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照华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4 03:0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刘照华半年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刘照华半年工作总结》。

第一篇:刘照华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项目副经理刘照华 中石化项目预留工程,上半年至7月分主体预留至2层完成,弱点系统预留到位,水套管预留到位,应急灯预留到位,气体灭火预留到位。

来到公司时间不长,像同事们学习,合作完成工作,积极参加公司的会议和活动。积极参加中石化项目会议。

处理和甲方及监理的关系。

工地现场安全施工,保证质量。

在公司积极学习进步。

第二篇:刘照演讲稿

请把微笑留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我叫刘照,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在这里做这次演讲。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群众的法纪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更加清楚地认识了党群、干群关系,明白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转变工作作风首当其冲,也许有人认为对于社会这片海洋,我们只是一滴毫不起眼的水,但是水也有穿石的一天。我们也许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但是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有一项共同的事业,那就是:为人民服务!党的群众路线是指引我们工作的灵魂。鉴于此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请把微笑留下》。我是去年参加工作的,作为新人我不怕失败,不怕走弯路,也不怕有挫败感,我知道轻易得到的那就不叫成就。人最大的本事不是你在台上有多光彩,而是你摔下来之后还能快速拾起一地碎片,之后露出笑容对自己说:没事,再来!在基层乡镇府这个看似清贫和艰苦的环境中,我的心灵和身体受到了双重的洗礼,虽然有诸多的不适应,但是通过努力,我收获了赞许的目光和基层工作经验,在此我想说,基层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他为我们年轻人提供了无限的发挥空间,尤其是在镇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和帮助下,让我更坚定了扎根基层的信念。为群众奉献我的一份力量。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以来圣贤明君都把民生疾苦放在心上。所以只有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作为人民的公仆我们要端正姿态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成为人民的贴心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一点一滴的践行。

就拿今年关于奖励扶助审批的发生的一件事来说。由于系统临时故障,业务无法正常办理。看着等待的老人们我心急如焚。一边安抚喝水休息,一般多方联系解决系统的情况,忙的吃饭都忘了,直至天要黑时,终于把所有老人的信息采集完成录入到系统中,看着老人们满意的笑脸我如释重负。老人们直夸我是个“好娃娃”。

或许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会遇到一些不讲理的人,我们有时也会抱怨基层工作不好搞,群众素质太低,我想说:不要指望群众的素质和我们一样,如果人民的素质都和我们一样的话世界已经大同了,我们也实现共产了,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或许大家觉得这句话用在这里貌似有些不对,但是群众为什么要来和你争吵,你没有惹他啊。为什么?因为他心中有气!他哪来的气,因为他觉得我们有些事做的不好,宣传不够到位,所以他心里觉得不公平,所以心中有气。我们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服务到位了他们才会满意才会顺心。

为人民服务,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群众满意是我们最高的追求。扎根基层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更高的热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同志们,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起来力量大。请把我们自己的微笑留下,我们的态度就转变了,请把群众的微笑留下,我们的工作就搞好了。

让我们为了崔家湾明天的平安,美丽,和谐,富强共同努力。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第三篇:刘艳华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仍担任班主任工作,与家长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在学校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家庭教育活动,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良好形势。使家庭教育工作和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现将本学期家庭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健全家长学校制度、组织。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提高全体学生家长的教育水平,是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主要工作。所以,一年以来我们及时与家长沟通,把办好家长学校纳入学校的整体计划之中。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努力提高教育效果。

由于每个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程度、品德修养、家庭的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不同,造成了孩子性格、品质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与家长配合,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家校沟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学期,经常利用校信通,要求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让家长帮助老师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手机是家校沟通的主要工具,随时随地向家长汇报学生学习及各方面表现,吸取家长的建议,针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以闪光美鼓励学生改正缺美。

11月召开了家长会,面对家长,我敞开心扉与家长交流,听取家长好意见,共同指挥孩子,使学生多方面发展。

总之,在未来的工作中,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尽自己最大力量,为了学生有一个好发展,一定会做好家庭与学校的沟通联系工作。

