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干部公开选拔案例分析(附答案)
【案例1】:某山区市决定在本年度财政预算中优先安排一亿元投入教育。在如何合理有效使用资金,市教育局形成重点扶持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优质学校、义务教育等三种意见。、问:作为分管教育的市领导,谈谈如何安排这笔教育经费?
答:这笔资金安排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二是从山区市情出发,重点对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的义务教育实行倾斜,同时兼顾高等教育等;三是从解决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欠帐太多的实际问题出发。如前些年农村义务教育几乎是靠农民集资和征收农村义务教育附加等手段解决资金问题的,实际是农村教育农民办,国家财政投入份额过低,而且普遍存在着危房问题、拖欠教师工资、教师短缺等问题。因此,这笔资金应该优先投入到山区农村义务教育,至少应投入50%资金。同时,具体的资金应重点解决危房改造、落实教师的培训、工资和待遇等问题上。另外这笔资金的剩下部分投入到高等教育和优质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要终点向有利于当地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的职业教育倾斜;在优质教育方面要解决好重点中学、小学产业化问题,不能将重点中学通过乱收费等手段办成盘剥市民钱财为个别单位某私利的平台。
【案例2】:某局机关因工作需要,新成立了一个行政处,由局原办公室副主任李佳任处长,原办公室的8位后勤服务人员全部转到行政处,李佳上任后便到处物色人才,又从别的单位调进5位工作人员。这样,一个14人的行政处便开始了正常工作。李佳38岁,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在没有配备副手的情况下,他领导其他13人开展工作。开始倒没什么,时间长了,问题也就多了。因为处里不管是工作分配、组织协调还是指导监督、对外联络,都是李佳拍板定案。尽管他工作认真负责,每日起早贪黑,也适应不了如此繁杂的事务,哪个地方照顾不到都会出漏子,行政处内部开始闹矛盾,与其他处室也发生了不少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局领导决定调出李佳,派局办公室另一位副主任王强接任行政处处长。王强上任后,首先,着手组建行政处内部组织机构,处下设置四个二级机构:办公室、行政一科、行政二科、行政三科。其次,选调得力干将,再从原来的局办公室选调两位主任科员任行政处副处长,在业务处选调3位副主任科员任行政一、二、三科的科长,其余科长、副科长在原13名工作人员中产生。王强采取这些做法,目的就是改变处里的沉闷空气,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处的工作效率。
这样,一个19人的行政处在三位正副处长、8位正副科长的领导下,再次以新的面貌投入到工作之中。但是过了不久,行政处的工作效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更加糟糕了。有些下属认为王强经常越权乱指挥,他们的工作没法开展;有的下属则认为王强到处包办代替,没事找事干,和科长争权;有的人认为行政处官多兵少,没有正经干活的。不到半年,行政处又陷入重重矛盾之中,不但人际关系紧张复杂,而且大家都没干劲。王处长带来的几个人也要求调回原处室。在这种情况下王强只好辞职。但他很困惑:自己工作热情很高,为什么还领导不好行政处的工作?
问:李佳和王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
答:(1)李佳和王强两次管理上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在进行组织设计时,违背了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也就是说设计管理层次和控制幅度不合理。
(2)李佳失败的原因:其一是管理层次太少,没有体现出分权管理原则;其二是管理幅度过宽,1:13的幅度严重失衡。
(3)王强的问题是:第一,横向部门设置过多;第二,官多兵少,机构头重脚轻;第三,领导方法不当,过于揽权,管得太宽太细,影响中层干部积极性。
(4)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第一,设计组织管理层次和控制幅度一定要适度;第二,确定控制幅度应以管理事务的难易程度为前提;第三,设计控制幅度还要考虑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以及管理对象的素质等因素。
【案例3】:小王曾是某部委的一名公务员,因种种原因而辞职下海,奋斗几载后,觉得还是部委机关工作条件好并且适合自己,于是他又准备报考公务员。而小李目前是一名公务员,从事机要工作,长期以来想到某企业任职,但是受到有关机构和人员的阻挠,一直未成功。问:他们各自能否成功?需要什么条件?
答:小王与小李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功。
小王曾是公务员,辞职后又想回到公务员系统,他的报考需经原来部委任免机关之批准,取得报考资格后,才能参加新一轮的竞争,只要考试通过且各项手续齐全,他就会重新成为一名公务员。
小李因从事机要工作,涉及保密问题,他的离开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并符合某些条件。按规定,小李应当离开机密岗位到保密期限以后,才可以离开机关到某企业任职。因此,调离一方面是主观同意,另一方面客观上会
有限制,所以,小王、小李经过努力,达到一定要求、符合一定条件后,都是可以成功的。
【案例4】:某区政府领导拟将一长期亏损的国有副食冷库基地改造成一个副食品批发市场。为此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包括项目审批、征地拆迁、建筑规划设计等。不曾想,外地一开发商已在离此地不远的地方率先投资兴建了一个综合市场,而综合市场中就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副食品批发场区,足以满足附近居民和零售商的需求。面对这种情况,区政府领导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继续进行副食品批发市场建设,必然亏损;如果就此停建,则前期投入将全部泡汤。
问:请用领导科学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答:(1)此案例反映了领导决策中信息原则的重要性。造成这种两难境地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地坚持领导决策的信息优先原则。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充分、及时、全面、有效的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某区政府领导在决定副食品批发市场项目之前,显然缺乏全面细致的市场调查,不了解在建的综合市场特别是其内部的副食品批发场区。因此盲目决策,匆忙上马,陷入困境。
(2)此案例反映了追踪决策的重要性。当原有决策方案实施后,主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决策目标无法实现时,要对原决策目标或方案进行根本性修订,这就是追踪决策。
(3)走出两难境地的方案,可以有不同的思路。比如,一种是迎接挑战,继续兴建。但要调查研究,对原决策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得所建批发市场在规模、设施、服务和管理等方面超过竞争对手,以期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另一种是及早决断,对原决策方案进行根本性修订,重新考察、确立和论证新的项目,实行转向经营。
【案例5】:三国时期,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确定的战略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刘备忽视了这一点,派不执行这一原则的关羽去驻守荆州,孙权遣使提出要和关羽结亲,娶关羽的女儿为儿媳,被关羽骂回。关羽自认为兵多将勇可以抵抗孙吴,北伐曹操,致使两面作战,前后受敌,犯了兵家大忌,丢了荆州和自身性命,并且蜀国与孙吴结盟也随之瓦解。刘备见关羽被杀,荆州丢失,置赵云、诸葛亮等众臣的意见于不顾,执意起军东征,起兵攻打东吴,最终兵败。
