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分析报告

时间:2019-05-14 21:1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分析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分析报告》。

第一篇: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分析报告

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分析报告

时间:2010-12-2 11:44:07 | 来源:民乐县国土资源局 | 点击数:888 |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分析报告

民乐县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

国土资源系统业务范围大、基层站所多,掌握着土地、矿产审批权、收费权和处罚权等权力,容易滋生职务犯罪的岗位和环节较多,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掌握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案件情况和特点,分析发案的原因,探讨遏制和预防违职务犯罪案件的对策,构建反腐倡廉的工作体系,民乐县检察院对近年来查办的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案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其发案特点和原因提出了预防建议。

一、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检察机关立案查处多起发生在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案件,这些案件都发生在基层,与土地清查、办理探矿证、采矿证、矿山营业执照有直接的关系,主要有以下特点:

1、犯罪主体为领导干部或部门负责人。随着矿产、土地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市场竞争激烈,一些掌握掌握矿产管理、手续审批等实权,成为腐败侵蚀的重点。处于这些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极易成为不良分子拉拢腐蚀的对象,是职务犯罪案件的多发区。

2、犯罪主体多数是利用矿产资源管理权力收受贿赂。涉案人员中多数利用矿产资源管理的权力,在办理采矿许可证、减免矿产资源补偿费、办理企业更名、延续经营手续等环节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而收受贿赂。

3、犯罪主体都是党员干部,年龄趋于中年化。这部分人大多数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有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社会交往也较为复杂,也正处于家庭生活、经济负担相对较重的年龄段。社会上的各种不良分子时刻盯着他们手中的权力,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之下,一旦迷失,就会就会被拉下水。

4、犯罪持续时间长、作案次数多、数额小。基层国土执法人员作案不仅时间长、跨度大,而且作案的次数较多,并且每次作案涉及的数额都不是很大,大多为几千元。

5、社会危害性大,影响恶劣。矿产资源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矿产资源管理人员接受开矿单位的金钱贿赂后,往往不能正确履行职责,不该办理的证办了,不该减的费用减了,该补偿的没有补偿,从而损害了居民和农民的利益,极易导致集体上访和各种群体性事件发生。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的腐败直接导致土地审批的不规范,执法不到位,造成国土资源、国有资产流失。这违法行为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望,败坏了国土资源部门的社会形象。

二、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案件的原因

1、主观因素。一是忽视政治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法制观念淡薄,责任意识差。二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认为不捞白不捞。三是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仍习惯于停留在旧的体制和思维上,办事效率低下,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宗旨意识淡薄,价值取向错位,把市场经济等价有偿规则引入公务活动,追求回报,“一切向钱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成为处事信条。五是存在趋利心理和侥幸心理,认为我为他人服务了,服务对象给我搞点报酬无可厚非,一举多利,天经地义。

2、体制不够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滞后。目前,国土资源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编制问题也明确和到位,但系统内部管理机制、监督机制不很健全。国土系统垂直管理后,一些关系没有完全理顺,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出现了当地党委政府管不着或不想管,上级部门想管离得远的局面,犯罪活动创造了可乘之机。

3、监督措施和监督手段软弱。个别干部对待监督存有消极抵触情绪,认为上级监督是“不信任”、群众监督是“找茬”,“同级监督是不团结”,另一方面,对个别重要环节和部位“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力,群众监督不了”。由于自由裁量权一定程度的存在,致使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4、工作岗位缺乏流动性。某些重要岗位长期由同一人担任,客观上造成国土局的监督和管理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某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三、预防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案件的对策

1、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建立“不愿犯罪”的“自律线”。一是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应经常地有针对性地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廉洁从政教育,着力解决从政道德、理想信念和法制观念问题,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廉洁奉公,依法从政。二是建立预防警示教育制度,经常组织进行警示教育,让在职人员从涉土职务犯罪人员的忏悔中汲取教训。三是建立廉政谈话制度。这是落实预防警示教育制度的延伸和继续,应着重对要害部门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廉政谈话,警钟长鸣。

2、建立健全土地资源市场的各项管理制度,筑起“不便犯罪”的“防火墙”。一是建立和完善土地征用审批事项集体审制度,严格执行分级审批、各负其责的管理规定,切实发挥内部纪检监察的监管职责。二是全面推进土地有形市场建设,完善土地资源市场开发与利用规程。三是健全财务管理、资金运转、开动审批等各项管理制度和制约程序,落实和完善土地使用报批工作中的财务管理制度,账款分开管理,防止一人说了算的现象发生。四是实行重点部门、重点岗位轮岗制度。对基层国土部门负责人实行任期制度和异地任职制度,切实执行回避、定期交流制度,减少人际关系和社会不正之风对依法行政的干扰,促进公正执法。

