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专题
特别推荐1
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全力做好“十二五”医改重点工作
卫生部部长 陈竺
三年医改取得重大进展,未来四年医改工作启动在即。我们应该认真总结成效,分析新形势、新挑战,明确未来改革基本思路,力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一)三年医改取得重大进展。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广大医药卫生人员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医改取得突出成效。
人民群众通过医改得到更多实惠。
三年来,“看病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服务设施落后、服务能力薄弱的状况显著改变,城市大医院“三长一短”问题逐步缓解,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有了较大改善。15分钟内可到达医疗机构住户比例从2008年的80.3%提高到2011年的83.3%,农村地区从75.6%提高到80.8%。
三年来,城乡居民开始享受到低水平、广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参合农民自付医药费用比例从2008年的73.4%下降到2011年的49.5%,看病就医经济负担大大减轻。根据我部2011年医改专题研究,两周未就诊比例农村居民从2008 年的12.4%降到2011年的6.1%,城市居民从6.4%降到4.0%。按可比价格计算,2008-2011年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增长速度均控制在7%以内,减缓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势头。
三年来,城乡居民享受到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越来越多居民形成了健康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慢病患者得到了系统化、规范化健康管理,越来越多重点人群获得了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性显著改善。据对十省(区)考核,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均在90%以上。
三年来,国民健康指标继续改善。2008—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从34.2/10万下降到26.1/10万,婴儿死亡率从14.9‰下降到12.1‰。随着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我国居民健康指标已进入较快改善时期,这是老百姓得到的最大实惠。
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已达95%以上。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用不到十年时间取得如此成就,被国际社会誉为创造了世界奇迹。
基本药物制度取得阶段性进展。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没有其他任何国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展开如此大规模的药物制度改革。
医改在一定意义上重新构建调整了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三级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功能互补、上下联动,中西医机构并举并重,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合作并存、协调发展的服务格局,成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组成部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使我国长期坚持的“预防为主”方针有了制度安排,这是医改的一个突出亮点。
经过几年努力,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已初步建立,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将长久地造福国民健康,也为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探索了中国式解决办法。
卫生事业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随着各项医改任务落实,一些长期困扰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开始出现好转趋势,有的正在发生变化,有的已经出现重大结构性改善,这是我们多年来希望看到的改革效果。
一是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发生较明显变化。重城市轻农村、重医疗轻预防、重高端轻基本、重西医轻中医的问题正在扭转,公共财政投入向基层、农村和公共卫生倾斜的导向作用不断增强。2009和2010两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净资产增幅达55%,县级医院增加39%,均高于城市医院增幅。与此同时,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数量、学历、知识结构也出现向好趋势。2011年乡镇卫生院人员数达到120万人,比2005年增长18.7%,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重从23%提高到40%。过去5年,中医师占医师队伍的比重从10.3%提高到12.2%。
二是人民群众卫生服务利用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群众更加认可和信任基层卫生服务,其服务利用出现增长趋势。近年来,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增长较快,2011年比2005年诊疗人次增加11.9亿,增长了45.7%;出院人数增加了2022万,增长1.2倍。
三是城乡和地区间卫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享有医疗保障的比例分别为55%和21%,城镇显著高于农村,2011年这个比例分别增至89%和97%,农村反超城镇。监测显示,城乡居民健康指标差距也在缩小,孕产妇死亡率城乡之比由2005年的1:2.15缩小为2010年的1:1.01;婴儿死亡率的城乡差距也从7.2个千分点下降到5.9个千分点。农村住院分娩率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异由2003年的34个百分点下降到2010年的2个百分点。上述进展说明,医疗卫生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地区间健康差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四是卫生总费用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2001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比
重高达60%,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分别仅占16%和24%。2010年个人卫生支出的比重下降到35.5%,政府预算和社会卫生支出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8.6%和35.9%。这一重大结构性变化说明我国卫生筹资结构趋向合理,居民负担相对减轻,公平性显著改善。
还必须看到,近年来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在业务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努力挖掘内部潜力,开展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这既是医务人员对医改的奉献,也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提高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据调查,2011年与2008年比,城市住院病人不满意率下降7个百分点,农村下降13个百分点。
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看医改,我们发现,医改对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医改构建起群众看病就医的安全网,缓解群众后顾之忧,扩大了即期消费进而拉动内需;医改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和机会;医改促进了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增长,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所有这一切,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国家软实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有中国特色的卫生筹资和服务制度、卫生经济学评价体系、卫生循证决策机制在努力探索中渐趋成熟,体现了我国在民生领域内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创新。
总而言之,三年改革实践和成效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所确立的我国医改的目标、方向和原则是正确的,政策和措施是可行的,符合卫生发展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我相信,这些重大变化,必将极大振奋广大医改工作者的信心,必将激励我们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把医改推向深入。
(二)充分认识“十二五”时期医改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深化医改的内外环境都呈现出新特点。
从卫生发展的内外环境看,一是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方式快速变化,人口老龄化加
速和疾病模式转变,给我国居民带来沉重的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负担。二是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快速转型与升级,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对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的期望更高。三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总体上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的社会服务业其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卫生事业的规模、功能、结构和服务模式都还没做好应对上述挑战的充分准备。