问:请根据领导科学的有关原理,分析本案例
答:(1)刘备的失误在于决策失误。
(2)决策贯穿领导活动的始终过程,决策的正确如否关系到领导事业的成败。
(3)科学的决策必须遵循7个原则:客观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程序原则、可行原则、选优原则和“外脑”原则。
(4)本案中刘备严重违背了信息原则、预测原则、选优原则及“外脑”原则,在作决策是未听从“外脑”诸葛亮的意见,也没有依照优先原则而委任并非最佳人选关羽驻守荆州,使得最终的失败。
【案例6】:20世纪60年代初,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制定了六个可供选择的方案:(1)无所作为;(2)施加外交压力;(3)同卡斯特罗谈判;(4)全面入侵;(5)空袭损毁导弹基地;(6)封锁海面。最后,肯尼迪政府选择了第六方案迫使苏联将导弹基地撤出了古巴。
问:请根据领导科学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答:(1)本案例说明了科学决策的择优原则。
(2)决策就是行动目标和方囊的设计和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而只有一种方案就无法对比选择。所以科学决策要求遵循选优原则,要求在各种方案之中对比选择。
(3)多方案选择是现代决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方案的优与劣,要经过比较才能鉴别,必须制订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备选方案,从多种方案中对比选优。
(4)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许多领导者不懂得决策需要选择,往往只有一个方案就轻率地拍板实施,而一个方案是无法对比判断优劣的。
【案例7】:克罗克的“走动管理”
麦当劳快餐店的创始人是克罗克,他不喜欢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用在走动管理上,即到下属各公司、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麦当劳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经理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习惯躺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画脚、抽烟和闲聊。于是,克罗克想出一个奇招,将所有经理椅子的靠背锯掉,开始很多人骂克罗克是一个疯子,但不久大家开始悟出他的一番“苦
2心”,他们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开展“走动管理”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终于使公司扭亏为盈。
问:请根据领导科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上述案例。
答:(1)克罗克成功的应用改进领导作风的方法取得管理上的成功。
(2)领导活动实践是不断的变化,原有的领导作风变得与环境不相适应,反之,领导作风本身也会因各种原因而发生变化而与领导活动实践不相适应。所以,领导者只有经常地、积极主动地培养优良的领导作风,坚决、及时、不断的纠正各种不正之风。领导者应投身实践、从严要求、从我做起,改革创新、开拓进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深入实际,具体指导。
(3)克罗克以身作则,带动管理干部,运用走动管理打击官僚主义,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
【案例8】:1954年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台湾国民党中央社驻巴黎记者王家松要求参加,被我新闻联络官拒绝入场,事后,周恩来知道了,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新闻联络官说:要警惕王家松在这里制造“两个中国”的言论。周恩来皱皱眉头对他说,不能无根据地讲警惕,没有事实根据的警惕是主观主义,就会变成自己制造紧张,给工作造成损失,接着周恩来向他分析了蒋介石的基本政策也是坚持“一个中国”和对美国人又投靠又不信任的矛盾心理。然后说,你把人家拒之门外,这于情不合,也并不利于人家了解我们的真实情况,没有根据的说人家是国民党的官方代表,反而给人家造成了“两个中国”的假象,当新闻联络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周恩来又教给了他补救的办法。
问:请根据领导科学的原理,谈谈周恩来在处理该问题时候所表现出的领导艺术。
答:1.从理事艺术看,周恩来把原则性和灵活性高度统一了起来;2.从待人艺术看,周恩来发现下属工作失误,不是以势压人,采取命令主义,而是进行耐心细致进行说服教育; 3.从用权艺术看,在下属认识工作失误后,周恩来相宜授权,不是撒手不管,而是精心指导。
【案例9】:由于长期工作效率低下,某县农业局实行了首长负责制,设立了一局长和两副局长。该局长为人正派,思想端正,工作经验丰富,判断决策能力强。他认为,既然是首长负责制,那就应该他一人说了算,因此有什么事也不与两个副局长商量。结果,共事一年,两个副局长对他怨声不断,关系紧张,而且整个局里工作不但不见起色,还更糟糕。
问:请用领导科学的有关原理分析该案例。
答:(1)本案中主人公严重违反了我国领导体制改革中的合理划分权限原则。(2)合理划分权限是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领导体制科学化的一个基本要求。合理划分权限的实质明确纵向的各级组织和横向上的各级机关的职能,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功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国实行的是集权式分层领导的体制,合理配置配制各种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建设,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体利益。(3)首长负责制有其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由于一个人的知识、智慧、能力和精力有限,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会有失误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借助其他领导体制的类型(如委员长制),正如本案中为正局长设置了两个副手,那么在跟多的情况下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并可以相互监督,避免个人专断和滥用职权。
【案例10】:在欧洲有一种诙谐的说法,很富有哲理:什么是天堂——天堂就是,英国人当警察,法国人当厨师,意大利人谈情说爱,而由德国人来组织一切。什么是地狱——地域就是法国人当警察,英国人当厨师,德国人谈情说爱,而由意大利人来组织一切。
问:请根据领导科学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答:(1)本案巧妙的说明了人才使用的重要性。
(2)人次使用的原则有: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扬长避短、各尽所能的原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合理搭配、整体效益的原则、五湖四海、宽以荣才的原则、合理流动、适才适所的原则、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原则及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
(3)本案中的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在于是否将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了合理的搭配,并使其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形成了人才最佳效能,而无论这些人才来自哪里,坚持任人唯贤的人才路线,广纳贤才,只要有德有才便用。
