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州政协 关于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对策研究
关于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对策研究
作者:市政协课题调研组 更新日期:2008.12.25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达107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正成为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热门课题。
我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起步较早。1991年,湖州被省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初,市政府正式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工作,但由于多种因素,在当年的审批中未获通过。此后,我市未曾正式提出申报。
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湖州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湖州是否具备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条件,在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应注意哪些关键环节,从7月份开始,市政协就“关于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对策研究”重点课题,由市政协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组成调研组,对湖城历史文化街区、部分文保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召开了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并赴金华、衢州和无锡三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考察。现综合报告如下:
一、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衡量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尺,反映了该城市在国家历史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调研组认为,湖州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将在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一)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传承湖州文脉,保护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系。保护历史遗存,就是保护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保护深厚的文化传统。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历史文化传统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具象地承载着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真实地记录着地方历史文化的沿革。湖州是个近2300年悠久历史的古城,门类众多、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展现了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的时代风貌和文化断面,构成了湖州独特的文化生态,传承着无形的历史文脉。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珍惜、继承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关系到保护和传承人文脉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建设文化大市,增强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建设文化大市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湖州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历史源远流长,自然风光秀丽,文物景点众多。这些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和宝贵财富,是我们建设文化大市的重要支撑,是我们参与竞争的独特优势和响亮品牌。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全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整体深 度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不但能促进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竞争实力,都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对经济的支撑日益明显,这一作用将更加凸现。
(三)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体现城市特色,提高湖州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作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场所和重要载体,一个城市没有特色不能形成优势,没有个性不能激发活力。现在,很多城市在城市化的浪潮中面临着“个性危机”的考验,出现了大同小异、千城一面的“城市病”。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战略部署,并提出了“生态、文化、精致、和谐”的特色要求,这本身就涵括了对历史文化和文化传统的保护与弘扬。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把历史文脉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元素,继承、提升和发扬传统人文资源的精华,这必将进一步促进湖州特色的形成,促进城市建设向更高层次、更高文化品位发展,从而增强城市魅力,不断提高湖州知名度。
二、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根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的标准和条件,调研组对湖州名城保护价值进行了考察研究,认为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遗产保护的实效,湖州已基本具备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
(一)从历史基础看,我市“创名”有丰厚的资源
1.建制历史源远流长。湖州历史悠久,古称横山,夏为防风氏故地,春秋先后属吴、越。公元前248年(战国时期),楚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置菰城县。湖州行政建制自此开始。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乌程县。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置吴兴郡。隋仁寿二年(602年),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沿用至今。自唐以来,湖州一直为郡、州、路、府治所,成为浙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尽管王朝更迭,建置变化,但湖州文明古邑、东南望郡的地位却从未动摇过。
