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共五则)

时间:2019-05-14 09:0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州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州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第一篇:湖州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湖州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湖州科技信息网

生物医药产业是指将现代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应用于生产以及应用于经济社会各相关领域,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统称,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它是当今世界上极富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其培育和发展已成为各国优先实施的战略性措施。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和政策,把生物医药产业放在国家战略高度进行发展,在国家重点支持八大高新技术领域中,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排在第二位;《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把生物医药作为国家重点组织实施9大专项之首,提出了重点发展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创新药物和新型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和《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2-2010年》提出了政府通过制定国家战略目标、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引导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培育中药知识产业,促进中药产业链的形成与健康发展;2008年8月,由国务院组织,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卫生部等11个部门参与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开始实施,旨在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药,建立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技术平台,形成支撑我国药业自主发展的新药创新能力与技术体系。

湖州工业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物与医药产业是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也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湖州市 “十一五”规划工业“二三三”产业结构调整中提出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之一。因此,要培育发展生物医药高技术产业,培养面向产业的创新型、创业型生物医药应用型人才是我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传统产业升级,形成新的产业格局的中坚力量,加强生物医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从根本上提高我市的经济实力,增强“三力”,实现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的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为此,我们课题组对生物与医药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了解了产业发展动态,分析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供领导参考。

一、湖州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起步于八十年代,发展于九十年代。我市生物与医药产业主要由生物医药产业、工业生物技术产业、中成药及饮片、化学医药及制剂、药用辅料及医用敷料五部分组成。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生产企业69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2008年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118.1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4%,仅次于新材料产业,位居第二,这充分表明生物医药产业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已占重要地位。

我市生物与医药产业经过20多年发展,在以发酵工程技术为主的生物农(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生产基础上,逐步向现代生物医药方向发展,并拓展到生物诊断试剂与生物芯片、基因工程药物、干细胞与细胞治疗技术等生物医药前沿技术领域;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生物医药产业格局。随着产业技术的提升及产业规模的扩大,涌现出一批有一定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及产品,升华拜克、湖州数康、协和华东干细胞、佐力药业、东立控股、展望及中维药业等已成为国内同行业中的骨干企业,拥有十多个国家级新药和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已初具雏形,“十一五”期间相继建成中科院上海生命科研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和浙江大学医学院湖州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坚持高起点研发、市场化运作,以技术创新、科技孵化、成果转让、产业化实施等为主要内容,为我市生物与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我市生物与医药产业取得了一定发展,并具有鲜明特点。但大多本地企业发展速度不快,而近年来引进项目不多,致使产业增长速度低于全市工业;同时,企业规模偏小,缺少一批拥有国际领先技术水平和雄厚实力的龙头企业;此外,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大的产品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生物与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湖州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的竞争主要是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湖州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必须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关键。湖州生物医药产业近几年的发展,不断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政策扶持、学历补贴、事业留人等办法选好人、用好人,发挥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人才队伍的素质有了一定的提升。但面对迅猛发展的生物经济浪潮, 人才队伍的发展远跟不上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学校教育基础薄弱,人才队伍创新乏力。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仍然无法摆脱考试指挥棒的左右,重应试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教育与社会发展相脱节,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为了应付中考,许多中学的生物课教学形同虚设,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乡村中学,生物教学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校没有专业的生物教师,教学设备简陋,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十分薄弱,基本素质很差。由此导致了大学新生生源质量差,在大学期间,本来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的教学任务却不得不重新补课,严重影响了大学教学计划的实施,也制约了学生个人专业的发展。

在高等教育阶段,虽说我国高校中共设立了近400 个生物类专业点,并相继建起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生物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但由于学科特点和各高校教学条件的差异,至今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培养体系,这对我国生物工程学科研究和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已逐渐凸现,有的高校甚至连基本的师资、设备等办学条件都不具备,也在盲目上马办生物医药类专业,这样很难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质量。

在调研过程中,很多用人单位都反映现在高校培养的生物医药类专业的毕业生,学校学习的知识与企业实际生产相脱节,不能适应企业生产需要,一般都要到企业进行近2年的培训、学习、试用,才能发挥作用。刚毕业的大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竞争力弱。

2、地方高等院校少,研发能力相对较弱。

湖州生物医药的研发能力过于薄弱,只有湖州师范学院一所本科院校,虽然这几年新建了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学科,引进了一批生物、制药方面的人才。但是学校生物医药专业的建设才刚刚起步,缺乏这一专业的领军人才,研发的积累不够,研发能力相对较弱,还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应。另外,湖州生物医药方面专门的研发机构也几乎没有,创新产品的开发目前只能依靠企业自身或者购买,这种状况对于依赖高新技术的生物医药产业来讲,很难持续性发展。因此,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缺乏及研发能力相对较弱是制约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原因。

