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解说词
画面;背景为党旗、党徽、高新区的火炬标志
解说(并打字幕):正当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南昌市迎来了新一轮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经济建设热潮。在南昌城东,有一座极具现代化气息的科技新城正在这块红土地上迅速崛起,她就是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出片头字幕
党旗鲜艳火炬红
画面:高新区的区容区貌
解说:南昌高新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营造了一方适谊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土壤,促进了一大批企业的茁壮成长。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南昌高新区共有非公有制企业580余家,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0%。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高新区乃至南昌市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随着区内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就提到了高新区的议事日程之中。党的建设也在这些企业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在省、市委的重视与支持下,高新区党工委认真研究了全区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问题,决定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来抓,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认真研究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一些薄弱问题,明确了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形成了新形势下加强高新区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整体部署,先后组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46个,共有党员849人。
画面:非公有制企业党委成立大会、党建协会第一次理事会会议以及上级组织部门来区指导工作等会议的画面
解说:随着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蓬勃发展,对高新区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新区非公有制党建工作的领导,使高新区的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2002年2月,中共南昌高新开发区非公有制企业委员会在市委组织部的批准下正式成立,与此同时,中共南昌高新开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协会也于3月份在南昌市民政局的批准下正式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委和党建协会的成立大大促进了高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更快发展,更加有效地提升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水平。
画面:区内企业的画面以及上级组织部门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委下企业指导工作等画面
解说:根据新形势下的新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党委始终牢固树立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要求企业党组织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开展党的活动,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任务,帮助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发动党员、带领员工群众全力以赴搞生产,一心一意促发展。
对关系国家、企业、职工利益的问题和企业发展方向的问题以及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企业党组织都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集中党员、员工的智慧,向企业决策层建言献策,形成企业的正确决策,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字幕: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代放
同期声:谈对泰豪企业党委工作的肯定(略)
画面:区内企业的画面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党委下企业指导工作等画面
解说:非公有制企业党委在帮助企业发展的同时,还始终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引导企业正确处理好了“四个关系”,即国家、集体利益与企业自身利益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员工权益与企业稳定的关系,合法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而保证了非公有制企业在政策和法规的范畴内健康发展。
画面:3l公司开展党的活动以及企业生产等方面的画面
解说:作为区内第一家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江西3l医用制品有限公司党支部积极引导业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得到了业主思想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响应。该公司先后被省、市国税部门授予“模范纳税外商投资企业”、“特级纳税信誉单位”。
画面:利德丰公司开展党的活动的画面
解说:南昌利德丰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兼任了公司财审委主任,公司党支部与财务、技术、采购等7个部门一道,按照国家及公司有关规定,对公司资金使用项目进行预算和规划,对公司资金流向进行把关,对公司每笔6000元以上的支出进行审核。这一举措,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行为实行了科学有效的监督,促进了企业的规范运作。
画面:区内企业开展党的活动以及企业生产等方面的画面
解说:“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这是高新区内每一家企业所达成的共识。因此,非公有制企业党委要求企业在做好团结凝聚工作方面始终坚持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陶冶员工的道德情操,以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团结稳定的员工队伍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在这方面一是加强了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领导,指导他们按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二是加强了与广大员工的联系,通过谈心、走访等方式,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和实际困难,并千方百计帮助解决,使每一位员工都感到党的温暖,从而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争取业主和上级党组织的支持,利用一些工余时间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员工文化娱乐活动,使企业员工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
