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4 03:3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一篇: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内容摘要:健康向上的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实现有效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保障。商业银行需采取多种手段加强风险管理知识教育培训,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树立“全面风险管理、全员风险管理”的理念,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风险管理的持久性,全面培育健康向上的风险管理文化,实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目标由“实现零风险”向“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过渡。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的进一步增强和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树立并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势在必行。关键词:银行业风险管理有效性文化

一、国际金融动荡大背景下对合规管理的反思

此次始于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这与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银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的深度有一定关系。在次贷危机刚开始爆发时,银监会就非常重视、密切关注危机的进一步发展。此次金融动荡对我们的银行业,特别是如何做好合规建设,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一)注重法规的精神实质,坚持审慎经营。银行合规不仅要力求遵循所适用的法律、规则和准则的字面要求,更重要的是始终坚守其精神实质。

(二)必须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我们注意到,一些有效实施了全面风险管理的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中的表现相对较好,他们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准确识别与评估风险,包括充分考虑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关联性;二是建立覆盖所有业务条线的全面风险管理策略,实施各种情景下的流动性压力测试;三是高管层采取了有效措施管理金融机构的整体风险,包括及时掌握整体风险状况,有效决策和强有力的监督。

二、近年来银监会持续加强银行合规管理的思路

银监会自2006年9月发布《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以来,着重从三个层面持续改善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环境。

(一)原则引导。银监会在坚持审慎监管同时,非常重视原则引导,鼓励和推荐银行采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良好做法,这就是相关的监管指引相继出台的原因。但真正要实施原则导向监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具备良好合规基础,确保银行的经营管理与监管部门的监管导向整体保持一致,需要银行合规管理能够清晰地与监管要求进行对接,需要银行具备较强的自我评估、自我验证、自我纠错的能力。

1(二)行为监管。近年来,银监会突出行为监管,如针对个人信贷和理财业务,对贷款合同面签、产品宣传、风险提示、适合度评估等行为提出具体要求。强化行为监管,关键是银行的业务操作流程及程序要“走到位”,不仅需要银行健全操作规程和流程,而且需要从业人员具有高标准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确保制度的执行力。最近,银监会公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指引》征求意见稿,旨在倡导和强化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为银行制定各自的员工行为守则,提供导向性和提示性的蓝本规范,以有利于银行的合规建设。

(三)合规底线。近年来,银监会提出了禁止发放无用途消费贷款、严查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防范“假按揭”、严格第二套住房贷款条件等监管要求,切实防范不同市场风险的交叉传染和蔓延。事实证明,上述合规底线的坚守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严格遵循合规底线的商业银行现在面临的风险管理压力要小的多。这突显出合规作为银行内部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的价值所在。

三、积极应对合规挑战,全面提升银行业风险管理有效性

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大背景下,银行业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合规挑战,需要大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风险管理面临的合规挑战。信用风险一直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尤其是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动荡的大环境下,信用风险更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信用风险管理的重心仍然是贷款领域。最近,银监会正在抓紧制定商业银行强贷款管理的相关规定,贷款支付以收益人为原则,这也是国际上成熟的经验。如果进入实施阶段,需要银行在贷款流程、操作程序等方面进行优化和细化,以更加有效地把握和控制贷款流向,避免贷款被挪用、贷款欺诈,提高信贷资金安全性。同时,商业银行在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交易活动的过程中,也要重视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建立监测制度,健全内部报告体系,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完善应对方案。

(二)新业务发展中的合规挑战。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许多人包括一些银行高管和合规人员对金融创新进行了反思,持更为审慎的态度,这是此次危机给予我们的宝贵的经验。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也是银行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银监会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按照“成本可算、风险可控,提高透明度”的原则,在自身发展战略的框架内进行金融创新,始终坚持审慎经营,做到“尽职”和“程序正当”,确保合规性。商业银行要做到金融创新和全面风险管理并行不悖,银监会也始终坚持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行不悖。

(三)架构再造中的合规挑战。近年来,很多银行都在集中力量进行组织架构再造,力争向“流程银行”转变,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但不管组织架构如何变化,银行都要确保组织架构变革中的有效合规问题。组织架构再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银行科学统筹改革进程,合理平衡纵向与横向的改革步骤及管理能力半径,有序推进。要重视合规职能的垂直化管理,银行合规方案也要加快由“以任务为中心”向“以流程为中心”的转变,逐步将银行合规建立在持续的监测、测试和验证的基础之上。

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探讨

(一)重点构筑三条主要风险监督防线:

第一道是横向防线,即岗位监督劶约线,如会计业助,要合理进行岗位设置和人员分工,做到账、证、押分管,从签章确认、交叉复核到主管岗位的总体监控,从柜员授权额度管理到会计主管的审核确认,把好每一笔业务的进口关和出口关,使会计业务风险降到最低;又如信贷业务,要在调查-审查-审批-检查岗位,以及决策-执行-监督岗位之间建立相互监督制约的内控防线。

第二道是纵向防线,即从总行、省行、市行到县级支行,形成臺上而下的条线自律监督防线,上级衜各职能部门根据所辖业务范围内各类经营风险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信贷管理、会计出纳业务、资产质量、重视支行信贷、财会监管员和侚计主管的日常坐班监管作用,因为它是日常业务风险的主要防线。

第三道综合防线,即由稽核部门控制的综合防线,稽核部门可对各机构、部门、岗位的所有业务实施全面检查监督。同时,不断改进检查督促方式,多采用“飞行”检查手段,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定时间地下基层,对重要风险点进行突击排查。要狠抓责任追究,措施落实,限期整改,强卖稽核部门监管的威慑力,提高违规成本。

1、预测预警机制.风险预测预警机制,就是要为管理者提供早期信恿,给决策者提供做出正确判断的依据,使其能及时采取措施, 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现阶段,商业银行需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建立严密的风险监控机劶, 要从资格审查、贷前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审批、贷殾发放、贷款使用築各环节凥手¬ 加强对各亪风雩点的稽核监督、内控约束和责任认定。可建立逐户分析、逐笔测算和定期分析制度, 为风险预警提供准确的早期信息。

2、分警机制。按风险程度可将操作风险分成若干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设置相应处置方案。

