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数学(理)试卷分析

时间:2019-05-14 03:2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数学(理)试卷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数学(理)试卷分析》。

第一篇:2014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数学(理)试卷分析

2014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数学(理科)试题解析整张卷子相对于一模试卷,难度并没有明显起伏,作为距离高考最近的一次模拟,难度与区分度都接近高考水平,我们一起分题型来看一下。

【选择题】

8道选择题目,考察的知识点相比一模少了极坐标系的基本概念,不过极坐标知识点本身高考的要求较低,对应难度的题目应该同属于送分的题目,这里不多赘述。其他题目中规中矩,没有非常具有区分度的题目。

第七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结合概率及不等式组的相关基本概念,本身并不难,重点考查的是考生审题及对概率问题基本概念的理解。

第八题题干的描述相对复杂,就算开始没有很好的理解题目,结合题目后半部分给出的三个待判断的结论,可以辅助理解题目,帮助作答。本题有一定的区分度。

在这多说两句关于难度与区分度的事情。我们说一道题难,很可能在答题者的角度,只有两个结果,会或者不会;考生要么直接下笔作答,要么绞尽脑汁也不知道怎么做,一道题目难度越大,越少的人会做。那什么是区分度呢?首先,区分度跟难度有一定关系,比方说一道题目让小学生求函数的导数,题目难度绝对大,神童一下子就被区分出来了;那么撇开难度的区分度我们怎么理解呢?举个二次函数的例子,给出一个二次函数的具体表达式,要求求单调区间。可用的方法非常多,可以求导,可以利用韦达定理,可以结合图像顶点。那么最善于用最快速的方法解题的学生,就可以快速的拿分。

那么从整张试卷的角度来看,如果考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完成选择题,那么就有更多的时间作答后面的大题,毕竟考试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保证做对已经做了的题目的基础上,保留更多时间给还没做的题目,那么就有更多拿分的机会,这也是区分度的一种表现。

【填空题】

填空题的每一道题都有对应的知识点,第9题是较单纯的二项式展开;第10题是解三角形,具体涉及到三角函数的运算,正弦定理;第11题是平面几何的题目,用到了相似三角形,比例的计算,如果学会了解析几何,反而忘记了平面几何的相关定理,这题会比较棘手;第12题考察了算法,结果又呈现周期性,要细心;第13题考察了圆锥曲线;第14题比较有意思,我们具体说下。

本题考察了集合,函数的基本概念,本身并不难,第一个空位只要看懂了题目都可以答出来,第二个空考查到了幂函数图象,做出来也不难,但是要考虑题目在一开始给出的定义域,那就是x,y都是正整数,大大减少了运算。本题既做到考察知识点,又不需要特别精细的计算,具备一定的区分度。

【解答题】

15题把三角函数与向量的知识放在一起做考察,其实这两者都可以表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面,在复习的过程中就应该把相关相似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做到融会贯通。本题第二问考察向量模最大值的问题,结果很简单,应该是命题时精心设计的已知条件;其实很多高考题目都具有类似的特征,当你经过一番繁复的运算之后,结果往往清晰简单。当然,也不排除结果相对复杂的考察计算能力的题目。

16题是一道统计、概率题目,只要了解基本概念,计算不要出错,并不难做。其中第二问,问到了方差,但是不需要证明结论,考生只需要根据数据及第一问的结果,就可以直接做出判断,符合高考命题里面对计算量的控制。

17题是立体几何的题目,有三个小问,其中第二问的计算量较第三问要大,而且两问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提醒考生,在考试中真的碰到不会做的第二问,千万不要直接忽略了第三问。

18题是函数及导数的题目,第一问很简单。第二问中间的过程会有一点繁复,但是把相关恒大于零的量讨论跳过之后,其实很简单。考察的还是基本概念,函数单调性与其导数的正负,本题需要对a做分类讨论,可能有点复杂,但是并不难。

19题是圆锥曲线的大题,第一问要求的计算量很小,但是要注意对称性,难度不大,具备一定的区分度。第二问本质上的运算还是离不开直线与椭圆方程的联立及韦达定理的应用;N点坐标的给出用了向量的表示方式,用参数代替具体的数字无疑加大了运算的复杂度,最外面套的壳子还是一个证明问题,可谓一波三折。是一道具备一定难度,且有极大区分度的问题。

20题是数列大题,题干说的比较绕,但是看懂了之后,理解bn并不难,第一问是送分的。第二问的话,把握两条,b1=1,然后等差数列公差为0,数列1,1,1,1,…不满足要求;an都是正整数,且递增;综合这两点,an只可能是正整数列1,2,3,4,…。第三问看上去很复杂,但是只要理解了题意,可以从草稿纸上多列几种简单的组合,做一下研究,从n=1,到n=4,找到规律之后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本题在本次考试文科的试卷中,没有第三问,但是给出了一个具体的an,要求求bn前50项和的小问,如果理科也有这一问,最后一问答出来的可能性会增加,因为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题干的理解。也正是因为缺少了这么一小问,使得本题梯度较为明显,从送分,到认真思考,到细致的分析加证明;符合高考题最后一题的特征。

【总结&备考建议】

通常情况,一模难度会略大,让考生们产生紧迫感,加紧复习。二模情况比较特别,一方面,会较一模简单,树立考生直面高考的信心;另一面,考生需要参考二模的成绩填报志愿,所以二模又必须具备一定的难度及区分度。