3、企业缺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开发新产品积极性不高。

从调研的情况看,大部分企业员工的学历职称很低,除了湖州数康、协和华东干细胞、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几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以外,多数企业大专以上学历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均在10%左右。另外,从湖州市经委提供的《湖州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情况汇总表》上看,大部分企业中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在15%以下,有的企业甚至没有研发人员,上年研发费占年销售额比例均在10%以下。由于人才缺乏,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十分薄弱,也导致了生物产业研究开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很多企业出于研发成本的考虑,不愿意在研发上投入更多的资金。湖州各生物医药企业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积极性不高。从调研的情况看,生物技术相关企业虽然有100多家,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生物医药产品并不多。在生物医药产品中,基本上都是市场需求量不大的产品,像抗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等能长期占据市场药物,湖州几乎都没有生产;拥有核心专利的原创性药物,除了诊断试剂外,其他的产品几乎没有;大多数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能反映医药水平的原创性药物为数不多。

一般而言,药物制剂的利润要高于原料药,湖州生物医药产品,除了诊断试剂、中药胶囊等少数几个终端产品,大多数产品是以原料形式销售,如升华拜克、中山化工,这样附加值就不很高。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展望药业的甲氨喋呤,生产原料药已经占据国内市场份额95%以上,但是产值却只有600万元左右。湖州虽然也有天峰药业、浙北制药、大东吴药业等企业有专门的制剂生产车间,但是多数生产大输液、低附加值的产品,或者接受其他企业委托定订单加工制剂,没有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企业利润不高。

4、政府政策滞后,企业创业艰难。

在调研过程中,很多企业反映,生物医药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为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政府应当建立产业发展的产业孵化机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管理经验,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在税收优惠、市场风险承担、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生物技术公司和经营企业进行必要的扶持。很明显的一个例子,企业化大力用二、三年时间培养了人才,因为待遇差异,人才又辞职到了另外一个生物医药企业,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企业也对此无可奈何。

另外,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转轨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还没有与社会的发展完全同步,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强,一些人法制观念淡薄,在市场经营过程中,制假贩假现象比较普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再加上市场监督不到位,政策滞后,管理不善,措施乏力,使一些生物医药企业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因此,严重影响了它们的正常发展。

三、加快湖州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1、加大高层次生物医药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力度。

市委、市政府2008年4月出台的《 “南太湖精英计划”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5年内在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现代农业等产业中,选拔50名左右的领军人才,建设50个左右的优秀创新团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举措,要依托“南太湖精英计划”,建立专项基金吸引海外、省外生物技术高层次人才。建立海内外生物技术人才专家库,积极吸引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领军人才、骨干人才,把专家库逐渐建设成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共享库,实现资源共享;吸引境外、省外科技人员及出国留学生来湖创办生物技术企业,在注册登记、土地使用、推荐上市、个人所得税、人才公寓入住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加大“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生物与医药产业留学归国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推进生物与医药产业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依托湖州经济开发区,建设生物与医药产业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国内外生物医药技术发展急需的领军人才、优秀团队及留学人员来湖创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生物医药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生物医药技术及产品,引进生物医药技术的各类研发人才,发挥国外留学人员和华裔专家学者的作用,提高我市生物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加强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2009年出台的《湖州市生物医药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案》中,提出在专项实施期2009-2012年,力争完成培养专业研究人才300人以上,培养专业生产技术人才1000人以上的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加快人才培养和技术队伍的建设,通过实施生物医药技术专项,在相关企业中加快培养技术骨干力量,形成从事生物医药及相关产业研发、示范和应用推广的基本骨干队伍。加强原始性创新人才、生物技术工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政府与企业联合出资积极选派市高层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员到国内外大学、国家生物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培训和深造。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分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积极作用和创业热情,政府建立生物与医药产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技研发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三个一批”人才库,统筹产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三个一批”人才予以奖励,以调动广大创业创新人才从事生物与医药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3、依托地方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鼓励科研机构、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借助现有的教育力量,湖州师院、湖州职院要适当扩大生物与医药专业的招生比例,并积极为企业提供短期技术培训服务,为企业订单式培养技术员和技术工人,政府予以适当补助。

