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速风向测量实验指导书与实验报告
风向风速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掌握风向风速测量方法及测量原理,学会使用数字风向风速表等测量仪器测定风向及风速。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
1、风洞运行,将风速调至10m/s左右。
2、把皮托管的总压测压软管及静压测压软管和数字压力风速仪对应接口连接。
3、将数字压力风速仪电源打开,按功能键使面板切换到压力和速度显示界面。
4、将皮托管安装在支架上,使总压管开孔方向与来流方向一致。
5、用数字压力风速仪测量试验段出口气流总压和风速。
6、将手持式数字风向风速表的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部件与风速风向感应部件连接,并把感应部件伸到来流中,测定来流速度和来流方向。要求三个风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7、改变风洞来流速度,重复5和6步骤测定第二组数据。
8、实验结束,关闭风洞。
9、室外有风时手持数字风向风速表到室外测定某处风向风速。
(三)思考题
1、比较数字压力风速仪和数字风向风速表测定的风速是否相同?为什么?
2、请简述风速风向测量中还有哪些测量方法?
(四)实验目的掌握风向风速测量方法及测量原理,学会使用数字风向风速表等测量仪器测定风向及风速。(五)10、11、12、13、14、实验方法与步骤 风洞运行,将风速调至10m/s左右。把皮托管的总压测压软管及静压测压软管和数字压力风速仪对应接口连接。将数字压力风速仪电源打开,按功能键使面板切换到压力和速度显示界面。将皮托管安装在支架上,使总压管开孔方向与来流方向一致。用数字压力风速仪测量试验段出口气流总压和风速。
15、将手持式数字风向风速表的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部件与风速风向感应部件连接,并把感应部件伸到来流中,测定来流速度和来流方向。要求三个风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16、17、18、改变风洞来流速度,重复5和6步骤测定第二组数据。实验结束,关闭风洞。室外有风时手持数字风向风速表到室外测定某处风向风速。
(六)思考题
3、比较数字压力风速仪和数字风向风速表测定的风速是否相同?为什么?
4、请简述风速风向测量中还有哪些测量方法?
3、你认为本次实验中存在什么问题,应怎样改进?谈谈本次实验的体会。
3、你认为本次实验中存在什么问题,应怎样改进?谈谈本次实验的体会。
第二篇:风向与风速教案
《风向与风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会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3.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会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风向标、自制小风旗、电吹风等.学生:小纸片、风力等级歌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知道风的样子吗?你是怎样观察到有风的?
2、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时常感觉到风的存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风。(出示课题:风向和风速)
二、新课教学
认识风向
1、确定好方向,以学生座位为基点,明确东南西北后,演示:风吹动小红旗,问红旗是往什么方向飘的?叫什么风?
2、明确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3、你还知道有哪些风向?
4、出示风向图,认一认这八个方向,读一读。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风向图。让学生对风向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5、一般我们在画风向图的时候,总是将北方画在上面,这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同学们也来照着画一画好吗?
风向标
1、除了自然界的景物可以帮助我们辨别风向外,也可以利用一些简单装置。
2、出示自制的风向标,这个装置叫风向标,是用来测定风向的工具。这个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3、开始游戏:老师从不同的方向用电吹风朝着风向标吹风,让学生说出是从什么方向吹过来的风。从而明白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也就是风向。(通过这游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风向标的指示作用,从而加深对风向的理解。)
4、质疑讨论,研究测量要点:
我们现在手头上都有了方向标,那我们能在教室里测风向吗?为什么?
我们在测风向时,该注意些什么?(到比较空旷的地方。要确定方向。)
用我们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呢?