3、借助计算机网络和分析软件揰高风险预警能力。商为银行加快开发用于风险监揧和预警的系统平台,对每个客户、每笔贷款、每项业务进行连续跟踪、监测和警报提示,仧辅劫管理人员及时有效地防范业务风险。

4、加彺对操作风险的前瞻性研究。操作风险具有隐蔽性、突发性,隐蔽时使人不知不觉 ,突发时让人措手不及。要掌握 其分幃状态、特征及走吱需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取一线员工的意见及建议,分析风险覉害点,定期交流情况 ,特别是对新业务、新产品的管理要加强研究 ,找出风险隐患,分析原因,更新技术,完善制度,总结经验。

五、作为核心金融技术创新

科技进步是推进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途径。商业银行应加快改进风险计量的方法、技术和手段, 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含量,努力向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迈进。因此,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启动技术创新机制,加快系统平台和工具体系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构筑防范辖内银行业操作风险的屏障。这一屏障是以银监局外部监管、银行业机构的内部控制、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四位一体”的安全体系为保证。

银行业操作风险的一般理论作为一种古老的险种,自商业银行诞生伊始,操作风险就伴随其左右,但操作风险并没有在金融业中得到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相平等的重视。国际金融界对操作风险的关注和认识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在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因严重的操作风险管理失败带来巨大损失后,才将视角投向这个古老而又陌生的范畴。目前,世界上对操作的风险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英国银行家协会(BBA)把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进行引导。同时我省企业也应该面向市场,发展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随着人结构变化和消费倾向的变化,探索可能产生的新的消费热点,以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和消费结构开始加快变动、转型、升级,使产业结构的调整符合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

(一)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 健全信贷管理信息系统 ,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信息平台,在信息采集、资源共享、业务处理、数据集中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实现全程优化。

(二)升级客户内部评级体系 ,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导向,引入先进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设计开发如客户违约概率模型等,提高操作风险计量的科学性。三是在贷款五级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以预期损失率为基础的l2级分类系统,提高贷款定价和限额设定的精确度。四是实行风险资本金分配方法在风险评估体系中,事先设定风险指标衡量各机构风险管理程度的标准、依据指标、自我评估报告, 将这些综合产生商业银行某一个营业网点操作风险的高、中、低度报告,同时根据新资本协议所手 所提供的方法,主要是基本指标法,计算操作风险与成本资金挂构实行依据不同的风险管理表现不同的资金作为成本。由此,不

但可以减少操作风险损失,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各级机构负责人对操作风险资本的认识,提高对操作风险水平。

六、培育健康向上的风险管理文化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首先要把风险管理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范畴,着力培育独特的“风险文化”。

(一)强教育培训,对全行员工,特别是对处在市场开拓一线的员工和风险控制岗位的员工,要进行持续不断的教育灌输,使其全面掌握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

(二)强行为控制,任何岗位的银行员工做任何事情都要自觉地考虑到风险因素,把防范风险作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并尽可能将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

(三)立起共同的风险管理价值观与行为模式。通过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推动,结合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及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沟通,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原理、工具等传递给下一环节相关人员。

风险文化的培育应贯穿于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个过程,在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置上,要充分体现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互制衡的原则;在制度建设上,要按照有效性与可操作性的要求,经常性对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评价,对存在的制度性漏洞和缺陷加以修订完善,使之更符合客观实际。

总之,风险文化一旦建立,能够创造一种浓厚的风险管理氛围,进而培养出具有较强风险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员工。风险管理亦是如此,通过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有效措施,使每个员工长期在一种风险管理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而优秀的行为习惯是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有力保障,它可以使每一个员工共同遵循风险管理的行为产生整体重视风险管理的效应,并构成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同时,在风险文化的培育过程中要尽力消除一个认识误区:即风险文化不仅是风险管理人员所拥有的,而且应该是整个银行的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岗位都要拥有的。风险文化在整个银行中推广之后,便不会因某个领导人的职务变动而发生改变了。

参考文献:

1、[ 美 ]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王松奇,《金融学(第2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3、陈四清,《打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长效体制》,金融时报,2005-06-064、陈忠阳,《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有效性一一对风险管理长效机制问题的思考》,国际金融研究,2006(5):58-645、武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十大长效机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4):20-226、黄海峰 马弘毅,《论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9):31-36

第二篇:论双过剩银行业风险对策

摘要:产能过剩和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的新问题,反映了我国宏观经济产业结构的深层次矛盾,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本文从银行监管角度阐述产能和流动性“双过剩”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带来的压力,为防止产能和流动性“双过剩”带来银行系统性风险,提出针对性的监管建议。

关键词:产能过剩;流动性过剩;银行监管

通过IS-LM模型,新古典经济学有机地将商品市场的供求平衡和货币市场的供求平衡归结为全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基本条件。各国经济发展多次印证了这个事实。然而,新古典经济学信奉的商品和货币市场“双平衡”在我国遇到了产能过剩和银行流动性“双过剩”难题。在当前我国银行业体制改革和全面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产能和流动性“双过剩”的出现无疑加大了银行增加盈利和管理风险的压力,同时也给银行监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一、当前我国产能和流动性“双过剩”状况

(一)我国产能和流动性过剩局势分析

1.产能过剩状况分析。

产能过剩是个相对概念,是指一定阶段社会生产能力所能提供的产品总量与总需求量相比出现过剩。根据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发展可以简化为高峰——衰退——萧条——复苏的周期循环,产能过剩是经济处于高峰回落阶段时的经济现象。一定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但如果政府部门不能及时预警和调控,那么,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一旦出现并扩大,经济运行将出现剧烈波动。

始于2003年的贷款高速增长迅速提升了相关产业的产能。当产能扩张超出了社会再生产的潜在需求时,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不可避免。截至2005年末,我国钢铁产业生产能力已达4.7亿吨,大于需求1.2亿吨;电解铝行业产能高达1030万吨,其中260万吨生产能力闲置。汽车行业产能过剩200万辆;煤炭行业产能已达23亿吨,过剩5000万吨;电力行业新增火电装机7000万千瓦,违规在建的电站规模超过8000万千瓦,无序发展潜伏着巨大风险;纺织行业的产能比市场容量过剩一倍以上,尤其是棉花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过剩高达3倍;电信行业光纤利用率仅约10%,90%的产能过剩,造成上千亿元的资产被闲置浪费。

