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音乐
如何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音乐
音乐和律动是一对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音乐律动是一种在聆听声音与音乐的过程中,透过全身的活动,以想象、创造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及感受力。检验一个人的乐感最好的方法是看其律动(节奏感)如何,因此律动是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1)学做阅兵时的解放军。教师弹奏与步伐一致的进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学习雷锋好榜样》等。让学生们排着队跟着音乐节拍踏步向前走。要求精神振奋、步伐一致(手臂前后摆动、腿的前后步伐)、节奏感强。进行曲是训练学生掌握强弱规律,把握节拍的最好方法。音乐课的开始常让学生们在教室门外排着队,听着进行曲踏步进入课堂。既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又激发了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2)走着去,跑回来。用走去感受旋律雄壮、节奏鲜明铿锵有力的进行曲,用跑来感受音乐节奏密集性的变化。如:走的音乐
跑的音乐
(3)学做小鸟飞翔。抒情音乐或者散板式的自由音乐是学生学小鸟飞翔的最好选择,如《小燕子》、《牧歌》、《小鸟.小鸟》、《威尼斯船歌》、《红蜻蜓》等。让学生们跟随着音乐的起伏、快慢,双臂展开上下波动起来来模仿小鸟的飞翔动作,双脚踏着碎步前行,让学生们体验音乐的美妙和小鸟飞翔的快感。
(4)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的情绪。情绪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音乐作为情感艺术,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表现出来,音乐的主要表现要素有音色、速度、力度、旋律线条、节奏、调式、和声等。首先让学生多欣赏几遍音乐,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理解创造性的做一些动作、表情。如听赏了河北吹歌《放驴》、山西民歌《看秧歌》学生们会欢天喜地的蹦蹦跳跳,听赏了东北民间乐曲《江河水》、山东民间乐曲《一枝花》、江苏阿炳的《二泉映月》学生们会做一些痛苦悲伤的表情及沉重缓慢的动作。
(5)听音乐模仿动物及感受音乐情绪。听了音乐后让学生去想象、联想,拟人化地去表现音乐内容:听了《动物狂欢节》的音乐,让学生模仿大象、天鹅、老虎、狮子、乌龟等,听了唢呐曲《百鸟朝凤》、笛子《百鸟引》、二胡《空山鸟语》、《赛马》、《战马奔腾》、《蚂蚁》、笙《唤凤》等乐曲去模仿各种鸟叫、马鸣及各乐曲所表达的音乐情绪。如有的同学听赏了《空山鸟语》后,起了一非常有趣的标题《捉鸡》。这说明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是不同的,在音乐教学中也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在律动中感受速度、力度。速度、力度对表现音乐形象、情感很重要。同样的一段音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奏),其情绪、形象是截然不同的。学生们通过聆听同一段音乐不同速度力度的演唱(奏),来感受体验不同情绪、不同形象的画面、人物及情绪,并编创出不同的动作。
(7)在律动中感受节奏。节奏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但基本节奏却是不变的,如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休止符是不变的。学生可以手持一件乐器,边奏边舞,还可以拍手、跺脚、摇头等来表现不同节奏。还可将常见的音符形象化。如:全音符像敲钟、二分音符像拉大锯、四分音符像走路、八分音符像跑步、十六分音符像开火车、前十六和后十六音符像马蹄声、附点音符像瘸子在走路等等,然后可以运用这些节奏来模仿做游戏(有故事情节的游戏、舞蹈动作的游戏等),让学生们感受和体验节奏的韵律美。音乐与律动紧密相连,在音乐中做律动,在律动中体现音乐。这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手段和目的。在音乐课中学生应能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让音乐这种立意美、情境美、曲调美、节奏美、旋律美、和声美、韵律美、配器美、伴奏美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潮。这也是音乐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
如何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音乐
音乐和律动是一对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音乐律动是一种在聆听声音与音乐的过程中,透过全身的活动,以想象、创造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及感受力。检验一个人的乐感最好的方法是看其律动(节奏感)如何,因此律动是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1)学做阅兵时的解放军。教师弹奏与步伐一致的进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学习雷锋好榜样》等。让学生们排着队跟着音乐节拍踏步向前走。要求精神振奋、步伐一致(手臂前后摆动、腿的前后步伐)、节奏感强。进行曲是训练学生掌握强弱规律,把握节拍的最好方法。音乐课的开始常让学生们在教室门外排着队,听着进行曲踏步进入课堂。既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又激发了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2)走着去,跑回来。用走去感受铿锵有力的进行曲,用跑来感受音乐节奏密集性的变化。如: 走的音乐
