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分析
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分析
摘要:食品流通是整个食品链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食品本身的特性决定了食品在流通消费领域的安全性极易受到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与管理此环节食品的安全性,才能确保整个食品链的安全。本文以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为大背景,深入分析了我国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在研究并借鉴发达国家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流通环节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关键因素。
关键词:食品流通 食品安全
食品流通是整个食品链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由于食品本身的特性、食品链前端(例如生产环节和加工环节)的影响以及食品异地生产、加工或消费的趋势等诸多因素,导致食品在流通消费领域影响质量安全的因素增多,因此,严格控制与管理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对于确保人类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食品流通市场的全面开放,食品市场日益繁荣。但随之而来的由于食品流通渠道增多而造成的食品安全隐患、经营秩序混乱以及各种假冒伪劣食品等问题时有出现,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而且威胁着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全面而深入地分析我国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的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从系统、科学和合理的角度提出我国加强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的对策,已是我国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1999年以来,商务部会同中宣部、科技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原国家药监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实施了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为全面掌握实施情况,更好地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精神,商务部组织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
1.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主要成效:
1.1 上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好转。
据有关部门监测,我国食品内在卫生质量有了明显改观,食品卫生平均合格率2001年为88.6%,2002年为89.5%,2003为90.45%,2004年预计为92%左右,呈逐年
上升态势。2004年37个城市第5次监测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3%,比2001年提高了30.5个百分点,比2002年提高了9.4个百分点,比 2003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2004年4月份,16个城市畜产品中“瘦 肉精”检出率仅为1.2%,在2003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又下降了1.4个百分点。5城市水产品氯霉素残留检测均为0。
1.2 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得到加强。
目前,全国年销售2亿元以上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普遍实行了自检制度,实施检测的零售店铺数量逐年增加。大中城市商务部门定点检测机构已覆盖了较大的范围,并形成了企业自检、社会中介机构受托检测和政府部门监督抽检三道“防线”。据调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42.6%设立了检测室,55.1%配备了专职检测人员,其中最多配备了62人;连锁超市中,73%配备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建立了目标责任体系,21%向其所属门店派出了卫生质量巡查专员。
1.3 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得到实施。
近年来,由于大力推行认证、索证、索票、信用档案、场厂(地)挂钩等准入制度,市场食品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调查显示,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普遍推行,其中32%的企业采用了国际标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4.45%通过了 ISO9000、ISO14000和 OSHMS18000三类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7.11%设立了无公害产品专区,16.31%设立了绿色食品专区,6.14%设立了有机食品专区,三者相加近50%;超市公司中,注重食品安全基础建设的占91%,建立加工食品安全制度的占73%,注重环境因素的占59%,实行食品卫生安全岗位责任制的达91%,把食品安全指标量化并作为考核依据的达86%。
1.4 食品流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观。
据调查,目前,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建有冷库的占38.56%,其中上海市高达52.4%;27.9%配备了速测仪,10.59%配备了色谱仪,3.6%购置了检测车;43%配备了污物处理设备,其中12.92%拥有垃圾分类处理设备,9.53%设立了封闭式垃圾楼,8.9%配备了污水处理设施;24.79%建立了配送中心。连锁超市中,大多数已把食品冷藏柜作为营业设施中的基本配置,辽宁、福州、青岛、南京、上海、广州、宁波等地城市在肉类食品市场上配备冷柜的超过60%,部分企业也配备了简易的检测设备;被调查的超市全都对垃圾污物进行分类,集中处理; 90%以上的连锁零售企业建有配送中心,截止到2004年6月末,我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已达2845个。
1.5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显著增强。
消费者选择食品标准从优先考虑价格转向价格与质量并重。过去一味相信广告,现在更相信产品卫生质量公告。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中85%关注食品保质期,72%关注蔬菜和水果的农药残留量,55%关注食品的细菌超标问题以及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含量等有关因素。
