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学生德育创新教育 曾湘文

时间:2019-05-14 20:3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聋哑学生德育创新教育 曾湘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聋哑学生德育创新教育 曾湘文》。

第一篇:聋哑学生德育创新教育 曾湘文

聋哑学生德育创新教育

曾湘文

聋哑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残疾人群体,备受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教育创新将通过对聋哑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探析,思考聋哑中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细致分析设计方案,最终针对如何对聋哑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德育创新教育。

近些年来,聋哑人犯罪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走势,不少媒体都有报道聋哑人犯罪作案的新闻,对于这一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重视。我们在感叹这类事件的时候,同时也应该反思,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现状。近年来,国家在不断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制定一系列的法规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实行一系列的政策来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然而,这种现象并没得到改善。所以,我认为,他们思想道德上存在缺失,对聋哑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而作为聋哑中学生,在学校接受高等教育,更应该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聋哑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聋哑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残疾人群体,他们既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又与一般的大学生有所区别,身体上的缺陷,会给他们的带来种种不便。我们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该更多的将落脚点放在他们的心理特点上,从而更好地进行分析。聋哑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闭锁心理

聋哑中学生由于自身听力和语言表达障碍,不能如同正常人那样自如的进行交流,因此,心理难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然而,交流中出现的阻碍,又导致他们更加不愿意去融入社会圈,自然而然形成了闭锁心理。他们愿意躲在

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愿意打开心扉去与更多的人接触。自卑、闭锁心理是绝大多数聋哑中学生所具有的心理特点。

2、猜疑、嫉妒心理

聋哑中学生往往都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一旦与健全的人进行接触,他们就特别在意别人的眼神、动作和语言,总认为别人是在对自己指手画脚,猜想别人是在对自己说三道四。这样一种猜疑心理,往往是由他们的自卑心理所决定的。而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极大的嫉妒心理,看到比自己优秀的同龄人,总会不自觉的进行对比,嫉妒他们的才能,同时也倍增了自身的自卑。

3、急躁、焦虑心理

聋哑中学生多数都存在急躁、焦虑心理,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一旦对方没有准确地把握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时,他们总会表现得极度紧张,不断地用手语强调自己的本意。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学习中的压力,就业的严峻形式,他们就显得异常的焦虑,他们害怕自己现阶段的问题,更害怕走出校园后不能拥有较为满意的工作。这些,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不自信,不能积极面对生活。

4、逆反、偏执心理

聋哑中学生的逆反、偏执心理,多表现在与家长和老师的交流方面,他们不愿意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不愿意积极地面对生活,而是一味地埋怨自己的悲惨遭遇,埋怨自己不能拥有健全的身体,不能像正常人那样交谈自如。他们被一系列的抱怨蒙蔽了双眼,不能够理性地找到生活的意义,导致他们跟家长、老师唱反调,以为消极地偏执生活着。

二、聋哑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对策

在聋哑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传统的教学,往往采取手语教学法为主,将手势与嘴型相结合,让聋哑中学生更好地把握要点。结合上一部分所讲的,我们应该从分析聋哑中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自身的心理特点出发,创新的设计出适合他们教学的比较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走出心理阴影,积极面对生活。

1、聋哑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教材改编)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应具备直观、生动的特点。现在高校运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内容比较多,文字描述较多,对于聋哑中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自身缺陷,不可能和正常人一样迅速地接收书本上的所有知识。所以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材改编,做到少书面化,少文字化,应该配一定的图案,让教材变得直观、生动,这样有利于他们接收相关的思想教育。

第二,针对不同的层次的大学生进行教材改编。作为聋哑中学生,他们和普通大学生一样,也是具有不同层次的,我们应该按照本科和专科进行分级改编,根据他们接收知识的不同能力,以及思想缺失的不同方面,针对性地进行教材改编。

2、聋哑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的创新

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自身听力进行分析,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等级,进行小班式差异性教学。这样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第二,教学中应做到变繁为简,抓教学重点,忽略次要的,不能满堂灌输。聋哑中学生他们不易于接收复杂的东西,所以我们更加重视的是怎样由一个简单的教学,让他们收益更多的知识,接收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渗入式教学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比如在教授数学的时候,我们要教会他们理性思考的能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就其文,传递文中所反映的精神等。