跑的音乐
(3)学做小鸟飞翔。抒情音乐或者散板式的自由音乐是学生学小鸟飞翔的最好选择,如《小燕子》、《牧歌》、《小鸟.小鸟》、《威尼斯船歌》、《红蜻蜓》等。让学生们跟随着音乐的起伏、快慢,双臂展开上下波动起来来模仿小鸟的飞翔动作,双脚踏着碎步前行,让学生们体验音乐的美妙和小鸟飞翔的快感。
(4)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的情绪。情绪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音乐作为情感艺术,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表现出来,音乐的主要表现要素有音色、速度、力度、旋律线条、节奏、调式、和声等。首先让学生多欣赏几遍音乐,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理解创造性的做一些动作、表情。如听赏了河北吹歌《放驴》、山西民歌《看秧歌》学生们会欢天喜地的蹦蹦跳跳,听赏了东北民间乐曲《江河水》、山东民间乐曲《一枝花》、江苏阿炳的《二泉映月》学生们会做一些痛苦悲伤的表情及沉重缓慢的动作。
(5)听音乐模仿动物及感受音乐情绪。听了音乐后让学生去想象、联想,拟人化地去表现音乐内容:听了《动物狂欢节》的音乐,让学生模仿大象、天鹅、老虎、狮子、乌龟等,听了唢呐曲《百鸟朝凤》、笛子《百鸟引》、二胡《空山鸟语》、《赛马》、《战马奔腾》、《蚂蚁》、笙《唤凤》等乐曲去模仿各种鸟叫、马鸣及各乐曲所表达的音乐情绪。如有的同学听赏了《空山鸟语》后,起了一非常有趣的标题《捉鸡》。这说明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是不同的,在音乐教学中也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在律动中感受速度、力度。速度、力度对表现音乐形象、情感很重要。同样的一段音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奏),其情绪、形象是截然不同的。学生们通过聆听同一段音乐不同速度力度的演唱(奏),来感受体验不同情绪、不同形象的画面、人物及情绪,并做出不同的动作。
(7)在律动中感受节奏。节奏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但基本节奏却是不变的,如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休止符是不变的。学生可以手持一件乐器,边奏边舞,还可以拍手、跺脚等来表现不同节奏。还可将常见的音符形象化。如:全音符像敲钟、二分音符像拉大锯、四分音符像走路、八分音符像跑步、十六分音符像开火车、前十六和后十六音符像马蹄声、附点音符像瘸子在走路等等,然后可以运用这些节奏来模仿做游戏(有故事情节的游戏、舞蹈动作的游戏等),让学生们感受和体验节奏的律动美。
音乐与律动紧密相连,在音乐中做律动,在律动中体现音乐。这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手段和目的。在音乐课中学生应能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让音乐这种立意美、情境美、曲调美、节奏美、旋律美、和声美、韵律美、配器美、伴奏美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潮。这也是音乐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
第二篇:如何让学生在欣赏课中快乐地感受音乐
如何让学生在欣赏课中快乐地感受音乐
南宁九中
蒋淑荣
现在的音乐欣赏课如果只让学生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分析音乐的结构,一首短小的乐曲学生可能会接受。如果时间较长的大型的管弦乐曲或交响乐曲,那就很难让学生好好听完。一节课下来什么兴趣也没有,对初中生来说,他没有音乐的专业知识,大部分乐器都不太了解,特别是音色更加不熟,就很难去认真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的内涵。所以学生对这类音乐厌烦,达不到欣赏效果。因此我在上音乐课时,尝试了几种方法,还有一定的收效,不妨与大家一起共同讨论学习。
一、带着问题欣赏音乐
因为一节课只让学生去感受,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观察能力。这并不是一堂好课。我在有些欣赏课时经常设计一些问题,形式多样,照顾全体,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回答问题,还有分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回答。比如在七年级下册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我就从审题出发设计一些问题,:如:请欣赏音乐从音乐中求答问题:1.为什么这首乐曲称新疆之春而不是南宁之春?2.为什么这首乐曲用小提琴来演奏?如果换一种乐器有同样的效果?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自然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很用心去感受,去思考,去理想,去想象,培养了学生各方法的一些能力。这样学生从乐曲的第二乐段中感受到典型的新疆舞蹈音乐,并很自然的学起打起手鼓敲起节奏来,强烈地感受到了新疆音乐的特点。所以,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从第二个问题中悟出小提琴的音色特点,明亮、清新、流畅,用它来描绘春天是最好不过了。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在欣赏中快乐地学到知识。
