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级教案

时间:2019-05-15 06:3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川教版九年级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川教版九年级教案》。

第一篇:川教版九年级教案

第3课 中古的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课标要求】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日本大化改新的年代和伊斯兰教创立者的名字,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和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兴起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汉文与日文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接受中国先进文化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汉字和日文两种文字共性的归纳,学习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效仿隋唐封建制度,实现了社会进步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通过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认识先进文化和国际交流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的了解,认识宗教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一、重点: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二、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教合一关系。【授课类型】 新课。【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准备】

教师备课(包括读课标、习教材、研教参、了解学情,收集信息,编写教案),制作教具;学生预习,收集有关日本与阿拉伯国家的有关信息。

【教学方法】 讲述法、图示法、问题探究多法结合。【教具(媒体)】 小黑板、地图册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教师引导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上古亚非文明,知道了产生于亚洲和非洲大河流域的几个神奇辉煌的古代文明,今天我们将和同学们一道,继续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两个古代国家,即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也就是封建时代的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我们着重从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国家的兴起三方面来了解这段历史,首先我们看日本的大化改新。(板书第一子目,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

一、日本大化改新

(教师引导过渡)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一次成功改革。当时的日本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有哪些具体内容?改革收到了什么效果?我们下面逐一探究,先看背景。(教师板书第一个小标题)

㈠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

(教师出示《古代日本》地图,帮助学生弄清日本的特殊地理位置,并结合P15小字对改革前的日本情况做概略介绍)日本位于亚洲东北部,是西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国,其领土同我国大陆最近处仅相隔400余海里,同台湾岛更仅相隔100多海里,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列岛很早就有居民活动。公元前1世纪前后,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初,大和国统一日本,国王最初称“大王”,以后称“天皇”。居民被编入各种不同的“部”里,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称为“部民”。部民没有人身自由,地位近似于奴隶。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实行专制统治,各种矛盾空前激化,大和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大化改新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6第一段大字,了解大化改新这一历史名词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大化改新的时间、组织者、目的、名称由来等基本内容,教会学生善于抓住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掌握历史史实的方法)

㈡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6第二段大字,要求学生从三方面归纳大化改新的内容,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作如下板书,并要求学生在教材相应地方写上编号)

1.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2.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3.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总结过程中,教师要对一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给予适当点拨说明,帮助学生弄清其真实含义。如土地和部民制度改革有什么作用?“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是咋回事?行政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教师启发提问:大化改新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引导学生探究大化改新的意义)㈢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讲解,进行总结)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教师激发思考,组织探究活动)

1.7世纪中叶的日本通过一次成功的改革,克服了统治危机,实现了国家的跨越发展,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探究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可重点借助汉字对日本文字的影响去应证:指导学生看教材有关图片:《片假名》《平假名》《日语短文》,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认识中国汉字对日本文字的重大影响)

(教师概略介绍)10世纪中期以后,日本发展又有新变化,班田制经济逐渐被封建庄园经济取代,武士集团开始形成。到1192年,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直到明治维新结束。

(教师综述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日本是完成封建化进程的方式途径,那么西亚的阿拉伯又是怎样建国和完成封建化的呢?我们接着看第二个问题。(教师板书第二子目)

二、阿拉伯的兴起

(教师引导过渡)谈到阿拉伯,我们会想到很多与之有关的事情,如:世界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芝麻开门的故事、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提到的大食国、伊斯兰教等(也可由学生自己列举,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学习兴趣),而跟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密切的应是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教师板书第一个小标题,过渡讲伊斯兰教的创立)

㈠伊斯兰教的创立

(教师设问过渡)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创立的?兴起于哪一地区?创始人是谁?基本教义是什么?它跟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有何关系?下面我们逐一探究。先看产生的社会背景,即6-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社会形势。(教师板书)

1.创立背景(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教师概略介绍)6世纪以后,阿拉伯社会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外族入侵,阿拉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建立强大的国家必须团结阿拉伯民族,要团结整个阿拉伯民族,一个重要方面就要使阿拉伯人在同一种信仰之下统一起来,一神教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

2.宗教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本目内容可由教师指导学生按如下程序展开完成:

⑴指导阅读教材P17第一段大字,要求学生把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创立者和兴起地区等基本要素勾画在书上,并记住。

⑵结合教材小字,教师概略介绍穆罕默德其人及创立伊斯兰教的简单经过。㈡政教合一政权的建立(622年,麦地那)

本目主要由教师概略讲解,学习中应抓住如下两方面:

⑴弄清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政权以及实现半岛统一的简单过程。⑵理解阿拉伯国家为什么是政教合一政权的国家。㈢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国家兴起的作用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得出如下结论)

一神教教伊斯兰教适应阿拉伯半岛统一需要而诞生,伊斯兰教的迅速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各部落迅速走向统一,并建立起统一的、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在国家和民族统一中起过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客观看待宗教的作用。

(教师结合小字概略介绍阿拉伯的发展情况)阿拉伯半岛统一后,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哈里发以“圣战”为号召向外扩张,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

(学完“阿拉伯兴起”一目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最后师生一道按时间先后总结梳理如下要点,并板书)

7世纪初,创立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 622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630年,兵临麦加城,迫使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中古的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阿拉伯在也在向外扩张过程中实现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大家重点掌握日本大化改新(时间、组织者、内容和作用)、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地点、创立者)和阿拉伯政教合一国家的建立(时间、地点、建立者)。

【练习巩固】

一、选一选

1、日本大化改新开始的时间是()

A、公元前1世纪前后 B、公元622年 C、公元7世纪中叶 D、公元646年

2、主持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是()

A、明治天皇 B、孝德天皇 C、裕仁天皇 D、德仁天皇 3、7世纪初,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是()

A、建立统一国家 B、废除奴隶制度 C、对外扩张领土 D、创立伊斯兰教

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

A、玉皇大帝 B、穆罕默德 C、释迦牟尼 D、传说耶酥

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庙不在此限。若已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请回答:①这是哪国的改革法令?颁布于何时?

②此法令属于哪一项改革内容?

③这次改革对该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课堂延伸:

1.你认为日本大化改新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结合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关系,谈谈你对宗教的认识。

结束语:同学们,通过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一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感受呢?也许有人会说改革很重要,有人会说我们要善于学习,还有人会说其实宗教也不象我们以前认为的那样„„将你的感受告诉我,写写心得与疑问。

第4课 古代希腊

【课标要求】

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斯巴达和雅典,掌握雅典著名的改革家梭伦、伯里克利及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希腊文明的起源及城邦繁荣的状况。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阅读插图,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识图能力;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认识奴隶制民主的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古代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了解希腊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劳动的基础之上的史实,理解古希腊文明是奴隶制文明;通过雅典民主政治从形成到繁荣过程中的梭伦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对学生进行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进行改革的教育;通过对伯里克利美德故事的介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领略古希腊爱琴文明的深厚底蕴,雅典民主制度之完善美。

【重点难点】

一、重点:雅典民主政治、希腊城邦的繁荣。

二、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授课类型】 新课。【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感兴趣的与希腊有关的资料(含文字、故事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 导读法、讨论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教具(媒体)】 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视屏播放第28届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你知道28届奥运会是在哪儿举办的吗?

(学生回答后师导)对,是在希腊的雅典。开幕式上的节目精彩纷呈,希腊演员以如诗如梦般的表演展示了爱琴海的浪漫和古代希腊的文明。恩格斯说过:“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不会有近代欧洲。”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而古代希腊更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丰富多彩的古希腊历史,给世界,特别是欧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那么古希腊社会有什么特色?它的奴隶制文明有哪些表现?他对欧洲有哪些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希腊。(出示课题:第1课 古代希腊)

学习新课:

(教师引导过渡)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根”,它在地中海地区孕育发展,丰富多彩。勤劳勇敢的古希腊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在古代世界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古希腊早期的历史如何?后期历史的发展怎样?它的灿烂的文明有哪些表现?让我们来共同体验古希腊的繁荣。(课件显示第一目标题)

一、古希腊的繁荣

(师导)古希腊的早期的历史,是围绕爱琴海地区而建立的奴隶制文明——即爱琴文明。(出示小标题)

㈠爱琴文明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2页内容并出示《古代希腊》图,再围绕以下问题由学生回答)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哪儿?(学生容易答出是古希腊,并要求记住)

2.古代希腊与今天的希腊国家一样吗?它的地理范围怎样?它以什么海洋为中心?(学生结合地图回答:古希腊——是一个地区而非一个国家,其地理范围——与今天希腊国家的版图不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3.希腊文明以什么为中心?与亚非文明的中心有何不同?(学生答出古希腊文明以海洋为中心而亚洲文明以大河为中心即可)

4.爱琴文明的中心在何地?(学生回答并在地图上找出克里特岛、迈锡尼)5.爱琴文明情况怎样?(教师结合“木马计”传说、《克里特王宫遗址》图进行讲授,让学生对当时社会情况有粗略了解)6.爱琴文明的历史地位(学生回答爱琴文明是希腊历史的开始,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教师过渡)以克里特和迈锡尼为代表的爱琴文明,至12世纪开始逐渐衰落。从爱琴文明衰落后四五百年,到公元前8世纪至6世纪,古希腊地区兴起了众多的奴隶制城邦。(出示第二小标题)

㈡古希腊奴隶制城邦—— 斯巴达和雅典

什么是城邦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注释得出)城邦是古希腊国家的典型形式,它通常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围的村社,疆域不大,人口不多。城邦数量一度多达200多个,众多的城邦形成了一个希腊世界。

(师导)形成的奴隶制城邦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城邦?(学生回答后要求在地图中找出斯巴达和雅典的位置,全班在各自的《填充图》中填出,加深对斯巴达和雅典位置的识记)

(师结合地图可作如下补充)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以农业为主,崇尚武力,实行奴隶制军事化管理。雅典位于希腊的阿提卡半岛上,是一个沿海国家,航海业和工商业发达,实行奴隶制的民主政治。

(教师过渡)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奴隶制经济进入全盛时期。全盛时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出示第三小标题)

㈢古希腊的繁荣

(引导导学生读教材第22页第二段大字和后面两段小字,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师生共同补充,归纳出如下要点)

1.奴隶制的繁荣。当时奴隶数量众多,手工作坊、商业贸易、交通运输、葡萄种植以及家务劳动都普遍使用奴隶,奴隶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者。奴隶的地位非常低下,被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结合22页小字和《锻造作坊中的奴隶》图加深印象,并引导学生得出“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是建立在广大奴隶劳动的基础之上的”的结论)

2.奴隶制经济的繁荣。雅典工商贸易兴盛,各种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商贾云集,是当时地中海地区国际贸易中心。(出示《双耳彩陶瓶》图,反映了古希腊手工艺的高超技术)

3.奴隶主民主政治的繁荣。以雅典为代表,经过几次改革,使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4.文化的繁荣。雅典思想文化活跃,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哲学家。戏剧活动兴盛,创作了大量流传于世的悲剧和喜剧作品。雕塑和建筑艺术成就巨大。(出示《罗马圆形剧场图》并播放中国艺术家在希腊露天剧场演出《为中国喝彩》的录像片断,烘托气氛,感受昔日希腊剧场热烈气氛和繁荣景象)

正是这一切,使雅典成为希腊世界最先进的城邦。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师引导学生讨论)古希腊的繁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学生能回答出广大奴隶的辛勤劳动)

(师补充引导)不仅如此,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铸就了希腊人独立、渴求知识、开拓创新的民族性格,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普遍实行民主政治,它对希腊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尤其是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下面我们共同探究雅典的民主政治。(自然过渡,出示标题)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教师过渡)在了解民主政治之前,我们来了解古希腊城邦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出示小标题)

㈠古希腊繁荣时期城邦政的基本情况

(指导学生看书使学生明确)绝大多数城邦废除了国王,实现共和,一些城邦建立了公民享有充分权利的民主制度。

(师引导)民主政治建立于什么时候?在什么时候达到顶峰?如何体现民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4页正文和小字,让学生有一大致印象)

(教师过渡)古希腊繁荣时期,尽管有的城邦建立了民主制度,而民主政治的建立却始于雅典的梭伦改革。(出示小标题)

㈡梭伦改革——民主政治的建立

(师补充梭伦改革)梭伦(约公元前630—560年)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诗人。梭伦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资财中等,同情平民的遭遇,写过许多揭露、谴责贵族贪婪、自私的诗篇。后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公元前6世纪初年,雅典的阶级关系极度紧张,平民为摆脱债务奴役正在酝酿武装起义。公元前594年,在平民压力下,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并被指定为“调停人”。梭伦担任执政官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师出示改革内容资料)⑴颁布了“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⑵按财产把公民分四等,一、二等可任高官,第三等可任一般官职,第四等只能参加公民大会,任陪审员。⑶设立掌握国家权利的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师生共同分析改革的进步和局限)使学生明白:这一改革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但它避免下等公民沦为奴隶的可能,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这些国家权利的机构的设立,为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开辟了取得政治权利的途径。这一切,为雅典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教师过渡)通过梭伦改革,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始形成。而将古希腊民主政治推向顶峰的是伯里克利改革。(出示小标题)

㈢伯里克利改革 ——民主政治的顶峰

(教师出示《伯利克里像》并作介绍)这位头戴战盔,表情凝重的历史人物雕塑头像,就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家伯利克里。关于他的美德,有许多故事。伯里克利心胸开阔。有一天晚上,他步行回家,一个贵族跟在后面骂他:“可耻啊,你这个疯子!你出身贵族,你的父亲曾经打败过波斯人,可你却忘掉了自己的朋友,反倒去逢迎那些下贱的百姓!”这个人就这样尖声叫骂,一直骂到伯里克利家门口。这时候,天已经黑了,伯里克利就让仆人打起火把,把骂他的人送回家去。伯里克利在生活上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他在当权的十几年里,没有参加过别人举行的宴会。他接受的唯一的一次邀请,是参加他侄儿的婚礼,可是不等吃饭就离开了。人们说,伯里克利在雅典只熟悉一条路,那就是通向能和群众接触的广场和五百人会议的路。他临终留下的一句遗言是;“我对雅典是问心无愧的。”他的这些美德值得我们学习。他执政期间,改革政治制度,扩大奴隶主民主,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他大兴土木,修雅典卫城(见彩图)、港口和确保海外交通的长墙;他奖励学术,提倡文艺,重视教育。他当政时期雅典进入全盛时期。

