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
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和“二甲评审”的活动深入,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减少漏报率,提高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按照省中医感控中心要求,制定了调查计划和具体活动安排。经院感委员会会议讨论同意。于6月24日对全院临床科室所有住院病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此项活动由院感科组织,护理部,医政科支持,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安排,采取个案调查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一位病人进行了调查和登记。对重点病人由科主任亲自到病房会诊和调查。经过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此次调查活动。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现患率情况:
应查人数162人,实查162人,调查率为100%。通过床旁调查和个案调查登记,进行分析总结,最终结果为:应查162人,院内感染1人,感染现患率为0.62%。院内感染病人为肿瘤科肿瘤病人。
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6月24日全院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59%
预防用药38例:妇产科11例、外科14例、骨科13例
治疗用药58例:儿科19例、内科10例、急诊科7例、骨科4例、外科5例、肿瘤科13例。
一联用药:儿科19人、内科5人、急诊6人、骨科13人、外科14人、肿瘤科13人、妇产科11人。共81人,构成比为84% 二联用药:内科5人、急诊科1人、骨科4人、外科5人。共15人,构成比为16%。
无三联、四联用药。
三、抗菌药物使用中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情况
儿科17人、内科2人、骨科1人。共20人
其中儿科送检率为90%、骨科送检率为5.9%、内科送检率为20%,其余科室为0
四、手术情况
Ⅰ类切口:外科6例、骨科1例
Ⅱ类切口:妇产科8例、外科7例
Ⅲ类切口:外科1例、骨科10例
Ⅳ类切口:骨科2例
通过此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增强了全院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监控意识。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儿科的细菌培养送检率最高,值得表扬和提倡。此次调查无切口感染现象,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无三联、四联用药。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加强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控制意识,合理使用抗生素,结合临床开展必要的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医疗风险。
第二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总结
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及《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比较准确地了解我院社区感染、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了解重要病原体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情况,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避免暴发流行的发生,根据我院年初制定的院感工作计划,医院感染管理科于2014年11月27日组织开展了对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院感科首先制定出调查方案,上报院领导,并向各科室发出通知,对调查目的、方法、调查的范围、填表的注意事项等进行开会培训,取得领导的支持及各科的积极配合,使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二、调查结果
1、医院感染现患率总体情况
应调查人数426人,实查426人,调查实查率100%。按科室分:内一科30人、内二科56人、内三科58人、内四科22人、内儿科102人、脑外科11人、骨外科36人、外科26人、妇产科37人、五官科30人、急诊科15人,调查率符合规定要求(调查实查率要求>96%)。各调查人员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通过床旁调查,结合查阅病历,得出最终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病例11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8%。社区感染病人200例,社区感染患病率为46.95%。
2、医院感染情况
医院感染病例11例,按科室分:内二科2例、内三科2例、内儿科1例、脑外科3例、骨外科3例;按感染部位分:上呼吸道感染4例、下呼吸道感染4例、消化道2例、手术切口1例;其中发现有1例肺炎与气管插管有关;医院感染主要病原体为:嗜麦芽食单包菌1例、支原体2例。
3、病原体监测情况
在195人治疗性用药或治疗+预防性用药中,66人送细菌培养,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细菌送检率为33.85%。在11例医院感染患者中,有3例送细菌培养,细菌送检率为27.27%。
