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案例研究
v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案例研究
【摘要】在这个创新管理主宰着企业的世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文中分析了我国国美,金利来和联想三个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案例,并从中分析出这些企业成功的原因和它们各自的管理特色,从而显示出了技术创新管理的魅力与重要性。一个企业必须学会技术创新管理,才能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中国 企业管理 创新 案例 评述
一、引言
在一个人人都坚信地球是方的、大海是由乌龟驮起的年代中,哥伦布提出:“地球是圆的。从自己居住的地方向西航行,可以到达神秘的东方。”于是,他发现了新大陆。威廉•贝弗里奇也说:“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历史前进。”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在社会的哪个领域,我们都缺少不了创新。同样的,在企业管理中也需要创新。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有时甚至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对于我国企业,我们需要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并且努力做好技术创新管理。
二、案例一
国美电器(GOME)是中国的一家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也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国美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设立了42个分公司及1200多家直营店面。国美模式的总结就是“以低价打市场(以包销、勤进快销、薄利多销为支撑);以管理服务稳市场(三级管理体系、奖惩分明、严密细致的管理制度);推行全方位本土化策略(管理人员本土化、业务本土化)。2009年,国美电器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
分析:国美的成功在于观念新、管理销售模式新。国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拥有70余家商城,年销售超过100亿元。国美每个地区的每个门店在经营管理上保留着自己的特色,真正形成连锁模式。同时,国美在经营销售上特别专业。国美经营的电器,在产品种类、型号规格、价位、性能上连营业员也能如数家珍般道来。从售前咨询到售时讲解到售后服务,国美的服务都显得非常专业周到。此外,国美采取薄利多销政策,树立了国美的经营定位,大批量销售从而占领市场、赢得利润绝对值的提高。而国美之所以能够低价销售,是因为它直接与厂商联系,免去了一起中间环节和费用,加上国美总是大批量进货,因此获得厂商更多的优惠,从而降低了成本。另外,国美的供销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代销制,商家以承担风险的方式获得企业的让利。定制的产品综合了厂商和零售商的市场信息和市场判断,市场适应力更强,销售速度也更快。然而各种降低成本的方式最终也让广大消费者获利。
三、案例二
在中国香港甚至世界各地,一提起领带,人们就会想到金利来,它以多姿的风采、强健的生命力以及不凡的气势独霸了香港领带市场,并且享誉世界。领带大王曾宪梓在创立金利来之初看到了香港领带行业的巨大潜力,于是开始生产廉价领带,试图以便宜的价格吸引顾客。可惜,如意算盘没有打响,买主仍拼命压价,领带不易售出。于是,曾宪梓决定走生产高级领带的路线。他找来国外高级领带逐一解剖,研究制作过程,并以此为样本做出了足以以假乱真的曾氏领带。然而,商家出于不是名牌不好推销的顾虑仍不愿意从他那里进货。最后曾宪梓说服一家百货公司的老板将他的领带放在柜台显眼处,供顾客挑选。凭借低廉的价格,优质的面料以及新颖的款式,金利来领带一举打开了香港市场。随后又进入了国际市场。
分析:金利来的成功,在于曾宪梓能够随着市场的信息而准确地调整生产路线,瞄准市
场,同时以相对低的价格却在质量不输于名牌领带的情况下在消费者中流传开来。首先,金利来运用了香港本地男人几乎每人都有一套西装,而且随着社会发展,西装领带在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这一本地的优势。其次与国外名牌领带相比,金利来领带出产于国内,减少了运费、关税等一系列中间费用。而且金利来位于国内,能够比国外名牌领带公司更快掌握市场信息和国内流行趋向,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更加适应市场,增加销售。另外,曾宪梓勇于创新,创造出了不同的款式和花纹,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另外,“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这句广告词也加深了消费者对金利来的印象,打响了金利来的品牌。
四、案例三
联系集团的“大船结构”管理模式。在联系集团,为了建立一支组织严密、战斗力强的队伍,决策者提出了以“集中指挥,分工协作”为主要特点的“大船结构”管理模式,使之产生1+1>2的总体效益。公司以开发、生产、经营三大系统为主,设置了一个决策系统,一个供货渠道,一个财务部门,实行人员统一调动,资金统一管理。1988年起,公司根据工作性质划分论文各专业部门,任务明确,流水作业。并且公司实现了制度化管理,使企业有更大的动力机制。其次,公司以实际贡献为依据评价工作人员,要求科技人员发挥实际作用,要求开发人员强化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另外,联想集团把产品质量、公司信誉和售后服务视为企业生存三大基础。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企业文化。
分析:联想集团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企业宗旨和指导方式极为重要。企业还要善于制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大船模式的成功,是企业策划者创新管理的结果,是管理的方式恰当的结果。其次,企业要强化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效益化,对人才的评价不以学历资历为依据,而以实际贡献为依据。另外,企业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理念,让员工朝着同一个方向齐心协力,更好的发展。企业中也需要明确的分工和分层,加快企业的生产机制。联系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管理的魅力。
五、结论
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方向,但是技术创新管理却在其中有着同样的作用。无论你生产什么,销售什么,没有一个好的管理模式,什么都是浮云。我国的企业目前普遍的创新管理技术还有不足。我国企业应以市场为基础,为效益为目标,制定准确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努力把创意转化为实际产品,让企业在各个商家都各出奇招,竞争激烈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强者。这是技术创新管理的魅力,也是我国企业急需做到的事情。
【参考文献】
《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案例及其评述摘要》
《创意天下》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
《对企业管理创新途经的探讨》
第二篇:网络时代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网络时代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王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 辽宁葫芦岛(125200)
E-mail:yunlonglian@163.com
摘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突飞猛进,电信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电信技术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已成为电信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主要研究网络时代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动因和动力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方式和方法,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促进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推动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上台阶,上层次,上水平。
关键词:网络时代,电信企业,技术创新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or Telecommunications
Enterprises in China
Wang yun
Abstract: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s fast,network information advances by leaps and bounds and the competition among telecommunication enterprises are increaing fierce,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especially the innovatiion of core technology,has become the eternal power for the telecommunication enterprises’develop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motives and driving forces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the ways and methods for innova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elecommunication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Key words:internet age, telecommunication compani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引言: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电信企业已经意识到:世界在变化和调整,电信垄断在打破,消费者的信息意识在觉醒。中国电信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和做优。我们认识到,技术创新是条件,机制创新是本质,管理创新是核心,业务创新是关键,服务创新是保障。
