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411-以全面预算管理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精品讲座下载网:.海量管理讲座下载 以全面预算管理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个时髦的管理词语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无论是否叫全面预算,很多企业每年年底都要进行下一年度预算的编制工作。我们在给企业提供全面预算管理咨询服务时,常常发现很多企业预算编制的基础五花八门,有的企业甚至以上年会计报表为预算的编制为基础。虽然预算年年编,但效果如何却另当别论。这就不能不叫人怀疑预算对企业究竟有多大意义。
这里想就国内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上的一些误区及我们在德勤为企业提供全面预算管理咨询服务而产生的一些认识和思考谈点看法,抛砖引玉,以推动国内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对企业了解家底、有效调动和分配资源、把握机遇、争取主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利润竞争空间的狭小性,影响经营过程和经营质量的方方面面、方面面。可以认为,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改善物流和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全面”二字上,全额、全程的特点。的层层分解,人人肩上有责任,建立“成本”、“效益”意识。置的过程。把各部门的,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预算和资本预算。还关注投资和资本产量、材料、只有在业务预算即销售和生产预算、才能合理预测、统筹保证
下达、预算的编制和汇总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预算的执行和监控、预算的分析和调整、预算的考核与评价,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对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企业的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系统密切配合,会计核算过程同时也就是预算的执行过程,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任何反常现象都应该通过会计核算系统地体现出来,通过预算的预警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经营问题或预算目标问题,并通过预算的考核和评价制度,有效地激励经营活动按照预期的计划顺利进行。
全面预算管理的几个核心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的角色定位
虽然我国企业在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班组核算、费用归口管理等,有的企业也进行了计划与预算的编制,但这与我们所说的全面预算管理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精品讲座下载网:.海量管理资源下载,40000多讲培训视频,最新最全!联系QQ:815250251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管理机制而非仅仅是一种方法,它一方面与市场机制相衔接,通过预算目标的确定反映市场对企业的要求;另一方面与企业内部管理、内部组织及其运行机制相衔接,通过责任中心的确定、预算指标的分解与落实、预算调整与执行考核,反映企业对市场要求的应变和措施,反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位置。以战略目标管理为导向、体现企业全方位要求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约束和局限,构建了一整套全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机制,通过预算目标的分解、编制、汇总与审核、执行与调整、评价与考核,将对企业起到规划发展、协调行动、沟通认识、控制经营与激励业绩等方面的作用。预算的编制和管理表明了在一定期间内公司管理层对所有部门、所有员工的期望和要求,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明确任务、发现问题、协调努力、不断改进的过程。因此,预算管理既非财务部的特权也非财务部的专利,而是企业整个运营系统的总协调和配合,任何一个部门或环节上的松怠都将影响企业全面预算的执行,进而可能影响企业的发展。预算目标导向
作为编制基础,由此决定企业的活动和应达到的目标;进行比例修改,提出今年的预算指标和从事的活动。的起点,很难真正起到全面预算管理应起的作用。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计划,从而明确为达到这些目标、可以这样说,全面预算管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目标会有所不同,它将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能力和发展速度。目前,以目标利它通过固定目实现目对企业寻求实现或
和成本费用,总体而言它还是一种比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有可能促使企业为完成预算而调节利润,例如该提的折旧不提或少提、该摊销的递延资产没有如数摊销、材料或产品成本不实、已经发生的费用挂账,从而忽视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质量,甚至造成“潜亏”,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等等。
但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企业必须对完成战略目标所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发展潜力做出科学的计划,所需要的资产负债状况、与资产负债相联系的费用情况做出合理的预计和分配,减少“待摊”或“预提”项目对预算执行的影响,使预算和实际的差异分析为管理控制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业务预测与计划
预算包括预测,但不仅仅是预测,还有计划。因此,预测、计划和预算成为常常谈论而又表述不清的概念。
一个好的预算,不是依据实际报表进行简单的数字调整,也不应该是凭空想象的数字安排,而应是以科学的预测和切合实际的业务计划为基础,多次上下往
返讨论而决定的,只有这样编制出的预算,才能指导业务,才能对企业有真正的意义。如果没有科学的业务预测和计划,花费很多精力所编制的预算与简单的工作计划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花费的成本却大相径庭。
预算、核算与考核的同步协调