消费者对超市食品安全的认同度明显领先于农贸市场。消费者对超市所销售的各类食品的安全性认同是农贸市场的9倍,其中速食食品安全认同度最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调查显示,消费者中47.9%关注相关检验证明,22.3%关注食品的色泽、外观;70.4%希望购买无公害农产品,56.4%愿意选择绿色食品,52.4%希望选择安全食品,22.3%希望选择有机食品。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采用多种办法维护自身的权益,包括向有关管理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人民法院起诉、与生产经营者协商等,这几方面的比例分别为68.4%、54.1%、48.7%、30.3% 和 14.7%。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上市食品超标问题依然存在。尽管我国食品内在卫生质量有了明显改善,食品抽检合格率不断提高,但上市食品超标问题依然存在。目前,食品卫生平均不合格率仍达8%左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为7%,畜产品“瘦肉精”检出率为1.2%。对7万多家食品市场进行的检查共发现不合格散装食品19万多公斤,病害肉40多万公斤,假冒伪劣酒类案件9.5万件。
2.2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不完善建国以来,我国食品法规建设取得
了较大的成绩,但是法律与法规的完整性、协调性与严密性仍然欠缺。主要表现为:
2.2.1 《食品卫生法》的可操作性较差
我国食品安全的核心法律《食品卫生法》对于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未能体现对。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链的全过程管理;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与之配套的《食品卫生法实施条例》至今尚未出台,可操作性较差等等。例如根据《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及其原料时,应当向供货主索取产品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但从全国食品卫生检查的情况来看,这项规定执行得很不到位。即使在一些大型商业企业,采购食品时索证的仅占20%~30%,小商场和个体摊位的情况就更为严重。
2.2.2 市场准入制度所需的法规不完善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的商品检测体系和必要的检测设备!手段,造成了不仅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不能及时检出,而且销售渠道混乱,假冒伪劣问题严重。对于散装食品,目前卫生部出台的《散装食品管理办法》只适用于超市和商场等,而对于集贸市场和餐饮业并未作出规定。
2.2.3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亟须调整和完善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结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差,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科学的标准体系。主要表现为:
(1)标准总体水平偏低。食品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中的指标与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中的指标相比差距较大,例如CACCODEXSTAN230-2001《铅限量》规定的葡萄酒中不得超过0.2mg/L,液体乳中不得超过0.02mg/L,婴儿食品中不得超过0.02mg/kg,而我国相应标准的限量是0.5mg/L(葡萄酒)、0.2mg/L(液体乳)、0.5mg/kg(婴幼儿配方食品)。
(2)部分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例如GB16321-2003《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规定铅不得超过0.05mg/L,而QB1554-1992《乳酸菌饮料》则规定铅不得超过1.0mg/L。
(3)重要标准短缺。例如食品流通领域的良好操作规范(GMP)、食品贸易道德规范标准等重要的食品流通标准至今尚未制定。
(4)标准的前期研究薄弱。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等方面的标准缺乏基础性研究,许多限量标准尚未依据“风险评估”原则考虑总暴露量在各类食品中的分配状况。
(5)部分标准的实施状况较差,甚至强制性标准也未得到很好的实施。例如2004年4月在我国众多省份发生的“劣质奶粉”事件,究其原因,在于一些企业并未执行国家有关奶粉的标准,以劣质奶粉冒充合格奶粉在市场销售。
2.3 市场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我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经营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地位、功能不明确,交易方式落后。因此,食品流通市场实现规范管理以及产品交易时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和包装规格化的难度增大。同时,流通过程中食品标识的滥用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伪造食品标识、夸大食品标识展示的信息以及散装食品少有标识等。不仅给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失,而且对消费者安全构成了威胁。另外,食品可追溯的标识系统通用性差,与国际不接轨。虽然中国肉类协会出台了《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管理规范》,可追溯标识的编码工作已在肉类行业试点实行。但该安全信用码只能在中国肉类协会信用系统的成员内部使用,不具备全国通用性,更无法与国际接轨,与现有超市采用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不兼容,并增加现有的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成本等。
2.4 二次污染严重在我国食品流通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普遍存在着食品安全控制技术水平落后,设备、设施老化,检测能力低等问题;且尚未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管理体系,无法开展基于风险分析的食品安全控制、检测与管理活动。据统计,目前我国食品流通领域80%以上的生鲜食品采用常温保存、流通和粗加工手段,根本不能控制整个流通环节的安全与卫生。
2.5 企业信用程度低有毒有害食品的不断出现、乱贴食品标识以及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仍屡有发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的严重缺失。例如一些商贩为牟取高额利润,在销售环节滥用有害投入品,如双氧水、甲醛等处理水产品,虽然改善了水产品的外观,延长了腐败期,但造成毒害物质残留过高,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
3.食品流通安全问题成因