目前,我国电信市场主要以3G(第三代移动通信)、NGN(下一代网络)、VOIP、三网融合这四大技术为主要支撑技术,这也是未来电信市场的主要技术支撑。经过改革,我国在基础电信领域已有6家全国性的运营商,各主要业务都有两家以上的企业参与竞争,已初步形成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而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外资本对国内电信企业的影响将逐渐增强,“国内竞争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国内运营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增大。这对我国电信业技术提出了创新要求和挑战,我们不能把技术仅停留在低端状态下,应该使网络技术进一步升级换代。
一、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电信网发展过程中始终贯彻“科学技术要面向通信建设,通信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坚持高起点、新技术,实施跨越式发展,从而迅速提高了网络技术层次和科技含量,缩短了与世界通信发达国家的差距,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又不断刺激
和推动了市场需求范围及种类的拓展,促进了电信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技术创新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电信企业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把技术创新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积极探索符合中国电信实际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较好地发挥了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改革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并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总体态势良好(以中国电信集团为例)。(1)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中国电信集团以“一个整体、两个层次”的创新架构进行运作,中国电信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则作为一个开放的、跨专业、跨部门的科技决策咨询平台,初步形成了中国电信集团与各省(区、市)公司相辅相成、集团主业与辅业资源有机结合、研究院的专业研发与企业员工岗位创新互为补充的工作格局。(2)技术创新投人持续增加。雄厚的资金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研究的前提,中国电信集团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定的竞争力,不断加大科技投入,2006年科技投入比2005年增长79%,其同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约为0.88%,投入与产出成比例增长。(3)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日趋紧密。中国电信集团面向市场,积极探索新产品、新业务和新服务。各省(区、市)公司特别是身处市场一线的本地网,把握市场的真实需求,形成了创意的主要源泉;集团的研发体系对原子基层的创新“火花”进行树立、加工、提炼和升华,发挥了创新成果的“推助器”作用,使技术创新成果具备普及推广的条件,发挥了技术创新成果的“放大器”作用。技术与市场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在一起。(4)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从中国电信集团研发机构到各省(区、市)公司,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意识不断增强,相关的管理流程不断完善,专利申请数量持续增长,专利质量不断提高。中国电信已拥有专利81件,其中发明奖21件,专利申请数为208件。随着知识经济市场化的到来,人们纷纷开始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2.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成效显著。近几年来,中国电信集团对NGN(下一代网络)、IMS(IP多媒体子系统)、3G、ISMP(移动综合业务平台)、IP多媒体、IPTV、视频通信、P2P、电信级以太网、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WiMax和FCFTx等重要技术领域的跟踪研究是及时的、深入的,这既保证了我国电信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创作新的技术,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又避免了盲目地进行技术创新所造成的技术泡沫对企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研发工作的重心正向网络和业务应用转移,一批前瞻性、战略性、重点突破的研发成果,为企业的业务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积累了新形势下依托产业链伙伴共同研发的宝贵经验,如移动综合业务平台的研发和建设。ISMP是第一次以运营商为主导进行研发并实现试点商用的重大项目,集研发、测试、试点、商用为一体,是自主创新项目的典型。在研发工作中,中国电信与国内外知名厂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拥有大部分知识产权。ISMP采用国际先进的横向综合业务平台架构,实现高性能的多业务集成和管理,以及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计费、统一认证、统一门户五项功能,能支持多业务捆绑和灵活的CP/CS业务开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严格的项目管理和软件版本管理,保证了系统的互通性、兼容性以及未来业
务体验的一致性,为FMC业务的开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3.虽然我国电信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前提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社会,与国外电信集团相比,我们在技术创新这方面与国外仍有一定的差距。(1)企业自身创新机制不到位,创新能力不足;(2)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缺乏动力;(3)我国电信企业内部缺乏吸引人才的有效机制,人才流失呈逐年递增的态势;(4)政府的行政垄断,导致电信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和创新能力低下,因而必须通过民营化改革破除行政性垄断,从而为电信企业培育技术创新能力扫清障碍,这也是提升电信企业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
(二)技术创新的动力
电信运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可分为四种: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政策激励和科技发展。1市场需求。是拉动电信运营企 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原因。新需求的产生、旧需求的更替以及需求规模的增加都可以拉动并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拉动技术创新,反过来技术创新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又会诱发新的需求,从而拉动新一轮技术创新,这样循环往复,使得需求拉动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和持续的动力。
2.市场竞争。竞争引导市场,运营企业千方百计通过提高网络功能、扩大业务范围、降低经营成本和价格,从竞争对手那里争夺客户,保持并扩大市场,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竞争使技术创新得到优化,企业根据需求对技术创新进行必要的选择,推动技术创新资源更加合理地配置。
3.政策激励。中国电信业20年的发展历程证明,政策激励对运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十分重视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坚持高起点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实现技术跨越,使电信业的网络规模、业务总量、业务种类、技术层次、装备水平和服务质量迅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政企分开、电信运营企业重组、引入竞争等重大改革政策,更是激发了新一轮技术创新的热情。
4.科技发展。科学技术作为根本的、发展着的知识基础,和市场需求在创新中以一种互动的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对技术创新的推动有两个含义:一是解决技术的供给有无的问题,使技术创新能够有引入的对象和有选择的可能;二是解决技术供给的价格问题,使创新的成本尽可能下降。
二、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和方法