预算的编制仅仅是预算管理的开始,为发挥预算的作用、体现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必须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跟踪、分析和考核。如果没有以预算为基础的考核,预算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控制力。反之,如果考核没有预算做基础,考核也是无的之矢,既无说服力也无效果。
考核是对已完成工作的分析和总结,但怎样考核?国际流行的做法是以关键业绩指标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所谓关键业绩指标是指为影响企业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而制定的指标。抓住关键业绩指标,就抓住了企业发展的核心部分,因而它也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部分。
预算的编制,特别是财务预算的编制,采取相同的分配基础和方法。其次,控制力外,还应该注意整体利益与个别利益的兼顾、例如:上一工序成本与下一工序成本的反向发展,就可能危害企业目标的实现。解决这种矛盾的一个尝试。
预算管理的预警机制
过该系统作用的发生,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
预算内事项预警。示。提醒有关人
主要是通过财务核算的实际与预算比较系或通过预算管理的授权控制系统而发出的警告,以提醒有
是指预算方案中没有预计而执行中即将发生某项业务事项时而出具的预警提示。它是通过预算管理中的授权控制系统而发生作用的,提醒有关人员按照授权制度进行分析和审核,以决定是否应该发生及如何分配资源。反常事项预警。在实际业务活动中,针对某些反常经济现象而发出的预警。反常现象并不一定成为隐患事项,但如果不对反常现象提起注意,一旦转换成隐患事项并最终发生将酿成重大损失,影响预算完成。
第二篇:关于以全面预算管理带动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关于以全面预算管理带动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在预算期内利用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等管理功能,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进行指导和协调,1、严格控制预算、降低成本。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企业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力图减小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各项措施中“降低管理成本,缩减开支”成为企业的主流选择,有67,8%的受访人群选择了该项,同时“裁员”、“降低员工薪酬”等短期的应对措通过预算目标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等手段进行闭环管理,以求促进企业业务流程的规范和优化,确保预算期生产经营,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全面预算管理是提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1、全面预算管理是评价企业内控效果最好的准绳。从内部控制来说,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促进企业计划工作的开展与完善,减小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预算的基础是计划,因此预算能促使企业的各级责任单位提前制订计划,避免企业因盲目发展而遭受不必要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http:///)。事实上,制订和执行全面预算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用量化的工具使自身的经营环境、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全面预算管理所提供的绩效考核理念与方法,使企业在许多方面的计划有了数量化和货币化的指标,预算作为一种衡量企业发展的准绳,便于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各单元实施量化的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及其员工的日常活动也进行了量化的规范——一个活动目标的准绳,使经营活动有目标可循,从而加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把企业关键问题溶于一体。首先,目前,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意识已越来越强,但在运作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陡增,内部各项管理的难度日益增大,双向沟通效率低下、利润不断下降难以持续高速成长等问题不断困扰着企业管理者。其次,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方法。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现在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机制,全面预算管理已处于企业内部控制核心地位。正如著名管理学家一戴维奥利所说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管理学/工商管理/企业研究论文 http:///)。作为一种管理机制,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经营所涉及的销售、生产、投资、管理、安全、质量等各种经营指标进行分解、落实责任,并通过跟踪、监控、分析、调整确保既定目标的完成。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约束和局限,构建了一整套全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3、全面预算管理使企业有效、高效、合理使用分配资源。首先,财务预算管理集计划、考核、绩效、评比为一体,利用全面预算管理,不仅给员工完成工作的指标,还要利用指标考核员工,这就是预算管理的职能,它能使企业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利益最大化,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
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加强精细化管理的必行之路
施选择的比例也较高,相对来看,像“转变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样长期的战略性调整则较少的被企业采用,同时“向政府部门寻求支持”也容易被企业所忽视。同时,要严密管控各种经营数据,最大限度的节省开支,减少浪费,调整策略,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这是在经济危机中对企业提出的最好建议。而全面预算管理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起着控制费用、降低成本开支,增加收入、目标激励、过程控制及有效奖惩的重要作用,是实现降低成本这一目标最好的管理手段。