【案例11】:美国通用汽车的经验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是一家集团公司,1981年,杰克•威尔士接任总裁后,认为公司管理得太多,而领导得太少,“工人们对自己的工作比老板清楚得多,经理们最好不要横加干涉。为此,它实行了”全员决策“制度,使
那些平时没有机会互相交流的职工、中层管理人员都能出席决策讨论会。“全员决策”的开展,消除了公司中官僚主义的弊端,减少了繁琐的程序。
问:请根据领导科学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答:(1)本案中杰克•威尔奇极好的运用了科学决策的职能,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与执行的效率。
(2)科学的决策是现代的决策方式,其强调建立科学决策的体制,注重集体共同决策,决策过程中特别注意各种智囊组织,注重专家的横向联系,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共同完成决策过程。
(3)本案中杰克•威尔奇将工人们自己了解的工作交给他们自己做决策,而非让“外行”指挥“内行”,并且提高了决策的正确率。
【案例12】: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联合国决定下半旗致哀,有的成员国表示反对,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就说:“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总理终身受人爱戴?在国外银行没有一分钱存款,没有一个子女?”反对的人无言以对,决定由此顺利通过。
问: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逝世者能享受这一待遇的,至今只有周恩来总理一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联合国能顺利通过未周恩来总理下半旗致哀的决定呢?请用领导科学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一原理。
答:(1)本案中周恩来总理是以伟大的领导作风获得全世界的尊重。
(2)领导作风含及工作、思想及生活等,具有稳定与一贯的特性。良好的领导作风保证了领导活动的性质和事业的方向,有利于领导目标的实现和领导职能的发展,增强领导者的权威和影响力,并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3)周恩来总理一生光明磊落、艰苦朴素、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无论中国历史、还是全世界均以其为楷模。
【案例13】: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先后选用了四个将军,他们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尽管北方军队有人力、物力上的绝对优势,但从1861年到1864年三年多的时间里,却屡屡受挫。与此相反,南军首领罗伯特·李手下的每一位将领,从杰克逊开始,几乎每个人都有各自严重的缺点,但是他认为这些缺点不碍大局,而他们每个人也各有所长。林肯所任用的“完美无缺”的人一次又一次败在罗伯特·李将军的“缺点”将领的手下。林肯总统觉悟了,终于任命满身是“缺点”的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格兰特将军嗜酒如命。林肯也知道嗜酒误事,但是他更知道在北方军队所有的将领中,只有格兰特能运筹帷幄、以往的战绩证明他能决胜千里,对格兰特将军的任命,正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问:试从领导选才用人的角度分析该案例
答:(1)本案例表明,在选拔人才上,应坚持发现人才的长处与认识人才的短处相结合的原则。在辩证法看来,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人才也不例外。任何人都不可能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人才也不例外。如果认为既然是人才,就不应该有缺点,或者说既然某人有缺点、就不可能是人才,都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领导者在考察识别人才时,对其优点要认识够,对其缺点也要认识透,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公正地认识人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考察人才的长处与短处时须以考察长处为主,如果只注意人的缺点和错误,就可能对优点和成绩视而不见,永远也发现不了人才。
(2)本案例表明,在使用人才上,应坚持五湖四海、宽以容才的原则。所谓用才问题上的五湖四海,就是要根据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坚持任人唯贤的人才路线,广纳贤才,不管其与领导的关系是否亲密、是否同宗同派,只要有德有才使用。要做到这一点,要求领导者有宽阔的胸怀,有容人纳贤的气魄和度量。宽阔的胸怀,容人的气魄,是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品质。其次还要善于容人之短,不要因为某人有什么缺点和错误就看不到他的长处而不予任用。宽以容才,才能出现人才济济的局面。
【案例14】:“无声的会议”和“不讲话的现场会”
——改革之初小岗村人的风险决策
1978年冬,当“史无前例”的那场运动结束两年多,党的工作还在“两个凡是”指导思想下徘徊的时候,尽管在这一历史的转折关头由《光明日报》发起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打破了思想僵化,但经济改革的行动还在坚冰冻土下缓缓涌动。这一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这个全县最穷的村子,夏收之后每个劳动力分到3.5公斤麦子。据说小岗村18户人,只有两户没讨过饭,一户是当教师的李学桐,每年大约有几个零用钱可勉强度日,一户是在县银行工作的严宝才,由于吃的是公家饭,微薄工资在那个年代完全可以养家糊口。区区3.5公斤麦子,再加上微不足道的一点秋粮何以活命?小岗村当时并不出名,但“凤阳花鼓"却是尽人皆知的。“左手锣,右手鼓,打起那锣鼓
4唱一路。人家的丈夫作威又作福,我家的丈夫只会打花鼓„„”
这年秋天,严俊昌当上了队长。这个倔犟的汉子几经琢磨,在冬末的一个晚上硬是把18个户主集中在家里,开了个“无声的会议”。会议的中心内容就是一张条子:“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们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18岁。”就是这么一张条子,标点符号是后加上的。错别字不少,在18个人手中传来传去,不识字的就由别人在耳朵边悄悄嘀咕一番。满屋子里,除了十几个旱烟袋吧嗒吧嗒地冒烟儿,再没有别的声响。最后,严旗顺这个全村德高望重的老汉第一个在条子上摁了手印,大家随即仿效。把个白纸条上摁了红红的一片。就这样,大包干誓言在严俊昌主持下秘密诞生了。
小岗村人为了保命,偷偷地将土地包产到户,这个秘密并没有维持多久。当时村里许多人为严俊昌捏着一把汗,担心这样下去会犯事;周围的村民也很快发现小岗人干活尽是一家一户,他们莫不是分田了?终于纸包不住火,小岗村一下子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引得各级领导都跑来了。由于历史原因,领导们态度自然形成了四种情况:一种是不打招呼,看完了就走人;一种是也看了,也听了,临走时靠眼神说话,使足劲同严俊昌握手告别;再下来的不是公开支持便是非常恼怒,当时公社书记一气之下,把给小岗村的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也给扣下了。县`地区和省里不少领导均以不同方式支持了大包干,默认便是一种最好的支持。不过他们感到忐忑不安的是,一旦老天不帮忙,收成不及上年,大包干就会被一棍子打死,政治生命也就跟着完了。
1979年秋天,县委书记陈庭元满面春风,将一份统计数据交到省委:1979年全县的粮食产量比上年增产67%,油料增产1.4倍;小岗村粮食总产6万多公斤,相当于1957年至1970年14年粮食产量总和,自1956年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上缴粮食12488公斤。秋末的时节,在陈庭元的积极倡导下,省委决定在凤阳召开一次“不讲话的现场会”。与会的全区四级干部不听报告、不讨论、不总结,包括小岗村在内实行大包干的几个村子,你愿看哪家就看哪家,愿找谁谈就找谁谈。结果在这次“会议”之后,分歧统一了,争议平息了,犹豫者坚定了,等待观望者“披挂上阵”了,大包干在整个安徽很快推开了。案例思考:
问:本案例蕴含着什么道理,通过案例得到什么启示
答:这个案例充分明了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创造力。以严俊昌、陈庭元等为代表的一代改革者们,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甘受苦受穷,不畏风险敢于实践,以共产党人最讲认真的大无畏精神及其胆略,以自己的实践行动恢复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以灵活的方式宣布了我国农村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诞生。这个事实再一次雄辩证明了毛主席的论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由小岗村几位农民开始的中国农村改革,得到了来自县、地区、省里各级领导不同形式的支持,特别是得到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支持。1980年5月31日,当邓小平同志接受了安徽省委的汇报之后,一锤定音,对小岗村的大包干进行了充分肯定。他说“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没有必要。”正是由于邓小平同志的首肯和支持,才有小岗村经验在全国推广,才有中国农业和农村改革的蓬勃发展。这也充分说明了领导干部在一些事关全局的大问题面前所持态度的重要。
本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决策是要冒风险的,有的有经济风险,有的有政治风险。作为领导干部,在今后的改革和发展中,会不断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究竟举什么旗,站在什么立场上,支持什么,如何支持、如何看待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机遇,所有这些既是考验,又是机遇。本案例告诉我们,凡是符合实事求是原则的,凡是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即使有风险,也要坚决地、义无反顾地予以支持。对于群众创造的新事物,这个新生事物一定要是体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创新,就给予积极支持。对于那些打着为大多数人的旗号谋取某些小集团和个人利益的所谓创新,则必须坚决予以反对。尤其是那些为了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为了局部利益牺牲长远利益,为了小集体利益损坏国家利益的行为,更要坚决予以打击。
【案例14】: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文章。
一位名人向一位老中医请教健康之道。老中医指了指自己的手,又指了指自己的脸:“每日勤洗手,常照镜,如此而已。”这位名人有些不解:“知之为知之,勤洗手,讲卫生,我懂;不知为不知,一个男人,长得也比较丑,照镜何为?”老中医微微一笑:“您皆不知之。勤洗手有三益:一者去污除秽,既干净自己,又不脏别人;二者舒筋活血,保持敏感,持物知轻重,接人知暖凉;三者手净思洁,无心病何惧身病?常照镜有三益:五脏之症见于五官。‘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懂得望诊之法,既可望人,更能望己。常照镜者常怀医人医己之心,此其一;体得衣冠须知衣冠得体,体态肥瘠念及心态平曲。衣带宽狭,见得出身之是否憔悴,心之有无愧悔,此其二;人不分老幼尊卑,皆爱照镜,因为人皆爱己。爱己无过,过在所爱太过。见镜中之我而思人心中之我,由爱己推及爱人。常照镜,知以人为镜,此其三。”这位名人闻听此言,感慨系之:“听君一席话,胜吃十服
药,如愈大病!”
参考范文:干干净净做官
日前,在河南省内乡县村支部换届直选演讲中,一位连续五年被县委评为“功勋村支书”的老干部,在讲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村官”时,毫不掩饰地表示要“做一个透明的人,让群众从前看到后,从左看到右。”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老支书虽为村官,却用他切实的行动和简洁的话语阐明了一个道理:做官要干干净净。
干干净净做官,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党员干部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必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确保权力干净运行;干干净净做官,这是由新时期党的任务所决定。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国内改革日益深化,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使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对面新形势、新任务,作为执政党,继续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要落实到每个党员干部身上的庄严使命。当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党和人民的事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的干部队伍;干干净净做官,这是党员干部对自身最起码的要求。干干净净,是一种要求,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境界。我们党历来都不缺少讲正气的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干干净净”做官的光辉典范。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郑培民、任长霞等等,他们的事迹传唱大江南北,经久不息。他们身为党的干部,一身正气,一心为民,始终不渝,忠心不移。他们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也用心血和生命昭示着为人做官的真谛。在物质基础日益丰富的今天,在处处隐匿着诱惑的社会,党员干部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挑战?答案是斩钉截铁的:管住自己的手,拒绝金钱诱惑;管住自己的脚,拒绝人情诱惑;管住自己的嘴,拒绝消费诱惑;管住自己的心,拒绝幻想诱惑,立足本职,安心工作,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为人民服务!
党风带民风,党风促民风,身为党员干部应当处处以身作则。然而,我们还是不情愿地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温州市某区委书记带团出国考察,一去不返,经组织劝告后仍然无效,抛下责任,不知去向;深圳某区公安局副局长以权谋私,玩忽职守,充当地方势力保护伞,导致无照歌舞厅监管不力,失火酿成四十三人命案;云南某贫困县公安局政委和民政局局长,为女儿出嫁,大操大办,大罢宴席500余桌。这些现象虽然是极少数,但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社会风气。这些党员干部所作所为,背离了党的宗旨,他们或应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也为我们编写了一本反面教材,敲响了一记警钟:做官,须当兢兢业业,干干净净!
正如老中医所说,健康之道的秘诀是“勤洗手,常照镜”,做人为官,也要“勤洗手,常照镜”。所谓“勤洗手”,即加强学习,改造“三观”,处处展示新时期党员干部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所谓“常照镜”,则是要经常自我反省,闻过则喜、知错就改,不断改善自身精神面貌和道德情操,改进工作方式,自觉适应新时期的工作要求。惟有这样,才能保持身心健康,保证政治之树长青,“如此而已”。
第二篇:工作分析案例 附答案
A公司工作分析案例