另一方面生物医药人才实行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主要是加强人文社科类综合基础、理科平台基础和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医药等相关基础的教育;注重实践主要是按“3+1”的分段式教学管理,高校在三年内通过“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方式来完成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其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后一年主要以企业为依托,由具有双师能力的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负责,进行研发训练、企业实训和综合论文训练等;分流培养是在统一的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实行专业分流培养,由学生自主选择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制药、生物制药等专业方向。这一培养模式,比传统意义上经过大学本科四年学习后,再到企业进行1至2年的实习训练,第三年才能真正投入到企业的研发、生产中去,要快捷、有效得多,可以为企业节约一大笔的培训成本。

4、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和服务平台。

在《湖州市生物医药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案》中,还提出在2009-2012年要建立3-5个产学研相结合的生物医药研发平台的目标。这是有利于吸引、培养生物医药人才的有力举措。在建立研发和服务平台中,要依托湖州现有的科技力量,借助中科院、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大学院校,联合大型医药企业,建立新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湖州生物医药产业从仿制阶段向仿创结合、自主创新阶段跨越,也为中小企业、创业公司解决自主研发过程中缺乏资金购买研究设备的瓶颈问题。

第二篇: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情况介绍

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情况

【发展现状】

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是湖州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全市共有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的生产企业近百家,湖州经济开发区是发展速度最快,科技层次最高的集聚区。截止2008年底,湖州经济开发区共引进和培育了28家现代生物医药企业,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产值过亿元的有4家。最具代表性的是以湖州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和(华东)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浙江金时代生物技术公司为代表的干细胞、基因和细胞产业,以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医用辅料、湖州华茂保健品公司为代表的天然药物产业,以圣美迪诺生物技术公司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产业等生物医药产业群体。在技术层面涵盖了基因、蛋白质、干细胞三大生物科技及生物发酵、植物提取等前沿领域,具备很高的科技含量。

湖州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起步早,层次高,成长性好,最大亮点是归国留学人员投资创业。目前开发区8家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中,生物医药企业就有5家,而且项目质量、科技水平都很高。

其中留美博士胡赓熙创办的湖州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物芯片、生物医药以及医疗诊断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咨询服务,是在国际上第一个将蛋白芯片用于医学领域的生物技术公司。该企业的“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被批准为国家一类新药,是全球第一个获得新药证书的蛋白芯片产品。2008年企业共生产蛋白芯片120万人份,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利润1.62亿元。

留美博士陆敏创办的协和(华东)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已经在湖州建成50万人份的长江以南最大的模式化、标准化干细胞库,并建立了干细胞工程应用研究技术平台,集中开发干细胞系列产品。

浙江金时代生物技术公司是在湖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浙江大学医学院和浙江省干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签订的合作建设浙江大学医学院湖州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的框架协议下由国内外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知名科学家和生物产业企业家共同投资组建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实力雄厚的细胞治疗和基因工程理论研究基础和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基础,目前拥有多项自主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科研成果和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公司已初步构建细胞治疗和基因工程、组织工程应用研究与产品相关的技术平台和产业化平台。

湖州展望天明药业有限公司是由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和湖州第一家上市的美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强强联合。新厂区依据GMP规范的要求设计新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公司力争打造中国的非离子型纤维素醚生产基地和新型药物制剂的研究基地,目前一个新型非离子型纤维素醚生产基地的一期工程已完成,主要有工业、药用、食品级的纤维素醚系列为主导产品。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产8000吨的生产能力,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非离子型纤维素醚生产基地。

华茂(湖州)保健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究和开发为基础的营养保健品公司。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科学家们以药理分析的方法研究数千种营养成份的构成和机理,将活性化合物质分离出来,深入研究其在人体中的作用机理,并对所有产品进行了实验研究,经过严格筛选推出产品。1998年10月18日,华茂公司正式加入如新企业集团公司,成为全新的如新华茂公司,并由此成为营养保健品行业的翘楚。主营产品:植物提取原辅材料;保健食品;植物提取物;植物原药材;

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药辅料;药用包装材料。

圣美迪诺医疗科技(湖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美合作企业,依托美国圣美迪诺公司,专业从事血糖控制领域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在该领域拥有多项世界领先的专利技术,其核心技术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雷兰动态即时显示血糖产品和中央监护型动态血糖产品已经进入临床试验。不久将在中国及欧美市场同步上市。凭借世界最前沿的科学家团队和各项领先专利技术,圣美迪诺公司将在三年内最终攻克真正的闭环胰岛素泵——人工胰脏系统。