2、加强预算过程的控制。首先,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天职”,现代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还是成本的竞争,成本费用相对于收入来说更易受自身内部约束控制,如何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尤为重要,近年来,成本费用控制有许多所谓的“真经”,但学起来容易,灵验的少。主要还是没有结合好自身的企业特征和基础管理,没有找到合理有度的控制手段。其次,全面预算管理几个主要阶段就是事前有计划、事中可控制、事后能考评。在这几个阶段中,执行控制尤其重要。因为,如果执行控制不力,那么即使预算编制的再好,企业预算目标也不可能很好地实现。预算执行控制是企业整个内控体系的一部分,如果预算执行控制松懈,势必影响企业整个内控体系作用的发挥。第三,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可强化预算主体对自身责任核算,而通过预算的执行过程,可做到按业务时时核算,使之前“财务替各责任单位核算”走向“责任单位为自己核算”,这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也是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机制而存在的重要理由,达到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的目的。因此,企业提升内控,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必须把强化预算执行控制作为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
3、搭建预算管理平台。预算管理平台表现为预算组织机构的树立和预算管理流程的树立。预算组织机构的树立次要是树立预算决策机构、预算组织指点机构、预算临时管理机构、预算施行机构和预算考核机构,这些机构可以与民营企业的现无机构交融在一同,在现无机构的根底上,添加他们在预算管理方面的职责。普通而言,关于民营企业来说,董事会就是预算决策机构,董事会下设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利机构,预算组织指点机构可以是总裁(或总经理)办公会,作为预算管理的组织、指点和谐和机构,预算临时管理机构可以由财务局部承担,担任预算管理的详细施行和技术支撑,而预算施行机构则是企业各局部及个所属单位,担任本局部根本单位预算的编制,预算考核机构则可以由人力资源管理局部承担,担任将预算归入绩效考核体系。预算管理流程则是明白预算编制、预算施行、预算剖析和预算考核的流程,明白预算管理各个方法的顺序和每一步顺序中,各预算组机构所要承担的任务。
三、结束语
第三篇:全面预算管理提升企业集团经营管理水平
以全面预算管理提升企业集团经营管理水平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企业集团而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企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要以发展战略为导向,健全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和预算流程,规范预算的考核和调整,以全面预算管理促进企业集团管理水平和综合经营实力的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促进企业高效配置资源、有效管控风险、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综合经营实力,因而已成为国际上较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管理手段。近年来,国内一些大的企业集团积极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理解的片面性以及缺乏处理实务的经验,大都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上存在许多操作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有鉴于此,笔者谨就企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关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思考。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对与企业存续相关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其控制安排,是涉及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一种整合性管理系统。
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面控制和约束力,是一种集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为一体的有效的现代企业控制手段,它不仅是一种管理制度和控制方略,更是一种管理理念。
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全面”二字上,它具有“全员、全额、全程”的特点。所谓“全员”就是企业全体员工通过对预算过程的参与,把各部门的作业计划和公司资源用透明的程序进行配比,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达到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所谓“全额”是指预算金额的总体性,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合理利润目标,不仅包括财务预算,还包括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它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所有业务活动,并为业绩考评提供依据;所谓“全程”是指通过预算的确定、执行、监控、考核与评价,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二、企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它是企业协调的工具、控制的标准、考核的依据,是推行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各级经营管理人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企业集团而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
