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Excel在员工信息管理中的高效应用》
《Excel在员工信息管理中的高效应用》
资深实战型Excel培训讲师和应用解决方案专家
韩小良
课程目标:
掌握使用Excel进行员工信息管理的基本理念、有关方法和技巧,提升Excel实际使用水平和能力,快速提高工作效率。
培训特点及收益:
注重Excel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案例。兼顾Excel使用方法技巧介绍和应用思路启发,注重点面结合。注重强调动手实践,使每个学员有充分的动手机会,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讲课认真、细致,辅导实验积极、耐心,使每个学员都能够掌握所讲的内容。完善的课后服务,随时与老师联系,及时帮助企业学员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适用人群:
企业的HR人员
时间:
1天
韩小良老师介绍
韩小良,资深实战型Excel培训讲师、应用解决方案专家和管理系统软件开发设计师,对Excel及Excel VBA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有着较深的研究和独特的认识,对Excel及VBA在管理中高级应用培训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尤其是Excel及VBA在企业财务、会计、销售、人力资源、金融财务等管理中的应用。韩老师具有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和极强的Excel应用开发能力。从事Excel研究及应用多年,已经为数百家中外企业进行了Excel培训和应用方案解决咨询服务,出版了近30余部关于Excel应用方面的著作,并陆续开发出了财务、销售、人力资源、工资等管理、客户管理、进销存等基于Excel的管理软件,成功应用于数十家企业。
主要服务客户包括:中国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南京分行、上海农业商业银行、深圳联合证券、百度总部、Google(中国)总部、上海医药集团、上海万家基金、上海电信、上海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索尼爱立信、中储股份、北京国华能源投资、浙江中烟集团、天津索恩照明、天津Vestas风力技术、卓伦机械(天津)、北京奥瑞金种业、苏州瀚得汽车产品、苏州珈农生化(丁家宜)、苏州赛发过滤科技、上强生医疗器械(苏州)、海海斯特叉车、苏州GIF研发中心、无锡华润上华科技、中化(宁波)集团、伟福科技工业(武汉)、贵州银燕集团、江苏交通科学研究院、南瑞集团、南京劲草时装、南京华德火花塞、上海麦考林国际邮购、常州瓦卢瑞克钢管、广东欧普照明、广东移动、上海晶澳太阳能光伏、上海博莱科信谊药业、上海SKF、嘉兴阿克苏诺贝尔涂料、扬州亚普汽车部件、江苏德邦化工集团、南京朗诗集团、金螳螂、郑州煤机股份、上海三菱电梯、上海圣戈班、豪森药业、苏州辉瑞动保、扬州太平洋重工、南益地产集团、ACCA、汤森路透、统一集团、东风雪铁龙、江苏移动、湖北联通、等等数百家中外企业。
韩小良老师的经典课程:
1、《Excel高效财务与管理应用》系列课程
2、《Excel高效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系列课程
3、《Excel高效销售管理应用》
4、《Excel高效数据分析之道——让您的分析报告更有说服力》
5、《Excel在金融行业中的高效应用》
6、《完美报告之巅——Excel与PPT高效整合应用》
7、《Excel VBA数据处理实用技能与应用》
8、《Excel VBA高级金融建模》
韩小良老师的主要著作:
1.《用图表说话:Excel实用精美图表大制作》,电子工业出版社
2.《Excel数据透视表从入门到精通》,中国铁道出版社
3.《Excel高效办公应用大全:方法、技巧及实际案例》,中国铁道出版社
4.《Excel 2003/2007函数和公式的使用艺术》,中国铁道出版社
5.《Excel VBA(2003/2007)高效办公实用宝典》,中国铁道出版社
6.《Excel VBA(2003/2007)活用范例大辞典》,中国铁道出版社
7.《运用Excel VBA进行高效投资决策》,中国铁道出版社
8.《Excel VBA从入门到精通》,中国铁道出版社
9.《Excel VBA实用技巧大全》,中国铁道出版社
10.《Excel VBA与数据库整合应用范例精解》,科学出版社
11.《Excel VBA销售管理系统开发入门与实践》,科学出版社
12.《Excel VBA整合数据库应用从基础到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
13.《Excel在销售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14.《Excel企业管理应用案例精萃》,电子工业出版社
15.《Excel VBA应用开发(技巧精华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16.《Excel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技术详解》,机械工业出版社
17.《Excel在纳税管理与筹划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
18.《Excel会计应用范例精解》,电子工业出版社
19.《Excel VBA +Access财务系统开发从基础到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
