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优质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瑶族舞曲》
一.活动目的:
1.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优美欢快热情的节奏。
2.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动作、颜色、线条、绘画等形式表现乐曲的各段不同特点。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音乐。
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笔、画纸、录音机、乐曲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律动进场《真善美的世界》。
2.直接引题: “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其中瑶族不仅山美、水美、人美,音乐也很美。我们一起来听听《瑶族舞曲》。” 3.完整欣赏乐曲。
第1遍:你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有几段?
第2遍:哪几段听起来的感觉是一样的?是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与第三段感觉是一样的,都是缓慢优美的节奏,第二段是欢快热烈的节奏。
4.音乐欣赏与美术欣赏相结合。
(1)曲子里快的节奏、慢的节奏,我们可以怎么表现?(动作、线条、颜色、绘画)(2)出示色块图,让幼儿讲讲图上有哪些颜色?快的节奏可以用些什么颜色?慢的节奏可以用些什么颜色?
师小结:红色、橙色、黄色让人感觉很热情,同它来表现快的节奏;蓝色、白色、粉色让人感觉柔和,用它表现慢的节奏。
(3)出示多媒体课件。今天,老师带来了4幅画,现在请小朋友一边看着这些画,一边听音乐,找一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与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A: 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
B: 听第二段音乐,找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和第二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5.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乐曲。
小朋友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看了这么美的画,也想自己动手来画。你喜欢哪一段,就把这一段的感觉画下来。画完了告诉小朋友你画的是哪一段?为什么要这样画? 6.幼儿相互欣赏交流,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欢乐颂》
活动目的: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归纳整理歌词,并能用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
2、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
活动准备:
1、活动背景图一幅,节奏谱二张,图谱一张.
2、符号标志若干,《郊游》、《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份图谱。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室。
幼儿在《郊游》歌声中欢快的边动作边进入。
二、练声、节奏型练习。
引导幼儿看节奏谱,模仿动物叫声:
①
/ 吱
吱
吱
吱 / 吱
吱 吱
吱
② / 游 游 游 游
/
游
游 游
三、引出主题,并理解歌词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① 师清唱,边唱边指图谱。②提问:
a、听了刚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指图谱)
b、解释脚印:因为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脚印。
2、完整朗读歌词。
四、掌握歌词内容。
1、用各种动作创造表现歌词内容。①个别幼儿表现。② 自由组合表现。
2、老师指图谱,幼儿坐下安静完整朗读。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边朗诵边打出节奏。
五、熟悉旋律,学唱歌曲。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放录音磁带)2、用象声词“啦”唱,熟悉旋律。3、幼儿自指小图谱,听音乐学唱。4、师生共同指大图谱唱。5、出示符号“▼”、“︵”,引导幼儿唱好顿音、连音和强音记号。6、吿诉幼儿歌曲名称。7、合唱:
① 幼儿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词。② 幼儿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词。
六、结束:
幼儿手持话筒,边唱歌边走出活动室。
第二篇:音乐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
2、通过了解梅兰芳,初步认识京剧艺术,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及相关知识。
3、通过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及《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通过唱念做打进一步体会梅兰芳京剧艺术的魅力。
4、通过学习了解,感受京剧不仅是我们民族艺术的国粹,更是一种文化,知道京剧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
