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快乐舞蹈还给孩子

时间:2019-05-14 21:0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快乐舞蹈还给孩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快乐舞蹈还给孩子》。

第一篇:把快乐舞蹈还给孩子

把快乐舞蹈还给孩子

姓名:顾晶 教龄:22年 职务:教师 职称:中学高级 单位:东台市幼儿园

【摘要】幼儿舞蹈应该是源自幼儿自由快乐的心灵表达。考察我们的舞蹈教学,仍然散发着浓浓的“教”的味道:注重幼儿技能技巧的掌握,忽视幼儿的情感表达;注重幼儿的模仿学习,忽视幼儿的自由创造;注重幼儿的专项学习,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当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激发幼儿的舞蹈热情,让幼儿在自由表达中享受舞蹈的乐趣,在评价与欣赏中感悟舞蹈的真谛。让幼儿跳自己的舞,抒自己的情,炫自己的才,把快乐舞蹈还给孩子。

【关键词】快乐舞蹈、兴趣、激情、创造、评价、欣赏。幼儿舞蹈应该是源自幼儿自由快乐的心灵表达。《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对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反思我们的舞蹈教学,仍然散发着浓浓的“教”的味道:注重幼儿技能技巧的掌握,忽视幼儿的情感表达;注重幼儿的模仿学习,忽视幼儿的自由创造;注重幼儿的专项学习,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在舞蹈活动中天生的纯真情感不见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教师的统一要求、标准动作所禁锢,幼儿对舞蹈活动不感兴趣,不愿意参与,舞蹈活动失去了本身应有的光彩。英国和芬兰研究人员发现,婴儿会随着音乐节拍和旋律舞动,人类具有跳舞天分。我们的教育应顺应幼儿的天性,发挥幼儿的潜能,为幼儿的快乐成长搭建合适的平台。

一、发现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大多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的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幼儿从小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潜力,听到节奏明快的乐曲,马上就会兴奋地手舞足蹈,蹦蹦跳跳;吃饭的时候他们会拿起筷子敲响碗,听到敲击大大小小的碗会发出不同的声响,他们就会摇头晃脑地边唱边敲,陶醉在自己的即兴创作之中。由此可见,幼儿对音乐和舞蹈的欲望是与身俱来的。所以,我们要通过观察及时发现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保护幼儿兴趣的萌芽,并且要创设条件不断地给予满足,使其稳定并不断的发展。如我班有个小男孩,他活泼好动,但却不太喜欢跳舞。每次舞蹈的时候总是面无表情的随意动动手脚,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特别喜欢翻跟头,而且特别棒,一口气能翻几个跟头,于是在《戏说脸谱》的舞蹈中我特地安排他表演了这一动作,他的表演赢得了大家阵阵掌声和喝彩,我发现他的小脸上充满了自豪,从那以后他变得爱跳舞了。

二、激发幼儿对舞蹈的激情

在儿童舞蹈教学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过去沿袭已久的灌输式、填鸭式、甚至是奴性式的教学方式,从中汲取教训,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地开创出能够开发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学中乐、乐中思、思中变、变中学。因此儿童舞蹈创新教学势在必行,教师要从注重孩子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孩子内在变化,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创新、灵活地运用多种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学习舞蹈的热情和主动性。如游戏法、形象的语言讲解法、镜面示范法、即兴创作法、图谱示意法等。

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易幻想,内心感情易外露,注意力不易集中,对舞蹈的兴趣不持久、易转移。除了在舞蹈活动中教学方法应当花样翻新、独具特色;平时也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激发并保持幼儿参与舞蹈活动的兴趣。如幼儿好表现,让他们来当小老师满足其需要;让每一位幼儿都有当排头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舞蹈进行表演;为舞蹈准备道具、布置简单的场景;多为家长提供观看幼儿表演的机会等。

