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时间:2019-05-14 21:2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一篇: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专题9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热点聚焦

1.教育部2014年8月1日公布《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 “控制上网时间”“低碳环保生活”等近两年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进入守则。不仅如此,热心志愿服务、会自护、懂求救、垃圾分类等实用的生活技巧也在守则中频频亮相。新版守则中“见义勇为”已被悄然删去。取而代之的是对“会自护懂求救”的强调。

2.2014年11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部署促进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让困难家庭孩子拥有美好未来,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3.2014年11月29日是“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第六天,是青少年主题目。当日的宣传活动主要展示了青少年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以及如何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4.2014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意见》规定,有性侵害、出卖、暴力伤害未成年人等7类严重伤害行为的监护人,将被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其监护人资格。该意见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4.新华社2015年1月9日电: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通知》指出,检察机关将强化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立案监督,建立讯问询问未成年人录音录像制度,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考点链接

1.护佑生命安康

(1)未成年人怎样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

①要懂得生命的价值,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②要多学一些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③要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纠正不良行为。④当遭遇危险情境、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要沉着冷静,采取最佳的应对措施。2.法律护我成长

(1)法律为什么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

①未成年人年龄小,发展还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行为能力有一定的限制,其权利更易受到忽视甚至侵害。②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保护就是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明天。③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和行为还存。

(2)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和‚四道防线‛分别是什么?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②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是什么?

①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学生和幼儿园儿童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学校保护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②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和教育的义务及职责。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③社会保护是指社会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社会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④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人所实施的一种专门保护。司法保护在整个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4)未成年人应怎样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①在面临险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冷静、沉着、机智,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②依法进行自我保护,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打官司”是维护合法权益的一种重要方式。(5)未成年人怎样才能健康成长?

①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应该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要求,切实履行保护未成年人的职责,努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②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配合外部保护,严格依法自律,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热点与考点的结合

1.国家依法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说明了什么? ①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维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2.怎样才能减少未成年人受伤害事件的发生? ①国家应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严惩伤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分子。②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各尽其职,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③未成年人要学会运用智慧和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加强校园安全,构建和谐校园,各方面应该怎么做? ①国家:加强并完善校园安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②社会:加强对中小学的安全检查;投入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学校设施的质量;整顿校园周边环境。③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教给学生一些安全自救的知识;完善安全措施;加强治安保卫。④学生: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熟悉各种公共安全标志和救护电话;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

中考预测

一.单项选择题

2014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规定有性侵害、出卖、暴力伤害未成年人等七类严重伤害行为的监护人,将被人民法院判决撤消其监护人资格。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规定()

A.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B.表明未成年人都受到过侵害 C.意味着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差 D.能使未成年人不再违法犯罪

2.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①家庭保护 ②学校保护 ③社会保护 ④司法保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5年2月4日,全国首例由民政部门申请撤销未成年人父母监护人资格案件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法院开庭审理。据此回答3~4题。

3.2014年10月,铜山区人民法院对受害女童小玲的父亲邵某依法作出数罪并罚的判决:判处邵某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小玲的“噩梦”至此终结。这表明()①邵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②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③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④我国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4.2015年2月4日,铜山区人民法院作出审判,撤销受害女童父母的监护人资格,指定铜山区民政局作为女童监护人,立即生效。法院的这一审判,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学校保护 D.司法保护

5.《2014年儿童防性侵教育及性侵儿童案件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以来,性侵儿童的恶性案件在全国各地呈持续高发状态,媒体曝光数量急剧攀升。这说明()①社会中仍存在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②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亟待优化 ③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④必须对未成年人普及防性侵教育,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我国央视动画责任有限公司等20家制作和播出机构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全行业承诺不制作、不播出暴力失度的动画片。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司法保护 D.社会保护 7.20l4年l2月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如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这表明()A.留守儿童的合法权利更易受到意外侵犯 B.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C.留守儿童的辨别是非能力还不是很强 D.留守儿童存在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

8.2015年春季开学以来,徐州市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了校园安全教育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主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有利于保护中小学生的。()A.学校保护 受教育权 B.学校保护 生命健康权 C.社会保护 人格尊严权 D.社会保护 人身自由权

9.未成年人面对可能的不法侵害时,要用智慧保护自己,比如,独自在外遇到陌生的成年人求助,可以这样应对()①涉及人身和财物安全的求助,建议对方找警察 ②不轻易泄露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电话等信息 ③观察对方眼神和讲话语气,冷静分析对方意图 ④问清对方的具体要求,并主动大胆为对方带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因人群拥挤发生踩踏事件,造成36 人死亡亡、49人受伤。这警示我们()①要学会自我保护,掌握自护、自救知识 ②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远离危险环境 ③生命是脆弱的,要珍爱生命 ④要远离公共场所,避免受到伤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思想品德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促进未成年人成长的新闻资讯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甲同学了解到:2014年底,民政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力争于2016年完成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这项工作。

