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健康的自我意识教案
快乐学习、轻松考试、重在成长
第二章 健康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导语:
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个人心理成熟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在大学生人格形成和人格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只有比较客观准确的认识自我和了解自我,并对自己持一种接受和开放的态度才能可能发掘出自己的潜能,才有可能保持心理健康,顺利成长。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自我意识确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自我意识趋于稳定、全面、丰富和深刻。在这一时期,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方面趋于协调发展,自我意识的核心—世界观和人生观已基本确立。下面从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方面看一下特点。
1.大学生自我认知方面的特点
(1)自我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大学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新世界使得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关心的社会问题也多了,社会对大学生的的期望也比较高。这时,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不仅仅是自己个人的气质和性格等一般问题,还涉及了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自我价值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达到了新的广度和高度。
(2)自我认知更具自觉性和主动性。大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预热阶段。在这期间,他们摆着这样深刻的问题:我要做个什么样的人?我能为社会做什么贡献等。学生们总是十分感兴趣而急切思考着这些问题,并且会付诸行动。相对于少年时期,大学生自我认知更有自觉性和主动性。
(3)自我评价能力增强。由于大学生活的历练,大学生不仅知识增加了,社会经验也丰富了些,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观察和自我总结等手段全面客观 快乐学习、轻松考试、重在成长
地看待和评价自己,自我评价逐渐走向成熟,自我评价的能力也逐步增强。
2.大学生自我体验方面的主要特点。
(1)丰富性。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逐渐提高,使得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更加丰富。
(2)不稳定性。由于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还在不断进行中,个性还不够成熟和稳定,也缺乏驾驭情感的意志力量,因此其情感体验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同学们可能因一时成功而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也可能会因一时的挫折而低估自我或丧失信心。
(3)深刻性。学生的自我体验不仅与自己的个性特点相联系,而且还与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格倾向相联系。
3.大学生自我控制方面的主要特点。
(1)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进入大学后,随着知识累积和生活阅历的增加,大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水平增强,学生能够根据别人的评价和自己行动的结果进行反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目标。这说明大学生行为的自觉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2)自我设计的愿望增强。据调查,大学生普遍抱有设计自我、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
(3)拥有较为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大学生在生理发育上已完全具备了成人的特点,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也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因此,大学生的成人感特别强,希望摆脱往日的监督和管教,独立意识强烈。大学生各方面的优越条件使得他们具有产生自信心的生理基础、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把这些因素分为两大类,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
(1)理想的影响。理想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理想的感召力。人树立 快乐学习、轻松考试、重在成长
了理想,就有了精神支柱,有了动力。大学生如果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就会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反之,夸大个人理想,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对立,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二是理想的现实基础。理想总是有一定现实根据的,有许多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不利,理想得不到实现,就是没有根据现实确立理想,理想我和现实我差距太大,甚至无法统一。
(2)价值观的影响。不同的价值观就有不同的自我意识。在个人利己主义价值观念影响下,认为社会只是为我发展提供条件,这样是脱离社会的理想我的构建,这和现实我冲突就不可避免。而集体主义价值观指导下,树立理想我,不是一切以自我为出发点,而是考虑到社会现实,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对待自我价值,从而形成符合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自我意识。
(3)思维模式的影响。辩证的思维模式能全面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在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各种冲突矛盾中,进行辩证的思维,有机整合和统一自我矛盾;偏激的思维模式则相反,不能辩证分析处理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冲突矛盾,很难将理想我和现实我整合统一,从而使得自己陷入焦虑和痛苦。