20.《Excel在投资理财中的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21.《Excel VBA工资管理应用案例详解》,中国铁道出版社
22.《Excel在财务管理与分析中的应用》,中国水利水电道出版社
23.《运用Excel VBA创建高效财务管理模型》,中国铁道出版社
24.《Excel VBA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案例详解》,中国铁道出版社
25.《Excel VBA财务管理应用案例详解》,中国铁道出版社
26.《Excel 2003/2007数据透视表从入门到精通》,中国铁道出版社
27.《Excel 高效管理表单设计从入门到精通》,中国铁道出版社
28.《Excel 高效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从入门到精通》,中国铁道出版社
29.《Excel高效数据分析之道——让你的数据更有说服力》,中国铁道出版社
30.《Excel高效财务管理应用之道》,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二篇:如何在氧化铝生产中高效应用絮凝剂
如何在氧化铝生产中高效应用絮凝剂
摘要:氧化铝生产中只注重絮凝剂的选型,对絮凝剂的配制和使用条件关注较少。通过对絮凝剂特性的分析和数据对比试验,确立了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在生产应用过程中的配制和使用条件。为絮凝剂在生产上的高效应用提供了参考。
要害词:絮凝剂;分子量;赤泥悬浮液;沉降性能
在拜耳法、烧结法或联合法处理一水硬铝石、三水铝石或混合型铝土矿的氧化铝生产工艺过程中,溶出后的赤泥浆液是一种由铝酸钠溶液和不同粒级的赤泥颗粒组成的分散物系,即赤泥悬浮液。这种悬浮液只有通过沉降分离,叶滤机过滤才能得到满足分解条件的铝酸钠溶液,最终分解出品质较高的氢氧化铝产品。该工序中,沉降分离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各氧化铝厂家经常因为赤泥悬浮液不能在沉降槽正常分离而压迫溶出系统停料,同时叶滤机因为溢流浮游物太高而负荷很重,使产能降低,导致沉降槽冒槽,出现员工和设备一起“累”的局面。
要抓好赤泥悬浮液的沉降分离,除在设备上选择高效沉降槽外,还要选择好合适的絮凝剂。经过多年的实验室和工业试验,适合赤泥沉降分离的絮凝剂优选出很多,如:麦麸、淀粉、A一1000、英国663、NALCO 9779、Ciba HP21、艾森97等。然而大多氧化铝厂家只注重絮凝剂的选型,对絮凝剂的溶解方式、存放时间、使用浓度及添加方式有所忽略,所以,絮凝剂在生产使用中往往得不到较满足的效果。本文依据絮凝剂的特性,从配制和使用方法出发,讨论如何应用絮凝剂,才能达到高效沉降的效果。
1、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的种类及絮凝特性
目前,广泛应用于氧化铝工业生产中絮凝剂有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和合成高分子絮凝剂两大类,前者主要有:淀粉、麦麸等;后者主要包括聚丙烯酰胺类和异羟肟类絮凝剂。一般来说,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在赤泥分离过程用量大,沉速较慢,还可能导致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含量过高,所以氧化铝生产中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的应用较为普遍。合成高分子絮凝剂与赤泥易形成多点吸附,这缘于赤泥中非平衡态的固体表面有阳离子,而絮凝剂中羟基、羧基等水解后产生的阴离子能形成较强的作用力,絮凝剂与赤泥产生吸附后,形成絮团,通过重力场的作用进行沉降,达到液固分离的目的。1.1 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
聚丙烯酰胺简称PAM,产品主要形式有水溶液胶体、粉状及胶乳三种。粉状产品若能防止结团,比胶体产品易溶,乳胶产品溶解性能最好。提高温度能促进溶解,但一般不宜超过50℃,以防止降解及产生其他反应。水解PAM会同溶液中的多种金属阳离子相互作用,如在的体系中,这些相互作用通常导致生成粘稠的凝胶团。
常见的聚丙烯酸钠(如A—lOOO)在铝酸钠浆液分离中,其行为主要与赤泥的种类有关,赤泥的沉降速度随赤泥中钛铁矿(或钙钛矿)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赤泥中铁的存在形态也影响着絮凝效果。当赤泥中的铁以氢氧化铁Fe(OH)、针铁矿FeOOH(直径一般小于1 m)等形式存在时,由于颗粒的溶剂化较强,絮凝剂与固相表面间的作用力将更弱,难以产生紧密的吸附,形成絮团。生产中通过提高浆液苛性比、温度或加入含钙物质来促使针铁矿转化为赤铁矿,改善赤泥的沉降性能。
1.2 异羟肟类高分子絮凝剂
随着氧化铝生产技术的发展,对液固分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的异羟肟类絮凝剂(如NAL—CO 9779、Ciba HP21等)相比于聚丙烯酸(酰胺)类絮凝剂,在絮凝过程中具有鲜明的特征。(1)作用力强,形成的絮团稳定性好。以烧结法为例,当溶出黄料时,加入异羟肟类絮凝剂后,沉降性能相对于聚丙烯酸钠有明显的提高。(2)没有诱导期,吸附速度快。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聚丙烯酸钠,溢流的清亮度提高60%-90%。
2、合成高分子絮凝剂高效应用的影响因素
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的应用主要决定于其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水是它的最好溶剂,实用中很重视它的水溶性,一般认为粘度和分子量愈大,絮凝效果会愈好。不同絮凝剂有不同的絮凝效果,每种絮凝剂的高效应用与溶解方法、温度、搅拌速度、浓度、添加点等有关。2.1 溶解温度的影响
