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确保食品安全需加快诚信体系建设
食品追溯平台:确保食品安全需加快诚信体系建设
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中国热词,消费者谈“食”色变。去年,皮革奶、二氧化氯保鲜奶遮盖了三聚氰胺曾经的辉煌;老鼠肉狐狸肉冒充牛羊肉又让我们长了见识,原来老鼠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讨厌,它的肉也是可以像牛羊肉那般鲜美的。除此之外,蔬菜、水果、奶粉、冷饮也都相继发生了问题,消费者不禁感叹:还有什么是可以吃的!
食品安全问题如此严峻,不得不说,诚信的缺失,是影响社会公信力和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是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的。
食品安全,离不开有效的政府监管。但是究其深层次原因,与生产经营者不讲诚信、违法违规、逃避监管有着直接关联。食品的安全主要还是取决于食品企业的诚实信用和守法自律。只有企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严于自律,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
但是,中国存在的问题:小企业占大多数,再加上发展较快,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监管体制不完善,所以面对高额利润的诱惑,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的企业,难免心存侥幸、见利忘义。这就需要政府在抓食品安全的工作中,加大对食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严惩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失信失德行为,不断完善法规制度,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
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培育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加快建立健全食品企业信用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健全统一的食品企业信用档案和信息平台,各监管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及时互通信息,共同铸造信用管理链条。
当然,消费者也必须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懂得受害后起诉相关企业,依法索取巨额赔偿。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为了我们的健康,必须全民参与,才能实现食品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真正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第二篇:诚信执业,确保食品安全
“诚信执业,确保食品安全”宣言
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
香 港 食 品 商 会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与广东省人民政府2006年签署的《粤港两地食品安全工作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为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有关保障食品安全要求和工信部等国家十部(委)启动的“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尤其是广东省作为国家确定的饮料行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省,走出一条粤港合作的新路子。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香港食品商会在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支持下于2011年12月17日在香港召开了以食品安全与诚信为主题的“粤港两地食品行业组织座谈会”并发布如下宣言:
一、认真履行责任,确保食品安全。我们时刻牢记和不折不扣履行“天工业”神圣职责,认真执行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措施,确保“一个中心”(保障食品安全为中心)、“三大目标”(高姿态、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实施,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
二、坚持诚信经营,强化行业自律管理。我们(包括港资在粤企业)保证严格履行《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诚信经营。认真执行DB44/T766《广东省食品医药行业自律管理规范》、DB44/T767《广东省食品医药行业社会责任》标准以及产品标准,强化企业自律管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为确保食品安全夯实基础。
三、积极配合政府的监管,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我们决心竭力弘扬与传播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华夏食文化、岭南饮食文化精髓,让广大消费者尽享特色食品之美味佳肴,打造“食在广东”“食在香港”品牌国际形象。
四、认真总结,及时交流,创造出诚信经营食品安全新模式、新风范。我们将扎实贯彻落实国家要求,不辱使命,全力以赴建设好诚信体系保障食品安全的神圣责任,为创造“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奋斗!
