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作文离现实还是有点远
高考作文离现实还是有点远
昨天,是2014年高考的第一天,上午的语文考试后,各地的作文题目照例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每年的这一天,不仅是参加高考的学子们,几乎所有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甚至段子手们,都在作文题目揭晓之后,开始一场围绕作文题目的比聪明大赛。个个跃跃欲试地展示着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理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出题教师的智商。其热闹场景,如一场杂乱而热闹的盛筵。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人们越来越愿意用数据来说明某种趋势和动态。根据一些门户网站考试专题的数据显示,在针对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的网络专题调查中,被提及最多的,是安徽省的高考作文题,它在“2014年高考最‘高大上’作文题”“2014年高考最难写作文题”“2014年高考最奇葩作文题”的三项调查中,以领先于第二位数个身位的优势,高居三项第一名。这道“剧本修改谁说了算”的题义是:“艺术家说,演员可以修改剧本,导演说,演员不能修改剧本。”要求考生根据这段材料自选角度,谈谈对这段话得理解和看法。这个题目,其实就是不久前娱乐新闻中由宋丹丹引发的编剧和演员为剧本的修改权问题引发的口水战的延续。这个题目本身就有一个逻辑问题,什么艺术家说?导演和演员算不算艺术家?是包含演员和导演在内的艺术家,还是比演员和导演还高等级的艺术研究专家?这些问题看似枝节,但容易引起误导,让作文者陷入到逻辑混乱中去。
严格说起来,这是一篇好的时事评论的题目,虽然它的新鲜度不够,总体说来还算是接地气的。它比之于一些空洞而讲大道理的题目来说,可操作性还是比较强。但它因为太过于具象,而且所指向的方向太过于狭窄,恐怕很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
相较而言,另一些作文题目,如广东卷“胶片与数码时代”,以照片得来的难易度与人们对它寄托情感的深浅,较好地呈现出人们对现代的反思;辽宁卷“科技改变生活”中祖孙两人霓虹灯美还是满天繁星更美的争议,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出题人似乎在用一种人们熟知的物象,让作文者思考在新进步与老情怀之间的思考与选择问题。北京卷“老规矩”似乎也在此列。但这种属于中年人的怀旧思绪,是否适合十多岁的高考学子的思维现状?还需要通过大数据来验证。
相比而言,心灵鸡汤类的标题和文字,继续占据着高考作文题目的主流。新课标I的“过独木桥”、江苏卷“什么是不朽”、山东卷“开窗看问题”、湖北卷“山顶的风景”、浙江卷“门与路”、福建卷“空谷”、上海卷“穿越沙漠和自由”等等,足以让那些喜欢在《读者》《意林》之类杂志寻找押题灵感的语文老师增强信心。但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与现实不着边际的文风,对即将成为社会栋梁的孩子们有用吗?很多人对此深表怀疑。
真正对现实有关照感的,是重庆卷的“租房”、广西卷“老王生病”、新课标II卷的“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与湖南卷“心在哪风景就在哪”。重庆卷中关于垃圾的处理习惯问题和新课标II卷给动物喂食物的问题,关注的都是非常细微和局部的社会问题,广西卷涉及民工生活状态,但可能让许多没有相关生活经历的孩子们不知如何下笔。几个题目中,只有湖南卷的立意更高,也更发人深省——某个很穷的地方,很多人干了两年都走了,但是有
一个人却干了几年,带大家把村子变成了最美乡村。这个题目,可以深入挖掘到“面对家乡的贫穷,是逃离还是面对”这个宏大主题,可以对多年来乡村教育中“成功就是离开”的思维的反思。甚至还可以生发到包括移民在内的很多当下中国正在面对的问题。只可惜,这样的题目属于稀缺物。
总体说来,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缺少对历史和现实的直面思考和介入,这会引领一种不闻世事的文风,对青年的思想水平的提升,没有风向标和指导的作用。这种风格的形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短期之内似乎很难改变。但是,不为作文而作文的思路和方向,应该逐渐成为共识。这样,才有利于培养青年人,思考和辨识的能力,让他们真正清晰地认识社会。
第二篇:雷锋离我们远么