“建立产业化中心,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是湖州经济开发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又一大特色。中科院上海生命科研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成立于2006年,是中科院十大创新基地之一。中心目前已实施产业化项目13项,有列入“863”计划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专题项目2项和列入省市科技攻关项目7项。项目涉及应用基因克隆表达改造固定化酶技术、基因工程改造构建菌株技术、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等应用技术研究。涉及的产业化产品有D-对羟基苯甘氨酸、谷胱甘肽系列多肽药物等。浙江大学医学院湖州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2007年7月开始筹建,是实施我国人类生物资源保存、基因检测、细胞治疗和基因工程;转基因生物技术产品、细胞培养试剂、生物组织产品、生物诊断检测试剂及相关消耗品的研发;其它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心。目前该中心正在组织研发和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项目有7个,其中,今年将以细胞组织液和人类基因检测两个项目为产品商业化的重点突破口,预计到今年年底,市场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

浙江中维药业有限公司创建于二00三年,二00五年建成投产。公司主要生产各类工业纤维素醚、食品添加剂、新型药用辅料、医药

中间体等四大系列近二十个产品,年综合生产能力6000t,目前公司有8个产品被列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个产品列为国家火炬项目,公司列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湖州市重点骨干企业。产品有50%远销欧洲和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

浙江施乐健制药有限公司系中美合资经营的高新技术出口创汇型制药企业,产品为多品种天然植物提取,目前的主导产品是银杏叶提取物。产品工艺先进,检测严密,质量稳定,全部返销国际市场,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现公司二期工程正在上马。

湖州复星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5月,是由湖州医药采购供应站改制组建而来,公司由湖州市国有资产经营总公司、上海复星医药投资有限公司、湖州复星医药有限公司职工持股会三方投资成立的规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批发零售兼营,下辖四个业务经营部以及现代化的配送物流中心,在市区以及南浔、菱湖、双林、织里等地设立有慕韩斋等零售药店35家。主要经营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玻璃仪器、保健食品等。被评为省医药行业十强企业之一。

湖州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适宜的生态人文环境,配套完善的发展平台,健全高效的服务体系,以及重点扶持的优惠政策。前不久,湖州市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附后),《意见》中对生物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投入、新药创制、建立研发中心以及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投资创业设臵了明确的鼓励扶持政策,湖州经济开发区将成为最受益的区域,走上更为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同时,“政府引导投资创业基金”也正在积极筹划设立。

【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

■发展目标

到2010年,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30亿元,利润总值6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30%,研究与开发费用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达到5%以上,重点骨干企业达到6家。重点骨干企业全部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研究开发投入达到销售额的5-10%以上,中小型企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生物医药关键技术居全国领先水平,跟踪国际先进水平。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培育1-2个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实力的生物医药企业集团,使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的综合实力处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发展方向

干细胞技术及干细胞治疗药物、基因工程及基因治疗药物、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重大疾病防治药物、中药制品、中药制药工艺及设备、生物医学材料、新型医用精密诊断及治疗仪器、医学信息技术等。

■发展重点

以生物传感技术为核心,重点发展基因、蛋白质检测技术和生物酶、抗体蛋白、核酸配对组合反应、微生物及细胞的生物功能转换检测技术产品;以干细胞及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重点发展治疗性干细胞组织克隆技术、干细胞移植技术及组织器官再造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以中药现代化技术为核心,积极发展中药现代化,重点发展单靶点技术的中药制品生产,积极发展中药复方提纯制品。

【重点平台和基地】

■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平台——湖州市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

该平台位于湖州经济开发区西南分区,占地面积225亩,总建筑

面积30余万平方米,是集科研、中试、专家公寓、商务办公、会议中心、产业化用房等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公共平台,目标是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科技含量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多学科自由交流、竞相发展的科技研发和产业化核心区域。目前一期综合中试大楼和二期人才公寓已建成启用,在10家已组建的科技创新产业化中心中心,5家生物医药产业化中心已开始入驻。

■生产和加工基地——湖州南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园

该平台位于湖州经济开发区西塞山分区,总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由产业研发、综合管理、配套服务三大功能区块构成,按照“高科技基地、生态型园区”的建设要求,目标是打造成为国际接轨、国内知名、浙江领先的“湖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目前园区配套工程已全面展开,多家有影响的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已提出合作意向。

第三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以及招商对策研究-招商一部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以及

招商对策研究

招商一部 2013年7月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以及招商对策研究

生物制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以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为原料,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制品。