发展战略是企业集团基于内外部环境的综合系统分析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所做出的长远规划,是企业集团发展的方向。全面预算管理是集团战略管理的重要形式和有力保障。全面预算管理正是以集团发展战略为出发点,通过规划未来的发展来指导现在的实践,是对集团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与进一步量化,从而更加具有可接受、可实现、可检验和挑战性的特性。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统一经营理念,明确奋斗目标,激发管理的动力,增强管理的适应能力,确保集团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通过预算运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对战略目标进行评估和修正,进而对集团发展战略起着全方位的支持作用。可以说,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交互式的有效沟通和预算管理的预测、协调及控制作用,使企业的预算目标更明确,并能以更高的效率、更优的发展质量、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来实现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
(二)有助于集团资源综合配置
企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对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预算目标的确定和预算的编制是集团管理者对各类资源如何利用进行的事前控制,预算执行是对各类资源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事中控制,预算的差异分析和考评是对资源利用效率的事后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将预算目标分门别类、有层次地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并延伸细化到每一位员工,使包括高层管理者在内的集团全体员工都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从而有效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集团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各项业务,是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整体运行环节的相互关系,明确各部门的责任,有利于各企业、各部门间加强沟通与协作,统一认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系统效益最大化。
全面预算管理把利润、现金流、投资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强调价值管理和动态控制,引导各企业、各部门追求资源用效率最大化,同时,将成本控制和财务预算有机地结合起来,由孤立单向地从本单位内部降低费用支出,转向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和资源共享的方式降低费用支出。
(三)有助于提高集团综合管理能力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预算成为管理的载体,管理者通过对预算目标的控制实现了对集团经营管理的间接控制,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使管理者既能把握全局又不失控制,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使高层管理者从事无巨细的管理事务中摆脱出来,拿出更多的精力来考虑集团的发展战略,把握企业全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使集团涉及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构建、融资计划、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不必再一事一议,而是结合集团的发展战略,按预算周期进行通盘考虑和综合安排,增进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使集团各单位的现金收支、投融资活动、高风险业务都能够实时置于集团监控之下,通过预算的风险预警功能,能有效提升集团风险管控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集团实现对各单位资金的统一管理,通过现金统一调度和投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集团财务费用支出。
(四)有助于正确评价各单位、各部门工作效绩。
在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分解的各个分预算目标是考核各单位、各部门工作业绩的主要依据,通过实际工作与预算目标的比较,便于对各单位、各部门及每位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评价,以此为依据进行奖惩和人事任免,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预算管理对工作业绩的考核是在对其差异进行认真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反映,它既有对历史变化趋势因素的分析,又包含了对客观环境因素及执行主体自身因素的分析,这种评价是比较客观公正的,因此更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
三、企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坚持以集团发展战略为导向
全面预算管理必须以战略为导向才能对集团发展战略起到支持而不是相反的作用。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蕴含着集团管理的战略思想、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的财务数量说明和经济责任约束依据,是集团的整
体作战方案。没有战略导向,或者战略导向性不强,就很难确定预算目标与预算起点,而没有预算目标与预算起点,也就不可能有很好的预算。全面预算管理要加强战略的可操作性,使战略能指导企业预算,即把战略目标指标化,并将其纳入预算管理体系中加以考核,强调预算对战略的调整作用,提高集团战略的适应性。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在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指标和关键控制点的选择,预算编制流程和方法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集团战略的导向作用。
(二)健全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预算管理组织工作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算组织结构的合理性、责任层次与责任界限的明晰性。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控制系统,需要有相应的科学的组织机构才能在企业集团内部得以顺利实施。一般来说,从整个集团的全面预算管理活动看,有两条行为主线:一条是由预算管理组织所形成的管理行为线,另一条则是由预算执行组织所形成的执行行为线。