3.1 客观原因主要是市场缺陷,即市场本身无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负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3.1.1 食品市场的负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行为得到好处或坏处,却不计入他的成本或价格中。其中使其他经济主体得到坏处的就是负外部性。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非正规厂商给消费者和正规厂商造成的负外部性为:其生产的伪劣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产生食品购买恐惧心理;消费者鉴于伪劣产品在其心目中留下的恶劣印象,就会对市场上的产品都产生怀疑,从而影响正规厂商优质产品的销售。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仅仅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不法的食品供应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可以损害他方而无需考虑招致损害的机会成本,导致食品市场可能出现优胜劣汰的现象。
3.1.2 食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当前信息不对称成为食品交易活动的普遍现象,不但严重冲击食品市场公平交易,使天平向信息优势方倾斜,并且导致了我国整个食品链的信任危机。
3.2 主观原因
3.2.1 食品安全的管理理念落后。现行食品安全管理注重产品的产后监督,常以食品卫生管理取代食品安全管理。实际上,食品安全应包括整个食品“产业链”的安全控制,包括从产品产前的环境质量监督、产中的食品安全监督和产后的食品安全监督。
3.2.2 食品安全预警体系不健全。一是食品安全预警标准指标不全面,二是食品安全预警的机构缺乏,三是食品安全预警的手段落后。
3.2.3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不完善。一是监控制度不完善,二是缺乏激励和信用惩罚机制,三是有些行政部门违法介入企业信用活动和干扰执法。
参考文献:
[1]刘文等,我国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5
[2]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关于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5.5
[3]宁波市工商协会,流通领域食品安全问题成因与对策探析,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6
第二篇:关于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城镇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在我国城市,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各大城市政府高度重视食
品安全工作,企业开始自觉实施保障食品安全措施,这表明我国城市已基本构筑
起“食品安全网”。有关资料数据显示,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
消费者愿意为购买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额外费用。城市众多消费品中,消费者最
关注食品安全的占71.8%,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0.6%,购买食品时首选质量的占30%,选择“价格优先”的仅占8%,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
好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只到超市购买食品。
就食品安全进入步深入调查,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及食品流通领域的交易环境、物流设施、市场管理、检测手段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城镇居民绿色消费意识明显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有待转变。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额
外费用。据调查,城市消费者中,最关注食品安全的占71.8%,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0.6%; 购买食品时首选质量的占30%,选择质量和价格并重的占61.7%,选择“价格优先”的仅占8%;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好于批发
市场和农贸市场,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只到超市购买食品。农村消
费者购买食品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据调查,农村消费者中,74.4%回
答会适当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仍首选价格便宜。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农村居民的投诉率极低。据对南京市所辖的溧水县调查,93.4%的农民在买到有
问题食品时放弃投诉,高于城市35.8百分点。
二、市场准入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状况有待改善。
所谓市场准入,一般是指货物、劳务与资本进入市场的程度的许可。对于产
品的市场准入,一般的理解是,市场的主体(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和客体(产
品)进入市场的程度的许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就是为保证食品的质
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
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督制度。因此,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一种政府
行为,是一项行政许可制度。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包括3项具体制度:
(一)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对于具备基本生产条件、能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准予生产获证范围内的产品;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准生产食品。这就从生产条件上保证了企业能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产品。
(二)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对于不具备自检条件的生产企业强令实行委托检验。这项规定适合我国企业现有的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能有效地把住产品出厂安全质量关。
(三)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对检验合格的食品要加印(贴)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没有加贴QS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这样做,便于广大消费者识别和监督,便于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监督检查,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感。
