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历史(三)
绝密★启用前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
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
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历史
(三)试题说明: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试室号、座位号、考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许折叠,考试结束后,收回答题卡和答题卷。
3.全卷页,共21小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题;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说:“‘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这表明光荣革命()
A. 开启了英国主权在于议会的政治格局B. 宣告了英王“统而不治”时代的到来 C.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最终确立D. 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率先形成
2.2013年12月31日,山东威海与台北的空中直航首航成功。通航是海峡两岸实行的“三通”之一,除了通航,其他“两通”指的是()
A. 通邮、通路B. 通邮、通电C. 通邮、通商D. 通信、通路 3.阅读下面有关美国政治生活的漫画,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美国政党政治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 美国政党政治实现了竞选对手的公平竞争 C. 国会与总统选举反映了美国政党政治的本质属性 D. 美国国会或总统选举在程序上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4.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B. 广东人民对洋货的抵制 C. 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D.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5.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
A. 把权力关进了笼子B. 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C. 存在民主泛滥弊端D. 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6.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 欧洲共同体 两极瓦解 一超多强 不结盟运动 B. 欧洲共同体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 C. 欧洲联盟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 D. 欧洲联盟 两极瓦解 华约解散 亚太经合
7.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为了录取而“冒籍”的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个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A. 移民制度的僵化B. 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 C. 户籍制度不合理D. 录取名额地区间的差异
8.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 获得军费赔偿B. 进驻北京使馆区(界)C. 在华开设工厂D. 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9.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A. 权威B. 理性C. 法律D. 宗教
10.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内容是()
A.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B. 立法、司法分权制衡 C. 中央政府、州实现合理分权D. 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11.截止2012年,中国在非洲已援建3000多公里铁路,100多所学校,减免其200多亿人民币债务,谱写了中非友好新篇章。新中国与非洲友好开端最早可见于()
A. 日内瓦会议B. 万隆会议C. 参加不结盟运动组织D. 第二十六届联大 12.下图为“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解读不正确的是()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单位:年)
A. 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B. 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专制和民主的斗争上
C. 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D. 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13.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 表明了美国公开与苏联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 表明了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 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D.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4.在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的一座山顶上树立着高大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下图)。长征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在四川,“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却建在四川,下列不可能成为其历史依据的是()
A. 四川是抗日战争的后总方B. 红军在四川活动时间长、范围广 C. 红军在四川境内斗争最艰苦D. 四川是红军长征的主体地区 15.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A. 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B. 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D. 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
16.“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长期没有举行过会议,各民主党派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斗。这些现象反映当时()
A. 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B. 政治协商制度被抛弃 C. 多党合作制度一度停止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断
17.下图是英国政治家维克多·薇兹笔下的一幅关于中苏关系的作品。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手持镰刀,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手持铁锤,正在进行激烈的“乒乓球”比赛。对这幅作品的解读错误的是()
A. 反映了中苏关系的恶化B. 两国领导人政见的不同 C. 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冲突D. 中苏实行“乒乓外交” 18.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A. 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B. 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C. 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D. 削弱清朝军队的战斗力
19.宗法制、分封制体现了早期国家形态的一些特点。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形态的演进,宗法制、分封制逐渐衰落。其衰落的实质是()
A. 诸侯国力量增强,彼此进行争霸战争B. 政治关系中的地缘关系逐渐取代血缘关系 C. 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D. 受封的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便利其势力增长
20.“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别的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这表明近代德国政治制度()A.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B. 专制主义思潮盛行 C. 具有民主选举基础D. 国会对政府有监督权
21.电影《建国大业》中国民党海军司令陈绍宽说:“打日本人是荣耀,但现在中国人打中国人,这事我不干。”据此我们可判断,此时应是()A. 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B. 国民党正在全力抗日 C. 两党合作共赴国难D. 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22.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党和政府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近三个月,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材料说明1954年宪法()A. 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 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3.1924年1月,李大钊发表声明称:“因为第三国际是一个世界的组织,中国共产主义的团体是第三国际在中国的支部,所以我们只可以一个一个的加入本党(指国民党),不能把一个世界的组织纳入一个国民的组织。中国国民党只能容纳我们这一班的个人,不能容纳我们所曾加入的国际的团体。我们可以加入中国国民党去从事国民革命的运动,但我们不能因为加入中国国民党,便脱离了国际的组织。”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 中共代表共产国际与国民党合作B.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C. 中共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D. 国共合作的方式发生变化
2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全国掀起抗议浪潮,各地的口号是:“议会!议会!除了议会不纳税!”“只要我们有两头牛,就愿意出售一头来资助陛下,但必须通过议会!”材料充分表明()A. 当时议会是最高统治者B. 纳税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 C. 议会必须按民众要求资助国王D.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
25.《辛丑条约》规定:“诸国人民被戕害、凌虐之城镇,五年内概不得举行文武各等考试。”这一规定反映了西方列强意图对中国进行()
A. 武力震慑B. 文化侵略C. 严刑惩凶D. 心理征服 26.图中四件大事与下列主题依次对应的正确顺序是()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一边倒” ③“求同存异” ④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A. ①②③④B. ③②④①C. ③②①④D. ④③②①
27.下表为1854年美国国会议案表决情况,该表主要反映了()
A. 两党分歧日趋扩大B. 两党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 C. 共和党是国会多数党D. 两党对峙的格局尚未形成
2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A.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B.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 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D.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9.1920年1月,北大学生张国焘、康白情、许德珩等到上海拜访孙中山先生。孙中山说:“你们学生反抗北京政府的行动是很好的,你们的革命精神也是可佩服的。……如果我现在给你们五百支枪,你们能找到五百个真正不怕死的学生托将起来,去打北京的那些败类,才算是真正革命。”许德珩等回答:“孙先生也掌握过几万人的部队,何以革命还是失败了呢?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思想、旧势力,在那里艰苦奋斗,学生们赤手空拳不顾生死的与北京政府抗争,只因为没有拿起枪来,就不算革命吗?”下列归纳以上两种观点的思维角度的选项是()
A. 五四运动非革命/ 五四运动是革命B. 五四运动是学生反政府/ 学生反旧思想旧势力 C. 革命是暴力夺权/ 革命是和平请愿D. 革命是枪杆子里出政权/ 文化运动也能促进变革
30.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周恩来说:“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了的!”毛泽东赞同地说:“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缓和局势、和平共处,本是我们的口号,现在艾登(英国外交大臣)、尼赫鲁都说了,形势大变了,我们应与一切愿与我建立关系的国家建立工作。”可以从中获取的信息有()
①新中国决定以真正的不结盟作为自己的外交政策②新中国开始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③新中国开始以主动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 罗马法律制度刚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其原因是战争需要平民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他们处于要求政治上得到进步的有利位置,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采取罢工的形式。他们通过平民大会选举保民官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包括写下法律条文,公诸于众,限制任何个人所能拥有的土地的数量。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2)概括材料二中罗马法的法律原则。
(3)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律制度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的原因。
32.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二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金冲及《现在可以更全面评价辛亥革命了》
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2)根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在思想领域的深刻影响是什么?
