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之浅思(★)

时间:2019-05-14 03:5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食品安全之浅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食品安全之浅思》。

第一篇:中国食品安全之浅思

中国食品安全之深思

摘要: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从近年来发生的 “三鹿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可以看出我国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诸多方面。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对消费者的安全构成威胁,而且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要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中国的食品安全。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原因建议

一、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今年4月初,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而这些馒头都是各色各样,馒头的光泽要比自然的鲜亮,同时表面光滑,非常具观赏性。但是就是这些馒头都是通过回收馒头再加上着色剂而做出来的,而且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此后,温州等地也发现类似染色馒头。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可以使用的添加剂中没有山梨酸钾,允许添加甜蜜素和柠檬黄的食品中也不包括发酵面制品。那些无良的商人为了牟取暴利,不惜以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代价。这种不负责任的商人在中国还有很多很多。

近期,中国又出现了“地沟油”事件。地沟油,城市地下水道里悄悄流淌的垃圾。有淘者对其进行加工,摇身变成餐桌上的“食用油”。而这种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其具体表现为引起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甚至还会引起胃癌与肠癌。

“你一定也吃过地沟油”。这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工作组组长何东平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因为据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按照这个比例,平均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曾有人调侃说:“地沟油,今天你喝了吗?”。由于存在不小的经济诱惑,仍有人铤而走险销售地沟油。这种至致全国人民健康于不顾的人应该是受到法律的制裁。

中国的食品安全时常发生,从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案到圣元奶粉“早熟门”再到“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甚至是“地沟油“事件。这些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已经到了吃青菜会有农药,吃肉会有瘦肉精,甚至还加点配料“地沟油”,喝奶会担心有三聚氰胺,好不容易来个豆芽,还是有毒的,再不然,去吃个肯德基汉堡包也会吃出虫子。中国食品安全已经到了一个很严重的地步。

二、引起中国食品安全的原因

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在这近十年都频繁发生,曾采取过不同的措施,也无法得到遏制。其表面原因似乎是食品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广泛地使用激素、农药、不安全饲料和添加剂等,但深挖其原因其实不全是这样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源头控制缺失。农牧鱼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很多,例如,大气、水、土壤的污染。抗生素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不安全使用等,使有害的物质进入动物体内,并最终流入人体内,对人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例如,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在原料奶中加入有害物质——三聚氰胺。

(2)、企业内部的自我监控不严。大多数企业都有质量检查部门,专门进行质检。但是企业为追求利润,很多企业的质检都是做一下形式而已,都是给消费者看的,以令他们感到消费安全。而且质检过严必然提高成本。所以在这种形式下,像双汇把含有瘦肉精的猪肉进入双汇生产线,同时,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也把含有“激素”的物质流入其产品中,令婴幼儿遭受伤害。

(3)、外部监管不力。中国的食品安全部门对很多企业都是监控不到位的,对一些企业都是通过检测,然后发安全认证,就一了百了。导致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后才发现,而做不到事前发现。像三鹿奶粉、圣元奶粉“早熟门”、“地沟油”事件都是事后才发现的。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监管缺失,对违法行为打击不力,也使得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出于对维护稳定的错误认识,以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指标等原因,对食品安全事件不能及时严肃查处,个别监管部门和人员甚至玩忽职守,致使有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有机可乘并铤而走险,肆意制售不安全食品并流向市场。

(4)、市场失灵。其表现为食品市场的不完备性,市场本身的力量不足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市场的缺陷导致政府、企业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是有关部门无法得知其存在问题,也使消费者也没有发现其问题。

三、对加强中国食品安全的建议

中国食品安全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为了加强食品安全。应该采取措施予以改善。

(1)、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提倡“原生态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生产的过程中防止加入激素、不安全饲料和添加剂等。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2)、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强化食品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坚持诚信守法经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那些企业就是因为缺乏的诚信意识,导致他们弄虚作假,损人利己。要严格执行生产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加强对食品原料的检验检测,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3)、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部门职责和食品安全整顿任务分工,认真安排和做好有关工作。质检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单位的违法行为。

(4)、充分发挥社会和舆论监督作用。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建立举报奖励机制,方便和鼓励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鼓励新闻媒体的监督,及时揭露食品安全事件。

(5)、应该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科学消费,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强化企业诚信和行业自律教育,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形成保障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二篇:小学语文 “减负增效”之浅思

小学语文 “减负增效”之浅思

“减负增效”是当前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这种新的要求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原动力。从学科角度,探讨“减负增效”的实施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作业管理,轻负担

“减负增效”在作业上的体现并不是简单的少留作业。作业是“减负”的一方面,同时也是“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⒈ 精心设计,事半功倍

