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研究
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要:技术创新是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源泉与主导要素,它需要一个良好的支持性制度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金融支持制度安排尤为重要。金融体系的筹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项目筛选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对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尽管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已取得较大成就,但目前在金融支持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主管部门应在借鉴发达国家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才能推动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制度安排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理与巨大贡献,在理论上已经得到精辟的论证与阐述。但是,技术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支持性制度安排体系,否则就难以有效地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化,金融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的渗透与影响越来越大,金融体系已经成为影响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之一,技术金融一体化已成为明显的发展趋势。因此,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实现高新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与资本这一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的有效对接,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金融支持体系促进技术创新的机理分析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始终把制度作为外生变量和既定前提。新制度经济学则在经济增长分析中引入制度变量,并得出结论:制度安排好坏决定技术进步高低,进而表现为经济增长快慢。而关于金融 的功能观点认为,金融体系具有筹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项目筛选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等,在推动技术创新、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金融体系的筹融资功能与技术创新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践中,资金瓶颈问题是制约技术创新顺利进行的重要障碍。而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就是为具有良好经济前景的项目筹融资,即金融体系能够为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的顺利进行提供资金支持。筹融资牵涉大量筹资主体与拥有剩余资源的大量经济主体。如果在这两者之间签订并切实履行双边合约,需付出巨额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这直接阻碍筹融资。因此,为有效实现筹融资,就必须做出能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的适当金融安排,而以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为代表的金融安排的出现便适应了这种要求。金融中介具备有效筹资的功能。并能利用这一功能为技术创新提供大量资金。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个别资本的积累无力对技术创新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利用金融安排动员储蓄、融通外部资金是必要的。否则,内源性融资的局限性将会使投资策略明显地偏向不超越传统技术范围的边际技术变化。阻碍技术创新。这便是欧洲的重大科学发明开始于十五、十六世纪,而技术创新的广泛推进发生在现代银行组织出现的17世纪之后的重要原因所在。金融市场由于能增强金融工具的流动性,满足持有多样化证券组合的需要,有效地分散风险,所以能够筹集到大量资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创新。
(二)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与技术创新
金融具有分配社会资源的功能,资源的配置首先表现为资金的配置,资金的配置是通过金融市场完成的。金融资源动员和配置效率,决定着一国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质量和效果。金融安排通过选择更富生产性的投资项目,有助于改进储蓄在投资间分配的效率。金融系统的存在,使得有许多潜在投资者对技术创新所有权或债权进行分析与竞争。如果假定每个潜在的投资者,不仅具有不同的对于该技术创新效用或效益的知识,而且也具有关于该技术创新进入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不同合约安排的交易费用方面的信息,那么,竞争的作用将会促使技术创新寻找到那些能够使其产生最高价值或效益的买者,从而使技术创新相关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化。(三)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功能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一项既能带来高收益而又具有高风险的活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往往难以独自承担全部风险。为了降低技术创新风险,保证技术创新成功,必须采取措施分散和转移技术创新风险,实现技术创新风险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合理配置。而金融系统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减少、分散和转移风险。金融系统的存在,使得技术创新从研发、中试到商品化、产业化等整个过程中拥有不同优势的经济主体,通过某种形式的合约联合起来,为了获得各自及共同的利益。根据各自的优势对技术创新做出有益的贡献,这一方面降低了原有风险,另一方面共同分散了技术创新风险。当然,除了分散风险,金融系统更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功能是降低风险。这主
要是通过其专业的风险管理技能、优化的资产组合安排来实现。此外,金融安排不仅可以降低技术创新风险,而且可以为技术创新的风险买卖、风险分享等提供各种金融工具,促进技术创新的顺利发展。
(四)金融体系的项目选择功能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过程实质是一个包括技术创新方向的筛选确定、创业合作伙伴的选择、战略联盟对象的确定、融资方式选择、技术创新调整等不断筛选择优的过程。而由于不同的金融制度安排导致软预算约束和硬预算约束的结果。金融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项目筛选与监控。所以,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内在机理之一,就在于金融体系能够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优选,选优汰劣,并监督资金的正确使用。
二、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反复强调的一项基本方针。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我国技术创新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我国技术创新事业的进展还不尽如人意,存在一系列制约技术创新事业发展和技术金融一体化的制度性障碍。金融抑制就是制约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制度性障碍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金融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金融创新也在不断深化,但以市场为取向的金融改革主要着力于计划金融向市
场金融转化,并没有注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尤其是没有注意培育创新资源金融化与创新知识资本化的金融机制。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源头,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机制是导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国际竞争力低的主要原因。(二)法律障碍与局限
以风险投资为例,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中风险投资是一种重要的形式,但风险投资者适用的法律、法规制度在我国严重缺位,现有许多法律和法规制度与风险投资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如《合伙企业法》只允许自然人合伙办企业,使国际上通行的有限合伙制在我国缺乏合法地位。又如,我国严禁民间融资行为的存在,所以中小企业经营者与民间投资者之间没有连接通道,虽然改革以来政府一再鼓励中小企业吸纳民间投资,但由于没有获得法律依据而举步维艰。(三)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程度低
长期以来,政府和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投融资机制主导着我国的技术创新,虽然在我国技术创新起步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阻碍了风险资本的形成与产业化,将社会资本拒之于技术创新领域之外。造成了我国技术创新对政府资本和银行信贷资本的过度依赖。于是,一方面政府资本数量有限,又无法产生广泛的示范效应和 发挥其导向作用;另一方面银行信贷资本从本质上与技术创新的本性相悖,银行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结果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不能实现跳跃式发展,规模较小。后劲不足。近几年,随着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核心 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投融资体制市场化程度得到提高,但无论是在间接融资领域,还是直接融资领域,仍存在较多行政干预和政策限制。金融抑制现象明显。(四)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系统结构单一
目前,我国技术创新资金主要来源是政府资金、财政科技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贷款。在美国则来源于个人、大企业、传统金融机构、养老金、国外投资者、保险公司、各种基金和政府投资等多种渠道。相比之下,目前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系统存在以下结构性缺陷:首先。缺乏一个活跃的私人资本市场,主板市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功能弱化;其次,缺乏金融中介机构,这种机构大致上分为中小商业银行、合作性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三类;第三,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产权市场;第四,缺乏适当的融资工具。(五)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对技术创新的不适应
在资金需求量较大的技术开发与试点阶段,高科技企业仅拥有技术发明而缺乏资金,没有多少资产可以用作贷款抵押。故此阶段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与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原则不一致。从而使其资金需求的满足受到较大制约。尤其是现实中高回报的机会很少,各金融机构出于资产保全的需要,也不愿主动向高科技产业提供贷款,更不用说向处于开发与试点阶段的高科技产业提供技术创新贷款。
三、发达国家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
战后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除了技
术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外,还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推动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的金融服务功能得到不断强化。(一)美英两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经验
美、英两国金融体系皆以市场主导为特色,以资本市场为中心,企业融资方式主要是多元化的直接融资,并有一个良好的法律体系作保证。二战以来,美国以专门的融资机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和相应的担保机制为保障,直接融资与间接触资并举,政府、民间团体和企业自身有机结合,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以美国为例,二战后美国放宽风险资本的来源、鼓励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宽松的法律法规环境、建立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等,体现了美国政府在技术创新发展各个阶段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针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和纳斯达克市场等创新极大促进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1946年世界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d)在美国成立,1958年美国通过了《中小企业投资法》,从法律上确定了美国风险投资基金制度。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和税收政策方面的改革,极大促进了风险投资的发展。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还得益于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企业的迅速发展,有限合伙制借助良好的治理结构安排,有效地解决风险投资中信息不对称和风险不对称问题。目前,美国的风险投资已经形成了一个由风险资本家、风险投资家、各种中介机构组成的高效运作的市场。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的发现与筛选机制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可靠的动
力保障,造就出像微软、苹果、甲骨文、思科、雅虎等一批世界级的高新技术公司。而建立于1971年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nasdao),已经成为全球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一个典范。纳斯达克发展带动了风险资本的发展,与美国风险资本具有明显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征,它推动了美国中小企业的成长,为那些处于创业初期、无法到纽约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健全的金融机构是美国金融市场的一大特点。战后以来,美国放松金融管制,通过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现代金融机构,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外,包括养老金、保险基金、风险投资公司、产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者等大量出现。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针对中小型企业特点,美国1953年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为2000多万中小企业在企业初建、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提供金融、财政、技术和管理支持。同时建立全国性、区域性和社区性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融资提供担保。民间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州政府出资建立的专门金融机构以及大量的社区性融资与发展机构,都能为当地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二)德日两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经验
德国、日本形成了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通过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方式把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结合在一起。商业银行在技术创新的支持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为了弥补间接融资方式与技术创新的不适应性,一方面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设,为技术创新提供必要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大力
发展民间金融机构。
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为德日两国的中小型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日本为例,针对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政府专门设立了得到财政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工商组合中央金库、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以优惠条件向中小企业直接贷款。此外,政府还设立信用保证协会、中小企业信用公库、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公司以向中小企业从民间银行融资提供担保。上述政策性金融机构具有不同的分工,但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获得充足的金融支持。
总体而言,在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中,由于银行集中管理资金的运作模式难以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做出灵活的市场化选择,且银行谨慎经营的原则无法承受技术创新的高风险,从而使得处于发展初期的高新技术企业难以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结果导致了德日两国在信息技术革命中远落后于美国。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德国已经意识到金融体系落后对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严重制约,正在积极改变现有金融体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建立类似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产权交易体系。
总之,发达国家金融模式不同,但都能够根据技术创新的要求强化技术创新的支持功能,在发挥自身金融体系优势的同时,又通过相关政策措施弥补自身的劣势。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四、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对策
适当的金融制度安排是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要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国际竞争力,就应该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努力构建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
(一)优化外部环境