1.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浏览网络才想起今天是向雷锋同志学习47周年纪念日,心里浮出一个词——恍若隔世。“雷锋”是一个非常熟悉却渐行渐远的名词,47年相对于人类历史长河只是转瞬之间,但对一个人来说足够有恍若隔世的感觉了。我之所以说“雷锋”这个名词而没用名字,是因为“雷锋”一词早已不是一个人名,而更像一个过去时代的符号,一段特定历史的音符,一种纯粹精神的象征。然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在社会剧烈变化的当代,在被显示为最相信“金钱万能”的当今中国,我只能遗憾地说雷锋已经越来越远了。
我不否认现实社会中像雷锋一样甚至比雷锋还雷锋的平民小人物、中低层政府官员和公务人员是存在的,而且绝对数量可能还比较大,但主要源于这一群体中每个人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而不是因为我们国家有一种长效的管理机制使然。所以,毛主席他老人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才会被提醒为纪念日,幸好这一天还没有成为全民性的公共假日,而如果真的按高层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把向某某某学习作为一个纪念日,那么这样的纪念日一年365天都排不完。而突出学习雷锋纪念日,只不过使雷锋成了媒体和网络在无聊之余拿来像过节一样增加话题的一份材料罢了,也成了某些口袋富脑袋贫的人群集体作秀搞行为艺术的理由罢了,雷锋本人如有在天之灵想必也不会赞成的,而真正像雷锋那样在实践和行动的人是默默无闻的不事张扬的。
我也相信,在理论上雷锋的纯真与善良不只也不应该只属于某一个时代,“雷锋”一词所承载的风范品格、价值观念等永远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只不过暂时被那些腐败的东西和浮华的社会风气遮蔽和掩埋住了。在我们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时候,不能忘了花点精力打破社会表层那些喧嚣浮华的外壳,沉静下来不带功利色彩地去追寻和培育属于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最好也建立起规范和激励人们去遵循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的长效约束机制,而不能仅仅希望公民个人凭自己的道德修养而散发出灿烂的人性光芒。诚如是,学习雷锋或某某人物的纪念日被忘却了也未必是坏事。
9.我国从1985年建立教师节至今已28周年了。每年教师节期间,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开展一些活动,如:开个庆祝大会表彰先进教师、举办一台尊师重教为主题的晚会、领导慰问知名离退休教师、聚一次餐、发点纪念品等等,以体现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的关心。笔者认为,每年教师节前后举行一定的庆祝活动固然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平时要一以贯之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为教育、为教师多办实事。君不见,在一些地方,每年教师节搞几项活动热闹一阵后,尊师重教的气氛就渐渐消失了,学校面临的困难、教师的疾苦也就很少有人过问了。难怪有的教师说:“但愿天天都是教师节。”此话虽是戏言,却反映了广大教师的心声。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教师的功绩铭记在各族人民心中。教师的职业平凡而伟大、神圣而崇高。30多年来,党和政府不断采取措施,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经济地位,广大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变。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校点遍布全国各个角落,千千万万在边疆、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任教的教师,他们所处的环境十分艰苦,居住条件、福利待遇与城市的教师相比差距很大。他们,有的扎根在边远高寒山区,有的坚守在茫茫大漠之中,有的工作在人烟稀少的岛屿上,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他们不在乎微博的待遇,不羡慕都市的繁华,甘愿把自己的青春和心血献给艰苦地方的教育事业。