要减负,就必须让孩子从成堆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就要求教师要精选习题,精心琢磨,作业要适量,难易度要适当。量过多或难度过高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及时认真地完成。自编自拟也必不可少,这样的习题目的性更强,减负增效更明显。作业设计应成为备课中的重要内容,提高作业设计的含金量,加强针对性,体现灵活性,提倡“分层作业”、“自主作业”,设计“作业超市”或“作业套餐”,供学生选择倡导教师分层布置作业,根据部分学生学习情况免做部分作业。推行“计时”作业,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注明中等程度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以此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提高学生完成书面作业的效率。⒉ 当堂作业,有效指导

课后做作业,学生虽然完成了,但有一部分学生是抄抄了事。教师批改后不能所馈到真实信息,学生也没有起到巩固练习作用,课后作业成了一道虚设的工程,费时费力无效果,且形成恶性循环,逃学、厌学者应运而生。现在为了真正地能反馈到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程度,同时为了真正地减负增效,教师可以尽量留一些课堂时间(一般5~10分钟)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教师同时巡视、察看学生当堂的作业情况,获得正确反馈并可及时纠正、指导学生错误的认识,学生也会最大限度的自己开动脑筋考虑问题,独立完成作业,真正做到“做有成效”。课堂上作业后,课外可以少布置或布置一些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没有那种课业负担的心理,反到有一种意有未尽的感觉,激发他们再学习,再探索的兴趣和热情。⒊ 批改辅导,示范激励

教师的批改也间接影响学生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教师的批改一定要做到及时,决不能拖拉,以获得及时信息进行评讲和纠正典型错误;批改一定要认真,这将对学生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作业评价体现人文关怀,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这样学生会十分喜欢看自己的作业,有再做作业的愿望。另外,教师的工作应分课堂和课外两部分。课堂以授课为主,课外以指导为主。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课外面向部分学生,做好提优补差。对差生多鼓励、少批评,多辅导,不放任,做到对学生的学情心中有数,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帮助学生提高。教师可以每人准备一本“错题记录本”,记录学生作业与练习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根据班级情况将这些题目定期(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进行练习。⒋ 多方结合,细化要求

应调动多方力量,创造性地分年级细化作业布置要求。如:一二年级无书面回家作业,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要求各班在校园网上每周公布语数英学科的一周学习要点,并提供家长、学生留言板,方便家校联系和沟通。可设计免作业章,方便老师执行免做作业制度。各班发放作业布置统筹本,方便班主任协调控制语数英等各科作业总量等等。

二、立足课堂,增实效

课堂教学,是“减负增效”的根本,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⒈ 深入研究小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序列

清晰准确的目标意识,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为改变教师平时教学目标“模模糊糊一大片”的现象,要求强化各年段的教学目标意识,明确课标中各年段目标与总目标、各年段目标之间的关联,认真开展年段教学序列的研究,遵循学科特点和各年段学生的发展规律,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教学策略,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学,把好年段质量关。力求将训练目标、教学设计片段与语文实践设计三者结合,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训练的抓手,提升教学效益。⒉ 努力提升细读文本深度备课的能力

教师要多给自己一些时间进行备课,吃透教材。语文教学,失去研读教材的时间,就是在浪费和消耗自己的教育时间,放弃自己的成长。我们提倡,教师解读文本角度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越细越好,教师的深度解读有利于教学的深化和优化。因此,要在精研文本上下功夫,从读者、教师、学生等多个角度解读文本,要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教师既要沉入文本,又要跳出文本,既在细节处探查入微,同时还要对文本有一个整体宏观的把握。要用全新的眼光去审视文本,发掘新的意义,从语言、细节、篇章结构到文化背景都努力做出独到的解读。唯有深入,才能浅出;唯有思接千载,才能选其精要;唯有语语悟神,才能举一反三。

⒊ 不断追求科学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要不断学习,改进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强化效率意识,努力优化教学目标,精心删选教学内容,合理利用、科学开发教材等教学资源,加强语文实践,关注学生思维训练与发展,重视学习方法、自学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的指导,追求“简约、务本、求实、灵动、科学”的语文课堂。简约,即目标简明扼要,过程简洁清晰,方法简单有效,结果丰富厚实;务本,即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语文本体地位,用好用足文本资源,适度、合理开放课外语文学习资源,多途径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求实,即教学过程真实,教学方法朴实,教学效果扎实;灵动,即围绕既定教学目标,根据学情及课堂生成,机智灵活的组织、调控教学,方法适切而鲜活,语文实践丰富而扎实,学生学习兴趣浓,享受学习过程;科学,即遵循语文学习规律设计、组织教学,指导学习,关注学生能力、思维等素养发展,评价科学、公正且富激励性,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素养发展。通过强化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形式,加强研讨,提升备课的质量。

⒋ 凸显生本地位,启发积极思维

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班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接触、多谈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弄清每个班的整体差异和特点,然后才能“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教师要加强课堂组织教学,注意双边活动来引起学生注意力。上课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试想,教师上得很认真,学生不积极参与,不认真听讲,有何效率可言?