(师导)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有哪些?有何作用呢?(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正文几阅读内容,回答并标出,形成如下知识点)

⑴改革目的:扩大民主、发展民主。⑵改革内容: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国家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结合小字和课后“史海拾贝”加深理解)

⑶改革结果:实现了政治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左右着国家政权,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

(教师过渡)无论是梭伦还是伯里克利,他们都顺应历史,锐意改革,对社会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启迪着我们: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出示学习活动——古希腊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辩论会)将全班同学分为辩论的正方、反方和裁判组三个部分。正方辩题: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是真正的民主。反方辩题: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是虚假的民主。双方各推选4~5名代表,在辩论会上展开辩论。以持之有据、言之有理、逻辑清晰、口齿伶俐等方面表现作为评判的依据。由同学组成的5人裁判组对辩论进行监督、裁判、点评 及宣布胜负。教师适时控制课堂氛围,最后做总结发言。师生应共同达成如下认识:

进步性:雅典的民主政治出现于西方奴隶社会上升时期,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它创立的一些民主基本原则对后世的民主产生了重要影响;基本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公民都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机会。

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基础是奴隶主对奴隶的专政,是为雅典的奴隶制经济、奴隶主服务的,规定只有男子才有公民权,奴隶和妇女都没有政治权利,即使享有公民权的人,也不可能经常参加政治活动,实际上真正参与民主政治活动的人是不多的。据当时粗略的估计,雅典的奴隶达三十六万五千人左右,外邦人和无产者约四万五千人,自由公民,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共约九万人。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课堂小结:

(课件显示知识概要,教师概略讲述)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早期的文明称为爱琴文明,它是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呈辉煌一时,后逐渐衰落。公元前8世纪至6世纪,古希腊地区兴起了众多的奴隶制城邦,以斯巴达和雅典最为著名。在广大奴隶辛勤劳动的基础上,希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入全面繁荣时期。在雅典由梭伦建立、伯里克利推向顶峰的民主政治更是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练习巩固:

一、选一选

1.古希腊繁荣时期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是()

A.斯巴达和迈锡尼 B.迈锡尼和雅典 C.雅典和克里特 D.斯巴达和雅典

2.伯里克利时代国家最高的决策机构是()A.陪审法庭 B.公民大会 C.五百人会议 D.元老院

二、填一填

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爱琴文明以()和()为中心。2.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的是();古希腊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在()时期。

结束语:

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代表的爱琴文明揭开了希腊历史的序幕,斯巴达和雅典是希腊最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雅典民主政治以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古希腊创造的辉煌,永远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作业布置】 查阅收集有关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资料,以“我说雅典民主”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

第5课 古代罗马

【课标要求】

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罗马共和国建立和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记住恺撒、屋大维及其相关的史实;知道布匿战争;了解罗马奴隶制发达的状况和斯巴达克起义;理解古代罗马国家的奴隶制性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化,分析罗马共和制崩溃、君主制建立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认识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让学生概述斯巴达克起义的过程和起义奴隶的英勇斗争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罗马社会经济繁荣的史实,认识广大奴隶为社会经济繁荣所作的贡献,对学生进行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教育;通过学习斯巴达克起义,使学生认识到奴隶起义具有正义性,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古代罗马社会经济的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劳动基础之上的。【重点难点】

一、重点:罗马国家的演变过程、罗马奴隶制。

二、难点: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授课类型】 新课。【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感兴趣的有关古罗马的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教具(媒体)】 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展示欧洲形势地图,教师设问,让学生说出意大利半岛的名称以及半岛上现在的国家)(师导)同学们,地图上像一只高筒马靴有力地伸入到地中海中的半岛叫什么半岛?半岛上是现在的哪个国家?(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这个半岛就是意大利半岛,半岛上的国家就是今天的意大利。意大利是古罗马国家的发祥地,古代罗马人曾在这里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共和国,并通过血与火的斗争,不断扩张领土,最终发展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我们今天就和大家一道学习这段饶有趣味的历史。(板书第一个标题)

学习新课:

一、罗马共和国

㈠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公元前510年)(教师概略讲述)大约公元前2000年,一部分印欧人进入意大利半岛(指导学生看图),并定居下来。公元前8世纪,这些居民在台伯河边的山丘上建立起御敌的寨堡,形成了最初的罗马城。后来的罗马国家就是从此崛起的。公元前510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

㈡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板书)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不断对外扩张,迅速统一意大利半岛,并最终称霸于地中海。(教师指导学生看书,了解共和国建立后对外扩张的情况,教师重点介绍布匿战争)

(教师概述战争经过)布匿战争是罗马对外扩张中发生的重大战役。迦太基是非洲北部腓尼基人建立的重要奴隶制国家,它垄断了地中海西部的运输贸易,逐渐富裕强大起来。当罗马人征服意大利南部后,一场与迦太基的残酷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所以这场战争称“布匿战争”。(展示双方战争过程简表)

第一次 公元前264——公元前241年 迦太基败

第二次 公元前218——公元前201年 迦太基丧失了独立地位 第三次 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 迦太基沦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教师引导思考)布匿战争有何影响?你如何看待古罗马的对外扩张?(第一问由学生生看书回答,第二问可联系今天的中东局势引导学生讨论)

影响:罗马共和国争得了地中海的霸权,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教师过渡)在罗马共和国中,谁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呢?我们再来看看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㈢罗马的共和制度

(围绕一下问题,师生共同探究)

1.展示图标,阅读小字,了解法西斯的由来;

2.展示图片《罗马的元老院》,结合大字叙述,了解罗马共和国的机构设置情况;(执政官、元老院)

3.阅读大字,认识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并举出相关史实,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学生举出:共和制法律;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元老院是最重要的机构等即可。(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认识)既然罗马实行共和制,为什么又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呢?

(教师继续引导过渡)在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里,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接着往下看。

㈣罗马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指导学生看书,并试着归纳罗马奴隶制的特点)奴隶使用的普遍和奴隶地位的低下。在罗马共和国里,奴隶数量多,使用广,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罗马,但是处境悲惨,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在罗马城,每天有2000多奴隶成交,爱琴海上的提洛岛是著名的奴隶交易中心。

如此多的奴隶,他们是从哪儿来的?请同学们所说看。(学生回答:来源于战争或者被征服的居民)如此悲惨的处境让奴隶们苦不堪言。终于,一场声势浩大的奴隶大起义爆发了,它震撼了罗马的统治,加速了共和国的衰亡。

㈤罗马共和国的衰亡(板书)

(放映《角斗士》中有关奴隶搏斗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罗马奴隶的悲惨处境,揭示出罗马共和国衰亡的根本原因)

(师导)声势浩大的奴隶起义,震撼了罗马的统治。罗马共和国的一些手握军权的将领开始争权夺利。在公元前45年,恺撒以“祖国之父”的名义实行独裁统治,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元老院权利日渐衰弱,最终进入了帝国时代。

二、罗马帝国(板书)㈠罗马帝国的建立

1.建立背景(罗马奴隶主统治遭到沉重打击,军事实力人物为建立军事独裁进行争夺)(师导)恺撒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的措施触动了元老们的利益,激起贵族共和派的强烈反对,最终招来杀身之祸。继恺撒之后,各派又经过长期斗争,到公元前30年,屋大维逐渐独揽大权,公元前27年,他开始实行元首制。

2.帝国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

什么是元首制呢?请看注解和教材插图。你认为元首制的实质是什么?(君主制)你认为元首制的建立意味着什么?(罗马共和国由共和国变成了帝国)

3.版图扩张与帝国前期的繁荣

罗马帝国建立后,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请同学们看公元2世纪时的罗马的版图,找出其疆域。在西方,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中国的汉帝国也日渐强盛。请同学们回忆中国历史内容,说说中国对古代罗马的称呼和两国的交往。古代罗马不但同中国有交往,而且同印度、北欧也有贸易往来。西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正说明了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繁荣情况。

这一时期的罗马帝国社会安定,交通安全、税收增加,是罗马的经济繁荣起来,这在历史上是罗马的“黄金时代”,称为“罗马和平”时期。

师:繁盛的罗马帝国,统治阶级日益奢侈腐化,享乐成风。最终走向了衰落与灭亡。(教师板书)

㈡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1.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

公元3世纪,罗马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农业衰落,隶农起义,日耳曼人也开始入侵,终于导致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到395年,帝国最终一分为二。

(指导学生看教材地图,找出东、西罗马帝国的分界线,两国首都,并说出分裂时间)

(师导)庞大的罗马帝国为什么会分裂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请同学们展示课前查找到的资料,说出你的理解。(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

原因: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内因);日耳曼人的入侵(外因)。

帝国分裂后,危机仍然存在,分裂后的西罗马帝国在人民起义和日耳曼人的入侵下,终于在公元476年灭亡了。

2.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消灭,西欧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有人说西欧的封建社会逐步形成。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提供资料,日尔曼人实行的氏族制度)

日耳曼人为了站稳脚跟,不能实施落后的氏族制度,也不能继续实施落后的奴隶制度,只能选择先进的封建制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后被迫实施中原的封建制度加以比较说明)

师:日耳曼人统治下的西欧出现了新的阶级——大地主阶级和农奴阶级,封建生产关系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逐步形成,请同学们回忆中国历史的有关内容,说说中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并对比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间的早晚,让学生明白古代中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

(中国从公元前475年开始的战国时期已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早近一千年)

课堂小结: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欧洲的文明源头之一——古代罗马。古罗马继承了古代希腊的传统,“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恩格斯的论证了罗马文明、希腊文明和欧洲文明间密切的关系。巩固新课:

师:古罗马经历了哪两个重要阶段?(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了共和制,罗马的共和制和希腊的共和制是一样的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相同点:①都实行共和制;②奴隶都没有任何权利;不同点:雅典所有公民都能担任各级官职,能参政议政,而罗马的实权在元老院手里,雅典的公民比罗马公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

【布置作业】

一、选一选

1.古罗马国家是以什么为中心发展起来的()A.迦太基 B.提洛岛

C.特洛伊 D.罗马城

2.历史上的布诺战争是罗马同下列哪个国家之间进行的战争

()A.马其顿 B.波斯 C.迦太基 D.希腊

3.公元前2世纪末,夺得地中海霸权的国家是

()A.波斯 B.罗马 C.加太基 D.马其顿

4.罗马共和国最高的官是

()A.执政官 B.公民大会 C.元老院 D.国家元首

5.公元前45年,以武力夺得罗马最高权利成为独裁者的是

()A.奥古斯都 B.斯巴达克 C.伯里克利 D.恺撒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他们(奴隶)容易捕获。这桩买卖的最重要最发财的中心是„„提洛岛,这里一天之内可进出几万名奴隶。„„原因是,迦太基„„被摧毁之后,罗马人变得非常富裕,役使大量奴隶。海盗看出用这种方式来赚钱是多么的容易,于是海盗在各地兴起,自己去袭击和贩卖奴隶。

材料二 有人将工具分为三类,会说话的工具,半哑巴工具和哑巴工具。会说话的工具包括奴隶,半哑巴工具包括牛,哑巴工具包括车子。

请回答:①从材料一看,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②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奴隶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③为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罗马奴隶做出了怎样的努力?结果如何?

第二篇:川教版九年级上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九年级上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毒品家族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体念生活的真谛,领悟健康的意义,提高自我保护、自我生成的能力,初步树立正确的生活与生命、安全的价值观,学会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能力目标:学会拒绝毒品,善于自我保护。知识目标:知道毒品的危害,品种及其他的产地。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毒品的危害,品种及其他的产地 难点:学会拒绝毒品,善于自我保护。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了解本册教材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阅读本册教材的引言,从而进行了解,抽学生作简单的回答。

二、新课教学

毒品肆虐全球,危害人类,是当今人类面临的的一个共同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毒品?毒品有何特征?有哪些危害?

了解什么是毒品?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理解到的毒品,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评定。

教师引导归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其法律法规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隐僻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了解毒品的种类:包括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合成毒品

天然毒品主要包括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等。教师展示各种毒品的形状,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各种毒品。

了解毒品的特征:让学生根据自己平常了解到的毒品,谈谈对他的了解,教师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进行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学生认识到毒品的特征包括:依赖性、成瘾性、耐受性、非法性、危害性、毒品的来源:

毒品是全世界共同禁止生产和销售的物品,那么他又来源于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三页和第四页的图,了解世界的毒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和毒品的运输路线。

三、课堂小结:

1、毒品有哪些危害?

