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重庆市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支持领域

时间:2019-05-14 03:0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重庆市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支持领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重庆市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支持领域》。

第一篇:2014年重庆市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支持领域

附件1:

2014年重庆市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支持领域

围绕以下主要研究领域,探索新理论、新方法,以及产业发展急需突破的前沿技术,择优资助开展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

一、电子信息领域

新型信息材料与器件;纳米级集成电路;微纳光子学与光电集成;高分辨率探测成像;强场与超强场激光技术;传感网络与仿生感知基础;未来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低功耗艾级超级计算、新型计算系统;网络计算;软件技术基础;网络数据挖掘与理解;信息空间安全;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先进控制理论与技术;多机器人协同与仿生机器人。

二、制造与工程领域

复杂机电系统的功能原理与集成;高性能零件/构件的精密制造;工程结构的全寿命设计与控制;复杂环境下材料与结构的力学响应与破坏机理;环境变迁中的城市科学;城乡建筑节能设计原理与技术体系;面向制造和工程的数字化、智能化与核心软件。

三、材料领域

光电功能材料;能源材料;环境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制备与表征技术;冶金与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界

面科学;功能导向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可控制备;材料领域前沿技术问题。

四、能源领域

矿产资源、化石能源的形成与探测;资源高效开采利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CS);智能电网;能源和资源的清洁转化与高效利用;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与温室气体控制的交叉科学。

五、资源环境领域

天气、气候与大气环境变化的过程与机制;水土资源演变与调控;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地球观测与信息提取的新途径和新技术;绿色与可持续化学;污染物多介质环境过程、效应及控制;重大灾害预警与防控;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

六、生物医药领域

重大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免疫调节与疾病;精神疾病与心理健康;营养、环境与健康关系;衰老及相关疾病;生殖健康和妇幼保健;灾害、中毒与救援;创新药物的临床前研究;中药材种质资源的发掘与评价;中医理论与针灸经络、方剂;蛋白质的修饰、识别与调控;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干细胞自我更新与定向分化;组织器官发育的调控;面向医学基础的多学科交叉和前沿探索。

七、农业领域

主要农业植物水分、养分需求规律与高效利用;主要农业植物病虫害发生及防控;主要农业动物疾病发生与防控;农业特产资源多样性及维持、种质资源的发掘与评价;农业生物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食品和农产品贮藏、保鲜与加工。

八、综合交叉领域

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大规模高性能科学计算;针对生命科学的学科交叉与技术整合;多相复杂系统中的介尺度结构;可控自组装体系及其功能化;过程工程中节能减排与系统优化;科学研究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其他可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前沿交叉综合研究。

第二篇:2014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支持方向

2014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支持方向

本省基础研究计划分为9个领域,各领域支持研究方向如下:

1.数理科学领域

数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是原始创新的先导和基础。数理科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手段等。本领域优先支持面向实际问题开展的创新性研究。

1.1非线性复杂系统的动力学理论与应用

1.2非线性泛函分析理论与方法

1.3代数与组合的基础理论

1.4生物信息中的统计方法和工程中的科学计算

1.5材料与结构失效机理及其应用

1.6健康与医学领域的力学问题

1.7激光物理与光量子器件的相关科学问题

1.8低维度、小尺度系统(器件)的奇异量子现象和量子效应

1.9微纳光子学、量子信息中的前沿物理问题

1.10碳纳米材料上物质、电子输运性质的研究

2.化学与化工领域

化学与化工领域是研究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解决规模生产的方式和途径等过程问题的科学。优先解决面向山西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急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为相关领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1煤炭分级转化利用基础

2.2煤化工过程中的硫、氮、重金属等污染物控制

2.3煤基多联产技术与工程基础

2.4精细化学品合成、制备与应用

2.5二氧化碳捕获封存和化学利用

2.6催化新材料、新技术与新方法

2.7生物质高效转化制燃料及化学品

2.8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2.9重要功能分子的生物催化与生物合成问题

2.10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科学问题

3.材料科学领域

围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材料科学的需求,发展资源-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材料,研究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结构材料,提出低成本、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材料制备方法,发展具有我省特色的材料科学体系,为突破材料产业的发展瓶颈提供科学支撑。

3.1纳米材料及其工程化应用

3.2新型稀土永磁、巨磁阻等磁性材料制备

3.3高性能、低成本陶瓷制备、表征、性能检测

3.4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其器件

3.5高性能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等碳基材料

3.6重型装备中大型铸锻件用材料制备及成型

3.7特种高性能轻合金焊接材料及工艺优化

3.8环境友好材料物理化学性能及降解机理

3.9材料服役特征及表征评价

3.10生物医用与仿生材料设计制备与应用基础

4.信息科学领域

信息科学包含信息的产生、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及其应用等基础研究领域,主要资助对我省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探索性研究,鼓励信息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4.1电路与系统中的设计、测试和验证、故障检测、可靠性