画面:区内企业开展党的活动以及企业生产等方面的画面
解说:在协调维权方面,企业党组织都能认真引导企业主与员工建立新型的关系,正确处理企业的各种矛盾,积极维护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一方面,积极为业主排忧解难,帮助业主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化解有关矛盾,支持业主依法经营,加强管理,加快发展。
另一方面,加强与业主的沟通与交流,正确处理业主与员工之间的分歧,努力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业主和员工心情舒畅,同心协力搞好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
画面:区内企业开展党的活动以及企业生产等方面的画面(tcl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的画面)
解说:在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带动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党委积极组织企业有效地开展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联系员工”等活动,使党员在企业不同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日益成为生产上的标兵,技术上的骨干,营销上的能手,管理上的行家,为产品赢得了市场,为企业开发了新品,为公司争得了效益,为员工做出了榜样,深受业主的好评和器重。
字幕:南昌先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朱军
同期声:介绍自己在南昌先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的帮助下如何成长起来的一些主要经历(略)
画面:高新区的区容区貌
解说:经过这些年来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不仅使高新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与企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同时也使高新区的经济建设得到了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使高新区不仅受到省、市委的重视和支持,而且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科技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吴邦国、吴官正、吴仪、顾秀莲、田纪云、费孝通、宋健等先后来区视察工作。正是建立在对高新区未来充满信心的基础上,到2005年,在全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将200至250亿元,工业生产能力将达300亿元,实现区级可用财力3至5亿元。届时高新区将真正发挥其对全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南昌实现“富民强市”目标、为江西率先在中部地区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
尾声:
每当晨曦降临南昌高新开发区这方投资热土时,高新区的每位党员干部和群众仍和十年来的每一天一样,在全区经济建设热潮中勇于做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们仍然钟情于这座极具现代化气息的新城,这汪蓝天和碧水,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红土地。
第二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和分布状况,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有效整合党的组织资源,转变基层党建工作方式,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在新经济组织领域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这是需要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现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设置模式,影响组织资源整合开发的突出问题,体现在:非公有制企业数量迅猛增加与党的组织未能有效覆盖的矛盾。从业人员流动性增大与传统党员教育管理手段难以适应的矛盾。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加重与党组织作用发挥不理想的矛盾。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区域化设置的基本思路
所谓区域化党建工作,就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科技手段,统筹设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统一管理党员队伍,统盘使用党建阵地,以实现组织效能发挥最大化、教育管理效果最优化、组织工作成本最低化和工作力量配备最强化,推进新经济组织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资源有机整合和优化重组。
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理论依据: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遵循党组织设置与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相契合的内在规律,转变党整合组织资源和整合社会力量的战略及方式。
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要有利于区域内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组织优势,有利于加强对区域内企业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为区域内各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更加强大的组织资源保证。
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着力点:突破单位制党建模式下条线框架的束缚,打破资源按条线配置的传统方式,实行区域内组织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区域化设置的主要类型
类型之一:外来人员集聚地的区域化党建
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在企业、居住在社区的实际情况,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探索“关系在企业、活动在社区、奉献在岗位”的党建工作新方法。在组织设置上,突破以企业为单位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单一模式,构建起纵向以居住区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党员,横向以居住区党组织—居住区党员活动党小组—党员的立体化的管理网络。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实行党员参加企业、居住区双重组织生活,建立党员双重管理、双重教育、双重评议的信息交流制度,实行发展党员双向公示、双向考察制度。在党建工作阵地上,结合居住
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合理配置党员活动阵地,由居住区党组织统一管理安排,并与企业党组织共同使用,提高阵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类型之二:工业园区中的区域化党建