二、用比较法去理解音乐的曲式结构
在理解音乐的曲式结构时,因为学生对曲式结构这词理解很抽象,它不象文字可以直观地去感受,而音乐必须通过去听,用心去感受它的节奏、力度、速度、情绪等一些音乐要素,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去理解。所以为了让学生能理解曲式结构,我经常使用一些比较法,把乐曲中的不同段落把它剪接出来,让学生反复地听,反复地去比较它的节奏、力度、速度、情绪变化等,通过比较学生就能感受到各段落的不同之处。这样可能容易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曲式结构。比如管弦乐曲“春节序曲”,我把第二段的抒情部分和第一段的欢快部分把它剪接出来让学生去比较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很容易听出来了,同时感受到这是两段不同情绪、不同节奏的音乐。
三、让学生亲自演唱,节奏主题旋律
为了让学生快乐地去理解音乐,记住音乐,加强对音乐的印象,必须让学生反复演唱、演奏乐曲的主题旋律,通过演唱来感受音乐的情绪,感受学习音乐的快乐,因此,也是更好地记住音乐的最好途径。
比如,在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时,为了让学生感受“红旗颂”那宏伟而富有歌唱性的主题旋律时,我让学生反复演唱演奏主题旋律1 21 72 6|5.6 16 13|5.4 32 35|2——— 通过反复演唱、演奏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记忆和理解。特别是要求学生带着情感去演奏。用心去演奏。更加感受到音乐的宏伟壮丽。
四、创设情景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音乐
在音乐欣赏课时,根据音乐的特点也可设计一些动作场景来配合音乐。这样使学生更能亲自感受到音乐的情绪,更能理解音乐的描绘。比如我在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时前面第一段引子部分我要求学生听到国歌音调响起时全体起立,当弦乐奏响红旗主题时,大家仰望红旗敬礼。当第二段描述革命烽火历程时,请一个同学讲英雄的故事,听到进行曲步伐节奏时要求学生跟着音乐、踩着节奏、昂首阔步前进,这样学生用动作来描绘音乐情景,跟着音乐情绪走,使学生更能感受到音乐的情趣,更能积发学生的积极性。
五、听音乐,创编动作 根据欣赏音乐的内容而定,根据音乐的特点也可要求学生听完音乐后,想象一些动作来表达音乐。比如在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拉的钢琴独奏“蝴蝶”时,要求同学们模仿蝴蝶的一些动作来随着音乐起舞,根据音乐的描绘来想象蝴蝶飞行时的各种形象,动作被同学模仿得非常生动有趣学着蝴蝶的样子一会起伏,一会飞进花丛中,一会跳舞追逐。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形象动作来表现各种不同的动物形象及特点这样学生现听现演更有乐趣。在欣赏西班牙斗牛舞曲时要求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来模仿斗牛的动作来感受那流畅的奔放的勇敢的斗牛士音乐。
六、听音乐发挥想象写自己的感受
有些音乐可以要求听后写一些感受,听完后这首音乐会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会使你联想到什么?会激发你一种什么情感。要求学生写一篇对音乐的段想。比如在八年级下册欣赏大提琴独奏曲它那柔美的抒情旋律会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听候会激发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你的情绪会随着音乐起什么样的变化。很多同学都写到了柔美恬静的旋律把他们带到了童年的往事当中去,想起了自己的伙伴、亲人、趣事等,这样让学生用一些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可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积累下来的点滴经验,我通过自己的尝试有一定效果。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在课堂上可以用一些不同的欣赏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音乐,在快乐中享受音乐,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第三篇: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快乐
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快乐
分享,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班有一位活泼可爱,淘气又赖皮的小伙子。
他,有一个温馨的名字。他,也是一个看上去非常开朗、活泼的小男孩。日常生活中,总是跟班里的同学玩成一团。可是,我多次发现我们在举行分享会的时候,他从家里带回来的零食基本没有动,而是全程索取其他同学的零食。当时,我还以为他只是霸道而已,所以只抢别人的。但我已经留意他这个行为了。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他总是会有这个毛病,自己的东西总是不愿意与别人分享。
