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度SRT计划申报通知
关于开展2013年度SRT计划等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系:
根据《南京农业大学SRT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校教发
[2011]324号)与《关于开展2013年SRT计划等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南京农业大学教(实)字(2012)155号))文件精神,2013年度SRT计划等项目的申报工作现已启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项目类型及数量
1、国家级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10项)、国家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国家大学生创业实践计划项目(名额不限)。
2、省级项目: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4项)
3、校级项目:校SRT资助项目(60项)、校SRT立项项目(40项)。
4、院级项目:院SRT计划项目(40项)。
说明:国家级、省级项目名额为往年标准,准确名额以国家和省发布的通知为准。
二、申报对象
1、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2011级在校大学生均可申报SRT计划项目,其他年级学生可与2011级学生合作申报国家创业训练或创业实践项目。
2、项目申报以课题组为单位,每个课题组一般由3--5人组成,其中有一名为项目主持人,项目主持人必须是2011级学生。
特别的:国家级和省级创新训练项目每个课题组不超过3人,其中有一名为项目主持人。
三、申报程序、数量和时间安排
1、个人申报
校、院级项目申报工作全部采用网络申报的方式进行。在院教务处主页点击“SRT管理系统”进入,学生登陆账号及密码均为学号。申报方法参照网页上的《南京农业大学创新系统快速使用指南》。请各项目主持人于2月26日前完成申报工作,指导教师需于2月26日前审核完成。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国家级、省级项目申报要求:申报国家级、省级项目需同时在SRT管理系统中申报校院级项目,另由项目主持人向所在系申报国家级、省级项目,提交国家级、省级申报书纸质材料一式两份及汇报PPT。
2、评审程序
(1)校院级项目评审
各系成立由教学主任为组长的4-8人“SRT项目工作组”,按照《南京农业大学SRT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要求进行评审,评审方式(如是否采用PPT汇报答辩等等)由各系自行把握,但必须在SRT管理系统对申报材料进行打分;评审截止日期为:3月5日。
(2)国家级和省级项目评审
①各系“SRT项目工作组”进行初评。申报国家和省级项目的主持人以PPT形式向所在系“SRT项目工作组”汇报,“SRT项目工作组”从申报项目中择优推荐部分项目报教务处。各系初评时间(3月11日前)和地点由各系具体安排,并通知相关申报同学。
各系推荐名额: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和省级创新训练项目共6项(准确名额可能会根据国家和省发布的通知作适当调整),国家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按实际情况择优推荐。
②报送纸质材料,学院进行复评。各系将推荐项目的申报书纸质材料一式两份(需指导教师签字审核)及项目汇报PPT于3月11日前报院教务处教研及实践教学科,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学院复评采用分组听取项目主持人PPT汇报,并进行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汇报答辩日期初定为3月13日。学院复评未通过的系推荐的国家、省创新训练项目转为校SRT计划项目;学院复评通过的项目,由项目主持人将国家、省级申报书上传至SRT管理系统,报学校审批。学生上传和指导教师审核日期为3月14日-17日。
四、项目要求
1、SRT项目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项目类型应以实验研究、应用设计、软件制作为主。研究题目可以是针对某一学术领域或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是由学生独立提出,也可以是教师主持的各类研究课题的子项目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
2、创业项目要以我校各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研究成果可到各系教学秘书处查询),对具有较好应用价值的项目进行创业研究。可行性方案应包括技术能力、市场分析与管理方式三方面内容。明确预期目标、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准备采取的措施。项目组可由不同专业的学生构成,以充分发挥专业能力,优势互补。学校将对创业项目优先考虑立项。
3、项目应难度适中,适合学生在课余时间或假期进行。研究期限以1年为宜。
4、项目的选择必须重视和突出对大学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五、经费及管理
1、项目申请应注明经费来源和申请数额,由指导教师全额资助或由企事业单位委托并资助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
2、申请资助的项目经费数额为:
(1)国家级:经管文法等类项目的经费数额应达10000元以上,理工农科类应达20000元以上;创业训练项目的经费数额应达10000元以上;创业实践项目的经费数额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一般在5-10万元。
(2)省级项目的经费总额应达6000元以上。
(3)校级:校级资助项目,经管文法科类800元/项;农理工科类1200元/项;
校级立项项目800元/项;院级项目600元/项。
3、项目经费的管理按照《南京农业大学SRT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六、其它
1、各系要认真组织、广泛宣传,做好学生项目申报的组织工作。
2、各系要做好教师的宣传和动员工作,争取广大教师,特别是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的教师对SRT计划的支持。
3、相关申报书表格请从SRT管理系统首页“表格下载”一栏下载。
附件1: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附件2: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
附件3:南京农业大学SRT计划项目管理办法(2011年10月修订)
第二篇:关于印发《南京农业大学SRT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
关于印发《南京农业大学SRT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 各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SRT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校教字[2003]134号)自实行以来,对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我校大学生中营造了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良好学术氛围。随着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根据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促进SRT计划项目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对《南京农业大学SRT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进行了部分修订,现予印发。