针对企业在工业园区高度集聚的状况,探索一条适合园区特点的党建工作新路子。在组织设置上,不再局限于在单个企业建立党组织,而是着眼于整个工业园区党组织的全面覆盖,将整个工业园区作为一个基层党建工作单元,设立区域综合党组织,聘用专职党务工作者,统一管理园区内企业中的“零散”党员和每一位进入园区的流动党员,并负责园区所有未建党组织企业的党建工作。在党员教育管理上,针对企业党员工作生活的实际状况,注重发挥园区党员的整体作用,通过义务劳动、结对帮扶等公益活动载体,组织党员建设园区、服务园区。在阵地建设上,建立园区党员服务中心,兼作职工活动中心,为党员、职工提供服务。类型之三:商贸区、商务楼宇、集贸市场中的区域化党建
根据商贸、服务、流通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针对这些组织总体规模偏小、党员人数较少、缺乏活动场地等情况,在商贸企业分布集中的商贸区、商务楼宇、集贸市场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在组织设置上,整个商贸区、商务楼宇、集贸市场统筹建立党组织,统一负责区域内商贸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党建工作。在党员教育管理上,注重与社区党建工作的互动,并建立健全党组织活动制度和党员学习制度,促进党员教育管理的正常化、规范化。在阵地建设上,注重与社区党建工作资源的整合,并通过“党费拨一点、街道出一点、企业筹一点”的方式,建立党建工作专项经费,保证区域党组织的正常运转。
类型之四:行业、产业中的区域化党建
针对区域块状经济和农业产业基地快速发展的现状,依托行业协会、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开展工商业和农业产业领域的区域化党建工作。在组织设置上,按照区域联动的思路,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把原来隶属于不同部门、镇乡的企业党组织,统一划归到行业协会党组织管理;对一些规模大、涉及农户范围广或已建立经济合作组织的产业基地,由乡镇党委牵头单独建立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上,根据产业基地党员与其所在村党组织的实际关系,实行党员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并建立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等制度,组织引导党员在宣传政策法规、推广科学技术、传递市场信息中发挥作用。在阵地建设上,建立基地党员服务站,并与所在村的活动阵地共享共用。
三、适应设置模式转变,构建资源充分整合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格局
1、以建立区域性党组织为重点,形成广泛覆盖的组织体系。一是灵活设置区域性党组织。按照区域内党组织统筹设置的理念,在工业园区、商贸区、外来务工人员集聚地,采取
区域联建的方式,建立区域综合性党组织,整合区域内非公有制企业的组织资源。二是全面理顺区域内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对区域内非公有制企业中已建立的党组织,统一划归到区域党组织,暂时不具备条件划转的,应建立横向挂靠关系,接受原有上级党组织和区域党组织的双重管理,积极参与区域党组织的活动。三是合理划分区域党组织的管理职能。在健全区域党组织体系基础上,合理确定区域党组织和企业党组织的管理职能,确保区域化党建工作有序开展。区域党组织的职能,重点应定位在区域内企业党组织的联系协调,区域整体性党建工作的策划推进,以及未建党组织企业党建工作的帮扶指导,突出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牵头作用和核心地位。区域内企业党组织的职能,重点应定位在本企业党建工作的组织实施,本企业党员群众参加区域重要党建活动的组织发动,突出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参与和配合职能。
2、以党员服务中心为依托,改进区域性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建立区域性党员服务中心。在实行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地方,建立党员服务中心,作为区域党组织开展工作的主阵地,也作为区域内企业党组织共享的活动场所。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对区域内企业的党建阵地和活动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以党员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区域党建活动平台。围绕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正确定位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合理设置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党员服务中心的作用。二是健全党内关爱机制。区域党组织以党员服务咨询中心为依托,转变工作方式,强化服务措施,形成关心爱护党员的工作机制。健全区域内企业党员思想状况搜集机制,建立党员网上论坛,定期开展谈心活动,深入了解党员所思、所想,及时化解思想困惑、疑虑;健全党员困难帮扶机制,设立党员互助基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解决党员的实际困难;健全党员奉献奖励机制,设立党员重要贡献登记册,发放特殊贡献奖励金,加强对党员的激励和引导。三是实行区域党员代表会议制度。在区域内企业不同层面选出有代表性的党员,成立区域党员代表会议。建立党员代表联系党员制度,每位党员代表联系若干名党员,使区域内的每个党员都有党员代表联系,广泛了解、收集党员群众的意见,充分发挥党员代表在区域党员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党员代表提案制,以制度形式及时收集和听取党员代表对区域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落实党员的合理建议权;建立党员代表表决制,对区域内企业党建工作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交党员代表会议集体表决,落实党员的决策参与权。
3、以党内信息网络平台为支撑,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一是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建立信息化教育平台。实行“定单式”教育,围绕区域内企业的阶段性中心任务,安排针对性较强的教育课程,开展面向区域内全体党员的开放式培训;实行“菜单式”教育,针对企业党员特点,排出每季度的教育计划,组织党员按需参加学习;实行“点播式”教育,根据不同企业党员作息时间差异大的状况,全天候向党员开放学习网络,党员随到随点课程进行学习。二是依托党内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党员组织关系网上转接,减少党员办理组织关系接转的环节和手续。建立定期信息维护制度,及时录入区
域每个党员的基本情况,登记党员参加学习、缴纳党费、发挥作用等情况,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及时提醒。探索党员IC卡管理,党员凭卡接转组织关系和参加组织生活,切实解决党员接转组织关系程序复杂、手续繁琐以及流动党员难管理等问题。三是依托区域网络资源,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依托区域党员服务中心,开设服务热线和信息网站,受理企业党员和员工的求助事项,公布党组织的服务资源,调动党员力量开展志愿服务,实现党员群众的服务需求与组织服务资源的有效对接,帮助解决区域内党员和员工的生产生活难题。