4.2传感器网络与多源信息融合处理

4.3复杂系统的建模、优化、测试与控制

4.4微纳米器件等新型传感器制备及应用基础

4.5网络信息处理、利用、安全与可信计算

4.6互联网、物联网与无线传感器网络

4.7光电信息理论与技术问题研究

4.8高动态复杂环境下的信息获取方法与高密度信息存储

4.9虚拟场景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4.10生物信息处理与识别技术基础

5.制造与工程科学领域

制造与工程科学围绕装备制造和工程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提升制造与工程领域的精细化、高端化、智能化水平,努力推动从“山西制造”向“山西创造”转变。

5.1大型复杂装备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5.2重型大型装备节能技术

5.3重型大型装备液压及电器元器件关键技术

5.4典型零件、结构的失效机理与可靠性设计

5.5重型装备运行状态监控及故障预警

5.6复杂机电系统协同设计

5.7复杂机电系统运行稳定性与保障理论

5.8高品质零件高效精密加工

5.9高效精密切削磨削加工

5.10微纳器件及系统设计、制造、检测

6.生物与农业科学领域

本领域主要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动物学、植物学、农学、林学、畜牧与兽医学、生理学、生态学等,主要解决我省生物科技、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旨在为生物农业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创制发明提供重要理论和方法支撑。

6.1细胞代谢和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分子机理及其调控机制

6.2重要微生物、动物植物资源的生物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转录组学研究

6.3动物植物资源的转基因方法与分子育种的理论及方法研究

6.4作物产量品质的分子基础与环境关系互作响应机理

6.5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应用基础研究

6.6动物营养代谢、繁殖调控和免疫调节机制

6.7林木优良性状与森林多重服务功能形成机制

6.8生物间生长发育过程相互拮抗与协同机理及应用研究

6.9动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子评价与核心种质构建

6.10山西特色小杂粮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7.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

资源与环境科学涉及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与健康、地球科学、区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为解决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中的资源供给、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重要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与

技术支撑,加快“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发展进程,促进“美丽山西”建设。

7.1山西省特征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分析与控制

7.2矿区污染物对土壤水体影响、迁移转化规律及控制

7.3气候因素对生态系统影响及作用机理

7.4节水灌溉、水肥高效利用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7.5重点煤炭基地煤-气-水共采的地质体信息化构建

7.6煤系废弃物的结晶分离机理研究

7.7城乡规划中的环境生态、节能减排及防灾减灾

7.8山西裂谷带活动构造与可能震源体的地质构造

7.9封山育林区生态现状、恢复演替规律及保护机制

7.10特殊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结构可靠性、耐久性评价及除险加固

8.能源科学领域

针对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需求,着力解决煤炭等化石能源资源开发与清洁高效利用、清洁多元化能源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并为深化新能源研究提供新路径。

8.1特厚煤层、薄煤层及倾斜煤层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技术与装备

8.2煤层气与页岩气富集、开采、提纯与储运

8.3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高效转换、利用与储存

8.4超高压输变电设备优化与传输机理

8.5矿井重大灾害预警与防治

8.6煤炭中有害元素的分布富集机理及环境污染防治

8.7极难抽采煤层瓦斯快速预抽采机理与技术基础

8.8极难分选煤的分选新原理、工艺与设备优化

8.9残煤复采基础科学问题

8.10储能材料制备与储能关键技术研究

9.人口与健康科学领域

针对山西省地方病和环境污染引发的地域性疾病,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从多学科、多层面、多视角针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机制开展深入研究。鼓励开展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山西道地中药材药效及药代动力学等研究。

9.1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失衡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

9.2高发恶性肿瘤相关基因筛查、基因结构、功能和分子诊断、靶向药物治疗及生物综合治疗

9.3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

9.4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及重要器官的组织纤维化机制及防治

9.5老年性疾病、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特征、演变过程及防治

9.6心理障碍及精神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9.7创新药物设计、合成、药代动力学与作用机制

9.8中药及确有疗效的复方药效物质基础、药性与配伍理论及作用机理

9.9中医生理、病理及针灸穴位配伍的生物学机制

9.10山西省道地中药材道地性特征、形成机理、优异种子发掘、特殊炮制工艺等基础研究

第三篇:2018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模版)

