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要点
2011年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解决餐饮业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我市餐饮业等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上级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要求,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依法整顿,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促进餐饮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食品安全集中整顿,使食品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行业自律意识显著增强,食品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三、工作任务
(一)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的宣传培训。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宣传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1、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实施二周年宣传周活动。
2、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各地卫生监督部门要对培训进行监督检查,积极引导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和诚信守法经营意识。
3、各地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广泛开展公益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食品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预防家庭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
(二)规范许可,严把许可准入关
食品生产经营的许可是食品安全监管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确保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各地卫生监督机构要把规范许可、严把许可准入关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工作来抓。对新申领许可证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食品安全标准等,严格审查,建立许可档案,严把许可准入关,提高许可工作质量,降低食品安全监管风险。市卫生监督局要加强对县级监管部门许可情况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许可质量。
(三)加大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市卫生监督局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赋予的法定职责和政府指定的职责,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1、深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在查处违法案件时要“严”字当头,依法处罚,对问题产品要做到原料来源、产品流向未查清不放过,问题产品威胁不消除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对触犯刑法的要依法移交至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2、突出工作重点,增加监督检查频次。认真做好“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及“人大会”、“党代会”、“政协会”等重大活动和接待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集中开展重点品种、重点区域以及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尤其是对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餐饮单位和小型餐馆等,要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和监管力度,确保不发生重大、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
3、开展餐饮业风险食品和餐具卫生消毒专项抽检。以监督监测检验技术为手段,加大对餐饮单位自制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以及食用油、餐饮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监测力度。依法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对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和餐具的违法行为进行公示。
4、继续推进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完善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机制,继续推行、扩大量化分级的公开公示范围,强化卫生监督员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促进行业自律,提高监督效能。
5、加强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打击在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的行为。查处违规生产经营保健品和伪造、冒用保健品标签标识的行为。严查以公益讲座、免费体检、学术交流、会展销售等形式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行为。整治普通食品宣传功能疗效以及保健食品夸大宣传功能的行为。
6、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其他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任务。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社区、学校)创建工作,认真组织谷城县开展餐饮消费安全先进县的创建工作。开展食品安全预警工作,定期发布抽检信息和消费警示,正确引导公众消费。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监管责任。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市政府协调会议精神,围绕工作计划,层层明确责任,切实履行职责,层层抓落实。
(二)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落实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原料查验、索证索票和全程追溯制度。
(三)加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切实承担起卫生监督技术支持的职能并加强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技术资源,为卫生监督提供技术支持。
(四)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评议考核,落实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着力纠正执法监管中的不作为、不到位和乱作为等问题。加强执法队伍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加大刑事处罚力度,对发现的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案件,要及时移交公安机关,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对处置机制。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对处置机制,高效组织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对公众造成的健康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一要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处理预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演练,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和处置机制;二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加强部门配合,互通信息,及时上报食品安全事故信息,严肃查处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相关人员。三要提高食品安全事故舆情应对能力,采取有效方法和手段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尽可能避免食品安全事故引起的社会恐慌,降低对食品产业的冲击。
五、信息报送
2011年6月20日和12月10日前,各县(市)、襄州区卫生行政部门分别报送上半年和全年食品安全卫生监督工作总结以及卫生监督抽检信息;市卫生监督局在相应时间内报送卫生监督工作总结,市疾控中心报送卫生检测相关信息。