(3)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结合材料三,分析毛泽东所持观点的原因。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选A。材料主要是分析了英国代议制的问题,材料中“推翻一个老国王”是指推翻了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拥立了一个新国王”是指建立了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实质上是开启了英国主权在于议会的政治格局。2.【答案】C
【解析】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了《告台湾同胞书》,中央政府倡议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即“三通”。故本题选择C。3.【答案】C
【解析】在做本题时一定要注意图片二的“驴象之争”,“驴象之争”典型的体现了美国的政党政治——两党竞争,而其他两幅图片则体现了两党竞争的本质是金钱的竞争,所以从三幅图片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只能是国会与总统选举反映了美国政党政治的本质属性。4.【答案】A
【解析】材料所涉及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即鸦片战争以后,《南京条约》等签订,开放了五口通商,分散了广州的对外贸易,所以选A。5.【答案】C
【解析】材料所述的是在雅典民主之下,领袖人物不是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而是靠人民的喜好而成为领导,所以他们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地位,必须要取悦于人民,这是民主制度弊端的体现,故选C。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要求的是“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此时欧洲共同体已被欧盟代替,排除A、B两项;C项更体现了在多极化趋势加强形势下的国家关系;D项中“两极瓦解”“华约解散”为上世纪90年代的国际关系大事。7.【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由于各州人数多少不一,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大导致地域名额分配不均,所以会出现考生到录取名额多的地区参加考试,A、B、C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8.【答案】D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军费赔偿只是给予英法两国(据《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驻北京使馆区是《辛丑条约》;在华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故A、B、C与题意不符;D项是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条约》的内容之一。故选D。9.【答案】C 【解析】以国家权力为后盾来调节公民社会关系,这正是法律的基本功能。A、D两项是古代世界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工具,但与题意不符,B项发生在西方近代早期,只有C项是古罗马用以协调公民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是正确的。10.【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及1787年宪法的内容可知,体现这一理念的措施是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所以应选D。11.【答案】B
【解析】第一次亚非会议,中国赢得了亚非国家的信任,使得更多亚非国家和中国建交,成为新中国与亚非国家友好的开端,因此正确选项是B。12.【答案】D
【解析】1875年法国共和制政体确立,美国民族解放战争的时间是1775~1783年,D项说法错误。A、B、C三项说法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13.【答案】A
【解析】“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故选A。14.【答案】A
【解析】联系史实可知,红军长征在四川经过的时间长、活动的范围广,B说法正确;四川是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说法错误,且与材料不符;红军在四川境内爬雪山、过草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C说法正确;四川是红军长征的主体地区,D说法正确;故此题应选A项。15.【答案】C
【解析】而A、B符合《天朝田亩制度》。D错误,不符合《资政新篇》,因为它的内容没有立足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无法实行。而C属于该文献的内容,是它的先进性所在,故本题选C。16.【答案】A
【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法正常召开,实际上剥夺了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政治权力,说明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答案为A。B、C、D都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不符合题意。17.【答案】D
【解析】由“进行激烈的‘乒乓球’比赛”可知反映了中苏关系的恶化和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冲突;由“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手持镰刀,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手持铁锤”可知两国领导人政见不同。与中国实行“乒乓外交”的是美国,不是苏联,故选D项。18.【答案】C 【解析】鸦片战争之前,在当时的中英贸易的正常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故选C项。19.【答案】B
【解析】注意材料中“实质”。宗法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逐渐衰落,说明政治关系中的血缘关系逐渐被地缘关系取代。A、C两项只是其表现,D项是原因。20.【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中“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判断出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故选A。易错选B,B说法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D不符合德国的政治特点。21.【答案】D
【解析】陈绍宽说:打日本人是荣耀,但现在中国人打中国人,足以说明当时内战已经爆发,A、B、C三项时间均不对。因此选D。2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54年宪法”“党和政府广泛征求意见”“全民讨论近三个月”等可知,1954年宪法的制定是在广泛征求人民意见和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能够充分地说明其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故答案选C。23.【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本题考查国共第一次合作,“我们只可以一个一个的加入本党(指国民党),不能把一个世界的组织纳入一个国民的组织”等材料信息说明李大钊强调中共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而不是代表共产国际与国民党合作,故A项错误;新三民主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但是李大钊这里强调的是国共合作的方式而非新三民主义,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两党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根据所学,到了抗日战争即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领导合作方式变为“党外合作”,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结合材料信息“因为第三国际是一个世界的组织,中国共产主义的团体是第三国际在中国的支部”,故C项正确。24.【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只要我们有两头牛,就愿意出售一头来资助陛下,但必须通过议会!”表明英国的议会是国家的最高征税机构,但议会并不是最高统治者,所以A项错误D项正确。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C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要交税的是民众,不是议会。25.【答案】D
【解析】材料“诸国人民被戕害、凌虐之城镇,五年内概不得举行文武各等考试。”说明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受到伤害的地区不允许进行科举考试,主要是从心理上震慑中国人,不要反抗外国的侵略,故D项正确;武力震慑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错误;文化侵略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惩办凶手没有体现,故C错误。26.【答案】C
【解析】首先确定第一幅图的对应项为③,再确定第四幅图的对应项是④,这样就能确定正确选项为C。27.【答案】B
【解析】关键是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从表中5种议案两党的意见可知双方有较多分歧,而在奴隶制问题上分歧最为明显,体现了两党在奴隶制问题上矛盾尖锐。同时表中数据并未提到两党谁占据优势的信息,因此选B。28.【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其强调辛亥革命为一段2132年的历史划上了句号,结合所学应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所以A项正确,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是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第一资产阶级政党的建立。29.【答案】D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是孙中山和青年学生关于民主革命和革命的方式的讨论,他们在革命的认识和革命的方式上存在着一些分歧,体现在是真刀真枪的干还是文化革命,结合选项内容可知D符合题意。A项叙述流于表面,没能真正体现题意内容,B、C叙述不符合题意。故选D。30.【答案】B
【解析】“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足以证明新中国的确已经开始以主动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本是我们的口号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艾登(英国外交大臣)、尼赫鲁都说了,形势大变了”则足以证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综上所述答案是B。
31.【答案】(1)约法省刑,崇尚宽简;礼法并用。(2)注重证据的原则;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拷问。
(3)战争需要人民补充人力资源,使他们在政治上的一些权利得到保障;保民官对平民利益的保护;公民大会可限制贵族的利益。(任答2点即可)
【解析】第(1)问,本题考查了西汉初年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汉初……崇尚宽简……约法省刑”“(汉初)法制的指导思想……为礼法并用”作答。
第(2)问,罗马法的原则由材料二“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合理与节制”可知罗马法注重证据;合理有节制地使用拷问。
第(3)问,“罗马法律制度刚建立时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分析:“战争需要平民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通过平民大会选举保民官来保护自身的利益”;“限制任何公民拥有的土地数量”等进行归纳概括即可。32.【答案】(1)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2)民主精神的传承;思想的空前解放。
(3)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解析】(1)要求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对辛亥革命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可以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方面去作答。辛亥革命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金冲及在《现在可以更全面评价辛亥革命了》中评论:“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五四运动对辛亥革命的民主精神的传承;辛亥革命使当时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也对五四运动起了思想方面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并依据材料三中对经济发展的描述可知,辛亥革命促使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并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第二篇: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历史(三)