2018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申报指南

一、支持范围

(一)理学领域

1.数学: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信息与数学。2.物理学:基础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学、光学、声学、力学、空间探测。

3.化学:基础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环境化学、化学工程。

4.生命科学:生态学、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合理利用。

(二)农学领域

1.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2.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调控机制。

3.作物生物灾害发生机制、预防和可持续控制。4.外来入侵生物发生机理及控制。

5.有益微生物资源的收集、评价、改良及利用。6.土壤养分转化规律与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7.动、植物产品营养与安全。

8.主要畜禽、水产和经济动物的选育、营养调控机理及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学。

9.主要畜禽动物疾病和疫病的致病机理、预防与控制。10.生物、农药、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发生与代谢机理。

重点支持:

11.水稻、马铃薯、蔬菜等主要粮经作物和茶叶、烤烟、酒用原料、中草药、精品水果等特色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

12.病虫害生物学、致病机制、流行规律。13.天然产物导向的绿色新农药创制。

14.综合防控技术体系(遥感探测、抗病育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15.生物多样性评价及生态补偿机理。

16.生物种质资源重要功能基因发掘、克隆及鉴定。

(三)医学领域

1.公共卫生安全、生育生殖与优生优育、康复科学。2.中医苗医基础理论和常见病中医苗医诊治。3.中药苗药活性成分筛选、药效物质基础研究。4.中药苗药资源收集、鉴定、评价与功能性成份代谢。5.药食同源植物的理论基础。

6.医用新型生物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基础。重点支持:

7.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病因、发病机理。

8.慢性疾病的发生机制。

9.以天然药物为基础的先导化合物的发掘与合成。

10.中医药民族医药:中医药、民族医药基础理论;中药、民族药加工炮制、组方配伍、用药规律。

11.医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毒理学、药效学。

12.肿瘤免疫学机理。

(四)工学领域

1.大数据基础理论与技术。

2.网络工程与信息安全、可信计算理论、密码学与安全计算理论。

3.计算理论及算法。4.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5.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嵌入式系统。

6.软件工程与软件方法学、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7.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媒体、虚拟现实技术。

8、生物信息处理理论与新技术。

9.分布式系统及分布式处理理论与新技术。10.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与优化控制。11.信息获取方法与传感器技术。12.多源信息融合技术。

13.人工智能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先进机器人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14.光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

15.新型激光与光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超快光学的新现象与新技术。

16.金属及其合金、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与应用。

17.材料的复合化、低维化、功能化、智能化、高性能化及传统材料的改性。

18.材料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材料可再生利用。19.制造系统、制造工艺、装备新方法与新技术。20.产品建模、设计理论和方法创新。21.冶金动力学与热力学。22.金属材料高效加工技术与理论。23.材料的表面改性、强化技术与理论。

24.工程电磁、医学电磁理论与基础技术及电磁器件。25.电器可靠性、智能化与现代设计技术。26.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控制和保护及其信息技术。27.复杂土木工程结构等的分析、设计与可靠性及健康诊断与损伤修复。

重点支持:

28.大数据研究:并行化深度学习与数据挖掘;多源数据融合与可视化;图分析挖掘与深度学习;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面向行业的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

29.智能制造:基于大规模定制的分布式制造;工业物联网基础与技术;智能工厂及工业物联网基础与技术;工业大数据理论与技术;质量在线监测与控制技术。

30.建筑工业化:建筑信息模型(BIM),现代木结构(用材,轻型木结构,重型木结构,木骨架组合墙体,传统民居改

造)。

31.微纳结构与材料:微机电系统;金属材料的表面纳米化;纳米材料的本征结构与性能;新型微纳器件与材料(传感、光电转换、光波导、显示、压电电子等)。

32.新型运输工具: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技术;直流高压电器灭弧机理;电动汽车、电力机车专用电力电子器件;无人机结构、飞控、导航、自动驾驶技术。

33.智能控制: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环境适应性技术;微内核操作系统和开放式系统软件技术;组态语言和人机界面技术;基于现场操作数据的在线建模、控制与优化技术;故障在线诊断和评估技术。

34.增材制造(3D打印):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制备技术;工业产品原型制造及民间工艺品(银饰)增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高性能、难加工零部件与模具增材制造技术。

35.结构材料与服役安全:多载荷条件下材料及构件的可靠性与寿命;极端服役条件下材料力学与化学交互作用;材料跨尺度、多层次微观结构表征、相变规律与性能。

36.绿色先进光电子材料与器件。37.难加工材料高效成型。

38.其他新材料: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新型高效催化材料;金属-石墨烯复合材料。

