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由心证支持体系构建之实证思考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自由心证,是指证据的取舍即证明力的大小及其如何运用,法律不作预先规定,完全交由法官秉诸良心、理性自由判断,形成内心确信,从而对案件事实作出结论。法官审判中自由心证的运用状况,是司法实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最近查阅了282个民事和刑事案件(其中民事210件,刑事72件),对司法实务中的自由心证运用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调查,试图描述其基本运行状态和发掘一些潜在的启示。
一、自由心证的运用在司法实务中处于基础地位
在笔者调查的282个案件中,涉及需要在分析判断若干个证据证明力基础上综合对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程度作出评价和判断的就有239件,占91%。其中刑事案件占99%,即72个刑事案件中只有1件由于证据过于充分,法官对其是否达到认定案件真实的程度未加任何评价,民事案件占81%,即210件中只有39件或者由于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完全无争议,或者当事人自认产生效力,不需要再对证据进行判断评价。另有一组数据显示:在这组案件中,对证据能力和证明力需要运用综合认证(对全部证据综合评判认定)的民事案件176件,刑事案件72件;证据数方面民事案件平均证据数量9个,刑事案件平均证据数量14个,其中最多的一起贷款诈骗案证据数量达到217个,仅卷宗就有42册。诉讼中证据数量形式多样,证据之间的联系形态复杂多变,无法作出预见和一言以蔽之的概括性论断。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形成的结论有:一是,在证据证明力的判断上,审判中有太多的难题,立法既定的规则是无能为力的,恰因如此,证据证明力的判断也成为了诉讼中最能体现人的智慧的阶段。司法过程中,直接面对事实的证明力判断活动给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留出了空间。没有自由心证,审判工作就几乎完全失去了基础;二是,自由心证的正确运用与否关乎审判的法律命运。
二、法官判断证据的自由程度现状
通过调查以上案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心证条件不严格。有的案件反映出法官素质不具备自由心证所需的法律知识、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上的自由;二是法官心证形成过程具有秘密性、专断性。大量庭外化活动影响和干扰了庭审功能发挥,使审判带有间接性、秘密性的色彩;三是作为心证结果的依据,判决理由语焉不详,含糊不清或者过分简略;四是刑事诉讼中庭前预断大量存在,庭前证据展示只在少量复杂案件中试行,公诉方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辩护律师对控方证据不公开行为无法形成有效制约,辩论原则不充分;五是保障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机制尚付之阙如,法官在证据收集上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根据当事人辩论的全部内容和证据来形成内心确信流于形式;六是法官评判证据时存在误认事实的危险。犯罪嫌疑人为规避嫌疑制作伪证毁灭证据,民事诉讼中为诉讼利益也有大量伪证出现,使有些案件进入法官评判视野的证据信息,可能十分有限或不真实,很多鉴定结论也存在技术或程序偏差。
结论:自由心证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是非理性和理性并存、非正当性与正当性并存的状态,对自由心证加以制约成为必要,以尽可能避免不正确的证据信息妨碍法官正确评判,抑制随意性。
三、自由心证与证明标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法官面对证据材料,要作出三个层面的判定,即证据能力判断,证据力的审查判断,诉讼证据是否达到证明标准的判断。证明标准对法官自由心证具有极大的约束力和决定力,尤其是在证明标准不明显时法官自由心证发挥了更大的主观作用,自由心证的内心确信程度要求与证明标准有实质性的联系。从调查情况看有如下几个特点:
1.刑事与民事法官自由心证思维模式有互通之处也有所不同。民事案件可以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拒证责任推定、当事人自认等规则,与刑事案件迥异。民事举证责任可以由法官分配,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有可转移性。刑事举证责任一般为公诉方,只有涉及刑事责任能力,正当防卫才由被告人举证。因此说,民事案件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本身即属于民事法官的自由心证领域。诉讼理念的差异,使法官思路也不一样。刑事案件秉无罪推定的理念,而民事案件更常使用事实推定。
2.根据刑事案件要证明的罪行轻重,使用不同的证明标准,要求不同的内心确信程度。刑事案件中除经济犯罪案件证据普遍多以外,犯罪的性质越严重,必要的证据最低要求就越高。如一起夫妻绑架共同犯罪案件,夫实施绑架杀人行为证据确凿,被判处死刑,其妻虽事前知情,但无确凿证据证明其实施了绑架或起辅助作用,但综合事前事后其表现的证据,认为其起到了辅助作用,定为从犯,因内心确信程度不同,作了降格处理。
3.民事案件自由心证常常更为典型,自由程度更大。如一起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针对双方争执焦点是否被告只销售假冒该品牌海带337箱,法官认为,虽从直接证据看原告只能提供工商局查扣贾某销售的被告假冒原告品牌海带337箱,但因为其中只有一种包装箱为A纸箱厂印制,另外两种纸箱应为其余厂家印制,因此被告辩称因急需从一家纸箱厂临时购进337箱包装箱与事实不符。仅在被查扣的337箱中就发现三种规格假冒商标纸箱,系不同厂家印制,说明被告显然不止一次、不止一个纸箱厂为其提供商标纸箱,原告所提供证据形成完整闭合的证据链,足以印证被告侵权行为不仅限于337箱。法官又进一步分析:并且,被告提供了A纸箱厂9月21日337个纸箱出库单和销售户贾某证明9月去拉货时只使用了商标纸箱300多个一直未销售,与工商部门12月份去查扣时贾某处仍有337箱逻辑上不能解释,因为在贾某9月份进货后,又于11月份、12月份分别从被告处进货,相隔多月,多次进货后仍为337箱是不合常理的,原告提供的证据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具有高度盖然性的证据优势,被告所提供只侵权337箱证据与事实不符。该案裁量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损失10万元。笔者查阅与之具有相近自由心证强度的案件有29件。
4.有的案件法官自由心证出现证明标准混淆的情况。如一起人身伤害赔偿案件,法官认为死者尸体经家属同意已经火化,本案丧失了进一步查证的重要证据线索。两证人虽证实发现死者死时手握电钻,但不能证实是电击致死。而现场抢救医护人员后出具的证明证实系电击伤死亡,是根据死者家属陈述作出的该结论,该证明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因无死者倒地前行为的证据,不能认定死者之死是该电钻漏电所致。在这一民事案件中,笔者感觉证明标准似乎更加接近于刑事案件“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而不是民事案件的“高度盖然性标准”。
四、自由心证与证据规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预先设定的证明力层次往往被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况突破。书证和鉴定结论往往具有更高证明力,是为证据规则所规定的。即便如此,现实情况往往与其表面不同,证据之间证明力往往交叉重叠,打破规则。如一债务案件,一方持有真实借据,对方称系办理代办存款业务中形成的,已经又给其存折,是主张债务人未撕毁应撕毁的欠据。法官认为,主张债务人虽持有对方出具的3万元欠据,但不能阐明欠据形成的具体时间和经过,不能提供证据佐证。且其对5月13日对方确实出具了一份存款证据凭条无异议,又不能证明已经撕毁了当日的欠据,综合认定此欠据即原来5月13日的欠据,已经由存折代替,不能再据此主张债权。因此说,有些情况下证据规则并不能当然限制和约束自由心证。
——证据规则对自由心证发挥了强大的制约功能。1.运用关联性规则的有多件。如一起潘某故意杀人案,司法鉴定结论认为犯罪嫌疑人因同日内连续3次饮酒,造成犯罪时意识不清,属于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人。而法官通过证人证言等证据综合分析认为,证人潘某之父(亦为被害人之夫)证明潘某只在早上饮酒,案发的傍晚前未再饮酒,该证言从证据来源上没有证据负担,应予采信,鉴定结论依据饮酒3次的事实基础不真实,不能采信。2.运用拒证推定规则的民事案件有3件。如一起劳动合同纠纷案中当事人拒不提供持有的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法官认定采信用人单位提供的,有对于该职工不利条款、但因种种原因该职工未签字的劳动合同。3.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直接影响了事实认定结果的有2件。这两件都是医疗侵权赔偿诉讼,因最高法院证据规则明确规定了有无医疗过失由医疗方举证,因医疗方未能完成充分的举证义务而败诉。可见这些案件中,证据规则直接决定了法官自由心证的思维模式。
——有些情况下证据规则能协助法官运用自由心证,作出取舍和判断。有一个较典型的委托合同纠纷:轮胎厂委托货运公司发运的轮胎已悉数交付货运公司,货运公司持货票主张已经垫付了运费要求轮胎厂支付,法官认为本案关键证据是货票所载明运费是否为真实到站运费。一审存在很多疑点,经轮胎厂申请调查取证,法院依法取证证明目的站绥化站12车皮轮胎货运公司未发运到起始站大连站,其货运公司提供的变更到站证言与事实不符,一审认定事实错误,轮胎厂不应支付该笔货票所载金额。同时法官认为,对于目的站哈尔滨站16车皮轮胎是否实际到站,发生了实际运费,纵观本案证据,货运公司为其主张提供了书证货票16张,载明运费12万元,并有证人证言沈阳铁路局证明该16车皮轮胎已装车从大连站发运。轮胎厂主张16车皮未实际到站,仅有哈尔滨站证明16车皮中查出5车、11车皮未查到证人证言。依据证据规则,该证人证言未能排除到站的可能,不足以对抗书证货票效力,应确认该16车皮轮胎货票的效力。且因客观情况经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未能收集到反驳证据,应由轮胎厂承担反驳证据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通过以上筛选归纳,可以得出结论:证据规则对自由心证有重要的制约和协助功能,如学者所言,现代自由心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法官具有自由判断证据的职责和职权,其他人无权干涉;另一方面,法官自由裁量证据的行为受到法律规则,尤其是证据规则的制约,其行为符合基本的证据法则”但案件证据的复杂联系有时使得证据规则无能为力,甚至成为一种误导因素,必须使规则的一般理性与法官个体理性相结合,正确运用自由心证。
五、自由心证支持体系构建的思考
(一)保障法官独立审判权。法官独立审判权是司法独立的核心,自由心证权是“法官的职业特权”,法官正当自由心证权必须受到职业保障。包括保障作为法官共同体的审判机关法院独立于其他机关和权力,并在正当程序制约下,保障法官审判意志自由、审判行为自由,不受干扰地形成内心确信,并在此基础上自由地发布司法裁判。
(二)提升法官群体的职业化素质。通过严格法官遴选制度,严格职业准入标准,强化职业培训等途径不断优化。只有具备良好职业理性和职业良知的法官才能成为自由心证的“心证主体适格体”。
(三)完善正当诉讼程序体制。法官发现真实的过程公正,是自由心证正当性的基石。最重要的是严格遵循法官中立原则、辩论原则等诉讼基本原则。
(四)完善审判公开制度。“自由心证的公开化要比证据规则的强化在其普遍性和本质性方面更能凸显自由心证的现代化特征。”审判公开从法官角度要求就是心证公开,包括心证过程公开、心证理由公开、心证结果公开。一是要实行自由旁听制度,这是心证过程公开的条件。通过当庭举证、质证,尽可能给当事人充分诉讼机会,达到证据信息对称创造时空条件,以减少不正当证据信息的误导和充分展示有利证据的价值;二是判决书要充分说理,这是心证结果公开的保障。法官在判决书上负有法定的证据证明义务,这也是从法律上保障自由心证不偏离客观事实的基础。
(五)建立严密科学的证据规则。从我国实践看,现有的证据规则还不完善,应在立法层面上制定统一的证据法,确立诉讼证明标准、建立证据的关联性规则、完善传闻证据规则、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完善最佳证据规则、完善补强证据规则、完善意见证据规则等一系列证据规则体系。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第二篇:构建支持体系打造融合平台.