绝密★启用前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
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历史
(三)试题说明: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试室号、座位号、考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许折叠,考试结束后,收回答题卡和答题卷。
3.全卷页,共21小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题;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面统计表整理自姜涛与卞修跃所著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之初步估计》,该统计表说明()
A. 抗战以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为主B.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C. 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D. 中国战场抗击了绝大多数的日军
2.有学者认为:分封制开创了中央与地方贵族分权管理体制。对于这一说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①贵族分权是指分封的诸侯国 ②这一体制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③中央与地方之间存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④体现了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3.《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趋势开始于()
A. 17世纪后半期B. 18世纪60年代C. 19世纪后半期D. 20世纪中叶
4.在许多情况下,历史的发展是实践推着政策走,观念和政策的更新往往是对事实的追认。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B. 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D.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5.下列各项表述中不属于巴黎公社建立背景的是()
A. 普法战争激化了民族矛盾B. 临时政府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C. 马克思等领导人的策划和鼓励D. 政府军企图偷袭巴黎人民武装
6.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B. 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 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风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 D. 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
7.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A. 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 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 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 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8.一日本学者在2004年对中日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中日战争的认识,90.6%的中国青年学生认为是侵略战争,在日本青年学生中持同样看法的为66.5%;在回答靖国神社是什么样的神社这一问题时,64.8%的中国青年学生认为是军国主义的象征,而71.3%日本青年学生则认为是祭奠战死者的神社。材料表明中日两国学生对上述内容存在历史观念上的差距,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政府长期坚持灌输反日教育B. 日本政府长期忽视历史教育的结果
C. 部分中国青年忘却历史、日本青年扭曲历史D. 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复活军国主义 9.1885年的上海外滩公园明示游览规则,条款规定:“
一、脚踏车及犬不准入内;
三、禁止采花捉鸟巢以及损害花草树木,四、不准人奏乐之处;
五、除西人之佣仆外,华人一概不准入内”。对此现象的反思应该是()
A. 形成平等观念B. 外争权益,内省公德C. 树立规则意识D. 口诛笔伐,愤懑宣泄
10.凯末尔就任总统以后说:“战争结束了,人们以为我们已经达到目的,其实,这才是开始。现在,我们真正的工作开始了。”他所说的“真正的工作”是指()A. 与协约国谈判,废除丧权辱国的《色佛尔条约》 B. 与希腊谈判,收回伊斯坦布尔的行政管理权 C. 与周边国家缔结友好条约或边界条约 D. 从政治体制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将国家引入现代化轨道
1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第四条有规定:“制定海关与贸易的立法,及关于帝国所需赋税立法;规定度量衡与货币制度,以及制定关于发行有保证金的或无保证金的纸币之基本规章。组织统一保护德国海外贸易、德国航运及其航海旗帜……”这些规定()①促进了德国经济迅速发展 ②说明帝国不够重视工业发展 ③有利于巩固帝国的统一 ④表明德国的代议制不够彻底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12.探讨地方史与国家大历史之间的联系是历史研究的视角之一。下列对近现代四川地方史事解读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13.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路德宗教改革的重要相同点是()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③反对教皇权威④主张先定论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14.中国古代,“吏”是贵族或大官随员或职员的通称,秦汉以后,多指没有官位的官府工作人员,但“吏”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 分封制的长期存在B. 官僚政治的弊端 C. 中央集权的削弱D. 相权不断膨胀
15.克利斯提尼时期,五百人会议的职责是向选民大会提供法案,后者每年约集结四十次以履行其职责。被提议的法案可能被通过、驳回或者发回“会议”进行修订。这表明()
A. 五百人会议的职责尚不明确B. 政治决策先有民主再有集中 C. 选民大会实为国家权力机关D. 希腊奴隶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16.2013年是电影诞辰118周年,如果你有幸参加了在其“家乡”举办的电影生日庆典活动,除了可以欣赏到电影大片之外,还可以吃到哪种当地的美味()
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
17.美洲历史上出现了新西班牙、新英格兰、新法兰西等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A. 美洲社会的进步B. 美洲国家的独立C. 工业革命的扩展D. 欧洲的殖民扩张
18.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国政府借以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此举最能反映的历史特征是()
A.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B.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 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19.晚年的牛顿把天体的第一推动力诉诸于上帝,提出“神的第一推动力”命题,致力于对神的研究。这说明()
A. 英国工业革命还不够深入B. 上帝的存在是事物的本原 C. 牛顿的谦虚品格无与伦比D. 宗教和自然科学掌管各自领域
20.1873年,保皇党人麦克马洪继任法国总统。1877年,他解散众议院,但再次选举的议会共和派仍然保持多数,最终麦克马洪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体制”。这体现出当时法国()
A. 实行总统共和制总统权力过大B. 保皇党人再度复辟帝制 C. 议会抵制麦克马洪的违宪行为D. 走向共和的历程曲折艰难
21.那场冲突虽然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但它对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普遍的震撼,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当事国在冲突前后所作出的决定,都是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误入歧途。“那场冲突”是指()A. 古巴导弹危机B. 越南战争C. 朝鲜战争D. 柏林危机
22.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A. 人文主义B. 民族主义C. 天赋人权说D. 三权分立学说
23.秦统一全国后采取的措施中被称为“非常有效且持久的国家统一的粘合剂”的是()A. 确立皇帝制度B. 统一货币C. 统一度量衡D. 统一文字
24.美国学者柯瑞•罗宾认为政治恐惧会使我们树立某种特定政治观念的价值。比如说对内战的恐惧,会期望产生对法制的尊重;对极权主义的恐惧,会期望迎来对自由民主的推崇。按照这一说法,下列事件基于对冷战的恐惧的是()
A.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B. 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的建立
C.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D. 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的通过 25.光绪皇帝的外语老师张德彝,是目击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他在《随使法国记》中记述道:“夫乡勇乏叛,由于德法已和;盖和局既成,勇必遣撤。撤而穷无所归,衣食何赖?因之铤而走险,弄兵潢池(指微不足道的造反)。”该史料()A. 是研究巴黎公社的第一手史料,观点正确可信 B. 有助于国人第一时间了解巴黎公社,促进中法交流 C. 从中国立场和角度,吸取巴黎公社革命的教训 D. 受囿于目击者的身份,未能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性质
26.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智者学派出现,智者运动兴起,这一现象出现的最基本条件是()
A. 古希腊民众彻底摆脱了“神”的束缚B. 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C. 古希腊工商业发达和民主政治高度发展D. 反封建斗争的兴起
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社会等级观念B. 社会群体认同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C.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28.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在1787年美国宪法中,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规定有()①三权分立的原则 ②总统对议会负责③实行责任内阁制 ④总统选举制度 A. ①④B. ①②C. ①③D. ②④
29.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A. 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B. 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 C. “南方谈话”发表之后D.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30.英文电视一词television是由希腊文tele(从远处、远的)和拉丁文vision(看)组成的,它的意思是远距离传送可视画面。电视出现的条件是()