1.法律环境。为了推动技术创新的顺利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都特别注意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因而为了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顺利发展,有必要对现有的科技进步法进行发展完善,如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两个基本大法《科技进步法》和《转换法》中,增加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的内容,对政府和商业银行在高新技术领域的金融支持方面的法律定位进行重新界定等。同时,要对相关金融法律法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投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
2.社会服务基础环境。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为其提供信息、咨询与人才等服务。技术创新社会服务
基础环境就是指为保证技术创新活动各环节顺利进行,促成技术创新各相关主体之间合作,促进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社会服务环境,其内容包括信息集散子系统、咨询服务子系统、技术中介子系统、人才服务子系统、资金服务子系统、法律仲裁服务子系统、技术评估服务子系统等。
3.金融政策。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金融政策的配合与支持。根据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发展现状和国际经
验,我国可实施如下金融政策:(1)应逐步放开地方合作制中小金融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支持。(2)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和银行监管,提高政府监管效率,对技术创新项目形成约束机制,提高投资效率。(3)中央银行应该按照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原则,在确保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调整科技贷款的标准、利率浮动范围和管理模式,切实增强金融机构发放科技贷款的积极性。(4)国家政策性银行应当设立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贷款,实行最优惠的利率。也可以通过进口信贷和出口信贷等方式,支持高新技术的引进和高新技术企业开拓与占领国际市场。(二)健全金融市场
1.二板市场。也称创业板市场,通常被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新兴产业的摇篮”。二板市场对于技术创新发展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不仅可为达不到主板市场上市标准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的机会,而且还可为不同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不同的风险收益组合,化解证券市场的潜在风险,加快资本社会化的进程。但是,二板市场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二板市场的定位、内在结构以及交易机制问题。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正处在建设之中,尚有诸多不完善的方面。在方向定位上,建议将二板市场的服务对象设定为技术创新型企业,既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也包括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结构方面,分体结构较适合我国国情,不但有利于我国形成资本市场的层次结构和完整体系,而且也有利于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是一个较
好的发展方向。
2.企业债券市场。债券融资对于技术创新企业而言,不仅可以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和资本结构,获得财务杠杆利益,还可以督促企业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治理结构,加速与国际接轨。同时,发达的债券市场还可以为不能上市的中小企业和高新企业提供一条资本市场融资渠道,通过保证资金的到期偿还提高企业的再融资能力。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小、筹资少、品种单一,近年来在各种融资手段中呈下降趋势。针对技术创新企业的发展需要,应逐步放宽债券发行主体,打破地区界限,扩大发行范围,增加债券种类,实行利率市场化。债券发行应减少政府干预,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改革现有的企业债券监管模式,推行中小企业债券发行核准制,放宽中小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限制和上市交易限制,在有条件的地区开设柜台交易市场。总之,需要通过改革与创新,发展壮大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为技术创新型企业提供强大的支持。3.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是为科技项目、科技企业和成长性企业提供技术转让、产权交易和股权融资等服务的专业化非公开权益资本市场,并且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先导,优化资源配置,其交易客体又具有智力资本的特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1)创业者的资本市场。即为科技型企业、成长型企业以及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融资市场,并为创业投资基金提供私募场所,促进技术与资本的高效融合。(2)风险资本的退出市场。虽然二板市场在我国已成功推出,但由于市场规模的限制,每
年能够上市的企业也极为有限,更多的中小科技企业需要通过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来实现风险资本的退出与流动。因此,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是我国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3)对二板市场的服务功能。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作为创业资本市场的基础部分,可以为国内二板市场以及境外创业板市场输送经过市场净化和检验的优质上市公司资源,促进二板市场的良性发展。(三)完善金融组织
1.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是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重要载体。从总体上看,我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有限,资本结构单一,资金缺口很大,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需要。目前,保险、养老等各种基金尚未开展风险投资,也缺少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渠道和运作保障机制。所以,应尽快解决风险投资的运作、退出与法律保障等机制。逐步形成以民间投资为主体的风险投资运行体系,以动员更多资金尤其是民间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实现风险资本来源多元化。风险投资公司可以通过公开上市、定向募集、发行债券、吸收外资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应允许、鼓励工商企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参股风险投资公司,以壮大风险资本规模。
2.科技发展银行。由于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溢出效应与外部性,国家应该对有关技术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支持提供一定的政策性支持安排。其中,组建以财政投资为主的股份制国家科技发展银行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国家科技发展银行的主要业务品种为贴息贷
款,贴息部分来自于政府财政支持,或者由国家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科技发展银行除了主要对技术创新型企业提供科技贷款外,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开展技术创新成果的吸纳与转化、技术转移中介、技术信托投资、技术贸易等相关业务。特别是目前很多企业资金缺乏。无力购买技术创新成果,科技发展银行则可以通过贷款方式。或者与企业组建技术与资金合股形式的公司,联合开发产品,以达到技术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目的。
3.技术创新产业投资基金。技术创新产业投资基金是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规范的投资基金运作形式发行基金券,将投资者的不等额出资汇集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投资管理机构直接投资于特定产业的未来上市企业,并通过资本经营和提供增值服务对融资企业加以培育和辅导,使之相对成熟和强壮,以实现资产增值、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金融投资形式。产业投资基金能够较好地满足技术创新型企业在资本支持和经营管理服务上的双重需求。是支持我国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我国产业领域的科技含量,实现经济集约化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第二篇: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研究
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研究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复杂、系统性的活动,需要良好的创业环境来营造,这与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凉州是灿烂的良渚文化发源之地,有着深厚悠远的文化渊源与底蕴,又是中外闻名的商埠和历史悠久的对外贸易口岸,创造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杭商”文化。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市从营造环境着手,大力扶持知识分子、文化人、大学生创业,通过实施大学生(留学人员)创业行动计划,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加大创业扶持资助,创办大学生创业园,建立大学生创业导师制等系列工程,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截至目前,凉州已建立9家大学生创业园和1784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带动就业7200余人,其中7家企业年营业额达500万元以上,4家企业年营业额达1000万元以上,受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推动,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和高校毕业生大幅增加两大严峻挑战的背景下,2009年凉州接收大学生人数仍达到了60033名,努力走出一条以实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新路子。
一、后危机时期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创业是发现机会、获取资源创造某种有价值的新事物的过程,积极、活跃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利于促进社会创新和有效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在繁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就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之一。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就曾指出,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后危机时期转变全省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出路,也是培养造就新一代“浙商”的重要条件,对全省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意义重大。
(一)区域经济活力源于蓬勃的创业活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区域经济格局和个性化的形成。区域创新创业,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又是区域差异存在极为重要的因素。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就是丰富区域创新资源、完善区域创业体系、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最重要保障。凉州作为长三角特大城市,在地方经济连续二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之后,正进入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加强人才的聚集和支撑。在杭40万大学生就是我市宝贵的人才资源和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充分激发大学生人才的创业潜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培养出更多马云式的知识分子、文化人企业家,是凉州新一轮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凉州未来发展的希望。
(二)以创业带动就业具有倍增效应
创业是就业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最活跃、最根本、最有效的就业方式,既解决了创业者的就业问题,还创造了就业岗位。创业型就业的最大特点,就是突破了传统的“一人一岗”的就业模式,形成“一人带动一群岗位”的就业模式。国际上有研究表明,每增加1个机会型创业者,当年带动的就业人数平均为2.77人,未来5年带动的就业人数为5.99人。当前我市正处于以现代服务业为先导的后工业化时期,传统大工业的就业能力呈下降趋势,“高增长低就业”开始显现,只靠输血的就业扶持政策难以缓解就业压力,只有依靠发展创业型经济,打造自主创业的造血机制才是破除就业瓶颈的根本解决之道。因此创业型经济不但能够破解转型期反周期的难题,也对促进产业升级,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区域竞争力,增加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新经济增长催生创业型大学建设
20世纪后期开始,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进步引发了具有“破坏性创新”性质的技术革命,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挑战,使得一批昔日的“恐龙企业”步履维艰。与此同时,技术突变和社会发展催生了一批具有创业精神的时代宠儿,它们从零开始拔地而起,依靠新的管理思想和商业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培养、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美国斯坦福等大学,一直鼓励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硅谷大约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创业者来自斯坦福大学。当代青年学生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成才发展和建功立业。而我们反思,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办学方式与社会需要脱节有关。通过推动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为抓手,进一步深化高校改革的推动,促进地方高校按社会需求办学,科学调整学科专业,加强产学研结合,增加实习环节,培养实用型人才,建设创业型大学。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对激活经济、扩大就业、锻造人才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环境,理当作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战略举措,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行动。
二、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典型案例
(一)相关理论基础
从理论上看,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主要基于创业支持环境相关理论。所谓创业支持环境,是指创业者在进行创业活动和实现其创业理想过程中所能够利用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国外关于创业支持环境构成的研究成果中,最具影响的有两个:一个是由Gnyawali和Fogel提出的5维度模型(见图1),他们认为创业环境应该是创业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组合,包含5个维度,即政府政策和工作程序、社会经济条件、创业和管理技能、对创业的资金支持以及对创业的非资金支持。
另外一个是由GEM提出的模型(见图2),它将创业支持环境分为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实体基础设施的可得性、文化及社会规范等9个方面。
事实上,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很大程度上受组织环境的影响。在创业活动的研究中,必然要考虑外部资源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创业过程。正如国内学者李殿伟博士指出,良好的创业环境是一个包括创业文化、创业政策及法律体系、风险资本、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市场服务体系、资源要素市场及社会资本与关系网络等子系统构成的开放式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受到由宏观经济、创业资源与技术变革等要素构成的创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二)发达地区典型案例。实践证明,良好的区域大学生创业环境可以有效地整合区域经济、政治资源,从而提高区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外一些经济活跃区域正在积极探寻构建以产学研一体化、政府部门工作职能转换、创业文化形成、创业激励机制建设、金融机构建设、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区域内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一体的区域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可资借鉴。
1.美国硅谷
硅谷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全球大学生创业的引领和典范。这里高校师生每天都在冒着技术创新的风险,创生着新的公司,其中不乏有的发展成为行业巨头。持续不断的创业活动分布于技术创新的整个链条,演化出独具特色的区域大学生创业体系。充满创业精神的大学生群体。硅谷的发展开始于大学高科技园—斯坦福研究院与斯坦福工业园,并建立在大量高科技人才创业的基础上。高科技人才主要来源于该地区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风险资本的资助下,极具创业精神的高校师生走出校园创立了大量高科技公司,这些公司不断地创生、发展,成就了今天的硅谷。孕育创业知识的高等院校。高校是大学生创业体系中最重要的知识生产部门,是科研成果的主要来源,也是培养创业人才的主要机构。高校的作用尤其突出地体现为产生创业的设想,培养有创业精神的人才,并促进这两者的结合。硅谷的高校更多地关注应用性的研究,而应用性研究的高校易产生强的创新商业化动机,这是推进硅谷创业体系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永不言败的创业文化。区域创业体系的演化过程中,不仅要有一种善于创业、勇于创业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有一种不怕失败,以及不歧视失败的创业文化。这种文化的精髓在于,成功与失败的创新同样受到尊重。因此,硅谷涌动着的是一种加州风格的勇于创业、敢于承担风险的企业家精神。庞大活跃的风险资本。硅谷是世界上风险投资规模最大、风险投资最为活跃的地区。风险资本促进了企业的创生与初期的发展,苹果、英特尔、太阳、思科等一批著名电子企业都得益于私人风险投资。正是因为风险资本的大量聚集,帮助大学生初创企业渡过成长初期及创新商业化过程中最难以克服的资金障碍,才使得该小企业的创生比世界上其他地区容易。