昨天(9月9日)晚上,看了第二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实况,我被这10位获奖的最美乡村教师的先进事迹感动得几次热泪盈框。他们的精神和境界令人景仰。是数百万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撑起了中国教育的基石。我认为这部分教师更需要政府的呵护和关爱。在庆祝第28个教师节的时候,我呼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为乡村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解决他们工作、生活、学习中的种种现实问题,真正提高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经济地位,使广大乡村教师的幸福指数真正得到提升,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中。
尊师重教,贵在坚持。希望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更好地落实《纲要》和《教师法》,持之以恒地为教师排忧解难办实事,真正做到在政治上信任教师、工作上支持教师、生活上关心教师,使尊师重教在中华大地蔚然成风,世代相传。
第三篇:高考作文押题:虚拟与现实
高考作文押题:虚拟与现实
——母亲节网上“示爱”押题指导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母亲节这一天,一早打开朋友圈、微博、QQ空间,到处都是祝福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热闹非凡。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
面对网友们向母亲们疯狂的“示爱”方式,一半以上的母亲表示并不知情。因此有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平时不习惯和父母交流情感,或者不好意思表达感激,用这样的方式说出心里话,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还有网友认为,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给妈妈买点实在的礼物,才是表达祝福的更好方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写一篇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少于800字。
【审题点拨】
这是一道现象+观点的材料作文,对于这种类型的作文,考生首先是阅读材料,对材料进行概括,确定核心话题:母亲节人们在网上疯狂向母亲示爱。接下来就要确定立意方向。既然材料中已经给出了几个观点,考生要做的就是选边站,要么赞同网上这种“隔空传情”的表达方式,要么赞同线下实在真诚的祝福方式,当然也可以另起炉灶,从新的角度进行思考。确定立意方向之后,就要斟酌确定自己的观点和分析议论的角度,这时考生需要回归材料,再仔细审读材料,寻找议论点。具体来说:
①网上隔空传情不是向母亲祝福的最好方式。因为第一,网上抒情忽略了祝福的真正接受者——母亲们,不符合母亲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与要求。母亲们大多不是网络的高频使用者,日复一日的操劳磨掉了她们的棱角,也让她们回到了生活的深处。网络上的一片祝福之音、溢美之词,为我们构造了一派和乐融融的假象,却让我们进一步沦陷于虚拟,忘却了母亲在真实生活中盼子归的身影。第二,情感的表达是个人的、私密的、个性的,如此热闹,千篇一律会冲淡甚至消解情感本身,从而使祝福流于形式,另外也有炫耀、作秀、给人看的嫌疑,是在消费情感。第三,源于网络的压力和外在的胁迫,可能使情感的表达并非出于自愿,从而显得不
/ 5
够真实。同时“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也容易使情感表达被“道德绑架”,从而走向盲目和随波逐流。
②网络让爱触手可及。首先,网上示爱可以冲破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与桎梏,让爱的表达更方便、快捷。新时代的网络给予了我们交流、传递情感的平台,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情感的存放地和分享地。情感不再是一支无根的浮萍,它扎根在网络平台坚实的土地上,不断传输着温情、美好和正能量。其次,从历史民族的角度看,自古以来,我们的国民保守、含蓄,不善于直接表达感情,网上示爱不失为一种进步,一种表达情感的理想方式。“平时不习惯和父母交流情感,或者不好意思表达感激,用这样的方式说出心里话,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情深意切的文字、经岁月洗涤仍焕发生机的照片,一经在朋友圈发出,无不引起大家的共鸣,积聚起温情脉脉的暖意。