2.文化底蕴独特深厚。湖州挹五湖灵气,秀甲东南,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湖笔文化的诞生地。湖笔制作已有2000多年历史。史传秦将蒙恬在善琏“纳毛于管”,遂制湖笔。后经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等精心研究,制笔工艺日趋成熟。宋代,湖笔就以尖、齐、圆、健四大特色,被誉为“毛颖之冠”,名列“文房四宝”之首。目前正由国家轻工业协会以“文房四宝”进行“申遗”。湖笔文化与湖笔工艺不仅附着丰富的行业习俗,如“蒙恬会”,相沿至今,而且还孕育了灿烂的书画文化,历代名人辈出。如史载中国画家之始的“佛画之祖”曹不兴,元代文人画的主要奠基人赵孟頫、钱选、王蒙,近当代有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大师吴昌硕等,因此有“中国书画史、半部在湖州”之誉。
——丝绸文化的发源地。湖州号称“丝绸之府”,是全国最早的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钱山漾出土了约4700年前、迄今发现最早的丝织物。在三国吴时,湖州丝绸已作为贡品进贡王室,并漂洋过海,开创了“海上丝路”。宋代即有“湖丝遍天下”的美誉。明中叶以后,湖州更成为全国蚕丝集中产销地,并由此产生了丝行、绸庄和缫丝纺织企业,成为较早诞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之一。1915年,湖州辑里丝荣获首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在4000多年的植桑养蚕过程中,湖州人民还将种桑、养蚕与养鱼相结合,发明了“桑基鱼塘”的种养方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我国唯一保留完整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茶文化的发祥地。湖州早在汉代就有种茶、制茶、饮茶的习俗。自晋代开始,温山御荈、紫笋等湖州茶屡为贡品。被誉为“茶圣”的唐代陆羽在湖州写成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此后,湖州历代均有关于茶的著述,如明代冯可宾的《岕茶笺》等。湖州茶文化,即以陆羽《茶经》为核心,以丰富的茶文化著述为基础,衍生出了茶事、茶艺、茶俗、祭祀、茶文、茶诗、茶会等一系列内容。至今每年都有国际茶文化研讨和交流活动在湖州举行。
——“湖学”的兴盛地。湖州教育家代不乏人,曾先后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体操学校、第一所地质研究所、浙江省第一所省立中等工业学校(今浙江大学前身)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北宋时期著名教育家胡瑗,他在湖主持州学,首创因材施教、明体达用的教学法,提倡既要明德立志,也要注重培养实际能力,世称“湖学”,对后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化名人的集聚地。深厚的历史人文泽被,使湖州代有才人,“其冠簪之盛,汉晋以来敌天下三分之一”,自唐至清末,湖州进士达1530人,其中状元16人。按《中国大百科全书》所收明清时期43个学科人物,在明清两代人才最多的32个城市中,湖州居第5位。历代大家卓然,其中如王羲之、王献之、沈约、孟郊、张志和、颜真卿、苏东坡、秦观、赵孟頫、凌濛初等,或为本籍,或寓居湖州,或为官一方,都留下了大量诗文、书画作品,在全国举足轻重。历代涌现书画家、藏书校勘纂辑家、教育家、法学家、地质学家、红学家等,百家纷起。据统计,我国先秦至当代杰出人才最多的51座城市中湖州名列第10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3.历史遗存丰富完整。湖州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遗留着江南的古典神韵,传承着精湛的民间工艺,延续着众多的民风民俗。
——文化遗产门类众多。湖州是浙江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安吉上马坎遗址将浙江古人类活动史上推到距今8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城郊邱城、洪城、千金塔地等数十处古文化遗址的发现,使湖州成为长三角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最丰富、序列最完整的城市之一。现有各类文保单位242处(其中国家级14处、省级25处)及数百个文保点;有湖笔制作、百叶龙、扫蚕花地、蚕花节、双林绫绢5个国家级“非遗”及湖剧等9个省级“非遗”;还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座(南浔)、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座(新市)。各类文化遗产的规模和档次完全可以跻身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列。
——历史文献记载翔实。湖州踵事增华,文明代作,历代文献资料极其丰富,据调查,湖州文献著录于历代方志、艺文志、经籍志的大约有5000种左右,传世的近2000种,这些典籍为我们进一步理清湖州历史文化脉络、挖掘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提供了准确翔实的依据。
4.古城格局基本保留。湖州素有“水云乡”、“水晶宫”之称,至今保留了城水相依、面山近水的城市风貌,延续了古城放射状道路和街坊的大致格局。现保存衣裳街、小西街两处传统历史街区。此外,南浔镇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堪称我国近代江南水乡古镇的典范。荻港以其原生态的江南乡村风貌和深厚的耕读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村庄”。
(二)从现实工作看,我市“创名”有一定的基础
1.工作机制初步确立。从2001年以来,市政府从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湖州市区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总体目标及相关措施。建立了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针对我市古桥众多的实际,还专门成立了古桥保护领导小组等专项保护领导机构,并在文物分布重点乡镇普遍建立了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把文物保护管理逐步纳入了依法行政的轨道。
2.规划体系逐步形成。编制了《湖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从2007年开始,又先后编制完成了《南浔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方案》等专项规划,目前还正在编制《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方案》和一些文保点的修复方案。这些规划的编制,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3.工作力度逐年加大。完成了全部国保、省保单位及大多数市(县)单位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的划定和上报,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文保单位巡查工作制度,实现了文保单位的“四有”(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管理机构)。结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完成了50%乡镇的实地文物调查、登录,使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日趋强化。进一步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抢救维修力度,近两年来已累计投入1300万元,先后完成了各级文保单位的保护维修工程20余项,维修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