2、毒品有何特征? 第二课 毒品的危害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识。教学重点: 1

知道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教学难点: 在校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施教于未然,但学生走向社会,故现在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特别是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出课题

1.谈话:在前面的课上,同学们一定对毒品有了一些了解,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2.教师补充:

(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二、具体讲授毒品的危害。

(一)毒品有那些危害呢?(小组讨论探究)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1)丧失工作能力。(2)倾家荡产。(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2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二)请事先网上搜集材料的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1、学生讲故事

2、请学生自由发表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

请为禁毒教育写二、三条广告词。

三、总结

同学们,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以现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第三课 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形式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

品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2、加强毒品防御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懂

得受危害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弘扬禁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

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

害,增强禁毒意识。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教师引导性提问:(引言:瘦骨嶙峋的身躯,溃烂不堪的皮肤,绝望的

大眼睛„„被称为“白色恶魔”的毒品可谓当今世界的头号公害,几乎影响世界

每个国家。它就像一个魔鬼,把疾病与死亡、沉沦与堕落、痛苦与悲哀交织在一

起,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不幸与灾难。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 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吗?“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介绍相关知识:

“国际禁毒日”的由来:联合国于1987年6月12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 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口

号,与会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确定2009年国

际禁毒日宣传主题为“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2006年我国禁毒日的

主题为:“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2、教师播放禁毒教育课件,揭示活动的主题——“热爱生命、远离毒品”。二:自主探究,深入了解

组织学生讨论观看禁毒专题教育视频——《远离毒品》的感受,自主探究,了解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归纳总结,集体朗读毒品的含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

神药品。使学生对毒品的知识和危害性有更深刻的认识。4

毒品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依赖性、非法性、危害性。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毒品 损害人的大脑、心脏功能、呼吸系统功能等,并使免疫能力下降,吸毒者极易感

染各种疾病,吸毒成瘾者还会因吸毒过量导致死亡,吸毒过量引起死亡占吸毒死

亡的50%以上。据调查统计,吸食海洛因成瘾的吸毒者平均存活时间是8至10年。

三:成立“禁毒”“专案组”。

组织学生角色转换,以“警察”身份分析典型案例中人物染指毒品的主要原

因,重点商讨遇到紧急事件的处理对策,探求预防毒品和拒绝毒品的方法,提高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1:吸毒人董昆先是对吸“白粉”(海洛因)好奇,想尝试一下,结果

成瘾后不能自拔。为找钱,他弄了一把手枪,一年前,在贵州省贵阳机场持枪抢

劫出租车时,被公安机关抓获。

专案组分析主要原因。(提示:对毒品的无知,好奇)

案例2:李某某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9岁入选省少年体校,17岁入体育学院

学习。曾在比赛中获得过第一名。后来在好朋友的影响下吸毒成瘾。后来公按机 关曾两次送她强制戒毒,均告失败,她的学业也荒废了。专案组分析主要原因。(提示:主要原因:他人的不良影响)例3:他曾是一位三好学生,有一次在学校路上轻信一个坏人的话,请他帮

忙送一袋东西给别人,他把东西送给别人后,那个人给了他很多钱,他觉得这

钱太容易赚了,慢慢地他开始了逃学,最后在坏人的利诱下学会了吸烟,染上

了毒瘾,最后不可自拔,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专案组分析主要原因。(提示:轻信别人,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吸毒容易

由吸烟引起。)5

教师小结,重点引导学生要提高警惕,善于分辨形形色色的坏人,懂得在危急时刻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四:我是禁毒宣传员。

组织学生交流合作,商讨宣传计划,并以实际行动发扬主人翁精神,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在实际生活中向家长、社会宣传禁毒知识,创造性地支持禁毒运动。第四课 爱滋病的危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爱滋病的定义,知道爱滋病的传播途径;感受艾滋病的危害以及其传播途径。能力目标:学会自我保护,珍爱自己的生命。

情感目标:同情爱滋病人,学会与艾滋病人和谐的相处。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爱滋病的危害,了解爱滋病的传播途径 难点:学会在生活中进行自我保护。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一种新的传染病,蔓延迅速,死亡率高,这就是爱滋病,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爱滋病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播放视频:爱滋病的教育------专家讲座

要求学生从视频中了解:什么是爱滋病?了解爱滋病的主要成分以及在体内的传播发育过程。

(二)、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爱滋病的感染过程分为的四期:(板书)

(三)播放视频《爱滋病----人类社会的浩劫》

学生观看,从而了解爱滋病对全人类的危害,增强对艾滋病的抵抗意识,从而远

离艾滋病。

(四)、组织学生讨论:艾滋病是否与青少年无关? 抽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评定并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艾滋病的看法。第五课 艾滋病的预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如何预防艾滋病

能力目标:学会自我保护,能够为社会在预防艾滋病方面作奉献。情感目标:对艾滋病感染者进行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预防艾滋病

难点:洁身自好,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阅读引言,了解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二、新课教学

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让学生阅读教材25—26页,分别了解这三种传播的具体过程,从而在生活中尽量避免被传染。

引导学生阅读27页的专家指导-----预防艾滋病的注意事项,增强预防艾滋病的能力。

播放视频《预防艾滋病的科教片》------专家讲座 学以致用:练习题见28页的内容,抽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评定,进一步了解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履行哪些义务?

分组探讨:要求各组同学讲讨论的情况作简单的记录,便于回答,教师巡视,了解些学生们探讨的情况,再抽各组代表回答,教师评定并并作补充讲解:(1)(2)(3)(4)

视频播放《一夜放众的代价》让学生感受,并要求他们在生活中洁身自好,避免自己感染上艾滋病。

三、课堂小结:学生谈谈学习感受。第六课 警惕性病 教学目标:

1、掌握性传播性疾病的概念及我国重点防治的几种性病。

2、掌握梅毒、淋病、尖锐湿疹的分期、早期的临床表现。

3、知道如何预防性病。7

教学重点:如何预防性病

教学难点:掌握梅毒、淋病、尖锐湿疹的分期、早期的临床表现。教学方法:讲解、讨论 教学过程:

一、性病的发生、流行与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性病的预防要从社会与个人以下方面考虑:(1)社会预防:加强健康教育,使人们对性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固定性伴侣,尽量不与不相识的人发生性行为。卫生行政部门应严格把住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质量关,确保安全。

(2)个人预防:洁身自爱,不搞非婚性行为;采取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避孕套;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包皮过长者可做包皮环切,有助于预防感染。不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必须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时,要确认所用的血液及血制品已经过严格检测;有溃疡、皮疹等可疑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不留后患;配偶得性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期间最好不过性生活,需要时使用避孕套;一般日常生活不会传染性病,但应做好家庭内部的清洁卫生,防止对衣物等生活用品的污染,如勤晒洗被褥,患者内衣裤不要和小孩的混在一起洗,大人、小孩分床睡、分开使用浴盆,马桶圈每天擦洗等;如果考虑结婚、怀孕,最好等性病完全治愈后,身体恢复一段时间较为理想。

(3)坚持使用安全套:避孕套可提供一种物理屏障,避免直接接触性伴的体液或血液,可有效降低性病和艾滋病传播的危险性。但不正确使用或不坚持使用避孕套可使其预防效果大大降低,临床上常有性病患者自述使用避孕套还得了性病,仔细追问,原来是有时用,有时不用,甚至发生过滑脱、破裂,也有的是在射精前才戴,这些不正确的做法都增加了感染性病及艾滋病的机会。

二、日常生活中的接触是否会染上性病。与一个性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一般接触,如握手,共同进餐,使用同一个厕所及卫生设备,接触门把、扶手等是不会传染上性病的。原因是性病病原体离开了泌尿生殖道这一温暖又湿润的环境,大多很快死亡。尤其在干燥物体的表面,性病病原体是无法生存的。所以与性病患者,包括艾滋病患者的日常接触是不会造成传染的。有的同志由于对性病缺乏了解,一听就“谈虎色变”,见了性 8

病患者就躲得远远的,甚至拒绝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在同一食堂进餐,使性病、艾滋病患者感到十分孤独,似乎无处可容,以致少数患者更加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这既不利于患者本人,也不利于性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相反,我们对各种原因染上性病的患者应从思想上、心理上予以关心、帮助、教育,而不应歧视,以使他(她)们能及时得到恰当的治疗,在人生的旅途上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过分密切的接触,如穿患者没有清洗的内裤,使用患者用以清洁下身的湿毛巾,则有可能被传染上。性病患者使用过的澡盆,洗下身用的水盆,只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认真刷洗、消毒冲洗干净后其他人是可以使用的。

课堂小结:同学们一定要坚持锻炼,注意个人卫生,观对待生活,切记有病乱投医,让疾病远离我们。

三、小结:如何预防性病? 第二单元 关注国防 第七课 国防及国防斗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国防的作用、手段和基本类型、以及我国国防政策。能力目标:提高增强国防的能力,学会运用中国的国防来抵御外敌。情感目标:增强对国家国防的认同感,努力为增强国防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学重难点:了解国防的作用、手段和基本类型、以及我国国防政策。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税收一课我们了解到国家的职能,让学生回忆并抽学生作答,教师评定

并说明:职能是对外维护国家的安全,那么它靠什么来维护的呢?-----国防

二、新课教学

让学生自由阅读教材的内容,然后谈谈阅读以后的收获,教师巡视学生的阅读,并对学生的疑问作指导,抽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获 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回答的又对有多?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自己的一些自己的收获,现在请同学们一起在来阅读教材,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内容,然后分组来回答老师的一些问题:

什么是国防?指为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武装侵略和颠覆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教师:国防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服务于国家利益。丘吉尔有一句名言:“我们没有永 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此言语中的国防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社会的发展。国防有何重要意义?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一个是发展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9

作用:⑴国家安全保障。⑵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⑶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国防的类型?

扩张型。大国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奉行霸权主义,侵略、颠覆和渗透他国。

自卫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支持,防止外敌入侵,维护本国安全

联盟型。以结盟形式,联合他国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又分为扩张和自卫型,还可分为一元和多元联盟,前者有一个大国做盟主。

中立型。中小发达田家严守和平中立的田防政策,制定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子民的防御体系。如瑞士。

我国的国防政策?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公开向世界成若:永远不称霸,不做超级大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或以核武器相威胁,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不侵略别国。给予的启示:要求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1,强大的国防,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2,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前提; 3,科学技术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动力; 4,人民群众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力量源泉;

5,坚持党的领导和建立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现代化革命军队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保证。

比比成果:看看哪一组的成绩优秀,教师评定。

三、课堂小结:

1、要求学生认同中国的国防。

2、鼓励学生的自学能力。第八课 我国国防武器装备及其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防武器装备及其发展。

能力目标:提高增强国防的能力,学会运用中国的武装力量来抵御外敌。情感目标:增强对国家武装力量的认同感,努力为增强我国的武装力量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的武装力量及其兵种和各自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导入:什么是国防?有哪些基本的类型?

二、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阅读引言,了解什么是武装力量?抽学生回答。10

教师:我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三部分组成。下面我们对这三部分的内容进行逐步了解:

(一)、我国国防武器准备的发展概况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

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及其武器装备的发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军种,是陆地作战的主力,是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中历史最久,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历次作战中发挥最出色的,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种抢险救灾中的中坚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主要担负陆地作战任务,目前没有设置独立的领导机关,领导机关职能由四总部代行,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七个军区直接领导所属陆军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兵种及电子对抗兵、侦察兵、测绘兵等专业兵组成。步兵徒步或乘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实施机动和作战,由山地步兵、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装甲步兵)组成。装甲兵(坦克兵)以坦克及其他装甲车、保障车辆为基本装备,遂行地面突击任务。炮兵以各种压制火炮、反坦克火炮、反坦克导弹和战役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遂行地面火力突击任务。

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及其武器装备的发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上武装力

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军种,是海上作战行动的主体力量。担负着

保卫中国海上方向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等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中国的武装力量的一部分。简称中国海军,1955年之前曾同时用过中国人民海军的名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于1949年4月23日。军内为一个独立军种,级别为大军区级。现有兵力约23万人。其指挥机构为海军司令部,以及海军政治部、海军后勤部和海军装备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以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为主体,担负海上作战任务的现代化合成军种。其主要任务是独立或协同陆军、空军防御敌人从海上的入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其作战部队——除了海军总部直辖外,分布于北海、东海、南海三支舰队中。海军是海上作战的主力,具有在水面、水中、空中作战的能力。视频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于1949年11月

11日正式成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人民空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电子对抗、气象等多兵种合成,由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多机种组成的现代化的高技术军种。主要任务是担负国土防空,支援陆、海军作战,对敌后方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航空兵是空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战力量,包括歼击航空兵、强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侦察航空兵、运输航空兵等。歼击航空兵是歼灭敌空中飞机和飞航式空袭兵器的兵种;强击航空兵是攻击敌地面部队或其他目标的兵种;轰炸航空兵是对地面、水面目标实施轰炸的进攻兵种;侦察航空兵是以侦察机为基本装备,从空中获取情报的兵种;运输航空兵是装备军用运输机和直升机,遂行空中输送任务的兵种。

地空导弹兵是装备地空导弹、执行防空任务的兵种,通常与歼击航空兵、高射炮兵共同行动。

高射炮兵主要用于防空作战,歼灭敌空中目标,协助歼击航空兵夺取制空权。

空降兵是以机降或伞降方式介入地面作战的兵种,由步兵、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通信兵及其他专业部(分)队组成,主要任务是夺取敌纵深内的重要目标或地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简称第二炮兵),组建于1966年7月1日,由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和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是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战能力的主要核威慑和战略核反击力量。它由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工程部队,作战保障、装备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部队组成,是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战能力的主要核威慑和战略核反击力量。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是装备常规战役战术导弹武器系统,遂行常规导弹突击任务的部队。第二炮兵是中央军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战略部队,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三、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1、核裁军

2、禁止生物、化学武器

3、防扩散

4、常规武器军控

5、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

四、课堂小结:

我国国防武器装备及其发展 12

第九课 认识高技术战争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高技术战争的基本含义,高技术战争的演变过程,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点,高技术战争对国防建设的基本要求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高技术战争的基本含义

纵观高技术战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如果说82年的英阿马岛之战揭开了高技术战争的神秘面纱,91年的海湾战争使世人认清了高技术战争全貌,那么,去年的伊拉克战争则使人们对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变化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思考。

那么,什么是高技术战争呢?弄清这一概念,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战争?什么是高技术?

