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做一个聪明能干的音乐教师
怎样做一个聪明能干的音乐教师
这样一个题目,大家看了不免见笑,至少它好像不是一个学术性的问题。然而怎样做一个真正聪明能干的音乐教师,却是许多音乐教师一辈子都在思考的问题。许多同行们有的为“想引进现代化音乐教育设备或者学生用的小乐器,但是校长不肯掏腰包”而烦恼,有的为“ 学生讨厌音乐课本上的东西,音乐课太难上”而求教,有的为“寻找能够出人头地的音乐教育创新课题”而煞费脑筋,有的为“自己是什么什么专业的,却要忍痛放弃本专业,面对浅薄无比五花八门的孩子们”而苦恼,还有更多的音乐教师为“音乐是小3门,学校根本不重视,所以出不了成绩”而抱怨。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好多,现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在一起一并分析,或许对在现实面前又感到困惑的音乐教师们有所帮助。第一、热爱自己的专业。毫无疑问,我们自己的专业就是“音乐”和“教育”两个方面合在一起的专业。自己爱音乐,用心感悟音乐,才能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也热爱音乐,乐于领悟音乐。同时,最能代表你水平的专长你千万不要放弃,学生对你一辈子的尊重或者将来具备某种音乐特长,也许恰恰是因为看过了你哪一次的演奏或演唱。对于教学方法的领悟以及教育经验的积累,会使你逐步教好你的学生。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欢音乐和讨厌你自己的专业,那么及早改行就是最佳的选择,免得苦了自己又耽误了学生。第二、敢于创新,灵活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1、要作教育的抉择者!这是当今最新的教育理念,适用于各个学科。具体到音乐教学领域,在浩瀚的音乐文化海洋中,我们音乐教师有根据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自由选择音乐教学素材和教学方式的权利,如果你和你的学生一样讨厌你手中的音乐教材,我觉得你就应该考虑如何重新组织(或补充,或替换)你自己觉得让你的学生学得更好和更开心的音乐教学内容了。当然,你必须和主管领导沟通好,说明你“另搞一套”的原因和你自己创新方面的亮点。
2、谁都可以作研究型教师。如果你真正成为了你所任教的班级的音乐教育的抉择者,那么面对你重新组合的教学内容,新的问题和收获肯定源源不断的出现,你如果抓住里面的闪光点和突发的感觉,深入实践、探讨、研究下去,就可以出成果,以你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出你的理论性文章,也就是所谓的课题研究。如果你按部就班地按照老一套思路苦学苦教苦备课,那只能永远“吃别人嚼过的馍”,失去的将是自我和创新的灵感。
3、活用教学法,培养即兴教学能力。对于传统教学法的学习是我们在大学时代的必修课,真正在教学实践中的领悟确是另外一回事。在教学中仅仅是理论上“奥尔夫”“柯达伊”“启发式”“示范法”什么什么的,只会把自己的思路束缚在某个范围,这反而被动。怎样为好呢?一句话,“无招胜有招!”即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扬己之长,敢创新招。你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随机应变,满腹的经纶敌不过你在教学实践中一个奇妙的点子。
4、大胆切入自己的专长。自己的专长是我们音乐教师自身最为宝贵的资源。为了迎合教材内容和上面的所谓规定,我们大部分的音乐教师几乎放弃了在自己专长上的提高,认为专业学习那是大学时代的事,教学生用不着这些了,甚至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为了教育事业我连自己的专业都放弃了,这难道不是奉献吗?”最可悲的也就是这种思想!你最擅长的,恰恰是你领悟最深、最有感情的一门音乐艺术,学生们最希望的是老师能够把看家本事教给他。所以聪明的音乐教师会适时的在学生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专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有计划地传授这些知识,并且取代一部分现行教材中不受学生