三、队伍建设,促提升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所教学科的知识水平,尤其是学科能力的把握,这是“减负增效”的前提。有利于把握教材、把握课堂、把握学生。

⒈ 以学习为契机,打造学习型校园

通过多种途径与形式引导教师继续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理论,积极开展“我与课改共同成长”、“学习、对照、反思”、“阅读论坛”、“读书交流会”等主题活动,打造学习型校园,引导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终身教育”的思想,开展学习成果展示活动,相互交流经验,畅谈体会,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习成为教师的第一需要,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⒉ 大力推行“三制”,提升专业水平

提倡推行“请课”制和“诊课”制和“导师”制,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请课”是面上的要求,变被动听课为主动要求听课;“诊课”是对课堂教学有问题的教师的“点”上的帮助,变行政发现问题为自我要求改进问题。“导师”制是充分发挥本校的优质教师资源,采用“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的多层次新型师徒关系,以名师促高徒,通过组织名教师的示范课、带徒弟、组织教学沙龙等形式,带动帮助青年教师,使其教学能力迅速地得到提高。⒊ 加强目标引领,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对青年教师提出“三个一”的要求:遵守一个协议;调整一种心态;充实一个档案袋。帮助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夯实基础,加厚功底,使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各项知识、技能达到精通的程度,以迅速站稳讲台、站好讲台。对其他教师实行“电子档案”管理,每位教师设立个人发展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四、教学管理,保质量

学校“六认真”常规管理,是落实“减负增效”的有力保障。⒈ 突出重点,保证实效

校本教研应做到重点明确,细化优化教研内容,保证重难点的有效突破。当前重点:①教研活动重点放在有效教学上。主方向放在精讲精练的授课模式上,分课时,分课型,研究探索交流总结,根据不同的课型特点,探寻最具科学性的教学模式。②学生素养提升放在有效学习上。探讨自主学习的习惯、方法和能力的指导和培养。③教师基本功竞赛重点落在学科能力把握、课堂教学上。⒉ 加强监控,常态管理

应侧重对平时教学过程的常态管理和检查,将行政听随堂课与检查教师的六认真工作结合起来,尝试建立课堂教学效果当堂检测机制,对教学效果的“常态情况”进行当堂检测。实行“阳光教案”“推门走课”制,将所有教师的所有备课都提前发于校园网,教案前标明上课日期,强化教学过程的监控。⒊ 科研带动课改,实现一体化

用微型课题、教研课题带动教研工作的开展。形式可以为: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并写出好的读后感;参与一项课题研究;上好一堂教学研究课;整理一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或教学实录(片段)及评析;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故事或教育叙事;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整理一份高质量的课件,上交一份精品试卷,探索建立学校的学科资料库等。⒋ 加强特色教育,彰显品牌

结合学校实际,应确立自己的教学个性,打出自己的特色,实践自身的思考。如:唯亭实验小学的写字教学,娄葑一中心的作文教学等等,应在特色的营建中,深化素质教育。

五、开展活动,厚素养

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⒈ 丰富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当学校把更多的课外时间还给学生的时候,就要大张旗鼓地开展书香校园的建设工作,强化指导,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①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②发挥图书馆的读书阵地作用;③积极开发校本读物;④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⑤建立家校读书互动机制;⑥建立读书活动的激励机制;⑦课外阅读指导进入课程。⒉ 倡导经典诵读,丰厚人文素养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的素质、人生的发展,都起着奠基的作用。因此,应积极提倡,并通过多种激励机制,推动在小学阶段一以贯之地进行。①推行古诗考级制。倡导每周一诗,实行古诗考级。达到古诗积累分散化、系统化,稳步化。②落实师生共读制。通过班级论坛、课外活动等阵地,落实师生共读制,逐渐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⒊ 每月主题活动,丰富学习渠道

以月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好书伴我成长”系列活动,“写字之星”、“故事大王”、“写作之星”的评选,“诗歌朗诵会”,“缤纷语文才艺秀”,“我与经典有约”等等,同时还可集合单项学科竞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竞赛的开展,对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减负提效举措很好的延伸。

教育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教育是一门缓慢的艺术,它需要时间,更需要坚持,素质教育之路还很长,我们应静心思考,执着追求,宁朴勿华。

第三篇:中国梦之食品安全

中国梦之食品安全

龙王李小学三年级(1)班 徐怀康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张立芹

前段时间,习主席提出了我国的中国梦。这时,我就在想,我的 中国梦是什么呢?由于本人是个吃货,大家一看我的身板就知道了,所以,我的中国梦就是:吃得放心,能吃上安全食品。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增高,也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可就在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却在不断发生,近几年的“多宝鱼致癌”“苏丹红”“问题奶粉”“病虫橘”„„事件,令人闻风丧胆。人人都期盼食品得到保障。

民以食为天,我们的饮食得不到保证,何以来谈健康话题,一句顺口溜这样说:“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没数„„”不知道,我们还能吃什么,摆在面前的菜,你敢吃吗? 农药残留物,虫子„„人心惶惶而且磨牙切齿,我们竟没想到,我们会为了食品安全而担忧。