附件:《南京农业大学SRT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修订)》
2011年10月20日
南京农业大学SRT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修订)
2011年10月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Program for Student Innovation through Research and Training)(简称SRT计划),是专为在校大学生设计的一种项目资助计划,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项目研究工作。SRT计划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措施。为促进SRT计划项目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第二条SRT计划的宗旨是:充分利用我校的学科优势和科研条件,发挥教师和科研人员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大学生中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学术氛围。
第三条SRT计划的目的是:为学有余力的大学生提供直接参加或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机会,并通过项目的实施,引导学生进入科技前沿,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科研素质,启发创业意识,提高动手能力。
第二章项目申报与评审
第四条凡我校在校大学生(全日制统招生)均可申报SRT计划。申请人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南京农业大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项目的申报与实施以课题组为单位,每个课题组一般由3-5人组成。
第五条SRT计划资助项目主要为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创业实践训练等三种类型。项目选题应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不宜过大过深,可以是针对某一学术领域或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是教师主持的各类研究课题的子项目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鼓励学生独立提出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期限原则上为1年。
第六条SRT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原则上由学生所在学院统一办理,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归口管理。每年审批一次(每年4月份申请)。申报程序为:(1)个人申请;(2)教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推荐;(3)学院审核;(4)学校审批立项。
第七条SRT计划项目的评审工作由教务处组织有关学科专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家,按照有关评审办法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必要时可辅以答辩报告。评审论证后报主管校长审批。
第三章项目管理
第八条SRT计划审批立项后,由教务处负责登记备案,并对项目实行跟踪管理。
第九条项目实行主持人负责制。接到审批立项通知后,项目主持人需认真填写“SRT计划项目合同书”,制订科学合理、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或结束时,需无条件地接受学校对项目的中期检查或结题验收,并提交工作总结和结题报告。项目主持人和参加人也必须分别结合自己参与的工作提交研究总结报告,该报告将作为指导教师评价学生工作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SRT计划项目是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的研究与技能训练,指导教师应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给予指导,结题时对参加项目学生分别进行评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条件和配套经费。
第四章经费管理
第十一条经费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一是由学校教学事业费中划拨的专项经费;二是由指导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提供的经费;三是由学院及各类企业和社会团体提供或赞助的经费。
第十二条项目资助额度一般为600-2000元/项。学校资助和企业提供的经费由教务处统一管理,按项目划拨经费额度给项目主持人;指导教师科研项目提供的经费由所在学院和指导教师负责管理。
第十三条项目经费主要用于与课题研究相关的项目支出,如文献资料的收集、查询、打印或复印,实验材料和试剂药品的采集和购置,设计用耗材,调查、走访等必需的交通费用等。
第五章表彰与奖励
第十四条学校对认真负责、进展顺利、成绩突出的项目主持人和指导教师给予表彰。
第十五条对通过结题验收考核的项目负责人及参加者,学校颁发结题证书,并记1学分,同时作为免试推荐研究生的重要条件。研究成果得到实际应用,发明专利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开发表研究论文等,按照《南京农业
大学关于奖励学分的暂行规定》,可以申请奖励学分。对在相应专业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与SRT计划研究有关论文的在校大学生(限第一作者,需在论文首页注明:本研究得到南京农业大学SRT计划基金资助),可给予报销最高1000元的版面费。
第十六条对于精心指导、认真负责的指导教师,学校将按结题当年的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给予适当工作量补贴,项目结题验收后一次性核定。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对于弄虚作假或不认真履行项目合同的,一经查实即终止项目资助,并在全校给予通报。
第十八条对于学院立项的项目,学生可以申请参加学校组织的结题验收,验收合格,符合学校立项要求,主持和参加项目的学生也可获得学校立项项目的待遇。完成“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学生,计学分参照此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三篇:SRT调查报告