从医改本身来看,改革进入深水区,体制机制性矛盾凸显。一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依然存在,特别是优质资源仍然短缺,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二是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相对缓慢,转变卫生发展方式在认识上和实践上还要不断探索。三是各地改革进展不平衡,一些关键环节尚未取得突破,医改成效与社会期望之间还存在差距。
但我们也要看到,“十二五”时期,仍是深化医改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仍然具备推动医改和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政治环境、物质条件、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这就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以及三年医改积累的成功经验。卫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知难而进,迎接新挑战,夺取医改新胜利。
(三)重点突破,全面完成 “十二五”医改任务。深化医改需要进一步突破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全面取消以药补医,理顺补偿机制。
如果要问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最需要革除的机制性弊病是什么,我想多数同志的回答是:以药补医。这一机制推动了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造成了药品滥用,扭曲了医务人员行为,腐蚀了我们的队伍,必须彻底根除。长期以来医疗卫生机构的确依赖以药补医维持运行发展,目前药品收入仍然是补偿的重要渠道。改革以药补医必然触及到医疗卫
生单位的现实利益。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维护这种不合理的机制,还是下决心破除以药补医?我们认为,为了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为了卫生队伍长远建设,这个机制早晚要改。现在改、彻底改要比将来改、拖泥带水地改要主动得多、有利得多。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的部署和要求,主动争取政府领导,努力创造条件,落实取消以药补医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医保补偿作用,稳步推进价格改革,争取“十二五”期间在全系统稳妥有序地革除以药补医弊端。今年300个试点县先行推开,力争2013年在县级医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
2.全面推进支付制度改革。
按项目付费制度和以药补医结合在一起,是导致大处方、滥检查问题的主要原因。按项目付费的价格形成机制,也使医务劳动的技术价值难以体现。这种支付制度既浪费了卫生资源,也不利于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要把支付制度改革作为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抓手,大力推进。根据国际经验,支付制度是医疗保险机构控制费用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支付制度改革的条件已经成熟。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既管新农合又管服务提供的优势,率先推进新农合的支付制度改革。同时,要与医保、物价等其他相关部门协调,抓紧总结各地近年来试点经验,制定实施方案,确定适应不同层次医疗机构、不同类型服务的支付方式,用总额预付、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按人头等支付方式替代按项目付费。要把临床路径与支付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做好费用测算等基础性工作,确保支付制度改革与取消以药补医同步推进。
3.强化新农合的风险保护机制,合理设置管理体制。
新农合作为农村居民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经实现了广覆盖。“十二五”期间,随着筹资水平不断提高,要把增强对农民健康的风险保护作为巩固完善制度的突出
重点,在普遍提高参合农民受益程度基础上,做出有效制度安排,建立稳定的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今年,政府对新农合的补助将提高到240元,各地区要从新增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建立省级统筹基金,用于重特大疾病保障,并与医疗救助有效衔接,使重特大疾病补偿水平达到90%左右。年底前全面实施儿童白血病等8个病种的大病保障。还要在三分之一左右的统筹地区,将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I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等12种疾病纳入保障范围。同时通过实施规范化治疗,做好费用控制。要探索利用商业保险形成多重补充保险机制,分担重特大疾病高额医疗费用。各地要积极协调财政、民政等部门,落实上述任务,最大限度降低参保群众的灾难性医疗支出,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当前一些地方正在进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探索,这必然涉及到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体制问题。我们认为,在大卫生体制下统筹保险制度和服务提供管理,有利于实现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和费用控制;但考虑到目前管理现状,制度整合以后,也可实行相关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合署办公”的形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与管理体制调整事关重大,必须在省级政府层面上科学论证、审慎决策,并征得国务院主管部门同意。从基本国情看,多数地区应按照国务院确定的部门职责分工,保持现有管理体制不变,维护制度稳定运行。
4.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要继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不断巩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今年,各地区要对基层综合改革开展一次“回头看”,对各个环节的政策、措施、任务和工作目标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找出薄弱环节,明确未来几年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新机制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要切实巩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抓住落实投入政策、规范采购供应、严格零差率销售等关键环节,推动基
本药物制度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常态化健康有效运行。要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继续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对乡村医生的各项政策。乡村医生历来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研究并妥善解决其身份和保障待遇,不断加强培养培训,提高服务能力,确保基层网底不破。
5.全面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促进医疗机构良性竞争。
医疗卫生服务最显著的特点是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让群众通过方便畅通的渠道和充足的信息,增加他们对服务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促进医疗卫生机构良性竞争。近年来,医院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改善医院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尚未普遍建立规范的医疗服务信息社会公开制度,既不利于接受社会监督,也难以让公众获得清晰有效的信息,并据此对不同医疗机构服务优劣、质量好坏做出判断和选择,信息化对医疗机构良性竞争的促进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十二五”期间,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将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服务安全、质量、费用等信息进行排序,定期向社会发布。我们要转变管理理念,从维护患者权益的高度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把改革监管方式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推动医疗机构改进服务,形成良性竞争。
多元化办医格局有利于满足群众的不同层次需求,促进竞争,提高效率,控制费用。要贯彻落实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各项政策,新增医疗服务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并在政策和管理上一视同仁,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医疗机构。
6.创新工作方式,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意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制度载体,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疾病模式转变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十二五”期间,要创新组
织领导方式,借鉴北京、重庆等地做法,以开展健康城市(城镇、社区、乡镇)创建活动作为制度平台和工作抓手,将国民健康政策融入各项社会政策,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要创新工作方式,借鉴湖北、山东等地做法,整合管理、服务、技术、资金资源,形成面向群体、面向社区、面向家庭,协调高效的服务团队。要创新服务内容,逐步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群众受益范围。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推广中医药预防适宜技术。要以流入地为主,特别重视并优先解决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均等化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问题。要严格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规范化、精细化的工作标准、技术规范、服务流程,强化绩效考核,把考核结果与经费投入和个人奖惩挂钩。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实现“健康中国2020”打下坚实基础。