(三)从当前趋势看,我市“创名”显得势在必行
1.符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新形势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指导方针,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是优秀文化的精华。当前,我市正在积极建设文化大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切实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走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既符合党中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也符合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文化大市建设战略的题中之义。而作为一个文明史长达5000多年的城市,湖州却是长三角地区少数几个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级市之一,这与我市文化底蕴深厚的实际不相符,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可以说是适逢其时、势在必行。
2.符合湖州发展的战略选择。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首次将“文化竞争力”的概念引入城市竞争力的评估体系,认为城市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尤其是历史文化遗产越来越成为构成未来城市竞争发展中核心性的稀缺资源。因此,通过挖掘整理我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努力把湖州早日建成与休闲旅游相协调、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相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辉映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湖州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选择。
3.符合人民群众的多年愿望。这几年来,随着对文化软实力作用的认识逐步提高和长三角地区“创名”热潮的兴起,人民群众对“创名”工作的愿望日趋迫切。不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文化界人士纷纷提出议案、提案,呼吁要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步伐,反映了群众的强烈愿望。
(四)从外部环境看,我市“创名”条件比较有利
1.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1982年开始,目前已有107个城市获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仅在浙江省就有杭州、绍兴、宁波、金华、衢州、临海六个城市。这些城市的“创名”历程为我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宝贵的、可资借鉴的经验。
2.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湖州早在1991年就被评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经过多年的宣传,湖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遗存,在省内外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1996年与金华同时申报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时,经省建设厅、文物局推荐的排序中,还列名于金华之前。较高的知名度,为湖州“创名”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综上所述,调研组认为,湖州“创名”既有深厚的内在底蕴,已经基本符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的标准;又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创名”提供了有利条件。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应该说已经时机成熟,建议市委、市政府切实把“创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深入研究,加快实施。
三、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困难和不足
尽管湖州“创名”工作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但是调研组认为,对照申报标准和条件,对照先进地市的成功经验,我市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有所偏差,保护理念存在误区
由于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没有具体的政策扶持,加之受到长期形成的一些观念的影响,我市一些干部、群众对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有的把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对立起来,把历史文化遗产看成“包袱”、“落后”,认为“名城”的帽子会束缚经济发展;有的忽视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在一些具体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往往从眼前的经济利益出发来衡量文化遗产的价值,重开发利用,轻保护工作,导致保护为建设让道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群众则认为古迹保护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便随意破坏文保单位的环境风貌等。如府庙周围环境杂乱,卫生状况极差,严重地影响了“庙里庙”历史胜迹的再现。
(二)人文历史难以体现,资源有效整合不够
历史文化名城不是历史记载,而是真实体现。但由于自然损毁及战争、文革等历史原因,加之国内城市发展的理念本身就经历了从大拆大建向有机更新的转变,在城市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不适当的开发,导致我市古迹文物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留下了历史性遗憾。有些古迹除了历史价值外,已无整体景观价值,传统文化缺乏实物上的体现,成了“书本上的历史”。名城风貌也遭到一定的破坏,部分建筑的高度、体量和风格与古城风貌相背离,一些重要文保单位和重要地段的空间环境受到破坏。如莲花庄内随意搭建动物园等与文化内涵不相容、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游戏场所。众多的人文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串联,导致我市目前文化遗产总体上存在“盆景化”现象,布局零星分散,缺少可看可听、有震撼力、有影响力的精品亮点。此外,忽视文物古迹的内在价值,损毁真文物、建设假古董的现象也仍然存在。如在赵孟頫故居周围有一批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建筑,而有关部门拟将这些建筑拆除,重新建造仿宋建筑。在未来的申报过程中,这些都将成为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
