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一、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的确立是由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历史发展规律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的确立符合两大规律: □符合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
□符合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的确立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作风决定的□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因而能够从总体上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依据 国内外形势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没有自己的狭隘私 利,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和一切进步 力量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党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因而拥有力量和智慧战胜 任何困难和各种敌人;
□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培育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
1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因而在广大人民群众 中拥有了崇高的革命威望。
【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巨大的政治优势和崇高的革命威望,使之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合格的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的确立被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是正确的。
总之,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二、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
在当代中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别的政治力量不可能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建设,不可能组织和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
●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党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党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党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党有一支总体上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干部队伍。●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必须坚持党的领
导
□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
□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
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三、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首先明确党的领导的科学含义
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包括:
□政治领导
□思想领导
□组织领导
【政治领导是方向,思想领导是基础,组织领导是保证,三者不可偏废。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但没有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政治领导就会落空。坚持党的领导是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是指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改善党的领导,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改善党的领导,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旗帜鲜的反对和治理党内的腐败 ★反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的政治斗争:
□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产物,党和 社会主义制度是同任何腐败现象根本不相容的□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决不 可掉以轻心,任其泛滥
□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扰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紧密结合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
□把反腐败斗争置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大局之中,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大反腐力
度
□把反腐败斗争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位 置,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并同党的思想建设和组
织建设结合起来
□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反腐败,教育是基础,法治是保证,监督是关键
□要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抓起,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 的管理和监督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条主线:“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五大建设:□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
□制度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
★建设重点:□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
□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
织建设
□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
强作风建设
□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
腐倡廉建设
★建设目标:“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十七大报告在党的建设总的指导方针上明确提出了“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新的总体布局,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这个布局贯穿一条主线,形成了“五大建设”为内容的框架,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中围绕主线---党的先进性建设,突出重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贯穿根本---党的制度建设,夯实基础---党内民主建设,抓住保障---党风廉政建设,使得中共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路径更加清晰完整。】
第二篇:***:坚持党领导检察工作
***讲话:坚持党领导检察工作
在纪念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座谈会 上的讲话
(2011年9 月23日)
***
今天,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座谈会,纪念我国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很有意义。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为人民检察事业抛洒热血、英勇牺牲的英烈们表示深切的怀念!向为人民检察制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国广大检察干警表示亲切的慰问!
人民检察制度诞生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了包括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在内的政权机构,这是我国人民检察制度的光辉起点。1946年,陕甘宁边区设立高等检察处,在推进人民检察体制建设上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1949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署成立,标志着新中国检察制度正式建立。十年“文革”中,各级检察机关先后被撤销,人民检察制度遭受严重破坏。197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重新设置,标志着我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1982年颁布的宪法,明确了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和地位,人民检察制度迎来了发展的美好春天。