由于农村居民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农村市场对低价食品有着较大需求,购买渠道主要是自由集市和小卖部。加之农村执法力量十分薄弱,市场监管缺位,农民购买食品既不查验相关证照,又不索要销售发票,致使一些“三无”食品、过期不合格食品以及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的食品流向农村市场。调查显示,农村市场经销的食品中,多为自产自销,来源于流动摊贩;散装食品如散装糕点、散装熟食、散装干果的比例所占达到50%以上,散装酒高达80%; 包装食品没有标明保质期;店主对过期食品选择降价销售;生肉销售大多没有保鲜措施,落市后第二天继续拿出来出售。
四、食品生产源头存在隐患,部分单位市场准入流于形式。据对农村生产者调查,绝大部分农民不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兽药目录;近50%的农民在使用农药和兽药时没有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只是凭感觉使用,一药多用现象相当普遍;一些农民受利益驱动,打过农药的蔬菜未过休药期即采摘上市销售。68.9%的蔬菜上市前没有经过产地检验;10%以上的种植地和养殖地周边环境存在污染源。
由于对食品安全事件处罚过轻、以罚代刑,导致部分企业负责人社会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据调查,部分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不愿意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只是把市场当成出租摊位、收取管理费的“摇钱树”。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市场准入制度,但只是挂在墙上而已,并未付诸实施。一些单位虽然
购置了检测设备、污物处理设施,但由于运营成本高,利用率低,有的甚至只为应付检查,平时闲置不用。
部分连锁超市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例如,在采购环节,不合格的原材料加工和不充分的供应审查导致食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在运输环节,零售商不能完全遵从基本的储存和消毒要求;在销售环节,现有的设备和处理办法也不能充分控制食品安全;在整个价值链上,冷链完整性都没有被很好地发展;在组织结构方面,总部缺乏独立的食品安全控制部门和外部质量审计监查,使整个企业食品安全的执行变得困难;在人力资源体系方面,目前的招聘、培训和激励体系不能为食品安全控制提供足够的支持。据调查,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食品变质、有杂物异物、过期商品销售(包括赠品过期)等;有关部门查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标签不符、添加剂超标等,其中包装食品标签不符中缺斤少两占50%左右;从食品类别看,问题最多的是鲜肉及肉制品,占24%,其次是休闲食品和乳品类,分别占15%和11%。
五、监管部门职责仍有交叉,有待进一步理顺。
据调查,尽管国务院已明确食品安全管理遵照“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原则,但由于涉及众多管理部门,有的地区涉及30多个部门,彼此理解不一,导致职责不清,难以形成合力,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越位,有的缺位;有权的抢,有责的推;同一部门,既当规则的制定者,又当裁判员,还当运动员;城乡执法力量不平衡,不同部门执法宽严不一;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充当不安全食品的保护伞。凡此种种,使广大群众关注的问题难以尽快得到解决。例如,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投诉解决方案的满意度仅为30%左右。这给食品安全工作留下了巨大隐患,既加大了搞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难度,也增加了国家治理食品污染的成本。
六、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流通领域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建议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支持流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商业网点;由重点治理生产源头转向重点培育绿色市场,加强对上市销售食品的安全监测,实行市场退出机制,引导安全生产;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惩处力度,使犯罪成本远大于犯罪收益;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面对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障食品的安全。同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局和卫生部门也加大了对生产企业、市场商品的监督抽查力度。目前已形成了全国上下重视食品安全,狠抓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并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从整体上看,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有很大的改进,但要进一步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笔者认为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一是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二是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国民珍爱我们的环境,使每一个人在办每一件事时,都要从保护我们的环境出发。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只有全民素质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
研究并提出既符合WTO有关原则,又适应于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制订配套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均较强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全面提升国家的食品安全的标准化水平。还要不断提高国家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对农产品和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增加抽查的次数和覆盖面。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打击,造成一种高压态势,使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
(七)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