为了帮助他改掉这个毛病,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与家长沟通,找准切入点。我联系他的父母,向他们提出自己发现孩子不愿意跟别人分享的这个问题。然后了解孩子在家中分享的情况。得知孩子在家中也不乐于与邻居们分享,然而据我了解,他父母是大方得体的人,为何他会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呢?所以,我与家长约定日常生活中如何引导孩子分享。
二、日常生活中,找好机会相机引导。日常生活中,我常会在课堂上让学生们通过获得的奖品而跟同学们分享,让他们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让他们从而明白分享快乐的道理,并且常会找他聊天,了解他不愿意分享的原因:发现他不是不愿意把东西与其他人分享,换句话说,也就是他不敢与别人分享。
三、当与家长再深入了解的时候,发现他在父母鼓励的情况下会与大人分享。可是更多的时候,当他伸手把好吃的东西给予大人一起分享的时候,这时大人们都会说:“不用,谢谢你!我们是逗着你玩的,你自己吃吧!”简单的一个谢绝会使孩子觉得你们都在“耍”他。无形中就会造成伤害他的自尊。就类似“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当下一次别人再向他要分享的时候,他便自然下意识地去保护自己,防止自己再次被“耍”而不愿意与别人分享。
班级举办活动的时候,我总是在一边鼓励他,让他主动去跟别人分享,然后再说说自己分享后的感受。让他从中一点一滴的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慢慢的学会与别人分享快乐。
四、懂得分享的快乐。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孩子赢得玩伴,使孩子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得言语表达、人际交流等技能,帮助孩子学会与他人和睦相 处、共同享受,使其成年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确保心理健康,避免形成自私、任性、冷漠等不良个性。当这个学期,我们班再次开展分享会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行为让我非常的吃惊,我看到班里有一个小伙子拿着一大袋的东西,到处跟别人分享,并且一边分享,一边笑着。我好奇走过去问道:“这次是妈妈告诉你要分享的吗?”他很自豪的答道:“没有啊,是我自己主动跟他们分享的。”听到这里,我心里已经笑了。因为这个小伙子,已经懂得了分享的快乐了。
看到他由原来不愿意与同学分享到主动与同学们分享的转变,让我明白到教育无处不在,教育力量的强大。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
第四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命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命
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德育显性课程,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生命教育中更是承担了极其重要的责任。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关注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地、创造地落实生命纲要,首先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内容与主题的选择上注重适切性,不做加法,紧密结合课程资源,利用好课内外的有效途径与手段,充分挖掘生命教育的内容,凸现生命教育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富于生命力的教育教学活动。
《学游戏,做游戏》是科教版二年级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中第四单元《一起玩游戏》中的一课,该单元是本学科第一次出现的以“玩”为主题的单元。“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游戏恰恰是形成学生个性的重要方式,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游戏可以培养人的品性、兴趣;形成人的性格;增长知识,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学会玩游戏是人生的重要内容。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状态进一步观察分析,发现很多低年级学生不会真正地玩游戏,误将奔跑打闹作为游戏的一种方式;有些则是单一地将电子游戏作为游戏的全部;也有些学生不能与他人合作,健康安全地玩游戏„„可以说,他们对游戏的认识是点滴的、零星的。在此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了解一些游戏的玩法,以及一种玩具的多种玩法;了解并学习一些老游戏,体会在简朴的生活中创造快乐;愿意和小伙伴一起合作玩健康的游戏,体会到玩游戏真快乐。此外,本堂课的教学时间已临近学期结束,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与寒假生活相结合,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假期中继续拓展游戏活动,丰富愉快的寒假生活。
由于这次公开课教学是借班上课的形式,因此,我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次课前访问了解,在沟通中,发现这个班级的学生比较天真也比较好动,对于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但又有些胆怯„„