香港食品商会主席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第三篇:2018公需课,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在线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论语颜渊篇第十二》中,孔子认为治国理政()最为重要的。A 军备
B 粮食 C 国库
D 老百姓对执政者的信任
2.政府和()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A、市场 B、政府 C、个人
D、企业家
3.“加强公务员诚信管理和教育”属于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哪个重点领域()。A、政务诚信 B、商务诚信 C、社会诚信
D、司法公信
4.目前作出环境信用评价的主体是? A、政府 B、环保部门
C、第三方检测机构
D、公众监督部门
5.一个国家信用管理体系()能否正常运转决定了一国的市场信用交易方式能否走向成熟。A、惩罚机制
B、运作机制 C、动员机制
D、保障机制
6.有些院校为了招揽招生,肆意拔高院校的“等级” ,这是()的表现。
A.招生信息不实
B.编造数据
C.虚假评价
D.学历文凭批发卖
7.()是认定个人信息的关键。A.工作信息 B.家庭信息 C.财产
D.可识别身份
8.从诚信的形成机理来看,诚信是基于人们内在的诚信需要和 ,经过诚信意志的助推和诚 信行为的展示而最终形成,因而,诚信具有()A 外发性
B 内发性 C 连续性
D 稳定性
9.借鉴西方个人信用制度发展的经验,考虑目前我国的个人信用状况,我国宜采用()模式。A政府主导 B市场主导 C混合D单一
10.对于学术上的是非观点,科技工作者可以通过()的方法解决。A 讨论和实践
B 行政命令
C 强行干预
D 法律法规
11.()是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的总枢纽。A、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B、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C、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D、信用中国网站
12.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消费经济
D、信用经济
13.《公平信用报告法》主要规定了消费者信用报告通常情况下不得包含的内容,此类内容主要是超过一定期限的公共记录中的()。A正面信息 B负面信息 C公共信息
D私人信息
14.四大重点领域中,哪个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系统工程的“牛鼻子”()。A、政务诚信 B、商务诚信 C、社会诚信
D、司法公信
15.全社会的诚信状况与个人()的养成息息相关。A、诚信品质 B、道德品质 C、守法意识
D、服务意识
16.社会体制的定义是:特定社会中,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模式,它以利益格局和参与方式为边界条件,通过()配置资源,充分激发个人和集体的参与热情。A、激励机制 B、惩戒机制 C、强迫机制
D、志愿机制 17.()什么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行动准则,守法是最起码的要求。A 经济法
B 民商法
C 刑法
D 行政法
18.香港的成功回归以及回归后的持续稳定、繁荣昌盛、继续向前发展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邓小平同志()外交的意义与作用。A、经济 B、诚信 C、民事
D、形事
19.近年来,为了顺利的与国际接轨 , 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 党和政府进一步 加强我国的(),在企业诚信建设、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经济诚信法律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就。
A、市场诚信建设 B、社会诚信建设 C、经济诚信建设
D、服务诚信建设
20.一个信用体系的建立,最重要的是()的建立。A信用评估体系 B信用法制体系 C教育培训体系
D惩罚机制
21.考试作弊是一种对()的践踏行为。A、道德 B、诚信 C、法律
D、规章
22.在第一波信用体系建设高潮里,人民银行是一个主要推动者,主要围绕()问题做了大量工作。A、个人信用 B、信息信用 C、金融信用
D、企业信用
23.()的造假、欺诈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A 教育行业
B 财经行业
C 科技行业
D 医疗行业
24.在社会主义诚信道德观的教育中 , 必须要弘扬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改革创新
D、诚实诚信 25.一个社会的诚信建设,政府是(),只有政府讲诚信 , 政策才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 , 政令才能畅通。A、关键 B、重点 C、基础
D、根基
26.诚信修养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这是由诚信品质的形成以及高尚道德的实现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所决定的,这意味着诚信应()。
A 从现在做起,践行诚信要有紧迫感 B 心怀坦荡,真诚待人 C 说话算数,言而有信
D 从点滴做起
27.()是一条最安全的处世之道。A 自信
B 诚信
C 自尊
D 友爱
28.健全的人格需要()的维护和支持。A、职业观 B、诚信观 C、道德观
D、价值观
29.抓好了(),就能推动思想道德建设,从而带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A 诚信建设 B 经济建设
C 思想政治建设
D 社会建设
30.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是()。A、《第十三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B、《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 C、《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D、《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二、多项选择题(四选项)(共5小题,每小题2分)
1.增强全民的公正意识应做到以下哪几个方面 ? A、树立全民的正义意识 B、树立平等观念 C、树立法律保护意识
D、树立公共理性意识
2.维系中国传统社会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建宗法制度 , 这种制度重视个人对()的道德责任 , 强调个体利益服从家庭、宗族和国家利益 , 主张个人不得有 独立的利益和人格 , 只能无条件地为宗族和国家利益服务。A、家庭 B、宗族 C、国家
D、社会
3.现代诚信观的特点有()。A、开放性 B、多元性 C、义利相兼
D、情理并重
4.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一定是有一个良好的教育培训体系,教育要从()几个方面入手。A、政治知识的教育 B、金融知识的教育 C、法律知识的教育
D、道德层面的教育
5.创建诚信社会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包括以下哪些?