建立和完善食品与营养监测系统,坚持重点监控与系统监控结合,监测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食品生产、消费、贸易状况。加强食品信息建设,建立我国食品
安全预警系统,保障全民食品消费安全。利用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食品生产、食品供给、食品分配和食品贸易等环节安全动态。密切关注和研究市场变化、重大自然灾害对食品供给带来的影响,提前作好各种应对准备,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我国食品安全
第三篇:我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
我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
1999年以来,商务部会同中宣部、科技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实施了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为全面掌握实施情况,更好地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精神,商务部组织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一)上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好转。
据有关部门监测,我国食品内在卫生质量有了明显改观,食品卫生平均合格率2001年为88.6%,2002年为89.5%,2003为90.45%,2004年预计为92%左右,呈逐年上升态势。2004年37个城市第五次监测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3%,比2001年提高30.5个百分点,比2002年提高9.4个百分点,比 2003年提高1.9个百分点。2004年4月份,16个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检出率仅为
1.2%,在2003年大幅下降基础上又下降了1.4个百分点。5城市水产品氯霉素残留检测均为0。
(二)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得到加强。
目前,全国年销售2亿元以上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普遍实行了自检制度,实施检测的零售店铺数量逐年增加。大中城市商务部门定点检测机构已覆盖了较大的范围,并形成了企业自检、社会中介机构受托检测和政府部门监督抽检三道“防线”。据调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42.6%设立了检测室,55.1%配备了专职检测人员,其中最多配备了62人;连锁超市中,73%配备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建立了目标责任体系,21%向其所属门店派出卫生质量巡查专员。
(三)市场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得到实施。
近年来,由于大力推行认证、索证、索票、信用档案、场厂(地)挂钩等准入制度,市场食品安全把关作用得到加强。调查显示,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普遍推行,其中32%的企业采用了国际标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4.45%通过了ISO9000、ISO14000和 OSHMS18000三类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7.11%设立了无公害产品专区,16.31%设立了绿色食品专区,6.14%设立了有机食品专区,三者相加近50%;超市公司中,注重食品安全基础建设的占91%,建立加工食品安全制度的占73%,注重环境因素的占59%,实行食品卫生安全岗位责任制的达91%,把食品安全指标量化并作为考核依据的达86%。2004年,全国32.9万家食品经销企业中,有15.1万家建立了进货验收制度,14.5万家建立了购销台账制度,11.9万家建立了销售食品质量承诺制度。
(四)食品流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观。
据调查,目前,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建有冷库的占38.56%,其中上海高达52.4%;27.9%配备了速测仪,10.59%配备了色谱仪,3.6%购置了检测车;43%配备了污物处理设备,其中,12.92%拥有垃圾分类处理设备,9.53%设立封闭式垃圾楼,8.9%配备污水处理设施;24.79%建立了配送中心。连锁超市中,大多数已把食品冷藏柜作为营业设施中的基本配置,辽宁、福州、青岛、南京、上海、广州、宁波等地城市在肉类食品市场上配备冷柜的超过60%,部分企业也
配备了简易的检测设备;被调查的超市全都对垃圾污物进行分类,集中处理; 90%以上的连锁零售企业建有配送中心,截止2004年6月末,我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已达2845个。
(五)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显著增强。
消费者选择食品标准从优先考虑价格转向价格与质量并重。过去一味相信广告,现在更相信产品卫生质量公告。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中,85%关注食品保质期,72%关注蔬菜和水果的农药残留量,55%关注食品的细菌超标问题以及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含量等有关因素。
消费者对超市食品安全的认同度明显领先于农贸市场。消费者对超市所销售的各类食品的安全性认同是农贸市场的9倍,其中速食食品安全认同度最高。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调查显示,消费者中,47.9%关注相关检验证明,22.3%关注食品的色泽、外观; 70.4%希望购买无公害农产品,56.4%愿意选择绿色食品,52.4%希望选择安全食品,22.3%希望选择有机食品。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采用多种办法维护自身的权益,包括向有关理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人民法院起诉、与生产经营者协商等,这几方面的比例分别为68.4%、54.1%、48.7%、30.3%和14.7%。
广大消费者对“三绿工程”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据调查,66.2%的人希望通过电视专题片进一步了解“三绿工程”,69.7%的人愿意为“三绿工程”出谋划策,53.8%的人愿意义务宣传“三绿工程”,49.2%的愿意积极举报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在“三绿工程”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提高消费信心这一问题上,认为开展诚信经营及行业自律、树立放心品牌、严格食品检验检测的消费者比例分别为66.9%、56.1%、47.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上市食品超标问题依然存在。
尽管我国食品内在卫生质量有了明显改善,食品抽检合格率不断提高,但上市食品超标问题依然存在。目前,食品卫生平均不合格率仍达8%左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为7%,畜产品“瘦肉精”检出率为1.2%。据对7万多家食品市场检查,发现不合格散装食品19万多公斤,病害肉40多万公斤,假冒伪劣酒类案件9.5万件。
(二)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缺失。
