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孩子

时间:2019-05-12 03:0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孩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孩子》。

第一篇: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孩子

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孩子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凡事家长都替他们安排好了,生怕孩子忘了干这干那,一天到晚,催个不停;在学校里,老师为了自己的前程,生怕教学成绩落后,老是唠叨着讲个不停,连学习的细枝末节都讲得一清二楚了。难怪,现在的孩子都说自己生活得实在太累。这也是家长和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细细琢磨一下,孩子也太难了。他是人,却没有一点儿自主权;他有思想,却失去了自我安排生活的机会;他有能力,却不敢在家长和老师面前施展才华。他所拥有的只是永无止境的接受。孩子本该是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人,但却只能进行接受性学习,而且是没完没了的被动者。试想一下,谁愿意让别人牵着鼻子走呢?

在一个假期,我耳闻目睹了一位母亲拉着孩子去上补习班,在经过一个烤红薯摊点时,儿子吵着要吃红薯,她竟然教育儿子道:“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来烤红薯。”可儿子回敬的是:“天天吃红薯,我喜欢。”这不仅是家长现场教育的失灵,更主要的是家长长期替孩子做主,压制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时,孩子的无奈反抗。

更能凸显出中国的教育现状的是关于中日美三国美术老师教孩子“画苹果的故事”。说中国的孩子画苹果,是由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标准的苹果,规定出先画左后画右,这边涂红,那边涂绿;日本的孩子画苹果,由老师擎着一个苹果,孩子们观赏后作画;美国的孩子作画,老师提来一筐苹果,任孩子们拿一个自己画。足见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中国,仍有一部分老师固守着“知识本位”的思想观念不放,强调“教”的过程,以教师为主体,太注重预设和控制,过分关注了学习的结果,造成了学生只能进行接受性学习、封闭性学习、抽象性学习。学生成了外部操作的学习机器,失去了进入学习内部操作的思维发展的渐进过程。老师的教学不能以学生为主体, 忘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给学生创设知识情景,不让学生进行自由学习、自主学习,生怕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活动性学习、个性化学习浪费了时间,影响了学习效果。中国孩子付出的劳动只不过是机械模仿,缺乏想象力和创造。中国的老师改不掉给孩子“画出一个标准”来,再让他们学习的毛病,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严肃的教育课题。

我们的教育总以扼杀孩子的个性,泯灭孩子的创新潜能为代价。主要原因是我们只能凭高考成绩录取,虽然也能选拔出大部份的优秀学生,但无法选拔出尖子生。难怪,北大校长许志宏多次在北大迎新会上语重心长地告诫北大的新生,“你们不要再去争什么状元了„„”因为通过一连串的考试,一步步地抵达目的地,这种方式对不能独立思考的芸芸众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而对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考试则意味着自由学习的结束。教育不能没有考试,问题出在只为了考试的教育。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千人一面的“标准”化教育,只能抑制孩子创造的天性,让孩子失去开动脑筋,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良好习惯,在学习与生活上产生了对老师与家长的依赖性,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这恐怕怨不到我们的孩子头上。要怨只能怨我们的教育不是个性化教育,没有激活孩子的创造潜能。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孩子是在体验中成长的,成人不能代替孩子成长,一个人对自己负责才能长大。教育孩子实质是改变自己,我们的教育要直面人的生命、通过对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施教,关爱孩子的生命成长过程,不能只看自己的教学成绩。

多给孩子一些自主权,少给孩子一些学习的“标准”;多培养孩子自觉性,少培养孩子依赖性;多强化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少强化教师的“规范”能力。别把孩子不当“孩子”,做什么决定,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别让小孩产生一种“无能为力”的沮丧和无力感。多给孩子“做主”的机会,能使孩子领悟到“快乐”或“不快乐”。因为快乐的人也有沮丧的时候,但他们总能很快就恢复过来,孩子也不会例外。让孩子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当他沮丧的时候,也能尽快地恢复过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是必须的。如果老怕孩子摔跤,给孩子太多“标准”,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觉得获得啥事自己都不用操心,老师和家长都会给自己安排好的。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发现,当老师减少教给孩子学习“标准”时,孩子反而更快乐,更有创意,自己想出各种学习的方法来,这种减少教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长大成人后,比较有能力应付各种情况,因为,他们早已养成了思考与创造的习惯。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上进心,也有惰性,这种惰性和上进心的矛盾,正是孩子的“成长之歌”。如果这一次懒惰了,成绩下降了,孩子自己就会觉得挺没面子的。他会主动在下一次去努力的,情况就会有所好转。但后来孩子还会懒,还会自责,还会再努力。就这样,在波浪式地前进中,增长意志,提高自觉性,学会战胜自我!但这种思考过程和斗争过程,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教育者不能替孩子,不能把“自觉性”灌输到孩子的头脑中去。自觉性是在孩子头脑中,经过他自己的思想斗争,才能逐渐“生长”起来的。