4、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1月27日全院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共计262人,使用率为61.5%;其中内一科使用25例,占9.6%,内二科使用15例,占5.7%,内三科使用11例,占4.3%,内四科使用11例,占4.3%,内儿科90例占34.1%。脑外科使用8例,占3%。骨外科使用24例,占9.2%,外科使用23例,占8.8%,妇产科使用24例,占9.2%.五官科使用23例,占8.8%,急诊科使用8例,占3%。
预防性用药:共69例,占26.34%。其中内一科1例、内三科2例、内儿科5例、脑外科5例、骨外科17例、外科8例、妇产科21例、五官科3例、急诊科7例。
治疗性用药:共168例,占64.12%。内一科23例、内二科14例、内三科5例、内四科10例、内儿科85例、脑外科1例、骨外科4例、外科8例、妇产科1例、五官科17例。
治疗+预防性用药:共25例,占9.5%。内一科1例、内二科1例、内三科4例、内四科1例、脑外科2例、骨外科3例、外科7例、妇产科2例、五官科3例,急诊科1例。
一联用药:154例,构成比例为58.8%。其中内一科7例、内二科10例、内三科10例、内四科8例、内儿科49例、脑外科8例、骨外科21例、外科6例、妇产科20例、五官科7例,急诊科8例。
二连用药:103例,构成比例为39.3%。其中内一科17例、内二科5例、内三科1例、内四科2例、内儿科39例、骨外科3例、外科16例、妇产科4例、五官科16例。
三连用药:5例,构成比例为1.9%。其中内一科17例、内二科5例、内三科1例、内四科2例、内儿科39例、骨外科3例、外科16例、妇产科4例、五官科16例。
5、手术情况
在调查的426人中共查出手术69例,手术率为16.2%。其中:骨外科21例、脑外科3例、外科12例、妇产科19例、五官科14例。
Ⅰ类切口:33例,占手术总例数47.8%。其中:骨外科18例、脑外科3例、外科5例、五官科7例。
Ⅱ类切口:34例,占手术总例数49.2%。其中:骨外科3例、外科5例、妇产科19例、五官科7例。
Ⅲ类切口:2例,占手术总例数3%。均为外科病例。
三、分析讨论
本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圆满完成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各临床科室的大力协助。
通过本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反映了我院目前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增强了全院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的意识,为今后的现患率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并为加强我院医院感染控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此次调查共发现11例医院感染病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8%,达到了二级医院感染控制水平,但是也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如:在抗菌药物使用指证方面控制不太严格,使用率过高;Ⅰ类切口预防性用药时间过长,且存在有二连用药的情况;病原体监测送检率偏低,除内儿科治疗性用药细菌送检63例,其余各科共送检3例,说明临床医师对此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个别医师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掌握不到位,漏报率高等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使大家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以便于及时上报院感病历,降低漏报率,并结合临床开展必要的病原体监测及药敏试验,提高送检率。以利于掌握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控感科 2014年12月11日
第三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计划书2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计划书
一、目的: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要求,以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目前的状况,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下一步制定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的监控方案,开展目标性监测等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二、参加调查的科室:
全院各临床科室
三、调查时间:
2014年1月1日开始,调查2013年1月1日0点至24点期间内住院病人的感染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四、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凡参加调查的各临床科室,在调查开始前通知有关科室做好准备积极配合。时间安排1月1日骨科、儿科;1月2日内一科、内二;1月3日内三科1月4日外科;1月5日妇产科。
五、调查方法:
控感科专职人员到各临床科室查看病历及床旁查看病人。调查时注重体温记录单,医嘱单,病程记录,抗菌药物使用原因,入院诊断,病原学报告。着重注意住院时间长、病情严重、免疫力下降和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第四篇: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
2014年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我院于2014年7月15-18日进行住院病人患病率调查,根据我院各科住院病人情况拟定调查计划和做好培训工作,绘制、印刷各种调查表和汇总表,以下时间性安排:7月15日0时到24时开始至7月18日完成临床科室调查工作,8月底完成网上病例录入工作,网上完成汇总表相关内容,进行资料统计汇总、分析及总结工作。
