学段最难实现的二声部合唱,也是在李老师轻轻挥舞手指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最终清晰呈现。好美的音乐课呀!平川区王世莲老师端庄的仪表、甜美的声音及十指飞舞的娴熟琴技很快征服了并不熟悉的学生,由低到高慢慢升起的音调使读谱和练声合二为一。她还把抽象的旋律与直观的线条相联系,让学生深深体会到音乐跌宕起伏的动感美。而平川区长征小学的王晓兰老师则凭借非常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自然洋溢着的艺术气质,让课堂教学过程行云流水,活而不乱,厚而不重。师生互动“收”“放”自如,高潮迭起。前去听课的同行们,虽素不相识,已禁不住让掌声响起。景泰县王永宁老师饱满的激情和风趣幽默的语言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他还恰如其分地引入课程资源,将“下滑音”“上波音”等乐理知识化难为简,为学习歌曲做了非常有效的铺垫,实现了重难点突破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教学效果。祁有凤老师施教严谨,力求准确,每一个环节、每一句导语都干净利落,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不露声色”,胸有成竹,表现出中年教师的实力和独特魅力。(还有很多选手出色的表现,不再一一列举)
当然,任何一个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差异、差距总是难免的。我们欣赏着优秀选手的精彩展示,也深深感受着教师之间的差距造成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别。同一首歌,在相同年级学生面前所产生的影响力和承载出的知识点完全不同。有的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尽情展示自己,甚至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了。而有的课堂上,学生却被老师视为道具,被动地、努力地配合着老师,毫无表情的哼唱着一遍又一遍重复的歌词。而师生互动时,紧张的神情难以掩饰他们唯恐哪儿没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的忐忑心理。还有一部分老师,或许只是个音乐爱好者而已,弹琴时仿佛用着“九牛二虎”之力,范唱时高音上不去,休止符出不来,实在为难了“悦耳”“动听”这些本该用在音乐课堂上的形容词。这样的专业水准,很难让学生尽情享受到音乐之美。也有一些选手或是因为紧张,显得过于理性,教学环节“一板一眼”,虽然认真的传授了乐理知识,教会了学生要唱的歌曲,却让音乐课少了一些该有的灵动。还有个别教师,专业方面其实很有优势,但是,课堂上过于注重教师自身的才艺展示,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赛后思考
(无数次嘲笑自己:有什么资格去思考教育?又有什么能力来谈论教育?却还总要把很幼稚的观点、极粗浅的认识留在这里,毫无意义!)
1、刘主任在赛前反复强调,市优赛的目的绝不只是从各县区的选手中分出胜负,排出名次。而是重在选手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那么,市教科所能否在适当的时候安排赛后的现场研讨?让相同学科的老师畅所欲言,谈出问题,道出经验。让专业素质很强的评委老师现场点评,即兴解疑,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活动目的。
2、三县两区的参赛选手都是经过初赛“过滤”的优秀教师,为什么好几位选手一看就是非音乐专业的教师?音乐教学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音乐对于学生个性形成、气质修炼、情操陶冶都是很有帮助的。即使师资问题难以解决,那么,对音乐教师基本功的培训是不是值得更加重视呢?某些专业方面的单项竞赛或许也是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准的途径之一。
3、人们都说教学是一种艺术,通常强调的是技巧。而音乐教学是创造艺术的艺术,需要天赋赐予的一点灵气、见识形成的一种大气、专业修炼到家的底气和个性使然的激情与活力。我们不必太为难自己,要么去努力教好能教好的学科,只把音乐当成一种爱好。要么就得当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吹拉弹唱不能样样精通,最起码会一种乐器,且能唱好学生课本中的每一首歌曲。否则,咱们面对的学生如何能对音乐产生兴趣?另外,好的音乐课一定美的,除了跳跃的音符,板书也应该是一道风景。我们不求把字写得多好看,但写端正、醒目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哦。
第二篇:优质课竞赛活动总结
陈家集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英语优质课竞赛活动总结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我校于5月8日组织开展了英语优质课评选活动,活动展示了各位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风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为期一天的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讲课教师认真准备、精心设计,相关学科教师主动听课,整个评选活动顺利进行,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本次活动是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升课改理念。为使本次活动真正收到实效,每节课结束后评委和听课教师立即上交评分表,每节课下课后即出成绩,确保活动公开、公正、公平进行。
本次活动有4名教师参赛,其中女教师3名,男教师1名,全校有18人次参与听评课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正视乡村学生的差异,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的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书感悟,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将情景引入课堂,运用生动形象的故事,组织有趣的活动,将学习赋于听说活动之中,使之变得生动、有趣;有的将动手、动脑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学习,拓宽学生的思维;有的很重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把生活中的事物或影视中的故事录像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有的在教学中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意识,挖掘教材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全面体现育人的目的。3.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打破了传统的“教教材”的观念和作法。以教材为基础收集课程资源。比如有的老师课前让学生收集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信息;当堂创设活动的场景;联系实际和学生熟悉的事物等,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把教学内容融入于情境之中,增强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恰当合理地使用了教材。