(五)资源与环境领域 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储能、新能源、可再生与替代能源利用,低碳能源,低

碳交通、低碳建筑。

3.矿冶生态与环境、资源循环与利用。4.节能减排的新理论与新方法。5.区域环境质量演变过程与机制。

6.环境(大气、水、土壤)污染控制及修复原理与技术。7.自然灾害形成机理及防灾减灾方法,全球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

8.页岩气形成机理、成藏条件与资源潜力:页岩气形成机理(页岩气烃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对页岩气形成的作用);页岩气的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有机碳含量、有效厚度、成熟度及碎性矿物含量等);页岩气的资源潜力及有利区块分析。

重点支持:

9.矿产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组元特性与分离行为;多元多相矿物分离提取过程的矿相演变规律与调控机制。

10.贵州省优势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优势矿产资源(磷、锰、铝、重晶石等)成矿作用机制;优势矿产资源主要类型、成矿预测理论。

11.浅层地温能的利用。

12.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高原湖泊污染途径与修复;石漠化发生过程及治理;有害元素污染与人体健康;矿山环境污染途径与修复。

13.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及环境效应:岩溶地下水系统中

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与迁移转化规律;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影响机制;岩溶地下水环境演化趋势。

(六)专利战略分析

对贵州省“五大新兴产业”、“五张名片”、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技术领域、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经济活动进行专利分析和研究。

重点支持:

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药产业、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新型建筑建材业等,以及“十三五”期间贵州省重大投资项目。

二、申报要求

1.申报主体为在省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

2.课题主持人年龄在55周岁以下(其中申报重点项目的主持人年龄在50周岁以下)。申请者应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在职人员,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凡不具备上述条件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

“专利战略分析”项目不做以上限定。

3.申报人承担在研项目超过两项以上(含两项)的、或承担有到期未验收项目的、同一主持人同年申报科技厅两个及以上计划项目或同一项目申报科技厅两个及以上计划项目(不包括人才项目),不予受理。

4.支持方式:“专利战略分析”项目,支持经费每项10万元以上(实施期限1年);其他类别项目,一般支持项目经费每项

10万元(实施期限2-3年),重点支持项目经费每项30万元(实施期限3-4年)。

承担重点任务的项目采取招投标、一事一议等方式确定。5.除“专利战略分析”项目外,其余项目的各单位项目申报数分配另行通知,申请表格请见链接http://kjt.gzst.gov.cn/index.php?show-index-cid-22-id-20.html。

三、申报流程

1.网上填写申请书。在网上申报时间内登陆贵州省科技计划业务管理信息系统(http://xmgl.gzst.gov.cn),进行网上申报并打印带科技厅水印的书面申请书。

2.书面申请书需一式三份(A4纸双面打印、纸质封面,平装),由申请人撰写并在申请书上签字,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合作者也需本人签字和单位(合作单位)盖章。

3.书面申请书请于截止日期之前送或邮寄(以邮戳为准)贵州省科技信息中心材料受理室。联系人敖姣莉、杨敬:0851-85848680、85869134,项目申报单位逾期报送不予受理。

四、政策咨询:

1.“专利战略分析”项目请联系知识产权管理处张莹:0851-86867997。

2.其余项目请联系发展计划处夏蓉、李煜:0851-85819247。

第四篇:基础研究与应用研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

万尼瓦尔•布什在《科学——无止境的前沿》中将研究类型作两分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他认为基础研究的特点是不考虑实际后果,有长远的、根本性的意义,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他的理论导致了二战以后政府与科学之间的协约关系,影响了很多国家的科学政策。受布什思想的影响,产生了由基础科学到技术创新,再转化为开发、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科技统计的国际标准中,将“研究与试验发展(R&D)”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类型。联合国的标准不仅限于自然科学,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三种类型的定义分别为:

基础研究——主要是为了取得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工作,不以任何专门或具体的应用和使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为获取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主要是达到具体的实际目的或目标。

试验发展——任何为了生产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生产和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利用从研究和(或)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系统的工作。

我国科技界,自80年代国家根据不同研究类型,对研究机构实施拨款制度改革,到90年代末研究机构的转制,两次重要的科技体制改革,都需要根据研究性质的不同,作出正确的学科区分。由科技部实施的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更是以对学科进行分类,对研究类型加以区分为基础的。