2.英国利兹
利兹是凉州最早的一批国际友好城市之一,与我市有着经济、文化领域广泛的合作交往。而在大学生创业方面,这座秉承着“住在利兹、爱在利兹、创业在利兹”城市精神的英伦古城,也有着许多可供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政策引导。当地政府制定规划,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创业项目、发起创业运动、支持课程开发等鼓励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同时,鼓励企业为大学提供实习岗位,安置实习生,捐赠奖学金,参与校园孵化项目。基金支持。通过设立、推广高等教育创新基金、科学创业挑战基金、王子基金、新创业奖学金、教与学优异中心基金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上的保证。以项目促进创业文化普及。当地政府通过一系列大学生创业项目促使创业文化的形成。如高等教育创业计划、创业远见项目等。机构组织形成网络。地方智库和非政府组织也非常关注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他们与高校通力合作培养未来企业家。如高等教育政策协会开展大学生创业情况调研,发布咨询报告,探究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等问题。
3.印度班加罗尔
被喻为印度硅谷的班加罗尔,是印度著名的高科技城。自1991年建立了印度第一个软件技术园区以来,班加罗尔已成功创立和发展了400多家海内外著名信息技术业公司,被称作印度的软件之都、全球的十大硅谷之一和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班加罗尔迅速崛起的原因主要有:成功的产学研合作交流模式。班加罗尔地区云集了包括印度科学研究所、班加罗尔大学、农业科学大学、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国家高级研究学院、印度信息技术学院等各种工程学院125所,在数量上居印度首位。这些学院每年可产出万名高级电脑工程师,成为班加罗尔最珍贵的资产。班加罗尔十分注重鼓励和支持他们到该科技园中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另一方面,印度的高校一般都设有董事会,董事会里有很多大公司的成员反映企业要求,教师队伍中也有不少来自第一线的专家,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和创业实践联系十分密切。这种双向互动的模式,不仅催化了大批高科技人才的成功创业,也逐步形成了班加罗尔科技园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良性循环机制。良好的区域创业环境建设。软环境方面,印度政府十分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特别是把软件产业创业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对软件企业创业提供种种优惠政策。在硬件建设上,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数据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如中央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卫星高速数据通信系统等,从而在软件园区内为软件研制人员创业发展提供可与任何发达国家相比的一流环境。
三、我市构建区域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的探索实践 目前凉州有各类高等院校38所,近40万在校大学生,每年有5万多名高校毕业生在凉州创业就业。为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在杭创业,我市把大学生创业作为一项政府、社会、学校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来抓。2008年以来,我市以“实训促创业,创业带就业”为核心,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为基础,以健全投融资体系为引擎,以构建服务平台和创业基地为依托,以弘扬创业文化为激励,政府主导、学生主体、各方支持,营造出了区域环境与人才创业相辅相成、生生不息的网络循环。
(一)创业融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引擎资源
资本是新创企业不可或缺的资源和保证。实践表明,创业投资是帮助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方式,也是发展和培育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企业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我市积极构建适合创业企业成长规律的多层次创业资本市场体系,不断进行资本创新,通过政府的资助以及引导设立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债权基金、网络联保贷款、担保基金、创投引导基金等,引导科技银行和社会创投机构满足大学生企业在种子阶段、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扩张阶段对资本的不同需求,建立起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投融资体系。
1.实行政府资助。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资金,对于优秀的创业项目,政府提供2-20万元的无偿资助和最高2万元的贷款贴息政策。2008年以来,全市已经有348家大学生创业企业获得1778万元的政府资助。困难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的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以申请最高额度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其中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研发项目或文化创意项目的,最高额度为20万元;对按期还本付息的,政府给与全额贴息。给予一次性1000元的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社会保险费补贴;企业参加各类会展,提供50%的展位费补贴,可连续补3年。
2.撬动社会融资。政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融资支持,为大学生创业项目争取风险投资,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向风险投资商推荐项目。(1)政府提供一定额度的创业配套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大学生创业企业。如我市市本级目标五年设立1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按照项目选择市场化、资金使用公共化、提供服务专业化的原则运作,采取阶段参股和跟进投资的投资方式,引导和鼓励海内外创投机构,投资凉州市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领域。创投引导基金已与深圳创投公司、浙江赛伯乐公司、太平洋联合资本集团签署参股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市级引导基金出资7000万元,吸引社会投资资金2.3亿元。对凉州畅翔科技集团、浙江太子龙文化传媒公司、浙江联众休闲度假公司进行跟进投资,分别吸引清科集团和鼎辉投资3000万美元、软银赛福亚洲投资基金8000万元和创业乾坤投资公司1500万元投资。此外,采用集合信托债权股权基金的形式,创新性地以信托贷款的方式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融资。以“宝石流霞”项目为例,政府的1000万元扶持资金,撬动了5000万元的社会资金,一次性扶持29家科技企业,充分实现用最少的资本让技术成果快速变成第一生产力。“宝石流霞”入选企业在获得信托贷款后,总体经营状况良好,其中29家入选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值74.02%,净利率增长率平均值96.27%,总资产增长率平均值87.95%。(2)政府牵头成立科技银行,通过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三者的互动,有效降低了贷款门槛。借鉴硅谷银行经验,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成立凉州科技银行(凉州银行科技支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创新探索。凉州科技银行内部实行单独核算,单独审贷;允许通过担保公司获得贷款企业的期权并和银行分享;政府给银行贷款贴息,并为担保公司提供担保风险补偿和担保费率补贴,大学生创业企业不仅可以贷到款,而且获得基准利率和1%担保费优惠贷款。(3)政府提供创业资金融资担保和保险,鼓励金融机构向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放贷。如凉州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是凉州市科技局下属国有政策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达1亿元,针对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特点,凉州高科技担保公司创新推出了“天使担保”、“担保期权”、“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订单/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政策性拨款预担保”五大担保特色产品,针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现实困难提供了一揽子的融资方案。(4)成立创投服务中心。为完善创业投资环境,促进资本和项目对接,挂牌成立创业投资服务中心,吸引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担保公司、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39家机构入驻办公。迄今,市创投服务中心共举办49场(次)创业投资项目发布会,发布创业融资项目113个,融资总需求达7亿元,为45家创业企业吸引了14501万元的投融资金额。其中,已成功为凉州远传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创业企业引入总额为6341万元的风险投资;有39家中小企业获得银行、担保公司的支持,融资金额8160万元。
3.鼓励高校投入。鼓励高校利用学校资源,设立创业基金,完善软硬件设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原始资金及基础支持。如凉州师范大学将新增投入近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筹建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设立大学生学生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分阶段建设学生创业园区,每年重点扶持50个创业创新项目和团队等。凉州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100万元的护犊资金,专项用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资助扶持等。
(二)创业服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催化剂
多层次、全方位、网络化的创业服务能够极大地降低企业创立和成长的成本,使创业者能够发现、识别直至开发创业机会,是促使大学生成功迈出创业“第一步”的重要催化剂。
1.政策服务。(1)税费减免政策。大学生在创办企业过程中涉及的注册费用、验资费用、银行开户费用等手续费用全免,而且允许工商注册资本“零首付”,两年内到位。大学生新办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自获利起免征第一年和第二年企业所得税;大学生创办小型微利企业,符合条件的,企业所得税减按20%的税率征收;大学生创办的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征收;大学生自主创业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月销售额(营业额)在5000元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等。(2)场地补贴、住房优惠和落户政策。凡是进入大学生创业园创办企业的,创业园内提供2年期的50平方米免房租办公用房,大学生创业者可以拎包入驻。对创业园外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还提供两年内100平方米的房租支持。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对大学生在市、区共建的创业园区内创办企业的,给与一定的房租补贴。创业大学生还可申请入住创业人才(大学毕业生)公寓等经济租赁住房;符合条件的网上创业者可定向租住经济租赁房、大学生公寓和人才公寓;具有博士学位的创业大学生,可申请购买引进人才专项住房。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等人才,市里每年提供500套专项用房。高校毕业生在杭自主创办企业且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导向要求的,可以办理落户手续。
2.机制服务。(1)建立大学生创业工作例会制度。为全面掌握凉州市大学生创业基本情况,了解掌握并及时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2009年9月份开始,我市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工作月度协调例会制度。例会实行三级预协调机制,即大学生创业企业反映的问题,先按属地原则,由所在区(开发区)政府(管委会)进行协调解决,对涉及市级职能范围,区级协调未能解决的事项,由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协调小组召集相关区政府、管委会及市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协调,仍未能协调解决的,由协调小组办公室进行汇总筛选,提交市政府工作例会进行协调。至今,市政府已召开大学生创业例会等各类专题会议20余次,为大学生创业企业协调解决具体问题近百个,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带动了面上工作的整体推进。(2)建立大学生创业资助项目三级指导服务制度。各区对申请的创业资助项目进行辅导和检查;市相关部门进行会审后进行实地抽查;并邀请专家对创业项目进行认真的审核和把关,确保各项资助基金真正落实到位。(3)建立大学生创业工作分析制度。各大学生创业园每月定期向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协调办公室上报大学生创业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提出对策建议。(4)建立大学生创业企业联系制度。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与大学生创业企业建立直接联系,通过面对面了解沟通,使创业大学生感受政府关怀,增强创业信心。
3.过程服务。(1)实施大学生创业实训。实训是人才创业的前奏和预演,是一项重要的人才引领工程。我市坚持“订单实训、持证上岗、政府资助、促进创业”的原则,实施“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截至2010年5月,我市已面向十万大学生发放教育培训券,定点培训机构共108家,定点培训项目达1118个;举办服务外包、文创产业、信息化等各类人才实训班2447期,企业实训基地已增加到402家,实训学员达96672名。(2)组织大学生创业大赛。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使其成为发掘培育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平台,2009年,我市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赛伯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赛事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57所国内知名高校的811个参赛团队报名参赛。通过本次大赛,有24个参赛项目在杭落地转化,创办创业企业27家,带动大学生就业200余名,另有8个项目有意向在杭落地转化。通过大赛,展示了凉州的创业就业环境,引导和集聚了一批大学生在杭创业。(3)帮助大学生创业企业产品拓展市场。西博会及政府各个“口子”举办的展销会,为大学生创业企业免费提供摊位。政府采购对大学生创业企业做到同等优先,并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允许适当放宽准入资质。
4.智力服务。(1)实行大学生“创业导师”制。通过建立创业导师制度,一大批热心于大学生创业事业,具有丰富创业教育经验和创业实践经验的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加入到创业导师队伍。创业导师通过与创业大学生结对帮教,采取单个指导、会诊指导、授课指导、陪伴指导等形式帮助大学生创业实践,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业意识,帮助大学生企业创新商业模式,走出创业成功之路。目前凉州市聘请的大学生创业导师已超过300余名。如浙江绿盛集团董事长林东,作为一名成功创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自从担任创业导师以来,已成功帮助大学生创业徒弟创办了7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总投资达1300万元。其中,仅猎户欢乐餐厅一个项目就吸收就业123人。同时,在全市建立了28个科技孵化器创业导师点,建设“创业联络员+创业辅导员+创业导师”队伍,已经累计聘请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导师2批33人,创业导师以“一对一”或“一对二”形式结对辅导创业企业383家次,其中大学生创业者230人次。(2)成立大学生创业联盟。凉州大学生创业联盟,是全国第一家社团登记的大学生创业组织。联盟成立后,通过开展邀请国内外成功创业、知名人士做专场报告和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发掘、表彰、推荐、宣传优秀创业大学生典型;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加强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工商企业、孵化基地、金融投资等的沟通联系和对接合作;开展创业大学生沙龙、聚会、青年交友联谊、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发挥着创业大学生与政府之间、创业组织之间、大学生创业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整合各方创业资源,增强大学生创业的组织、集聚程度,已成为大学生初创企业的“孵化器”,培养凉州青年企业家的新“摇篮”。
(三)创业集群——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孵化器”
实践表明,创业园与孵化器由于具备创业的良好物理空间和服务体系,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沃土。近年来,我市加强以大学生创业园和科技创业孵化器为主要形式的创业集群建设,强化集群对创业企业的辐射效应,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发展的整体效能,通过集群效应集聚社会资本,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1.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目前,我市在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浙江大学科技园、浙江省大学科技园以及有条件的区、县(市)已先后成立了9个大学生创业园和8个留学生创业园,对进园大学生创业企业享受科技孵化器政策,引导创投机构加大对优势项目的风险投资和融资。如浙大科技园,通过与高校联手合作开展创业教育,创办大学生创业社团,举办研究生创业素质拓展班,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公司注册、人事代理、投融资、中介、项目申报等系列服务,出台一系列针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房租优惠、物业服务等优惠措施,从大学生创业教育、自主创业两个层面进行扶持、提供帮助和服务,目前已吸引76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入驻,带动大学毕业生就业952人,成为全国开展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大学科技园典型和大学生创业的集聚良港。如高新区创办的大学生创业园,包括3.1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与1.17万平方米的甲级标准写字楼,可无偿或低价提供给大学生创业企业使用。下沙高教园区已创建14个特色产业园,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入园大学生创业企业达149家。此外,我市积极启动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园,为海归人才入园创办企业提供场地、税收、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各项优惠政策,打造凉州市乃至浙江省的海归人才创业政策“洼地”,搭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的良好平台。