相关信息报送至:
襄阳市卫生局法监科,联系电话3524577,邮箱xfswsjd@163.com,联系人:唐沁洋襄阳市卫生监督局综合管理科,联系电话3605301,邮箱xfjdzhk@163.com,联系人:朱海峰、张梅
第二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要点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要点
餐饮经营监督管理过程中食品安全检查工作项目比较繁多,但每个细节都关系到消费人群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更要求执法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一定要做到面面俱到,每个环节都不可疏忽大意,现将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总结如下,便于执法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有效防范工作疏漏,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点。
一、是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制度。
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健全学校食品安全采购、原料管理、食品加工操作规范、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遵照执行。加强学校食堂和承包、供餐单位管理,强化校园商店的食品安全管理。重点是落实校长陪餐制,推进落实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建设县级监管统一平台。要严查合法经营资格,确保学校食堂、对外承包或委托经营食堂、学生用餐配送单位100%持证经营。二、食品原料进购的监管
1.原料进购必须做好台账,台账中要体现出食品进购的时间、进购单位(执有合法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出厂日期、保质日期、到期日期。做好索证索票的留存工作。使用原则为先进先出的原则。
2、预包装食品必须有初验工作环节,必须审查外包装有无破损、涨袋、污染、过期等现象。
3、散装食品是否为持证食品生产企业生产、是否有出厂合格证、运输存放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三、食品原料存储,1、原料库房不得堆放食品原料以外其他杂物及消杀用品,需经常通风,保持干净卫生。食品原料存储需离墙离地20厘米30厘米。
2、冰柜冷藏柜存储食品半成品需生熟荤素分区存放,带颜色及非食品级别塑料袋不得进入冰柜冷藏柜;外包装箱不得进入冰柜冷藏柜;未经清洗的禽蛋类,果蔬类不得进入冰柜冷藏柜。
3、食品添加剂实行“五专”制度。
四、食品加工操作规范及食品加工人员要求
1、餐饮具、食品加工工具需生熟荤素区分,以免引起交叉污染。
2、操作间设计需符合食品加工流程,尽量避免来回穿梭引起在加工食品的交叉污染。
3、操作间厨余垃圾桶必须使用加盖垃圾桶,不使用是应该关闭桶盖。
4、食品加工人员需持有效健康证着工作衣帽上岗,晨检发现食品加工人员有手部有溃烂伤口、腹泻、感冒、发热等症状不得上岗。食品加工人员不得染指甲、佩戴戒指、耳环等饰物。
5、强化食品加工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五、清洗消毒
1、操作间或就餐场所必须设置能满足消毒需求的消毒柜,餐饮具清洗干净后在消毒柜消毒,然后存放在保洁柜中。
2、无法放入消毒柜的餐饮具需物理消毒或者使用清洗消杀剂。物理消毒必须先清洗干净食物残渣后在90度以上热水中浸泡3-5分钟;使用清洗消杀剂消毒必须清洗干净消杀剂残留,自然沥干后存放入保洁柜中。
3、食品加工工具、机械使用后必须及时清洗干净,不得留存食物残渣。
六、食品留样
1、每餐每个食物品种都必须留样,样品重量要求不少于120克,存放留样柜中48小时。
2、留样柜需专人管理,每个样品需标注留样时间、重量、留样人。并做好详细的留样记录。
七、三防设施
1、操作间窗户,排风口应该加装能够防蚊蝇、防鼠的铁质窗纱。
2、操作间排水沟及时冲洗不得有食物残留,进出水口必须安装防鼠、蟑螂等其他害虫的铁网。
3、操作间出入口要能完全封闭防止老鼠进入。
4、操作间及就餐区域每20平米内加装一个粘捕式灭蝇灯。
八、其他禁止项
1、学校幼儿园禁止外购成品食品;不得制售凉菜、冷菜、生食类食品。
2、禁止制售高盐、高糖、高脂肪食品;不得使用亚硝酸盐,不得制售自制饮料;不得制售四季豆、鲜黄花菜、发芽土豆、野生蘑菇等容易引起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食品。
3、尽量使用非转基因食用油,使用转基因食用油必须在醒目位置予以公示。
第三篇: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为迎接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验收,深入推进全街道食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钦食和生命安全,推进城东社会、经济发展,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要点。现将城东街道2010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明确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照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发动群众,坚持日常管理,坚持食品安全督查,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努力实现全街道在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总体目标食品安全组织网络健全;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到位;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普查全面;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组织协调督查严格;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确保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通过验收。
三、主要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村和社区食品安全工作组织领导、组织网络、食品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制定好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和食品安全信息员工作职责。明确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规范化制度要求,签订好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责任书。确保食品安全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严格执行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努力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深入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及配套法规,组织好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充分利用广播、板报、专栏、标语横幅、文艺宣传等多种形式,搞好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使食品安全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工作总结《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要点》。、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骨干队伍工作培训,努力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确保开展工作得心应手,检查工作有的放矢。同时,在全街道范围内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按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消费四大类,分别举办好经营负责人培训班,切实提高全街道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意识,增强食品安全责任心,争创食品安全先进单位,食品消费“放心村”、“放心店”、“放心社区”。、进一步搞好全街道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普查登记。以村和社区为单位,进行逐户登记,分类汇总,列入电子文档,上传街道食安办。同时将各行业规范化要求和制度发放到位。、进一步加强对全街道范围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督察检查,除街道统一组织的活动外,各村、社区每个季度巡查一次,并且做好检查记录,发放整改通知书,建立好食品安全检查文档。将食品安全工作做好、做细、做实。、进一步加强食品在种植养殖、猪肉市场环节的监管。结合海陵区开展“农产品质量建设推进年”活动,充分发挥街道农业科、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兽医站等监管作用以及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大户示范作用,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不断扩大认证产品规模,在丁冯村无公害根叶菜基地的基础上,今年建好魏徐村优质无公害葡萄园基地。对蔬菜种植农户实行使用无公害农药补贴,定期、不定期抽样检测蔬菜农药残留,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兽医站坚持对辖区内猪肉市场的监管,坚持对辖区内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大户的防疫、防病和指导工作,力争在区“农产品质量推进年”活动中,让市民们吃上放心菜放心肉。、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社区家宴的卫生监管,严防群体性中毒事件发生。一是做好对民间厨师的调查登记和培训;二是做好举办家宴户的申报(聚餐30人以上);三是做好对举办家宴户的食品卫生检查,卫生指导工作,并且做好检查记录。、进一步做好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的迎检工作,切实做到领导重视、措施扎实、制度健全、开展工作到位。同时按照村(社区)食品安全工作目录要求,确保食品安全工作台账、软件、资料齐全。