风速:
1、有谁能说说今天的风是大还是小?讲清理由。(可以是感觉,也可以是从其他事物中表现出来的。)
2、风向是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其实风速也可以测量。我们可以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进行简单的测量。(出示小纸片,要求学生用嘴吹风,感受一下风的大小和纸片的变化,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教师出示自制小红旗演示:红旗不动,表示无风,用0表示;红旗微动,表示微风,用1表示;红旗抖动,就表示大风,用2表示。(出示“我们的风速等级”,加深印象。)
4、风速虽然能用无风、微风和大风表示,但同样是大风,又有很大的区别。为此,气象学家用风速仪来测风速,并且确定了13个风速等级。
5、阅读书本第10页的蒲福风力等级”表。
6、熟悉13个风力等级歌谣
三、说说今天的收获?
风是有方向的,并且能用相应的仪器测出方向和风速。我们可以用箭头或文字来描述风
第三篇:风向与风速教案
《风向与风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会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3.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会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风向标、电吹风、风力等级表、风的预报图等.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起风了》,通过树叶在动,旗杆上的红旗飘了起来,衣服乱摆,头发吹乱了等现象知道了风的存在。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风。(出示课题:风的测量)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一).认识风向和风向标
1、确定好方向,以讲桌为基点,明确东南西北后,演示:风吹动风向标,问风向标是往什么方向飘的?叫什么风?
(点明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老师做,学生回答。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风向图。让学生对风向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般我们在画风向图的时候,总是将北方画在上面,这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同学们也来照着画一画好吗?
3、反串游戏:老师说风向,学生来演示从不同的方向用电吹风朝着风向标吹风。
4、我们现在手头上都有了方向标,那我们能在教室里测今天的风向吗?为什么?
我们在测风向时,该注意些什么?(到比较空旷的地方。要确定方向。)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呢?
(二)风速:
提问:风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小朋友知道如何判断风的大小吗?
吹纸片,感受一下风的大小和纸片的变化,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风向是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其实风速也可以测量。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进行多少米来 计算的。我们可以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进行简单的测量。T:纸片不动,表示无风,用0表示;纸片微动,表示微风,用1表示;纸片抖动,就表示大风,用2表示。(多媒体出示风力等级表,加深印象。)
T:同学们,风速虽然能用无风、微风和大风表示,但同样是大风,又有很大的区别。为此,气象学家用风速仪来测风速,并且确定了如下等级。
(出示“风力等级”表,认识并熟悉“风力等级”表。了解不同等级风力的表现特征。)了解一下风之歌吧
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清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S:齐读“风之歌”
三、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T:有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他今天的收获吗?
S:„„
T:对了。风是有方向的,风也是有大小的,我们可以通过所学的知识测定风向,风速。我们了解了风,就可以和风成为朋友呢!
(学生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了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板书设计
风向与风速
风向: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标
风速:是以每秒进行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
第四篇:风向和风速教案
测风向仪模型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会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3.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会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三、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风向标、自制小风旗、电风扇等。
学生:提前剪好的三角形和鱼尾形、剪刀、带橡皮的铅笔、大头针、吸管、正方形硬纸板、橡皮泥、胶带。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准备“风”的音频,让学生听听这是什么自然现象? 2.知道风的样子吗?你是怎样观察到有风的?(预设:红旗飘起来,头发飘起来,红领巾飘起来,树叶有声音、树枝摇摆等)
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时常感觉到风的存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风的世界,就来研究一下风向和风速。(出示课题:风向和风速)
(二)新课教学
同学们和老师先来看一份天气预报。(找学生读一读)谁找到了关于风的关键字呢?(学生找到后单独出示西北风4-5级)
现在请大家先来思考一下,这一行关键字主要报告了风的哪些要素呢?
同学们思考的很对,是风的风向和风速。下面,我们先来认识风向。
1.认识风向
这是一张风向图(出示风向图),风向分为八个方位。分别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西北,东北,东南,西南。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比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老师介绍)。你还知道有哪些风向?(1)你能在纸上画一画吗?(学生在正方形硬纸板上照着画风向图)。
(2)先在教室定好方向(黑板方向是北,对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等,但是要提示学生这是假定的方向,在室外,是要靠一些事物或是指南针来辨别真正的方向的),老师站在一个方向表示风的起点,找一个同学,让学生判断是什么方向的风。
2.认识风向标
除了利用小旗子、树等自然界的景物可以帮助我们辨别风向外,也可以利用一些简单装置。
(1)出示风向标,这个装置叫风向标,是用来测定风向的工具。这个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同学们想不想做一个简易的风向标呢?