表1是用蒸馏水在不同溶解温度下溶解聚丙烯酸钠的一组实验数据。沉降实验时赤泥悬浮液固含为71 g/L;絮凝剂的使用浓度3/1 0000,添加量30g/t一千赤泥。实验数据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溶解时间缩短,絮凝剂分子量降低,沉降性能减弱。尤其在75℃以上的高温下配制时,由于高温水溶液会降解絮凝剂的分子链,所以其分子量快速降低而沉速变慢。这与合成高分子絮凝剂不宜高温溶解(最佳不高于50℃)的特性相吻合。在生产上为了使絮凝剂能充分溶解,常用80E左右的热水化解配制,甚至是前一个班提前配制絮凝剂以备下个班用。如此高的温度配制.且再陈放数小时,因此,在碰到沉降槽跑浑时,絮凝剂的效果当然不能发挥其尽。笔者多次在实验室配制絮凝剂的实验时,根据絮凝剂的使用要求,用4012左右含3%~10%NaOH的水溶液在2小时内即可将粉状絮凝剂化解均匀。另外,向水溶液里加进2%体积的2一丙醇,可防止絮凝剂的粘度因陈放而变化。2.2 搅拌速度的影响
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的粘度和分子量随搅拌速度增加而下降,见表2数据。这是由于在快速搅拌作用下剪切力使大分子链伸展断裂,缠结点的数目因此有所降低,因而导致分子量下降,沉降性能降低。试验室配制絮凝剂时搅拌速度应小于200r/min,在生产上常用的挂链式搅拌转速控制在30r/min左右,输送时也应避免选用离心泵。2.3 使用浓度及添加量的影响
在一定限度内絮凝剂的沉降性能随着使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其最佳使用浓度应满足分子链有足够的延伸。当配制的使用浓度太大,分子链不能充分伸展,堆积密度过大时,会降低絮凝效果,同时沉降槽中会出现粘稠的胶团。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的使用浓度通常为0.02% ~0.1%。同样,赤泥悬浮液中絮凝剂的添加量也不是越大越好,添加量过大,一方面会导致垮槽事故,另一方面会造成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含量偏高,变得更加粘稠,降低沉速。从表3看出,当A一1000的添加量增大到80g/t一千赤泥时,赤泥沉降速度反而下降。
2.4 添加点的影响
生产上为了使合成絮凝剂与赤泥悬浮液混合均匀,形成沉降絮团,一般选择向料浆进料管中直接加入絮凝剂,以便使絮凝剂在进沉降槽之前就与料浆充分混合。此时,加入点的选择非常重要,由于沉降槽进料管的流速通常在1.5m/s以上,管内很轻易形成紊流,破坏高分子絮凝剂的分子链,降低沉降效果。所以,不能在离进料口太远的位置选择加入点,以免破坏分子链。
某氧化铝厂在离沉降槽进料口的不同位置加入合成絮凝剂,实验结果见表4。从结果看出,10分钟后量筒内清液层总高基本相近,但在3m处加入絮凝剂后,料浆清液层的浮游物比其他点明显偏低。说明该厂絮凝剂加入点应选择在距进料口3m处较好。各氧化铝厂的规模不同导致设备的规格型号不同,所以应通过试验来确定絮凝剂的最佳添加点。
2.5 其他因素对沉降性能的影响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铝土矿的矿物组成和赤泥悬浮液固含对沉降分离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有资料表明,铝土矿中黄铁矿、针铁矿、高岭石、蛋白石、金红石等在生成赤泥过程中易吸附较多的Al(OH)
一、Na 和吸附水,不利于沉降分离。而有赤铁矿、菱铁矿、磁铁矿、水绿钒等物相有利于沉降。
赤泥悬浮液固含对沉降分离性能的影响从表5的数据看出,随着固含的增大,沉降速度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高固含浆液的赤泥颗粒进入赤泥浓缩层时置换出大量溶液向上流动,固含愈高置换出的溶液愈多,溶液向上的流速愈大,形成干涉沉降,导致赤泥颗粒保持悬浮,降低沉降速度。
3、结语
(1)从絮凝剂的特点看出,当铝土矿中含有不利沉降的针铁矿时,可适量添加含钙物质促使针铁矿转化为赤铁矿,改善赤泥的沉降性能。另外,沉降系统选择异羟肟类絮凝剂的前景看好。
(2)溶解絮凝剂时水溶液温度不应超过50℃ ;搅拌速度要偏小控制,满足絮凝剂溶解即可,生产上常用的挂链式搅拌速度一般在30r/mln;为了加快溶解速度,可选用含碱浓度3%~10%的水溶液。(3)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的使用浓度通常为0.02%~0.1%。太浓时会降低絮凝效果,同时沉降槽中会出现粘稠的胶团;过量的添加絮凝剂会使溶液更加粘稠,反而会降低沉降速度。
(4)进料管内形成的紊流,易破坏高分子絮凝剂的分子链,降低沉降效果。所以,各氧化铝厂应根据自身设备的规格型号来选定絮凝剂的最佳添加点。
(5)生产上应稳定铝土矿成分和分离沉降槽的固含,增大固含,会影响絮凝剂的沉降性能。
参考文献:
[1]严瑞碹.水溶性高分子[M].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6. [2]卢红梅,钟宏.赤泥沉降过程中絮凝剂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轻金属,2000,(9).
[3]曹文仲,顾松青.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技术研究⋯ .轻金属,1996,(5).
[4]董放战,郑娟.氧化铝生产中絮凝剂应用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轻金属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11.在