③重拾节日的仪式感。“母亲节”就要有母亲节的样子,要在深切理解这个节日内涵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仪式来表达感恩。如同春节,提醒着我们春风送暖、新年伊始、万物更新。母亲节当然也有其意义。母亲节表达了人类对母亲孕育、抚养生命之伟大的尊敬感恩之情。在如今许多节日祝福话语、形式趋同,表达流于表面的情况下,重拾节日的仪式感显得尤为重要。
④情感的表达要回归本真,回归实在。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古人尚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真挚诗句与对“意恐迟迟归”的母亲“密密缝”的体察与感动,尚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时时刻刻牵挂心头的孝义与汉文帝亲试汤药的实际孝行,难道现在就只有字符一样、格式一致、甚至连内容都可以复制粘贴毫无新意的祝福话语了吗?对于不善表达的我们,母亲节是一个表达情感的好时机。与其在朋友圈热闹,不如回家好好陪母亲“热闹”,哪怕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给妈妈买点实在的礼物,这样的爱的表达才拳拳深情,温馨动人。
⑤不要肆意揣度诋毁别人的爱心和苦心,勿消解爱的真诚与伟大。“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这样的调侃与讽刺虽有道理,却可能流于极端与绝对,有消解崇高,走向虚无的嫌疑。
突围角度一
辩驳:让观点更有针对性
【名师支招】
辩驳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和理由提出质疑与驳斥,是一种从侧面论证观点的有效方法。在确立己方观点后,反方的观点就成了批驳的最好靶子,也为多角度思考问题、审视材料提供了绝好的线索和思路。
【佳作赏析】
别让亲情飘在空中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二(3)班
邓沁怡
母亲节的祝福霸占了网络荧幕,可这些隔空抒情的祝福却大多被遗忘于虚拟空间,没能温暖母亲的心。别再让亲情的暖意被冰冷的屏幕阻隔,陪伴才是最实在的暖心祝福。
陪伴,让生活回归。历史上战争的硝烟没能攻陷人们对生活的追求,网络却轻而易举地攻占我们的生活空间中一大部分。虚拟空间的快捷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悄然滋生了
/ 5
众多的“低头族”。网络使用过度的现象屡屡出现,显示了网络所带给人们情感间的隔阂。虚拟生活举起它耀武扬威的拳头给予真实生活一下又一下的重击,而陪伴,这一最朴素无华的感情表达方式,就是真实生活对网络的精彩反击。
母亲节的祝福霸了屏,却没让子女对母亲的爱霸住生活的屏。网络是十分高效快捷的工具,它让网友对母亲的“示爱”变得轻易且容易夸大效果。正因它的快捷与夸大作用,网友们只看到了无数的点赞,却忽略了祝福的真正接受者——母亲们。母亲们大多不是网络的高频使用者,日复一日的操劳磨掉了她们的棱角,也让她们回到了生活的深处。网络上的一片祝福之音、溢美之词,为我们构造了一派和乐融融的假象,却让我们进一步沦陷于虚拟,忘却了母亲在真实生活中盼子归的身影。
隔空抒的情,只会永远飘在空中。对母亲的爱,却不应只是通过网络来表达,而应实实在在地在生活里,让母亲感受到她身边萦绕着的情。
母亲们最需要的是朴素真切的陪伴,而非网上哗众取宠的“晒”式示爱。母亲们用最美的年华陪伴你我的成长,长大后的我们,难道不应以陪伴回应这份深情吗?许多孩子别扭于在真实生活中对母亲直白的示爱,那么,亲手做的一桌好菜、一些实在的礼物,哪怕只是陪母亲在公园里散个步。难道这些举动不比网络空间那搁浅的爱意来得更加含蓄而真实暖心吗?
虚拟空间里终究只是一件工具,别让亲情沾染太多那冰冷的机器味儿。网络易使情感变得浮夸而轻飘飘,就像幼时手里那永远握不住的红气球,更像时光长河里偶尔泛起的浮光掠影,激不起人心湖里一点涟漪。
陪伴,是最长情的示爱,是最珍贵的祝福。请别再让你的一份深情搁浅于冰冷的虚无中,别再让时光无情磨损那些美好。下一个母亲节,只愿更多的母亲能享儿女承欢于膝下的幸福,更多的儿女选择以陪伴珍惜亲情。
【名师点评】
文章观点鲜明,层次清晰。首先指出网络对人们生活的攻陷以及网上示爱的虚幻与假象,接着明确而具体地指出真切的陪伴才是最好的祝福,最后再次强调并点题,发出吁请,首尾呼应。行文中有辩驳的意识,文章虽重点在写陪伴,但始终不忘批判网络对感情的消解,从而从侧面论证观点。
突围角度二
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文章走向深刻