(1)看了这一材料后,小明认为,有了社会保护,我们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了。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小明的这一观点。

乙同学了解到:在20l5年高考报名中,甘肃省出现了一位58岁的‚奶奶级‛考生。她于2015年1月8日顺利通过了该省高考报名程序,在5个月后将和‚90后‛的年轻学子一同上考场为自己的人生逐梦,实现上大学的梦想。(2)这位“奶奶级”考生的行为对你的人生成长有哪些启示?

轮到丙同学交流时,他说他不知道如何获取这些资讯,因此没有准备材料。(3)请你帮他想至少两种获得这些新闻资讯的方法。

12.2014年8月1日,教育部网站就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版《中学生守则》删去‚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等表述,同时提出了‚远离毒品‛‚热心志愿服务‛‚低碳环保生活‛等新要求。(1)你赞同删去“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吗?为什么?

(3)请你为增加“热心志愿服务”“低碳环保生活”等新要求各说出一个理由。

13.材料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自20l5年1月1日起实施,意见规定,有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等七类严重伤害行为的监护人,将被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材料二:2015年1月7日,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一起由区民政局提起的申请撤销法定监护人监护权案件,要求撤销受害女童小玲的父亲邵某、母亲王某的监护权,另行指定合适监护人。据悉,10岁女童小玲被亲生父亲性侵,其父亲因此入狱服刑,其母无论是性侵案之前还是之后,都对小玲不闻不问,已构成实质上的遗弃。这是全国首例申请撤销监护权资格的案件。

材料三:14岁女孩小宋,就读于西安市第34中学,父母离异后曾先后三次离家出走。2014年11月27日,小宋的班主任给小宋的妈妈打电话,询问孩子为什么没来学校。2014年11月27日晚上,小宋的妈妈接到女儿的电话,称自己已随网友到杭州,自己不想回家。2l4年11月29日,小宋的妈妈向杭州警方报警。(1)出台材料一中的意见有何意义?

(2)请你对材料二中小玲父母的行为作简要评价。

(3)针对材料三中小宋的情况,你想对父母们说些什么?

14.喜爱唱歌的小芳初中毕业后梦想上一所艺术学校,一天她在QQ群里看到某艺术学校的一则招生信息,称只要报考该校就可免试入学。她与对方联系后,自称周某的中年男子将他带到一家快捷宾馆,让他填写了一个表格,包括姓名、住址、电话、学生证、身份证等真实信息。

(1)请你设想一下,上述情境会有怎样的结局?

(2)请你指出小牛的做法中存在哪几处安全隐患。

(3)相信你是一位警惕性很高的中学生,请你说说应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5.2015年2月3日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网民在 网上干什么?”围绕着这一问题,九(2)的同学展开了调查,下面是对小明家采访的片段。小明:“我上网偶尔查查资料,主要是交朋友。玩游戏。”对此小明妈妈很担忧。小明爸爸:“我上网主要是利用网络这一自然媒体,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也是珍惜民主政治权利的表现。”小明妈妈也很赞成他的观点。(1)请你从网络对未成年人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引导小明正确上网,解除他妈妈的担忧。

(2)你赞同小明爸爸的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16.下面是蓉蓉上学某一天的“所见”“所闻”“所行”。

情景一:清晨,蓉蓉来到学校,见门口多了一位警察。班主任告诉蓉蓉:‚为了保护学生上下学的安全,我市开展‘社区民警进校园活动’,我校也更新了校园监控设备。‛ 情景二:下午,蓉蓉听了一场法制讲座。法制校长讲述了某中学学生小张受校外‚大哥‛的影响,经常旷课、抽烟、上网吧,父母对此不闻不问。后小张与‚大哥‛一起持刀抢劫时被抓,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情景三:法制讲座后,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为“远离犯罪,怎样做一个合格公民”的班会活动。蓉蓉和同学进行了讨论。

(1)情景一中的这些变化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特殊保护?