对比西城一模,二模的考卷没有任何一道应用题,都是较为纯粹的数学题目。一方面降低了题目阅读对考生带来的困难,另一方面考察考生对纯粹数学原理、方法的灵活使用。这也是在考前给考生们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一定要回归最基础的知识点,在备考的最后一个月,不要迷失了复习方向,要集中精力到基础的知识、原理及方法。

当我们说起高考题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难,但是实际情况,考试中基础的题目几乎占到了一半,真正的难题只占很少一部分。那么在答题的时候,考生需要一些答题策略的优化。这里需要再多说一句,我们分析试卷的时候,往往只看题目,我们讨论题目题型,计算的复杂程度,难易程度;却忽略了考试时间。很多题目,如果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相信很多学生可以做出正确答案,但是在高考中,受到精神紧张及考试时间的影响,很多题目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落笔。考生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优先且尽可能快的完成自己会的题目(当然要保证正确),选择性的放弃一些题目,全力冲击最有希望答出来的题目。结合本次西城二模试卷,选择题并没有可以一眼看出答案的,但是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难题,结合基础知识及平时的练习,应该做到不失分。填空题也大多考察最基本的原理、计算、性质,只要细心,满分并不难。大题有难题,但是没有一道题可以让考生一分也拿不到,每一道题都包括最基本的运算或证明内容,立体几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后,结合法向量,只有算错的数,没有做不出来的题。高考中的题目也是如此,考生应该结合自己的情况,尽可能多的拿分。

距离高考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考生们应该抓紧最后的时间全力冲刺,结合最近的考试、错题,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查缺补漏。尤其是程度一般的同学,可以学习一些特定知识点大题(立体几何、导数、圆锥曲线甚至是压轴大题)的通用解题思路。在平时的练习中,给自己记一下时间,自己做完了以后多问问老师同学还有没有别的解法,是不是会比自己的思路效率更高。上阵之前,抓紧再磨一磨刀。

整份试卷难度适中,有基本的区分度,运算量也并不算大,可以较好的考察出考生的程度及不足,希望考生们结合成绩,分析自己复习中的不足,全力冲刺高考。在真正的高考中适当应用答题策略,套用适当的通用解题思路,一定可以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第二篇:高三二模数学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数学科试卷质量分析

选择题与填空题具有题小量大、适度、全面考查的特点。呈现基础、全面、核心、人文、和谐的特征。试题简约、凝练、直击核心,留有恰当的思维、探究、应用、操作空间,有一定的综合度、开放度和创新度。呈现方式多样化,价值取向明确。

选择题是针对学生薄弱点设置干扰点,又适当设置提示项为学生灵活解题提供条件。选择题中的大多数题具有多种解法。为基础扎实、思维活跃的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快速灵活解题的平台。选择题这一题型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有其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和评价功能。

填空题作为基本题型,与选择题共同肩负起基础、全面、核心、简约、和谐评价功能的同时,从解题过程看,已兼具解答题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开放度。关注填空题的命题特点及设计走向、分析解题思路、总结归纳常用的解法和技能很有必要。其功能是比较全面地、高效地对学生基本核心的学段学习目标进行考查,同时,由试题的立意、定位、取材、背景、问题设置、呈现方式共同蕴含的题感,渲染着一种氛围,学生的心理情绪和思维状态都会渐入佳境,为顺利完成解答题做好了准备。

第11题,常规题,难度小,学生得分率高。

第12小题,难度较小,只是部分学生粗心大意,把把-写成了,导致失分。

第13小题也是一道常规题,学生得分率较高。

第14题是一个归纳推理题,部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较差,把1+ + +…+﹤ 弄成了1+ + +…+﹤,反映出他们没有明确对应关系。

第15小题,常规题,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学生失分率较小。

文科的填空题都是一些基础题,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

第16题,第一问得分较高,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简单运用,个别学生计算错误,大部分为全分6分。第二小问考查分组组合法求数列和,部分学生与错位相减法和相混淆,且运算能力不太过关。结论错误本题平均可达9分左右。

第17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三角形面积公式、余弦定理,正确率较高。存在问题:①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记不清。②应用公式意识不强。③计算错误。

第18题,该题为立体几何,分为两小问,第①问线面垂直,学生解决方法基本为几何法。学生的完成情况良好,基本没什么问题。第②问二面角余弦值,解决办法为向量法。存在问题①面BEF法向量计算出错。②用公式计算二面角余弦时,计算出错。得分比较理想,平均得分8分左右。

第19题,本题综合考察了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知识点覆盖面较大,是一道设计比较好的题目。题目既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的计算关不过,失分较多,且部分学生解题不规范。

第20题解析几何题,本题主要考察椭圆的基本几何性质,椭圆与直线的关系等。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得分率约为8~9分,主要问题:第一问极少数学生将条件没有搞清,完不成解答。第二步解答上,部分学生列出条件,不能完整解答而失分。反映出学生在解析几何部分学生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在后面的复课中应强化训练。

第21题文科:第一问得分较高,绝大多数同学得到了5分。第二问,关于恒成立的不等式,主要是等价转化思想方法不熟练,同时导数的运算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过关。

理科:第一问基本不存在问题。第二问,几乎无人完全做对,问题是涉及参数的不等式问题,分类讨论的思想及运算存在问题。

几点建议:

1、重视课标和考纲,明确教学方向

首先备课工作做到每节课前四明确(1)明确考查的知识点;(2)明确那些知识是降低要求或不作要求的;(3)明确哪些知识是重点要求的;(4)明确数学能力的考查要求。分析研究新课改省市数学高考卷,弄清新高考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明确新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要求及范围,发现命题和考查规律,找出新高考的共同特征。

2、重视通性通法,全面复习突出重点

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考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每一位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持续学习数学的能力。高考试题易、中、难按3:5:2命题,80~90%是中等题和容易题,只有基础打好了,做低、中档次的题目才会得心应手,做能力题才有保证而用好课本教材又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教材不仅是学习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蓝本,同时能力也是在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许多考题还是由课本的例题,习,题改编而成的。因此要充分发挥课本例题、习题的素材作用,要反复推敲,适当延伸和拓展,从中提炼通法,形成重点题型并纳入已有的知识网络中,这样,在解题时才能从记忆中寻找解题的途径,优化解题过程,融会贯通地掌握好基础知识。教学中要重视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将主要精力放在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强化解题规范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上,大部分学生才能更乐于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整体数学成绩。

3、优化练习,提高练习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讲评最好能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②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③本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④学生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哪些属于知识上、逻辑上、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原因?教师自己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何调整复习策略,掌握应试技巧, 提高心理素质,使复习更有重点、有针对性。

4、重视细节,规范书写

俗话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所以重视细节规范书写很重要。教师必须有必要的规范例题板演,规范学生的书写,让学生了解解题的规范性及严谨性,纠正平时答题的不良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答题技巧,形成自己一套适合自己的应对考试的方法。

第三篇:西城区2014年初三二模试卷

西城区2014年初三二模试卷语文2014.6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广袤(mào)比较(jiǎo)锐不可当(dānɡ)B.干涸(hé)避讳(huì)栩栩如生(xǔ)

C.粗犷(ɡuǎnɡ)细菌(jūn)津津有味(jīnɡ)D.狭隘(ài)哺育(pǔ)高瞻远瞩(zhǔ)

2.结合语境,对下面语段中加点的错别字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因为贪睡,错过了欣赏那变换莫测的海市蜃楼的机会,想象着碧海中忽然涌出星罗旗布的房屋,听着有幸目睹了这奇观的人兴至勃勃的谈论,我满心的懊诲无以言表。

A.换——‚变换莫测‛这一词语在文段中描写的是海市蜃楼无规律可循的奇异变化,此处加点的‚换‛应改为‚幻‛。

B.旗——‚星罗旗布‛这一词语在文段中描写的是海市蜃楼中房屋排列的样子,此处加点的‚旗‛应改为‚棋‛。

C.至——‚兴至勃勃‛这一词语在文段中描写的是人们谈论海市蜃楼时高兴的情趣,此处加点的‚至‛应改为‚志‛。

D.诲——‚懊诲‛这一词语在文段中写的是‚我‛没有看到海市蜃楼的心情,此处加点的‚诲‛应改为‚悔‛。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庙会上爽口美味的小吃,京腔京韵的吆喝,令人目不暇接。

B.漂泊在外的游子,终究要回到故乡,这种思想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

C.‚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学阶段只是打下基础,成才之路其实很长。

D.人与人接触久了,时间长了,才知道什么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用一组词语概括下面语段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淡蓝色的炊烟,与轻纱般的薄雾交织在一起,从一层层的黑瓦飞檐中浸过,然后蒸腾而上,轻盈飘逸,与江面、河面水汽集结,慢慢地散开来,将整个古镇笼罩得恍惚迷离,上不见顶,下不见底。不知道这古镇究竟有多大,不知道这黑瓦飞檐究竟有多少层,是不是一直重叠到天上去。

A.层峦叠嶂风调雨顺B.井然有序巧妙绝伦C.水乳交融诗情画意D.流连忘返世外桃源

5.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宋代,谜语与传统灯彩艺术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灯谜‛。借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背景,使灯谜以更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让民众在娱乐的同时受到文化的熏陶。赏灯猜谜也逐渐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民间文化。

A.灯谜借助更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使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背景

B.在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背景中,灯谜的更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

C.借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背景,灯谜以更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

D.灯谜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背景,得到了更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植物有懂与不懂‚回报‛之分吗?答案是肯定的。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又觉得其可恶!你们是靠根养活的,怎能只管高踞在上面,却不理睬它呢?杨柳没有这般可恶的样子——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下,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树根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拥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

A.文段在开头运用设问的方法,引发读者对植物是否有懂与不懂‚回报‛之分这一问题的思考,然后用肯定的回答表明了作者的看法。B.‚怎能只管高踞在上面,却不理睬它呢‛一句运用反问的方法,强调了根对枝叶花果的养育之恩,强烈抒发了作者对花木向上的厌恶之情。

C.作者用‚俯首‛‚拜舞‛‚亲吻‛赋予杨柳以人的行为,描写杨柳枝条垂向根部、随风摇摆、贴近树根的姿态,表现杨柳‚不忘记根本‛的特点。D.(千万条陌头细柳)‚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运用比喻的方法,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杨柳枝条垂绕在树根周围的可爱样子。

7.在‚书香伴我成长‛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交流各自的读书体验,借鉴别人的阅读方法,有了许多新的收获。班会接近尾声时,主持人李明同学想要用一句话对本次班会的形式和成果作一下总结,下列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同学们,让我们从此以书为伴,使阅读生活不留遗憾!