【名师支招】
新材料作文需要学生有一双洞察力的慧眼,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需要学生重视对事例的分析,对现象产生的原因的探究,对事件背后隐藏的社会意义的探究,对个案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探究。只有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才能洞察幽微,写出深刻、透彻的文章。
【佳作赏析】
莫让孝顺成为作秀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二(4)班
方子茵
/ 5
母亲节的悄然而至,却在朋友圈掀起了一股不亚于情人节秀对象的浪潮。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一种属于新时代的温情,而我看到的,却是以温情为幌子的集体作秀与自我陶醉。
只在网络上表达祝福,将对母亲的爱通过网络肆意宣扬,实际上体现了一种由内心患得患失的自卑感所引发的虚荣心爆棚的心态。我想,大多数人正是因为连自己都不敢确定平日里对母亲的言行举止到底包含了多少孝心,才会争先恐后地在虚拟平台上乞求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自我安慰吧。似乎得到的赞越多,素日对母亲无理取闹的次数就会减少得越多;似乎得到的评论越正面、发的文字越鸡汤,平常对母亲关心的置之不理的负罪感就会消散得越多。在社交媒体上祝福母亲,与其说是被母亲所付出的一切触动到了内心,还不如说是为了感动自己,为自己惴惴不安的“孝心”寻找冠冕堂皇的慰藉。真水无香,真爱无言,真正自信做到了对母亲孝顺的人,从来都无需在朋友圈凑齐九张自己翻箱倒柜挖出的合照来试图来证明自己,也无需通过他人来肯定自己对母亲的爱,而我们的母亲,也该是更希望能从孩子们的微笑与对她们的陪伴中寻觅到真正的爱意,而不是仅仅透过冷冰冰的手机屏幕吧。
而只敢用社交媒体表达情感,却没有勇气用言语与实际行动展露爱意,实则也是两代人之间缺乏交流与有效沟通的表现。有多少家庭,在朋友圈里热衷于疯狂地互赞,而一放下手机,却依旧免不了谈三句话就爆发争吵的尴尬;有多少孩子,在朋友圈里与母亲深情相望,而面对母亲的嘘寒问暖,却依旧用最尖利的话语一次又一次地刺伤母亲的心。人该是最会表达情感的动物,但若生命中传情达意的工具只剩下了智能手机,那该多么可悲啊!古人尚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真挚诗句与对“意恐迟迟归”的母亲“密密缝”的体察与感动,难道现在就只有字符一样、格式一致、甚至连内容都可以复制粘贴毫无新意的祝福话语了吗?古人尚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时时刻刻牵挂心头的孝义与汉文帝亲试汤药的实际行动,而今却只能用各种表情包来替代了吗?爱在现实,又真的有这么难吗?不然,在当今社会,其实亦还有如毕淑敏与孩子间的书信交流,也还有吴晓波与女儿的互相鼓励、成为对方梦想的坚定支持者。而这,才该是最真情流露的交流与表达。
你以为看到赞誉遍地的评论区就真的做到孝顺了吗?你以为点赞最多就是真爱了吗?为何不能有一次真挚的促膝长谈?又为何不能抛开虚无的虚荣心与羞涩感去尝试与家人进行真正的沟通?
社交网络上的廉价的孝顺,不过是一场莫大的作秀盛宴,也不过终究是一眼繁华,掩不住的满目疮痍。【名师点评】
文章透过母亲节朋友圈的热闹与喧嚣的表象看到了背后的作秀与自我陶醉以及为自己惴惴不安的“孝心”寻找冠冕堂皇慰藉的本质,同时思考出这是两代人缺乏交流与有效沟通的的外在表现,从而提出解决的方法。文章结构严谨,思考层层深入,而且能古今对比,现实性和针对性都很强。
突围角度三
古今对比:让文章始终洋溢着文化的味道
【名师支招】
/ 5
情感的表达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时代不同,方式自然不同。古人是如何表达爱的,我们现在又能从中获得怎样的鉴借?在古今的对比中,我们会感受到消逝与新生,传统与现代,委婉与直白,会让我们的文章走向深刻与蕴藉。【佳作赏析】
莫待无人空自语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二(4)班
许可
随着微信的普及,用朋友圈转达情意已成潮流。母亲节这一天网上的信息轰炸,更显得尤为热闹。然而这种疯狂的“示爱”,大多数母亲却并不知情。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自以为用网络建立起的与母亲之间亲密的关系,却被虚无“桥梁”给隔空了。
