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秋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提纲
第1课 古代埃及
课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⒈古埃及国家
⑴产生:约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出现了若干个奴隶制小国家。
⑵统一:约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新王国时期是古埃及的兴盛时期。古埃及国家实行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国王称为法老。
⑶衰亡:新王国之后,古埃及国力逐渐衰落,公元前526年被波斯所灭。⒉神奇的金字塔
⑴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古埃及现存金字塔集中分布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和萨卡拉一带。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⑵地位: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⒊象形文字、天文和历法
⑴象形文字: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他们把象形文字写在纸草上,或铭刻在石碑或石柱上。⑵天文:古埃及人已知道43个星座的位置,并绘制出星座分布图。⑶历法:古埃及人制定了太阳历,第2课 古巴比伦王国
课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⒈两河流域的早期国家
⑴起源: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是古代西亚文明的摇篮。
⑵产生: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两河流城南部出现了苏美尔人建立的为数众多的奴隶制国家。⑶统一:阿卡德王国在两河流域建立了最早的统一国家。⑷分裂:公元前2006年,两河流域陷入分裂之中。⒉古巴比伦王国
⑴建立: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在巴比伦城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它是西亚文明的典型代表。
⑵统一: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时再度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⑶繁荣:汉谟拉比时代,两河流域的社会经济、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⑷衰落:汉谟拉比死后,古巴比伦王国走向衰落,公元前1595年,被北方入侵的民族所灭。⒊《汉谟拉比法典》
⑴制定:为加强对统一王国的专制统治,汉谟拉比编订了《汉谟拉比法典》。
⑵概况: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一个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序言宣扬国王的权力是神授予的,颂扬汉谟拉比的丰功伟绩。结语昭告天下,表明法典奉神的旨意保护民众,立法公正,要传之久远。法典正文对等级制、奴隶制、土地制、租赁制、雇佣制等都作出了具体法律规定,以保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⑶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时期两河流域地区的社会面貌。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也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⒈古代印度国家
⑴起源: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孕育了古老的印度文明。⑵产生:雅利安人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印度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印度进入“列国时代”。
⑶统一:公元前4世纪中叶,摩揭陀建立了统一的孔雀帝国,在阿育王时代国力鼎盛,佛教盛行,疆域囊括了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⒉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⑴概况: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作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的地位和权力,是特权等级。第二等级刹帝利是世俗统治者,主要掌管国家军事和行政权力,也是特权等级。第三等级吠舍是具有自由身份的平民,是劳动者等级,多数人无政治权利。第四等级首陀罗是为前三个种姓服务的小生产者,从事被认为低贱的职业,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⑵特点: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不可逾越。严禁低级种姓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
⑶影响: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⒊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⑴创立: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他被称为“释迦牟尼”。⑵经典:佛教的经典统称为三藏。
⑶教义:佛教宣扬因果报应,提倡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主张“众生平等”。
⑷传播: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佛教被宣布为国教。公元前1世纪末,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佛教还从印度传到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第4课 古代希腊
课标: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⒈希腊城邦
⑴起源: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约公元前2000年,爱琴海中的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锡尼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克里特和迈锡尼的古老文明被称为爱琴文明。
⑵诞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地区兴起了众多奴隶制国家,其中雅典和斯巴达是其中最著名的城邦。
⑶雅典和斯巴达: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繁荣,奴隶制度充分发展。雅典工商贸易兴盛,是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最繁荣的城邦,也是希腊的文化中心,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斯巴达是农业城邦,由少数贵族掌权,斯巴达的男子以武士为职业。⒉ 雅典民主政治
⑴建立: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使雅典走上了民主政治的道路。
⑵发展: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城邦政治更加民主化。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掌握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机构。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⑶实质:它是建立在雅典国家对奴隶专政基础之上的民主,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妇女和在雅典的外邦人不享有政治权利,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拥有公民权的少数人;民主只在雅典城邦内部实行;奴隶毫无权利可言)。
⑷衰落:公元前4 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⒊亚历山大帝国
⑴建立: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灭掉了波斯帝国。经过10年的征战,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⑵贡献:亚历山大一方面极力向东方传播希腊文明,建立希腊移民城市;同时又吸取东方的文明成果,鼓励东西方人通婚,促进民族融合。他还开辟了由亚洲到地中海的商道,增进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为200年后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
⑶影响:亚历山大帝国开创了西方文明东传的所谓“希腊化”时代,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了条件。
第5课 古代罗马
课标: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⒈罗马共和国
⑴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奴隶制城邦共和国建立。共和国早期,设立了平民保民官,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平民获得了一定的权力和保护。罗马共和国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最高的官职是执政官,贵族奴隶主掌握着国家政权,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
⑵发展: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并向外扩张。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取得了整个地中海的霸权,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强大的奴隶制国家。这一过程中罗马奴隶制度充分发展。⒉罗马帝国的繁荣
⑴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他被称为“元首”,后又被尊为“奥古斯都”,实际上成为罗马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⑵发展:公元2世纪,罗马将地中海变成了它的“内湖”,成为版图空前辽阔的强大帝国。罗马帝国前期呈现出所谓“罗马和平”的局面,成为欧洲奴隶制社会最辉煌的时期。⒊帝国的分裂
⑴背景:进入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社会经济衰退、政治混乱、人民起义、外族入侵,爆发了全面危机,史称“三世纪危机”。它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制度,使罗马帝国日渐走向衰落。
⑵分裂:395年,罗马帝国最终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首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第6课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课标: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代文化的成就。⒈史诗与戏剧