4、以创新载体为抓手,健全企业党员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定期开展公开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后备人选活动,把推荐出来的优秀人才、优秀团员列入党的发展对象,在整个区域内保持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常数。试行发展党员群众推选、征询群众意见制度,区域党组织负责做好未建党组织企业的党员培养发展工作,确定培养对象时让群众来推选,发展入党时注意听取群众意见,形成吸纳优秀人才入党的良性机制,以新鲜血液充实党员队伍力量。二是积极推行党员分类教育管理。结合党员的文化层次、作息时间、岗位性质,对区域内企业的党员进行分类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统一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根据区域内企业党员的岗位特点和爱好特长,统一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设立专业化服务分队,组织开展面向区域内企业和广大群众的义务服务活动。完善党员志愿者活动制度,拓展服务内容,经常开展活动,促进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向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发展。
5、以区域党建共建为手段,构建开放式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实行区域党组织与群团组织“带促”共建。按照“大党建”的工作要求,把企业群团工作纳入区域党建工作,区域党组织领导搞好企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同时,整合区域内群团组织资源,做好区域内企业的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力量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形成企业党建带群团建设、群团建设促企业党建的“带促”共建机制。二是实行区域党组织与企业主管部门“借力”共建。建立区域党组织与企业主管部门双向联系制度,区域党组织通过主管部门加强对企业党建的指导力度,主管部门通过区域党组织掌握企业的具体情况,相互借力共同推进企业党建工作。三是实行机关党组织与区域党组织“帮扶”共建。建立机关党组织与区域党组织结对帮扶制度,加强对区域党组织工作的指导,促进区域党组织工作规范化运行。同时,发挥机关党组织党建资源丰富的优势,向区域党组织提供培训师资、帮扶资金、教育活动设施,从外部为区域化党建工作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
第三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非公有制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非公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着力提高非公企业党建水平,既有利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又有利于引导非公制经济健康发展。近年来,山东省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模式,在抓组建、抓制度、抓载体上下功夫,提升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抓组建,健全非公企业党组织体系。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深入开展,首先需要完善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一是创新组织设置形式。积极开展机关事业单位与非公企业党建结对共建活动,由结对单位派出优秀党员干部到企业挂职,为企业党建工作出谋划策。同时,本着“出现一个联系一个、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原则,推行项目建支部模式,达到党组织设立条件的,及时组建党组织;暂时达不到条件的,由结对单位采取“联、挂”的方式,帮助企业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二是创新组织管理模式。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思路,将全区重点开发区域划分为13个园区,设立13个基层党委,形成了“党工委统一领导、园区党委具体管理、部门单位结对帮扶”的大党建工作格局。三是推动党群组织统筹共建。深入开展“党旗领航、党群共创”活动,坚持以党组织建设带动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团组织建设。近年来,各非公企业先后建立了90多家党员活动室、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活动场所。
抓制度,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增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和规范化程度,制度是关键、是保障。开发区党工委结合各非公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联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和挂职人员到企业工作制度,要求各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别联系1—2家重点企业、1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包靠1家企业,指导帮助非公企业党组织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学习培训、民主评议等制度;要求非公企业的党员职工在企业中发挥表率、骨干作用,积极参与和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同时,引导非公企业开展“双培双推”活动,把企业关键岗位的优秀职工培养成党员,把经过培训的党员推荐到企业关键岗位任职;把企业决策层的党员培养成为党组织负责人,把经过培训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推荐进入企业决策层,选优配强企业党组织书记。大力实施非公企业党员培训工程,先后举办各类党员主题培训班次20余次,培训党员1500余人次。抓载体,在非公企业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形式。开发区党工委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激发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一是开展“亮身份、作表率、比奉献”活动。通过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先锋岗”、“党员献计献策”等主题活动,引导非公企业党员为企业发展提意见、出点子;引导优秀员工尤其是企业骨干向党组织靠拢,先后有1200名职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二是开展“承诺、践诺、评诺”活动。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以公开承诺活动为中心,结合自身实际,科学承诺、扎实践诺、民主评诺。目前,全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共承诺实事3000余件。三是开展“树典型、学模范、赶先进”活动。引导非公企业党员增强模范意识、自觉争当模范,同时注重培养、树立、宣传非公企业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全区先后选树了企业典型20个,组织了新城建设十大突出贡献人物、十佳杰出青年企业家、百名技术革新能手等评选活动,在非公企业中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第四篇:企业非公有制党建
3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更大力度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为进一步摸清开发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和动态,了解和掌握企业党建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近日,我们对舒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非公企业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对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对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做了初步思考。