构建支持体系
打造融合平台
普陀区陆家宅小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给普通学校的教师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前在普通学校我们的教师从未见到过这些不听老师指挥,满教室跑的学生,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家长也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孩子,他们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样的孩子。作为学校如何转变教师的观念?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这些特殊孩子地健康发展?如何做好家长的工作使他们愿意接纳这样的孩子和自己的儿子或女儿在同一个班级里学习?这都是每一所学校都要面临的一个个难题,下面我们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学校是如何做好这几方面工作的:
我校共有随班就读生2名,其中一位是智障患儿,另一位是自闭症患儿。为了使他们在学校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不让他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一直以来,我校将随班就读工作作为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组织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理论,积极探索特殊教育的规律,教师们也从一开始对自闭症儿童无从着手到现在能够逐步掌握一些特殊教育的方法,并能客观对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感悟到普教与特教融合是现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一、加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
我校在开展随班就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们普遍觉得对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相当缺乏,因此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理论,通过学习,教师们普遍转变了原先的观念,“教育均等”、“以人为本”的全纳性教育的理念深入教师的思想,落实到教师的行为上。教导处也强调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按这些特殊儿童的特点施教,并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予这些孩子一定的关注。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校认识到特殊儿童绝对不是没有学习能力的。从多元智能角度来看,这些儿童完全有可能在某一智力方面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应该通过适当的课程、组织安排、教学策略、资源利用等方面创设一切条件,为这些特殊儿童提供最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构建起一个多样化、丰富化、多元化的随班就读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来。
为每一个孩子喝彩,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正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吗?杨成伟同学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例子。2002年10月,一个自闭症患儿来到了我们学校。孩子原本就读于启星学校,但他却大大地不适应辅读学校的教育与环境,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和更多的普通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可是,他们走访的每一所学校都给他们吃了“闭门羹”。经过多方求助,他们全家人抱着仅有的一丝希望,辗转来到了我们学校。真是左右为难哪!看着孩子一些特殊的举动,我们犹豫了——这样的孩子万一在学校里影响了其他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那可怎么办?可当看到他天真纯净的眼神时,我们决定了——再特殊的孩子也有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我们得搬开挡在他面前的巨石。纵然知道这很难、很难,但我们义不容辞,只为看到孩子和他父母的灿烂笑颜。
二、规范管理、确保落实为了确保我校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我校领导班子经过反复研究,制订了《随班就读学生教育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完善了管理体系。对随班就读工作我们做到了三个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布置、统一检查;强化了三个意识,即道德意识、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管理制度》中要求:凡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要切实加强对此类学生的教育管理,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手册》,由教导处统一建档。我校还提出:树立对随班就读学生“多看一眼”、“厚爱一层”的思想,动真情、办实事,树立为特殊学生服务的意识。教师要加强与随班就读学生的交流,在提问、板书、辅导、作业等教学环节都有他们的一份,协调他们与普通学生的关系。上课时,坚持面向全体,适当照顾随读学生的原则,采用“集体组织教学,分层练习指导,加强个别辅导”的方法。每学期末,力求特殊学生个体要在原有基础上,包括学习与生活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三、精选师资、促进发展
周密的随班就读工作管理体系的形成,意味着我校特殊学生不再是“随班就座”、“放任自流”,而是为他们搭建起一个小小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学习锻炼,展示自己,逐步回归主流。
为了把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我校领导班子每学期开始都要研究他们所在班级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安排问题。选择那些格外有耐心、工作细致、业务素质较强的骨干教师担任。在学期初,对这些骨干教师作思想方面和业务方面的学习、培训,使他们明确:作为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师既要照顾到班级整体的教育教学,又要培养随班就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根据特殊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教学内容与要求,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使他们得到发展。这就需要老师们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与爱心去亲近他们、关爱他们、指导他们、帮助他们,时刻怀着一颗为随读生服务的爱心来感化他们。
经过培训的老师们都愉快地接受了这项特殊的任务,她们都表示一定以百倍的爱心和信心培养教育好这些特殊的孩子。每一天,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都凝聚着这些教师高于普通学生数倍的心血和艰辛。
而我们的杨成伟小朋友正是在班主任的悉心照顾下,在区教研员李老师的真切关怀下,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全力帮助下,在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天天地茁壮成长起来。
四、积累资料、建立成长档案
统一布置、统一管理、统一检查是贯穿我校随读工作始终的一条主线。统一布置的内容主要有:
1、建立随班就读学生成长资料袋。
个人档案袋内资料包括:前期诊断书、入学初始学识情况评定、入学后成长情况阶段性评定、入学后学习情况阶段性评定。
2、任课教师的教案中用红笔勾画出为随班就读学生设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
3、做好《随班就读工作手册》的记录。
4、集体活动随班就读学生的参与率达到60%,如:运动会、班队会等。
5、相关领导随时去听随班就读学生的任课教师的课。
随班就读工作的检查与管理主要由教导处德育教导分管,每学期听随班就读学生上课节数不得少于4节(人均2节)。听课时,任课教师必须是在顾全整体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照顾随读生,不许顾此失彼,避重就轻,既要让随班就读学生不脱离主流,又不能使其完全成为主角。
每学期末收成长资料袋,进行系统的检查。期末的德育论坛安排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交流的内容,会上每位任课教师都可以把自己好的想法、做法提炼出来与大家交流,目的是让随班就读学生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
五、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如果说,制度是一种手段,内容是一种规范,那么无怨无悔的付出就是随班就读任课教师们的工作准则。接纳了这样一个班集体,便是接纳了一份无言的挑战,我校的骨干教师们在抓随班就读学生的过程中付出了太多太多的艰辛,经历了无数次的思想斗争。大到备课、上课,搞集体活动,小到随读生日常琐事,如:上、下楼梯、看书、写字、听声音、辨是非、知美丑等均比别人要多一份牵挂、多一份劳累,各种滋味只有老师们自己才能真正地体味到。
六、随班就读工作的一点思考:
1、要提高“随班就读”工作质量,不能满足一般的工作实践,而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科学有序的开展。随班就读是一种专业性强,有一定难度的工作。还有许多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需要研究,为此我们要不断总结以前工作中的得失,在探索中继续前进。
2、要改善“随班就读”的评价方式。可通过平时观察、课堂提问、作业考查和课外活动等方式,对他们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适应行为等教育内容进行单独考核,做出综合评定,并分析研究,以便制订下一步教育措施。
3、进一步从随班生的心理、生理与学习实际情况研究教学策略。“随班”仅仅是一种安置的形式,“就读”才是实质。搞好随班就读,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适合于随班生发展需要的差异教学,拓展随班生的活动范围,增强随班生的经历与知识,以提高随班生的生存发展能力。
4、像杨成伟这样的自闭症患儿,如今他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阶段,如何寻求更大的突破,还有待更科学的指导力量。
总之,我们将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发展,强化服务意识,改革创新思路,为进一步推动我校随班就读工作发展而努力。真正做到让随班生“随班”成长,“随班”提高,“随班”快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社会犹如一个完美的圆,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所处的位置虽然是不一样的,然而,无论是距离圆心近的人们,还是处在边缘的人们,都同样是圆中的一份子,都应感受到生活在社会中的幸福与美好。让我们协手同心,共同描绘好这幸福美满的同心圆!