第四篇:星华村上半年组织工作总结

星华村组织工作半年总结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同时我们也迎来了党的90岁生日。在今年上半年,我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村人民,不断开创全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新局面,为我村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现在“十二五”的蓝图已经绘就,上半年星华村以迎接建党90周年为锲机,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推动村里全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学习,提供班子的整体素养和能力水平。

我村党总支始终把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放在首位,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不断强化自身党性修养和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一是系统学习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宗旨。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指针,我们充分利用创先争优活动工作空隙,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努力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支部的各项工作中,进一步理清各项工作思路,坚持从党总支工作的大局出发,把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创先进党支部,争当优秀党员,二是加强专业知识,坚持联系实际,强化服务功能,从群众中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生机和活力的保证,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班子全体成员宣传党的现行农村政策,倾听群众呼声,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从群众中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并依靠群众加以解决。

二、加强组织建设,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确保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党员队伍建设,是组织建设的基础。必须加强党员队伍管理,用党的理论武装党员,用党的事业凝聚党员。用党的纪律规范党员。上半年星华村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高度重视党员队伍的发展。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立足于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注入新鲜活力,壮大党员队伍,注重培养优秀青年。在“七.一” 前我村对党员的发展已召开了支部大会,培养积极分子 3人,转为预备党员2人,转成正式党员1人,把党的事业与国家利益,民族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宣传引导积极分子,种养能收和有志青年,向组织靠拢,汇聚到党的旗帜下来,把党的事业与人生事业紧密结合,拓宽党员发展的领域,严把党员的发展关口,确保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

三、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我村党总支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当好带头人,建设美好新农村”的创先争优活动主题,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工作落实,强化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党性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找准抓手,真抓实干,不断改善作风,激扬活力。

上半年工作虽然干的有声有色,但与兄弟村比,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在下半年的工作中仍需要努力和完善,在工作中,将一步奉行“为民”宗旨倡导“务实”的作风,树立“清廉”的形象。为全村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更快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开展好双向承诺活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二、创新党员教育管理,严把党员发展关口,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党员发展程序,认真履行入党手续,积极推行发展党员全程联名推荐制、发展党员预审制和公示制,严把“四关”,将政治坚定、思想成熟、能力突出、实绩明显、群众公认、符合入党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

三、加强支部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四、是继续抓好村活动场所建设,丰富党员业余生活,并切实发挥村级活动场所综合阵地的作用。

五、一如既往的配合好港区的工作,为港区的开发建设继续添砖加瓦。

星华村

2011年7月10日

第五篇:刘少华简介

大草原激情的歌者

--记内蒙古日报首席记者、第七届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刘少华

在内蒙古大草原,有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既是新闻人又是新闻人物。作为一名新闻人,他用手中的笔纵情讴歌民族团结,弘扬草原文化,使悠扬的马头琴声飞过长江大河,飘荡在阿里山间;作为新闻人物,他两次登上人民大会堂,用心灵讴歌大草原,用真情写意草原儿女的情怀。他和很多草原牧民和边防官兵是好朋友,他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现场解说词的总撰稿,他即兴赋的一首诗现已成为流行民谣,他写母爱的纪实散文《丁香花开的时候》曾让“党的好干部牛玉儒”感动落泪,他曾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过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当然,他的新闻稿更是获奖无数,魅力四射!

他叫刘少华。他不是蒙古族,却十分了解内蒙古的每一片土地和风土人情;他不是蒙古族,却创作了许多深受蒙古族同胞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在他32年坚韧不拔的新闻长征中,在他挚爱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凭借一股生生不息的长征精神,获得了草原人民的真爱,书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草原之歌。草原人民称赞他是“大草原激情的歌者”,他把自己定位为草原的儿子。

“你的报纸通讯和报告稿我都看了,写得很感人。你为宣传牛玉儒同志先进事迹做了许多工作,做出了贡献!”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牛玉儒先进事迹报团成员时曾经这样评价刘少华。