1.全面预算管理的管理组织
为衡量与监控各单位、各部门的经营绩效,以确保最终实现集团战略目标,必须设置一个由董事会直接领导,并对董事会负责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管理组织。预算管理委员会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机构,负责集团预算目标、预算政策、预算程序的制定;审查预算草案并提交董事会审核批准;预算方案的下达、实施、考核、修订及考评等。预算管理委员会可以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的预算编制、协调等管理工作,也可以由集团内部的专职机构如集团财务部来承担这一职能。
2.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组织
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组织是预算的执行机构,也是预算目标执行的责任主体或责任中心。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组织具体如何设置,并无统一的标准,一般是根据集团的类型、组织结构和作业特点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而设置。当前较多采用的是自上而下分层次设置若干“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进而形成多层面的预算责任体系网络。
(三)以集权和分权相结合模式确定预算目标
在确定预算目标的过程中,预算目标的确定一方面要考虑集团内部资源状况和外部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考虑对集团发展的预期和战略导向性,同时体现人本管理和目标管理思想。为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出现预算松弛现象,并充分发挥预算的激励约束作用,一般应采用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预算管理模式。在集权和分权相结合模式下,集团确定预算目标的基本工作程序为:一是由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结合集团发展战略和外部市场环境,提出本预算期的预算思路、指导原则和初步预算目标;二是各子企业、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本单位预算草案,并按照集团管理级次逐层上报;三是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各子企业、各部门编制的预算草案进行初步平衡、协调和汇总;四是预算管理委员会召集各子企业、各部门负责人等进行协调,这一阶段可多次循环,直至各方目标一致为止;五是预算管理委员会将审查、协调后的预算草案提交董事会审核批准;六是预算管理委员将经董事会批准的预算方案以内部法案形式下达执行。
(四)规范预算的考核和调整
预算管理办公室或其他预算管理机构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评估,对当期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之间存在的差异,不论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都要认真分析其成因,提出拟采取的改进措施。在预算执
行结果评估的基础上,对预算完成情况、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及时性进行考核,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
对于预算执行的考核应在激励方案中设置定性和定量指标,然后根据集团所处行业的特点和考核重点,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设置不同的分配权重。定量指标基本上为经济指标,应根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奖罚,偏重于结果评估。定性指标基本上为非经济指标,应对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奖惩,偏重于行为评估。为了保证考核方案合理、科学,可对不同预算完成情况进行模拟测算,以此事先了解方案最终奖惩程度,避免估计不足而导致风险。
预算执行有偏差,如果是执行不力造成的,根据考核和激励方案,应该惩罚相应的责任人。属于预算编制原因而产生的,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预算的调整必须有一定的程序。首先,应该严格界定调整范围,只有出现不可控制的因素,如市场需求或价格变化,设备维修的需求变化或其他经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同意的原因出现,才允许调整预算;其次,应该规范预算调整的权限与流程,有关的责任主体,应对预算项目的调整作出申请,依照规程审批后,才能予以调整。重大的调整应该通过预算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只有对调整范围、调整程序、调整权限进行严格规范,才能在出现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时,使预算调整有序进行,才能增加全面预算管理的严肃性,而不会削弱预算控制的力度。
第四篇: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自管理提升活动开展以来,集团将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信息化在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总体规划、系统集成、深化应用,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梳理优化业务流程,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了企业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稳步提升。
一、完善方案,优化保障
为了实现“细化方案,专项整改、全面提升”的工作目标,集团将管理信息化提升与集团“十二五”规划紧密结合,通过完善实施方案、优化保障措施,确保管理信息化提升工作目标清晰可衡量、整改措施细化可执行,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一)完善方案
在管理提升活动第二阶段开展之初,集团开展了专项工作“回头望”和复查复诊工作,全面梳理并分析掌握了在“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短板和瓶颈,编制了《西电集团2013-2015年信息化工作推进实施方案》,并组织所属企业编制了各单位的“2013-2015年信息化滚动规划”。确立了“以两化融合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的建设目标,使管理提升活动与集团信息化战略规划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二)优化保障