如果孩子失去了自主权,也就失去了成长的内在动力,成了癞蛤蟆,你一踢,他一跳,你不踢,他不跳。所以,只要你主观地替孩子确定了目标,逼孩子完成,你就是在培养孩子的“不自觉性”。现在大多数孩子的消极被动学习习惯都是家长和老师这样培养起来的。他们不做自我批评,反而把一切责任推到孩子身上,这不公平。

教育急躁不得,需要等待;过分热心是不行的,要学会“静观其变”;目光短浅是不行的,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一刀切”不行,要尊重孩子各不相同的“发展曲线”;搞“计划经济”不行,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成长规律。这样培养起来的孩子,即使没有人监督,他也会自觉学习。同样道理,学习时间如何安排,也应该由孩子自己做主。当一个孩子真的有自主权,他反而更冷静。人“给自己干活”,行动往往是谨慎的,生怕伤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只有给别人干活,才会不负责任或者瞎凑合。

当然,要想让孩子学好,必须给他学习和生活的自主权。但给孩子自主权,并不是就撒手不管了,这个火候不好掌握,是一种艺术,须谨慎为好。

第二篇:把游戏还给孩子

把游戏还给孩子---由潘月娟博士讲座想到的··· 避开江南连续的暴雨,在栀子花飘香的日子,我们一行33人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尽管只是短短的几天,收获却是如此丰厚。且不说局领导的高屋建瓴,为提升区域幼教质量可谓煞费苦心。细数短短几年我们这些做幼教的所经历的培训,可谓都是饕餮大餐。从浙师大到华师大,又到北师大,几番培训,几经洗脑,其目的只是一个,提升园长队伍素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而此番北师大之行,更是感叹至极。

原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先生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把《国家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给我们做了系统解读;而北师大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楚江亭教授提出的幼儿园规划问题,一定会拨开园长的迷津,使我区幼儿园从“规范—特色—品牌--精品”,提升文化内涵,而他所带来的全新的体验式培训模式,也会走进幼儿园的各类培训活动中,让更多的教师受益。还有谢志东教授等在此不一一赘述。参与此次活动的这些园长、教研组长放下繁杂的幼儿园事物工作,放下牵挂的家庭生活,静下心来学习,看她们上课时专注的表情,积极的参与,足以让我感动。

潘月娟是此次培训教授中最年轻的博士,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羸弱,我似乎看到了冯晓霞教授的年轻时代,一个文文弱弱的小女子,给我们阐述的《基于游戏的儿童观察与评价》,让我对工作有了新的思考。

我们一直困惑于儿童的发展评价,潘博士提出的游戏中评价儿童的发展水平,让我豁然开朗,我再一次体会了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把游戏还给孩子就是一个真理。但现实中,我们不断地提出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方式,但在真正意义上,并未得到重视,重教学轻游戏的现象依然存在。虽然有很多幼儿园在环境上创新为游戏开展提供支持,也有幼儿园充分挖掘农村资源,为游戏开展提供平台,但游戏较其他课程仍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思考一:如何保证游戏时间? 《浙江省保教指南》明确规定了幼儿的游戏时间,但是现实中,却依然很难保证。现状一:游戏时间首尾型。在幼儿园一日作息表上,将游戏安排在来园、离园时段。(冬天情况)从一日活动时间比例统计,游戏的时间得到保证,但是对孩子个体而言,个体游戏的时间没有得到保证。

现状二:游戏时间统一型。一日活动中,小、中、大班游戏安排的次数相同,游戏时间的长度也一致。(不同年龄幼儿的表现)