企业技术创新,原则上可以分为“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两种。“技术推动”是指技术的发展使得提供性能和质量更高、性价比更好的业务成为可能,市场是技术研发的被动接受者,在通过电信运营商的宣传和培育,使用户的潜在需求转化成现实的购买力,从而获得商业成功。“需求拉动”强调市场是指导技术研发行动的构思来源,通过分析用户的需求和潜在需求,提出技术研发的目标,从而进行技术创新,满足用户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技术和市场的作用同样重要,因此两种动力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更多见。技术创新战略可分为自主技术创新、模仿技术创新和合作创新。不同的运营企业可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创新战略。
(一)自主技术创新
自主技术创新是指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最终获得市场上的承认。自主技术创新具有率先性,它最先的成果是提供商用的电信新设备,其次的成果是提供给最终用户的电信新业务,成功的自主技术创新必须要得到最终用户的广泛认可,这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投入高、风险大。自主技术创新要求企业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研究成果积累,始终处于技术领先的地位,是企业努力的方向。(二)模仿技术创新
模仿技术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在过程设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市场营销等创新链的中后期投入主要力量,提供在性能、质量、价格等方面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与率先创新的企业进行竞争,以此确定自己的竞争地位。
(三)合作创新
合作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研究院所或高等院校合作共同推动创新的组织方式。这种合作创新的方式在电信运营企业越来越流行。创新过程需要企业全体部门的支持而并非技术部门可以单独完成,因此,对创新能够获得成功必须要从多方面、多环节进行保证。
1.加强创新管理,优化组织机构。保证创新工作达到高级管理层的普遍重视,创新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创新战略,协调组织内外的各种资源。
2.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应加强技术跟踪和业务研发,增加企业的技术积累,加大对电信业务的创新控制力度,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
3.规范创新过程。一般来说,创新过程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和处理、创新环境建设、提出创新方案、解决各种技术问题、指挥协调等活动。整个过程需要有信息守门人、创新倡导者、创新构思产生者和项目管理者四个关键角色的紧密配合。
4.建立创新效益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便对技术创新进行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三、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确定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并从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技术开始,建立面向通信企业的技术支撑体系,落实人才竞争战略,加强电信网络管理和设备验证工作等诸多方面,探讨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电信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
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引导电信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世界各国政府都是如此。例如,韩国在发展3G业务时,经营3G业务的运营商都采用W-CDMA标准,但韩国政府认为标准太单一,市场风险比较大,对企业、国家都不利,韩国政府力主企业采用两种标准。结
果LG Telecom公司同意了政府的意见,采用了CDMA2000标准,其它公司则采用W-CDMA标准。美国政府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美国的Internet发展给予了产业政策指导,为Internet迅速走向全球起了重大作用。最近,随着日本IP网的发展,迫切要求使用IPv6,而IPv6的发展又可能为日本企业造就巨大的商机。因而,日本政府大力推进IPv6技术的商用化,从资金和国内企业的协调与国际合作方面给予全面的支持。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以及我国政府在推动国家信息化、电子商务方面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产业导向作用。这些都是政府主管部门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典型例子。为此,我国政府主管部门要特别重视能获得基础知识产权的产业发展方向(如IPv6、3G、IP电信网等),在确定了产业发展方向后,再进行相应的强有力的科技投入,目的是为了获取基础技术的知识产权。只有有了自己的创新技术,企业才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技术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信业有了迅猛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电信运营业还是电信制造业,其经济实力仍处于劣势,不能要求国内的电信企业像国外大型电信企业那样,无论是短期开发项目还是技术储备性的长期研究项目,主要依靠电信企业自身来解决。在现阶段,国内的电信企业(无论是电信运营业还是电信设备制造业)往往将有限的资金投向近期能见效的项目,而投向影响长远发展和探索性的、风险较大的技术创新项目的较少。这是因为高科技投入非常大,风险也很大。要在短期内完全改变这种现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带有前瞻性、基础性、产业方向引导性的研究工作,主要应当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国内电信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并广开融资渠道,加大国家财政投资,争取在重点领域取得技术突破,由此来鼓励并引领国内电信企业逐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政府应积极作好国内电信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间的沟通、联合、协调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建立战略联盟,共享知识产权,提高投资效益,避免浪费资源,形成集约式的研究,创造出更多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技术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进而构筑电信高技术产业集团,阔步走向同际电信大市场。
(三)重视标准化工作
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关系到产业发展的前景和企业的市场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利益。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随着企业自身能力的增强和国内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在许多技术领域存在突破的机遇。政府应加强标准化方面组织引导工作,以维护我国权益,保障我国在全球电信环境下能自主发展,在参与国际电信标准的制定中增强我国作为电信大国的地位。这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四)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是促进创新的动力源泉。政府应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大知识产权的宣传和服务,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五)落实人才竞争战略
人才是创新的基本要素。在信息通信技术不断融合的趋势下,对跨学科、跨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以及对技术、市场、管理有深刻理解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政府部门应当在人才培养上发挥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六)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
市场竞争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确保有实力的企业能够在不断创新中求得持续发展,保持产业整体的创新活力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双瑾,刘多.移动与IP智能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78.[3]王晓亚电信运营支撑系统[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4](美)雷乔·纳盖.电信新业务推广战略[M]邵琳琳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005.[5](美)希林.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M].谢伟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三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项目代码 : CG0214
完成单位 : 中科院评估中心北京持国技术评估事务所
研究人员 : 连燕华
获奖情况 :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创新活动日趋活跃,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成为各国和企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速建立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技术创新的资源,对于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十分必要。