⑴史诗: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学之始。《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诗构成,描写的是有关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相传由盲诗人荷马根据民间流行的迈锡尼时代的故事和神话传说整理汇编而成。《荷马史诗》反映了处在人类文明童年时期的希腊社会面貌,是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
⑵戏剧:包括悲剧和喜剧作品。歌颂英雄主义是希腊悲剧鲜明的主题。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希腊戏剧的典范。⒉建筑与雕塑
⑴建筑:古希腊建筑盛行大理石柱与雕塑相结合的柱廊式风格。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这种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古罗马建筑与希腊建筑风格颇相一致。万神殿是最著名的大理石神庙柱廊建筑。罗马斗兽场是最宏大的竞技场建筑。⑵雕塑:古希腊雕塑主要以人体为题材,作品多是裸体的人像和神像,注重表现人体的强健与心灵的健康。代表作品有《掷铁饼者》《米罗的维纳斯》和《拉奥孔》等。⒊数学与历法
⑴数学:古希腊罗马的自然科学是欧洲科学发展之始。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古代数学的伟大成果,欧几里得还建构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内容,使几何学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
⑵历法:恺撒时代,罗马吸取埃及历法成果,制定了儒略历。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时期,对其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历法称为格列历。20世纪初,它成了国际通用的公历。
第7课 法兰克王国与西欧封建制度
课标: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⒈法兰克王国
⑴建立:481年,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是最大的封建国家。
⑵查理·马特改革:公元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实行土地分封。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等不同爵位的封建主等级。各封建主之间以封君与封臣关系依次隶从,构成一座封建等级金字塔,塔的最底层是农奴。公元9世纪,封建等级制度在西欧开始确立。⑶强盛:在查理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国力强盛,地跨西欧、中欧。公元800年,罗马教皇授予查理“罗马人皇帝”的称号,称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被称为查理曼帝国。
⑷分裂: 843年,帝国一分为三:西法兰克、中法兰克和东法兰克,分别奠定了法、意、德、国家的雏形,到9世纪后期,逐渐发展成为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三个国家。⒉西欧封建庄园
⑴兴起: 9至13世纪,封建庄园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遍布西欧各国,庄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
⑵概况:封建庄园盛行农奴制度,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封闭保守,是中世纪西欧农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⑶衰落:11世纪以后,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庄园经济逐渐衰落。⒊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⑴兴起:公元 1世纪,基督教便在巴勒斯坦兴起。基督教宣扬上帝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耶稣是“救世主”;后来又宣扬忍耐服从、君权神授等思想。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组织是教会。4世纪末,基督教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
⑵传播:从5世纪末开始,日耳曼国家纷纷崇奉基督教,并采取种种方式加以推行。基督教成为欧洲、特别是西欧民众普遍信奉的宗教。
⑶影响:①教会组织遍布西欧各国,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堡垒。②使日耳曼人实现了从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跨越;使西欧有了相对统一的宗敦信仰,中世纪西欧形成了具有鲜明基督教色彩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
第8课 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标: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⒈西欧城市的兴起
⑴兴起: 11世纪前后,西欧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手工业者和商人在交通要道、江海口岸或教堂、城堡附近聚集起来。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⑵发展:西欧城市都建立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完全受封建主控制。城市居民为摆脱封建主的控制,不断进行反对封建主的斗争。他们通过赎买或武力斗争取得了自治权。为了防止行业竞争,保持行业垄断,手工业者结成同业的行会组织,按行规从事生产。商人也组织行会,称商人公会。⑶代表: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等。
⑷影响:城市的兴起,经济上促进了商品的交换和流通,政治上使市民阶层成为一支新的社会力量,文化上为学校的兴办创造了条件,对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⒉巴黎大学的建立
⑴建立: 1160年,巴黎大学建立,它是在巴黎圣母院教会学校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巴黎大学是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典型,学校行政和教学自主管理,订有成套的教学规章制度。⑵影响:巴黎大学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成为近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源头。⒊牛津大学的创办
⑴建立:1167年,牛津大学创办。13世纪初,成为自主的大学。其早期办学模式仿效巴黎大学,采用它的教学制度和学位制度。
⑵发展:13至16世纪,牛津大学坚持以人文科学教育为核心,倡导培养精英人才的办学理念,发展建立了多个学院,形成了独特的学院制办学形式。并逐渐成为了一所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⑶影响:欧洲早期的大学传播古典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为此后西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第9课 拜占庭帝国
课标: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⒈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⑴形成:罗马帝国分裂形成的东罗马帝国史称拜占庭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拜占庭帝国逐渐实现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化。
⑵强盛: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是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疆城地跨欧、亚、非三洲,政治、经济、文化出现全面繁荣。首都君士坦丁堡被西欧人视为人间天堂。
⑶衰亡:11世纪以后,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十字军和入侵民族的侵扰,使帝国的大片领土被蚕食。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土耳其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改君士坦丁堡为伊斯坦布尔,并将其作为首都。⒉《查士丁尼法典》
⑴颁布:为巩固君主专制和帝国的统治秩序,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编订成一部大型的法律典籍《查士丁尼法典》。⑵影响:《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这部法典不但是对罗马法的总结,而且成为后来欧洲国家立法的基础。⒊拜占庭文化
⑴形成:拜占庭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渗透了基督教文化的精神,吸取了古代东方文化的营养,形成了融汇东西的拜占庭文化。
⑵文化中心: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的文化中心。
⑶特点:拜占庭文化典雅多彩,内容丰富,文学、史学、建筑、艺术成就辉煌。如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普罗可比的《战争》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索菲亚大教堂体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征。
⑷影响:拜占庭文化对中世纪西欧文化的演进,特别是对后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对东欧的文明开化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10课 日本大化改新
课标: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⒈大化改新
⑴背景:公元5世纪左右,大和国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7世纪中叶,日本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专权,大和国统治出现危机。为了打击贵族,挽救危机,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拥立孝德天皇,建年号为“大化”。
⑵开始:646年,中大兄皇子以天皇的名义发布诏令,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⑶内容: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⑷意义:大化改新为经济和文化发展创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改变了日本的国家性质,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此后,日本的国名正式更名为日本国)。⒉武士与武士集团
⑴形成:8~10世纪中叶,庄园制度在日本逐步确立起来。贵族豪强为争夺土地,保护庄园,建立起私家武装,其中部分人以武为业,逐渐形成武士阶层。
⑵发展:11世纪初期,武士阶层不断发展,形成超越庄园范围的地区性武装集团,即武士团。1192年,源氏集团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从此,日本进入了幕府统治时期。