关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在校生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英语是当今国际交流语言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必要工具,英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1)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从全世界来看,说英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任何语言的人数,10多个国家以英语为母语,4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二十几亿)讲英语。比如在日本,除了他们的本**语--日语之外,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很多高层次的日本人以会说英语为荣。(2)英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我们看到,很多官方的、政府性质的活动、文件、交流方式都使用英语。外贸行业也把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外贸交往、国际礼仪、书信函电、进出口文件、还有银行文件语言等等,统统以英语作为标准通用语言。大多数国家的高等学府,大学院校,都开设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仅在中国,就有一百多所大学设有英语专业或英语相关专业。此外,在医学领域、建筑领域、文学领域,都与英语有极大的关联。(3)国家发展和国际合作需要英语中国在近几十年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快。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我们在很多技术方面仍然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技术,我们不可能单靠自己搞研究,必须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而学习的必要前提便是要掌握世界通用技术交流语言——英语。我们在学习别人先进技术,经验的同时,也需要与世界各国展开各种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合作。如果不懂英语,便无法与合作方沟通交流,也更谈不上合作了。譬如某公司开发了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产品,如果能打开国际市场,前途将是一片光明。但偏偏公司人员不懂英语,无法很好地与国外客户沟通,无法将产品的优良性能展示出来,这将是一个惨重的损失。
而与这一趋势相矛盾的是,目前我国教育部对初高中的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呈下降趋势,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了中文。最显而易见的是,在数个省份推出试行英语这一学科退出高考,转为社会考试或者降低英语分数在中高考所占比例这一政策。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以及家长开始“弃英投文”,英语这一专业则在高校的竞争力逐渐降低,而在国际社会以及就业市场这一较稳定的大环境中,英语这一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的需求却还是趋于稳定或逐渐提升的态势。对于英语在考试中所占比例逐渐降低的趋势,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否有利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其次,伴随着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医药是我国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实践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世界医学发展的道路上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医药文化是我国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中医药对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中医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后继人才不足,继承创新不强等问题。中医学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中医学则深深植根于优秀的中药学之中。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的积累与传承,承载了中医药学的发展,也奠定了中医药文化的根基。世界范围内,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中国文化、古埃及文化、印度文化以及古巴比伦、玛雅文化。经历数千年的洗礼之后,唯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它超强的坚韧,保持着完整、连续的状态,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其理论的科学性,而中医药文化正是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华而产生的。中医也正是以严谨、科学的古代哲学思想为基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形成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构建起理法方药的系统理论体系。这种哲理与医药的结合使得中医没有被同事带的自然知识的狭隘状况引入歧途,而是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自我丰富,因而经历千年传承至今,仍然发挥其特有的魅力。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进行以基础英语为中心的教学,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除少数涉外专业外,大学英语课程通常只在大学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开设。然而,随着国际间交流和合作的日益增多,社会对医学人才具有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既能掌握深厚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同时又能用英语进行医学交流的复合型人才,而在中医药院校开设英语专业能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然而,由于其它条件的制约,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教学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中医中药是我国延续往年行之有效的传统医疗手段和方法,更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枚珍宝,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国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医药学正以其独特的优势走出国门,走出亚洲,走向世界,越来越被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接受,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因此中医院校英语专业肩负着培养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人才的历史使命,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中医药国际化趋势的、能开展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翻译、商贸、教学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使其在国际中医市场以及就业市场上能有独特的一技之长,为该专业的中医院校学生更具竞争力。