A公司是我国中部省份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迅速增长,房产需求强劲,公司有了飞速的发展,规模持续扩大,逐步发展为一家中型房地产开发公司。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员工人数大量增加,众多的组织和人力资源治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公司现有的组织机构,是基于创业时的公司规划,随着业务扩张的需要逐渐扩充而形成的,在运行的过程中,组织与业务上的矛盾已经逐渐凸显出来。部门之间、职位之间的职责与权限缺乏明确的界定,扯皮推诿的现象不断发生;有的部门抱怨事情太多,人手不够,任务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有的部门又觉得人员冗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公司的人员招聘方面,用人部门给出的招聘标准往往含糊,招聘主管往往无法准确地加以理解,使得招来的人大多差强人意。同时目前的许多岗位不能做到人事匹配,员工的能力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严重挫伤了士气,并影响了工作的效果。公司员工的晋升以前由总经理直接做出。现在公司规模大了,总经理已经几乎没有时间来与基层员工和部门主管打交道,基层员工和部门主管的晋升只能根据部门经理的意见来做出。而在晋升中,上级和下属之间的私人感情成为了决定性的因素,有才干的人往往却并不能获得提升。因此,许多优秀的员工由于看不到自己未来的前途,而另寻高就。在激励机制方面,公司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考核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非常严重,员工的报酬不能体现其价值与能力,人力资源部经常可以听到大家对薪酬的抱怨和不满,这也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样严重的形势,人力资源部开始着手进行人力资源治理的变革,变革首先从进行职位分析、确定职位价值开始。职位分析、职位评价究竟如何开展、如何抓住职位分析、职位评价过程中的要害点,为公司本次组织变革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和基础保证,是摆在A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
首先,他们开始寻找进行职位分析的工具与技术。在阅读了国内目前流行的基本职位分析书籍之后,他们从其中选取了一份职位分析问卷,来作为收集职位信息的工具。然后,人力资源部将问卷发放到了各个部门经理手中,同时他们还在公司的内部网上也上发了一份关于开展问卷调查的通知,要求各部门配合人力资源部的问卷调查。
据反映,问卷在下发到各部门之后,却一直搁置在各部门经理手中,而没有发下去。很多部门是直到人力部开始催收时才把问卷发放到每个人手中。同时,由于大家都很忙,很多人在拿到问卷之后,都没有时间仔细思考,草草填写完事。还有很多人在外地出差,或者任务缠身,自己无法填写,而由同事代笔。此外,据一些较为重视这次调查的员工反映,大家都不了解这次问卷调查的意图,也不理解问卷中那些生疏的治理术语,何为职责、何为工作目的,许多人对此并不理解。很多人想就疑难问题向人力资源部进行询问,可是也不知道具体该找谁。因此,在回答问卷时只能凭借自己个人的理解来进行填写,无法把握填写的规范和标准。
一个星期之后,人力资源部收回了问卷。但他们发现,问卷填写的效果不太理想,有一部分问卷填写不全,一部分问卷答非所问,还有一部分问卷根本没有收上来。辛劳调查的结果却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与此同时,人力资源部也着手选取一些职位进行访谈。但在试着谈了几个职位之后,发现访谈的效果也不好。因为,在人力资源部,能够对部门经理访谈的人只有人力资源部经理一人,主管和一般员工都无法与其他部门经理进行沟通。同时,由于经理们都很忙,能够把双方凑在一块,实在不轻易。因此,两个星期时间过去之后,只访谈了两个部门经理。
人力资源部的几位主管负责对经理级以下的人员进行坊谈,但在访谈中,出现的情况却出乎意料。大部分时间都是被访谈的人在发牢骚,指责公司的治理问题,抱怨自己的待遇不公等。而在谈到与职位分析相关的内容时,被访谈人往往又言辞闪烁,顾左右而言他,似乎
对人力资源部这次访谈不太信任。访谈结束之后,访谈人都反映对该职位的熟悉还是停留在模糊的阶段。这样持续了两个星期,访谈了大概1/3的职位。王经理认为时间不能拖延下去了,因此决定开始进入项目的下一个阶段——撰写职位说明书。
可这时,各职位的信息收集却还不完全。怎么办呢?人力资源部在无奈之中,不得不另觅它途。于是,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从其他公司中收集了许多职位说明书,试图以此作为参照,结合问卷和访谈收集到一些信息来撰写职位说明书。
在撰写阶段,人力资源部还成立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专门负责起草某一部门的职位说明,并且还要求各组在两个星期内完成任务。在起草职位说明书的过程中,人力资源部的员工都颇感为难,一方面不了解别的部门的工作,问卷和访谈提供的信息又不准确;另一方面,大家又缺乏写职位说明书的经验,因此,写起来都感觉很费劲。规定的时间快到了,很多人为了交稿,不得不急急忙忙,东拼西凑了一些材料,再结合自己的判定,最后成稿。
最后,职位说明书终于出台了。然后,人力资源部将成稿的职位说明书下发到了各部门,同时,还下发了一份文件,要求各部门按照新的职位说明书来界定工作范围,并按照其中规定的任职条件来进行人员的招聘、选拔和任用。但这却引起了其他部门的强烈反对,很多直线部门的治理人员甚至公开指责人力资源部,说人力资源部的职位说明书是一堆垃圾文件,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
于是,人力资源部专门与相关部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来推动职位说明书的应用。人力资源部经理本来想通过这次会议来说服各部门支持这次项目。但结果却恰恰相反,在会上,人力资源部遭到了各部门的一致批评。同时,人力资源部由于对其他部门不了解,对于其他部门所提的很多问题,也无法进行解释和反驳,因此,会议的最终结论是,让人力资源部重新编写职位说明书。后来,经过多次重写与修改,职位说明书始终无法令人满足。最后,职位分析项目不了了之。
人力资源部的员工在经历了这次失败的项目后,对职位分析彻底丧失了信心。他们开始认为,职位分析只不过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东西,说起来挺好,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大用,而且认为职位分析只能针对西方国家那些治理先进的大公司,拿到中国的企业来,根本就行不通。原来雄心勃勃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也变得灰心丧气,但他却一直对这次失败耿耿于怀,对项目失败的原因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那么,职位分析真得是他们认为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吗?该公司的职位分析项目为什么会失败呢?
问题:
1、该公司为什么决定从职位分析入手来实施变革,这样的决定正确吗?为什么?
2、在职位分析项目的整个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该公司存在着哪些问题?
3、该公司所采用的职位分析工具和方法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
4、1如果你是人力资源部新任的主管,让你重新负责该公司的职位分析,你要如何去开展?
问题的提出
1、该公司为什么决定从职位分析入手来实施变革,这样的决定正确吗?为什么? 这样的决定是对的。因为该公司在发展中存在的根本问题是部门之间、职位之间的职责与权限缺乏明确的界定,导致组织与业务上的矛盾。人力资源部门选择从职位分析入手是为解决目前人员冗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问题,而职位分析是解决这样问题的关键途径,职位分析、职位评价的开展、抓住职位分析、职位评价过程中的要害点,可以为公司本次组织变革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和基础保证。
2、在职位分析项目的整个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该公司存在着哪些问题?