思维模式中,不同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个人的自我意识。将个人的失败归因于运气、机遇等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的人,是趋于自我保护和防御,缺乏正视现实和挫折的勇气,不利于自我认识;将个人的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等内在因素,又易于丧失自信,导致自我畏缩性行为。只有辩证地归因,才是最好的。
除此以外,由于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强,性格方面缺陷等都会影响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2.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社会日益变动的时代,这既为学生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心理压力与矛盾。社会竞争激烈,既会鼓舞他们,也将不确定性、不安全感带给了他们。这样的社会环境既能刺激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也可导致心理失衡和自我失落。加上社会风气的影响,会加剧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
(2)文化氛围的影响。包括三方面。一是社会主导文化的影响。我国的主 3 快乐学习、轻松考试、重在成长
导文化是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当前青年学生自我意识主流是奋发向上,推动社会进步。二是社会亚文化的影响。一般来说,亚文化与主文化的可融性较少,并常常以反主流或逆主流文化的面孔出现,青年学生难免受影响。一部分学生渐渐难以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对自我认知与评价不免偏颇。三是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部分学生能正确分析对待,另一部分学生则会丧失自己的原则,过分追求个人利益。
(3)个人人际环境的影响。个人人际环境主要指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及其人际氛围,如家庭,学校,团体等。进入大学,教师和学校对大学生自我意识 发展影响最大。
一、学校是特殊的社会环境,是有计划,系统地把各个因素统一起来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内容最集中体现社会对未来继承者的要求。通过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使得大学生具有社会所希望的精神、理想和价值观。
二、教师的言行、品德、信仰和精神境界等,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并受到学生的效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独特的。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矛盾冲突
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但同时由于大学生生活阅历的局限,在发展自我意识的过程中难免有许多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等。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存在问题
1.过度的自我接纳和自我拒绝。自我接纳:是建立在对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特别是心理自我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对自我的长处给予恰当的评价。“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过度的自我接纳是大学生自我接受的极端表现,常常夸大自己的长处,而看别人一无是处。自我拒绝:自己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这些缺点和不足常常抱怨和自责。过度的自我拒绝,往往是受挫折后,觉得自己事事不如别人。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各种确定上,这无疑是摧毁了自己生活的全部兴趣。
过度自我接纳和过度自我拒绝是两个绝对相反的命题,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对人的心理健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过度的自我接纳往往使个体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不容易被他人接受和认可,从而导致人际 快乐学习、轻松考试、重在成长
关系紧张。过度的自我拒绝会使自己讨厌自己,丧失自信,从而失去应有的进取心,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可能引发严重的情感损伤。
2.过强的自尊心和自卑感。自尊心:是一个人接纳并尊重自己,对自己持肯定态度。是一种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情感体验,是消极的,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缺乏独立主见。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提提出:人人都有自卑感,无论他是成功或是失败,伟大或是平凡。据调查,4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候很自信,有时候很自卑。适度的自尊心和自卑感是促使个体活动的动力,能够催人奋进。过强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则是自我体验的两个极端,对于心理健康的发展是百害无一利。过强的自尊心会引起虚伪、做作和装腔作势,即使受到轻微伤害也无法忍受。这种心态的大学生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和批评、爱慕虚荣。如果过强的自尊心屡屡受挫,他们便会羞愧无比,无地自容,使得其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度的自卑感。这种情感状态容易产生严重的自责、自怨等挫折反应。产生自卑心理后,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与人交往,甚至会封闭自己。自卑感严重的人看不到未来,看不到生活的光明和希望。
案例:2009年,小李从山东农村考进了位于北京的一所高等职业学院,成为一名大一新生。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条件十分艰苦,家中也没有什么积蓄。小李从小就很懂事,学习也很用功,最终以高分考入大学。小李的父母为了能让孩子读书,东拼西凑借齐学费,但供不起小李的生活费。于是小李就找了几份兼职来挣钱谋生。由于大城市生活水平高,小李的生活过的紧巴巴的。小李平常生活非常节俭,不舍得多花一毛钱,可他回到宿舍听着舍友们谈论着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名牌,吃着自己从来没舍得买过的零食,他感到万分自卑。同学们谈论的一些话题他根本就闻所未闻,根本插不上话。从此,小李不再跟舍友一起聊天一起吃饭了。渐渐地,小李变得形单影只。有一天小李家里告诉他他母亲病了,得经常吃药,家里的经济负担更重了。小李觉得自己拖累了家里,愧对父母。在学校里也没有朋友,没有人愿意接近他,他觉得自己成了多余的人。而小李的室友则说,刚认识小李还感觉他挺好的,但慢慢发现小李愈发内向,越发不爱和他 快乐学习、轻松考试、重在成长