3、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架起“不能犯罪”的“制衡网”。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力度。对土地使用的收费项目,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和考评,确保监督不流于形式。一是建立权力的运行机制。对土地使用、办证手续等相应的审批程序都要公正公开,增强土地使用的透明度,自觉将土地使用审批收费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对群众反映的有关土地使用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杜绝违法审批、占地、用地行为的发生。二是规范权利运行机制。对土地使用的收费项目,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和考评,确保监督不流于形式。三是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行政监督部门的内部监督作用和政务公开、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等外部监督。

4、继续保持查处职务犯罪的高压态势,高悬“不敢犯罪”的“除妖剑”。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注意从群众上访和举报中发现案件线索,不断提高发现和侦破案件的能力。对违法审批转让土地、矿山、调剂土地指标、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矿山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矿山,非法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等案件保持查处的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惩办,使其经济上倾家荡产,政治上身败名裂,让“土地爷”对职务犯罪望而却步。

第二篇: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范文

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今天主要讲一下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土地,对于老百姓来说,是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但它对于一些国土资源系统的工作人员来说,却成了个人“发家致富”的捷径。近年来,农民因不服土地执法问题而上访的现象不断增加。国土资源系统的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也逐渐暴露出来。在国家对土地管理保持严而又严,紧而又紧的高压态势下,国土资源部门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根据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在国土领域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来看,国土系统职务犯罪有以下特点、原因及应采取的预防对策。

一、土地领域职务犯罪特点

当前,土地领域职务犯罪类型以受贿罪、贪污罪、渎职罪(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为主,手法多样。土地领域的受贿犯罪表现为利用手中职权,在土地征用、审批,监督检查,土地招拍挂,土地转让、置换,土地测量,办理手续等各个环节上搞权钱交易。贪污、挪用犯罪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编造补偿项目,改变补偿标准,侵吞、私分、挪用征地补偿款。有的土地管理部门的人员利用经管财务的便利,对收取的各种管理费用予以侵吞,还有的弄虚作假,获取土地使用权并转让,从中获利。农村基层组织人员针对征地补偿款的职务犯罪也较多。

土地领域职务犯罪行为具有多发性、连续性、群体性和隐蔽性等特征。土地领域职务犯罪的多发性表现在土地监督管理的每个环节,以及不同的管理层级和不同的经济区带、地域。土地领域职务犯罪的连续性表现为犯罪主体大多数都是数年多次作案,有的每次数额虽不大,但三番五次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受

贿金额越积越多。土地领域职务犯罪的群体性表现为上下联手,窝案串案较多。有的是同一行贿人先后向多人行贿,有的是同一单位的多名领导相互勾结共同犯罪,还有的是内部人员下上串通,共同收受或转送贿赂。土地领域职务犯罪的隐蔽性表现为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过程隐密,不易察觉。一些党政领导干部插手土地领域引发的职务犯罪就是如此。他们往往借“改革”、“发展”,以搞活经济和招商引资为幌子,利用权力或影响,直接出面或通过“打招呼”的方式,帮助打通关节,从中收取贿赂。或者以配偶、儿女或亲属名义入“干股”、“空股”,变相插手建筑领域,从中收受巨额贿赂等。

(一)从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基层国土所负责人、乡镇分管领导、乡村村官作案多。我院立案查处的大多数案件为基层所主任、乡镇分管领导、乡村村官,有的是单独作案,有的是共同实施犯罪。

2、犯罪手段多样化。土地的审批、行政处罚等环节漏洞百出,为实施职务犯罪提供了条件。一些基层所的领导及乡镇分管领导采取截留并非法使用土地清理罚没款、用虚假发票套取公款用于发放福利和报销私人费用、违法违规巧立名目乱收费等手段实施犯罪。

3、共同结伙联手犯罪多。多数案件都是违法犯罪人员上下联手、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违法犯罪。共同结伙犯罪,主要是国土所负责人出事,国土所会计、乡镇分管领导接着出事,易形成连锁反应,往往“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案连多案,一案有多人,案中有案”现象突出。

4、犯罪金额大,影响恶劣。违规乱收费,把大量公款转入“小金库”运转,涉案罪名往往是贪污、挪用、渎职并存,涉案金额较大,有的涉嫌几十万元,而且乱收费项目繁多,在群众中影响恶劣,败坏了党和政府形象。

5、财务管理十分混乱。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现象严重,基层所负责人与会计相互勾结,不按国家财务制度规范真实地反映资金状况,导致财务制度形同虚设,利用“小金库”大肆进行贪污、挪用等职务犯罪。

(二)在征地拆迁和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职务犯罪的突出特点:

1、内外勾结,大肆敛财。随着房地产开发的狂热,那些投资商、开发商削尖脑袋寻找关系,利用手中的钱换取掌管国土资源国家工作人员手中的权。钱的诱惑使他们有人相互勾结,上下串通,有的直接违法审批,向投资商、开发商索贿、受贿;有的充当说客角色,向上级主管人员转送贿赂。

2、分布面广,涉案人员多。使用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是要经过逐级审批,所以,此类案件涉案人员大多是窝案串案,“拔出萝卜带出泥”较为普遍。