二、存在问题 本次优质课评选,展示了我校教师朝气蓬勃的精神风采,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看到成绩和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教师研读教材不够透彻、理解把握教材不够准。纵观4节课,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研读不深、理解把握不准。教学的关键处、难点的突破处都体现的不够。有些教师的教学只停留在表面,比较肤浅,有的课刚进行到关键的地方就戛然而止,给教学造成了缺失和遗憾。
2.注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实施后,通过学习与引导,教师的观念不断得以更新,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一堂课下来,课堂环节齐备,活动热热闹闹,学生只感受到浮光掠影、纷繁杂乱的东西在眼前一闪而过,而未能留下真正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点滴印象。在这几节课中,就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有的课堂环节看似热闹,其实无效!形式是多样了,学生是活动了,可大脑没动起来。
三、获奖教师:一等奖冯华 二等奖 董霞 李芬霞
四、反思与建议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常规教学。强调集体备课,强化精品意识,在备课方面,教师在全面深入备课的前提下,要写出详细的教案,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在上课方面,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练习设计要做到有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梯度密度要合理。2.合理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特别是教学研讨会、优质课评选观摩等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总之,这次优质课评选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关心、老师的支持,在参评老师和各位评委的共同努力下,评选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
2018.5.10
陈家集中学英语教研组
第三篇:优质课竞赛活动方案
理综组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方案
为促进我校教师的物理、化学、生物教师间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借此平台,发现和培养优秀骨干教师以促进轻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经学校研究决定于2013年5月27日起,开展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落实《新课标》精神,促进教师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增强教改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探讨实践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新课程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参赛对象及参赛要求:
1、参赛对象为本学期秀水中学理综组任课教师。
2、参赛授课内容为现行初中物理、化学、生物课本,即本学期正在使用的课本。通过抽签决定上课班级上课内容。除只任初三物理、化学的教师,上复习课。
3、参赛教师预先备课,上课前将本人的《教案》交组长,参赛时间为一课时,上课形式为多媒体课或本班教室。
三、比赛时间、程序:
1、本次比赛预计一个周(5月27日 28日 29日30日 31日),利用上课时间。进入班级实战课堂。
2、优质课按抽签定顺序。按先讲课后评课总结。
四、评委领导小组及评分方式
组 长:马关雄 马永凭 李瑞香 成 员:冯吉线 马稳再 廖明贤 李敏
评委人员参照《优质课评分标准》公平打分。
统计个人最后得分要弃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取平均分值(保 留两位小数)作为参赛成绩进行排名。
秀水中学理综教研组2013年5月26日
第四篇:浅议音乐优质课
浅议音乐优质课
在课改的春风吹佛中,省、州市各地纷纷举行音乐优质课比赛,通过观摩和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能做到以下的几点:
一、教师不是演员,而是导演
传统教学中的传授知识重视“经”的传授而忽视“人”的发展,而他们面对新课程新理念,以人为本,教学的重点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师不是个人讲得口若悬河,表演得淋漓尽致,而是看学生如何学,是教学优良的关键。
新课程告诉我们,现代教育不是重点看教师在如何教,而是主要看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学生如何学是教学优良的关键所在。这与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唱,学生跟”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以前是学生围着教师转,而现在的教学是教师的设计要围着学生来转。这一亮点是一个质的转变。在观摩中许多教师的课堂充分反应出这一亮点,在设计的各个环节中不是作秀,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音乐,如何歌唱,如何欣赏。
二、选择科学的练声曲,追求完美的声效感。
我们的练声曲是为本课的歌唱作准备的,所以选择练声曲应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发声的目的是为歌唱而发声,而不是为发声而发声。练声曲的选择应与教材紧扣,不能随便挑一曲作为练声曲,最高音和
最低音最好应与歌曲中的高低音相同,教师要教学生发声的方法,这个方法非常重要,在教学中不能忽视。不同的练声曲有着不同的练声方法、练声要求和练声目的,教给了学生的发声方法,方能追求完美的声效感。在练声时学生不能有喊唱现象,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科学练声,学生一旦有了正确的练声方法,应告诉学生记住这种声效感觉,在歌唱中加以充分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三、精心设计教案,巧妙活用教案。