●战争——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什么是高技术?高技术是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新技术。

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高技术中用于军事领域的那部分高技术。

由此看出,高技术是一个不断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相对的概念,所涵盖的技术项目十分广泛。

高技术是含金量比较高、表现形式比较新的技术,往往称之为高新技术。综合各种理论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给出高技术战争的定义:

高技术战争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 13

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是介于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或混合型)的战争形态。理解高技术战争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四点:

第一,高技术战争既不等同于机械化战争,也不等同于信息化战争。形象地说,机械化战争是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平台,信息化战争是高技术战争的发展方向。对于机械化战争,我们已经很熟悉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几次中东战争都是机械化战争。那么,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呢?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化军队实施的、以信息力量为主导性作战力量的、造成的杀伤破坏有限的战争。第二,高技术战争既不是一般的常规战争,也不是核战争。在高技术战争中,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这一点,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军事战略中已有明确的表述。美国国防部国防科学委员会2004年3月26日公布了一份名为《将来的战略攻击力》报告,建议政府使用核武器清除所谓“无赖国家”和恐怖组织的领导人。

第三,高技术战争不是使用一两件高技术兵器进行的战争,而是使用高技术武器系统进行的战争。

仅仅使用一两件高技术武器装备所进行的战争,不能称之为高技术战争。只有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并运用高新技术将各种武器平台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起到主导作用,才能称之为高技术战争。

大家知道,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有一个过程,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运用,是相对增多,关键是要看它所起的作用是不是主导性的。特别是要看高技术武器装备是否形成了系统。实施整体的对抗和系统的较量,是高技术战争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只有当高技术武器装备广泛运用于战场,才会引起军队结构、作战样式和作战手段的根本性变化,达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技术战争。

此外,对于战争双方来说,由于国情、军情的差异,不一定都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只要有一方在战争中大量使用了高技术武器装备,也应视之为高技 14

术战争。如海湾战争。

第四,高技术战争是在与之相应的作战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战争。只有高技术武器,而缺乏相应的作战思想作指导,也不能称之为高技术战争。历史上,英国人最先发明和制造出来坦克,但机械化作战理论却产生于德国。两伊战争现代化武器装备大量使用于战场,但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战理论,被人们称之为“拿着现代化武器,打了一场低级的现代化战争。”

二、高技术战争的演变过程

高技术战争的形成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战争的总根源。“冷战”对恃、地区霸权和一超独霸的国际政治现实,是高技术战争得以形成的土壤;

核武器的巨大杀伤破坏力,使国际社会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呼声越来越高,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更多的是保持其威慑作用,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就成为霸权主义国家进行战争时既有使用上的政治合法性,又有作战上巨大的杀伤性的有效选择。

同时,受战争内在规律的作用,战争必然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更新。其中,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是高技术战争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这些就是高技术战争登上战争舞台的主客观条件。

从高技术战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是不是可以这样讲:高技术战争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中初见端倪,八十年代的马岛战争中逐步形成,九十年代的海湾战争中达到成熟,新世纪之初的伊拉克战争中有了新的发展,预计在本世纪前半叶还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这一过程告诉我们,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历经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的快速演变过程。高技术战争的形成与发展,较之过去战争形态的更替,速度更快、层次更高,每一次变化都留给世人一种出乎意料、惊心动魄的感觉。在这里,我们简要回顾一下这一历程: 15

爆发于1982年4月2日的英阿马岛战争则标志着高技术战争的形成。这次战争中,高技术战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一是电子战贯穿始终,作用于陆海空三维作战空间。二是高技术兵器占据了主导地位。三是创造了高技术条件下海战战例。

高技术战争的成熟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是一场全面、综合使用高技术兵器的局部战争。战争中使用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数量之多、范围之广、综合程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海湾战争的作战样式、作战方法和作战理论,已大大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化战争,成为当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经典之作。这也标志着高技术战争进入了成熟阶段。

海湾战争表现出来的许多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是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极大地增强了打击效果。

二是使用高性能侦察器材,提供广泛而不间断的情报保障。三是使用“软”“硬”结合的电子战装备进行电子干扰和反干扰。

四是使用新式作战平台,为充分发挥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提供可靠依托。

三、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点

一、武器威力增大

高技术使武器的射程、发射速率、精度及战场机动能力大大提高,使常规武器的火力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具备了震撼人心的超常毁伤威力,有些常规武器的毁伤能力甚至已经达到小型核武器的水平。

(一)武器的绝对毁伤力增强

(二)武器的作战距离增大

二、作战消耗巨大

(一)武器装备造价昂贵 16

随着军事高技术的不断应用,武器装备费用直线上升。

(二)战争伤亡和损失加大

第四次中东战争打了18天,双方损失坦克3000辆,飞机600架,舰艇60艘,物资消耗和财产损失达100亿美元之多。

(三)物资消耗量增大

据统计,目前部队移动100千米的物资消耗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10~15倍海湾战争中美军一个装甲师日作战消耗:弹药5000吨,油料30万加仑,口粮8万份,淡水每人20加仑;整个战争,美军单兵日耗量达二百余公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10倍,越南战争时的4倍;弹药日耗量为朝鲜战争时的20倍,越南战争时的4百倍;淡水日耗量达4.5万吨;食品日耗量折合2610美元;油料消耗达1900万加仑。战争物资的总需求量达八百余万吨。

四、高技术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

一、树立打赢高技术战争的信心

(一)充分认识和发挥我军的优势

(二)客观分析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弱点和局限性

二、加强高技术战争理论研究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就必须要认真研究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规律和战略指导对策。

(一)加强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的研究

(二)加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

三、加速我军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

(一)把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放在军队建设的突出地位

(二)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

(三)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打赢高技术战争的能力

(一)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适应高技术战争需要 17

在战争年代,我军就十分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建国后,我军在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设立了许多军事院校。

(二)加强军事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

军队的教育训练作为和平时期生成和发展战斗力的主要因素和基本途径,直接影响着军队质量建设的水平。

(三)加强指挥员训练,提高驾驭现代战争的能力

指挥员是军队建设和作战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他们的训练质量及素质高低,决定着部队的训练质量和战斗力的强弱。

(四)加强预备役建设,提高后备力量 高技术战争对兵员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大量的民兵。而且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兵和军官,还需要按联合作战的要求成建制地快速补充和扩编部队。要达到这一新的要求,仅仅依靠民兵组织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快速动员体制。第十课 人民防空 教学过程:

一、人民防空的意义和作用(播放相关录像)

提问:看了以上片段介绍,你对人民防空有什么认识?(鼓励学生大胆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法律依据(课前印发资料给学生学习,课堂上进行复习巩固。)分组研讨:(出示课件制作)为什么要制定人民防空法?

(明确:制定人民防空法,对在和平时期做好人民防空准备,防范和减轻战争空袭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人防建设的方针是什么?我国人民防空实行什么原则?

(答案:①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三、开展人民防空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1、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2、有利于形成和提高城市人防的整体防护能力。18

3、人民防空技能能在平时灾害事故中直接发挥作用。

4、人民防空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个人的人民防空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小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每一个中学生的责任。国家国防力量强大,我们才能放心搞经济建设,才能拥有有幸福的生活。学习《防空法》,激发爱国情。希望同学们懂得更多防空知识,长大以后更好地为我们的祖国服务。(全班同学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结束本课)第十一课 核化生武器及其防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核武器、核事故的特点及其破坏因素,掌握遇到核袭击时的防护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核袭击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

1、核武器简介

2、对核武器的防护

3、对核事故的防护

教学方法:讲课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核武器简介

1、核武器

(一)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二)核武器的特点:杀伤破坏因素多、程度重、范围广、时间长

(三)核武器的分类:按结构原理:可分为原子弹、氢弹和特殊性能核武器。按作战使用范围:可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

按配用的武器:可分为核导弹、核炸弹、核炮弹、核地雷、核鱼雷和核深水炸弹。

一般所说的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是指弹头部分,而运载工具是用来发射或投射核弹头的工具,有导弹、火箭、飞机、火炮、潜艇、鱼雷等。

2、核武器的威力及其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一)核武器的威力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梯恩梯”(TNT)当量(简称当量)来表示。它的含义是指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二)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主要有空中爆炸和地面爆炸两种。

(三)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

主要特征为火球不接触地面,初期为球形,很快变为扁球形。几秒或几十秒后,火球冷却成灰白色,或棕褐色的烟团,并继续上升,不断扩大,同时地面上 19

掀起一股尘柱。最初尘柱和烟云不相连接,随后尘柱迅速追及烟云,形成爆炸特有的蘑菇状烟云。

二、核武器的杀伤破坏特点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

(一)光辐射

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爆炸时的闪光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能放出大量热能,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

(二)冲击波

冲击波是核爆炸时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它是核武器的主要杀伤因素。冲击波从爆心以超音速向四面八方传播。作用时间只有几秒钟。冲击波到达时,能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还迫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

(三)早期核辐射

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

(四)核电磁脉冲

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它与自然界雷电十分相似,其作用半径随爆炸高度升高而增大。

(五)放射性沾染 在核爆炸的蘑菇烟云中,存在着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与带到烟云中的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其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

三、生物武器与突发流行疫情的防护 A、发现核闪光时的行动

对核袭击的最好防护措施是进入人防工程,但必须在听到空袭警报时完成,否则,就只能视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行动。B、放射性灰尘沉降时的行动

核爆炸后,蘑菇烟云中的放射性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就能降落到地面。

(一)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

为防止放射性灰尘沉降时随呼吸进入人体或降落到皮肤上,在沾染区的人员要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或用毛巾捂住口鼻。

(二)“扎三口”

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简称“扎三口”或用雨衣、塑料布、床罩等身边容易得到的器材把暴露的皮肤遮盖起来,或直接躲进可掩蔽的装备或建筑物内,尽量减少在室外的活动。

(三)关门、堵孔

立即关好门窗,堵住孔口,密封食品、饮水、进入地下室或建筑物中心房间,静听外面关于落尘情况的通报。C、放射性沾染的消除方法

(一)消除衣服上的放射性灰尘的方法是自己或相互拍打和抖动。

(二)人员皮肤受沾染后,要尽快洗消。头、颈部要用清水和肥皂水进行擦洗。

(三)对被沾染的粮食、蔬菜和饮水消除的方法 20

1、对包装完好的粮食,可采用扫除、拍打的方法。

2、对包装不紧密的粮食,要除去表层后,其余用清水淘洗2—3次。

3、蔬菜、水果受沾染,应采用清水反复冲洗或剥皮的方法进行消除。

4、对饮水沾染的清除,可以用土壤净化、过滤或吸附凝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

第三单元 农副产品价值提升 第十二课 农副产品市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农副产品市场的含义;

2.了解农副产品市场的类型、市场信息收集途径;了解消费者市场与生产者市场的特点

3.知道决定商品市场规模的三个因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的调研、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身边“卖难”案例,成功销售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对农副产品市场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和市场经济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农副产品市场并初步学习解决卖难问题。教学难点:认识生活中的卖难现象、初步学习解决卖难问题。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孩子们,2010年网络流行语“(蒜)算你狠,(豆)逗你玩,(姜)将你军,(荞)瞧你迈”大家有听说过吗?这些网络调侃词让我们看到了“大蒜、绿豆、生姜、荞麦”等农副产品在某些情况下拥有良好的销路,可2011年山东农副产品市场却发生了一件让人心痛的事情,一起去看看市场探索组的同学带回的信息吧。(播放山东大白菜卖难视频)2.山东大白菜2分钱一斤也无人买,说明它没有市场,任何一种农副产品要有市场就必须要有人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市场:即指购买者(板书)

3.看来农副产品市场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要想在这个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就要走进农副产品市场,去认识它,了解它,下面我们来看各小组带回的调查信息(播放学生调查视频)。老师相信同学们在课前的调查中一定有不少收获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农副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按照表格的内容分别对猪肉,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进行调查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用网络流行语和具体事例引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迅速走进课堂,融入课堂活动,从而更加积极活跃的投入到活动中。)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农副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 1.首先掌声有请蔬菜组的汇报员闪亮登场

第21/25页

2.他们小组采用系统图给我们展示了调查成果,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可以认识一些市场类型,一起来看看。感谢蔬菜组的孩子们。板书:类型:零售市场,批发市场;消费者市场,生产者市场。3.接下来我们一起期待着水果组带回的信息吧。掌声有请!4.水果组调查成果汇报。

5.小市场大学问,水果组的同学们了解得可真多啊!其他小组的孩子还有补充吗?

6.精彩还在继续,让我们擦亮眼睛,看看猪肉调查组的同学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请展示!

7.他们组结合数学上学到的的折线统计图来展示调查成果,让我们一目了然,可以看出我们海潮猪肉市场价格浮动小,销售量平稳。这正体现了生产者市场派生需求和需求价格弹性小的特点。

8.接下来该我们的市场营销顾问组闪亮登场了,掌声请出顾问组代表:顾问代表,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师交给你们组的任务吧。

9.通过营销顾问组调查思考带回来的信息,我们知道了要想了解一种产品的市场规模就要先去调查该地区的人口数量,购买能力,购买欲望,只有三者都清楚了,才能更有把握地进行产品的销售。(板书)(设计意图:通过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调查成果,让他们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做活动的主体,从而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每一个调查成果的展示,也为下一步的活动开展做好铺垫。)活动二:农副产品市场知识大PK 1.农副产品市场的信息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同学的智慧也是无穷无尽的,接下来咱们进入农副产品市场知识大PK环节。规则:孩子们分为左右两个组(顾问组,专家组)。屏幕出示题目

(1)我们海潮镇的农副产品市场属于哪一类市场?(2)结合一种农副产品说说什么是市场?(3)农副产品与销售市场对对碰

(4)市场上的蔬菜最终走进千家万户,这些菜就进入了什么市场?(5)一方水土养一种水果,不同的水果有适合它自己生长的地理条件,在出产地和其他销售地价格不一样,体现了消费者市场的什么特点?(6)市场营销顾问组通过开拓花生市场,了解到决定一种商品市场规模的不仅是人口总量,还有什么?(购买能力,购买欲望)(7)菜农的蔬菜被收购到我们学校食堂加工,就进入了什么市场?(8)(配图)个人直接去买菜食用的市场是什么市场?而卖菜商去进货的市场又属于什么市场?