A. 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D.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但其确立经历曲折与反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雅典民主经历发展与辉煌,终于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走向衰落……所遵循的各种原则, 所创立的组织形式以及运行机制, 对西方民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 “总统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每项命令须经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有特赦权;大赦则只能依法律行之……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由国民议会选举的参议员以名单投票的方式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 材料三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弹劾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起责任。”“临时大总统统率全国海际军队……任免文武职员。”“总统得宣告大赦、特赦、减刑、复权;但大赦须经参议院之同意。”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兴衰历程及其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2)联系所学知识,请您判断材料二或三节选自哪一部宪法(法兰西1875年宪法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说明理由。
(3)结合法兰西1875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的实际情况,说明为什么强调这两部宪法只“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在服饰上,明初对于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但至晚明,小康人家“非绣衣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华”(《阅世篇》卷八)。……明初严禁庶民厅房逾三间,但到明后期,则“江南富翁……五间七间,九架十架,犹为常耳……”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四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请回答:
(1)结合明清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材料二反映了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与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这一表现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克服专制王权”又是如何进一步促进英国现代化进程的?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中共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故A项错误;材料统计了国统区的伤亡情况,无法反映中国战场的全貌以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仅仅从国统区的伤亡情况,就可以看出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故C项正确;该统计表也没有反映出中国战场抗击日军的数量,故D项错误。2.【答案】C
【解析】分封制中贵族在受分封的诸侯国内享有较大的自主权,故①正确;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体制是秦朝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故②错误;分封制下周天子和受分封的诸侯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故③正确;分封制下周天子和诸侯权利不存在相互制约和平衡的关系,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3.【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该现象出现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后半期,故选C项。4.【答案】B
【解析】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井冈山,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大大小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直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改造,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粮食生产获得空前丰收,1980年,四川广汉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5.【答案】C
【解析】ABD三项是都是背景,C项不符合史实,马克思虽然赞扬和支持巴黎公社,但认为巴黎公社成立时机并不成熟。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意识注重写意的文人画,是艺术家感情的流露,二是注重写实的宫廷画、民间风俗画等。B项中宋代时期商业经济发达,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7.【答案】D
【解析】斯大林执政时期政府采取提高工业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等方法,牺牲农民利益,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农副产品质量差”“农产品过剩”“市场经济体制”表述错误。8.【答案】C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A项表述错误,故A项错误;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可以看出,中国并不是所有的青年都能认识到日本对中国战争的侵略性,对靖国神社的认识,差距则更大,日本青年得出正确结论的则更少,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部分中国青年对历史的忘记以及大部分日本青年对历史的扭曲,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而D项的结论从材料中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9.【答案】B
【解析】“禁止采花捉鸟巢以及损害花草树木”与“形成平等观念”无关,故A项错误;“禁止采花捉鸟巢以及损害花草树木”体现了公德要求,“除西人之佣仆外,华人一概不准入内”体现了对华人和西人佣仆的歧视,“外争权益,内省公德”符合材料意思,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则带有明显的对华人和西人佣仆的歧视,“树立规则意识”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口诛笔伐、愤懑宣泄”不是近代国人的理智选择同时也不能解决问题,说法有误,故D项错误。10.【答案】D
【解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就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11.【答案】C
【解析】材料对经济立法与规章制度的制定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帝国的统一,不过材料中没有反映工业的发展与代议制的情况,因此可以排除含有②④的选项,选择C项符合题意。12.【答案】C
【解析】维新变法时间1898年,与材料中时间是1910年不符,故A项错误;武昌起义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故B项错误;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主要是南京受到日本侵华的威胁,故C项正确;“一五”计划时间是1953—1957年,故D项错误。13.【答案】A
【解析】欧洲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①、②、③三项都是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路德宗教改革的重要相同点。④项是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说明加尔文比路德思想更激进。14.【答案】B
【解析】从材料“„吏‟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可以看出吏利用职务为自己谋方便,说明官僚政治的弊端,B项正确;封建社会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故A不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C、D两项不正确。15.【答案】C
【解析】据材料“五百人会议的职责是向选民大会提供法案”可知五百人会议职责已经明确,而非尚不明确,故A项错误;据材料“五百人会议的职责是向选民大会提供法案,后者每年约集结四十次以履行其职责”可知政治决策先有集中再有民主,故B项错误;据材料“五百人会议的职责是向选民大会提供法案,后者每年约集结四十次以履行其职责”和“被提议的法案可能被通过、驳回或者发回„会议‟进行修订”并联系所学可知选民大会负责审议并决定法案,实为国家权力机关,故C项正确;希腊奴隶制度说法有误,应为希腊民主制度,故D项错误。16.【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放映了人类的第一部电影;故电影的“家乡”在法国。故选C。17.【答案】D
【解析】“美洲历史上出现了新西班牙、新英格兰、新法兰西等地名”说明当时美洲是欧洲国家殖民地,故D项正确;美洲是欧洲国家殖民地反映当时美洲落后,美洲还没有取得独立,故A、B两项错误;欧洲国家开始在美洲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故C项错误。18.【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程度选择题,上海自由贸易区主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策略,不属于政治领域,故A、C项错误;经济区域化的最终趋势是走向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区域化只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具体条件下的表现,故此举最能反映的历史特征应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故B项正确,D项错误。19.【答案】A
【解析】本题抓住牛顿生活的时代背景和题干中的“致力于对神的研究”。晚年牛顿致力于神的研究,说明当时的科学发展还很有限。B、C两项观点错误;D项从题干中体现不出。20.【答案】D
【解析】当时法国实行的是议会制共和制,故A项错误;材料未出现“复辟帝制”,故B项错误;麦克马洪解散众议院没有违宪,故C项错误;保皇党人麦克马洪继任法国总统,众议院解散后议会共和派仍占多数,说明法国走向共和的历程曲折艰难,故D项正确。21.【答案】A
【解析】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1962年,当时美古关系紧张,苏联希望在古巴部署导弹,以在全球恢复美苏平衡,并估计能在美国发现前完成部署,但很快被美国发现,美国认为苏联是要攻击美国,于是发动封锁,这些都可说是“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从材料“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核战争危险”,亦可知这是古巴导弹危机,故A项正确;越南战争与朝鲜战争是美国失败,不是双方妥协,故B,C项错误;柏林危机发生于1948年,苏联尚未有核武器,故D项错误。22.【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人民主权,故C项正确。23.【答案】D
【解析】本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有效”“持久”“统一”可知,秦统一文字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政令的畅通、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而且秦统一的文字经过数次修改后一直存在到现在,故D项正确;而其他选项只在当时有效并不持久,故A、B、C项错误。24.【答案】C
【解析】《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是在1991年,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的通过是在1992年,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正式宣告结束,故A、D项错误;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的建立是美苏冷战下苏联对美国的反击措施,故B项错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由此诞生,反对美苏两个大国的霸权主义,故C项正确。25.【答案】D
【解析】由“衣食何赖”可以看出,张德彝将巴黎公社理解为为了生计而造反,虽为第一手史料,但观点错误,故A项错误;错误阐释巴黎公社,不利于中法交流,故B项错误;事实上当时中国并没有吸收巴黎公社革命的教训,即没有改善人民生活,故C项错误;如前所述,张德彝并没有认识到巴黎公社的革命性质,故D项正确。26.【答案】C