B.同学们的发言让我们不得不慨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今后大家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

C.同学们,请珍惜这丰富的精神大餐,本次班会不正体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吗?

D.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丰富了每个人的阅读感受,这可真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啊!

(二)填空题(共10分)8.默写(7分)(1)青树翠蔓,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1分)

(2)《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晚间湖面美好景色的句子是:。(2分)

(3)文学鉴赏课上,唐越同学发言说:‚古诗往往借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写诗人心中的情感,引发读者共鸣。比如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有‘,’两句,流露出作者经长途跋涉出使边塞的感慨;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有‘,’两句,以飞鸟写春光,浅白灵动,透露出作者游春时的喜悦心情。‛(4分)

9.名著阅读(3分)

上面这四幅连环画让人想到的一个成语是‚①‛,与此相关的那场‚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被记载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史书《②③的刻画就非常细致生动,让人过目难忘。

二、文言文阅读(共1010-12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0.(1)《伯牙善鼓琴》中‚钟子期必得之‛一句中‚之‛是代词,代‚伯牙所念‛,《核舟记》中‚能以径寸之木‛中‚之‛相当于‚的‛,文中‚七里之郭‛一句中‚之‛的意思是:。(1分)(2一句中‚环‛是‚围,绕‛的意思,本文中‚环而攻之而不胜‛一句中,‚环‛的意思是:。(1分)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所畔 12.下面是有关本文的分析,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文章先用‚三里‛‚七里‛等词语来强调防守方虽__①__,但占有地利,用‚环而攻之‛来表明进攻方__②__,__③__果证明人和的重要。在此基础之上,文章最后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告诉我们君子‚战必胜‛__‛(限两个字)。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我记忆中的父亲》,完成第13-15题。(共16分)