们交流,凡事独来独往,室友们以为他不爱搭理别人,也就很少主动和小李接触。
分析:小李在学校因为自己的生活状况而担心被同学瞧不起,从而对室友采取回避的态度,追根究底也是因为他内心深处的自卑情结在作祟。这种回避态度使得他室友们认为是他内向而不易亲近,这样小李自然不会有朋友。但小李却没有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他应该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即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帮助自己建立积极自信的心理。
3.自我中心观和从众的倾向。自我中心观:是个体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上只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而不能从他人或社会位置去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从众的倾向:是自我中心观的对立面,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就是说随大流。在人类的婴幼儿时期,由于认知发展不全面,会产生以自我为中心来观察周围事物和处理相关事情。这是在正常范畴以内的。但对于大学生来说,认知已发展较为全面,再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就属于自我意识的缺陷。这类学生过度关注自己的感受,只会从自我的角度进行思维,只注意自己的心理需要,往往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追名逐利,且自我感觉良好。因此自我中心者不易赢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这种心理倾向会日益增多,应该非常注意。
从众:大学生中还有一种倾向就是从众,他们有这样的心理定势—多数人的意见肯定是正确的。大学生不当的从众行为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是有危害的,会阻碍大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提高,导致成长缓慢。而正确的从众行为则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宿舍效应和班级效应。这是良好群体中的积极行为。当一个宿舍或班级形成良好的风尚的时候,对宿舍和班级的影响是积极的,成员不自觉中受到好风尚的熏陶,就能够形成整体的鞭策力,使得成员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反之,庸俗的从众行为则会导致班风校风的消极落后。
4.过分的独立和逆反心理。多数大学生表现出了自立自强、独立思考、善于明辨是非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这是其成熟的体现。独立意向可以算作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自我完善的标志之一。但少数学生的自主独立过分,要求独立的心理意识太强,甚至以孤独为荣,在人际交往中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对立面。6 快乐学习、轻松考试、重在成长
不辨是非的处处与学校、家长、同学作对,并以此为荣。这部分学生是混淆了独立和孤立的概念区别,将积极的独立等同于消极的孤立了。这都不可取。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观需要不相符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心理学大辞典》)逆反的实质是表现个性自我,寻求自我肯定。部分学生为了抵抗和排除在他们看来是压抑自己的外在力量,表现出符合年龄段的逆反心理是正常的。但逆反过度,即对一切事物都采取排斥和抵制,最终只会阻碍大学生新的经验,阻碍成长。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矛盾冲突
自我意识冲突:心理冲突一种,是个体在对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中所形成的自我分析和评价时出现的心理冲突。大学生由于心理没有完全成熟,肯定会存在许多冲突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六方面。
1.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之间的矛盾冲突。自我分为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主体自我:一个人对社会情景做出的反应,是自我积极的一面。客体自我:主体自我在社会他人和自己眼中的反应。二者统一,是个人对客体的认识与个人愿望的统一,是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和形成所反映的,是良好意识的标志。但是由于个人所处环境的差异,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并不总是统一的。大学生的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的矛盾就较为突出。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对积极进取的主体自我能够感知,但是他们又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对社会的切肤感受。现如今,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科学轻人文,成了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这也是对大学生客体自我的认识。当大学生也认识到自身的状况时,矛盾冲突就产生了,大学生回归本位,身上光环的消失导致失落的产生,既承认自己又否定自己,从而出现了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的矛盾冲突。
2.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理想自我:个人追求的目标,是个人想要达到的完美形象,它对个体实现理想中国的自我起着引导作用。现实自我:是对现实中的自我的各种特征的认识,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得出的认识。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生怀着无数美好的憧憬进入大学校门,每个人都渴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美丽天空。有理想就有动力,因此,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就很强烈,有抱负,有追求,为自己设定了完美的理想自我,对大学生活进行了理想化的设 快乐学习、轻松考试、重在成长
定。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现实与理想形成极大反差,大学生的现实自我在能力、经验、知识等方面与理想有差距。在对理想自我的追求中,现实带来了更多失望。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陷入趋避两难的冲突中,是采取积极的行动使得理想更近,还是就此消沉而放弃理想。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中,大学生却失去了自己生活的方向,这时,积极的自我调适就极为重要。