8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检察制度历经风雨,在一代又一代检察干警的接续奋斗、薪火相传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为捍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维护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们党顺利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检察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和法学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法治领域进行的伟大创举,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80年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关心、支持人民检察制度建设。毛泽东同志亲自提议将“人民检察署”改为“人民检察院”。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心下,人民检察院得以顺利恢复重建。江泽民同志亲切接见首批大法官、大检察官,要求大力加强法官和检察官队伍建设,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谙熟法律,知识广博,刚正不阿,执法如山。胡锦涛同志专门与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要求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而不懈努力。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是人民检察制度和人民检察事业得以蓬勃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当前,我国总的形势是好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实现,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良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对党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同时,要清醒看到,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正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不断增长,对人民检察制度和检察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考验。全国检察机关要继续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反复学,联系检察工作实际学、联系检察队伍实际学,确保全体检察人员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用讲话精神指导和推动检察工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坚持和发展人民检察制度,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
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为什么要坚持、怎样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这些重大问题,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决抵制西方各种错误政治观点、法学观点的渗透和影响,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法治建设道路,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确保人民检察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要始终坚持执法为民。我们的检察院是人民检察院,全体检察人员必须时刻牢记这“人民”二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政治优势,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促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社会治安、文明执法、反对腐败等突出问题,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使检察工作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三要始终坚持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使命,也是我国检察制度区别于西方国家检察制度的重要标志。各级检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履行好各项法律监督职能,深入推进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科学配置检察职权,不断完善法律监督的范围、程序和措施,不断提高监督水平,努力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要始终重视检察队伍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关键在人,关键靠队伍。要坚持从严治检、廉洁从检,大力加强检察机关的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加强检察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素质能力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自身反腐倡廉建设,着力解决部分检察人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办案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检察队伍。各级党委要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加强对检察工作的领导,支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努力为检察机关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执法环境。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为新的起点,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不断开创人民检察事业新局面,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坚持-胜利
坚持“一课多研” 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
——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小学个案解读
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小学原本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小学,但是,自从2003年校本教研不断“升温”以来,这所学校的“名气”越来越大,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它既是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领衔的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校本教研与教学优质化研究”子课题学校,又是沙坪坝区承担的教育部“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实验区项目校。2004年,该校因为校本教研的突出成绩而被重庆市教委表彰为课改先进单位。2005年,因为承担重庆市校本教研现场会分会场任务,而使该校的“一课多研”声誉鹊起,受到与会专家、领导的好评。
笔者两年多来,数十次深入该校,对该校的校本教研感同身受,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叙述与思考,给众多的农村中小学提供一点思路。
一、何谓“一课多研”?
下面是该校校长兰英对“一课多研”的介绍:
“一课多研”也就是对同一教学内容作多视角、多频率、连环式研究的教研。其指导思想是:“以问题为导引,以创新为主题,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前提,以研究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
其操作程序是:
1.11X操作程序:(1指一名教师、1指同一个教学内容、X指研究次数)一研:选材——理论学习——设计教学方案——第一次实践课——第一次研讨反思;
二研:修改教学设计——第二次课堂实践——第二次研讨反思;
三研:第三次修改教学设计——第三次课堂实践——第三次研讨反思——获
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实践智慧知识。
这种方式注重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提高,不仅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和合作意识,还逐步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
2.X1X操作程序:(X指多个教师、1指同一个内容、X指研究次数)一研:选材——理论学习——自己设计教学方案——研究实践课
1、课2„„——研讨反思;
二研:各自修改教学设计——再次实践——再次研讨反思。
问题如果没有得到解决,可能还有三研、四研、五研甚至六研。
此种方式鼓励教师群体发展基础上的教师创新,促进教师个性化的发展。“一课多研”活动中主题的确定,根据本校、本年级、本班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由学校、教研组集体筛选或执教教师自己选定。比如:“如何有效开展读写结合”这个话题就是四年级语文组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该组成员及时把它提炼出来,上升为学校层面的小课题研究。
“一课多研”的主要特点:
问题性:“一课多研”要求教师必须带着问题上课,通过研讨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断生成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或者教研组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学会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学会开展行动研究,解决问题。
整体性:“一课多研”是一种融学习、实践、研究于一体的研讨活动。主体性:教师主体参与,深入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实践。
超越性:超越自我。
二、如何克服高原现象?