1、聆听京剧唱段,在师生互动及长短鉴赏中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鉴赏、唱念做打等艺术实践活动。
教前准备:
师:收集相关的影象、视频、图片等资料,课件制作
生;要求在课外从不同渠道查阅有关梅兰芳的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以备课堂上进行介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 二欣赏电影,激趣引题
师:有人这样来评价他,他是一个传奇,他是一个时代,他是一座丰碑,他更是一种绝唱。
他可以演绎出芳龄少女的娇羞神态,千娇百媚,他同样诠释着中华男儿的千古豪情,铮铮铁骨,他是谁呢?一起用电影来揭开他的名字。梅兰芳,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京剧大师梅兰芳。
三、整合资源,互动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介绍的内容及时进行交流与补充
师:课前我请同学们分为三大小组,通过查阅相关的书报、资料及网页从不同的侧面来了解梅兰芳。接下来,请每一小组派一名同学,上台进行交流。
A组同学:介绍梅兰芳的生平(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教师看PPT(这位同学介绍的非常详尽,我们来看这段文字,欧阳予倩这样赞誉:梅兰芳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评价。
B组同学:介绍四大名旦及梅兰芳的代表作品(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王瑶卿给四大名旦每人一个字的评价,直接反映各人特色。
梅兰芳——“样”
程砚秋——“唱”
荀慧生——“浪”
尚小云——“棒"
梅兰芳代表作品: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的作品,确实他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涯中,演出过大量的京、昆剧目。仅从见到的戏单、说明书、海报和专刊等资料中进行了初步整理,公开演出的剧目约有一百六七十出,当然肯定不会止有此数。梅先生以其深刻 2 的理解力和丰富的表现力,从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出发,把一些传统剧目加以再创造,实绩辉煌。梅剧中还有新编的多个“时装戏”,醒世易俗。
C组同学:讲述梅兰芳的故事
1、“蓄须明志”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伪想借梅兰芳收买人心,点缀太平,几次要他出场均遭拒绝。为了拒绝为日伪演剧,他蓄须明志,深居简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2、梅兰芳将京剧艺术带出国门
中国京剧是全面继承我国戏曲优秀传统的艺术,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文化。梅兰芳是第一个把戏剧带到外国去演出的艺术家,最早把中国戏剧介绍给世界剧坛的戏剧家,在促进我国与国际文化交流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当时外宾到中国旅游,往往向外交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观光长城;二是浏览颐和园;三是访问梅兰芳。
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他去世 前,梅兰芳曾先后三次访日,一次访美,四次访苏,一次访朝,数次游历欧美亚各国,把中国人民的情谊带给了世界人民,使中国的民族瑰宝京剧跻入世界戏剧艺术之林。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与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
3、梅兰芳纪念馆
坐落在北京护国寺街,1986年自纪念馆开放以来,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的一个窗口,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人士的瞩目,纪念馆宣扬梅兰芳和他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作出的贡献以及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光辉业绩,在宣传梅兰芳舞台艺术的同时,也在宣传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师:舞台之上的梅兰芳绚烂夺目,舞台之下的人生也是百转千回。我们再来通过视频了解一下。
四、聆听音乐,感受体验、亲身实践
1、教师播放梅兰芳的演唱录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片段),思考:该唱段表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塑造了怎样的人物情绪?
(该唱段节奏较平稳,速度较慢,色彩清丽悲凉,抒发了角色内心的忧虑和悲怆)
2、学习旦角念白“看大王醉卧帐中,我不免去到帐外闲步一回”。
戏曲舞台上的念白,也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不过舞台上的说话与生活中的说话是截然不同的。生活中的语言,经过艺术的加工、美化,才形成了艺术语言。梅兰芳的念白,是抑扬顿挫,句读分明,越是高音,越是甜润
假声:发声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假嗓发音的音调较真嗓为高。
3、欣赏“梅二代”李玉刚演唱,感受不同风格演唱特点。
他的表演既有对梅派艺术的传神模仿,又有属于年轻李玉刚自己独有的风格特点。他运用中国民歌的发声方法,使梅派京剧的韵味更加疏朗、优美、大气、嘹亮,他将歌舞艺术、戏曲艺术综合于自己的舞台表演中,开创了属于自己风格的表演形式。在服装服饰上他进行大胆的改良,融入时尚元素,从而更加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口味,使年轻观众从李玉刚的表演中深深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