案例:佳佳考上了某名牌大学,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的父母喜极而泣,因为在穷乡僻壤能出一个名牌大学生真的很不容易。佳佳也是个争气的孩子,一直成绩优异。得知被名牌大学录取后,佳佳对未来充满了向往,觉得自己依然会很出色。带着这份向往,佳佳走进了大学校园。慢慢的,佳佳发现一切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大学里人才济济,她觉得自己在这里就是丑小鸭一个,无人理会,也没有展示自己的平台。佳佳就此陷入迷茫和矛盾中。
分析: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迷失了方向。其实,我们应该首先明确一个观念:能够进入大学,证明我们本身是优秀的,同样同学们都是优秀的。在这种信念的鼓舞下,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同学中来,而不是自怨自艾。
3.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冲突。这对矛盾自我体验冲突的典型表现。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都尽自己最大努力让孩子吃喝用度达到最好,且一味表扬不忍批评,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并且大学生是在社会认同,家庭赞扬,同龄人羡慕中长大的,这使得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从而建立了强烈的自尊。自尊和自卑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尊表现强烈的人往往也是极度自卑的人。大学生遭遇失败和挫折时,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行自我否定,甚至于自暴自弃,陷入自卑中。这种从自尊到自卑的强烈反差给大学生带来的焦虑、忧郁和悲观,这都归因与大学生的自我定位不准确。
4.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冲突。进入大学,学生希望自己能够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独立,希望摆脱管束,以独立的姿态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希望能自主处理所遇问题。但是由于社会阅历和经验缺乏,大学生还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在现实中还得依靠成人,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人格独立。因此,他们既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还得依附别人,这就产生了独立性与依附性的矛盾冲 8 快乐学习、轻松考试、重在成长
突。大学生带着独立意识的追求和无奈,在渴望独立与摆脱不了依附的冲突中徘徊。这对矛盾一直困扰着大学生们。
5.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矛盾冲突。大学生迫切需要友谊,渴望理解,寻求归属和真爱,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希望能向知心人倾吐对人生和生活的看法,盼望能有人分担痛苦和分享快乐。同学们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与人探讨人生的真谛,也希望自己成为群体中受欢迎的人。但同时大学生又存在自我闭锁的倾向,许多人往往不愿主动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心灵藏匿很深,在公开场合很少发表自己的真实意见。有些同学与他人交往时有较强的戒备心理,有意无意保持距离。有些同学因为考虑不周,交友心切,不了解就过于坦诚,则往往受到伤害,受伤后就心灵闭锁。正是这种矛盾冲突,使得不少大学生感觉十分孤独。
案例:赵玲是个乖巧的女大学生。她很聪明、兴趣广泛、有主见,但是她没有知心朋友,很苦恼。她觉得自己很孤独,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另类。等到大二年级的时候,赵玲这种感觉更强烈了。赵玲讲,小时候她父母不鼓励她和小朋友来往,她经常呆在家里。高中时由于班主任严格,不允许同学间的过多交往。因此,赵玲也很少和同学来往并且在与人交往时产生了紧张感。现在越发严重。赵玲说,上课时老师看她,她都觉得紧张,还影响听课。参加集体活动,她也觉得很紧张。另外,赵玲觉得和同一宿舍的人交往也觉得困难。赵玲觉得自己身上确定太多了。
分析:赵玲的情况属于典型的社交恐惧症,她总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于是在自己身上围了一堵墙,不愿意与人交流,将自己闭锁。赵玲的社交带有主观性、极端性和情绪化色彩。这是由于她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社会经验不足造成的。对此,赵玲应形成对自我的客观评价,在紧张来临时适当运用自我暗示法,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最终克服社交恐惧。
6.激情与理智的矛盾冲突。这是自我意识的自我控制的冲突。自我控制:个体摆脱监督和支配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随着身心的发展,大学生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理性思维日渐成熟,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和客观。青年大学生,最大的特点事感情易于冲动,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甚至有时被人利用,听到赞扬容易忘乎所以,受到责难时立刻怒发冲冠。常常理智让位于情感,导致做出一些错事 9 快乐学习、轻松考试、重在成长
和蠢事。在做出错事或蠢事后又后悔不已,马上一蹶不振,陷于懊悔和惆怅。理性思维成熟与情绪情感不稳定出现明显冲突。一方面不断克制,另一方面不断冲突。这就是理智与激情的内心冲突。存在矛盾冲突的学生往往激情占上风,而意志力强的学生,理智能控制激情。
第二篇:大学生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
迈入大学校门,就意味着大学生活开始,在这个所谓的象牙塔里,同学们不仅要注重学习,还要注重身心素质的提高,要有自我意识,清楚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能很好地接受现实。建议读一些与心理学有关的书籍。如:《秘密》、《遇见未知的自己》、《重遇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等。
第三篇:大学生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并提出如何培养与提 高自我意识的建议。
大学生 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存在多种冲突,为了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并采取策略,使自我意识趋于成熟与完善,本文将从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以及培养策略入手,希望可以使大学生整合自我意识并提高心理健康素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中期,自我意识发展到了新阶段,经历着明显的分化、整合和 转化过程。归纳起来,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