⑶衰落:13世纪末,镰仓幕府日趋衰落,此后,日本相继经历了室町幕府、德川幕府时期。德川幕府的统治在1867年明治维新前夕结束。
⒊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大化改新开辟了日本文化发展的新时代,日本诸方面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吸取儒家学说,提倡“儒道”,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开办学校。日本还借用汉字创造日本文字。大化改新后,留学唐朝的日本学者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楷书、草书创造出标音字母——假名, 形成汉字、假名并用的独特日本文字体系。大化改新以后,中国流行的佛教也传入日本。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涉及许多领域,以致日本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唐朝文化风格。
第11课 阿拉伯帝国
课标: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⒈伊斯兰教的创立
⑴创立: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宣扬崇拜天神安拉,安拉是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伊斯兰教的信徒称穆斯林,他们奉穆罕默德为“先知”,奉《古兰经》为经典。其教义为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⑵传播: 622 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630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迫使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此后,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得到迅速传播。阿拉伯帝国建立后,伊斯兰教随之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⑶影响: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各部落迅速走向统一。到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大体完成。⒉阿拉伯帝国
⑴形成: 8世纪中叶,阿拉伯国家形成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大帝国。
⑵统治: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哈里发独揽国家的军政大权,又是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古兰经》的教条是国民必须遵守的法律。
⑶灭亡:1258 年,蒙古人西征攻陷首都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⒊阿拉伯文化
⑴形成:阿拉伯人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取亚非古国文明的营养,融汇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精华,创造了兼容东西方文明的阿拉伯文化。
⑵成就:文学上,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品《一千零一夜》。天文学上,花刺子密编制了阿拉伯最早的天文表《花刺子密历表》。
⑶贡献: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将东方文化成果传到欧洲,其中包括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印度发明的0到9的数字符号(后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等,对促进欧洲社会经济发展,摆脱中世纪的神学愚昧起了积极作用。
第12课 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
课标: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⒈动力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扩大
⑴动力技术的进步:14~16世纪,西欧动力技术出现重大变革,风力、水力等自然力取代人力和畜力成为新的生产动力。生产动力和生产工具的重大变革,使西欧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进步。
⑵社会分工扩大:动力技术的变革促进了生产的专门化趋势,导致社会分工扩大,包括行业性分工扩大和地区性分工扩大。社会分工的扩大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为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提供了物质基础。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
⑴手工工场的产生:约在14世纪末,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16世纪,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在西欧各国流行,英国成为手工工场最兴盛的地区。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工场内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
⑵租地农场的出现:15~16世纪,英国、法国、尼德兰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使农场的经营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
⑴产生: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欧社会产生了两个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⑵特点: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者。新兴无产阶级既反抗封建贵族的奴役统治,又反对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是近代无产阶级的前身。
第13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标: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⒈西欧的文艺复兴
⑴兴起:
14、15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开始,在西欧掀起了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
⑵实质:文艺复兴的实质并不是复古,而是新文化思想的创新——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⑶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即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⑷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
⑸影响: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孕育了西欧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条件。⒉但丁与《神曲》: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杰出的文学家,被誉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是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他的代表作是长诗《神曲》,它揭露了教会的黑暗,热情地歌颂了现世的生活,歌颂了爱情,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批判。⒊达·芬奇与《蒙娜丽莎》: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画家,与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他的代表作品有《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蒙娜丽莎》对人和人性作了生动的刻画,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⒋莎士比亚的戏剧:莎士比亚【英国】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和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其剧作主张自由,赞美爱情,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和道德,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社会面貌。
第14课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
课标: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⒈欧洲人的黄金渴望(背景和条件):①15世纪左右,黄金成为商品买卖最重要的支付手段和最宝贵的财富,因而激发了欧洲人对黄金梦寐以求的强烈渴望。②西欧经地中海到达东方的商路已被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控制。③帆船的改进、罗盘针的运用和“地圆说”的传播,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了开辟新航路的组织者。
⒉哥伦布到达美洲:1492年,哥伦布获得了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西航,历经艰险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这就是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美洲。
⒊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由西班牙启航,经大西洋西行,到达了亚洲。后船队又穿越印度洋,最终返回西班牙。这次远航是人类历史第一次环球航行,它的成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这一科学真理。
⒋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挑战自然的伟大壮举,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使世界开始联结成一个整体;为新兴资产阶级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欧洲殖民者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的狂潮。⒌罪恶的“三角贸易”
⑴国家:早期的黑奴贸易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所垄断。17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后来居上,成为最大的黑奴贩子。
⑵航线:殖民者把欧洲廉价的纺织品、果酒、烟草制品等从欧洲港口运到非洲,交换黑奴,再把黑奴运到美洲,高价卖给种植园主,然后又从美洲购进棉花、蔗糖、烟草和矿产品等运返欧洲。
⑶影响:罪恶的黑奴贸易使殖民者获得了惊人的财富,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的资本,而带给殖民地,特别是带给非洲人民的却是深重的灾难。