2.加快孵化器建设。近年来,针对我市民间资金充裕、个私经济活跃的特点,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建设,促进孵化器提高运行质量和扩大规模,搭建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孵化服务平台。如我市目前最大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器——赛博创业工场,就是一家民办公助,以民为主的创业孵化器。赛博工场秉承“创业园+孵化器+产业园”的运行模式,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导师+天使投资+服务平台”一条龙服务,实行两年免房租,兑现大学生创业、瞪羚计划、科技孵化器等各种政策,配备创业导师,引入种子、天使、担保、风投等各种基金,为创业大学生解决场地、资金、人才、服务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已吸引了730家创业型小企业落户,其中大学生创业企业近620家。
(四)创业教育——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智力源泉
现代高校肩负的一个特殊使命就是转移知识,即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社会服务实现知识向业界、向社会的转移。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已经成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市高校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坚持按社会需求办学,引进KAB(即Know About Business 了解企业)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学分制试点,实行学历证、技能证“双证制”,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初步建立起了健全实用的地方性高校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1.创业教育嵌入日常教学。将创业课程纳入正常的学分体系。创业意识培养方面的课程以必修课形式开设为主,而后续的创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则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把专业知识、技能和创业项目有效的结合起来。目前各市属高校均开设了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课程。凉州师范大学开设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开设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管理学》等,上述课程均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并确定相应学分。此外,我市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创业师资。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于2008年3月开展了首期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共培训师资20余人。2009年,我市举办了首批市属高校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来自五所市属高校的25名教师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为市属高校准备了一批可以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合格师资。
2.理论与实践双重锤炼。创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创业教育最终应落实在创业实践上。学生在学习完理论课程后,就被分成若干小组,体验企业的创办、拓展、管理全过程。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学生开辟创业园进行“全真环境下的创业教育”,至今已有五批次88个学生创业项目使454位同学得到了创业实践;浙江大学设立了“创业管理精英班”,从本科学生、MBA、硕士研究生三个不同层次中选拔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精英人才开展创业技能的培养和实训。
3.科技创业素质拓展。浓郁的学术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是孵化科技成果的温床。在杭高校通过广泛开展“挑战杯”科技竞赛、科技节、科研立项、学术大讲堂、科普周末、科技创新论坛等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大学生通过身边的科技成果迈出创业第一步,既实现了学校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又极大提升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和实际创业能力。如凉州师范大学推出的“嵌入式多投影图像融合显示平台”、“本草粥品”、“浙江格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原色母婴护理公司”和“创意吧——手工DIY制作”等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充分反映了市属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强大实力。
(五)创业文化——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精神动力
积极的创业文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崇尚合作,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最深层的动力。近几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创业文化建设,努力改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环境,坚持“非禁即入”,鼓励民营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发展;构建创业实践激励保障机制,降低预创业者的失败恐惧感;传播创业信息,树立创业典型,弘扬创业文化,在社会上营造尊重创新创业人才、崇尚创新创业精神、宽容创业失败的良好风气。今日的凉州既有“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新时代人文精神,又有“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宽容失败”的创业创新文化,以马云、林东、金津为代表一批知识分子、文化人和大学生创业成功典范,彰显着新时代“杭商”文化的动人魅力。
四、深化我市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凉州市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探索实践,使大学生创业迅速呈现蓬勃之势,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经验和模式。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顺应大学生创业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发展需求,深化完善针对性强、结构健全、特色鲜明、高效运作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不断健全长效机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助推大学生创业成功。
(一)政府应着力构筑创新创业平台
一是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需要各个部分合理组合、优化配置,以达到整合系统功能的目标。首先是统一创业政策体系,将原有各部门分散出台的有关大学生创业组织、场地、资金、税费、信息等政策进行梳理整合,制定出统一、权威的指导、扶持、优惠、激励的政策和法规,做到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如目前全市多个部门,如科技、信息、外经贸等都有各自的针对创业项目的资金补助,这些补助各自分散,难以形成合力,能否进一步统筹整合,系统资助,发挥更大效力。其次是提供“一站式”服务,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办理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涉及工商、国税、地税、公安、银行、财政、教育、劳动保障、街道办事处等相关手续,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搭建绿色通道。二是便捷的中介服务平台。可考虑由政府拨出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中介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中介服务。由初创企业直接提出设立补助基金申请,政府直接拨付给相应的中介服务机构。政府也可利用这一基金,委托中介服务机构为新创办的中小企业提供免费财务顾问、管理顾问,举办公益性的创业技能培训等,为人才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及互动提供媒介管道和资源。三是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起创业项目库、人才库、导师库、产品库、政策法规库、技术专利库、产权交易库,形成系统性的电子信息服务平台和综合性的“创业服务网”,为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一个高效、完善的信息通道,使不同创业者、创业企业之间能有效交流,形成智力集聚效应。
(二)高校应着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一是建立创业教育区域共建共享体系。首先是创业教育课程共建共享。到目前为止,创业教育在国内开展的时间尚不足短短十年,从211大学到普通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大量专业的创业教育资源。为此,可考虑发挥我市现有高教园集中的优势,允许和鼓励高校学生跨校、跨专业选修或旁听创业教育课程。同时,允许和鼓励创业教师跨校、跨专业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形成“本-本”、“本-职”或“职-职”之间创业教育资源自由流动和共享。其次是本土创业教材的共建共享。目前我市高校选用的大多是国际劳工组织的KAB、SYB和模拟公司创业实训的项目教材。虽然这几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和编译质量比较高,但其终究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发展基础之上,与我国本土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存在诸多差异。可鼓励各高校从自身创业教育的实际出发,集中创业教育优势资源,以提供大学生学习借鉴的鲜活创业案例和经验为主,联手编撰符合国情、市情的创业案例教材,供全市高校创业教育选用,夯实大学生创业教育基石。二是组建创业中心,整合资源统一运作。创业教育的支持有赖于多方面资源的调动和整合,因此,美国高校一般都会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运作大学生创业,以百森商学院、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高校已经建立了50多个创业中心。创业中心的主要功能有制订创业教育课程计划、创业教育实践计划、创业教育研究计划,开展多样的创业教育辅助活动和筹集资金等,使支持创业的各项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与利用。我市高校可借鉴美国经验,依托校团委或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的创业扶持机构负责大学生创业的各方事宜,一方面在校园内搭建创业教育平台,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创业中心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三是依托大学科技园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即大学科技园增加服务学生企业的功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平台、扶助政策、创业服务和创业环境。鼓励完成注册的学生企业进入园区运行,园区为大学生企业提供功能完备的共享型创业服务空间,如公共办公场所、会议室、办公设备和硬件设施等,并根据大学生创业者的需求提供综合行政、人事和财务代理等服务。积极帮助学生企业寻求社会资金支持,协助学生企业发现市场机会,推销企业产品,为入住的创业企业免费提供专业的创业培训、创业辅导、创业咨询服务,采取一系列措施协助创业企业规避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社会应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推进创业基地、科技孵化器等创业集群建设。创业信息、知识和社会资本的获得通常是创业者的弱项,但同时也是创业成败的关键。集群系统在知识溢出、信息扩散和网络关系等方面具有正的外部性,对于创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将创业企业纳入集群系统可以帮助创业者及创业企业利用知识溢出获取创新技术和产品的信息,通过网络学习积累创业及管理经验,通过网络交流积累社会资本。因此,应发动全社会加强以创业园区、基地和科技创业孵化器为主要形式的创业集群建设,通过集群效应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而对于那些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了完备服务、予以了费用减免的创业园区、基地或孵化器,政府应加大资助力度,以利于他们持续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工作发挥作用。二是建立多层次的创业援助体系。首先是融资模式创新。借鉴我市小额担保贷款“银政”合作的成功经验,推出“银校”、“银企”合作,即由校方或具备一定资质的大企业向银行推荐综合条件优秀的创业大学生,并承担一定的担保责任,银行则负责向创业者提供融资资助,并尽可能简化办理手续,为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开辟新的绿色通道。其次是破产制度创新,放宽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破产条件限制,减少他们重新创业的制度障碍。再次是保险险种创新,鼓励保险公司开发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特殊险种,从财务、人身等方面降低化解创业风险。最后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在创业大学生群体中试行失业保险金制度,采取财政拨款和大学生在校期间缴纳失业保障金,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的方式,将大学生创业者纳入失业保障管理体系,保障创业失败者的基本生活。三是努力转变社会观念,创造良好创业环境。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典型成功案例向社会广泛宣传,为创业学生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把建设创新创业文化摆在重要位置,在社会上营造尊重创新创业人才、崇尚创业精神、支持创新产品、宽容创业创新失败的风气,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创新创业成为社会习惯和常态。
第三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项目代码 : CG0214
完成单位 : 中科院评估中心北京持国技术评估事务所
研究人员 : 连燕华
获奖情况 :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创新活动日趋活跃,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成为各国和企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速建立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技术创新的资源,对于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十分必要。
1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技术创新活动是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和管理实践的三重属性,主要由两大类活动构成,一是管理性活动,包括决策、资源配置、管理与制度建设等活动;二是实体性活动,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活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是由这些活动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体,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构成现实的技术创新活动。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企业中与技术创新活动及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相关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作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活动的整合体,必须具有系统性的特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由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要素的性质或行为都将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和行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统的每一要素都起作用,如果系统的某一要素有缺陷,失去了与它要素恰当地相互作用的能力,不能完成它特定的功能,就会影响整个系统。这就启示我们在进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时,不能仅仅注重某项要素的建设,而忽略其它要素,仅仅变革一个要素有时会产生始料不及的后果,要把各要素建设看作是一个整体而等同对待,共同发展。
其次,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有开放性特征。按照创新体系研究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宏观层面上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观层面上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和微观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其中,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这一大系统的子系统,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占有核心地位。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创新体系其他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开系统。微观层面的各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相互之间也进行着密切的联系与影响,相互之间进行着资源的交换与共享,进行着技术创新的广泛的合作。
另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还具有动态调整的特性,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向动态平衡。自组织理论揭示出,开放的系统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充分的物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获得了足够的负熵,使系统向远离平衡的非平衡态发展,然后通过系统之间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促使系统向熵减方向即有序方向演化,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这样一种开系统,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着物资、能
量和信息的交换,从中获取资金、人才、信息等负熵流,从平衡状态到非平衡状态再到新的平衡状态,不断进行着动态的调整。