欢迎的教学内容,这样既能使自己发挥专长,又使学生学有所得,而且可以增添学校的文化特色,何乐而不为?目前在我国已有许多学校是在这样做了,比如珠海恒隆学校的京剧进课堂,上海建平实验学校的口哨课等等。网上查查看,还有更多。
5、善于总结自己的得失。及时写出研究性论文就是其中的一种总结方式。善于总结自己的得失是世界上所有聪明能干之人的共同素养,在此就不赘言。第三、要有一个“公关”的脑袋。
音乐教学无论是上课还是开展课外小团队以及演出、参赛活动,仅仅凭你出色的专业能力和指导能力是难以出大成绩的,你的能力是否为领导、同事、学生和社会认可,很大程度上要看你是否有一个“公关”的脑袋。
1、让校长乐意为你批经费。想排一个上档次的节目,或者添置一些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都必须有专门的经费,校长愿否为你的活动(或者项目)慷慨解囊,对你的公关能力是一个考验。有几点建议,你最好提前想到位、做到位:A描绘花了钱以后可达到的效果(放开想象);B合理的材料预算;C设备到位以后的维护、使用工作;D拟订一个有关活动(或者项目)的可行性方案。还有,平时让校长不要讨厌你,注意小节问题。
2、搞好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关系。音乐课可以独善其身,但是开展音乐活动就不一样了,班主任或者其他学科教师在训练、排练、演出时,仅仅愿不愿意放你所选中的学生出教室,就让许多音乐教师们头疼。日常工作中,做为音乐教师,要善以待人,善于与人沟通,对于自己工作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音乐活动往往带有群体性、社会性,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协助和配合才能开展起来。
3、善于处理和本校音乐教师的关系。既是战友,又要面对业绩上的竞争,所以在关系上的处理相对微妙。互相帮助,真诚以待,肯定要比互相拆台自毁形象要好。所以,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还必须有宽阔的胸怀。
4、要具备一定的社会事务处理能力。一个事业心强的音乐教师,肯定免不了社会上的一些事务,诸如比赛,会演,联系场地,主持购买大宗设备等,少不了与社会上的评委、教委、文化部门、商家等打交道。在这里,我们要的不是讲个性,而是适应和实用,要为达到正当的目的而动脑筋。否则,会陷入“吃亏”的陷阱。这方面的把握是一门学问!不过,你游说于社会的最大本钱,应该还是你的实力和成绩,一切靠关系挣来的虚名必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同时,孤芳自赏也同样要不得。第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许多人这么惊呼。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都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学里的所学,勉强只够让我们上路从教,后面的漫漫长路怎样走得更精彩,更充实,还得靠我们的自我学习和在个人修养上一辈子的自我完善。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讲,我们音乐教师对于最新音乐的动态、最新媒体设备的使用、对学生喜欢什么都应该随时关注,关注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方面的东西我们甚至要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比如近期学生们热衷于“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歌曲,我听过并分析后,觉得这首歌曲很有特点,亮点多多,干脆安排在初三课堂上欣赏并且分析这首歌,完了还要求学生写关于它的音乐评论。这种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我把学生们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上传到了我的网站上面公开讨论。如果我当时不放下架子学习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东西,就不可能作出这样的引导。所以,我们不能放松自己各方面的学习。最后,祝愿读者们比笔者更聪明、更能干,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作出更多的成绩!