第15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课标: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⒈革命的开始与共和国的建立
⑴根本原因: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⑵开始:1640年11月,议会的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⑶内战的爆发和结果: 1642年8月,国王宣布讨伐议会,议会被迫组织武装还击,国内革命战争爆发。经过两次内战的较量,克伦威尔领导的“新模范军”取得了胜利。
⑷共和国的建立:1649年1月,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5月,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⑸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驱散议会,成立护国政府,自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统治。⒉“光荣革命”
⑴背景: 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将查理扶上王位,称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死后,詹姆士二世进一步推行反动政策,企图恢复天主教,复辟封建制度。
⑵概况:1688年6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邀请威廉和玛丽共同治理英国。11月,威廉接受邀请,结束了詹姆土二世的统治。这场政变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光荣革命”。⑶意义:“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巩固了英国革命的成果,成为英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⒊《权利法案》
⑴颁布:为限制王权,英国议会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
⑵内容: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不得干涉议员的政治活动。
⑶意义: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基本原则。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其影响巨大,后来,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纷纷仿效。
第16课 美国的独立
课标: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⒈独立战争爆发与《独立宣言》
⑴原因:英国施行各种严厉的法令,阻碍北美经济的发展,激起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⑵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导致了殖民地与英国矛盾的尖锐化。
⑶开始: 1775年4月19日,北美民兵在列克星顿与英军交火,列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爆发。
⑷建军: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决定组建“大陆军”,任命乔治·华盛顿为总司令,指挥对英作战。
⑸建国:176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由杰斐逊等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管辖,成立美利坚合众国,成为自由、独立的国家;宣称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阐述了合众国立国的民主政治原则。它第一次以国家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伟大的历史文献。《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⒉独立战争的胜利:1781年,英军主力向大陆军投降。1783年9月,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独立战争以美国的胜利而结束。⒊《1787年宪法》: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了《美国联邦宪法》,史称《1787年宪法》。它确立美国是一个由各州组成的联邦共和制国家,实行分权与制衡的体制。它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联邦共和体制,对美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这部宪法也存在重大缺陷,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给美国的政治发展留下了隐患。
⒋性质和意义: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⒌“美国国父”华盛顿
⑴主要活动:在北美独立战争中,他指挥大陆军与英军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为独立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789年4月,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促进民主法制的建立和完善,设立“合众国银行”,统一货币,建立税制,发展民族工业,保护对外贸易,成立最高法院,使新生的美国开始步入正轨。⑵评价:由于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国家初创中的卓越贡献,他被誉为“美国国父”。华盛顿不但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而且是世界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第17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标: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⒈攻占巴士底狱
⑴根本原因:法国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导火线:1789年5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为摆脱财政危机召开三级会议,与第三等级的代表发生了尖锐对抗。
⑶开始:1789年7月14日,起义者攻占了象征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⒉《人权宣言》
⑴颁布: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⑵内容: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⑶评价:《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⒊和共和国的诞生
⑴和共和国的诞生: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自由、平等、博爱”成为共和国的政治口号。次年,国王路易十六被判死刑,送上断头台。此后,以罗伯斯比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握了国家政权,把革命推向高潮。
⑵和共和国的结束:1794年7月27日,反对派发动“热月政变”颠覆了以罗伯斯比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政权。1799年11月,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执掌国家大权的第一执政,法国开始了由共和制向军事独裁的转变。
⑶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一次彻底的资产想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还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⒋拿破仑的军事独裁与对外战争
⑴建立:1804年,拿破仑废除共和制度,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史称拿破仑帝国。
⑵对外战争:为争夺欧洲霸权,拿破仑不断与欧洲反法联盟开战,击败了几乎所有的欧洲大国,解除了法国的外来威胁。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但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促进了封建的欧洲向资本主义过渡。
⑶衰亡: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惨遭失败,帝国开始走向衰亡。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占巴黎,拿破仑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法国封建王朝复辟。1815年,拿破仑重建法兰西帝国,同年,法军在比利时的滑铁卢决战中失败,拿破仑帝国彻底崩溃。
第18课 工业革命
课标: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⒈珍妮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改良
⑴原因:
17、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
⑵兴起: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兴起。
⑶序幕:凯伊发明了飞梭,拉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
⑷主要成就:1764年,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纺纱机;1784年,瓦特成功研制出可作动力机的“万能蒸汽机”,它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冶金、采矿等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⑸完成标志:到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的诞生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⑹扩大: 19世纪50~70年代,美、法、德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人类社会从“手工时代”进入了“蒸汽时代”。
⒉火车的发明与铁路时代的来临:1814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比较实用的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正式建成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铁路。19 世纪50~70年代被称作“铁路时代”。⒊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
⑴现代工厂制度:随着大机器生产取代传统手工生产,工厂出现了,现代工厂制度也逐渐建立起来。在工厂制度下,资本家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劳动分工,有序地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机械化生产。它极大提高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但也引发了工人生产生活状况恶劣、雇佣童工现象泛滥等问题。