1人员招聘方面:招聘标准不完善晋升途径方面:上级领导主观意见浓厚,人才容易流失
3.在激励机制方面: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考核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非常严重。
4.职位分析问卷没有可行性。人力资源部门所采用的职位分析问卷是从书本上复制而来,并不适合该公司的实际需要,而且问卷调查并没有让各部门引起重视。
5.对职位进行的访谈不实际。对部门经理访谈的人只有人力资源部经理一人,主管只负责对经理级以下的人员进行坊谈,这样上下级并没进行有效沟通。撰写职位说明书的问题。首先,信息收集不完善。其次,在撰写时候,不了解别的部门的工作,问卷和访谈提供的信息不准确;再次,缺乏写职位说明书的经验。推行不适宜的职位说明书不得民心。
3、该公司所采用的职位分析工具和方法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
1.该公司不应该一开始就确定调查问卷作为收集职位信息的工具。
首先应该确定工作分析的计划推行的执行责任,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和背景的收集。如公司的组织图,以前的访谈和调查资料,原有的工作内容,职务与工作条件,以及知识、技能。
其次,确定工作分析的样本与分析方法,明确分析的人数,采用以问卷法为主,访谈法为辅的手段。
之后再设计问卷。
2.问卷设计不合理,也没有相应解答工作人员。员工不了解问卷调查的意图,不理解问卷中那些生疏的治理术语,有人想询问,可不知道具体该找谁。
3.没有行进工作分析,资料整合与分析工作进行得潦草,甚至没有进行分析整合,就直接撰写职务说明书,导致职务说明书不符合公司实际,无法应用。
4.职务说明书的检查和修正工作省略了。
4、如果你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或工作人员,针对这种情况,你将采用什么样的分析工具的方法进行职位分析,并说明你的理由。
一、应该确定工作分析的计划推行的执行责任。
二、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和背景的收集,根据工作分规范和经过处理的信息,草拟职位说明书,将草拟的说明书与实际工作进行对比,在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调查研究。
三、确定工作分析的样本与分析方法,确定职位分析方法,如工作实践法、工作日志法、观察法、访谈法、典型事例法、问卷调查法等。在使用职位分析工具和方法时,应该把握其要点及注意事项,正确使用。
四、设计问卷和发放问卷。先召集各部门的主管进行一段时间的问卷说明,说明其内容,目的等等。并告知此次调查不会影响员工权益。各主管才进行商榷如何实施后,确定发放。
五、工作分析
六、资料整合与析。检查问卷填写是否完整,属实。结束调查后,仔细审核已收集到的各种信息,避免再发生信息不全,使得辛劳调查的结果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七、职务说明书制作也撰写,归纳、总结出工作分析的必须材料和要素。
八、检查与修正,根据公司具体情况修正职位说明书。最终形成职位说明书。
第三篇: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案例分析及答案一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案例分析及答案一
某局机关因工作需要,新成立了一个行政处,由局原办公室副主任李佳任处长,原办公室的8位后勤服务人员全部转到行政处,李佳上任后便到处物色人才,又从别的单位调进5位工作人员。这样,一个14人的行政处便开始了正常工作。李佳38岁,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在没有配备副手的情况下,他领导其他13人开展工作。开始倒没什么,时间长了,问题也就多了。因为处里不管是工作分配、组织协调还是指导监督、对外联络,都是李佳拍板定案。尽管他工作认真负责,每日起早贪黑,也适应不了如此繁杂的事务,哪个地方照顾不到都会出漏子,行政处内部开始闹矛盾,与其他处室也发生了不少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局领导决定调出李佳,派局办公室另一位副主任王强接任行政处处长。王强上任后,首先,着手组建行政处内部组织机构,处下设置四个二级机构:办公室、行政一科、行政二科、行政三科。其次,选调得力干将,再从原来的局办公室选调两位主任科员任行政处副处长,在业务处选调3位副主任科员任行政一、二、三科的科长,其余科长、副科长在原13名工作人员中产生。王强采取这些做法,目的就是改变处里的沉闷空气,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处的工作效率。
这样,一个19人的行政处在三位正副处长、8位正副科长的领导下,再次以新的面貌投入到工作之中。但是过了不久,行政处的工作效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更加糟糕了。有些下属认为王强经常越权乱指挥,他们的工作没法开展;有的下属则认为王强到处包办代替,没事找事干,和科长争权;有的人认为行政处官多兵少,没有正经干活的。不到半年,行政处又陷入重重矛盾之中,不但人际关系紧张复杂,而且大家都没干劲。王处长带来的几个人也要求调回原处室。在这种情况下王强只好辞职。但他很困惑:自己工作热情很高,为什么还领导不好行政处的工作?
问:李佳和王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
【答案要点】:
(1)李佳和王强两次管理上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在进行组织设计时,违背了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也就是说设计管理层次和控制幅度不合理。
(2)李佳失败的原因:其一是管理层次太少,没有体现出分权管理原则;其二是管理幅度过宽,1:13的幅度严重失衡。
(3)王强的问题是:第一,横向部门设置过多;第二,官多兵少,机构头重脚轻;第三,领导方法不当,过于揽权,管得太宽太细,影响中层干部积极性。
(4)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第一,设计组织管理层次和控制幅度一定要适度;第二,确定控制幅度应以管理事务的难易程度为前提;第三,设计控制幅度还要考虑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以及管理对象的素质等因素。
第四篇:案例分析2013附答案
2013附答案 案例分析
1.A向B发盘,发盘中说:“供应50台拖拉机,100匹马力,每台CIF香港3500美元,订立合同后两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B收到发盘后,立即电复说:“我接受你的发盘,在订立合同后立即装船。”但A未作任何答复。问双方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答案
合同未成立。
因为合同的成立必须是一方发出实盘(要约),另一方作出有效的承诺。在本案例中,A 发出实盘,但B的承诺不是有效的承诺,B对原发盘作出了实质性的修改,按照公约第19条规定:“表示接受的发盘如载有添加、限制或其他更改的答复,即为拒绝该发盘,并构成还盘”,所以,合同不成立。
2.CIF出口合同规定9月份装船,买方开来的信用证规定,装船时间不得迟于9月20日。因船源关系,卖方无法在9月20日以前装船,于是立即去电要求买方将装船时间延长至10月20日,买方来电表示同意,但我方在10月15日装船完毕,持全套单据向银行办理议付时却遭银行拒付,请问这是为什么?
买方同意无效。如 L/C中未规定装运期,则买方来电延长,开证行是否允许,应同时修改信用证。
3.广州伞厂与意大利客户签订了雨伞出口合同。买方开来的信用证规定,8月份装运交货,不料7月初,该伞厂仓库失火,成品、半成品全部烧毁,以致无法交货。请问:卖方可否援引不可抗力条款要求免交货物?
首先应认定该伞厂的火灾是否属于不可抗力事故(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无法控制)。如实为不可抗力,应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出具相关证明文件,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可免除责任。
4.国内某公司于1990年11月2日与伊朗签定了一份进口合同,交易条件为 FOB。后因海湾战争爆发,我方接货货轮无法驶抵伊朗,到1991年4月海湾战争结束后,我方方能派船接货,而外商以我方未能按时派船接货为由,要求我方赔偿其仓储费。外商这一要求是否合理? 为什么?
不合理。因为我方未能按时派船接货是由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但是,我方有按约定的通知期限和通知方式通知对方的义务,并与对方商定是解除合同还是延期履行。如果没有按时通知,我方对卖方应未收到通知而造成的损害应负赔偿责任。
5.海轮的舱面上装有1000台拖拉机,航行中遇大风浪袭击,450台拖拉机被卷入海中,海轮严重倾斜,如不立即采取措施,则有翻船的危险,船长下令将余下的550台拖拉机全部抛入海中。请问:这1000台拖拉机的损失属于何种性质?