“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我们是食品的最终消费者,也是劣质食品的受害者。人人都是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护身体健康也要靠我们自己。除了政府部门加强监督外,也需要消费者们提高食品安全认识,不要 “三无”产品,更不要轻信广告,更需要形成人人远离不洁食品,个个打击伪劣食品的良好食品消费环境。“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因此,我认为,健康是一切的前提,而食品安全又是健康的前提,所以,我的中国梦就是:让我们携起手来,让食品企业、政府部门、消费者共同努力,打造安全、卫生、有质量的生活。人们都能吃得放心,吃的安全。

第四篇:浅思金融体系稳定

浅思金融体系稳定 新千年临近之际,似乎大家都是应该准备乐一乐的时分,生活在台湾的一些人可能乐不起来。台湾最近有两大“不安”:第一大“不安”是台湾政局**,特别是在“立法委员”有关能否存在台湾版“莱温斯基事情”提出质询之后,状况更是如此;第二大“不安”是大名鼎鼎的伦敦《经济学家》杂志在大庭广众之下揭了台湾金融业的短,声称台湾很可能在明年春节前迸发外乡金融危机。

在美国,“莱温斯基事情”原本也算不了什么,当时的始作俑者克林顿总统固然被搞得身败名裂,但美国经济依然如火如荼。可是,换成台湾,为什么一时被大肆渲染的“总统绯闻”就是一大不幸呢?由于台湾“总统”是要管经济的,假如绯闻缠身,他就没有时间管了。关于指导人物,许多人常常更多地关注其绯闻,但并不关怀其绯闻自身的事实水平。台湾“立法委员”的行为举止之古怪失度,原本也算出名全球,其对“陈总统”的责备,在我们看到“行乐图”之前,恐怕得大打折扣。至于我国媒体对台湾的众多事情常常有放大或者化小作用,我们有时对本人的所闻所见也难免无法自信起来。

假如依照波普尔对民主制度的透视,那么可以完成战争的政府更迭的就是“民主政体”,不能完成的就不是“民主政体”(波普尔,1987年)。能够说,台湾和美国一样,都完成了西方意义上的“民主”,但台湾的“民主”比美国脆弱得多。孙中山先生早就在当前提出了“军政、训政(即党政)、宪政”三部曲,真正完成“宪政”已是在蒋经国的暮年,到目前“立法委员”们拳打脚踢的局面时有所见。在美国是政企(银)分开的,台湾则是政企(银)不分的,即便有所分,也是分得不清的。政府干预原本就是诸多东亚、东南亚国度的经济形式特征。

政治动摇在美国虽能招致股市动摇,但是动摇之后,股市依然能够照样上扬。但是,政治动摇在台湾的效应可能就不一样,在经济景气的时分,问题可能不大,但在经济不景气、金融业不良贷款多的时分,政治动摇对经济与金融运转的扰动就大。

台湾比之于大陆,无异于“弹丸之地”,但是,就在这一岛屿上,却是银行林立。据台湾的统计年鉴,与1991年数字相比,截止2000年1月底,除了“中央银行”之外,台湾有本“国”普通银行54(16+8)家,外国银行在台分行39(35)家,信誉协作社48(74)个单位,农会信誉部287(285)个单位,渔会信誉部27(25)个单位,信托投资公司3(8)家,还有邮政储金汇业局,本“国”人寿保险公司17(14)家,本“国”产物保险公司17(19)家,本“国”票券金融公司16(18)家,本“国”证券金融公司4(1)家,外银代表人办事处24(28)家(括号内为1991年数字——参照周大中,1994年,第205-206页)。台湾商业银行的设立采取核准制。在过去,台湾银行大多为公营银行,非公营银行属于例外。从九十年代初开端,有大批非公营银行申请开业,其中很大一局部带有家族颜色,这些新银行的资金范围有限(周大中,同上,第204和212页),其设立是为了替背后的财团提供一个较不受约束的集资渠道,而且这些财团根本上还是希望银行可以赚钱。总之,往常台湾银行的家数不减反增。

台湾无疑存在过度竞争问题。但过度竞争自身却不是问题,只需台湾银行之间存在破产倒闭和自在兼并的运作机制,过度竞争问题会由于银行之间的自在兼并行动得到改善,金融资源趋向于流向最适合其管理的机构管理,由此金融构造能够趋于完善。在90年代初,真正的问题是台湾普通银行中公营银行占统治位置,其特性与大陆的国有银行很相近,业务上不求上进,担任人但求无过,不求有功,难以展开现代化的银行业务(比拟周大中,同上,第212页)。到往常,随着台湾银行数目大增,银行之间的竞争绝后剧烈。台湾那些新银行的要人也局部来自那些公营银行,似乎也应具备公营银行老总们过去那种散漫习气。但是,时过境迁,由于机构林立,竞争过度,很多公营银行的老总们那种散漫习气也都已根本消逝,更不用说那些新银行的老总。总之,银行老总们的业务压力很大。