如果在备课中加入对这些孩子特点的思考,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手段,无疑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想到了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方式之一——游戏,来辅助教学。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孩子们体验、感悟、发现、探究,从而获得认识、情感和行为各方面的发展。
一、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学习
在这节课的引入部分,我设计了“跟着节拍走”这个游戏活动环节,让学生在节奏强烈的舞曲中跳一跳,动一动,初步感受游戏的快乐。由于教学手段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眼、耳、手、脚„„原本还有些怯场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游戏活动中,他们的脚步开始踏得有力了,声音变得响亮了,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容,学生学习的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为师生间进一步交流沟通创造了条件。可以说,这样的活动体验是快乐的、充满童趣的,是学生喜爱的,也为学生下面的学习、认知和体验打下了基础。[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老师有个建议,让我们初次相识的大朋友、小朋友先来做个游戏来开始今天的这堂课好吗?
这个游戏就叫做跟着节拍走。让我们跟着跳动的节拍动起来。愿意跟老师一块儿热热身的小朋友,跟我踏起脚步,走到中间来!12,12,1234 游戏过程:左手举起来,右手举起来,现在不要动,现在不要动,现在还是不要动,原地转一圈。现在蹲一蹲,现在跑一跑,伸伸手,弯弯腰,再把屁股拍一拍。(**)1234567,跟我一起跑起来,跑得快一点,*****,拍得慢一点,1212,再把脚步放得轻又慢,1——2,1——2,轻声回到座位上。师:你觉得这个游戏有趣吗?
生:我觉得这个音乐节奏感很强,自己好像在做游戏,又好像在跳disco。生:我想举起右手,可不知怎么的偏偏举起了左手。
生:做了这个游戏后,我浑身都来劲,和大家一起做游戏真快乐。生:„„
师:是呀,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各种各样的游戏就时常陪伴着我们,使我们结交到了许多的小伙伴。瞧,操场上、儿童乐园里,到处洋溢着欢乐的笑声,多开心呀!放假了,我们的活动天地更宽了,在学习的同时,不忘健康有益的游戏,使自己在快乐中玩,在玩中得到进步,让假期过得有意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多彩的游戏王国。学游戏,做游戏,(出示课题)让自己变得聪明、健康、有活力。
二、在游戏活动中获取新知
在新授的过程中,穿插深受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首先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角,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体验、感悟,获取新知,懂得道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在“跟着节拍走”这个游戏之后,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实际广泛地交流了自己曾经玩过的游戏,或者当场玩一玩,让他们在交流为什么喜欢玩这些游戏理由的同时,体会了游戏的作用——强身健体、消除疲劳、锻炼思维、增长知识、增进友谊。从而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玩健康有意义游戏的兴趣。
“学游戏,做游戏”中“做游戏”也有一定的窍门。于是,我在让学生了解游戏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巧手搭高楼”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团结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合作中领悟做游戏时需要冷静细心、动脑筋使巧劲多实践;友好竞争不耍赖;让学生在玩玩、学学的游戏活动中初步感知了做游戏的窍门。也正因为每位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自己的体验,大家在交流中,积极发言,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教学片断] 师:说到游戏,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你们现在在学校里都会玩哪些游戏啊?(学生交流各自喜欢玩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青蛙跳等)
师:你们会玩这么多的游戏,那么,图上的小朋友在玩哪些游戏呢?把书翻到p52看一看,都有哪些游戏?这些游戏你都会玩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师:这些游戏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生:算24点时,我可紧张啦!又能练计算,还能使我反映更快。生:复习完功课后,做做跳房子的游戏,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生:抖鸡游戏可以锻炼我的体魄,使自己变得更结实。
(教师板书:强身健体、消除疲劳、锻炼思维、增长知识、增进友谊)
