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项目管理现状(含五篇)

时间:2019-05-14 02:4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IT项目管理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IT项目管理现状》。

第一篇:IT项目管理现状

IT项目管理的现状

10125230 虞灵婷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IT项目管理现在的发展状况、以及在IT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发展前景以及应对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帮我我国的IT项目管理行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IT项目、现状、问题、发展前景

1.前言

随着我国IT行业的日益发展和不断进步,各个IT企业已经开始陆续引进并开始实施了“项目经理制”的管理模式。从现代管理学角度来看,项目管理的宗旨是在运作方式和管理思维模式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内外资源,从根本上改善管理人员的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企业要想在高度竞争与快速变化的环境下把握商机、提高营运效率以及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中国的IT企业来说,研发项目的管理可以说是项目管理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下面就我国IT 行业现在的特点和影响IT项目管理的因素及实施中的对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2.我国IT项目管理的现状

2.1我国IT行业项目管理发展状况

过去由于我国对项目管理不够重视,造成大量时间、人力等方面的浪费, 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IT 行业尤其如此。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IT 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虽然项目投资已经位居全国各个行业的前几名。但是IT行业项目管理水平较低,即懂得IT 专业技术又具备专业项目管理人才缺乏,据了解,我国IT行业真正实现或者基本实现项目目标的投资项目所占比例很小, 彻底失败的占到了很大比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即没有做好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五个项目管理过程,没有做好IT 行业九大集成管理、工作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系统管理的管理协调工作。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专门从事IT 行业项目管理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长,因此IT 行业项目管理人才市场需求日益广阔。国家目前也越来越重视IT 行业项目管理工作,正在起草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我国IT行业项目管理工作已经或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

2.2我国IT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经理与项目严重脱节,导致项目实施严重失控。当前,在进行项目组组建过程中,出于多种考虑,项目经理的头衔很多时候是落在了企业的老总,或是各事业部的总经理的头上。这些老总们多数时间是在忙于其他事务,而无暇或者不能全部时间关注项目的实施和进展工作,无法真正行使项目经理的权利。并且,其他的项目组成员没有足够的权力去管理和协调项目工作。这样就导致了项目的失控,项目进展中遇到的问题无法被及时暴露和解决,最终致使项目失败。

2、项目组无法统一目标和方针,导致项目组工作效率低下。由于多数项目的实施,要涉及的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即项目组成员会由各个不同的部门同事组成。而项目经理没有足够的权力协调其他部门的组员的工作,而且,由于项目组是临时机构,这导致了项目组成员对项目组的无视,他们往往更加乐于按照部门负责人的安排工作,而不是项目经理。甚者会出现在项目实施期间,某部门突然将项目组中的人员抽调走,而导致项目停工或工期延误等后果。

3、授权模糊或没有授权,致使项目经理对其工作职权概念模糊。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创立了团队。企业可能会向项目经理“授权”。但是通常是很模糊的,即项目经理为达到既定目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但也可能企业没有这样授权。对此项目经理要么感觉手中无权,无法开展工作;要么就搞不清自己职权到底是什么。不管怎样,这样的团队往往是要失败的。

3.IT项目管理的研究及发展前景

通过对国内外项口管理研究现状的调查分析,我认为以下2个领域还存在广阔的研究前景:

3.1项目的组织方式研究

项日的组织被称为是项目管理的六要素之一。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企业的发展战略不大可能长期有效,多元化推进和产品市场的更新常常会使既定的项目组织形式不可能永远适应新的项目或项目发展的不同阶段,这就要求即使在项目的生命期当中,也可能要对项目组织进行适当的变更。此外,在一个大型的项目中,项目组织可能是几种基本的组织结构的不同组合。

3.2项目的网络计划研究

传统的网络计划技术有两个重要缺陷:一是通过安排网络可以安排项目洒动的顺序;二是项目控制可以在关键路线上进行。而实际上,活动的顺序根据已执行活动的情况是变化的。当1F关键路线的活动的工作时间变化较大时,非关键路线也可能变为关键路线。因此可以建立一种动态网络以克服以上缺点。

4.总结

在项目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互动发展中,项目管理理论取得明显的长足发展,特别是当今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开发和建立,不但为项目管理实践,而且为项日管理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肯定,21世纪项目管理在管理科学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项目管理将成为未来企业的助跑器。作为项目经理需要努力学习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中解决各种问题, 提高项目团队应付各种变化的能力, 使项目管理工作越做越好。

第二篇:国内外项目管理承包现状

国内外项目管理承包现状

工程项目管理学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学体系。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建设部与国家计委、经贸委意欲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行工程总承包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办法,以制定工程总承包与项目管理(服务)的实施细则,规范其基本做法,进一步促进其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从而指导我国工程总承包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与国际惯例接轨。项目经理(PM)在我国已成为新世纪黄金职业,项目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已开始试点。作为当今时代商海先锋,掌握着我国经济腾飞脉动的特殊群体,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迫在眉睫。今天,我国的项目经理角色群体的服务目标已经被赋予全球视角。

为实现21世纪我国的新发展,强化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就必须分析和研究当前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科学体系发展的现状,尤其是近年来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工程公司,为了适应项目建设大型化、一体化以及项目大规模融资和分散项目风险的需要,推出了一些成熟的项目管理方式。研究这些管理方式,了解和掌握国际通行的模式、程序和标准,取长补短,参考借鉴,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这对于探索符合我国基本建设客观规律的管理体制,有效地实施建设项目的进度、费用和质量三大控制,获得最佳的投资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企业尤其是我石化企业正进行的结构调整、改制分流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项目管理承包(PMC)

国外目前的现状对美国、加拿大的柏克德(BECHTEL)、凯洛格(KBR)、福斯特威勒(ROsTERWHEELER)、鲁姆斯(ABBLUMMUS)、浮卢(FLOUR)、兰万灵(SNCLAVALIN)等六家国际大型工程公司的工程项目管理进行考察,这些国外企业的比较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形式主要是项目管理承包。此外,还有项目管理组(PMT)和施工管理(CM)等。PMC是指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包括进行工程的整体规划、项目定义、工程招标、选择E、P、C承包商,并对设计、采毋≈、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管理,一般不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阶段的具体工作。PMC的费用一般按“工时费用+利润+奖励”的方式计取。PMC是业主机构的延伸,就从定义阶段到投产全过程的总体规划和计划的执行,对业主负责,与业主的目标和利益保持一致。

对大型项目而言,由于项目组织比较复杂,技术、管理难度比较大,需要整体协调的工作比较多,业主往往都选择PMC承包商进行项目管理承包。作为PMC承包商,一般更注重根据自身经验,以系统与组织运作的手段,即业主首先委托一家有相当实力的国际工程公司对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承包。其次,把项目分成两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为项目定义阶段,第二阶段为项目执行阶段。在项目定义阶段,PMC的任务是代表业主对项目的前期阶段进行管理,即对项目进行多方面的计划管理(PROGRAMMANAGEMENT)。比如,有效地完成项目前期(FEL)阶段的准备工作;协助业主获得项目融资;对技术来源方进行管理,对各装置间的技术进行统一和整合;对参与项目的众多承包商和供应商进行管理(尤其是界面协调和管理),确保各工程承包之间的一致性和互动性在执行阶段,由总承包商负责执行详细设计、采购和建设工作。PMC在这个阶段里,代表业主负责全部项目的管理协调和监理作用,直到项目完成。在两个阶段中,PMC都及时向业主报告工作,业主则派出少量人员对PMC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总之,力求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总成本最低。

PMC可分为三种类型:

(1)代表业主管理项目,同时还承担一些界外及公用设施的EPC工作。(EPC,即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是英文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的缩写)。这种方式对PMC来说,风险高,而相应的利润、回报也较高。

