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我意识教案
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1490080117郭于瑶
【教学对象】
初一学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自我认识
2、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纳自己的全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我意识的概念
难点: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理论基础】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第五阶段为青年期(12岁-18岁),在这一阶段青少年在自我评价的发展上有自我差异,易出现自我评价偏高或偏低的倾向。【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
通过讲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自我意识 2.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启发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悟出道理,培养他们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的能力 3.活动体验法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
【教学准备】
彩纸、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游戏“Who I am ?”导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让同学们都站起来根据下面的特点,不符合其中一条就坐下。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总爱和同学说一些笑话 很喜欢音乐 在同龄人中比较矮小 至今从未穿过裙子 不少人都说我很“聪明” 请同学分享:
1、你为什么会坐下?有哪个条件是你不符合的?
2、你为什么会一直站着?你认为以上的条件你都符合吗? 老师:游戏到这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老师: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让我们更喜欢独一无二的自己呢? 引出今天的题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首先,大家知道什么是自我意识吗?其实自我意识就是自我认识,也就是我们对自己行为和情绪的一种认识。自我意识(self 一 consciousness)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包含知、情、意三个层面,并且是三者的统一。
二、活动设计 活动题目:
“猜一猜”“Who I am ?”“价值拍卖” 活动步骤 活动一猜一猜
通过讲述小和尚卖石头的故事,让学生认识每个人都属于自己的价值,故事如下: 一天,一个小和尚跑过来,请教禅师:“师父,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禅师说:“你到后花园搬一块大石头,拿到菜市场上去卖,假如有人问价,你不要讲话,只伸出两个指头;假如他跟你还价,你不要卖,抱回来,师父告诉你,你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小和尚抱块大石头,到菜市场上去卖。菜市场上人来人往,人们很好奇,一家庭主妇走了过来,问:“石头多少钱卖呀?”和尚伸出了两个指头,主妇说:“2元钱?”和尚摇摇头,家庭主妇说:“那么是20元?好吧,好吧!我刚好拿回去压酸菜。”小和尚听到:“我的妈呀,一文不值的石头居然有人出20元钱来买!我们山上有的是呢!”
于是,小和尚没有卖,乐呵呵地去见师父:“师父,今天有一个家庭主妇愿意出20元钱,买我的石头。师父,您现在可以告诉我,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了吗?”禅师说:“嗯,不急,你明天一早,再把这块石头拿到博物馆去,假如有人问价,你依然伸出两个指头;如果他还价,你不要卖,再抱回来,我们再谈。”
第二天早上,在博物馆里,一群好奇的人围观,窃窃私语:“一块普通的石头,有什么价值摆在博物馆里呢?”“既然这块石头摆在博物馆里,那一定有它的价值,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这时,有一个人从人群中窜出来,冲着小和尚大声说:“小和尚,你这块石头多少钱卖啊?”小和尚没出声,伸出两个指头,那个人说:“200元?”小和尚摇了摇头,那个人说:“2000元就2000元吧,刚好我要用它雕刻一尊神像。”小和尚听到这里,倒退了一步,非常惊讶!
他依然遵照师傅的嘱托,把这块石头抱回了山上,去见师傅:“师傅,今天有人要出2000元买我这块石头,这回您总要告诉我,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了吧?”禅师哈哈大笑说:“你明天再把这块石头拿到古董店去卖,照例有人还价,你就把它抱回来。这一次,师傅一定告诉你,你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第三天一早,小和尚又抱着那块大石头来到了古董店,依然有一些人围观,有一些人谈论:“这是什么石头啊?在哪儿出土的呢?是哪个朝代的呀?是做什么用的呢?”终于有一个人过来问价:“小和尚,你这块石头多少钱卖啊?”小和尚依然不声不语,伸出了两个指头。“20000元?”小和尚睁大眼睛,张大嘴巴,惊讶地大叫一声:“啊?!”那位客人以为自己出价太低,气坏了小和尚,立刻纠正说:“不!不!不!我说错了,我是要给你200000元!”“200000元!”小和尚听到这里,立刻抱起石头,飞奔回山上去见师父,气喘吁吁地说:“师父,师父,这下我们可发达了,今天的施主出价200000元买我们的石头!现在您总可以告诉我,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了吧?”