相关行业产能过剩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还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受产能过剩集中释放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挤压影响,我国2005年前三季度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57.6%,增幅同比扩大5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1%,增幅同比下滑近20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增长了57.6%,增幅同比扩大50.4个百分点。新增亏损企业主要集中在石化、电子、机械、电力、冶金这五大行业,占整个规模以上工业新增亏损额的80%。

2.流动性过剩状况分析。

商业银行流动性是指银行为资产的增加以及在债务到期时履约的能力。一方面,为满足客户的取款和融资需求,银行至少应保留一定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如果持有过多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将承担较大的成本压力,同时也不利于储蓄向投资转化,从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10月末报告指出,全国金融机构存贷差达到近9万亿元,是2000年的3.7倍,存量贷存比降至68%,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为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二)产能和流动性过剩的制度经济根源

产能、流动性“双过剩”深刻反映了我国宏观经济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首先,产能过剩来自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性。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始于2002年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经济总量。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产业结构并未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实现升级。长期低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一个主要原因。2003年至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年维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长,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后果如今逐渐通过相关产业的产能过剩显现出来了。在此过程中,国家虽然针对过度投资问题,采取了控制土地、信贷,严格市场准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但由于地方利益驱动、行业结构调整的掣肘,一些行业在持续调控下仍然出现过剩局面。

其次,银行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能力不足是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为商业银行带来大量的存款。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开展却不能与存款业务保持相应的增长速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造成各类银行目标客户重叠。在坚持以传统业务为主的经营理念下,商业银行面对优质客户数量有限,信贷业务开展乏力。另一方面,在中国银监会贯彻实施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前提下,商业银行风险意识增强,责任追究逐渐加大。为此,银行信贷人员贷款业务开展较为保守,市场开发动力不够。存贷差的增大使银行流动性出现过剩。与流动性过剩相对应的是,部分市场前景较好、处于上升期的中小企业却得不到资金支持,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

第三,产能过剩与流动性过剩具有内在联系。在整个社会融资结构严重依赖银行的格局没有明显改变的前提下,宏观经济的大起大落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将产能过剩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有机联系起来。流动性过剩彰显商业银行目标客户群体的有限性。一旦相关产业或项目出现盈利局面使其符合商业银行“优质”标准,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商业银行加大对客户或项目的争夺力度。在市场前景良好和融资便利的情况下,银行客户也愿意加大投资力度。由于缺乏政府指导和控制,固定资产过度投资很快演变为产能过剩。接着,产能过剩招致的国家宏观调控压缩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使流动性过剩局面进一步加剧,银行不得不寻找下一个“热点”行业或项目,一旦出现机会,新一轮的过度投资又将出现。在国家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以银行为主渠道的社会融资体系改善之前,产能与流动性“双过剩”总能相继出现。

二、“双过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作为社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媒介,在承担成本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只有将更多的流动性转化为贷款才可能盈利。作为我国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商业银行盈利受制于企业经营状况。宏观经营运行中出现的产能、流动性“双过剩”,一方面使商业银行正常盈利的经济基础受到破坏,另一方面,持有过多流动性限制了商业银行的盈利前景。综合起来,“双过剩”加大了商业银行增加盈利和防范风险的压力,不利于商业银行和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产能过剩使企业违约风险加大

由于银行贷款的期权本质,发放贷款后,银行承担的风险和获得的收益是非对称的。将贷款投资到项目上盈利后,企业获得扣除银行利息后的项目利润,而银行只能获得事先约定好的利息。一旦项目失败,企业违约,银行将面临本金和预期利息损失的结果。所以,在银企关系中,银行自始至终处于被动地位。一般情况下,产能过剩会造成相关行业利润下降和企业亏损。2005年我国水泥全行业利润只有35亿元,比2004年减少68亿元,5148家成规模水泥生产企业有43.5%亏损。2005年前10个月,钢铁行业利润增幅11.2%,同比回落52.2%。汽车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6.7%,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86.2%,2006年一季度,我国电解铝行业的实际亏损面高达近80%。产能过剩导致的企业亏损极有可能诱发企业违约,加大银行管理信贷风险的压力。

同时,产能过剩招致的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如压缩过剩产能与产业结构调整,有可能将行业风险“转嫁”至商业银行,使商业银行不得不为产能过剩埋单。)产能过剩使银行面临信贷转向

面对紧随产能过剩之后的宏观调控,各商业银行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规避过剩行业信贷风险和贷款集中风险。事实上,对于已属调控范围之列的行业,各商业银行正在逐渐退出,并且原则上采取“不再进入”的政策。产能过剩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进行信贷转向以调整信贷结构。以往3年,11个产能过剩行业都曾是盈利大户,吸引了较多的银行信贷资金。当从这些过剩行业退出或压缩贷款规模后,商业银行必须为资金寻找新的出路。但目前国内银行业市场同质化严重,对优质客户的争夺非常激烈,如何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贷转向是商业银行面临的直接挑战。

(三)流动性过剩使银行市场风险更加突出

2005年12月,我国全部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金率达到4.17%,有2万亿元资金转存中央银行,反映出商业银行过多的流动性资金找不到合适的运用渠道。流动性过剩迫使商业银行将过高的流动性投向货币市场,结果导致货币市场利率走低,甚至和存款利率倒挂。到2005年底,三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跌至2.23%,三个月期限央行票据发行利率跌至1.8%,两年期金融债利率跌至2.09%。截至目前,净利息收入仍是国内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利润来源。过剩的流动性使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小的赢利空间。随着货币市场短期利率的走低,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还会进一步加大。