第二篇:怎样做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怎样做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优秀的音乐教师要敢于创新,通过对音乐的感悟及教学经验的积累,培养即兴教学的能力。同时,结合自己的专长,通过各种媒体传播,发挥各种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
第一、热爱自己的专业。毫无疑问,我们自己的专业就是“音乐”和“教育”两个方面合在一起的专业。自己爱音乐,用心感悟音乐,才能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也热爱音乐,乐于领悟音乐。同时,最能代表你水平的专长你千万不要放弃,学生对你一辈子的尊重或者将来具备某种音乐特长,也许恰恰是因为看过了你哪一次的演奏或演唱。对于教学方法的领悟以及教育经验的积累,会使你逐步教好你的学生。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欢音乐和讨厌你自己的专业,那么及早改行就是最佳的选择,免得苦了自己又耽误了学生。
第二、敢于创新,灵活教学。课堂教学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1、要作教育的抉择者!这是当今最新的教育理念,适用于各个学科。具体到音乐教学领域,在浩瀚的音乐文化海洋中,我们音乐教师有根据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自由选择音乐教学素材和教学方式的权利,如果你和你的学生一样不喜欢你手中的音乐教材,我觉得你就应该考虑如何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2、做研究型教师。如果你真正成为了你所任教的班级的音乐教育的抉择者,那么面对你重新组合的教学内容,新的问题和收获肯定源源不断的出现,你如果抓住里面的闪光点和突发的感觉,深入实践、探讨、研究下去,就可以出成果,以你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出你的理论性文章,也就是所谓的课题研究。如果你按部就班地按照老一套思路苦学苦教苦备课,那只能永远“吃别人嚼过的馍”,失去的将是自我和创新的灵感。
3、活用教学法,培养即兴教学能力。在教学中仅仅是理论上“奥尔夫”“柯达伊”“启发式”“示范法”什么什么的,只会把自己的思路束缚在某个范围,这反而被动。怎样为好呢?一句话,“无招胜有招!”即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扬己之长,敢创新招。你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随机应变,满腹的经纶敌不过你在教学实践中一个奇妙的点子。
第三、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许多人这么惊呼。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都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音乐教师对于最新音乐的动态、最新媒体设备的使用、对学生喜欢什么都应该随时关注,关注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方面的东西我们甚至要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所以,我们不能放松自己各方面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第三篇:怎样做一个仁德的教师
教师仁德的养成
坪东学校:舒庆峰
仁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深厚的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体验。仁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向先进教师学习,讲奉献、重德行,做一名仁德的教师!
1、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易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尊重,尤其是这些特殊的学生,更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教师要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教师的爱去温暖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每一位学生有他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只有让师爱扎根于育人的土壤,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沟通,建立起师生间的真挚情感,才会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诲。因此,我们对学生要真诚相待、真心关爱,用师爱的真情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用师爱去换取学生的尊重与理解;用师爱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师爱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2、需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正如在汶川大地震中那一位位遇难的人民教师,面对灾难他们心里想的是他们的学生,不顾自己的生命,依然选择救助他们的学生,最后英勇牺牲。他们的事迹无不让人震惊,无不让人为之感到骄傲,这就是普普通通的教师所体现出来的高尚的仁德。作为一位教师,就要向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教师学习,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3、教师批评学生时应讲究方式和方法。特别是对待特殊学生,他们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具有很强烈的自尊心。老师更应从内心去关注他们,因为老师对学生恰当的批评,就是一种激励;如果是不恰当的指责,就会对学生造成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心中仁德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良好的仁德之心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特殊学生的爱心,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4、从日常的教学中规范自我的文明素养。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持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学生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学生的重视。所以教师要从自我做起,做出表率,以“仁德”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记得我接一年级的时候,班里的学生都不了解我,但为了快速建立与学生的情感,我让每位学生在班里做了自我介绍,让孩子们首先树立自信。课间尽量多于孩子们在一起,尽快地熟悉每位孩子的情况,让孩子们真正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冰心的这段精彩名言是仁德的鲜明的体现。是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面对我的学生,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子。正是基于这一朴素的想法,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是仁德之心才能让我想到这些,也做到了这样。
2013年10月
第四篇:怎样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
怎样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
曾有幸阅读过朱永新教授的《朱永新教育文集》,其中说,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那智慧哪里来?