禅师摸摸小和尚的头,慈爱地说:“孩子啊,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就好像这块石头,如果你把自己摆在菜市场上,你就只值20元钱;如果你把自己摆在博物馆里,你就值2000元;如果你把自己摆在古董店里,你值200000元!平台不同,定位不同,人生的价值就会截然不同!”
分享:小和尚的石头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他自己为什么没有发现?从而引出对自己的认识是否客观?
故事启发:不怕别人看不起你,就怕你自己看不起自己。谁说你没有价值?除非你把自己当作破石头放在烂泥中,没有人能够给你的人生下任何的定义。你选择怎样的道路,将决定你拥有怎样的人生,天生我材必有用,要相信自己的价值。引出价值拍卖。活动二价值拍卖 让学生思考自己身上最重要的优点是什么,通过对留与舍的决定,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价值。在交流分享中,同学之间彼此启发、相互学习,完成对自己价值的重组。事前准备好将拍卖的东西事先写在硬纸板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
每个学生手中都有10000元,它代表了同学们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对自己自身价值的理解竞拍下表中符合自己的东西,每样东西底价200元,每次出价都以100元为单位,价高者得到东西,出价10000则直接成交。
1.真诚;2.乐观;3.健康;4姣好的外表;5.孝心;6.开朗;7.;8.谦虚;9.自满;10.孤僻;11.聪明的头脑;12.骄傲;13.粗心;14.贪玩;15.浮躁;16.小气;17.热情大方;18.沮丧;19.自信;20.胆小;
由主持人主持拍卖,请同学们认真考虑什么东西是符合自己的就买下,直到所有的东西都买完为止。最后讨论交流,我们应该接受自己的一切,悦纳自己。分享
引导成员分享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领导者总结,结束活动。
三、小结 【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 高平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调查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房洁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及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4 [3]王冠军,郑占杰,刘振静,王芯蕊中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研究Journal of Psychiatry,2009,Vol 22,No.2 [4]黄程琰,黄蓉,张见有,张进辅中学生自我意识与乐观倾向的关系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Vol11,No.1 [5]陆平中学生自我意识问题分析苏州大学
[6] 唐章华,杨运琴,江真玉,江光惠,刘文君,刘军祥中学生自我意识和行为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ModernPreventive Medicine, 2007, Vol.34, NO.21 [7]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2007年第二版 [8]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2009年第二版
222-226 [9]贾晓波中学生自我意识量表的编制与应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4 No.4 Jul.2001 [10]马勇中学生自我愈识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成娜教育学院学报Voll7.No.3Mar.2003 [11]向延梅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其调适当代教育论坛
第二篇: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辅导的含义
自我意识辅导是指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激励自我、调适自我、管理自我,促进学生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自尊、自信、自重、自爱、自强、自制的健康人格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自我意识辅导的目标
自我意识辅导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意识,提高自尊、自信水平及自我接受程度,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象,真正做到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发展高自我价值感,能更有效地进行自我协调、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推动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向更高阶段发展。
(三)自我意识辅导的内容
自我意识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接受、自我协调、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五个方面。
(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辅导是训练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行正确的认识,培育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自我概念。认识自我的途径主要是:同别人比较比较、分析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分析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活动成果等。
(2)自我接受。自我接受辅导是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正面评价自己,正确分析、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培养自我解嘲能力,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力和特长,了解自己的独特价值,最终达到愉快地接纳自己。
(3)自我协调。自我协调辅导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积极自我与消极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关系,掌握“内心对话”的方法,善于化解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自我同一性混乱。