2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与有效性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将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好坏的直观表现。有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很完善,但是技术创新能力却很弱,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没有激活,运作效率不高;有的企业暂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缺乏持续创新能力,说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完善。图1直观地表示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度对应于I区时,说明由于企业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没有有效的建立起来,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这是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情况,因此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就成为我国企业刻不容缓的任务。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度对应于II区时,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没有能够通过建立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出来,虽然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是创新体系没有被激活,体系运作效率低下。这类企业在我国较为普遍,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就属于这种类型。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程度对应于III区时,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是一种暂时现象或者是一种虚假现象,这一类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是来源于自身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而可能来自其他的竞争手段,甚至不正当竞争手段。一般而言,II区的情形出现很少,因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舞台,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保障,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要有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不现实的。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度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状况落在IV区时,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度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都比较强,这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高效运作充分发挥出来了。这类企业不仅能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而且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类企业在我国已经发挥同行业“领导者”的作用,如现在国家进行的创新试点的部分企业,这是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3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建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国家经贸委、科技部等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经贸委提出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并印发了《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和《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在1999年初召开的全国企业技术创新大会上,国家经贸委提出了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步伐的意见,要求在2000年底以前,所有国家重点工业企业都要建立技术中心。国家经贸委会同财政、税务、海关在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中陆续认定了近
30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各个省市也开展了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扶持工作,共认定了1000多家省市级的企业技术中心。
虽然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很不健全 ,运转效率较低,产生企业的观念与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技术人才缺乏、科技投入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没有发挥技术创新体系应有的作用,导致创新效率低下,水平不高;二是企业虽然建立了技术创新体系,但仅仅是一空壳,没有把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有效激活,致使技术创新体系整体运作效率低下。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我国企业一定要建立健全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合理组织设置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使技术创新体系能够合理高效的运作。
4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的舞台,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与配套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作为一有效运行的有机体,它首先应该有能完成不同功能的单元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结合而成的一组织系统,是该体系有效运行的“硬件结构”;其次它应该有规定与制约该体系合理配置与有效运作的规则系统;体系的有效运行还要有资源配置系统为之提供能源,是体系运行的“血液”;最后还应该有管理体系运行的决策系统作为体系运行的“大脑”。如同人类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由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心脏等不同组织相互联系共同构成血液循环系统的组织系统,组织系统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与规定下在人体内合理分布,资源配置系统提供在血管与心脏中流动的血液,人的大脑作为决策系统负责循环系统的构建、血液在人体内合理的配置与运行等因素,其中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系统的电泵处于核心地位。同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有机体也应该具有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这四个基本的要素。
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RORD四要素中,组织体系是“硬基础”,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决策系统构成技术创新的“软环境”,它们共同构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系统。组织体系规整了企业技术创新实体性活动与管理性活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为技术创新构筑了坚实的平台;规则系统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制度与文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向正确方向良好运行;资源配置系统负责技术创新资源如资金、人才与信息等要素的筹集与配置,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源与新鲜血液;决策系统关系着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与实施,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灵魂。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是由技术创新相关活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中发挥着“粘合剂”、“结构组合器”与“功能发挥器”的作用:
1)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粘合剂”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包容了所有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要素,并按照一定规则合理的组织与运行。依据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系统性的要求,把所有相关要素统统包容进来,并使每一要素都发挥应有的作用,每样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把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发挥着“粘合剂”的作用。
2)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结构组合器”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各要素不是杂乱分布的,而是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的有机结构体。不管是宏观层面上的国家创新体系,还是微观层面上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都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需要把要完成的任务分解成各项具体的工作;二是要保证这些分散的工作可以结合成整体的工作。通过分解与合成,使创新体系成为一分工协作的系统。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技术创新各要素的“结构组合器”。
3)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功能发挥器”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有机系统,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企业进行持续技术创新,使企业转型为技术创新型企业。为了达到此目的,需要体系内部各要素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与完善,把内部各要素的功能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并通过有效的组织,形成比单部分能力之和大的多的整体能力,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有“放大器”的作用,把体系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系统综合反映,它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如果把企业技术创新看作是一阶段性的线性模型的话,则技术创新能力在各个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仅仅是创新能力的侧重点不同,如图3所示: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平台,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与培育的沃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目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源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反映。根据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可以将技术创新能力简单的划分为:技术创新的组织能力、技术创新的规则能力、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技术创新的决策能力。其中,每一种技术创新能力都是根植在相应的创新体系要素上的,离开了创新体系要素支撑,技术创新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会持续的。
其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作过程中的外在表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体现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好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很强,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合理有效,技术创新能力弱,则表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肯定有问题,因此,很多企业和国家机构都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来检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好坏。
最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要协调发展。在绪论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我国现有企业有技术创新能力滞后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有问题,整个创新体系的效率还没有充分激活,导致了创新能力与创新体系没有达到协调发展。这也反映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误区:偏重创新体系的实体建设,以为建立了企业研发机构就形成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R&D投入就会有高的产出,而最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依然极其低下,逐渐的企业就对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失去了兴趣,而重新回到“经营型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来,对“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道路远而避之。从中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好坏、建设的完善与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小、对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实行“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道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要注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与提高,这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目的之所在,也是决定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
总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根本,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之目的,两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因果相关的联系体。如同处于社会组织中的人一样,创新体系在此对应着个体的人,创新能力则对应着人的生存能力。人是由不同结构与功能的组织所构成的,各种人体组织都相互作用又自成体系,共同构成了人体结构,并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适应生活的能力。如果人的某一组织或子系统出了毛病,或不健全,则肯定会产生某种功能上的障碍,导致人生活能力的下降,甚至会威胁到人的生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就是构建与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保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
6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原则与思路
企业在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时应该遵循如下原则:要有利于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行;要有利于形成核心技术能力,企业生存与发展最关键的技术必须自己掌握,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开展相关的研究,以积累知识和技能;要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研发成本,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多的知识和技术;要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吸引外部资源向企业流动;要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去构建创新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时要注重整体性与有效性,从技术创新体系结构功能的完善与体系各要素的有效配合与激活两个方面着手。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包括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决策系统四个基本要素,因此在构建创新体系时要四个要素同时进行,不能顾此失彼,只抓一头。在进行组织系统建设时,要注重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建设,因为企业研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大中型企业要建立技术中心,进行超前的技术开发,为企业在市场上具有持续竞争力作基础。在进行规则系统建设时,要从企业自身能力出发,选择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规范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要注重对企业技术创新人员的激励,要把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一方面要完善资源的筹集渠道,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企业要定期对技术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价,促使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创新决策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要具有风险决策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企业家精神”,要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各类专家委员会等“智囊团”的建设。