3、不择手段,胆大妄为。犯罪分子为了掩掩盖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多采取将卖地的收入不入账或少入账,截流公款不上缴,私设“小金库”,从中中饱私囊等。

4、违反规定,滥用职权。在此类案件中,涉案人员已不仅仅限于国土资源系统的工作人员,有的已延伸到县、区以及乡、镇的个别政府官员。

二、利益驱动和行政环境因素是职务犯罪主要诱因

土地领域职务犯罪发生较多的原因,既受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也有公共行政环境、经济利益驱动和个性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富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一些人浮躁、攀比,一切向钱看,自律能力相对较差。法制建设尚未完善,体制障碍有待克服,监督机制亟须建立,这为诱发土地领域职务犯罪提供了温床。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全面起飞时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圈地运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耕地减少,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那些区位优势好的土地常常成为群雄角逐的目的,这为诱发土地领域职务犯罪创造了条件。

行政环境因素对土地职务犯罪影响大。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行政管理主体及其活动过程、活动方式的外部要素的总和。它决定着政府管理的深度。当前我国土地领域,权力干涉多,监督环节不足,是诱发土地领域职务犯罪的客观原因。譬如,土地部门受同级政府管辖,干部任免权、编制审批、经费批准,样样都可以成为某些党政领导干部插手土地领域的利器。又如,我国在土地管理、规划和税收等方面,多个部门各司其责,职务上有分工,制度上不配套,没有形成相互间的制约,容易在管理结合部发生问题。另外,同一部门负责办理土地转让手续,评定土地等级,确认地价评估结果,还要组织大宗土地拍卖,这样也容易出现监管盲点。

占有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占有了巨大的获利空间,这是诱发土地领域职务犯罪的思想根源。土地既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又是一种靠行政审批就可取得的资源。土地征用、出让、评估和交易等环节,都可以形成“低进高出”的事实。另外,虽然我国经营性土地已经全面推行了市场出让方式,但仍然难免有幕后交易发生。与公开竟价相比,获得土地使用权的行贿成本相对低廉,这促成了资本向行政权力的全方位渗透,同时也给权力寻租提供了机会。

此外,法纪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是诱发土地领域职务犯罪的主观原因。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为了从源头上控制和治理土地腐败问题的滋生和蔓延,先后出台了系列法规、政策和规定。但少数土地管理人员怀有侥幸心理,利用工作之便,竟打起法规、政策和规定的“擦边球”,大肆进行权钱交易,中饱私曩,给党和政府抹黑,败坏了部门形象,三、落实制度,分类预防

为了逐步减少乃至根除土地领域职务犯罪,在工作中,建议采取以下“二十字”方针及相关对策:

加强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廉政勤政教育和以案说法等警示教育,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宗旨观念,构筑思想道德防线。

约束权力。依法行使权力,既要保障职权行使到位,避免行政不作为,又要防止权力滥用、尤其应当防止行政权侵犯土地财权。讲究权力制衡,对相关部门或同一部门相关环节之间设置互相监督权。

落实制度。预防土地管理系统职务犯罪,关键要加强制度建设,主要是坚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加快土地征用、征收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省以下土地垂直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扩大城市土地招拍挂范围,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办法,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对土地管理系统主要部门或岗位负责人实行定期轮岗制,提高土地领域依法行政的能力。

分类预防。为了预防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除了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和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各级领导干部接受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处分规定》之外,应当逐步实行及与存款实名制和财产登记申报制相配套的金融监控制度。为了预防基层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应当加强基层干部的法制教育,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着重建立针对征地补偿款的收取、分配和使用的监督机制。对基层组织重要岗位和管理重要资金的人员,要严把用人关、审计关。

从严惩处。切实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提高震慑力,一旦发现,从严惩处,绝不手软,坚决打击土地领域的职务犯罪行为。

第三篇:关于林业系统职务犯罪的研究分析

一、林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特点

一是林政职务犯罪具有易发性。林政职务犯罪不同于一般的刑事犯罪,由于其法律特征和本质属性上的特殊性,表现出与一般刑事犯罪不同的特点。林政职务犯罪与国家赋予的资源林政管理权力有关,是林政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或者对其职务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而构成的犯罪,它与一般刑事犯罪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权力的易腐蚀性。

二是林政职务犯罪中,渎职犯罪与贪污贿赂犯罪交织现象突出。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渎职案件与贿赂等贪利型犯罪案件相交织,存在大量的竞合现象。目前,贪污贿赂犯罪与渎职犯罪相互交织的情况日益突出,大多数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渎职犯罪背后隐藏着行贿、受贿等贪利型犯罪。

三是林政职务犯罪涉及领域广。林政职务犯罪涉及林政管理的各个方面。林木采伐、木材运输、木材经营加工、林地管理、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及动植物检疫等林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刑法》中都有具体的罪名相对应。