【解析】古希腊智者运动出现的最基本条件是古希腊政治、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处于奴隶制的民主政治高度发展阶段,加之工商业发达,造就了一批关注人本身的思辨家,他们推动了智者运动的出现。古希腊民众没有彻底摆脱“神”的束缚,A项错误。古希腊处于奴隶制阶段,B、D两项不符合史实。27.【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荣发展,小说反映的是市民的利益诉求和代表了世俗文化发展,所以B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说明社会群体认同推动了明清时期小说的繁意要求,A D两项材料含义并未直接体现,C项说法错误显然小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28.【答案】A
【解析】三权分立的原则防止了专制,保证了民主,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故①正确;在美国总统并不对议会负责,故②错误;美国不是责任内阁制,故③错误;总统选举制度体现了人民主权和民主原则,防止了总统的专制独裁,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故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29.【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可知邓小平的这一讲话是让人们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据此判断当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故A项正确。浦东开发与开放是在20世纪90年代,这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故排除B项。“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化了改革开放,故排除C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初步建立的,故D项错误。30.【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电视的出现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产物,极大的丰富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答案选B,A C D三项与电视出现的时间特征不符。31.【答案】(1)历程: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走向衰落。
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2)判断:材料二节选自法兰西1875年宪法。
理由:总统任期七年;议会采用两院制;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判断:材料三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理由:临时大总统的名称;议会采用一院制;参议院有权弹劾临时大总统;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3)中国:(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一系列捍卫民主共和斗争(或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等)都告失败,民主共和政体没有得到巩固(或答出“相继出现袁世凯、张勋等复辟帝制活动”的可酌情给分)。
法国:法国的民主共和政体并没有因为1875年宪法的颁布而巩固;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认识到还需进行长期的顽强斗争(或在此后的宪法审议中,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不动摇、“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内容写入了宪法之中,从而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的复辟道路)。
【解析】(1)雅典民主政治兴衰历程根据所学知识从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执政时以及材料“雅典民主经历发展与辉煌,终于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走向衰落”来回答。积极影响从雅典民主政治组织形式以及运行机制来回答。(2)根据法兰西1875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来判断分析。(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出现袁世凯、张勋等复辟帝制活动,一系列捍卫民主共和德的斗争失败,民主共和政体没有得到巩固;法国的民主共和政体并没有因为1875年宪法的颁布而巩固,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认识到还需进行长期的顽强斗争。
32.【答案】(1)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清朝设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2)变化:明朝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如服饰和住宅等方面,已经打破了传统礼制的严格限制,出现了追求生活质量与享乐的现象。
原因:明中后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3)表现:明清时期出现早期启蒙性质的民主思想。
联系:明清的早期启蒙思想是建立在明清时期特定的政治、经济基础之上的(或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或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是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反映)。
(4)克服: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开始提供了政治前提。
【解析】(1)根据设问的时间要求“明清”和角度要求“皇帝......独裁”结合所学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变化”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至晚明,小康人家„非绣衣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华‟”“江南富翁……五间七间,九架十架,犹为常耳”作答;第二小问“主要原因”可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一角度思考作答。(3)第一小问“主要表现”由设问的要求“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的)„革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内在联系”可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来作答。(4)第一小问根据设问的要求“英国”“克服专制王权”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可从其对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等角度思考作答。
第三篇: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历史期末试题
2012—2013学年
二、材料分析题(共28分)
21、看图回答问题:(14分)
三、问答题:(共32分)
23、材料:公元2005年4月29日下午3时整,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微笑着伸出右手,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微笑着伸出右手,两只手伸过距离135公里的台湾海峡。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根据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不同时期的相互关系,回答问题。(10分)(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两党合作以后,共同进行了那两项重大活动?(4分)
(2)西安事变后,周恩来到西安谈判的目的是什么?国共两党再一次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果?(4分)
(3)面对今天的台海形势,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2分)
24、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回答问题:(12分)
(1)长征途中召开的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4分)(2)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了那些艰难险阻?(4分)
(3)你觉得红军长征中的哪些精神是你最需要学习的?(4分)
25、2012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战败117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7周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是什么?(2分)
(2)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局部进攻到全面进攻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点?(6分)(3)今年日本又在上演“钓鱼岛闹剧”,你认为怎样解决有利于两国的发展?(2分)
图一: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请回答:(1)根据图一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两件)(4分)(2)从图一到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举出你印象深刻的三个战役?(6分)
(3)这次战争以中国共产党的胜利而结束,你认为取胜的原因有哪些?(4分)
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在到观念层面,中国人每向前迈一步,都异常艰辛,但确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回答:(1)文中所说的“自强”、“变法”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4分)(2)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中,哪些人的思想认识分别达到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各写出一人)(6分)(3)分析“自强”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4分)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 历 史 答 题 纸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28分)
21、(14分)
(1);(4分)。(2);;(6分)。
(3)原因①;
②(4分)。
22、(14分)
(1);(4分)。(2)、、(6分)。(3)
(4分)。
三、问答题:(共32分)
23、(10分)
(1);(4分)。(2)
4分)。(3)
2分)。
24、(12分)
(1);(4分)。(2)
4分)。(3)
4分)。
25、(10分)
(1)(2分)。(2);
6分)。(3)
2分)。
第四篇:2020~2021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一年级生物试题
2020~2021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一年级生物试题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5题,共30分)、多项选择题(第16题~第20题,共15分)、非选择题(第21题~第25题,共5题55分)共三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与丙酮酸的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腺苷三磷酸 D.脂肪酸
2.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B.种子萌发时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降低
C.细胞中的无机盐都以离子形式存在D.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3.如图是细胞质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细胞质膜主要由②和③组成 C.细胞质膜的各种分子都是静止不动的 D.可以选用猪的成熟红细胞制备纯净的细胞质膜
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C.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D.分泌蛋白的合成最先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进行的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在细胞内、外均能催化相关化学反应
B.胰蛋白酶能水解多种不同组织,说明其无专一性
C.加热和使用肝脏研磨液均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二者的原理相同
D.以淀粉和蔗糖为底物,选用淀粉酶、碘液可以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6.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结构简式可写成A~P~P~P,其中“~”表示磷酐键