于7月14日下午2点半利用院周会的时间在四楼会议室召各科主任、护士长会议,把这项工作的重点、意义做一重点要求,各科室临床医师完善病例和各项检查。要求各科感染小组质控员第二天下午3点来四楼会议室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病率调查方法及调查表项目填写要求,说明调查目的,重点强调这次医院感染患病率的调查重要性,在一个时间段内以点带面的通过横断面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掌握医院感染的动态,以便宏观的采取控制措施,要求临床科室主任对科室所有管床医生完善住院患者各项与调查有关的检查:血、痰、尿、大便等实验室检查和X线、超声波、CT扫描等辅助检查,且与调查前一天得到其检查结果,资料准确可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次调查,否则就失去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感染办人员负责这次调查的全部,共21人分3个大组,各科的质控员负责本科的调查工作,并把个案调查表、床旁调查表根据病区人数的多少发放表格进行登记。
经过为期4天时间的调查,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19个临床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对全院各科应查人数704人,实查人数
704人进行了个案调查登记,实查率100%,院感染病例41例,院感染发病例次为42例,其中医院感染病例15例,社区感染26例。医院感染患病例是2.13%,社区感染患病率是3.7%。汇总出资料信息:(详见患病率调查医院感染例数表)
感染部位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26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泌尿道感染4例,表浅伤口感染2 例,其他部位7例。
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检测36例,感染病例标本检测率85.7%。医院感染现患率同去年相比如下表:
医院感染现患率 2013年 2014年
1.5% 2.13%
一、医院感染现患率总体情况:
位于医院感染部位前二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
1、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1)下呼吸道感染26例,占61.9%。(2)泌尿道感染4例,占9.5%; 各部位医院感染例次与上年相比见下表:
泌尿道感染 表浅伤口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2012年 4 4 3 2013年 2 0 5 2014年 4 2 26 与往年相比较,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表浅伤口感染有所上升。
病原微生物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杆菌和其他病原体,发现多重耐药菌铜绿假单胞菌1例和阴沟肠杆菌1例(详见舞阳县人民医院患病率调查病原体情况)。但近几年社区感染有所上升,感染部位大部分是泌尿道和下呼吸道。
2、医院感染科室分布:
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
综合ICU、神经外科、呼吸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呼吸科发病率多为社区感染。
3、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
根据全院医院感染现患率病例统计,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如下: 社区感染患者增多、新生儿及老年卧床病人、肿瘤、放化疗、用免疫抑制剂病人、手术、侵入性操作、呼吸机使用、使用抗生素
二、抗生素使用情况:
本次调查抗生素使用308人,使用率为43.8%。其中治疗用221例,占抗生素使用率的71.8%;预防用药87例,占抗感染治疗的28.2.8%;抗生素联用:一联260例、二联48例,三联药物0例。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抗生素使用率同去年相比如下表:(详见科室与抗菌药物使用汇总表) 抗生素使用率 2013年 50.2% 2014年 43.8.2%
三、与2013年相比较,抗生素使用率有所下降,从整个调查中发现抗生素使用情况如下:
1、抗生素的使用明显下降:如骨科、胸外科、消化科、神经内科、心内科、神经外科等。
2、围术期病人术前用药不规范如普外科、手足外科。
3、呼吸科和儿科抗生素使用率、ICU高。
4、部分科室预防用药过于普遍如妇科、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
三、医院感染发病原因分析:
1、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1)易感人群:社区病人感染增多、老年病人和新生儿等疾病人群增多,慢性病病人(尤其是糖尿病病人、高血压并发症)和高危病患因长期卧床,发生在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机率高,综合ICU病人,由于体质差、抵抗力低,易被感染,存在医院感染的多发因素。肿瘤、放化疗和使用免疫抑制剂病人,自身的免疫功能遭受破坏或抑制,这些原因使这部分人群医院内感染发生的机率增加。
(2)易感因素:一些有长期服药的社区病人、各种有创治疗、侵入性操作越来越多,如尿管、置管、吸痰、呼吸机的使用,留置管道的插入,也会造成一定比例的医院感染发生。侵入性操作中,无菌操作不严密,消毒措施不到位也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仍有部分医务人员院感意识淡薄,在工作中不能自觉履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和消毒隔离制度。
(3)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过度,导致菌群失调,细菌变异,耐药菌株不断增加,而引起新的感染。
(4)医务人员不能有效落实卫生洗手或手消毒制度。
(5)各类环境、物表清洁消毒不彻底,一些感染菌株存在于物体上,均可引起交叉感染,使病人感染率增加。
2、从医院感染部位构成分析:
(1)下呼吸道感染较高,主要原因是社区感染、重症ICU病人有所增高,病人有基础疾病、危重病也是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呼吸机的应用和气管切开等原因以及环境质量不清洁等。