第四篇: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一、坚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完善制度,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部门分段负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对乡镇政府以及部门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食品安全工作要点。二要积极探索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组织保障机制、综合协调、督促考核以及责任挂帮包保机制等。三是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件)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提高依法处置突发安全事故(件)的能力。四是突出重点,加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及城乡结合部监管工作力度。
二、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强化各环节的监管
(一)强化种植养殖环节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大农产品源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管好农兽药市场,杜绝高毒高残留农兽药经营使用。开展产地产品监测,建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追溯制度。加强农贸市场管理,开展好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检验检测,杜绝药物残留超标产品上市销售。
(二)严格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坚决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黑窝点和非法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整治小企业、小作坊,坚决取缔无证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建立健全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管,确保小作坊安全监管措施到位,责任到人。抓好重点食品质量监督检查,确保质量安全。进一步规范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县城屠宰点要完善设施、设备和管理,力争尽快达标。各乡镇要加强屠宰点的管理,落实屠宰上市畜禽的安全检测工作。
(三)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流通秩序。坚决取缔食品无证照经营,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全面推行对食品经营主体的信用分类监管。对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质量有问题的食品严禁上市销售,建立和完善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加强食品流通环节消费者维权工作,依法处置市场纠纷。继续加大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景点、食品批发超市、集贸市尝车站、学校等重点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努力营造食品放心消费良好环境,工作总结《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四)严把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关。继续加强餐饮企业安全管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监管有关法律法规,推行餐饮业建立进货台帐、加工记录和留样制度,全面推进村居自办宴席申报登记备案检查制度。县城餐饮及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率达100%。学校食堂和县城餐饮经营单位原料进货索证索票率达100%。
(五)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要巩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积极组织开展以粮油、肉、豆制品、水产品、饮用水、儿童食品及消费者投诉较多的品种为重点品种,以城乡结合部、边远农村、学校及其周边环境为重点区域,以制假售假、无照经营、滥用添加剂和非食用原料等违法生产经营活动为重点整治对象,以重大节日、重要活动为重点时段组织开展联合专项整治活动。
三、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要深入开展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强化日常监管,坚决打击各种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加强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监管工作,做好农村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工作,规范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病例报告工作,加强特殊药品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药品、保健品广告行为,严肃查处超范围经营及非法行医行为。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食品药品安全的氛围 要大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加大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要及时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典型案例,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五、继续巩固和深化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 进一步巩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要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建设工作制度和机制,实现县乡村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全覆盖,确保村(居)民食品安全。要按照县人民政府《习水县食品药品安全包保责任制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加强职能部门对包保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的指导、督促和协调,促进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推行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习水县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配套相关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报告系统和应急工作体系,创造条件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严格执行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追究制,明确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要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综合考核,与总体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发生责任事故,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五篇:2012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2012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2012年全区食品安全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创建省级食品放心区活动为抓手,以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为中心任务,加强组织管理,完善体系建设,做好监测检测工作,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做好应急保障和宣传工作,落实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进一步增强企业及行业的自律意识,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一、健全管理体系,明确工作责任