(4)自我激励。自我激励辅导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善于自己给自己打气。其中,运用认知矫正与肯定性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调控学生的自卑心理。
(5)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辅导是教育学生任何确立现实的、有价值的自我目标及合适的志向水平,引导学生合理掌握时间,妥当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追求自我价值和理想的实现;同时引导学生自觉控制自我,学会处理自我意识问题的困扰,努力改善自我。
第三篇: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五章 自我意识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五章 自我意识
本章学习目标
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产生 自我增强 自我图式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自1890年 W.詹姆士(W.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以来,自我意识在西方一直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他们对其概念、结构、发展因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自我意识的研究范围也开始逐渐得到了拓宽。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self consciousness)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自我意向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因而又称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紧密联系,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对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认知可以产生焦虑、苦恼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加强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意向,发动、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这种意向。又如,对自己人际关系紧张的认知使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要加强个人修养或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做一个受人尊重、讨人喜欢的人的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1)生理(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有时也将个体对某些与身体物质密切相关的衣着、打扮以及外部物质世界中与个体紧密联系并属于“我的”人和物(如家属和所有物)的意识和生理自我一起统称为物质自我。生理(物质)自我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对身体健康、外貌美的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等。
(2)社会自我(social self)。在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在情感体验上也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3)心理自我(psychological self)。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尊或自卑、自贱。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等。
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罗杰斯(C.Rogers)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概念。现实自我(actual self)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它是自我现实的、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理想自我(ideal self)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理想自我的内容尽管也是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包括对来自他人和社会规范要求以及它们是否满足个体需要的反映,但由这些内容整合而成的理想自我却是观念的、非实际存在的东西。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现实自我产生于自我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理想自我则产生于这种相互作用中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要求被内化后在个体头脑中整合形成的自我的理想形象。
在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建立在理智认识或对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自觉内化(不存在价值强求)之上时,理想自我可以在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之间起积极的调节作用,指导现实自我积极地适应和作用于社会环境。这时,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可以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自我得到健康发展。
在非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是基于焦虑(因自我抒发的方式或形成受阻抑且不能疏导而致)时,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以及社会环境要求之间可能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焦虑将导致过度的攻击、自卑、依赖或逃避、退却等脱离现实的错误的理想自我心理倾向。用这种心理倾向指导现实的社会人际交往,必然同现实自我、社会现实发生矛盾冲突,引发个体内心的混乱,从而造成生活适应上的困难,严重的可能引发心理疾患。