生物制药主要可分为以下五个子行业:疫苗、诊断试剂、单抗、重组蛋白和血液制品,而干细胞行业尚在起步期,仅脐血干细胞储存实现产业化。目前基因工程药物是生物制药的主体,其中新型疫苗、基因重组单抗和重组蛋白值得关注。

一、生物制药行业持续高速发展

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生物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均把生物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重点发展,部分国家将政府研发经费的近一半用于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其中美国、英国、瑞士等发达国家的生物产业已占到GDP 的15%左右。

中国制药领域与国外距离最小的是生物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的技术平台落后于发达国家,目前产业化平台几乎都是酵母、大肠杆菌这类简单的技术平台,而哺乳动物细胞技术平台大规模培养技术尚不成熟。同时,生物技术药物应用少、规模小,疫苗和诊断试剂很多品种仍属空白。

在全球生物制药行业两次跨越式发展中,中国在第二发展阶段开始落后于国际市场。第一发展阶段,中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EPO、G-CSF、INF-α,IL-2 等细胞因子和激素类产品在 1990 年代中期都获准上市,稍微落后于美国,几乎与欧洲同步,以深圳科兴、杭州九源等为代表。第二发展阶段,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没有抓住以治疗性抗体为代表的生物制药第二个黄金发展阶段,退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当前,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即将来临。随着中国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平台的建立,以及单抗和长效蛋白的产业化,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即将迎来跨越式发展。代表企业为兰生股份参股的中信国健、长春高新的子公司金赛药业、沃森生物、智飞生物、华兰生物。

二、中国加大生物制药产业政策力度

中国生物制药市场份额偏低,存在较大上行空间。全球生物制药在医药产业中比重逐年上升,而中国生物制药比重大幅低于国际市场,仅为9.5%,约为全球生物制药比重的一半。按国际市场目前18%和预计2020 年33%的标准,中国生物制药发展空间巨大。中国对以生物制药为主体的生物产业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如下表所示: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投向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新药研发、创制领域的专项资金将超过400 亿元,而十一五期间投入相同领域的专项资金额度共计178 亿元。“十二五”生物产业规划扶持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发展,鼓励有竞争力的企业做大做强,这将有利于生物制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三、全球著名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简析

(一)Pfizer(辉瑞)美国

辉瑞公司是一家拥有150多年历史的以研发为基础的跨国制药公司,总部纽约。新辉瑞是由辉瑞和法玛西亚公司携手创立的一家拥有空前规模、广泛的产品治疗领域和产品系列的全球药业巨擘。新辉瑞公司包括三个业务领域:医药保健、动物保健、以及消费者保健品。公司的创新产品行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Johnson&Johnson(强生)美国

西安杨森是他最大的子公司,也是中国的市场上占有率是最大的外资公司。

(三)Sanofi-aventis(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法国

赛诺菲-安万特集团是世界第三大制药公司,在欧洲排名第一。于2004年8月20日赛诺菲-圣德拉堡收购安万特成功后组建而成。其业务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现拥有约11,000名科学家及100,000名服务于健康事业的员工。赛诺菲-安万特在七大治疗领域居领先地位:心血管疾病、血栓形成、肿瘤学、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内科学和疫苗。

(四)Novartis(诺华)瑞士

诺华公司是全球制药保健行业跨国集团,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Novartis源于拉丁文novae artes,意为“新技术”,喻意企业承诺专注研究与开发,为我们所服务的社区带来创新的产品。公司的中文名字“诺华”,取意承诺中华,即承诺通过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致力于提高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1758年嘉基先生在瑞士巴塞尔经营化学品、染料和药品。后来,嘉基家族的业务发展壮大,成为嘉基公司。1996年嘉基公司和山德士公司合并成立诺华公司。

2000年11月诺华剥离了作物保护和种子业务,专注于医药保健领域。

(五)GlaxoSmithKline(葛兰素史克)英国

葛兰素史克公司,由葛兰素威康(Glaxo Wellcome)和史克必成(SmithKline)强强联合,于2000年12月成立。公司总部设在英国,经营公司遍布世界80多个国家,有50多个生产基地,员工总数达54,000余人。葛兰素史克公司在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和胃肠道代谢四大医疗领域代表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在疫苗领域也雄居行业榜首。此外,公司在世界消费保健市场也居领先地位,产品包括非处方药、口腔护理品和营养保健饮料。葛兰素史克是最早在中国成功兴建合资企业的外国制药公司之一,其旗下的中美史克和重庆葛兰素都是全国闻名的企业。自1987年成立至今,中美史克成功开发推广了史克肠虫清、康泰克清、新康泰克、芬必得、必理通、泰胃美、兰美抒、百多邦康得、伯克纳等十多个品牌。成为中国OTC市场的领导品牌。2007年11月22日,葛兰素史克宣布以16.5亿美元收购美国制药公司Reliant药业,以加强自身的心血管药物研发力量。