3、根据聋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聋哑学生的行为习惯。经过两年多的研究课堂的组织教学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并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改进,也积累了点滴经验。在这里,我简要介绍一下,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了解学生特点,尊重学生、表扬为主

(一)、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

我们面对的聋哑学生是极富有情感的人,而且情感变化多端。他们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得到同学的赞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的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地用恰当的语言进行鼓励表扬。即使学生有失误、有错误,我也是用善意的艺术的方式进行批评,引导学生改正。

[案例]:在认识生字牺牲的“牲”时铁金灿同学举手说:“牺牲的‘牲’去掉牛字旁加上女子旁就是娃娃的‘娃’了。”“错啦,错啦,他说错啦!牺牲的‘牲’去掉牛字旁加上女子旁就是姓名的‘姓’了,不是娃娃的‘娃’字„„”他的话音刚落其他孩子们便七嘴八舌的乱嚷起来。铁金灿同学呢,听到同学们这么一说,立刻表现出一种极为尴尬的表情,此时课堂纪律出现了混乱。见此情景,我先有序的组织好课堂纪律:“同学们,我们不要着急,铁金灿同学是把‘姓’字说成了‘娃’字,虽然说错了,但是他是把牲和姓进行了仔细的区分才举手。可见他是一个善于观察、思考的孩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然后我在黑板上把“娃”和“姓”指导学生进行了详细的区分,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又有秩序的进行着。

(二)、善于发现长处及时表扬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聋哑学生更不例外,他们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和好胜心理,时时都想争得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成为全班同学的榜样。老师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称赞的手势,就可以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发现长处及时表扬。在满足个人表现欲的同时,刺激其它同学的表现欲,从而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案例]:福利院学生郑梦涛是年级出了名的调皮捣蛋孩子,他一堂课下来专心听讲的时间几乎不超过十分钟。课堂上自己搞小动作自不必说,还要欺负其他同学。不是用脚踢前面的同学,就是转过身去拿后面同学的学习用具。几乎每节课都要挨老师的批评。一个学期过去了,他的行为习惯还是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我也试着私下里哄他或吓唬他,都不见效。一天,我拿着讲桌上一支没人认领的新铅笔。对学生说:“老师这有一支新铅笔,同学们谁想要?”“我,老师,我想要。”同学们都将小手举得很高。当然调皮大王郑梦涛也举起了手。我宣布“同学们都想要这支铅笔,老师就有了要求了,这节课谁最专心听讲,不捣乱这支铅笔我就奖励给谁。”这一声令下,马上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当然也包括郑梦涛同学,我于是趁热打铁,表扬他坐得非常端正,听课非常认真,有进步了,他是有希望得到铅笔的的,而且不时的给他传递眼神,示意他好好表现。结果他整堂课都表现得很出色。自然我把铅笔奖给了他,这就是表扬产生的效果。小接下来的两天,郑梦涛同学课堂上的表现也非常好。课间休息他也总爱跑到我的身边,主动接近我,显出一副对自我满意的样子,也表示对我的喜欢。现在,他在课堂上能很认真的专心听讲了。

二、寓教于乐愉快教学贯穿始终,课前富有情趣的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在很多地方都是适用的。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也很有用。课前是学生课堂纪律最乱的时候,由于课间孩子们玩耍,刚上课时,他们的心还沉醉在课间游戏活动中。很多时候,我们走进课堂看到的是:教室里有的学生在唧唧喳喳说话,有的学生在追逐打闹着,就是没有做好听课和上课的准备,该拿的书也没有拿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进行简短的组织教学。如用激励性的语言:“教师喜欢专心听讲的同学,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是老师喜欢的好孩子,现在我来看一看谁最专心?”这时,孩子一定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适,及时调整。或者使用儿童喜闻乐见,富于情趣的语言设计一些故事、谜语、游戏、引起学生争议和思考的问题等使学生自然进入教学状态。如:“上课了,快坐好,仔细听,认真想。”还可以进行以下谈话:“孩子们,你们猜猜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了?”此时学生便会注意到老师的到来,立刻回过头来并安静下来。然后用短小的故事或谜语,也可以做一个小游戏使学生轻松的自然的进入学习状态。这样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好的作用。

4、聋哑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他方面的创新

第一、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结合科学,社会实践来巩固教学内容,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我们可以带领聋哑中学生到残联的相关部门去见习,让他们融入社会。也可以让他们去福利院做义工,让他们学会独立自强,积极生活。