一、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基本状况
目前,舒城开发区入园企业112个,投产企业82家,从业人员6000余人,共有党员156人,占职工总数的2.6%。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区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具备组建条件的 32家企业中,已有16家组建了党组织,组建率达50%。全区各级党组织及社会各界对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和有效,但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仍处在起步探索阶段。
二、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企业快速增长与企业党组织发展滞后的矛盾,使企业党的工作不能做到全覆盖。该区目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企业占企业的 50%,有 32家仅有个别党员,有 18家企业无党员。党员占从业人员仅为 2.6%。由于企业党的工作覆盖面不够宽,导致党的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在这些单位比较薄弱,个别企业职工中的党员难以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一些入党积极分子无法正常的培养和发展。
二、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定位与其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定位不明确的矛盾。部分企业主认为,企业只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纳税就行了,在部分企业中,党组织的地位排在董事会、工会组织之后,其地位可见一斑。按党章规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是企业的政治核心,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是私营企业中,企业主有权支配一切,包括党组织负责人也有被“炒鱿鱼”的危险。企业的投资,经营等决策也由企业主“一手遮天”,党组织难以发挥监督、引导等功能。党员个体的地位和作用也受雇佣关系的支配而变得模糊不清。许多私营企业的党员职工,为职业需要而成为“地下党员”,难以以党员身份公开活动。总之,无论党组织还是党员个体,其地位和作用问题是首先困扰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而棘手的问题。
三、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矛盾,使一些非公企业单位党组织作用不明显,影响了企业主的积极性。部分建立党组织的企业起步较为容易,能够按照要求建立起党组织,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部分企业党组织工作进展缓慢,对企业的作用不大,只会给企业添麻烦,还要花费时间、人力、物力来应付,因此部分企业党组织就自然“流产”了;有的是因为企业业主建立党组织的目的是“图名声”、“政治待遇”等,在没有达到目的后,企业业主的积极性自然就有所下降。另外,一些规模不大、生产经营不稳定、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党员流动性也大,党组织的稳定性也受到影响,给发挥作用增加了难度。而该区大部分企业属于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村劳动力经过简单的学习培训便可以上岗。这些从农民转化而来的员工,有的还是半工半农,普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大动机,追求思想进步的热情不高,党组织的教育引导收不到很好效果。
四、企业主对党建工作支持不够。企业的党建工作,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而开展的。党组织的作用发挥,离不开企业主的支持。企业主由于各自经历不同,觉悟程度不同,对开展党建工作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有的企业主对党的宗旨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企业党建工作的目的、作用、意义没有正确理解;特别是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和一些党政机关干部的不良作风,使他们对党的工作产生误解。这些认识的存在,使有的企业主,表面上支持企业建立党组织,实际上是把党组织当作一块招牌或摆设;有的企业主迫于外部环境压力而建立党组织,但对党组织的活动持“冷漠、戒备、压制”的心态,有意或无意地掣肘企业党组织的正常运作。私营企业党组织要存在及其党员的活动要开展,必然要首先营造其存在和开展的软、硬环境。但是,私营企业主一般不太愿意在其企业内部建立党组织的专门机构,因为在他看来党组织与其企业的目的相关性不大,因而在提供场所、经费等方面极不情愿并心存芥蒂。致使目前绝大多数私营企业没能建立党组织,偶有成立的,也因场所、经费、时间安排等因素而处于形存实无的状态。
五、党组织书记的素质还不能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非公企业党组织的作用能否得到很好的发挥,关键看是否有一个好的带头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的素质状况,是制约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该区一些党组织作用发挥较好的企业,都有一个素质、能力较好的带头人。从调研情况来看,企业党组织书记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局限。部分书记还存在“单纯雇佣思想”,认为自己首先是为企业主“打工”,领取的是企业发的工资,党组织要在企业主的首肯下才能建立,开展活动也需要企业主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因而在开展工作时,觉得理不直,气不壮,往往一味迎合企业主,看企业主的脸色行事,党组织的工作缺乏独立性。而有的书记认为,反正是“打工”,因此往往纯粹为了经济利益或者一时意气而跳槽。二是工作能力欠缺,工作精力不集中。有的书记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经验、精力投入等等还达不到要求。党务工作经验不足,兼职多,有的书记兼任的行政事务过多,整天忙于处理日常事务,在党务工作方面的精力投入上受到牵制,影响了党的工作;还有的对企业经营管理不熟悉,没有把党建工作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出现了“两张皮”现象。
六、企业中党员的状况还不能满足党建工作的需要。党组织是由党员个体组成的,党员队伍的状况影响着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从全区企业党员队伍的现状来看,还不尽人意。部分党员存在“单纯雇佣思想”,认为工作是临时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企业主手里,没有把自己的个人目标同党的建设的整体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只追求现实的经济利益,淡化了党的宗旨意识。有的党员没有正确理解党员的无私奉献与企业主获取利益的关系,没有正确理解党员的义务与党和国家的整体目标的关系,认为在非公企业里工作,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越好,为企业主作的贡献越大,其结果就是为“老板”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思想上存在矛盾,行动上不愿出头,制约了发挥作用的积极性。不少党员因为利益关系,或者嫌麻烦而不愿把组织关系迁入企业。