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抱负水平较高,成就欲望较强,但由于他们生活范围相对狭 窄,社会交往比较单一,缺乏社会阅历,对自我认识的参照点较少,因此,不能很好地 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使“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产生的较大差距,这
种差距在给大学生带来苦恼和不满的同时,也会激发大学生奋发进取的积极性,如 果这种矛盾与冲突过于强烈,不能及时加以调适,则会导致自我意识的分裂,从而带 来一系列心理问题。
2.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迅速发展,他们希望能在生活、经济、思想等方面独立,摆脱成 人的管束,自主地处理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但他们在心理上又依赖成人,无法真正做 到人格上的独立,这种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矛盾也一直困扰着他们。
3.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冲突
大学生迫切需要友谊,渴望理解,他们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希望能向知心朋友倾吐 对人生的看法,盼望能有人分担痛苦,分享欢乐。但同时他们又存在着自我闭锁的 倾向,许多人往往不愿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公开场合很少发表个人的真实意见。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存有较强的戒备心理,总是有意无意地保持一定距离,正是 这种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矛盾冲突,使得不少大学生倍受“孤独”的煎熬。
4.自信心与自卑感的冲突
大学生刚刚考上大学时受到老师、家长、亲朋好友的赞誉,同辈人的羡慕,故而优 越感和自尊心都很强,对自己的能力、才华和未来都充满了自信。然而进入大学后 ,许多大学生发现“山外有山”,尤其是当学习、文体、社交等方面显露出某些不 足时,有些大学生就会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不良情绪中,产生自卑心理。在这 些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自信心和自卑感常常处于冲突状态。
5.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的冲突
许多大学生都有较强的上进心,他们希望通过努力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但在追求上 进时,困难、挫折在所难免,不少大学生常常出现情绪波动。在困难面前望而生畏 ,消极退缩,但又不甘放弃,依然想追求,内心极为矛盾,困惑、烦躁,不安也由此而 生。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1.正确认识自我,全面评价自我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是塑造、完善自我意识的基础。然而真正地认识自己,全面评 价自我并非易事,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大学生
可以从这些关系中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 己的前途。确立合理的参照体系和立足点对自我的认识尤为重要。
(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从我与事的关系中认识自我。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成败得失,其经验的价值也 因人而异。对聪明又善用智慧的人来说,成功,失败的经验都可以促他再成功,因为他们了解自己,有坚强的人格特征,善于学习,因而可以避免再失败;而对 于某些自我比较脆弱的大学生,他们不能从失败中学到教训,改变策略追求成功,甚至挫败后形成怕败心理,不敢面对现实去应付困境或挑战。因此一个大学生 由成败经验中获得的自我意识也要细加分析和甄别。
(3)内省法――从我与自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内省是指通过反省自己,分析自己来进行自我认识。《论语》中孔子说要“吾日 三省吾身”。早晨起来,想想今天的生活内容有哪些,应该怎样安排时间,在与 人相处时应该注意调整、改正自己的哪些问题;白天有时间静下来的时候想想自 己已经过去的这段时间做了什么,接下来的时间应该做什么,注意保持平和的心 态,对自己言行保持知觉;晚上睡觉前,回想一下自己是否完成了任务等。大学 生应该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和动机正确与否,结果如何,有何收获与缺憾,从中 有所发现与领悟,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自我调整。
对大学生来说,认识自我固然不易,接受自我和展示自我常常更难。欣然接受自我 ,就是对自己本来面目的认可、肯定和喜悦的态度,欣然接受自我有助于维护和增 进心理健康,有助于密切人际关系,努力进行自我修养,谋求自身的发展。
2.塑造自我,积极超越自我(1)积极的自我提升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对自我完成某项工作的期望与预期。当大学生期 望自己成功时,必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并且当面临挑战性任务时,会表现出更 强的坚持力,从而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团体活动提高 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关注自我成长
自我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监控。但将成长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于人的 始终时,整理自己成长的轨迹显得尤为重要。依照过去、现在、未来进行清理,将会有助于大学生深刻了解与把握自己。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大学生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
引言: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1.为什么而学?
2.学什么?
3.如何学习?
什么是学习 桑代克学习理论的局限 局限性
第一,忽视了学习的认知特性。他一味强调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把复杂的学习过程简单化和机械化。
第二,忽视了学习的目的性和能动性,而把学习过程看成是盲目的、被动的过程。这就抹杀了人类学习的最突出的特征,即人类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
第三,人类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无论如何都存在着一些本质上的区别。人类的学习要比动物的学习复杂得多,用解释动物简单学习的观点来解释人类复杂的学习,必然是不充分的或片面的。
积极意义: 第一、尝试错误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也是人类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或途径。
第二、机械识记在学习中并不是毫无功效的。 斯金纳的学习实验研究及其理论观点 斯金纳的学习观点极其局限性