A、经济全球化、政府职能的转变、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构成了创建诚信社 会良好的社会条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诚信道德准则坚实的经济基础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了社会诚信教育的步伐,为诚信道德观提 供了良好的文化土壤
D、“ 依法治国 ” 方针的确立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为社会诚信 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法律保障。
三、多项选择题(五选项)(共5小题,每小题2分)
1.当前我国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A、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B、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C、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逃骗税、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
D、政务诚信度、司法公信度离人民期待有一定差距
E、以上选项都正确
2.社会道德建设一般靠自律和他律来完成,主要途径包括哪些? A 加强个人内心信念 B 提高他人觉悟水平C 修身正己
D 加强道德教育
E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3.为保证诚信目标的实现,法规制度的设计要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A 无赖原则
B 有效原则
C 刚性原则
D 一致原则
E 利益原则
4.科技行业存在的主要诚信问题有哪些? A 虚假陈述
B 损害他人著作权
C 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 D 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
E 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
5.通常所说的隐私权包含哪些方面的含义是什么?
A、个人的不受非所意愿的他人干预处理私人事态的自由 B、公共情况不被侵犯的权利 C、私人情况不被扩散的权利
D、所有与个人相关的信息不被知晓的权利
E、对私人事务的自主权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1.当前,受功利因素的影响,我国学校诚信教育缺失。
对
错
2.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
对
错
3.在现代社会里,诚信只是道德问题。
对
错
4.加强诚信道德观教育能够促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相处。
对
错
5.诚信是成功者的唯一通行证。
对
错
6.在一个社会中,可以让大学来单独解决腐败。
对
错
7.当前我国社会诚信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在于公民诚信意识淡漠,诚信危机在社会上最突出的表现是职业诚信危机。
对
错
8.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最忌讳的是投机取巧,只有真诚,才能相互吸引、相互感动。
对
错
9.孟子认为,“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要“言必行,行必果”。
对
错
10.目前应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及时修改或完善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对
错
第四篇:诚信体系建设
2011年息烽县餐饮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2011年工作部署,组织实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0-2012年)》(工信部消费[2010]549号),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诚信保障能力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特制订2011年息烽县餐饮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1年推进餐饮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全面铺开、选择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县餐饮行业加快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在乳制品、肉类食品行业开展诚信试点基础上,扩大试点到调味品、葡萄酒、罐头和饮料行业企业,加强诚信标准宣传和贯彻指导,加快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制定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营造食品行业诚信氛围。