据我的台湾藉朋友何子毅先生引见,台湾的公营银行,其绩效和构造都相差不多。也就是说,并没有亏损特别严重的、也没有业务特别突出的公营银行。在这种状况下,银行之间(特别是公营银行之间)的兼并即便发作,其动力源自降低本钱、进步效率。但由于尚无金融机构兼并法,几家银行(如台银、中信局及土银)酝酿兼并,但并不胜利,反倒是信合社改制为商业银行者不少。

我国大陆的国有银行占领着垄断位置,似乎也在酝酿兼并重组。大陆银行之间的竞争格局与台湾大不相同。一方面,参加世贸和金融全球化请求我国大陆的银行愈加壮大强壮,即请求我国扩展银行范围,以迎接外国银行的应战。另一方面,即使外国银行大举进入,其触角在很长时间内可能依然有限,由于在我国中心城市之外的许多中央,可能依然得靠我国大陆现有银行的密密麻麻的分支机构提供金融效劳。当然,我国大陆银行能够与外国银行合资、协作,或树立战略联盟,反之亦然。目前我国大陆国有银行酝酿的兼并重组,由于银行坏帐率高,似乎像是两位浮肿病号之间的“成家”.政府的银行不可能不遭到政府干预,不一定可按市场竞争的择优规律沿着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向完成兼并。行政部门指挥下的范围宏大的“拉郎配”,其结果可能愈加拖累原本业绩就差、体态臃肿的“新郎”和“新娘”.过去几年,台湾固然遭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但逃过了金融危机的劫难。缘由很多:(1)台湾外债少,负债仅为数千万美圆;(2)国际收支经常帐长期呈现大幅顺差;(3)外汇存底多,目前达1100多亿美圆;(4)中小企业占主体,可灵敏调整运营方向,从而有助于确保台湾的经济增长。据安定洋经济协作理事会11月12日音讯,预估台湾2000年经济生长率为6.4%,2001年则为6%;民生消费指数(CPI)为1.3%,明年为2.1%。此外,台湾的经济高科技含量可观,在国际分工中,对欧美的加工需求依赖性较大,对东亚和大南亚的加工需求依赖性较低。台湾的企业构造固然对灵敏调整运营方向有利,但是企业的融资构造却不悲观。台湾的大企业过高依赖银行的贷款,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很多是透过民间借贷。台湾国民党具有许多企业,与德国继承了东德原德国社会主义统一党(SED)产业的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PDS)一样,两者能够说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政党。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民党曾请求银行救助30余家这类企业。这阐明台湾有严重的党、政、企不分问题。

但台湾的经济泡沫仍在幻灭之中,这也是事实。据伦敦《经济学家》文章,台湾股市自从三月间陈水扁博得选举以来曾经跌了百分之三十五,许多地域的房地产自一九九五年以来已跌到超越百分之五十,若干大财团也都面临偿债艰难的问题。台湾的贷款常常是由股票与房地产做为担保。许多人责备台湾银行肯作抵押放款而不肯多做信誉放款,这就有些像当铺(周大中,1994年,第212页)。依据台湾媒体报道,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台湾的经济泡沫开端幻灭。随着债务人无法偿债,这些抵押品的价值也大幅缩水。台湾的银行坏帐目前已创下最高纪录,依据政府统计坏帐比率达5%,但是剖析家们的见地却是此一水准的二到三倍,激进一些的估量为10%.但是,依据一些临近国度的经历,假如呆帐率高于15%,就容易发作系统性风险。与此相比,大陆官方机构早就披露过,1996年我国大陆四大国有银行的呆帐率达25%(估量为激进数字)。1997年底我国大陆四大银行资产净值占2.16%(转引拉迪,2000年,第157页)。

金融制度呆帐、坏帐比例高虽是问题,但假如没有《经济学家》杂志的一把火,世人对台湾金融市场的自信心就不会遭到过多的影响,金融体系就可能在修修补补中照样运转不误。金融体系由金融效劳需求者、金融效劳供应者和金融市场组成。从资金活动角度看,金融体系由市场、中介机构、亏损部门和赤字部门组成,资金从有亏损的实体经过金融系统流入有资金赤字的实体(博迪,2000年中文版,第22页)。亏损部门供应资金的行为基于一种收回初始资金投入并获取报答的预期,而且预期报答的数目是与投入资金所承当的风险正相关。可见,金融系统的资金流是一种完好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是致命的。支撑金融体系运转的最主要要素是市场自信心。

关于一个坏帐堆积成山的金融体系,只需市场自信心存在,而且只需有一家机构出面作出救援姿势和调整,金融市场就能苟延残喘,无论该机构是政府、银行、企业,无论它是国内还是国外甚或国际机构。我们的社会、经济系统(包括金融)能够说是非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常被谑称为“蝴蝶效应”:一只蝴蝶今天在北京翩翩飞舞,或许就会改动纽约下个月的天气(莫斯可,200年中文版,第7页)。《经济学家》杂志能够放飞蝴蝶。宝岛上“看得见的手”(政府)和“看不见的手”(市场)也能够放飞蝴蝶(求稳)。