(四)流动性过剩容易引发操作风险

流动性过剩导致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更加激烈。随着对风险管理要求的日益严格,商业银行对业务规模和质量的要求使工作人员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为完成工作任务,银行业务人员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采取以降低贷款条件等违规行为发放贷款,从而使信贷操作风险加大。除此之外,难以完成规定的业绩任务导致收入减少还会诱发业务人员铤而走险从内部作案,使银行发生操作性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三、银行监管部门应该采取的监管措施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无论产能过剩还是流动性过剩,本质上都是结构性过剩,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潜在的结构性矛盾。作为我国企业融资主渠道的商业银行,目前正处于制度变革时期,自身的流动性过剩矛盾亟待解决,而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又迫使商业银行必须适应宏观调控进行信贷转向,同时还要面临汇率和利率市场化的挑战,这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平衡能力、定价能力、盈利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为防范银行业系统风险、维护金融秩序稳定,银行业监管部门有必要采取有力措施监督和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应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统筹安排,共同解决难题,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一)加强宏观引导

首先,银行监管部门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银行业监管工作,认真领会和贯彻中央产业规划和宏观调控政策,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协调发展。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加强与宏观经济部门、重点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各商业银行、地方政府的联系和沟通,加强信息交流,努力提高监管工作的前瞻性和有效性。最后,要努力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区别不同类型的银行情况,督促银行业机构科学管理,合理控制贷款投放规模和节奏。

(二)构建合理的风险监管体系

为防范银行系统风险,巩固改革开放成果,银行监管部门尤其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监管。刚刚投入使用的银监会“1104工程”非现场监管报表体系严格贯彻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对商业银行的各项风险进行了全面反映。所以,监管部门应全面发挥“1104工程”非现场监管报表的监测、预警功能,针对不同的银行的风险态势,实施不同的监管要求,抑制流动性过剩带来的行业盲目扩张,降低产能过剩信贷风险,切实保障商业银行的经营与行业、经济呈现良性互动的局面。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按月进行监测分析,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提示。根据各银行资本充足率、拨备抵补率、不良贷款率及其分类准确的偏差状况,按照审慎经营的原则,进行分类监控各行的信贷新增情况,确保把全年贷款增长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三)促进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

银行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风险分析、预警和提示,通过审慎“窗口”指导,围绕结构调整目标和宏观调控的要求,积极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优化银行信贷结构。一是继续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小企业金融服务。从政策层面真正落实到商业银行的经营层面,密切跟踪各行在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调研和总结,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为小企业融资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二是鼓励商业银行开展资产业务的创新,开发以拉动消费为重点的信贷产品业务,促进消费信贷业务健康发展,支持扩大消费需求。三是大力开展中间业务,改善资产负债结构,为社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四)引导商业银行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

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最有效方法是扩宽资金运用渠道问题。为此,从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角度出发,银行监管部门应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加快金融产品和技术创新,积极拓展资金应用渠道,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产品与技术创新,开拓完善个人消费信贷、企业贷款等优质信贷市场,同时利用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有利商机,培育新的中间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拓展商业银行的运作空间,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理财托管产品,逐渐改变商业银行的生存方式。

第三篇: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进一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中国银监会起草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反馈意见:

一、通过电子邮件。

二、通过传真。

三、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甲15号中国银监会审慎规制局(邮编:100140),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全面风险管理征求意见”字样。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6年8月6日。[1]

中国银监会

2016年7月6日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1](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依据)为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

第三条(总体要求-管理内容)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所承担的各类风险。

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考虑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审慎评估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防范跨境、跨业风险。

第四条(总体要求-管理原则)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匹配性原则。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适应,并根据环境变化予以调整。

(二)全覆盖原则。全面风险管理应当覆盖各项业务条线,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业务;覆盖所有分支机构、附属机构,部门、岗位和人员;覆盖所有风险种类和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

(三)独立性原则。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赋予风险管理条线足够的授权、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告渠道,与业务条线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四)有效性原则。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根据风险状况、市场和宏观经济情况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的充足性,有效抵御所承担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第五条(全面风险管理要素)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

(一)风险治理架构;

(二)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

(三)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四)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

(五)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

第六条(风险文化)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在全行层面推行稳健的风险文化,形成与本行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理念、价值准则、职业操守,建立培训、传达和监督机制,推动全行人员理解和执行。

第七条(责任主体)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保障制度执行,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自我评估,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第八条(监督管理)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监管。

第九条(披露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向公众披露全面风险管理情况。

第二章 风险治理架构

第十条(总体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组织架构健全、职责边界清晰的风险治理架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内审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多层次、相互衔接、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

第十一条(董事会职责)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建立风险文化;

(二)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三)设定的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

(四)审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五)监督高级管理层开展全面风险管理;

(六)审议全面风险管理报告;

(七)审批全面风险和各类重要风险的信息披露;

(八)聘任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牵头负责全面风险管理;

(九)其他与风险管理有关的职责。

董事会可以授权其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履行其全面风险管理的部分职责。第十二条(委员会间的沟通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与董事会下设的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其他专门委员会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充分共享并能够支持风险管理相关决策。

第十三条(监事会职责)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督责任,负责监督检查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并督促整改。相关监督检查情况应当纳入监事会工作报告。第十四条(高级管理层职责)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责任,执行董事会的决议,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建立适应全面风险管理的经营管理架构,明确全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建立部门之间有效制衡、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二)制定清晰的执行和问责机制,确保风险偏好、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限额得到充分传达和有效实施;

(三)对董事会设定的风险限额进行细化并执行,包括但不限于行业、区域、客户、产品等维度;

(四)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定期评估,必要时调整;

(五)评估全面风险和各类重要风险管理状况并向董事会报告;

(六)建立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

(七)对突破风险偏好、风险限额以及违反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情况进行监督,根据董事会的授权进行处理;

(八)风险管理的其他职责。

第十五条(风险总监或独立高管)规模较大或业务复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设立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董事会应当将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纳入高级管理人员。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或其他牵头负责全面风险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保持充分的独立性,不得分管业务经营条线,可以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全面风险管理情况。

调整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的,应当事先得到董事会批准,并公开披露。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的调整原因。

第十六条(全面风险管理的职责分工)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确定业务条线承担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风险管理条线承担制定政策和流程,日常监测和管理风险的责任;内审部门承担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履责情况的审计责任。

第十七条(全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职责)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部门负责全面风险管理,牵头履行全面风险的日常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职责:

(一)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牵头协调各类具体风险管理部门;

(二)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控制或缓释全面风险和各类重要风险,及时向高级管理人员报告;