4、播放梅兰芳演唱《海岛冰轮初转腾》(片段),思考:梅派唱腔有何特点?(ppt)
5学唱《海岛冰轮初转腾》(片段),感受梅派唱腔特点。唱腔醇厚流丽,感情丰富含蓄。由于他嗓音高宽清亮、圆润甜脆俱备,故音色极其纯净饱满,唱工从不矜才使气,始终保持平静从容的气度,决无气馁音懈之处。学唱要点用假音(行话叫“小嗓”)咿呀的喊,用气托着喊,不能干靠嗓子来练。与梅先生合作几十年的著名琴师徐兰沅先生有一口诀:“行腔不做作,寸劲适当足;音节要相连,不叫板捆住。少用棱角式,重要在满足;非真也非虚,似有也似无。明缓暗偷气,内中皆有骨;脱尽摩仿处,现出真面目 五、五、拓展延伸,实践练习
1、京剧相关知识介绍(PPT)
2、介绍京剧的四式:唱、念、做、打(PPT)
戏曲的做工讲求细腻而不繁琐、洗炼而不粗率,要“浑身有戏”,每个 动作,乃至微小的动作,都必须和人物性格、情绪紧密结合,统一于塑造定的人物形象的要求。梅兰芳的做工与身段经过多年努力,磨练、创新,可以说达到了美轮美奂的境地。他总体上突出一个“圆”字,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他的表演都能给人一种美好的感受。
3、梅兰芳舞台艺术——手姿(学学、试试)
4、梅兰芳身段练习:天女散花长稠舞,贵妃醉酒扇舞
5、旦角打斗(学学,试试)梅派的武打是以舞、武结合,是在“王派”(王瑶卿是把花衫、刀马、武旦的打法揉合而创造的)的基础上,又发展为舞多武少的打法。
六、在带有京剧唱腔的《北京一夜》中结束本课。
第三篇:音乐优质课教案
五年级音乐《铃儿响叮当》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全曲要唱得活泼、欢畅,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给人以欢快向上的感觉。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四、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教学重难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二声部练习时做到声部的和谐统一。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比较法、合作式…… 教学准备
课件、手风琴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上课时要养成专心听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律动练习
3.发声练习
大家还记得冬天的寒风是什么样子吗?我们用声音“HU”来模仿。
4/4 5 --- | 5 --- |……
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让学生体验短促、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进一步体会歌唱中气息的运用。
板书:
4/4 5 5 5 5 | 5 5 5 5 | ……
刚才我们分别模仿了冬天流动的风和急促的风的声音,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两种风交织在一起是什么效果。
生分声部练习。
我们来试一试加入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分组练习)
2/4(1)5 - | 5 - | 5 - | 5 - | ……
HU ……
(2)3 3 3 | 3 3 3 | 3 3 3 | 3 3 3 | ……
叮叮当,叮叮当,……
(3)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
学生三声部合作练习。
我刚才听到了“叮叮当”,这是马铃的声音。大家觉得还缺一个什么声音啊?
(马蹄声)。
师:我们能不能模仿?(弹舌)
(1)x x xx | x x xx | ……
(2)33 3 | 33 3 | 33 3 | 33 3 | ……
叮叮当,叮叮当,……
(3)11 1 | 11 1 | 11 1 | 11 1 | ……
学生合作练习,最后一拍可加入“嗨”练习。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铃儿响丁当》,边听边想想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高兴,欢乐,愉快,活泼。)
2.简介歌曲
这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作于1857年,又叫《雪橇歌》。雪橇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但我们大多是从电视上见过雪橇,同学们知道雪橇有什么用途吗(学生们讨论)?对!雪橇最初是在雪地里运送物资的,后来主要是供旅游者娱乐和用于体育比赛了。同学们知道雪橇是用什么拉的吗(学生们说一说)一般都使用马拉的,在少数地方也有用牦牛拉的,主要是运输物资。
3.学唱《铃儿响叮当》
1)聆听范唱。想一想: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根据色块回答)
2)学生随范唱轻轻唱歌词。(这首歌曲耳熟能详,估计大多数学生非常熟悉旋律)
3)听唱练习后师纠错,重点练习弱起的地方。
第三部分的最后几拍能一直强吗?(就像雪橇慢慢走远)
4)歌曲处理
在这首歌曲中,雪橇是用马拉的,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铛,雪橇上乘着欢乐的孩子们,他们迎着大风,扬鞭歌唱。
思考:假如我们坐在雪撬上会是怎样的心情?(学生回答,老师加以肯定、小结。)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勇敢、自信、乐观的精神。
强调:要求用明亮、欢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
跟着歌曲伴奏演唱。
4.二声部练习
教师可重点加入到二声部里练习
5.营造氛围
1)请几个同学用打击乐器为第一、三部分伴奏(铃声、马蹄声),出示节奏。
2)全班同学拍手齐唱(也可以随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
四、拓展