西永小学在推进校本教研过程中,同样遇上了高原现象等问题。不解决这一点,校本教研就可能覆没。于是,西永小学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向制度要效益
结合学校实际,西永小学制定了《西永镇小学课题管理制度》、《西永镇小
学教师学习制度》、《西永镇小学教研组长职责》、《西永镇小学校本教学研究制度》、《西永镇小学校本教研对话交流制度》以及《西永镇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管理网络,使学校教研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如在《西永镇小学校本教研对话交流制度》中明确要求:
1.营造氛围:鼓励教师勇于说实话,敢于讲真话,乐于交流,善于交流。
2.拓宽渠道:鼓励教师与文本对话,与网络对话,与专家对话,与同伴对话。
3.搭建平台:备课交流活动,“五课”交流活动,读书交流,校刊交流。
4.实施奖励:对话交流做得较好的个人和教研组,学校依据相关规定,将其纳入骨干教师或优秀教研组考核之中。
在实施上述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引进多元评价,在期末对教师实施业绩考核时,学生考试成绩占40%,师德占20%,常规占10%,安全占10%,校本教研占20%,从而为校本教研工作扎实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创建学校文化氛围
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学校因地制宜,为各学科组、各村校订阅了二十多种不同的教学杂志,并购买了有关教育教学论著、光盘、录像带等,还从有限的资金中抽出一部分,为中心校办公室配备了6台电脑,开通英特网,为老师们上网学习,查阅资料,丰富文化生活,创造了条件。
(三)注重团队建设
校本教研是一件大事,要做成一件大事,单单靠
一、两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西永小学充分发挥了团队作用。为了突出团队建设的重要性,西永小学加强了专业引领力量的建构:
1.开发区域教育智力资源
学校尤其重视在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专业引领,不定期邀
请区教研员来校指导工作,并通过区教研员邀请市教科院教研员、主城区知名教师来校听课评课,开讲座,对校本教研作专项指导。
2.重视骨干教师作用发挥
为了缩短中心校与村点校的差距,从每所村小中选出2-3名业务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作为骨干培训对象,与中心校实验教师一起参加间周一次的骨干教师培训,接受培训的村小骨干教师回校后再对各自学校的教师进行二次培训。教学骨干、科研骨干作用的发挥,使学校的校本教研如虎添翼。
3.加强教研组建设
学习型教研组建设是西永小学努力的方向。下面,我们来看看该校的语文组学习活动:
(1)提问式学习:教师先提出问题,经筛选后,由教研组长召集全体组员收集信息,最后由组长汇总全体组员意见相互解答问题。
(2)网络学习:学科组不定期给教师们推荐网站。让教师们参与学习、论坛,延展学习的空间。
(3)专题性学习:即在一定时间内安排相同主题的连续性研讨学习,使业务学习的方向性更强。(4)操作式学习:包括学科组间周一次的案例分析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普通话的培训学习等。这些内容大大丰富了教师们学习的内涵。教研组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开展常规教研活动。教务处主任彭玲说,我校常规教研活动是以“案例教研”、“集体备课”为主。我们把“案例”定位为“课堂案例”和“文本案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以“课堂案例”居多。其基本形式为:研究课+执教者个人反思+参与式评价和建议+骨干教师或领导归纳总结、提炼,形成策略。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主要采取X+1+Y的备课模式。X代表集体备课的多元组合(如年级组集体研究+校内备课组合作交流(指村小),1代表由教师分工撰写、个别修正。Y代表多人反复修改循环使用的过程。
教研组组织教研活动,建立中心发言人制度,推行“三定三自一寻”工作模
式:
三定:定时间、定内容(教研组要有统一的学习内容)、定质量(教师统一学习后要有实践性作业)。
三自:自选内容学习(教研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性的培训学习);自选时间在大教研组交流、汇报;自选本土专家质疑解难。其基本流程为:自我诊断——自我提问——自主学习——组内自由论坛——本土专家质疑解难——组内作业实践。
一寻:寻找“活水源”。我们把“站在名师的肩膀上提升”作为一种发展策略,学校积极为各学科组搭建平台,寻求专家、优秀教师的专业支持与引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教师在与专家和名师的“对话”中不断提升。
(四)校际互动西永小学利用在本地区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校与校之间的联合校本教研活动,营造校本教研气候,培植智慧土壤,吸纳集体智慧。
三、几点思考
(一)要务实 校本教研强调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但是,实际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校长并不多。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思想上不重视,把校本教研剥离在学校教学工作之外,是主要因素。西永小学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与学校领导班子的务实作风分不开。学校行政一班人善于抓住机遇,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强力推进校本教研,通过校本教研,把科研兴校、科研兴教落到实处。
(二)制度化 制度的主要职责是维持工作的基本底线,解决教师自身发展原动力不足的问题。落实校本教研制度,引导校本教研的规范发展,提高制度的效益化,是促进校本教研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多研究 校本教研是基于问题的田野研究,是以广大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的草根研究,它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西永小学的研究活动是在“校内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方式研究”的引领下开展的,因此,是研究型的校本教研实践。
(四)勤学习校本教研就是要变革旧有的教研秩序,建立一种新的教研文化,改善教学生态环境。西永小学就是通过建设教研组文化去建构新的学校文化的。西永小学虽然地处农村,但是人际环境宽松,教师心情舒畅。笔者与同事一起多次参加该校的活动,都非常深切地感受到来自领导、教师内心的喜悦与职业的快乐。
(五)请“外援” 引入“外援”,其实也就是解决专业引领的问题。西永小学校本教研的蓬勃开展,与市、区教研员的努力分不开。这也充分说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研机构大有作为。而教研机构转换职能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土上,也不仅仅是走马观花,需要的是踏踏实实扎根下去,深入课堂,开展田野研究,与老师们一起感受,一起探讨,一起成长。
第四篇:坚持,是胜利吗
坚持,就是为了那一天相遇的好
我们的人生中听过无数的心灵鸡汤,但是总离不开这句总是,做事情,贵在坚持。从小到大,我们唯一坚持不变的又是什么呢?