(9)4月份我们可以买到新鲜的樱桃,5月份可以买到刚下树的枇杷,8月可以买到新采摘的荔枝,9月香甜的桂圆也上市了,这体现了消费者市场的什么特点?

(10)水果,蔬菜的销售对象都是千家万户,体现了消费者市场的什么特点?

2.刚才我们根据同学们的市场调查,围绕农副产品市场的含义,类型,特点,规模展开了竞赛活动。3.同学们都表现得不错,到底哪组获得本环节的优胜呢?我们来看看。(设计意图:本课活动内容理论性,知识性较强,单纯的讲授灌

第22/25页

输方式已经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湮灭,摒弃以往课堂教学的贫乏,枯燥,将理论知识渗透在调查活动当中,并且采用竞争抢答的方式提炼出活动中体现的知识,这样使课堂更生动,更人性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完成了教学内容。)活动三:市场难题我支招

1.我们调查的市场信息真不少,下面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情 市场探索组的孩子们给我们带回来的信息吧。2.市场探索组代表汇报。

3.是啊,农副产品市场上滞销卖难的现象屡见不鲜,孩子们,此时此刻,山东菜农那忧郁的眼神还在我们脑海中萦绕着,看到这些农民的苦恼,我们除了无奈的叹息其实还该深深的思考点什么,根据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想想解决的办法,为这些销售者解开深锁的眉头,四人小组讨论:我为菜农支一招。

4.看看我们的办法能否让菜农们展露微笑,请同学交流你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做好评价和补充。

5.孩子们的建议都不错,做为海潮的一份子,可知道我们的农副产品之星“香桂圆”,曾经的桂圆在丰收的季节里,也是无处销售,果农只好忍痛低价出售,有的堆积腐烂丢弃山野,可现在却是供不应求,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吗?来看看市场探索组的孩子们带回的信息吧。(观看采访视频)

7.身为海潮的一份子,此时此刻,我看到了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和骄傲,是啊,桂圆协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同学们刚才的建议也是可行的,尤其是保证自己产品的质量,绿色健康无污染,加强宣传,与市场需求接轨,进行深加工等等好建议都值得你与家人分享哦。

(设计意图:将活动中掌握的理论知识内化,通过采访活动上升到另一个高度,并且在此基础上,将来源于生活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真正体现地方教程结合地方特色,为生活服务,提升生活价值的特点。)

三、活动小结延伸

孩子们,由于你们的出色表现,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市场这一并不陌生的概念,了解了关于市场的相关知识。我们只有运用好市场知识去开拓、发展、壮大农副产品市场,才能让农副产品市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买卖不断,精彩无限。小市场,大学问,期待下次活动与你再相逢!第十三课 农副产品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

2、通过现场包装与推销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和推销能力。

情感目标:知道作为农副产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要有社会责任感,不能只顾眼前

经济效益,忽略社会长远利益。知识目标:

1、学生知道要销售或生产农副产品一般要进行整体设计。

2、知道农副产品整体设计理念的核心是顾客的整体需要。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与生产产品的基本理念。难点:农副产品的形象设计。教学活动设计

第23/25页

一、课堂引入

教材的上节内容已经学过农副产品和农副产品市场,假设你去经营农副产品的话,从这两段视频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农副产品也需要包装设计 这节课学习如何对农副产品进行包装、服务等设计的初步知识

二、新课

(一)、什么是农副产品的整体设计?

过渡语:知道农副产品的整体设计就是按照顾客需求进行的构思和创意,那么、怎样构思、怎样创意呢?

师导:要生产或销售农副产品,首先要确定基本理念

(二)设计与生产产品的基本理念

1、大多数消费者平时吃,用来满足最基本的需要和需求(核心层)

2、送朋友时,质量好的水果加上漂亮的果篮和果箱(形式层)

3、生活节奏加快,为了方便、快捷,商家帮忙送货上门(延伸层)

(三)产品的实体设计: 1.品种的选择 师:你了解过现代人的消费理念吗? 生:健康、绿色、环保 师:消费时尚又是是什么呢?

生:追求个性化、特色化的名、优、新产品 2.品质和特色的设计

师:关于实体设计,除了这两个基本问题之外,它还是一个涉及面广,创造性强,需集思广益才能设计出最佳方案。

过渡语:当产品出来后,在销售前,究竟应该怎样来美化、包装产品呢?接下来,我们以成都龙泉有名的“五星枇杷”为例,请同学们四至五人一组开动脑筋,现场设计包装,并配上广告语,做好后各小组在展示作品同时,还可以现场推销。如果你今天设计包装的产品受到同学和老师的青睐,那通过努力将来你一定是个高端的包装设计能手。现在开始活动,请班长协助老师,分发产品,每一组发五颗左右。(大约10分钟左右)

(四)农副产品的形象设计: A、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的注意事项:

1、对产品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2、便于携带、运输和贮藏。

3、美观大方,突出特色。

4、与农副产品本身的质量和价格水平相匹配。

5、符合消费者的心理和有关法规。B、品牌设计 师:看来品牌是无形的财富和竞争的工具。你能举出品牌成功的案例吗?

看地摊、廖记都是鸡鸭猪卤制品,但顾客有什么区别? 生:一个门庭冷落,一个人头攒动 品牌设计

师:再如:某县给农副产品注册了“无公害”品牌后,盛销国内外。品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生:齐读 C、服务设计

第24/25页

过渡语:形象美化除了从包装和品牌下功夫以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树立企业形象呢? 齐:服务

师:主要是延伸层的服务,比如:免费送货;安装或技术顾问,看两个例子:

比如:鲍鱼,贝壳对大多数顾客并不是经常消费,买了后稍不注意,味道就不好,所以卖场为我们提供菜谱或温馨提示,让顾客消费得开心,便利

新品种蔬菜刚上市,市民不知怎样做最营养,味道更好,就送上菜谱,大大树立了产品和企业形象 服务设计

师:今天主要讲述了三大方面的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呢?

(五)感悟与收获

第十四课 农副产品整体价值提升 教学目标

1、了解提高农副产品整体价值的意义。

2、掌握农副产品的实体增值方法。

3、了解农副产品的储存和保鲜等增值及辅助增值方法。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通过同一种蔬菜直接出售和通过保鲜、加工等方法后,价值提升的现象引入。

二、新授

1、提高农副产品整体价值的意义 A、课本活动内容

B、提高农副产品整体价值的含义 C、提高农副产品整体价值的实例

2、农副产品的实体增值方法 A、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1)讲解加工增值的方法。(2)加工的方法

(3)农村农副产品加工实例 B、农副产品的储存与保鲜增值(1)农副产品的储存保鲜方法(2)农副产品保险的基本要求(3)课本活动

3、农副产品的辅助增值方法 A、标准化生产 B、绿色包装 C、品牌化经营

三、小结

第三篇:川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教案

多媒体与多媒体电脑 [教学目的]

1、掌握媒体、多媒体与多媒体电脑的概念

2、知道多媒体电脑必须具有哪些设备;

3、了解形形色色的数码设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媒体、多媒体与多媒体电脑的概念

2、知道多媒体电脑必须具有哪些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来说说你知道的新闻?并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说说

二、学习新课

(一)、媒体、多媒体的概念

1、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2、学生说说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

3、教师补充、概括

(二)、简介多媒体电脑

1、什么是多媒体电脑?

2、能够处理文学、声音、图形、动画、图像等多种信息的电脑叫做多媒体电脑。

3、以前,你们学过电脑的组成这一章,谁来说说电脑由什么组成?

4、请同学们读文,了解多媒体电脑与电脑有什么不同?

5、学生说说多媒体电脑的组成

6、指名说出多媒体电脑与电脑的区别?

7、教师概括多媒体电脑必须安装哪些设备?(光盘驱动器、声卡、音箱、话筒)

8、介绍光盘驱动器、声卡、音箱、话筒的功能?

9、小结

(三)、介绍形形色色的“数码”设备

1、学生看书

2、学生介绍数码设备

3、介绍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MP3随身听、扫描仪

4、教师补充

4、你们周围有哪些多媒体设备?说一说它们的用途?

三、总结课文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找一找、查一查生活中还有哪些多媒体?

教学反馈:在此次教学中要多利用一些实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认识录音机程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使用“录音机”播放与录制声音。(2)学会查找声音文件。

(3)初步了解“录音机”的“效果”功能。[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播放与录制声音文件“.WAV”。难点:查找声音文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计算机的功能很多,不但可以打字,画画,还可以用来录音呢!许多同学想使用Windows 98中的“录音机”程序播放和录制声音。

二、新授 1.播放声音

(师边讲解边演示)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依次指向“程序(P)”“附件”“娱乐”,单击“录音机”命令,打开“录音机”窗口。(板书:打开录音机:“开始”—“程序”—“附件”—“娱乐”—“录音机”)(师边讲解边操作)在该窗口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打开(O)”命令,弹出“打开”对话框。我们打开的文件类型是声音文件,它的扩展名是“.wav”,在“搜寻(I)”框右侧的小箭头,再依次打开C盘、“Windows”和“Media”文件夹;单击“Media”文件夹中的声音文件“Logoff.wav”,再单击“打开(O)”按钮。

单击“录音机”窗口中的“播放”按钮,可听到一段声音。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播放其他的声音文件。这时就能听到声音了。(板书:播放声音:“文件”—“打开”—选定声音文件—“播放”按钮)[试一试]

打开“C:WindowsMediaLogoff.wav”文件。2.录制声音

(师边讲解边操作)先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新建(N)”命令,再单击“录音”按钮,你可以对着麦克风唱一段歌曲或说几句话。然后,单击“停止”按钮,停止录音。单击“播放”按钮,就可听到刚刚录近几年来声音了。

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另存为(A)”命令,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另存为”对话框中确定保存文件的位置、文件名,再单击“保存(S)”按钮,保存录制的声音文件。(板书:“文件”—“新建”—“录音”按钮—“停止”按钮—“另存为”)[读一读]

师:我们还可以对录制的声音进行加工,在“效果(S)”菜单中的“提高音量(按25%)(I)”、“降低音量(D)”、“加速(按100%)(N)”、“减速(E)”、“添加回音(A)”、“反向(R)”对所录制的声音进行修饰。

(演示)将刚才录制的声音进行效果处理,并播放。

三、小结

说一说用“录音机”录制声音的过程。

师:打开“录音机”程序,单击“录音”按钮,进行录音,结束单击“停止”按钮。点击“播放”按钮,即可听到录制的声音了。

四、作业

利用录音机程序录一段话,并播放、保存,对声音进行效果处理。教学反馈:在录制声音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准麦克风,提高录音效果。修改声音文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学会为声音添加效果。

2、对声音进行编辑。[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对声音进行混合处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初步学习了怎样用“录音机”程序来录制声音及初步学习怎样为声音添加效果,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为声音添加背景音乐及把几种声音混合在一起。

二、新授

1、为声音添加效果

师:我们还可以对录制的声音进行加工,在“效果(S)”菜单中的“提高音量(按25%)(I)”、“降低音量(D)”、“加速(按100%)(N)”、“减速(E)”、“添加回音(A)”、“反向(R)”对所录制的声音进行修饰。

(演示)将刚才录制的声音进行效果处理,并播放。学生尝试操作

播放学生加工好的声音 全班讨论并小结

2、对声音进行编辑。

教师演示例3为声音文件插入背景音乐。学生尝试

请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小结

三、总结

说一说用“录音机”修改声音的过程。

四、作业

利用录音机程序录一段话,并插入背景音乐,对声音进行效果处理。教学反馈:要插入的背景音乐应该选择较轻柔的音乐。用媒体播放器看动画片、听音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使用“CD播放器”。

(2)能用“多媒体播放机”播放多媒体文件。(3)初步体会Windows 98的多媒体功能。[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播放CD和VCD。

难点:查找多媒体文件并播放。[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许多同学家里有许多好听好看CD和VCD,可是却不会播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播放CD和VCD的方法。

二、新授

(板书:第24课播放CD和VCD)1.用“CD播放器”播放CD

(师边讲解边演示)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依次指向“程序(P)”“附件”“娱乐”“CD播放器”再单击,打开“CD播放器”窗口。(板书:1。用“CD播放器”播放CD)

(师边讲解边演示)“CD播放器”窗口设有“播放”按钮、“暂停”按钮、“停止”按钮、“快进”按钮、“快退”按钮、“上一曲目”按钮、“下一曲目”按钮

等。如果将指针指向其中任一按钮,即可显示该按钮的名称。我们在光盘驱动器中插入一张CD音乐盘,单击“CD播放器”窗口中的“播放”按钮,即可听到CD音乐。[读一读]

(师边讲解边操作)CD播放器播放曲目的顺序有“连续播放”和“随机播放”两种。如果选中“选项(O)”菜单中的“连续播放(C)”命令,则CD播放器按CD盘上曲目的顺序“连续播放”曲目;如果选中“选项(O)”菜单中的“随机顺序(R)”命令,则CD播放

器先将CD盘上的曲目重新排列后,再按新的顺序来播放曲目。也可以在“曲目(K)”框中指定将要播放的曲目。

2.用“媒体播放机”播放VCD

(演示)“开始”—“程序”—“附件”—“娱乐”—“Windows Media Play”(板书:用“媒体播放机”播放VCD)

(师边讲解边操作)在光盘驱动器中放入一张VCD盘,单击“Windows Media Play”窗口。“文件(F)”菜单中的“打开(O)”命令,弹出一个“打开”对话框。单击“打开”对话框

中的“浏览(B)„”按钮,弹出一个新的“打开”对话框。在对话框的“搜寻(I)”框中依次打开光盘驱动器、“Mpegav”文件夹;在“文件类型(T)”框中选择“所有文件(*.*)”;在文件列表框中选定一个文件,如Avseq02.dat,再依次单击“打开(O)”“确定”按钮,媒体播放机便开始播放选定的VCD节目。[试一试] 师:“多媒体播放机”可以播放VCD影碟,还可以播放多媒体文件,如:“.avi”影视文件、“.wav”声音文件、“.mid”和“.mp3”电子音乐等。

三、小结 怎样用计算机去播放家里的CD和VCD?