1.《铃儿响叮当》是一首西方的圣诞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英语版的《铃儿响叮当》,一起来唱一唱。
2.学生说说圣诞的来由。
学生说一说
师:圣诞节对传统的基督教徒来说,是在庆祝耶稣的诞生。他们会在圣诞节的早上去做圣诞礼拜,以纪念耶稣和发扬基督的精神。不过一般的人已把它看成一种大众化的民俗活动,是一个大家分享彼此对于家人、朋友甚至于他人的爱与关怀的日子。
五、小结
唱着《铃儿响叮当》,模仿坐雪橇的感觉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以闯关的方式进行教学,共五关,设计的这五关分别是:第一关视唱高低声部的前八小节;第二关合唱这两条视唱曲;第三关加词合唱这两句;第四关唱歌曲中前后四次的合唱;第五关唱整首歌曲。每一关都有一定的要求,从音准、音色、和谐度等各方面要求,把好每一关,环环相扣。第一关的视唱,音准是最重要的,我采用视唱、跟琴唱、小组比赛这三种方法,学生在竞争中学唱,也乐意去学,学的还不错。不仅在音准上我要求他们准,并且在声音上,也要求他们统一、和谐。由于基础打得扎实,在接下来的几个环节的学习演唱中,都没有出现明显的跑调或声音不和谐的现象。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方面,要攻克这座堡垒,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坚持不懈。
西村镇第一小学庞晓娜 2009 05
第四篇:中学音乐优质课教案
中学音乐优质课教案《走进古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古筝历史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古筝
2、通过欣赏乐曲,感受、体验部分流派乐曲的音乐内容及音乐情绪,能够分析出流派形成的原因
3、通过具体曲目片段的欣赏,让学生体会古筝与音乐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1、介绍古筝历史
2、欣赏古筝主要流派的代表曲目,感受其风格特点
3、具体曲目片段的欣赏与分析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通过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分析出流派形成的原因
2、具体曲目片段的欣赏与分析
五、教学资源
㈠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知识面比较广、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但是对于中国传统音乐了解得较少。也正是基于此,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艺术的独特魅力有所了解。希望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的同时,更能从中体验到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㈡教材分析
1、古筝的流派古筝是一件极具中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音色优美、善于表达深沉广博音乐感情的乐器。自秦、汉以来,古筝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现今中国古筝的流派主要有以下几个:山东筝派、河南筝派、陕西筝派、浙江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福建筝派、内蒙筝派和朝鲜筝派。
2、古筝主要流派的风格特征 陕西风格筝曲的鲜明特色,首先是音律上的特殊性和二个变音的游移性。七声音阶中的四级音编高,七级音偏低。所谓偏,当然不是半个音。这两个音又游移不定。一般来说,是向下滑动紧靠下一级音的;其次,在旋律进行上,一般是上行跳进,下行级进的。第三,在弹奏时的左手按弦,使用大指较多,这是出于旋律进行需要而必然使用的技术。第四,风格细腻,委婉中多悲怨;慷慨急楚,激越中有抒情。浙江古筝又称武林筝,起自浙江杭州,盛于上海,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古筝流派。风格特点明朗、细腻、绮丽、幽雅,充分表现出乐曲丰富的内涵和丰满的感情。
3、影响古筝流派形成的因素
首先,古筝的流派形成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其次,古筝流派的形成是受地域文化、审美习惯的影响。
再次,古筝流派的形成受到艺术家审美个性的影响。
从南、北两大派别来看,南派筝一般比较幽雅、柔美、稳重、含蓄抒情,注重内在感情的表现,效果性的东西较少; 左手按揉弦变化较多,比较细腻、圆润、柔慢、重韵味。弹奏起来曲调温文尔雅,细腻动人,深具柔和的南国风情。北派筝一般较泼辣、粗犷、重形象表现,效果性的东西较多; 乐曲起伏较大,有跳动感; 弹接力度也较大,气氛比较强烈; 右手技巧较南派多,也较南派难,但左手的揉按细腻变化少些,揉按一般较急较深,效果则尖硬些。其出音高亢嘹亮,苍劲有力,豪爽奔放,刚中有柔,庄重古朴,深具中原韵味。
4、古筝流派的传承与创新
艺术的生命在于变化和创新。古筝流派在历代不同演奏家的改革创新中得到流传和发展。古筝艺术同样只有在继承中创新,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
一个筝派如果仅仅停留在传承的基础上,没有创新,就会慢慢迷失发展的方向。只有技法创新,创作的创新,演奏风格手法的多重创新,才能使流派不断向前发展。传承与交流时创新的基础,前者是内部吸收,后者是外部借鉴,两者缺一不可。传承与创新是流派发展古筝艺术的原动力。创新离开了传统的继承,古筝的独特艺术个性和艺术风貌就难以延续和传承下来,古筝艺术的创新也将失去意义。继承传统是为了创新,创新也离不开传统“法度”,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既能使优秀的古筝传统得到继承,又要勇于创新。
六、教具、教学手段
课件、古筝
教师讲解,学生参与
七、教学过程
㈠导课
1、课前播放筝曲《高山流水》片段,营造课堂气氛,导入新课
2、简单介绍《高山流水》乐曲出处,引出古筝历史(意图:通过听赏,先入为主,激发学生的兴趣。)
㈡新授
1、老师介绍古筝历史
2、古筝按地域划分流派并听辨音乐引出分析古筝流派形成的因素
3、从具体风格划分为九个流派并提问
问题:①你所听到的乐曲属于哪个流派?