第二、学生课后自觉组织沙龙,相互交流,同时也可以进行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需要老师的受教,也需要学生自觉地领悟真谛,让他们自我感知,比被动学习更加有效。

第三、家庭、学校及社会三重配合,促进聋哑中学生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聋哑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在学校进行,但是,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注和配合,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促成他们形成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聋哑学校上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德育创新教育对我们残疾学校更为重要。

2016-1-19

第二篇:德育创新之挫折教育

德育创新案例

【设计与构思】

德育,顾名思义为品德方面的教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主要涵盖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多个领域。在学术重视程度高、智力成绩较为看重的今天,德育这一方面亟需得到一定的重视,做到德才兼备,多方面发展。陶行知说:“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可见德育和智育并重的必要性,而与此同时,青少年德育教育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全方位发展,更是整个中华民族一股生生不息的泉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整体文明的进程和优劣。学校作为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场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青少年德育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施教主体,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德育方法概括来讲有以下几种: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陶冶教育法、品德评价法、角色扮演法以及合作学习法等。在交融性日益加强的今天,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在父母和各方面长辈的呵护下成长,导致了心理素质差、克服挫折能力差、转化挫折能力弱等问题的增多,比如,考试没考好,就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和同学闹矛盾,就自暴自弃或有极端反应;被老师批评指责,就抵抗上学;生活学习稍微遇到困难就失去了信心,只想依赖家人„„这些问题都是德育教育缺失的表现。针对此方面,我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设计并制作了关于“德育教育----挫折教育”的教案设计。【教学目的】

1、带动学生的挫折意识与处理问题的思路;

2、使学生对生活中的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并掌握一定的问题处理方法;

3、锻炼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加强交流探究。【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两课时 【教学重点】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融入并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掌握挫折应对的方法。【教学难点】

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和交流探究的引入。【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案例,大体有五个实例:

实例

一、张海迪。她于1995年秋天出生于山东济南,5岁患有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无法上学,便独自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同时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学习外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面对命运带给她的突如其来的挫折,她用自己的毅力到达了自己人生的高度。

实例

二、爱迪生。众所周知,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家,一生中发明了无数有价值的珍贵发明,在发明灯丝的时候,试用了一千多种材料,身边的助手都劝他放弃,尝试其他方向,但是他坚持一次次的实验来完成自己的目标,最终找到了钨丝作为灯丝,照亮了新的世界。

实例

三、海伦·凯勒。提起海伦,我们知道她是著名的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其代表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更给无数人带来勇气和鼓励。海伦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充血症而被夺取视力和听力,听不到、看不见、说不出,生活给予这个柔弱女子无尽的挫折。但海伦从挫折中站了起来,没有耽于自己的恐惧绝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友的帮助重新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实例四:华罗庚 华罗庚初中毕业后,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只有初中毕业文凭,此后开始顽强自学,用五年的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20岁时,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在数学界不断建树,他用信念完成了他的理想。

实例

五、史蒂芬·霍金。霍金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21岁时不幸被确诊为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霍金的一生曾断言他的生命只剩两年,但霍金一直坚强的活了下来,虽然他被禁锢在轮椅上,虽然他的身体已经严重变形,失去了独立读书写字的能力,但霍金仍有三根手指和两只眼睛可以活动,霍金仍坚强的与挫折抗争,并在手术过后几天就完成了世界名著《时间简史》。至今,霍金仍在不断抗争,他的研究从未停止。

(看完以上事例后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发表意见,引出学生对挫折的感官认识)

二、亲身体验

师:通过了解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对本节课的教学有了一定的见解。确实,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形形色色难度不一的挫折,那现在谁来说说自己常遇到哪些挫折呢?