《食品卫生法》和《产品质量法》都涉及到了食品生产和销售的卫生要求,但总的看,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法律条款仍相对粗疏。食品很多都是鲜活产品,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中保鲜、贮藏等要求较高,应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此外,市场准入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办法,但这项制度的实行尚缺少上位法的支持。目前,食品安全管理主要还是靠行政管理,亟需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三)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有食品质量标准近3000个,从数量上看已经不少,但存在检测标准不统一,指标设置过繁,费用过高等问题,如单类有机磷的限量测定标准多达数十个,对有机磷限量的规定各不相同,造成在安全标准认定上的意见不一,如有关部门发布的无公害肉类标准需要检测的指标达三、四十个,仅“瘦肉精”一项检测定性要800元,定量分析要2000元,全部查完要一万元左右,企业难以承受。而与流通有关的标准仅有100余个,相比于生产和加工标准数量差距甚大,流通过程保障食品安全的标准严重不足,即使食品生产质量合格,也难保不在流通环节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四)食品流通检测及环保体系仍不健全。
调查显示,全国5万多家食品零售企业中建立检测中心的不足1%,全国2.6万家农贸市场配有垃圾处理设备的不足1‰;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50%。此外,检测体系不健全,还表现为各部门的检测工作缺少协调,检测力量缺乏整合,检测资源不能共享,快速检测的技术手段落后。例如,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备的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设备,出结果最快也得30分钟左右;无公害肉类三、四十个指标全套检测完,则需要几天时间,这样的检测速度必然降低流通环节“把关”的效率。
(五)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食品安全方面的信用体系建设仍相对滞后,该领域的企业信用数据的征集工作也处在小范围尝试阶段。因此,从总体看,掌握企业食品卫生质量的信用状况难度仍然很大,很难起到消除信息不对称,褒扬守信者,遏制失信者,追溯责任方,形成诚信经营氛围的作用。
三、改善食品流通安全状况的主要措施
实践证明,实施“三绿工程”是建立健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有效措施,要按照《三绿工程五年发展纲要》的要求稳步推进,总体上要建立健全保障食品安全、合理使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消费的法制保障、技术支撑、政策扶持、社会信用、组织保障和舆论监督六大体系。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使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形成有利于食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消费方式,自觉地购买安全放心食品和绿色环保产品;绝大多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生鲜食品超市达到绿色市场标准,其中通过绿色市场认证的市场达到500家;大中城市的60%农贸市场退路进厅或改为连锁超市,连锁超市销售生鲜食品的比重大幅上升;绝大多数屠宰加工企业达到生猪屠宰加工企业资质等级要求的三星级以上标准,大中城市的定点屠宰率达到100%;进入绿色通道的食品都能符合卫生质量标准要求,鲜活食品运输采取保鲜措施,公路运输的白条肉实行吊挂、封闭运输,冷却肉实行冷链运输,面向社会的生鲜食品物流配送中心得到较大发展。
(一)加强法制建设。
抓紧修改《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依法加强畜禽屠宰管理;研究制定《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办法》,严格包装、标签、标识、索证、索票、检测、认定、认证等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强三绿工程标准体系建设,参照国际食品安全法典,制修订一批当前流通环节急需标准;贯彻落实农副产品绿色市场和生猪屠宰加工企业资质等级要求等标准。
(二)加强政策引导。
通过制定科学的政策措施,积极实施政府绿色采购计划,培养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消费偏好;健全社区食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冷链配送和电子商务,提高生鲜食品在便民超市等现代营销方式中的销售比重;推行“场厂挂钩”、“场地挂钩”,鼓励质量优、信誉好、品牌知名度高的食品在全国流通;积极发展鲜活食品保鲜运输和冷链运输,重点支持肉类、水产的中继性低温冷藏配送中心等经营性食品基础设施、食品企业购置先进高效的检测设备等。
(三)推进市场认证。
贯彻落实《绿色批发市场认证管理办法》及有关实施细则,加快推进绿色市场认证步伐。商务部将定期组织对认证机构绿色市场审核员培训,并进行严格的资格考试,国家认监委对通过资格考试的绿色市场审核员进行认可。国家认监委和商务部对具备资质的认证机构及其认证的绿色市场对外公告,并进行动态管理。
(四)加强市场检测。
一是加快推进企业自检体系建设,积极督促大型畜禽屠宰加工和农产品经销企业建立严格的进货检验制度,配备必要的有害物残留检测设备,按照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检测,形成有害物超标食品市场退出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委托检验制度。大力推动没有自检能力的企业,向依法设立的社会中介检测机构主动送检;三是进一步完善食品运输源头检测制度,严把卫生质量安全关,未经检测机构抽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进入市场流通;四是建立健全市场卫生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
(五)完善信用档案。
以商务部电子政务系统为依托,运用信息技术,以酒类、肉类、蔬菜三种商品为重点,在已有200多家试点企业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全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管理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工作,构建信用监督和失信警戒机制。同时,加强各部门间有关企业食品卫生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并及时对外发布。
(六)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设立“三绿工程宣传月”。通过商务部网站、地方有关部门上街咨询和新闻媒体集中报道等多种形式,系统宣传食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三绿工程知识,形成良好的绿色环保消费氛围;二是举办“中国三绿工程博览会”,全面展示三绿工程成果,增强人民群众对食品消费的信心;三是积极推进绿色消费进社区,向消费者宣传科学消费的有关知识,提高消费者鉴别、选购等消费技能,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理性的消费行为。
