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省级农村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节能示范项目申报书》
附件项目编号:
201
1年省级农村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节能示范项目申报书示范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单位组织实施部门(盖章)实施起止年限申报 时 间二〇一一年月-1-
说明
1、达到建筑节能标准”一栏中应填写是否达到或超过建筑节能
标准,达到节能50%标准还是65%标准。
2、“总建筑面积”指申报项目的总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指所申报项目每户民居建筑面积。
3、“资金来源”要填写清楚资金筹集情况及到位情况。
4、“推广新型墙体材料节能措施示范内容”一栏中,要填写采用的新型墙体材料(节能门窗)以及保温措施。
5、填写本表格时,要做到情况属实,字体清晰。申报内容将作为项目验收依据。
第二篇:合肥市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小编推荐)
合肥市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使用管理,充分发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导向作用,促进节约能源和保护耕地,根据《安徽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皖政[2011]2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项目资金(以下简称“项目推广应用资金”)是指市财政局每年从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中安排的、主要用于扶持新型墙体材料的科研、开发,引进、新建、扩建、改造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工程项目,推广应用试点和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及与之相关的建筑节能资金。第三条 合肥市行政区域内已办理工商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在本市范围内从事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建筑节能科研、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改、试点示范工程及与之相关的建筑节能等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合肥市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墙改办)具体负责补助项目的征集、初审,会同市财政组织评审。市财政负责补助资金及项目评审、验收等相关费用的审核拨付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
项目推广应用资金安排遵循“公开透明、扶优扶强、注重绩效”的原则。将绩效理念融入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项目资金分配、管理的全过程,根据“事前确定绩效目标,事中加强监督管理,事后实施绩效评价和绩效问责”的全过程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将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项目资金的择优分配、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价有效结合,提高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的绩效。
第二章 申报资格和申请程序
第六条
申报项目推广应用资金的单位须为位于合肥市行政区域内,已办理工商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对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建设单位还应在本市按规定缴纳专项基金,并对建设项目实行独立核算。
第七条
申请专项补助资金的项目必须符合本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并具备实施条件。第八条
项目申报按照类型划分为生产类、试点示范应用类和科研类。其中生产类项目新增生产设备投资不低于500万元;试点示范类项目建筑面积(含新农村试点)不低于5000平方米;科研类项目应符合墙改发展方向,具备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
第九条 项目申报采用常年征集的方式,征集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子站导航→墙改办)。每年5月至6月,市墙改办组织对项目库内项目进行初审;各县、区建设局(墙改办)会同当地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本辖区项目预审工作,并将通过预审的项目向市墙改办申报,纳入市墙改办推广应用项目库。市区范围内的项目直接向市墙改办申报。
第十条
符合条件的项目单位应向辖区墙改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如下申请材料:
1.《合肥市新型墙材项目推广应用资金申请表》(一式两份)区县项目,应由区县建设局(墙改办)、财政局盖章确认;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实施方案;
3.申报项目应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办理,并提供相应批文的复印件。
第三章 项目确定和补贴标准
第十一条
每年7月份,市墙改办对申报的备选项目进行汇总并筛选出下一可补助项目,纳入市新型墙材推广应用项目库,并会同市财政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专家评审,评审细则另行制定。
第十二条 专家的选取。从“合肥市新型墙材和建筑节能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5人以上的单数,项目特别复杂的,将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参加。其中相关专业专家不少于4人,经济类不少于1人。
第十三条
评审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本人或直系亲属参与项目方案论证、实施的(包括一般工作);
(二)与申报单位存有利害关系;
(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评审的情况。第十四条 评审程序
(一)将受理符合评审条件的项目,汇总分类;
(二)委托专业资质机构或行业协会,组织评审相关工作;
(三)根据项目特点组建专家评审组,对申报项目按照要求进行评审,评审组成员各自填写《评审小组个人评审意见表》。
(四)评审结果的确定。评审小组组长对各评审成员的评审意见进行汇总,当有重大分歧时,由组长召集评审成员讨论,并以无记名票决的形式确定最终意见,并填写《专家评审综合意见表》,各评审成员签字确认。
(五)根据项目评审结果,市墙改办根据类别,按照分数由高到低的原则,确定并上报拟扶持项目。
(六)对确定的拟扶持项目在媒体上公示,经公示一周后无异议的,列为专项资金扶持项目。
第十五条 专家评审组综合评审意见和项目的评审排序,作为确定以奖代补项目的依据之一。
第十六条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会同市财政局负责专家的抽选,并对评审过程进行监督。
第十七条
每年8月份,市墙改办根据已通过评审的项目,编制下一项目补助资金预算,待预算批复后,由市墙改办会同财政部门最终商定补助项目及金额。
第十八条
项目推广应用资金使用范围及补助标准
1.生产类项目按照购置主要生产设备及其配套所需金额的10%补贴,原则上不超过200万元;
2.应用类项目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30元标准补贴,原则上不超过300万元; 3.科研类项目按照项目预算审定的经费核算标准,原则上不超过200万元。
第四章
资金拨付与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市财政局根据项目推广应用资金预算及市墙改资金拨付申请,依据项目实施进度审核拨付资金。
第二十条 在当年项目补助过程中,对由于国家政策调整等特殊原因确需调整的,由市建委会同市财政局共同商定。
第二十一条
各级财政和建设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的绩效督查管理和跟踪问效。对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和滞留、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一经查实,市财政局将收回专项资金,并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第二十二条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同市财政局对上年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绩效评价及绩效问责。对无正当理由,未完成预期绩效目标的项目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收回专项资金,同时在今后三年内不再对该单位安排财政性扶持资金。第二十三条 专项补助资金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建委、市财政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有效期为二年。