二、林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市场经济固有的某些局限性是犯罪行为产生的诱因。高度集权的传统经济管理体制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由于新机制不完善,某些改革措施未跟上,使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促使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多元化的经济成份也为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提供了条件。多种利益主体在同一市场活动,为追求各自的私利而不择手段拉拢、腐蚀行政执法人员。在巨大物质利益反差的刺激和诱惑下,一些意志不坚定者便陷入了权钱交易的旋涡,造成林业工作站人员私设小金库,私吞罚没款等行为时有发生。

(二)主观原因

首先是政治素质低,特权思想严重,观念陈腐。职务犯罪的干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世界观、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把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带入执法领域中,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交换的筹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把公正执法扔到了脑后。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当作耍特权的资本,认为自己可以不受法律约束,凌驾于法律之上。其次法制观念淡薄,业务素质低。因没有牢固树立公正执法的思想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也就不可能自觉遵照法律规定做到依法办事。

(三)客观原因

监督制约机制松懈,制度流于形式。近年来,虽然林业系统都普遍制定了相应的预防职务犯罪的规定、纪律、制度、办法等,但在具体落实上,却缺乏广度和深度,没有起到干部之间相互监督,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这些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也是监督制约机制没能正常运转的结果。乡、镇一级的林业站、所人员编制是隶属于县区林业部门的事业编制,其管理制度较为松散,监管力度较易流于形式,缺乏外界有效监督,容易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三、打击与预防对策分析

职务犯罪的对策重点不应只放在犯罪后的刑事处罚上,而应在打击的同时,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为先的思想。加强和完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

(一)加强教育,以德制权,加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林,预防职务犯罪,必须打造一支规范、廉洁、高效的林政执法队伍。权力本属于社会公众的,权力行使者的个人素质是制约权力正常运行的内在因素。因此,应把加强林政执法人员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教育作为一项根本性的预防举措。

一是加强职业道德和责任教育。正确地履行职责是每个国家工作人员法定的义务。预防职务犯罪,必须要强化责任意识,既要注意防止个人专断滥用职权,又要注意防止只当“官”不负责任而犯罪。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分工负责制,恪尽职守,勤政为民,“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二是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职务犯罪的发生与职务犯罪主体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有直接关系。要坚持经常性的法制教育,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把法制教育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始终,努力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从心灵深处筑起抵御职务犯罪的大堤。

(二)加强基层林业站建设,理顺林业干部的管理体制

《森林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乡镇林业工作站是对林业生产经营实施组织管理的最基层机构,负有乡级政府的林业行政工作职能,充分发挥着政策宣传、资源管理、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职能和作用,其公益性事务所需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自从推行林权改革以来,林业站机构、人员待遇上的落差已成为基层林业站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应当稳

定基层林业站,建立健全林业基层服务体系,将其工作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同时理顺林业干部的管理体制,避免人事和业务工作脱节的情况。

(三)严惩犯罪,以法制权

打击职务犯罪本身也是一种预防,是对职务犯罪的一种特殊预防措施,要充分认识林政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和及时查办职务犯罪的必要性,林业部门除积极配合检察机

关查办林业系统的职务犯罪外,同时还要结合查办的案件对林业职工进行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从源头上杜绝林政职务犯罪的发生。

(四)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制约制度至关重要,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加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对于预防职务腐败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是加强行政监督,强化林政执法内部监督,建立投诉举报、内部通报、警示诫勉等内部监督制度;建立执法检查、重大案件督察等层级监督制度,即时纠正和处理各种违法或不当的林政执法行为。二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对人大组织进行的林业法律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纠正;虚心听取并采纳政协对林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要主动与检察机关加强联系,互通信息,通报有关情况,共同解决查处和预防职务犯罪案件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专门监督,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渠道,完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群众组织以及人民群众监督机制。五是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检查,积极配合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五)构建立体预防体系,实现预防林政职务犯罪综合治理

预防林政职务犯罪要着力构建道德、管理和法律三道防线,注意各种预防手段的配套运用,充分发挥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文化的、法制的各种手段作用,在综合配套运用上下功夫。从预防的阶段看,事前预防可采取教育引导、制度规范、行政警示、文化熏陶等多种手段;事中预防可采用民主公开、管理控制、分权制约、同步监督、诫勉警示等多种措施;事后预防可采用典型引导、案件剖析、教育警示、堵漏建制等措施。

第四篇:林业系统职务犯罪的调查分析

林业系统职务犯罪的调查分析

林口县人民检察院

近年来,国家对森林资源的发展保护非常重视,为保护森林资源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充分保障了林业工作正常开展,有力维护了森林的生态平衡。但在具体贯彻落实林业文件政策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我院近年来共立案侦查涉及林业部门职务犯罪案件9件11人,其中渎职犯罪类7件9人,贪污受贿类犯罪2件2人。为保护我县森林资源,规范林业执法行为,确保国家林业政策在我县的正确贯彻落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案件基本情况及特点