现状三:游戏时间压缩型。将游戏时间大量用于游戏前的组织和游戏后的评价,真正属于孩子游戏的时间被挤压得少而又少。(刚拿出玩具摆放好“我们下班了”)对策:

对策一:游戏时间有效安排。合理安排并保证每一位幼儿参与游戏的机会。给予幼儿充足的自主游戏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有充分的“参与权”、“话语权”、“主动权”和“选择权”。

对策二:游戏时段有效调整。不同年龄的幼儿因其经验、兴趣、注意力特点的不同,游戏时间和频率的安排应体现年龄差异、因班而异。比如:单位时间大班的游戏时间安排可以长一些,小班的时间可以短一些;游戏频率小班要高一些。对策三:游戏环节有效分布。自主性游戏的组织功能只是协调游戏场地、了解现有的游戏材料是否符合幼儿当前的游戏需要,教师的组织尽量要简短,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幼儿游戏的过程。让孩子在准备开始游戏时期待,但不忐忑;在进行游戏时愉悦,也可能兴奋;在结束游戏时回味,同时开始期待下一次的游戏。

2、如何把握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潘教授的讲座中提出了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等不同游戏的价值,而我们的现状中,教师往往过分强化了游戏的学习功能。

现状一:学习性区角等同于游戏。如:区角活动以学习为线索,有语言区、益智区、美工区等,目标明确、材料结构性高、玩法固定规范,认为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选择区域和内容,区角活动就是游戏。一日活动中不再安排游戏了。现状二:学习主题的开展与游戏分割。教师一面将幼儿的游戏与教师预设的活动分割、感叹主题开展中幼儿没有生成,一面在游戏中又忽视孩子有价值的生成内容。

对策一:根据实际合理定位区角活动。比如: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以集体的学习活动占了一定比例,那么区角活动就应该定位于游戏;如果以区角活动来补

潘月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杂志学前教育的旅程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多篇著作在学前教育研究 幼儿教育等杂志上发表。

刘占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员 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院学术员 访问学者导师。曾主持和参与了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 多向全国重点研究课题和国际合作课题 出版多部著作 论文百余篇。

第三篇:把课堂还给孩子

把课堂还给孩子

大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句话:教师不应站在讲台上,应该站在学生背后当顾问。“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旋律,也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主旋律。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与新的教学理念发生了碰撞,洋思现象、杜郎口模式、翻转课堂等一系列成功的教改先行范例绽放出耀眼的光辉,它在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这样一个理念: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通过在今年暑期研修中观摩了四位老师的优课,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此的感悟。

本次暑假研修,有幸观看几位优秀教师的讲课,他们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他们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技术,让我受益颇深,四位老师都认真研究了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教材,教学目标明确,三维目标的设定准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突出,使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学会知识。而在其中尤其是青岛北山二路小学孙婷婷老师的 《小稻秧脱险记》,在课堂中真正做到了课堂是孩子的课堂,孩子是课堂的主人。看罢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这节课是一节成功的优质课,它不仅仅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高效的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而且在整个课堂中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做到了师教与生学的高度统一。整节课各项活动在配合衔接上近乎完美,细细品来几乎找不到一丝一点的破绽。这节课真实、朴实、扎实,把“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教学设计新颖有趣、灵活有实效,张弛有度,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新理念。教学资源丰富,目标定位“精”而“准”,情境创设形象直观。教学方法“活”而不“乱”,师生互动默契,能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精巧导学,融学法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寓教于乐,尊重学生个性,充分体现教学民主化、生活化、社会化、情趣化的特点。教学民主,语言形象、生动,板书设计精美,课堂驾驭能力强。学生思维、动手能力的训练扎实有效教学效果好,是极为成功的阅读教学课。在整堂课中,“小助教”在教师的指挥下,和全体同学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仿佛成了课堂的陪衬,在小助教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学习活动中“打下手”,其实却是在把握课堂的进程及节奏上的指挥者和控制着。能够把教与学活动处理的这样的默契、到位,使课堂完全成为孩子的课堂,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的淋漓尽致,这节课可以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的模板,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借鉴、推广。