C.蓝细菌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D.动物细胞中ATP含量很多,ATP与ADP相互转化速率很快
7.如图表示萝卜条质量变化与蔗糖溶液浓度的关系。把相同的新鲜萝卜条放入a、b、c
三个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溶液浓度为a,萝卜条的质量将会减少
B.若溶液浓度为b,水分子不会进出萝卜细胞
C.若溶液浓度为c,萝卜细胞将发生渗透失水
D.一段时间后,在c浓度溶液中的萝卜细胞液渗透压最小
8.关于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次施肥不能太多”,避免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烧苗现象
B.“套种,间作”,使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C.“低温、干燥、无氧条件下储存种子”更能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露田,晒田”,能为根系提供更多O2,促进细胞呼吸,有利于根吸收无机盐
9.某温室大棚栽培西瓜时,CO2不足会引起西瓜苗黄化、畸形瓜增多、产量下降,针对以
上现象所采取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将养牛棚与西瓜棚相连通 B.晚上在大棚内进行补光
C.在大棚内适当施用有机肥 D.白天气温较高时打开大棚换气口
10.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不需要暗反应提供原料
B.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合成1个三碳化合物
C.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均能生成少量的ATP
D.剧烈运动时,人体肌肉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只有线粒体
1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是
A.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 B.间期结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
C.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 D.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
12.下列关于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最早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并创建了细胞学说
B.萨姆纳从刀豆提取液中分离出脲酶结晶,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C.罗伯特森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看到细胞质膜的“暗-亮-暗”结构
D.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13.下列有关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核内DNA越多
B.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C.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和中心粒复制发生在同一时期
D.细胞周期是一个与代谢有关的过程,温度越高所需要的时间越短
1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3种细胞,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各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B.因为各细胞大小不同,所以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不同
C.虽然来自同一人体,但各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完全不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的过程相同
1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B.细胞凋亡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无关
C.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于专门化
D.细胞坏死多为不利因素影响造成的细胞死亡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不得分。
16.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种生物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水溶性物质
B.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C.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D.都是由单体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
17.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基本相似
B.可以模拟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C.膜的组成成分只能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质膜
D.各种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细胞的所有生命活动
18.下列关于物质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
B.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甲液和乙液需混合后再加入
C.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时,溶液由橙色变成绿色
D.用显微镜可观察到花生种子切片中被染色的脂肪滴
19.下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为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核DNA和染色体的含量柱形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B.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8条姐妹染色单体
C.图3中c时期只能表示有丝分裂的末期
D.图3中的a、b时期可分别对应图2和图1细胞
20.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Na+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不同
B.图中某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相同
C.ATP供能促进载体③改变构象,从而完成跨膜运输
D.通道蛋白转运水进出细胞与载体①的转运作用机理完全相同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5分。
21.(11分)下图为真核细胞中3种结构示意图,①~⑩表示细胞内相关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①与 ▲ 相连加强了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的联系。结构⑤主要是由 ▲ 和蛋白质紧密结合而成,在有丝分裂前期螺旋缠绕、缩短变粗形成 ▲。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是 ▲(填序号)。
(2)蛋白质合成活跃的胚胎干细胞中结构③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③小,这表明结构③与 ▲(填序号)的形成直接有关,原核细胞中 ▲(填“有”或“没有”)这种细胞器。
(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 ▲(填序号)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 ▲ 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
(4)下图表示图丙中部分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图中所示生物膜的名称为 ▲,膜中的生化反应伴随着能量转化,其能量形式依次为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图示中能为暗反应提供能量的物质有 ▲。
22.(11分)图甲表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图乙是某实验小组探究不同温度下该植物幼苗释放(或吸收)氧气速率的实验装置,其中水槽中装有完全培养液,温度可控制,CO2缓冲液可确保玻璃罩内CO2含量保持不变。图丙是该小组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其中虚线表示细胞呼吸的相对速率(以红色液滴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表示)。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过程③发生的场所 ▲,X物质和Y物质分别是 ▲、▲ ;光合作用过程中,消耗ATP的是 ▲(填数字序号)。
(2)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图乙实验装置可测量图甲中该植物一种生理过程的相对速率,红色液滴会 ▲(填“左移”或“右移”),测得的数据代表的是 ▲ 的相对速率。若把实验装置中的CO2缓冲液换成NaOH溶液,短期内X物质含量的变化是 ▲。测量图甲中该植物另一生理过程的相对速率时,需要对实验装置进行的处理是 ▲。
(3)结合图丙分析可知,该植物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约为 ▲ ℃,在此温度下,植物幼苗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约为 ▲。
23.(11分)黑藻是一种常见的沉水植物,其叶片薄、细胞内叶绿体多且体积大,液泡无色。某同学尝试用黑藻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Ⅰ: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实验步骤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供观察的黑藻,事先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目的是 ▲。
(2)步骤A中,将黑藻从水中取出,用镊子从新鲜枝上取一片细嫩的小叶,将小叶放在 ▲ 中央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为了防止产生气泡,下列盖盖玻片的方法正确是 ▲。
(3)步骤B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常以细胞中的 ▲ 运动作为标志。
(4)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步骤B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初始状态,与步骤D形成 ▲ ;步骤C与E中,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 ▲ ;步骤D中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内的绿色范围的变化是 ▲。
实验Ⅱ:用新鲜黑藻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下图甲~丁表示实验的几个主要操作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实验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是 ▲。
(6)步骤乙操作中需加入的药品和试剂有 ▲。步骤丙中,滤纸条上出现四条色素带,距离滤液细线最近的色素带的颜色是 ▲。步骤丁收集好滤液后,试管口需用棉塞及时塞严,原因是 ▲。
24.(11分)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取材的时间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实验的最佳取材时间,用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采集洋葱根尖2~3mm。
②把洋葱根尖放入盛有解离液的玻璃皿中解离3~5 min。
③取出根尖,用清水漂洗10 min。
④用苯酚品红溶液染色3~5min,制成临时装片。
⑤在低倍镜下找到分裂期的细胞,换用高倍镜观察、拍照,照片如图1所示。
⑥统计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及观察的细胞总数,计算其比值,作为细胞分裂指数。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洋葱根尖2~3mm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为利于观察到根尖细胞分裂期的各个时期,由图2实验结果可知最佳的取材时间段是 ▲。
(2)步骤②中解离的目的是 ▲。步骤③中漂洗的目的是 ▲。