(三)持续监控风险偏好、风险管理策略、风险限额及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情况,对突破风险偏好、风险限额以及违反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情况及时预警、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

(四)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和管理漏洞,持续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十八条(分支机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全面风险管理的政策流程在基层分支机构得到理解与执行,建立与基层分支机构风险状况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架构。

在境外设有机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适当的境外风险管理框架、政策和流程。第十九条(资源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赋予全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各类风险管理部门充足的资源、独立性、授权,保证其能够及时获得风险管理所需的数据和信息,满足履行风险管理职责的需要。

第三章 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

第二十条(风险管理策略)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清晰的风险管理策略,至少每年评估其有效性。风险管理策略应当反映风险偏好、风险状况以及市场和宏观经济变化,并在银行内部得到充分传导。

第二十一条(风险偏好总体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书面的风险偏好,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并重。风险偏好的设定应当与战略目标、经营计划、资本规划、绩效考评和薪酬机制衔接,在全行传达并执行。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每年对风险偏好至少进行一次评估。

第二十二条(风险偏好内容)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的风险偏好,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的制定依据,风险偏好与战略目标、经营计划的关联性;

(二)为实现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愿意承担的风险总量;

(三)愿意承担的各类风险的最大水平;

(四)风险偏好的定量指标,包括利润、风险、资本、流动性以及其他相关指标的目标值或目标区间。上述定量指标通过风险限额、经营计划、绩效考评等方式传导至业务条线、分支机构、附属机构的安排;

(五)对不能定量的风险偏好的定性描述,包括承担此类风险的原因、采取的管理措施;

(六)资本、流动性抵御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的水平;

(七)可能导致风险偏好目标的情形和处置方法。

风险偏好应当明确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首席风险官、业务条线、风险部门和审计部门在制定和实施风险偏好过程中的职责。

第二十三条(风险偏好执行报告)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监测分析各业务条线、分支机构、附属机构执行风险偏好的机制。

当风险偏好目标被突破时,应当及时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

第二十四条(风险偏好调整)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风险偏好的调整制度。根据业务规模、复杂程度、风险状况的变化,对风险偏好进行调整。

第二十五条(风险限额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风险限额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建立风险限额设定、限额调整、超限额报告和处理制度。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风险偏好,按照客户、行业、区域、产品等维度设定风险限额。风险限额应当综合考虑资本、风险集中度、流动性、交易目的等。

全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应当对风险限额进行监控,并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送风险限额使用情况。

第四章 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第二十六条(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包括各类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风险加总的方法和程序;

(二)风险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的方法;

(三)风险管理报告;

(四)压力测试安排;

(五)新产品、重大业务和机构变更的风险评估;

(六)资本和流动性充足情况评估;

(七)应急计划和恢复计划。

第二十七条(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和控制或缓释)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在集团和法人层面对各附属机构、分支机构、业务条线,对表内和表外、境内和境外、本币和外币业务涉及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每项业务对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未制定的,不得开展该项业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有效评估和管理各类风险。对能够量化的风险,应当通过风险计量技术,加强对相关风险的计量、控制、缓释;对难以量化的风险,应当建立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报告机制,确保相关风险得到有效管理。

第二十八条(政策和程序的一致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风险统一集中管理的制度,确保全面风险管理对各类风险管理的统领性,各类风险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一致性。

第二十九条(风险加总的方法和程序)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风险加总的政策、程序,选取合理可行的加总方法,充分考虑集中度风险及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传染,确保在不同层次上和总体上及时识别风险。

第三十条(内部模型)银行业金融机构采用内部模型计量风险的,应当遵守相关监管要求,确保风险计量的一致性、客观性和准确性。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理解模型结果的局限性、不确定性和模型使用的固有风险。

第三十一条(风险管理报告)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制度,明确报告的内容、频率、路线。

报告内容至少包括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的整体状况;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的执行情况;风险在行业、地区、客户、产品等维度的分布;资本和流动性抵御风险的水平。

第三十二条(压力测试安排)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压力测试体系,明确压力测试的治理结构、政策文档、方法流程、情景设计、保障支持、验证评估以及压力测试结果运用。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压力测试的开展应当覆盖各类风险和表内外主要业务领域,并考虑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

压力测试结果应当运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各项经营管理决策中。第三十三条(新产品、重大业务和机构变更的风险评估)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专门的政策和流程,评估开发新产品或对现有产品进行重大改动、拓展新的业务领域、设立新机构、从事重大收购和投资等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建立内部审批流程和退出安排。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上述活动时,应当经风险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并经董事会或董事会指定的专门委员会批准。

第三十四条(资本和流动性充足情况评估)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风险偏好和风险状况及时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的充足情况,确保资本、流动性能够抵御风险。

第三十五条(应急计划)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应急计划,确保能够及时应对和处理紧急或危机情况。应急计划应当说明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在压力情况(包括会严重威胁银行生存能力的压力情景)下应当采取的措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应急计划应当涵盖对境外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的应急安排。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定期更新、演练或测试上述计划,确保其充分性和可行性。

第三十六条(恢复计划)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相关监管规定的要求,根据银行的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制定并定期更新完善本机构的恢复计划,明确本机构在压力情况下能够继续提供持续稳定运营的各项关键性金融服务并恢复正常运营的行动方案。

第三十七条(附属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覆盖其附属机构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保持机构风险管理的一致性、有效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要求并确保各附属机构在整体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政策框架下,建立自身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政策流程,促进全面风险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防火墙制度,规范内部交易,防止风险传染。第三十八条(外包风险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外包风险管理制度,确定与其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的外包活动范围。

第三十九条(风险管理应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风险偏好、风险管理策略、风险限额、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等要素与资本管理、业务管理相结合,在战略和经营计划制定、新产品审批、内部定价、绩效考评和薪酬政策等日常经营管理中充分应用并得到有效实施。

第四十条(文档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对风险偏好、风险管理策略、风险限额、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建立规范的文档记录。

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

第四十一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在集团和法人层面计量、评估、展示、报告、加总所有风险类别、产品和交易对手风险暴露的规模和构成。