2005年11月
第三篇: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研究
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研究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复杂、系统性的活动,需要良好的创业环境来营造,这与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凉州是灿烂的良渚文化发源之地,有着深厚悠远的文化渊源与底蕴,又是中外闻名的商埠和历史悠久的对外贸易口岸,创造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杭商”文化。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市从营造环境着手,大力扶持知识分子、文化人、大学生创业,通过实施大学生(留学人员)创业行动计划,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加大创业扶持资助,创办大学生创业园,建立大学生创业导师制等系列工程,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截至目前,凉州已建立9家大学生创业园和1784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带动就业7200余人,其中7家企业年营业额达500万元以上,4家企业年营业额达1000万元以上,受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推动,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和高校毕业生大幅增加两大严峻挑战的背景下,2009年凉州接收大学生人数仍达到了60033名,努力走出一条以实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新路子。
一、后危机时期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创业是发现机会、获取资源创造某种有价值的新事物的过程,积极、活跃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利于促进社会创新和有效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在繁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就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之一。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就曾指出,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后危机时期转变全省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出路,也是培养造就新一代“浙商”的重要条件,对全省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意义重大。
(一)区域经济活力源于蓬勃的创业活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区域经济格局和个性化的形成。区域创新创业,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又是区域差异存在极为重要的因素。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就是丰富区域创新资源、完善区域创业体系、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最重要保障。凉州作为长三角特大城市,在地方经济连续二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之后,正进入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加强人才的聚集和支撑。在杭40万大学生就是我市宝贵的人才资源和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充分激发大学生人才的创业潜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培养出更多马云式的知识分子、文化人企业家,是凉州新一轮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凉州未来发展的希望。
(二)以创业带动就业具有倍增效应
创业是就业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最活跃、最根本、最有效的就业方式,既解决了创业者的就业问题,还创造了就业岗位。创业型就业的最大特点,就是突破了传统的“一人一岗”的就业模式,形成“一人带动一群岗位”的就业模式。国际上有研究表明,每增加1个机会型创业者,当年带动的就业人数平均为2.77人,未来5年带动的就业人数为5.99人。当前我市正处于以现代服务业为先导的后工业化时期,传统大工业的就业能力呈下降趋势,“高增长低就业”开始显现,只靠输血的就业扶持政策难以缓解就业压力,只有依靠发展创业型经济,打造自主创业的造血机制才是破除就业瓶颈的根本解决之道。因此创业型经济不但能够破解转型期反周期的难题,也对促进产业升级,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区域竞争力,增加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新经济增长催生创业型大学建设
20世纪后期开始,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进步引发了具有“破坏性创新”性质的技术革命,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挑战,使得一批昔日的“恐龙企业”步履维艰。与此同时,技术突变和社会发展催生了一批具有创业精神的时代宠儿,它们从零开始拔地而起,依靠新的管理思想和商业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培养、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美国斯坦福等大学,一直鼓励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硅谷大约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创业者来自斯坦福大学。当代青年学生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成才发展和建功立业。而我们反思,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办学方式与社会需要脱节有关。通过推动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为抓手,进一步深化高校改革的推动,促进地方高校按社会需求办学,科学调整学科专业,加强产学研结合,增加实习环节,培养实用型人才,建设创业型大学。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对激活经济、扩大就业、锻造人才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环境,理当作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战略举措,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行动。
二、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典型案例
(一)相关理论基础
从理论上看,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主要基于创业支持环境相关理论。所谓创业支持环境,是指创业者在进行创业活动和实现其创业理想过程中所能够利用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国外关于创业支持环境构成的研究成果中,最具影响的有两个:一个是由Gnyawali和Fogel提出的5维度模型(见图1),他们认为创业环境应该是创业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组合,包含5个维度,即政府政策和工作程序、社会经济条件、创业和管理技能、对创业的资金支持以及对创业的非资金支持。
另外一个是由GEM提出的模型(见图2),它将创业支持环境分为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实体基础设施的可得性、文化及社会规范等9个方面。
事实上,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很大程度上受组织环境的影响。在创业活动的研究中,必然要考虑外部资源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创业过程。正如国内学者李殿伟博士指出,良好的创业环境是一个包括创业文化、创业政策及法律体系、风险资本、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市场服务体系、资源要素市场及社会资本与关系网络等子系统构成的开放式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受到由宏观经济、创业资源与技术变革等要素构成的创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二)发达地区典型案例。实践证明,良好的区域大学生创业环境可以有效地整合区域经济、政治资源,从而提高区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外一些经济活跃区域正在积极探寻构建以产学研一体化、政府部门工作职能转换、创业文化形成、创业激励机制建设、金融机构建设、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区域内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一体的区域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可资借鉴。
1.美国硅谷
硅谷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全球大学生创业的引领和典范。这里高校师生每天都在冒着技术创新的风险,创生着新的公司,其中不乏有的发展成为行业巨头。持续不断的创业活动分布于技术创新的整个链条,演化出独具特色的区域大学生创业体系。充满创业精神的大学生群体。硅谷的发展开始于大学高科技园—斯坦福研究院与斯坦福工业园,并建立在大量高科技人才创业的基础上。高科技人才主要来源于该地区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风险资本的资助下,极具创业精神的高校师生走出校园创立了大量高科技公司,这些公司不断地创生、发展,成就了今天的硅谷。孕育创业知识的高等院校。高校是大学生创业体系中最重要的知识生产部门,是科研成果的主要来源,也是培养创业人才的主要机构。高校的作用尤其突出地体现为产生创业的设想,培养有创业精神的人才,并促进这两者的结合。硅谷的高校更多地关注应用性的研究,而应用性研究的高校易产生强的创新商业化动机,这是推进硅谷创业体系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永不言败的创业文化。区域创业体系的演化过程中,不仅要有一种善于创业、勇于创业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有一种不怕失败,以及不歧视失败的创业文化。这种文化的精髓在于,成功与失败的创新同样受到尊重。因此,硅谷涌动着的是一种加州风格的勇于创业、敢于承担风险的企业家精神。庞大活跃的风险资本。硅谷是世界上风险投资规模最大、风险投资最为活跃的地区。风险资本促进了企业的创生与初期的发展,苹果、英特尔、太阳、思科等一批著名电子企业都得益于私人风险投资。正是因为风险资本的大量聚集,帮助大学生初创企业渡过成长初期及创新商业化过程中最难以克服的资金障碍,才使得该小企业的创生比世界上其他地区容易。
2.英国利兹
利兹是凉州最早的一批国际友好城市之一,与我市有着经济、文化领域广泛的合作交往。而在大学生创业方面,这座秉承着“住在利兹、爱在利兹、创业在利兹”城市精神的英伦古城,也有着许多可供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政策引导。当地政府制定规划,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创业项目、发起创业运动、支持课程开发等鼓励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同时,鼓励企业为大学提供实习岗位,安置实习生,捐赠奖学金,参与校园孵化项目。基金支持。通过设立、推广高等教育创新基金、科学创业挑战基金、王子基金、新创业奖学金、教与学优异中心基金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上的保证。以项目促进创业文化普及。当地政府通过一系列大学生创业项目促使创业文化的形成。如高等教育创业计划、创业远见项目等。机构组织形成网络。地方智库和非政府组织也非常关注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他们与高校通力合作培养未来企业家。如高等教育政策协会开展大学生创业情况调研,发布咨询报告,探究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等问题。
3.印度班加罗尔
被喻为印度硅谷的班加罗尔,是印度著名的高科技城。自1991年建立了印度第一个软件技术园区以来,班加罗尔已成功创立和发展了400多家海内外著名信息技术业公司,被称作印度的软件之都、全球的十大硅谷之一和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班加罗尔迅速崛起的原因主要有:成功的产学研合作交流模式。班加罗尔地区云集了包括印度科学研究所、班加罗尔大学、农业科学大学、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国家高级研究学院、印度信息技术学院等各种工程学院125所,在数量上居印度首位。这些学院每年可产出万名高级电脑工程师,成为班加罗尔最珍贵的资产。班加罗尔十分注重鼓励和支持他们到该科技园中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另一方面,印度的高校一般都设有董事会,董事会里有很多大公司的成员反映企业要求,教师队伍中也有不少来自第一线的专家,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和创业实践联系十分密切。这种双向互动的模式,不仅催化了大批高科技人才的成功创业,也逐步形成了班加罗尔科技园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良性循环机制。良好的区域创业环境建设。软环境方面,印度政府十分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特别是把软件产业创业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对软件企业创业提供种种优惠政策。在硬件建设上,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数据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如中央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卫星高速数据通信系统等,从而在软件园区内为软件研制人员创业发展提供可与任何发达国家相比的一流环境。
三、我市构建区域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的探索实践 目前凉州有各类高等院校38所,近40万在校大学生,每年有5万多名高校毕业生在凉州创业就业。为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在杭创业,我市把大学生创业作为一项政府、社会、学校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来抓。2008年以来,我市以“实训促创业,创业带就业”为核心,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为基础,以健全投融资体系为引擎,以构建服务平台和创业基地为依托,以弘扬创业文化为激励,政府主导、学生主体、各方支持,营造出了区域环境与人才创业相辅相成、生生不息的网络循环。
(一)创业融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引擎资源
资本是新创企业不可或缺的资源和保证。实践表明,创业投资是帮助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方式,也是发展和培育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企业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我市积极构建适合创业企业成长规律的多层次创业资本市场体系,不断进行资本创新,通过政府的资助以及引导设立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债权基金、网络联保贷款、担保基金、创投引导基金等,引导科技银行和社会创投机构满足大学生企业在种子阶段、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扩张阶段对资本的不同需求,建立起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投融资体系。