1、强化理论: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是随着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为此他提出了学习的强化理论。所谓强化就是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而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
他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强化: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2、积极意义:有助于对人们行为的理解和引导
3、局限性:只讨论外部因素或环境刺激对行为的影响。忽略了人的内在因素和主观能动性。
学习概念
广义上说,学习包括了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活动、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
第一,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
第二,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行为经验的过程。
第三,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的概念--------人类的学习
首先,从内容上看,人的学习比动物广阔得多。
其次,从方式上看,动物的学习主要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的传递下,通过媒介(语言书本互连网)而实现的。
最后,从性质上看,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简言之,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通过媒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这是狭义的学习概念。
一、学习心理及学习中常见的困境与对策 大学生学习特点与心理机制
1、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习过程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学习内容的选择性与专业性
学习方式的广泛性与多样性
学习能力的接受性与创造性
学习的目的发展性与能力培养
2、大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 学习意识基本成熟 学习动机多元化
与复杂化 学习智力与能力
达到最佳
3、大学生学习中常见困境及对策 学习动机不足 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疲劳 学习焦虑 学习动机不足 原因
上大学后的动机落差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学习需要和求知欲望降低 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家庭因素的影响 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对策
设置学习目标和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 设置学习榜样 培养学习兴趣 积极归因训练
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 学习方法不当 问题
死记硬背、不理解 不系统、断断续续 急功近利、操之过急 对策
SQ3R学习法:浏览Survey问题Question 背诵Recite阅读Read复习Revew
PIR学习法:预习Preview 辨别Identification复习Revew SCORE学习法
浏览Survey、抄标题Caption、定目标Objective、阅读Read、评估Evaluate 学习疲劳 表现
生理疲劳:动作失调、乏力、姿势不正确、感觉迟钝、思维混乱
心理疲劳:学习无兴趣、学习效率不高、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消极低落、焦虑、烦躁、厌烦。阶段
早期疲劳阶段:学习精力不集中、走神、记忆力差 显著疲劳阶段:哈欠连天、思维缓慢、反映迟钝、频频失误 过度疲劳阶段:精神委靡、思维停滞。生理上表现为:头昏、头疼、失眠、嗜睡、食欲减退、消化不良 学习疲劳 原因
学习负担过重 作息时间没有规律 学习动机不足 不注意劳逸结合 营养供应不足 学习环境和条件的影响 对策
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
合理安排不同学科的学习时间顺序 端正学习目的、消除杂念、全力应对学习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焦虑 类型
情境性学习焦虑:学习中的情境因素引起的,如学习困难、考试成绩等
神经过敏性学习焦虑:就是受到伤害的自尊心本身引起的。 表现
心理上的表现:忧虑、紧张、恐惧、坐立不安容易发怒、烦躁、缺乏信心并丧失耐心 生理上的表现:肌肉紧张、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头晕、大小便频率增加、多汗、恶心、睡眠不良、食欲不佳。 学习焦虑 原因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引起的学习焦虑 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 高手如云产生的学习压力 对策:三步
第一步:看清楚焦虑,混乱是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第二步:分析焦虑 第三步:采取行动
让自己放松并快乐起来:听音乐、体育锻炼、休息。
改变自己的认知、分清主次。
适应不可避免的事实、减轻压力、放下包袱 考试焦虑的调节
正确看待考试焦虑问题:大部分同学都有这方面的反应,或轻或重而已。一般的叫焦虑反应。如:紧张、不安、着急。这是正常现象。稍重的是:过度焦虑是焦虑已经明显地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属于焦虑症了。患者多引起焦虑的原因十分明确,考试一单解除,症状也随之缓解。 减轻压力,放下包袱。 端正动机、改变认知 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进行训练学会放松 心理分析,提示原因。 我给同学们的建议:
真正认识自己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
——苏格拉底
二、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一个人情绪好时,山含情,水含笑;
一个人情绪不好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因此、情绪是我们
“生命的指挥棒”、“健康的寒暑表”。 什么是情绪? 情绪的概念
情绪(Emotion)有多种解释。
有的学者认为,情绪是指人们在内心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体验。
有的学者认为,情绪是人们在心理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
一般认为,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2、情绪的基本要素
主观体验:害怕、生气、快乐、悲伤 主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感知 如:害怕
生气、快乐、悲伤 生理反应