附件:合肥市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项目资金申请表(表
一、表
二、表三)
第三篇:2014年河北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示范企业培育申报书
附件
2014年河北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示范企业
第四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申报书
附件1 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
根据《关于开展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要求,为做好试点示范项目遴选工作,特制订本要素条件。
一、智能制造模式要素条件
(一)离散型智能制造
1、车间/工厂的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规划、生产、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2、应用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进行产品、工艺设计与仿真,并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与优化。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数据的集成管理。
3、实现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在生产管控中的互联互通与高度集成。
4、建立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充分采集生产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物料传送等生产现场数据,并实现可视化管理。
5、建立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计划、调度、质量、设备、生产、能效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建立企业资源 计划系统(ERP),实现供应链、物流、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化。
6、建立车间/工厂内部互联互通网络架构,实现设计、工艺、制造、检验、物流等制造过程各环节之间,以及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高效协同与集成,建立全生命周期产品信息统一平台。
7、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通过持续改进,实现企业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物流等环节的集成优化,推进企业数字化设计、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优化、精益生产、可视化管理、质量控制与追溯、智能物流等方面的快速提升。
(二)流程型智能制造
1、车间/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生产流程数据可视化和生产工艺优化。
2、实现对物流、能流、物性、资产的全流程监控与高度集成,建立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生产工艺数据自动数采率达到90%以上。
3、采用先进控制系统,车间/工厂自控投用率达到90%以上,关键生产环节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
4、建立制造执行系统(MES),生产计划、调度均建立模型,实现生产模型化分析决策、过程量化管理、成本和质量动态跟踪以及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一体化协同优化。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
5、对于存在较高安全风险和污染排放的项目,实现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和危险源的自动检测与监控、安全生产的全方位监控,建立在线应急指挥联动系统。
6、建立车间/工厂内部互联互通网络架构,实现工艺、生产、检验、物流等各环节之间,以及数据采集系统和监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高效协同与集成,建立全生命周期数据统一平台。
7、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通过持续改进,实现生产过程动态优化,制造和管理信息的全程可视化,企业在资源配置、工艺优化、过程控制、产业链管理、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智能装备和产品
1、能够实现对自身状态、环境的自感知,具有故障诊断功能。
2、具有网络通信功能,提供标准和开放的数据接口,能够实现与制造商、用户之间的数据传送。
3、具有自适应能力,能够根据感知的信息调整自身的运行模式,使装备(产品)处于最优状态。
4、能够提供运行数据或用户使用习惯数据,支撑制造商、用户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实现创新性应用。
通过持续改进,实现高端芯片、新型传感器、工业控制计算机、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互联网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在装备(产品)中的集成应用,装备(产品)做到安全可控,自感知、自诊断、自适应、自决策功能的不断优化,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四)网络协同制造
1、建有工业互联网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云平台,具有完善的体系架构和相应的运行规则。
2、通过企业间研发系统的协同,实现创新资源、设计能力的集成和对接。
3、通过企业间管理系统、服务支撑系统的协同,实现生产能力与服务能力的集成和对接,以及制造过程各环节和供应链的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
4、利用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技术,建有围绕全生产链协同共享的产品溯源体系,实现企业间涵盖产品生产制造与运维服务等环节的信息溯源服务。
5、针对制造需求和社会化制造资源,开展制造服务和资源的动态分析和柔性配置。
6、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通过持续改进,工业互联网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云平台不断优化,企业间、部门间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高度集成,生产制造与服务运维信息高度共享,资源和服务的动态分析与柔性配置水平显著增强。
(五)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1、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差异化的定制参数,组合形成个性化产品。
2、建有工业互联网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通过定制参数选择、三维数字建模、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等方式,实现与用户深度交互,快速生成产品定制方案。
3、建有个性化产品数据库,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特征进行挖掘和分析。
4、工业互联网个性化定制平台与企业研发设计、计划排产、柔性制造、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数字化制造系统实现协同与集成。
通过持续改进,实现模块化设计方法、个性化定制平台、个性化产品数据库的不断优化,形成完善的基于数据驱动的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体系,快 速、低成本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显著提升。
(六)远程运维服务
1、智能装备/产品配置开放的数据接口,具备数据采集、通信和远程控制等功能,利用支持IPv4、IPv6等技术的工业互联网,采集并上传设备状态、作业操作、环境情况等数据,并根据远程指令灵活调整设备运行参数。