教案的设计要精,要充分体现教学的整体思路和教学的整体环节,体现学生的学习方法,体现重难点的解决办法,还要突出一个“中心”,也就是这节课的中心任务是解决什么,是歌唱、是舞蹈、是欣赏还是其他任务,不可能在一堂课中什么问题都设计了。教案是教学的一个蓝本,是指导教学的一个具体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应灵活运用,课堂中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教案,要随机应变,根据学生的活动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课堂机智,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二度创作,即在不改变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活用教案。只有活用教案,学生才能学得好,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在课前要充分备课,课中要充分调课,课后要充分思课,只有这样,我们的教案设计才具有实效性。如某老师在上优质课时,学生学得很快,刚跟唱两遍就全会唱了,唱得很好,但老师没有及时调整教学,还在按着自己的教学设计一步一步的走,用琴带着唱、师奏谱,生唱词等。这样,学生才唱一会就觉得不耐烦了,觉得乏味,没兴趣了,课堂上就出现了吵闹的现象,整个教学过程就散了。
四、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兴趣为主线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音乐课,老师只有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在有趣、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才能很好接受老师想要受与的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产生创造美的激情。就象汤老师在上《王老先生有块地》时,把王老先生家的门铃设计成节奏,敲对了就开门;把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设计成牵手上街的小朋友等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制作了有趣的课件,设计新颖的问题,把枯燥的乐理知识拟人化,学生很轻松就掌握了乐理知识。
五、挖掘歌词中的德育,把握歌曲中的美育。
一个人,先不管他成才与否,要先学会做人,学生来学校受教育。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音乐教师,更应该让学生在这一堂音乐中体现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优质课竞赛中部分教师忽视了这一特点,只求得完成一堂教学任务而已。教师要充分挖掘歌词中的德育因素,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如何挖掘歌词中的德育因素呢?这一因素不是教师说出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在老师的精心引导下,在理解歌词,拓展意义下,教师不用说包含的德育意义,其学生已经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了。(如在讲解休止符时,用红色的粉笔把休止符画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在歌唱中看到要停,就像过马路时看到红灯亮了也要停一样。)
四、科学运用教育技术,精巧制作音乐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给我们的音乐课带来了辉煌,给学生带来了
新的视野。音乐课在有条件的地方更应借其长处,实施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果。当然不一定每当有音乐优质课竞赛我们都必须要有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更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比如某一音乐老师整堂音乐课都没有用录音机,没有用多媒体课件,只用了一台普通的风琴,不也一样地上得很好吗?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性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也是必要的,这对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肯定有宜,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多媒体课件是优质课竞赛中的必须品。如何制作和使用音乐课件呢?首先,要学会使用课件,课前要熟悉课件,如果是自己制作的课件就不愁使用了,如果是别人制作的课件,那就得先学会再上课使用。其次,在制作上要讲究课件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不能使课件的各处环节肢离破碎,要使它们具有连续性。第三,在课件的图片选择上要与歌曲教学相衔接,不能使所选图片与课题格格不入。第四,在音乐选择上要利用音乐软件进行处理后再使用,如乐段、乐句的局部学习,不能在中途中止。第五,在课件整体设计上要具个性特色,要尽量地使用制作软件的最优功效,以反应出课件的特色。
总之,课堂是一片心灵交流的园地,是知识甘泉流淌的园地,是学生训练思维,提高技能的实验田。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始终让孩子保有兴趣,循序渐进地完成预设的教案,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课堂自然真实,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永远充满生机,让自己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让每节课都能成为师生视觉和听觉的佳宴。我们的课堂才更有活力,才更有生命力,更有价值。
第五篇: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方案
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更深入的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升我园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结合我园本学期工作安排,经研究特制定以下方案。
二、参赛对象:部分青年教师
三、比赛时间:2013年10月25日至10月29日
四、教学活动设计基本要求
1、活动的选材要新颖,本次活动选材要符合幼儿身心的发展特点,满足幼儿兴趣需要,有效实现教育目标,可行性强。
2、活动的准备要充分,教学具制作要精益求精。
3、活动过程要面向全体、注重个体差异,教学环节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
3、教学方法要恰当选择和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自主、合作、探究并重视体验过程,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五、评比领导小组
组长:罗顶秀副组长:韩巧云
评委:刘茂芳 张爱粉刘静朱燕
六、评比标准(详情见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