“《内蒙古日报》的通讯很感人,充满激情,催人泪下。”在刊登着刘少华执笔撰写的长篇通讯《勤政为民的光辉典范--牛玉儒》的《内蒙古日报》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写下了这样的批示。“刘少华同志忠于党的新闻事业,32年如一日,不改初衷,守土有责,朝气蓬勃地战斗在新闻宣传的前沿,跑遍了自治区的农村、牧区、林海、边防、厂矿。用强势的规模,力抓典型报道、系列报道和深度报道,创造性地完成了一项项重大战役性报道任务,获得了不凡的业绩,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新闻战线富有影响力的品牌记者。”在参评第七届长江韬奋奖的推荐书中,内蒙古日报社如此评价。

对于刘少华来说,掌声和赞誉已不陌生。

在喝彩和光环中,刘少华心态依然那般平和坦诚,他说:“草原的路有多长,妈妈对儿女的恩情和祝福就有多长。无论我们走到什么地方,其实,永远没有走出草原这顶母爱的毡房……我要不忘本,不忘恩,不忘人民,要用如火的激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草原母亲、为和谐内蒙古而纵情歌唱!” 被新闻感动,被感动的新闻

“长江新闻奖是辉煌的,获得长江新闻奖是荣耀的。但辉煌的不是我,是内蒙古大草原。荣耀的也不是我,是我笔下报道的人物,是戴成钧,是牛玉儒,是草原人民。是他们给了我力量,给了我激情。” 2001年8月29日凌晨,一个34岁带领着乡亲们治山治水脱贫致富的年轻镇长在倾注了生命的最后一丝心血后轰然倒下,他就是赤峰市宁城县汐子镇副镇长戴成钧。

奉命采访他先进事迹的刘少华带着厚厚的材料,来到戴成钧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戴成钧的办公室里留下了他生前画就的一幅图,图上画着一架天平,天平的支架上写着“基层干部”,两头分别是“群众”和“国家”(党和政府)。刘少华把这幅图认认真真地描摹下来。戴成钧的工作日记中写着这样一句话:“把平凡事干好就不简单,把简单事干好就不平凡”。这句话对刘少华触动特别大。在戴成钧最后睡过的床上,刘少华静坐良久陷入沉思;在戴成钧的骨灰盒前,刘少华为本来不抽烟的戴成钧敬上了一支香烟;邻居大妈告诉刘少华,冬天每次下雪,邻居门前的雪都是戴成钧扫干净;隔壁大嫂向刘少华回忆,每到冬天生炉子,街坊的烟囱都是戴成钧给倒炉烟。

最让刘少华铭心刻骨的是护林的杨大爷讲述的他和戴成钧的两次“亲密接触”。采访者的采访始终在被采访者的抽泣和哽咽中进行,采访者的记录始终在泪眼朦胧中书写。采访结束时,采访者和被采访者携手肃立在回响大地儿子心声的平顶山上。

杨大爷和戴成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山上。当杨大爷发现树丛后有一人影追过去时,惊疑地发现戴成钧正脱下褪色的球鞋用一根酸枣刺挑破脚下的水泡。见到杨大爷,戴成钧恳切地说;“大爷,我托您件事,一定要护好山,护好林子,等山绿了,果熟了,我给您披红戴花。” 杨大爷与戴成钧再次“亲密接触”时,戴成钧已溘然长逝。听到噩耗的杨大爷跌跌撞撞跑下山,冲进一家杂货店,店主听说买香纸是要去祭典戴成钧时说:“你去祭典戴镇长,香纸我不要钱,再搭一瓶酒,代我也尽尽心!” 杨大爷告诉刘少华,他现在没钱,但他想攒点钱,他要给戴镇长在山上立块碑。

结束在戴成钧家乡的采访那天,已经是农历腊月小年。就要返回了,采访团的其他记者马上要上车,刘少华在戴成钧的家里还是迈不动步。泪光莹莹中,他抚着戴成钧年幼的女儿的头,轻轻地嘱咐她好好学习、听妈妈的话,随后悄悄地把500元钱塞进孩子手里。尽管他刻意避开众人,但这一幕还是被当地一位宣传干部看到了,当即提出让电视台的记者拍个镜头。一向温顺和蔼的刘少华一脸严肃地说:“我是一个记者,我是来采访的,是来受教育的,不是来作秀的!” 回到呼和浩特的刘少华坐卧不宁,寝食难安。