1.实行政府资助。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资金,对于优秀的创业项目,政府提供2-20万元的无偿资助和最高2万元的贷款贴息政策。2008年以来,全市已经有348家大学生创业企业获得1778万元的政府资助。困难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的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以申请最高额度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其中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研发项目或文化创意项目的,最高额度为20万元;对按期还本付息的,政府给与全额贴息。给予一次性1000元的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社会保险费补贴;企业参加各类会展,提供50%的展位费补贴,可连续补3年。
2.撬动社会融资。政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融资支持,为大学生创业项目争取风险投资,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向风险投资商推荐项目。(1)政府提供一定额度的创业配套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大学生创业企业。如我市市本级目标五年设立1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按照项目选择市场化、资金使用公共化、提供服务专业化的原则运作,采取阶段参股和跟进投资的投资方式,引导和鼓励海内外创投机构,投资凉州市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领域。创投引导基金已与深圳创投公司、浙江赛伯乐公司、太平洋联合资本集团签署参股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市级引导基金出资7000万元,吸引社会投资资金2.3亿元。对凉州畅翔科技集团、浙江太子龙文化传媒公司、浙江联众休闲度假公司进行跟进投资,分别吸引清科集团和鼎辉投资3000万美元、软银赛福亚洲投资基金8000万元和创业乾坤投资公司1500万元投资。此外,采用集合信托债权股权基金的形式,创新性地以信托贷款的方式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融资。以“宝石流霞”项目为例,政府的1000万元扶持资金,撬动了5000万元的社会资金,一次性扶持29家科技企业,充分实现用最少的资本让技术成果快速变成第一生产力。“宝石流霞”入选企业在获得信托贷款后,总体经营状况良好,其中29家入选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值74.02%,净利率增长率平均值96.27%,总资产增长率平均值87.95%。(2)政府牵头成立科技银行,通过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三者的互动,有效降低了贷款门槛。借鉴硅谷银行经验,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成立凉州科技银行(凉州银行科技支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创新探索。凉州科技银行内部实行单独核算,单独审贷;允许通过担保公司获得贷款企业的期权并和银行分享;政府给银行贷款贴息,并为担保公司提供担保风险补偿和担保费率补贴,大学生创业企业不仅可以贷到款,而且获得基准利率和1%担保费优惠贷款。(3)政府提供创业资金融资担保和保险,鼓励金融机构向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放贷。如凉州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是凉州市科技局下属国有政策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达1亿元,针对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特点,凉州高科技担保公司创新推出了“天使担保”、“担保期权”、“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订单/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政策性拨款预担保”五大担保特色产品,针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现实困难提供了一揽子的融资方案。(4)成立创投服务中心。为完善创业投资环境,促进资本和项目对接,挂牌成立创业投资服务中心,吸引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担保公司、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39家机构入驻办公。迄今,市创投服务中心共举办49场(次)创业投资项目发布会,发布创业融资项目113个,融资总需求达7亿元,为45家创业企业吸引了14501万元的投融资金额。其中,已成功为凉州远传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创业企业引入总额为6341万元的风险投资;有39家中小企业获得银行、担保公司的支持,融资金额8160万元。
3.鼓励高校投入。鼓励高校利用学校资源,设立创业基金,完善软硬件设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原始资金及基础支持。如凉州师范大学将新增投入近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筹建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设立大学生学生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分阶段建设学生创业园区,每年重点扶持50个创业创新项目和团队等。凉州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100万元的护犊资金,专项用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资助扶持等。
(二)创业服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催化剂
多层次、全方位、网络化的创业服务能够极大地降低企业创立和成长的成本,使创业者能够发现、识别直至开发创业机会,是促使大学生成功迈出创业“第一步”的重要催化剂。
1.政策服务。(1)税费减免政策。大学生在创办企业过程中涉及的注册费用、验资费用、银行开户费用等手续费用全免,而且允许工商注册资本“零首付”,两年内到位。大学生新办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自获利起免征第一年和第二年企业所得税;大学生创办小型微利企业,符合条件的,企业所得税减按20%的税率征收;大学生创办的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征收;大学生自主创业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月销售额(营业额)在5000元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等。(2)场地补贴、住房优惠和落户政策。凡是进入大学生创业园创办企业的,创业园内提供2年期的50平方米免房租办公用房,大学生创业者可以拎包入驻。对创业园外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还提供两年内100平方米的房租支持。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对大学生在市、区共建的创业园区内创办企业的,给与一定的房租补贴。创业大学生还可申请入住创业人才(大学毕业生)公寓等经济租赁住房;符合条件的网上创业者可定向租住经济租赁房、大学生公寓和人才公寓;具有博士学位的创业大学生,可申请购买引进人才专项住房。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等人才,市里每年提供500套专项用房。高校毕业生在杭自主创办企业且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导向要求的,可以办理落户手续。
2.机制服务。(1)建立大学生创业工作例会制度。为全面掌握凉州市大学生创业基本情况,了解掌握并及时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2009年9月份开始,我市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工作月度协调例会制度。例会实行三级预协调机制,即大学生创业企业反映的问题,先按属地原则,由所在区(开发区)政府(管委会)进行协调解决,对涉及市级职能范围,区级协调未能解决的事项,由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协调小组召集相关区政府、管委会及市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协调,仍未能协调解决的,由协调小组办公室进行汇总筛选,提交市政府工作例会进行协调。至今,市政府已召开大学生创业例会等各类专题会议20余次,为大学生创业企业协调解决具体问题近百个,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带动了面上工作的整体推进。(2)建立大学生创业资助项目三级指导服务制度。各区对申请的创业资助项目进行辅导和检查;市相关部门进行会审后进行实地抽查;并邀请专家对创业项目进行认真的审核和把关,确保各项资助基金真正落实到位。(3)建立大学生创业工作分析制度。各大学生创业园每月定期向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协调办公室上报大学生创业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提出对策建议。(4)建立大学生创业企业联系制度。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与大学生创业企业建立直接联系,通过面对面了解沟通,使创业大学生感受政府关怀,增强创业信心。
3.过程服务。(1)实施大学生创业实训。实训是人才创业的前奏和预演,是一项重要的人才引领工程。我市坚持“订单实训、持证上岗、政府资助、促进创业”的原则,实施“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截至2010年5月,我市已面向十万大学生发放教育培训券,定点培训机构共108家,定点培训项目达1118个;举办服务外包、文创产业、信息化等各类人才实训班2447期,企业实训基地已增加到402家,实训学员达96672名。(2)组织大学生创业大赛。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使其成为发掘培育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平台,2009年,我市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赛伯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赛事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57所国内知名高校的811个参赛团队报名参赛。通过本次大赛,有24个参赛项目在杭落地转化,创办创业企业27家,带动大学生就业200余名,另有8个项目有意向在杭落地转化。通过大赛,展示了凉州的创业就业环境,引导和集聚了一批大学生在杭创业。(3)帮助大学生创业企业产品拓展市场。西博会及政府各个“口子”举办的展销会,为大学生创业企业免费提供摊位。政府采购对大学生创业企业做到同等优先,并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允许适当放宽准入资质。
4.智力服务。(1)实行大学生“创业导师”制。通过建立创业导师制度,一大批热心于大学生创业事业,具有丰富创业教育经验和创业实践经验的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加入到创业导师队伍。创业导师通过与创业大学生结对帮教,采取单个指导、会诊指导、授课指导、陪伴指导等形式帮助大学生创业实践,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业意识,帮助大学生企业创新商业模式,走出创业成功之路。目前凉州市聘请的大学生创业导师已超过300余名。如浙江绿盛集团董事长林东,作为一名成功创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自从担任创业导师以来,已成功帮助大学生创业徒弟创办了7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总投资达1300万元。其中,仅猎户欢乐餐厅一个项目就吸收就业123人。同时,在全市建立了28个科技孵化器创业导师点,建设“创业联络员+创业辅导员+创业导师”队伍,已经累计聘请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导师2批33人,创业导师以“一对一”或“一对二”形式结对辅导创业企业383家次,其中大学生创业者230人次。(2)成立大学生创业联盟。凉州大学生创业联盟,是全国第一家社团登记的大学生创业组织。联盟成立后,通过开展邀请国内外成功创业、知名人士做专场报告和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发掘、表彰、推荐、宣传优秀创业大学生典型;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加强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工商企业、孵化基地、金融投资等的沟通联系和对接合作;开展创业大学生沙龙、聚会、青年交友联谊、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发挥着创业大学生与政府之间、创业组织之间、大学生创业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整合各方创业资源,增强大学生创业的组织、集聚程度,已成为大学生初创企业的“孵化器”,培养凉州青年企业家的新“摇篮”。
(三)创业集群——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孵化器”
实践表明,创业园与孵化器由于具备创业的良好物理空间和服务体系,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沃土。近年来,我市加强以大学生创业园和科技创业孵化器为主要形式的创业集群建设,强化集群对创业企业的辐射效应,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发展的整体效能,通过集群效应集聚社会资本,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1.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目前,我市在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浙江大学科技园、浙江省大学科技园以及有条件的区、县(市)已先后成立了9个大学生创业园和8个留学生创业园,对进园大学生创业企业享受科技孵化器政策,引导创投机构加大对优势项目的风险投资和融资。如浙大科技园,通过与高校联手合作开展创业教育,创办大学生创业社团,举办研究生创业素质拓展班,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公司注册、人事代理、投融资、中介、项目申报等系列服务,出台一系列针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房租优惠、物业服务等优惠措施,从大学生创业教育、自主创业两个层面进行扶持、提供帮助和服务,目前已吸引76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入驻,带动大学毕业生就业952人,成为全国开展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大学科技园典型和大学生创业的集聚良港。如高新区创办的大学生创业园,包括3.1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与1.17万平方米的甲级标准写字楼,可无偿或低价提供给大学生创业企业使用。下沙高教园区已创建14个特色产业园,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入园大学生创业企业达149家。此外,我市积极启动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园,为海归人才入园创办企业提供场地、税收、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各项优惠政策,打造凉州市乃至浙江省的海归人才创业政策“洼地”,搭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的良好平台。
2.加快孵化器建设。近年来,针对我市民间资金充裕、个私经济活跃的特点,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建设,促进孵化器提高运行质量和扩大规模,搭建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孵化服务平台。如我市目前最大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器——赛博创业工场,就是一家民办公助,以民为主的创业孵化器。赛博工场秉承“创业园+孵化器+产业园”的运行模式,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导师+天使投资+服务平台”一条龙服务,实行两年免房租,兑现大学生创业、瞪羚计划、科技孵化器等各种政策,配备创业导师,引入种子、天使、担保、风投等各种基金,为创业大学生解决场地、资金、人才、服务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已吸引了730家创业型小企业落户,其中大学生创业企业近620家。