怎样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认为,首先我们要把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在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教师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导者和协调者,学生则是积极探索者、创造者。要变以前的启发式教学(谈话讨论教学,师生互相问答,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改变为现在的探究式教学(师生共同讨论、研究、作实验,主动构建知识,达到知识创生)。要让生带着教材或问题走近教师,加强师生互动、学生合作,让他们处于十分宽松的环境中。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把民主带进课堂,创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互动、互促、共同提高;把合作带进课堂,建立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创新和实践,让学生掌握自学的金钥匙;把成功带进课堂,让学生品味学习的快乐,让不同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孙婷婷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从以下六个方面成功的把课堂还给了孩子:一是把自由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替代孩子的思维,注重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人才,孙老师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时,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朗读课文,感悟各角色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杂草和小稻秧争抢营养和喷雾器洒药水场面,运用表演的形式突破难点,既生动又有趣,真可谓事半功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一堂课只有40分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要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冲击波”,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个人思考、讨论、辩论;三是把实践的机会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品质,情感体验得以可持续的发展。实践证明,教师一旦把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与交流,活化课堂,组织张弛有序的教学实践活动,获得了成功的乐趣,从而促进智力与个性的发展。四是把感悟留给学生,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感悟出来的。在学生表演过程中,展示杂草气势汹汹——垂头丧气,杂草的痛苦——快乐的变化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团团围住、气势汹汹、晕头转向、气喘吁吁”等难点的突破,都是在学生自己感悟下完成的。五是娱乐送给学生:让学生在求知过程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孙老师课前同学生互动游戏,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一些录像、音乐、动画等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师生一起在音画中表演,一起合作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到这里是学习的乐园,更是生活的乐园。六是把任传递给学生,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承认、相互激励,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强调“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广袤的时空里进行生命的自由言说,从而真正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语文课程成为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对话、有效交往的乐园。从而达到教学民主化、生活化、社会化、情趣化,体现个性美。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紧迫感,认识到自己首先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注重课堂角色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站在学生 的立场去思考,不仅分析教材还要分析学生。课堂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有一种力量叫坚持,既然选择了教育这一职业,我便会坚守自己的诺言。相信自己,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历练学习——远程研修学习,会一步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第四篇:把游戏还给孩子

学科 101

把游戏还给孩子

——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架构与思考

【摘要】近几年,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重视,《纲要》中“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指南》中又强调,幼儿园要珍视幼儿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指南》的内涵延续诠释了“以幼儿为本” 的教育理念。理念的更新,我们也交织困惑:《指南》背景下我们要给孩子什么?什么样的游戏是自主的?如何把游戏还给孩子?我们借着本次二级幼儿园复评工作的开展,把思考重点放在“如何优化一日活动 突出幼儿自主游戏”,从理念的树立及实践、人文空间环境创设以及材料投放等几方面进行调整,真正把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关键词】 幼儿园 自主游戏 孩子

玩是人的天性,游戏更是孩子的至爱。孩子通过玩游戏锻炼肢体的灵活度,刺激大脑的发育,促进身体各个机能的发展,完善健全的人格,通过游戏还可以让儿童模仿人际沟通等等。教育家陶行知就主张,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陈鹤琴先生也说过:“游戏是儿童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戏伴随着孩子的童年生活,游戏的过程就是孩子发展的过程,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幼教前辈的教育观点,对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活动,无论是从教育思想的承传,还是教育实践模式的创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确立二个目标

以《指南》理念为引领,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确立两个发展目标。从幼儿园发展层面:树立“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园目标,从幼儿发展层面:以培养幼儿“爱生活、爱艺术”为目标。

二、营造三方校园文化氛围

怎样去落实双重目标?我们从营造“关爱、感恩、合作”的园所文化氛围为实践基础入手,通过人文环境熏陶孩子,传递教育的理念。首先,园长要关爱教师,同时激励教师要热爱工作、关爱孩子、教师之间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家长与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热情沟通。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营造“关爱、感恩、合作”的师幼关系、家园关系,凸显 “以人为本”的充满爱的园风园貌。所以,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以幼儿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和幼儿一起游戏、一起欢笑、一起学习。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喜欢并主动投入游戏,无拘无束地开展游戏。