(六)Roche(罗氏)瑞士

豪夫迈·罗氏公司是在国际健康事业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以科研开发为基础的跨国公司,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罗氏始创于1896年10月,经过百年发展,业务已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拥有近66,000名员工。罗氏的业务范围主要涉及药品、医疗诊断、维生素和精细化工、香精香料等四个领域。罗氏还在一些重要的医学领域如神经系统、病毒学、传染病学、肿瘤学、心血管疾病、炎症免疫、皮肤病学、新陈代谢紊乱及骨科疾病等领域从事开发、发展和产品销售。目前,公司在中国上市的主要产品有:赛尼可、罗盖全、骁悉、赛美维、达利全、多美康、美多芭、达菲、赛尼哌等。

(七)MSD(默沙东/默克)美国

默沙东公司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制药企业,总部设于美国新泽本州。默沙东以科研为本,致力于医学研究、开发和销售人用及兽用医药产品,其行销网络遍及美国、欧洲、中南美洲以及亚太1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31家工厂,目前在全球生产及销售的默沙东产品已有150多种。

1953年美国默克与沙东公司(Sharp and Dohme)合并,正式成立默沙东药厂(Merck Sharp & Dohme,MSD),建立了一个具一体化的跨国药物生产及分发的实业。根据德国默克与默沙东协议,默沙东公司只可在北美地区(美国、加拿大)使用“默克”之名,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必须使用默沙东的称呼。因此,默沙东公司(Merck & Co.)以Merck Sharp & Dohme品牌行销世界各地。

(八)Astrazeneca(阿斯利康)瑞典,英国

阿斯利康是由前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和前英国捷利康公司于1999年合并而成的世界第三大制药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后盾,致力于研制、开发、生产和营销优越的产品,在心血管、消化、麻醉、肿瘤、呼吸五大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阿斯利康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研发总部位于瑞典,在全球设有11个研发中心、31个生产基地,产品销售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雇员超过5万人。

(九)Wyeth(惠氏)美国

美国惠氏公司是世界最大的以研究为基础制药和健康护理产品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Madision,现有员工48000人。它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研究、开发及制造和经营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它在疫苗、生物工程、农产品以及动物健康产品方面也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公司在中国上市的主要产品有:钙尔奇D、善存、善存银、怡诺思、倍美力、倍美安、倍美盈、特治星等。

(十)Abbott(雅培)美国

雅培制药(Abbott Laboratories)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医药保健产品公司,1888年由创办人Wallace C.Abbott医师在美国芝加哥创立。目前有员工约57,000名,在全球各地分别从事生产、分销及联营业务。

(十一)Lilly(礼来)美国

礼来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以研究为基础的医药公司,致力于为全人类创造和提供以药物为基础的创新医疗保健方案,使人们生活过得根长久、更健康、更有活力。公司始建于1876年,总部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拥有雇员31285人,其中在美国以外的员工就有15802人。员工中从事研发人员占总员工人数的19%。其产品在179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在9个国家设有研发机构,从事临床研究试验的国家超过30个。

(十二)Bayer(拜耳)德国

拜耳公司于1863年由弗里德里希·拜耳在德国创建。1899年3月6日拜耳获得了阿司匹林的注册商标,该商标后来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知名度最高的药品品牌,被人们称为“世纪之药”,并为拜耳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巨额利润。1972年取名“拜耳公司”。公司的总部位于德国的勒沃库森,在六大洲的200个地点建有750家生产厂;拥有120,000名员工及350家分支机构,几乎遍布世界各国。高分子、医药保健、化工以及农业是公司的四大支柱产业。公司的产品种类超过10,000种,是德国最大的产业集团。2006年10月25日,拜耳以11亿元人民币收购东盛盖天力“白加黑”等三个OTC品牌。

四、招商对策研究

天津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生物医药产业有了明确的方向把控:“加强中药关键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建设,加快产业化步伐,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针对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和生物医药领域本身的产业优势,西青区应紧密结合十二五规划目标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西青区具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区内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生物制药企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但是分析已有企业性质可知,区内大部分生物医药企业多为制造业,因此今后的招商方向可着眼于生物医药研发。

另外,根据外资医药生物企业在华投资战略分析,具体有几下几方面趋势:

研发向中国转移-大量高质量的CRO为跨国企业的本地研发提供便利,加之市场前景广阔和政策利好,跨国生物医药企业纷纷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

成立合资公司-面临专利药到期现状,跨国药企加紧开发新兴市场,缓解利润下滑压力。

并购本地生物医药企业-外资生物药企通过并购中国优质生物企业,从而进入中国市场。

面对如此大的外资生物医药企业群体,西青区应该抓住重点,利用中介等外力平台,借重首都资源,并且结合本地已有产业优势对生物医药企业,特别是跨国生物医药企业进行招商引资。同时,给予良好政策平台、融资渠道和服务保障等支持,吸引企业落户。

第四篇: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暑假学生主题征文

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管理0901 陈凯荣

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如双汇瘦肉精、老酸奶果冻事件以及毒胶囊事件等,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本文在收集了大量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基础上,经过仔细分析,得出了这些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期待本文对改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关键字:食品安全

食品事故

加强监管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必需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然而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堪忧,近几年来有影响力的食品安全事件就有如下几件:

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 双汇瘦肉精事件 台湾塑化剂事件 牛肉膏事件

南京的鸭血黑作坊 老酸奶果冻事件 毒胶囊事件

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几乎涵盖了整个行业,并且有从食品行业到药品行业扩大的趋势。

我认为这些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原料污染问题。前几年,食品容易在添加剂、农药残留、等方面出现问题,但随着我国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食品中这类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率不断下降。

2、小企业黑作坊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3、食品流通环节多而且经营秩序混乱且极度不规范。由于食品经营企业数目巨大而且规模较小,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严重危害城乡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暑假学生主题征文

4、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新资源、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其安全性又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所以新技术新资源的使用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5、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我国有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不同的食品行业标准等,数量都超过千项;国家标准又可分为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基本形成了一个由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行为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组成的国家食品标准体系。但我国的食品标准,无论与食品安全形势的实际需求、还是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6、食品质量检测水平较低,已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布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多部门从事同一种行为的管理,管理混乱且有交叉,使本来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影响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和震慑威力。新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如基因探针、多聚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食源性病原体检验,但在我国仍主要用于研究单位。

7、食品安全保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极其匮乏,食品生产部门、各类农贸市场、食品市场的管理机构中既懂宏观管理又懂得专业知识、能为消费者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关的技术人员也极其匮乏。社会对食品安全专业的人才需求是很大的,但高校的相关专业却已经萎缩和消亡,缺乏高素质的食品安全研究和检验检测队伍,科技成果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

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对策:

1、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设和科学管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国外食品安全法律标准的研究、消化,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探索和发展既和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理论、方法和体系。

2、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食品行业生产企业准入制度。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并对行业内企业采取准入制度,严格管理食品生产企业的信用水平,确保食品安全质量。

3、推进食品质检部门的体制改革,将各部门进行整合,构建一个专门的食品监督机构。为了保证卫生监督的公正,加大食品卫生监督的力度,改革卫生监督体制,将原来分散的监管机构进行整合,考虑成了一个专业的食品监管机构,确保分工明确,监管职能清晰,以此来提高食品行业监管水平。

4、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深化。将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和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执法,对违反《食品卫生法》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消费者的不法生产经营者坚决查处,有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活动,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5、加强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实施对食品安全的有效保护。各级食品监管部门在发现不法企业或个人生产或销售违反食品监管条例的行为时,应依法加大惩戒力度,将食品安全领域的食品安全犯罪成本提到最高,让不法分析望而却步。

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制度目前正日趋完善,但是食品安全还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的相关机构必须切实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加大食品卫

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暑假学生主题征文

生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巩固和深化食品专项打假斗争的成果,努力开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为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而努力工作。

(陈凯荣,男,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专业,管理0901,联系电话***,邮箱1032155924@qq.com)

第五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市场监管工作的广大消费者和新闻界各位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今天,我们在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通报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有关情况。

20*年,*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其中,*区、*县、*县、开发区和高新区的占到了全市规模以上药企营业收入的*%、利润总额的*%,继续保持了强劲增长的发展势头。

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效。

(一)发展环境更加优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全市“*”特色产业体系的首要核心产业来抓。今年以来,相继召开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扩大会、“一港四园”建设推进会和市委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工作再安排、再部署。

市人大对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市政协召开了“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座谈会,市政府与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承诺在“药品检验研发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倾斜,优先保障;省药监局将在监管能力提升、创新产品上市措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药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携手打造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各县区党委政府结合各自实际,科学统筹、重点发力,不断加大“双招双引”、项目推进等工作力度,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强化服务、精准发力,及时解决生物医药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形成了科学统筹、协调推进、各尽其责、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

