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病率调查总结
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病率调查总结
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患病率,根据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的要求,对我院2013年10月28日0:00—24:00所有住院病人进行患病率调查。方法:采用床旁和病历相结合调查方式,填写个案调查表和床旁调查表,结果调查194人,发现医院感染6人,患病率为
2.577%。其中内一科1例、儿科2例、骨二科1例、妇产科1例;医院感染部位:上呼吸道感染3例,胃肠道感染2例、手术部位1例。通过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及时发现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一、资料收集
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应查住院患者203人,实查194人,实查率95.5%,其中男122人、女72人。全院共发生医院感染5人次,患病率约2.85%。
2、各科室医院感染率情况详见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表。
2、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病人实查数194人,抗生素应用96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5%。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详见表。
3、因本院条件所限未能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检测。
二、从现患率调查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通过横断面调查发现,患病率约为2.577%,高于日常监测,说明日常监测存在一定的漏报情况。在调查中发现,年龄<2岁和>60岁者,患病率为5.1%,2—60岁患病率为0%,<2岁和>60岁者属于年龄过小的婴幼儿及老年人,由于其机体免疫功能的不完善或减退,老年人存在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使得这部分病人易出现医院感染,所以占相当高比例。
三、医院感染发病原因分析:
1、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1)易感人群:慢性病人(尤其是糖尿病病人)和卧床病人因
长期的疾病折磨,使其全身多系统机能遭到破坏,加之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住院时间长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增加。老年人各组织器官处于衰退阶段,大多数有几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机体防御功能低下。肿瘤、放化疗和使用免疫抑制剂病人,自身的免疫功能遭到破坏和抑制,这些原因使部分人群医院内感染发生的机率大为增加。
(2)易感因素:长期以来,医院感染管理科将增强医务人员院
感意识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仍有部分医务人员院感意识薄弱,在工作中不能自觉履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和消毒隔离制度。会造成一定比例的医院感染发生。
(3)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菌群失调,细菌变异,耐药菌
株不断增加,而引起新的感染。
(4)不能有效落实卫生洗手或手消毒制度,环境消毒不彻底,均可引起交叉感染,使病人感染率增加。
(5)科室患者和家属多、探视人员流动大,环境拥挤病区空气
质量差,导致病原菌传播。
2、从医院感染部位构成分析:
(1)呼吸道感染居我院医院感染的第一位,但多集中在免疫力
低下的病区,未引起暴发流行,主要原因是随着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力度的加大,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增强,该病区对呼吸道感染的措施能够较好的掌握。
(2)胃肠道感染排行第二,可能与抗菌药物使用有关联外,还
与患儿免疫力低下有关。相关因素与医院感染情况。住院病人中携带经血液传播病原体如HbsAg阳性患者在安置病人要尽可能单间安置,且在日常的诊疗操作与护理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流程,对病人使用过的用具及医疗废物要正确处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3)相关因素与医院感染情况。住院病人中携带经血液传播病原
体如HbsAg阳性患者在安置病人要尽可同间安置,且在日常的诊疗
操作与护理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流程,对病人使用过的用具及医疗废物要正确处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四、整改措施:
1、强化全体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
医院感染管理在隐患问题逐一排查,将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发现感染病例及时报告,并积极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对医院感染高危人群要加强日常消毒隔离,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防护措施中存在的缺陷,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2、加强消毒隔离管理技术、无菌操作、卫生洗手的管理和检查,保证诊疗用品消毒灭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3、加强病区空气的流通,保持环境整洁,控制陪护人员数量,切实做好病区的终末消毒工作。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掌握好用药指征、减少预防用药,预防
使用尽量控制在5天内,缩短用药时间,抗感染治疗如果三到五天没有控制,考虑更换抗菌药物,对于病情有变化而需要更换抗生素时在病程中应及时记录、分析。熟悉各类抗生素的抗菌谱及不良反应,正确选用药物,避免重复使用和无意义的联合用药。严格按照各类抗生素的抗菌特点及药代动力,选择合理给药方法、剂量及给药间隔。减少耐药菌株,杜绝因滥用抗菌药物造成的院内感染。
5、将现患率调查情况向医院感染委员会汇报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3年11月3日
第二篇:2011年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总结分析
2014年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总结分析