(四)创业教育——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智力源泉
现代高校肩负的一个特殊使命就是转移知识,即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社会服务实现知识向业界、向社会的转移。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已经成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市高校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坚持按社会需求办学,引进KAB(即Know About Business 了解企业)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学分制试点,实行学历证、技能证“双证制”,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初步建立起了健全实用的地方性高校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1.创业教育嵌入日常教学。将创业课程纳入正常的学分体系。创业意识培养方面的课程以必修课形式开设为主,而后续的创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则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把专业知识、技能和创业项目有效的结合起来。目前各市属高校均开设了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课程。凉州师范大学开设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开设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管理学》等,上述课程均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并确定相应学分。此外,我市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创业师资。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于2008年3月开展了首期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共培训师资20余人。2009年,我市举办了首批市属高校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来自五所市属高校的25名教师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为市属高校准备了一批可以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合格师资。
2.理论与实践双重锤炼。创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创业教育最终应落实在创业实践上。学生在学习完理论课程后,就被分成若干小组,体验企业的创办、拓展、管理全过程。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学生开辟创业园进行“全真环境下的创业教育”,至今已有五批次88个学生创业项目使454位同学得到了创业实践;浙江大学设立了“创业管理精英班”,从本科学生、MBA、硕士研究生三个不同层次中选拔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精英人才开展创业技能的培养和实训。
3.科技创业素质拓展。浓郁的学术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是孵化科技成果的温床。在杭高校通过广泛开展“挑战杯”科技竞赛、科技节、科研立项、学术大讲堂、科普周末、科技创新论坛等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大学生通过身边的科技成果迈出创业第一步,既实现了学校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又极大提升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和实际创业能力。如凉州师范大学推出的“嵌入式多投影图像融合显示平台”、“本草粥品”、“浙江格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原色母婴护理公司”和“创意吧——手工DIY制作”等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充分反映了市属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强大实力。
(五)创业文化——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精神动力
积极的创业文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崇尚合作,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最深层的动力。近几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创业文化建设,努力改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环境,坚持“非禁即入”,鼓励民营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发展;构建创业实践激励保障机制,降低预创业者的失败恐惧感;传播创业信息,树立创业典型,弘扬创业文化,在社会上营造尊重创新创业人才、崇尚创新创业精神、宽容创业失败的良好风气。今日的凉州既有“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新时代人文精神,又有“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宽容失败”的创业创新文化,以马云、林东、金津为代表一批知识分子、文化人和大学生创业成功典范,彰显着新时代“杭商”文化的动人魅力。
四、深化我市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凉州市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探索实践,使大学生创业迅速呈现蓬勃之势,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经验和模式。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顺应大学生创业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发展需求,深化完善针对性强、结构健全、特色鲜明、高效运作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不断健全长效机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助推大学生创业成功。
(一)政府应着力构筑创新创业平台
一是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需要各个部分合理组合、优化配置,以达到整合系统功能的目标。首先是统一创业政策体系,将原有各部门分散出台的有关大学生创业组织、场地、资金、税费、信息等政策进行梳理整合,制定出统一、权威的指导、扶持、优惠、激励的政策和法规,做到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如目前全市多个部门,如科技、信息、外经贸等都有各自的针对创业项目的资金补助,这些补助各自分散,难以形成合力,能否进一步统筹整合,系统资助,发挥更大效力。其次是提供“一站式”服务,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办理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涉及工商、国税、地税、公安、银行、财政、教育、劳动保障、街道办事处等相关手续,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搭建绿色通道。二是便捷的中介服务平台。可考虑由政府拨出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中介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中介服务。由初创企业直接提出设立补助基金申请,政府直接拨付给相应的中介服务机构。政府也可利用这一基金,委托中介服务机构为新创办的中小企业提供免费财务顾问、管理顾问,举办公益性的创业技能培训等,为人才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及互动提供媒介管道和资源。三是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起创业项目库、人才库、导师库、产品库、政策法规库、技术专利库、产权交易库,形成系统性的电子信息服务平台和综合性的“创业服务网”,为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一个高效、完善的信息通道,使不同创业者、创业企业之间能有效交流,形成智力集聚效应。
(二)高校应着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一是建立创业教育区域共建共享体系。首先是创业教育课程共建共享。到目前为止,创业教育在国内开展的时间尚不足短短十年,从211大学到普通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大量专业的创业教育资源。为此,可考虑发挥我市现有高教园集中的优势,允许和鼓励高校学生跨校、跨专业选修或旁听创业教育课程。同时,允许和鼓励创业教师跨校、跨专业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形成“本-本”、“本-职”或“职-职”之间创业教育资源自由流动和共享。其次是本土创业教材的共建共享。目前我市高校选用的大多是国际劳工组织的KAB、SYB和模拟公司创业实训的项目教材。虽然这几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和编译质量比较高,但其终究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发展基础之上,与我国本土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存在诸多差异。可鼓励各高校从自身创业教育的实际出发,集中创业教育优势资源,以提供大学生学习借鉴的鲜活创业案例和经验为主,联手编撰符合国情、市情的创业案例教材,供全市高校创业教育选用,夯实大学生创业教育基石。二是组建创业中心,整合资源统一运作。创业教育的支持有赖于多方面资源的调动和整合,因此,美国高校一般都会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运作大学生创业,以百森商学院、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高校已经建立了50多个创业中心。创业中心的主要功能有制订创业教育课程计划、创业教育实践计划、创业教育研究计划,开展多样的创业教育辅助活动和筹集资金等,使支持创业的各项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与利用。我市高校可借鉴美国经验,依托校团委或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的创业扶持机构负责大学生创业的各方事宜,一方面在校园内搭建创业教育平台,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创业中心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三是依托大学科技园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即大学科技园增加服务学生企业的功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平台、扶助政策、创业服务和创业环境。鼓励完成注册的学生企业进入园区运行,园区为大学生企业提供功能完备的共享型创业服务空间,如公共办公场所、会议室、办公设备和硬件设施等,并根据大学生创业者的需求提供综合行政、人事和财务代理等服务。积极帮助学生企业寻求社会资金支持,协助学生企业发现市场机会,推销企业产品,为入住的创业企业免费提供专业的创业培训、创业辅导、创业咨询服务,采取一系列措施协助创业企业规避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社会应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推进创业基地、科技孵化器等创业集群建设。创业信息、知识和社会资本的获得通常是创业者的弱项,但同时也是创业成败的关键。集群系统在知识溢出、信息扩散和网络关系等方面具有正的外部性,对于创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将创业企业纳入集群系统可以帮助创业者及创业企业利用知识溢出获取创新技术和产品的信息,通过网络学习积累创业及管理经验,通过网络交流积累社会资本。因此,应发动全社会加强以创业园区、基地和科技创业孵化器为主要形式的创业集群建设,通过集群效应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而对于那些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了完备服务、予以了费用减免的创业园区、基地或孵化器,政府应加大资助力度,以利于他们持续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工作发挥作用。二是建立多层次的创业援助体系。首先是融资模式创新。借鉴我市小额担保贷款“银政”合作的成功经验,推出“银校”、“银企”合作,即由校方或具备一定资质的大企业向银行推荐综合条件优秀的创业大学生,并承担一定的担保责任,银行则负责向创业者提供融资资助,并尽可能简化办理手续,为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开辟新的绿色通道。其次是破产制度创新,放宽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破产条件限制,减少他们重新创业的制度障碍。再次是保险险种创新,鼓励保险公司开发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特殊险种,从财务、人身等方面降低化解创业风险。最后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在创业大学生群体中试行失业保险金制度,采取财政拨款和大学生在校期间缴纳失业保障金,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的方式,将大学生创业者纳入失业保障管理体系,保障创业失败者的基本生活。三是努力转变社会观念,创造良好创业环境。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典型成功案例向社会广泛宣传,为创业学生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把建设创新创业文化摆在重要位置,在社会上营造尊重创新创业人才、崇尚创业精神、支持创新产品、宽容创业创新失败的风气,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创新创业成为社会习惯和常态。
第四篇:金融支持体系思考论文
摘要:近年来,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国不断简化手续、放宽限制,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但对企业后续的金融支持还不够重视,一些配套措施没有及时跟上。本文提出构建“走出去”金融支持体系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认为我国应当把零散的金融措施纳入一个基于国家战略角度的金融支持框架,明确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职能分工,依据海外投资的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实行有差别的支持政策,构建一个多层次、宽领域、分阶段推进的金融支持体系。
关键词:金融海外战略 支持体系 政策措施 基本思路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目的在于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海外投资是一项高风险经济行为,一些国际经验较为欠缺、竞争优势并不明显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难以解决海外投资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和风险保障这两大“瓶颈”问题。为帮助“走出去”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做大做强,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对海外投资金融支持体系进行战略性安排,从制度和政策层面入手加大 “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这既是世贸规则下所允许的政府干预与扶持行为,也是“走出去”战略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构建“走出去”金融支持体系的总体思路