⑵工业革命影响:工业革命是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欧美列强加强了对亚非拉国家的殖民掠夺。工业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促进了以工厂为中心的近代城市的兴起,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第19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⒈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⑴背景: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欧洲工人阶级逐渐成长壮大起来。
⑵兴起: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掀起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等三大工人运动。
⑶影响: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把斗争的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制度,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欧洲工人运动的实践及其失败,既表明无产阶级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⒉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
⑴马克思:大学毕业后,马克思担任过《莱茵报》主编,积极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844年,马克思发表了《〈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此时的马克思已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⑵恩格斯:他亲身参加工人运动,密切注视和支持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1844年,他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标志着恩格斯已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⒊《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⑴发表: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⑵意义:《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比较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向全世界宣布了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20课 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课标: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⒈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⑴殖民争霸: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建立海上霸权。16世纪末、17世纪初,荷兰、法国和英国取代了西、葡两国的霸权地继而互相争夺海上霸权。
⑵日不落帝国:在长期的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先后战胜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8 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和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从19世纪3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势力日益强盛,从地球的东方到西方,到处都有英国的殖民地,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日不落帝国”时期。⒉“拉美解放者”玻利瓦尔
⑴背景:西班牙和葡萄牙残暴的殖民统治,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愤怒反抗。
⑵概况:18 世纪末到19世纪早期,拉丁美洲人民掀起了独立斗争的风暴,南美洲是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主战场。玻利瓦尔率军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6年,西属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结束。玻利瓦尔因此而获得了“拉丁美洲解放者”的称号。
⑶意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彻底推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加速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崩溃。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国家格局,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⒊印度民族大起义
⑴背景:1757年,殖民头子克莱武率领英军占孟加拉,奠定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基础。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民地。
⑵概况:1857年,印度土兵率先发动起义并成为起义的主要力量。由章西女王拉克希米·拜依率领的起义军与英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1859年,起义失败。
⑶意义:这场民族大起义充分展现了印度人民不畏强暴和英勇抗击殖民者的斗争精神。它不仅沉重地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而且为印度以后的反英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打乱了英国在亚洲的侵略部署,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英国对亚洲其他地区的侵略活动。
第二篇:九年级上册历史提纲
期末复习提纲怎么写?其实写期末复习提纲也是有很多讲究的,但需要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再具体的做出改变,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上册历史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九年级上册历史提纲:章节考点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
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
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
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
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印度的等级制度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
二、雅典城邦的繁荣
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三、斯巴达城邦的繁荣
1、经济:斯巴达地处内陆,以农业为主;2、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专制;3、文化:崇尚武力,注重军事训练。
四、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1、布匿战争:
①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②原因:争夺地中海霸权;③对战国家:罗马?迦太基
2、西罗马的灭亡和罗马帝国的建立
①背景: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②过程: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五、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①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日本
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大和不断征服扩张,于5世纪统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时间:7世纪中期)
1、背景: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2、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三、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伊斯兰教的诞生(穆罕默德)
1、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2、过程:
610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并在麦加传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教徒出走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欧洲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的兴起: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
2、查理?马特改革——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
内容: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特点:西欧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
4、罗马教会的地位及影响: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地理位置: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
2、代表城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英国的曼彻斯特。
3、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1、繁荣:拜占廷帝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2、衰落:①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入侵;③专制统治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3、灭亡: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终于灭亡了。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一、希波战争
1、波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埃及等国家和地区。
2、希波战争