三、对新时期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不排斥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而是对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实际来看,大批企业的不断涌现,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组织及时建起来,站出来,代表他们发展,促进他们发展。要鼓励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就应切实加强企业的党建工作,积极主动地占领这块阵地。这是新形势下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面临的一项新的重大任务,也是整个
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党的领导干部认为企业党建无关紧要,无关大局,行动上无所适从,就会丢掉企业党建这块阵地。我们必须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大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勇于改革,尽快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企业党建工作已经过了起步和探索的过程,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去认真研究和解决,推进企业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对策和建议
一、拓展工作空间,突破薄弱环节。该区企业的显著特点是“低、小、散”,这类企业占总数的70%以上。前些年,我们主要抓了较大规模企业的党建工作,而大量的中小企业党建工作还是“空白点”。因此,今后几年,我们要努力把党的工作向中小规模企业延伸,力争中小企业党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坚持“四支队伍”一起抓,提升整体素质。一是抓好党员队伍。要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二是抓好党组织书记队伍。要把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来抓。三是抓好企业主队伍。加强对企业主的团结、帮助、引导和教育工作,积极开展“三结合教育”活动,把自身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四是抓好职工队伍。充分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引导职工积极投身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明确隶属关系,对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由区党工委直接管理。
二、准确定位,发挥好党组织作用。党组织是企业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把企业党组织定为“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必须与国有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有所区别,不能把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党管干部原则”和“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照搬过来。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加强对党组织发挥作用途径的探索。我们认为,企业党组织要发挥以下五方面的作用:一是推动促进、参与参谋作用。对关系国家、企业、职工利益问题和关系企业发展方向问题以及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党组织要积极提合理化建议,帮助企业形成正确决策。二是自律自强、示范带头作用。鼓励和组织广大党员在本职岗位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团结凝聚作用。党组织要密切联系广大员工,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内在发展动力,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四是协调维权作用。党组织要引导企业主与员工建立新型的关系,尊重员工的劳动创造,正确处理劳资矛盾,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五是宣传引导、监督协调作用。引导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这五个方面的作用,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也是党组织作用发挥从易到难的五个阶段。要根据企业的规模、组织结构、生产状况、经济效益、职工人数和党员的数量等实际情况,对不同情况、不同条件下的党组织,提出发挥不同作用的阶段性任务。
三、落实措施,不断探索,切实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加强对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是优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外部环境的重要因素。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各级党委要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出发,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自觉性。要把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进一步健全企业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党建工作的巩固、规范和提高。一方面要加大人才投入,配强配好企业党组织书记,把业务能力强、政策水平高的党务干部下派到非公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大经费投入,切实保障区党工委和组织办的工作经费,适当提高驻企人员的待遇,提高驻企人员工
作积极性。二要改进作风,发挥整体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杜绝吃、拿、卡、要,减少对企业无谓的检查测评。要积极落实“党政共抓、党群共抓、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基本方针,从领导体制上保证企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工商、税务、金融和法律服务部门以及有关群众团体,要发挥整体职能,把部门的服务、管理、监督工作与推进企业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齐抓企业党建工作的网络化运行机制,为推进企业的党建工作提供协助和支持。三要鼓励实践,加强探索。要鼓励基层党组织的实践探索,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做法,只要不违背党的性质和党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都应当允许探索。在人才交流中心和劳动力市招工时,招工党员求职者享有招工优先权,提高党员的荣誉感;为企业党员职工设立专门奖项,提供适当的保险经费等等。应当探讨企业中党员权利的保障问题,规定企业主解雇党员职工,要征求企业党组织意见。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规定企业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2%,列入企业财务计划,由党组织书记掌握审批;组织部门可以视情况在党费中拨出企业党建工作专款,以增加党组织的活动经费。