答:1000台 全损 450 单独损失 550 共同损失
6.某货物从天津新港驶往新加坡,在航行途中船舶货舱起火,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绝定采取紧急措施,往舱内灌水灭火。火虽然被扑灭,但由于主机受损,无法继续航行,于是船长决定雇佣拖轮将货船拖回新港修理。检修后重新驶往新加坡。事后调查,这次造成的损失有:
(一)1000箱货被火烧毁;
(二)600箱货由于灌水灭火受到损失;
(三)主机和部分甲板烧毁;
(四)拖船费用;
(五)额外增加的燃料和船长、船员工资。从上述各项损失性质来看,各属于什么损失?
答:以上各项损失中的(2)、(4)、(5)属共同海损。因为构成共同海损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即共同海损的危险必须是实际存在的或者是不可避免地产生的,而不是主观臆测的;必须是船方自动有意采取的措
施;必须是为船或共同安全而采取的合理的措施;必须是非常性质的损失。案例中的(2)、(4)、(5)符合这几个条件,故属共同海损。
案例中的(1)、(3)由于是承保风险所直接导致的损失,该损失应由受损者单独负担。跟同船其它货主和船东的利益并没有关系。故属单独海损。
7.我国A公司向巴基斯坦B公司以CIF条件出口货物一批。国外来证中单据条款规定:“商业发票一式两份;全套(full set)清洁已装船提单,注明‘运费预付’,作成指示抬头空白背书;保险单一式两份,根据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1981年1月1日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投保一切险和战争险。”信用证内并注明“按《UCP 600》办理”。A公司在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期限内将货物装上船,并于到期日前向议付行交单议付,议付行随即向开证行寄单索偿。开证行收到单据后来电表示拒绝付款,其理由是单证有下列不符:①商业发票上没有受益人的签字;②正本提单是以一份组成,不符合全套要求;③保险单上的保险金额与发票金额相等,因此,投保金额不足。试分析开证行单证不符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第①个理由不成立。《UCP500》规定:除非信用证另有规定,商业发票无须签字。因此,商业发票上没有受益人签字,应认为单证相符。
第②个理由不成立。《UCP500》规定,全套正本提单可以是一份或一份以上正本提单。因此,本证下正本提单是一份组成,应属单证相符。
第③个理由成立。《UCP500》规定,信用证未规定保险金额。则最低保险金额应为CIF或CIP金额加10%。本案保险金额与发票金额相等,因此,投保金额不足,构成单证不符。8.我国某出口公司与外商按CIF成交一批出口货物,货物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装运港装船。受载船只在航运途中触礁沉没。当该公司凭提单、保险单、发票等单据要求国外进口商支付货款时,进口方以货物已全部损失,不能得到货物为由,拒绝接受单据和付款。请分析出口方有无权利凭规定的单据要求进口方付款。
我国公司与外商是按CIF成交一批出口货物,而依据《2000通则》的规定,当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风险和责任就已经转移给买方了,且受载船只是在航运途中触礁沉没,所以,进口方无权以货物已全部损失,不能得到货物为由,拒绝接受单据和付款。
9.我国某出口企业以CIF纽约与美国某公司订立了200套家具的出口合同。合同规定某年12月交货。11月底,我企业出口商品仓库发生雷击火灾,致使一半左右的出口家具烧毁。我企业以发生不可抗力事故为由,要求免除交货责任,美方不问意,坚持要求我方按时交货。我方无奈经多方努力,于次年1月初交货,美方要求索赔。试分析:(1)我方要求免除交货责任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2)美方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参考(1)我方要求免除交货责任不合理。企业发生的火灾致使家具烧毁是不可抗力事故,我方可以发生不可抗力事故为由,要求延期履行合同的要求。但不能解除合同要求。(2)美方的索赔要求不合理。因为发生不可抗力影响交货时间。另外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可免除遭受不可抗力事故一方不能如期履约的责任。美方可以考虑实际情况同意延期履行合同。
10.我国以CIF术语向美国出口一批货物,货物交运前卖方及时投保了一切险和战争险,货物在马六甲海峡附件遭遇海盗抢劫,部分货物被抢走。试分析说明:(1)被抢走的货物属于什么海损?为什么?(2)应该由买方还是卖方向保险公司索赔?为什么?(3)保险公司
是否应该赔偿?为什么? 答:
(1)被抢走的货物属于部分海损中的单独海损。因为整船货物只受到部分损失,因此是部分海损,因为货损直接由风险因素造成,不是救助造成,因此属于单独海损。
(2)应该由买方向保险公司索赔。因为在CIF术语下,风险转移点在装运港,案例中风险已经归于买方,索赔应该由买方办理。
(3)保险公司应该赔偿。因为投保了战争险,战争险中包括海盗抢劫风险。
11.我国与美国凭样品成交出口瓷器,复验期为 60 天,货物到美方复验后,未提出任何问题,但是时隔一年,美方来电称瓷器全部釉裂只能削价出售,因此要求我方按成交价60% 赔偿,我方马上察看留存的复样,也发现裂痕,问我方该如何处理?
分析:应该受理,虽然超过了复验的效期,但样品的釉裂足以说明产品的品质有问题,也说明了当初60天的时间过短。另外,从公司的长远利益来看,不受理很可能意味着从此失去了一个客户,也失去了该有的信用。
12.我某出口公司按CIF条件向欧洲某国进口商出口一批草编制品,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切险,并规定用信用证方式支付。我出口公司在规定的期限,指定的我国某港口装船完毕,船公司签发了提单,然后去中国银行议付款项。第二天,出口公司接到客户来电,称:装货的海轮在海上失火,草编制品全部烧毁,客户要求我公司出面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否则要求我公司退回全部货款。问:该批交易按CIF伦敦条件成交,对客户的要求我公司该如何处理?为什么? 答:分析意见:我公司不应理赔。
理由:以CIF条件成交,风险划分以装运港船舷为界,其后的风险由买方负责,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应由买方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
13.我某出口公司向外商出口一批苹果,合同及对方开来的信用证上写的是三级品,但卖方交货时才发现三级苹果库存告謦,于是该出口公司改以二级品交货,并在发票上加注:“二级苹果仍按三级计价不另收费”。请问:卖方这种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答:分析要点
首先,在国际贸易中,卖方所交货物必须与合同规定完全一致,否则买方有权提出拒收或索赔。该公司“以好顶次”的做法,即将三级苹果换为二级苹果,是与合同的明示担保不符的,在出现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买方仍可能提出拒收或索赔。
在贸易实践中,如果出现此种情况,我方应采取主动措施,将实际情况电告对方,与对方协商寻找双方都可接受的解决办法。但需注意无论采取何种解决措施,发货前都要征得对方的同意和确认,以免日后发生合同纠纷。
14.我某公司向日本某商以D/P见票即付方式推销某商品,对方答复:如我方接受D/P见票后90 天付款,并通过他指定的A银行代收则可接受。试分析日方提出此项要求的出发点。
托收属商业信用,对卖方收款有一定的风险。在我方出口业务中,如采用D/P托收结汇方式,应采取即期付款条件,如无特殊情况或对客户资信情况很有把握,一般不应接受远期D/P条件。
15.我某公司与外商按CIF条件签订一笔大宗商品出口合同,合同规定装运期为8月份,但未规定具体开证日期。外商拖延开证,我方见装运期快到,从七月底开始,连续多次催外商开证。8月5日,收到开证的简电通知,我方因怕耽误装运期,即按简电办理装运。8月28日,我方才收到信用证证实书,该证实书对有关单据作了与合同不符的规定。经办人审证时未予注意,交银行议付时,银行也未发现,开证行即以单证不符为由,拒付货款。你认为,我方应从此事件中吸取哪些教训?