他一会儿从卫生间冲出来趴在茶几上记下些什么,一会儿从被窝中扭亮台灯写下一段。除夕下午5点多钟,祥和的呼和浩特鞭炮声响成一片。仍在办公室伏案疾书的刘少华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妻子关切地说:“置办年货你不管不问我没意见,我知道你在忙正事,可今天是除夕,你回来吃顿团圆饭吧,全家人一起看看春节晚会,初一你再忙。” 2002年春节七天长假,刘少华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办公楼里值班的年轻人们被感动了,跑来给刘老师倒水沏茶,帮着打印校对稿件。正月初八,节后上班第一天,长篇通讯《大地的儿子》送上级部门审阅,待稿件转回编辑部时,编辑们惊奇地发现,洋洋万言的通讯,只改了3个字。

“他从草天一色的牧野走来,又向含情的大草原深处走去。他走了,彩虹为他致意,长歌为他萦回,哈达为他深情,金风为他呼唤。他走了,钢城记着,青城记着,黄河记着,草原记着!”、“他乘着蓝天白云远去,却把爱民为民的英名和党的浩浩恩德留给了草原,留给了一座座青春的城市,留给了一个个热泪浸透的心田。” 在《勤政为民的光辉典范--牛玉儒》一文开头,刘少华这样写道。

牛玉儒英年早逝的消息一经发布,全国各大媒体的记者云集呼和浩特。

牛玉儒是刘少华的老朋友,刘少华的《丁香花开的时候》发表后,时任自治区副主席的牛玉儒打电话约刘少华下班去他办公室后激动地说:“你怀念母亲的文章我太有同感了,有几处看得我直掉眼泪。我小时候的家境与你家差不多,也是兄妹6个,母亲在我7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俗话说,七十有个妈,八十有个家,这也是天伦之乐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是要讲孝顺、讲回报的。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敬,怎么能对党、对生活、对家庭、对朋友讲忠诚呢!我们不论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事,母亲的恩德不能忘,老百姓的恩情不能忘,否则就是忘本!” 牛玉儒不幸逝世以后,担纲主笔牛玉儒事迹报道的刘少华深感责任重大。尽管对牛玉儒的生平事迹比较熟悉,但他还是认真采访写作,细心地捕捉着每一个体现牛玉儒品格的场景和瞬间。

2004年8月19日,是牛玉儒骨灰从北京运回呼和浩特的日子。回民区环卫局职工高银春凌晨4点来到中山路,把她分管的路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刘少华采访中了解到,她是牛书记重点解决的“4050”下岗再就业的对象之一。当牛玉儒灵车开过来的时候,高银春放下手中的扫帚,深深地向牛书记三鞠躬。

“我想让牛书记再看一眼整洁漂亮的中山路”,一个环卫工人质朴的语言深深地震撼着刘少华。之后,他和同伴们踏遍牛玉儒战斗生活过的地方,遍访牛玉儒的亲戚、朋友、同事、同学,圆满地完成了牛玉儒事迹的报道任务并被选入牛玉儒事迹报告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讲。

“牛玉儒书记,知你有共产党,爱你有老百姓。你走了,身后没有墓碑,但你把共产党人'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丰碑,树在大山之巅,树在老百姓的心间!”刘少华含泪倾吐着草原人民的心声。草原孺子牛感动了中国,也激起了无数人对草原的向往和追求。而刘少华出色地担当起使者和歌者的角色,让所有聆听报告的人们领略了内蒙古草原的博大和宽广。他饱含深情撰写的《丁香花开的时候》,是一篇献给自己母亲的纪实散文,更是一篇献给天下母亲的深情之作。作品在《内蒙古日报》发表后,分别获自治区新闻副刊奖和内蒙古政府文学最高奖--索龙嘎奖,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30多家报纸、杂志、电台、网站转载、转播,入选《人民文学》、《当代散文精品》。他个人收到的表达共鸣和赞美的信件和电话更是多不胜数,有人甚至提议,《丁香花开的时候》应该入选中学教材。几乎每个人都是含泪读完此篇,感受着天下母亲人格的伟大。

刘少华常说:只有心中有爱,才能笔下有情。对于一个记者来说,“三贴近”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个口号。只有置身人民群众中,用心去步量每一个新闻素材,才能找到激情的“源头活水”。