(2)小组合作学做风向标。要求:
①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②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③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注意:箭头和箭翼以及插入的大头针要尽可能在同一平面内。最后要用橡皮泥把它固定在方位卡上。
开始游戏:老师从北边和东北边的方向用电风扇吹风,让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风向标到风扇前面检测,保证自己的方位卡要面朝北边。
首先把风向标的尾部朝着风扇,风向标做成功的同学,箭头部分会自动转过来,朝着风吹来的方向。从而明白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也就是风向。(通过这游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风向标的指示作用,从而加深对风向的理解。)
(3)研究测量要点。
我们现在手头上都有了方向标,那我们能在教室里测风向吗?为什么?
我们在测风向时,该注意些什么?(到比较空旷的地方。要确定方向。)
3.认识风速
风向我们明白了,但是对于风速还不是特别的了解,有谁能说说你怎样知道风是大还是小?讲清理由。(可以是感觉,也可以是从其他事物中表现出来的。)
(1)风向是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其实风速也可以测量。我们可以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进行简单的测量。(出示小纸片,要求学生用嘴吹风,感受一下风的大小和纸片的变化,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教师出示自制小红旗演示:红旗不动,表示无风,用0表示;红旗微动,表示微风,用1表示;红旗抖动,就表示大风,用2表示。(出示“我们的风速等级”,加深印象。)
(3)风速虽然能用无风、微风和大风表示,但同样是大风,又有很大的区别。为此,气象学家用风速仪来测风速(介绍风速仪,并演示如何使用),并且确定了13个风速等级。
(4)阅读书本第10页的蒲福风力等级”表。
(5)熟悉13个风力等级歌谣(齐读)。
(6)出示若干风力等级图片,学生来判断是几级风。
(7)出示台风和龙卷风的视频,了解他们的破坏力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交流学习遇到这种情况时的自救措施。(8)风的益处。
(三)随堂小练习。
1.某人面向北方站着,风从他的背面吹来,则此风为 ______风。
2.纸片往南飞,此时的风向为_____风。
3.周一升旗时,五星红旗能展开飘扬,此时的风力为_____级。
(四)说说今天的收获?
六、设计特色
1.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自己动手做风向标,提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也开阔了视野。在测试风向标的时候,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自己在制作方面的问题,进而改进风向标,在这个过程中,对风向标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2.教师搜集了台风和龙卷风的视频,加深了同学们对风的认识,拓宽了视野,学到了自救的知识。同时激起了学生课下对风的资料的搜集和进一步的了解。
第五篇:风向与风速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风向与风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风向和风速》属于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部分中的“天气”单元,选自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进行研究,并像气象学家那样观察、记录、分析各种天气现象。
本课内容就是对四种基本特征之一的风进行研究。学生在此之前,刚刚学习了并能够做简单的天气日历,在天气日历中就需要学生描述风向和风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天气情况,掌握风向和风速的知识并能记录天气情况。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他们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已经有了观察的意识、探究的能力,记录的习惯,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与情感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过程与方法:学习自制简易风向标方法,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
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
自制风向标、小风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关于风的谜语,让学生猜测谜底,引出这节课的主题“风”。教师提问:
1.见过风吗?
2.怎么知道风的存在?
