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论随笔类《说木叶》试讲稿
人教高语试讲模板文论随笔《说木叶》
(轻轻敲门三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
我是今天B组的##号考生。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说木叶》。
下面我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导入)
上课之前问大家一个问题,西红柿炒蛋和蛋炒西红柿有什么区别?有同学笑了,这位同学你跟大家说说你在笑什么?他说,乍一听觉得这能有什么区别,仔细一想,还真有区别,西红柿炒蛋,西红柿多,蛋炒西红柿,蛋多。很多时候,感悟就常常在我们那“仔细一想”之间,语言的妙处,也需要我们经常的“仔细想想”,才能去体味其中的玄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说木叶》(边讲边板书课题)作者林庚(边讲边板书)相信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预习,我们来简单分享一下: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文艺随笔,作者林庚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整感)
带着这些知识着储备,这节课我们将更深入的走进文本。首先,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一遍文本,读带准字音,注意停顿,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和疑惑,请批注在旁边。
好,开始,五分钟时间。
时间到,大多数同学都读完了,谁来谈一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好,这位同学第一个举手,你来试一试!好,请坐!我们一起来给这位同学的回答评价一下:他概括的比较全面,不足之处在于不够简洁。我们一起来帮他把答案删改一下,一起来说:
(板书)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概括要做到全面而简洁,找全要点之后进行必要的删改,还真是概括的法宝。同学们以后可以在学习中注意运用。
下面请同学快速的浏览一遍课文,思考一下,关于文本,你还有什么疑问么?看谁的问题对我们深入文本最有价值,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同样,五分钟时间。
好,时间到。
哪位同学来试试?最后排的那一桌,你们发现的问题是什么?好,请坐,你们俩真是有一双慧眼,发现了两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一个问题:木叶、树叶、落木、落叶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提的有价值,只有真切体会其中玄机,才能深刻感悟文本。第二个问题:既然文章主要论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那文章标题为什么不直接设定为《论语言的暗示性》呢?这个问题能够从大局考虑,抓住文章的重点,提的很有眼光。
接下来,让我们奇文共赏析,疑义相与析。首先,第一个问题:木叶和树叶、落木、落叶有什么区别?我听到有同学脱口而出:木比树更单纯。这位同学很敏锐,善于从文本中寻找答案。这种联系上下文总结答案的方法值得我们参考学习。我们看待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提示一下,可以结合文本和学过的诗歌意象来思考。
好,有同学举手了,好,你来试一试!好,请坐!他说“木,显得干枯,叶显得茂密”。好,请坐,他给我们从意象的形象方向做了一个引导,我们顺着他的思路对“木叶”这一意象进行品读: 比如: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思考:诗句中的树叶,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引2: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同学们看大屏幕,认真倾听杜甫《登高》的诗朗诵(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你听到了什么感受?明确:萧瑟、凄凉。之所以有如此的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那么: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继续来探讨下一个问题,既然文章主要论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那文章标题为什么不直接设定为《论语言的暗示性》呢?小组内抓紧时间进行讨论,五分钟后,汇报分享。
时间到,哪个小组来试一下?这节课还没回答过问题的同学要抓紧了,好,你们小组!哦,好!请坐!他们小组从文章的趣味性进行了分析。好,同学们抬起头来看大屏幕上这段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对,有同学发现了: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用稳重的话说: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那么我们回到我们要探索的问题: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对: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 “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提升)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可以参考大屏幕上我出示的《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中的月。
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 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意象不胜枚举,意象的造型出现细微的差别,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课下自由交流分享!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我的试讲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各位评委老师辛苦了!需要擦黑板么?