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和绩效来说,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但是创新绩效的最终体现,还有赖于技术创新体系内诸要素的优化组合,激活各要素,这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另一重要问题。关键是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建设,因为技术创新机制是联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促使企业技术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效率的关键环节。政策建议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证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企业、政府、市场多方面共同努力,通过创新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企业内外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知识资源,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最终形成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和企业发展的内在机制。
1、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弱,主要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周期长;企业关键生产技术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档次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单位能源普遍偏高,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这些都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前,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与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1)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是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时,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以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为目的,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技术中心模式。
(2)在进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时,要注重创新体系的整体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由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系统与决策系统等子系统组成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不可或缺。
(3)重视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育。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调动其积极性,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根本所在。应积极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企业内部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和技术创新带头人,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售后服务人才,一批具有较高素质和技术能力的技术工人。在人才的使用上,要坚持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多年不见成果的人要坚决退出来,成果显著的要给予重奖。
2、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主要发挥以下职能作用:
(1)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产业政策和全国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组织编制行业发展纲要和规划,对全国企业创新的重点、结构和方向进行宏观调控。
(2)组织编制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重大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等导向目录,知道政策性银行贷款方向,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引导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3)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引导和投入,以举办高新技术园区为示范,跟踪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发展趋势,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投资研究重大产业先导技术和共同的关键技术,帮助国家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尽快形成技术优势,辐射和带动整个行业,参与国际分共和市场竞争。
(4)做好企业利用外资改造现有企业的规划,对企业股票上市、可转换债券等直接融资进行审核,监督其资金投向,促进企业创新。
(5)研究制定全国性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规范各类投资主体行为,保障投资主体的权益。
(6)积极培育、健全包括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咨询公司、招标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使之在企业项目咨询、技术产业化投资服务方面,本着科学、公证、诚信、可靠准则,在政府、银行、企业间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
第四篇: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研究
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研究
一、技术创新体系的有关理论
技术创新体系,就是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一般由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及配置相关、与利用创新资源相关的各种机构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主要包括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技术创新活动参与者、它们的相互联系,以及其运作机制构成的系统。有系统性、经济性、创新性等基本特性。基本要素包括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其中,参与者是构成技术创新体系的要素,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利于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行、有利于形成核心技术能力,是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的原则。
二、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产业的界定。产业经济学认为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经济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或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专业化社会分工体系。这一界定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 产业作为经济单位, 是一个“集合概念”, 产业的主体是企业或组织的集合, 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这里的“集合”可从两方面来理解: 从需求角度来说, 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从供应角度来说, 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第二, 产业的核心是商品和服务。第三, 产业是有投入产出效益的活动单位。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行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产业不仅包括生产领域的行业和部门, 也包括流通领域的行业和部门;不仅包括物质资料部门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 也包括非物质资料部门(服务、知识、信息等)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不仅包括生产部门, 也包括流通部门、服务部门甚至文化教育等部门。第四, 产业(Industry)与“行业”(Industry)、“部门”(Sector)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就“集合”范围而言, 产业较行业与部门的范围更大。
因此,从产业化的内涵来看,公共安全产业化是指形成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的产品、服务或活动以及支撑这些产品、服务、活动的过程。社会公共安全产业化的实质是要打破社会公共安全行业非产业化运行的传统模式, 以产业的理念来经营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的产品、服务等,将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集成化等,使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真正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产业。
近年来,安徽省从事公共安全技术、产品研发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目这些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分布于合肥、安庆等地,已涉及反恐、交通、煤矿、食品、电力、火灾、信息等公共安全领域。2011年,合肥市公共安全产业的骨干企业已超过百户,他们凭借着具有规模的品牌产品和优势技术,占据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以中电38所、四创电子、科大立安、工大高科为代表,在防灾减灾领域竞展风采。中电38所从事的厚、薄膜混合集成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水平全国领先,2011年产值超13亿元;四创电子开发的雷达产品,2011年产值突破10亿元。在交通安全领域,三联交通开发的驾驶人培训与考试技术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皖通科技2011年产值超3亿元;美亚光电稳占食品安全领域先机,其研发的“SS-型数字化色选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1年8月9日,安徽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直接参股基金集中揭牌,包括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基金等在内的5支创业投资基金集体亮相,并与一批创新项目对接洽谈。由合肥高新区和安徽省投资集团合作组建的“安徽公共安全创业投资基金”,成为首批入选国家级创业投资基金。根据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发展规划,到2012年,全市公共安全产业实现产值将达400亿元,培育若干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形成若干个产业集群。到2017年,全市实现产值1000亿元,力争达到1200亿元,培育若干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全
面建成全国重要的公共安全产业基地。
三、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分析
1.创新体系架构构成要素
2.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影响因素
3.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架构的目标
四、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1.目标定位
建设合肥国家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在公共安全产业领域,合肥将紧紧抓住产业发展机遇,把合肥打造成国家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到2012 年,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实现产值240亿元,建设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150多万平方米,公共安全产业企业达到130 个。到2015 年,基地产值500 亿元,企业达到300 个。在实现这一产业目标的过程中,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必将遵循产业化的标准,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集成化。要打破企业分割局面,建立社会公共安全行业的专业化分工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集中度,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规模效应。在社会公共安全产业内部各种资本、技术、资源以及其他要素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把分散的生产要素整合到统一的生产体系中去。同时,除了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去考虑社会公共安全产业的发展与运行外,也要从经济政策的角度去考虑公共安全产业的发展与运行,提高公共安全产业的经济效益,利用市场机制将更多的社会资源吸引到公共安全产业当中来。
2.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模式
3.培育路径
五、政策建议
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是国家的重大需求.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商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公共安全产业,培育创新型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共安全产业是一个新概念,目前产业整体特征并不明晰,涉及领域相对较多、支撑技术较为散乱、产业聚集明显不足、产业链条未见端倪、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产业体系。目前,就安徽省而言,火灾安全、反恐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基础相对较好。要进一步深入开展调研,摸清相关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和基础,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全省公共安全产业发展的重点技术领域和产业主攻方向,借助安徽省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打造合肥市公共安全产业基地。推进公共安全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以期重点突破,加快形成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光机电技术集成为主体、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大中小企业布局合理、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的公共安全产业体系。
促进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平台是基础。要选择产业基础较好、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挥骨干企业的行业辐射与带动作用,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促进公共安全科研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和配套化。瞄准公共安全重点技术领域和产业方向。建立一批专业孵化器,促进市场前景良好、技水平较高的研发成果迅速转化.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成长性企业.加速成熟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步伐,催生具有爆发性增长潜力的产业集群。
促进公共安全产业发展,服务是保障。公共安全技术领域及其应用对象具备一些固有属性,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涉及军工或部分产品面向军工开发和应用,技术资料或用户需要保密,申报专利有限制,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可通过积极开展宣传动员、主动进行贴近服务,培育一批公共安全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帮助企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提供科技金融推介服务。同时,利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局在肥建立代办处的优势,开辟专利申报的绿色通道.建立“直通车”制度,在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与正常商业机密的同时,拓展企业的外向度,大力营造
公共安全产业良性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研究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研究
来源:考试吧(Exam8.com)2006-1-17 15:58:00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论文大全