7.全面推进药品集中采购。
药品集中采购是药品生产、流通、价格、使用链条的关键环节,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用药负担。不断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对实现各项医改目标关系重大。“十二五”期间,要在总结过去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制度、全面推进。要统一药品采购平台、统一采购办法,实行质量优先、招采合一、量价挂钩。要逐步将耗材、设备采购纳入集中招标采购范围。对部分专利药、高值耗材、大型设备,要探索面向国内外生产厂家集中采购。对进口产品实行以国际采价为基础的集中采购。
8.创新人才培养和分配激励机制。
医改三年来,在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激励医务人员等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人才问题依然是卫生改革和发展的瓶颈,“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探索、取得更大突破。要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体制。要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不断增加全科医生的数量,使每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至少有一名全科医
生。要建立和实施住院医师培养制度。要创新基层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建立特岗医生制度,扩大订单定向免费培养规模。适应卫生改革发展要求,大力培养护理、公共卫生、中医药、药剂、卫生管理等各类紧缺人才和高层次医教研人才。
“十二五”期间,要创新医务人员分配激励机制。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完善体现医务劳动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医务人员总体收入水平。扩大岗位绩效工资实施范围。推行岗位管理,实现同工同酬同待遇。提高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医院收支结余着重用于改善医务人员待遇。
(四)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为医改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追求和精神动力。
深化医改是十分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世界性难题。要破解难题,不仅需要硬件条件改善和体制机制创新,更需要精神引领、价值支撑和道德坚守。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尤其需要弘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作为鼓舞士气、统一意志的鲜明旗帜,作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既继承了中医大医精诚和西医尊重生命的优良传统,又发扬了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时期医学创新精神,并不断孕育着当代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当前我们需要集中全行业的智慧凝炼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上半年,各地卫生系统要紧密结合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卫生行业文化建设,开展一次关于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讨论,这是一个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也是提高思想道德意识的教育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在讨论时,要注意把握和引导好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紧密结合医药卫生改革实际,充分认识弘扬职业精神对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作用。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医改的目标。这是党和国家、人民群众以及医疗卫生工作者共同意志的体现,也是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实现这一目标既要靠体制机制建设,又必须有先进文化支撑,有强大精神力量推动,必须依靠一支有信仰、有追求、公众信赖的队伍为之奋斗。通过这次讨论,要使广大医疗卫生人员从国家和人民利益高度,更深刻地理解做好本职工作与落实医改任务、实现医改目标的密切关系,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改革、投身改革,推动改革,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是紧密结合卫生队伍建设实际,充分认识弘扬职业精神对调动医疗卫生人员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如何保护好、发挥好、调动好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卫生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课题。虽然经过多年探索,一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一些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好,有些问题甚至还没找到好的解决途径。例如,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何建立体现医务劳动特点的工资福利制度,使医务劳动者有体面的收入和有尊严的收入来源,如何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队伍的侵袭,都需要在现实中予以回答和解决。在关于职业精神的讨论当中,我们既要按照医改文件要求,落实以岗位责任、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强化经济激励,提高收入水平;又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经济物质激励与职业精神激励“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当前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经济激励不是唯一的,更不是万能的,救死扶伤的社会价值和解危济困的职业尊严不能用金钱衡量。医疗卫生人员积极性的激发和调动,最终还要靠崇高的道德和精神力量。我们必须坚持弘扬高尚的职业精神,辅以合理的物质激励,真正把全体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投身医改。
三是紧密结合改善执业环境的需要,充分认识弘扬职业精神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作用。随着医改的推进,医疗执业环境和医患关系有向好的趋势。但是,近期一些严重医患纠纷事件提醒我们:改善医患关系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并且需要医患双方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医疗卫生工作者尤其要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要弘扬职业精神,提高道德修养、技术水平和沟通能力,争取患者的理解、配合与支持,用高超的技术、优良的服务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与抚慰。同时,新闻媒体和卫生宣传、健教机构既要宣传医疗卫生工作者救治病患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更要大力宣传医学的特点、规律和局限性,让群众理解现阶段医学技术并不能包治百病,也不能改变生命周期的自然发展规律,合理引导群众预期和理性就医,增进医患相互理解。当前,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医患关系新特点,建立健全专门机构接受和处理患者投诉,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维护医患和谐的作用,要创造条件普遍建立第三方调解、建立医疗责任保险等处理医患关系新机制。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使医患关系在“十二五”期间有根本好转。
第二篇: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积极行动
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积极行动
认真做实迎省第二轮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各校长第一次评估工作汇报会上讲话李仕东
各位校长:
2013年迎省第二轮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已刻不容缓,必须列入重要行事日程,科学谋划,积极行动,聚焦标准,全面铺开各项准备工作。
九月二十九日,中心校组织召开的迎省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动员及培训会议,则是中心校发出的向迎省评估工作准备冲刺的信号令;集中下发的迎评估《实施方案》、《实施细则》以及评估标准等相关材料,则是迎检的目标和行动指南;十月十二日莅临承德县三沟学区中心校迎检学校的参观学习,则是迎评估工作的专项引导和准备工作的启动。面对迎省评估工作的艰巨任务和重重困难以及为期不足两年的准备时间,我们更需坚定信心,排难拓进、齐心协力、共克时限,着眼高标准,从现实出发,精心组织,全力准备,刻意打造。
依据中心校以及各校的现实情况,为推进各校迎省评估准备工作的全面落实,我代表学区中心校从落实角度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迎省评估准备工作已经成为目前乃至2013年的教育管理中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从中心校到各校必须高度重视,强力地去抓,决不能掉以轻心,得过且过,以及盲目地老牛赶山式去准备。为此,加强组织领导至关重要。各校要立即成立迎省评估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班子全员参与,担负起全面领导和组织工作。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切实做到各尽其责,各尽所能,积极行动、全面推开各项准备工作。
中心校的“迎省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学区的迎评估准备工作的领导、组织、指导与考评。具体分工为:
修校长负责迎评估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考评以及硬件建设;
李校长负责具体组织、策划、安排、业务指导、工作督察、材料汇报以及幼儿园评估准备工作。
刘校长负责具体教学评估工作的组织、指导以及各室建设、仪器配备、学校文化内涵发展、特色建构等;
臧书记负责党建、少先队(含少科室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与督导; 孙校长负责学校管理、环境(绿化、美化、硬化、生产劳动基地)建设、教学设备装备以及安全档案等的组织、督导;
白主席负责基础建设、各种报表、成教迎检工作以及财务、基建档案等组织、管理、督导;
王主任负责教研教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文化活动以及教学、学籍档案的组
织、指导、督察;
关秀玉负责数学仪器装备,仪器使用以及教师档案的组织、管理与指导;
王欢负责科学实验仪器配备、实验教学及其相关档案,以及迎评工作过程中的影视资料的储存、专题片制作等;
翟春玉负责英语学科迎检工作和微机室、多媒体、图书室等管理以及迎检材料打印等。
王仲涛负责音体美和少先队工作的指导与活动材料(含学生小制作等)的储备、文书档案管理指导,以及幼儿园迎检具体工作;
各校要参考中心校的分工安排,将本校迎省准备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个人,明确出具体职责及其组织管理权限,进而发挥出每个人的组织、创造才能,将准备工作做到极致。
二、理清程序把握重点
迎评工作是一项综合工程,任务重、责任大、头绪多,所以,必须理清头绪,明了工作程序,把握每个阶段重点,逐项落实,逐步推进。整个迎评工作概括讲可分以下几个程序:
1、认识学习(10月)——重点提高认识、学习标准、明确任务;
2、组织分工(10月)——重点成立组织、明确责任、组织到位;
3、摸底登记(11月上旬)——重点对照标准,摸清底数,登记建账;
4、规划安排(11月中旬)——重点制定规划,科学安排、确立目标;
5、准备完善(12月—2012年12月)—重点全员行动,逐项准备、打造特色;
6、攻关冲刺(2013年1月—5月)——重点打造环境、硬件装备、巩固提高;
7、自查完善(6月—7月)——重点对标自查、全面总结、查漏补缺;
8、模拟评估(8月份)——重点完善材料、人员培训、模拟评估;
9、呈报验收(7—8月份)——重点呈报材料、专家督导、整装待检。
三、清点整理 摸清底数
首先,责成专人,集中时间,在学习标准、了解评估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对本校现有设备仪器(包括图书)进行一次彻底地清查,全面整理,凡是过时的、废旧的、没用的全部清除。然后,对所剩余的以及新添置的仪器和图书,重新建立《仪器明细账》,一一登记,并对照《各科仪器配备标准》(上板城小学按一类标准,西大庙、第二小学、卸甲营、上台子、漫子沟等五所小学按二类标准,其他三所小学按三类标准),列表登记出所缺仪器、设备名称种类、件数,准确掌握第一手材料。同时,各校要将今天下发的仪器、设备、图书等登记表和所缺仪器统计表等在11月10日,上报中心校一份(用电子表格亦可)。
摸底统计工作要求做到三要:一要“清”——认真清查;二要“准”——准确填报;三要“实”——确为本校实际。
四、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这次迎评工作是一项硬任务,工作必须要做到有条不紊,步步推进,项项落实,且保质保量,高水准达标。所以,各校要针对评估内容、标准及其方法,依据本校的实际进行科学谋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迎评估的《实施方案》,将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及重点,细化到每个时段内,具体到每个人身上,明确出各时段的具体任务,每个人的具体责任。真正使《实施方案》成为迎检准备工作的指导纲领,使所有人员都清楚了解与掌握什么时间具体做什么、怎么做、做到怎样的标准等。这样,才能保证迎检工作落到实处,在日常工作中有序开展,不至于出现做无用无效的工作以及临时抱佛脚加班加点的现象。
各校《实施方案》的制定,要简洁、明了、具体、可操作,切忌说套话、虚话、不切合实际。所定方案于十一月十日上报中心校
五、完善档案储备材料
各种档案尤其是教学教研档案,也是这次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进一步完善所有档案仍是当前乃至今后的一项长期任务。
首先,责专人分种类负责专项档案;
其次,负责人是必须认真学习档案整理要求,熟练掌握整理方法,准确地进行档案整理;
第三、按原来整理方法将10—11学在12月份前整理完;教学档案必须按教学评估标准分类整理。本学以及以后的档案按市教育局新下发的办法整理。
此外,从现在开始在细致整理、完善文字档案的同时,要注意积累与储存照片,尤其是影视资料,也就是说凡学校召开的会议(尤其是主题校会)、各种活动、主要工作、各种基建以及反映学校发展、提高方面的工作等都要及时进行录像。影视档案是最有说服力的,而且也能相应地为以后制作专题片储备所需的底料。
同时,在档案整理时要力求正确归档、书写工整,装订规范,整齐入盒入橱。
六、落实课标扎实教研
教学工作是这次评估的重中之重,深入教学、扎实教研,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学生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既是评估重点,也是我们常态化工作,因此,我们务必做实做深做强。
1、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开齐开足所有科目,尤其是音体美等,保证课节,要有相应的教案,编制符合标准的课表存档。同时,强调一下,所有教案都要书写规范、标准,并分学期分科保存好,已备评估之用。
2、积极推行“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方法,构建一批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精品课堂。要特别做好日常示范课、典型课等影视存档。扎实教学工作管理,打造本校教学特色,并用几个词高度概括、浓缩出本校教学特色经验。同时,要科学提出本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策略、方法等。
3、扎实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逐步形成特色的教研活动体系,提炼出具有本校标志性的特点。同时,要特别注重积累完整的活动材料(包含照片、录像),尤其是活动成果的资料等。
4、认真组织开展各科活动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各种活动(包括经典诵读、习字书法、演讲征文、绘画制作等)材料存留归档。
5、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教学,依据现有条件按照各年级科学实验计划,如实上好相关的实验,做好各种实验记录。实在不能做的实验也要按试验计划补齐10、11学的各年级各学期的实验记录。
6、结合“主题阅读教学”,提高图书借阅率,做实读书使用痕迹记录,补齐各学期图书借阅登记,存留一定的读书借阅、阅览以及读书活动的影视资料,7、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沙龙,广泛开展听课活动,做好每学期教师的《读书笔记》、《听课笔记》以及发表的论文、教学反思等相关资料。
8、积极支持教师深造学习,逐年提升学历水平,记录好教师培训(含典型培树)活动的轨迹,存留表现成果的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应的(含影视)资料。特别是荣誉奖励、发表论文等复印件。
七、发展内涵打造特色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切入,一个是学校的科学、规范、严细管理;另一个是深入扎实而内涵丰富的学校文化建设。同时,这两项工作在很大程度又是相辅相承,融为一体的。因此,在日常开展过程中要注意积累下列材料:
(一)管理方面
1、各学期的学校组织、制度、考核奖励办法、管理会议以及表现各种管理措施实施过程的相应材料(例如:工作检查、督导、考核、评比、表彰、座谈、家长会、安全演练以及各种开学典礼、期末总结、主题班会、法制报告、专题讲座等会议)。
2、科学概括总结学校管理经验、管理特色、且浓缩成两三句话。
3、学校党员活动、少先队活动,学生会活动等具体活动记录、资料等。
(二)学校文化建设
1、科学制定出办学目标、办学思想、校训、教风、学风、校风;创造出校歌、校徽、班歌、班徽、班训等,设计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标识;
2、每学期要有不断修改、完善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特别是突出具有本校历史传承、未来发展的特色的文化主题;
3、推行以“双自主”为核心的文化建设,以及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活动过程的相关资料,尤其是影视资料;
4、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的记录、作品、成果等。如:1)大课间活动照片、录像、活动安排;2)体育运动会、专题体育竞赛、业余训练、学校群体活动;3)艺
术节、文艺节目表演、红歌大合唱、课前一支歌、文艺活动竞赛等;4)读书诗会、朗读、演讲、征文、10分钟晨读、读书交流会等;5)书法、绘画、校刊、小报、摄影、小制作、泥塑、根雕等;6)学生参加的生产劳动过程、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叠被、整理内务、烹饪、野炊、医疗救护等)活动等。每学期都要有一定数量的活动材料,尤其是照片、影视资料。要想有这些资料则必须如实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中心校是支持各校多组织开展一些具有特色和创新能力的活动的。
5、注重提炼出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形成特色,并能高度概括成一、二句话。
八、改造硬件美化环境
至于基础设施、设备、房屋科室、仪器、实验桌椅、仪器柜橱等大型硬件建设主要靠上级来装备的。但我这是所说的“硬件”,是指上级不值得装备而我们又能力所能及完成的。例如:
1、适量的课桌椅的更新;
2、校园绿化面的扩建、生产基地的建设以及绿化特色的构建;
3、室内外墙壁粉刷、文化环境的布置;
4、校徽、宣传橱窗、展板制作;
5、小面积的地面硬化;
6、基本办公活动设备添置(如录音机、电子琴、简单的文体等活动器材、幼儿玩教具、室内活动器材等)。因此,这些基本的简要的设施设备,我们又能够做到的,各校就要认真谋划、科学地制定出分学期逐步改造、建设的计划,并按照计划分期分批分项去完成,不断进行硬件建设,提升校园建设水平,美化校园环境。在这基本建设上既要有计划地投资,又要舍得投资,更要节省不必要投资以及避免重复投资,一定要把钱用在刀刃上,尤其是下大力不断去绿化、美化、硬化,创造出显性的美的校园。
九、专业培训等待迎检
这是2013年上半年的主要任务,但是,从现在开始凡有上级检查、外校同行参观学习,以及学校组织活动时就要进行有意识的专项人员培养,培训。训练出一些精干的、能说的、应变能力强的迎接人员,以备迎检之用。同时,注重迎检汇报材料的准备,每学期要试制作一段反映本校本学期主要工作及其业绩的专题片等。
各位校长,以上是我想到的目前我们在迎检前需要做的一些主要准备工作,这肯定是不全面的,我们只能边做边完善,逐步把迎检准备做实做强。总而言之,迎检这项艰巨任务又摆在我们面前,这幅沉重的担子又压在了大家的肩上。虽然我们在座有部分校长已体验过迎接第一轮评估验的的艰辛和劳累,但是,这次较比上一次难度又大了很多。因此,我希望在座人员不要畏惧,不要怕难,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克服困难勇气和完成任务的决心,齐心协力,在中心校统一领导下,恪尽其职,竭尽所能,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力求届时高水准、高质量地完成迎省综合督导评估的任务的!