从1994年6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科学现状与发展趋势》一书我们知道,我国科技工作已基本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跟踪高技术研究并推动其产业发展、加强基础性研究三个层次的布局。加强基础性研究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三个重要方面之一。我国基础性研究的学科布局,包括7个基础学科和8个应用学科的基础研究工作。基础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力学、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应用基础研究包括的学科:农业、医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空间科学、工程科学。基础性研究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客观规律为主要目的的基础研究。2.围绕生产实践和学科发展提出的具有重大或广泛应用目标,探索新原理、开拓新领域的定向性研究,这是应用基础研究。3.对科学数据进行系统的考察、采集、鉴定并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其基本规律的工作,就是科学数据的积累。由于明确了上述几个重要问题,针对基础研究的举措就有了明确的指向。

目前,我国科技界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建立了一个较完整的资助体系。资助的内容包括课题资助、研究基地资助、人才资助、科学数据与资料的资助等四大类,每一大类中又包含若干具体措施,并形成小的资助体系。比如课题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一般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三种形式。一般项目又包括自由申请、青年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三类。可以说形成了由不同层次的研究课题组成的课题资助体系。研究基地资助类别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重点野外观测台站等。人才资助也形成了一个资助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资助》等。既有以个人为目标的资助,也有以团队为对象的资助。既有后备人才的资助,也有学科带头人的资助。此外,中国科学院实施的“百人计划”,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也是针对人才的专项计划。科学数据资料等基础建设的资助,体现在“攀登计划”、《国家“十五”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实施意见》等具体措施中。

区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的标准

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指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基础研究的特点是:

--以认识现象、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即通过实验分析或理论性研究对事物的物性、结构和各种关系进行分析,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解释现象的本质,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或者提出和验证各种设想、理论或定律。

--没有任何特定的应用或使用目的,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看不出、说不清有什么用处,或虽肯定会有用途但并不确知达到应用目的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一般由科学家承担,他们在确定研究专题以及安排工作上有很大程度的自由。

--研究结果通常具有一般的或普遍的正确性,成果常表现为一般的原则、理论或规律并以论文的形式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交流。

因此,当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对现象的更充分的认识,和(或)当其目的是为了发现新的科学研究领域,而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时,即视为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又可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定向基础研究。

纯基础研究与定向基础研究的区别如下:

--纯基础研究是为了推进知识的发展,不考虑长期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益,也不致力于应用其成果于实际问题或把成果转移到负责应用的部门。

--定向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期望能产生广泛的知识基础,为已看出或预料的当前、未来或可能发生的问题的解决提供资料。

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它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

应用研究的特点是:

--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具体表现为: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其成果形式

--在围绕特定目的或目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结果一般只影响科学技术的有限范围,并具有专门的性质,针对具体的领域、问题或情况,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一般可以这样说,所谓应用研究,就是将理论发展成为实际运用的形式。

区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主要准则

基础研究是为了认识现象,获取关于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的知识,而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应用研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具有特定的应用目的。

基础研究没有特定的应用目的或目标主要表现在,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的实际应用前景如何并不很清楚,或者虽然确知其应用前景但并不知道达到应用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技术途径。应用研究的特定应用目的不外乎二类:或是发展基础研究成果确定其可能用途,或是为达到具体的、预定的目标确定应采取的新的方法和途径。应用研究虽然也是为了获得科学技术知识,但是,这种新知识是在开辟新的应用途径的基础上获得的,是对现有知识的扩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对应用具有直接影响。基础研究获取的知识必须经过应用研究才能发展为实际运用的形式。试验发展

试验发展是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在社会科学领域,试验发展可定义为:把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所获得的知识转变成可以实施的计划(包括为进行检验和评估实施示范项目)的过程。对人文科学来说,这一类别没有意义。

试验发展的特点是:

--运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知识或根据实际经验。

--以开辟新的应用为目的,具体地说,就是为了提供新材料、新产品和装置、新工艺、新系统和新的服务,或对已有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

--其成果形式主要是专利、专有知识、具有新产品基本特征的产品原型或具有新装置基本特征的原始样机等。

在社会科学中,试验发展可以定义为:把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所获得的知识转变成可以实施的计划,包括为科研和评价而作的示范项目。试验发展对人文科学意义甚小。

区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的主要标准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主要是扩大科学技术知识,而试验发展则是开辟新的应用即为获得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系统、新服务以及对已有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

虽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一样的,但它们的直接目的或目标却有着本质的差别。应用研究是为达到实际应用提供应用原理、技术途径和方法、原理性样机或方案,这是创造知识的过程;试验发展并不增加科学技术知识,而是利用或综合已有知识创造新的应用,与生产活动直接有关,所提供的材料、产品装置是可以复制的原型,而不是原理性样机或方案,提供的工艺、系统和服务是可以在实际中采用。