②风格特点是怎样的?
(意图:通过老师介绍相关资料,了解古筝流派的划分。)
4、演奏两首不同流派的筝曲,启发学生感受古筝流派风格特点
①第一首演奏《秦桑曲》片段,先请学生回答问题,谈感受,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总结归纳
②第二首演奏《三十三板》片段,先请学生回答问题,谈感受,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总结归纳
(意图:通过老师现场演奏古筝不同流派的作品,引导学生欣
赏并感受古筝流派风格特点。)
5、具体乐曲欣赏分析
①欣赏《临安遗恨》片段1,提问:这首乐曲音乐情绪是什么样的?
②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总结归纳
③欣赏《临安遗恨》片段
2、提问
④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总结归纳
6、古筝的传承与创新
八、课后小结
第五篇:小学音乐优质课教案
小学音乐优质课教案
姓
名:
单
位:白沙中心小学
学
号:程琳
13050254
《折纸船》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折纸船》,并能从中感受大陆与台湾同胞团结友爱的真挚感情。
2.知道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3.能感知童声、男声和女声三种人声音色的特点及表现力,并能分辨其音色。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唱《折纸船》这首歌曲,情感的体验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
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景、引发兴趣(1)找台湾
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台湾的位置,观察其形状,量一量与大陆的距离;找出一些台湾的著名山水、地名。(2)谈台湾
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台湾,说说其风土人情与富饶的物产。后老师综合。(3)听相关音乐 播放《鼓浪屿之波》,让学生体会几十年来大陆与台湾人民不绝的思念之情。
二、新歌教学
1、发声练习引发情感。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台湾和我们一水相隔,就让风姐姐捎去我们的美好祝愿吧!”
课件出示发声练习曲《风儿的歌》
(1)学生完整听赏《风儿的歌》,感受风儿是怎样吹的?(轻轻吹)
(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体验“u”的发声方法。
(3)学生轻声练唱。
(4)学生创编演唱,卡侬形式的二声部合唱。用最美的声音,唱出期盼的心情,让风姐姐捎去台湾。
例 1=C 2/4 3 5 6 | 5 — |6 5 4 3 |2 — |1— |6— | i — |5 — |
风儿 轻轻吹,唱 着 快 乐 歌。lu lu 1u 1u
台湾小朋 友,早 日 归 来 吧!lu lu lu lu
i 6 1 6| i 5 5 5|6 4 3 2|1— │┃
hu1u 1u1u hu1u 1u 1u hu 1u 1u 1u 1u 2尝试体验——情感激发
师:同学们,台湾小朋友听到你们的祝福,非常想到祖国来看看让我们折只小船去接他们!
语言过渡,揭示课题:《折纸船》
1、聆听歌曲,感受情感。
(1)教师边折纸船,边演唱歌曲,使学生初步领略歌曲风格特点,体会歌曲的情绪。(热情、欢快地)
(2)接下来学生在《折纸船》的音乐中,也折一只小船。
(3)折好后,学生手拿纸船,满怀迎接台湾小朋友的愉快心情,随着音乐节奏律动,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绪。
2、朗读歌词,增进情感。
师:同学们,船儿到港了,台湾小朋友来迎接我们,让我们相互问候吧!
【这一情境创设与上一环节环环相扣,遥相呼应。】
课件出示两种节奏的问候语。
×× ××|×× ×‖
你好 你好你们 好
×·× ××|×— ‖
你 好 你们好
3、演唱歌曲,内化情感。
(1)用1u模唱歌曲旋律。
(2)教师弹奏旋律,学生默唱歌词。
(3)让已经会唱某些乐句的学生唱一唱,并教教其他学生。(4)学生找出容易唱错或唱不准的地方。(5)进行多种形式演唱。(教师与学生合作,让学生选出或自荐一人领唱,男女声演唱等)
三、课堂小结:盼祖国统一这一主题不仅仅只表现在《折纸船》这首歌曲中,在其它歌曲、文学作品、书画作品中,都有体现。如歌曲《鼓浪屿之波》、《我的中国心》、诗歌《乡愁》等,在课后学生进行搜集,唱一唱,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