(找两到三名同学发言,交流看法)三.做游戏

本轮环节主要设置了两个游戏。一.蝴蝶游戏。

1、游戏规则:用肢体语言代表蝴蝶成长的五个阶段,分别是“卵——幼虫——茧(蛹)——出茧——美丽的蝴蝶”等四个阶段。(缩成一团代表的是卵、半蜷缩代表的是幼虫,身体用外套等衣物包裹的是茧,把衣服半拿开并用双臂做挣扎状的是出茧的状态,拿着小彩旗并用手臂做伸展状的是蝴蝶阶段。为了使大家产生更直观的认识,可以请出五名同学示范)

2、所有同学抱膝蹲下围成一圈,做“卵”状,用石头剪子布的方法两两对决,胜利的成长一级,失败的后退一级(如幼虫赢了就长成茧,输了就退回到卵,卵输了还是卵)。长成蝴蝶的同学后退到边上观看别人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根据其他人肢体语言表现的成长状态,寻找着和自己同一阶段的进行剪刀石头布,进行两两对决,胜利的成长,失败的后退。

3、等场上变成“蝴蝶”的同学达成一定比例后喊停,请一直在卵的状态和变成幼虫以后又打回卵的,以及最终变成蝴蝶的三类同学代表谈谈体会。

(分享: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有挫折也有反复;只要肯坚持和努力,都会有收获并不断成长)

二、护粮游戏

准备一个大垫子,若干个一米高直径为25厘米的大沙袋,一个木棒。

我:今天大家来玩一个护粮的游戏,请同学们今天来扮演保护粮食的抗日小英雄;我呢,扮演抢粮食的日本鬼子。让我们来做一个培养勇敢顽强意志的游戏。你们怕不怕? 学生:不怕。

我:很好,请大家看管好自己面前的袋子,我要开始进行攻击了。(用木棒对准排头同学面前的粮袋,狠狠抽了一棒,大家开始紧张起来,调整好状态投入到游戏当中)

之后我分别从侧面或下面袭击粮袋,根据实况采用不同的策略,随时随地变着招儿行骗,或用拳打、脚踢、棒挑等点子,把各同学前面的粮食袋搞掉。此时大家提高警惕,加强戒备。老师东打西敲,千方百计想把同学紧紧抱住的大袋子搞掉,大家也狂呼乱叫,相互提醒,互相鼓励,振奋斗志,坚持守卫。经过好一阵子的战斗,大家都累了,最后游戏结束大家躺在垫子上休息。做完这个有趣的游戏,大家都非常兴奋,然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要点内容:任何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可避免地会碰到许许多多的不幸和困难,今天咱们通过游戏来体验胆量和紧张,激发勇敢精神,就可以培养起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和抗挫能力,以后就可以战胜它。

(通过护粮的小游戏来激发同学战胜挫折和用于面对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本节课的论点)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去各自写一份此次课堂的心得与体会,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挫折的理解与感悟。

创新看点:

1、有价值的教育契机会出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中选取课设的教材能更好的增进同学的认识,激发共同点;

2、对待同学保持“求同存异”的观念,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对待问题的观念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在教授和游戏过程中应尊重每个人的看法,使每个同学参与进来,最后并交流心得与体会。教学效果:

教学在于创新,教育应结合德育。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制定新的教学方案是必然的趋势。通过此次德育创新案例的实施,使同学们对“挫折”这一概念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塑造了学生直面挫折的勇气和战胜挫折的方法。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与总结:本次德育创新案例在正确引导学生理解与感悟挫折这一概念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学教具不够精细化与全面化,课堂氛围有待提高等问题仍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教师应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完善相关课程设计。

第三篇:德育创新与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创新与心理健康教育

—专题培训班心得体会

民族中学王成轩

2011年4月28日—30日,我有幸聆听了心理教育专家冯世忠老师为我们作的生动精彩的讲座 在这次学习中有收获与体会,但更有顾虑与思考,简单总结如下:

培训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通过这次讲座,让我对自己这几年老师们用他来陆续学习的心理学知识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及时地巩固,同时这些讲座的们工作中的实例弥补了我自学的缺陷,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更丰富的背景知识。对辅导员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培训更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和政府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以及不断更新观念、不断突破、与时俱进的学术品质。

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开始总结反思自己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转化上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我在民院已经工作了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感受很多,当中有成功的经验,但更多的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并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以求实现工作上的与时俱进。“学然后知不足”。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培训、不断地学习来更新我们的观念、提高我们的认识、创新我们的工作,让我们学院的管理理念、制度、精神、思想能够通过学生接受、喜欢的途径与方法更好地贯彻与落实。今后,我将用心将心理辅导、心理咨询这一良心、民心工作坚持下去,为我们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创建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培训过程中的顾虑与思考:

心理学是一门非常专业、并特别注重科学实验的学科,很多结论地产生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感觉与判断,而依赖于科学的测量与实验。心理学的知识也是非常庞杂、系统的,它需要学习者长期的学习和积累,需要丰富的临床工作经

验,需要丰富的学科知识,忌讳武断与急于求成。而相当多的辅导员老师缺乏这方面的系统知识,如果仅凭培训几天所了解的知识与技巧在实践工作中生搬硬套,将在平时表现特殊的学生都装入心理问题学生群体,以医生对待病人的心态与视角去对待我们的学生,是非常危险,也是非常摧毁人性的。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学生辅导员,我们首先是一名教育者,我们需要以教育者的心态与眼光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将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正常的个体,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用我们纯真无私博大的爱去关心、引导、教育他们,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人性的氛围中愉快地成长。如果确实碰到异常的个体,作为辅导员我们需要给予他们同普通同学一样的关怀与爱,但在关怀中注意观察、注重信息的收集,准确辨别,及时反馈、寻求专业心理老师的指导,对情况严重的及时上报,及时寻求支持,及时转介,从科学实效上关注我们学生的健康,避免将学生心理有问题作为我们逃避工作困难的借口。这样不仅会使我们的心理健康工作异化,更是对

我们学生人性的摧残。我们辅导员老师在做学生心理辅导时需要:“一个前提(准确的角色定位)、一个宗旨(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材与人格完善)、两种意识(服务意识和学习意识)、三种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四种能力(管理能力,辨别、决断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期盼我们所有的老师都能以教育者的心态,并借助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来实现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突破与创新,将我们这一民心、良心工程做实、做好。

经验可以参照、但决不能照搬。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借鉴经验、勇于创新是我们需要的工作态度。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一届学生也都具有新的时代特点,我们必须能沉进去,也能跳出来,不能为过去的经验所累,不能为过去的思想所束缚。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则需要我们将每一批学生都当作第一批学生,用最初最真最深的爱与热情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并在工作中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让我们的学生能在民院这一沃土上健康愉快地成长成材。

21世纪的政治辅导员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需要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更需要足够的爱心与智慧;需要广博的知识、宽阔的胸怀、成熟的思想、淡泊的心境;需要我们这一批一线工作者忠于本职、甘于寂寞、勇于奉献,把握时代的脉搏,贴近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011.05.10.

第四篇:创新国学教育 打造德育品牌

创新国学教育 打造德育品牌

【背景与起因】

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强力渗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文化阵地被各种消极落后的思想侵蚀占领,一部分人道德沦丧、诚信缺失、信仰迷失、精神颓废,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要求在未成年人中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为建设茅箭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区教育局提出把“国学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国学教育进课堂”的方式,探索和实践出一条德育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教育效果。

【主要做法】

1、统一思想,提高国学教育的认识。为了使全区的国学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区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确立了我区国学教育的工作思路,为全区开展国学教育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各学校成立了国学教育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精心策划,周密安排,认真组织,狠抓落实,并在人、财、物上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2、推荐书目,构建国学教育体系。区教育局整合国学教育资源,组织各学校多次交流讨论、反复论证,初步整理、甄选了适合不同学段学生阅读的国学教育体系,即一、二年级为《三字经》,三年级为《千字文》,四年级为《弟子规》,五年级为《增广贤文》选读,六年级为《论语》选读,最大程度涵盖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全区开展国学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全区“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逐渐步入了良性有序的轨道。

3、抓好培训,筑牢国学教育师资基础。区教育局十分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重视全区师生的全员参与,努力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国学底蕴和参与国学教育的热情。区教育局先后组织了国学教育推进会、研讨会、现场观摩会和教学竞赛等,引导全区教师研修国学、研讨国学,品味国学,为国学教育长期、有序发展提供师资上的有力保障。各学校开展了“颂扬经典,教师先行”、“师生共读国学经典”等活动,促使教师与学生一同成长。

4、创新载体,增强国学教育实效性。各学校坚持贯彻在不挤占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早读、语文课、主题班会课等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同时,通过学科渗透和学科结合,将诵读内容科学地融入国学操、游戏、讲故事、节目表演、书法、绘画、音乐等学生喜闻乐见活动之中,在美术教学中进行诗配画、画配诗的创作实践,在音乐教学中开展配乐吟唱,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仿写古典诗词、改编成现代文竞赛,让学生在诵、唱、画、舞、演中,提高兴趣,提升能力。