科学技术活动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关于科技统计国际标准化的议案》的原则,科学技术活动定义为:与各科学技术领域(即自然科学、工程和技术、医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中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研究与发展(R&D)、科技教育与培训(STET)及科技服务(STS)。我国在UNESCO的定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界定我国科技活动包括研究与发展、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及与R&D活动相关的技术推广与科技服务活动。

研究与发展(R&D)活动

研究与试验发展:指为增加知识的总量(其中包括增加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

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基本特征是:

--具有创造性;

--具有新颖性;

--运用科学方法;

--产生新的知识或创造新的应用。

在上述条件中,创造性和新颖性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的决定因素,产生新的知识或创造新的应用是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运用科学方法则是所有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特点。而研究水平、任务的来源(国家或省级)和研究中所采用的技术,均不是构成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基本要素。

按活动类型,可以把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分为: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试验发展。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统称为科学研究。科技人力资源的概念

按国际通用概念,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既包含实际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也包含可能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

鉴别科技人力资源主要依据两种方式:一是按“职业”;二是按“资格”即受教育程度。按“职业”统计的“科技人力资源”数据反映了科技人力实际投入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人力的现实需求。按“资格”即受教育程度统计的“科技人力资源”数据反映了科技人力储备水平和供给能力。

一个国家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是按“资格”和“职业”两者统计的综合值,即任何一个人只要满足“职业“和”资格“中的一个条件即属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我国的”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等都是科技人力资源的一部分。

”科技人力资源“涉及的范围很广,要准确统计一个国家的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并形成一个统计系列数据是一项极为艰难的工作。因此,目前还难以对各国有关”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数据进行全面国际比较。

基础研究及其重要性

什么是“基础研究”呢 ? 美国科学研究发展局(OSRD)局长 V .布什在 1945 年 7 月向罗斯福总统提交的《科学:永无止境的前沿》的研究报告中这样写道:“基础研究并不考虑实用的目的,它产生的是普遍的知识和对自然及其规律的理解。这种普遍的知识提供了解答大量重要实用问题的方法,但是它不能给出任何一个问题的完全具体的答案。提供这种圆满答案是应用研究的职责。”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基础研究所下的定义是:“发展科学知识的独创性研究,„„它没有直接的商业目的。”而现在看来这两个定义以及其它一些类似的定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研究和与之对应的应用研究的划分,越来越具有相对性。以往人们公认的“传统的”基础科学(例如物理学和数学),今天也具有相当复杂的结构(比如物理学有理论物理学、实验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之分,数学有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之分);而且,今天视为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学科分支或课题,随时间的推移也可能发生变化。

如果我们能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一下比较,尤其是在其性质和特点方面,将会有利于我们对其概念的理解。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差别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在研究的动机和目的方面。基础研究主要是以求知欲为引导的,其目的在于增加人类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是“为科学而科学”的研究。应用研究是以某一预先确定的目标为导向,即为某一实用的目的而进行的研究。基础研究是所谓的“好奇取向”(curiosity-oriented),应用研究则是所谓的“任务取向”(misson-oriented)。前者无直接的商用目的,而后者一般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利益。这也许是两者的本质差别。.在应用的时间先后上。一般是先有基础研究,然后才被应用到具体领域,而且其间相差的时间间隔可能会很长。基础研究不论多么深奥、多么抽象、多么“脱离实际”,一般来说都会找到其用武之地。但是,越为“基础”的研究,其用途的发现所花费的时间越长。麦克斯韦通过对电动力学的数学研究,于1864年确立了电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式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在1887成功的证实了电磁波;而直到1895年马可尼才将电磁波用于通信。黎曼和哈密顿在19世纪所做的深奥的数学研究,在大半个世纪后才在物理学中得到应用。从古希腊就开始研究的素数问题,直到几千年后才被应用到密码学中。与之相比应用研究必须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把研究成果变为实际技术,从而获取经济利益。这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显著的差别。.在研究者的自由程度方面。由于基础研究是以兴趣为导向的及研究过程的探索性、独创性和结果不可预测性,研究者在课题选择、兴趣变换、研究进程、计划安排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这种自由度对于基础研究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布什在《科学:永无止境的前沿》的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由于纯科学无法预测的性质,使得为其研究提供一种颇为特殊的环境是合乎需要的。纯科学需要研究人员思想的自由,以新的观点来看熟悉的事实。纯科学研究始终不宜于被组织计划,并且它对于来自上述组织计划的指令是麻木的。事实上,对于有重要意义的成就来说,再也没有比自由的原则更加重要了。”由于应用研究往往事先能够明确确定目标和制定计划,因而适宜有组织地进行,研究者的自由度相对地要少得多。而且基础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一般会及时的公布于众,不具有保密性;于之对应的应用研究往往会因为商业或军事目的而采取申请专利或封锁等措施加以保护。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应用研究者的自由程度。4 .在取得成果的时间长短方面。应用研究取得成果的时间一般不会很长,因为它是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周密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的,而且实用的商业目的也不容许研究计划拖长,否则便难以即时取得经济效益或在商业竞争中获胜。相比之下,基础研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有的甚至要耗费一个人的毕生精力或要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麦克斯韦为探索电磁场理论,整整用去了十多年时间。爱因斯坦思索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各花费了近十年时间,他把自己的后半生全部奉献给了统一场论的研究,可至今仍没有结果。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几代人为之奋斗,但至今仍未攻克这个“堡垒”。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的精神,要学会“享受寂寞”,漠视金钱,不为名利所动。当然,社会应该理解他们,给他们以鼓励和帮助,不要动不动就指责他们脱离实际,更不要以各种诱惑来扰乱他们自由而宁静的心境。