(2)代表业主管理项目,同时完成项目定义阶段的所有工作,包括基础工程设计、±10%的费用估算、进行工程招标选择EPC承包商和主要设备供应商等。

(3)作为业主管理队伍的延伸,负责管理EPC承包商而不承担任何EPC工作,这种方式的风险和回报都比较小。

为了使公司组织机构更有效地为项目服务,大多数工程公司都是采用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矩阵型的项目管理机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即以永久的专业机构设置为依托,按项目组织临时的、综合严密的项目管理组织,具体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公司常设专业职能部门负责向项目组派出合格的人员,并对其派往项目组的人员给予业务上的指导和帮助,但不干预项目组的工作,项目组人员应同时向项目经理和各自部门汇报工作。采用矩阵型的项目管理模式,不仅便于专业人员的培养,有利于专业水平的提高,而且便于专业人员的调配,保证专业人员的工时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将多专业人员调配到某一项目上,便于协同工作和对专业人员业绩和能力的全面考核。

大型的工程公司不仅有良好的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还都有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和手段作支撑。

2、实行PMc模式应当具有的条件任何一种项目管理方式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条件和存在理由,PMC也不例外。PMC通常用于具有这样特点的国际性大型项目中:一是项目融资超过l0亿美元,并且有大量复杂的技术含量;二是业主方面包括许多公司,甚至有政府部门介人三是需要得到商业银行或出口信贷机构的国际信贷;四是业主不以原有资产进行担保五是业主想完成这个项目,但是由于内部资源短缺而难于实现。在国内,在没有政府担保的情况下,国际银行的贷款从未超过l0亿美元,因此采用PMC项目管理方式有利于增强项目融资能力,增强向国际信贷金融机构融资的项目可信性。但是,PMC管理方式在报酬系统设计、项目VIP(VALUEIMPROVINGPROCESS)、项目融资、项目风险分散等方面有许多好的做法,适应了目前大型国际工程多项目、高融资、低风险要求。

3、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主要差距

目前,我国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企业,尤其中国石化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开展与国外相比,差距是多方面的,根据考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数石化企业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没有建立与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和项目管理体系。除极少数设计单位改造为国际型工程公司外,多数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的设计单位没有设立项目控制部、采购部、施工管理部、试运行(开车)部等组织机构,只是设立了一个二级机构工程总承包部,在服务功能、组织体系、„技术管理体系、人才结构等方面不能满足工程总承包的要求。监理企业一般把服务领域局限在专业工程的施工阶段监理上,组织结构、技术标准体系和人才结构都不能满足全过程、全方位项目管理服务的功能。

(2)多数石化企业设计、施工、监理没有建立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手册和工作程序,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较落后,缺乏先进的工程项目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体制、程序、方法等也与国际通行模式不接轨。而国外一般都具有高水平的信息管理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有强大的基础数据库作支撑,高水平的CAD辅助设计系统和集成化的项目管理系统得到普遍采用,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不注重技术开发与科研成果的应用。企业普遍缺乏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和工程技术,没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独立进行工艺设计和基础设计的能力也有待加强。而国外的却非常重视技术开发,尤其善于与研究机构合作,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工艺设计和基础设计,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

(4)企业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专业技术带头人、项目负责人以及有技术、懂法律、会经营、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尤其是缺乏高素质、能按照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的人才,缺乏熟悉项目管理软件,能进行进度、质量、费用、材料、安全五大控制的复合型的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5)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工程公司数量太少,目前只有化工、石化等行业有少数国际工程公司,并且业务范围较窄,国际承包市场的占有份额较小。如美国的柏克德公司每年总营业额为l30亿美元,而我国在2001年对外工程的总营业额仅为89亿美元,还不及美国一个工程公司。这些外国公司业务领域宽,涉及多个行业而且都是跨国公司,国外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50%左右,有的甚至更高,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其中EPC总承包占业务总量的60%~85%,并具有很强的融资能力,在市场上竞争力很强。6)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除了1984年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工程承包公司暂行办法》外,目前还没有制定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有关法规。

(7)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市场发育不健全,多数国有投资为主体的项目业主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不愿采用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方式组织项目建设等。

4、国内工程公司应如何有效实施PMC模式

4.1正确处理PMC管理方式和其他项目管理形式的关系项目前期工作、项目EPC服务或者EPC,仍是国内工程公司工作的主要内容,是PMC管理的组成部分,其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并没有改变。在管理方式上,只是根据项目投资大小、风险分担方式、业主项目管理人员多少,决定最优的项目执行模式,如南海乙烯、扬巴和漕泾乙烯。并不是PMC来了,项目管理的其他形式就过时了、落后了。因此,就国内工程公司的任务来说,继续提高项目水平,培养项目管理人才,仍旧是主要任务。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内大型合资项目普遍采用PMC项目管理方式,尤其是利用国际信贷资金项目,这是国内工程公司认识掌握PMC的良机。因此,在加强项目管理的同时,要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特别是国内第一流的大型工程公司,应该积极行动,不能认为国内EPC还没有被认识,PMC还很遥远,放弃发展机会。从政府角度看,也应该支持国内大型工程公司向PMC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提高国内工程公司项目管理水平的问题,同时也是走向国际大市场的需要;是带动我国工程建设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

4.2积极学习项目融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资金寻求投资机会和投资回报是必然的。在现阶段由于国内资金还比较有限,同时由于中国股市不规范,因此国内各种基金的成立虽然不少,但主要集中在操作股市上,这种现象是不会长久的。随着中国国内股市的规范和资金的增加,成立各种投资性基金的趋势不可避免。今后十年或二十年的时间,必然是国内资本市场兴起、规范和大发展时期,能否把握这种机遇,对工程公司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目前项目融资已经作为一种融资方式而存在,其核心是筹划融资结构,避免融资风险。世界发展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发展银行以及比较大的投资机构,对项目融资都有比较繁杂而严谨的操作规程,需要认识它,熟悉它。搞PMC而没有项目融资,没有项目风险管理,不是完整意义上的PMC.4.3正确认识项目管理集成化、基准化特点,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项目管理集成化是指利用项目管理的系统方法,对项目相关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合理使用项目管理技术和应用工具,实现项目管理效益的最大化的过程。项目集成化管理包括了两个层次的集成,其一是以工程数据库和管理数据库为基础,完成设计、采购、施工业务流程的集成;其二是以工程数据库和管理数据库为基础,围绕进度、费用、资源、质量管理的集成。项目管理集成化对提高项目管理公司或项目承包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5、探讨与建议

5.1促进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建立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作业过程,工作建设实施过程中需要快速处理大量的数据,及时显示当前工程项目实施效果(进度、费用、质量等)有无偏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和指导下步工作,这样庞大的工作量只有领先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这个现代化工具和手段才能完成。因此,管理软件的应用是实施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实现与国际管理模式接轨的重要手段和标志之一。推广应用管理软件,必将使我国项目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由于工程总承包与项目管理是以系统工程学、控制论和信息论为理论基础,采用赢得值原理、信息集成技术和矩阵式管理结构,以高度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的手段,对项目实施的进度、费用、质量、资源、财务、风险、安全等建设全过程实行动态、量化管理和有效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投资效益。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的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都建立了本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因此,建议组织各方面专家深入研究项目管理体系,以指导工程总承包企业和项目管理企业建立和完善其项目管理体系。同时,建立对企业项目管理体系的考核制度,以促进项目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5.2要重视为工程项目管理进行风险补课如何进行风险分析是目前国内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在这方面刚刚处在起步阶段,对风险分析与评价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研究领域几乎还处在空白状态,大部分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还处于定性阶段,缺乏系统性定量的分析方法。风险管理仍然是个新鲜事物。美国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态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风险管理已渗透到企业中,所有的大型公司中都任命了一名负责风险管理的副总载和一名资深风险管理人员。形成和接受了一种“风险文化”并被视为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一部分很重要的成本。这种做法及其运作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国际清算银行拟定的巴塞尔新协议要求,各国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要对债务和业务风险进行管理。这意味着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会从银行系统推广到私有和公有行业。在通过制度的方法将风险减低到可以接受的地步方面,我国落后于西方。例如在财务计划方面就急需完善石化项目责任成本预控机制,这已经引起国际专家的提示。因此,要进行文化上的转变——工程项目管理体制要积极地承担风险和进行风险管理,而不要依据传统的方法如规避风险以及其他被动防御的策略。将风险管理系统仅仅只是嫁接到现有的体制上,其程度是很肤浅的。这种做法也是很危险的。因此必须要重视进行风险补课,尤其要重视工程项目管理风险补课。