正常市场条件下,商业性金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融资主渠道,但海外投资活动中的高风险性及国家风险因素等特点,使商业性金融在很多具体领域与项目上不敢、不愿或无力涉足。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在海外投资发展初期,由政府提供后盾支持的政策性金融一般都是金融支持的主导力量。政策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支持,通过向海外投资企业及参与的金融机构提供条件相对优惠的融资支持与风险保障,使海外投资的起始风险点相对降低,从而使社会中商业性资金介入意愿增强,吸引更多资金参与海外投资。当海外投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商业性金融进入的深度和广度足以支撑企业发展时,政策性金融再逐步淡出,从而形成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目前,我国海外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海外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商业性金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大多不愿意承担企业发展初期的风险,贷款条件苛刻且金额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政策性金融虽然承担了较多的金融支持职责,但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僧多粥少”的局面不可避免,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应当确立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国家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商业性金融采取多种形式,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配套资金支持,同时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引导、辅助与补充作用,通过政策性金融的拓展,带动更多商业性资本和民间资本介入。
二、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要求确定金融支持重点
走出去”既是企业战略,也是国家战略。在金融支持方面,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应当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合理进行分工,突出支持重点,充分体现海外投资的国家利益和产业政策导向。
(一)根据企业类型确定支持重点
从投资目的上看,“走出去”企业大致可以分为资源开发、市场开拓、技术和品牌获得以及劳务输出四种类型。其中,资源开发型投资对于缓解我国资源紧张局面、保证工业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应当对这类投资提供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支持,鼓励企业扩大对资源开发业的投资。由于这类投资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也大,为保证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供应,国家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由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包括前期费用、勘查资金、专利使用费、其他取得资源开发权所需资金等。投资金额特别巨大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还可以采取股权融资的方式,先占有海外投资企业的部分股权,一旦企业经营步入正轨之后,再将所持股权转让给其他的投资伙伴,从而分担企业的投资风险,减轻企业的资金负担。对于勘探开发境外石油、天然气、木材、矿产等国内短缺资源的企业,其自产产品运回国内,国家应当给予进口配额、税收和外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其他类型的投资中,政策性金融的支持重点应当放在带有国际合作性质或涉及国家战略利益的投资项目上,优先考虑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带动大宗物资出口的境外承包工程项目以及家电和轻纺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对于企业自主的投资行为,特别是一些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投资项目,则以商业性金融支持为主,要求其自筹资金、自担风险,充分发挥现有商业银行境内外分支机构的作用。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通过放松管制、简化手续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支持企业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在境内外融资,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二)根据企业发展阶段确定支持重点
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发展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持续发展期(或衰落期)。一般而言,“走出去”的企业在前两个阶段各种投入比较多,流动资金短缺,由于在当地缺少信用记录,再加上经营情况不理想、不熟悉东道国的金融和法律环境等原因,“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此时,国家要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一方面通过提供优惠贷款、财政贴息、内保外贷、税收减免等手段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提高企业的自生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东道国签订投资保护协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和风险管理咨询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有力的风险保障,避免企业因非正常原因遭受财产损失。一旦企业在国外市场站稳脚跟并实现盈利,能够凭借自身信用筹集资金,政策性金融就可以逐步退出,转而由商业性金融充当企业资金供应的主渠道。
(三)根据企业投资方式确定支持重点
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日趋多样化,除传统的设备、技术、现金投资外,逐步出现了并购、参股、换股或BOT等更为灵活的投资方式。2005年,我国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直接投资占到当年流量的一半。国内企业通过并购可将其优势与国外企业的强项相结合, 形成协同优势;或通过并购获得带有垄断性、稀缺性资源, 包括具有特殊价值的人力资源和专有技术等。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特别是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的提高,跨国并购将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大型跨国并购往往会涉及巨额资金筹集,不仅项目前期投资数额巨大,并购后的整合阶段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因此,能否获得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是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为了积极有效地运用跨国并购方式,培养更多的世界级跨国公司,我国应当将跨国并购列为政策性金融支持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植和鼓励。对于采取现金并购方式的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银团贷款、股权融资、对外担保等方式为其提供多层次的资金来源,外汇管理部门则适当放宽外汇汇出限制,满足其合理的用汇需求。对于采取股票置换、资产折股等其他并购方式的,有关部门要完善管理规定,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同时,我国还要大力推动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投资银行在跨国并购中的专业顾问和媒介作用,积极开展银企联合或战略合作,鼓励企业采取股票上市、发行债券、杠杆收购、海外存托凭证等手段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减少对政策性金融支持的依赖。
(四)根据企业投资地域确定支持重点
境外企业出现“融资难”既有自身的原因,也与东道国投资环境欠佳有一定的关系。截至2005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遍布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些发展中国家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还不够成熟,金融市场欠发达,对外国投资者采取一些限制性政策,致使我国企业在当地很难获得稳定的、低成本的资金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企业在这些区域的投资规模。从发展趋势看,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经济转轨国家)拥有众多的人口和庞大的消费群体,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增长较快,并且我国的许多产业相对于其国内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是许多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理想的目标国。为进一步拓展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的多元化,鼓励企业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我国应当对这些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和双边关系友好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更多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以弥补商业性金融的不足,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
三、“走出去”金融支持的具体措施
(一)尽快研究制订《海外投资法》等专项立法,建立完善我国海外投资的法律体系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完整、全面规范海外投资行为的法律,立法滞后造成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监管不力等体制性问题,不利于我国对海外投资进行统筹规划,影响“走出去”战略的有序推进。为保证海外投资政策的系统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我国应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尽快制订《海外投资法》等相关法律,将现有的海外投资政策和条例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建立和完善海外投资的制度保障体系、监管和调控体系、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市场服务体系。为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动企业“走出去”,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海外投资法》应当对中国海外投资方向、投资主体、投资方式、组织结构、地域分布、产业布局、金融支持等进行法律上的规范和指导,同时加强对海外投资市场经营秩序的监管,避免恶性竞争。
此外,《海外投资法》还应明确海外投资监督制度,对企业“走出去”以后的发展状况给予积极关注,注重提高“走出去”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境外项目的成功率、境外企业的存续率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应针对不同的投资主体,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对于国有企业,监管重点是建立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经营责任制度和健全考评、评价体系,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民营企业,要着重防止投资移民、资本外逃和境外非法经营等问题。
(二)进一步改变“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政策,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外汇便利
“走出去”必然涉及跨境资金流动,企业在外汇管理方面的需求主要有:取消在外汇资金来源审核、购汇审核、利润汇回等方面存在的不必要的限制;适当延长境内公司对境外投资企业出口收汇核销期限;简化对外担保的审批和履约核准手续;放宽境外放款在资格条件和资金来源方面的要求;境内外资金集中管理和调拨;非贸易项下资金有效运作和高效管理;规避汇率风险、提供更多金融创新产品等。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在外汇短缺时期形成的管理思路和政策亟需改变,外汇局应当在审慎监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用汇和汇出的便利化程度,满足企业合理的业务需求。
(三)支持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本地化、多元化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实证研究表明,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增长和分布与一个国家的对外投资具有一致性,相关度几乎达100%。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奉行“跟随客户”的战略,大多以本国企业为主要的目标客户群体。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实力逐步增强,为金融机构开展国际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2006年,国内几家大银行都加快了海外发展的步伐,中国建设银行收购美银亚洲,中国银行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印尼Halim银行。今年,国家开发银行成功入股巴克莱银行,更是我国最大的一笔海外投资。中资银行通过在境外新设网点和开展跨国并购不仅能够增强海外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可以为境外中资企业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实现银企战略合作。
(四)支持国内银行开展业务创新,满足企业“走出去”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目前,国内中资银行还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和明确的发展战略,同质化竞争严重,业务品种高度相似,客户群体相对集中,金融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落后于外资银行。由于对中资银行的服务不满意,一些有意“走出去”的企业都会考虑和外资银行成为全球合作伙伴。为防止优质客户流失,中资银行必须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针对不同类型的海外投资企业设计金融产品,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如离岸金融服务、提供股权融资、出口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海外资产抵押贷款等形式多样的业务品种。
(五)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改革政策性业务的运作机制