师:将CD或VCD盘放入光驱中,打开“CD播放器”或“媒体播放机”,如果是播放CD,单击CD播放机上的播放按钮即可;如果播放VCD,单击“打开”命令,找到“Mperav”文件夹,将“文件类型”选择为“所有文件”,找扩展名为.dat的文件,打开就行了。

四、作业

利用今天学习用计算机播放CD和VCD的知识,回家后播放给爸爸或妈妈欣赏。教学反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爱护CD、VCD的好习惯。用电脑看图片

[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会使用“ACDSEE”。

(2)能用“ACDSEE”查看图像文件。

(3)初步体会Windows 98的多媒体功能。[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查看图像文件。

难点:查找图像文件并播放。[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许多同学家里有许多好看的数码照片,可是却不会播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播放图片的方法。

二、新授

(一)、用ACDSEE查看图片 1.教师演示怎样打开软件

2.WINDOWS中常见的图片格式 3.翻看图片

4.利用放大和缩小按钮查看图片。

(二)、用ACDSEE浏览图片

1、进入浏览窗口

2、用缩图的方式查看图片

三、小结

四、作业

用ACDSEE查看电脑中的图片。复制屏幕图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使用复制屏幕图像。

(2)初步体会Windows 98的多媒体功能。[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制屏幕图像。难点:复制按钮。[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介绍复制屏幕图像的方法。

二、新授

(一)、复制整个屏幕

1、教师演示

2、学生尝试

3、小结

(二)、复制窗口

1、教师演示

2、学生尝试

3、小结

(三)、复制按钮

1、教师演示

2、学生尝试

3、小结

三、总结

四、作业

找一个你熟悉的软件,写出一份图文并茂的说明书。扫描图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使用PHOTODRAW。

(2)初步体会Windows 98的多媒体功能。[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使用PHOTODRAW。难点:使用扫描仪。[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介绍扫描图像的方法。

二、新授

(一)、打开PHOTODRAW 1.教师演示 2.学生尝试 3.小结

(二)、用扫描仪扫描插图 1.教师演示

2.请学生上台演示 3.小结

(三)、保存扫描结果 1.教师演示 2.学生尝试 3.小结

三、总结

四、作业

把自己的照片扫描到电脑中,并以自己的名字为文件名保存起来。

教学反馈:因为扫描仪只有一台,所以学生只能看演示,大部分学生没有办法亲自尝试,需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图像处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使用PHOTODRAW。

(2)初步体会Windows 98的多媒体功能。[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使用PHOTODRAW。难点:合成图像。[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介绍图像处理的方法。

二、新授

(一)、剪切图像

1、教师演示

2、学生尝试

3、小结

(二)、合成图像

1、教师演示

2、学生尝试

3、小结

三、总结

四、作业

把自己的照片扫描到电脑中,然后为照片变换背景。自动生成多媒体贺卡

一、教学要求:

1、认识Powerpoint,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2、学会使用Powerpoint的应用设计模板和自动版式;

3、用Powerpoint做一张贺卡,写上心里话。

4、陪养学生的互相热爱精神,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应用设计模板和自动版式的区别; 2、正确保存幻灯片文档

三、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本节1课时(40分钟)完成。[教学内容]

启动Powerpoint、应用设计模板、自动版式设置。

一、教材分析: 在本节中,应用设计模板和幻灯片自动板式设置是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操作,并且位置都在右击鼠标的快捷菜单里。因此,在教学时应该仔细讲解,反复示范。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收到过好朋友送的贺卡吗?你有没有送给别人 贺卡呢?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收到别人的贺卡?

好朋友之间,亲戚之间为了表达友谊和亲情,常常会在生日、节日的时候互赠贺卡,我们今天就来做一张漂亮的贺卡。

二、新授

1、介绍做贺卡的工具:Powerpoint,它是一个做幻灯片的

工具,老师经常用它来做课件给我们上课,所以它是一个功能很好的软件。和windows98操作系统一样,它也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制的软件。2、启动Powerpoint,单击“开始”→“程序” →“Microsoft powerpoint”就可以启动它,启动后的画面是: 在这一步,我们选择“空演示文稿”,点击“确定”就可以了。然后会出现一个这样的对话框: 在这里,我们选空 白幻灯片,进入 Powerpoint编辑界 面。

3、讲授“应用设计模板”。

我们的贺卡应该是五彩缤纷的呀,怎么能用白纸做呢?在

幻灯片空白的地方,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应用设计模板”,选择你喜欢的模板,就可以了。⑴、教师演示。⑵、学生演示。

4、怎么样在贺卡上写下我们的心里话呢?老师有一种很简 单的办法,还是在幻灯片空白的地方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幻灯片自动版式设置”,选第一种就可以了,单击第一个虚线框打入我们的心里话,如“祝你生日快乐!”,单击第二个虚线框打入送卡人的名字,如“你的好朋友 小明”,怎么样?是不是一张很漂亮的贺卡?

5、和同桌讨论自己要在贺卡上写什么心里话。

6、让贺卡全屏幕显示,按屏幕左下角的“幻灯片播放”

按钮,可以播放幻灯片,也就是让我们的贺卡全屏幕显示啦!

三、上机操作。(25分钟)

教学反馈:任务驱动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较新的模式,这节课通

过和“做贺卡”这个任务来使学生自主地学习Powerpoint制作基础,可以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应多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制作幻灯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PowerPoint 2000”。

(2)学会启动PowerPoint 2000、选择版式的方法。(3)掌握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的方法。(4)理解建立幻灯片和插入幻灯片的不同命令。(5)能用PowerPoint 2000制作两页幻灯片。[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制作二页含有文本和艺术字的幻灯片。难点:“新建(N)”命令与“新幻灯片(N)”命令,背景颜色设置。[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爱学习的小明看到老师用计算机播放电子幻灯片,既有文字、图片、声音,又有动画,效果很好。他非常想学,就问老师,老师告诉他说是用PowerPoint 2000制作出来的,PowerPoint 2000是Office

2000中的一个重要软件,下面我们就一起和小明来学习怎样用PowerPoint 2000来制作多媒体幻灯片。

二、新授

1.任务一:进入PowerPoint 2000(边讲边练)与打开Word

2000窗口一样,先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指向“程序(P)”,单击“Microsoft PowerPoint”命令,打开“Microsoft

PowerPoint”窗口,并显示“PowerPoint”对话框。2.任务二:新建第一页幻灯片 下面我们来新建第一页幻灯片。(边讲边练)

(1)单击“PowerPoint”对话框中“空演示文稿(B)”,再单击“确定”按钮,弹出“新幻灯片”对话框。这个对话框中列出的是各种幻灯片版式。

(2)单击左上方的“标题幻灯片”版式,再单击“确定”按钮。这时在“Microsoft PowerPoint”窗口的编辑区中出现了所选版式的第一张幻灯片。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输入标题,姓名、班级。(学生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并做个别辅导。)(网络广播)请一学生上来演示,并作讲解。3.任务三:插入新幻灯片

幻灯片一般都不只一张,怎么样做第二张、第三张呢?(边讲边练)

(1)单击“插入(I)”菜单中的“新幻灯片(N)”命令,弹出“新幻灯片”对话框。这时又出现新幻灯片的各种版式。

(2)选择一种版式,如“空白”版式。

(3)单击“确定”按钮。这样,第二张幻灯片就插入了。插入第三张或更多张张幻灯片方法都是一样。(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4.任务四:插入艺术字“我们的运动会”

我们可以给幻灯片插入艺术字,使幻灯片变得更美观。(边讲边练)

(1)先单击“插入(I)”菜单,将指针指向“图片(P)”,单击“艺术字(W)”命令,这时就弹出了“‘艺术字’库”对话框,这和我们在用Word时一样了。

(2)选择一种艺术字式样后,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中输入“我们的运动会”。

(3)最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时艺术字就插入了。还可对艺术字进行编辑和设置了。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5.任务五:插入文本框

这个过程与我们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很类似,大家用同样的方法来完成插入文本框。请学生自己来尝试操作,教师巡视,并作个别辅导。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7.任务七:保存文件与退出

我们在完成一个幻灯片作品后,一定要记得保存,而保存的方法与Word的方法一样,只是这时文件类型为“演示文稿”,请同学们以“运动会”为文件名来保存。保存好了,我们就可退出PowerPoint

2000了,方法与退出Word一样。学生操作保存。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如何启动与退出PowerPoint

2000,并能在PowerPoint中插入文字、艺术字、文本框和设置背景颜色,作出几张幻灯片了,大家掌握得较好。

四、作业

启动PowerPoint

2000,制作三页幻灯片,内容是学校或个人的简介。然后以“练习1”为文件名保存。教学反馈:在此次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多尝试一些幻灯片的版式。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的方法。(2)能将图片文件插入幻灯片中。(3)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插入图片,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难点:插入图片文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上节课中,我们和小明同学都学会了制作幻灯片,并插入各种文字,小明想插入一些图片来使幻灯片更活泼一些,怎样打开已制作好的幻灯片呢?

二、新授

1.任务一:打开PowerPoint 文件(网络广播)请一生演示并介绍。打开PowerPoint

文件的方法与打开Word文件一样,先打开“PowerPoint”窗口,再用“打开”命令打开文稿,也可以直接在“我的电脑”中找到文件,双击演示文稿的文件名即可。2.任务二:插入剪贴画 边学边练习。

(1)打开“运动会.ppt”演示文稿,选定第一张幻灯片。(2)单击“插入(I)”菜单,将指针指向“图片(P)”“剪贴画(C)„”命令再单击。(3)在“插入剪贴画”窗口中选择类型“运动”,这时会显示与运动有关的几幅剪贴画。(4)将指针移动到某一剪贴中单击,这时会弹出四个选择项,我们选择第一个选择项“插入编辑”,这时我们看到一幅剪贴画就在幻灯片上出现了。(5)调整剪贴画的大小和在幻灯片上的位置。

这样,就插入一幅剪贴画了。请同学们在其他幻灯片上插入剪贴画。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做个别辅导。3.任务三:插入图片文件 小明告诉老师说,在作业介绍自己时,想插入自己的照片,他已经将照片用磁盘保存下来了,应该怎么办? 教师边讲边练。

(1)打开小明的作业。

(2)单击“插入(I)”菜单,将指针依次指向“图片(P)”“来自文件(F)”命令再单击,这时弹出“插入图片”对话框。

(3)在“查找范围(I)”框中指定图片文件存放的磁盘驱动器的文件夹,在文件列表框中选定图片文件,这时我们会在右侧的预览框中看到一幅画,这就是所选图片,单击“插入(S)”按钮,这时我们看到图片就在幻灯片上显示出来了。

(4)调整插入的图片的大小和在幻灯片上的位置,还可在这张幻灯片上插入一些文字。这样,就可插入你想要插入的图片了。

4、任务六:背景颜色设置 大家完成得非常好,有的同学说制作的幻灯片的背景都是白色的,有些单调,想加入背景色,这怎么办呢?(边讲边练)

(1)单击“格式(O)”菜单中的“背景(K)”命令,弹出“背景”对话框。(2)单击对话框下方的列表框右侧的箭头,再单击“填充效果(F)„”命令。

(3)弹出“填充效果”对话框,单击“纹理”标签,先择一种纹理效果。单击“确定”按钮。(4)再单击“预览(P)”按钮,这时我们看到了背景填充的效果,如果觉得可以,就可单击“应用(A)”按钮,否则还可重新选择一种纹理来填充。

这样,我们就将背景设置成我们希望的效果了。大家还可试着用“其他颜色(M)„”来设置背景色,方法是一样的。

5、练习

(老师在机器里保存了一些图片,目录在„„)

请你再制作二张,要求在第一张幻灯片上插入剪贴画、并输入相应文字,第二张幻灯片上插入一个图片,并插入与此相对应的艺术字介绍。我们会把完成得较好的同学的练习广播给大家欣赏。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5.欣赏部分同学作品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和图片,大家掌握得较好,大部分同学制作出了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作品,只是有的同学的图片类型与文字配合得不是很好,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四、作业

见课本中“练一练”。

教学反馈:要加强学生对图片与文字相搭配的处理能力。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幻灯片中插入影片的方法。(2)能将影片文件插入幻灯片中。(3)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插入影片,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难点:插入影片文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节课中,我们和小明同学都学会了制作幻灯片,并插入各种文字、图片,小明想插入一些影片来使幻灯片更活泼一些,怎样作好呢?

二、新授

(一)、使用绘图工具栏 1、教师演示 2、学生尝试 3、小结

(二)、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

1、教师演示

2、学生尝试

3、小结

三、总结

四、小结

制作一个介绍电影的幻灯片,并把影片片断插入到幻灯片中。设置动画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两种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

(2)初步掌握“自定义动画”对话框的操作。(3)能制作动画效果的幻灯片。(4)了解插入声音等多媒体的动画。[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动画效果的制作。难点:“自定义动画”对话框。[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观赏引入

展示已加入声音效果的“运动会.ppt”演示文稿,同学们会发现我们已经能用PowerPoint 2000制作和放映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了,但怎样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和声音的效果呢?