2011年12月18日
第三篇:认清形势明确任务1
认清形势明确任务
迎接新挑战实现新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
春节刚过,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集通复线项目部迅速将各项工作转入正轨,召开了春节收心会,认真研究查找2011年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功经验,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提出2012年工作思路和措施。现汇报如下:
一、项目部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集通复线项目部在2011年,一班人紧紧围绕集通线双线建设的管理工作,克服缺乏经验、人员少、任务艰巨等诸多困难,发扬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争先创优的精神和求真务实、抢抓机遇、拼搏进取的作风,切实加强管理,推进了集通复线项目部的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铁路建设任务,于2011年月实现了平哲段和兴贲段的顺利开通。自2011年月开始,我们集中精力搞好平哲段和兴贲段的剩余工程和(什么重点工作)取得很好的进展。今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集通复线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难题。(都有什么困难例举一下)
当前,面对铁路转变发展方式、转换经营机制、推进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按照中央关于保持铁路建设良好势头和铁道部关于转变发展方式,转换经营机制及铁路建设“保在建、上必需、重配套”的要求,认清当前形势,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进一步推进各项工作,实现集团公司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但也深深的感到,我们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的形势任务。
一方面,(例举对下一步工作有力的方面)。另一方面集通复线建设任务的加大和经营形势的发展,给复线项目部工作带来了挑战,深感责任重大。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金不足。(主要是什么原因)
二是
三是
四是项目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创先争优活动需要进一步深化。
三、2012年工作思路和措施
加快复线建设实施进度,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积极做好前期工作、争取早开工、早建设、早受益。加强项目部的内部管理,形成严管、立规、有序、高效、责明、的管理模式。
根据以上措施,2012年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1.坚持依法合规,推进项目建设。
根据路局铁路建设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依法合规,加强
管理,集中力量,全力以赴,推进集通复线建设的进展工作。
一是加快在建工程进度。(例举在建工程的完成时间节点)
二是推进后续项目建设。(二期、三期的基本情况)在建设管理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建设单位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协调关系,加快进度,确保合法推进。第二是要优化施工组织的实施,加强标准化管理,采取有效的激励约束手段,对项目施工进行全过程盯控。第三要狠抓安全质量管理。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盯紧施工现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强化专项整治;注重样板引路,打造精品工程。第四强化投资过程控制,加强建设资金的管理。认真做好验工计价,加强物资采购供应和合同的管理。确保建设资金的有效使用。第五积极采取措施,做好维稳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解决农民工工资纠纷和老百姓利益问题。
2.强化内部管理,推进项目部的建设。
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办法,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推进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要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深化学习型班子建设,提升领导班子执行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严防腐败发生。
三要进一步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加强员工学习培训,采取多种方法推进员工队伍素质建设,为项目提供人才队伍。
第四篇: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拼搏进取,
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拼搏进取,为扭转XXXX公司困难局面而奋斗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的这次会议,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例行工作会议,而是在公司的特殊时期、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关系重大,影响深远,非比寻常。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公司继去年遭遇燃料价格飞涨、效益大幅下滑、首次出现巨额亏损以来,客观上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观,煤炭价格没有受到有效的抑制,上涨的势头依然强劲;政府虽竭尽全力,但调控措施杯水车薪、时间滞后,公司的亏损继续加大,已经到了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境地;主观上,我们企业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的、环境的、自身人为的诸多原因而形成的观念陈旧、思想保守、机构庞大、效率低下的问题日积月累,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总之,我们当前面临的形势十分紧迫,极其严峻,诚如歌词中唱到的那样,公司已经到了最危机的时刻。之所以重要,是我们这次会议上,XXX总要代表公司具体安排XXXX年的工作,部署公司三项制度改革的任务,公布机构整合方案,出台相应配套措施;还要通过本次会议动员教育广大员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顽强拚搏,力争扭转亏损局面,推动XXXX公司早日走出经营困境,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次机构整合和竞争上岗,是公司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改革举措,关系着公司的全局和未来。公司党委号召全体 共产党员、各级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立即行动起来,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的决策,圆满完成这次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
按照公司党政联席会议的安排,我先谈两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树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
大家知道,从去年上半年开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电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我们这样身处XXXXX中心腹地、拥有中外合资桂冠的知名企业,同样未能幸免,公司遭遇了始料不及的困难,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酷的考验。
一是燃煤价格持续上涨,水价、燃油、钢材价格上涨,电价和热价不到位,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营压力。由于煤质恶化,造成设备磨损严重,损害了设备的健康水平,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安全系数,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另外,三期扩建、对外开拓市场、三项制度改革等工作齐头并进、同时展开,时间紧、要求高,任务异常繁重,也给我们的工作增添了更大的难度。
二是企业改革滞后,机制不活、思想僵化、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还相当严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6个春秋,电力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也已经3年,许多我们熟知的发电企业在体制、机制等方面改革的步子迈得很大,逐步打破了旧的传统模式,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机制。而我们XXXX公司名义上号称中外合资企业,可实质上我们在内部管理上完全延用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纯国有的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员能进不能出、工资能升不能降、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没有建立起与企业名称相吻合、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另外,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造成的机组偏小、人员畸多的现状,更使公司不堪重负、举步唯艰。
三是多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使部分职工在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收入与贡献等问题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还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少数人对公司出台的用工、薪酬、分配等改革措施不理解,仍幻想着捧铁饭碗、吃大锅饭;有的同志没有把精力用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上,贪图安逸,不愿到艰苦岗位工作;有的人勤俭节约的意识不强,铺张浪费的现象依然存在;极个别职工甚至利用岗位之便和企业赋予的权力损公肥私;等等。
上述种种问题,客观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既不能“一叶障木、不见泰山”,也不能“鸵鸟”政策,视而不见。我们只有正视问题,明确困难,树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勇敢地迎接考验和挑战。除此以外,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
二、团结一心,顽强拼搏,锐意改革,共渡难关