(三)传统技艺后继乏人,部分“非遗”濒临消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考量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非遗”的传承人是决定它们能否传承下去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市一些市场需求萎缩的“非遗”项目普遍面临着无人愿学或学艺无法持续的问题。如国家级“非遗”项目湖笔技艺40岁以下的工人只有13名;浙北地区唯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被誉为“浙江一块宝、全国一朵花”的省级“非遗”项目湖剧没有一家专业剧团;已有180余年历史的省级“非遗”项目湖州琴书目前只剩下一位70多岁的老艺人,濒临消失。
(四)工作机制运行不畅,投入总体力度不大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和整体性都很强的工作,我市虽然早就成立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等领导协调机构,但尚未开展定期工作。作为咨询机构的保护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组也未健全,直接影响了保护管理委员会的科学决策。另一方面,我市历史文物古迹较多,历史街区范围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市财政目前每年安排市区150万元的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与保护工作的资金需求之间缺口较大。据了解,仅衣裳街历史街区保护一项资金缺口就达3亿多元。与金华每年500万元、杭州每年1亿元的专项保护资金相比,显得投入不足。
(五)名城申报门槛提高,创建工作难度加大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始于1982年,目前已成为仅次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块金字招牌。为保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质量,从1999年后,国务院在名城审批机制上由集中申报审批转向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在申报标准上也进行了严格规定,如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就明确规定了“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而且在实际申报过程中对在近郊的文物古迹也有距离上的划定。加之周边如嘉兴、南通等城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性较高,客观上给我市的“创名”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竞争压力。
四、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对策建议和意见
针对湖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面临的困难和不足,借鉴先进地市的经验,调研组认为,我市的“创名”工作要按照“承文化、重保护、扬特色、出精品”的思路,着力保护旧城整体风貌、保存真实历史遗存,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城市特色,切实加大创建申报力度,咬定目标,扎实推进,一以贯之,力争尽早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创名”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使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1.深化思想认识,坚定“创名”信念。在调研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在遗产保护方面城市与城市之间最大的差距在观念。金华市按照“辟新区,保旧城;复风貌,保子城;继文脉,保重点”的十八字方针,十二年坚持不懈开展创建工作;无锡市从1999年开始,逐年加大投入,用8年时间申报成功。我们认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主体是政府,关键在领导。各级领导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的高度,从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广大群众的爱乡爱国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是一项战略性工作,切实把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湖州文化大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像抓“四城联创”工作一样,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加大考核力度,形成整体合力,要以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常抓不懈的精神,扎扎实实抓好“创名”工作。
2.处理“三个关系”,明确“创名”目的。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注重把对传统文化内涵的保护和弘扬作为基点,将城市建设发展与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来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运作城市,避免大拆大建;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树立“积极保护”的理念,坚持“保护原貌、有机更新、科学利用、融入时代”,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创名”的关系,不能为“创名”而“创名”,一定要把“创名”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去落实,而不是一般的工作去申报,要通过创建这个载体和抓手,促进创建的长期效果,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长期持续开展。
3.扩大群众参与,营造“创名”氛围。“真正的历史文化保护必须全社会参与”。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对收集、整理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集中展示;要充分利用城市公共空间,在市内文保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市民广场等,挂牌立碑,宣传湖州的历史文化;要充分利用每年的国家“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以及国际湖笔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开展全市性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知识普及、宣传和教育活动,营造氛围,切实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二)科学编制规划,逐步形成整体保护框架
科学的规划是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依据。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历史脉络,延续城市特色,必须要有规划来统筹安排。
1.明确规划编制思路。名城的规划不同于单纯几件文物、几幢古建筑的保护,它涉及到的是整个城市。因此,在编制规划时,必须以文化内涵为基础,将历史发展的因素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结合起来,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及周边环境风貌的协调性,将有形的遗产和无形的传统有机结合,进行历史风貌、文化内涵、生活形态的全方位保护;要坚持“保护发展兼顾”的原则,既要保护城市的历史空间环境,也要尽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并积极寻求适合旧城城市空间的支撑产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要坚持“彰显特色”的原则,在展示地方特色、延续历史特色、传承文化特色上下功夫,力求反映湖州历史优秀传统发展的连续性以及特有的自然和传统风貌。