(三)公我意识与私我意识
Fenigstein,Scheier与Buss(1975)认为,某些自我的方面是为他人不可获得的隐秘,即私我(private self);而另一些自我的方面则是公开的、社会的,是与他人密切相关的,即公我(public self)。对这两者的不同注意而产生的意识为私我意识(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和公我意识(public self-consciousness)。
私我意识高的人对群体中社会压力的敏感度低,比较注意信念、价值、情感等个人的内在方面,较少考虑到他人的意见与期望。而公我意识高的人会避免不合群,对他人的意见非常敏感,会为其所期待的社会交往而调整自己的意见。
(四)现在的自我与可能的自我
Markus等人提出的自我意识概念不仅包括现在的自我(the now self),还包括可能的自我(possible self)。可能的自我指个体觉得自己某一方面有潜力的自我构想,是自我意识系统中有关未来取向的成分,它既是未来行为的诱因,通过认知、情感与身体三个方面对行为产生影响,又为现在的自我提供了一个评价和解释的情境。这一切后果都取决于被激活的自我成分的性质(比如消极的或积极的),是被激活的可能的自我决定了个体如何感受以及应该如何采取行动。此外,施耐德(M.Snyder)与坎贝尔(B.H.Cambell)还提出实用自我(pragmatic self)与原则自我(principled self)的概念。
三、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
如前所述,自我意识一般指对自我存在的意识,既可将其看作活动过程,又可将其视为活动结果产生的自我意识内容。作为活动的自我意识的进行,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去发动和维持,这个条件就是自我觉知(self awareness)。自我觉知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在自我觉知状态下,个体特别关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关注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个体更能觉察到有关自我的信息。当个体将注意力转而向内着眼于自我的内容、成分时,他就处于自我觉知的状态。没有自我觉知,个体将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意识的观念,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自我觉知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两方面。首先,就环境因素而言,环境因素通常作为一种竞争信息会影响自我觉知。例如,听收音机时,人们专注于环境刺激而不进行自我觉知。另一方面,也存在一类迫使个体不得不关注于自我的环境刺激因素。例如,课堂上个体被提问,或被其他同学注视,或被问到自己的私事,或正被摄像机镜头对准时,在这些环境刺激下,个体不得不处于自我觉知状态。
其次,个性也会影响自我觉知。无论是否存在环境刺激,有些人都自然地倾向于关注自我而非环境。这种更易使人处于自我觉知状态的个性特质可称为自我意识倾向(用程度高低表示)。一般说来,环境因素引起的自我觉知常会使个体产生紧张或窘迫感,而自我意识倾向导致的自我觉知不一定会如此。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一定程度的成熟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它也是在与社会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许多社会因素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一)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自我意识的发生或形成主要有物—我知觉分化、人—我知觉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三个标志。1.物—我知觉分化
它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最初出现的是物—我感觉分化。初生婴儿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其吮吸自己手指、触摸自己身体部位时就像吮吸、触摸别的东西一样。当婴儿感觉到两者的区别时,婴儿就出现了物—我感觉分化。此时,可以说是婴儿出现了主体(自我)感觉。
到1岁末时,幼儿开始能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别开来,在感觉上对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或结果产生了分化。例如,推球,球滚;拉床单,床单挪位,床单上的小猫吓跑了。这是在物—我感觉分化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动作和与动作相联系的外物的分化知觉。
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出现最初的随意性动作。幼儿开始知觉到他所做的动作是自己发动的,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客体,尤其是物理性客体)主体意识。2.人—我知觉分化
它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其一是对人微笑。3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对他人微笑,表明婴儿对他人刺激发生了反应,这是一种最初的人际相互作用反应。其二是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婴儿认识他人的形象比认识自己的形象出现得更早。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对不同的他人做出不同的反应,从镜中认识父母的形象。
7、8个月的婴儿开始关注镜中的自我像,10个月时出现与镜中自我像玩耍的倾向,1岁零8个月开始能区分同伴(包括从照片上区分)。2岁零2个月的幼儿能准确认识镜中或照片上的自我形象,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他人的)自我意识—自我知觉。3.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