本校开设英语专业已有十年历史。十年间,我校英语专业实力不断发展壮大,而作为本校主流专业的中医学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世界的瞩目。由此中医英语也成为一门推进中外医学交流必不可少的专业,中医英语逐渐成为一门发展中的新学科。在此学术背景下,深入探究在我校开设英语专业的优势,使我校英语专业发展前景更为明朗,势在必行。
目前我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学制为4年,除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其他外语高校同步外,另开设中医英语教学,这也是我们的特色所在,特色即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和发展。具体而言,本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模块:英语语言模块、中医医学知识模块、中医英语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英语语言类课程包括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视听、英语写作等英语技能课程,和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概况、英美文化等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比例约为60%;中医医学知识类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针灸学等课程,所占比例约为20%;中医英语类课程包括中药英语、医学英语阅读等,所占比例约为10%;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岗位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所占比例约为10%。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该项目主要针对我校英语专业的发展基础,竞争力及前景进行调查研究,并就如何扩大我校英语专业的优势提出相关性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出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的优势,打破人们对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的错误认识,以及结合中医英语的现状,消除社会对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认识的误区,更有效地推广中医英语,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广泛的选择渠道,从而使我校英语专业逐渐成为一门系统全面而颇具特色的专业。中医英语作为一门颇具发展潜力的专业,可将中国传统医学与国际接轨,对中医的国际性传播交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终使中医英语成为一门热门的专业。
在中医药国际化的有利背景下,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教学要紧抓机遇、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迎接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对英语教学的新要求,不断探索改革措施,为祖国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英语应用能力强的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将中医药文化传播海外。
三、课题研究组织分工
负责人:刘瑶成员:孙静、牟丽鹃、邢梦璐、刘宁
分工安排:
起草问卷:刘宁
打印问卷:孙静
发放及收回问卷:刘瑶
采访:课题组全体成员
统计问卷:牟丽鹃
分析总结问卷:邢梦璐、刘瑶
最终成果总结:课题组全体成员
四、课题研究方法步骤 “山东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的发展基础及前景”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等方法。课题组成员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该校英语专业在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学生对学习中医英语的态度,在实践中边调查边总结,一方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完善课程设置,使该专业学生得到更好的教学质量。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搜集相关资料,确定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组,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分工。了解本校英语专业在校生的现状,进而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2、实施阶段。鉴于本校的专业特色,集中精力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分别在三个年级(2011级~2013级)的在校生中以发放调查问卷及面对面采访的方式实施调查研究。最终分析总结调查结果并写出关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的发展基础及前景的相关论文,以期培养学生学习中医英语的兴趣。
3、总结阶段。系统整理调查问卷,总结研究成果,形成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申请结项。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在校生专业现状的分析统计表
(2012级、2013级)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94份问卷,实际收回189份。)备注:调查问卷见附录ⅰ
关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在校生专业现状的分析统计表
(2011级)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96份问卷,实际收回80份。)备注:调查问卷见附录ⅱ
我们分别对本校2011级至2013级英语专业在校生进行一系列调查采访(2011级在校生已开始近一年中医英语课程的学习,2012级至2013级在校生还未开始学习中医英语)。经过一年的认真调查,努力实践,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