集团通过采用科学的项目管理和对标分析方法、开展信息化导入准备工作、提高信息化建设质量等举措,积极促进信息化水平的持续提升。
1、对标先进,明确目标。集团积极借鉴先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与多家中央企业就集团管控、ERP等系统的建设应用进行了专项对标。通过深度对标、学习调研、实地考察等手段,充分剖析企业自身管理信息化全过程、各环节存在的短板和瓶颈,找准关键点,在有效解决突出问题的同时,也为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积累了宝贵经验。
2、落实责任,确保投入。集团的信息化建设纳入集团投资管理,统一协调落实各种资源,保障持续投入。同时建立了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投资管理制度与流程,规范了项目管理各个环节,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为了保障建设资金、配套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的足额到位,集团信息化项目全面实行预算管理,不但确保了建设资金按时到位,还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
3、明确思路,协同推进。集团以“2个阶段(信息化建设阶段、深化应用阶段)、2层机构(信息化管理部、业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为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通过各部门、各环节的相互协调配合,协同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4、优化机制,加强管控。集团通过优化机制,有效保障了信息化建设工作效果。一是推行企业总信息师(CIO)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在核心企业设置了总信息师岗位;二是组建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室,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相关标准、产业实践中形成的“自主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中的“知识产权”、信息技术与智能化技术融合等领域研究;三是完善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优化项目先期策划与导入准备工作,研究编制了《ERP系统导入准备工作指导书》,加强立项审核,坚决杜绝未立项评审而实施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四是优化信息化项目计划管理,建立了信息化月度例会、专题研讨会、项目群会议、现场检查等工作机制,加强过程控制,确保项目实施处于可控状态;五是严格按制度规定开展项目验收管理和后评价工作,确保项目质量;六是加大项目集中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优势,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5、开展信息化水平评价与考核。根据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集团细化了评价标准,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考评机制。集团与所属各单位均签订信息化工作任务书,建立了两级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明确了单位经营班子考核评价标准,并由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组织考核,有效保障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集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两化融合”战略部署,按照“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要求,把信息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力,紧密围绕管理提升活动主题与工作目标,以“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制造、智能化技术”为抓手,制定了集约化的人、财、物集团管控系统建设及所属企业精细化运营管理系统建设计划,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支撑作用。
(一)加强集团管控
为了满足集团管控需求,集团重点开展了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营销合同管理系统、电子采购平台、主数据管理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内控评价系统的建设应用工作,全面覆盖所属全资及控股子企业。畅通的信息流全面提高了集团的集约化人、财、物管控能力,为科学决策,高效管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推动精细化运营
按照“试点先行、重点建设,积累经验、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集团将西开有限和西电西容作为ERP系统试点单位,推进子企业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项目上线后,集团组织召开了ERP专题研讨会议,对试点效果进行了评审,在查找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的同时,也为全面推进ERP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此外,宝光集团完成了ERP系统升级改造,西开电气开展了ERP系统深化应用。目前,集团部分企业已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效集成,建立了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规范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企业精益管理能力,也为集团全面推行ERP系统奠定了基础。
(三)优化客户管理
为了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集团积极推进远程客服管理系统建设。目前,西开电气已完成客户数据整理上线、基本流程调试等关键工作,系统已于今年5月全面上线试运行。西电西变、西电西容客服管理系统也已开始建设。通过加强客服管理系统建设,集团将逐步具备快速、高效、准确的远程实时监测能力,同时还能实现在线诊断、指导,及时解决现场设备出现的各类问题,系统掌握产品售后信息,有效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建立科技资讯平台