具体工作目标是:组织指导县城内246家餐饮企业按行业标准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其中示范街餐饮企业100%建立并实施诚信管理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协调工作机制。一是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在上级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与公安、教育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联动。二是成立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简称“诚信办”)。诚信办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具体负责制定工作实施计划、组织专家指导地方和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审核并管理企业诚信信息和评价机构备案信息、建立并维护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组织开展标准制(修)订和升级等工作。三是组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在指导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开展诚信管理培训、参与企业诚信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形成诚信咨询和管理服务机制。四是建立部与省、行业组织间的联系机制。明确各省、行业组织在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任务,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行业组织加强自律的责任。五是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督查及信息报送制度。检查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情况,对地方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建立简报和半年、工作报告制度。
(二)完善诚信制度和标准体系。一是编制扩大试点行业实施指南和评价细则。按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编写调味品、葡萄酒、罐头、饮料等行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指南,制定乳制品、肉类食品、调味品、葡萄酒、罐头、饮料等行业诚信评价实施细则。二是完善诚信信息管理规定。研究制定诚信信息征集与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信息征集项目、渠道、方式,规范信息的使用和披露。三是研究制定诚信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完善诚信评价申报、审核、评定、申投诉等流程和评价证书(或报告)的发放、暂停、撤销等管理环节和程序;规范诚信服务机构和服务行为,培育诚信服务市场。
(三)加快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一是开展培训。开展诚信建设标准宣贯工作覆盖31个省份;培训地方诚信建设和食品安全管理师资。二是加强指导。平均每省选择指导10-20
家企业作为示范,指导其建立诚信管理体系,积极推行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并对每家企业按实际需求,培训食品安全和诚信管理人员,充实企业管理队伍。三是开展交流。组织罐头、调味品、饮料和葡萄酒等行业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学习交流活动,推动企业加强原料管理,建立健全诚信经营档案,同时,督促食品企业完善检验检测手段和健全良好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与控制点(HACCP)等质量自控体系,提升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四)建立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一是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和查询披露系统。促进部门间诚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信息。二是加快地方、行业、企业诚信信息平台建设,促进两化融合。作为平台建设试点,拟在黑龙江、上海等省市指导建立地方食品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三是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做到依法采集和披露企业诚信信息。
(五)建立并完善企业诚信评价体系。一是组织先期试点的乳制品、肉类食品等行业企业开展对标达标自查自评活动。二是开展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试评价。由企业自愿申请,地方工业和信息化、质监等部门推荐,由行业协会或第三方诚信服务机构,在乳制品、肉类食品、调味品、葡萄酒、罐头和饮料等行业选择400家(包括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诚信管理体系试评价。三是开展诚信等级试评价。对已通过诚信管理体系评价试点的企业,开展诚信等级试评价。
(六)加强行业自律机制建设。行业协会要制定和完善行规行约,在行业内开展诚信宣言、公约、自查或互查等自律活动;食品工业行业协会要促进行业信用评价结果在部门间、上下游行业间的有效应用,要加强对会员企业信用风险知识的培训,协助会员建立信用风险防范机制;企业要重合同、守信誉、依法生产经营,倡导文明诚信经商,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形成有效的企业自律机制。同时,建立诚信管理体系的乳制品、肉类食品、调味品、葡萄酒、罐头和饮料等行业企业要建立内部失信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七)加强诚信宣传与诚信文化建设。一是宣传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进程。指导北京、河北、福建、广东分别在调味品、葡萄酒、罐头和饮料等重点行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现场交流会;组织消费者进诚信试点企业开展参观活动,宣传试点地区、行业及企业好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二是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及企业“诚信经营”示范创建活动。3月份组织3.15诚信宣传、6月份举办第三届食品安全高层论坛和9月份举办诚信兴商宣传月等活动。三是组织开展诚信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企业诚信文化交流等活动,探索交流国际诚信管理经验。