由于基础研究不能迅速的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商业利润,因而它经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发达国家由于市场导向和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自然而然地将资金更多的投入到应用科学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则苦于资金不足,不得不把资金投向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部门,被视为“阳春白雪”的基础研究则少人问津。政治家为了赢得选票或显示政绩,也不得不制定或执行为期四、五年不等的短期计划,而科学和基础研究对于如此短暂的周期并不适应。结果是,在立即要得到实用结果的压力下,应用研究总是要排斥纯科学的基础研究的。这一结果的寓意是十分清楚的:纯科学的基础研究需要有特别的保护。为此,除了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法规、建立相应的基金和管理机构外,尤其不可忽略的是,要从人们的思想深处解决问题,使社会和公众充分认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那么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从以下几个方面可见一斑。.基础研究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先锋。基础研究导致新知识的储备,这是向未来投入的科学资本。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产品都是建立在新知识基础上的,都必须从新知识的储备中提取“资本”。没有法拉第、麦克斯韦、赫兹等人大半个世纪的持续的理论研究,人类哪能进入电气时代 ? 没有本世纪初的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成果,哪有本世纪中期高技术产业 ?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由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或直接生产力的转化的周期大大缩短了。上世纪 20 年代卢瑟福还大声宣称他关于原子结构的研究毫无用处,可是第一座原子反应堆竟奇迹般地在 1942 年投入运行了。现在一些基础医学和遗传工程的理论研究项目,更是不用很长时间就用于临床医疗和医药生产了。数学的基础研究也被广泛应用到金融、保险等行业中,甚至被应用到国家在政策的决策上了。基础研究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先锋,这一点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确定。在这种意义上也许可以说,基础研究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基础研究可以提高国家的(潜在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力量或经济力量的竞争,而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必须有效地支持基础研究。因为一个国家若没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基础知识全部依靠外国,它的技术和工业的进步将是缓慢的,它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将是虚弱的,它也很难吸收和消化外来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从而在全球角逐中失利。而且,一个国家的国际威望在某种程度上依据于它对基础知识的贡献,尽管这种威望主要局限在科学共同体内。在科学史上,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都扮演了科学中心的角色,它们“各领风骚”数十年乃至百余年。美国从上世纪 20 年代至今,一直独占基础科学的鳌头,这显然有助于提高其国际威望。科学具有普遍性,其成果是属于全人类的,可以无偿地为每一个社会成员享用。另一方面,若不生产知识,也难以从别人那“进口”知识。.基础研究有助于培养专门人才,并进而提高国民的智力水平。要建设发达的现代化社会,没有一大批训练有素的专门人才,没有国民智力水平的普遍提高,是很难成功的。通过严格的基础研究的训练,可以培养和集结一批专门人才,他们既可以成为本国研究和开发事业中的创新的中坚力量,也可以成为引进国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桥梁。基础研究也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培养较高水准的科学技术后备力量,不搞基础研究的大学其科学教育水平是难以提高的,其国际威望也很难建立。此外,学习纯粹科学和从事一定时间的基础研究,也大大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智力水准,并从中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熏陶,陶冶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基础研究是可以称为一种文化。科学(尤指纯粹科学)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它可以被视为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以增进科学知识为目标的基础研究是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致,它充分体现了科学的文化价值,是一项有价值的文化活动。作为基础研究过程的研究活动,它以追求真理为最终目标,显示并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不仅保证了科学理论的客观性、合理性和完美性,而且也使人们养成求真、务实、尚理的习惯和品格,从而有助于削弱教条、破除迷信、陶冶心智。由于基础研究的文化价值是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察觉的,因而有必要加以强调,使之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意识。