第三篇: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三复习中高效应用(马海青)
问题立教,问题导学理念在高三复习中的应用
高三
马海青
去年10月,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大幅度修订了历史学科考查的四个要点,排在第一位的就是 “突出问题意识”。在考纲宗旨中增加了“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求。并强调发现问题和创设问题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体现;同时还要求考生应具有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可见问题意识是2017年高考的新导向,必将在今年的高考文综试题中特别突出体现。我校近些年来一直全力贯彻的问题立教问题导学的理念与之不谋而合,具有理论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在效用上,2014级学生从高一入学的到高二分层次教学的整个新授课中,问题立教、问题导学理念被普遍应用,效果明显。为今年高三高考总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功不可没。作为一线老师,在一轮复习中我深有体会。今年自高三全面备考以来,在学校要求和年级的安排下,我一直思考和尝试着一件事情:问题立教,问题导学理念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如何充分发挥其功效,如何把深刻的理论与高三复习课的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备考效率。在年前高三摸底统考中,整个年级上线人数又创了历史新高,效果较为理想。通过半个学期的实践,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有些班门弄斧,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新课程、新考纲、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尴尬。
1、高考命题以教材为依托,但并非拘泥于教材,况且目前教材版本多元化,对相同内容在教材中的讲述详略不同。为显示公平性,不可能依据某一本教材作为命题的依托,试题的材料不会来自于任何一种版本之中,只能是更多地注重材料,且材料来源于教材之外,而且命题组人员并不看教材。
高考试题在命制时采用的是大量新颖、陌生甚至前沿的全新材料,这与教材呈现的材料有很大区别。材料用于搭建新问题、新结论,而非按现成结论。(我注六经——六经注我)
2、新课程改革的应然目标是公民教育;但高考的实然目标却是学科教育。本次高中课改,高校老师大多处于失语状态,他们对课改全新的课程体系、花样迭出的新鲜事物感到费解。但是,高考命题的主体人员由高校教师组成却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3、尽管历史高考过分专业化的倾向一直备受争议,但是命题者还是热衷于把高校的学术研究成果转换成高考试题,其本质就是把历史专业的思维和研究内容渗透到高考命题中。于是,以反对过分专业化为起点的课程改革,在高考的层面上却演变为专业内容的进一步强化。
面对历史教学尴尬,我们唯一的答案,是只能适应,不能选择!必须解决!关键是如何解决?问题立教,问题导学理念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二、问题立教,问题导学理念下,历史教学尴尬解决之道。
1、明智既思辨,思辨既质疑,要培养学生自主的问题意识。
近代西方伟大的哲学家康德说“启蒙就是照亮,就是敢于认知”。认知的过程必然是通过对问题思辨和质疑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实现的。孔子曾云:“多闻阙疑,多闻阙殆”就是对思辨、质疑的重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以新课标为依托,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要有科学启疑之策;二要加强理论点拨;三要注意方法指导;四要激发学生的思辨热情。通过积极有效的课堂参与让学生学会善于启疑、善于据理质疑、创造性的拓展释疑,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辨、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问题意识,而不是只会背书的呆子,才能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意,也更能适应高考的能力要求。
2、以问题为主线精心备课,实现高三总复习的文综课程整合。
大文综的课程整合是高三历史总复习的核心任务,关系到文综高考的成败。作为高三老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高效整合课程,如何科学构建知识体系,以问题为主线就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利器。
这需要老师在问题立教的如何“立” 这个环节上下功夫。用整体史观和多元史观去处理好课时问题、单元问题以及专题问题之间的关系,以问题为主线进行历史教学的整体的系统设计。这包括中国与世界;过去与现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三个维度。