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患病率,根据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的要求,对我院2014年所有住院病人进行患病率调查。方法:采用床旁和病历相结合调查方式,填写个案调查表和床旁调查表,结果调查237人,发现医院感染22人,患病率为9.28%。医院感染部位构成中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通过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2014年11月16日住院的所有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按25—30张床位配备1名调查人员,共配备调查人员9人,系由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各科兼职监控医师组成,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对调查人员按照医院感染监控网统一的调查方法进行集中培训。采取床旁逐个调查和病案调查相结合,并结合查阅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检验结果,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
3、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二、结果
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应查住院患者245人,实查237人,实查率96.73%,其中男176人、女61人。全院共发生医院感染22人次,患病率约9.28%。其中年龄<2岁和>60岁的158人,发生医院感染16人,医院感染患病率约为10.13%;2—60岁的79人,发生医院感染6人,医院感染率约为7.59%。
2、各科室医院感染率情况详见汇总表一。
3、各系统疾病类医院感染率情况详见汇总表二。
4、医院感染病原体情况详见汇总表三。住院病人实查数237人,抗生素应用48人。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检测12例,检测率25%。共检出病原体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异形枸橼酸杆菌属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格高菲肠杆菌1例。
5、相关因素与医院感染情况详见汇总表五。
6、各科室经血传播病毒携带情况详见汇总表六: 住院病人实查数237人,HBsAg检查136人,检查率为57.38%,抗—HCV检查95人,检查率为40.08%,抗—HIV检查89人,检查率为37.55%。全院237人例检查病人中,HBsAg阳性率为0.42%,抗—HCV阳性率为0,抗—HIV检查阳性率为0。说明住院病人中携带经血液传播病原体如HbsAg阳性患者在安置病人要尽可能单间安置,且在日常的诊疗操作与护理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流程,对病人使用过的用具及医疗废物要正确处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7、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详见汇总表四本次调查237人,有48人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20.25%、其中单用药30人、占62.5%,二联用药17人、占35.42%,三联用药1人、占2.08%。
三、从整个调查中发现抗生素使用及感染病人病原体送检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部分科室预防用药过高。预防用药时间过长,2、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细菌培养率过低,我院的实际细菌培养率为25%,但仍低于卫生部要求(国家标准≥30%)。没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可以导致细菌对被滥用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必须使用其它抗生素才能控制疾病,如此恶性循环,最后导致超级耐药菌的产生,我们只有做到及时正确的采集、送检标本,正确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技术和规范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才能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从而减少和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3、通过横断面调查发现,患病率约为9.28%,高于日常监测,较10月份医院感染率高7.17%,说明日常监测存在一定的漏报情况。患病率调查为准确。
4、在调查中发现,年龄<2岁和>60岁者,患病率为10.13%,2—60岁患病率为7.59%,<2岁和>60岁者属于年龄过小的婴幼儿及老年人,由于其机体免疫功能的不完善或减退,老年人存在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使得这部分病人易出现医院感染,所以占相当高比例。
四、医院感染发病原因分析:
1、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1)易感人群:慢性病人(尤其是糖尿病病人)和卧床病人因长期的疾病折磨,使其全身多系统机能遭到破坏,加之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住院时间长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增加。老年人各组织器官处于衰退阶段,大多数有几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机体防御功能低下。肿瘤、放化疗和使用免疫抑制剂病人,自身的免疫功能遭到破坏和抑制,这些原因使部分人群医院内感染发生的机率大为增加。(2)易感因素:长期以来,医院感染管理科将增强医务人员院感意识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仍有部分医务人员院感意识薄弱,在工作中不能自觉履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和消毒隔离制度。会造成一定比例的医院感染发生。(3)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菌群失调,细菌变异,耐药菌株不断增加,而引起新的感染。(4)不能有效落实卫生洗手或手消毒制度,环境消毒不彻底,均可引起交叉感染,使病人感染率增加。(5)科室患者和家属多、探视人员流动大,环境拥挤病区空气质量差,导致病原菌传播。
2、从医院感染部位构成分析:(1)呼吸道感染居我院医院感染的第一位,但多集中在免疫 力低下的病区,未引起暴发流行,主要原因是随着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力度的加大,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增强,该病区对呼吸道感染的措施能够较好的掌握。(2)手术切口感染位于第二位,由于操作不当、消毒不严格造成的外源性感染也是原因之一。
五、整改措施:强化全体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医院感染管理在隐患问题逐一排查,将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发现感染病例及时报告,并积极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对医院感染高危人群要加强日常消毒隔离,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防护措施中存在的缺陷,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1、加强消毒隔离管理技术、无菌操作、卫生洗手的管理和检查,保证诊疗用品消毒灭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2、加强病区空气的流通,保持环境整洁,控制陪护人员数量,切实做好病区的终末消毒工作。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预防用药,缩短用药时间,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提高病原体标本送检率(病原体标本送检率≥40%)减少耐药菌株,杜绝因滥用抗菌药物造成的院内感染。