(2)泌尿道感染但多集中在神经内科病区和心内科糖尿病人,神经内科病人尿失禁,无排尿意识,尿路治疗(导尿、插管)与感染发生密切相关。由于操作不当、消毒不严格造成的外源性感染也是原因之一。糖尿病慢性病人也会出现的并发症也会引起尿路感染社。另外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破坏了尿道的正常菌群也使泌尿道感染增加。(3)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低,是否得到提高,是各个部位感染的普遍因素。
四、改进措施:
1、根据患病率监测情况,不断改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加强对高危因素的监测;下一步对综合ICU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力度增大。
2、强化全体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多重耐药菌监测与控制、手卫生的培训。
3、加强消毒隔离管理技术、无菌操作、卫生洗手的管理和检查,保证诊疗用品消毒灭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4、加强环境质量,保持环境清洁,地面、物表清洁消毒到位,切实做好病区的终末消毒工作。
5、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部门环境卫生学监测,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6、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预防用药,缩短用药时间,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提高病原标本送检率。
7、重视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做到合理用药。对于病情有变化而需要更换抗生素时者在病程中应及时记录、分析。
8、院感科把这次调查分析总结后,把存在的问题纳入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
舞阳县人民医院感染办 2014年8月
附表
第五篇:201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报
2015年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我院于2015年7月7-9日进行住院病人患病率调查,根据我院各科住院病人情况拟定调查计划和做好培训工作,绘制、印刷各种调查表和汇总表,于7月6日下午2点半利用院周会的时间在四楼会议室召各科主任、护士长会议,把这项工作的重点、意义做一重点要求,各科室临床医师完善病例和各项检查。要求各科感染小组质控员第二天下午3点来四楼会议室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病率调查方法及调查表项目填写要求,说明调查目的,重点强调这次医院感染患病率的调查重要性,在一个时间段内以点带面的通过横断面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掌握医院感染的动态,以便宏观的采取控制措施,要求临床科室主任对科室所有管床医生完善住院患者各项与调查有关的检查:血、痰、尿、大便等实验室检查和X线、超声波、CT扫描等辅助检查,且与调查前一天得到其检查结果,资料准确可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次调查,否则就失去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感染办人员负责这次调查的全部工作,共22人分3个大组,各科的质控员负责本科的调查工作,并把个案调查表、床旁调查表根据病区人数的多少发放表格进行登记。
以下时间性安排:7月7日0时到24时开始至7月9日完成临床科室调查工作,8月底完成网上病例录入工作,网上完成汇总表相关内容,进行资料统计汇总、分析及总结工作。
一、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 2015年7月7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专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由感染办专职人员和各临床科室感染质控小组护士或医生组成,感染办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调查前一周内,感染办对这项工作进行组织培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表格填写及注意事项。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
3、诊断标准 依照卫生部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诊断。
4、统计方法 由医院感染办人员负责资料的整理、统计,模板为省卫计委下发的医院患病率调查模板。
二、结果
1、患病率 经过为期4天时间的组织、调查,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21个临床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对全院各科应查人数730人,实查人数729人进行了个案调查登记,实查率99.9%,感染病例21例,感染发病例次为21例,感染患病例是2.88%,感染例次患病例是2.88%。感染部位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11例,其构成比为52.38%;其次为泌尿道4例,构成比为19.04%;内科212人感染9人9例次,例次感染率是4.25%,外科187人,感染7人7例次,例次感染率是3.74%。
2、感染部位分布
2.1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感染部位居首位的是下呼吸道感染,占72.7 %,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27,3%。