面对如此严峻的经营形势和困难局面,我们每一个富有责任感的XXXX人都应该与公司领导班子同心同德,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在公司党政班子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共渡难关。为此,公司党委要求: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团结,增强纪律,协调一致,合力攻关。我们是一个老企业。从XXXX电厂到XXXX公司,风风雨雨中我们走过了50个年头,在这50年里,形成了团结进取、艰苦奋斗、严细求实的优良传统,造就了一支不屈不挠、敢于拚搏,不怕艰难险阻、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优秀队伍。凭着这支精良的团队和优良的传统,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项又一项辉煌业绩,这也是今天我们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力量源泉。现在,历史再一次提供了考验、锻炼我们这支队伍的机遇。在这个非常的时期,我们要用非常规的心态,拿出非常规的办法;我们树立勒紧腰带过紧日子的思想,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堵塞管理上的跑冒滴漏;尤其重要的,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讲团结,越是艰苦的地方,我们越要讲奉献。只要我们公司上下精诚团结,众人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每个同志都能严于律已,无私奉献,我们就将战无不胜。
其次,要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确保改革稳妥推进大局稳定。树立全局意识,就是要以企业改革发展的大局为重,承担起自己对企业的责任,始终与企业保持步调一致,以此确保企业的各项决策、决议和各项规章制度能够迅速传达到基层,并得到充分贯彻和落实。当前,对我们公司来说,第一个大局是企业的效益。效益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必须要紧紧围绕这个大局开展工作,凡是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的事,我们就要努力去做,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遇到多少阻力。公司每一个部门和每位员工,都要踊跃参与到“扭亏增盈、从我做起”劳动竞赛活动中来,严格控制费用支出,为公司减亏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分钱。燃煤管理是影响公司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我们要下大力气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在燃煤市场紧张的特殊时 期,在燃煤采购、采制化和燃煤监督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公司减亏做出贡献。第二个大局是企业的稳定。稳定是基础,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什么也干不了,什么也干不成。各党总支、党支部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教育职工讲大局,看大势,个人利益服从企业长远利益。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关心职工,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在稳定问题上不能出现任何问题。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哪个部门出了问题,就要追究那个部门党政一把手的责任。
其三,要加强中层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个月召开的公司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加强中层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素质提高能力,一要靠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强调,勤奋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越是忙越要深入学习理论,越要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个不好学习、不善于学习的人是没有办法正确理解上级和公司的指示精神,工作也是不可能做好的。二要靠制度。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民主生活会制度。中层班子党政一把手要加强沟通,涉及部门的重大问题,比如奖金分配、岗位变动、评先和重大制度的修改等要集体研究,不能个人说了算,要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善于做职工的思想工作,减少阻力,形成合力,共同开展工作。各党总支、党支部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公司保持高度一致,把握改革方向,围绕党委今年的工作目标和生产经营中 心积极开展工作。要扎扎实实做好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各项准备。按照省投党委要求,今年公司党委要开展争当“五好党员”(学习好、思想好、工作好、纪律好、作风好)活动,每一个党员都要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不利于改革的话不说,不利于改革的事不做,自觉做到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要做到旗臶鲜明,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争做维护大局的模范,勇挑重担的楷模,党团员要在公司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事事处处走到群众前面,将自己责任区范围内的工作做好,团结群众,共度难关。我们还要在广大职工中开展“两爱三新”(爱企业、爱岗位,新观念、新目标、新贡献)活动,提高职工素质,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使全体职工精心、细心、负有责任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争创学习型、创新型企业。
其四,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今年,我们要继续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建立和完善公司《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和公务制度》、《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和各项审计制度,加大燃煤、灰场管理、物资采购和重大技改工程效能监察力度,完善审计管理办法和审计程序,做好竞争上岗和干部招聘的监督工作,认真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在此我强调:在重大经济活动中一旦发现违法违纪现象,公司将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希望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好自为之。
同志们,尽管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尽管我们改革发展的道路充满艰辛和坎坷,但公司的前途是光明的,这一点勿容 臵疑、毫无悬念。《孙子兵法》说:上下同欲者胜。让我们大家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合衷共济,排除万难,为把XXXX公司建设成为团结稳定、内外和谐、效益显著、充满活力的企业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五篇: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加大措施 狠抓落实
2002全市涉外税收工作会议文件之一
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加大措施 狠抓落实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涉外税收工作
——宋耀萱同志在2002年全市涉外税收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全市国税系统涉外税收工作会议今天在这里举行,这次会议是经过市局党组决定召开的。市局彭局长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多次听取了我和童银昌同志的汇报,作了重要指示,要求一定要把会议开好。根据彭局长的指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全省涉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1涉外税收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涉外税收工作任务。刚才,童银昌同志传达了全国、全省涉外税收工作会议精神,会议精神很重要,我们要抓紧贯彻落实。这次会议任务重、时间紧、头绪多,会期只有一天,请大家集中精力,认真讨论,把会议开好。下面我根据全国、全省涉外税收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局研究的意见,讲三个问题:
一、2001年涉外税收工作回顾
2001年是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骄傲自豪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正式加入WTO、APEC会议成功举行、北京申奥成功、男足冲进世界杯,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这一年,全省国税收入突破200亿元,我市国税收入突破17亿元;世纪开局,喜事纷呈。同样,在省局和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涉外税务干部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勤奋耕耘,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实施金税工程和CTAIS工程为重点,不断强化涉外税收管理,努力提高涉外税收征管质量,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涉外收入大幅度增长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全市涉外干部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和我市经济运行稳步上升的机遇,始终坚持抓好收入这个中心工作,深入贯彻“十六字”治税方计,采取以整促收、以控保收、以查增收等得力措施,促进了我市涉外收入大幅度增长。2001年实际完成涉外税收7601万元,比上年增长27%,净增1637万元,取得了超计划、超任务、超同期的好成绩。其中,增值税完成7053万元,消费税完成9万元,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完成53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涉外税收占全市国税收入比重达到了5%,涉外税收已成为我市国税收入的重要增长点。
(二)涉外税收征管质量不断提高
涉外税收征管质量的高低,关系到税务部门的形象和法规执行的好坏。为此,我市以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基础管理为重点,以抓簿弱环节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涉外税收征管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高质量完成了汇算清缴工作。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及工作规程》实行后,我市针对新办法实行微机操作、电子申报,“核、汇、审”一体的特点,及时对各县(市)涉外税务干部及281名涉外企业财务主管和微机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为汇算清缴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2000全市参加汇算户数为72户(不含外地在樊设立的20户分支机构),实际汇算户数为72户,汇算面达到100%。汇算企业中盈利企业25户,盈利面为28.79%,比上年下降967.16万元,汇算调整户数为23 户,调整应纳所得税额7.96万元。