不同的情绪,其生理反应是不同的。
如:愉快时心跳节律正常;恐惧时,心跳加快;痛苦时,血管容积缩小。这些变化很少受到当事人的主观控制。因此常用来作为了解真实情绪情感的客观指标。测谎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 外部表现 面部表情:
人的面部表情最为丰富,它是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来表现人的各种情绪状态。 体势表情:
是通过四肢与躯体的变化来表现人的各种情绪状态,可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
言语表情:主要表现在语音语调上
如高兴时语调激昂,节奏轻快;悲哀时语调低沉,节奏缓慢,声音断续且高低差别很少;愤怒时语言生硬,态度凶狠。
“怎么了?”表示疑问、生气或者惊讶等。据说美国一位女演员用悲调念26个英语字母,竟使听众落泪,而一个波兰喜剧演员用另一种 语调念同样的26个字母,却把听众引得哄堂大笑。
3、大学生的情绪特点及其影响 情绪特点:
丰富性和复杂性,或者说是冲动性和复杂性表现出热情奔放的冲动性特点。
外显性和内隐性(高情感性与压抑性):反应迅速敏感。但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也能做到隐忍不发,希望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稳定性和波动性(摇摆性和弥散性),表现为情绪的跌宕起伏。 健康情绪的标准与表现 愉快的情绪多于不愉快的情绪
情绪稳定性好,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比较理智。 情绪反应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
即一个人的喜怒哀恐是由具体的可感受的现象和事物引起的,而非莫名其妙的无端反应。同时、反应的性质、强度、和持续的时间与引起这种情绪的情景想符合。 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 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
情绪与健康(关于猴子的心理学实验)
为什么? 第一只猴子是因为什么死的呢?科学家发现,它死于严重的消化道溃疡,胃烂掉了,实验之前体检它没有任何胃病,没有溃疡,可见这是二十几天内新得的病。
第一只猴子要工作,他的责任重,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不安,老担惊受怕,它的消化液和各种内分泌系统紊乱了,所以就会得溃疡。
由此说明,不良的情绪会产生过高的应激值,将严重损害身体的健康。 情绪调节的方法 认知改变情绪 行为改变情绪 合理疏泄情绪 焦虑自评量表(SAS)
你有焦虑情绪吗?下面有20个项目,请你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
弄明白,然后根据你最近一个星期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选项上划 勾。A没有或很少时间,B小部分时间。C相当多时间。D绝大部分或全
部时间.计分办法:正向计分题A、B、C、D按1、2、3、4、分计;反向
计分题按4、3、2、1计分。反向计分题号5、9、13、17、19。
(1)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
A
B
C
D(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A
B
C
D(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A
B
C
D
(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A
B
C
D
(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A
B C
D
(6)我手脚发抖打颤
。A
B
C
D
(7)我因为头痛,颈痛和背痛而苦恼。A
B
C
D(8)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A
B
C
D
(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 A
B
C
D(10)我觉得心跳很快。A
B
C
D(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A
B
C
D
(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A
B
C
D(13)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A
B
C
D(14)我手脚麻木和刺痛A
B
C
D
(15)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A
B
C
D(16)我常常要小便A
B
C
D
(17)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A
B
C
D
(18)我脸红发热。A
B
C
D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A
B
C
D
(20)我做恶梦。A
B
C
D
计分标准和说明
总分乘以1.25即得标准分。小于50为无焦虑,标准分大于50且小于70为轻微至轻度焦虑,大于等于70且小于85为中至重度焦虑,标准分大于85为重度焦虑。分值越小越好,分界值为50 关于焦虑症状的临床分级,除参考量表分值外,主要还应根据临床症状,特别是要害症状的程度来划分,量表总分值仅能作为一项参考指标而非绝对标准。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 天堂和地狱的差别
有个人遇到一位天使,天使说:“来,我带你到天堂和地狱看看。”那个人高高兴兴随着天使去了。首先,来到地狱参观,正好到了吃饭时间,中间是一排长长的桌 子,两边坐满了人,拿的勺子都有一公尺长,才喊一声开动,两边的人争先恐后的夹起菜想要往自己的嘴里送,然而由于勺子太长了,到了中间,勺子就打起架来,大家互不相让,打得头破血流,菜掉满了一地,结果是谁也吃不成,那个人看得兴味索然,对天使说:“我们还是到天堂看看吧”。于是跟着天使来到天堂,也是开 饭时间,奇怪的是,桌子还是那些桌子,勺子还是那些勺子,两边还是坐满了人,结果喊一声开动,大家都夹起菜来往对方的口里送,有一个人缘好的,好几双勺子 都夹到他的嘴边,他还在说,慢慢来、慢慢来。那个人恍然大悟,原来天堂与地狱在自己一念之间,一念为己,是地狱;为别人,是天堂。关键是自己的心态了。
他人的观点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
——卡耐基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
——丁瓒
1、人际交往概述
一、交往的含义
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交流过程,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人类的特定社会现象。
二、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
1、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实现的根本前提和基础,也是人际关系形成的途径;
2、而人际关系则是人际交往的表现和结果。
区别:
1、人际交往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接触的过程;人际关系侧重于在交往基础上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和结果。
2、从时间上看交往在前,人际关系在后。