吃喝拉撒睡,生活的点滴是你一直坚持的事情,这不是生活,这是坚持; 今日的工作,今日的工资是你一直坚持的事情,这不是生存,这是坚持; 今天的购物,今日的花钱是你一直坚持的事情,这不是享受,这是坚持;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并不是我们所谓的坚持,而是我们的习惯,我们习惯了生活中这些场景的出现,以至于我们已经忘了这是我们的生活还是我们的坚持。我们不清楚也不明白,我们总是希冀的生活的更美好,却忽略了生活中的更坎坷;我们总是羡慕他人的高品质,却忽略了我们当初的坚持。
生活,其实简单就好。
朋友们,扪心自问,你们一直坚持下来的是什么呢:是书读百遍?是长跑锻炼?是素食主义?是享受主义?是亲朋好友一大箩?是生活孤单能自已?
生活,其实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值得研究的生活。
他人的生活只是自己外界编制的蜘蛛网上的一粒尘埃,有时会经受不住诱惑让自己选择放手,可有事又会让自己长满满身的刺,不依不饶,你凭什么闯进我安静的生活呢?
生活其实就是坚持。
我所认为的坚持其实就是生活,而生活其实就是坚持。在我们看来,一切的生活都像是进入了一个怪圈圈,不明不白,不懂不解,可是却又是那样的清晰明了。原来到头来我一直所坚持的只是我自己的生活。我所谓的坚持并不是别人口中的舍己为人,其实这样就好。
为什么,有人说坚持的过分就是对他人的自私!可是在我看来,过分的坚持有时就是对自己生活的爱惜,生活不论怎样,只要你明白了坚持的真谛,一切未来的美好都在那边等你去接收。
坚持,不是为了什么,只是为爱为生活!
第五篇:胜利贵在坚持
胜利贵在坚持
胜利贵在坚持,要取得胜利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饱尝了许多次的失败之后才能成功,即所谓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也就是胜利的标志,也可以这样说,坚持就是胜利。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名人不都是依靠坚持而取得胜利的吗?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遭受了腐刑之后,发愤继续撰写《史记》,并且终于完成了这部光辉着作。
他靠的是什么?还不是靠坚持而已,要是他在遭受了腐刑以后就对自己失去信心,不坚持写《史记》,那么我们现在就再也看不到这本巨着,吸收不了他的思想精华,所以他的成功,他的胜利,最主要的还是靠坚持。
外国名人杰克·伦敦,他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坚持之上的。他坚持把好的字句抄在纸片上,有的插在镜子缝里,有的别在晒衣绳上,有的放在衣袋里,以便随时记诵。终于他成功了,他胜利地成为了一代名人,然而他所付出的代价也比其他人多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样,坚持也是他成功的保障。
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也正充分地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骏马虽然比较强壮,腿力比较强健,然而它只跳一下,最多也不能超过十步,这就是不坚持所造成的后果;相反,一匹劣马虽然不如骏马强壮,然而若它能坚持不懈地拉车走十天,照样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也就是坚持不懈,这也就像似龟兔赛跑:兔子腿长跑起来比乌龟快得多,照理说,也应该是兔子赢得这场比赛,然而结果恰恰相反,乌龟却赢了这场比赛,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正是因为兔子不坚持到底,它恃自己腿长,跑得快,跑了一会儿就在路边睡大觉,似乎是稳操胜券,然而乌龟则不同了,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腿短,爬得慢而气馁,反而,它却更加锲而不舍地坚持爬到底。坚持就是胜利,它胜利了,最终赢得了比赛。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然而为什么对石头来说微不足道的水能把石头滴穿?柔软的绳子能把硬梆梆的木头锯断?说透了,这还是坚持。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许多滴的水坚持不断地冲击石头,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最终把石头冲穿。同样道理,绳子才能把木锯断。
功到自然成,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然而只要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成功就在眼前。