我国行使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的职能、为“走出去”提供信贷支持和投资保险的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三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由于我国尚未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立法,在管理中存在一些模糊地带,例如,如何定义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如何确保有需要的企业能够获得低成本的政策性资金支持,如何处理银行因经营政策性业务造成的损失等。另外,对于一些高风险的海外投资项目,商业银行往往不愿涉足,尤其是一些动荡地区的海外企业,更是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为打消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顾虑,国家可以通过海外投资保险等政策性保险来分担企业和银行的风险。目前,我国政策性保险的渗透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这里既有市场宣传力度不够、企业风险意识较差等原因,也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业务品种少、承保能力弱有一定的关系。要推动政策性保险的发展,必须多管齐下,中央财政拨付专项基金用于特定项目的保险,各级政府可以视情况对投保企业进行保费补贴,鼓励更多企业参保,同时企业也要强化风险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六)政府部门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资助等方式加强对海外投资的扶持,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培训、业务指导等方面的服务
在财税政策上,为了减轻境外企业的税收负担,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实行海外投资等损失准备金制度和国外纳税额免抵制度。对于企业的海外投资、资源开发投资、海外工程承包,允许将投资的部分金额计入“投资损失准备金”内,以免缴企业所得税;如投资受损,则可从“投资损失准备金”中得到补偿。为了鼓励更多优势企业“走出去”,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国家还可以对海外企业提供财政资助,例如企业组团赴海外调查、对境外资源项目进行初步勘探、对其海外员工进行培训时,国家可提供一定比例的补助金。在对外关系上,我国可通过经济外交,打开东道国的投资市场,不断拓展我国海外投资的多种渠道。为了保证海外企业的权益,确保最惠国待遇以及促进与缔约国的资金、技术交流,我国可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对海外投资者在国外可能遇到的政治风险提供充分保护。在信息服务上,为了解决海外投资信息不足的问题,我国应当构筑由政府和民间、专业团体与综合团体组成的信息收集、研究、咨询网络,使企业在“走出去”之前能够充分了解投资对象国的政治、经济动向、金融、税收、外汇等经济制度以及拟合作企业的基本材料和有关行业在对方国家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等背景材料,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我国企业海外经营的成功率。
第五篇: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研究
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要:技术创新是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源泉与主导要素,它需要一个良好的支持性制度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金融支持制度安排尤为重要。金融体系的筹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项目筛选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对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尽管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已取得较大成就,但目前在金融支持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主管部门应在借鉴发达国家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才能推动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制度安排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理与巨大贡献,在理论上已经得到精辟的论证与阐述。但是,技术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支持性制度安排体系,否则就难以有效地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化,金融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的渗透与影响越来越大,金融体系已经成为影响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之一,技术金融一体化已成为明显的发展趋势。因此,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实现高新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与资本这一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的有效对接,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金融支持体系促进技术创新的机理分析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始终把制度作为外生变量和既定前提。新制度经济学则在经济增长分析中引入制度变量,并得出结论:制度安排好坏决定技术进步高低,进而表现为经济增长快慢。而关于金融 的功能观点认为,金融体系具有筹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项目筛选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等,在推动技术创新、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金融体系的筹融资功能与技术创新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践中,资金瓶颈问题是制约技术创新顺利进行的重要障碍。而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就是为具有良好经济前景的项目筹融资,即金融体系能够为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的顺利进行提供资金支持。筹融资牵涉大量筹资主体与拥有剩余资源的大量经济主体。如果在这两者之间签订并切实履行双边合约,需付出巨额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这直接阻碍筹融资。因此,为有效实现筹融资,就必须做出能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的适当金融安排,而以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为代表的金融安排的出现便适应了这种要求。金融中介具备有效筹资的功能。并能利用这一功能为技术创新提供大量资金。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个别资本的积累无力对技术创新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利用金融安排动员储蓄、融通外部资金是必要的。否则,内源性融资的局限性将会使投资策略明显地偏向不超越传统技术范围的边际技术变化。阻碍技术创新。这便是欧洲的重大科学发明开始于十五、十六世纪,而技术创新的广泛推进发生在现代银行组织出现的17世纪之后的重要原因所在。金融市场由于能增强金融工具的流动性,满足持有多样化证券组合的需要,有效地分散风险,所以能够筹集到大量资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创新。
(二)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与技术创新
金融具有分配社会资源的功能,资源的配置首先表现为资金的配置,资金的配置是通过金融市场完成的。金融资源动员和配置效率,决定着一国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质量和效果。金融安排通过选择更富生产性的投资项目,有助于改进储蓄在投资间分配的效率。金融系统的存在,使得有许多潜在投资者对技术创新所有权或债权进行分析与竞争。如果假定每个潜在的投资者,不仅具有不同的对于该技术创新效用或效益的知识,而且也具有关于该技术创新进入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不同合约安排的交易费用方面的信息,那么,竞争的作用将会促使技术创新寻找到那些能够使其产生最高价值或效益的买者,从而使技术创新相关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化。(三)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功能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一项既能带来高收益而又具有高风险的活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往往难以独自承担全部风险。为了降低技术创新风险,保证技术创新成功,必须采取措施分散和转移技术创新风险,实现技术创新风险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合理配置。而金融系统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减少、分散和转移风险。金融系统的存在,使得技术创新从研发、中试到商品化、产业化等整个过程中拥有不同优势的经济主体,通过某种形式的合约联合起来,为了获得各自及共同的利益。根据各自的优势对技术创新做出有益的贡献,这一方面降低了原有风险,另一方面共同分散了技术创新风险。当然,除了分散风险,金融系统更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功能是降低风险。这主
要是通过其专业的风险管理技能、优化的资产组合安排来实现。此外,金融安排不仅可以降低技术创新风险,而且可以为技术创新的风险买卖、风险分享等提供各种金融工具,促进技术创新的顺利发展。
(四)金融体系的项目选择功能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过程实质是一个包括技术创新方向的筛选确定、创业合作伙伴的选择、战略联盟对象的确定、融资方式选择、技术创新调整等不断筛选择优的过程。而由于不同的金融制度安排导致软预算约束和硬预算约束的结果。金融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项目筛选与监控。所以,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内在机理之一,就在于金融体系能够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优选,选优汰劣,并监督资金的正确使用。
二、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反复强调的一项基本方针。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我国技术创新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我国技术创新事业的进展还不尽如人意,存在一系列制约技术创新事业发展和技术金融一体化的制度性障碍。金融抑制就是制约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制度性障碍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金融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金融创新也在不断深化,但以市场为取向的金融改革主要着力于计划金融向市
场金融转化,并没有注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尤其是没有注意培育创新资源金融化与创新知识资本化的金融机制。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源头,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机制是导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国际竞争力低的主要原因。(二)法律障碍与局限
以风险投资为例,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中风险投资是一种重要的形式,但风险投资者适用的法律、法规制度在我国严重缺位,现有许多法律和法规制度与风险投资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如《合伙企业法》只允许自然人合伙办企业,使国际上通行的有限合伙制在我国缺乏合法地位。又如,我国严禁民间融资行为的存在,所以中小企业经营者与民间投资者之间没有连接通道,虽然改革以来政府一再鼓励中小企业吸纳民间投资,但由于没有获得法律依据而举步维艰。(三)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程度低
长期以来,政府和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投融资机制主导着我国的技术创新,虽然在我国技术创新起步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阻碍了风险资本的形成与产业化,将社会资本拒之于技术创新领域之外。造成了我国技术创新对政府资本和银行信贷资本的过度依赖。于是,一方面政府资本数量有限,又无法产生广泛的示范效应和 发挥其导向作用;另一方面银行信贷资本从本质上与技术创新的本性相悖,银行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结果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不能实现跳跃式发展,规模较小。后劲不足。近几年,随着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核心 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投融资体制市场化程度得到提高,但无论是在间接融资领域,还是直接融资领域,仍存在较多行政干预和政策限制。金融抑制现象明显。(四)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系统结构单一
目前,我国技术创新资金主要来源是政府资金、财政科技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贷款。在美国则来源于个人、大企业、传统金融机构、养老金、国外投资者、保险公司、各种基金和政府投资等多种渠道。相比之下,目前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系统存在以下结构性缺陷:首先。缺乏一个活跃的私人资本市场,主板市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功能弱化;其次,缺乏金融中介机构,这种机构大致上分为中小商业银行、合作性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三类;第三,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产权市场;第四,缺乏适当的融资工具。(五)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对技术创新的不适应
在资金需求量较大的技术开发与试点阶段,高科技企业仅拥有技术发明而缺乏资金,没有多少资产可以用作贷款抵押。故此阶段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与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原则不一致。从而使其资金需求的满足受到较大制约。尤其是现实中高回报的机会很少,各金融机构出于资产保全的需要,也不愿主动向高科技产业提供贷款,更不用说向处于开发与试点阶段的高科技产业提供技术创新贷款。
三、发达国家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
战后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除了技
术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外,还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推动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的金融服务功能得到不断强化。(一)美英两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经验