谁也无法预言将来。如今所说的混沌理论或复杂系统理论,其中心观念就是:最终结果敏感地依赖于初始条件,因此总是难以预测的(莫斯可,200年中文版,第7页)。无论是关于台湾还是大陆金融业来说,所能做的可能就是改善初始条件。那么什么是初始条件?前一时段的完毕状态就是现一时段的初始状态。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从如今做起,改良现时的条件。

经济学家的文章无疑给台湾提了一个醒,其作用无异于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必胜、资本主义必亡对资本主义国度的影响。这也让人想起了美国世界察看研讨所莱斯特。布朗著文的发问:“谁能养活中国?”马克思的预言和布朗的发问都招致了所涉由者的大量顺应性反响,从而使得迸发危机的时间表延长(以至无限期延长)。与《经济学家》杂志的文章的预言相反,台湾政府和业界的许多顺应性反响很可能使得台湾在春节以前不会发作外乡型金融危机。

退一步讲,大陆和台湾不是兔子和狐狸的关系。万一台湾金融业撑不住,不存在兔死狐悲的问题,反倒会有唇亡齿寒的意义。大陆,台湾,泰国,韩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度的文化特征和经济形式的共性很多,最大的共性就是政府干预严重,假如说那些国度以“裙带资本主义”著称,我国也不乏“裙带”特征。但是,一旦危机临头,稳定局势的大事肯定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不论这个政府是凯恩斯主义型政府还是守夜人型政府。

但是政府的插手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救援(bail out)的后遗症很大,救援者的信条是:“该救的还是要救”.假如中央银行出面救援,充任一次“最后的贷款人”,业绩差的银行就得到一次甜头,就不思改良,呈现了道德风险,这种道德风险经过其他银行的学习效应传染给其他银行,结果央行可能得不时充任“最后的贷款人”,整个银行系统的业绩就会每况日下,最终招致发作系统性解体。

假如地道依照市场规律办事,那就是“该倒的就让它倒”.不救援的结果是企业或银行的破产倒闭,甚或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在考量不救援之前,可能得测算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的可能性和涉及面有多大。只需涉及面不大,破产倒闭是好事,这一方面强化了企业和银行的预算约束,另一方面破产倒闭惹起的企业和企业重组能够优化市场构造。大浪淘沙,“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救援和不救援这种两分法是不全面的,似乎只要这两种方式。实践上除了救援何不救援之外,还有化解和防备等方法。

台湾五年前就树立了金融监理委员会。东亚金融危机迸发以来,特别是在今年,台湾当局和金融业界推出了许多的化解和防备措施,其中有些是与市场分歧的(market conform),有些是与市场不分歧的、因此也是易受攻击的。这些措施包括:(1)以国安基金作为支撑股市的最后手腕。台湾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一切本人设有国安基金。今年该基金与其他四大基金曾经屡次入市购入股票作多护盘;(2)台湾当局已思索到企业在春节期间的资金需求,“行政院”财经小组扩展会议中,已请求银行对营运与缴息正常的企业在明年四月十四日前到期的贷款本息,予以展延六个月;(3)去年已将金融停业税有5%降至2%,最近方案继续降至零税率;(4)新政府上台后,曾进步乙户准备金利率,提供3200亿台元优惠房贷,辅佐传统产业4500亿台元融资,筹设资产管理公司,纾困企业;(5)调降存款准备金;(6)准备推出金融机构兼并法,以促进银行兼并;(7)筹建资产管理公司。

台湾目前能做的可能是要继续推出措施,稳定人心,恢复市场人气。假如一盘散沙了,有关金融危机的说法无疑就成了“自证预言”.台湾的信息透明度和公开性曾经较强,这一方面招致问题容易暴显露来,容易迸发金融恐慌;另一方面这也便于及时处理问题,而不是用纸去包火,或者用纸去救火。大陆的习气做法是依据需求肯定能否披露音讯,在短期内经过化解措施坚持金融稳定。

但化解措施都是事后措施,今后是要多设置事前预防机制,这才是面向久远的思索要点。在长期,无论是台湾和大陆,都要从基本上实行政企(银)分开,让市场力气依照市场运作规律发挥其作用,即恢复市场本位。

信息来源于【职教人生】 http://

第五篇:企业文化建设浅思

企业文化建设浅思

摘要:企业文化需要正确管理和引导,不能放任自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分阶段的旗帜鲜明的提出我们提倡和弘扬的文化,依据公司现阶段发展状况我们应提倡和弘扬:创新文化、执行文化和人本文化,实现企业和人的和谐共进。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文化 执行文化 人本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企业所特有的且为企业多数员工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企业活动中的反映。

是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呢?当然,从企业文化的定义可以知道企业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它隐匿地存在于广大员工的心灵之中,并在员工的潜意识中形成共识。因此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文化,只是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是企业所提倡和弘扬的;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是阻碍或影响企业发展的,是为企业所摒弃和杜绝的。因而企业文化需要正确管理和引导,不能放任自流。