他热爱大草原,大草原更爱他

细心的读者和新闻同行不难发现,刘少华的作品几乎全是正面报道。业界也不乏有不同意见者,而刘少华却理直气壮地说:“作为一个记者,唱响主旋律没有错,讴歌人民没有错。不拥抱太阳,自己不会有蓝天白云;只有弘扬正气,方能涤荡污泥浊水。” 当然,他的正面报道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来自火热的生活,来自人性的深处,来自采访中的一次次感动。

采访戴成钧的事迹时,他在当地偶遇一位老人,得知他是记者时,老人向他深深地鞠躬,千叮咛万嘱咐:“戴镇长是一个好官,你一定要好好写写他。” 采访牛玉儒事迹时,有一天他乘出租车去采访牛书记关注的呼市重点工程二环路。在车上,他一边看,一边问,一连记。出租车司机问他是干啥的,他说是采访牛书记事迹的记者。司机说:“牛书记为老百姓办实事,他是人民的好官,你写他我不要你的车费!” 在《来自珠江的爱》的采访中,一位受助学生的老师对他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而一个资助者却感慨的说:“帮助一个草原女孩,就是帮助两代人。因为女孩长大了也要成为母亲,母亲有文化了,决不会让自己的后代没有文化!”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刘少华就是要做这样一个美的发现者、挖掘者、赞颂者、传播者。

1998年,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内蒙古呼伦贝尔等许多地方成为“泽国”,洪灾现场断壁残垣一片狼藉。此时的刘少华恰在采访遭遇车祸一年后,粉碎性骨折的大腿里还打着钢板,但他毅然请缨上了抗洪前线采访。他走泥泞、住帐篷、划小船,吃尽了苦头。在他发回的报道中,有对灾害损失的及时反映,但更多的内容是党和人民军队在大难临头与人民生死与共,是飘扬的国旗,是“共产党万岁,解放军万岁!”的声音。

“亲爱的台湾同胞,您去过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吗?您听过《蒙古人》这首歌吗?今天,我们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剧院的艺术家,从茫茫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走来,从古老的额尔古纳河走来,从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走来,从神圣的鄂尔多斯高原走来。在这里,我们把成吉思汗崇高的祝福献给青青的阿里山;我们把马头琴深情的歌唱献给绿绿的日月潭……” 这是刘少华为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剧院赴台湾演出撰写的开场解说词的片段。有人说它像一首诗,有的说它像一幅画,有人揣度,这必是灵感突发时的妙手偶得。而刘少华本人却说:“这是大草原的深情馈赠,是反哺草原的心仪回响。” “刘少华是位汉族记者,他扎根大草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情歌颂民族团结,与边疆牵手,与草原同行。”内蒙古日报社给过刘少华这样的评价。

“如果给我发一个民族团结进步奖,我会欣然接受”。

这是刘少华的一个夙愿。多少年来,刘少华左手托着情,右手携着爱,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草原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作为一个记者,他把对大草原的一往情深倾注笔端,写出了许多反映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品力作。《一路豪情看赤峰》、《巴彦淖尔写雄浑》、《春到准格尔》、《崛起的科尔沁》、《满洲里,向世界问好》、《你好,中国二连》、《五虎山,矿工的山》、《呼伦贝尔,我要这样对你说》、《走进青青阿尔山》、《乌兰浩特,我心中的城》……

刘少华为宣传内蒙古做出的突出贡献是新闻界公认的。包钢建厂50周年,他写下了热情洋溢的献礼篇《永远的草原晨曲》;巴彦淖尔撤盟设市,他奉出了回味悠长的朗诵词《巴彦淖尔,可爱的家乡》;自治区50周年大庆,他是庆典解说词的总撰稿;歌曲《牵手草原》多次被著名歌唱家在晚会上歌唱,在自治区内外引起共鸣。人们知道作曲的是内蒙古音协副主席王晓弘,而词作者正是他。