第二篇:高中英语说课试讲稿
Good morning, teachers.I am.I am very happy to be here sharing my lesson with you.The content of my lesson is the reading and vocabulary part taken from New Standard English 5, Module 4--Carnival.There are five parts in my lesson--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aims, teaching methods, study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procedures.While presenting these parts I will do the blackboard design properly.Ok, let’s begin the first part.Part 1 Teaching Material
The reading and vocabulary contains 5 parts—one text and 4 exercises.The topic of this lesson is “The Magic of the Mask”, which concerns about the origins of carnival.Through this lesson, we will enable the students to know carnival and develop their interest in the festival cultures home and abroad.Besides, the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and also learn the new words in the context.原因: Reading is one of the skills that the students must have.It belongs to the input during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learning, which has great effect on output, such as speaking and writing.In addition, this kind of reading passage takes a big portion, so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skills and how to raise their awareness of culture background is of great importance.Part 2 Teaching aims教学目标
According to the new standard curriculum and syllabus, the teaching aims of this lesson can be set as follow:
1、Knowledge aims:
(1)Th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he passage, know foreign cultures, and try to describe a Chinese festival in their own words.(2)Th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usage of th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2、Ability aims:
(1)To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especially the skimming and scanning.(2)To train the students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new words through the text, and
also to extract and select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3、Cultural Consciousness
(1)To lear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festivals and foreign ones.(2)To raise awaren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my lesson are listed below:
Key points in teaching
(1)Through studying the passage, the students should learn how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nalyze the structure, and obtain useful information.(2)The students should be trained how to do skimming and scanning.The Difficult Points:
There is only one.(1)The students in Senior Two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reading skills such as skimming and scanning, so we need to guide them to practice the skills through the reading tasks, for instance, reading the text in limited time.Part 3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to teach English is to increase students’ abilities, such as reading, writing and speaking.Therefore, I will adopt the following teaching methods:
(1)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际教学法)
(2)Whole Language Teaching(整体语言教学法)
(3)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任务教学法)
整体语言教学法:①强调整体。在语言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②语言要和文化、社区相结合,教师要和学生相结合。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需要,能够进行有意义的人际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
③单元以主题为中心O 在一个单元中,所有的学科都围绕着同一主题来进行。主题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将各门科目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
Through these ways, I will make the students the real masters in class while the teacher acts as a director.In order to practice my teaching methods well, I need some teaching aids:
1、the 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equipments: The multimedia2、a projector 投影仪
3、the blackboard.Part 4 Studying Methods
Students in Senior Two are quick in thoughts, and have certain ability in reading.However, they are not good at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they lack the courage to express their ideas.Therefore, a successful leader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learning strategies:
(1)Purposeful Reading
During reading, students have the ability to catch the main ideas of the text, but when doing exercises, they cannot find the correct answer.Therefore, teachers have the duty to lead students to read with purpose and do the detail reading.(2)Collaborative learning协作学习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motivate every student to get involved in English practice and this study process will become an interesting experience.(3)Autonomous learning自主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 is to mak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of learning.It means that the students achieve learning goals by their independent analysi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Part 5 Teaching Procedure
There are 6 steps in my lesson.Step 1 Lead-in(5mins)
Activity 1 Video-watching
This part I will use the computer and projector to play a small video which is about the carnival, and set some questions
Q: What do you see in the video?
Q: What are people doing?
Q: What do they wear on their faces?
Activity 2 Free talk
First divide students into several groups, and lead them to discuss freely with the questions before, and then invite someone to answer the questions.Purpose:
1、to catch students’ attention about the topic2、to encourage them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ir ideas.Then enter the text.Step 2 Pre-reading(3)
Activity 1 Play the CD once, ask students to just listen and finish the Exercise 1 individually.Let them to check the answer with a partner.Activity 2 Teachers call back the answers from the whole class.Purpose: train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 and try to grasp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Step 3 Fast Reading(10)
Activity 1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in limited time.While doing the fast reading, finish Exercise 2 and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r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Activity 2 Teachers ask students about the main idea or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And conclude each paragraph.Paragraph 1: People’s general impression of carnival.Paragraph 2: The meaning of Carnival and how it was celebrated in history.Activity 3 Call back the answer of Exercise 2.Purpose:
1、Improve students’ fast reading skills like skimming reading and scanning reading.2、Train students to learn to read with specific questions.3、Understand the general idea of each paragraph.Step 4 Intensive Reading(25)
Activity 1 Teach every paragraph in details about vocabulary and grammar.例子: Such as one sentence in the text
Dress up: this phrase means:穿着打扮;装饰
Eg: She likes to dress up for a party.她喜欢把自己打扮起来去参加聚会。
Dress: 名词:
1、连衣裙、女服
2、衣服;服装;外衣;礼服
He was in special dress for the ceremony.他穿了身特别的衣服来参加典礼。
A full dress 大礼服
动词:穿衣,给某人穿上衣服
Dress yourself quickly.你快点穿衣服
Dress 的一些特殊用法:
Dress one’s hair.梳理头发
New word:
Activity 2 ask students to do the exercises 3 and 4, and then show the whole the class the answers and make the necessary explanation.Purpose: Further understand the text
Step 5 Post-reading(1)
This part I will lead students to retell the text in their own words and made a short summary, for the purpose of checking if my students really understand the whole text and if they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this text.What’s more, through this way I want to practice their oral English and encourage them to bravely express their thoughts.Step 6 Homework(1)
Write an article about a Chinese festival.In this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writing.That’s all.Thank you for listening.