三、在自由创造中享受舞蹈的乐趣

中国舞协研究部就“新世纪少儿舞蹈普及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主题举行了在京部分少儿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座谈会,会上提出:“无论是幼儿舞蹈教学,还是少儿舞蹈教学,其主导思想应当明确,那就是要尽力去开发儿童的形象思维与创新能力,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舞蹈教学的始终。要求儿童舞蹈教育工作者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仔细观察、认真寻找和发现学生们独特创造力,在双向式的教学中互学互动,使创造力教学的质量不断提升。”同时也提出使儿童舞蹈教学形成良性循环,日臻完美。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必备的客观条件是要有一整套适应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优秀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儿童舞蹈教育工作者必须走进儿童世界,为他们创编出他们喜欢的、更具时代感的优秀舞蹈作品。

1.捕捉发现、积极引导,开启幼儿的创造之门。

教师需要及时捕捉和发现学生在瞬间迸发出来的动态和形象的舞姿、及时地表扬、及时地再现、及时地总结,以好带差,以强带弱,交替前进,共同提高。可以说 “捕捉和发现”就是创新的源泉。教师必须创造性的开展舞蹈教学,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儿童舞蹈教学不仅能推陈出新,不断完善,而且孩子们也能在快乐中成长。

《狮王进行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音乐声中用引导式的口令,虚拟孩子们走进了动物园,让他们用舞蹈动作表现心态、神态和动态。这时候你会看到男孩儿模仿猴子抓耳挠腮的焦急模样、大灰狼张开大嘴伸出爪子猛扑过来的凶恶样子„„,女孩儿会表演孔雀开屏的美丽姿势、会表现小白兔竖起耳朵蹦蹦跳跳的可爱形象„„;引导孩子们随着摇篮曲进行入睡的律动中,你会发现有的孩子会侧着头睡,有的仰卧,有的坐着缩成一团埋头睡,有的随着音乐做打呼噜状,有一对小朋友屈膝坐地,同时伸懒腰后再咂吧一下小嘴,头靠头做熟睡状,非常生动。小朋友们都能在柔和舒畅的音乐伴奏下做出各种独特的姿态来表现睡觉。可见,孩子们有着惊人的创造力。在舞蹈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孩子和教师一起进行动作的编排,可以让孩子先听音乐,谈谈听到音乐之后什么感觉,让孩子根据自己听音乐的感受编舞蹈,然后教师再根据音乐编一个小故事,并在音乐的伴奏下有声有色地讲给孩子听,启发鼓励孩子充分理解,大胆想像,即兴表演,在此基础上,和孩子一起创编舞蹈动作。例如:《杀鸡宰鸭》,孩子在学会歌曲后,自己就随音乐跳起舞来了,小朋友都把自己当作是小厨师,开始杀鸡宰鸭,有的一手捉鸡,一手拿刀做杀鸡的动作,有的是两两合作,一人捉鸡,一人拿刀做杀鸡的动作。我觉得都非常的好,因此我把这两个动作都保留下来,分别编排在舞蹈的第一、二段里。舞蹈跳完了,我问孩子:你们的菜烧好了,叫什么菜名,怎样请朋友吃呢?经我这一提示,每次跳完舞后,孩子们就会马上举起手中的菜盘大声地吆喝:“请你吃红烧鸡盐水鸭”,舞蹈的趣味性更浓了,孩子们特别喜欢这支舞,这样和孩子们一起创编的舞蹈,是他们最爱跳的了。

2.走进儿童世界,支持鼓励,让幼儿享受快乐舞蹈。

儿童舞蹈教学要达到良性循环、日臻完美的境界,必备的客观条件是要有一整套适应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优秀教材,而现在有些教材已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显得陈旧落后,这就要求教师走进幼儿的生活,或将自己返归于童年,重新回到幼儿世界中去,以他们的心理视角来观察、体验,表现他们的生活;以他们的文化意识——审美情趣,性格特征,展现他们的心灵,充分发挥想象力,创编出能反映他们的生活和情趣,展现他们心灵的优秀幼儿舞蹈作品,让孩子跳属于自己的舞蹈,享受舞蹈的快乐。

走进孩子的生活,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洋娃娃,在区角游戏中经常看见孩子们会无微不至地精心照顾他们,给他们讲故事、帮他们盖被子,喂娃娃喝水„„一次娃娃家游戏,一个孩子把小手绢平平整整地展开,当作小被子轻轻地盖在洋娃娃身上,还用手将这被子的边角压在洋娃娃身下。孩子这一细微逼真的动作,纯真质朴的情感激发了我创编舞蹈《洋娃娃》的灵感。