美、英两国金融体系皆以市场主导为特色,以资本市场为中心,企业融资方式主要是多元化的直接融资,并有一个良好的法律体系作保证。二战以来,美国以专门的融资机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和相应的担保机制为保障,直接融资与间接触资并举,政府、民间团体和企业自身有机结合,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以美国为例,二战后美国放宽风险资本的来源、鼓励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宽松的法律法规环境、建立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等,体现了美国政府在技术创新发展各个阶段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针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和纳斯达克市场等创新极大促进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1946年世界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d)在美国成立,1958年美国通过了《中小企业投资法》,从法律上确定了美国风险投资基金制度。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和税收政策方面的改革,极大促进了风险投资的发展。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还得益于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企业的迅速发展,有限合伙制借助良好的治理结构安排,有效地解决风险投资中信息不对称和风险不对称问题。目前,美国的风险投资已经形成了一个由风险资本家、风险投资家、各种中介机构组成的高效运作的市场。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的发现与筛选机制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可靠的动
力保障,造就出像微软、苹果、甲骨文、思科、雅虎等一批世界级的高新技术公司。而建立于1971年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nasdao),已经成为全球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一个典范。纳斯达克发展带动了风险资本的发展,与美国风险资本具有明显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征,它推动了美国中小企业的成长,为那些处于创业初期、无法到纽约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健全的金融机构是美国金融市场的一大特点。战后以来,美国放松金融管制,通过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现代金融机构,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外,包括养老金、保险基金、风险投资公司、产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者等大量出现。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针对中小型企业特点,美国1953年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为2000多万中小企业在企业初建、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提供金融、财政、技术和管理支持。同时建立全国性、区域性和社区性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融资提供担保。民间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州政府出资建立的专门金融机构以及大量的社区性融资与发展机构,都能为当地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二)德日两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经验
德国、日本形成了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通过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方式把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结合在一起。商业银行在技术创新的支持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为了弥补间接融资方式与技术创新的不适应性,一方面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设,为技术创新提供必要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大力
发展民间金融机构。
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为德日两国的中小型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日本为例,针对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政府专门设立了得到财政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工商组合中央金库、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以优惠条件向中小企业直接贷款。此外,政府还设立信用保证协会、中小企业信用公库、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公司以向中小企业从民间银行融资提供担保。上述政策性金融机构具有不同的分工,但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获得充足的金融支持。
总体而言,在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中,由于银行集中管理资金的运作模式难以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做出灵活的市场化选择,且银行谨慎经营的原则无法承受技术创新的高风险,从而使得处于发展初期的高新技术企业难以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结果导致了德日两国在信息技术革命中远落后于美国。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德国已经意识到金融体系落后对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严重制约,正在积极改变现有金融体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建立类似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产权交易体系。
总之,发达国家金融模式不同,但都能够根据技术创新的要求强化技术创新的支持功能,在发挥自身金融体系优势的同时,又通过相关政策措施弥补自身的劣势。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四、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对策
适当的金融制度安排是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要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国际竞争力,就应该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努力构建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
(一)优化外部环境
1.法律环境。为了推动技术创新的顺利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都特别注意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因而为了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顺利发展,有必要对现有的科技进步法进行发展完善,如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两个基本大法《科技进步法》和《转换法》中,增加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的内容,对政府和商业银行在高新技术领域的金融支持方面的法律定位进行重新界定等。同时,要对相关金融法律法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投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
2.社会服务基础环境。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为其提供信息、咨询与人才等服务。技术创新社会服务
基础环境就是指为保证技术创新活动各环节顺利进行,促成技术创新各相关主体之间合作,促进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社会服务环境,其内容包括信息集散子系统、咨询服务子系统、技术中介子系统、人才服务子系统、资金服务子系统、法律仲裁服务子系统、技术评估服务子系统等。
3.金融政策。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金融政策的配合与支持。根据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发展现状和国际经
验,我国可实施如下金融政策:(1)应逐步放开地方合作制中小金融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支持。(2)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和银行监管,提高政府监管效率,对技术创新项目形成约束机制,提高投资效率。(3)中央银行应该按照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原则,在确保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调整科技贷款的标准、利率浮动范围和管理模式,切实增强金融机构发放科技贷款的积极性。(4)国家政策性银行应当设立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贷款,实行最优惠的利率。也可以通过进口信贷和出口信贷等方式,支持高新技术的引进和高新技术企业开拓与占领国际市场。(二)健全金融市场
1.二板市场。也称创业板市场,通常被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新兴产业的摇篮”。二板市场对于技术创新发展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不仅可为达不到主板市场上市标准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的机会,而且还可为不同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不同的风险收益组合,化解证券市场的潜在风险,加快资本社会化的进程。但是,二板市场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二板市场的定位、内在结构以及交易机制问题。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正处在建设之中,尚有诸多不完善的方面。在方向定位上,建议将二板市场的服务对象设定为技术创新型企业,既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也包括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结构方面,分体结构较适合我国国情,不但有利于我国形成资本市场的层次结构和完整体系,而且也有利于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是一个较
好的发展方向。
2.企业债券市场。债券融资对于技术创新企业而言,不仅可以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和资本结构,获得财务杠杆利益,还可以督促企业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治理结构,加速与国际接轨。同时,发达的债券市场还可以为不能上市的中小企业和高新企业提供一条资本市场融资渠道,通过保证资金的到期偿还提高企业的再融资能力。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小、筹资少、品种单一,近年来在各种融资手段中呈下降趋势。针对技术创新企业的发展需要,应逐步放宽债券发行主体,打破地区界限,扩大发行范围,增加债券种类,实行利率市场化。债券发行应减少政府干预,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改革现有的企业债券监管模式,推行中小企业债券发行核准制,放宽中小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限制和上市交易限制,在有条件的地区开设柜台交易市场。总之,需要通过改革与创新,发展壮大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为技术创新型企业提供强大的支持。3.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是为科技项目、科技企业和成长性企业提供技术转让、产权交易和股权融资等服务的专业化非公开权益资本市场,并且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先导,优化资源配置,其交易客体又具有智力资本的特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1)创业者的资本市场。即为科技型企业、成长型企业以及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融资市场,并为创业投资基金提供私募场所,促进技术与资本的高效融合。(2)风险资本的退出市场。虽然二板市场在我国已成功推出,但由于市场规模的限制,每
年能够上市的企业也极为有限,更多的中小科技企业需要通过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来实现风险资本的退出与流动。因此,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是我国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3)对二板市场的服务功能。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作为创业资本市场的基础部分,可以为国内二板市场以及境外创业板市场输送经过市场净化和检验的优质上市公司资源,促进二板市场的良性发展。(三)完善金融组织
1.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是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重要载体。从总体上看,我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有限,资本结构单一,资金缺口很大,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需要。目前,保险、养老等各种基金尚未开展风险投资,也缺少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渠道和运作保障机制。所以,应尽快解决风险投资的运作、退出与法律保障等机制。逐步形成以民间投资为主体的风险投资运行体系,以动员更多资金尤其是民间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实现风险资本来源多元化。风险投资公司可以通过公开上市、定向募集、发行债券、吸收外资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应允许、鼓励工商企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参股风险投资公司,以壮大风险资本规模。
2.科技发展银行。由于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溢出效应与外部性,国家应该对有关技术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支持提供一定的政策性支持安排。其中,组建以财政投资为主的股份制国家科技发展银行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国家科技发展银行的主要业务品种为贴息贷
款,贴息部分来自于政府财政支持,或者由国家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科技发展银行除了主要对技术创新型企业提供科技贷款外,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开展技术创新成果的吸纳与转化、技术转移中介、技术信托投资、技术贸易等相关业务。特别是目前很多企业资金缺乏。无力购买技术创新成果,科技发展银行则可以通过贷款方式。或者与企业组建技术与资金合股形式的公司,联合开发产品,以达到技术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目的。
3.技术创新产业投资基金。技术创新产业投资基金是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规范的投资基金运作形式发行基金券,将投资者的不等额出资汇集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投资管理机构直接投资于特定产业的未来上市企业,并通过资本经营和提供增值服务对融资企业加以培育和辅导,使之相对成熟和强壮,以实现资产增值、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金融投资形式。产业投资基金能够较好地满足技术创新型企业在资本支持和经营管理服务上的双重需求。是支持我国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我国产业领域的科技含量,实现经济集约化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