四、做好企业主的团结、教育和引导工作。企业主的认识,关系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成效,要重视对企业主的团结、教育和引导,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主的思想认识,使他们真正从内心支持党组织的工作。一要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培养,重视做好吸收优秀分子入党的工作。企业主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按照建设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要求,加强对企业主素质的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措施,在提高企业主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依法生产经营自觉性的同时,进行党的知识的启蒙教育,使他们了解党的政策和要求,认识到党组织的活动对企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同时,加大企业主的教育培养力度,把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二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典型示范,提高企业主对党组织作用的认识。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阵地,深入宣传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有意识地向企业主宣传、灌输党建思想,让企业主认识到各级党委对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视,是一种无形的高层次信息资源,是对企业的一种无声的支持。要注意发现、培植、树立、表彰非公企业“抓党建,促发展”的典型,组织关系该转移而无正当理由拒不转移的,要通报所属党组织,按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处理。
五、不断开拓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一要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来开展。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这是党组织在企业立足,为企业主所理解和接受的根本。企业主投资兴办企业的根本目的是希望获得利润,而获得利润的前提是企业能够顺利发展。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是党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我们在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也是为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的经济全面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因此,企业党建工作,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都必须自觉地围绕促进企业发展这一主题,使党的组织活动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统一起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党组织要结合企业实际,积极配合。比如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活动;围绕企业生产开展劳动技能竞赛,组织义务劳动;发动和号召党员在企业的重点工程和科技攻关项目中发挥表率作用;通过党员班组长和党员骨干,抓好班组建设,促进生产任务顺利完成;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向员工宣传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使职工关注企业的发展并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做到“平时工作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豁得出”,在完成企业的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在克服企业的技术、管理难点上,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党组织还应大力宣传在企业生产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树立起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扩大党员和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二要参与企业决策,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党组织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参与企业的重大问题决策,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比如,在企业进行重大生产经营决策前,党组织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发动职工献计献策,广泛听取党员和员工的意见,尽可能掌握全方位的信息,并通过企业管理层、决策层中的党员,将党组织的意见渗透进去,使企业的决策合理化、科学化。三要塑造企业文化和精神,提高员工素质。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充分发挥精神因素对制度建设和物质生产的反作用,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党组织要通过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更好地培育企业文化和精神,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善于把思想政治工作寓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善于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指导企业文化建设,规范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表现,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使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达到企业主理解、党员欢迎、职工拥护的境界。四要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在非公企业中,工会、共青团组织有特殊的优势,党组织必须注意充分利用和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优势,加强与职工群众的联系,发动他们积极、紧密地配合党组织的工作,把党组织开展的活动与各种群众组织开展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党建工作目标和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党组织可通过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企业主签订集体合同并监督合同的履行,参与劳动合同争议的调解,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了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组织的领导,在群团组织负责人的配备上,可采用交叉兼职的方法,企业党组织书记原则上兼任工会主席,符合条件的党员团支部书记可进入党的支部委员会,以形成合力。(作者:樊政)
第五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理论和实践上的困惑、建议及工作难点
科干班学员隋东江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理论和实践上的困惑