当然企业文化的建设也不是可以一撮而就的,搞好企业文化建设,需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我认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分阶段旗帜鲜明的提出企业提倡和弘扬的文化,对不符合提倡和弘扬文化的行为坚决给予制止。根据我多年公司质量体系推行情况,以及一年多三标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重建的进展情况,我认为公司现阶段应首先倡导和弘扬创新文化、执行文化和人本文化。

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超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是所有优秀企业的文化核心,创新文化已经成为当今成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由于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异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变成了

企业的生命源泉,在剧烈变动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也就是在思维模式上能迅速更新的人。只有不断地使自己的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和营销策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即与外部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相一致,才能生存下来。而只有当自己的这些技术、管理和制度处于社会发展的前沿,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

任何先进的企业制度和技术都是相对的,阶段性的。要想始终保持企业的先进性,必须具有较强的制度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应地有较强的管理创新能力与之配合。公司作为金川科技板块率先上市,要求我们必须站在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前沿,必须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和管理我们的采购、生产、销售,更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去解决这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们应与外部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相一致。但是企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演变成一种思维模式和标准,并进而构成稳定的企业文化。由于思维定式的作用,在新的问题出现后,我们往往倾向于使用同样的思维和方法,缺乏对新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佛教的“所知障”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往往没有什么比成功更容易导致失败。很多企业由于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的决策模式、管理模式没有创新,或者在多数时候,没有“与时俱进”观念或者说创新意识的企业文化笼罩下的企业,即使发现了自己在经营战略和策略上的重大缺陷,也往往在旧思维的强大惯性作用下,走向失败,而后续的经营者做出的挽救性的努力也将因此而大打折扣。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我们的企业性质、组织机构、内外部环境及管理要求均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一些部门车间人员依然固守原有的制度、程序和行为方式,对新的制度、程序、要求不学习、不反对、不执行。这是很危险的行为,不及时纠正,将可能使我们所有的创新努力付之东流。

不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企业文化,甚至可以扼杀一个企业。很多走入困境的企业,最终都采取了“先破后立”的方式。不把旧摊子砸烂了,不能求得新生。也有人说,我们的公司要死过一次才有可能搞好,那么,既然破是要付出代价的,为什么不力挽狂澜,扶之于将倾,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机会成本?其实,这个“破”,主要还是针对旧的企业文化去的。不如此,不能求得发

展。而我们正处在这样的历史转折点上,公司上市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固守以往的思维模式和标准,无异于刻舟求剑,只会栽跟头,走入困境,唯有推行创新文化,与时俱进,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才是我们的出路。

执行文化是企业执行力的体现,是创新文化落地的根本保障。最伟大的创新、最有前景的项目开发、最详细的工作安排、最精准的经费预算,如果没有严格的执行,恐怕都只能是空谈。

作为一个从科研单位衍生出来的生产经营单位,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乏创新,我们不停地在制定计划、修订制度、规定流程,但是这些计划、制度、流程是否得到严格的执行呢?计划之所以没有完成,关键在于没有不折不扣的执行精神,往往是干到那里算那里,干不了也没什么。有的甚至在计划制定之初就没有将企业的战略、方案和具体的执行结合起来,这些方案、策略到最后落实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而“走了样”。

制度执行,关键在于基层领导的参与,一些部门领导在文件和制度制定之初不学习,也不提任何意见和建议,因为他压根就没有想执行,要想使新制度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除了制度本身本公平公正、体现价值观的要求外,还必须要在企业内营造一种重视执行的“执行文化”,执行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没有了执行力企业的任何工作都是纸上谈兵。有这么一个案例——东北一家国营企业被一家日本财团收购,东北企业的领导翘首期盼,期盼日本的专家能够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来指导他们,让他们起死回生。但日本专家到这家企业看了一圈,把原有制度拿出来看了看,发现没有问题,最后,日本专家说了一句话:“把以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不到一年时间,这家企业就起死回生了。

有人可能会问:“哪些计划、制度为什么没有执行呢,打造执行文化需要注意什么呢?”。我认为关键还在于管理,因为我们的管理中充斥大量的假动作,在各个岗位上几乎都能够看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只做不管。每个人都在做事,但做了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做得好不好、到不到位,却没人去管。这导致很多的管理活动都没有真正的执行,成了假动作。每一个有效的管理动作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标准、制约、责任。也就是说,事情怎么做必须要有标准,要有规定,要有人

检查,形成监督和制约;最后,事情做得好与坏一定要追究责任,好有奖,坏要罚。标准、制约、责任三个要素缺一个,都会让管理动作成为假动作。

以公司物资采购运作流程为例:

车间每月提交采购计划→采购部计划员审核采购计划通过后编制询价单→风险管理部接受供应商报价并提出采购建议→相关部门及领导评审采购意向,主要评审价格厂家是否合适→各参加评审人员签字确认后采购部与客户签订合同→供应商送货上门→采购部或需求部门、车间验收。