2.完善规划编制体系。名城保护规划强调的是名城保护的整体性、综合性、延续性。目前我市虽然已经编制出台了《湖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一些规划,但缺乏一系列的详细规划作为支撑,在具体项目的开发建设上显得依据不足。要按照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新的要求和标准,根据湖州历史文化遗产的现实情况,重新修订完善《保护规划》,并针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三个层次(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制定各类规划,逐步形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总体规划、保护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紫线规划、历史地区保护与整治修建性详规、单体建筑保护规划等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规划编制体系,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保护框架。由于规划要求高、专业性强、实施过程中利益牵涉广,建议我市聘请国内高等院校和高层次规划单位前来编制论证规划。
3.切实加强规划管理。规划的力量在于执行落实。要严格对保护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制定专门的、具体的规划审批管理程序,进一步落实文物部门对基本建设项目的前置审批权,对涉及保护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组织文物专家论证把关、慎重决策;应坚决克服“权大于规、利大于规、情大于规”的现象,杜绝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随意性,并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的监督制度、问责制度和群众举报制度,对不按照保护规划进行建设,损毁、破坏文化遗产等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确保规划落实到位。
(三)整合文化资源,充分彰显地域特色
湖州有不少很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点,但知之者寡,履之者廖,原因是缺乏整合,缺少众星拱月的效应,因此要根据现有的历史文化遗存,结合湖州的清远山水,加快文化资源的整合,使之串珠成链,加速形成湖州特有的文化品牌。
1.重点补阙“两代”史料。湖州自唐以后一直人文鼎盛,亮点纷呈。其中宋末元初和民国时期,湖州在全国的地位十分突出,而史料又有所散佚,没有得到系统全面的整理。像宋末元初,因北方战乱,大批文人南迁,湖州不仅是宋孝宗父亲、长兄等皇室宗亲的驻地,而且聚集了以周密、赵孟頫等为代表的30余位文学大家和书画名家,被当代学者称为“东方的佛罗伦萨”;民国时期,在政治上,湖州有“国民党半个中央”之称。经济上,以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为代表的湖州财团控制了70%左右的丝绸出口贸易,并广泛从事工商业,在民族工商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建议要在全面挖掘湖州历代人文资料的同时,重点加快对“两代”典籍文献资料的整理钩沉,为湖州的历史填写厚重的一笔,为湖州彰显特色夯实基础。
2.精心打造“三源”品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非常注重城市的历史人文价值和该城市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贡献与地位,如衢州独有的“南孔”文化,无锡提出的“吴文化的发源地、中华民族工业的发祥地、现代乡镇工业的诞生地”等,都已成为城市的品牌和“创名”成功的关键。湖州是丝之源、笔之源、茶之源,影响深远广泛。目前我市在丝绸文化方面从钱山漾遗址,到桑基渔塘、到南浔的丝业同会、到现代丝绸企业,还有扫蚕花地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笔文化方面有善琏的蒙公祠、国家级“非遗”项目制笔技艺和“王一品”等百年老店;茶文化方面有茶圣陆羽墓、大唐贡茶院、长兴摩崖石刻等。“三源文化”内涵深厚、遗存丰富,应通过整合串联、挖掘内涵,建立专题博物馆,打造成为具有文化影响力的精品亮点。
3.认真做好“六名”文章。湖州历来物阜民丰、人文荟萃,具有十分丰富的名人、名文、名宅、名园、名街、名品资源。以名园为例,宋周密《癸辛杂识》记载湖城有“三十六名园”,现除莲花庄、黄龙洞外,还有3—5处园林基础尚在;现存的衣裳街、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一为传统商业街区,一为传统民居街区,各有特色;名品除了丝、笔、茶之外,在历史上有影响的还有省级“非遗”项目羽扇、宋代起即享誉海内外的湖州镜等。应大力实施“名人、名文、名宅、名园、名街、名品”的“六名”工程,按照“找出来、保下来、用起来、亮出来、串起来”的思路,广泛征集与“六名”相关的资料,修建名人故居、特色纪念馆、艺术馆,对名宅、名园、名街进行保护修缮或恢复重建,整理名文,开发名品,使“六名”成为散落在湖城大街小巷的独特景观。当前特别要加快修复已有一定基础的名人故居和专题博物馆,如以钮氏状元厅以载体,收集展出湖州历代状元史料,展示湖州丰富的名人资源;以陈英士故居为重点,建立湖州民国文化陈列馆等。
(四)加快保护修复,努力再现历史文化胜迹
随着时间的逝去,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消失的速度也在加快。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已刻不容缓,要集中力量,加快保护步伐,为后人留下文化记忆。
1.摸清家底,建立档案。普查工作是做好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基础。要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活动为契机,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横向”摸清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在地域和空间的分布,“纵向”掌握不同历史阶段文物古迹的完整体系,逐步摸清我市文物古迹的数量和分布,并对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作出评价。要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普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分级分类建立档案名录,留下可资利用的完整资料。
2.突出重点,拓宽领域。我市古迹众多,现有的文保点不可能覆盖所有的文物古迹,在文保点以外的文化遗产面临着损毁的危险。建议市政府要按照“应保尽保、能保则保”的方针和努力将保护范围从国宝精品扩大到大量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对文保点以外的文化遗产采取及时的、必要的措施,8 切实加强保护。要按照“区分大小、区分轻重,抓住亮点、抓住节点“的方法,在保护好各级文保单位的同时,重点保护好历史街区和子城,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精心创意策划,努力使之成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印记、百姓生活的文化家园和游客流连的古城影像;重点加快南郊风景名胜区等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区域的整理保护;积极做好20世纪遗产和工业遗产的保护,深入挖掘丝绸、纺织、食品等传统行业的工商文明,对见证近现代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建筑、设备及相关设施进行整理,实行有效的保护和再利用,为我市“创名”注入崭新内涵。