第四十二条(系统功能)银行业金融机构相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当具备以下主要功能,支持风险报告和管理决策的需要。

(一)支持识别、计量、评估、监测和报告所有类别的重要风险;

(二)支持风险限额管理,对超出风险限额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控制;

(三)能够计量、评估和报告所有风险类别、产品和交易对手的风险状况,满足全面风险管理需要。

(四)支持按照业务条线、机构、资产类型、行业、地区、集中度等多个维度展示和报告风险暴露情况;

(五)支持不同频率的定期报告和压力情况下的数据加工和风险加总需求;

(六)支持压力测试工作,评估各种不利情景对全行及主要业务条线的影响; 第四十三条(信息科技基础设施)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与业务规模、风险状况等相匹配的信息科技基础设施。

第四十四条(数据质量)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数据质量控制机制,积累真实、准确、连续、完整的内部和外部数据,用于风险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资本和流动性充足情况的评估。

第六章 内部控制和审计

第四十五条(内控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合理确定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风险控制点,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执行标准统一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确保规范运作。

第四十六条(内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全面风险管理纳入内部审计范畴,定期审查和评价全面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活动应独立于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原则,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

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报告应当直接提交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应当针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督促高级管理层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内部审计部门应当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向董事会提交有关报告。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七条(报备及报告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风险限额、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等报送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并至少按报送全面风险管理报告。

第四十八条(监管内容)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纳入法人监管体系中,并根据本指引全面评估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提出监管意见,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以完善。

第四十九条(监管方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通过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等实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的持续监管,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监管评级、风险提示、现场检查、监管通报、监管会谈、与内外部审计师会谈等。

第五十条(监管沟通)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就全面风险管理情况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进行充分沟通,并视情况在银行董事会、监事会会议上通报。

第五十一条(监管措施)对不能满足本指引及其他关于全面风险管理要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要求其制定整改方案,责令限期改正,并视情况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与具体风险监管要求的关系)各类具体风险的监管要求按照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制执行。第五十三条(参照执行)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五十四条(施行时间)本指引自2016年 月 日起施行。本指引实施前发布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如与本指引不一致的,按照本指引执行。[1]

解读一

为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银监会近日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指引》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指引》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答:《指引》制定的背景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缺乏统领性规制。近年来,银监会陆续制定了各类审慎监管规则,覆盖了资本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并表管理等各个领域,比较系统,但仍然缺乏一个针对全面风险管理的统领性、综合性规则。因此,有必要制定关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审慎规制,为银行建立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政策依据和指导。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实践有待完善。我国银行业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上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实践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有待完善:第一,全面风险管理的统筹性和有效性有待提升。第二,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第三,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成果的应用较多基于银监会的监管要求,深度和广度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三是国际监管改革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机构都在积极完善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相关制度。2012年,巴塞尔委员会修订了《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完善和细化了原则15“风险管理体系”的各项标准。之后,巴塞尔委员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针对公司治理、风险偏好、风险文化和风险报告等全面风险管理要素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指引》的制定既是积极适应国际监管改革新要求的结果,又有助于提升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

二、《指引》制定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答:《指引》的起草主要基于以下思路:一是形成系统化的全面风险管理规制。二是提出风险管理的统领性框架,强化全面性和关联性视角。三是提高可操作性,提供全面风险管理和监管指南。四是引入《核心原则》最低标准,反映国际监管改革最新成果。五是充分考虑各类机构的差异化情况。六是注重与已有规制的衔接。

三、《指引》对全面风险管理有哪些原则性规定?

答:《指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提出四点管理原则:一是匹配性原则。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适应,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二是全覆盖原则。全面风险管理应当覆盖各个业务条线,包括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业务;覆盖所有分支机构、附属机构,部门、岗位和人员;覆盖所有风险种类和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三是独立性原则。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赋予风险管理条线足够的授权、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告渠道,与业务条线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四是有效性原则。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根据风险状况、市场和宏观经济情况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的充足性,有效抵御所承担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

四、《指引》对全面风险管理提出哪些主要要求?

答:《指引》提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五个主要要素,包括风险治理架构,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等。《指引》对以上要素的具体内容也进行了规定。

其中,关于风险偏好,《指引》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书面的风险偏好,做到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并重,并提出了风险偏好应包括的七项具体内容。关于风险限额,《指引》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风险限额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建立风险限额设定、限额调整、超限额报告和处理制度。同时,在风险限额临近监管指标限额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启动相应的纠正措施和报告程序,采取必要的风险分散措施,并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五、《指引》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提出哪些要求?

答:《指引》采用了风险管理“三道防线”的理念,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督责任,负责监督检查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并督促整改。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设立或指定部门负责全面风险管理,牵头履行全面风险的日常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各业务经营条线承担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

六、《指引》是否充分考虑各类机构的差异性?

答:《指引》定位于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供系统性指导框架。在此基础上,《指引》充分考虑了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差异化情况。一是区分适用和参照执行。适用范围明确为我国境内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二是明确匹配性原则。考虑到各类机构特点的差异性,《指引》明确提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匹配,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三是部分条款增加了适用的前提条件。如对规模较大或业务复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设立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的要求。[2]

解读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1]

中国银监会就《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为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中国银监会起草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银监会将根据各界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指引》,适时发布。

近年来,为加强和规范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银监会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紧密结合我国银行业实际,陆续制定了各类审慎监管规则,覆盖了资本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并表管理等各个领域,初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风险管理规制体系。在此基础上,银监会从现有规则中梳理提炼出共性要素,同时参照巴塞尔银行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基本要求,借鉴国际经验,起草了《指引》,形成了我国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统领性、综合性规则,引导银行业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建立稳健的风险文化,健全风险管理治理架构和要素,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指引》共8章54条,包括总则,风险治理架构,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管理及附则,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匹配性、全覆盖、独立性和有效性的原则,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加强外部监管。

第四篇: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外包活动,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持续经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 本指引中的外包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原来由自身负责处理的某些业务活动委托给服务提供商进行持续处理的行为。服务提供商包括独立第三方,银行业金融机构母公司或其所属集团设立在中国境内、外的子公司、关联公司或附属机构。

