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原理之感想读后感感悟
大学生实践学习报告(论文)
题目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课程《纲要》及《概论》自主学习
姓名翁文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
班级会计八班
学号3700090838 成绩
2011年9月3号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主要是包括三个阶段:(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
(3)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4)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
其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还包括初期以陈独秀和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他们的功绩主要是领导了五四运动,但是那时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主要是依靠个人以及爱国团体,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并且也没有做出多大的根据中国实情的的事件!
那么,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呢?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呢?
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1页)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8页)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
际问题。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力量源泉。
其次,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当作语录,当作《圣经》,开口闭口“拿本本来”。只注意他们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引出结论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根据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来的,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社会,一定会犯“水土不服”的毛病。这样做,看起来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但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看起来思想无比革命,实际上思维十分保守。一旦采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实践,很容易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毛泽东的话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理论科学,目标明确,这才叫做“有的放矢”,用中国化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回顾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本国
化的原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一帆风顺;反之,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这一原则,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严重的挫败。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第二篇: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感想
这个学期,我们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和很多人一样,对于马克思主义这类东西很是不以为然,因为从小到大,接触的太多太多,一直都被学校被老师强压着要学,而学了这么多,根本谈不上有兴趣或者其他什么理由,学的原因很简单只有一个,学校要求必须要学。我想对于这样的课程,大多数人都提不起兴趣的吧。可是迫于现实,迫于期中考试,还是要谈一下对这门课的感想。从小学开始就知道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再大一点又加入了三个代表,可这些究竟是什么东西,讲的是什么完全没有一个概念。然后很莫名的就发现这些东西又和哲学有关。
哲学,一直认为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不仅仅是因为很多哲学家的思想都很让人很难理解,更是因为身边很多同学朋友,包括那些高中选文科的同学,谈到哲学都只是摇头。
最早接触哲学是在高一的政治课上,那个上课很有激情的老师自称对哲学很有研究,上课的时候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忽略我们坐在下面对哲学基本没有概念的小朋友们。于是很想当然的,认为哲学是一门带着大铁门的学问,进入大铁门的人可以感受到哲学的精髓,沉浸其中,乐此不疲;而那些进不去的人,只能在门外傻傻的发呆,什么也不懂什么也做不了,然后就觉得这东西很是无趣,眼望铁门里的人开开心心的做学问,就总觉得里面的人很不正常,有点问题。一个学期下来,如果问我哲学是什么,也并非完全不知道,还是能说出点东西的,比如“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与之相对的便是唯心主义,主张也正好相反,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还有认识世界的方法也分两种,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老师说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然后我就投奔了理科的怀抱,所以,对哲学的认识,从高一到大一结束,都只有这么一点。
直到这次期中考试,老师让写对这门课的感悟,才重新想了一下,哲学到底是什么,当然,还是没有想明白。也许我就是很无奈的始终进不了我自己所谓的那一扇大铁门吧。
这学期,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的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书上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这点我是赞同的。马克思在认同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还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而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出现之前,虽然也存在着其他的物质观,却多少有缺陷。首先,是唯心主义哲学,都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意识决定物质。颠倒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夸大了意识对于物质的能动性并将之绝对化,没有正确认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
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带有猜测性和直观性,但缺乏科学根据,过于简单化。再后来出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虽然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这种观点具有机械性和不彻底性。直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出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出现,才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首先,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发的统一;最后,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作为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为日后列宁继承和发扬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总结科学,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的自然科学新成果和社会实践新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起到了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内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一经典定义的基本思想是,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物质”这一范畴是对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抽象。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哲学思想上的一块里程碑。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感想
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很少系统性地学习一种哲学,在大二的下半学期中,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的课程。虽然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但它依然在当今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一些了解以及一些自己的感想。
首先,哲学对人类社会来说是很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作为一种正确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对人类、对民族确实太重要。它既是民族精神的升华物,又是民族精神的铸造者。一个没有哲学思想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没有脊梁的民族,是不能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伟大足迹的侏儒。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庄子,老子等都提出过一些伟大的哲学思想,但都有片面主观或者唯心主义的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上的重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起以往的哲学有着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和以往的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充满了革命批判精神,这种精神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身,植根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即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完成了哲学上的革命变革,但它并没有结束哲学的发展,相反在更高的基础上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不断得到丰富,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与时俱进的科学。早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初,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不是从原则上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彻底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界限。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从诞生起,在其缔造者那里,就绝不是“原教旨主义”,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因地制宜的、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的”学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都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并使之真正符合当今中国的国情,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更好的建设于中国社会。