(2)结合情景二,分析小张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3)从加强自我防范的角度,谈谈我们中学生如何做合格公民。

第二篇:预防青少年犯罪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预防青少年犯罪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青少年犯罪越发严重,开始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成人化的趋势,尽管社会各界、政府各界相关部门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做了大量工作,但青少年犯罪现象仍非常突出。据统计,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嫌疑人数占当年批捕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0%、51%、38%。青少年违法犯罪越来越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犯罪日趋低龄化。

由于平均青春期的提早,青少年犯罪愈呈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呈明显上升趋势。近三年,人民法院审结的青少年被告人平均年龄分别为22.08岁、19.42岁、17.58岁,在校学生刑事犯罪人数占青少年犯罪人数比例由9.42%上升到16.96%。在刑事案件作案成员中,16岁及以下的已占到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9.84%,有的犯罪团伙中还有十一二岁的成员。

(二)以闲散青少年为主体的犯罪团伙化。

一些闲散青少年喜欢三五成群,在社会容易形成“小帮派”,受社会恶势力人员的教唆、策划和组织,往往实施团伙犯罪。2012年市人民法院审结的青少年犯罪案例中,团伙犯罪案占了90%以上,比成年人高出2-3倍。团伙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对人们安全感的破坏性极大。目前城区有些地方治安状况较差,群众意见大,主要就是一些闲散青少年结成团伙寻衅滋事、聚众斗殴。

(三)作案手段成人化、暴力化。

一些青少年犯罪嫌人反侦查意识强,十几岁的孩子作案前就懂得精心计划筹策,作案后知道伪造现场,作案手段残忍,令人触目惊心。

二、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一个普遍引起关注的问题,只有真正明确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找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良好对策,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原因则成了青少年犯罪研究中的重中之重。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

心理发育未得到相应的引导,存在强烈的自我注意感,盲目自信,缺乏社会经验,而且逆反心理极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冲动,一旦遭受挫折或者某些合理的正当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本能的产生愤恨、仇视反叛心理,情绪易波动,且又难以自我控制,甚至一件小事也容易使他们产生激情,稍有诱发原因,就会触之即发,产生突发性犯罪。

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造成犯罪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同样,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也不是单一的,它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认为,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和缺陷。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所面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

有的家庭父母忙于挣钱而忘记了孩子,尤其是在农村,父母在外打工的比较多,家长无暇、无力承担教育和监护孩子的职责,容易使孩子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染上了坏习性,走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或过分溺爱子女,助长了子女的自私和任性;或简单粗暴,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判逆行为,最终导致犯罪的发生。有的家庭父母不和甚至离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据统计,当前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中有26.6%来自破碎家庭,是健康家庭的4.2倍。有的父母自身行为不端,或道德品质败坏,上梁不正下梁歪,给孩子成长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导致走上犯罪道路。

(二)学校教育存在偏差和缺失。

学校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校教育,可以对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起到弥补和矫正的作用,帮助青少年抵制和消除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但是,学校教育还存在某些不尽如人意的缺陷和失误,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放松甚至是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或者是方法方式过于简单,致使少数学生法律法规意识淡薄,目无法纪。有的学校将学生划分为实验班和普通班,使得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挫伤,失去了进取心和自信心,造成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增重,于是出现了“破罐子破摔”的现象。造成了一些学生的厌学、辍学,流失到社会上形成不

良群体,无所事事,在坏人的教唆下,很容易堕落为犯罪团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有的老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或者姑息迁就,以罚代教,使学生产生逆反甚至报复心理,以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此外,学校对青春期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问题。目前,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基本上仍是空白。而未成年人的青春期基本上都是在学校期间度过的,未成年人进入青春期后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开始对性有所感知,性意识处于从萌芽到日渐明确和成熟的阶段,他们对性的理解具有模糊性,但是由于获得正确性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不畅通,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指导,使得他们在性知识上表现为愚昧无知,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了色情网站及淫秽音像制品等。

(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正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给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不良思潮泛滥,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贪污受贿等一些不良现象较为严重,使部分青少年思想上混乱。渲染暴力、色情、迷信的书刊音像制品屡禁不止,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甚至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催化剂。社会文化的污浊和媒介的误导造成青少年道德滑坡。青少年由于受不良影视和网络文化的影响,长期浸淫于这种不良文化氛围中,青少年就会过多摄入其中传递的错误信息,引起社会化的偏向,使他们的行为失去准则,从而导致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在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中,80%的有上网经历,其中一周三次以上的占45.8%。有的学生在上课时睡觉,晚上就上网;家的干脆吃住在网吧,通宵达旦,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加重加快社会环境的恶化。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导致了社会自力约束和自发发展现象的蔓延,助长了青少年大胆涉足一些对他们不宜的领域,一些青少年因此迈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三、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几点建议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形势严峻,我们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教育挽救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预防体系,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提高家庭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的氛围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影响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父母应从小该给子女灌输正义、道德思想观念,教育子女懂法知法守法,并身体力行。