5、家校携手,营造国学教育浓厚氛围。各学校开展了“学书法o我快乐”的主题家长会、“亲子学国学,全家明礼仪”国学经典体验教育活动、“我邀父母诵经典”等活动,让中华经典进入每一个家庭,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各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忠、孝、雅、诚”、“仁、义、礼、智、信”、“真、善、美”等中华传统美德为核心,设置“国学经典诵读”专版、厨窗或墙报等,让国学经典与学生如影随形,成为与学生最亲密的伙伴,提高了国学教育的效果。

【取得成效】

1、传承文化,陶冶情操。通过诵读经典、感悟经典、实践经典,构建了“知行合一”的德育体系,让学生在享受“以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提高了学生的国学修养,找到了养成规范与情趣发展、国学教育与课堂教学、艺术特色的最佳融合,承续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规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2、开发潜能,夯实底蕴。国学经典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利用小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国学经典,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对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明显提高,国学底蕴逐渐丰厚。

3、延伸教材,发展语言。把国学经典中的精华部分移植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有效补充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为识字教学目标开辟了一条捷径。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想象等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4、打造特色,创新品牌。各学校将国学教育与“书香校园”建设相结合,学校的班级文化、主题长廊、花坛景点、标语铭牌均以诗词、格言为主要内容,让学生从走进校园到离开校园,都在一种诗香浸润的环境里徜徉,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打造学校文化特色和品牌。

5、弘扬传统,增强修养。《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经典,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起着积极作用,这些经典篇目里面有做人的道理、有处事的原则、有善恶的标准等等,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朗朗的诵读声传入心灵,对学生产生震撼和影响,提高了学生的人格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这种处处弥漫着传统文化的氛围里,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潜移默化地养成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文明礼仪在校园内随处可见。

【启示与思考】

1、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必须发挥基础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中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国学经典诵读在学生德育教育中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要进一步推进中小学诵读经典活动的普及且常态化,正确引导,坚持不懈,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青少年成长中的精神给养。

2、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必须善于创新。国学经典,是承载着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物质载体,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有效探索。为深化教育效果,必须要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化,弘扬传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植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

3、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必须要有所坚持有所扬弃。开展经典诵读,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心灵。要把经典诵读与坚持汲取当代科学精神和革命传统相衔接,坚决摒弃传统经典中的一些封建糟粕思想,整合资源,甄选出适合学生诵读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在文化底蕴积淀的过程中突出道德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

4、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要鼓励学生做到读做结合、知行统一,结合感恩教育、赏识教育、养成教育、礼仪规范教育等,教育学生对照经典章句,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实践

第五篇:教育创新之德育为本

教育创新之德育为本

荆州市沙市实验中学 曾利惠 *** 514182241

从毕业到走上讲台,不知不觉已经有了十多个春秋。十多年的初中教学生涯,虽然没有太多的成功经验,却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自2006年实行课改以来,我不断从理论上学习,从自己课堂的教育教学中试着创新,努力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创新教育包含的内容较多,从教学理念的创新到教学课堂的创新等等,教育需要做出的新选择非常的多。那么创新的教育是将往昔的教育完全摒弃吗?在我看来是否定的。

不管未来的教育有多么创新,以前甚至是古人的教育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多么的落后,我认为前人的教育仍然有可取之处。特别是古圣贤对人德育的要求,更是我们应该借鉴的地方。

法国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他的话和中国古圣贤育德之言颇有相似之处。灵魂的教育无疑是人类最深层次的教育,和中国儒家思想的精髓不谋而合。当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一个孩子最终成才,不管是社会的需要还是家长的要求,都是一致的。

社会最需要的是能创造有益价值的人才,而中国家长自古以来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教师教书育人最终的目的是要让一个人成为有用的人才。一个人要想成才,好的品德人格是成才最根本的要求。

一个人天赋再好,智商再高,如果品性不佳,那他的“才”越高,对社会可能造成的越大。所以高智商犯罪,防不胜防,真可谓应了网络上那句戏语,“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初中阶段的孩子,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教师不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那他们就会如同一棵成长的树苗一样,长成一棵歪的树。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以想象到育人是多么的不容易的事。

看来,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尤为重要的。那么学生德育的问题,不仅仅是某个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应该是所有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学生的德育应该是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环节之中的。可以有专门的心理情感教育,也可以有教师潜移默化的无声教育。