我记忆中的父亲许燕吉 ①父亲只活了49岁,我今年已57岁了,50年前,父亲和我们在一起的一些情景,我仍感到清晰如昨。②父亲非常爱孩子,还爱和孩子们玩,那时候他已四十开外,混在孩子群中,谁都不觉得拘束。家里来往的客人较多,有时小客人也跟着来几个,我们便成了伙,玩藏猫,玩捉贼,父亲总是自告奋勇当捉人的,我们藏得严严实实的,大气都不敢出。一会儿,父亲来了,故意转上两圈,然后冷不防地把我们其中的一个捉出来,‚小俘虏‛被举得高高的,其余的孩子也都跑出来,围着父亲又喊又叫又哈哈大笑。那种又紧张又快乐的情绪,至今还能令我激动。父亲总能和孩子们玩到一起,有时我们跟父亲到他朋友家去,大人们在一起谈什么事我们不知道,但知道父亲总会抽出身来跟我们玩上一阵的。③父亲又很诙谐,还常常跟孩子们开玩笑,他捉住‚小俘虏‛后要亲吻个够,由于他留胡须,很扎脸,我们都捂着腮帮子抵御。④父亲喜爱大自然,假日里常和朋友们去郊游,野餐,有时也带上哥哥和我去。我常会在半路上就赖在地下说走不动了,知道父亲一定会来驮我,父亲总是把我驮在他的肩上,两手还抓住我的腿怕我摔下来,我又不费力,又看得远,高兴地一路唱呀笑呀的,父亲也不嫌我重,一直驮我到达目的地。有一次,父亲还带回来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儿,给他洗干净后,送他到一个收养学校读书去了。那个学校,父亲带我去过,孩子很多,都穿着一样的蓝色衣裳。他们看见我们来,欢呼着一拥而上,围了个水泄不通。看来,父亲是他们的老朋友了。暑假时父亲总是住到山林寺院里写文章,我们有时去看看他,发现他身边又吸引了几个小和尚,小和尚们只有七八岁,父亲对他们很友好,总是给他们讲故事,讲笑话。⑤父亲的故事最多。夏天乘凉,他睡在躺椅上,我们坐在小板凳上给他捶腿,一面听故事。他讲的故事包括天文地理、神话现实、古今中外,无奇不有,有好些故事可能就是他随口现编的。父亲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听到紧张、恐怖处,我们就会紧紧地抱住他的腿,听到开心处,我们不禁会拍手顿足。可惜,晚上8点上床睡觉是铁的纪律,不然,必定能够从父亲处得到更多的教诲。50年过去了,这期间战争、**、风风雨雨,等我有机会读父亲的作品时,我已是人过中年了。我意外地发现,父亲在故事中所阐述的人生哲理,能让我完全地接受,他笔下的一些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与我是那样地融通相契。我想这必是夏夜故事潜移默化的结果吧。⑥父亲还会‚演戏‛。冬天的晚上,大家在床上盘腿围上一圈,支起照相的三角架,蒙上床单,就好像在马戏帐篷里。‚演员‛就是父亲的两个大拇指,虽然只能‚点头‛和摇摆‚身躯‛,但‚配音‛很出色。记得‚拇指戏‛的常演剧目有《武松打虎》《岳母刺字》《乌盆记》等等。我第一次看京剧《乌盆记》时,已是在此二十多年以后了,觉得非常熟悉,就像曾经看过,仔细一想,恍然大悟,原来是父亲的大拇指演过。父亲还会表演哑剧小品,记得有一年圣诞节,在‚合一堂‛开联欢会,父亲表演小脚老太婆打高尔夫球,博得满堂叫好,笑得大家前仰后合。⑦父亲去世太早,太仓促。他的学术成果,许多都没来得及写出来,只积累了上万张的资料卡片。父亲热心写儿童故事,译孩子爱读的外国民间文学作品,给孩子们写歌词,被孩子们占用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父亲爱孩子们,他是孩子们心中的‚落花生‛①,而且不因岁月久远而被遗忘。⑧安葬父亲那天,港大礼堂内四面挂满了长幅的挽联,层层叠叠的,上面的字大大小小的。当时我太小,都不大懂。却有两副挽联触动了我的心灵:一副是‚赤子②之心‛。一副是‚若有人喊救救孩子,就请你去问问先生‛。这两副挽联和我对父亲的认识是如此一致,它们将和我对父亲的记忆融在一起,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版之上,永远清新。(有删改)②‚赤子‛,初生的婴儿。13.阅读第②段至第⑥段,依次概括作者回忆了父亲的哪几件事。(每件事不超过8个字)(4分)(1)(2)驮着我去郊游(3)(4)(5)给我们讲故事(6)14联,为什么能够‚触动‛作者的心灵。(5分)答:15(不超过150个字)(7分)答:16-18题。(共12分)殷和殷墟 ①殷位于现在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在大约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期间,一直是商朝的都城。殷是商朝历时最长的都城,代表着商朝历史最辉煌的时期,因此商朝又被称作殷商,或者殷朝。②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约公元前1600年),把国都迁至亳(音bó,今河南商丘)。在后来的三百年当中,商朝的都城搬迁了多次,这是因为旧都地区的王族内部经常争权夺利,对商王威胁很大,使商王难以实施各项政策,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商王就不得不迁都。③后来商朝的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 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可是,当时旧都中的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还有一部分势力强大的贵族,别有用心地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 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最终成功地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这个地方。④殷的地理位臵、气候环境、土质地貌和水文状况,比以前的旧都城都要好。迁都到这里之后,社会秩序安定了下来。于是盘庚开始大力整顿商朝政治:倡导节俭,自己住茅草盖的屋子;减轻剥削,严惩贵族奢侈腐化;改善后二百多年,商朝一直都没有再迁都。直到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掉商纣王之后,殷也一同随之荒废。⑤到了近代,人们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大量古代的遗物,发现这里是商朝国都的遗址,于是就管这个地方叫作殷墟。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在史学研究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6.本文首段说明了殷的地理位臵、_①_和作为商朝都城的特殊之处,中间三段具体说明了殷作为商朝都城的由来,包括②、③末段说明了殷墟的发现过程和__④__。(4分)17.3分)答:185分)【文段一】 在殷墟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皿。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进行考古发掘时,曾经发现过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工厂,那个工厂现场有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内范,而这个内范表明要通过它来铸造的是一件圆形青铜器,这个圆形青铜器的口径达到1.6米,比目前已出土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还要大一倍。要铸造这种规模、体型的青铜器,必须有一批熔化青铜的熔炉同时工作,而且要有大量的铸造工人(据说要几千人),这个浇铸过程是不 【文段二】 在殷墟中,人们发掘出了大量的龟甲(就是龟壳)和兽骨,上面刻着很难辨认的文字。考古学家经过认真研究才把这些文字弄清楚。原来商朝的统治阶级十分迷信鬼神,他们在祭祀、打猎、出征的时候,都要用龟甲和兽骨来占卜一下吉凶。占卜之后,就把当时发生的情况和占卜的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这也就等于把商朝同期的历史片段直接记录了下来,为我们研究殷商的历史留下了确凿的证据。后人把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现在我们使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过来的。(1)阅读【文段一】,结合《殷和殷墟》的第④段,说说殷墟青铜器考古发掘的意义。答:(2 答:19-21题。(共8分)让‚国际不打小孩日‛遏制棍棒教育雷泓霈 ①在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亲子关系发展等理念相对落后的年代,人们由于认知有限,曾将棍棒当做‚教育神器‛。而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当今社会,我们是否早该对棍棒教育进行全面警醒了呢?【甲】1998年美国反体罚民间组织‚有效管教中心‛,选定每年4月30日为‚国际不打小孩日‛,其目的就是要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可以说,让家长和教育者从棍棒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实在太有必要了。②任何不尊重孩子的棍棒教育,都是违法的。我国的《教育法》规定‚禁止体罚学生‛,《义务教育法》一再强调要尊重和爱护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家长和教育者所谓的‚爱心幌子‛再动人,也不能将教育法则建立在违法乱纪的平台上,只有教育行为合法、合情,才是好的教育。③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是:小孩子打几下没事,‚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这种一味强调打的认识,忽视了对孩子身体的伤害,而且没有意识到,打骂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灵创伤。已有研究结果显示,长期生活在体罚环境中,儿童的情商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体罚和暴力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而这种危害要在很长一段时期之后才会显现出来的。【乙】棍棒教育有时确有‚管理速效‛之功,但对孩子身心、智力的长远发展害处多多,实在是一种杀鸡取卵的短视教育。④西方国家的教育界很早就开始大力反对棍棒教育,而将尊重儿童落实到了细枝末节以至‚严禁任何体罚‛的高度。比如美国等国家,对于‚暴力教子‛实施了强制报告和救护制度,美国还开设了接听儿童遭受家庭暴力投诉的热线电话,由儿童保护部门的专门接线人员负责接听投诉热线。这些国家的有关部门已经形成了浓郁的保护和爱护孩子的氛围,他们认为,只有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才能培养出自尊自强的公民,而棍棒教育恰恰是做不到这一点。【丙】因此,开明的家长和教育者,还应该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教育,遏制棍棒教育,将尊重和快乐教育进行到底。⑤期望各位家长和教育者真正记住‚国际不打小孩日‛,坚决遏制棍棒教育,多给孩子送上尊重、平等、温馨的‚权利阳光‛,像对待朋友、同事一样尊重孩子,多一些平起平坐的交流,让孩子得到更为自由、快乐、健康的发展。(有删改)19.下面这句话应该放入文中【甲】【乙】【丙】中的哪一处?为什么?(3分)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多年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从来没有挨过打或极少挨打的孩子,在智能发育测验中的表现要比经常挨打的孩子好得多。答:203分)答:21)(只填序号)(2分)A.开明的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将尊重和快乐教育进行到底。B.让家长和教育者从棍棒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十分必要。C.期望各位家长和教育者要真正记住‚国际不打小孩日‛。