1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技术创新活动是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和管理实践的三重属性,主要由两大类活动构成,一是管理性活动,包括决策、资源配置、管理与制度建设等活动;二是实体性活动,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活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是由这些活动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体,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构成现实的技术创新活动。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企业中与技术创新活动及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相关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作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活动的整合体,必须具有系统性的特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由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要素的性质或行为都将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和行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统的每一要素都起作用,如果系统的某一要素有缺陷,失去了与它要素恰当地相互作用的能力,不能完成它特定的功能,就会影响整个系统。这就启示我们在进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时,不能仅仅注重某项要素的建设,而忽略其它要素,仅仅变革一个要素有时会产生始料不及的后果,要把各要素建设看作是一个整体而等同对待,共同发展。
其次,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有开放性特征。按照创新体系研究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宏观层面上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观层面上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和微观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其中,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这一大系统的子系统,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占有核心地位。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创新体系其他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开系统。微观层面的各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相互之间也进行着密切的联系与影响,相互之间进行着资源的交换与共享,进行着技术创新的广泛的合作。
另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还具有动态调整的特性,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向动态平衡。自组织理论揭示出,开放的系统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充分的物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获得了足够的负熵,使系统向远离平衡的非平衡态发展,然后通过系统之间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促使系统向熵减方向即有序方向演化,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这样一种开系统,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着物资、能
量和信息的交换,从中获取资金、人才、信息等负熵流,从平衡状态到非平衡状态再到新的平衡状态,不断进行着动态的调整。
2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与有效性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将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好坏的直观表现。有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很完善,但是技术创新能力却很弱,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没有激活,运作效率不高;有的企业暂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缺乏持续创新能力,说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完善。图1直观地表示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度对应于I区时,说明由于企业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没有有效的建立起来,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这是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情况,因此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就成为我国企业刻不容缓的任务。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度对应于II区时,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没有能够通过建立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出来,虽然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是创新体系没有被激活,体系运作效率低下。这类企业在我国较为普遍,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就属于这种类型。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程度对应于III区时,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是一种暂时现象或者是一种虚假现象,这一类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是来源于自身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而可能来自其他的竞争手段,甚至不正当竞争手段。一般而言,II区的情形出现很少,因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舞台,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保障,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要有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不现实的。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度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状况落在IV区时,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度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都比较强,这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高效运作充分发挥出来了。这类企业不仅能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而且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类企业在我国已经发挥同行业“领导者”的作用,如现在国家进行的创新试点的部分企业,这是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3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建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国家经贸委、科技部等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经贸委提出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并印发了《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和《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在1999年初召开的全国企业技术创新大会上,国家经贸委提出了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步伐的意见,要求在2000年底以前,所有国家重点工业企业都要建立技术中心。国家经贸委会同财政、税务、海关在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中陆续认定了近
30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各个省市也开展了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扶持工作,共认定了1000多家省市级的企业技术中心。
虽然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很不健全 ,运转效率较低,产生企业的观念与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技术人才缺乏、科技投入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没有发挥技术创新体系应有的作用,导致创新效率低下,水平不高;二是企业虽然建立了技术创新体系,但仅仅是一空壳,没有把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有效激活,致使技术创新体系整体运作效率低下。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我国企业一定要建立健全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合理组织设置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使技术创新体系能够合理高效的运作。