师:是啊,游戏的作用可真大呀!我们在玩这些对健康有益的游戏时,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师:“巧手搭高楼”的游戏你们知道吗?这个游戏非常时髦,经久不衰,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那么吸引人呢?让我们在游戏中找找答案。(介绍游戏规则)学生游戏,交流感受
师:为什么这一组既垒得高,又不倒?他们取胜的秘诀到底在哪里?他们队为什么会输? 生:游戏方法没有掌握好。生:他们配合非常的默契。生:他们动脑筋,使巧劲了。生: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抽砖头时,尽量不要抽取两端的砖头,抽中间的,这样能够保持平衡,不容易倒塌。[出示游戏窍门:] 冷静细心,团结合作 动脑筋使巧劲多实践 友好竞争不耍赖
三、在游戏活动中探究创新 [教学片断] 师:游戏伴随着我们生活,伴随着我们学习,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它是我们亲密的伙伴。你们可知道,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爸爸、妈妈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他们小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呢?让我们乘坐时空隧道,回到过去走一走、看一看。以电影方式播放老游戏(参看p54)你看到了哪些游戏? 学生交流所看到的内容
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回去问问爸爸妈妈及你的长辈,他们小时候都玩过些什么老游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学生交流并出示实物,教师演示抽陀螺、抖空竹)
师:刚才,有些同学交流的老游戏其实是我们上海传统的弄堂游戏,它们也叫做“九子游戏”,老师从爸爸妈妈那里了解到,这些游戏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做“小八腊子游戏”,你看就简单的6个字把上海人小时候玩游戏时可爱的模样给叫了出来,多有意思!
千万别小看了“小八腊子”玩的游戏,现在,这些风靡五六十年代的民间传统游戏还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的眼球,他们在以九子游戏为主题的“九子公园”内亲身体验参与,别提有多高兴了!
学生玩玩老游戏:(出示六组老游戏:跳皮筋、抖空竹、抽陀螺、夹弹子、挑游戏棒、滚铁圈)师:这些游戏你们都会玩吗?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试着玩一玩好吗?老师给你们每一组准备了一些材料,接下来,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试着玩一玩。学生游戏:
是:刚才,你们玩了那么多的老游戏。原来一根小棒、一块木头、一根铁丝就能成为我们游戏的器具。那么,你们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出示:废弃的铁圈、竹签、玻璃球、木制陀螺、橡筋、绳子、木块)讨论 生: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动手做的。
生:这些东西有些不是买的,是家里现存的。生:这些东西的道具都很简单。生:这些东西很便宜,不用花很多钱。
师:是啊,简简单单的一根绳、一根棒,就能做出那么多的游戏,带来那么多的 快乐。老游戏正是因为道具简单、游戏有趣、玩法多样,还不受限制,流传至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使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前两天,市教委、市精神文明办公室等6大单位就为我们中小学制定了份寒假生活菜单,其中有一条是建议大家去“社区学弄堂游戏”,还专门开设了“上海民间传统弄堂游戏寒假免费培训班”,现在,就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培训班里先来体验一回。是: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道具。让我们开动脑筋,张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老游戏道具简单的特点,创造出有趣的新游戏。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一组分别放置三种道具:绳子、球、麻袋,选择其中一种,也可以不使用道具来进行游戏)„„
在授课前,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父母小时候玩的一些老游戏,如:打电话、踢钮扣、金锁银锁等;在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各式各样生动有趣的老游戏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于是,我就抓住这个最佳时机,让学生认识老游戏,学学老游戏,玩玩老游戏,着重挑选了几个看似简单,学生却又不会玩的老游戏,让学生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相探讨,操作实践来学会一些老游戏,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在说说、玩玩中了解到老游戏的特点,体会了老游戏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快乐。这时,教师适时的点拨小结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老游戏至今风靡流行,成为上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原因所在正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的体现,这群从小在上海长大的孩子在感受到老游戏的文化时,心中的自豪感油然升起。