(3)图1中a~e细胞在细胞周期中的先后顺序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通常情况下,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 ▲(用图中字母填空)细胞所处时期。d细胞所处时期,功能明显增强的细胞器是 ▲。
(4)该实验小组在实验结束后,根据观察结果,绘制了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目之比的曲线,如图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BC段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D→E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②图1中a~e细胞,处于CD段的是 ▲,处于EF段的是 ▲。
25.(11分)淡水鱼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多数人喜爱。鱼类被宰杀后,鱼体内ATP会生成具有鲜味的肌苷酸,但酸性磷酸酶(ACP)会催化肌苷酸分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从草鱼、鮰鱼和鳝鱼中分离得到ACP,并对该酶活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CP可被蛋白酶破坏,其化学本质是 ▲,ACP只能催化水解含有磷酸基团的有机物,说明酶具有 ▲。
(2)鱼类被宰杀后,鱼肉中的肌苷酸含量很快下降,这体现了酶催化作用的 ▲ 性,酶具有此特性的原理是 ▲。
(3)图甲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 ▲、▲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三种鱼类被宰杀后鱼肉鲜味可能保留时间最长的是 ▲。
(4)表乙的结果表明Zn2+能使这三种鱼的鲜味下降速度 ▲(填“减慢”或“加快”)。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分析,在生活中宰杀鱼类后,要使鱼肉的鲜味能保持较长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答出2点)。
第五篇: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模拟试题历史(二)[最终版]
绝密★启用前
广州市香江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高一年级历史
(一)说明:
1、本试卷分为选择部分和非选择部分,全卷共2大题27小题,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3、本卷分“问卷”和“答卷”,本试卷选择题部分必须填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非选择题部分的试题,学生在解答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方框)内,写在其他地方答案无效,“问卷”上不可以用来答题;
4、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答题卡交回;
5、考生解答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如用铅笔作答的试题一律以零分计算;
6、选择题要求用规定型号铅笔填涂,涉及作图的题目,用题目中规定型号的铅笔作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认为:“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就英国而言,其政治制度改变的特点是()A. 和平为主、渐进发展B. 政局动荡、进程艰难 C. 王朝战争、完成统一D. 制定宪法、政党选举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主要是指()A. 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B. 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 C. 与保皇派展开了激烈论战D. 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3.伯利克里执政时代,下列机构成员的产生方式能够体现轮番而治原则的是()①十将军委员会 ②公民大会 ③五百人会议 ④陪审法庭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4.当时的报纸报道:“1871年5月25日,当国民自卫军的战士放弃水堡街的街垒时,突然有一群妇女冲出来接替他们。她们稳稳地端着枪,口里高喊着:‘公社万岁!’”这报道的是()A. 普法战争B. 1871年巴黎人民起义C. 保卫公社的战斗D.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5.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支军队是()
A. 红军B. 新四军C. 八路军D. 解放军
6.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 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B.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C. 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 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7.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朱允炆,攻占都城南京,赶跑了当时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帝宝座,史称明成祖。他虽然成功开创了中国封建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但后来封建史家仍以“篡位”视之,主要是因为他()A. 是以武力夺取皇位的B. 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 C. 违背封建道德规范D. 不符合封建史家的利益
8.下列文字是时人或后人对太平天国运动一些现象的描述,其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是()A. 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
B. 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十指无茧者……或一见即杀。C. 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
D. 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
9.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A. 分封制全面崩溃B. 宗法制荡然无存C. 郡县制初现雏形D. 实行郡国并行制
10.2012年,美国迎来史上最“烧钱”的总统大选,据估计总体花费将达到创纪录的60亿美元。美国的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方式,相继进行“政治献金”,进而谋求政府通过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政策。这说明,在美国()①利益集团对国家决策产生决定性作用②利益集团、政党与国会是美国政治的三大支柱③两党的竞选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内部的政治游戏④两党制是社会各利益集团相互制衡的机制保障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1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文实遵之……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誓词表明孙中山()
①坚决推翻满洲政府,建立民国 ②明确反对帝国主义③不贪恋总统职位 ④追求民族振兴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2.周朝规定同姓不婚。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这样做,从政治角度看()
A. 周王的权力受到监督B. 巩固嫡长子继承制 C. 奠定了世卿世禄制基础D. 有利于巩固周王室统治
13.俄国立宪会议选举于1917年11月举行,诸多学术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布尔什维克得到了城市工人和前线士兵的广泛支持,但俄国社会革命党则获得了来自乡村地区农民的大量选票,使其最终以明显优势胜出。这说明()
A. 给农民分配土地使列宁赢得了民心B. 布尔什维克在广大地区获得了支持 C. 工人和士兵是苏维埃政权的支柱D. 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阶级多元化
14.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 中国军事的落后B. 中国科学落后C. 中国无世界知识D. 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 15.下面是英国输入中国的货物统计表。造成该表所反映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农民穷困,购买力低B. 鸦片走私泛滥,白银外流 C. 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低D. 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16.罗马法是指古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推动罗马法不断完善的因素有()
①平民与贵族的斗争②疆域的不断扩大③居民成份的日趋复杂④为近代法律奠定基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德国宰相()
A. 任期由皇帝决定,并对皇帝负责B. 由皇帝提名,联邦议会选举产生 C. 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和立法大权D. 由帝国议会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18.1935年5月,朱德以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名义颁发《中国工农红军布告》说:“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彝人太毒……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土地革命B. 有利于促进长征的胜利进军 C. 为了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D. 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19.下图漫画的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注:图片为一个渔夫在钓鱼,上面一把剪刀要剪掉鱼竿的钓线。剪刀上的字为“欧洲的干预”。鱼竿钓上来的鱼身上写着“辽东”。
A. 鸦片战争后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 甲午中日战争后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0.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9月14—21日,各机关奏事文书1660件,也就是说,朱元璋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件。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内阁地位提高B. 废除丞相是失误的C. 君主专制加强D. 明代社会问题严重
21.“传教士,恶多端,抗教斗争,起风烟。入直隶,奔津京,发展壮大,势力增。”该事件反映出()
A. 西方侵略开始深入京津地区B. 北方民间反侵略意识增强 C. 西方侵华的手段是传教愚民D. 北方受西方侵略最为严重
22.特里·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而且资本主义越发达,马克思主义越适用,一点也没有过时的感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A. 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B. 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 C. 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D. 只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阶段
23.下图是14世纪法国人为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一书所作的插图,由左至右分别解释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图一反映出君主制就是一人的专制B. 图二反映出贵族制就是少数人专制 C. 图三反映出民主制就是雅典人民统治D. 三幅图反映了古雅典政制的演变历程
24.1844年6月4日,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指出,工人们“毫不含糊地、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厉声宜布,他们反对私有制社会”。材料反映出()A. 起义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 欧洲无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C. 起义的斗争目标设定显然过高 D. 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25.“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