如果说在控制应用研究时,我们必须认清科学对社会所负的责任的话,那么在控制基础研究时,我们必须认清社会对科学所负的责任。我们的社会把大量的价值的实现归功于科学的应用,而很少归功于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的精神气质这些科学精神价值的负载者。要使社会公众尤其是决策者明白,要求所有研究都应该与我们的社会需要密切相关,这种流行的要求表面看来是公正的、善良的、无害的,实际上对科学进展来说却是最大的危险之一,从而对于社会需要的长期满足来说也是最大的危险。

第五篇:2010年广州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精选)

附件2

2010 年广州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项目申报指南

2010 年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围绕我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针对我市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进行原始性创新和前沿探索性研究。本计划瞄准前沿,以理论、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突破为目标,加强技术储备,促进人才培育,推进优势学科建设。

一、申报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一)必须是实际主持和从事申请项目研究工作的负责人,一般应具备副高级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不具备上述条件的申请者,应有两名具有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项目组成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应不低于30%。申请者所在单位和合作单位应对申请项目作实质性审查,签署意见,并提供相应研究条件,保证项目的正常开展。

(二)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实施时间为2—3年,原则上申请经费不超过30万元。

二、申报内容

(一)电子信息

1、三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融合与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ics)融合的数字化核心技术方法研究;数字家庭公共支撑平台研究

2、面向组件、中间件、服务架构(SOA)、多媒体与动漫等共性软件应用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3、智能人机接口、智能化终端、普适计算、空间信息技术、云计算、智能视频分析等智能计算关键技术研究

4、物联网行业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二)新材料

1、先进材料制备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

2、先进材料在新领域应用的基础问题研究

3、重要传统材料改性技术及其高效、清洁生产新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三)医学、药学

1、恶性肿瘤分子标记物及肿瘤干细胞的应用基础研究

2、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3、重大和突发性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肝、SARS、登革热、禽流感、结核病等)的应用基础研究

4、器官移植血液安全、创伤救治的相关基础研究

5、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应用基础研究

6、药物新靶点、新合成方法、新作用机理和适应症研究

7、药物原料及中间体的关键技术研究

8、药物新剂型以及新型给药方式研究

(四)能源、资源、城市与环境

1、新能源开发利用及节能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

2、重大建设工程安全预警及健康诊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

3、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应用基础研究

4、资源、能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

(五)生物

1、生物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

2、环境污染中生物修复技术的基础研究

3、微生物功能组及代谢活性物质研究

(六)农业

1、广州特色动植物抗性机理和育种新方法的研究

2、特色生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研究

3、重要动植物病虫害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规律研究

三、申报材料

(一)必须提供的申报材料

1、广州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书;

2、查新报告:提供具有查新资质单位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其中一份原件),2009年3月以后的查新报告有效。

(二)可以提供的申报材料

1、关于项目进展的证明文件:如技术报告、鉴定证书、检测报告、行业准入证等(复印件有效);

2、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如专利授权证书(须附专利权利要求书)、专利受理通知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复印件有效);

3、与项目和申报单位有关的其他参考材料 :如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的有关批准文件、奖励证明等(复印件有效);

4、同行专家推荐函(其中一份原件)、推荐专家职称证书复印件;

5、其他材料。

下载2014年重庆市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支持领域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重庆市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支持领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

    附件1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旨在围绕我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针对我市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面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关键技术进行原始性创新和前......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旨在围绕我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针对我市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面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关键技术进行原始性创新和前沿探索性......

    基础研究计划--基础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依托单位: 项目负责人:电子邮箱:可行性研究报告电话联系电话: 手机传真: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 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可行性研究报告为Word格式(可插入图片或公式),由标准封面......

    2010年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一般项目指南

    2010年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一般项目指南 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是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摇篮,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5篇)

    附件1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旨在贯彻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针对我市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面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关键技术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计划(973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计划(973计划) 内容简介: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以下......

    南昌科技计划重点支持领域

    南昌市科技计划重点支持领域指南 附件 南昌市科技计划重点支持领域指南 目 录 目录 1、汽车及关键零部件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6年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课题招标及领域首席专家招聘公告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006年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课题招标及 领域首席专家招聘公告科技招2006第03号2006年8月10日 为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项目的研发效率,加快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