1、我们发现,在调查中对于目前学习英语的态度,多于60%的学生表示比较喜欢,尽管也有20%左右的学生不喜欢英语,但同样表示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2、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仅有30%的2011级学生在入学前明确知道本校英语专业需要学习中医英语课程。相反地,多于一半的2012级和2013级学生在入学前就了解到需要学习中医英语的知识。进而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中医英语作为本校英语特色专业的认知度的增强以及这一课程在本校该专业的推广程度逐渐加深,前景广阔。
3、在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中,我们得到了一个矛盾的结论。对于还未学习中医英语的学生,他们都有乐观积极的态度,表示对此课程的学习非常期待。然而,在他们当中仅仅有约17%的人认真了解过中医课程,但对于已经接触过中医英语的学生则表示课程难度较大,不易理解,在学习该课程之前,约29%的学生认真了解过中医课程,而了解的途径仅限于学校的公选课。
4、另外,作为英语专业的特色课程,尽管学习有一定难度,但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近一半的还为学习中医知识的学生认为中医英语可以为他们自身提供一项技能,为将来就业在市场上多一份竞争力。与之相反的是,已学过该课程的学生表示所学知识过于表面,对以后就业作用不大。
5、对于中医英语课程难度较大这一问题,我们了解到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该课程的教材是全英文版本,并且中医知识复杂难记。在我们的采访中同样出现一个原因是由于在大学前两年没有涉及中医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这是所反映出的困扰学生的最大问题。
6、对于面临即将到来的毕业季,60%的学生表示要考研。而在这些学生中,约45%的学生选择本专业继续读研,却也不乏对中医感兴趣从而选择这一考研方向的学生。
7、通过采访我们可以看出,较多的学生认为英语在我国教学中的比例的降低并不会对该专业的学生今后就业带来多大的担忧。相反,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因为在当前我国稳定的发展和与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接触中,对于英语这一专业性较强的技能的需求还是不可或缺的。在未来3-5年或更长的时间里这一需求会明显的增强。
六、反思及建议
针对课题研究所作出的以上阶段性成果,小组成员通过共同研究及调查采访做出以下反思及建议,有望推进本校英语专业中医授课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助力培养兼具中医知识和高级英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1、反思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进行以基础英语为中心的教学,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然而在当今多元化世界背景下,英语更多地做为一种工具进行沟通交流,学生除掌握语言技能外更需要多掌握其它专业技能,这也是我校在英语专业学生中开展中医英语课程的初衷,期望依附本校的中医专业特色,培养出具有中医学素养的英语专业生。然对于学校、教师及学生来说,我们现今正处于这一专业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问题: ?.目前,精通中医药学专业又擅长英语语言的复合型人才较少。英语教师注重英语语言功底和语言教学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词汇、语法、口语等语言基本技能无可厚非,但对所教授的中医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有限。?.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不够完善。当前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 还是以语言技能的培训为主,没有将中医药英语翻译、中医药国际交流等专业因素整合进去,仍然是以单一的课堂多媒体教学为主要培养手段。课时较短,中医英语词汇量大,学好语言技能下要完善中医知识的学习巩固需要更大的学习强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更高。?.授课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实践互动和学习趣味性,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更好的消化吸收,学以致用。
同时,虽然以上问题是确实存在的,但我们的发展现状并非一筹莫展,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大多数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信心,无论自身是否喜欢英语或中医,大都不否认英语的重要性以及以英语为桥梁学习中医的乐观前景。这更坚定了我们的专业发展信心。为其更好地发展,我们综合被调查学生的宝贵意见提出以下建议。2.建议
?.希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多实践,重实验,增加案例分析,让学生多参与模拟英语教学及全英文式交流等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希望老师尤其在基础阶段,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多讲一些中医小常识和养生知识,通俗化授课,中英结合,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实用性。?.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授课过程中多进行提问测试,打好中医基础。
④.可适当开设与中医专业学生的交流课,彼此沟通学习,中英互鉴。以上即该小组针对该项研究所做的调查报告。
第四篇: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的
贵州大学教务处文件 校教发【2013】62号
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贵州大学“SRT计划”
项目的通知
各学院及相关单位:
根据《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贵大发[2006]56号)的相关规定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安排,经研究决定,启动2013年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为使申报立项工作顺利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组织管理
各学院应根据《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成立2013年“SRT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组,按照本通知要求,广泛宣传,积极动员,认真组织,做好本单位的项目申报工作。
二、申报人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我校正式注册的非毕业班本科或专科学生。
2.申请人品学兼优,易于合作,学有余力,科研兴趣浓厚,做事意志坚强。
3.可以个人或团队方式申报项目。鼓励跨年级、跨专业组成研究创新团队。每个团队人数一般以3-5人为宜,不得超过5人。