四、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22.明德中学请来70岁高龄的著名书法家王晖教授给同学们作‚汉字与书法‛的专题讲座,老人精神饱满,声音洪亮,从甲骨文、金文讲到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古今各大书法家的作品风格等等,两个小时的讲座让同学们大有收获。讲座结束后,李晓明作为学生代表,送老人离开学校,在校门与老人分别时,李晓明说:‚‛ 请替李晓明写一段表示感谢与辞别的话,补全上文。(不超过200字)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2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采集记忆的几个片段,可以合成完整的故事,这故事中的人、景、事便浮现在眼前。片段就像一滴水,它可以映出七彩的阳光。滴水成溪,汇成河流,便会流向远方。请以‚片段‛为题写一篇文章。[文题二]与自然为友,会让人心胸宽广;与书籍为友,会让人睿智聪慧;与艺术为友,你会觉得生活充满阳光;与贤人为友,你会越来越走向高尚。请以‚与为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lue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6

一、(共24分)

(一)(共14分。每小题2分)

1.B2.C3.A4.C5.C6.B7.D

(二)(共10分)8.(1)蒙络摇缀(1分。有错不得分)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9.①一鼓作气(彼竭我盈,再衰三竭)②左传③曹刿(3分。每空1分)

二、(共10分)

10.(1)的(2)围,绕(2分。每空1分)

11.(1)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2分。关键词‚威‛‚以‛‚兵革‛‚利‛错一处扣1分)

(2)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2分。每句1分,关键词‚寡‛‚至‛‚亲戚‛‚畔‛错一处扣1分)

12.①城郭小(势力弱)②攻势强大(占优势、得天时)③委而去之④得道

(4分。前两空意思对即可。)

三、(共36分)

(一)(共16分)

13.(1)和我们玩藏猫捉贼(3)关心流浪儿童(4)和小和尚友好相处

(6)给我们‚演戏‛(4分。每空1分)

14.本文的‚父亲‛是一个非常爱孩子、富有童心、热心帮助孩子的人,这两副挽联反映的正是‚父亲‛的这些特点,和作者对‚父亲‛的认识是一致的,引发了作者的共鸣,所以触动了作者的心灵。

(5分。‚父亲‛形象特点2分,结合挽联和作者认识2分,语言1分)

15.答案示例一:第②段作者描述了父亲喜欢孩子的特点。‚一会儿,父亲来了,故意转上两圈,然后冷不防地把我们其中的一个捉出来,‘小俘虏’被举得高高的,其余的孩子也都跑出来,围着父亲又喊又叫又哈哈大笑。‛作者用‚故意‛‚冷不防‛‚捉住‛等词语,生动地写出父亲和孩子们游戏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喜爱和充满童心的性格特点。用孩子们‚围着父亲又喊又叫又哈哈大笑‛的描写,表现了父亲给孩子们带来的无限快乐。

答案示例二:

第⑤段作者描写了父亲给我们讲故事的情景。‚父亲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听到紧张、恐怖处,我们就会紧紧地抱住他的腿,听到开心处,我们不禁会拍手顿足。‛作者用‚津津有味‛写出了孩子们在听故事的时候,认真、投入的样子;‚紧张、恐怖‛‚拍手顿足‛,既写出了孩子们被父亲讲的故事情节所感染,以及听故事过程中的感受,也从侧面写出了父亲讲的故事,生动、传神。

(7分。父亲3分,孩子3分,每个3分包括‚精彩描写原文‛‚描绘对象‛‚描绘效果赏析‛三个要点,取自某一段或两段均可,语言1分)

(二)(共12分)16.①作为商朝都城的时间②此前多次迁都的原因③盘根迁殷的经过④价值

(4分。每个要点1分)

17.盘庚迁都到殷,这里的自然条件比以前的旧都好,社会秩序安定了下来,盘庚能够开始大力整顿商朝政治,所以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3分。‚新都条件好‛‚社会安定‛‚整顿政治‛每个要点1分)

18.(1)殷墟青铜器的考古发掘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商朝迁都到殷以后的社会状况,尤其是青铜器制造业得到了发展,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3分)