一、从学习中来。
教育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作为从事这个职业的教师,不应当仅仅是教学生学习,而必须在此同时注重自身的学习。一个教人学习的人,自己却不爱学习,是难以取信于人的。学习是教师维持其职业生命连续性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实现其职业生命价值升华的必要通道。其实,在整个社会正在倡导和践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该率先接受终身教育和坚持终身学习。这是因为,“今天,世界整体上的演变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其他职业的人员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古诗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不可忽视的“源头活水”,只有多学,持续地学,才能更新观念,才能用新鲜的血夜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再说,“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我们为何不好好利用这个顾问呢?教师的学习应当是持
续的学习。只有持续的学习,才能赢得教师的持续发展。学习要有恒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会有任何长进的。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都坚持根据计划的要求将之落到实处。
二、从工作实践中来。
如果说,学习是一个人成为智慧型老师的前提的话,那教育教学实践,则是教师获取智慧的必要载体和重要通道。因为,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了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教师的发展与智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一个教师学习的成果和效益,不能在其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中得到反映和体现,只是停留在你的学习笔记本上时,对你的学习就会形成消极的负面影响,你就会把学习看作是应对检查的。反之,一旦学习的成果和效益,能很快在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中得反映和体现,你就会增强实践的决心和信心,进而形成学习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
每个在教育事业上有所突破,有所成功的人,都是完全是主动的、能动的在实践中学习发展。这种实践活动渗透着他们的聪明才志和智慧文化,因而可以说这样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这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仅会逐步形成教师外在教育教学行为的不断改善,而且会对教师内在素质修养的提升起到催化作用。因而实践是教师成为智慧型教师的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正如每人各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人
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每人各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每人就同时拥有多种思想。只要我们相互之间多交流,多探讨,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我们也一定能够取得和许多的教育大家一样的成就.三、从反思中来。
教师的反思,主要是指教师对其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不断进行自我诊断与自我修正的过程,也就是通过连续地自我追问、自我剖析、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从而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飞跃的过程。如果一个教师只有实践而没有反思,那是很难有进步与发展的,更别说能体现教育教学智慧了。一个要想有所成就、有所发展的教师,就不能不十分重视对自已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进行持续不断地自我反思。
三、从写作中来。
有学者研究认为,教师的写作既是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种基本能力,又是教师履行角色职能的一种辅助方式,还是教师释放自身潜能的一种重要载体。正因为如此,教师的写作既是对自己学习体会的整理,又是对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还是对自己反思成果的提炼,它体现着教师的智慧。当然,学习、实践、反思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写作又是学习、实践、反思的继续和延伸。没有前者就不可能有后者,但是光有前者而没有后者,实在是一大遗憾、一大损失。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应该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如果写作完全脱离日常的教育教学工
作实际,写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不仅无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和完善,而且也不利于写作的坚持和提高,进而造成恶性循环的局面。另外,做课题研究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谁都可以做,对每天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进行一番思考加以记录,定期进行提升,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这就是课题研究——专家称之为行动研究。我们每天的学习、实践、反思、写作就是在做研究,就是在进行着新教育实验。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自觉学习,不断实践,并善于反思,坚持写作,相信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也一定能成为智慧型的老师。
第五篇:怎样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
怎样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XXX,我演讲的题目是《怎样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
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学校日益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今天,教师的身心健康也成为许多人关心的话题。但是,遍观我们的教师群体,很大一部分老师呈现出身心亚健康状态,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社会生存压力、家庭经济压力、学校升学压力等,这些压力的过度膨胀,则会导致我们教师情绪的爆发,表现出焦虑、暴躁、抑郁等症状,它不仅会妨碍教师智力的发挥,降低应付能力,还会出现情绪转嫁,例如:体罚学生。而这是极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也是违背教育理念的。
为了给我们的学生创造出和谐、健康、向上的心理成长环境,我们就要有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团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一、均衡营养,加强锻炼。好的膳食和锻炼,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强健,精神更饱满,从而可以更好地投入到教师的工作中。
二、积极调试,悦纳自我。教师在遭受挫折时,必定会感到困扰、苦恼,对此,要善于进行自我调节;教师的工作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奉献,而我们要善于用学生的点滴成绩、青春的活力来悦纳自我,同时还要坦然接受工作中的不顺心。
三、端正态度,学会幽默。首先要求我们的教师喜爱我们的职业,爱我们的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储备丰富知识,作为一名教师也要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学生的朋友,以宽容感动学生,这样会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在严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的小幽默,则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学生也会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
没有身心健康的教师群体,就没有身心健康的学生,为了我们神圣的教师职业,为了我们自身及家人的幸福,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