《洋娃娃》,在创作“讲故事”这段表演时,我们不给孩子们作示范动作,也不规定要做什么,而是先将故事讲给他们听,调动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自己设计动作,随意性地表演,我们在这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结果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表演自然真实。“打电话”的表演设计:先是踮着脚尖,再去拨动电话,然后用手做话筒与妈妈通话。这一连贯的动作,是由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尤其是踮脚尖的表演动作,简洁、流畅,突出了儿童的特征。舞蹈中来源于儿童生活,充满儿童纯真的表演设计,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幼儿舞蹈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儿童的心灵,我们要仔细洞察孩子们美丽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质朴情感。广泛、收集、提炼他们天真、形象的动作,吸收为幼儿舞蹈的基本索材,只有这样,创作出的舞蹈才能被孩子喜欢和接受。

3.舞蹈即游戏,游戏舞蹈相依相随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任何一个孩子对游戏都没有免疫力。在舞蹈学习中教师也应该让幼儿感到这是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娱乐,要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进行辅导,如学习鸭走步,教师就可以扮演鸭妈妈,让幼儿当鸭宝宝,请鸭宝宝跟着鸭妈妈学本领,还可以戴头饰或穿上服饰。还有小碎步,可用鸡妈妈带小鸡练习。蹦跳步,兔妈妈带兔宝宝练习等。在游戏的情境里会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

如上《小树叶》时,我们可根据音乐中的歌词,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加以展开。我们可让一幼儿戴上树干头饰来充当树妈妈,其它幼儿戴上小树叶的头饰依靠在树妈妈身边当“小树叶”。当唱到“小树叶离开了妈妈”时,当小树叶的幼儿可做被风吹走的动作离开“树干”。这样游戏化、形象化的教学特点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也体现了新纲要中倡导的“玩中学,学中玩”思想。

如《小雨和花》小雨滴滴答答地下起来了,小花慢慢地追着下雨的步伐,迎着小雨绽开了笑脸。小雨落在哪里,花儿就跟到哪里,在游戏中轻松地解决了队形变化的难点。整个舞蹈就像是在做游戏,带有很强的自娱性和观赏性,引起幼儿极大的表演兴趣。

四、在评价与欣赏中感悟舞蹈的真谛

1.积极评价,真心欣赏每个孩子,使其愉快舞蹈。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美学家施东昌说过:“美感是富有感情特征的。”艺术对人的培养是从“怡情养性”着手的,它要求“以情动人”通过“美—成—理”的过程,逐步地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我们在儿童舞蹈教学中,首先抓住“情”字,通过师生间的和谐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幼儿的动作发展尚未成熟,在活动中孩子的发展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因而,教师的评价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评价必须是小心的、包容的和发自内心的,不仅要在语言上给孩子以积极的评价,而且眼神、动作、甚至一个细微的表情上都要给孩子积极的情绪回应,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幼儿期正是自我评价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在实践中自身的成功与失败与教师的鼓励、支持是分不开的。每当幼儿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时,教师及时的鼓励表扬,便是一种情感上的强化,会使幼儿形成正确的评价,并推动幼儿勇于尝试和创新。

教师不仅要意识到幼儿的发展源于现在,还要学会真心欣赏每个孩子,时时把自己对孩子的欣赏用眼睛、语言、动作告诉每个孩子。一句赞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是幼儿学习舞蹈巨大动力。例如,在学习舞蹈《小树叶》时,嘉烨小朋友也跟着音乐动了起来,平时,他比较安静,不喜欢参与集体游戏。这时我发现了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舞动着手臂像小树叶一样飘着,于是我用赞赏的目光望着他说:”老师看见有一片小树叶飘落得可真棒!“然后,我再向他使了使眼色,嘉烨小朋友听了我的话后信心倍增,随着伴奏舞得更高兴了。