第三篇:古抒情散文类《逍遥游》试讲稿 -
人教高语试讲模板——词《逍遥游》
(轻轻敲门三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
我是今天B组的##号考生。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逍遥游》。下面我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导入)
庄子临死前,他的心情很平静。弟子们想厚葬老师,庄子倒觉得难过了:弟子们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勘破生死关。于是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 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 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列御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逍遥游》,了解庄子(板书文题)
(整感)
放录音范读。认真倾听,注意读音和停顿,以及语气缓急。
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本中的相关文学常识和重点的虚实词、文言句式,相信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复习,我们来简单回顾分享一下: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一书现存33篇,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带着对文本的朦胧感知,这节课我们将更深入的走进文本。首先,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一遍文本,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注意读音和语气的缓急。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和疑惑,请批注在旁边。
好,开始,五分钟时间。
时间到,大多数同学都读完了,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读音 翼徙抟坳堂夭阙蜩决起而飞枪榆枋宿舂粮蓬蒿大知斥鴳数数然恶乎待哉
学生集体齐读。谁来谈一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好,这位同学第一个举手,你来试一试!好,请坐!我们一起来给这位同学的回答评价一下:他概括的比较全面,不足之处在于不够简洁。我们一起来帮他把答案删改一下,一起来说:
世界万事万物相互依存,只有超脱万物,才能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概括要做到全面而简洁,找全要点之后进行必要的删改,还真是概括的法宝。同学们以后可以在学习中注意运用。
下面请同学快速的浏览一遍课文,思考一下,关于文本,你还有什么疑问么?看谁的问 题对我们深入文本最有价值,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同样,五分钟时间。
好,时间到。
哪位同学来试试?最后排的那一桌,你们发现的问题是什么?好,请坐,你们俩不仅有一双慧眼,还匠心独运。为我们品读文本提供了一条思路:
接下来,我们奇文共赏析,疑义相与析。走进他文,走进他人,走进他情!
A:怎么理解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笑”?
1、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
明确:因为大鹏“图南”,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
2、蜩与学鸠笑鲲鹏,作者赞成还是反对呢?为什么反对?
明确:大鹏、野马、尘埃,以及天地间的生物,都是靠大自然的气息“相吹”的。而蜩与学鸠同是属于“生物之以息相吹”之类。差别只在于“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罢了。事物的大小不一样,所适的远近不同,它们所凭借的条件(即所待)也是有区别的。所适越远,所要凭借的条件就越是充足,如将要“图南”的大鹏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而“决起而飞,枪榆枋”的蜩与学鸠所凭借的风(或其他条件)比起大鹏就小多了。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有所待,因而都不消遥。
3、斥鴳为什么笑鲲鹏呢?