二、新授

1.任务一:使用“预设动画”命令 在PowerPoint

2000窗口中,用“预设动画(P)”命令或“自定义动画(M)”命令,都可以设置动画效果。边讲边练。

(1)启动PowerPoint 2000窗口,打开“运动会.ppt”演示文稿。(2)单击“幻灯片浏览视图”按钮。

(3)双击第一张幻灯片,选定标题文字“小明欢迎您!”。

(3)单击“幻灯片放映(D)”菜单,将指针指向“预设动画(P)”命令再单击。

(4)单击“放映幻灯片”按钮,就可以看到标题的动画效果,同时伴随着打字的声音。注意:一定要先选定某一对象,再进行动画效果的设置。2.练习

课本中“练一练”。

3.任务二: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 边讲边练习。

(1)打开“运动会.ppt”演示文稿,单击“幻灯片浏览视图”按钮。

(2)双击第四张幻灯片,单击“幻灯片放映(D)”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M)„”命令,弹出“自定义动画”对话框。

(3)单击“检查动画幻灯片对象(K):”标签中“图片2”,这时在“顺序和时间”标签中就出现了“1.图片2”。

(4)单击“效果”标签,在“动画与声音(E)”框中左边选择“飞入”命令,右边选择“底部”。(5)单击“预览(P)”按钮,可见图片从下向上飞入的效果。4.练习

将标题与图片都设置动画效果。

请注意:在标题与图片出现顺序可以调整,请试着先出现图片,后出现标题。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5.试一试

在自定义动画中有很多种不同的动画方式,请同学们试几种方式来看看效果。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自定义动画的方式来进行动画设置,这样使幻灯片的播放更加生动活泼,请同学们要掌握好这些效果的设置。

四、作业

请同学们将介绍自己的演示文稿加入动画和声音效果,下节课我们将展示一些同学的作品。教学反馈:要让学生尝试用多种动画形式来设置动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幻灯片的切换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换页方式对幻灯片播放效果的作用。(2)掌握“幻灯片切换”对话框的操作。(3)初步了解“设计模板”。[教学重点与难点]

“幻灯片切换”对话框。[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

打开已用不同切换方式的“运动会.ppt”演示文稿并播放,请同学观赏。

二、新授

1.任务一:改变换页方式

细心的同学已经看出老师是采用了不同种类的切换方式,这是怎么实现的呢?(边演示边操作)

①打开无任何切换方式的“运动会.ppt”演示文稿,单击“幻灯片浏览视图”按钮。

②双击第二张幻灯片,单击“幻灯片放映(D)”菜单中的“幻灯片切换(T)”命令,弹出“幻灯片切换”对话框。

③选择并设置为每隔1秒自动切换,单击“应用(A)”按钮。采用“幻灯片放映”,这时我们看到设置的效果已出现了,但只是第二张自动播放,而其它张却没有。

细心的同学看到效果是在“幻灯片切换”对话框中进行设置实现的,其实在对话框中还有很多效果可供我们使用,请同学们试着添加切换效果。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2.任务二:加入声音和改变切换速度

对幻灯片可以加入自定义动画效果,如效果为“飞入”、方向为“底部”等,还可加入声音。请同学们自已对“运动会”演示文稿的第三张幻灯片加入“鼓掌”的声音。学生自行制作,教师巡视,并指导。请一学生上来演示并介绍。①选定第三张幻灯片。

②打开“幻灯片切换”对话框,在“声音(U)”列表框中选择“鼓掌”的声音效果,单击“应用(A)”按钮。

③单击“幻灯片放映”按钮,观看幻灯片的放映效果。

提问:请大家试一下:在“幻灯片切换”对话框中设置好效果后,分别选择“应用”与“全部应用”,看一下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操作,并回答问题。3.任务3:应用设计模板

在软件中已经存放了一些设计好幻灯片的样式,我们叫模板。应用这些模板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设计出一些背景。边讲边练习。

(1)单击“格式(O)”菜单中的“应用设计模板(Y)”命令,打开“应用设计模板”对话框。(2)在“应用设计模板”对话框左侧的列表框中列出了许多模板的名称,单击某一名称,右侧预览框中可见模板效果。然后再单击“应用(P)”按钮。(3)单击“幻灯片放映”按钮,观看幻灯片的放映效果。

这时,演示文稿中所有幻灯片,都具有了相同的色彩斑斓模板背景。在计算机中保存了很多种不同的模板,同学们可以试一试。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换页方式对幻灯片播放效果的作用,并且掌握了如何加入声音和改变切换速度,还能用计算机中设计模板来得到色彩斑斓的效果。

四、作业

请大家将介绍自己的演示文稿加入声音,并且用模板来得到背景。教学反馈:让学生学会应用模板来提高效果。修改图片 [教学目的]

1、认识图片工具栏,知道工具的用法;

2、掌握设置透明色的方法、学会图像控制、图片剪裁的方法。[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设置透明色的方法、学会图像控制、图片剪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作品

2、学生欣赏评价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图片工具栏

1、教师讲解图片工具栏

2、介绍工具栏的工具栏的用法

(二)设置透明色

1、教师讲解设置方法与步骤

选定图片——单击工具栏中的“设置透明色”按钮——指针移动到图片——单击——保存

2、学生尝试操作

3、教师巡视、指导

(三)图像控制

1、学生自学图像控制

2、指名示范操作

选定图片——单击图像控制按钮——单击选择四种效果之一

3、教师补充、指导

4、学生练习

(四)图片剪裁

1、学生自学操作

2、指名操作

4、练习

四、总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一练

教学反馈:要加强学生对图片的处理能力。在幻灯片中插入表格 [教学目的]

1、掌握插入新幻灯片、表格的方法

2、学会修饰表格的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修饰表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幻灯片作品

2、学生欣赏评价

二、学习新课

(一)插入新幻灯片

1、教师讲解示范

打开幻灯片——插入——新幻灯片——幻灯片样式——表格——确定

2、学生练习操作

3、指名操作示范

(二)插入表格

1、学生自学操作插入表格

2、指名操作示范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输入文字——双击此处添加表格——单击行数——确定——双击单元格——输入文字——按TAB移动光标

3、学生练习

4、教师巡视、指导

(三)修饰表格

1、学生自主操作例3

2、指名操作例3

3、说说修饰表格的方法

单击表格的边框——表格和边框——填充颜色——浅绿色——居中

四、总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一练

教学反馈:在幻灯片中插入表格,要注意行数与列数不要太多。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 [教学目的]

1、掌握为幻灯片插入声音文件的方法

2、学会在幻灯片中加入CD及录制声音的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为幻灯片插入声音文件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幻灯片的声音

2、导入语

二、学习新课

(一)为幻灯片插入声音文件

1、教师讲解示范插入声音文件

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选择声音——确定——否——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单击播放——单击图标

2、学生练习操作

3、指名操作示范

(二)在幻灯片中加入CD

1、教师讲解加入方法与步骤

CD放入光盘-插入——影片和声音——播放CD乐曲——影片和声音选项——确定——移动图标

2、学生尝试操作

3、教师巡视、指导

(三)录制声音

1、学生自学操作

2、指名操作

准备话筒——插入——影片和声音——录制声音——单击录制按钮——说话——单击结束按钮

3、学生练习操作

三、巩固练习制作一份演示文稿

四、总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第四篇: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阿拉伯帝国教案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阿拉伯帝国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阿拉伯半岛所处的地理位置,说出伊斯兰教的创立过程;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知道其版图范围和帝国的兴衰;

3.通过自主学习,说出阿拉伯文化的突出成就,感受辉煌灿烂的阿拉伯文化及对世界文化所作的独特贡献。

重点 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难点 阿拉伯文化成就。导入新课 出示阿拉伯图片,引出阿拉伯,然后出示:阿拉伯国家是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共22个。那么历史上的阿拉伯国家是怎样建立的?阿拉伯文化最著名成就有哪些?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了解阿拉伯的地理位置;

2.说出伊斯兰教的创立过程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二)背景材料引入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地处红海和波斯湾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大部分地区被沙漠和草原所覆盖。其中夹带着一些绿洲。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业连遭破坏、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的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国家。半岛西部两个最著名的商业城市──麦加和麦地那。

(三)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伊斯兰教的创立背景

公元 6 世纪以后,阿拉伯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外族入侵。建立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2.时 间:7世纪初

3.地 点:麦加

4.创始人:穆罕默德

5.重要事件:徙志(622年)

6.教 徒:穆斯林

7.经 典:《古兰经》

(四)合作探究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伊斯兰教产生以前,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各部落都有自己所信仰的神,部落之间相互仇杀。伊斯兰教宣扬真主安拉是宇宙间唯一的神,必须深信不疑,绝对服从;穆斯林之间是兄弟。这种“一神教”的教义,有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观念和地域观念,形成统一的信仰,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同时,穆罕默德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集政权、神权和军事大权于一身,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为阿拉伯的统一提供了保障。

(四)拓展延伸 政教合一:

政 : 是指阿拉伯的国家政治、国家政权。教 :是指伊斯兰教。所谓 “ 合一 ” 是政权与宗教紧密结合为一体,两者不可分割。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国家的精神支柱,其经典 《 古兰经 》 宣扬的宗教教义是国家法律的基础 是国家行为的指导思想。穆罕默德是国家首脑,又是宗教领袖和军事统帅,就是阿拉伯国家 “政教合一 ” 的具体表现。

二、阿拉伯帝国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阿拉伯帝国的形成过程过程,知道其版图范围;了解帝国的繁荣和解体。(二)背景材料引入

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哈里发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既是帝国最高元首,又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

(三)精讲点拨 阿拉伯帝国

1.形成: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哈里发继续扩张,至8世纪中叶,形成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大帝国,疆域东起印度洋,西濒大西洋,北起黑海、里海之南,南达尼罗河下游。2.繁荣:8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帝国兴旺繁繁荣。

(1)政治方面: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哈里发独揽军政大权,还 是宗教领袖;《古兰经》的教条成为法律。

(2)经济方面:实行封建的土地国有制,自由农民是主要生产者;一 些城市工商业兴旺,巴格达是内外贸易中心;阿拉伯商人经过丝绸之路 与中国贸易,通过红海进入非洲东岸。

(3)宗教方面,伴随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教广泛传播,由阿拉伯人的 宗教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4.衰落: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人民起义、权力纷争、突厥人入侵,帝 国衰落。

5.灭亡:1258年,蒙古人攻陷首都巴格达,帝国灭亡。

(四)合作探究

回忆列举世界历史上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三、阿拉伯文化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阿拉伯文化昌盛的原因; 2.阿拉伯文化的主要成就; 3.阿拉伯人对文化传播的贡献。(二)背景材料引入

据统计,翻译局将各门学科译成阿拉伯语的名著有数百部之多。其中,从希腊语译过来的,包括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希波克拉底、盖伦、欧几里德、托勒密、克罗丢、普林尼、普罗提诺等希腊著名哲学家、医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的著作100多部;

从波斯语翻译过来的有关历史、语言、文学方面的作品约20部;

从印度梵语翻译过来的有关医学、天文学、数学方面的著作约30部;

从奈伯特语翻译过来的有关农业、园艺方面的著作约20部;

此外,从古叙利亚语、希伯来语翻译过来的有关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的著作也有几十部。

(三)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阿拉伯文化灿烂的原因: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亚非文化古国文明的营养,融汇古希腊罗马文化精华,创造了兼容东西方文化的阿拉伯文化。2.阿拉伯的文化成就

①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国译为《天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②天文学成就显著

著名天文学家花剌子密(Khwarizmi,约 780—850),编制了阿拉伯最早的天文表《花剌子密历表》。他编制的《花剌子密历表》 后来成为东西方各种天文表的蓝本。③医学家:阿维森那----《医典》----“医中之王”

④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记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完整的代数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3.阿拉伯人对文化传播的贡献: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四)合作探究

古代阿拉伯人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一两百年的时间里创造出如此光辉灿烂的文化呢? ①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②阿拉伯人周游世界,吸收各过个民族文化精华,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请同学们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第五篇:人教九年级上教案

1、沁园春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理解、积累

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三、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四、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投影仪,小黑板,录音带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1.正音:分 娆 逊 数 汗

解词: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二)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1.学习上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 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解题思路:“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3、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4.逐层理解下阕:

①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题思路:“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解题思路: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③“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解题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我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

④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解题思路: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5.齐读这首词两遍(可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小声跟读一遍,第二遍高声齐读)

(四)梳理、总结、扩展

1、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

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写历史人物,最后深化开掘。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写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数不限。

2、雨说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

2、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初反复朗诵,感知清新明朗,节奏欢快的 诗歌语言。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2.联想想像法。3.评析欣赏法。4.探究学习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教学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解题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三、研习课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田圃(pǔ)禁锢(jìngù)留滞(zhì)喑(yīn)哑(yǎ)襁(qiǎng)褓(bǎo)(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朗读指导: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2.具体研习。

(1)播放范读录音带(并配音乐),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词语,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意象词语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们嬉戏的脚印清晰可见,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的鱼儿活蹦乱跳,还有唱着歌谣的溪水……

(2)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明确: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3)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明确: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4)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明确:第七节中,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自己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第八节,用两句气势高昂的对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将感情推向高潮。有了爱,才会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地笑,才有希望,“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3.欣赏品味。

(1)细腻精巧的运笔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赏析:“爱心”点明“雨”之所指,而“丝缕”则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天地”包括田园、牧场、山峰、白云等,极言爱之广之浓,无私、博大,使人读后如沐春雨。把这样一个丰富深刻的内涵寓于形象贴切的比喻之中,境界全出。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赏析: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2)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诗人赋予“雨”人的思维和行为,她时而“温声细语”,时而欢呼雀跃,一会“探访”大地,一会“亲近”孩子,田圃、牧场、山峰、云端,到处都有她的身影,既亲切又生动,这浑身散发的灵气和展现的真情,怎不让人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四.课堂小结。

涵泳全诗,诗人郑愁予为我们送来了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我们也和那些孩子们一起,沉浸在“雨”的滋润里,意犹未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彩、感情的汁液,融人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邵燕祥语).