4、掌握好用药指征,减少预防用药,控制用药时间,预防使用尽量控制在5天内,抗感染治疗如果三到五天没有控制,应及时送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更换抗菌药物。
5、重视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做到合理用药,对于病情有变化而需要更换抗生素时在病程中应及时记录、分析。
6、熟悉各类抗生素的抗菌谱及不良反应,正确选用药物,避免重复使用和无意义的联合用药。
7、严格按照各类抗生素的抗菌特点及药代动力,选择合理给药方法、剂量及给药间隔。
8、不断学习有关知识,充实自己,提高合理用药的能力。
第三篇:2014年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总结分析
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分析
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评价日常监测资料的准确性,根据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的要求,对我院2014年4月15日0:00—24:00住院病人进行现患率调查。方法:采用床旁和病历相结合调查方式,填写个案调查表,应查256人,实查251人,实查率98%。发现医院感染0人,社区感染1人,现患率为0.00%。通过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未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说明我院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工作比较完善。
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2014年4月15日住院的所有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按每科配备1名调查人员,共配备调查人员4人,系由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各科兼职监控医师组成,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对调查人员按照医院感染监控统一的调查方法进行集中培训。采取病案调查,并结合查阅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检验结果,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
3、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01】2号判定)。
二、结果
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应查住院患者256人,实查251人,实查率98%,其中男135人、女116人。全院共发生医院感染0人次,患病率约0.00%。其中年龄<2岁和>60岁的67人,发生医院感染0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00%;2—60岁的184人,发生医院感染0人,医院感染率为0.00%。
住院病人实查数251人,抗生素应用76人。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检测0例,检测率0%。共检出病原体0例。
三、从整个调查中发现抗生素使用主要问题如下: 部分科室预防用药过高,预防用药时间过长。
四、整改措施:
强化全体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医院感染管理在隐患问题逐一排查,将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发现感染病例及时报告,并积极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对医院感染高危人群要加强日常消毒隔离,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防护措施中存在的缺陷,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1、加强消毒隔离管理技术、无菌操作、卫生洗手的管理和检查,保证诊疗用品消毒灭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2、加强病区空气的流通,保持环境整洁,控制陪护人员数量,切实做好病区的终末消毒工作。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预防用药,缩短用药时间,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提高病原体标本送检率(病原体标本送检率≥40%)减少耐药菌株,杜绝因滥用抗菌药物造成的院内感染。
4、掌握好用药指征,减少预防用药,控制用药时间,预防使用尽量控制在5天内,抗感染治疗如果三到五天没有控制,应及时送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更换抗菌药物。
5、重视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做到合理用药,对于病情有变化而需要更换抗生素时在病程中应及时记录、分析。
6、熟悉各类抗生素的抗菌谱及不良反应,正确选用药物,避免重复使用和无意义的联合用药。
7、严格按照各类抗生素的抗菌特点及药代动力,选择合理给药方法、剂量及给药间隔。
8、不断学习有关知识,充实自己,提高合理用药的能力。
感控办 2014年4月17日
第四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总结
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及《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比较准确地了解我院社区感染、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了解重要病原体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情况,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避免暴发流行的发生,根据我院年初制定的院感工作计划,医院感染管理科于2014年11月27日组织开展了对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院感科首先制定出调查方案,上报院领导,并向各科室发出通知,对调查目的、方法、调查的范围、填表的注意事项等进行开会培训,取得领导的支持及各科的积极配合,使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二、调查结果
1、医院感染现患率总体情况
应调查人数426人,实查426人,调查实查率100%。按科室分:内一科30人、内二科56人、内三科58人、内四科22人、内儿科102人、脑外科11人、骨外科36人、外科26人、妇产科37人、五官科30人、急诊科15人,调查率符合规定要求(调查实查率要求>96%)。各调查人员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通过床旁调查,结合查阅病历,得出最终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病例11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8%。社区感染病人200例,社区感染患病率为46.95%。
2、医院感染情况
医院感染病例11例,按科室分:内二科2例、内三科2例、内儿科1例、脑外科3例、骨外科3例;按感染部位分:上呼吸道感染4例、下呼吸道感染4例、消化道2例、手术切口1例;其中发现有1例肺炎与气管插管有关;医院感染主要病原体为:嗜麦芽食单包菌1例、支原体2例。
3、病原体监测情况