1岁以后,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同表示自己的语词(名字)联系起来。例如,成人叫他“军军”,他能知道是叫自己。接着,他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代表自己,称自己为“军军”,同时发展起对自己躯体的认识和对自己身体感觉的意识,如主述“这是军军的鼻子”、“军军饿了”等等。在有关自己的这种表象性认识的基础上,约在2岁末幼儿开始能使用物主代词“我的”,直到最后能使用人称代词“我”。“我”的使用具有相对性,例如,成人问儿童:“你饿不饿?”儿童必须回答:“我不饿。”但不能回答:“你不饿。”这与对“军军饿不饿”的回答“军军不饿”是根本不同的,它需要抽象和概括能力,没有这种能力,自我意识就不可能出现。因此,“我”的掌握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是一个质的变化。儿童从把自己当作客体的人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最终形成了自我意识。由此出发,儿童进一步发展起自我评价,产生自我情感,到3岁时出现明显的自尊心和羞耻感等。
值得指出的是,在最初的意识发生和发展中,主体意识是先于自我意识而发展的,主体意识是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婴儿必须首先在自己和客体间作出区分,才有可能在客体中区分出物理客体和他人,进而在自我和他人之间作出区分,形成自我意识。但在5个月以后,当婴儿能对他人微笑时,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就开始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了。特别是当后来随意性动作与言语的掌握相结合,婴儿能逐步意识到活动本身的进程和结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主观力量时,主体意识就同自我意识完全融为一体了。
(二)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与生理的发展密切相关,离开了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就不可能发生、发展。
第一,物—我知觉的分化依赖于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以及它们的协调发展。就物—我知觉分化而言,它依赖于相应的皮肤感觉分析器的成熟;对动作和动作对象的区分依赖于皮肤感觉分析器、视觉分析器以及与拖、拉、投、掷动作的协调活动;对主体和动作的区分的重要条件是随意性动作的出现,它依赖于大脑皮质感觉区和运动区的分析综合活动。这一切都是以人脑结构和机能的一定成熟为前提的。而我们知道,新生儿的大脑结构还很简单,沟回浅显,神经纤维细短,大部分尚未髓鞘化,在重量、体积、机能上均处于原始状况。直到出生第1月末至第2月初,听觉分析器、前庭分析器、视觉分析器才先后开始具有初步功能。从3个月起,婴儿才从不随意性动作基础上发展起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动作。因此,新生儿必须经历一个生理成熟过程,随大脑生理结构成熟后发展起一定的心智机能,才有可能出现物—我知觉分化。
第二,人—我知觉分化依赖于注意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视觉表象及其记忆能力的出现。研究表明,从3个月起婴儿才开始能稍微注意新奇事物,6个月才能比较稳定地短时注意事物,出现再认能力。这些能力的出现都依赖于大脑皮质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第三,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需要复杂的抽象、概括能力,而这又是以大脑皮质尤其是各语言代表区以及大脑额叶的成熟发展及其机能的更为复杂化为前提的。第四,从完全缺损的极端情况分析,无脑畸形儿由于不存在大脑皮质这一生理学前提,也就根本不可能出现自我意识。
综上所述,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前提。
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生理的成熟和发展只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前提,并不能必然保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狼孩就没有出现人的自我意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其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的社会自我的发展与他们对别人知觉能力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由此可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还依赖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早在1902年,心理学家库利(C.H.Cooley)就指出,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的,由此产生的自我观念称为“镜中我”(looking glass self)。他说:“正像我们从镜中观察自己的脸、手指和衣着,因它们属于我们自己而感兴趣一样……我们也从他人的思想中认识我们的面貌、风格、目标、行动、特征、朋友等等,而且从多方面受其影响。” 这就意味着他人对于个体的态度与对待,不仅影响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且影响着个体的成长,塑造着个体的实际自我。
米德(G.H.Mead,1934年)进一步发展了库利的思想。他指出,我们所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他对社会互动(相互作用)中自我意识产生的机制和过程作了深入研究,认为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互动中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置于互动对方的位置上而逐步形成的。他指出,通过角色扮演,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将自己视为一个被评价的客体。这不仅有助于人际间的适应,更重要的是在与具体他人的互动中个体产生了暂时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逐渐定型,就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将自己确定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观念”,即形成把自己确定为某一类人的自我意识。米德还将自我意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玩耍(模仿)阶段。个体获得自我形象的角色的最初阶段,只涉及一两个他人的角色扮演。②游戏阶段。个体在组织活动中扮演多人的角色,从进行协作活动的群体中获得多重自我形象。③博弈阶段。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个体具有了扮演“一般他人”的能力。