5.3我国石化项目责任成本预控机制急需完善近年来,随着石化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已经成为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它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先进管理方法。石化项目责任成本预控机制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建立一个体系,落实五项制度,实现两个挂钩。①建立一个体系,即建立项目成本责任控制体系。②落实五项制度,即施工方案的逐级优化制度、工程数量的逐级控制制度、责任预算的动态调整制度、“零利润”集体承包制度、项目经理基金调控制度。③实现两个挂钩,即工程公司向项目部收取企业费用同责任预算编制挂钩,项目部职工工资收入同责任预算执行情况挂钩。

工程项目责任成本预控机制的实施步骤和具体做法有:

(1)规范操作流程。具体为制定相关办法;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编制项目责任预算,确定项目上交款指标,公司总经理与项目负责人签订责任预算承包合同;建立项目内部责任体系;分解责任预算;进行责任成本核算;绩效评价。

(2)处理好三个层次的经济关系。具体为处理好公司与项目部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项目部与各责任中心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责任中心与作业职工之间的关系。

(3)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具体为建立公司、项目部两级成本管理及相应的两级责任成本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和权限;建立责任成本督察制度;建立责任成本绩效考评制度。

总之,成本控制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效益,工程产品的价格一旦确定,成本便是最终效益的决定因素,只有控制住成本,利润空间才能打开,而又因为工程产品的一次性,其成本控制没有现成的依据可循,更需要因项目而异,因时间而异。

5.4改造和培育一批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在市场准入政策上予以扶持

(1)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工程设计、施工企业可以通过改造和重组,调整结构,完善功能,充实人力资源,尽快成为具有设计、采购、施工(施工管理)、开车功能的国际型工程公司。故对具备施工管理能力的大型设计企业,在转为工程公司时在申请相应的施工承包资质时应给予政策支持。对具备设计能力的大型施工企业,在申请相应的设计资质时予以政策支持。

(2)改造和培育一批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有条件的工程咨询、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

理和造价咨询企业,可以通过充实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专业人员,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项目管理体系,成为专业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服务)企业。故对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在申请咨询、设计、监理、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资质时应给予适当政策支持。

(3)建议权威部门从现有条件较好、实力较强的大型设计、施工、监理企业或企业集团中,确定一批重点扶持企业,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外经贸部等部门关于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意见通知(国办发[2000]32号)中提出的七项扶持政策。

第三篇: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现状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现状

李洲

(中铁十七局集团上海轨道交通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心环节。是效益的源泉。也是市场开发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业主的需求日趋苛刻,垫资、压价的幅度越来越大,工期越来越短,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一些影响建筑施工企业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暴露出来。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逐渐暴露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根据本人的施工经验,从招投标、项目管理运作模式、资金、成本管理等几个方面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阐述,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项目管理;施工企业;质量

一、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现状分析

1、对招投标意义认识不清,导致项目招投标盲目压价

招标是为了选择一个合理的价格。达到招、投标方双赢的目的。目前,工程招投标大多是进行价格竞争,有些招标单位违背对投标报价书需全面评估、综合考虑、合理中标的原则,只注重标价的高低,低价中标。有时仅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顾国家政策、法规和价格规律,拼命压低标价,迫使投标单位让利垫资,任意取消国家给施工企业的合法利益,将不合理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等强加给施工单位,严重扭曲招投标的真正意义。施工单位“靠低价中标,靠索赔盈利”的片面认识把招投标工作引入误区。

2、项目管理运作模式混乱

企业与项目的职责、权限不清,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导致经营监控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⑴、责权不明,使项目无所适从;或过于大胆,企业难以实施监控,结果是肥了个人,害了企业;或畏首畏尾,难以获取所需资源,难以完成项目管理责任,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达到项目管理最佳效果。

⑵、项目责任考核流于形式,配套措施不到位或执行不力,缺乏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干好不激励,使职工失去竞争热情。

3、资金短缺成为制约项目发展的瓶颈

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低价中标、不合理合同的签定,使得企业常常处于垫款施工、贷款施工的困境,项目施工管理费用严重不足,材料费、设备工具租赁费、人工费不能及时支付,长此以往,使得三角债进一步形成,相关资源价格进一步上涨,使生产经营管理举步维艰。而发包单位对工程的任意分包、肢解又给竣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结算难以按时形成,拨款也常常在各方的推脱中变得遥遥元期,形成竣工难、清欠难的现状。

4、成本管理粗放,难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降低成本是实现利润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但当前许多国有施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责任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内部定额、取费标准等基础内容,施工组织、管理方式还是沿用旧经验、老办法,以包代管,重包轻管,不进行科学测算、成本分解,项目成本控制流于形式。造成施工成本居高不下,经营管理费用逐年加大,企业利润越来越薄。

5、安全生产流于形式,安全事故频发

随着工程中标价的降低,一些项目为了降低成本,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能省则省,安全教育应付差事,安全设施形同虚设,安全资料造假多、现场实际监督少,总的来说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不出安全事故则罢,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损失远大于安全生产的正常投入。

6、项目团队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项目经理素质有待提高。

现有项目经理队伍大多为凭多年施工经验积累而成长起来的一代,缺乏现代项目管理基本知识,技术意识、创新意识、法制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淡薄,有的家长作风严重、团队意识不强,个人英雄主义严重,不会团结班子成员充分发挥项目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项目管理内耗多,效能低,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应对策略

1、以成本测算为依据,确定报价策略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尤其是面对低价中标的大趋势,在投标报价过程中,要坚决防止饥不择食、饮鸠止渴的恶性循环,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仅为提高中标率而造成未中标已亏损。要坚持科学分析,慎重决策,建立科学的投标制度。一般来说,仅从工程量清单预算报价,恐怕难以中标,必须让利才行。具体让利幅度,则应以保本盈利为限度。要确定一个工程报多少价才能保本,或者有多少盈利,这就要靠准确的成本估算来决定。成本估算不能以国家定额为依据,而应当以企业内部定额为依据,还应考虑到通过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降低消耗而使成本降低的因素。企业要根据工程量清单报价和估算的工程成本,结合收集到的业主和其它竞争对手的各种信息,研究使用投标技巧,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做出既能盈利,又能中标的报介决策。

2、建立与项目管理相配套的经营监控机制

推行项目管理,必须建立与其运行机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在企业内部要素管理上引入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中心的动态管理机制。一方面将各项目经理部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要赋予项目经理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使其有职有权,能够放开手脚大胆地使用权力履行职责;另一方面,不能因为对项目经理下放了经营自主权就放任自流。要明确责权利,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从开工就要签订经营管理责任状,明确责任指标、权力范围以及考核方式、标准,确定奖惩额度。同时坚持定期审计,做到及时激励,激发项目经理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完善制度,改变项目资金紧缺现状

要改变项目资金紧缺的现状,首先要从投标抓起,坚持选择开发战略,选择资信状况好、拨款比例高的建设单位;第二要认真研究施工合同,把相关条款以文字明确写在合同中,为及时收款及索赔奠定基础;第三,要及时上报施工预算,并按照合同规定催收工程款,密切关注资金状况,以资金状况确定施工进度;第四,要彻底改变项目经理只管施工不管要钱的现状,明确项目经理是收款的第一