①过程: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②结果: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民赢得战争的胜利。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马其顿王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2、路线: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影响:
①积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②消极:战争带来灾难,充满暴力。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扩张: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到2世纪,达到规模。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广阔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2、文化传播及其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的广大地区。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印度人创立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纪初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16世纪时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二、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①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②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③拉齐斯的《医学集成》、依本?西拿的《医典》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著作。
三、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经济的重要道路
四、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1、马可?波罗及《马可?波罗行纪》
1217年,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后口述了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由其一位狱友记录成为《马可?波罗行纪》一书。
五、和平交往的意义
答:和平交往是主旋律,传播了世界先进文化与生产力。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象形文字—古埃及;2、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3、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罗马)
二、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2、_
创立时间:公元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创始人:耶稣
3、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地点:麦加;创始人:穆罕默德
▲共同特点:三大宗教均产生于亚洲,教义中均宣扬“忍耐顺从”。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一、杰出的科学家
1、阿基米德
①品质:阿基米德从小善于思考,喜欢辩论;
②重大发现及发明:杠杆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
2、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二、文学与戏剧
1、《荷马史诗》
①国家及作者:古希腊的荷马;
②价值: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2、《俄底浦斯王》
①国家及作者:古希腊的索福克勒斯;
②“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3、《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三、建筑
1、阿拉伯式建筑代表:麦加大清真寺(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
2、哥特式建筑代表:巴黎圣母院(始建于2世纪,历史一百八十多年建成)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一、文艺复兴
1、时间及地点:14世纪前后,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
2、根本原因: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经济基础)
3、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4、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 5、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6、代表任务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文艺复兴摧毁了中世纪教会的精神独裁,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有力地推动了西欧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根本原因及其他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商品经济活跃;
②其它原因:《马可?波罗行纪》、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过程:
①迪亚士—葡萄牙资助—1487--1488年—开辟从欧洲到达印度洋的航路,并发现好望角;
②哥伦布—西班牙资助—1492年—开辟通往美国的航路;
③达?伽马—葡萄牙资助?—1497--1488年—开辟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大陆的新航路;
④麦哲伦—西班牙资助—1519--1522年—完成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旅行。
3、影响:①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为殖民掠夺开辟道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亚、非、拉各洲带去灾难。
九年级上册历史提纲:知识点
一、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的发现”)——性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1.时间:14—17世纪;开始于意大利。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特点:以人性发对神性,以人权发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人文主义精神内涵: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强调和发挥人的作用与价值。)
3.实质:不是复古而是创新,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4.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1)但丁(意):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代表作《神曲》: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意):是世界历罕见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3)莎士比亚(英):文学巨匠。“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5.影响:(1)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强调和发挥人的作用与价值;(3)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发现”;欧洲人的海外探险):标志着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时间:15—17世纪。最早殖民探险的国家是:西班牙、葡萄牙。2.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动机:获取黄金追求财富。
3.主要航海家:(1)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地理大发现)。1492年从西班牙(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岛)。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自认为到达的是印度)。
(2)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3)达?伽马:到达印度。
(4)麦哲伦:完成首次环球航行。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4.影响:(1)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2)使欧洲资本主义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5.对哥伦布的评价:他发现美洲新大陆,是世界历一位杰出的航海家。但给美洲人民带来灾难,因此他又是殖民强盗。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拼搏探险。
6.哥伦布等航行家给我们的启示:要使一件事情做成功,必须要有知识技术,更需要勇气决心和团结合作、创新精神。
三、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一)“三资革命”的相同与不同:
1.相同点:①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②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领导;③方式:都以暴力革命形式进行;④结果: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⑤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⑥都颁布法律文件。(这三部法律文件的共同作用:都是本国革命的纲领性文件,都推动了本国革命的发展。共同主张:都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
2.不同点:(1)革命任务不同:①英、法:x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②美: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2)革命成果不同:①英: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②美:颁布《独立宣言》,结束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③法:颁布《人权宣言》,彻底摧毁封建专制制度。
3.英、美、法革命对世界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开始迈入近代社会。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1.开始标志:1640年新国会的重新召开。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人:克伦威尔。3.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查理一世(斯图亚特王朝)。