二.非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12分,27题13分,共25分。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恩格斯生前第一次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战斗的无产阶级是能够自己帮助自己的。
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之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只有成了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就是恩格斯所著《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主要思想。——《列宁选集》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圣西门等人的思想与恩格斯的思想有什么异同?(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圣西门等人的思想与恩格斯的思想为什么具有上述异同?(6分)27.地理环境往往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半岛上多山,许多山脉呈西北东南方向贯穿半岛……由于山势陡峭,很难翻越,因此形成一个个地理上相互隔绝的小单位,这对形成多城邦的政治格局有重要影响。——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陆居者以怀土之故,而种种之系累生焉。试一观海,忽觉超然万累之表,而行为思想,皆得无限自由。彼航海者,其所求固在利也。然求之之始,却不可不先置利害于度外,以性命财产为孤注,冒万险而一掷之。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古希腊城邦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7分)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B项是法国政治体制改变的特点;C项是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建立的背景;D项是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2.【答案】D
【解析】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早于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A项错误。B项不符合题干要求。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905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D。3.【答案】B
【解析】伯利克里改革中十将军委员会不向公民开放;公民大会由全体公民组成不存在 轮番而治的情况。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均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方式产生,轮流 执政。4.【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1871年5月25日”“国民自卫军”“公社万岁”,可以得知是保卫巴黎公社的战斗。答案为C项。5.【答案】B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新四军活跃在长江和淮河流域的华东地区进行敌后游击战争,答案选B项;A、D项与“深入敌后”不符;C项主要活跃在华北地区。6.【答案】A
【解析】B项是无关项,材料内容不能反映出密折制度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C项是错误项,内阁只是管理日常事务的,与材料所述内容无关。D项是无关项,故答案选择A项。7.【答案】B
【解析】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不是嫡长子,按照宗法制度他无权继承皇位,所以答案选择B项。朱允炆是朱元璋嫡长子朱标的嫡长子,他有继承权。A项符合材料内容,但不是主要原因,所以排除A项。C项是无关项。D项说法本身不正确,史家修史并不是为其自身利益服务,他应该是服务于他所生存的封建王朝的利益。8.【答案】C
【解析】A中“谓田皆天王之田”说明封建君王意识严重,故A项错误;“或一见即杀”体现封建社会血腥性,故B项错误;“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出自《资政新篇》属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有利于中国近代化,故C项正确;“特权的森严”体现封建等级制度,故D项错误。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中的春秋时期可排除A、B、D三项,A项错在“全面崩溃”、B项错在“荡然无存”、D项是汉初的制度,再从材料的“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判断选择C项。10.【答案】B
【解析】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方式,通过金钱、人数、知识等影响国家决策,干预政治,①“决定性作用”夸大了利益集团的作用,错误;利益集团与政府、政党是美国政治的三大支柱,②说法错误;③④认识到了美国两党制的实质,说法正确。该题选B。11.【答案】B
【解析】从“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可知①正确;从“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可知③正确;从“民国卓立于世界”可知④正确;在辛亥革命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和主张,材料只是要求列强承认民国,可知②错误。故答案选B。12.【答案】D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
“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宗法制的特点,从政治角度看有利于巩固周王室统治,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排除。13.【答案】C
【解析】“但俄国社会革命党则获得了来自乡村地区农民的大量选票”说明布尔什维克并未得到农民的广泛支持,故A、B项错误;从“布尔什维克得到了城市工人和前线士兵的广泛支持,使其最终以明显优势胜出”的信息可以看出工人和士兵是苏维埃政权的支柱,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领导的,俄国社会革命党出现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且其比较激进,且反对社会主义革命,故排除。14.【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失利,是中国军事、科学落后,人才的缺失,无世界知识的结果。全球化强调的是与世界的联系、接轨,从这个角度分析可知C项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干“全球化的角度”不符,排除。15.【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期间及鸦片战争以后,英国输入中国的货物量没有出现迅猛增长,且个别时间还在减少,造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故选D项。16.【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疆域的不断扩大、居民成份的日趋复杂都是推动罗马法不断完善的因素,④为近代法律奠定基础是罗马法的意义,而不是推动罗马法不断完善的因素,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17.【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宰相任期由皇帝决定,并对皇帝负责,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18.【答案】B
【解析】根据所给的时间地点可以知道这个时期红军正处在长征时期,材料中的主张有利于团结彝族,支持红军长征,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不合题意;C选项时间点错误;D选项时间点错误。19.【答案】C
【解析】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后来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故选C项。20.【答案】C
【解析】A项中的“内阁”设立于明成祖时期,晚于题目中的时间“朱元璋(时期)”,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废除丞相制度的弊端及明初社会问题的严重,故排除B、D两项;题目中的信息“各机关奏事......朱元璋......处理”体现了朱元璋废除丞相职位,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的史实。故选C。21.【答案】B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该事件抗击洋教,主要活动地区在京津一带,应该是1898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故B项正确;西方侵略开始深入京津地区是在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A项不符合史实;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资本输出,C项错误;受西方侵略最为严重的是东南沿海地区,D项错误。22.【答案】C
【解析】由“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可知A项错误;“资本主义越发达,马克思主义越适用”说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本质认识的彻底性,不能说明其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故B项错误,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只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阶段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23.【答案】C
【解析】本题以图片形式切入,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由于题干对图片内容做了提示,解答时主要结合选项进行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制并非所有雅典人统治的民主制度,而只是雅典公民的民主制度,故选C。A、B、D都符合图片的内容。24.【答案】D
【解析】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B项错在“欧洲无产阶级”;起义的斗争目标没错;材料中“他们反对私有制社会”说明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故选D项。25.【答案】B
【解析】解答此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如“炮打交民巷”“炮打西什库”反映的正是义和团运动时期,攻打东郊民巷使馆区和西什库教堂的历史事件。所以应选B。
26.【答案】(1)相同:都看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不同:圣西门等人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恩格斯看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2)相同原因: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不同原因:圣西门等人所处的时代,工人阶级尚未觉醒;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工人阶级已经觉醒,他们不但要求改变经济地位,而且积极争取获得政治权利。
【解析】第(1)问需要依据材料一中“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材料二中“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等信息进行概括;第(2)问实质上考查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诞生历史条件的异同,“相同原因”可从两者诞生共同的社会条件进行分析,“不同原因”应从工人阶级的觉悟等角度思考。
27.【答案】(1)特点:数量众多、小国寡民、彼此独立、民主制度比较发达;商品经济发达;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城邦文化。
(2)影响:影响到政治格局、民族性格、经济生活、文化特征、政治制度和文明发展等。
【解析】本题(1)结合材料希腊半岛上多山,地理上形成相互隔绝的小单位,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特点等方面作答。(2)问,注意地理环境会对人类社会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但不能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发展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