同时,作为父母要避免教育方法上的误区,比如给孩子观看战争大片,传播正义理念,但孩子的特定年龄阶段是否能够从血腥中看到正义、理解正义而不是对表现为对血腥与暴力的麻木了?因此,对于子女特别是年幼的孩子,传播正义、道德的方法应该更多体现得直观易懂。作为家庭环境的营造者的父母,要认真对待,引起重视,时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不断学习,提高素质。做好孩子生活的榜样,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一个家庭来说,从小就培养了孩子良好的习惯,他的家庭教育就算是成功的。否则,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等他长大了才发现,就晚了,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理。当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孩子学会尊重人,对人有礼貌,而这点却恰恰让我们许多父母给勿视了。试想,一个从来懂得礼貌,又不会尊重别人的人,在生活中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吗?其次就是我们的父母也要不断地学习,不要盲目营造“家庭民主”,要注意如何去爱孩子,要理解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特别是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多给孩子鼓励。不放任,也不死板,既要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父母的温爱,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威严。此外,父母应该多与子女交流沟通,与子女一起开展积极健康的活动。这才是真正和谐、文明的家庭。在青少年心理出现矛盾、人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家庭应该成为一个暂歇和重整的港湾,但是不能成为其逃避责任、窝藏罪行的场所。

(二)学校教育,刻不容缓

青少年将在学校渡过漫长的一段时间,学校对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和性知识教育,已是刻不容缓。针对青少年一般以同学为对象发展团伙势力,学校应该积极预防,充分调查了解,开展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团组织活动,适时组织法制教育专题讲座,转移青少年注意力。而对于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对于情绪突然低糜的学生,要积极开导、体现关怀;对于已经参加团伙的学生,切不可态度蛮横,要切实感化、循循善诱,逐步地使学生醒悟。改变我国现代基础教育中的弊端,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教室,走进课堂。对处于相对无责任年龄

段的青少年来说极为重要。此外,借鉴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经验,可以在学校设置专业的学校社会工活动办公室,接受不良青少年的心理治疗。在学校增设一些有实质性内容的心理辅导课或心理咨询,帮助青少年学生解答各种因生理成熟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指导青少年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切实减轻学业负担,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和内容,客观真实、公正公平评价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让校园、教师、学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

(三)完善法制体系,构筑社会防线

我国在1992年就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又在1999年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现有法律、法规由于线条过粗,规定过于笼统,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比如,我国《刑法》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人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由于执法者将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的宽容理解错误,往往将“必要”情形忽略,很少执行收容教养。而基于青少年“合群”心理,一旦团伙成员有机会相聚,家庭管教很难奏效。因此,本人认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些专门的法律法规,在一定层面上不仅填补了因国外的《少年法》、《少年法庭法》所带来的法制空白,也为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履行关注青少年成长的义务提供了法律依据,为青少年的成长应该有一个健康的氛围提供了法律保障。现实需要全社会的人都要有一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大爱心,需要全社会支持“希望工程”,把那些失学、辍学、生活无着落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长期关心、爱护;要加强社会教育,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发挥综治办、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心理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要举办青少年父母的法制学习班强化法制观念;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的违法犯罪青少年,不要歧视,要做好帮教和安置工作,减少重新犯罪。这才是防治青少年团伙犯罪的根本途径

(四)净化生存环境是重要手段

社会学经典理论认为没有人能够不受他所在的生活环境影响,人的社会化就

是他不断适应现实社会的过程。加强综合治理、净化社会环境,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作为青少年,周围环境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以为,整个社会应该联合起来净化青少年生存环境。一方面注重预防、提早预防,降低对犯罪的治理成本,树立从小预防,从细微处预防观点。譬如青少年生活的社区,需要营造一种清新、干净、文明、活力的环境,给青少年一个清净文明的活动场所,舒缓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压力,让其远离犯罪和不良组织的干扰。继续加大对青少年读物、娱乐场所、网吧、媒体广告的清理整治力度,严厉查处黄色影视、书刊、音像制品和广告,通过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有害信息的控制。另一方面,不能放松对团伙中青少年的矫正,以及对团伙犯罪的打击。执法部门定期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的整顿,同时为了方便工作,派出所应与辖区学校协商,取得支持,在校内设立警务室,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派出所要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法制副校长要定期对学生开展普法宣传,以案说法,警示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三篇:专题关注安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专题四 关注安全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热点材料·聚焦

时事链接:3期P40-42;P54-56;4期P54-P56 材料一:在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主要任务”中,拟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改为“加强校车和校园安全管理”。温家宝总理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的说明显示,此修改旨在更好地回应家长和社会的期待,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材料二:鉴于福州市区部分学校门前斑马线开口离路口较近,学生和其他行人过马路时,跟过街的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存在冲突,易发生交通意外。福州警方综合学生上、放学时段的道路交通状况,会同教育部门论证后,2012年4月16日起在部分学校门前道路设置学生上、放学专用通道,取消不合理的斑马线开口,以保障学生安全过街。

材料三:2012年4月1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2012年第1号预警通知,针对春季多发易发事故特点,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全面落实校园安全防范措施,严防校园伤害事故发生,加强大型集体活动管理。[知识链接] 1.国家为什么要重视校园安全教育(校车安全)?