1、高发性。林政职务犯罪不同于一般的刑事犯罪,由于其法律特征和本质属性上的特殊性,表现出与一般刑事犯罪不同的特点。林政职务犯罪与国家赋予的资源林政管理权力有关,是林政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或者对其职务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而构成的犯罪,它与一般刑事犯罪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权力的易腐蚀性。林业系统中一些人从部门和局部利益出发,私设小金库、帐外帐,有的林业工作人员利用掌握国家退耕还林指标及查验的权力,将不符合退耕还林政策的地块以农户名义报批后,占有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款。2004年春天,县林业 局建堂乡林业站技术员王某、在落实退耕还林计划时,虚报造林面积97.5亩,连续四年以自已儿子王某某的名义骗取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款60450元。

2、隐蔽性。二是作案手段日益高明,行为也更加隐蔽,作案一对一,背靠背,不易发现。搞暗箱操作,利用自己熟悉掌握政策、内部易操作等职务便利,暗箱操作侵吞、骗取国家相关补助款。林业工作人员接受贿赂后,违规办事,偏向行贿者、遇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后关照,如林业局李某受贿案,把他人不符合退耕还林钱粮补助条件的地块,验收为合格退耕还林后,收受他人贿赂。

3、罪名集中性。罪名相对集中于受贿和玩忽职守这两类。由于前几年我县林业系统的财务制度改革,将各乡镇林业站的财务权上收。所以近年来,我县所发生的林业系统的职务犯罪,以收受贿赂和玩忽职守这两种罪名为主。具体表现在:林业工作人员收受采伐对象的贿赂后,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按法律政策规定要求发放砍伐证;在具体实施林木采伐中,林业站所工作人员不履行工作职责,不调查、不到现场、放任采伐对象乱砍乱伐,造成超额采伐,无证采伐。如杨首发式某玩忽职守案,2009年时任林业站站长的杨某,在发放采伐许可证后,不亲自或派员到伐区监督检查、验收,致使多个伐区超面积、超强度砍伐。

4、罪名交织性。林业系统职务犯罪中,渎职犯罪与贪 污贿赂犯罪交织现象突出。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渎职案件与贿赂等贪利型犯罪案件相交织,存在大量的竞合现象。目前,贪污贿赂犯罪与渎职犯罪相互交织的情况日益突出,大多数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渎职犯罪背后隐藏着行贿、受贿等贪利型犯罪。如彭某受贿案,彭在担任那建堂乡林业站站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把不符合退耕还林钱粮补助条件得到地块设计、验收为合格退耕还林后,收受他人贿赂3万元。

5、领域广泛性。林业系统职务犯罪涉及领域广泛,涉及林政管理的各个方面。林木采伐、木材运输、木材经营加工、林地管理、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及动植物检疫等林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刑法》中都有具体的罪名相对应。林业执法人员在林业执法过程中,对查获的非法收购、运输林木行政案件,明知已经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依法应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而不移交,擅自对涉嫌违法收购、运输的林木的犯罪嫌疑人作一般行政处罚。正是林业执法人员的渎职行为,纵容了违法收购、运输的林木的行为,致使违法收购、运输的林木的行为更加猖狂,盗砍乱伐林木、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象日趋严重。

二、林业系统职务犯罪发生的主要成因

1、法律意识淡薄

法制观念淡薄是这9起林业职务犯罪发案人员的共同特点,反映出林业主管部门在干部职工法制教育和队伍管理上存在突出漏洞。基层林业站实行人事和业务管理分离的特殊体制,致使林业部门集中教育和管理有一定难度,造成许多林业干部法制观念不强,受利益驱动由国家政策的执行者演变为利益的攫取者。

2、没有认真开展职务犯罪预防

回顾我县林业系统在落实退耕还林政策中发生的多起职务犯罪案件,反映林业主管部门只重视任务的完成进度,没有把预防犯罪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相关限制性条款和政策“高压线”未严格执行,以致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了“滚雪球”式的犯罪效应。

3、监管制度落实不力

随着林业部门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乡镇林业站因减负缩编,一般只有3到5个人员,平均每人管辖范围达5至6个行政村,并实行包片负责工作责任制,形成了林业管理人员在包片区域内,独立负责林政管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申请发放、现场监督采伐、更新恢复植被、退耕还林土地的勘察、测量、验收、林业案件的查处等工作,权力缺少监督制约。从我院查处的几起退耕还林中的职务犯罪案件看,基层林业站所监督失控形成窝案、乡镇林业站和县局退耕办监管制约失效形成串案就成为必然。

4、为“钱”执法思想仍有市场 因基层林业站部分费用依靠收取“两金”和执法自筹,为“创收”而执法的思想在部分林业站中存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执法不严、以罚代管、违规收费等问题时有发生。有的不惜为创收放弃监管职责,导致大肆滥伐林木的情况滋生和漫延;有的甚至利用职权,捞取个人好处。如张某受贿案,2006年至2007年间,时任古城镇林业站站长的张某,在发放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助金时,多次收受或索要多人钱财共4万多元。