总之,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发展扮演不同角色的能力而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随着个体角色扮演能力的逐步提高,扮演角色范围的不断扩大,自我意识就进入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尽管对具体制约因素的看法不尽相同,许多研究者还是认为自我意识更多地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个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在多数情况下,它与社会政治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在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通常社会经济地位对自我意识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影响有关自我隶属于某一阶级、阶层的社会自我意识,从而决定自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态度。二是影响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例如自我成就、自我实现欲求的高低等。这些自我意识成分在情绪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重或自卑、自贱,对个体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产生重大影响。
(二)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国家的宣传体系、宗教团体、风俗、习惯传统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可能形成共同的自我意识成分。Markus等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差异的根本原因,东方文化造成了依赖型的自我,西方文化造就了独立型的自我,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化对自我意识的影响作用。
专栏5-1 我是谁?——自我的文化边界
自我的跨文化研究使用经典的测量工具——二十句测验(twenty statements test),即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给出20个不同的答案。跨文化的二十句测验表明,东西方文化背景中的被试对自我的认知、理解和表达都不尽相同,自我概念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两种文化维度的划分下,西方学者比如Makus等人认为自我概念也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继而提出了“独立性自我”和“互赖性自我”的分析构架。他们认为西方人(以美国人为代表)和东方人(以日本人、中国人为代表)对自我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西方的个体主义文化鼓励个体对自我作独立的解释,个体应是指以自己的特性与他人相互区别的、自主的实体,个体的能力、态度、价值观、动机和人格特质等个体特性必然影响和导致个体的某些与众不同的行为。而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则鼓励个体对自我作相互依赖的解释。许多东方文化中具有保持个体之间相互依赖的机制,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个体的自我特点在于与他人的相互依赖。
杨宜音认为,Markus等人对自我概念的文化分类用来解释中国人的自我内涵与边界时并不具有包涵性。这种“互赖性自我”的简单分类并不能反映出中国人的自我所具有的选择性和动力性等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内容。尽管“互赖性自我”已经不是西方人的那种自我,但也不是中国人的自我。“互赖”一词无法表达自我概念中不同成分的主从关系,从而掩盖了中国人自我所具有的自我中心特征。杨中芳根据中国文化特点对自我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她提出中国自我概念中的两个层面即“个己”与“自己”,以示与西方“自我”概念的区别。“个己”表示将自己与别人的界限以个人身体为标志,这在西方心理学中称为“自我”;“自己”则代表一种不但包括个体的身体实体,而且还包括了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其他人(即自己人),而中国人的“我”属于后者。这种自我概念区别于西方学者对文化维度简单、笼统的划分,在本质上更符合中国文化的特点。资料来源:杨宜音:《自我与他人:四种关于自我边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述要》,载《心理学动态》,1999年第3期。
(三)家庭
个体最早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家庭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许多研究者认为,儿童对自己的看法是他们父母如何看待他们的反映,因为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属于“重要他人”,是文化的传递者,通过对儿童行为的奖惩来影响其自我意识的形成。经常受到父母肯定奖赏的儿童倾向于形成肯定的自我;相反,苛刻的父母所给予的否定评价则易使儿童形成否定的自我,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自我分裂。
(四)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对自我意识形成的作用从前述米德的研究已看出,这里着重从角色意识冲突的角度讨论其对自我意识的影响。
角色指与某种社会身份相称的行为规范的集合。角色扮演则指个体依据这种行为规范集合去行使自己的权力,履行自己的义务。扮演父亲这一角色就是要行使做父亲的权力,尽父亲的义务。社会角色是相互联系的,父亲角色就与母亲、子女角色互相关联。因此,角色扮演必然是在社会互动中进行的。在这种互动中,某一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既与个体对该角色行为的理解有关,又与相关角色对该角色的角色行为期望密切相关。换言之,角色扮演受到二者组成的期望系统的制约。当系统内两种期望成分协调一致时,个体角色扮演成功,易于形成自信、自尊的自我意识,能促使更高的成就意识的发展,形成熟练地扮演“一般人”的能力,使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环境。反之,角色扮演者就会常常经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角色意识冲突,体验到焦虑、紧张,使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受损,或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引发心理疾患。
(五)他人的评价