4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的舞台,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与配套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作为一有效运行的有机体,它首先应该有能完成不同功能的单元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结合而成的一组织系统,是该体系有效运行的“硬件结构”;其次它应该有规定与制约该体系合理配置与有效运作的规则系统;体系的有效运行还要有资源配置系统为之提供能源,是体系运行的“血液”;最后还应该有管理体系运行的决策系统作为体系运行的“大脑”。如同人类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由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心脏等不同组织相互联系共同构成血液循环系统的组织系统,组织系统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与规定下在人体内合理分布,资源配置系统提供在血管与心脏中流动的血液,人的大脑作为决策系统负责循环系统的构建、血液在人体内合理的配置与运行等因素,其中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系统的电泵处于核心地位。同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有机体也应该具有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这四个基本的要素。
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RORD四要素中,组织体系是“硬基础”,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决策系统构成技术创新的“软环境”,它们共同构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系统。组织体系规整了企业技术创新实体性活动与管理性活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为技术创新构筑了坚实的平台;规则系统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制度与文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向正确方向良好运行;资源配置系统负责技术创新资源如资金、人才与信息等要素的筹集与配置,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源与新鲜血液;决策系统关系着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与实施,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灵魂。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是由技术创新相关活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中发挥着“粘合剂”、“结构组合器”与“功能发挥器”的作用:
1)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粘合剂”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包容了所有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要素,并按照一定规则合理的组织与运行。依据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系统性的要求,把所有相关要素统统包容进来,并使每一要素都发挥应有的作用,每样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把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发挥着“粘合剂”的作用。
2)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结构组合器”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各要素不是杂乱分布的,而是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的有机结构体。不管是宏观层面上的国家创新体系,还是微观层面上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都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需要把要完成的任务分解成各项具体的工作;二是要保证这些分散的工作可以结合成整体的工作。通过分解与合成,使创新体系成为一分工协作的系统。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技术创新各要素的“结构组合器”。
3)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功能发挥器”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有机系统,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企业进行持续技术创新,使企业转型为技术创新型企业。为了达到此目的,需要体系内部各要素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与完善,把内部各要素的功能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并通过有效的组织,形成比单部分能力之和大的多的整体能力,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有“放大器”的作用,把体系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系统综合反映,它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如果把企业技术创新看作是一阶段性的线性模型的话,则技术创新能力在各个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仅仅是创新能力的侧重点不同,如图3所示: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平台,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与培育的沃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目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源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反映。根据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可以将技术创新能力简单的划分为:技术创新的组织能力、技术创新的规则能力、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技术创新的决策能力。其中,每一种技术创新能力都是根植在相应的创新体系要素上的,离开了创新体系要素支撑,技术创新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会持续的。
其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作过程中的外在表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体现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好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很强,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合理有效,技术创新能力弱,则表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肯定有问题,因此,很多企业和国家机构都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来检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好坏。
最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要协调发展。在绪论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我国现有企业有技术创新能力滞后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有问题,整个创新体系的效率还没有充分激活,导致了创新能力与创新体系没有达到协调发展。这也反映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误区:偏重创新体系的实体建设,以为建立了企业研发机构就形成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R&D投入就会有高的产出,而最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依然极其低下,逐渐的企业就对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失去了兴趣,而重新回到“经营型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来,对“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道路远而避之。从中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好坏、建设的完善与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小、对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实行“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道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要注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与提高,这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目的之所在,也是决定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