在这个交流多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的时代,话语的数量在空前泛滥。不同于如今动动手指的便捷,古人由于交通所限、材料紧缺,与远方的友人、家人的“通话”只能通过“书信”这唯一途径。那时的“一字一寸金”、“空有满腔思绪却谨而下笔”中蕴含的深浓情意读来令人动容。对待友人尚如此慎重,对待母亲这个有着最浓厚家的温情的亲人,用最郑重深情的语气都难以道明思念之万一。而在母亲节这般意义非凡的节日,轻佻之语、夸张的“示爱”却大行其道,于语言的泛滥中,深重情意仿佛也随之一泄而空。
言之无形而行之有形,古人把能在母亲膝下承欢作为一大幸事,更说明有实体的“行”方为尽孝之道。如今或许父母从小便时常伴于子女身边,护其成长,于是我们都对父母的陪伴习以为常,且“未尽离别之苦,难言情深”,因此大多陷于此“窘”境中的父母子女渐显疏远。更有人言因为“对父母的情感难以真正的在口头上表达”,给自己平时的冷漠的言行找到一个绝好的借口。而在母亲节是的“示爱”更像是一种心虚的表达“歉意”的无意识行为。隔空抒情实则只能制造“虚空”,实在的对母亲亲口说出自己内心的恋慕之情方为实道。不仅我们子女有亲近的想法,母亲们更是如此。我母亲便时常提议一同散步、闲聊,她会诚挚郑重的讲明许多道理——自我很小时便是如此,于她的一字一句中,饱含着对女儿的殷殷教诲;我亲手制作送与她的礼物,她亲手接过时笑弯了眼,嘴里直念“孩子长大了”,那时是她拍下了照片,喜滋滋地传到朋友圈,是她在“示爱”。我虽未言一语,母亲却已意会到了那份情意。
在我们如今还能轰炸网络以述情意的时候,不要在虚无的网络上“无人”而空语爱意;更不要在以后再没有机会述诸情意时后悔不已。“莫待无人空自语”,珍惜当下,坦然真诚的直面“示爱”方为孝道。【名师点评】
文章从古今对比的角度展开议论,以古代抒情的郑重严谨来反衬当下网络“示爱”的随意与轻佻,以古代抒情的“行之有形”来反衬当下网络“示爱”的“言之无形”,使文章显得厚重而充满浓浓的文化味道。同时能结合自身经历来阐明实在的行动方为情感表达的正道,让说理落在地上而不是浮在空中。
/ 5
第四篇:大学生应该立足现实还是人生理想
大学生应该立足现实还是人生理想
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最现实的就是就业,那在面临就业问题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满足现实生存条件,才有追求梦想的资本呢?要是你连自己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不能保证,一切都只会是空谈。人的一生很漫长,只有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你才会发现自己真正适合什么。但是你不能因为还没有发现你的个人理想就放弃前进的机会,面对社会现实你才能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定位。
理想是明灯,现实是即将要走的人生之路,明灯只能给你提供方向,但并不能像GPS一样给你清晰明确的导航,你现在要做的是立足于现实,立足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下去,积累各种资源,为自己将来的梦想服务。理想是飞在天空中的风筝,而现实就是握在手中的线,只有当你的线足够长,你的理想才能给的更高更远。有理想总是伟大的,但是有立足于现实的理想大。更伟理想源于现实。居里夫人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美国一些大学,要求不在女生中宣传居里夫人,因为这会给学生一种印象,从事科学研究太苦,以至于不敢从事科学研究。
并不否认理想主义的重要,但是必须要有合理的价值观去指向,那就是立足现实,当你没有面包吃,饥寒交迫、体力不支时,你如何让自己去追寻理想。我们的现实包括我们的社会关系、我们的家庭责任,以及我们的个人能力等等。所以我们在选择时更应该多一份担当,更应该立足现实,从多方面考虑迪生的例子——难道每个人坚持自己的理想就一定能成功吗?制定个人理想应以社会现实为主。制定个人理想应具有合理性、根据性。合理性、根据性从何而来?从现实而来,如果你的个人理想不能从实际出发或是在现实中不能实现,那么你的个人理想就成为了一种空想。所以大学生在制定个人理想的时候更应该面对社会现实,因为面对社会现实才能使你的个人理想具有实践性。人的一生很漫长,只有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你才会发现自己真正适合什么。居里夫人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美国一些大学,要求不在女生中宣传居里夫人,因为这会给学生一种印象,从事科学研究太苦,以至于不敢从事科学研究。追求理想是要付出毕生精力,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当然也就没有时间享受生活。时间对任何一个人来讲,是一个常数,全部花费在理想的追求上,当然就没有可能享受生活。在经济学上,这就叫“机会成本”。
第五篇:大学生当村官任期满留还是离?