明确:斥鴳认为,鲲鹏要飞高,才依赖于风力,而自己不追求那样的高度,所以能够摆脱对外力的凭借,自己能够自由地“腾跃”“翱翔”。
4、那么,作者对斥鴳的“笑”是什么态度呢?你认为庄子是否赞成“小大之辨”? 明确:“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不是庄子的观点,相反,他认为这是世人的成见。因为他觉得“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意即像大年之大年的彭祖,不知自己本性的“众人”却非要去“匹之”,这不是很可悲吗!这里,庄子仍进一步阐发要泯除大小之见,对任何事物不要虚妄分别的观点。即使是“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的大鹏,在斥鴳看来,也不屑一顾,它并不像“小年”的“众人”去匹“大年”的彭祖那样去做一些徒劳的事,而是以“我腾越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满足了,因而它自得其乐地笑了。
这里的“笑”就代表了庄子的笑。庄子是借斥鴳笑大鹏来喻自己笑那些持有“大小”成见和以小慕大的人。
庄子为何用斥鴳来喻自己呢?这是由于庄子的时代背景所限。他常常托别人或别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古今人物,禽兽鱼虫无一不成为他借用的对象。他之对己、对人、对物根本就没什么分别,只不过他有时在明处,有时在暗处,有时当场导演,有时幕后指挥,但是“每一个场合中,必然隐藏着一个庄子”(张默生)
B继续笑
1、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呢?因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2、作者对宋荣子的态度怎样?由“斯已矣”“虽然,犹有未树也”可知,作者对他也是否定的。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否定比他自由得多的列子来进一步否定他。人类中,那些凭着自己聪明的才智、良好的行为、高尚的道德、强大的能力就能够称效一官,投合一君,取信一国的人,虽然他们都以达到目的为满足,但因为是有所待,所以与消遥的境界来说实在相差太远了,理所当然要被比他们略高一筹的宋荣子所笑。但庄子对宋荣子的“笑”并不 完全赞同。宋荣子尽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但却“未数数然也”。他仍是始终“未树”消遥境界。
3、列子与宋荣子相比又怎样呢?庄子是怎样看的?列子比宋荣子要更高一筹,他能“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但和宋荣子一样也是“未数数然”的。他能御风而行,虽说免去步履之劳,可是没有风,不是也无能为力了吗?所以庄子说他“犹有所待也”。
4、作者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是不是肯定呢? 明确:也都作了否定。否定后者好理解,关键是否定前者不好理解,因为“鲲鹏展翅”早已作为积极的意象被人们广泛引用。但在本文中,作者在讲述这一寓言故事时,突出的不是鲲鹏本身,而是风力,“故九万里,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对风力作用的突出,实际上就是对鲲鹏的否定。作者写了“笑”的双方,对“笑”的一方蜩与学鸠、斥鴳、宋荣子都作了否定,对被“笑”的一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也都作了否定,并且对顺便提及的野马、尘埃、芥、大舟、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列子等事物或者人物也都作了否定。这种全盘否定的态度,如果我们借用本文中的一个形象的词语,可以说是:笑!是的,本文也可以说是:庄子“笑”万物!
5、庄子为什么要“笑”万物呢?
明确:因为它(他)们都“有所待”,都没有做到“逍遥游”。C别笑了
6、哪种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明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只有任其自然,随变是适,无乎所待,以游无穷,这才是逍遥游的理论境界!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了,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怎样才能摆脱有待,达到无待呢?庄子强调,根本的一点是要认识到,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或必然性束缚了人的自由,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不知道“以道观物”、“道通为一”的道理;如果能从主观上齐同万物,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也就无所不适、无所对待了。庄子进而提出了最彻底的“无己”的方法,即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一切,直到忘记自己。无己而后无所待。
四、小结:写法上:全文基本上是否定,是从反面论证,最后才用几句话提出正面主张,以三“无”(无己、无功、无名)作结,有力地论证“无所待”观点。艺术上奇伟诡谲、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夸张想象,引人入胜。思想上超然物外,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文章读到这里,你心里一定有不少感触,梳理一下,写下来,五分钟时间。时间到,我们先不急着展示各位的精彩回答,首先让我们带着自己心中那一份感悟重新把词读一遍,好,相信这次朗读让你的体会更加深刻了。
让我们循着先生的情感变化,试背整首。
(提升)你对这样的境界有何看法? 明确:本文的主旨是追求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庄子认为,世上万物都受到限制,社会上的人被生死、寿夭、得失、荣辱、贵贱所牵累,没有自由可言,其原因在于“有己”,“有己”则“有待”,只有做到“无己”才能进而达到“无功”“无名”。所谓“无己”,就是忘掉自我。在庄子看来,人和万物都是得道而生,形体只是道的寓所,人如果拘于形体,必然会受到外物的束缚,达不到恬淡自适的境界。所谓“无功”就是去除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只求保身全生养亲以尽天年而无建功立业的理想。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俯仰随我,置声名与舆论于不顾。达到“无己”“无功”“无名”,便是在头脑中消除了物我对立,使精神与道融合为一,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现实的绝对自由。庄子的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在现实中无法摆脱的“心为形役”,即“心”与“形”的矛盾,而超现实地在精神上追求绝对的自由。庄子对人的精神的肯定是对的,但这种“绝对自由”的超现实性恰恰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想借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现实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庄子的哲学其实就是人生哲学。在庄子看来,“有待”和“无待”意味着人生的两个层面,物质形体的活动总是有待的,而无形的精神活动可以是无待的。人生世间,难免神为形累、心为物役,应该通过“无用”、“无己”的“道德”修养,使精神突破有待的束缚,从自我中提升一级,达到无待的自由。