在我们现在的学习中,一定要学会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成功,所以说,坚持就是胜利。
一个人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必然要经历困难和痛苦的过程。是成功还是失败,往往在于有没有耐力,有没有坚忍不拔的挺功。自古以来,成功者和失败
者的差异除了其它因素外,主要的区别还在于意志品质的不同。凡成大事者都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忍耐力,也就是说,碰到艰难险阻或陷入困境,常人难以坚持下去而放弃或逃避时,有作为的人往往能够挺住,挺过去就是胜者。有句古话叫“行百里者半九十”,简短几个字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这就是说无论干什么,越到最后越艰难。就像爬山,越接近顶峰越累,越容易使人放弃。成功需要坚持。古往今来,有多少功亏一篑、功败垂成的例子,之所以导致失败,原因就是不能坚持,在大功告成之际,却走向了失败。有人提出“99度加1度”的成功公式,就是说水烧到了99度,最后再加1度水就烧开了,这最后的1度最为关键。可惜的是,许多人已经把成功之水烧到了99度,却放弃了这最后的1度,然后转到别处再烧99度,等到只差1度时又放弃了。就这样恶性循环,陷入了失败的“怪圈”,最终离成功越来越远。
中华民族是吃苦耐劳的民族,在民间流传着许多颂扬坚韧耐力的故事。比如“铁杵磨针”,讲的是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整日贪玩。一日,碰见一位白发婆婆坐在河边的石头上磨一根铁棒,李白好奇地上前打问,得知老婆婆是在磨针。李白问:“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针吗?”老婆婆回答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从此牢记这句话,勤奋用功,终成一代诗仙。不管这一故事真实与否,“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却是真理,成为流传千古的格言,激励着有志者在创业道路上坚忍不拔,顽强拼搏。
耐力需要时间,时间能消除许多问题。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以耐力拖垮了敌人,以时间赢得了胜利。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革命处于低潮时期,而正是进行了战略大转移的长征,才最终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保存了实力。历时一年多的长征,赢得了时间,赢得了转机,成为中国革命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日本着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就是一个在困难中勇于挺住,赢得时间,最终成就大业的商界巨人。他在谈经营管理的论着中,专门阐述了如何面对经济不景气的问题。他认为,不景气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从景气到不景气,再到景气,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当不景气来临时,正好考验经营决策者的能力和胆识。他说,“利用不景气打天下,当大家在不景气下一筹莫展时,你仍有开拓事业的勇气和能力,再不景气下去将来就是你的天下了。”松下幸之助正是在创业初期利用不景气进行负债经营,添置设备,在渡过困境后才有了更大的发展。
由此可见,耐力是时间上的坚持,能持久挺过最困难的时间正是有耐力的体现。如果我们在工作中遇上了麻烦和阻碍,要勇于坦然面对,尤其是一时半会儿不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做好长时间作战的打算,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耐力。耐力需要时间的考验,时间能够消除许多问题。等一等,拖一拖,可能事情就会发生变化。耐力越持久,解决问题的机遇和办法也越多。当然,等和拖不是被动的,在等待中要积极寻找突破口,创造条件去克服困难。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期间需要时间与耐力。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说得好:“告诉你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