3责任人,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在合同期内收回工程款的予以奖励,否则,予以罚款处理;第五,要注重对平时资料的搜集积累,做好证据收集,加快竣工结算清欠速度,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解决。

4、建立严格的成本管理核算体系,实施目标管理

施工企业应从主要依靠经验管理成本的做法中走出来,将现代管理科学中的ABC管理法、价值工程、本量利分析法、系统工程、目标管理、数学模型等应用到成本管理工作中来,使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形成个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前后衔接的有机整体,使成本管理从被动型、算帐型、经验型、经济型向主动型、经营型、科学型、经济与技术结合型转变。首先要建立严格的成本管理核算体系,实施全员成本管理责任制,明确体系流程、工作程序、以及每一名员工的成本管理职责、指标,做到人人心中有成本,人人肩上有指标;第二要提前做好成本策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如:地质情况、人文环境、交通情况、市场材料价格、租赁市场价格、劳力提供情况等因地制宜做出与实际施工相吻合的成本策划,增强策划的指导性;第三,在责任成本控制和核算中严把“五关”,控制“四要素”,即:把住劳动力配置关、材料采购关、材料用量和储备关、工程质量关、机械保障关,并结合实际采取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来控制好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现场管理费等四大成本费用要素;第四。要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重点对责任成本预算、责任成本支出、目标利润等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查明盈亏比例异常的原因,并分段采取措施。加以纠正;第五,拓展实现利润的思路。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相对成本最小化。

5、要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安全生产

(1)切实加大安全投入,保障职工在安全的环境中生产;

(2)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进行施工,坚持一以贯之,做到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

(3)加大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使安全生产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被动地“要我安全”,变为主动地“我要安全”;

(4)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和防范,切实做到万元一失;

(5)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将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做到保障不了安全不生产;

(6)做到安全生产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动态管理。从而建立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项目的隐性成本,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企业的无形收益。

6、加强团队建设,优化整体效能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能否建立一个团结、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是实现项目绩效最大化的关键。在项目团队配置上,第一,对项目经理的选择要坚持德能勤绩廉综合考评,竞争上岗,唯才是举,量德而用;第二,要根据项目大小和管理人员性格、特长、管理方式等因素合理组合,既要减少磨合困难效能低下等弊病,又要防止自由组阁,形成独立王国,集体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发生;第三,要不断提高团队素质,坚持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先导,以岗位业务知识学习、岗位技能素质提高为重点,实施全员素质提升;第四,要坚持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教育职工,努力培育求真务实、廉洁高效、勇于创新,充满竞争力、富于战斗力的团队精神,营造积极进取、人才辈出的良好企业发展环境,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结语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施工企业惟有认真研究形势,不断加强项目管理,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适应复杂多变建筑市场,才能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第四篇:管理现状

对我国农村体育管理的探究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就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的根本。农村体育管理以普及群众行性体育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和传播科学健身知识为主要目标,为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和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健设发挥着重要作用。[1]

关键词: 农村体育; 农村体育管理; 农民体育协会; 经济文化基础;新农村建设 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体育一直是发展的重点,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国的体育制度也日趋完善,和西方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甚至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体育的发展远未达到所期望的目标,还存在农民健身意识薄弱、体育人口少、体育设备简陋、社会指导员缺乏、体育消费偏低、宣传体育有关政策法规的力度不够等问题,为了搞好农村体育的发展,提高小康社会的进程,对农村体育管理的研究十分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大力开展农村全民健身工作,对于增强农民体质,提高其健康水平,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农村体育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农村稳则社会安。了解和健全农村体育管理体系,有助于保证农村体育工作的加速发展”。[2]

1、我国农村体育特点

农村体育是指在县级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主要参加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文化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由于农村体育是以农村人口为主体,在农村地理范围内所展开的体育活动,因此与城市体育及其他人群有着明显差别。

1.1体育锻炼的随意性与季节性

农民不像职工那样按时上下班,工作时间自由,并且手生产活动的影响较大,在农闲季节或是重大节日时,自发性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1.2经济条件的滞后性

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落后于城镇,使得在农村体育推广中经济实用的健身项目容易普及。

1.3活动项目的传统性

中国的农村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农村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很多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有明显的文化继承性。比如南方的五月端午节赛龙舟,北方正月的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活动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浓厚。

1.4锻炼地点的天然性

大多农村活动地点比较分散,农业生产地点空旷,农民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就可以放下农具,伸伸腿、弯弯腰,利用手中的各种农具进行那个一系列简单的体育活动。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缺少标准的、固定的体育场馆设施,但天然的活动场却是得天独厚。

1.5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薄弱

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薄弱、发展不均衡,不少地区的体育器材场地十分缺乏,农村体育缺乏组织。另一方面,广大农村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把劳动和体育等同,要让大多数农民自觉、科学、有组织的开展体育活动,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2、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

2.1 我国农村体育物质层次的缺陷

体育的场地设施能够吸引广大农民参与体育活动,是进行体育活动的物质保障和重要载体,而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近70 万个,其中占国土面积16.5%和占人口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体育地区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这说明乡、镇、村地区的体育场馆条件较差,我国广大农村的体育场地及设施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不高,多数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用来锻炼的场所,而只能在自家庭院以及周边活动,体育器材主要以自制为主,体育活动形式受到限制,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散步、爬山、荡秋千之类的,影响了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有关的调查表明,影响乡镇村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缺少场地。另外,有些体育设施由于质量不合格而不能够被有效使用,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国家机关部门的运动场所不对外开放,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本来就非常稀少的体育资源。

2.2 我国农村体育内层的问题

2.2.1 体育价值观混乱

体育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看待体育运动的准则,它是驱使人们参与体育的内部动力,并支配和调节一切体育行为,决定着社会或个人对体育的基本态度。多数农民把劳动当成是体育,认为日常的劳动就足以代替体育,没必要花时间和精力再去参加体育运动,健康意识薄弱,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更不需要进行体育锻炼,更有甚者,认为可以通过一些迷信的做法能够维持身体健康。据曹奔等对我国西北边远地区农民的调查发现,在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上,仍存在着较大偏差,21.8%和33.3%的农民认为生产劳动“能”或“也许能”代替体育锻炼,而众多医学调查资料显示,农民的身体健康水平远远不如城市居民。部分农村地区由于体育管理部门不够重视体育的发展,缺乏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导致人们对体育项目的规则、制度不明白,使很多体育项目的比赛无法进行,严重阻碍了农村体育运动的发展。

2.2.2 体育审美意识偏低

体育运动的目的在于强身健体,并向人们展示绚丽多姿的运动美,几乎每一项体育运动都能展现人体的力量、速度、柔韧性和耐力,展现人类的形态美与精神美,但是由于自身对体育相关知识的匮乏、体育管理部门对体育运动及其美学价值的宣传力度不够,多数农民感受不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以及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对体育兴趣的缺失导致发展农村体育的工作难以进展。

3、农村基层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

农村体育管理是指通过一定方式整合资源,对农村体育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

一系列活动过程,它以普及群动性体育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和传播科学健身知识为主要目标,为丰富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和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3.1农村体育组织机构的种类

从管理机构性质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3.1.1各级政府中的农村体育管理机构

我国各级政府体育机构中都设有负责监管农村体育的专门机构,如国家体育总局群众

体育司(文体局或体育局)中的群众体育处、群众体育科等。

3.1.2各级群众组织中的农村体育管理机构

这里主要指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中专门领导、管理体育的机构,负责对农村妇女、青

年的活动进行管理。

3.1.3农村体育管理的社会团体

这里主要指1986年以来成立的各级农民体育协会。

3.1.4农村体育管理的民间组织

这里主要指由农民体育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各样的群众性体育团体,如武术俱

乐部、钓鱼协会、冬泳协会、棋社、晨练站点、锻炼小组等。[3]