总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根本,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之目的,两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因果相关的联系体。如同处于社会组织中的人一样,创新体系在此对应着个体的人,创新能力则对应着人的生存能力。人是由不同结构与功能的组织所构成的,各种人体组织都相互作用又自成体系,共同构成了人体结构,并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适应生活的能力。如果人的某一组织或子系统出了毛病,或不健全,则肯定会产生某种功能上的障碍,导致人生活能力的下降,甚至会威胁到人的生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就是构建与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保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
6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原则与思路
企业在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时应该遵循如下原则:要有利于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行;要有利于形成核心技术能力,企业生存与发展最关键的技术必须自己掌握,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开展相关的研究,以积累知识和技能;要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研发成本,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多的知识和技术;要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吸引外部资源向企业流动;要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去构建创新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时要注重整体性与有效性,从技术创新体系结构功能的完善与体系各要素的有效配合与激活两个方面着手。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包括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决策系统四个基本要素,因此在构建创新体系时要四个要素同时进行,不能顾此失彼,只抓一头。在进行组织系统建设时,要注重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建设,因为企业研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大中型企业要建立技术中心,进行超前的技术开发,为企业在市场上具有持续竞争力作基础。在进行规则系统建设时,要从企业自身能力出发,选择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规范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要注重对企业技术创新人员的激励,要把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一方面要完善资源的筹集渠道,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企业要定期对技术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价,促使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创新决策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要具有风险决策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企业家精神”,要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各类专家委员会等“智囊团”的建设。
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和绩效来说,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但是创新绩效的最终体现,还有赖于技术创新体系内诸要素的优化组合,激活各要素,这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另一重要问题。关键是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建设,因为技术创新机制是联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促使企业技术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效率的关键环节。政策建议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证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企业、政府、市场多方面共同努力,通过创新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企业内外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知识资源,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最终形成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和企业发展的内在机制。
1、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弱,主要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周期长;企业关键生产技术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档次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单位能源普遍偏高,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这些都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前,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与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1)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是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时,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以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为目的,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技术中心模式。
(2)在进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时,要注重创新体系的整体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由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系统与决策系统等子系统组成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不可或缺。
(3)重视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育。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调动其积极性,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根本所在。应积极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企业内部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和技术创新带头人,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售后服务人才,一批具有较高素质和技术能力的技术工人。在人才的使用上,要坚持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多年不见成果的人要坚决退出来,成果显著的要给予重奖。
2、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主要发挥以下职能作用:
(1)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产业政策和全国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组织编制行业发展纲要和规划,对全国企业创新的重点、结构和方向进行宏观调控。
(2)组织编制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重大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等导向目录,知道政策性银行贷款方向,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引导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3)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引导和投入,以举办高新技术园区为示范,跟踪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发展趋势,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投资研究重大产业先导技术和共同的关键技术,帮助国家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尽快形成技术优势,辐射和带动整个行业,参与国际分共和市场竞争。
(4)做好企业利用外资改造现有企业的规划,对企业股票上市、可转换债券等直接融资进行审核,监督其资金投向,促进企业创新。
(5)研究制定全国性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规范各类投资主体行为,保障投资主体的权益。