2.幼儿自我欣赏、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幼儿最喜欢对着镜子自编自演,每次都喜笑颜开,流连忘返。常让幼儿欣赏自己表演的舞蹈,使幼儿增强了自信,唤起他们对舞蹈的兴趣,获得愉悦的情绪。如在教舞蹈的过程中,我觉得孩子跳得不错,可孩子自己感觉不行,情绪一直很低落,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把孩子的舞蹈录像录下来,再回放给孩子们看,把他以前跳的录像片和现在跳的录像片拿过来进行对比,孩子就可以找到自信了。

随着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不断提高,当孩子看自己跳的舞蹈录像时,我会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观看,看看自己的舞蹈哪里成功,哪里失败,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会失败,以后跳舞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哪些要继续保持,哪些需要改进等。让孩子主动进行自我评价,学会观察、发现、挖掘自己在表演中的亮点,不断完善自己的舞蹈,让自己获得成功的经验,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只有这样,执教者才能随意洒脱、游刃有余;学习者才能如沐春风、轻松愉快。

让孩子快乐舞蹈,把快乐舞蹈还给孩子。幼儿在舞蹈中不再受任何强迫性意愿束缚,不再带任何功利色彩。跳自己的舞,抒自己的情,炫自己的才能!这一定是孩子愿意的。

第二篇:教育随笔把快乐还给孩子

教育随笔:把快乐还给孩子

把快乐还给孩子

王家琪昨日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脚后跟被自行车夹到里。她妈妈再三叮嘱近段时间不要让他参加户外活动,为此,我对他格外照顾。

这天户外活动时,我照例带着孩子们到室外做体育游戏,陈梓萌跑过来说;“老师,王家琪也来了。“我未加思索地对他说:“家琪,你脚不好就不用了,坐在那花园边上看小朋友做游戏吧。“听了我的话,刚刚还兴高采烈的他突然脸色阴沉了下来,慢吞吞地转过身子,往花园那边走去……

王家琪的瞬间变化让我猛然醒悟;离开群众,他并不快乐!我迅速改变了想法:“家琪,回来!老师还要请你帮助。这天的游戏请你当红绿灯,好吗?“我说。王家琪爽快地容许了。“红绿灯“是这个游戏运动量最小的一个主角,王家琪扮演得很投入,看得出他很快乐。我决定,次后无论做什么游戏,都要跟王家琪安排一个适宜的游戏主角,即使没有适宜的,也要为他创造一个适宜的主角。

很多时候,我们会无视孩子的感受,在不经意剥夺孩子的快乐。如果我这天忽略了王家琪的变化,就不可能了解王家琪的感受,王家琪也就不可能享受到群众游戏的快乐。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的变化,深刻体会孩子的感受,真正理解、尊重孩子,还他们快乐!

第三篇:把游戏还给孩子

把游戏还给孩子---由潘月娟博士讲座想到的··· 避开江南连续的暴雨,在栀子花飘香的日子,我们一行33人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尽管只是短短的几天,收获却是如此丰厚。且不说局领导的高屋建瓴,为提升区域幼教质量可谓煞费苦心。细数短短几年我们这些做幼教的所经历的培训,可谓都是饕餮大餐。从浙师大到华师大,又到北师大,几番培训,几经洗脑,其目的只是一个,提升园长队伍素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而此番北师大之行,更是感叹至极。

原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先生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把《国家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给我们做了系统解读;而北师大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楚江亭教授提出的幼儿园规划问题,一定会拨开园长的迷津,使我区幼儿园从“规范—特色—品牌--精品”,提升文化内涵,而他所带来的全新的体验式培训模式,也会走进幼儿园的各类培训活动中,让更多的教师受益。还有谢志东教授等在此不一一赘述。参与此次活动的这些园长、教研组长放下繁杂的幼儿园事物工作,放下牵挂的家庭生活,静下心来学习,看她们上课时专注的表情,积极的参与,足以让我感动。

潘月娟是此次培训教授中最年轻的博士,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羸弱,我似乎看到了冯晓霞教授的年轻时代,一个文文弱弱的小女子,给我们阐述的《基于游戏的儿童观察与评价》,让我对工作有了新的思考。