3.2农村体育基层组织管理系统

由于农村地域的分散性、经济发展不均衡性,农村体育管理相对于城市体育管理难度

更大,管理模式更加复杂多样,主要可分为乡镇体育组织和村级体育组织。长期以来,农村体育难以深入农村,关键就在于缺乏乡镇、村的体育基层组织。因此加强农村体育基层组织建设是发展农村体育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

3.2.1乡镇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乡镇体育活动组织是联结县级组织与农民体育的中介,它主要负责乡镇范围内的体育

工作。科学健全的乡镇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机构由政府管理部门、乡镇企事业单位组成的社会团体与社区等三个方面共同组成。

3.2.2村级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村落是农村的基本组成单位,而村级锻炼小组则是我国从村基层单位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与管理模式,主要有村干部兼任小组领导,村文体行政管理部门兼任小组成员,这种形式一般多见于富裕乡镇的村落,其能按照一定的计划安排活动,并得到体育专业人员的指导,故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效果;同时,村级锻炼小组和管理的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能丰富农民的闲暇文化生活,有效地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4]

3.3内部机构设置

镇(乡)一级虽有文体站负责本镇(乡)的文体工作,但机构内部设置不合理,管理权限

边界划分模糊,运行机制不畅,管理不力。具体表现在镇(乡)文体站兼职人员过多,学历层次低,基本没有体育专业毕业生,在人员配备上重文艺轻体育.而村一级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少量有机构设置的村都是村领导有一人分管,但没有具体抓体育工作。

农村体育管理机构包括行政组织和群众组织两大体系,群众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更严

重,镇(乡)行政村社会体育组织尚不健全,镇(乡)的情况好于行政村,镇(乡)、村的指导站点基本都是群众自发参加,没有体育指导员和管理人员,我国农村体育管理组织建设有待加强。

3.4 农村体育基层组织管理人员构成情况

农村从事基层组织管理的专职人员严重不足,大量的兼职人员难以保证工作的长期稳

定发展,同时人员数量偏少,管理工作难以正常有效地开展。村一级没有本(专)科毕业的基层负责人。只有部分聘用的体育教师是大专毕业生。

兼职和聘用的农村基层体育管理组织负责人一般都没有政府正式编制,只能领取少量

津贴,故而这部分人很不稳定,容易受政府领导人的更迭和政府机构调整的影响。由这样一

支队伍来担当管理农村基层体育的重任确有相当难度,必须加以调整。

3.5 农村基层体育组织经费来源情况

资金投入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农村体育工作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目前我国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经费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但上级体育系统拨款偏少。

上级体育系统拨款形式主要是支持体育器械和场地,镇(乡)和村本级财政开支主要是参加体育比赛费用,居民自费部分主要是参加活动和运动服等,社会赞助开支比较杂,各项开支都占一定比例,总体上看目前农村体育活动经费主要以社会赞助和居民自费为主.政府投入资金远远不够,发达国家。

农村体育的发展经验证明,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在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各级政府必须引起重视,加大投入。

3.6 农村体育基层组织对体育政策法规和健身知识的宣传情况

政策法规代表着政府的意志,农村居民对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6年颁布的《体育法》和2008年奥运会的认知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对体育政策法规和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大多数农村居民对奥运会的情况主要是通过电视了解的.这说明农村基层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宣传力度严重不足,加强体育政策法规和有关体育知识赛事的宣传是转变农村居民体育观念。

推动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举措,否则将造成政府的意志只停留在政府机关的文件层面上,形成“上热下凉”的尴尬局面,必须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宣传力度。

3.7现阶段农村体育管理的主要方式

农村体育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宣传体育功能,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体育意识氛围。制定切实可行的的农村体育活动计划,使农村体育持续、科学的合理发展。广泛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龙头作用,一多种形式办体育,大力倡导社会团体和个人修建体育场馆、健身辅导站。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侧重趣味性、健身性、休闲性、社交性、传统性、以适应农村体育特点。以农村体育组织和农民体育协会为依托,开展了大量的农村体育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农村退伍军人和学生的骨干作用,推动了农村的体育发展。组织参加“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和“全民体育先进县”的评选。大大促进了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

4、对农村体育和体育管理采取的措施

4.1农村体育的任务

当前我国农村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普及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光大农民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从而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任务。

因此,为了完成我国农村体育的任务,当前要做的工作由以下几项:[5]

第一,进一步提高农村体育工作的认识,把发展体育事业纳入小康村镇建设的发展规划,作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文明村镇的重要内容。

第二,积极引导和加快建设适合农村特点、根植于群众之中的各种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发挥农民体协为主体的各种群众体育组织作用,形成农村健身组织体系。

第三,要结合农村集镇建设,进一步有规划、有目标的建设和改善体育场地设施,为农民提供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

第四,积极培训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的农村体育骨干队伍,发挥他们在组织群众开展科学健身的重要作用。

第五,从体育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努力探索适合农民特点的体育活动方式。

第六,组织好竞赛活动,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

第七,积极推进农村体育的社会化进程,大力倡导社会团体和个人修建体育场所,自办小型竞赛和业余训练,建立建设辅导站等。

4.2提高农村体育管理的措施

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体育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发展体育的基础是经济,经济可以对体育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也制约和促进体育的发展。所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才是农村体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宣传并提高农村居民参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村居民意识到参加体育活动不会影响生产劳动,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建议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的意识,并带动他们走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让他们亲身经历参加体育锻炼的乐趣与益处。使体育锻炼成为农村居民真正的需要,从而掀起农民健身热潮。广开渠道,筹备改善体育器材场地设施体育器材设施是农

村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基本条件。

目前农村体育设施还比较薄弱,政府部门要广开渠道,筹备改善体育器材场地的经费,且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农村配备适合农民健身的体育器材,还可利用农村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健身需要。

采取措施增加农村体育人口场地器材较少、意识不够和宣传工作的不到位是导致体育人口偏少的原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意识,使家庭体育与农村学校体育相结合,将学校体育教学项目深入到家庭,让学生带动家庭体育开展,应在不增加农民负担情况下来提高体育人口的数量。

从建立农村体育指导员队伍特点看,仅靠县里极少数的体育专职人员来开展体育指导工作是不现实的,要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乡镇体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利用农闲时间开设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养农村体育骨干。

各级部门应通过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到乡镇等基层组织从事农村体育健身指导员工作,实现村村有指导员,村村有健身点的体育建设目标。这样做不仅使农村的体育管理水平上升一个很大的高度而且也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解决了部分找工作难的问题。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将会提高农村的整体素质。也会为祖国的体育教育事业训练一大批人才。人才,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缺乏人才的农村体育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发展农村体育公共事业,但政府在农村体育管理职能上存在管理的双重角色和“片面效应”、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缺位、组织管理体制的不健全、职能垄断、法制建设与监督机制严重滞后等问题,因此,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化建设、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建立制度性保障、加强体育法治建设与监督机。[6]

5、结语

总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重视和关心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是建设新农村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在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充分开展农村体育工作,增强农村居民体质,提高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水平,丰富业余生活,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新农村建设是新世纪我国协调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解决农村的生产方式,提升物质文明建设水平,同时也要在农村建立现代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深入和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成功,进一步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和在农村中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更加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基础,农民是关键。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健身,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体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农村体育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瑞林,秦春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2]胡家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全面启动农民健身工程[J].体育工作情况,2006(11):2-7.[3] 卢元稹.社会体育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2.122.[4] 王凯珍.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劳动保障出版社,2005.65.[5] 卢元稹.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2.119.[6] 章小兰,刘衍霖.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福建:福建体育科技,2009(4):14.