3.积极探索,加强保护。目前,各地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纷纷采取新的工作举措。无锡市实行了项目负责制,由市政府列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分解到县区、部门,并成立项目公司,进行资金运作。金华市采取了“镶牙式”迁建的办法,将散落在乡村、就地保护有难度、濒于倒塌又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迁到历史文化街区进行集中保护。各地还启动了遗产安全防范监测预警系统、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等现代化技术。建议我市借鉴他地经验,积极探索,拓宽保护途径、创新保护方法、更新保护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增添助力。
(五)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大保障力度
“创名”是一项长期的、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保证这项工作有效实施,切实推进,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
1.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在健全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工作机制的同时,要成立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导小组,和由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物、考古界专家组成的名城保护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作为统一的保护管理与咨询机构。在管理部门上,建议参考金华、无锡市,将文物局改设文化遗产局,落实专职人员,配强力量,加快做好“创名”材料的申报工作,并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名城保护专家的联络交流。在基层组织上,要完善业余文保员机制,建立健全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保护网络。
2.开辟专项资金渠道。资金不足是困扰我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议要适应我市“创名”需要,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资金,保障重点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投入;要用改革的办法多方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成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委员会,根据不同保护项目的性质、规模和特点,制定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广开筹资渠道。可借鉴金华市的历史建筑认养保护办法,只要符合“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就可由单位和个人自愿认养保护历史建筑及遗存,以此鼓励各种社会资金保护古迹,参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工作。
3.加快专门人才培养。文化古迹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加快建立与历史文化名城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因地制宜引进文物保护、规划设计、博物馆专业等急需的人才,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文物保护管理专业队伍。针对“非遗”后继乏人的问题,要着力通过带徒传艺、举办相关传习班等,抓紧培养新一代传人,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第二篇: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情况汇报
按照市政协《关于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活动的提案》要求,有关部门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古城建设工程指挥部
开原历史博物馆已经开工建设。作为开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一景点,开原历史博物馆建设工程已经开工,灌装基础已经完成,目前已实际投入资金500万元,工程有望年底前封顶。
二、文化局
开原古城内的崇寿宝塔维修工程已经开工,目前规划已经制定,正在搭设脚手架,这个跨工程包括塔基、塔身维修,塔刹等装饰,灯光亮化、草坪绿地等四个部分。
维多利亚影都投入运营,填补了我市没有高档影院的空白,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旅游局
象牙山恢复正常秩序,投入近十万元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为了把象牙山打造全国象文化名山,旅游局开始打造网上象牙山,成立了象牙山文艺沙龙和象牙山书画摄影沙龙,组建了象牙山网站和象牙山博客,邀请众多专家学者文学艺术家为象牙山设计创作,目前网上象牙山的目标已经实现。
启动大象牙山规划,象牙山东坡的金沙滩漂流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南坡的九鼎龙泉寺风景区、百丽山庄、象牙仙庄全部投入使用。
组织新闻媒体对开原“丝关”历史文化现象进行深入挖掘,把开原古城提升到东北亚丝绸之路上全国唯一“丝关”的地位,增强开原在国际文化交流上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四、宣传部
配合《乡村爱情3》的拍摄,进一步打造开原在全国的知名度,目前拍摄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五、建委、规划局、绿办、亮办
开原城市绿化工作又上新台阶,亮化工作又上新水平,净化工作和美化工作进一步得到市内外的广泛认可。
六、开原大戏院
开原大戏院按照全国一流二人转剧场标准,进一步装修,初步实现了这一构想。同时按照赵本山倡导的绿色二人转的倡议,大戏院的节目质量和演艺水平跃居二人转剧场前列。
第三篇:关于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情况
关于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
在2010年申报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今年县委、县政府又提出了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为使各项申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牵头单位规划局及相关单位查阅有关规定、资料等,并与上级部们联系沟通,同时还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相关的文件资料等,熟悉了解掌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具备条件、程序等。
一是研究制定了《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创建工作要求以及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目标任务将创建工作责任对各相关单位及各乡镇进行了划分。并抽调建设局、规划局、文物局等相关部门各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各项创建工作。