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老游戏道具简单,玩法多样的特点,并结合今年上海市教委为中小学生制定的寒假生活菜单中的一项内容“社区学弄堂游戏”,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游戏活动“超级变变变”,尝试探究出更多有趣的新游戏。这个游戏活动的设计力求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自动”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只有将生活中具有教育价值的真实素材和课堂教育相结合,我们的课才能上得生动活泼,富有“童心”、“童趣”,学生才能学得更主动更积极。生命,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抽象的词汇,似乎还太难理解,但是在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的各类活动中,通过教师采取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在体验和感悟中不断发展、深化,从而真正有效地在学科中融合生命教育,我想我们的学生是能够了解生命,感受到生命带来的快乐的。
(附教案)
科教版:《品德与社会》二年级(上)
学游戏做游戏
教学要求:
1、了解一些游戏的玩法,以及一种玩具的多种玩法。
2、了解并学习一些老游戏,体会在简朴的生活中创造的快乐。
3、愿意和小伙伴一起合作玩健康的游戏,体会到玩游戏真快乐。教学过程:
一、做游戏,揭示课题
1、游戏:跟着节拍走
让我们跟着跳动的节拍动起来。愿意跟老师一块儿热热身的小朋友,跟我踏起脚步,走到中间来!
2、谈感受:你觉得这个游戏有趣吗?
3、学生回答:
4、出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多彩的游戏王国。学游戏,做游戏,让自己变得聪明、健康、有活力。
二、了解游戏的作用
1、你们现在在学校里都会玩哪些游戏啊?
2、那么,图上的小朋友在玩哪些游戏呢?把书翻到p52看一看,都有哪些游戏?这些游戏你都会玩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3、这些游戏你们喜欢吗?为什么?(板书:强身健体、消除疲劳、锻炼思维、增长知识、增进友谊)
4、小结:是啊,游戏的作用可真大呀!我们在玩这些对健康有益的游戏时,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三、学做游戏
1、学做一个游戏:巧手搭高楼(1)介绍游戏规则:(2)学生游戏
(3)交流感受:请胜方讲讲取胜秘诀。
(4)出示游戏窍门,小结:冷静细心,团结合作 动脑筋使巧劲多实践 友好竞争不耍赖
四、学做老游戏,玩玩老游戏
1、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爸爸、妈妈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他们小时候都玩些什 么游戏呢?让我们乘坐时空隧道,回到过去走一走、看一看。
2、以电影方式播放老游戏(参看p54)
3、你看到了哪些游戏?
4、前几天,老师让你们回去问问爸爸妈妈及你的长辈,他们小时候都玩过些什么老游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5、玩玩老游戏:
(1)过渡:这些游戏你们都会玩吗?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试着玩一玩好吗?(2)学生游戏活动(3)交流游戏,谈感受
(4)小结:这些游戏看起来是那么的简单,其实在做的时候还有很多的窍门。我希望你们今后在游戏中不断地动脑筋,多实践,相信一定能够学会它。
6、刚才,你们玩了那么多的老游戏。你们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7、小结:
老游戏正是因为道具简单、游戏有趣、玩法多样,还不受限制,流传至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使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五、创造新游戏——超级变变变
1、过渡: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道具。让我们开动脑筋,张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老游戏道具简单的特点,创造出有趣的新游戏。
2、分组进行讨论
3、反馈:(介绍游戏名称、演示)
六、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会了游戏的作用,知道了学做游戏的窍门,并且创造出了有趣、健康、有意义的新游戏。老师希望你们通过各种健康有益的游戏,让自己在游戏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生活的本领,真正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情趣和活力。
第五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快乐
让学生在阅读中放飞翅膀