第五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政府投资项目是一个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的概念。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为了适应和推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 使用财政性资金以及用财政性资金作为还贷来源或还贷担保的借贷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项目。随着中央扩大投资拉动内需政策的出台,我国每年投入上千亿资金用于道路、桥梁等基础性设施建设,投资规模的急剧扩大,给投资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对管好用好建设资金、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具有非常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一、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现状

近年来,*县不断推进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积极在制度建设、项目前期、管理模式、项目融资等方面探索创新。分析*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现状,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项目投向,基本合理。十一五以来,*县政府投资基本上投向两大类:即城建、交通、水利等工程性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体育及文化等社会性基础设施。目前*县政府投资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年项目建设的建设、交通、水利、教育等部门,另一类是非常年项目建设的卫生、文体、旅游等部门。

(二)资金拨付,方式多样。项目建设资金拨付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列入投资计划的一般性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财政部门审核后,将资金拨到行业主管部门,再下拨给项目业主;二是重点建设项目,由项目业主向县政府提出申请,经财政部门审核、县政府领导批复后,财政部 门将资金拨到项目业主,再支付给施工单位;三是直接支付方式。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监理单位核实,项目业主确认,报财政部门审核后,直接拨付给受款单位。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中,经营性项目以银行贷款为主,纯公益性项目由财政性资金承担。

(三)制度建设,探索创新。近年来,*县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上,无论是制度建设方面,还是项目融资方面,一直在努力创新探索。相继出台了《*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县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县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使*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有章可循。

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前期工作不尽人意。前期工作是项目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投资项目的成败。重项目数量、轻前期工作现象在*县政府投资领域普遍存在:一是决策机制不完善。项目决策在项目建设周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决策的正确与否,主要是体现在“四性”上,即把握投资机会的准确性、建设方案比选的全面性、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的合理性,而只有坚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才能符合“四性”要求。从调查情况看,*县相当部分项目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不足,项目决策主要由各级领导研究作出,前期调研分析不充分,决策所需的信息不全面,缺乏战略、综合和长远考虑。二是项目储备工作薄弱。目前*县项目储备工作存在“数量少、质量差、渠道窄、工作粗”等突出问题,数量少表现为未开展政府投资项目专项规划编制,迄今为止没有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质量差表现为有的行业主管部门即使有一些项目打算,但纳入规划的项目很少,绝大多数仅 停留在取项目名称大概轮廓上,缺少项目规模、建设内容和基本投资估算等内容,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储备资料;渠道窄表现为仅仅凭经验和感觉提出项目,而缺乏科学的、全面的、多渠道的项目挖掘机制;工作粗表现为没有真正把项目储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未落实具体工作人员,未明确工作责任,只是为了应付就随便报几个了事,有的连项目名称都提不出来。三是投资计划严肃性不强。投资计划管理是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重要内容,但部分行业主管部门每年所申报的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不全面、不合理,往往出现执行偏差。有些未列入投资计划的项目往往临时动议拍板建设,而一些已列入投资计划的项目却得不到有效实施。

(二)项目管理模式落后。从调查情况来看,*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以组建工程建设指挥部、筹建处、基建办为主。这种临时性非法人建管机构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难以实现专业化管理。项目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而临时组建项目管理机构,由于缺少专业人才,不熟悉基本建设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缺乏项目管理专业知识和经验, 难以开展专业化管理和落实责任。二是投资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这种临时性建管机构是“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典型模式,建设单位与使用单位利益密切相关,不利于相互制约,也缺乏控制投资的约束机制和动力机制。同时由于大量采用临时性建管机构形式,分散了监管部门的力量,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容易孳生腐败。三是不利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普遍存在“只有一次性教训形不成二次经验”的现象,一个项目建成后,作为一次性临时业主的工程建设 指挥部即行解散,难以总结项目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另一个项目又要重新组织一批人员进行建设管理,众多的临时性建管机构在为掌握和应用项目管理知识而重复交学费,对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十分不利。

(三)建设程序不甚规范。基本建设程序是指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步骤之间客观存在的、不可破坏的先后顺序,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反映项目建设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是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的工作程序。正确把握项目建设中从课题调研、论证决策、前期报批、组织实施及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一个根本原则。但从调查情况来看,*县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很不理想,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展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三段式”管理的项目只占26.67%,33.33%的项目按前期计划和正式计划“两段式”管理,36.67%的项目是一次性批复,甚至有个别项目没有经过计划部门审批就擅自开工;也有个别行业主管部门仅以政府计划作为立项依据,未到计划部门办理项目立项审批。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拟建项目技术上、经济上及其他方面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工程设计、银行贷款、合作签约等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县相当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未认识到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大多数政府投资项目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有的即使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也都是上级发改部门有要求不得已而为之,根本不是为了项目的科学论证而开展。许多项目由于未进行可行性研究而达不到国家要求,影响了*县争取 新中央投资项目申报工作。有些规模不小的项目甚至连初步设计都不做就直接编制施工图纸,造成政府投资项目主管部门无法确定项目概算。在项目前臵审批方面也同样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据调查,有约三分之一左右的项目以项目急于上马、前臵审批太复杂等为由而未能按规定办理相关前臵审批。

(四)项目控制力度不够。质量、进度、成本是项目管理的金三角,是项目管理的基本目标。从调查情况分析,“三控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超概算成了投资控制的顽症。一个项目从投资决策到竣工投运,有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影响项目投资变化的因素很多,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县政府投资项目超概算现象较为普遍。从调查情况来看,63.33%的项目存在超概算现象,平均超概算高达40.00%,大部分项目初步设计概算编制质量不高,不能真实反映项目总投资全貌,失去了执行刚性,达不到控制投资的目的。超概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设计漏项。有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责任心不强或凭经验设计,在申报项目立项时,未进行全面设计,存在很多漏项,如有的只设计主体工程,而没有配套工程和绿化工程,也有的设计时漏掉设备或未包括装潢,只好在施工阶段予以补上导致超概算。二是设计变更。有些项目由于从立项到委托设计时间较短,设计单位急于赶任务而不作现场调查,匆忙完成设计,致使初步设计深度不够,与施工图阶段有较大的出入,造成后来的设计变更而增加投资。也有概算编制人员机械地按照设计图纸编制概算,用经济来影响设计,施工时产生设计变更;还有的项目业主在项目取得立 项批文后,不是按照计划投资规模进行建设,而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求设计单位提高设计标准,在工程实施阶段又随意添加一些建设内容。三是按审批权限确定项目总投资。如某城市道路项目按审批权限须报上级投资主管部门审批,由于前期准备工作极不充分,上级投资主管部门很难批准,而项目却急于上马,只好按市里最大审批权限来确定投资概算(初步设计和概算也未编制),结果从实施情况看,超概算高达120%,绝对金额达200多万,是个十分典型的案例。

其次,拖工期成了进度控制的常态。进度控制是项目实施的关键,是确保项目按预定时间竣工投产的重要手段。据调查,*县政府投资项目进度与计划基本一致的占13.33%,略有提前的占6.67%,超工期的占80%,平均超工期117.25%。造成超工期的主要原因:一是政策处理困难。约一半的政府投资项目由于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等政策处理困难而无法按计划完成施工。二是资金紧缺。由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资金大多是财政性资金,在近几年政府负债较重的情况下,往往不能按时支付工程款,造成施工工期拖延。三是设计调整。有些重点建设项目往往是领导十分关注的项目,有些领导会打破常规要求项目不断调整设计,致使项目实施不断延期。四是设备原因。有些项目在土建完成或基本完成后,由于无资金购臵或招投标的原因,造成设备不能及时安装,也延误了工期。

第三,能合格就算质量控制的标准。质量控制是项目实施的根本,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从调查情况来看,存在主要问题:一是创优意识、精品意识不强。政府投资项目尤其是重点项目往往是百年工程、民心工程,应以建造精品工 程、优质工程为目标,虽然大多数工程质量都能合格,但争创优质工程意识普遍不强。二是为盲目赶工期而造成质量隐患。三是质量控制措施不力。存在诸如质量控制体系不甚健全,施工队伍素质不高,事前、事中和事后“三阶段”控制不到位等问题。