三、预防林业系统职务犯罪的对策

1、强化法制教育,增强林业执法责任意识

检察机关和林业主管部门应认真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共同做好林业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预防教育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加强法制警示教育。检察机关要利用法律监督专业职能,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以案释法,遏制林业系统职务犯罪。二是林业主管部门应认真履行经常性管理教育职能,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培训,不断增强林业人员自我抵御能力,防止利益驱动导致的违法犯罪。

2、完善预防机制,构建内部监督网络

预防职务犯罪机制不健全或运转不正常是职务犯罪案件高发的又一原因,因而,通过完善预防机制,形成严密的职务犯罪监督网络,在机制制约层面使林业人员不能犯罪。5 一是完善林业综合预防领导机制。林业系统应成立由检察机关、林业主管部门和基层林业站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林业工作预防职务犯罪协调小组,负责预防职务犯罪法制教育、制度建设。二是完善检察机关与林业主管部门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根据林业系统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打击或预防工作重点,积极查处林业职务犯罪案件,以打击促进预防工作。三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通过对林业执法中的玩忽职守、贪贿犯罪案件进行梳理,找出制度中存在的漏洞,查漏补遗,完善林业执法制度。

3、强化林务公开,促进“阳光”执法

政务公开现代行政的基本要求,也是预防权力滥用的重要举措。“林务公开”、“阳光执法”是预防犯罪的必由之路。一是坚持退耕还林政策公开。加强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宣传,使群众能够随时了解相关政策,既保障农户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又便于对林业执法人员进行监督。二是坚持退耕还林重点环节“六公开”制度。即:公开地点、公开面积、公开栽植模式、公开造林树种、公开检查验收结果、公开政策兑现情况,全面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坚持退耕还林违法违纪处理公开。对法院判决有罪或已经纪委做出违纪处理的林业人员,应对案件情况进行通报,以案警示后来者。

4、落实宽严相济,惩防结合保护森林资源

检察机关要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做到防中有惩,惩中有防,以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结合来促进林 业的和谐发展。一是在查处案件中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正确把握“三个环节”的宽严度:第一、立案环节坚决从严。对于犯罪金额小,但是社会影响恶劣的林业职务犯罪案件做到依法坚决立案。第二、强制措施环节有宽有严。对于犯罪案值相对较大,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证据已经固定的,应采取取保候审;第三、公诉环节宽严有度。根据案件的社会影响程度和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及悔罪表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从重或从轻的量刑意见。二是在个案预防中体现宽严相济政策。针对林业系统职务犯罪案件发案集中的突出特点,预防部门应当提前介入个案侦查,主动深入林业部门开展预防教育,宣传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通报林业案件情况,督促涉案林业人员主动到案说明情况,以求得法律的从宽处理,达到以案促教,以案促预防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保护森林资源提供有效的法制保障。

第五篇:对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分析

对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分析

已阅:8152011-5-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和信用的特殊行业,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银行工作人员一旦违法犯罪,不仅严重损害了行业声誉,而且给国家财产造成了经济损失。银行业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因此,防范职务犯罪是银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人对银行业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银行工作的实践,在此就如何防范银行业职务犯罪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银行系统职务犯罪成因分析

银行业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个人素质方面的,也有内部管理方面的。但其成因却有着许多的共同点。

1、思想教育不到位是职务犯罪的基本原因。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引发职务犯罪的动机首先是思想意识。纵观近年来银监会通报的银行业职务犯罪案件,在案例分析中无一不存在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

2、制度执行不到位是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内控制度日趋完善。但问题是制度执行不到位,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往往由互相信任所代替,这就为银行业职务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

3、监督检查不到位是职务犯罪的重要原因。从近年来银行业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来看,许多案件发生都不是偶然的,作案前就出现了一些苗头,如果及时监督到位,就可能防范于未然;还有不少大案要案作案时间跨度较长,银行业在内部检查中发现了一些不正常情况,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正是由于监督、检查不到位,才在客观上助长了职务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其教训是深刻的。

二、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防范对策

1、抓好思想教育,打牢预防职务犯罪的根基。教育是基础,要结合银行工作实际,在员工中广泛开展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体的基础教育,以法律法规、党纪条规、规章制度为主体的法纪条规教育,以正反两方面典型为主体的形象教育,以个别告诫、劝勉为主体的诫勉教育,从而促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和法制观念,分清是与非、荣与辱、守法与违法、守纪与违纪的界限,教育员工自觉地把个人价值观建立在集体的、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之上。

2、完善内控制度,筑牢预防职务犯罪的屏障。健全内控制约机制,严格落实各项内控制度,是预防和控制职务犯罪的有效手段。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其健全内控制约机制的重要性。只有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才能有效防控职务犯罪行为。为此,银行业要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建立一系列内控制度,使内控制度覆盖所有金融产品、业务岗位和操作环节,同时,定期对内控制度进行后评价,对不完善的及时进行修订,对不适应的及时予以废止,彻底切断管理“断层”和风险控制的“盲区”,保持管理的连续性和风险的可控性,努力构建案件防控的长效机制。