内容摘要: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现有金融和农村金融体系在支持农业产业化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出现缺位;农业产业化自身的脆弱性和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的内在弱质性,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外部融资环境的不利;农业保险缺位,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状况;缺乏行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等等。因此,我们要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体系:健全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健全农村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系;建立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信用担保体系;大力扶持社会化服务的支撑体系;构建和发展农村民间金融体系;选准信贷支农载体框架;规范和创新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等等。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体系;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金融支持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必然产物,在国际上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高德博格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首先提出的,通常是指从农资供应如种子、肥料和农机等,到农产品、食品加工和食品供应等一系列农业生产者、食品加工企业和专业协会(社会团体)所组成的一个农产品产业链。在20世纪50年代,全球农业产业化的交易额为4200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占1/3以上,据预测,到2028年农业产业化交易额将上升至10万亿美元,其中农产品交易额将达到1万亿美元。在我国,农业产业化是1993年山东省在总结潍坊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经验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战略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在农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引导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农业产业化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各级政府、理论界和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大发展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改革,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必然选择,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小康水平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是当今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而中国农业正处在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之中,或者说初级阶段。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向和有效形式。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手段,是农村经济实现结构性增长的必由之路。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按照C—D生产函数Y=f(K,L,M,A),农业产业的产出水平主要取决于投入农业的资本、劳动力、土地和农业技术(广义)四种生产要素。目前,资金支持不力是制约农业产业化的突出问题。农村金融部门如何发挥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事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景,值得认真研究。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使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物质交流增多,生产的外延在扩张,农业产业化的参与者对金融部门的需求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农业产业化所依托的外部环境建设需要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各种市场要素,需要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专业批发市场、社会化服务市场等,也需要通讯、交通和仓储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建设项目的公共性和长期性,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金融支持,尤其是政策性金融的支持。第二、龙头企业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作为收购原料的保障。农产品的特点是季节性强,秋季农民需要农产品变现以解决生活开支后生产资金,这就需要相关的大型粮棉油加工龙头企业集中收购,作为原料储备,它所需要的流动资金贷款数额是很大的,而且使用时间相对集中。第三、龙头企业需要便捷全面的金融服务。从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到新兴的资信评估、理财咨询、贴现、租赁业务,都是现代企业所需要的。第四、农户需要短期、临时性的生产资金,用于收贮、运销和加工,部分农户需要提供电子汇兑、资金结算、信用卡、委托收付款等金融服务。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许多乡镇企业效益下滑,农业的自身积累日益减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积累能力;从财政投入看,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政策地位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对于农业产业化的财政支持不断增强,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都拿出资金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但是资金量不大、且资金分头管理,难以发挥更大的效力。再加之县乡负债严重,财政困难,专项配套资金无从落实,而以各种方式挤占支农资金的事情却司空见惯,因此,农业产业化的财政支持短期难有根本改善。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金融通过金融→影响储蓄、投资→影响资金的流量结构→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结构→影响资金存量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等链条作用促进经济要素的投入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政府通过制定实施如政策性优惠贷款、对商业性贷款的政策性担保等金融政策措施,将资金引向素质好、技术可行和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和项目上,可以有效推动产业化项目和企业发展。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充分发挥金融的重要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大力吸引金融资源的参与和支持。也只有为农业产业化提供金融支持,由支柱产业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由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从而形成利益拉动下的经济连锁反应,也才能激活农村大市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成长“双赢”。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融资颈瓶
现有金融和农村金融体系在支持农业产业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出现缺位。
第一、农业银行发展战略的移位,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减弱。据涉农金融部门的大体分工,农业银行承担的主要责任是农产品加工、发展农业产业化以及县以下的小城镇建设工作。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包括农业银行的国有商业银行对其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推进集约化经营,按照市场份额、成本核算和规模经济的原则,调整了机构网点布局,实行(收缩农村)与(拓展城市)并举战略,发展战略明显呈现出向城市移位的倾向,同时,信贷重心转向了城市,新增贷款集中投放到了效益更好、风险更小的重点企业或行业,县和县以下机构基本上只有办理存单质押贷款,对法人企业的贷款均要上报审批。第二、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单一,服务农业产业化功能残缺。1994年农发行成立的宗旨、短期任务是要实现粮棉油等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长期任务则是要充分发挥增强农业经济发展后劲的作用。1998年,国务院决定将农发行承办的农村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粮棉企业附营业务等项贷款业务重新划回农行。从此农发行的作用也仅限于加强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按照目前的状况,农发行实际上是我国粮食流通政策的产物,它根本无法起到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作用。从目前的职能定位和发挥的作用来看,仅仅是解决了部分农副产品价值的实现问题,离一个发展银行的功能相差太远。第三、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和自身实力较弱,支持农业产业化力不从心。从现行经营管理看,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于服务(三农),主要以小额农户贷款、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主,从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需求出现错位。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一是受结算和手段等因素制约,农信社吸存难度大,历史包袱沉重,支持农业产业化资金实力有限;二是农村信用社无法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别是龙头企业的结算需求。龙头企业的市场化、无地域性、灵敏度高等特点要求结算渠道全国性、畅通性、快捷性,但现有农村信用社结算模式却不能满足龙头企业结算需求。
2、农业产业化自身的脆弱性和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的内在弱质性,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
农业自身的弱质性使农业贷款承受了极高的风险。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这使农业产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农产品供求弹性小又使农业面临相当大的市场风险,加大了投资农业收益的不确定性。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周期长、低收益等主要特点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的脆弱性。对于农业产业化新上项目,在产业化经营初期具有投入多、风险大、效益低等特点,作为承贷主体的金融机构风险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信贷的有效投入,致使一些直接关系农业发展后劲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的贷款投入甚少。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的内在弱质性主要表现在其一些农业龙头企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不高,内部信用达不到银行贷款的要求。原始积累历程短,自有资金匮乏,自有流动资金先天不足,经营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内部治理结构常常不规范、企业产权不清,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企业的资信等级低,从而没有在银行形成长期信用基础,信用地位不稳固,获取担保贷款能力差。金融部门在充分考虑安全性、流动性、益性的原则下,必然对产业初始阶段龙头企业谨小慎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投入。
3、农业产业化经营外部融资环境的不利。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园区、生产基地建设、农业龙头企业时培育和发展均需要贷款的支持。而在我国,长期以来信贷资金分配向国有大中型企业过度倾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不到足够的信贷支持。
(1)农村金融供给的市场割据特征明显,缺乏必要的组织协作。农业产业化数量众多的经营主体直接导致了农村信贷市场需求的分散与竞争性,从而需要多元化的金融组织来满足。但由于1996年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向是在清理取缔民间金融背景下的现有正规金融体制的自我完善,所以农村信贷供给仍然表现为市场分割背景下的垄断格局,无法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提供灵活、多元的金融服务。农业银行主要支持信用级别较高但数量很少的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是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对于产业化经营中的农户来讲,其信贷来源主要是农村信用社,但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区域是按行政区划严格分割的,所以农户贷款市场实际上是一种完全的卖方垄断结构。对于数量众多的介于农户与大型龙头企业之间的各类中小龙头企业和经济组织来讲,其信贷市场则是寡头(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垄断的,信贷满足率自然也更低。另外,不同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组织协作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伴随着农业银行和其他国有金融从农村大规模撤出分支机构,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正规金融在组织形态上却止于分立而未发生市场意义上的协调或重组,农村信用社主要支持农户的生产经营,农业银行则专注于对优质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金融服务,二者业务发展缺乏协调,也不存在功能互补的业务代理。而且,农村信用社本身也因为体制和技术等因素而未能实现经营上的协调配合。
(2)正规金融体系缺乏应有的活力。中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中,除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外,还有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发挥的作用不大,一般只涉及少数较大农村企业的融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属于农业融资方面(尤其是国家粮棉收购融资方面)的政策性银行。除邮政储蓄之外,上述其他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均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监管,邮政储蓄主要由国家邮电局监管,央行监管有限。现有正规金融机构在支持农业产业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根本原因是改革不到位以及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一方面,我国现有的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并不是农村经济内生发展的结果,因而存在众所周知的制度缺陷。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由此也要求农村金融机构依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提供资金,但出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考虑,我国正规金融发展过分注重了资产的安全性要求。无论农业银行还是农村信用社均普遍上收信贷权力,严格审贷程序和审批条件,强化了不良贷款比例指标考核,导致在新增贷款发放问题上,出现了大量的“惜贷”和“慎贷”行为。与此同时,农业银行已经开始收缩业务边界,逐步从农村收缩机构,业务向城市集中,农业贷款发放显着减少。组织不稳与功能不定制约了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作用的发挥。
(3)民间金融的先天不足。由于正规性金融市场缺位,正规金融组织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因此,非正规性金融组织(也称民间金融)在金融管理当局抑制的领域之外自发活跃起来。农村民间金融机构是相对于农村官方金融机构而言的,是没有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机构常规管理系统的金融机构,其具体的存在形式是农村合作基金会、地下钱庄、地下外汇兑付店和聚合等。长期以来,民间金融在我国基本上被列为地下金融,并一味地进行整治。但民间金融就是“整”而不倒,往往是整治的风头上收缩一下,风头一过又“死灰复燃”,甚至更旺。农村民间金融的存在,也充分说明正式金融机构满足不了农民的金融(特别是贷款)服务需求,而民间金融正好弥补了这种不足。当前农户取得借款的主要渠道是民间私人借贷,估计有50%到65%的农户获得了非正规贷款,农户借款中民间借款所占的比例超过70%;我国农村“高利贷”有8000亿元至1.4万亿元。非正规金融组织若从实际产生的效果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户及一些乡镇企业金融服务上的空缺,打破了农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组织一统天下的格局,促进了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拓,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民间借贷一直不具备合法地位,没有实现规范发展,难以有效地补充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而且,民间非正规金融组织有其致命的弱点和缺陷,那就是容易违反金融法规或高利率,扰乱国家金融秩序;相当一部分资金可能流向一些不正当甚至非法的经营活动,成为非法活动的助推器;风险监管不严格,存在很大隐患。并且相当部分的民间借贷仍然采取了口头约定等不规范的借贷形式,利率普遍较高,既制约了资金需求,又成为众多法律纠纷的根源。因此,民间金融的先天不足,导致其难以成为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
(4)在中间业务方面,金融部门的服务水平远难满足农业龙头企业的需求,突出表现在服务的品种少,仅能提供开户、结算、贷款等常规服务,而资信评估、理财咨询、承兑汇票、贴现各类代理等特殊服务则很少,服务层次低,大多数是一些小额零散的业务,长年正常性的服务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由于在大银行贷款困难,不得不在信用社开户,其中间业务水平更差、效率更低,直接影响了这些企业的效率。
(5)直接融资比较困难。我国的资本市场,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都主要面向国有企业,而且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县、乡、镇甚至没有证券交易网点,农业利用资本市场实施证券融资非常困难。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上,农业龙头企业无论是通过争取额度直接上市,或通过股权转让间接上市,还是发行企业债券,都存在一定困难。龙头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的数量也相对有限。1995年以前,在股票市场上市的龙头企业不到5家,1996年之后上市的农业公司数量开始增加, 但农业类上市公司所募集资金的总量与农业整个行业所需要的资金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目前上市的龙头企业共有59家,但筹资的数额比较少,所占比例偏低,而且部分上市的龙头企业的经营领域已经脱离了农业和农村经济,龙头企业通过债券方式筹集的资金数额更是少之又少。2003年1月份统计,我国沪、深两市共有32家农业龙头上市公司,仅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6%,近60 家农业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低,净资产收益率往往达不到再融资的条件要求,上市后所募集的资金也多转入非农领域,以取得短期回报。
3、农业保险缺位,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状况。
农业保险是稳定农业生产、保障经营者利益的有力手段,它提高了农业经营者的收益保障程度,有利于改善农业和经营主体的经济地位,便于其获得贷款,引导农业金融资本的流入,促进农业生产扩大规模、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和降低资金融通成本。自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试办农业保险以来,农业保险业务一度得到了快速平稳发展。但由于农业保险回报率低,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依据,加之保险公司实行商业化经营,业务重点也转向城市,近十年来农业保险业务日趋萎缩。目前,多数省市的人保分公司都撤消了农业保险机构及业务。由于农业保险的缺位,在一定程度提高了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企业风险程度的评估,成为“惜陪贷”的重要因素,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状况。