(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校园的安全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七下P103)(2)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伤害。(七上P92)(3)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严防危险事故发生是保障青少年生命健康权的表现。(八下P26)

2.面对身边的安全隐患,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对青少年的特殊保护,国家设置了哪四道防线?七下P103 请你例举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七下P103 八下P27(1)国家:加强校园安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2)社会:社会应创造条件保障学校安全,如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严厉打击侵犯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3)家庭:父母对未成年人子女尽到保护的义务,用健康的思想、品德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同时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

(4)学校: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严格管理,如开展安全教育课、完善安全设施等。(5)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掌握安全自救的常识和技能。3.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加强“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的教育?(1)对青少年特殊保护的原因(七下P103)(2)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八下P26)

4.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开展哪些行之有效的活动?

如:校园消防演练 安全、法制教育讲座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消防知识讲座(演练)

5.生活中对青少年侵害有哪些?七上第九课P92 6.网络有哪些利与弊?(八上P68、70)如何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八上P72,74-75)7.未成年人接触不良电子信息的危害?(七上P86或八上P70)

8.面对不良侵害,青少年应怎么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七上P94—97,利用法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七下P108—113)

9.作为青少年,如何行使生命健康权(八下P28-31)

典型考例·精讲

[典例1]每年5月7日至13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全国中小学纷纷开展应急避险教育。开展应急避险教育有利于()

A.增强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B.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 C.消除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

[典例2](2010年湖南衡阳)据教育部网站消息,目前教育部发出《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2009年第1号预警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第14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学校安排了社会实践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知识链接]教育部门发出的这一通知,体现了对青少年的什么保护?(2)[社会调查]目前存在哪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安全隐患?

(3)[合作探究]为什么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理由。

(4)[实践提高]在今后生活中,你将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模拟预测·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是小明生活中的几个镜头。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是

①骑自行车抄近道逆行 ②和同学们列队做广播体操 ③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疏散演练 ④和同学们一起在操场慢跑

A.①②③ 8.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2年4月16日起在福州市部分学校门前道路设置学生上、放学专用通道,取消不合理的斑马线开口,以保障学生安全过街。这是因为()

A.未成年人的生命比成年人宝贵 B.未成年人没有生存能力 C.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D.未成年人无任何保护能力

二、非选择题:

2012年3月26日是第十七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各地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打造平安和谐校园。(1)以上材料体现的是对青少年保护的哪一道防线?主要针对来自哪一方面的侵害?

(2)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加强“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的教育?

(3)请你列举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4)为了提高教育效果,打造平安和谐校园,你认为可以开展哪些行之有效的活动?(5)面对不良侵害时,青少年应怎么办?

专题五 实施“两个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

热点材料·聚焦

时事链接:(神

八、天宫)2P5、2P63、2P49、3P5、3P48、3P63、4P43、5P40

(科技创新)1P6、3P63、4P5、4P10、4P16、5P22、5P26 [知识链接] 1.列举近几年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参见时事内容)。2.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九p141-142,P62)

3.体现我国在实施怎样的发展战略?为什么要施这一战略?(九p58-60九p60-62)如何实施这一战略?(九p62)

4.国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说明了什么?

(1)说明国家高度重视人才、重视科技、重视创新,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2)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强大动力。

(3)当今世界,各国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实质,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5.我国应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须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继续加大教育和科技的投入。(3)尊重知识,培养、重奖科学人才。

(4)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5)加强中小学基础教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6.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你准备怎样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出自己的努力?(1)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

(2)自学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现代科技充实自己,提高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3)培养好奇心,善于质疑,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4)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敢为人先。

(5)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典型考例·精讲

[典例] 2012年2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和魔术师般的建筑家吴良镛荣获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表明()

A.发展科学技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B.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C.人才是指受到国家表彰奖励的科技工作者 D.我们青少年都应树立成为国家科技人才的信念

模拟预测·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从 2011年12月27日,由10颗卫星组成的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基本系统试运行,开始向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无偿导航定位服务。这表明我国()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③重视和鼓励科技创新 ④已成为创新型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政府工作报告第三部分“2012年主要任务”中,“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一段,增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体现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①教育决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②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③教育是我国新时期各项工作的中心

④教育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问答题

材料一: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许,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搭乘着“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上又迈出了一大步,是中华民族太空计划的又一重大里程碑事件。

材料二:2011年11月3日1时43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第一次交会对接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无人和载人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

(1)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第一次交会对接圆满成功说明了什么?