现在课改的呼声如潮,全国各地都纷纷掀起了课改创新教育的风。我认为德育教育创新更是课改中犹为重要的一笔。如何将德育教育更自然的融入到课堂中,将是我以后教育中的一个挑战。

我是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师。拿我的教育教学来说,德育教育创新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中老师潜移默化的无形引导;二是课外建立班级网络平台,以学生赶兴趣的方式让他们自行学习和提升。

一是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语文教学改革既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也提供了一个更加广泛方便的平台。变化着的屏幕,直观欣赏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优化了课堂教学。远程教育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21世纪是以网络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多媒体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教育,也在这场革命中获得了新的动力。如果说多媒体技术为各种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更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物质基础。那么,远程教育的出现则为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更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借助如此精彩纷呈的信息,将会成为文化艺术气息交流人课堂,德育教育也能更好的切入其中。

学习中华古诗文时,多为古贤人之学,如国文中的经典《论语》节选、《岳阳楼记》、《孙权劝学》、《送东阳马生序》等,既能学习古人词句诗文本身的文化之美,也能学习到古人崇高的品德之美。教学中不失时宜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学习古人的文学之美、品德之美,学生会自然的受到教育与影响。这种不留痕迹的思想教育,比单纯的批评、训斥教育要有效得多。

学习外国文学作品之时,例如西蒙诺夫的《蜡烛》、都德的《最后一课》、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里根的《真正的英雄》等诸多作品,都可以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世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都有自己的骄傲,作为五千年文明的华夏文明古国,为世界所敬仰的文明之邦,我们华夏子孙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人品怎么能令文明古国蒙羞呢?

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的就让学生接受到德育教育。现在的课堂,师生关系正在慢慢发生改变,老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方法,同学生一起去生长知识,寻找真理。所以,对老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只有自然而然的,不露痕迹的洗涤了学生的思想,才能让他们自觉接受,自觉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课堂就如同老师的阵地,我们的目的不是战胜学生,而是去帮助他们改正自己,得到自我提升;通过课堂教育引导学生,既不失乐趣,也得到教育。学生思想上通了,学习自然会事半功倍。

有人说在校教育一天,不如回家一闲;校园之外的环境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如何最大作用的将德育教育进行到底?也是新时代的一个挑战。

以班为单位与学生一起建立网络平台,在信息平台群内建立一个小组专栏,每一个周到两个周推出一个课外时间学习主题,既可以多读,又可以提高见地,借古人智慧与现代先进通信手段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熏陶。

网络信息平台群里的交流可以是集体共同进行,共同提高。也可以和个别学生单独交流,了解课堂上不能了解到的特殊问题,这样便于和问题学生更深层次的沟通,有效的从思想上帮助他改正。

信息平台群里的内容也可由学生自己尝试提出,教师负责审核通过。学生的创新是无限制、无可想象的,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效果。这样既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展现出自己的才能。总之,信息群内的设计可以不断的创新,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更新、进步。才能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提高;也只有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创造社会。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努力,不断创新,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成为一名适应时代发展、课改的先锋战士。

下载聋哑学生德育创新教育  曾湘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聋哑学生德育创新教育 曾湘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德育形式 提高教育实效

    创新德育形式 提高教育实效 [摘要] 德育是学校的根本性教育,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党的教育事业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认真研究新情况......

    浅谈技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009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浅谈技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浅谈技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摘要: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经济全球化的......

    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工作思路

    XXX院XXX系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工作思路 (1)强化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我系全员育人工作的一大重点。我系着重做好班主任管理制度,制定班主任工作办法,确实让班主任走进学生班......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大城县南赵扶镇冯庄中心小学 杜红梅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抓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关系着教育的成败。学校教育作为专门培养学生......

    创新德育模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创新德育模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凌云县实验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石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_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一年来,我们始终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坚定不移地以“德育兴校”战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以人文精神培......

    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培养乡镇学生精英

    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培养乡镇学生精英 【摘要】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是我国致力发展和维护的方向。随着社会体制的变化,人们在教育层面上的思想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产生变化。德育......

    开发科技创新教育的德育功能

    开发科技创新教育的德育功能 开创思想道德建设新思路 【摘要】 德育工作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特别近些年来,由于学生家长知识水平、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大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