3、人际交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人际关系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一是表层因素
空间距离(远亲不如近邻)
交往频率(来往密切关系更近,如同学们、恋人们)仪表风度(得体的仪表使人更具魅力)二是深层因素
个性品质:人的气质类型、性格特点等。最重要的是人品(相互欣赏)
特点相似:有共同语言,容易产生共鸣(物以类聚) 特点互补:更能彼此倾慕,关系稳定长久。如夫妻、同伴等。
3、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就是我们说的第一印象。近因效应就是我们说的最近的印象,和首因想对应。“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2、光环效应
粉丝就属于这种效应。对自己喜欢的明星盲目崇拜。“情人眼里出西施”也属于这类。
3、刻板印象(思维定势)如:法国人浪漫,美国民主等。
4、投射效应。爱屋及乌就是这个类型。
5、黑暗效应(如约会)
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喜欢与人交往、渴求友谊
2、重视与异性的交往
3、交往具有社会性
4、强化了交际的平等、民主观念
5、情感型和现实型并重,交往目的具有价值意识
6、网络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一是情景因素:第一:邻近性,是指两个个体之间的身体和机能的距离因素,个体之间的距离越短,发生吸引的机会越大。第二:是人的情绪。第三:暴露与熟悉,研究表明,如果其他条件相当,那么人们更喜欢他们经常看见的人。这在娱乐圈表现的很充分。有些明星有事没事的出来露一把,就为的是混个脸熟。不断暴露机会也会增大。
二是人的因素。第一、身体的吸引。好看的人我们常常会认为他们还有一个好的心理品质。一见钟情就属于这类。第二:相似性和互补性。如年龄相似,不会有代沟,忘年交总是少的。第三:性格和才干。第四,喜欢你的人。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指导语:本量表共28个问题,每个问题做“是”(打√)或“否”(打×)回答。请你认真完成。然后参看后面的记分方法,对测验结果做出解释。
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苦难言。
2和生人见面时感觉不自然。
3过分羡慕和妒忌别人。
4与异性交往太少。
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
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7时常伤害别人。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10 极易受窘。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
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15 总是尽力使别人欣赏自己。暗自思慕异性。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
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19 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20 瞧不起异性。21 不能专注地倾听。22 自己的烦恼无人可申诉 受别人排斥与冷漠。24 被异性瞧不起。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看法。26 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27 常被别人谈论、愚弄。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的相处。
如果总分在0~8分,说明受测者善于交谈,性格开朗,主动,关心别人,对周围朋友很好,愿意与他们在一起,彼此相处得不错。
如果总分在9~14分,说明受测者与朋友相处有一定的困扰,人缘一般,与朋友的关系时好时坏,经常处于起伏变动之中。如果总分在15~28分,说明受测者在与朋友相处时存在严重困扰。分数超过20分,则表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程度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受测者可能不善于交谈,也可能是个性格孤僻的人,不开朗,或者有明显的自高自大、讨人嫌的行为。 一个小故事
伦敦有位年轻的小伙子,是一家大学里的学生,租住在一家公寓。他租住后不久,来了一位年轻的姑娘,就租住在他隔壁。那姑娘长得很美,有着天使一般的容颜,深深地打动了小伙子的心。他每次上楼下楼都能遇见他,在不知不觉中,他爱上了那姑娘,可他一直找不到借口与她相识,因而他觉得很痛苦,郁郁寡欢。圣诞节到了,小伙子一个人呆在房间里,举目无亲,寂寞难挨。忽然,他听见隔壁房间传来了咯吱咯吱的声和阵阵喘息声,连续很长时间。那姑娘欢快的呻吟声响和床架咯吱咯吱声一直没有停止。小伙子想到自己正在孤独悲伤,而那姑娘却在男欢女爱,这深深地刺伤了他那颗沉浸在沮丧之中的心,使他感到人生彻底地绝望了。最后,他找了一根绳索,自悬于梁上,告别了人世。 一个小故事
第二天,人们发现,就在那个圣诞节之夜,不仅那个小伙子,那个姑娘也自杀了,是吃砒霜死的。小伙子听到的那些响声,是砒霜毒性发作姑娘挣扎时发出的,他完全误解了那些声响的性质。姑娘的桌子上有一份遗书,遗书上说,她实在忍受不了这份孤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关心她,尤其是在那个美丽的圣诞节之夜。 人际交往中的困难
自闭:自闭的大学生往往是在学习或者工作中处处碰壁的人,得出我一事无成、一无事处的负性评价。日久天长就心如死灰,看破红尘。
孤独------------------------ 羞怯(胆小、没有勇气) 嫉妒
社交恐惧(害怕、紧张、出汗、结巴) 人际交往的原则
1、尊重原则
“敬人者,人恒敬之”
2、真诚原则
“以诚感人,人亦诚而应”
3、宽容原则 “对非原则性问题不仅仅计较,能够以德报怨”
4、平等互利原则
5、谦逊原则
人际交往的原则
6、理解原则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诚信原则 “言必信,行必果”
人际交往是重要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人际交往需要自己努力锻炼! 心理健康座右铭
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境!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控制自己!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利用今天!我们不会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力!
思考题
学习焦虑的表现和原因有那些?你如何帮助自己克服考试焦虑?
遇到不良情绪时,该如何调试? 你知道人际交往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吗?
谢谢大家,祝各位心身健康!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模板
一、专题名称
二、使用教材(《教材名称》第章)
三、计划学时
四、学习内容分析
五、学习者分析
六、教学目标
七、教学重难点
八、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具体阐述)
注:
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可以根据个人教学的特点提供不同形式的教案,但应包含模板中的基本构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