一是落实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及创建办公室人员、经费;二建立“一专两员”镇村食品安全监管和应急网络,落实机构、人员、制度、职责;三是明确工作任务。食品安全纳入议事日程,对食品安全有计划部署、有检查考核、有经费保障;四是全面落实镇(办事处)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统筹协调,区、镇、村三级联动,整体推进,确保食品安全。
二、加大工作力度,开展专项整治
一是继续抓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地沟油、乳制品、豆制品等专项整治,加大打击违法行为的力度,查处一批大案要案,解决群众关心突出问题;二是加强行政执法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的衔接,对发现的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向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立案侦查,移送率100%。
三、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全程监管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认真开 1
展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监测;开展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的整治;建立健全农产品经营店索证索票制度;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全力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2、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对食品生产加工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加强日常监管,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可追溯率100%。依法对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实行生产许可制度,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率100%;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备案率100%。全面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作坊1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监督食品生产企业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3、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坚持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制度,实现乡镇以上经营户持照经营率达100%,城区农贸市场摊位挂牌经营(含临时许可)率达100%。规范食品经营者经营行为,所有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率达100%,所有食品经营单位建立和落实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率达100%。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对所有食品经营单位监督巡查覆盖率100%,对无照无证食品经营单位的查处率达100%。提高食品监测品种覆盖率,全面扩大食品质量监测范围,强化对散装食品、生鲜食品、清真食品的抽检。基层工商所正确使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
4、食品餐饮服务环节监管。严格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对餐饮单
2位、集体食堂和学校食堂加强监管,对达不到许可条件的坚决不予许可,对无证餐饮单位坚决予以取缔;强化餐饮单位日常监管,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餐饮单位按规定品种和范围对食品原料进货索证率达100%,对购进食品原料进行验收率达100%,对购进和使用食品原料建立台账登记率达100%;餐饮业从业人员持健康证明上岗率100%,餐具消毒合格率100%;积极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对所有餐饮经营单位监督检查覆盖率100%,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使用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率100%;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无证餐饮经营单位的查处率达100%,对超标准使用添加剂的查处率100%,对餐饮经营单位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查处率达100%。
5、生猪定点屠宰环节监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管理规范,检验检疫和屠宰程序符合规定,进厂病害猪肉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出厂肉品合格率达到100%;超市、农贸市场、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肉品100%来自定点屠宰厂(场),乡村市场出售肉品检验检疫率达100%。
6、保健食品监管。严格产品市场准入,加强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管。开展市场产品质量监测评价和监督抽检力度。加大对保健食品违法宣传和违法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四、建立快检中心,强化应急管理
一是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心,制定统一检测计划,落实检测经费;二是开展重点品种食品检验检测。农产品、食品生产加
3工、流通和餐饮服务各环节基本品种抽检覆盖率达60%,基本品种安全指标抽检合格;三是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网络,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四是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对风险监测情况及时进行评估,对可能造成的食品安全危害发布预警信息;五是建立区、乡、村三级应急管理网络,部门分工明确。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及时查处食品安全事故。组织开展Ⅳ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加强食品安全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五、建立长效机制,抓好示范创建
一是厘清分段监管职责,排查食品安全监管盲区,分清职责、明确界限,制订食品安全规范性文件,解决部门之间在法律执行过程中职责不清问题,切实消除监管真空和盲点,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实现全覆盖、无缝监管,创新食品安全监管办法,探索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二是畅通举报渠道、发挥消费者监督作用。制订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办法,实行举报奖励制度,食品安全事故投诉处理率达100%,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状况满意率达到80%以上;三是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开展食品安全示范镇、社区、学校、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等示范点创建工作。
六、搭建信息平台,做好宣传报道
一是做好食品安全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收集全区各监管部门和各镇(办事处)监管信息,实现监管信息共享,制定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发布渠道,向人民群众及时提供食品安全监管信
4息;二是重视食品安全宣传报道,制定计划,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及时客观报道食品安全工作。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向社会各界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知识,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消费信心,群众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