(2)神舟八号的发射成功,对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有哪些?

(3)国家为什么要倡导增强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我国应该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5)中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四篇:加强德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加强德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李岚清在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第六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和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6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党建和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继续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李岚清指出,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代表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是否能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李岚清充分肯定了近几年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教育战线党的建设和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如何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党建和德育工作,李岚清要求,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用这个理论统一思想,教育师生,指导工作;要把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始终贯穿于党建和德育工作之中;要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把德育的总体目标与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的德育要求结合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要重视利用我国特有的革命传统和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德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把实现德育总目标与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结合起来,把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在人民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革命传统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要加强实践环节,联系社会实际,把德育理论的灌输教育与活生生的现实教育结合起来;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组织学生适当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作为一门必修课。

李岚清指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德育意识、教育方法,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教育实效。校长、书记都要重视德育工作,具备正确的教育思想,懂得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在实际工作中克服“两张皮”的做法,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管理、后勤等工作之中,不重视德育工作的学校领导是不合格的领导。他说,教师的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只教书而忽视育人的教师不能算合格的教师。

当前要特别重视师德建设,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是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终生的。

李岚清强调,关心和支持学校党建和德育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都要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抽出足够的精力,关心和支持学校党建工作和德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力度。宣传、理论、文艺、影视广播、出版、新闻界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作品引导青少年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倡导青少年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文化、出版和工商管理部门一定要继续加大查禁力度,杜绝精神毒品的流传。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指导家长施行正确的家庭教育,适应现代化教育和现代化社会的要求。街道、居委会等组织要努力建设良好的社区环境,负起青少年学生校外德育工作的责任。

李岚清要求教育战线的党建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休干部和职工,都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江泽民最近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以这个讲话为指导,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我校为实现“创办全面特色的一流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的高素质人才”的奋斗目标,紧紧抓装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机遇,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在促进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发挥出德育工作的特殊功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加强德育的组织和思想建设,促进教育转轨。

1、建立分层管理机构,实行逐级负责制。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委员会,由校长亲自挂帅,统管全校德育工作。设置政教处,负责抓日常工作。健全年级领导小组,实行党、政、工、团各部门负责人蹲年级管理。科任教师一-班主任一 -年级组长一一政教主任——校长逐级负责,为促进教育转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努力提高全员抓素质教育的意识。全校教职工人人结交一位后进生作朋友,作为素质教育的“试验田”。通过实践,每年写一篇抓素质教育的文章,参加德育论文评优、理论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学校定期表彰奖励“三育人”先进个人。这样,不仅促进了教师自身提高素质,也扭转了德育干部孤军作战的局面,形成了全员都抓

二、做好养成教育,促进教育转轨。

养成教育是培养素质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促进教育转轨,必须狠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我们抓这项工作已形成三种教育机制:

一是引导机制。

1、引导做合格的一中学生。每届新生一入校,及时组织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观看“规范”录像片。学校把九月份定为“尊师爱校月”。组织观看校庆录像,参观校园建设和校办工厂、校史展室,瞻仰首任校长陈天人先生的纪念碑及周围历届校友所立碑形成的碑林,教学生学唱一中校歌,倡导弘扬“崇德重学”的好校风,使学生牢记校训,踏看层层台阶登攀。

2、引导学生学雷锋,创三好,争先进。把三月份定为“学雷锋活动月”,广泛宣传雷锋事迹,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积极探索谑谐活动的新途径。二是约束机制。

1、进行遵纪守法和安全教育。学校先后制定了“考勤制度”、“课堂常规”等制度。每学年在五月和十一月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举行遵规守纪竞赛,并严肃处理个别违纪生。

2、占领校外阵地。为了减少社会环境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近几年,我们先后制定了"关于学生寒假活动的要求”、"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等,对校外借宿生提出了“约法七章”,开展了“都市意识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都市意识,促其做文明市民。

三是激励机制。

定期对学生进行品德评定,将结果记入学籍档案,作为升学推荐、评优的依据、经常利用班会、校会表彰奖励先进个人,举办专栏宣传优秀学生的事迹,每年召开一次隆重的“奖学金”颁奖大会,初步形成了具有一中特色的激励机制。”