我们的大多数有关自己的信息都来源于他人,是对他人评价的反映。他人评价对自我意识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早期社会心理学家(尤其是G.H.米德)对这种作用机制作过深入研究,认为自我意识随他人评价的改变而改变。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已经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意识,他们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都高度接近教师与同伴对他们所作的评价,与他们的实际状况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六)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指目标、规范、价值被个体作为行动指南,用以约束、调整自己行为的群体。研究表明,参照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个体自我观念的重要来源。个体常常根据参照群体的价值取向定义自己,形成自我观念;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倾向理解为一种期望,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融入自己的意识之中;与参照群体比较以进行自身地位的评价。因此,谢里夫(M.Sherif)把参照群体的规范看作个体的社会目标、自我评价、社会评价乃至世界观形成的基准线。
第四篇:青少年自我意识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
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如幼年期,青少年期,成熟期,中老年期等。在这之中,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全面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在自身的成长中发挥特殊作用的时期。这一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决定着青少年能否健康成功地走完一生。
自我意识指人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即主体自我对客体的自我的意识,其主要心理成分有:自我认识(如自己对自己的知觉观察、思考、想像、判断、分析评价等)、自我体验(如自己对自己的接纳、肯定、喜爱、尊重的情况等)、自我控制(如自我动机、自我理想、自我监督、自我塑造、自我克制等)。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的最具本质的特征,正因为人有自我意识、人才成为一个清醒的个体,能动的个体,一个知已知彼的个体。自我意识是一个人的人格的核心因素,健全的自我意识对青少年成长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下面介绍一下良好的自我意识在青少年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第一,健全的自我意识关系到青少年的全面成长和成熟。
第二,健全的自我意识关系到青少年自我资源的开发。
第三,健全的自我意识关系到青少年真正的独立性的发展。
第四,健全的自我意识关系着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加强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很重要。这需要从多方面做工作,此处
只就教育工作者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引导提出几点对策性的建议。
第一,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即使之对自己有一个较全面而客观的评
价。首先要提高他们探究自我的积极性,将认识和了解自己看成一件乐事。同时,要帮助其积极积累自我经验和生活经验,从而形成一个衡量自己的尺度。
比如只有知道什么是善和恶才能评价出自己的为人,什么是聪明和愚笨才能评价出自己的智慧水准,什么是成熟和幼稚才能评价自己的发展程度。否则,就会发生偏差。其次是疏通自我信息渠道,自我认识的根据无非是将自己与他比、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比、与自己行为的结果比。这三个渠道都必须是畅通的,信息是丰富多样的,否则只凭个别信息作自我判断则必然失误。再次是要进行有效的社会比较,即对各渠道的各类信息也要综合处理,比如与别人比较就不可以只和比自己强或比自己差得太远的人比,否则亦会出现认识中的主观性;同时还要引导青少年形成自我剖析和反省的习惯,要有勇于肯定和勇于否定自己的气概。当然,认识自我方法是很多的,可以进行心理测验,可以进行自我鉴定,可以与朋友同学谈心、写日记、举行各种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团队、班级活动等。
第二,让每个青少年都“接纳”自己。有些“差生”本来并不差,有些学
生本来很优秀但却常自寻烦恼。还有些学生明明有许多不足,但却整天停留在想象或幻想中。这类学生共同问题是不能面对自我现实,也就是不接纳自己。由于不接纳,可能产生的心态是自卑、自以为是、把想象当现实、过度自我防卫或陷入无端的焦虑之中。因此,教师就要引导他们面对自我现实,冷静而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自己的自然条件(如长相外貌、出身等),心平气和。要明了自己的优点与成功是宝贵的自我财富,缺点是可以克服的,失败也无什么了不起,至于长相、外貌、出身,这些无法由自己主宰的因素则不去计较它。更主要的是让青少年感到自己的唯一性和独特性,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未来发展的价值,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义务。这样他们就会面对自己而不至于逃避现实或歪曲现实,并能产生一种真正的人的自尊,有了自尊就
有了自信,也有了成长的一个重要前提。
第三,帮助青少年进行自我激励。即帮助青少年增强自我动机,使之产生
和保持积极向上、开发自我的愿望,以至在一定情况下,动机的强烈程度可达到急不可耐的程度。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青少年的自我动机水平状况。以学习动机为例,那些总是被知识的内在奥秘吸引,如饥似渴地钻研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才是处于最高水平的学习动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通过课内外观察、谈话,也可使用动机测量表进行量化探讨。其次是帮助青少年强化自我动机。一开始在自我修养、学习、工作中可给一些轻松而容易完成的任务,使之体会满足感、成功感,一步步增加要求,同时给以认识上的指导和榜样引路;另外值得指出的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复杂,干扰青少年自我动机的因素可有很多,如拜金主义、享乐至上的观念等,因此,在培养青少年自我激励方面还需要注意排除这些干扰。