4.颁布法律文件:《权利法案》(1689年)。颁布机构:英国国会。目的:限制王权。内容:①限制王权;②确定国会拥有权力;③对公民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①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马克思)。
6.典故:“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含义:王权受到限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但公民无权
拒绝贫困,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就是产生贫富不均的制度。)
7.《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这句话的含义是:王权受到了限制,英国
实行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开始了。
8、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反复性中,可以得出的启示是:新旧社会制度的更迭需要经过长期斗争。
(三)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性质:既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民族解放战争。)
1.开始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结束标志: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承认美独立。2.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3.胜利:1781年英军司令康华利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4.颁布文件:《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颁布机构:大陆会议。
内容:①人人生而平等;②宣布北美13殖民地独立;③建立政府,主权在民,民主自由。意义:①宣告北美13殖民地的独立;②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因为《独立宣言》体现“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所以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5.领导人:华盛顿(战中为大陆军总司令,战后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评价: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开创民主政治先河(这是华盛顿的两大贡献)。是美国历伟大的政治家和开国元勋。被誉为“合众国之父”。
学习他哪些品质(精神):热爱祖国,不畏强暴,勇于承担责任,淡泊名利等。
6.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四)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1.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2.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结束标志:1794.7“热月政变”。3.处死国王:路易十六(波旁王朝)。
4.法国大革命达到高峰:雅各宾派上台执政。(领导人:罗伯斯庇尔)5.颁布文献:《人权宣言》(颁布机构:制宪议会)。
内容:①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③财产权神
圣不可侵犯。
意义:是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纲领性文件,促进大革命的深入发展。成为法国大革命彻底性和
典型性的重要标志。
《人权宣言》的内容是针对法国封建等级制度而言的。其作用是:鼓励法国人民x建专制统治。但后来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只有“有产者”(资产阶级)才有选举权,说明法国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广大人民则不可能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划线部分是对法国大革命标榜的“自由平等”的认识)
6.法国大革命影响:①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②“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③所争取的民主权利为少数人(资产阶级)所享有。四、拿破仑(“科西嘉怪物”;其执政时期被称为“拿破仑时代”)1.上台标志:1799年“雾月政变”。
2.称帝: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国)。
3.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为加强统治,他颁布《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等法律文献。其中最的是《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也是拿破仑引以为自豪的东西。)
4.拿破仑对战争的作用:积极①多次打败欧洲的反法同盟,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②把革命成果通过暴力推广到欧洲大陆,加速了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消极:后期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消极作用也是拿破仑失败的原因)。5.彻底失败标志:1815年滑铁卢战役。拿破仑从此退出法国政治舞台。
评价:纵观其一生,拿破仑仍不失是一位资产阶级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法国乃至欧洲历史都产生重大历史影响。
6.对拿破仑一生的认识(启示):勤奋、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成功;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导致拿破仑的失败。
7.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前期战争具有反干涉、反侵略的正义一面,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近代化进程,传播了大革命的思想。后期战争威胁了欧洲其它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利益,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具有侵略性。
九年级上册历史提纲
第三篇:2018年秋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2018年秋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张桥镇一中:闫孟三
一、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通过学习,知道世界古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了解世界近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野蛮性、贪婪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热爱和平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全年级共有学生100多人,大部分学生有好的学习方法,并且对历史足够的重视,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对历史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三、教材分析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共分七个单元,20课,前四个单元是世界古代史内容。后三四个单元则是世界近代史内容。本册书的重点内容是后三个单元,也就是世界近代史部分。
四、教学目标
1.深化对《历史新课程标准》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维目标”,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确保及格率的完成。
3.深入研究和领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平时教学的指导和练习。如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如阅读材料分析题,采用近几年来的历史中考题进行练习,能够拥有一种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主线索的横向、纵向的联系。学习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4,加强教育科研,理论联系实际搞好历史学科研究。
5,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加大教学中的信息量,拓宽知识面。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学中贯彻新的教学思想,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
2、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
3、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4、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5、认真抓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学习新课标,深度挖掘教材,钻研教材,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髓,以便能更好的适应会考的灵活多变性。认真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尤其是九年级的历史。面对当前日益灵活的历史会考,备课是一定要深度挖掘教材,全面吃透教材,灵活传授教材,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要精打细算,认真设计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备好教材的同时,还一定要备好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备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6、狠抓课堂效率,注重知识的落实。
7、充分利用早晚自习,帮助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8、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及时指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9、开展好活动课教学,提高学生我们和“学史用史”的能力。
10、利用学校现有电化教学设备辅助、促进历史教学。
11、及时抓好单元复习,反馈教学信息,以便查漏补缺。
六、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方法:
对学生历史学业成绩的评价,一定要多元和多维。