3、加大检查力度,进一步提高制度执行力。银行业要加强对易发案件的薄弱环节、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检查。检查标准应严格统一,检查结果应分轻重,检查人员应实行问责,对因违章操作而带来的风险,要从严处罚,不能姑息迁就,以此提高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对检查人员在检查范围内应发现而未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要严肃追究检查人员的连带责任。对发现的问题要现场督促整改,暂时不能整改的问题要实行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后续跟踪检查,确保整改效果。另外,还要分析问题可能引发的风险,在检查报告中予以风险提示,以便引起高级管理层的重视,切实加强内控风险管理。

4、加强员工管理,从源头上防范职务犯罪案件。一要制定全面、规范的员工岗位责任制,明确界定各岗位的操作权限和责任,做到人人职责明确、有章可循。二要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把好选人用人关,对不符合用人标准的,应拒绝录用,不能降低标准,尤其不能录用因职务犯罪或严重违规违纪被清理出金融系统的人员,对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不仅要考察其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还要考察其人品和职业道德;对重要岗位人员要实行岗位轮换、定期交流、强制休假等用人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期考核,对考核不称职或发现苗头性问题的人员应及时调整或撤换;发现员工存在赌博、嫖娼、吸毒等不良恶习的,要坚决清理出银行队伍。三要健全员工福利保障和用工制度,不断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进一步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员工不想违法犯罪。同时,加大查处力度,增加违法违规行为的成本,使员工不愿违法犯罪,最终减少职务犯罪现象。

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职务犯罪现象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一问题引起监管当局的高度关注。透过近期银监会领导批示及监管部门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可以看出高层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风险隐患特别是高管职务犯罪的决心。笔者认为,监管部门对拟任高管,实施任职资格审核前考核,突出“四重”要求,把住高管的市场准入关,有利于加强金融监管,更能有效的制止各类金融风险,而且对高管职务犯罪将起到预防和遏制作用。

一、重条件。任职条件是拟任高管必须具备的“硬件”条件。须对其任职的基本条件和相关规定条件进行现场核实。通过调阅人事档案,确认拟任高管的年龄、学历、工龄、专业年限及各个阶段在不同岗位上的政治及工作表现。特别是对其学历的真实性,务求严格,如有疑问,可向有关院校查询,确保拟任人符合高管任职资格规定的条件。

二、重能力。改变上来审核资料为走下去进行现场考核。目前,在任职资格审核上,只注重材料是否齐全,却忽视了拟任人是否真的具备领导者的能力素质。为此,监管机构提前介入,在任职资格审核前进行考核,把好用人关。考核可通过调查问卷、民主测评、个别座谈、走访客户、现场检查等形式,对其职业操守、组织管理能力和执行力等情况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拟任人应当具备政治坚定,宗旨明确,能够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行业法规,注重业务知识学习,业务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工作有目标,有措施,问题有整改;群众基础扎实,执行力较强;注重廉洁自律,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亲历亲为,在履职岗位上有较好的作为。

三、重考试。改变目前的考试制度,规定条件,制定大纲,面向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凡是有意愿参加高管考试的均可报名参加,每年组织两次,有效期2年。同时,应借助其上级主管部门搞好宣传,鼓励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参加考试。明确今后聘任各类高管必须是参加过高管考试的,否则,一律不得聘任。考试应严密组织,可以委托院校或专家来进行。

四、重谈话。监管谈话是对拟任人任职资格审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谈话可采取集体谈和个别谈、鼓励谈和警示谈相结合进行,主要是从监管角度给予其提醒和告戒。要求其任职前,要端正态度,摆正位置;不忘责任,讲求职业道德;运用好权利,做到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即要抓好经营管理,又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真正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监管部门对拟任人的考核,有别于干部考察和履职考核,力求能听到真话,掌握到真情,严禁走过场。对考核发现不符合高管规定条件的,或涉黄、涉赌、涉毒以及经商办企业等行为失范人员,要积极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调整,避免因用人不当而酿成的隐患,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又好又快的发展。

浅谈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

2009-09-09 15:16:01作者:张林武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在当前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各项业务稳定发展,但由于部分信用社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淡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笔者就加强农村信用社的思想政治工作谈点认识。

一、农村信用社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统一人们的认识,提高人们的觉悟,使劳动者以主人翁的姿态同心同德地做好工作。无论什么工作如果离开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出现方向问题。首先,各级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县级联社及其基层信用社领导要带头学政治和讲政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全面指导信用社的业务工作,克服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同时抓好信用社的党政工团组织,形成一股合力,保证信用社的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其次,成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信用社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县级联社及信用社的思想政治工作几乎都是由办公室兼职。办公室事务很多,往往是兼而不行使职责,从而使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无人管和没人抓的现象。因此,县级联社要成立党委办公室,全面负责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并制订出思想政治工作的计划和目标;第三,将思想教育在信用社系统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信用社正处于改革中的最关键时期,搞好业务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即要不要立足“三农”,为“三农”服务;要不要坚持合作制原则,为社员服务;要不要识大体、顾大局,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扶持。因而,信用社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为契机,让信用社员工受到一项全面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做到自尊、自爱、自控、自律,推进廉政建设,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第四,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感情投资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与感情投资都有凝聚人的共性,但两者在阶级性、目的、效果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单纯的感情投资容易出现拉帮结派和朋党政治现象。思想政治工作与感情投资相结合,就是在利用感情投资这个特有的神奇功能时,用思想政治工作来把握原则,把握感情投资的度,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职工的行为。要在充分理解和新生人格的前提下,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同志关系,达到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目的。