多媒体展示风吹动树枝摇摆、头发飞舞、红红旗飘东的图片,让学生感知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
多媒体展示一段天气预报,让学生找出描述风的关键词(东北风6级,阵风7-8级),引导学生了解风的两个要素:风向和风速。引出课题,并板书:风向与风速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1.认识风向和风向标
学生阅读课文P9页,边默读边思考两个问题,什么是风向?风向可以用什么仪器测量?给学生3分钟时间。
①教师提问:风向是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板书: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教师引导提示学生如何理解风向,例举其他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1.西游记里唐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取经,那么唐僧从何而来,是哪里人?(强调唐僧从东土大唐来,所以唐僧是东土大唐人,去往西天)
2.南方有个商人到北方做生意,商人是哪里人,去往哪里?(强调商人是南方来的,所以商人是南方人,去北方做生意)
风向也是如此,风从哪里来,就是什么风。比如:北风从北边来,是从北吹向南的风。提问学生其他风向,西风,东风等说一说风从哪里来吹向哪,进而加深理解。
②教师提问:了解了风向,那可以用几个方位来表示?哪8个方位。
学生回答:8个。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板书方位图)
再次巩固,根据方位图,提问学生风从哪里来就叫什么风,东南风是哪边吹来的风吹向哪?(请学生回答)
多次提问及多媒体展示小动画,从而加深学生理解风向,并认识到风向是吹向对面的方向,如北风吹向东。
③小活动:教师手持小红旗,由学生猜测风吹来的方向,并指出吹什么风。
具体实施:先与学生根据已知建筑物方位,确认教室方位,教师随意展示小红旗的旗面方向,有学生观察猜测风向。
④教师提问:通过之前的阅读,什么仪器可以测量风向?风向标箭头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风向标。风向标的箭头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根据风向标箭头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使学生将风向概念与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对等,了解在测量风向时风向标箭头指向哪里吹的就是什么风。
⑤认识风向标后,让学生观看书本,如何自制一个简易的风向标,一起阅读并提出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风向标箭头要稍小与风向标箭翼,箭头和箭翼以及插入的大头针要尽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展示课前自制的风向标,提问学生:手里有已经制作好了风向标,该如何进行测量? 通过讨论得出使用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时应注意: 1.明确所在的方位是正确判断风向的基础。
2.风向的观测活动一定要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进行。布置下节课学生需带材料,一起制作风向标。
2.风速和风速等级与怎样描述风速
学生阅读课文P10页,边默读边思考两个问题,什么是风速?风速可以用什么仪器测量?给学生3分钟时间。
①教师提问:风速是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风速是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进行多少米来计算的。(板书:风速是以风每秒进行多少米来计算的)
教师引导提示学生如何理解风速 ②教师提问:风速可以用什么仪器测量?
学生回答:风速仪。
向学生介绍风速仪的特点及工作方法。
③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
一起了解蒲福风力等级表,并加以解释。多媒体展示其中几个等级图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四、课堂小结
提问:有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他今天的收获吗? 教师总结:风是有方向的,风也是有大小的,我们可以通过所学的知识测定风向,风速。我们了解了风,就可以和风成为朋友呢!
五、巩固练习
1、风向是指()的方向,如:北风、西风、东南风、东北风。
2、风向标是()的仪器。
3、风的速度是以风()来计算。
4、风速仪是()的仪器。
5、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等级。
六、板书设计
风向和风速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风速:以风每秒进行多少米来计算
【教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一开始对于风向的概念是很模糊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其他例子,我明确指出,风吹来的方向即风向,纠正某些同学头脑中的错误知识。以及旗面方向辨别风向的活动,我以教室为基点,仔细的阐明了我们所处的方位,然后随机指出旗面的方向,学生回答是指从什么方向吹向什么方向。接着,让学生了解气象学家会利用风向标来测风向,并指出风向标箭头所指方向即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除了风向,还有一个与风有关的特征就是风速。向学生介绍风速的概念,并向学生展示测量风速的工具风速仪图片介绍其工作方式。然后,一起了解风速等级。并要求学生课后准备风向标材料,下节课一起制作。这个课程我分为了两课时完成。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较少,过多问答式的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的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减少问答式教学,多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