你怎么认为?批注在课本相关文字旁边,同学之间交流。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我的试讲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各位评委老师辛苦了!需要擦黑板么?
第四篇:《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木叶”》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木叶”》教学反思1《说木叶》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是文艺学论文单元,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引用古诗文较多,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学生阅读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木叶》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问题,学习这篇课文并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征十分必要。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教学难点为“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的教师在这一教学动态过程中,达成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但 稍有教学实践经历的教师都会有体会,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教学手段。提问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虽然被广泛地运用于普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精心设计有效的提问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众多语文教师醉心的追求。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基础一般,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较为薄弱,要比较好的阅读理解文本、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能是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透过大量引文理解作者本意,我选择了“以设置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的教学方法。由导入开始顺着作者的思路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一直带着问题阅读,带着问题思考讨论,带着问题总结概括。并且问题的设计注意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学生看到引文多就产生畏难情绪的心理压力,循着问题积极、主动甚至生动有效的学习,当一个个问题都依次顺利解决的时候,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学习文艺性议论文的快乐,教学目标自然达成。无疑,这节课的提问设计是比较优化、有效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原因,课堂上的大多数问题都是由教师来提出的,学生一直在教师预设的问题导引下进行阅读学习,而没有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譬如一些引文的仔细理解、感悟等等。
《说“木叶”》教学反思2今天教授《说木叶》一课,自己认为文章思路清晰,但看了反馈本后发现问题较大。
文章一上来先提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木叶”较“树叶”常见,并且有很多佳作传世;接着分析之所以不用“树叶”是诗歌语言凝练的需要;然后仔细论述“木叶”一词“木”字的两个艺术特征,分别是“木”本身是含有落叶意味,“木”有干燥的意味,而这些加在一起最适合表现那种“清秋”的季节特征。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是,首先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复述课文,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找到“木叶”一词之所以用得好的原因,也即找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第三步再引导学生得出这两个艺术特征其实都是有“木”这个字眼联想出来的,也就是说在进行诗歌鉴赏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最后解决一下“木叶”和“落木”的区别问题。
但是学生给出的反馈是,一是觉得没意思,二是觉得思路不清晰。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反思,我不能也不应该把每一节课都上的趣味横生,首先我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其次,语文课应该有他本身那种语文味,而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语文味的敏感性,换句话说我不能为了迎合学生把课设计的没有语文味。第二个问题,我想主要还是出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上,近年来因为对教材的钻研更深了,所以对于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特别在意,觉得非常重要。首先如果没有这个环节,那么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将会是非常浮泛的,不管你加进去多少非文本的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都是失败的;其次,如果教师不深入研读文本,那么就谈不上上好这节课,尤其是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这节课来说,我给了学生大约1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看书,接下来也通过探寻“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再次回归到了文本上,但是这个环节总有些粗糙,粗糙在哪呢?一是给的时间少,二是问题问得不够吸引学生,等于说我只给学生两次阅读文本的机会。还有一个文本本身存在的问题,因为这篇课文引到的诗歌特别多,而且还有很多诗意不容易读懂,所以学生容易陷进弄懂这些诗歌意思的迷雾里里,把重点放在读这些诗而不是弄懂作者所要分析的内容上;另外,有些词,比如“空阔”“疏朗”“感情饱满”“绵密”这些中国艺术评论独有的词语给学生理解文本加大了难度。