三、践行四种行动 让幼儿自主游戏更精彩

有了充满爱的氛围,幼儿园游戏到底应该怎样开展来体现它的自主性,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呢?为了让幼儿自主游戏更精彩,我们在行动:

行动一:保证时间 优化一日活动

幼儿一日活动必须以游戏为主,但是纵观各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二多二少的现象:集体教学活动占据时间多,孩子游戏活动时间少;教师指令性组织活动多,幼儿自发性活动少;无法保证幼儿2小时以上户外游戏活动时间和1小时的自主游戏时间。我们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从源头进行调整:首先,以积极心态调整周计划、幼儿一日活动安排。在计划制定中突出游戏性,弱化集体教学活动。各年龄段一天只能安排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一日活动必须体现区域游戏、体育游戏、自主游戏,并交替开展。为了让各年龄段班级更加有序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我们调整了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安排表,从晨间锻炼、上午活动、餐后活动、下午活动等环节合理安排不同形式的游戏,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优化了一日活动的安排。

行动二:拓宽空间 优化游戏环境

我园建于80年代末,陈旧的园舍成为阻碍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归属教育局后,在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今年暑期投入巨资,重新规划幼儿园室内外的格局。在室内:利用阳台扩展班级活动室空间,利用低墙面环境设计增加孩子与环境的对话和互动。各年龄段布局班级区域,在统一色调、丰富操作材料上下功夫。通过区域活动研讨交流、评比等,让老师们重视区域活动的价值,让孩子会有创意地玩区域游戏,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发展。

由于园舍条件有限,为了给孩子自主游戏提供更宽阔的空间,我们把室内区域游戏延伸到户外,进行统一布局,充分挖掘现有空间与材料,合理规划,巧妙利用,做到既让环境充满童趣,又能在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幼儿各种游戏活动。重新挖掘户外场地的教育功能,在户外开设开心城堡、休闲娱乐区、野外挑战区、开心沙池园、开心攀爬区等自主游戏区域,研讨并制订户外区域安排表,各班在不同时间段玩不同的户外区域,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行动三:丰富材料 确保游戏更自主

孩子天生就是大玩家,只要我们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材料,孩子们就会玩出意想不到的创意、玩出刻意雕琢所无法形成的某种能力。为确保游戏更自主,在材料投放上,我们也做了新的调整: 首先,根据幼儿“最近发展区”原则,在投放活动区材料时,一定要明确幼儿年龄及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发动家长为孩子自制简易的运动器材,如小班纸箱爬爬乐、快乐飞盘;中班纸球抛接圈等;幼儿园同时增添拉力器、大型积木、拼搭爬梯、轮胎等丰富的活动器械,突出趣味性和挑战性。其次,在投放材料时,还应利用一物多玩,考虑到幼儿发展的差异性,教师可根据需求、灵活变通材料。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构建,鼓励他们一物多玩,如废旧轮胎、竹梯、长凳的不同组合就可以搭建出高低不同、难易不同、造型各异的小桥、小山坡等供幼儿练习爬、走,同时,提供多种多样的辅助材料来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动态性的游戏过程,让幼儿体验自主游戏带来的快乐。

生活经验是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内驱力,为此,我们把生活中的场景和材料,投放到户外活动中,如吊床、露营帐篷、森林小屋、厨房用具等,让幼儿在情景化的场景中尽情尽性的玩。在自主游戏中,我们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有序取放活动器材,培养孩子整理习惯、学会同伴间的协作与交往,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行动四:研学同步 促进游戏更精彩

开展自主游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解放了孩子,也解放了老师。但是,它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老师需要用心观察游戏中的孩子,分析孩子行为背后所传递的隐性信息。我们需要一双能够“发现”的慧眼,客观分析行为背后的智慧,以支持者的身份,结合幼儿的兴趣,将偶发行为着色完善,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助推剂”。尝试着在游戏中追随幼儿的步伐,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从幼儿的角度来调整游戏给予幼儿支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提升教师教育理念的领悟能力及践行能力。一是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指南》,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理念逐步影响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二是紧紧围绕“如何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开展不同层次的专题研讨活动,最后把研讨的焦点延伸到“如何把游戏还给孩子”主题上。三是开展横向的观摩和交流,各年龄段之间、平行班之间开展区域环境活动、幼儿一日活动组织的观摩交流与评比活动,激励教师不断调整观念、拓展思路、提升实践执行能力。