三、狠抓主旋律工程,促进教育地位。要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就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而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德育的主旋律工程,是实现教育转轨的又一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着力抓了三个方面:

1、让学生“唱主角”,发挥主体作用。学校健全了升国旗制度,实行各班轮流护旗,开展祖国优秀班会竞赛,由学生独立设计,自己主持,召开“爱我中华、爱我长安”演讲会,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使教师当好导演,发挥主导作用。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组织观看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录像带、百部爱国主义影片,教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开展“学历史、知国情、爱祖国”征文竞赛,“爱校爱国知识”竞赛,参观陕西省地质博物馆、航空馆和科技馆等。

3、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名人效应,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近年来,先后聘请郝书田、李沙玲等10多位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学生的校外辅导员,邀请朱宁昌博士、故事大王周竞国家一致演员孙飞虎等各界名人来校作报告,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四、加强家校联系,促进教育转轨。

1、手册联系。学生手册记录着学生的表现和成绩,是建立家校联系的重要工具。学期结束时,由班主任填写手册,让学生带给家长,征询意见,接受监督。新学期初,家长签名并附意见,开学报到时交给老师存查。

2、询问联系。班主任经常采用家访、信函、电话等方式访问,每学期做一半学生的家访,保持同学生家长联系。

3、会议联系。各班都设立了家长委员会,每学期期中召开一次恳谈会,还邀请学生家长代表来校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素质。

4、卡片联系。建立“家校联系卡”,作为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几年来,利用卡片传递家校之间的教育信息,联络双方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素质的新气象。

第五篇:严防校园欺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严防校园欺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南阳市西峡县城区一中

张清峰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屡禁不止,触目惊心的各类事件在舆论的持续发酵下成为社会的焦点。校园欺凌不仅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冲击着社会道德底线。鉴于校园欺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016年5月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特别下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治理的通知》,2017年3月1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校园暴力”均被两高报告提出。可见,严防校园欺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我们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作为一线教师,尤其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要重视一下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健康,促使起健康成长。在此,我们要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1、定义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多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

2、主要表现

语言欺凌,起侮辱性外号,造谣污蔑等;力量暴力,打架斗殴、抢东西、强索钱财、毁坏物品等;心理欺凌,孤立、侮辱人格对学生精神造成侵害等。

3、呈现特点

多样性---对象多样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人员呈现低龄化。形式多样性:生理侵害、人格侮辱、心理伤害、网络传播等等

群体性---施害方、施暴方往往是两人以上,当事双方在实力上不对等。

隐秘性---由于校园欺凌多发生在课堂外,施害(施暴)方在选择作案时间、地点上较为隐秘,且事件发生后,多数受害学生选择沉默,从而使此类事件不可预知。反复性(演进性)---已知的校园欺凌事件多具有反复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害次数和程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严重性---不管是校园欺凌还是校园暴力,都会对受害学生造成肉体或者精神上的伤害,构成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人格发展(常常逃学、对老师不恭敬、寻求黑社会报复等)。

二、校园欺凌的危害

1、对于学校和老师的影响

校园欺凌事件会扰乱学校和老师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同学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如果一个学校出现校园暴力事件,学校的社会负面影响巨大,学校名誉受损,家长就怀疑学校校风,不信任教师,教师也会对学生有成见,学校生源也会大大受损,学校的升学率因此会大大降低,一切恶性循环就这样开始了。

2、对家庭的影响

校园欺凌事件双方家庭会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折磨,家人身心受害,生活被扰乱。大家知道,一个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无价的,“以损害他人生命和健康为目的的欺凌行为”是一种最昂贵的消费行为,为此背上成千上万的债务,这都不是什么道听途说的故事,这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

3、对被害者的影响

校园暴力,不管是语言上的,还是行为上的,都会影响被害人的身心健康。轻者造成被害者身体的损伤,时间长了可以恢复,但是严重的,会使被害人遭受心理的折磨,构成心理问题影响人格发展,产生厌学、逃学、抑郁,甚至自残、自杀等等。还有一种情况,被害者如果在忍无可忍之时,往往会采取比之前更严重的暴力手段,伤害甚至杀害施暴者,被害者变成了新的施暴者,这就是所谓的“二次伤害”,4、对施暴者本人的影响

(1)施暴者实施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校园暴力,语言也好,行为也罢,会备受对方的指责,失去朋友和同学,失去老师的信任和家长的关爱,如果再不反思、改正,慢慢地,会被社会遗弃。

(2)施暴者的施暴行为,轻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罚款、行政拘留,重则构成刑事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施害学生身心不成熟,易冲动。

一个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理和心理也会逐渐发展。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的认识能力、自控能力和辩别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辨别对错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薄弱,很难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处理问题时极易冲动。