4.未完成的校级以上(含校级)在研“SRT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负责人,不得再次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本课题。
5.参加2011年以来大学生科学研究类项目,有被撤消记录者,不得申报本课题。
6.每个学生只能申报参加一个项目,不得交叉申报。
三、申报项目要求
1.选题要求: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提出选题。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独立性和探索性,项目研究方案要先进、合理、可行,预期成果具有可考核性。
2.项目形式:科研论文、社会调研报告、实验创新项目、创业计划、学院及社会各界合作扶持的学生科研项目,以及其他各类具有学术创意价值、社会服务价值或实际应用价值的大学生课外科研课题等。
3.已获校级以上(含校级)各级别奖项的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不得再作为本次申报项目进行研究。
4.项目执行期以1年为宜,不得超过1.5年,且应在项目负责人本科(专科)毕业前完成。
四、指导教师配备 1.每个项目须配备1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由项目组成员自行与相关教师联系或项目组负责人所在学院指派。
2.指导教师应具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获得者,一般应主持过校级以上科研或教改课题。指导教师须认真履行指导职责,负责全过程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定期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
3.每位指导教师指导项目数不得超过2项。
五、项目指标分配及经费资助
1.2013年在全校范围内拟立项资助150个左右“SRT计划”项目,不分重点与一般项目,根据学科类别及项目大小、实施周期等,经专家评审给予额度不同的经费资助。
2.每个学院在册学生总人数的0.5%为其申报项目数。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非教学单位仅作为学生实施研究项目条件保障单位(指导教师聘请、场地、设备等),申报项目计划不单列。
3.每个项目资助经费:600-2000元/项目。鼓励学院、指导教师为申请项目进行配套资助。
六、申报程序
1.各学院成立2013年“SRT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组,进行宣传动员。
2.有申报立项意愿的学生提出选题,并寻找组员组成研究团队。3.学生自主聘请或学院指派指导教师。
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研究项目实施方案,并填写《贵州大学SRT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
5.各学院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的拟报项目进行初评,并按规定申报数量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学校评审,同时组织专人填写《2013年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申报汇总表》(以下简称汇总表,见附件)。
6.教务处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各学院报送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技术可行性等进行评审,择优立项资助150个左右项目。
七、材料报送要求
1.本次采取书面申报方式报送材料。
2.学生可通过登陆贵州大学首页,点击“管理机构”进入“行政部门”教务处网页“实践教学下载专区”栏目下载《贵州大学
SRT
项目申请书》(网址:http://210.40.32.30/jwc)。
3.《申请书》正文内容格式主要要求:字体为小四仿宋;字间距离为标准;行间距离为1.5倍。
4.学生的《贵州大学SRT项目申请书》统一递交至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
5.请各学院对拟报项目进行排序填写《汇总表》。6.各学院将本学院拟报学校评审的项目《申请书》和《汇总表》(电子与纸质文档各一份)收齐后,于2013年10月30日前一并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中心,逾期不再受理。
八、奖励政策
学校将按照《贵州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试行)》、《贵州大学大学生创新指导奖励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给予学生创新学分、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定等鼓励。
九、注意事项
1.请各学院通知拟申报项目的学生,要认真对待项目申报工作,从拟定题目到实施步骤,均应经过充分调研和考虑,一旦立项资助,原则上中途不得更换主持人。
2.为使参与项目研究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项目组成员之间分工应明确,任务应具体。
3.若项目实施失败,项目负责人及其项目组成员必须提交一份不少于3000字符的项目实施失败分析报告。
4.受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资助公开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专利(发明专利、新型实用专利)的第一发明者、专著的第一作者、成果奖励的第一获得者等,均应是参与项目的学生。
十、联系方式
联系人:余志强、阳明军、刘明坤; 联系电话:8292071、3621020; 电子邮箱:jwcsjk08@126.com
附件:2013年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汇总表
贵州大学教务处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申报 SRT计划 项目 通知 抄送:各相关职能部门
贵州大学教务处综合科 2013年9月29日印发 共印5份
第五篇:2013创新创业计划申报通知
关于开展2013国家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申请工作的通知
按照《西安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试行)》(西理[2013]16号)文件精神,我校2013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工作即日开始,申请者需提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书”(申报书模板在教务处-实践科-文件下载里),各学院请提供盖章后的纸质申请书、电子版的申请书和本学院的电子汇总表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截止日期2013年5月1日,逾期申请者我们将不再办理。我们将按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有关程序聘请有关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评审通过者方可实施项目。
望同学们按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有关程序,在截止日期之前,尽快申请,争取项目早日启动。
特此通知。
西安理工大学科技活动管理办公室
2013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