毛嘴小学丁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是语文课程的新策略,也是语文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归真返璞,班上作文写得好、语文素养高的学生往往都是爱读书的学生。阅读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绿色通道,“少做题”是手段。“多读书”是目的,即把少做题而省下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多读几本好书,多背几篇名文,多记几段佳句,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积累,打好文化根基。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几乎在每天的工作中都能体验到阅读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也极力想培养他们高尚的阅读品位,让他们有读书的过程中认识人生,进而增加其生活厚度,提升其人文素养,丰富其文化底蕴,使他们尽快成为一个善于品味生活、感悟人生的“有心人”
一、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
西方一位美学家曾说:“当你只是欣赏花瓣的时候,你便失去了花的美丽。”同样,阅读也切忌肢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我们把文章当作翱翔于空中的飞鸟去欣赏,当作沉浮于河塘的游鱼去品读,当作纵横沙场的骏马去观照。如教《田忌赛马》时,我创设了“聪明辩台”、“创新舞台”两个活动,活动中有的学生争当广播员,要向大家转播田忌与
齐威王赛马的精彩过程;有的学生争当齐威王的谋士,给齐威王出谋划策,使他在第二场赛马中照样赢;有的学生围在一起议论,争当裁判员„„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整个课堂成了师生探究知识的场所,洋溢着轻松、活泼、愉悦的气氛,弥漫着浓烈火的对话氛围,跳跃着创造思维的火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二、让学生享受意境美
阅读是一种情绪的交流,作为阅读者应该与作者的情感在一个节律上跳动,敞开自已的情怀,沉醉到作品之中,与作品同悲同喜,与人物共沉共浮,达到与文本的情感交融和精神同构,最终实现读者与作者之间情感的融合、心灵的对话,以至灵魂的拥抱。教学《小珊迪》时,我引导学生把自已融入到故事的角色中进行朗读体验。当学生读到珊迪一次次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特别是到了第三次乞求时,多数学生的声音颤抖着,眼里含着泪,仿佛自已就是故事中那可怜的孩子;当读到珊迪身受重伤还让弟弟送回零钱,读到临死的他躺在破床上还在牵挂弟弟时,学生把那句“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又读得那么坚定,这时候,他们又俨然成了文中的“我”了。“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学生就这样在无拘无束的对话平台上“潜心会文本”,发表自已的看法,交流自已的见解,深化自已的认识。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完全可以根据各自的生活实践,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文本解读,这种多元解读,足以使人们对文本的认识趋于全面、细致和深刻。阅
读中个体思想的多维以及由此形成的碰撞、砥砺,是阅读中自由精神的闪烁。如教学《荷花》后,设计“赏荷”(实地观赏荷花)、“咏荷”(搜集、吟咏描写荷花的诗词)、“议荷”(讨论古今中外作家为什么喜欢荷花)、“写荷”等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荷花种种美神韵,体验到作家优美的情思和语言的魅力,进而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三、让学生在读中放飞心灵
语文是各门功课的“基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遇上自已的“亲人”,都有阅读的对象和实践的机会。教《南辕北辙》,大部分学生对该文的寓意深信不疑,唯有一个男生突然说:“我认为‘南辕北辙’也可以到达目的地。”全场惊愕。我笑问:“你能说说理由吗?”那学生拿出一个小皮球,边比划边说:“教自然的老师告诉我们地球是椭圆形的。如果人带的路费多,马又跑得快,总有一天可以到过目的地的。”课堂霎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上《金色的秋天》,开展看秋天的画、听秋天的歌、读秋天的诗、跳秋天的舞、写秋天的景等活动,在有机结合中取得综合效应。阅读有如此切实而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就应经常性地“串门走亲戚”,适时地与种类学习资源进行对话和实践,为学生创造思想驰骋自由王国和个性发展的最大空间。
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无限的潜能,让学生自已看书,和作者对话,和文中的人物对话,用自已的头脑思考生活,用自已的心体味人生。“欣赏一个作家”,让学生买或借自已喜爱的作家作品,潜心阅读;“做一系列专题对比阅读”,让经典名著与杂志时文并存;读、写、抄、评与听、说、论、辩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多样化中获得丰富,在丰富中拥有厚实,在厚实中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保持经久不衰的阅读欲望。
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也许这句话太诗意,但可以肯定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更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为每一个学生编织阅读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