2.2社区感染部位分布 实际调查729人中,社区感染221人221例次,感染率及例次感染率是30.30%,其中下呼吸道203例,占27.8%。内科449人感染189人189例次,例次感染率是42.1%,外科187人,感染32人
32例次,例次感染率是17。1%.3、病原菌分布 3、1医院感染病原菌 医院感染菌株数4株:革兰氏阴性杆菌3株,占75%;泰洛肠杆菌1株、木糖葡萄球菌1株,洛菲不动杆菌1株、费劳地枸橼酸杆菌1株。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3例,占75%;泌尿道1例,占25%。3、2社区感染病原菌 社区感染菌株数7株:大肠埃希氏菌1株、真菌1株、粘质沙雷菌1株、芳香沙雷菌1株、奇异变形杆菌1株、洛菲不动杆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其中有些是污染菌,感染部位下呼吸道3例。占42.9%。
4、抗菌药物应用
实查病人729人,410人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56.2%。其中内科262人使用抗菌药物,送标本培养120例,送检率是45.8%;外科155人使用抗菌药物,送标本培养11例,送检率是1.7%。治疗用药321人,占78.3%;预防用药89人,占21.7%;治疗+预防用药15人,占3.7%。抗菌药物一联用药327人,占79.8%;抗菌药物二联用药83人,占20.2%。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检测131例,同期治疗用药321例,感染病例标本检测率40.8%。
三、分析讨论
1、医院感染现患率总体情况:
医院感染例次患病率同去年相比如下表:
2013
医院感染现患率2.13%,2014
医院感染现患率2.88%。
本患病率比日常发病率监测是增高的,我院医院感染监测控制总体情况是良好的,无医院感染暴发。各部位医院感染例数与上年相比见下表:
泌尿道感染
表浅伤口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2014年 4 2 26 2015年 4 0 11 位于医院感染部位前二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与往年相比较,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有所下降。病原微生物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发现多重耐药菌费劳地枸橼酸杆菌1株(详见舞阳县人民医院患病率调查病原体情况)。但近几年社区感染有所上升,感染部位大部分是泌尿道和下呼吸道。
2、医院感染部位科室分布:
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综合ICU、神经外科、呼吸科、神经内科、消化科。呼吸科发病率多为社区感染。
2.1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 医院感染部位中以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占75%与国内许多报道相似,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医院感染患病率感染占首位的科室是综合ICU、收住的多是神经外科、呼吸科、神经内科病人,大多是高危、昏迷、气管插管、免疫力低下、使用抗生素种类多、时间长病人,是出现多重耐药菌及真菌的感染原因。还有深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作(泌尿道插管、呼吸机、气管切开)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使用呼吸机及气管切开是得下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干扰了正常防御机制,增加了感染概率。要求科室认真执行无菌操作流程,消毒隔离措施和防护措施到位,严格对医疗环境进行清洁消毒,消除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
菌素,尽量缩短住院日,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侵入性操作时间,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2.2社区感染的发生 社区感染部位与医院感染部位相同,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27.8%,其次是皮肤及软组织。
3、医院感染病原菌 本次调查医院感染病原菌最多的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与国内报道相类似,属于污染菌的占多数,沙雷菌属 2株,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巴唑敏感率在50%。阿米卡星敏感率在100%。肠杆菌属2株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巴唑敏感率在60%以上,其他不动杆菌2株对美满、多粘菌素、左氧氟100%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苯唑西林00%敏感。有一例多重耐药菌株,要求科室做好接触隔离的措施实施,落实手卫生措施、严格消毒隔离,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好环境质量的卫生清洁。
四、改进措施:
1、根据患病率监测情况,不断改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加强重点部门的监测;下一步对综合ICU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力度加大。
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如医院感染诊断、多重耐药菌监测与控制、手卫生的培训。
3、加强环境质量,保持环境清洁,地面、物表清洁消毒到位,切实做好病区的终末消毒工作。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预防用药,缩短用药时间,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提高病原标本送检率。
5、院感科把这次调查分析总结后,把存在的问题纳入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