我们一直困惑于儿童的发展评价,潘博士提出的游戏中评价儿童的发展水平,让我豁然开朗,我再一次体会了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把游戏还给孩子就是一个真理。但现实中,我们不断地提出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方式,但在真正意义上,并未得到重视,重教学轻游戏的现象依然存在。虽然有很多幼儿园在环境上创新为游戏开展提供支持,也有幼儿园充分挖掘农村资源,为游戏开展提供平台,但游戏较其他课程仍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思考一:如何保证游戏时间? 《浙江省保教指南》明确规定了幼儿的游戏时间,但是现实中,却依然很难保证。现状一:游戏时间首尾型。在幼儿园一日作息表上,将游戏安排在来园、离园时段。(冬天情况)从一日活动时间比例统计,游戏的时间得到保证,但是对孩子个体而言,个体游戏的时间没有得到保证。

现状二:游戏时间统一型。一日活动中,小、中、大班游戏安排的次数相同,游戏时间的长度也一致。(不同年龄幼儿的表现)

现状三:游戏时间压缩型。将游戏时间大量用于游戏前的组织和游戏后的评价,真正属于孩子游戏的时间被挤压得少而又少。(刚拿出玩具摆放好“我们下班了”)对策:

对策一:游戏时间有效安排。合理安排并保证每一位幼儿参与游戏的机会。给予幼儿充足的自主游戏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有充分的“参与权”、“话语权”、“主动权”和“选择权”。

对策二:游戏时段有效调整。不同年龄的幼儿因其经验、兴趣、注意力特点的不同,游戏时间和频率的安排应体现年龄差异、因班而异。比如:单位时间大班的游戏时间安排可以长一些,小班的时间可以短一些;游戏频率小班要高一些。对策三:游戏环节有效分布。自主性游戏的组织功能只是协调游戏场地、了解现有的游戏材料是否符合幼儿当前的游戏需要,教师的组织尽量要简短,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幼儿游戏的过程。让孩子在准备开始游戏时期待,但不忐忑;在进行游戏时愉悦,也可能兴奋;在结束游戏时回味,同时开始期待下一次的游戏。

2、如何把握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潘教授的讲座中提出了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等不同游戏的价值,而我们的现状中,教师往往过分强化了游戏的学习功能。

现状一:学习性区角等同于游戏。如:区角活动以学习为线索,有语言区、益智区、美工区等,目标明确、材料结构性高、玩法固定规范,认为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选择区域和内容,区角活动就是游戏。一日活动中不再安排游戏了。现状二:学习主题的开展与游戏分割。教师一面将幼儿的游戏与教师预设的活动分割、感叹主题开展中幼儿没有生成,一面在游戏中又忽视孩子有价值的生成内容。

对策一:根据实际合理定位区角活动。比如: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以集体的学习活动占了一定比例,那么区角活动就应该定位于游戏;如果以区角活动来补

潘月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杂志学前教育的旅程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多篇著作在学前教育研究 幼儿教育等杂志上发表。

刘占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员 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院学术员 访问学者导师。曾主持和参与了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 多向全国重点研究课题和国际合作课题 出版多部著作 论文百余篇。

第四篇:把课堂还给孩子

把课堂还给孩子

大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句话:教师不应站在讲台上,应该站在学生背后当顾问。“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旋律,也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主旋律。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与新的教学理念发生了碰撞,洋思现象、杜郎口模式、翻转课堂等一系列成功的教改先行范例绽放出耀眼的光辉,它在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这样一个理念: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通过在今年暑期研修中观摩了四位老师的优课,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此的感悟。