这个过程看起来很合理,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在采购过程的审核中,根据管理三要素法,我们发现,这个流程很多地方是失控的。首先采购需求部门车间提交采购计划环节,虽然有需求部门、车间主管审核,采购部计划员审核,但是最后没有形成确定执行的采购计划,需求部门车间申报计划中一些项目没有执行也没有被告知。管理的三要素在这个流程中只有一个:责任;缺两个:标准和制约。我们再看采购部与客户签订合同环节。采购员是凭着采购计划、询价单和评审结果去采购的,可说是有标准。但合同签订前并没有技术部门对采购技术条件确认?所以,采购员虽然有标准,但是并没有人制约他,也没人知道他是不是按这个标准在买。买多了、买少了、买错了有没有人追究责任?没有,大不了再买,或者直接说需求部门、车间采购信息提供不全。管理的三个要素在采购部与客户签订合同这个环节也只有一个:标准;缺两个:制约和责任,这个环节也是失控的。有人可能会说,库管、验收员手里也有合同可以把关,这不就形成了相互制约了吗?但在库管员处发现其合同没有签字盖章,其处还有大量的收条,均是需求单位开具的,大致的内容都是收到某某物料多少车,某某气体多少瓶,某某电器多少台,根本没有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描述,而验收单就是依据这些收条开具的。表面上看起来这个流程很合理,其实,只要用三要素法去分析,会发现很多地方存在假动作。

人是创新活动的第一资源,是执行的主体,也是创新文化的根本载体,人是社会的主宰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

人是社会的主宰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最终是为了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是协调统一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主要是对于具有价值观和独立人格的人的管理。那么,这个时代的管理将不是控制、不是计划,而是通过对人的价值观的尊重和塑造。

这个时代的管理特色,将是人性化的,人性化的管理要求我们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重激励轻控制、身教重于言传、心理重于物质。加强对员工忠诚度的培养、重视对员工心理契约的维护,帮助人实现自己的价值,打造出强有力的吸引力,使员工个体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命运联系在一起。

一个美国牧师周末在家想第二天的布道题目,越想越着急,在书架上随意翻书时翻出来一张世界地图,心烦就撕下来、揉碎了扔进纸篓里。此时,他的孩子吵着要到游乐场玩,牧师敷衍说,你能够把撕碎的地图拼起来,我就带你出去。没想到十分钟后,这张世界地图拼起来了。父亲感到很奇怪,问儿子是怎么拼起来的?小孩说,实际上我拼的时候看到地图反面画着一个人,把人拼对了,地图就有了。牧师悟出一个道理:把人拼对了,世界地图就拼对了。再衍生一下就是“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口号,关键在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和落实。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提高员工的觉悟,把个人利益统一到企业目标的大环境之下,让其认识到“大河无水小河干”,即企业利益最大化是员工利益最大化的保证。员工无形中形成一种自觉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努力工作的意识,结果自然就是“小河有水大河满”,何愁企业不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吉鹏 企业文化建设 中国发展出版社 第2版(2008年6月1日)

[2] 曾伟领导管人 流程管事 中国经济出版社 第1版(2009年1月1日)

[3] 李文勇,黎永泰.转变企业人本文化激发企业创新行为.科技资讯,2006年26期

下载中国食品安全之浅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食品安全之浅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辅导员工作浅思

    辅导员工作浅思汇华学院 王增茹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辅导员既是大学班级的管理者和指导者,又是学生事务的服务者和组织者,同时还肩负德育的重任,辅导员的工作关系着......

    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论文)

    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之浅思 湾子中心小学 纪欢 内容摘要:作业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常规环节,也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情感体验的一种基本途径,更是洞察教学理......

    胜利共青团未来十年发展之浅思(5篇范文)

    抓紧机遇,迎接挑战,迈向西部,实现大跨越——胜利共青团未来十年发展之浅思一、未来十年,胜利共青团将迎来资源丰富、高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今年9月份,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对西部勘......

    读《乡土中国》有感:对今日客家文化传承之浅思(5篇)

    读《乡土中国》有感:对今日客家文化传承之浅思原创: 邓丹——以闽西温厝村为例本科时因毕业论文的选题,我第一次读到《乡土中国》这本书;而今读研,老师们推荐了这本书作为基础必......

    浅思廉政文化建设5篇

    浅思廉政文化建设 陈靓靓 浦江县金融希望小学 322227 [摘要]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

    “三线”文化的浅思

    “三线”文化的浅思***工会在近几年‚三线‛建设中点线结合、多线出击、重点突破、综合运作,成果显著,形成独特的‚陶冶人、服务人、激励人、凝聚人‛的‚三线‛文化,各项工作......

    中国传统文化之思(优秀范文五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思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一方面,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演化......

    中国法院制度改革之我思大全

    中国法院制度改革之我思引子: 美国政治学家安德森说:“法院已经闯入了许多社会和政治活动领域。” 瑞典学者英戴尔指出:“欧洲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政治现象,那就是政治生活的司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