1、通过笔试对学生历史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
2、通过观察法、文献法、活动法.和学生自我评价法等对学生的 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考察,采用等级制评定成绩。
3、设多种奖项奖励学生,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表扬和表现的机会。
4、教育学为体现多元评价而设计《成绩报告单》。成绩报告单上应设计提醒学生要重视历史学习和对学生进行鼓励的话语,让学生感到亲切和奋发生吸取历史教训,指导人生之路。
第四篇:2017—2018学年新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新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
习提纲 历史时间轴★★★ 事件 起止时间 事件 起止时间 鸦片战争 1840.6—1842.8 遵义会议 1935.1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7 吴起镇会师 1935.10
战斗力严重削弱。⑤摧残吸食者的体质。3.道光帝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命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
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难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4.鸦片战争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和维护鸦片走私。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5.鸦片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国封锁珠江口战争开始,1841年1月占领香港,1842年8月英舰开
抵南京,清政求和,战争结束。6.1842年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
(1)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7、中国人民的抗争。项目 反抗斗争 内容 太平天国运动 反封建反侵略 人民群众反抗 义和团运动 反帝爱国斗争 禁烟运动 反侵略起点 鸦片战争 关天培牺牲 爱国官兵斗争 左宗棠收复新疆 捍卫主权 黄海大战 邓世昌牺牲 落后挨打,强我中华,革新图强 感悟
8、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八七会议 中共七大 遵义会议 会议 中共一大 1927.8.7 1945.4—6 1935.1 时间 1921.7.23 汉口 延安 遵义 地点 上海 1.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2.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确定了开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展土地革导人在军事上、组织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命和武装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主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反抗国民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内容 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党反动派基本原则,增选毛泽国。” 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的总方东为政治局常委。3.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把毛泽人运动。选举了陈独秀针。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央局书记。4.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委员会。遵义会议结束了“左”这次大会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定了党的正确路线,使全党在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统治,确立了毛泽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前的团结,形成了具有很高威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重要导地位,挽救了中国信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为益的无产阶级政党,自 意义 共产党和红军,挽救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从有中国共产党,中国了中国革命,是中国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核心,中国革命面貌焕关的转折点。础。然一新。
9、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项目
第五篇:九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第13课
学校 漳县武阳中学 备课组 政史地组 科目 历史 主备人 裴瑞军 审核人 高想平王晓鹏 班级 小组名 姓名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共1课时 1 课时数
学习目标:
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识记《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了解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尝试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学习重点:《人权宣言》 拿破仑帝国。
学习难点:对于中学生,如何历史地、辩证地认识《人权宣言》中提出的“人权和公民权”、“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等问题,是教学中的难点。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1.18世纪,法国社会等级森严,全体社会成员分为________级,包括_______和农民在内外的第三等级,处于无权地位。
2._________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__________,揭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序幕。3.________ _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4.1792年,法国废除__________,建立了共和国,史称________________。不久法国国王___________被推陈出新断头台,革命取得重大胜利。
5.________________掌握政权后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6.1799年底,____ _______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五年后,他加冕称帝,建立帝国,即_______________。他在位期间,为巩固资产队级统治,颁布了_____ ____。7.___________年,法国的封建王朝在外国军队的保护下复辟。
8.1804年称帝,建立 对内颁布《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对外,多次打败欧洲
的军队,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二、合作探究(请相信集体的智慧)
1、阅读下列材料: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法律的公共意志的表现,公民有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权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1)此材料摘自哪国的哪部著名文献?
(2)这一文献是何时由何机构发布的?
(3)材料体现了哪个阶级的利益?
(4)本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
三、达标检测(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的是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1787年宪法》
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存在的时间是
A.1789—1794年
B.1792—1804年
C.1789--1804 年
D.1804—1815年 3.为其他国家制定民法典提供了范本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王位继承法》
C.《拿破仑法典》
D.《1787年宪法》 4.1792年夏,法国处于危急之中,这时攻入法国本土的是
A.反法同盟
B.普奥联军
C.普鲁士军队
D.奥地利军队
5、法国革命期间,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
A、查理一世 B、路易十六 C、詹姆士二世 D、路易十八
6、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体现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的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7、19世纪初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意义是
A、拓展了法国疆域 B、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D、确立了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统治
8、法国大革命中起主力军作用的是
A、资产阶级 B、人民群众 C、第三等级 D、雅各宾派专政
9、《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宣称人生来是自由的 B.主张在法律上人和人有平等的权利 C.国王有权废除法律
D.规定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10、、阅读材料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他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他们产生了欧洲社会新政治制度。”
请回答:
(1)别写出“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开始的标志。
(2)材料中所指“旧政治制度”是什么?
(3)“新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在英国、法国各表现为什么形式?英国哪一部文献为本国“新政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四、课堂小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回顾本节内容,和其他同学一起归纳本节各具特色的要点。
五、课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和困惑;教师进行二次备课)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