第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承担外包活动的最终责任。

第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外包活动应当制定外包的风险管理框架以及相关制度,并将其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第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审慎经营原则制定其外包战略发展规划,确定与其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宜的外包活动范围。

第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战略管理、核心管理以及内部审计等职能不宜外包。

第二章组织结构

第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管理的组织架构应当包括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外包管理团队。

第九条 董事会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审议批准外包的战略发展规划;

(二)审议批准外包的风险管理制度;

(三)审议批准本机构的外包范围及相关安排;

(四)定期审阅本机构外包活动相关报告;

(五)定期安排内部审计,确保审计范围涵盖所有的外包安排。

第十条 高级管理层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制定外包战略发展规划;

(二)制定外包风险管理的政策、操作流程和内控制度;

(三)确定外包业务的范围及相关安排;

(四)确定外包管理团队职责,并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第十一条 外包管理团队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执行外包风险管理的政策、操作流程和内控制度;

(二)负责外包活动的日常管理,包括尽职调查、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及风险状况的监督;

(三)向高级管理层提出有关外包活动发展和风险管控的意见和建议;

(四)在发现外包服务提供商业的业务活动存在缺陷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五)高级管理层确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章风险管理

第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制定外包活动政策时,应当评估以下风险因素: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关注外包活动的战略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合规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等风险;

(二)影响外包活动的外部因素;

(三)本机构对外包活动的风险管控能力;

(四)服务提供商的技术能力及专业能力,业务策略和业务规模,业务连续性及破产风险,风险控制能力及外包服务的集中度;

(五)其他关注的事项。

第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进行外包活动时应当对服务提供商进行尽职调查,尽职调查应当包括以下事项:

(一)管理能力和行业地位;

(二)财务稳健性;

(三)经营声誉和企业文化;

(四)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

(五)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六)对银行业的熟悉程度;

(七)对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情况;

(八)银行业金融机构认为重要的其他事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外包活动涉及多个服务提供商时,应当对这些服务提供商进行关联关系的调查。

第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外包活动时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合同或协议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外包服务的范围和标准;

(二)外包服务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的安排;

(三)外包服务的业务连续性的安排;

(四)外包服务的审计和检查;

(五)外包争端的解决机制;

(六)合同或协议变更或终止的过渡安排;

(七)违约责任。

对于具有专业技术性的外包活动,可签订服务标准协议。

第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外包活动中应当建立严格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并依法履行告知义务。

第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外包合同中应当要求外包服务提供商承诺以下事项:

(一)定期通报外包活动的有关事项;

(二)及时通报外包活动的突发性事件;

(三)配合银行业金融机构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检查;

(四)保障客户信息的安全性,当客户信息不安全或客户权利受到影响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权随时终止外包合同;

(五)不得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名义开展活动;

(六)银行业金融机构认为应当承诺的其他事项。第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关注外包服务提供商分包的风险,并在合同中明确以下事项:

(一)服务提供商分包的规则;

(二)分包服务提供商应当严格遵守主服务提供商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确定的外包合同或协议中的相关条款;

(三)主服务商应当确认在业务分包后继续保证对服务水平和系统控制负总责;

(四)不得将外包活动的主要业务分包。

第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在合同中约定服务提供商不得将外包活动转包或变相转包。

第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开展跨境外包活动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一)审慎评估法律和管制风险;

(二)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

(三)选择境外服务提供商时,应当明确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监管当局已与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签订谅解备忘录或双方认可的其他约定。

第二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事先制定和建立外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机制。通过采取替代方案、寻求合同项下的保险安排等措施,确保业务活动的正常经营。

第二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定期对外包活动进行全面审计与评价。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开展外包活动时,应当定期向所在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递交本机构外包活动的评估报告。

第二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开展外包活动时如遇到对本机构的业务经营、客户信息安全、声誉等产生重大影响事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第二十四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根据需要对外包活动进行现场检查,采集外包活动过程中数据信息和相关资料,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该机构的监管评级。

第二十五条 对外包活动存在以下情形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纠正或采取替代方案,并视情况予以问责。

(一)违反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

(二)违反本机构风险管理政策、内控制度及操作流程等;

(三)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四)其他认定的情形。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 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金融机构开展外包活动时遵照本指引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指引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论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

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

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劳动资料。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长期投资行为,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使固定资产所产生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这种可能性就是固定资产风险。固定资产风险是企业经营安全的重要隐患,加强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对于保障企业经营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下面从五个方面探索固定资产风险管理措施。

一、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监控机制,防范决策风险(注:权限不在资产管理中心)

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的长期投资行为,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提高决策的正确性,避免盲目投资、浪漫决策、防范决策风险,企业必须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监控机制。

固定资产投资监控机制是指对固定资产投资全过程的全程监督和控制的制度。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制度,企业要严格按照中长期计划要求,有计划地购建固定资产,以避免随机投资;二是民主决策制度,对于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企业要组织相关部门在认真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反复论证,提高多个方案,通过对多个方案的比较选优,最终作出决策,防止一言堂决策;三是招标采购制度,企业购建固定资产要实行公开招标,择优选择供应商和建设单位,杜绝暗箱操作;四是项目再评估制度,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应注意原来作出的投资决策是否合理,是否正确,一旦出现新的情况,就要随时根据变化的情况作出新的评价,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或调整决策;五是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可控因素而导致决策失误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员要追究行政责任与经济责任,以增加决策者的风险意识,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为了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监控制度的实施,企业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制度,在制度范围内行使有限的权利并承担可控的责任;相关的部门要严格执行制度,使制度成为每个执行者的行为规范;监督部门要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为企业适时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控制管理风险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是指企业按照固定资产的不同类别和使用特点,实行固定资产由各职能部门具体归口管理,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层层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的一种管理方法。它的具体内容是:

1、归口管理

归口管理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不同类别将其划分给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一般来说,全厂的机器设备由设备科管理;全厂的动力设备、传导设备交由动力科管理;仪器、仪表和生产工具交由工具科管理;运输设备交由运输科管理;全厂房屋建筑和管理用具交由行政科管理。