(1)在出口业务中,一般应明确规定买方开到信用证的期限,而在本合同中却未作此项规定,欠妥。
(2)装运期为 8 月份,而出口公司直到 7 月底才开始催证,为时过晚。
(3)8月 5日收到简电通知后,即忙于装船,过于草率。要知道,简电开证是无效的,开证行不受其约束。
(4)以信用证付款的交易,即使合同中未规定开证期限,按惯例买方有义务不迟于装运期开始前一天将信用证送达卖方,而本案的信用证迟至装运期开始后第 28天才送达,显然违反惯例。我出口公司理应向外商提出异议,并保留以后索赔的权利,而我方对此却只字未提。(5)收到信用证理应认真地、逐字逐句地加以审核,而我方工作竟如此疏忽大意。
(6)发生争议时理应做好货物的保全工作,而本案的货物最后竟然被港口海关拍卖处理,我方对争议的处理工作是如此的不到位,应引以为戒。
16.我某公司与英商按CIF伦敦签约,出口瓷器l万件,合同与信用证均规定“装运期3—4月份,每月装运5 000件,允许转船”。我方于3月30日将5 000件装上“万泉河”轮,取得3月30日的提单,又在4月2日将余下的5 000件装上“风庆”轮,取得4月2日的提单,两轮均在香港转船,两批货均由“曲兰西克”一轮运至目的港。请问:(1)本例做法是否属分批装运?为什么?(2)卖方能否安全收汇?为什么?
(1)本例做法属于分批装运。因为《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同一船只,同一航次中多次装运货物,即使提单表示不同的装船日期或表明不同的装船港口,只要运输单据注明的目的地相同也不视为分批装运”,但本例中3月30日货装“万泉河”轮,4月2日货装“风庆”轮,即非同一船只,所以,应视作分批装运。
(2)卖方能安全收汇,因为符合信用证装运条款的要求。
17.我一公司接到客户发来的订单上规定交货期为今年八月,不久收到客户开来的信用证,该信用证规定:“Shipment must be effected on or before September,2010”。我方于九月十日装船并顺利结汇。约过了一个月,客户却来函要求因迟装船的索赔,称索赔费应按国际惯例每逾期一天,罚款千分之一,因迟装船十天,所以应赔款百分之一。问:(1)我方为什么能顺利结汇?(2)客户的这种索赔有无道理?我公司是否得赔?
(1)因为信用证是银行信用,是自足的文件,与合同无关。因此,卖方所提交的单据只需“单单相符,单证相符”即可结汇,而与合同相符否无关。我方提单中的装船日期在信用证中规定的装运期中,故我方单证是相符的,故可以顺利结汇。
(2)由于我方违反了合同中有关装运期的规定,故对方提出索赔要求是合理的,但对方的索赔金额是以国际惯例为依据提出的,而国际惯例本身不是法律,而是人们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形成的习惯做法,对交易双方并无约束性,因此,对对方的索赔金额我方可以讨价还价。
18.新疆某公司和日本客商洽谈一项出口合同,计划货物由乌鲁木齐运往横滨,我方不愿承担从乌鲁木齐至出口港天津新港的货物风险,日本客商坚持由自己办理运输,则采用何种贸易术语使双方都满意?为什么?
由于日本客商坚持由自己办理运输,所以采用EXW术语可以使双方都满意.19.一载货船舶在航行途中不慎搁浅,事后船长下令反复开倒车,强行起浮,但船上轮机受
损并且船底划破,致使海水渗进货仓,造成船货部分受损。该船驶至附近的一港口修理并暂卸大部分货物,共花一周时间,增加了各项费用支出,包括船员工资。船修复后装上原货重新启航后不久,A舱起火,船长下令灌水灭火。A舱原载有儿童玩具、茶叶等,灭火后发现儿童玩具一部分被焚毁,另一部分儿童玩具和全部茶叶被水浸湿,试分析上述各项损失的性质,并说明在投保何种险别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方负责赔偿? 答:搁浅造成的损失和费用以及被水浸湿的玩具和茶叶属共同海损,被火烧毁的玩具属单独海损。投保水渍险情况下,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第五篇: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案例分析及答案二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案例分析及答案二
孙建峰经过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出任某局局长。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党组针对后勤工作管理混乱、人浮于事、浪费严重的实际,研究制订了《关于机关后勤工作的改革方案》。在机关后勤工作改革动员大会上,局里特意邀请了上级主管部门的一位领导出席并讲话。大家没料到该领导由于不了解这个改革方案及其内容,当场对这个改革方案中的有关条款与措施提出了严厉的指责。顿时,全场哗然,主席台上的局领导们也显得束手无策。在会议无法正常进行下去的关键时刻孙建峰沉着镇定,讲了一番非常得体的话,从而使会议圆满结束。
[案例思考];现在给你 5分钟时间,请你根据上述情景,模拟孙建峰局长的讲话。
【案例点评】:这个案例实际上是一个情景模拟题。孙建峰的讲话,首先应对上级领导表示尊重,肯定上级领导批评的主观动机,虚心接受并积极采纳;其次就是对改革方案作进一步阐述,用解释的语言说服上级,得到某种共识,坚持改革;再次就是要统一全局职工的思想,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稳定会场秩序,树立领导班子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