人民大会堂,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向往的地方,作为记者,能到人民大会堂采访已是很光荣的事,而刘少华已两度走进人民大会堂--不是采访,而是作为牛玉儒事迹报告团的成员,为中央领导人和首都各界人士作报告。“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叫刘少华,是内蒙古日报社的记者。”伴着激情的追求和草原的祝福,刘少华在2006年记者节进京摘取了中国新闻界的最高桂冠-范长江新闻奖杯。

刘少华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是在人民大会堂却显得尤其浑厚,他的声音回响在人民大会堂。每次演讲,这个声音都随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跨越万水千山,都随着中央电视台的音画走进千家万户。刘少华匠心独运地这样设计演讲稿的开头,意图很明显:他想让人们记住牛玉儒,记住呼和浩特,记住内蒙古大草原。

上世纪6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内蒙古草原牧民收养了3000名上海汉族孤儿。淳朴的草原额吉(母亲)把他们接进了蒙古包养育成人。这个真实的故事前几年被拍成电视连续剧《静静的艾敏河》,震撼了《羊城晚报》总编辑张宇航。他联系广东的热心人开始了帮助3000名草原失学孩子重返校园的行动。获得这一信息的刘少华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弘扬民族团结的重大主题。隆冬季节,他深入苏木嘎查,遍寻每一位被资助者,又远去南国大地,寻访每一个资助者,追寻着一次次催人泪下的感动,采撷着一个个泪花滋溢的佳话,撰写出了荡气回肠的长篇通讯《来自珠江的爱》。通讯发表后好评如潮,《内蒙古日报》连续发表14篇“读后感”和后续报道,形成了“草原和珠江相连”、“蓝色与绿色对接”的社会效应。不少广州人盛赞说,草原记者的激情震撼了羊城,让南国的人们感受到了草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要当记者,就当好记者

“如果让我再一次选择,我还选择当记者。” 刘少华1975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他的同学中,有的当了厅长、盟市长,有的成为了企业家,有人出了国,而他却始终是一名记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始终处于战斗状态”、“始终充当战士角色”。

“人固然需要钱,但幸福应该是一种心灵享受;百万富翁固然风光,精神贵族也别有一番风味。其实,写作和创作也是人生非常美好的生活方式。”作为一家自治区级媒体的首席记者、高级记者,刘少华没有汽车坐,家里的陈设也很一般。办公室更是简陋,桌椅电脑之外,只有两个单人沙发,接待3位客人就得到隔壁借椅子。倒是办公桌上的资料、书籍往往是堆得老高老高。

唯一值得“炫耀”的只有他的作品,他能大段大段地背诵20年前自己作品的片段。谈起他报道过的人物和采访过的场景,许多年前的往事他都如数家珍。同事们惊奇于他的记忆力,开玩笑说少华的大脑里有软盘。他却说:“文章不仅是用笔写出来的,还需要汗水、泪水、情感甚至鲜血和生命,爱到深处,方能牢记在心。” 前几年,一位天津某集团公司的总裁与刘少华在呼市邂逅,倾慕于他的口才和文笔,这位总裁以月薪10万元邀请刘少华到他的公司工作。刘少华告诉这位老板:“我的根在草原,我的一切都来自草原的绿色源流、绿色情缘。我的热情、真诚都是草原给的,离开草原,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草原,我就会才思枯竭,一蹶不振。我没有激情的原动力,我还拿什么赚钱?” “挺单纯,挺可爱。”这是妻子给刘少华的评价。因为痴迷新闻,脑子里老想着文章的内容,刘少华在家常常“坐立不安”。灵感突发时,他会丢下手中的家务伏案疾书。遇到好素材没写出来,他会如鲠在喉、辗转反侧。一篇新闻作品发表后,他会小孩似的喜不自禁,竟然花钱专门到报摊上买份报纸,回来后再一遍遍阅读。