(七)加强监督检查。
加强食品流通、消费和畜禽屠宰行业管理,积极推进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实行市场开办者质量责任制;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召回、销毁、公布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形成有效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八)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制定、落实国家和行业标准、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作用,在诚信建设、规范经营行为等方面形成自律机制,从而作为支撑食品流通安全的重要社会组织。
第四篇: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一)、食品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价格低廉的劣质食品充斥农村市场。受农村地域、经济条件和消费观念的多重限制,农民的消费水平目前还比较低下,质量意识较差,他们购买食品时往往先考虑价格因素,而忽视了成分、品牌、生产日期等诸多重要的因素,为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在利益的驱使下,众多小食杂店、小商店、小作坊也更愿意购进或利用劣质原材料生产价格低廉、市场广阔的劣质食品,加之一些正规厂家和商家不愿将触角伸向农村地区,这都是造成劣质食品充斥农村市场的重要原因。
2、无标识、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的产品普遍存在。因为这类产品往往售价低廉,农村消费者又缺乏安全意识,使这类产品有了很大的生存空间。调查中,笔者发现,有的产品虽然有生产厂家,但是厂址含糊笼统,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追根溯源。有的产品虽然有生产厂家、厂址,但是没有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日期标注模糊,根本无法辨认。有的小作坊、小加工点随食品配送自己印制的生产日期标签,让销售点自行张贴,这无疑给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过期食品大量出现。受利益驱使,很多农村小食杂店、小商店销售的食品过期后,往往不能主动下架处理,而是单独放臵,抱着“能卖则卖”的侥幸心理继续销售,消费者选购这种食
品时,销售人员多数不会主动提醒该食品已过期。一旦工商执法人员要求下架,销售者就会强调该食品已经单独存放,是等待退换、不再出售的。因为没有证据,执法人员就陷入了明知是过期食品却不能收缴的尴尬境地。还有部分商店主,对不能退换的过期食品,宁愿自己当场食用也不交给工商人员收缴,既给执法造成了阻力,也臵自身健康于不顾。在执法监管中,笔者还发现,有个别的商店主,竟然自己涂改过期食品的生产日期,使之模糊难辨,以图继续销售。上述种种行为都说明,广大农民的消费习惯、销售人员的销售意识都和食品安全的要求相去甚远,食品质量安全之路任重道远。
4、食品包装保护不成,反成危害。为降低包装成本,那些地下小加工点和小作坊,多半会选用质量低劣的塑料袋或塑制瓶包装食品。据笔者了解,这类塑料包装绝大部分来自一些小型个体塑料加工厂,是用收购来的废旧塑料、工业塑料制作而成的。用这种废塑料制成的食品包装,对人体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调查中,笔者发现,汽水、果汁等饮料瓶包装外壁很多带有擦痕,瓶体不干净。这种包装就很有可能是被一些地下小作坊回收后,再次重复利用的。这种最多只经过简单清洗的包装物,在未经消毒的情况下二次利用,其危害性可想而知。另外,国家明令禁止在儿童食品中夹杂玩具的包装方式,却因为美味与游戏的双重诱惑而在农村大行其道。
(二)、食品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食品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经营难以规范。为改善生活
条件,农村文化水平较高的人群和青壮年男子多在外求学或打工,小食杂店、小商店的经营者大多为妇女或老人,文化水平过低,给工商管理部门食品从业人员各项制度的确立带来较大阻力,而且对送货上门的食品缺乏基本的查验能力,笔者在工作中就曾遇到,有的食杂店昨天刚进的多箱方便面,今天就过期了,食品质量很难保证。
2、经营条件简陋,商品摆放杂乱、储存欠规范。农村食杂店、经销点因规模太小,大多设在经营者家中,有的前店后家,有的亦店亦家,所售商品和日常家居用品缺乏有效区分,摆放混杂,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有的销售人员缺乏基本尝试,将杀虫剂、农药、化肥等化学品和食品混杂摆放,存在明显的安全事故隐患。对要求冷藏的熟肉类食品露天放臵,导致不到保质期规定期限就已经过期变质。
3、地下小作坊、小加工点环境差、从业人员卫生操作习惯没有养成。在农村市场广为流通的散裸装食品,大多是卫生条件不达标的小作坊生产的,这些小作坊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标准和管理规范,工艺设备陈旧,从业人员多数没有经过体检办理健康证,身体状况良莠不齐,卫生操作的意识还远没有形成。更有小作坊贪图私利,购进质次价低的原材料来降低生产成本,食品安全很难保障。
(三)工商部门食品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经销业户对各项食品自律制度缺乏认同感,推行有一定
阻力。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还有为数不少的食品经销业户对工商部门推行的各项食品行业自律制度不能正确理解,认为证照都是给工商部门悬挂的,资料都是给工商部门保存的,各类上墙资料也是为了工商部门检查时看的,对一票通等自律制度的推行缺乏认同感。笔者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解,主要是因为经销户还没有体会到这些制度的作用,没有尝到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可以依照自律制度对问题食品追踪溯源,以减免经销商自身责任的甜头。这也需要我们基层工商人员在监管的同时,做好各类制度的讲解和宣传。
2、受部门职责分工的限制,工商人员对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比较陌生,专业素质低。工商执法人员对如何鉴别劣质食品经验不足,有时只能从外观加以把握,对于食品的成分含量、添加剂种类等难以掌握。虽然配备了部分检测设备,但是操作步骤较为繁琐,不利于随时随地实施检测。
3、食品质量检测结果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尚不确定。目前工商部门对部分食品所做的抽样检验,其结果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尚不确定,所以工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即使发现抽检不合格的食品,也只能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先封存不合格的食品,再将不合格食品的样品送至有合法资质的检测机构申请复检。那么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食品是特殊商品,涉及保鲜、保质期问题,特别是保鲜食品,极易出现腐烂的情况,一旦复检结果合格,那么对于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变质腐烂的食品,工商部门是否承担赔偿
责任。