2、用管结合、用管定人

用管结合、用管定人的具体内容,就是体现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把固定资产使用与管理的责任以及利用效果纳入各级岗位责任制的范围,具体落实到每个班组和个人身上,实行定机、定人、定岗、定责、定奖、定罚。对于管理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考核指标,综合奖励;对于使用不善、保管不当、利用效果较差的单位和个人除给予批语教育外,还必须给予处罚;对使用保管中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员,还必须依法追究责任。

3、分工负责

在归口分组管理的基础上,确定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固定资产使用、保管、维修、保养制度,并监督使用单位和个人遵守执行;严格按照财产管理制度办理各项固定资产内部转移、清理、报废等工作,及时掌握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及具体分布情况,并经常与财务部门核对帐卡;切实抓好固定资产安全使用工作,经常对使用部门和个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并制定有效措施加以严格监督;根据企业的生产任务和经营特点,结合固定资产的性能、技术特征和使用情况,管理安排修理和更新改造,保证企业所有的技术装备处于良好状态。

固定资产使用保管单位和个人的主要职责是:认真贯彻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设备维修保护条例,严格按设备的性能安排生产任务,防止超负荷运转,熟练操作所使用的机器设备,保证机器正常运转,以免意外损失;经常对所使用的机器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随时观察设备的使用和运转情况,对所使用的机器设备经常擦洗、定期加油,保证机件润滑,防止过度磨损,如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应及时会同有关人员作出处理。

三、加强财务部门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化解市场风险与闲置风险

财务部门是管理资金的综合部门,对固定资产主要是从价值角度进行管理;资产管理中心主要是从固定资产产生到消亡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侧重于实物管理。所以在固定资产控制中,重点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参与固定资产投资的使用、项目建设和验收的预测与决策

预测与决策是对固定资产的事前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为了保证固定资产投资按计划使用,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果,财务部门不仅应参与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测与决策,还应参与固定资产提现的使用、项目建设的监督与验收工作。其主要工作有:按建设项目工程进度拨付资金,监督固定资产提现按计划使用;预测建设项目完成程度及项目建设工期提前或延期对产量和利润的影响;加强在建工程的成本核算,预测提资计划完成情况;核算竣工项目的建设成本,监督办理竣工项目交接手续,妥善处理结余资金,分析竣工项目建设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2、监督固定资产的调入调出、报废清理和清查盘点

企业由于生产任务和经营方向的变化等原因,会形成一些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加以处理,或有偿转让,或出租,对于一些因长期参加生产周期而损耗以致不能再用的固定资产,应及时进行清理报废。财务部门应监督企业按规定办理固定资产的有偿转让和清理报废,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财务部门要按规定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并按年核算固定资产现值,掌握固定资产价值增减变化,以便调整固定资产成本。

3、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防止固定资产闲置

固定资产控制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而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的效果,主要在于改进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财务部门要充分利用会计数据定期计算固定资产利用率指标,客观反映固定资产利用效果,并及时了解和揭示影响固定资产利用效果的原因,为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权威性依据。

四、利用风险分散方式,转移固定资产风险

固定资产风险分散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固定资产租赁和固定资产保险。

1、进行固定资产租赁,转移固定资产淘汰风险

租赁是指出租人在承租人给予一定收益的条件下,授予承租人在约定的期限内占有和使用财产权利的一种契约性行为。包括财务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种方式。固定资产租赁一般属于财务租赁,它是区别于短期经营租赁的一种长期租赁形式,由于它可以满足企业对固定资产的长期需要,故也称为资本租赁。

当今,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固定资产更新周期日益缩短,企业设备淘汰风险越来越大。小而全、大而全,万事不求人的固定资产投资理念已经完全落后于时代,这样会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固定资产淘汰风险,利用租赁可以减少这一风险。这是因为固定资产租赁的期限一般为资产使用年限的75%,不会像自己的购买设备那样整个期间都承担风险;而且多数租赁协议都规定由出租人承担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因此,进行固定资产租赁能够有效地转移淘汰风险。

2、进行固定资产保险,转移固定资产意外风险

企业固定资产因各种难以预料的意外事故发生而导致固定资产发生意外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意外损失,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保险,特别是对于那些主要的固定资产,或发生事故频率高的固定资产,或损失金额可能较大的固定资产,应该提高保险的险别。通过固定资产保险,有效地转移固定资产意外风险。

五、建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制度,消化固定资产风险

企业通过严格的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固定资产风险,但是不能彻底消除风险。因此,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固定资产损失的可能性进行充分估计,积极建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制度。《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可以计提减值准备金。企业要按照期末固定资产的一定比例提取减值准备,实现风险自保,及时消化固定资产风险,防止风险损失日积月累,降低危机爆发概率,促进企业持续而健康地发展。

下载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项目的风险管理

    论项目的风险管理龙兴E-mail:wudangming@126.comQQ:623990807摘要某某电气配网自动化公司是中国企业500强之一。2009年10月,公司的智能化系统工程立项,其包括以下子系统:综合布......

    论民营企业授信风险管理

    论民营企业授信风险管理 浙江是一个民营企业发达的省份,截至2007年,浙江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70%以上的GDP,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的活力所在、优势所在和潜力所在。作为商业银行,认......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5篇)

    【发布单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6-11-01 【生效日期】2006-1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

    银行业员工行为风险管理的思考

    当前形势下我国银行业员工行为 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 刘桂峰 摘要:员工既是银行利润的主要创造者,又是其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和管理者。如若行为失3,"-将会给银 行带来负面影响甚或......

    中国银行业风险分析[★]

    中国银行业风险分析 ——“金融改革与金融安全”课题系列研究报告之七 张承惠2002-03-14 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领域中,银行业应该是最受重视的部分,改善和强化银行业监......

    论银行业工作责任感

    浅谈工作责任感问题有责任心是一个人做好每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对于自己而言就是一份最基本的责任,从事这项工作就应当担负起这份责任。当我们在工作时对......

    论银行业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很快,特别是银行业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下迅速蓬勃壮大。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入世步伐的加快,金融业竞争将愈演愈烈,我国商业银行也将面临着前所未......

    加强合规风险管理 提高管理有效性(5篇范文)

    加强合规风险管理 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中国银行业就要全面向外资开放,开放程度越高,竞争压力也会越大。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既是监管者关注的重点,也是银行业金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