二是聘请区州专家咨询。目前已聘请自治区专家4人(原建设厅厅长陈振东、原社科院副院长陈延琪,规划处康剑平、规玉东),昌吉州专家1人(州建设局城建科科长王希华),于6月初对聘请的专家进行了拜访,就具体创建工作情况进行了交流与沟通,计划下阶段把专家请过来实地进行调研考察论证等。
三是目前各创建责任单位正在收集整理相关基础资料,为了给创建工作打好基础,下一步在全县范围内认真开展历史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及历史街区、工业遗产、名人、名居、名人秩事、民俗文化、古树名木等普查工作。拟定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待方案确定后,将全面开始普查。
四是结合创建工作要求,目前正在与设计单位洽谈有关编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吉木萨尔县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图集资料》(包括位置图、现状图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等相关事宜。
二、存在的问题
1、根据专家意见我县目前现状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客观条件尚不成熟。
一是时间跨度不达标。
2010年我县创建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城,要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间跨度上至少3年,在此问题上需要和专家们进一步探讨。
二是部分硬件指标不达标。
根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⑴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数量2处起评分;⑵全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占地总面积5公顷起评分;⑶50米以上历史街巷的数量4条起评分;⑷历史街巷的原有走向、宽度和历史铺装的情况没有改变,保存完好的起评分;⑸街区内历史建筑数量10处起评分。
这些硬性指标有待进一步落实。目前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条件尚不具备。我县人文历史资源有效整合不够;古迹文物、名城风貌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无古街区和古建筑,这将成为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
2、规划没有先行,导致其它工作滞后。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涉及到的各项规划编制还没有启动。目前编写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文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资源评价报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图集资料》等工作处于衔接洽谈阶段,没有实质性进展。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文本必须由创历史文化名城审批机关所认定的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完成(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且费用较高,仅规划文本经费一项就需200万元。
三、建议:
1、成立组织机构抽调专人,进入常态化工作,研究制定创建方案,使创建工作有序进行。
2、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国家级专家对接、沟通。
3、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中涉及到的牵头单位及相关单位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时间已过半,许多基础实质性工作还处于停滞阶段。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文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资源评价报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图集资料》等基础性工作应尽快开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尽快组织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及专家、设计单位赴疆内最近的已被批准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区进行观摩考察,学习创建经验等,便于后期创建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
5、牵头单位及相关单位按照“保其貌、显其颜、铸其魂、扬其韵”的思路,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挖掘北庭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彰显文化底蕴,努力打造“丝路明珠,精品名城”的城市特色,使吉木萨尔县成为一个拥抱文化传统、珍藏城市记忆、铭刻辉煌历史、启迪今人心智、积蓄发展内力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6、牵头单位及相关单位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对吉木萨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作用和长远历史意义。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营造名城创建和保护氛围,进一步做好规划完善和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大投入和组织保障力度,动员全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把历史文化创建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四篇:关于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情况
关于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
在2010年申报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今年县委、县政府又提出了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为使各项申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牵头单位规划局及相关单位查阅有关规定、资料等,并与上级部们联系沟通,同时还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相关的文件资料等,熟悉了解掌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具备条件、程序等。
一是研究制定了《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创建工作要求以及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目标任务将创建工作责任对各相关单位及各乡镇进行了划分。并抽调建设局、规划局、文物局等相关部门各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各项创建工作。
二是聘请区州专家咨询。目前已聘请自治区专家4人(原建设厅厅长陈振东、原社科院副院长陈延琪,规划处康剑平、规玉东),昌吉州专家1人(州建设局城建科科长王希华),于6月初对聘请的专家进行了拜访,就具体创建工作情况进行了交流与沟通,计划下阶段把专家请过来实地进行调研考察论证等。