二、农信社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业务工作为基础,业务工作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把握政治方向,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业务工作取得最佳成果。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工作有较强的政策性和原则性,如果没有思想政治工作作保证,就一定会出现违规经营问题。首先,加强管理,合规经营。据央行监管报告显示,信用社违规经营比较普遍,主要是存款贴息、单户贷款超比例和辅助帐户支现等现象时有发生。但是问题发生后信用社工作人员强调的是业务发展需要,不讲如何遵守法规。因此,信用社要从讲政治高度看待违规问题,加强信用社合规经营教育。并把合规经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使信用社服从监管,执行金融政策,改善经营环境,提高经营效益;其次,坚持信用社的市场定位,为“三农”服务。在信用社存在着一种思想,认为农民现在富起来了,一般的生活和生产资金问题,他们都能自己解决。加上农户贷款额少、户多、手续繁锁和收回工作量大等因素,就不愿发放农户贷款。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了,国家才会长治久安。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水平虽然普遍提高了,但还有部分农民尚未脱贫,脱了贫的农民要奔小康,都需要信用社不断地增加信贷投入。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就是支持“三农”的发展。因而农村信用社要将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当作自己的政治使命和政

治责任,全力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坚持勤俭办社原则。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是我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作风,农村信用社更要坚持勤俭办社的原则。对电话费、差旅费、招待费等较难控制的费用,采取按人数及业务量包干的办法,压缩费用开支。在基本设施方面,除安全保卫和电子化建设等必须投资外,尽量控制这方面支出,不搞豪华装璜和购置高级小车等等。按勤俭办社的原则,要控制支出、夯实基础,奠定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后劲。

三、农信社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要多样化

要根据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和机构分散的特点,将单调和乏味的思想政治工作,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使其形式多样化。首先,以教育为主线疏导人。一是集中教育。县联社党组织要担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利用现有的业务培训基地和业余党校,聘请组织部、宣传部、党校和人行等部门的同志为教师,要求全体党员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党的知识、党的纪律、金融法规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教育。在基层信用社要以集镇为中心,成立区域性的学习小组,定期集中学习政治和业务知识。二是自我教育。县联社的党团组织要及时组织学习材料,供广大职工自学,并要写一份学习心得体会。通过教育,使广大职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将爱国、爱社和爱岗统一起来;其次,以解决实际问题凝聚人。信用社的部分领导和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冷淡,主要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唱高调,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此,要以解决职工关心的问题凝聚人心,在干部任免、人事调动上要坚持原则,量才录用。帮助职工解决家庭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取得职工的信任。使职工们感到组织的温暖,并同他们建立平等的同志式人际关系,保证信用社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信合事业的健康发展;第三,以活动为载体激发人。为使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有效,应多举行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体会交流和先进人物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热爱信合和为信合事业贡献一切的工作热情。(常宁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张林武)

下载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政系统职务犯罪分析及对策研究

    民政系统职务犯罪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 要:从近年来全国系统查办的民政系统职务犯罪情况来看,民政系统职务犯罪主要集中在各类资金发放过程中,鉴于民政系统职务犯罪直接危害群众切......

    监狱系统职务犯罪情况分析 郭晓红

    监狱系统职务犯罪情况分析 以番禺区检察院查处的监狱系统职务犯罪为切入点 郭晓虹 摘要近年来,监狱系统职务犯罪呈现出多发和高发趋势,本文从番禺区检察院近年查处的监狱系统......

    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窗口单位

    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窗口单位 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突出为民服务,推进创先争优......

    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先进单位

    附件: 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先进单位 先进国土资源管理所和先进个人名单 一、先进单位:(51个) 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市中分局 济南市国土资源局槐荫分局 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历下分局 济南......

    国土资源系统演讲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们常说:“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几年前,当我带着朦胧的认识、加入到国土工作行列、肩负起“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神圣职责、成为一名光荣的国土卫......

    国土资源系统年度工作总结

    在2005年度来临之际,回顾过去一年,在市局领导的关怀下,在中心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同事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就自身的思想、理......

    国土资源系统演讲稿

    国土资源系统演讲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今天站在演讲台上,面对像兄长一样关心、爱护和支持、帮助我的各位领导以及与我朝夕相处、共同奋斗的同事们,心情格外激动,国土资源系统演......

    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纪委书记

    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纪委书记 集中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为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 “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建设廉洁政治”的要求落实到2013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