2、不良交往,极易形成伙伴集团。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开始选择和同龄人交往并融入群体里面,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不再是学生的模仿对象,为了在群体里面占有一席之地,学生往往会选择被同化。而未成年人的思想往往很不成熟,如果受到不良团体的挑拨和唆使,很容易就会实施犯罪造成危害后果,并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不具有罪恶感。

3、虚荣心,爱模仿,特别要“面子”

这个时期的学生,虽然心智不成熟,但急需证明自己,期望别人把自己看成大人,爱出风头,喜欢逞强,希望当“老大”,极其容易用暴力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满足经济上的现实需求和心理上成就感。

4、法律意识淡薄

在很大程度上,实施欺凌、暴力行为的学生大多法律意识是十分淡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实施这种行为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和责任。

如:有位学习不错的女同学说 “我真想找人狠狠打她一顿,就是被发现了,大不了赔她几万元钱,有什么了不起的”

5、受害者忍气吞声或以暴制暴

如:某校初中学生袁某与同校学生徐某等人解决纠纷,被徐某一方殴打后,怀恨在心,一天放学后看到同校学生张某等人,误以为张某也是徐某一方的人,遂与其他五人持铁管追赶张某至一胡同内,对张某拳打脚踢,其中一人持铁管将张某打成重伤。

(二)外界因素

1、家庭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子女易形成不良的个性品质、产生反社会的越轨行为。暴力家庭极易让孩子学习、模仿父母的行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很有可能在日后出现暴力行为。过度宠爱孩子养成了骄横、贪图享乐、唯我独尊的性格。家庭破裂易形成孤僻、冷漠、偏执、好斗的心态。

2、学校因素---应试教育、教育方法欠妥、对后进有偏见、不当的体罚、监管不到位、不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出事急于息事宁人等,均可能导致校园暴力的产生。

3、社会因素---暴力文化的泛滥,虚拟世界的诱惑,社会不正之风(周边环境恶化),大众传媒(过度再现犯罪情节)的影响等。

4.司法因素---法律惩罚轻。法律对于小暴力的惩罚轻,施暴者犯罪成本低使其产生侥幸心理。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学生认为未成年人即便是犯罪也会被宽恕或者由父母私了,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更容易使他们心存侥幸或者暴力升级。

三、预防校园欺凌的举措

1、学校和思想品德教师的责任

(1)学校要采取各种措施防范惩罚校园暴力,是非常关键的举措。比如制定专门的校规校纪,对于暴力发起人,坚决予以处分,情节严重者开除处理,暴力事件参与人与发起人处以同等的纪律处分等。(2)班主任教师和思想品德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安全教育和普法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传递法律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3)思想品德教师要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4)班主任教师和思想品德教师要教育孩子远离暴力游戏、暴力动画片及影视作品。引导孩子正确的运用网络,杜绝沉迷其中。

(5)各科任老师要注重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其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应付出更多关注,避免产生自卑、孤僻性格。批评教育孩子时,不要采用过激的言语和行为。否则无形中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良的榜样。

当然,预防校园欺凌,家长要承担相应教育和监护的作用,如注重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强化监护责任。

总之,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预防校园欺凌是全社会的责任,首先公检法部门责无旁贷,其次各类文化传播、大众娱乐消费场所也有义务,只有学校、家庭和全社会多管齐下,才能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再次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远离暴力、健康、快乐、向上|成长的环境!

下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008年以来,我局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主线,以整治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校园周边电子游戏厅、音像制品零售出租摊点为重点,创新管理与教育引......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当前青少年成长环境面临诸多挑战,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的黄金时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然而,新时期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却不容乐观,......

    关注中小学生性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注中小学生性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人类向着更高水平进步。随着物质条件的优越、富裕,特别是物质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明显提前,他......

    家长学校 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案例

    家长学校 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案例 多年来,省教育厅关工委根据省教育厅的工作部署,主动作为,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办好家长学校,有力推进全省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工作,为提高家......

    加强乡村少年宫建设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加强乡村少年宫建设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城头镇中心小学“琴书苑”乡村少年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乡村少年宫建设是为农村孩子搭建不断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平台。......

    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的生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伟大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腐朽思想和西方各种思想文化交错......

    感受星期天快乐生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感受星期天快乐生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杭州市余杭区南苑街道新城社区 余杭区南苑街道新城社区位于临平商贸城,面积1.19平方公里,共有17个居民小区组成,居民户数3629户,人口900......

    发挥“五老”优势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发挥“五老”优势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泰兴市蒋华小学 我校关工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五老”优势,深入开展关工委工作,构筑了“党支部统一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