本次暑假研修,有幸观看几位优秀教师的讲课,他们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他们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技术,让我受益颇深,四位老师都认真研究了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教材,教学目标明确,三维目标的设定准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突出,使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学会知识。而在其中尤其是青岛北山二路小学孙婷婷老师的 《小稻秧脱险记》,在课堂中真正做到了课堂是孩子的课堂,孩子是课堂的主人。看罢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这节课是一节成功的优质课,它不仅仅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高效的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而且在整个课堂中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做到了师教与生学的高度统一。整节课各项活动在配合衔接上近乎完美,细细品来几乎找不到一丝一点的破绽。这节课真实、朴实、扎实,把“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教学设计新颖有趣、灵活有实效,张弛有度,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新理念。教学资源丰富,目标定位“精”而“准”,情境创设形象直观。教学方法“活”而不“乱”,师生互动默契,能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精巧导学,融学法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寓教于乐,尊重学生个性,充分体现教学民主化、生活化、社会化、情趣化的特点。教学民主,语言形象、生动,板书设计精美,课堂驾驭能力强。学生思维、动手能力的训练扎实有效教学效果好,是极为成功的阅读教学课。在整堂课中,“小助教”在教师的指挥下,和全体同学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仿佛成了课堂的陪衬,在小助教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学习活动中“打下手”,其实却是在把握课堂的进程及节奏上的指挥者和控制着。能够把教与学活动处理的这样的默契、到位,使课堂完全成为孩子的课堂,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的淋漓尽致,这节课可以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的模板,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借鉴、推广。

怎样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认为,首先我们要把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在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教师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导者和协调者,学生则是积极探索者、创造者。要变以前的启发式教学(谈话讨论教学,师生互相问答,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改变为现在的探究式教学(师生共同讨论、研究、作实验,主动构建知识,达到知识创生)。要让生带着教材或问题走近教师,加强师生互动、学生合作,让他们处于十分宽松的环境中。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把民主带进课堂,创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互动、互促、共同提高;把合作带进课堂,建立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创新和实践,让学生掌握自学的金钥匙;把成功带进课堂,让学生品味学习的快乐,让不同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孙婷婷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从以下六个方面成功的把课堂还给了孩子:一是把自由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替代孩子的思维,注重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人才,孙老师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时,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朗读课文,感悟各角色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杂草和小稻秧争抢营养和喷雾器洒药水场面,运用表演的形式突破难点,既生动又有趣,真可谓事半功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一堂课只有40分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要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冲击波”,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个人思考、讨论、辩论;三是把实践的机会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品质,情感体验得以可持续的发展。实践证明,教师一旦把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与交流,活化课堂,组织张弛有序的教学实践活动,获得了成功的乐趣,从而促进智力与个性的发展。四是把感悟留给学生,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感悟出来的。在学生表演过程中,展示杂草气势汹汹——垂头丧气,杂草的痛苦——快乐的变化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团团围住、气势汹汹、晕头转向、气喘吁吁”等难点的突破,都是在学生自己感悟下完成的。五是娱乐送给学生:让学生在求知过程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孙老师课前同学生互动游戏,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一些录像、音乐、动画等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师生一起在音画中表演,一起合作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到这里是学习的乐园,更是生活的乐园。六是把任传递给学生,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承认、相互激励,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强调“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广袤的时空里进行生命的自由言说,从而真正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语文课程成为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对话、有效交往的乐园。从而达到教学民主化、生活化、社会化、情趣化,体现个性美。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紧迫感,认识到自己首先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注重课堂角色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站在学生 的立场去思考,不仅分析教材还要分析学生。课堂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有一种力量叫坚持,既然选择了教育这一职业,我便会坚守自己的诺言。相信自己,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历练学习——远程研修学习,会一步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第五篇:把游戏还给孩子

学科 101

把游戏还给孩子

——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架构与思考

【摘要】近几年,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重视,《纲要》中“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指南》中又强调,幼儿园要珍视幼儿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指南》的内涵延续诠释了“以幼儿为本” 的教育理念。理念的更新,我们也交织困惑:《指南》背景下我们要给孩子什么?什么样的游戏是自主的?如何把游戏还给孩子?我们借着本次二级幼儿园复评工作的开展,把思考重点放在“如何优化一日活动 突出幼儿自主游戏”,从理念的树立及实践、人文空间环境创设以及材料投放等几方面进行调整,真正把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关键词】 幼儿园 自主游戏 孩子

玩是人的天性,游戏更是孩子的至爱。孩子通过玩游戏锻炼肢体的灵活度,刺激大脑的发育,促进身体各个机能的发展,完善健全的人格,通过游戏还可以让儿童模仿人际沟通等等。教育家陶行知就主张,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陈鹤琴先生也说过:“游戏是儿童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戏伴随着孩子的童年生活,游戏的过程就是孩子发展的过程,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幼教前辈的教育观点,对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活动,无论是从教育思想的承传,还是教育实践模式的创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确立二个目标