第二,户籍管理质量明显提高。新《征管法》颁布实施后,我市结合推行CTAIS工作的需要,自去年九月份以来,积极与各职能部门进行协调、查证、核实,彻底摸清了家底,解决了以前由于口径不统一、情报交换不及时等原因造成的户籍数据不一致的现象。共对127户外商投资企业,进行了清理核对,其中:进入CTAIS系统的有86户,认定41户为非正常户,为CTAIS的正常运转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审核评税工作取得成效。审核评税是涉外税收工作的一个特色,也是一种国际惯例,是我国涉外税收征管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1年,我市按照省局印发的《湖北省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审核评税操作规程》,在计征科设臵了审核评税岗位,由专人负责此项工作。通过实行审核评税工作岗位责任制,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纳税的申报准确率,同时也提高了对纳税人的监控能力。在2001的所得税汇算工作中,我市将审核评税应用贯穿于汇算清缴工作的始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档案管理再上新台阶。征管资料的规范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税收征管程序是否规范。市涉外分局固定专人,建章立制,对纳税人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使用、违章处罚等全部纳税情况,实行分户分类管理,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的征管资料。同时,对所有征管文书、资料,要求合法规范,使文书、征管、会计、图片四大类资料整齐划一,去年底被省档案局授予“湖北省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一级单位”。
第五,规范管理效果显著。管理要规范,规范在考核。各单位按照《征管法》和税务规范管理的要求,制定下发了征管质量考核办法。重点考核收入完成率、税源统计准确率、户籍管理率、按期申报率、按期入库率、日常稽查准确率、违章处罚率、处罚规范率和执行到位率。考核实行按月考核,按季兑现,每人每月从工资奖金中拿出700元参与考核。按照岗位目标和考核标准确定的分值,逐岗、逐人、逐项进行考核计分,拉开了分配档次,充分体现了规范管理考核公正、公开、公平和激励的作用。我市规范管理的经验在全省涉外会上进行了交流,征管质量考核在全省名列前茅,受到了省局通报表扬。
(三)涉外税收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2001年初,我市按照涉外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实行了涉外税务稽查“三改”,即改随意选案为规范选案,改实地稽查为调帐稽查、改侧重稽查为查执并重措施,使我市涉外税务稽查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去年,对15户外商投资企业实行了调帐稽查制,不仅加强了对稽查人员税务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从源头上堵住了以税谋私的漏洞,而且也减轻了企业负担,受到企业的好评。2001年,共稽查22户涉外企业,查补入库5万余元,加收滞纳金2万多元,罚款4.3万元。同时,充分发挥税务稽查协查的职能作用,共协查案件10起,查处受托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起,追缴已抵扣的专项税款1759元。
(四)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一年来,各级国税部门始终把认真执行落实好涉外税收政策作为严格执法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抓。对享受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市局都及时进行了落实。去年,我们按照《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确认10户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转入盈利,按规定为其办理减免企业所得税1375万元,按照《国产设备抵免所得税和外商投资所得税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应享受该项优惠政策的5户企业,进行了落实,保护了外商的合法权益。这些举措都极大的支持了企业的发展,保护培养了一批税源,为襄樊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001年,新《征管法》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办法及工作规程》相继出台后,市局及时组织3次培训,培训人员300多人次,印发涉外税收宣传资料200多套,接待咨询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外商140多人次;对没有现成条文的,及时请示,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意见传达到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涉外税收是国税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涉外税务干部肩负着服务改革开放、维护国家权益、组织收入的重任。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立税之本、兴税之基。一年来,全市涉外税务部门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政治学习,增强干部的敬业精神。组织全体干部学习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明确“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提高了对涉外税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宗旨教育、党纪政纪教育和廉政教育,增强了工作责任感,使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完成各项工作的中流砥柱。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了适应涉外税务工作的能力。各单位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涉外税务干部学习新《征管法》、国际税收、涉外税收政策、税收检查和反避税等业务知识,组织开展全员微机操作培训,使每个干部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及微机操作运用水平都得到较大的提高。为检验学习效果,市涉外分局请专业老师出题,对25名45岁以下干部进行了考试,对考试成绩取得前三名的干部分别给予奖励。在全省全市组织的能手竞赛中,两名干部分别获省级“写作能手”和“计财能手”,一名干部获市级“所得税能手”。三是提高文化素质。坚持鼓励和支持干部参加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不断提高干部文化水平。截止去年底,我市涉外税务干部全都取得大专以上文凭,其中本科学历占总人数的20%。
回顾2001年全市涉外税收工作,成绩是显著的,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但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机构改革后,县(市)撤消了涉外分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不够理顺,上下联系不通畅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坚定做好涉外税收工作的信心 2002年将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今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六大的召开,这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会议将规划社会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税收工作的前进方向。今年是落实以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体系的重要一年,要求税收工作在以依法治税的同时,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今年也是我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入世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变革的影响将逐步显现,能否扬长避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顺利融入国际经济循环,开拓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将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难点,也是税收工作,特别是涉外税收工作的重点、难点。可以说,当前涉外税收工作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上,我们必须总揽全局,把握大势,明确方向,与时俱进,既要看到挑战,居安思危,又要看到机遇,树立起必胜信心,通过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积极应对税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迎接新挑战。
前段时间,有些同志听说入世后,内外资税制统一合并后,涉外税收工作职能就弱了,就无事可干了,甚至对涉外机构存在与否都怀疑。这里,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已的看法。
首先,涉外税收职能不是萎缩了,而是要进一步扩展。当前,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展的大势不可阻挡,我国加入WTO后的广阔市场和经济增长的一枝独秀引起全球瞩目,外商投资形势出现了从我们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到外商不请自来的可喜变化,大量外资的涌入使税收管理任务愈加繁重,地位愈加重要。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步接轨,国企必将走出国门,无论从发展战略还是实力来看,现在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好时机,由此带来越来越多境外投资涉外税问题,涉外税收管理职能不能再局限于对“请进来”的税收管理,而要包括“走出去”的税收管理。同时,我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循环也将导致与他国的税收摩擦增多、争端加大、竞争加剧,涉外税收征管协调、合作任务不断加重。贸易避垒的降低和与国际经济的对接促使我国交易、人员与服务的跨国流动加快,知识、资本与技术的跨国流动增加,导致居民身份、常设机构、所得来源判定日益迫切,税收协定不仅要加强谈签,更要加强执行。因此,涉外税收要调整拓展职能,向国际税收管理机制转变,担负起统管涉及跨国税收权益分配所有税收事项的责任,这是当前经济形势对涉外税收工作提出的首要而迫切的要求。
其次,涉外税收管理不是放松了,而是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大量跨国公司的涌入带来了新的交易方式、新 的交易技术、新的经营运作模式。比如大型跨国公司的集团经营运作、跨地区连锁,运用建立在网络式经营管理软件基础上的电算化会计系统、跨国电子商务等等,使得对跨国公司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税收管理难度大大增加,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水平已不适应对大型跨国公司税收管理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我们加入WTO后,税收征管将受WTO原则的约束,体现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就是必须按照WTO公平、公正原则进行税务管理、税款征收和检查。要按照WTO非歧视原则对内对外一视同仁,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统一执法。要提高透明意识、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任何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或工作方法都带来被诉的可能。所以,必须进一步改进传统涉外税收管理办法,提高针对跨国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再次,涉外税收政策不是取消了,而是要与内资政策融合统一,进一步调整完善。当前,涉外税收政策面临按照WTO规则和我国经济、行业发展需求进行政策调整的形势要求。美国国会就针对中国加入WTO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研究我国政府政策法规中不符合WTO规则的地方,这意味着我们有可能因为涉外税收制度不够完善,而面临被诉的局面。因此,调整完善涉外税收政策,降低被诉和准备应诉仍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税务机关都应增强紧迫感,应对新挑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所以说涉外税收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随着形势的发展,经过必要的调整和定位,不断提高。我们从事涉外税收工作的同志要增强光荣感和紧迫感,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勤奋工作、锐意进取、沉着应对、不辱使命。