大学生当村官任期满留还是离? 时间:2010-09-01 15:29:12来源:中国村官网作者:佚名
不久前,苏大社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师生深入连云港市区及下辖四县调研显示,村官们报考公务员是不少人届满后的第一选择。虽然国家明确提出从基层公务员岗位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额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但岗位毕竟有限。
据苏大师生从连云港市委组织部拿到的数据看,该市2007届省选大学生村官届满的有177人,其中29人走上了公务员岗位,2人进入了事业编制,留任的有140人,其余的选择了考研和自谋职业。在有关留任方面的调查中47.16%的大学生村官选择在没有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情况下,暂时留任准备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仅有34.66%的大学生村官选择继续留任村干部,扎实工作干出实绩。
连云港市委组织部综合干部处副处长胡滨表示,公务员考录结果出来后,“特别是考试失利的人,情绪波动都很大,很难再沉下去干工作。”
提醒:全程参与调研的苏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马德峰认为,很多人没有做好长期扎根基层的思想准备,甚至把农村当成了复习迎考的“自习教室”,看中的是国家给予大学生村官报考公务员的优惠政策,这就有悖国家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初衷了。有多少村官选择带头创业?
只有一成左右留任者迎难而上
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为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干得好”,在创业贷款、技术培训、政策扶持等方面不遗余力。
张建明是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8届的毕业生。现任职赣榆县柘汪镇村官的他,在2009年创办了虾精加工厂,目前已经实现了毛收入近60万元,用工26人,带动村民年收入增长1万元。张建明已经为自己的虾精加工申请了专利,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我的产品有望取代鸡精,成为第三代的调味制品。”
苏大师生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9.66%的大学生村官在没考上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情况下,会选择自主创业作为自己未来的出路,但是“资金短缺,难以发展项目”和“实用技术缺乏,难以引进项目”排在了创业困难的前两位。
选择种植业和养殖业作为创业项目的面对的问题更多的是技术。有不少大学生村官选择的项目是大棚种植,但到了收获时,会发现一起种的老百姓都赚钱了,自己却赔钱了。
提醒:“大学生村官创业在项目选取上要有所创新,可以跳出本村,从外界引进一些新的项目,大学生要做带头致富的村官,而不是被创业变成了村民。”马德峰教授说,盲目跟风本村的传统产业,竞争力较弱,风险也比较大。“大学生村官在遇到技术难题时,可以向自己的母校求助,来支持自己的创业项目。” 3 村官如何才能安心留下来?
六成被访问者认为要有明确上升通道
连云港市委组织部综合干部处副处长胡滨表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中义务支教、走访民众、真心办事,尤其是在辅助村支两委工作中,体现了极大优势。作为地方组织部门来说,也希望在实践中培养基层工作骨干,留下一批愿意脚踏实地干工作的大学生村官作为乡镇后备干部。据统计,连云港现有43名大学生村官兼任了村支两委主要领导,5名大学生村官被提拔为副乡、镇长。“下半年,将要推行的村党组织公推直选将是健全大学生村官工作机制的很好机遇。”
大学生村官作为上级部门指派的“空降兵”入村工作,难以融入村支两委工作。“通过公推直选走上村级党组织领导岗位的大学生村官,自然能被大家认可。”胡滨处长解释了村党组织公推直选的意义。村党组织公推直选也得到了大学生村官的肯定:63.52%的人认为,在组织上健全完善机制的情况下,愿意长期扎根农村;67.85%的人则认为,使干有实绩的大学生村官有明确的上升通道,能够引导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干事创业。
东海县大学生村官蔡玮在座谈中说,“让我们参加公开竞选,哪怕只有一个人选上,我们看到了前途,看到了出路,我们都能安心留下来。”
提醒:苏大社会学系副教授马德峰认为,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所出台的优惠政策更多的是针对大学生村官任期满后的分流,忽视了那些想要继续留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如果能够在住房、福利、工资等方面给予多一点的政策优惠,那么对于大学生村官继续留在农村工作也是具有吸引力的。
调查
考村官还是很火 流动率还是很大
苏州相城区委干部科科长曹继军告诉记者,对于任期未满而考入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的人,不鼓励也不反对,毕竟考上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也不容易。
7月31日,相城区刚刚结束了区选聘大学生村官的面试工作。曹继军说,该区本次共公开招聘49名高校毕业生。尽管学历要求是本科及以上,且为相城区户籍或生源,年龄为28周岁以下,仍然吸引了520位报名者,实际笔试人数达495人,录考比约为1:10。此次选聘进村(社区)工作的大学生均使用聘用合同管理。可为何还能吸引如此多的考生?曹继军坦言,“年薪3万以上,待遇还可以。而且在往年,市招、区招的大学生村官3年期满,有的考核合格的可获得事业单位编制。”