在195人治疗性用药或治疗+预防性用药中,66人送细菌培养,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细菌送检率为33.85%。在11例医院感染患者中,有3例送细菌培养,细菌送检率为27.27%。
4、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1月27日全院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共计262人,使用率为61.5%;其中内一科使用25例,占9.6%,内二科使用15例,占5.7%,内三科使用11例,占4.3%,内四科使用11例,占4.3%,内儿科90例占34.1%。脑外科使用8例,占3%。骨外科使用24例,占9.2%,外科使用23例,占8.8%,妇产科使用24例,占9.2%.五官科使用23例,占8.8%,急诊科使用8例,占3%。
预防性用药:共69例,占26.34%。其中内一科1例、内三科2例、内儿科5例、脑外科5例、骨外科17例、外科8例、妇产科21例、五官科3例、急诊科7例。
治疗性用药:共168例,占64.12%。内一科23例、内二科14例、内三科5例、内四科10例、内儿科85例、脑外科1例、骨外科4例、外科8例、妇产科1例、五官科17例。
治疗+预防性用药:共25例,占9.5%。内一科1例、内二科1例、内三科4例、内四科1例、脑外科2例、骨外科3例、外科7例、妇产科2例、五官科3例,急诊科1例。
一联用药:154例,构成比例为58.8%。其中内一科7例、内二科10例、内三科10例、内四科8例、内儿科49例、脑外科8例、骨外科21例、外科6例、妇产科20例、五官科7例,急诊科8例。
二连用药:103例,构成比例为39.3%。其中内一科17例、内二科5例、内三科1例、内四科2例、内儿科39例、骨外科3例、外科16例、妇产科4例、五官科16例。
三连用药:5例,构成比例为1.9%。其中内一科17例、内二科5例、内三科1例、内四科2例、内儿科39例、骨外科3例、外科16例、妇产科4例、五官科16例。
5、手术情况
在调查的426人中共查出手术69例,手术率为16.2%。其中:骨外科21例、脑外科3例、外科12例、妇产科19例、五官科14例。
Ⅰ类切口:33例,占手术总例数47.8%。其中:骨外科18例、脑外科3例、外科5例、五官科7例。
Ⅱ类切口:34例,占手术总例数49.2%。其中:骨外科3例、外科5例、妇产科19例、五官科7例。
Ⅲ类切口:2例,占手术总例数3%。均为外科病例。
三、分析讨论
本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圆满完成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各临床科室的大力协助。
通过本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反映了我院目前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增强了全院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的意识,为今后的现患率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并为加强我院医院感染控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此次调查共发现11例医院感染病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8%,达到了二级医院感染控制水平,但是也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如:在抗菌药物使用指证方面控制不太严格,使用率过高;Ⅰ类切口预防性用药时间过长,且存在有二连用药的情况;病原体监测送检率偏低,除内儿科治疗性用药细菌送检63例,其余各科共送检3例,说明临床医师对此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个别医师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掌握不到位,漏报率高等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使大家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以便于及时上报院感病历,降低漏报率,并结合临床开展必要的病原体监测及药敏试验,提高送检率。以利于掌握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控感科 2014年12月11日
第五篇: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
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和“二甲评审”的活动深入,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减少漏报率,提高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按照省中医感控中心要求,制定了调查计划和具体活动安排。经院感委员会会议讨论同意。于6月24日对全院临床科室所有住院病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此项活动由院感科组织,护理部,医政科支持,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安排,采取个案调查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一位病人进行了调查和登记。对重点病人由科主任亲自到病房会诊和调查。经过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此次调查活动。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现患率情况:
应查人数162人,实查162人,调查率为100%。通过床旁调查和个案调查登记,进行分析总结,最终结果为:应查162人,院内感染1人,感染现患率为0.62%。院内感染病人为肿瘤科肿瘤病人。
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6月24日全院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59%
预防用药38例:妇产科11例、外科14例、骨科13例
治疗用药58例:儿科19例、内科10例、急诊科7例、骨科4例、外科5例、肿瘤科13例。
一联用药:儿科19人、内科5人、急诊6人、骨科13人、外科14人、肿瘤科13人、妇产科11人。共81人,构成比为84% 二联用药:内科5人、急诊科1人、骨科4人、外科5人。共15人,构成比为16%。
无三联、四联用药。
三、抗菌药物使用中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情况
儿科17人、内科2人、骨科1人。共20人
其中儿科送检率为90%、骨科送检率为5.9%、内科送检率为20%,其余科室为0
四、手术情况
Ⅰ类切口:外科6例、骨科1例
Ⅱ类切口:妇产科8例、外科7例
Ⅲ类切口:外科1例、骨科10例
Ⅳ类切口:骨科2例
通过此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增强了全院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监控意识。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儿科的细菌培养送检率最高,值得表扬和提倡。此次调查无切口感染现象,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无三联、四联用药。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加强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控制意识,合理使用抗生素,结合临床开展必要的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医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