对于自主游戏,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在研讨与观摩中不断思考:《指南》背景下,如何更好的体现孩子的自主性?怎样让教师的指导更加有效?如何关注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从观念的转变到行为的蜕变,我们不断践行和反思,用努力和智慧为孩子的发展积极构建并完善着小而精、自主而又开放的教育环境和游戏空间。

如今当你走进幼儿园,无论是晨间还是下午,你都能看到操场上孩子们忙碌的身影、专注游戏的表情,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特别灿烂的笑容。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告诉我们,他们在这样的自主游戏中是多么的享受,多么的快乐。短短的实践过程,我们的自主游戏有了基本的形,怎样让它具有神,走的更远,这需要我们长期去实践,不断学习和思考。但只要我们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在“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引领下,相信我们的自主游戏会更加完善!我们的孩子会更加的阳光自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管旅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案例式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徐则民、洪晓勤编著,《走进游戏 走进幼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第五篇:《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

学习《学习自主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

读了《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一课,让我认识到,为了真正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全新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老师们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和教学过程的主宰者,要充分尊重全体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指导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法。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要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孩子真正感受乐学、好学、主动学的乐趣。

一、激发自主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首先,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例如预习成果展示,资料搜集汇展,也可适当组织学习竞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其次,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挑毛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当学生想法与老师不一致时,教师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耐心倾听,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要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乐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再次,还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等,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二、创设条件,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充足的空间

一是教师要尊重、热爱、信赖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充分发挥教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当学生争论时,教师不充当“裁判”角色,而是引导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当学生说错或练错时,教师不责怪、埋怨,而是及时给予帮助、点拨;当学生表现出色或有进步时,教师要由衷地进行鼓掌或喝彩。二是要给学生留足充裕的思考和活动时间,切忌走过场,武断地打断学生思维,挫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只有在每个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讨论和争辩才会有最佳的效果。三是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能让学生想的,教师决不禁锢学生思维;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老师绝不越俎代庖。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三、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的教师认为,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干预越少越好,“放”得越多就越能体现自主性。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我们的教学由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其实,自主学习不能一放了之,也需要老师指导,才能切实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首先,要精心设计自学思路,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例如怎样制定学习目标,怎样方便快捷的查找资料,怎样运用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怎样设计和解答问题等等。其次,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再次,还可以精心设计情境场景,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感悟探究。

下载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孩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孩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读后感(合集)

    打破惯性,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读《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有感 崮岘小学祖灿 寒假时细细读了《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一文,读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触动。苏霍姆林斯基曾......

    把快乐舞蹈还给孩子

    把快乐舞蹈还给孩子 姓名:顾晶 教龄:22年 职务:教师 职称:中学高级 单位:东台市幼儿园 【摘要】幼儿舞蹈应该是源自幼儿自由快乐的心灵表达。考察我们的舞蹈教学,仍然散发着浓浓的......

    《把观察还给孩子》读后感

    这几天,读了一篇有关教育的文章,文中强调一点,要想真正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那就是要把观察还给孩子。书中作者强调:观察本是一种享受,要把这点享受还给孩子。文中说,观察力的缺失使......

    转变观念 把游戏还给孩子

    转变观念把游戏还给孩子 ------参加襄阳市城区幼教教研活动学习体会 石桥镇黑龙集幼儿园闵艳丽 今天参加了市供销幼儿园举行的襄阳市城区教研活动,这次活动有四项内容:首先......

    把游戏还给孩子[五篇范文]

    把游戏还给孩子,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游戏从来就和儿童是不可分的。在一定意义上,游戏与儿童就是同一个概念,儿童的游戏产生发展于童年的生活,游戏给予儿童以儿童的生活,......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读后感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读后感 丰县民族中学卜宪坤 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

    李俊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让学生快乐学习 李俊美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欢乐是人的天性,学生时代是需要欢乐的时代。所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

    把游戏还给孩子专题报告心得体会[精选]

    《把游戏还给孩子》专题报告心得体会 陇县 张银霞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如果要问孩子什么时候最开心,当然是游戏时。所以游戏是陪伴孩子成长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