(6)积极培育、健全包括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咨询公司、招标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使之在企业项目咨询、技术产业化投资服务方面,本着科学、公证、诚信、可靠准则,在政府、银行、企业间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
第四篇: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现实选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有效的激励机制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力量源泉,因此完善激励机制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一、激励不足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
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对激励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后提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加以激励,则可发挥到80%~90%。可见,激励对职工能力的发挥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而从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来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明显不足。
1.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形成。目前企业制度的改革并没有建立起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适应技术创新的经营环境和条件也还没有形成。其主要表现:一是没有建立起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使企业经营者缺乏不断创新、承担风险,把企业办强、办大的内驱力;二是对企业科技人才不够重视。许多企业不了解技术进步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不了解技术进步中人才的价值。在分配上基本没有考虑到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对企业的贡献程度,不能按效率优先的原则拉开差距。尽管多数企业对技术创新有关人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奖励,但企业内部激励措施不力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已成为众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大障碍。
2.财税政策不能有效激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对企业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都有较大幅度的税收优惠,国家财政在科技方面的拨款也在不断增加,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同时,我国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安排上还存在一定缺陷:首先,财政政策没有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设计相应的激励政策;其次,财政政策对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商品化的支持不足;第三,财政政策的一些方面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形成。对企业通过投入创新增加的利润所得,企业在开发高技术产品中承担的风险,财税政策都没有给予重视和规定,这极大地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
3.知识产权的激励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是保护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在缺乏知识产权制度的情况下,企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使创新者不能得到应有的收益补偿,这将抑制企业的创新行为。而知识产权的设立则授予了创新者在一定时期内独占技术创新市场收益的权利,解决了具有公共属性的技术创新成果因“溢出效应”而导致的“搭便车”问题。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由于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较弱,导致这项政策的激励作用还未充分发挥。
4.市场选择、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完善的市场机制是一种实施费用低、效率高的激励制度。在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公平地决定技术创新者的所得,创新者的回报反映了消费者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接受程度;完善的市场机制还可以部分消除基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消极因素;公平、正当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如果市场机制不完善,不正当竞争行为得不到制止,技术创新的权益得不到保护,企业就不愿花力气进行技术创新,而选择利用不正当手段来谋利。目前,我国市场的整体规范化程度
还不高,创新企业与跟进企业、名牌企业与仿冒企业利益差别不大,进一步弱化了创新的制度约束和市场压力,造成企业难以从战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难以增强技术创新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二、增强技术创新的政府激励
从企业角度来说,技术创新应是企业的一种自主行为。但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会给本企业带来利益,而且会给整个行业和社会带来好处。因此政府应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从外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
1.实施积极的财税激励政策,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一是制定更加优惠的财税政策。各级财政要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增长机制,集中用于共性、关键性和前沿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对企业研发投入允许以较大比例直接抵扣税收;二是在选择财政资助对象时,除了要保持政策平衡和加强考察外,还应该向潜在的技术创新企业或受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创新型企业倾斜,在保证政府财政资助效率的同时,保持一定程度的多样化。另外,政府的财政资助应当适度地打破所有制界限,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民营创新型企业,采取同等待遇的政策。
2.完善产权激励机制,保障科技创新者权益。在知识产权的立法方面,中国已经比较完善,相应的立法大都完成,但关键是执法的力度还不够,有法不依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因此,当前要督促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执法不严和对侵权行为处罚不力的现象,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理知识产权侵权和纠纷案件。通过实施打击与防范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扩大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扩大地区之间联合执法的范围和效率的综合性措施,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3.完善市场激励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对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利益激励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培育市场主体;(2)改革价格、工资、利率等的形成机制;(3)建立有效的竞争市场,克服市场垄断;(4)发展拓展型市场和市场中介组织;(5)加强市场法规建设,建立规范的市场规则和正常的市场秩序。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在激励机制
科技人员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整套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真正把技术创新的效益和风险与科技人员的个人利益挂起钩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针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科技人员进行激励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和体系。只有正确地考评人才,才能提供报酬管理、人事调整、招聘和晋升等方面必要的资料与依据。对科技人员的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只有科学、公平的绩效量化考核体系才能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科技人员的工作业绩,使各项考核奖惩有本可依。
2.选择适宜的激励手段。科技人员需要的差异性,决定了激励手段的多样性。具体的激励手段,根据不同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类,即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科技人员的激励应该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