以《指南》理念为引领,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确立两个发展目标。从幼儿园发展层面:树立“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园目标,从幼儿发展层面:以培养幼儿“爱生活、爱艺术”为目标。

二、营造三方校园文化氛围

怎样去落实双重目标?我们从营造“关爱、感恩、合作”的园所文化氛围为实践基础入手,通过人文环境熏陶孩子,传递教育的理念。首先,园长要关爱教师,同时激励教师要热爱工作、关爱孩子、教师之间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家长与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热情沟通。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营造“关爱、感恩、合作”的师幼关系、家园关系,凸显 “以人为本”的充满爱的园风园貌。所以,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以幼儿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和幼儿一起游戏、一起欢笑、一起学习。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喜欢并主动投入游戏,无拘无束地开展游戏。

三、践行四种行动 让幼儿自主游戏更精彩

有了充满爱的氛围,幼儿园游戏到底应该怎样开展来体现它的自主性,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呢?为了让幼儿自主游戏更精彩,我们在行动:

行动一:保证时间 优化一日活动

幼儿一日活动必须以游戏为主,但是纵观各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二多二少的现象:集体教学活动占据时间多,孩子游戏活动时间少;教师指令性组织活动多,幼儿自发性活动少;无法保证幼儿2小时以上户外游戏活动时间和1小时的自主游戏时间。我们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从源头进行调整:首先,以积极心态调整周计划、幼儿一日活动安排。在计划制定中突出游戏性,弱化集体教学活动。各年龄段一天只能安排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一日活动必须体现区域游戏、体育游戏、自主游戏,并交替开展。为了让各年龄段班级更加有序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我们调整了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安排表,从晨间锻炼、上午活动、餐后活动、下午活动等环节合理安排不同形式的游戏,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优化了一日活动的安排。

行动二:拓宽空间 优化游戏环境

我园建于80年代末,陈旧的园舍成为阻碍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归属教育局后,在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今年暑期投入巨资,重新规划幼儿园室内外的格局。在室内:利用阳台扩展班级活动室空间,利用低墙面环境设计增加孩子与环境的对话和互动。各年龄段布局班级区域,在统一色调、丰富操作材料上下功夫。通过区域活动研讨交流、评比等,让老师们重视区域活动的价值,让孩子会有创意地玩区域游戏,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发展。

由于园舍条件有限,为了给孩子自主游戏提供更宽阔的空间,我们把室内区域游戏延伸到户外,进行统一布局,充分挖掘现有空间与材料,合理规划,巧妙利用,做到既让环境充满童趣,又能在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幼儿各种游戏活动。重新挖掘户外场地的教育功能,在户外开设开心城堡、休闲娱乐区、野外挑战区、开心沙池园、开心攀爬区等自主游戏区域,研讨并制订户外区域安排表,各班在不同时间段玩不同的户外区域,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行动三:丰富材料 确保游戏更自主

孩子天生就是大玩家,只要我们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材料,孩子们就会玩出意想不到的创意、玩出刻意雕琢所无法形成的某种能力。为确保游戏更自主,在材料投放上,我们也做了新的调整: 首先,根据幼儿“最近发展区”原则,在投放活动区材料时,一定要明确幼儿年龄及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发动家长为孩子自制简易的运动器材,如小班纸箱爬爬乐、快乐飞盘;中班纸球抛接圈等;幼儿园同时增添拉力器、大型积木、拼搭爬梯、轮胎等丰富的活动器械,突出趣味性和挑战性。其次,在投放材料时,还应利用一物多玩,考虑到幼儿发展的差异性,教师可根据需求、灵活变通材料。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构建,鼓励他们一物多玩,如废旧轮胎、竹梯、长凳的不同组合就可以搭建出高低不同、难易不同、造型各异的小桥、小山坡等供幼儿练习爬、走,同时,提供多种多样的辅助材料来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动态性的游戏过程,让幼儿体验自主游戏带来的快乐。