2、建立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能够对装备/产品上传数据进行有效筛选、梳理、存储与管理,并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提供在线检测、故障预警、故障诊断与修复、预测性维护、运行优化、远程升级等服务。
3、实现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产品研发管理系统的协同与集成。
4、建立相应的专家库和专家咨询系统,能够为智能装备/产品的远程诊断提供决策支持,并向用户提出运行维护解决方案。
5、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具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通过持续改进,建立高效、安全的智能服务系统,提供的服务能够与产品形成实时、有效互动,大幅度提升嵌入式系统、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应用水平。
二、新技术创新应用要素条件
(一)工业互联网
1、建立工业互联网车间/工厂内网,采用工业以太网、工业PON、工业无线、IPv6等技术,实现生产装备、传感器、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等的互联,实现数据的采集、流转和处理;利用IPv6、工业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与车间/工厂内、外网的互联互通,支持内、外网业务协同。
2、采用各类标识技术自动识别零部件、在制品、工序、产品等对象,在仓储、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动信息采集与处理,通过与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接,实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3、实现车间/工厂管理软件之间的横向互联,实现数据流动、转换和互认。
4、在车间/工厂内部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或利用公众网络上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数据的集成、分析和挖掘,支撑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应用。
5、通过部署和应用工业防火墙、安全监测审计、入侵检测等安全技术措施,实现对工业互联网安全风险的防范、监测和响应,保障工业系统的安全运行。
通过持续改进,促进车间/工厂内部网络互联、数据交互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推动车间/工厂外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公共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 设,加快新业务和新模式创新。
(二)人工智能
1、关键制造装备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嵌入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复杂环境识别、智能语音处理、自然语言理解、智能决策控制以及新型人机交互等技术,实现制造装备的自感知、自学习、自适应、自控制。
2、构建工业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和互联互通的网络架构,采集产品设计、工艺、制造、物流、管理、销售、服务、运维等各环节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筛选、梳理、存储和管理。
3、应用机器学习、专家系统、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新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实现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物流销售、运维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决策支持。
4、目标产品集成应用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传感、交互、控制、协作、决策等方面性能和智能化水平的显著提高。
第五篇:云南省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申报书(2022年)
云南省智能制造示范项目
申报书
项
目
名
称:
申报单位(盖
章):
推
荐
单
位:
申
报
日
期: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编制
一、企业和项目基本信息
单位:万元
(一)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企业性质
□国有
□民营
□外资
成立时间
企业地址
联系人
姓名
电话
职务
手机
企
业
简
介
最近三个会计财务状况
财务指标
2019
2020
2021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销售收入
利税总额
研发经费投入
近三年企业是否发生过安全、污染、质量事故
是/否
(选择是的须填情况说明)
(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市场销售等方面基本情况,800字内)
(二)项目基本信息
示范类别
□流程制造
□离散制造
□智能装备
□智能产品
□智能服务和管理
□新业态和新模式
项目名称
所属行业
项目地址(园区)
项目起止时间(明确到月)
项目核准或备案号
土地批
复号
环评批复号
项目总投资
累计完成投资
2022年计划投资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
销售收入
利税
预计投资回收期
(年)
项目技术支撑单位(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自主开发或支撑单位名称
项目简述
(对项目的智能化特征进行简要描述,800字内。)
形象进度
项目亮点
(总结提炼项目的特色亮点,如项目实施内容的亮点和成效等,限200字以内。)
真实性
承诺
我单位申报的所有材料,均真实、完整,如有不实,愿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章:
公章:
****年**月**日
备注:所属行业有钢铁、有色、化工、建材、新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消费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产性服务、其他。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述
(二)项目的先进性(与实施前的效果比较,与国(省)内外先进水平的比较,目标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三、项目实施方案
此部分内容重点针对各类别示范项目要素条件展开编写,如申报多个示范类别,需分类别综合描述。
四、项目实施经济性分析
重点从投资回报角度分析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五、项目实施成效
(一)项目到目前进展情况
(二)下一步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计划
(三)项目实施预期效果(重点描述项目实施后企业生产效率、能源利用率、企业运营成本、产品不良品率、产品研制周期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六、项目示范带动作用
项目在国家、省及行业内的地位、先进性,突出对行业和区域内开展同类业务的可复制性和示范价值。
七、其他材料
项目关键设备、控制系统、软件、智能部件的清单及品牌、供应商。项目申报单位及合作单位资质、专利、软件著作权或其他科技成果证明材料。
2022年云南省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汇总表
单位:万元
序号
企业名称
所属行业
项目名称及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地
(园区)
项目起止时间
项目总投资
2022年计划投资
示范类别
项目技术支撑单位
项目达产年预计经济效益
项目成效、亮点
项目联系人
(手机)
销售收入
利税
XX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20字以内)
XX年XX月
—
XX年XX月
自主开发或支撑单位名称
项目在国家、省及行业内的地位、先进性。突出技术、工艺、装备居国内(外)水平、产品质量提升情况,能耗及生产成本降低情况,以及知识产权运用、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
填表单位(盖章):
联系人:
电话:
注:所属行业有钢铁、有色、化工、建材、新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消费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产性服务、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