(1)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物质激励是最基本的激励手段,企业要在分配上向科技人员倾斜。可行的做法,一是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把科技开发和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并通过内部经济责任制分解落实,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在晋级、住房、技术职务聘任、退休待遇方面享受优惠政策;三是适度运用产权激励。中国许多企业对科技人员分配科技股份。例如许继电器集团,科技人员根据新技术转化为商品后实现的利润提成,折成科技股。
需要注意的是,物质激励必须公平,不能搞“平均主义”。科技人员对他们所得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且要进行社会纵向或横向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得到了公平对待,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态度。据调查,实行平均奖励,奖金与工作态度的相关性只有20%,而进行差别奖励,则奖金与工作态度的相关性能够达到80%。海信董事长周厚健深知技术和人才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他的倡导下,海信从1992年开始,就在倡导打破“平均主义”,构建技术中心这一人才“特区”,使研发人员平均收入达到整个集团的三倍以上。他们还设计了股权激励方案,绝大多数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骨干基本上都有股份,这让有能力的人受到了更大的激励。在薪酬上,对于技术人员的大力倾斜充分体现了海信尊重人才、创新科技的经营理念。
(2)精神激励手段的运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生理需要,发展到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的演化过程就是从物质需要发展到精神需要的过程。因此,鼓励技术创新就要考虑对科技人员的精神激励。
首先,企业要给予科技人员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可以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面去发挥他们的才能。比尔·盖茨认为,微软的成功将永远依赖于公司能否吸引并保留那些优秀的员工。微软的薪酬并不是特别高,但为个人施展才华和实现个人成就与价值尽量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气氛及更多的机会。
其次,在提高科技人员的综合待遇时,要侧重工作满足感,包括工作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允许创造性和实现个人满足等内容。对于那些年纪轻、干劲足的科技人员来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成功的满足感,比实际拿多少薪水更有激励作用。尽可能地让他们扩大工作范围,允许他们经常调换工作,调剂他们的身心或肢体的工作强度,促使他们对工作产生强烈的乐趣。管理者要根据科技人员的要求,适当授权,让他们参与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工作,一方面是对他们的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满意度。以3M公司为例,公司为了实现其不断生产创新产品的战略目标,建立了一项激励机制:要求公司的科技人员花费其15%的工作时间,在自行选定的领域内从事研究和发明创造活动。在这一制度下,员工被激发出的创造力为公司带来了一连串获利丰厚的创新产品。
第三,委以更多的责任,增强人才的责任感。松下幸之助说:“ 用他,就要信任他;不信任他,就不要用他。”这样才能让下属全力以赴。用人固然有技巧,而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和大胆地委派工作。通常一个受上司信任,能放手做事的人,都会有较高的责任感,所以无论上司交代什么事,他都全力以赴。
第四,给予科技人员参与管理的机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科技人员大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让科技人员在工作中有发言权和一定的管理决策权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第五,加强企业管理者和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企业管理者应尊重理解和关心科技人员,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积极性,激发科技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事业心,使企业产生一种把科技人员凝聚在一起的向心力,使他们产生一种归属感,从而把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融合在一起。迪特尼·包威斯公司是一家拥有1.2万余名员工的大公司,它早在20年前就认识到员工意见沟通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地加以实践。现在,公司的员工意见沟通系统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面临全球的经济不景气,这一系统对提高公司劳动生产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为科技人员创造培训机会。在争取劳动报酬的同时,科技人员往往寻求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培训激励对青年人尤为有效。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实现目标的能力,为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创造条件。在许多著名的公司里,培训已经成为一种正式的奖励。因此,企业要将培训作为激励科技人员积极向上的一种必要手段。给科技人员“充电”的机会,会使他们感觉企业对自己的发展是很重视的,而且在企业培训机会的分配上,必须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使真正有能力、有潜能的人获得应有的培训机会。
在当今市场需求快速多变、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要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只有技术创新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及时和准确地了解用户需求的能力、运用资本市场的能力、进行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创新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这些能力的能力。由此应该明确一点,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是技术创新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运用市场机制造就企业家队伍、培育企业家精神的同时,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利益激励力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经营者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第五篇: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案例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案例研究
成本管理既是一种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又是一种管理技术。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成本管理已成为当今企业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就必须更加关注成本管理,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成本管理方法必须更加科学合理。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氏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存在诸多缺陷,难以满足新形势下企业竞争的要求.急需加以改革和创新。
本文首先介绍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状况以及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带倾向性的问题,提出了成本管理的研究意义。并用历史观客观研究西方成本管理的历史发展,介绍了成本管理的发展进程以及当前国内外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接着详细介绍现代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重点论述了现代成本管理的新观念和国内外目前常用的现代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最后是建立基于价值链全过程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模式以及基于价值链全过程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模式案例研究,论述以战略成本管理为思想、以企业价值链为核心、以成本控制差异化为手段,结合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独有的特点,建立基于企业价值链全过程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并以强盛涂料公司为例,对该公司成本管理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自身实际,建立其仝过程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这一设计过程包括强盛涂料公司的产品设汁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内部控制等四个环节,并对该公司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模式提出了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