三、明确任务,把握重点,努力做好今年的各项涉外税收工作 当前涉外税收工作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但机遇是潜在的,挑战却是现实存在的,并且机遇来自对挑战的正确应对。为使潜在的机遇变成现实,一是要把握时机、果断改革;二是要把握方向、突出重点;三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根据上述分析和全国全省涉外税收工作会议精神要求,今年我市涉外税收工作要按照强化职能、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素质、优质服务的总体要求,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确保完成涉外收入任务
今年,省局给我市的涉外税收考核任务为8000万元,要完成这一任务应该说比较艰巨。但是,通过大家的努力也是完全可以完成的。随着国家投资重点向中西部转移,许多外商投资企业看好湖北市场,加上我市成功举办了“一节一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不少外商前来洽谈投资事项,去年新增涉外企业23户,这些都会带来新的税源增长点。同时,少数地方涉外税收欠税较大,有压欠增收的潜力。分析这些有利条件是鼓励大家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但是,怎样完成今年的涉外税收收入任务,我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要把这次下达的考核计划及时分解落实。二是紧紧抓住重点税源、重点企业不放松。对税收在1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供、产、销、资金运作等情况要进行跟踪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抓均衡入库,做到月税月清。四是要广开思路,加强管理,堵塞税收漏洞。五是要加大清缴欠税力度。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就是涉外税收收入一定要做 到上半年过半,年底超收。对按时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表彰和物质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不仅要通报批评,而且要追究其领导责任。
(二)完善规范管理考核体系
规范管理是做好涉外税务工作的必要条件,严格的考核是各项税收工作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各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岗、责体系和工作流程,对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道环节的工作标准、工作职责都要进行科学、严格的界定,使每个岗位干什么、怎么干,都要具体化、清晰化、程序化。同时将各环节的职责落实到人,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岗位责任体系,防止工作缺位、错位、越位的现象发生。要严格推行包括岗位职责、岗位目标、工作规程、执法责任、评议考核、过错追究等内容的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切实做到“岗责落实到人,过错追究到人”,从根本上解决好“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这次会上印发了一个《襄樊市涉外税收征管质量考核暂行办法》,将涉外税收收入任务完成率、执行政策正确率、按期申报率、审核评税率、审计稽查准确率、违章处罚率以及所得税汇算管理、税务登记管理和信息传递、岗责体系等工作内容纳入目标管理,实行百分考核,年终检查验收。对得分在90分以上的认定为涉外税收规范管理先进单位,并予以表彰;对得分不足60分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通过规范管理,要把关系理顺,职责搞清,促进管理水平提高,保证各项工作任务完成。
(三)加强涉外税收基础管理。
实践证明,做好涉外税收工作,开创涉外税收工作的新局面,主要靠两条,一靠改革,二靠管理。收入增长在于管理,征管质量的提高在于管理,加入WTO后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也要求我们不断加强管理,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和能力。所以,矛盾的方方面面都集中到管理上来了。管理是涉外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涉外税收工作必须向管理要收入,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要按照科技加管理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拓展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水平,规范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堵塞管理漏洞。要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基础管理为抓手,以“金税工程”为平台,以严格考核为保障。在管理观念上要实现从“管理整治”向“管理服务”转变;在管理思路上要实现从“任务导向型”向“法制导向型”转变,在管理方式上要从以“传统管理”向“科技管理”上转变。在具体工作中,要抓好税源大户、联合年检、审核评税、征管资料等日常工作的管理,特别是今年要做好出口企业的“免、抵、退”税管理和所得税汇算工作。2001所得税汇算工作目前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各地要针对以往所得税汇算中,一些企业成本核算不规范、费用列支混乱等问题,加以改进,严格按照《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规程》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汇算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汇算清缴,汇算面要达到100%,并于5月15日前以正式文件向市局报送汇算工作总结和各种报表、软盘及相关资料。汇算工作结束后要进行考核评比、通报。(四)加强对涉外税收工作的领导
去年,各县(市)因收缩机构撤消了涉外税收管理分局(股),但是市局要求在税政科设臵涉税收管理岗。由于受编制限制和其他原因,大都只有一人负责涉外税收工作,从实践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涉外税收管理,收缩机构并不是要削弱涉外税收的管理职能,而是为了更好地加强涉外税收工作,更好地发挥涉外税收的职能作用。各地要端正认识,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前几天,彭局长在听取涉外税收工作汇报后反复强调,要加强对涉外税收工作的领导,在人员配臵上,根据业务量大小,不得少于2—3人,市局要求各县(市)区国税局要设臵涉外税收管理组,由税政科牵头,征收、管理,稽查参与,负责涉外税收管理工作。税政科要有一名副科长专门负责涉外税收工作。请各地于4月20日前将上述人员名单报市局涉外税科,以便联系工作。要选拔文化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的干部充实到涉外税收岗位上,保持业务骨干的相对稳定。请参加会议的分管局长及时向主要负责同志传达汇报到,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五)建设过硬的干部队伍
队伍建设是做好涉外税收工作的根本,提高素质是队伍建设的核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涉外税务干部队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跟上时代步伐,适应涉外税收工作的要求,就必须进一步提高涉外税务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彭局长也要求我们从事涉外税收工作的同志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在队伍建设上我讲三个观点:一是素质要与时俱进。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思想观念、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和文化知识等,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生机与变革的时代,知识经济,科技革命,信息化步伐越来越快,经济全球化已经来临,可谓日新月异,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形势要求。就涉外税务干部而言,目前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无论你过去是学什么的,不论学历和职称有多高,如果不注重继续学习,不断充实提高,最终是要落后的。现在发展太快了,知识的更新速度是呈几何数式的,而人们已有知识的衰退也是非常快的,因此,必须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二是培训要有针对性,抓住重点。我看涉外税务干部培训就应该针对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需要,把重点放在外语和国际税收,以及反避税的培训上,我们不仅要培养一批征管、稽查能手,还要培养一批精通反避税、精通国际税收的高技能人才。三是作风要实。作风是一面镜子,干部的党性观念、思想水平和工作态度,都无不一体现在作风上,做好涉外税收工作就要有好作风。要提倡摸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不能浮在面上,停在嘴皮子上。要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真抓实干,抓出成效。要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凡是定了的事情,决不能拖拖拉拉,敷衍搪塞,欺上瞒下,推诿扯皮。以良好的作风带队伍,抓工作、出成效,才能更好地完成繁重的税收任务,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六)提高税收服务质量
提高税收服务水平,既是入世对税收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税务机关征税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是为了全体人民包括纳税人的根本利益。因此,纳税人缴税与税务机关征税表面上是矛盾的对立方,但实质上是利益的共同体,双方应是相互理解、支持、配合、帮助的关系。税务机关提高服务水平,帮助纳税人正确纳税不仅是义务、责任,也是根本上代表广大纳税人的利益。作为涉外税务部门而言,仅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税收政策宣传,提高政策透明度;是要简化办税程序,方便办税手续,提供多种多样的办税方式;是要完善制度,提高办税和执法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减少随意性。要让纳税人交明白税、放心税,既不少缴税,也不多缴税。营造良好的征管环境和投资环境,树立良好的涉外税务形象,为改革开放服好务。
同志们,今年涉外税收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坚定信心,为襄樊国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第十六届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二00二年四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