79人只剩下30人
张家港市委组织部青年干部科科长成家武介绍,1999年张家港市连续招了两批大学生村官,共79人。这两批村官发挥作用比较大,流动性也比较大,目前,79人只剩下30人左右,留下的很多现在已担任村党委书记、副书记等重要职位。
成家武特别提到2008年考取村官的一位河南籍大学生。“本身工作很努力,可是听不懂方言,给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后来老家镇上得知他在张家港做村官打电话给他,说回家就可以做副镇长。之后,这位小伙子经过权衡,觉得回家发展机会更大,辞职离开了。”
在苏南锻炼更多
在苏大师生的调研中,东海县大学生村官蔡玮说,“虽然大学生村官在公推直选中还会遇到种种问题和阻碍,但是让我们参加公开竞选,哪怕只有一个人选上,我们看到了前途,看到了出路,我们都能安心留下来。”苏州市市委组织部宣传信息处处长翁浩认为,相比于苏北地区的大学生村官,苏南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得到的锻炼更多。
“苏南的经济比苏北更优越些,很多大学生也愿意来。”不过,翁浩也坦言,在苏南做村官,想升职,短期内比较困难。这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少乡镇年轻干部本来就很多,学历也高;另一方面村里的事务很多,仅村经济方面需要管理的面幅就很大。
相关链接
“村官”的前途和困惑
近年来,大学生“村官”在全国迅速走红,在广大的农村到处活跃着“村官”的身影,这一群“似官非官、似民非民”的年轻人给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活力,然而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面临着巨大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验有待进一步积累。大学生“村官”大都为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年轻气盛,资历较浅,且有很多是城市或城镇家庭出生,大都为独生子女,父母的娇惯,学校的呵护使得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对农业、农村、农民不熟悉,在处理突发事件、村民纠纷、基层干群矛盾等具体问题时表现出方法欠妥,没有针对性,顾左右而言他,经验严重不足。
二、思想有待进一步净化。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经济危机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可供大学生选择的就业岗位较少,使得一部分为了暂时稳定或是以此为跳板暂时过渡的大学生盲目选择到基层就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导致那些真正有志扎根基层、奉献基层、与基层共成长的大学生被拒之门外。
三、信心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国家一直都在致力于统筹城乡发展,但城乡差别依然存在,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始终有一种自卑感,再加上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一级党组织对大学生村官制度认识不足,很多大学生“村官”都有一种怀才不遇或者是差距太大之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我不如人的想法。因此增
强“村官”自信,强化对基层党组织管理,培养大学生村官树立想干、肯干、能干的信心刻不容缓。
四、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诚然在重庆,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和公务员是接轨的,但在全国,有相当一部分省市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是偏低的,他们的工资在除了日常生活开支后几乎没有结余,更不要说买房成家了。因此,以提高工作待遇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社会认同感从而加强和巩固基层政府也是党建的必要手段。
五、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虽然“村官”一词广为流传,大有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之势,但大学生村官“似官非官、似民非民”的身份令他们多少有些尴尬,而且在工作中也有诸多不便。作为助理身份,且大都住在乡镇,村里干部绝不会将大学生“村官”融入村两委中去,这使得大学生“村官”不能也不可能大刀阔斧的开展村里工作,只能充当配角,最终成了“易碎品和古董”。所以进一步完善“村官”政策,早日为大学生村官“正名”,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展示他们的平台成为培养基层后备人才成为培养基层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信只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关怀下,在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下,大学生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必将大有作为,宏图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