4、无照经营现象普遍,取缔工作难度较大。在边远农村,尚存在较为普遍的无照经营现象。从业者多为经济条件较差的老弱病残人群,经营条件达不到安全经营标准,无法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不具备办理营业执照的条件,但他们又要靠此为生,属于需要社会救助的群体,如果强行取缔,不但于心不忍,而且极易发生过激事件。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巩固改善:
(一)、全面推行农村食品安全“点、线、面”三维监管模式。
1、点上严抓细管。所谓点就是每一个农村食品经销店,每一个食品经营业户。食品经营业户是整个食品流通体系的源头和重点,加强业户管理也是整个三维监管体系的核心。
建议基层工商所组织精干力量对各自辖区进行拉网式再摸底。对食品经营户的证照情况、前臵许可情况、实际经营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对其日常经营行为进行规范指导,严把市场准入关,不搞任何形式的变通和擅自降低登记标准。对摸底中发现的三无过期食品,全部下架并作责令整改处理。
2、线上跟踪监控。所谓线,就是食品从生产出来到最终消
费的流通过程,进货销货的方向。线上监控,是对监管源头的延伸。
在对线的监控中,力争对食品来源、去向全程把关。严把食品市场准入关,对食品市场主体经营资格严密审查,确保资格合法。在经营中督导食品经营业户做好进销货台帐登记,落实“五项措施”,规范食品经营者建立自律制度,实行进货查验索票索证制度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规范“一票通”的使用情况,保证食品源头可朔、去向可控。并加强对外地食品配送车的监督检查。
3、面上规范提高。面,即辖区整个食品流通体系。在点上严抓细管、线上跟踪监控的基础上,着力对辖区整个食品流通体系的经营秩序进行规范提高。一是对业户进行照前培训。将食品经营的注意事项及如何选择供货商、如何建立供销货档案以及识别假货的简单方法一一告知经营者,从基础上规范经营行为。二是强化经济片警日常巡查。充分发挥经济片警巡查面广的优势,对重点业户、重点食品加大巡查密度和力度。并成立专门考核督查组,对片警食品业户监管工作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三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强化食品案件的查办力度,将食品案件定期上报,信息共享,分析食品案件的倾向,为监管工作指引方向。四是选择优秀业户进行典型示范。按照食品经营“四制”标准,选取优秀业户代表,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影响周边业户规范经营。
第五篇: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北京华联—超市食品经营法律规范指南附件八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商务部令2007年第1号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12月20日商务部第10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商务部部长:***
二○○七年一月十九日
第一条 为规范食品流通秩序,加强食品流通的行业管理,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保障食品消费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市场,是指从事食品交易活动的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包括集贸市场、超市、百货店、仓储式会员店、便利店、食杂店等)。
本办法所称经销商,是指从事食品批发、零售、现场制作销售等活动的组织或个人。
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流通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商务部负责全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行业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行业管理,负责指导、督促市场建立保障食品流通安全的管理制度。
第五条市场和经销商应当取得营业执照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经营食品的相关证照,其 78
食品经营环境应当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六条 市场应当设立负责食品安全的管理部门或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控本市场的食品安全状况。
第七条 市场应当建立以下管理制度:
(一)协议准入制度。市场应与入市经销商签订食品安全保证协议,明确食品经营的安全责任。
鼓励市场与食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厂“场地挂钩”、“场厂挂钩”,建立直供关系。
(二)经销商管理制度。市场应当建立经销商管理档案,如实动态记录经销商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经营产品和信用记录等基本信息。经销商退出市场后,其档案应至少保存二年。
禁止伪造经销商档案。
(三)索证索票制度。市场应当对入市经营的食品实行索证索票,依法查验食品供货者及食品安全的有效证明文件,留存相关票证文件的复印件备查。
(四)购销台账制度。市场应当建立或要求经销商建立购销台账制度,如实记录每种食品的生产者、品名、进货时间、产地来源、规格、质量等级、数量等内容;从事批发业务的,还要记录销售的对象、联系方式、时间、规格、数量等内容。
(五)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不合格食品,市场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记录在案。
发现在本市场销售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经具有法定资质的检测机构确认,市场应当立
即停止销售,并依法报相关部门处理。
第八条 鼓励市场申请绿色市场认证,并使用相应的认证标志。
禁止冒用、使用伪造的前款规定的认证标志。
第九条市场现场制作食品、散装食品及生鲜食品销售应当具备保障食品安全的设施设备和条件,远离污染源,并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
鼓励市场现场制作食品在消费者可是范围内操作。
市场生、熟食品应分区销售,防止交叉污染。
第十条 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市场巡查制度,对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管理,完善食品安全的市场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
第十二条 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与食品流通行业中介组织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
第十三条 鼓励新闻媒体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任何单位或个人可向当地商务主管部门举报、投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十四条 市场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并可向社会公告。
第十五条 商务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不依本办法规定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商务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