为了加强科技创新管理,集团建立了全球输变电行业专利数据库系统,现已收纳了国内外约1500万条专利,覆盖了输变电、配电和电力电子专业领域。该系统为集团的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资讯平台,同时也优化了科技管理方式,提升了科研管理水平,为企业实现创新驱动提供了保障。
(五)确保信息安全
集团对照“商业秘密信息技术防护指引”开展信息安全对标工作,根据对标结构,从基础网络边界部署、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等方面,弥补了现有信息系统技术缺陷,进一步强化公司网络安全。
(六)加快数字化制造步伐
集团全面加强了PDM、3D、CAE、MES、CAM等系统建设的推进力度,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在所属企业按计划稳步推进。
随着管理提升活动的深入开展,集团在管理信息化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信息化标准建设仍需进一步规范,集团管控系统仍需进一步深化应用等。下一步,西集团将继续紧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深化应用,把握重点、协同推进,巩固成果、持续改进,不断固化成功经验并构建长效机制,持续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全面提升。
第五篇:如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如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曹越
摘要 :本文将从一个学生的角度,切合身边具体案例,浅谈如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将以软件提升和硬件提升两个方面为切入点,从四个组织资源入手,一一细化如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水平的提升是一种进阶,是需要突破原有的瓶颈,因而其驱动力就是创新。唯有创新能够带动整个组织资源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组织资源 管理水平创新
一.优化物质资源
物质资源是组织资源的第一类,隶属于硬件一方面。显而易见的是,想在物质资源上得到提升,是需要从技术和设备两方面着手的。能够获得更好的技术和设备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管理方便,更加科学化,流程化的操作能够使得管理更加具有条理性和组织性。物质资源优化后的另一个优势更是在于它能够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才加入团队。例如:《嘉人marie claire》杂志在世界500强公司中评选出了5家最适合女性工作的公司。其中有索尼,夏姿陈,欧莱雅,诺基亚,Mary Kay。这五家公司都以出色的物质资源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目光。典雅高贵舒适的工作空间,人性化地独特设施:母婴房间,咖啡吧,SPA室,健身区,游戏房等等应有尽有。具体以索尼为例:索尼公司采取开放式的办公区域,部门之间只用可拆开的环保挡板间隔,随时可以按需要拆开重组,包括会议室都可以任意改变大小。可预定的会议室都有齐全的投影、同声传译、全球视频会议功能,门外的电子屏随时显示会议室使用状况。此外还有4个空间半开放的小会客室,灵活满足使用需要。这样使得咨询互通更便捷,管理的手段更高科技,以打破地域时间的障碍。此外索尼设有专门的环境科,倡导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恪守环保健康行为。从来不用一次性纸杯,不管是员工还是客人都用服务阿姨专门消毒过的瓷杯;茶水间的灯是自动感应的,10秒钟没人就会关闭;员工在电脑不用的时候把显示屏电源切断;每天中午12点有专人把索尼办公室的灯关掉,1点再打开。这样对于物质资源的一种优化在潜移默化中也是对于软件的意识提升。将心比心的从行动上与员工进行一种互动得到一种共鸣,能够在工作上得到更好的默契配合。如此的硬件提升使得所有员工在工作之余对企业有较为强烈的归属感,使得管理更有说服力。并能够在更为宽松的环境下更好的与同伴沟通交流获得思想的碰撞。这样,企业的整体水平也将得以提升。
二.优化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优化可以从招聘开始。此时,HR的职责就显得尤为重要。慧眼识英雄,招聘的对象不能只针对已经具有较高水准的人,还应留有席位给予有较大提升空间的人。这样的人才对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其未露锋芒之前给他机会的伯乐,千里马将会以一辈子的忠诚来感激。而在已经构成比较完整的人力资源后,在管理层面上应该做的第二步是实现组织沟通。组织沟通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企业管理的全过程都需要组织沟通,它是执行企业战略、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有效沟通是管理艺术的精髓。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指出:“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企业是组织的一种,它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目标的实现程度高度依赖于组织沟通的效果,有效地组织沟通有利于息在企业内部的充分流动和共享,可以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增强企业决策的科学、合理性,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进而更容易实现企业的目标。此外,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企业员工并不是单纯的物质利益追求者,他们同时
还有精神层次的需求,是社会人。如对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参与感以及同其他员工友好相处的人际关系的需要等等,这一切也都是借助于有效地组织沟通得以实现的。因为只有有效地组织沟通,企业员工的意见、建议才能得到充分地重视,他们的工作成绩才能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认可;也只有有效地组织沟通,企业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和工作环境。同时,企业文化的形成也有赖于组织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以达成最后价值观的认同。因此,组织沟通是一切企业管理行为的灵魂。就此,提出以下建议(1)定期组织小型聚会及野外郊游,促进同伴之间的协调性和亲密感,同时也是一种以公司的名义给予员工的福利。这些渠道能充分发挥非正式沟通的优点,能满足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思想交流、感情建立的需要,并且这种沟通渠道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易于控制,从而大大减少了信息失真和扭曲的可能性。(2)培养员工在沟通过程中善于倾听的技巧以及肢体语言表达能力