五、作业布置

模仿本文,以“ 的述说”为题,写一首诗歌。

3、星星变奏曲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 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4、诵读,体会诗歌的 情景,意蕴和诗人的 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重点难点:

1、重点是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及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难点是“星星”的象征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法 联想想象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朦胧诗

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一)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 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3、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4、“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二)反复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提示:注意诗歌的语言形式与内容表达的联系,并在鉴赏的基础上仿用诗中的基本句式,使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样的情感。

4、外国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林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独运。

3、揣摩诗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用心领悟田园诗的 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课时安排:1 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教学方法:诵读法 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平常的昆虫的 叫声,在 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今天,我们将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引领下,区倾听生命的赞歌。

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四、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问题研究:

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六、课后练习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首:《夜》

一、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三、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四、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题三的 写作训练。

5、敬业与乐业 教学目标

1. 理解积累词语。

2. 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3. 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4.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理解“举例子,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2、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3.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教学方法:研讨探究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题解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要求: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研讨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五、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随堂练习。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学生背诵“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三、探究活动

(一)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如下: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二)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四、小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六段。2.选用随堂练习。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雨果对伏尔泰的赞扬崇 敬之情。

2、体会雨果饱含激情的演讲风格和理解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

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的“斗士”和 “智者”形象的方法。

3、背诵精彩片段,增加语言积累。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伏尔泰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认识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和对启蒙思想在当代阐发。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三.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 讨论点拨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用两节课的时间,通过学习一篇演说词,走近法兰西的两位杰出人物:伏尔泰和维克多?雨果。他们相差整整一个世纪,伏尔泰于 1778年病逝,雨果生于1802年,他们二 人并没有面对面的交往。但是,阅读过本文的人,无不被雨果对伏尔泰的敬爱 与景仰之情感染。

二.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1.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介绍伏尔泰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和他所生活的时代,高度评价其世纪性的贡献。

第二部分:(2-9)歌颂伏尔泰的丰功伟绩,从两个方面评价其卓越的贡献。

1.2-8 介绍他在思想领域的启蒙作用。

2.9 介绍他积极投身于现实的、为一个个手迫害者辩护的具体斗争。正是思想启蒙和现实关怀成就了伏尔泰的伟大。

第三部分:(10-12)赞扬伏尔泰的非凡人格。雨果专门赞美伏尔泰“睿智的微笑”。这微笑蕴涵有哲理的忧伤,又有含有黎明的曙光。他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催生出平等、博爱、理智、和平等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

第四部分:(13-14)介绍伏尔泰的时代意义。伏尔泰标志着一个新纪元,新时代需要伏尔泰。雨果表达了追求伏尔泰,于黑暗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2.有感情地范读节1,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在节l中找出最能够体现雨果对 伏尔泰评价的一个词和一句话。

b.为什么雨果认为伏尔泰是永生的?

c.世人怎么对待伏尔泰的逝世?雨 果呢? 总结学生的发言,提升认识:伏尔泰 获得祝福和诅咒,都是因为他向旧社会宣战。

明确:

a.“巨星”、“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b.因为他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担负着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 责任。

c.世人有两种态度:诅咒和祝福。雨果认为,这是荣誉最美好的两种形式。

3.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体会雨果对伏尔泰的评价。

结合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以及查找到的资料,理解雨果的评价。

4:伏尔泰是几个世纪前的伟人,在雨果口中他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学生独 立思考,找出文中能够表现伏尔泰形象的句子。总结学生的发言,分析得出:文中的伏尔泰表现出两种形象:斗士、智者。

明确:如:节8中“他孤军奋战”、“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节1l中“从这深邃的双目里露出了微笑”。5.分析“斗士”的形象。组织学生自读、讨论:

a.斗争的原因是什么? b.对象是谁? c.以何种方式? d.具体的表现是什么?

e.结果怎样? 明确:

a.时代的原因:人民无知,宗教愚昧,君主专制,司法黑暗。„

b.对象:宫廷、贵族、金融界、教会。

c.方式:独自一人,一枝笔(轻如和风,猛如雷电)。

d.表现:为西尔旺、蒙巴伊、卡拉斯、拉巴尔辩护。

e.结果:胜利。

6.总结学生的分析结果,归纳提升:伏尔泰是“法兰西思想之父'‟,他经历了君主专制由鼎盛到衰败的转折期,为当时的人们带来了自由和民主的声音。引导学生说说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结合鲁迅的形象,谈谈自己的理解。明确:(倔强的斗士形象)7.分析“智者”的形象:雨果抓住伏尔泰的什么特点去表现的? 明确:抓住伏尔泰的“深邃的双目”和“睿智的微笑”进行描写。

8.师生共同朗读节12,体会雨果是如何描写伏尔泰的“微笑”的。

明确:有感情地放声朗读,能够读出雨果激动的心情和情感。理解作家借助“微笑”,呈现出伏尔泰的成就。

9.提问: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特点进行描写?

明确:对于斗士的形象,“微笑”所造成的反差最大,能够表现出伏尔泰的 性格,感染的效果更加强烈 三.提高认识,拓展思路:

2.提问:雨果由对伏尔泰的赞扬,进而又写了什么? 3.雨果写这些哲学先驱的目的何在?

4.组织学生讨论,结合演说的特点,体会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1.结合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节14,能够读出作者的激情。

2.作者由伏尔泰联想到一批哲学伟人:卢梭、狄德罗、孟德斯鸠等先驱哲学家们。,3.回答:重申自由、民主和真理的重要,鼓舞人们能够继承前人的精神,向现实宣战。

4.充分讨论,积极发言。可以结合自己所阅读过雨果的作品来谈。

四、本课总结

本文是雨果著名的演讲之一,全文贯穿着自由、民主、和平的精神,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作者紧紧围绕伏尔泰思想上的成就,用激情饱满的浪漫语言,回顾了伏尔泰的笔、伏尔泰独自一人的斗争,以及他的微笑、睿智,由此刻画了一位“斗士”的形象、“智者”的形象。文中有许多意义深刻、内涵隽永的句子,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经历细细体会。

7、《傅雷家书两则》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者。

3、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4、人生有坦途,更有坎坷,培养学生在不同的 人生境遇中的良好心态。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难点: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教学方法:文献法 自读法 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第一封信的开始,傅雷首先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而且,孩子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接着告诉儿子: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呢?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他还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其次,“慢慢”“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从而越来越坚强。对于感情的创作,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第二封信,起因于傅聪在音乐会上的历功演出。孩子的成功总是父母最大的幸福与骄傲,但傅雷与其他父母不同的是,他的幸福与激动还来自于艺术的成功、祖国的光荣。“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作为父亲的傅雷,毫不矜持地对儿子表达了他异常激动的心情:“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若是一般的父母,也许仅止于此了,而傅雷的伟大,就在于他借助儿子的成功之机,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他首先赞许儿子:“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而这,正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如果说,上一封信是要儿子在消沉时保持坚强,那么,这里所说的成功时“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只有做到了坚强,才能永远不怕孤独。傅雷对“坚强”含义的理解,浸透了人生的感悟,十分耐人寻味。“坚强”的最高境界,乃是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因为“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这可以说已经是人生至境了!

接下来,傅雷奔放的思绪又从艺术飞到了中国的“黎明”。他从傅聪如流水般的演奏风格中,想到了克里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的“复旦”,想到了滔滔不竭的中华文明。他激励儿子,被这般伟大的文明之河哺育过的艺术家,“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才对”,洋溢着对新中国的热情,对中华文化的信心。

书信最后,傅雷再次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第一封信里,他曾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这一次,他又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从而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让“完美”的地平线永远激励着我们向前进。

(二)问题研究

1.对于“坚强”,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也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傅雷对儿子说:“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可见坚强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即使孤独也不怕”(见第二封信),并且“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见第一封信)。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这两方面合起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就是宠辱不惊,得失泰然。第一封信里所讲的“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第二封信所说的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也都是这个道理。

但“坚强”的最高境界,可以说还在于葆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赤子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2.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 w ww.x kb1.com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则说过,孤独、寂莫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对孤独的理解,与之和而不同。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周国平说“孤独产生于爱”,傅雷说“爱让赤子不孤独”,实在是异曲同工。

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艺术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这里企及了。3.如何理解“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文中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说傅聪常以克里斯朵夫自命,其个性也与之相像;又说“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其意旨在鼓励儿子像贝多芬那样,不惧矛盾,勇敢面对,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新课标 第 一网

(三)关于练习

1.此题目的是要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含义。第一封信里,傅雷希望儿子能够正确地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第二封信,希望儿子在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仍然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2.此题目的是要体会傅雷与傅聪的父子深情,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这一问题。有些方面可以从《傅雷家书》的其他篇章中寻找例子。

“朋友”的意义,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相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觉得温暖、放心;然娓娓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还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傅雷与傅聪对音乐艺术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

附:书信格式的要求 信封

左上方填写邮编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间居中写收信人姓名,加上称呼。它可以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也可以是邮递员对收信人的称呼。后者为王力先生的观点,实际上邮递员只认为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收信人后面没有称呼是不礼貌的,属于格式上的错误。信封右下方为寄信人地址及邮编。正文

1.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2.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3.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4.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5.具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8、致女儿的一封信

教学目标:

l.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理解文章中故事的寓意。

3.学习作者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技巧。

4、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研讨相结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活动

1.查找关于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了解有关书信的写法;

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3.收看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 《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追梦》《乱世佳人》等等。

二、导入新课

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 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 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 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 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 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新课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媒体辅助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是(国籍),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全国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辉煌成就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1968年他再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p年9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人苏联史册。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2.课文内容研讨:

门面对女儿的问题,作者没有轻下结论,他是怎样解释“什么是爱情”的?作者到底认为什么是爱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怎样理解“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这句话的含义?(4)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里走一遭,在走的过程中不能再回头重走,在途中可以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棵。柏拉图觉得此事很容易办到,便充满信心地往前走,谁知过了半天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又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便挑挑捡捡,总希望前面有更好的;等到走到尽头时,才发现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课文也是用故事的形式诠释什么是爱情这个大问题。爱情是美好的,是人类历久常新的话题,对于爱情,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也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解释。)

3.积累:爱情是这样美好,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看看名人是怎样看待爱情的:要求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教师也准备一些)。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宰。----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

那种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们升华并赋予我们力量的爱情,才能算是一种高尚的热情;而使我们自私自利,胆小怯弱,使我们流于盲目本能的下流行为的爱情,应该算是一种邪恶的热情。法国作家乔治?桑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做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

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命;它渗人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英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艾迪生

爱情是一片炽热狂迷的痴心,一团无法扑灭的烈火,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一分如糖似蜜的喜悦,一阵如痴如醉的疯狂,一种没有安宁的劳苦和没有劳苦的安宁。----英国学者理查?德?弗尼维尔

三、拓展

爱情,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爱情的真谛,我们再读下面一篇文章。

三个故事

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

爱情是什么?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很凄美:在医院病房的一隅,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世间弥留的最后一刻,他把苍老的手伸给浊泪涟涟的老妻,感谢他半个世纪以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深知自己不久就要踏上黄泉之路了,为了报答他的真情,也为了安抚自己的心灵,他决定告诉她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但是,没等他把这个秘密说出口,他的老妻就把手轻轻按到了他的嘴上、她说:

“我不需要听什么爱的秘密,在我看来,最大的爱的秘密就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爱,手牵着手一道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 ” 丈夫感动得涌出了热泪,最后带着那永远的秘密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绝于耳。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一个士兵阻拦道:“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朋友讲的第三个故事是一家电视台的综艺游戏节目——摸手认妻。这个游戏由6对夫妻参加,要求把6位男士的眼睛蒙上,让他们依次去摸6位女士的手,从而摸出自己的妻子。前3位都模错了,惹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第四位上场了,主持人依然是一丝不苟地将那位男士双眼蒙上,接着原地转了三圈,同时又示意六位女士互相调了一下位置,过后搀着那位男士来到一字排开的六位女士面前说:开始。那位男士伸出手抓住第一位女士的手,也就三四秒的时间,对身边的主持人说这不是我的妻子,接着摸第二位女士,当他抓住第二位女士的手后,比第一次时间稍长一点,大概有十来

秒时间,他对主持人说:“她是我妻子。” 说后,主持人将那位男士眼睛上的纱布去掉,这期间,现场的观众已经向这位男士报以热烈的掌声了。无疑这位男士猜对了。主持人不失时机地问那位男士:“你摸得这么准,其中有什么秘密?”那位男士对着话筒,郑重其事地说:“没有什么秘密,我凭的是手感,是结婚十多年来培养出来的手感。”这时画面上出现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脸,此时那位幸福的妻子已是热泪滚滚。“爱你一生一世足矣,我想,这就是爱情。” 朋友最后说道。

四、讨论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五、总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六、拓展活动

同学们,爱是美好的情感,人的全部道德都可以在爱情上反映出来。爱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根据自己的理解,你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说说什么是爱情。可以是一句箴言,也可以是一段随笔,更可以是一篇文章。

下载川教版九年级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川教版九年级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川教初一信息技术教案(共5篇)

    第六课 综合应用 兴文初级中学蒲超 一、教材分析 电子文稿是学生对word、wps前期分散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的整体应用,为了改变枯燥无味的教学过程,并根据该课程与美术学科的海......

    川教版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5篇

    四年级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2013—2014学年度下期) 活动教案: 目标要求: 总目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自学、自......

    川教版八上第6课戊戌变法教案

    第6课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记住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公车上书”的时间、内容和戊戌变法的时间,知道维新派创办的主要刊物、......

    [初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4 川教版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课标要求】 ⑴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⑵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⑶简......

    川教版配乐诗朗诵

    配乐诗朗诵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录音机。(2)利用录音机完成配乐诗朗诵。(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诗歌完成朗诵配乐这一操作过程,尝试应用探究的方......

    七年级川教版历史试题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下面是 七年级川教版历史试题,请参考!七年级川教版历史......

    西藏拉萨市第八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古代希腊教案川教版

    第1课 古代希腊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斯巴达和雅典,掌握雅典著名的改革家梭伦、伯里克利及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希腊文明的起源及城邦繁荣的状况......

    什川初级中学九年级二班班规

    什川初级中学九年级二班班规 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建设一个和谐而有充满活力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特制定以下规定: 成绩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