(八)加快诚信奖惩机制建设。研究诚信激励惩戒措施。利用现有政策及资金渠道,包括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国家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和宣传、培训等工作,提高食品企业诚信保障能力;在国家食品储备、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公共服务、项目核准、技术改造、融资授信、有关资金政策、信用担保、社会宣传等方面参考使用企业诚信信息及评价结果,对诚信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同时,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失信曝光、分类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等手段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工作要求
(一)增强责任意识。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和食品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作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对诚信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要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制定地方工作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要研究建立地方诚信管理配套制度,加大标准宣贯力度,全面推进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三)加强工作协调。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健全地方部门协调工作机制,促进信息和管理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规范与自律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面合力推动、协同推进的格局。
(四)加强诚信宣传。继续大力营造诚信建设的舆论氛围,加强地区间、企业间交流,宣传好的做法和经验;组织开展“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及企业诚信专题宣传活动,巩固社会舆论监督成果。
第五篇:诚信体系建设
诚信体系建设机制
诚信是人们的基本道德观念。“诚者,天之道也《孟子·离娄》”,“言必行,行必果《论语·学而》”,表明诚信是自然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规律;“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荀子·议兵》”、“信,国之宝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则强调了诚信之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2001年,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提出在全社会建立诚信体系的目标。检察诚信是指检察机关及检察工作人员在行使法律监督职权时,忠于宪法和法律中规定的检察权行为准则,依据职权设立的宗旨、目的、范围、程序,诚信履行。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不但有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法律信用的任务,也有通过自身公正执法行为树立司法诚信形象的责任。因此,检察诚信应当是具有基础性和保障意义的诚信,是社会诚信的范本,直接影响着国家机关和诉讼当事人的诚信建设。
一、检察诚信的价值蕴含
(一)检察诚信的法理价值蕴含
古代诚信是建立在哲学道德层面或小范围的商品交易中,现代诚信则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现代诚信不只是熟人之间的“诚信”,更多的是符合法律预设的陌生人之间的诚信。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之所以诚信遵守法律,原因在于能够通过遵守法律实现自己的利益。在法理学的发展中,利益曾被视为法律生活的中心概念,边沁提出“法一般的和最终的目的,不过是整个社会的最大利益而已”,到耶林认为“权利作为法的目的和法的根本标志,而权利就是法上保护的利益”;从马克思认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到赫克构筑起利益法理学,再到庞德将法的功能限定在调节、调和、调解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利益被认为是法律生存的真实意义。其实法律将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以条文形式确立下来,就在于将当事人之间的可期待利益以国家强制力形式予以保障,要求当事人予以诚信履行。在刑事领域,法律将何种行为构成犯罪及受到何种处罚,以明文形式予以规定,要求司法机关做到依法定罪,依法处罚,诚信司法。在诉讼领域,法律将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予以明晰,要求当事人在庭前准备,庭中审理,庭后执行,诚信履行,实现法的利益归属和秩序安排。从构成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这两条主线看来,个人权利的实现依赖于他人义务的诚信履行,自己义务的诚信履行有利于他人权利的及时实现。因此,诚信是贯穿于法律制定、运行的每个步骤,是法律利益实现的精神资源。法律作为利益的调节器,其实现过程也就是法律利益调节、调和、调解功能得以信用证明的过程。
(二)检察诚信的法治思想价值蕴含