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企业党组织是‚核心‛;市场经济时期,非公企业迅速膨胀,企业功能发生深刻变化,从根本上说,企业党的建设遇到的是两大困惑。第一个困惑是:在企业中究竟该不该建立党组织?因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不再是行政的附属物,而是变成了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独立经营主体。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政治组织的党组织,和企业是什么关系?第二个困惑是:企业中的党组织究竟如何定位,起什么作用?当企业成了独立法人,建立了一整套完全按照市场要求运作的现代企业制度时,党组织继续决定和操控企业的事务显然已不合时宜。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企业党的建设,正是围绕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困惑而展开的。
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究竟该不该建立党组织?在实践中,主张在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的观点依托传统理论在人们思想上长期形成的强大影响,显然占了上风。中央陆续作出了加强企业党建的规定。在国有企业继续保留完整组织形式的同时,一些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也在‚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的要求下,开始建立党组织。企业中要不要建立党
组织的问题似乎已经解决。
不过,实践表明非公有制企业在建立党组织之后,党建工作和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矛盾显现出来。人们发现,党建工作的加强,并没有带来促进企业发展的效果。相反,企业中有没有党组织,似乎和企业经营得好坏并无直接关系。
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起什么作用?在探索中,人们形成了两个基本的共识。一个共识是:非公有制企业既然已经作为赢利为目标的经营主体,那么,党组织就不再是企业决策中心。决策中心应当是厂长、经理。党组织应当主要在政治上起作用。另一个重要共识是:对于不同类型企业中的党组织,应当给予不同的定位。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的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则‚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很显然,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企业主拥有企业全部财产的所有权,要求党组织在其中起政治核心作用是不现实的,是无法做到的。
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处于尴尬地位。因为在非公有制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界限更明确,遇到的矛盾更突出。如果党组织站在企业主一边,它就变成了企业主谋求自己利益的工具,和党的性质和宗旨不合;如果完全站在劳动者一边,那么,一方面,党组织实际上干的是工
会的事情,反倒证明其存在是多余的;另外一方面,党组织不可避免地站到了企业主的对立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主必定普遍拒绝在自己的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当然,还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党组织谁也不代表,而是代表上级党组织,代表政府。但是这样一来,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会更加尴尬:企业是独立市场主体,它们和政府党组织没有隶属关系,不需要党组织,业主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不会欢迎党组织;职工则不会关心和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因为这和他们的利益无关。面对这种状况,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被接受的是‚在职工群众中起政治核心作用‛的选择。不过,这种定位,带有很强的传统理论的色彩。
由于企业党组织的定位问题没有解决,实践中便出现了各种问题。事实表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作用难以令人满意。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活动开展得好的为数不多。
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几点建议:
第一、要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企业不但需要现代企业的架构,还须是强大的团队,有高度的内聚力,有拼搏的精神。法人治理结构并不天然提供这些条件。企业党组织则由于自身特点和优势,能够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企业党组织只有站在这样的角度来定位,才能在企业中为自己找到用武之地。
第二、企业是一个整体,又是不同利益的集合体。在企业中,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各有自己的不同利益,同时
又都要通过企业的发展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们既有利益矛盾,又有共同目标。这里体现出的是‚异‛和‚同‛的辩证关系。企业党组织不能在‚异‛上做文章,而应该在‚同‛上找位置。党组织既不能完全站到企业主一边,成为企业主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也不能和员工一起把企业主作为斗争对象,更不能和企业的发展分离开来,做‚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旁观者‛。相反,党组织应当成为把三者凝聚在一起的力量。通过协调各方利益,形成共同目标,推动企业健康、良性发展,才是企业党组织应当担负起来的职责。
第三,党组织的活动和企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应当是一致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因此,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和我们党的目标同向。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是朝着党的目标前进。抓住这个目标和切入点,围绕增强企业的活力、凝聚力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开展工作,党的建设才能真正成为企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动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命运即系于此。
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难点
一是理论创新问题。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定位在‚围绕构建‘活力和谐企业’目标开展工作‛,既符合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也符合执政党建设的目标,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它和传统理论还是存
在一定矛盾。理论上如何创新。
二是党建活动经费问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能否在企业管理费中列支,财政能否对党组织活动给予支持。无论是企业主掏钱,还是政府拨款,似都缺乏法律依据,还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似乎执政党可以为自己的活动经费向公众征税。这是很危险的。若能达到党组织通过自己的工作实绩赢得了企业主的信赖,把向党的工作投入资金作为一种荣誉和导向,作为企业自愿的行为。那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