三是目前各创建责任单位正在收集整理相关基础资料,为了给创建工作打好基础,下一步在全县范围内认真开展历史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及历史街区、工业遗产、名人、名居、名人秩事、民俗文化、古树名木等普查工作。拟定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待方案确定后,将全面开始普查。
四是结合创建工作要求,目前正在与设计单位洽谈有关编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吉木萨尔县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图集资料》(包括位置图、现状图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等相关事宜。
二、存在的问题
1、根据专家意见我县目前现状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客观条件尚不成熟。
一是时间跨度不达标。
2010年我县创建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城,要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间跨度上至少3年,在此问题上需要和专家们进一步探讨。
二是部分硬件指标不达标。
根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⑴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数量2处起评分;⑵全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占地总面积5公顷起评分;⑶50米以上历史街巷的数量4条起评分;⑷历史街巷的原有走向、宽度和历史铺装的情况没有改变,保存完好的起评分;⑸街区内历
史建筑数量10处起评分。
这些硬性指标有待进一步落实。目前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条件尚不具备。我县人文历史资源有效整合不够;古迹文物、名城风貌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无古街区和古建筑,这将成为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
2、规划没有先行,导致其它工作滞后。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涉及到的各项规划编制还没有启动。目前编写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文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资源评价报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图集资料》等工作处于衔接洽谈阶段,没有实质性进展。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文本必须由创历史文化名城审批机关所认定的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完成(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且费用较高,仅规划文本经费一项就需200万元。
三、建议:
1、成立组织机构抽调专人,进入常态化工作,研究制定创建方案,使创建工作有序进行。
2、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国家级专家对接、沟通。
3、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中涉及到的牵头单位及相关单位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时间已过半,许多基础实质性工作还处于停滞阶段。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规
划文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资源评价报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图集资料》等基础性工作应尽快开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尽快组织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及专家、设计单位赴疆内最近的已被批准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区进行观摩考察,学习创建经验等,便于后期创建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
5、牵头单位及相关单位按照“保其貌、显其颜、铸其魂、扬其韵”的思路,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挖掘北庭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彰显文化底蕴,努力打造“丝路明珠,精品名城”的城市特色,使吉木萨尔县成为一个拥抱文化传统、珍藏城市记忆、铭刻辉煌历史、启迪今人心智、积蓄发展内力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6、牵头单位及相关单位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对吉木萨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作用和长远历史意义。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营造名城创建和保护氛围,进一步做好规划完善和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大投入和组织保障力度,动员全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把历史文化创建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五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
一.定量评估: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总分100分)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总分100分)
(三)保护管理措施(总分100分)
二.定性评估:
(一)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二)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
(附说明:以上各项详细评定标准内容因篇幅关系转载时均省略未列入)
标准说明 :
(一)历史文化街区必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公布。
(二)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是指在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时,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之内划定的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
(三)历史建筑是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历史建筑以院落为单位计算数量。
(四)不得拆除建筑是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能够反映或衬托街区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采用地方材料、地方工艺建设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包括仿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五)附表中的“2-2历史文化街区的完整性”是评估城市中全部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