诚信从道德术语转化为法律术语,反映的不仅是法律规范在文字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法治思想的深刻变化。诚信执法、诚信司法、诚信守法诉说着清晰的法治思想脉络——德治、法治、德法合治。
1、提倡检察诚信建设是对传统德治思维的扬弃。传统的德治有两大根本条件,一是宗法社会结构使“尊、孝、亲”宗法伦理和“诚、义、礼、信”等处世道德能融为一体。二是道德与刑律合为一体,刑律被等同于法律,从而借助法律的强制力推行道德成为可能。在传统德治两大根本条件均已经不复存在的当下,德治精神却因认识论上“否定之否定”被普遍运用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德治国主要是要求领导干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破除“官本位”意识,养成“守法公民”意识,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诚信本质就在于要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任何自己的私利”、“甘做人民公仆”等话语转化为每一位权力拥有者的实际行动。检察诚信要求检察人员对待职权应当以甘做人民公仆的意识,公正无私、执法为民。
2、提倡检察诚信建设是对现代法治思维的拓展。法律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但有了法律并不等于有了法治。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但在强制力被滥用或缺损时,法治便遇到了障碍。法治思维的首要命题是法律至上。法律至上要求人们以已有法律做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实现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换言之,就是法律规定的内容必须被实现(也称法律实现)。法律实现过程具体可分为执法、守法、监督等形态。检察诚信顺应了法律实现的要求,检察诚信要求检察人员在行使权力时,应严格依照权力设立宗旨、目的、行使范围、行使程序等规定,诚信履行。
3、检察诚信建设是德治与法治结合共治的标本。德法合治不是一种理论的杜撰,而是有其外在的历史依据和内在的规定性。首先,中国两千年礼法合一的法治发展历程和西方的自然法与实在法的思辨历史说明了德法合治具有相当的外在历史依据。其次,德法合治具有内在的规定性。法律是一种外在的他律性规范,道德是一种被内部化的、自律性规范;法律着重于抑制人的非理性,道德则更多的倾向于激发人的理性;法律依靠强制力实现自身的预期目标,而道德则依靠内心服从及社会舆论实现着自身主张。人类历史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纯粹的法律之治将会因强制力过于泛滥而陷入逆反困境,纯粹的道德之治将会因为道德多元和道德相对而陷入虚无和混乱困境。因此,现代社会的最佳治理途径是道德与法律的结合之治。法律与道德基于人的本性多元而存在的,各自独特的功能恰恰是相互弥补的。通过道德,能够将法律的外在、他律规范内化为行为者的自律性规范;通过道德,能将法律所抑制的非理性调适为行为人的自觉理性;通过道德,能将法律的强制后盾消解为行为人的内心服从和社会良好舆论。
检察诚信以道德表述的形式将法律关于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义务性规范内化为检察人员的自律规范。呼吁检察人员诚信检察,将法律实现过程的所可能出现的非理性行为,以诚信履行法律设定检察权的宗旨、目的予以消解。
二、检察诚信建设的现实依据
(一)形势发展和法治建设呼唤检察诚信——必然性
公正是法律永恒的价值追求。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执法不公不廉很容易引起民怨甚至激起民愤,最终导致政法机关形象乃至党的形象受到损害。在今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中政委站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从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着手,明确把公正廉洁执法作为全国政法机关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
公正廉洁执法就是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问题,切实提高执法公信力。尽管检察职权拥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但并不意味当然地拥有人民群众的诚信认同,法律监督的公信力还是源自于司法公正。检察诚信正是体现和包容了公正廉洁执法的实质内涵,要求把“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检察人员行使职权的自觉行为。通过诚信为人,真正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实和法律,忠于人民的检察事业;通过诚信执法,真正做到崇尚法治,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维护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捍卫宪法和法律的尊严;通过诚信守纪,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淡泊名利,不徇私情;通过诚信与民,自觉服务保障民生,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良好形象。因此,在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中,打造诚信,维护诚信,实践诚信既是时代的理性呼唤,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检察职权行使过程中存在诚信缺失现象——必要性 在法治环境中,作为公权行使一方的检察人员对自身权力的观念应当是保守和积极两向兼备。检察人员通过保守观念实现对权力恣意行使欲望的抑制,通过积极观念实现对行政权、审判权滥用的抑制。但是出于个人价值判断、好恶或者源于对私情、私利的追求而违背职责要求的现象并不罕见,少数检察人员或凭借法律话语权的掌控优势,对诉讼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设置障碍,或任凭传统人治思维惯性,向当事人进行权力“寻租”,都无疑在破坏着检察诚信。