(2)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可以为研究殷商的历史提供确凿的证据。(2分)

(三)(共8分)

19.【乙】因为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大学多年跟踪调查研究的结果,可以证明棍棒教育确实伤害了孩子长期的智力发展。(3分。放【乙】处1分,解释原因2分)

20.第一,‚棍棒教育‛是违法的;第二,‚棍棒教育‛对孩子身心、智力的长远发展害处多多;第三,‚棍棒教育‛不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不能培养出自尊自强的公民)。(3分。每个要点1分)

21.B(2分)

四、(共50分)

(一)(10分)

22.评分标准:10分。内容7分(符合题意2分,中心明确2分,重点突出1分,条理清晰1分,结构完整1分),语言3分(准确通顺2分,得体并称谓合适1分)。

(二)(共40分)23.作文评分标准

第四篇: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二模试卷(教师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二模试卷

(教师版)整理佀进东

第1页(共6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实验1中,CO的转化率为80% C.650℃时,化学平衡常数K=8/

3D.实验1再加入1.0 mol H2O,重新达到平衡时,n(CO2)为1.6 mol答案:C 25.(17分)

铃兰醛具有甜润的百合香味,常用作肥皂、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香料。合成铃兰醛的路线如下图所示(部分试剂和条件未注明):

已知:i

ii

请回答:

(1)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2)D的结构简式是。(3)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

(4)F 能发生银镜反应,F的结构简式是。(5)下列有关G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G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b.G能发生加聚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c.1 mol G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6)由H生成铃兰醛的化学方程式是。

(7)F向G转化的过程中,常伴有分子式为C17H22O的副产物K产生。K的结构简式是。(8)以有机物A、苯酚、甲醛及必要的无机物为原料合成某高分子树脂,其结构为。

答案:(17分)

(1)加成反应(2分)

(2(2分)

3)

3(3

HSO 浓

+ CHOH + H2O 3(2分)

3)3 3)3

(4(2分)3)3(5)a c(2分)

CH3

2OH(6)

+O2 2

3)3

CH3 CH3

(7)

CH3 Cu △

3)3

(2分)

+2 H2O(2分)

(8)CH3 HCl

CH2326.(13分)

CH3CH3 OH

n 3)3

(3分)3海水是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

Ⅰ.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氯、溴、碘等卤族元素。(1)Cl2的电子式是。(2)已知:X2(g)+H22表示Cl2、Br2和I

2右图表示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

①ΔH 表示X2与H2反应的焓变,ΔH0。(填“>”、“<”或“=”)②

曲线a表示的是(填“Cl2”、“Br2”或“I2”)与H2反应时K与t的关系。

Ⅱ.海水淡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淡化前需对海水进行预处理。

(1)通常用明矾[K2SO4·Al2(SO4)3·24H2O]作混凝剂,降低浊度。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2)用下图所示NaClO的发生装置对海水进行消毒和灭藻处理。

① 装置中由NaCl转化为NaClO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 海水中含有Ca2+、Mg2+、HCO3等杂质离子,处理过程中装置的阴极易产生水垢,其主要成分是

Mg(OH)2和CaCO3。生成CaCO3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 若每隔5-10 min倒换一次电极电性,可有效地解决阴极的结垢问题。试用电极反应式并结合必要的文字进行解释。

答案:(13分)

Ⅰ.(1)(1分);

(2)① <(2分);

② Cl2(2分)。

Ⅱ.(1)Al3++3H2OAl(OH)3+3H+(2分);

(2)①2NaCl+2H2O电解2NaOH+Cl2+H2↑(1分);2NaOH+Cl2=NaClO+NaCl+H2O(1分);

②Ca2++HCO3-+OH-=CaCO3↓+H2O(2分);

③ 阴极结垢后倒换电极电性,阴极变为阳极,其电极反应为:2Cl--2e-=Cl2↑,产生的氯气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使该电极附近溶液呈酸性,从而将Mg(OH)2和CaCO3溶解而达到除垢的目的。(2分)

27.[RK](13分)

利用某含铬废液[含较低浓度的Na2Cr2O7、Fe2(SO4)3]制备K2Cr2O7。流程如下:

Ⅰ.用NaOH溶液调pH至3.6,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Na2SO3,一定操作后分离出Na2SO4;

Ⅲ.将分离出Na2SO4后的溶液调pH约为5,得到Cr(OH)3沉淀;

Ⅳ.在KOH存在条件下,向Cr(OH)3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得到黄色溶液; Ⅴ.向黄色溶液中加入物质A后,溶液变为橙红色,一定操作后得到K2Cr2O7固体; Ⅵ.测定K2Cr2O7固体的纯度。已知:Cr2O72(橙红色)+H2O

2CrO42(黄色)+2H+

(1)步骤Ⅰ中红褐色沉淀的化学式是。(2)步骤Ⅱ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3)步骤Ⅳ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步骤Ⅴ中加入的物质A可以是。(填序号)

a.KOHb.K2CO3c.H2SO4d.SO

2(5)步骤Ⅵ的操作是:取0.45 g K2Cr2O7产品配成溶液,酸化后滴入18.00 mL

0.50 mol/L的FeSO4溶液,恰好使Cr2O72完全转化为Cr3+。产品中K2Cr2O7的纯度是。(注:K2Cr2O7

-的摩尔质量为294 g/mol)

(6)向橙红色的K2Cr2O7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黄色沉淀,溶液减小。试推测黄色沉淀是,......pH....