总而言之,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使社会进一步的繁荣和富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吸收当代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贯彻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为未来走向社会、建设社会做出良好的准备,成为真正中国未来的建设者。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感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感悟
曾经觉得马克思像一位圣诞老人,离我们很遥远。直到有一天,我看到BBC在网上的一个关于“千年伟人”的评选,马克思排在第一位,他被评选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就这样,我怀着敬佩之心渴望去揭开千年伟人马克思的神秘面纱。
在我看来,马克思最伟大之处在于他的哲学思想,他虽然逝去,但他的哲学思想却一直传递至今,且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在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前,我们先得明白什么是哲学,有一个通俗的解释:人类的任何一种活动都可看成是一种游戏,规则不断更换产生更好的游戏,哲学便是批判这些规则的存在。理性的来说,哲学是以总体性为基础,站在未来发展的角度,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性的考察。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其坚持从事实出发的实践唯物主义对未来人类发展的预见,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一直强调的是立足于事实与实践,哲学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在我们个人成长过程中也是同样适用的,学习马哲让我能以更长远的视野来看这个世界,以更切实的行为去走自己的路。
影响我最深的是青年马克思的就业观:“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衡量了它的全部轻重,了解到它的一切困难之后,我们仍对它恋恋不舍,我们仍然爱这种职业,认为我们适合于它,到那时,我们才能选择它,到那时,我们才不致受兴趣的欺骗,才不致因为匆忙而误入迷途。如果我们选择一种能对人类作最大贡献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感到负担太重,因为这是为一切人而牺牲;到那时候,我们所得到的将不是微少的、可怜的、自私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属于亿万人民。”
纵使我们不能像马克思那样做出改变整个人类的伟大贡献,我们的事业是默默无闻的,然而,它却是经常不断起作用的,身边人的生活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一点一滴变得更好。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当代因为工作不顺,爱情失意等原因而轻生的人不计其数。敢问人的生命就如此脆弱不堪吗?他们只为自己劳动,当期望破灭,巨大的失望席卷而来时,他们的心承受不住。如果我们的满足和幸福是以人类的福利和个人的理想为来源,那我们不会感到负担太重,也无暇顾及死亡,因为我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在我们的遗骸上,将会洒下崇高人们的热情眼泪。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其中没有用于炫耀的名言警句,探讨解析的都是最本质的东西,立足于本,拓至无限,即中国古人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人类的财富,我对其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对它的学习将贯穿我的一生。
参考文献:
杨俊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 P34
傅佩荣 《西方哲学与人生》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7年5月 P28
第四篇:学习马克思主义之感想
学习马克思主义之感想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我们要努力学习和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在学习中我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就要从平常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当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复杂的东西需要认识,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回答,许多领域需要开拓,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就显的尤其重要,要做到这些,我们就必须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面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联系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问题。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地强加到实际上面去,这样既违背了科学理论,也歪曲了客观实际。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观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上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中国青年运动80多年和生动实践告诉我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期,才能有大作为。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也应该以此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这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观和主观世界观的行动指南。大学生要自觉的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性发展中国家融个起来,增强为祖国统一和为人民服务台的责任感,努力学习班,提高警惕本领。
以上是我在学习与工作当中都应该永远铭记的生活准则与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来为自己洗脑,为了自己的思想有更深远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尤为重要。矛盾的观点,联系的、发展的理论以及实事求是的相关方法论在现实学习、生活中给予指导,有助于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增强思想道德水平及理论水平,从而更好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社会主义本质,更加坚定了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念!
我也从本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当中吸取了很多对自己未来有益的知识,感受到了世界的无穷无尽,只有自己努力去探索去发掘,才能更好的去实践,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目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未来两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也要更努力的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校期间也加强锻炼,为毕业之后的实践做好更充分的准备,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再展示自己,坚定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念,为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原理读后感 2000字
马克思主义原理读后感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矗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玻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对于别人也一样。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
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个发展着的理论,是开放着的体系.它总是把掌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一句话,全面发展自己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当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的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改变社会和把人民的解放做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忘掉人民和人民的利益就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抽掉,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人民的利益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深动的最感性的东西.只有真正的真实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应当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责无旁贷.为此,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全面的发展自己.一旦选择,便风雨无阻风雨兼程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现代实践理论相结合,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群众和单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团结和凝聚全体员工,引进人才和科学技术,走科学办厂的道路.制定一系列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具有人性化的科学的规章制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面发展自己,让自己与时俱进.第二,要坚持要认真刻苦学习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走科学办厂的道路.第三,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第四,加强体育锻炼,让自己有个健壮的体魄.因为健壮的身体和敏捷的思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