William·R·Tracey 曾在《关键技能》一书中建议人力资源经理花65% 的时间倾听,25% 的时间发言,余下10% 的时间才用于阅读和写作。可见,倾听对于沟通是很重要的。可是,在人们长期的传统思维中,“沟通”是一种富有“动作性”的动感过程。自然而然,“倾听”这一“静态”过程就被许多沟通者忽视了。但倾听恰恰是沟通行为中的核心过程。因为倾听能激发对方的谈话欲,促发更深层次的沟通。另外,只有善于倾听,深入探测到对方的心理以及他的语言逻辑思维,才能更好地与之交流,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同时据有关资料表明,在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那些来自语言文字的社交意义不会超过35%,换言之,有65% 是以非语言信息传达的。肢体语言比口头语言能够表达更多的信息,并且传达的信息往
往比口头语言信息更能打动人。从他人的目光、表情、身体运动与姿势,以及彼此之间的空间距离中,我们都能够感知到对方的心理状态。了解了对方的喜怒哀乐,我们就能够有的放矢地调整我们的沟通。
三.优化信息资源
世界是信息的世界。竞争,是对于信息最优最快的追逐,得信息者得天下。企业想要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必须以竞争,共享并存的态度对待信息。对现代企业来讲,信息资源是企业组织有序的保证、管理有序的基础、决策有序的依据和控制有序的灵魂。特别是Internet的广泛应用,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迫使企业考虑如何改变传统的经营决策方式,如何才能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信息资源来强化竞争优势对内而言,企业必须建立量化公正的针对业绩的考核和奖惩体系。建立正确、恰当、科学的人员培训体系并持续贯彻。建全实时的信息沟通系统,工作目标、质量标准、业务流程、责权制度等等。建立工作任务跟踪和执行结果的反馈系统,来固化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形成持续改进的管理系统,并提供易于执行的应用平台。其目的就是实现在最需要的时间、给最合适的人、提供最必要的信息和知识、指定跟踪最应该做的任务。另一方面,企业必须重新确定与客户及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改变企业的内外信息联系方式。对外而言,合理合法的进行信息互通,能使得双方获得利益最大化,适当的联合更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跟脚,远远甩开其他竞争对手。我国企业现有信息系统大多是由职能化分割的模块组成的“信息孤岛”,企业资源共享度差,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与供应商、分销商、合作伙伴和客户的交流缺乏有机联系,故企业不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来创造竞争优势。所以,合理、优化配置企业的信息资源,建设符合竞争需求的现代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模式以形成企业信息优势已迫在眉睫。另外,同其他任何资源一样,信息资源也是相对稀缺的。在信息时代,虽然信息量与日俱增。同物质、能源相比,信息具有再生性,取之不尽,用之弥增。但对于企业的需求而言,有效信息则是稀缺的。如果不对信息进行优化配置,企业将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有效信息。大量无效信息的存在势必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和组织管理,甚至引导企业走入投资、经营与管理误区,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例如,信息人才是现代社会的紧俏人才,由于供求关系的推
拉作用,企业聘用和培养单个信息人才的费用也将提高,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有用的信息人才,形成合理的信息人才结构,是现代企业不可回避的资源配置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信息设备类型多样,价格较高,且企业对信息技术设备的需求量较大,只有对信息技术与设备进行科学配置,才能实现不同信息技术与设备的功能互补,避免设备的重购与闲置,以达到既减少投资,又增加信息获取、处理、存贮与传递功能的目的。综上所述,优化配置信息资源是现代企业决策科学化、投资合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效益化的根本保证。通过企业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合理配置,形成企业信息竞争优势。
四.优化财务资源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财务资源对于整个企业的重要性。有太多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对于财务资源的不妥当处理导致了整个企业的颠覆。健全的会计核算系统,通过各项会计要素核算,能够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盈利能力;企业各项资源的数量、价值及其分布;各项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会计信息,为企业提供拟订资源配置方案基础资料。关键的一点还在于优化财务资源还需要增强会计咨询作用,为企业的作用配置方案的决策提供专业服务。从具体措施来看,妥善安置职工,降低人工成本;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合理使用原有在职职工;对于离退休人员的安置,宜采取集中管理办法,统一企业内部管理和费用支出标准,既符合安置政策又达到降低费用效果。合理选择融资方式,降低资金成本。一是企业的内部挖潜,如存量资金等;二是间接融资方式,即银行信贷融资,发展银企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降低融资成本;三是直接融资方式,利用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债券、配股、增发等形式募集资金。目前更多采用先间接融资再直接融资的办法,解决增资控股要有好项目,而好项目需有大资金的矛盾。但必须加强新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确保经营收益以获取直接融资资格,降低资金成本。
以上只是学生的浅谈,参考了以下的文献
1.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王钧 姜沈利
2.现代企业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与组织管理创新彭鸿广陈建华
3.优化组织沟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郭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