在我自己来看,一是应当给全文做个总结;二是应该仔细分析文中的一些诗句用了“木叶”后到底好在哪,这样的话可能会不那么枯燥,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些。
《说“木叶”》教学反思3《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倒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再加上,这节课有各省市教委的领导听课,一切学生还是在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拘谨,对于一些问题,不敢拿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讨论。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说“木叶”》教学反思4有了《咬文嚼字》关于诗歌“炼字”与联想的学习基础,也因为校园正处于秋叶纷飞的季节,学生有实际生活经验,我以为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会轻松许多,所以,在预习要求中就提出,本课学习由学生自主分析文中的诗歌,由此来感悟“树叶”“木叶”“落木”的区别,进而领悟“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然而,到了真正的课堂上,跟自己的教学设想完全不同,很多学生对文章中的诗歌根本无感,即使我已经再次复习了“意象”“意境”与思想情感,还做了鉴赏示范,学生还是说不出来,不会鉴赏。
和另外一个班的老师交流,她也感叹这一课的教学根本就是自己带着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学生对其中的诗句鉴赏总是以“没学过”“看不懂”来推说。看来大家面临的困境是一样的。
反观这一课的教学,发现几个致命的问题。
1、学生预习根本不到位,教学过程中,我走到学生中间,看到大部分人的课本是一片空白,甚至自然段都未标明,有些学生听从老师预习的要求,书上有一定痕迹,我仔细去看,发现也只是在教参上生搬的一些内容,叫他们起来,就游离于文本细节。我一直在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但发现效果甚微,只有我强制要检查时,学生才会去动。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动性,我觉得对现在我们的学生来说,是很欠缺的习惯和能力,怎样去培养和提高,也是老师迫切需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急于完成课堂预设,我已经发现了学生预习不到位的问题,但还是没有魄力停下教学进度,让学生认认真真重读几遍课文。这也是我一直纠结的一个问题,之前的教学中,也有类似的经历,停下来,就用课堂的时间读课文,但我发现,如果学生没有读课文、预习课文的意识,还是会“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教学任务又不允许我们每天都在课堂上读课文,学生和家长也不会允许课堂上只读课文。所以,还是预习要到位的问题。
3、思维培养应是序列化的。学生没有基本的诗歌鉴赏的能力,可能还是因为初中、高一就没有打好基础,所以,我觉得语文诗歌教学,不停刷题根本不是什么好方法,还是要多带学生读一读不同类型的诗歌,语感语感,没有感受,就没有审美,死记硬背,就会出现“没学过”现象。
《说“木叶”》教学反思5本周我在5班和8班完成了《说木叶》课文的授课,《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所以我在学案上更多的设计了对古诗中意象的分析,例如:月、柳、梅等。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这有助于我在课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我深刻的认识到了方面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我们老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达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不过这也落实了新课改的宗旨,把课堂还给学生,宁愿把课时拖延,也要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说“木叶”》教学反思6《说木叶》这篇课文是高中新课改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是文艺学论文单元,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木叶》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问题,而诗歌意象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并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征十分必要,并且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试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课堂的学习中去,并采用小组计分制希望充分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小组合作精神。从此堂课的授课效果来看,此种方法还是十分可行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课堂参与度也较高。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感觉自己在备课中对课文内容的取舍上还不够大胆,有一些与课文重点无关的内容应大胆舍弃,做到一堂课集中突破一个点;
其二,通过小组计分制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但是经常举手发言的同学比较固定,还有极少数同学究竟有没有跟着思考问题,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个值得思考,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改进;