从社会学角度看来,当事人都是在现实法治环境下形成对权力运行、权力机关的看法,并进而决定着自己的诉讼行为选择。其实,在法治环境中,诉讼当事人应该意识到自己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法律权利义务,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争端、维护权利。但现实中一些诉讼当事人的做法却截然不同,总是有部分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在具体选择上体现着对检察机关或者检察人员的不信任,当事人及其亲属千方百计疏通关系、送礼行贿的事例时有发生,试图动用权力运行潜规则,通过各种非诚信手段实现着自身的非法目的。因此,检察人员的价值理念取向、当事人自身法律意识及行为方式选择共同决定了检察诚信建设的重要与艰巨。
三、检察诚信体系构建
检察诚信体系构建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既需要思想认识层面的不断深化和提高,也需要制度机制的不断完善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循序渐进的持续发展。
(一)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诚信需要一个稳定的载体,用于记录和传播诚信及违背诚信的人和事,从而给诚信者以持久的荣誉和信赖,给人们对违背诚信者以疏远和警惕”。在高检院新近出台的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把检察人员执法档案建设列为加强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执法公信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这也为检察诚信提供了最好的载体。执法档案的价值与诚信建设的目标一致,诚信建设的要求也与执法档案的目的呼应。因此,将检察诚信与执法档案有机融合,把检察诚信细化为执法档案的具体内容,通过客观真实记录检察人员在检察活动中是否诚实守信、依法办案、诚信履责、规范行为,进一步强化对检察人员的考核监督和科学评价,增强干警依法办案、廉洁从检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打造一支诚信为人、诚信执法、诚信守纪、诚信于民的检察队伍,不断推进检察工作的发展。
1、客观真实记录。诚信需要行为作为表征,行为需要文字作为历史档案。将检察人员的诚信履职行为以文字、图像、照片等形式予以记录并形成档案,实事求是。诚信并非检察领导人员特定义务,而是每一位执掌公权的人员应尽的义务。诚信档案应当由检察人员个人申报和相关部门搜集。
2、内容全面详尽。诚信档案应当有详实内容,客观而全面的记录检察人员在诚信为人、诚信执法、诚信守纪、诚信于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诚信执法、诚信守纪要求检察人员以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作为检察诚信的核心内容,以案件质量考评等级优劣、办案用时情况为档案资料形式。诚信于民要求检察人员除了检察工作之外,要积极参加所在社区活动、进行工作之外的守法情况在人民群众中起到示范作用,通过守法行为征表检察人员的法律信用。
3、考核评价实绩。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检察诚信的引导、激励、保障机制,使诚信者受到尊重、奖励,使不诚信行为受到监督、谴责和追究,对违法违纪的行为严肃依法处理。对每位检察人员的诚信程度评价与奖励、职级等挂钩起来,通过强化不同阶段的考核,突出诚信评价的重要地位,促进和增强检察人员的责任意识。
(二)营造诚信工作氛围,培育检察官公正廉洁的品质
检察官的工作环境是否能为其提供独立的行为空间直接决定了其公正廉洁的品行是否能够养成。除拥有自身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外,检察官的外部工作环境深刻影响着自身道德支配,尤其是检察机关行政领导的引领作用。检察机关的领导可以运用自身行为,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以务实诚信的工作作风引导自己下属保持诚信品质;以严守纪律、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向下属公开承诺,主动接受下属评议和监督。检察机关的领导还可以通过行政管理方式与各检察人员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和廉政建设责任书,就检察人员遵守政治纪律、办案纪律、履行工作职责、服从管理等方面做承诺,以行政管理方式激励检察人员树立诚信意识和履行诚信职责。
(三)开展检察文化活动,促进诚信检察建设
诚信建设不仅可以依靠行政管理的体制问题来予以营造,还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将诚信融为检察人员的日常生活方式,让检察人员在参与文化活动的同时,接受检察职业道德和检察官形象的教育、熏陶、引导。通过文化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引导激励其他检察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灌输诚信知识,掌握诚信原则,提高诚信意识,切实领悟以诚待人,以信立身,以诚立业,以信兴业的真谛,着力构建检察诚信文化,为检察队伍建设注入诚信理念、诚信内容。
(四)强化组织保障,建立诚信推进机制
借《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确定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的契机,检察机关将诚信引入到检察工作机制中。通过设置组织架构,建立检察机关诚信评价体系,并根据岗位、人员变动及时进行调整、充实组织架构。通过诚信领导小组对下属检察人员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检察人员的诚信等级,并通过日常考核监督,引导检察人员的日常行为规范,确保诚信档案的各项考核内容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