4、缺乏行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企业能够更加有效地获得金融支持,强化企业的间接融资系统。从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支持的现状来看,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针对龙头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以蓝田股份为例,如果当时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蓝田股份就有可能及时规避盲目扩张的风险,不至于出现信用危机,也就不会导致资金链条的断裂和经营的失败。相对工业企业而言,目前农业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处于创业成长期。由于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和银行对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说,获得贷款的门槛较高,而已有的政策性货款在实践中也很难落实,直接制约着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体系
加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既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是促使弱质农业从落后走向比较发达,并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凡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都离不开金融支持。加大对农业这种弱势产业的资金支持可以说是一种国际惯例。面对目前我国农村实现产业化融资难的现状,要努力形成政策性融资与商业性融资相结合,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协调的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结合当地资源优势,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真正将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化发展深入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生产环节,寻求农业产业化和金融机构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1、健全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要明确现有正规金融体系的市场定位,真正建立起既公平竞争又分工协作的多元化组织格局。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将设在农村却很少甚至不发放农业贷款的国有银行基层网点撤出农村市场,腾出的网点设施和市场份额转让给农村信用社或其他地方金融机构,有必要保留的机构网点则必须界定一个严格的新增存贷款比例。加强对农业发展银行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其资金真正用于规定用途,稳定粮食生产,同时应允许其适当扩大政策性业务的范围,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要尽快调整邮政储蓄机构的利率政策,降低邮政储蓄资金存放中央银行的利率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资金外流,稳定农村金融秩序。根据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可以允许在少数发达地区试办农村民营银行,以规范日益活跃的民间金融活动,切实解决数量众多的中小龙头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金融需求,降低农村金融风险。
2、健全农村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系。
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国家财政性投资为引导,信贷资金为支持,外资和证券市场资金等各类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融投资体制。拓宽民间投融资渠道,创新农民个人投融资方式,构筑一个以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国家财政性投资为引导,信贷资金为支撑,外资和证券市场资金等各类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系。据有关资料统计仅限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养老救济等社会保障、农业科技等五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就要10000亿元的资金。这么大的资金缺口,光靠政府财政支出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唯一的出路是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变单一的间接融资为直接融资,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国资本进入农业主产区,建立一个以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国家财政性投资为引导,信贷资金为支撑,外资和证券市场资金等各类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系和完善的农业保险机制,把农民存在金融机构里睡觉的钱用起来。
要加快培育农业资本市场,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小企业和弱势企业,通过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盘活存量资本,壮大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二是深化龙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组建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股份制运作,促使企业在同行业中形成竞争优势,为上市打好基础。三是加快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专业性中介机构,为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运作和盘活农业经营性资产提供条件。四是以大型龙头企业和非金融机构为主体、建立专业性的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对龙头企业和具有市场潜力的产业化项目进行股权等形式的投资。产业投资基金是以资本市场为纽带,以产业发展政策为引导,通过对国家亟待发展的产业,如农业、能源、交通等,实行股市融资及资本运作,以解决国家因财力有限而不能满足的产业重点项目资金需求的困难,促进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等新兴产业集约成长的一种有效的金融工具。五是制定一些倾斜性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入证券市场,为企业债券、股票的发行和基金的运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在证券市场为涉农公司融通资金的作用,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持久发展的动力。
3、建立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信用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债权人约定以保证的方式为债权人提供担保,当被担保人不能按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时,由提保人进行代偿,承担债务人的责任或者履行债务,它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结合在一起的金融中介行为,可以排除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时担保品不足的障碍,弥补中小企业信用的不足,改变资本供求双方的利润流和剩余控制权配置结构,分散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促进融资交易的发生,进而优化金融结构。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要将龙头企业纳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为龙头企业服务的金融服务体系。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降低部分银行风险,提高银行给龙头企业的融资的积极性,关键是建立龙头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应以中小企业间互助性担保机构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基础,建立省级再担保机构,为辖区内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服务,开展一般再担保和强制再担保业务,并配合人民银行、财政等部门,对辖区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进行监管。担保机构与再担保机构之间约定风险承担比例,对风险性较大的项目应该实行强制性的再担保。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做好对龙头企业贷后资金运用的监管工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以选择协作银行并进行授信管理,与协作银行明确保证责任形式、担保资金的放大倍数、担保范围、责任分担比例等内容后,由担保机构将担保资金存入协作银行,在企业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时,由银行自主决定是否发放担保贷款,贷款损失按责任分摊比例分担。
4、大力扶持社会化服务的支撑体系,改善农业产业化的社会环境。
一是积极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市场服务功能的完善,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此,农村金融部门要积极参与规划,并认真选择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种苗专业市场、有机肥交易市场、农机具租赁市场、要素市场、科技服务市场等多种类、多层次市场作为支持重点,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功能,促使批发、商贸市场、摊群市场为农服务,把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协调发展。同时,农村小城镇作为农产品加工业和市场的重要载体,发展小城镇与实施农业产业化可以相得益彰,互为促进。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大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电网改造贷款的投放力度,积极介入中小城市和发达“建制镇”的供水、供电、煤气、电信、有线电视、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土地开发等建设项目。二是对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乡镇企业继续给予支持,扩大本地区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程度,发挥它们吸收农民就业、活跃农村经济的作用。尤其要注意支持那些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相关企业和组织,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化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5、要构建和发展农村民间金融体系,发挥民间金融对农村正式金融安排的补充和辅助作用。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建立在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农村民间非正式金融安排具有相当程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可以在加强引导、监督并纳入法制管理的前提下,适当给予发展空间,以发挥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补充和辅助作用。非正式金融目前对农村发展提供了最大部分的信贷支持。简单宣布非正式金融非法是不合理的,简单宣布禁止也是禁不绝的。非正式金融在一定秩序框架下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在封闭的农村社区,由于社区内外人员流动性较低,非正式金融只要在人缘地缘血缘关系基础上运作,充分利用社会网络中的人际信任和社会排斥之类的非正式制裁机制,其发展空间非常可观。在相对开放的农村社区,由于社区内外人员流动性较高,仅仅依靠信任和非正式制裁机制还不够,这就要求某些类型的非正式金融应在某种正式秩序框架下运作,实现部分正式化甚或完全正式化。如果说在封闭的农村社区人们完全可以依赖其所熟知的局部知识来运作非正式金融,那么在较为开放的农村社区,人们既需要利用这些局部知识,也需要利用法规政策之类的全局知识,以降低金融风险。在非正式金融监管方面,金融管理当局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不是强迫其完全正式化或者简单禁止,而是应降低其风险,同时保持其活力。比如,利率高于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民间借贷才应成为该打击的“高利贷”,利率低于“高利贷”利率的民间借贷,原则上可以用民法加以保护,尤其是在发生贷款违约纠纷的情况下。在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我国广大农村,社会关系不仅不是经济交换的障碍,而是促进经济交换的推动力量。建立在社会关系基础上的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其实是一项有效的制度安排,具有生存的合理性,应该在加强引导和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其发展,以弥补农村正式金融安排的不足。
6、选准信贷支农载体框架,提高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益。
农村信贷载体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贷款本息能否到期回流和农村金融自身经营效益的好坏。农村金融支持产业化经营,要根据农村区域资源特点,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因地制宜培育好信贷载体,瞄准农村的主要产业、特色农业、科技农业、龙头企业等,集中农贷资金重点支持,充分发挥信贷“粘合剂”、“催化剂”作用,把触角延伸到农业产业化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寻求支农与提高经营效益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择优扶持。(1)农村金融部门应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以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关键。农村金融应始终坚持把支持“龙头”企业作为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要打破产业、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从国有、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供销企业、私营企业、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等现有经济成份中,选择那些对农业产业化具有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经营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经济效益优良、抗风险能力强,并与农产、基地以及相关企业建有稳定经济关系的骨干企业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对象。(2)农村金融部门应大力支持“主导”产业发展,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部分优势的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经营的依托和枢纽,只有围绕主导产业、产品形成规模化、系列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才能促进产业化组织的最终形成,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成功的根本。因此,农村金融部门在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必须把支持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作为发展主导产业的关键来支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积极参与当地主导产业的正确选定。以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本地区农业逐步向生产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及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3)农村金融部门应积极支持科技农业发展,以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后劲。一是选择那些经营规模较大,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品质好、效益佳,生产经营诚实守信的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予以积极支持。并使代款量与其生产经营规模和生产经营者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金融部门自身效益的实现。二是选择农村新涌现出的各种技术协会作为信贷扶持对象,支持他们建立起跨户、跨村、跨乡镇的技术服务网络,并通过他们以信息、技术、运销等的交流与配套服务,促使商品生产形成规模。三是适当选择符合贷款条件,技术力量强,经营成绩突出,经济效益好的农业科研及新技术推广机构予以热情支持,促进农业高科技产业化地域载体的建立和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体系的形成,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进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4)农村金融部门应热情支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以突出本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特点。我国广大农村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地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等有较大差异,这就决定了各地农村金融部门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从县情、乡情、村情、户情出发,支持其发挥各自的优势,面向市场发展当地独具特色的产品农业和区域特色产业,营造区域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农业支柱产业。并要注重支持集种植、养殖、休闲、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为一体的观赏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以此促进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7、规范和创新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一是要由以中央政府(包括监管机构)为主导的监管转变为以省级政府为主导的区域性监管,辅之以中央政府对省级政府监管者的监管。这是一种强调以省为主的农村金融监管思路,是由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和悬殊的区域差异性决定的。中央政府的金融监管部门应将农村金融准入和监管的权限,逐步移交给省级金融监管部门,特别是发挥后者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监管作用,增强其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责任与积极性,分散全国的金融风险。二是要从合规型监管转向防范风险与提高效率有机结合的监管,将改善金融监管与鼓励金融创新结合起来,加强对金融创新的前瞻性研究和对金融风险的预警防范。在维护农村信用社整体稳定的前提下,在监管方式、监管内容、监管措施等方面进行创新,放手让农村信用社去发展。如适当增加农村信用社在用人、网点设置方面的自主权;适当增加其在存贷款利率期限上的自主权,增强其自主发展的能力;适当减免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税、所得税、储蓄利息税,放宽对核销贷款损失的限制等;允许条件较好的农村信用社进入资金市场;按照农村信用社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保证基金,并允许税前列支,建立农村信用社风险准备金制度。三是要从侧重市场准入和事后监管,转向市场准入、市场退出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的全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