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

答案:(13分)

(1)Fe(OH)3(1分)(2)将+6价的Cr还原为+3价(2分)

(3)2Cr(OH)3+3H2O2+4OH-=2CrO42-+8H2O(2分)(4)c(2分);(5)98%(2分)(6)BaCrO4(2分);

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红色)+H2-

42(黄色)+2H+,加入Ba(NO3)2溶液后,产

生BaCrO4沉淀,c(CrO42)降低,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2分)

28.(15分)

某学习小组依据SO2具有还原性,推测SO2能被Cl2氧化生成SO2Cl2。查阅资料:SO2Cl2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极易水解,遇潮湿空气会产生白雾。

Ⅰ.化合物SO2Cl2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Ⅱ.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Ⅲ.在收集氯气前,应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和的洗气瓶。Ⅳ.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满Cl2,再通入SO2,集气瓶中立即产生无色液体,充分反应后,将液体和剩余气体分离,进行如下研究。

(1)研究反应的产物。向所得液体中加水,出现白雾,振荡、静置得到无色溶液。经检验该溶液中的阴离子

(除OH外)只有SO42、Cl,证明无色液体是SO2Cl2。

① 写出SO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检验该溶液中Cl的方法是。

(2)继续研究反应进行的程度。用NaOH溶液吸收分离出的气体,用稀盐酸酸化后,再滴加BaCl2溶液,产

生白色沉淀。

① 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

② 写出SO2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阐述理由______。

答案:(15分)

I.+6价(2分);

II.MnO2+4HCl

(浓)MnCl2+Cl2↑+2H2O(2分); Ⅲ.浓硫酸(2分);

Ⅳ.(1)① SO2Cl2+2H2O=H2SO4+2HCl(2分)。

②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有Cl-(2分);

(2)① BaSO4(2分);

② SO2+Cl2 2Cl2

由于白色沉淀是BaSO4,所以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必然存在SO2和Cl2两种气体。因此SO2和Cl2生成SO2Cl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3分)

活性炭

第五篇:高三二模政治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政治科试卷质量分析

本次市二模文综政治试题,难易适中,注重能力,设问灵活,综合性强,富有时代气息。

一,试题分析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从第12~23题。

第12题属于计算题,考查流通中的货币量公式,物价问题。

第13题考查宏观调控和企业经营。

第14题考查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法律手段。

第15题考查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

第16题考查立法问题。

第17题考查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第18题考查国际关系及时代主题。

第19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论。

第20题考查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

第21题考查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第22题考查联系观点。

第23题考查实践的作用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试题的特点是灵活,迷惑性较强,没有一定的基础功底是较难答对的。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包括第38、39题。

第38题,第1问考查用唯物辨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认识。

第2问是一个政治生活题目,以辨析的形式考查政府,党,公民,居委会等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第39题,第1问,第2问都是考查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政府的主导,需要发挥企业的作用。这两道题学生答得不是太得心应手,而且有的学生把它答成了政治生活题。第3问谈文化发展的意义,这道题学生相对答的不错,只要紧扣材料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

二,今后备考建议

1、进一步夯实基础,查漏补缺,构建知识体系。

2、对容易混崤的知识点要加以辨别。

3、关注时政热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继续关注不同类型的计算题的练习。

5、注意培养学生答题的规范性。

6、课堂教学要注意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和优化。

7、强化训练,提高答题技能。

下载2014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数学(理)试卷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数学(理)试卷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二模历史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历史科试卷质量分析一、试题评析试题均以新材料、新情景设问,注重原则性,同时立足于教材,注重基础,注重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分析、提取信息和归纳概况能力。重点考察的......

    高三二模生物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生物科试卷质量分析生物试题共有6道选择题,4道必做简答题,2选1选做题,总分90分。本套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细胞的结构和分子组成、无氧呼吸方式的鉴定、减数分裂异常情况......

    高三二模语文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语文科试卷质量分析xx市高三二模成绩已经公布。我县参考学生3310人,II档上线人数共837人(理科631人,文科206人),入围比率25.29%,万人比率29.57%,全市排名第7名。与一模II档......

    高三二模英语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英语科试卷质量分析本次考试质量检测第二卷试题紧扣大纲,知识覆盖全面准确,试题灵活,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是一套较好的试题。学生答卷基本情况:一、单词拼写本题......

    2018北京各城区高三二模经典

    【试题回放】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应该爱读书,读好书,学会读书……请以“读书之道”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标杆作文】读书之道 (48分) 诗人余秀华曾说:“诗是什么?是人摇摇晃......

    2014北京西城区中考一模物理试卷分析

    2014北京西城区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分析 一、总体分析:今年西城区物理一模在题型上严格参照了2013年中考最新的题型设置,单选为14道,多选为4道,填空题为6道,实验题为13道,综合大题为2......

    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5篇)

    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一、试题特点1、学科特点鲜明,揭示学科内涵。选择题1、2题考查人口与城市知识,注重学生从表格数据获取信息判读甲省的人口问题。3、4题考查等值线......

    2014年3月洛阳市高三二练语文试卷分析

    2014年3月洛阳市高三二练语文试卷分析 洛阳市语文教研室 一、基本情况 从一轮基础知识的夯实到这个阶段,应更加偏重于对做题规范化的要求,包括集中解决一轮复习中出现的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