第四,帮助青少年实行自我管理。即让青少年练习自己管理自己,而不是
别人替他管理他自己。青少年的行为总是处在被他人和社会监督和强制下,这是目前教育中的一个弊端,如学生只在老师监督下才守纪律、完成作业、遵守社会公德,一旦失去监督就觉得如获大赦。学习自我管理,首先是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发展的现状与可能,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其次是确定自我期望值,使之积极而适当。过低不利于前进和发展,过高易导致挫折,再次是要锻炼坚强的意志。改变自己并非易事,原因是个体身上的某些不良心理与行为习惯已是多年塑造,带有顽固性。再则各种内部与外部干扰也会成为阻力。如无顽强的自我拼搏精神,则很难改变。青少年的特点是在自我管理时缺乏坚毅性。同时还要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管理,因各个起点可能不同。最后,应
提出的是老师还应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具体办法。例如怎样制定计划,怎样确定自我目标,怎样克服自己的缺点,怎样与干扰作斗争,怎样确定自我目标,怎样克服自己的缺点,怎样与干扰作斗争,怎样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等。对心理治疗中的有些方法,如示范法、自我肯定训练、厌恶疗法、音乐疗法、意义疗法等,也可加以借鉴。
第五,帮助青少年发掘自我潜能。即让青少年尽可能了解自己潜能,并加以利用,防止自己埋没自己。这对个人来讲也是一种新的自我发现。许多学生之所以把自己看得平平淡淡,认为自己无能,自己低人一等,自己“倒霉”,自己无前途,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的一面和自己的表面。教育者应努力使之去看另一面和深层面,比如引导学生克服已经形成的错误的自我形象。有的学生自幼被父母或其他长者说成“成不了大器”、“没出息”、“只是个做××活的材料”,这其中有成人的偏见,也有成人的苦心,但是这种看法讲得多了,孩子就会将自己归于某一类人,认同错误的形象,对自己的另一方面的素质视而不见。又如引导学生从成功和愉快的经验中发现自己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许多成功和愉快的经验,然而一般都是随便放过去了,事实上这类经验有时虽然不起眼,但却预示着某人在某些方面的潜力以至奇才。再如可从周围人对学生的看法中让学生进行分析。有时别人的眼光更敏锐,有时别人无意间的评价也可能就是一个孩子的重要的闪光点。发掘潜力的途径非常多,只要去引导,每个青少年均有潜力可开发,关键在于教育者是否教给了他们发掘自身潜力的能力和办法。
第六,帮助青少年提高自我调适的水平。也就是增强青少年的适应能力,让青少年学会通过自我调节,应对各种生活压力,经常保持心理平衡。这方面
目前普及的资料日益增多,本文不再赘述。
我坚信增强自我意识,一定能使青少年积极主动发展,不仅在当前能顺利地渡过青少年时期,也能为其一生的有效生存与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五篇:论自我意识
论自我意识
班级:序号:71姓名:李剑波
摘要: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关键词:自我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再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可见,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我将从三种心理成分来分析自我意识。
一、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如果个体对自身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这样,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自卑,这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自我认识在自我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属于自我意识中“知”的范畴,其内容广泛,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进行自我认识训练,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第一,让我们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第二,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三,认识到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标志,是在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由于我们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往往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大多属于过高型。因此,要提高我们的自我评价能力,我们就应学会与同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做
出评价。我们还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自己。由于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的核心成份,它直接制约着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所以,对我们进行自我意识训练,核心应放在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上。
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对我们进行自我体验训练,就是让我们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满,随着年龄增长让我们懂得做错事感到内疚,做坏事感到羞耻。
三、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为提高我们自我监控能力,重点应放在促使一个转变上,即由外控制向内控制转变。我们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常常在外界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实践活动。因此应学会如何借助于外部压力,发展自我监控能力。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2]、维之《人类的自我意识》,现代出版社, 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