(二)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大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市领导亲自率队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开展“双招双引”活动。今年上半年,全市签约过亿元生物医药项目*个、计划总投资*亿元,对做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发展后劲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现代医药港结合功能定位,吸引南京知和大药厂、菏成药业、诺菏药业等项目落地,累计签约医药项目*个,落地达产后,每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亿元以上。*县现代医药产业园,落地高端医药项目*个,预计实现年产值*亿元、利税*亿元。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广泛开展专业化招商引资,协助睿鹰制药签署*个委托生产协议,预计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年均增加营业收入*亿元。

(三)集聚效应愈加明显。

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逐步实现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原料供应、药品生产、医药物流、市场销售渐成体系,产业链不断拉长,技术、人才、资金等加速聚集,互相补充、相得益彰,集约化优势充分显现。以现代医药港和高新区、*四个生物医药产业园为主,*县、*县生物医药产业园也形成了集聚发展态势,形成了“一港四园、多点支撑”发展格局,且各园区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现代医药港以医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为主导,突出临床研究、研发孵化、成果转化、上市许可持有人总部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发展中药制剂和大健康产业;

*润鑫产业园聚焦高端原料药+新型制剂,着力打造甾体类药物、青霉素系列产品产业链;*现代医药产业园重点发展医药中间体、化学原料药和生物药;*医药产业园重点发展医药辅料、包装材料、医疗耗材和康复医疗器械。*大力发展以羊肠线为主的医用可吸收缝合线,与中药、医疗器械、化妆品、疫情防护物资初步形成产业集群。*金银花、*郓半夏等道地药材示范种植基地规模化种植近万亩,打造了全市中药材种植优势品种和知名品牌。*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虎杖加工基地。

(四)强链工程深入实施。

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紧扣“重点产业突破年”,建立产业链稳定发展机制,在全市实行生物医药产业“链长制”,狠抓*个领航企业培育、*个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完善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各有关部门不断强化服务举措,对重点项目建设跟踪帮扶、全程调度,积极协调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开展“瓶颈”问题集中攻关,实行在建项目看增量,新建项目看进度,掀起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上好项目的热潮,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加快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科创平台加快构建。

市委市政府积极整合市内医药研发资源,规划建设了*生物医药科创中心、*化工大学膜分离技术实验室、大分子结构实验室等一批科研平台,与复旦大学、*大学等科研院所达成合作,与*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科信必成,达成了联合建设儿童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的意向。目前,市内省级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平台达到*家、院士工作站*家,拥有生物医药类高新技术企业*家。其中,现代医药港上海复旦大学科技园离岸创新中心已入驻*个科研团队。

二、下步打算,(一)全力打造“一港四园”。

“一港四园”是市委市政府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通过近年来的错位发展,各个园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提升项目承载能力,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投产。计划通过*年的发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营业收入翻番,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超千亿、税收过百亿元。

(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各级财政整合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医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用足用好现有平台,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狠抓重点项目推进。

抓好确定的*个重点企业和*个重点项目,加强调度,及时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用足用好市政府与省药监局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为项目落地提供便捷的通道,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朝。

下载湖州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州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物医药产业调查报告2007(五篇范文)

    生物医药产业调查报告(一)上海引领中国七大基地发展生物经济 如果要说生物医药产业在中国目前发展格局的话,就不能不提过去两年国家设立的七大生物产业基地:北京、上海、广州、......

    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简介

    生物与医药产业 高新区依托现有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和长春生物所、吉林大学和东北师大等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致力于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形成完整产业链,提高生......

    电子商务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电子商务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文关键词:病毒 信息安全 加密技术 网络层技术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日益普及我国电子商务安全的问题日益严重。首先,分析了......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吴征(10级汉语言文学师范班 1001410024) 摘 要: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

    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此文系本人代写,稿费未付,携稿潜逃,强烈谴责欺骗行为,必有恶报应 【摘要】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

    温江区群众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群众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基层的稳定和谐。为了正确把握我区群众工作的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趋势和新方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小课题研究现状及对策

    小课题研究现状及对策 三合教管中心 三月底四月初,按三合街道2012年春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要求,对全街道小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全街道学校,由于全街道领导、教......

    中药材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药材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药材是并列于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产业之外的第三类中药产业,是最基本和最基础的中药发展的源头,也是经过了上千年考验的中药饮片的最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