其三,由于时间分配上没有考虑完备,课堂容量也比较大,致使后面的拓展延伸那一块没时间处理,应该把前面的“品读诗句,填表”那一环节简化一些,把时间移到后面的“拓展延伸”上来,更利于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暗示性问题,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这些不足之处也是我今后教学的宝贵经验,以后还得用心学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断改善,课前充分准备,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说“木叶”》教学反思7现在,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教师朋友都把自己上课的经验总结然后写成教学反思。上传到网上,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的同时与其他教师朋友分享,交流,相互提高各自的教学水平,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写《说“木叶”》教学反思如何写才好呢?今天小编就来介绍《说“木叶”》教学反思怎么写吧。
《说“木叶”》围绕古诗中“木叶”这一意象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的表达效果,意在引导学生认识诗歌语言形象中潜在的力量,即研究诗歌语言暗示性的问题。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地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品味寄诸言外的微妙意味,把诗歌的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结合起来,有效地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能力。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不但对诗句的理解不到位,而且对课文的内容也相当不熟悉。于是,我腾出了15分钟给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及理清其思路。然后再进入到重点的落实。这样一来,时间的分配计划就被打乱了,再加上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不到位,在落实第一个重点时,花的时间自然就偏多了,以致第二个重点没落实好,草草完事。结果,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对于能力的培养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课后,我得到了两点启示:其一,课前要布置学生做好相应的预习,对课文内容要充分熟悉,以提高课堂效率;其二,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的一定的积累之上的。所以,要对学生的语文积累加强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
看了小编的《说“木叶”》教学反思,大家觉得怎么样。是不是对大家有启发,本文教学中小编始终贯彻提纲挈领法。注重引导讨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第五篇:《说木叶》教学反思
今天教授《说木叶》一课,自己认为文章思路清晰,但看了反馈本后发现问题较大,《说木叶》教学反思。
文章一上来先提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木叶”较“树叶”常见,并且有很多佳作传世;接着分析之所以不用“树叶”是诗歌语言凝练的需要;然后仔细论述“木叶”一词“木”字的两个艺术特征,分别是“木”本身是含有落叶意味,“木”有干燥的意味,而这些加在一起最适合表现那种“清秋”的季节特征。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是,首先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复述课文,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找到“木叶”一词之所以用得好的原因,也即找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第三步再引导学生得出这两个艺术特征其实都是有“木”这个字眼联想出来的,也就是说在进行诗歌鉴赏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最后解决一下“木叶”和“落木”的区别问题,教学反思《《说木叶》教学反思》。
但是学生给出的反馈是,一是觉得没意思,二是觉得思路不清晰。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反思,我不能也不应该把每一节课都上的趣味横生,首先我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其次,语文课应该有他本身那种语文味,而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语文味的敏感性,换句话说我不能为了迎合学生把课设计的没有语文味。第二个问题,我想主要还是出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上,近年来因为对教材的钻研更深了,所以对于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特别在意,觉得非常重要。首先如果没有这个环节,那么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将会是非常浮泛的,不管你加进去多少非文本的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都是失败的;其次,如果教师不深入研读文本,那么就谈不上上好这节课,尤其是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这节课来说,我给了学生大约1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看书,接下来也通过探寻“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再次回归到了文本上,但是这个环节总有些粗糙,粗糙在哪呢?一是给的时间少,二是问题问得不够吸引学生,等于说我只给学生两次阅读文本的机会。还有一个文本本身存在的问题,因为这篇课文引到的诗歌特别多,而且还有很多诗意不容易读懂,所以学生容易陷进弄懂这些诗歌意思的迷雾里里,把重点放在读这些诗而不是弄懂作者所要分析的内容上;另外,有些词,比如“空阔”“疏朗”“感情饱满”“绵密”这些中国艺术评论独有的词语给学生理解文本加大了难度。
在我自己来看,一是应当给全文做个总结;二是应该仔细分析文中的一些诗句用了“木叶”后到底好在哪,这样的话可能会不那么枯燥,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