(五)建设制度执行不力。按照国家规定,政府投资项目必须实行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等五项制度。从调查情况来看,这五项制度执行不力、好差不一。

首先,项目法人责任制不落实。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初衷是要建立一种权责明确、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制度,项目法人应能独立自主地对项目从立项、筹资、施工到竣工、投产乃至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难实现上述目标,习惯以行政手段管理项目。

其次,招投标领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项目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选择基本上未实行公开招标,设计方面直接委托的占56.67%,邀请招标的16.67%,议标的占6.67%,只有20%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确定设计单位;监理方面直接委托的占33.33%,邀请招标的23.33%,议标的占13.33%,只有30%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确定监理单位。二是擅自缩小施工招标范围。将招标范围限定于主体建筑工程,而依法应招标的一些配套附属工程则直接发包。三是招投标具体操作不符合规定。相当一部分项目没有按规定进场招标,也未在指定媒体发布信息,有些不按规定范围发布信息,甚至没有公开发布信息。四是招投标管理体制不顺。由于招投标管理机构运作 不正常,县内招投标交易平台不健全,限额以上项目借助市里平台进行交易;有些项目由于土地、规划等种种原因无法立项,导致无法进市招投标中心交易,往往以政府协调会等非正常形式明确有关事项;有些项目施工招标往往采用政府采购平台进行招标,致使招投标工作规范性不足,随意性过大。

第三,监理制贯彻不到位。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重施工、轻监理,目前在*县开展业务的监理单位良莠不齐,有的监理人员(尤其是总监)到岗率不高,个别项目隐蔽工程未按规定傍站;有的监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强,甚至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有的监理责任心不强,默认施工单位随意变更设计;相当部分监理人员协调各方能力较弱。也有些业主及施工单位对监理单位职责没有正确的认识,使监理工作正常开展受到困扰。

第四,合同执行不严格。从调查情况来看,无论设计、采购,还是施工、监理,基本上都签订合同,但在合同管理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合同主体不统一。目前建筑市场上施工挂靠现象成了公开的秘密,*县政府投资项目施工招投标中同样存在借用资质和挂靠现象,一些低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为了承揽工程,通过人际关系或上交管理费等方式,借用他人资质或挂靠高级别企业参与竞标,中标后,因施工企业本身技术力量不足,缺乏相应管理人员,同时施工装备也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其结果是工程质量大打折扣,埋下了质量隐患。二是合同款项结算不严格。如个别项目经招投标后,在承发包合同中重新约定按实结算,招投标只起到确定施工单位的作用;即使是一些包干工程,往往对包干 范围及调整条件和调整方式等没有明确规定,结果包干项目包不死,给工程结算留下了隐患。另外,有些工程物资材料采用暂定价,具体价格等实施时再协商,不利于工程款项结算。

(六)项目后期评价缺失。一是未开展项目竣工验收。竣工验收是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的重要环节,同时能为项目后评价提供基础资料,它对保证工程质量,促进项目及时投产,发挥投资效益有重要作用。目前,*县政府投资项目大部分只进行交工验收,只有16.6%的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同时,项目业主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结算(决算)现象,一些项目投入使用后,长期不结算(决算),导致项目成本无法审定,拨款资金长期挂账,无法办理固定资产产权登记手续。二是项目后评价缺失。项目后评价指建设项目正式投产营运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对该项目决策、立项、实施、运行全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目前*县政府投资管理项目未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投资决策水平的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项目的事后控制和监督作用的发挥,表明椒江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还未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三、管理好政府投资项目的对策

根据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面对*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现实状况,必须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努力按照“决策科学、投向合理、运作规范、监管严格”要求,建立“科学完善的前期工作体系、规范高效的运行管理体系、优质公正的市场参与体系和严密防范的监督管理体系”等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四大体系。具体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前期工作体系

第一、完善决策机制。首先要科学决策。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决策方法科学,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分析结论准确;坚持决策依据充分,掌握国家有关政策、项目建设条件、技术发展趋势等全面信息,使决策依据科学;坚持数据资料可靠,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注重数据分析,保证结论可靠;同时探索项目不可行性论证。其次要民主决策。逐步建立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的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对*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除了要求中介机构评估咨询、专家评议等环节外,还应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增加投资决策的透明度。

第二、开展项目储备和深化前期。一是积极开展项目储备。县计划部门建立县重大项目储备库,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一般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可通过以下渠道挖掘政府投资项目: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延伸策划出一批项目,从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资源比较优势发挥、现有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梳理出一批支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邀请各方面专家专门研究提出和向社会公开征求获得。二是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每年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向县计划部门申报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经计划部门审核并报请县政府同意后,计划部门下发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各行业主管部门或主业单位按照课题调研、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等四个阶段工作目标开展前期工作。三是建立队伍与落实经费。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前期工作队伍,为提高前期工作质量提供人力保证;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各自项目前期工作机构,落实一批素质高、业务 精、事业心强的人员从事项目前期工作。建立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用于重大项目调查研究、方案规划、文件编制、咨询评估等前期支出。

第三、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管理。要重视政府投资项目投资计划的编制工作,从全局出发,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和资金土地要素状况以及征地拆迁情况等因素,从县重大项目储备库和各行业主管部门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中选择安排(新开工的项目原则上初步设计已获批准),县计划部门会同先财政部门按照“量入为出、综合平衡”的原则,与有关部门协调,在优先保证续建项目资金需要的前提下,提出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初步意见,上报县政府同意后,由县计划部门向各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下达投资计划。计划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政府投资总额或者增减新开工项目的,由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县计划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核并报县政府同意后,由计划部门下达调整计划。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需对已批准项目的投资进行调整的,由县计划部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拟定调整方案报县政府同意后调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未经规定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第四、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按规定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项目概算,并达到必要的深度和质量要求;严格遵守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一是审批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由建设单位或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包括下列内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拟建地点、拟建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和其他事项。二是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单位依据经批准项目建议书委托有资质中介机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中应详细列明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和投资估算;对于须实行项目法人制的项目,提出项目法人的组建方案。计划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对一定规模的政府投资项目,由计划部门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咨询评估。三是审批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可研批复后,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编制初步设计,计划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对初步设计和概算进行评审,通过后予以批复。四是施工图审查。建设单位依照经批准的初步设计及项目概算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编制项目预算。五是相关前臵审批。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项目审批的有关前臵审批规定。

(二)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管理体系

第一、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按照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分离的原则,改革椒江现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对现有工程建设指挥部等临时性非法人建管机构进行清理整合,并逐步减少。区别不同性质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一是项目法人制。经营性项目在项建书批复后,由行业主管部门组建项目法人充当项目业主,对项目策划、前期报批、资金筹措、组织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负责;项目法人按国家规定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形成自我决策、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调动项目法人在控制项目质量、工期和投资的积极性。二是推行代理建设制度。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建立具有事业性质的管理机构,专司非经营性政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实现代理建设与专业化集中管理相结合;充当项目业主,全面负责投资、进度、质量“三控制”和合同管理等方面工作。第二种是专业公司代建。逐步推进项目代建制,可委托专业化的项目管理机构负责非经营性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专业公司代建可采用两种模式:即适用于投资规模较小或专业性强政府项目的全过程代建模式和适用于投资规模较大的前期工作代理、实施代建两阶段代建模式。三是提倡公共产品社会建设。在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运营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公平的市场运行环境和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界定公益性、基础性和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的范围,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委托企业生产、经营公共产品,或者投资参股建设与经营。