生活经验是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内驱力,为此,我们把生活中的场景和材料,投放到户外活动中,如吊床、露营帐篷、森林小屋、厨房用具等,让幼儿在情景化的场景中尽情尽性的玩。在自主游戏中,我们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有序取放活动器材,培养孩子整理习惯、学会同伴间的协作与交往,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行动四:研学同步 促进游戏更精彩

开展自主游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解放了孩子,也解放了老师。但是,它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老师需要用心观察游戏中的孩子,分析孩子行为背后所传递的隐性信息。我们需要一双能够“发现”的慧眼,客观分析行为背后的智慧,以支持者的身份,结合幼儿的兴趣,将偶发行为着色完善,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助推剂”。尝试着在游戏中追随幼儿的步伐,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从幼儿的角度来调整游戏给予幼儿支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提升教师教育理念的领悟能力及践行能力。一是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指南》,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理念逐步影响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二是紧紧围绕“如何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开展不同层次的专题研讨活动,最后把研讨的焦点延伸到“如何把游戏还给孩子”主题上。三是开展横向的观摩和交流,各年龄段之间、平行班之间开展区域环境活动、幼儿一日活动组织的观摩交流与评比活动,激励教师不断调整观念、拓展思路、提升实践执行能力。

对于自主游戏,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在研讨与观摩中不断思考:《指南》背景下,如何更好的体现孩子的自主性?怎样让教师的指导更加有效?如何关注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从观念的转变到行为的蜕变,我们不断践行和反思,用努力和智慧为孩子的发展积极构建并完善着小而精、自主而又开放的教育环境和游戏空间。

如今当你走进幼儿园,无论是晨间还是下午,你都能看到操场上孩子们忙碌的身影、专注游戏的表情,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特别灿烂的笑容。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告诉我们,他们在这样的自主游戏中是多么的享受,多么的快乐。短短的实践过程,我们的自主游戏有了基本的形,怎样让它具有神,走的更远,这需要我们长期去实践,不断学习和思考。但只要我们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在“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引领下,相信我们的自主游戏会更加完善!我们的孩子会更加的阳光自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管旅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案例式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徐则民、洪晓勤编著,《走进游戏 走进幼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下载把快乐舞蹈还给孩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快乐舞蹈还给孩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把快乐还给孩子》 读书心得(大全五篇)

    《把快乐还给孩子》读后感 《把快乐还给孩子》这本书中,我领会到了作为老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体会孩子的心理,明白孩子的感受,按照他们的思路,静下心来跟他们认真的、平等地进行......

    《把求知的快乐还给孩子》的读后感

    《把求知的快乐还给孩子》读后感 您的孩子是快乐学习吗?如果不是,请您把求知的快乐还给孩子! 求知,本应是人世间最大的快乐,而现今的教育却把这种来自生命的欢愉变成了无尽的苦难......

    把快乐还给学生

    201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完成了一项历时12年、涉及全国2万0—18周岁儿童及青少年睡眠的研究。这项研究发现,中国超过70%的中小学生存在睡眠不足,与欧美同龄人......

    《把观察还给孩子》读后感

    这几天,读了一篇有关教育的文章,文中强调一点,要想真正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那就是要把观察还给孩子。书中作者强调:观察本是一种享受,要把这点享受还给孩子。文中说,观察力的缺失使......

    转变观念 把游戏还给孩子

    转变观念把游戏还给孩子 ------参加襄阳市城区幼教教研活动学习体会 石桥镇黑龙集幼儿园闵艳丽 今天参加了市供销幼儿园举行的襄阳市城区教研活动,这次活动有四项内容:首先......

    把游戏还给孩子[五篇范文]

    把游戏还给孩子,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游戏从来就和儿童是不可分的。在一定意义上,游戏与儿童就是同一个概念,儿童的游戏产生发展于童年的生活,游戏给予儿童以儿童的生活,......

    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孩子

    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孩子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凡事家长都替他们安排好了,生怕孩子忘了干这干那,一天到晚,催个不停;在学校里,老师为了自己的前程,生怕教学成绩落后,老是唠叨着讲个不停,......

    把游戏还给孩子专题报告心得体会[精选]

    《把游戏还给孩子》专题报告心得体会 陇县 张银霞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如果要问孩子什么时候最开心,当然是游戏时。所以游戏是陪伴孩子成长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