在许多朋友眼里,少华“有点傻”、“不知道经营”,别人看来许多赚钱的机会,他却只懂得作文章、写报道。别人看来许多升迁的当口,他却跑到远方去采访了。在他的世界里,只有文章才能体现人格魅力,只有文章才能表明人生态度,只有写出的人物和事件才能潜移默化出正气、品位、精气神儿。刘少华说:“人生来就是追求美的,美是一种境界,灿若云霞是美,静谧如画也是美,寥廓是美,悲壮也是美,执着更是美。”“不当百万富翁,就当精神贵族。其实,写作和创作也是人生非常美好的生活方式。” 岁月无痕,人生有情。从1981年黄河洪峰到1998年呼伦贝尔嫩江抗洪抢险一线报道,从包头大地震到抗“非典”大战役,从“八千里边防行”到西部大开发,他都主动担当重任。他三下800米井下,写出了长篇通讯《五虎山,矿工的山》,曾作为范文被自治区多部新闻集收编。1998抗洪系列篇《呼伦贝尔,我要这样对你说》等抗洪纪实报道,为呼伦贝尔的抗洪军民带来极大的鼓舞。他用20多篇连续报道和“内参”,把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解放军好、民族大团结好的组曲唱得格外响亮,作品获全国和自治区抗洪报道综合奖,本人被评为“抗洪英模”。按照中宣部指示,将残疾女青年寒星办的“心灵之旅”热线事迹作为重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推向全国,由刘少华执笔写出长篇通讯《心桥如虹》,获全国残联好新闻大奖。据统计,他共有近百篇作品分别获全国、自治区、报社和行业好新闻奖。

翻阅刘少华的新闻作品,字里行间随处可以感受到巴丹吉林沙漠叮当的驼铃声,鄂尔多斯高原浓浓的长调情,大兴安岭挺秀无言的白桦林,满洲里国门庄严的国旗红。这扑面而来的浓郁生活气息,是他作为一个人民记者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的形象诠释。

辽阔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不仅造就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孕育了英勇无畏、热情豪放、歌舞优美的蒙古族文化。刘少华最大的心愿,就是当好草原的使者,传承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草原,拥抱草原!当笔者结束对刘少华的采访成稿时,给他打电话,想让他提点“指导意见”的时候,他已经踏上采访之路,他给笔者发来短信:我正在草原深处老阿妈的蒙古包里喝奶茶……

[人物小传] :刘少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1月内蒙古大学毕业分配到内蒙古日报社,曾任编辑、记者、工交组长、工商部主任,现为内蒙古日报社首席记者,高级记者职称。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十佳记者、劳动模范,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获中国记者最高奖--长江新闻奖,当选为内蒙古记者协会副主席。主笔采写了全国重大典型《勤政为民的光辉典范--牛玉儒》,作为牛玉儒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刘春)

下载刘照华半年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刘照华半年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大学学习体会——刘华

    浙江大学——银川市非公企业出资人研修班 学习心得体会 由银川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全市50名非公企业出资人赴浙江大学为期7天的培训,我很荣幸成为这次培训的一名,并让我代表企业......

    刘博华观后感

    《暖春》观后感年级:三年级姓名:刘博华指导教师:郑丽红学校:职教中心小学部《暖春》观后感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暖春》这部电影。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大家都流下了热泪,为电......

    刘丽华求职信

    求职信 尊敬的贵公司领导: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审阅我的求职信,给予我毛遂自荐的机会。 扬帆远航,赖您东风助力!我叫刘丽华,是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一名应届......

    刘照述职讲岗dinggao

    讲岗稿 大家好! 首先感谢全体教职工和领导,感谢你们对总务工作的支持和关心,感谢你们对我本人的信任和诚肯的帮助。 弹指一挥间,我与三小共同成长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 今天我讲......

    考勤管理制度-刘照艳5篇

    考勤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使全体员工养成守时习惯、准时出勤,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岗位全体内勤员工。 第三条迟到10分钟以上员工,实行“考勤表”签到制。 1、......

    刘同华个人工作总结(五篇模版)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已经结束了。在这一学期中,我时时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教好......

    2013年个人工作总结作者:刘华春

    二零一三学年个 人 工 作 总 结刘华春 门源县职业技术学校 2013年12月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本人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也即将告一段落。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感触颇深,无论是从自己的......

    2011刘少鹏半年工作总结1

    鸣泉嘉园管理处2011年工作总结 在公司领导的指导帮助及各位同事积极努力和支持下,2011年鸣泉嘉园管理处公司在全年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如:(1)抽调鸣泉嘉园的骨干力量配合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