第二、规范招投标行为。一是建立健全*县招投标监管机构和交易市场。争取市里对*县招投标工作的支持,理顺*县招投标工作体系。二是严格界定落实招投标的范围。要严格执行《招投标法》等规定,除特殊性质项目外,都应公开招标;项目建设中的工程设计、咨询、施工、监理和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等达到规定要求的,一律实行招标;三是严格选择招标方式。提倡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等竞争性招标,严格限制议标,杜绝假招标。吸引更多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高、信誉好的施工企业参加投标。四是规范招投标程序。坚持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督,严禁层层转包和违法分包,对弄虚作假、规避招标等行为严加查处。五是治理挂靠现象。加强对施工企业人员到位情况的检查,检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员、施工员、安全员、预算员和资料员等“七大员”的到 位情况;不任意提高资质要求,有利于本地企业参与市场的公平竟争,减少本地企业挂靠外地大企业的现象。

第三、加强投资控制。要确立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的意识,完善投资控制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出台《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控制工作实施意见》。从项目概算审查和管理、设计变更管理入手,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控制的制度化建设。二是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的动态控制办法。根据施工合同及相关文件,建立以项目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为相关责任单位的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控制目标管理体系,实行动态控制。三是推行限额设计,提高设计质量。项目业主在委托设计时要进行详细的交底,设计单位必须对项目现场作深入调查,积累充分的数据资料,把应该考虑到的情况都体现在设计之中,避免漏项;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使设计概算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推行限额设计,即与设计单位约定奖惩机制,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在保证项目规模、使用功能、质量与实施进度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把工程造价严格控制在限额内;对超出投资额的,则按超出数额的大小扣减设计费;而对于优化设计方案,节约投资的,则按相应比例进行奖励。四是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概算进行建设,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建立严格的变更设计审批制度,落实项目变更设计的权限和责任,按照投资、质量、进度三者相统一的原则,确定项目设计变更;项目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要接受相关部门监督,必须经业主、监理、设计等多方联合事前会审,杜绝事后补签。

第四、强化合同管理。通过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所 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等环节,实现项目建设目标。各项目单位要制订严密的合同管理制度,使合同处于有效控制之中。招投标阶段要注意确定严格而又周密的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完备、逻辑周密、含义清晰以及责、权、利关系平等。在项目实施阶段,要始终围绕质量、工期和投资三项目标进行合同管理,通过合同手段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保证项目按计划实施。

(三)建立优质公正的市场参与体系

第一、规范政府投资项目中介服务。积极引导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与管理,提高勘察设计、咨询评估、招标代理等中介服务质量,将现行一些不宜由政府机构承担的职能转移给中介机构。积极引进信誉好、素质高、服务优的中介机构到*县开展业务,培育*县本地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介机构。建立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县开展业务的信用档案,开展信用等级评价,禁止违反相关法规和执业操守的人员在*县开展业务活动。

第二、探索项目咨询评估。积极引进和培育工程咨询评估机构,探索开展项目咨询评估工作,对一定规模以上的项目,由计划部门委托咨询机构对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独立评估。咨询机构从社会、自然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角度出发,认真分析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客观评价项目建设可能作出的贡献或造成的破坏,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项目可研报告应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编制单位应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遵照客观规律,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编制可研报告。项目咨询评估要坚持“三性一维护”,即各类规划的符合性,区域内公共产品布局的合 理性,经济社会资源的节约性和维护公共利益。咨询机构应主动与业主单位、编制单位及区级部门沟通,把握项目的全面情况,避免评估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为确保咨询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可行性论证费用应由政府财政专项支付。

第三、创新项目设计理念,落实设计责任。政府投资项目设计要体现目前经济和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把握发展趋势。一是要求设计单位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运用先进的设计思想、表现手法和技术成果,创新设计理念,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二是要求设计单位严格执行国家的环保、安全、能耗水耗等标准,积极采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措施。三是对较大规模的项目可由计划部门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概算进行审查,深入细致地分析技术经济指标,通过同类型项目的造价对比,并结合同期投资品市场价格预测,对项目概算进行合理、准确的审定,为以后的投资控制奠定基础。四是积极推进设计招标工作。引入竞争机制,激发设计单位挖掘技术潜能,综合分析后确定项目技术方案与经济方案,保证项目建设“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第四、完善监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监理单位做到“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即: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组织协调,每个项目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业主要求,在合同中对监理工作作出约定。在完善目前普遍开展施工监理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勘察、设计及重要设备采购监理。要求监理单位和人员在监理过程中,遵循独立、客观、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求 监理单位派驻现场的总监理工程师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良好的协调能力,派驻现场的监理人员必须专业配套齐全,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监理单位的监理大纲应符合项目的要求,并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监理目标的方法和措施。

第五、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根据评估咨询和勘察设计业的特点,合理确定勘察设计强制性招标的项目范围和招标形式。建立信用机制,把建立中介服务机构信用体系作为完善椒江区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净化招投标市场,培育本地招投标代理机构,强化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管。

(四)建立严密防范的监督管理体系

第一、开展项目竣工验收。出台《*县政府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办法》。项目建成后,应当按照批准初步设计和概算、施工图以及工程验收规范等文件资料,及时组织竣工验收,项目业主应及时做好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竣工验收前,应先进行施工质量、消防、环保、绿化、市政等单项验收。规模较大、较复杂的政府投资项目,还应当先由项目业主组织进行初步验收或交工验收。

第二、建立后评价制度。及早建立政府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选择地对重大项目进行后评价,全面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据此对比项目可行性论证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运营的差距,全面总结项目投资管理经验,吸取教训,为改进以后项目决策、管理及监督提供经验。

第三、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要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制衡机制,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的主体,制定出台政府投资责任追究相关的制度,明确项目建设参与各方的责任,对不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造成重大损失和资金浪费的单位及个人,依法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第四、建立部门监督机制。借鉴国外先进的项目监管经验,总结*县项目监管的经验教训,制定严格的监管措施。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多层次、内外结合的监管体系,由投资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中介机构和社会公众组成项目部门监督机制,强化监管机构职能,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投资主管部门利用职能优势并借助中介机构力量从项目立项审批、初步设计概算审查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监管;财政部门从建设资金拨付、使用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管,审计部门利用专业力量对项目进行审计监督,建设部门从工程勘察、监理和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管,规划、国土、环保、水利和监察等部门按各自职权进行监管,行业主管部门在职权范围内进行环节监管。

第五、建立社会监督机制。逐步建立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方面的监督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情况与效果进行监督,发挥媒体对政府投资管理的监督作用,要求与政府投资相关的管理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地对社会发布相关信息,接受公众监督。

二0一0年四月二十日

下载IT项目管理现状(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IT项目管理现状(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PM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发展专题

    项目管理发展到今天,一直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旨,没有脱开“术”和“器”的范畴,很少会上升到企业或者社会的层面去分析项目管理规律,寻找“道”,即战略的高度,更鲜有从企业使命的......

    对标管理项目梳理及现状分析

    对标管理项目梳理及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完善机关各部室管理水平,交流探讨先进的管理工作模式,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的形式,将对标管理项目进行梳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制......

    我县项目工程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我县项目工程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工程管理专题》读书报告 今年,我函授学习了《工程管理专题》这门课,通过上课跟自学,我对工程管理的认识不再那么狭隘,我认识到工程管理......

    目前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工程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源泉,也是施工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目前国内土建工程投标竞争激烈,中标单价低,企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内部成本管理,......

    浅析林业投资项目现状

    浅析林业投资项目现状 林业概况 我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量151.37亿立方米,森林每公顷蓄积量89.79立方米;全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84.27亿吨,生态服务功能......

    浅论管理会计现状

    浅论管理会计现状 管理会计是20世纪初伴随着泰勒的科学管理学说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在西方的企业中得到了推广运用和发展。随着我国企业进一步融人经济全球化,......

    浅谈部队管理现状

    浅谈部队管理现状 ----新时期部队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 内容摘要 军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构成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单元。努力构建和谐军营,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发扬我军......

    盈余管理现状

    一、我国盈余管理现状 在我国,会计还十分年轻,缺乏一些具体交易的会计处理准则,证券市场的监管功能还不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和发达市场国家在动机上有一些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