例如在讲解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1919)史实,围绕的核心就是近代化问题。通过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经济工业化、市场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的世俗化、城市化,进行一系列的问题设计,既处理好了中外在在这个问题上的联系与区别,又要处理好了各学时与各单元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与世界在近代不同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对比,一举三得。
如何抓住问题这条主线,对教师利用教材的方式和备课的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标给备课定方向,考纲给备课定范围,而教材由“圣经”的位置到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教师由 “教教材”到 “用教材”;备课由备知识到备方法、备理念。这就需要教师摆正教材的位置,以单元中心问题为主线,去研究教材——整合各册、各相关单元、各具体课时的的交叉点、关联点,进行细致化、系统化的问题设计。
例如在处理必修三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单元复习时,我围绕“人”这一主题,①设计四大问题: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文艺复兴。
人应该过怎样的心灵生活?--宗教改革。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启蒙运动。人应该过怎样的幸福生活?--科学革命。②完成四个解放
文艺复兴:怎样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宗教改革:怎样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 启蒙运动:怎样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科学革命:怎样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③实现四个退却:
■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从文化教育领域退出来,人与世界直接对话,自然科学诞生
■宗教改革:使天主教从政治领域退出来,人与神直接对话,民族国家兴起
■牛顿经典力学:将神从无生命的领域赶走,揭示物理运动规律,人类科学时代开始
■达尔文进化论:将神从有生命的领域赶走,颠覆神创说,揭示生物起源进化规律。
3、大历史观与问题的多元化设计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黄仁宇先生在《放宽的历史视野》一书中,对大历史观与问题的多元化结合的理念推崇备至。所谓“大历史观”就是用宏观的、放宽的视野来研究历史。包括:①从小事件看大道理;②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
③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④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⑤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
这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在教学上它体现为同一考点,可以用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社会史观等五个不同史观做为切入点去设计问题。同时把每个课时放到整个单元、整册教材甚至政治、经济、文化大文综视野去考虑,既避免了单纯的为了问题而设问,又克服“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狭隘思维,还实现小问题、大问题、系统问题有机统一。这也顾及到了通史体例与专题史的结合,突破了版本教材的局限性。从而引导学生突破教材思维限制,从不同的维度来完成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更好适应高考要求。教师完全可以大历史观下把所有考点进行问题的多元化设计,用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等多元史观去归纳高中三年所学的全部知识。
三、问题立教,问题导学理念下,高三历史总复习的几个做法
1、在思想上纠正高三备考的认识误区。高三备考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归纳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过程。在高一高二新授课基础上,高三复习课更应该以问题为核心,围绕问题设计课堂教学。问题立教,问题导学模式是高效备考利器。
2、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把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通过分析研究,进行问题的量化。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把考点用问题去解析。例如在复习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时,我抓住“变动”这个考纲的核心词,进行问题精心设计:
①为什么变?-----分析变动的背景; ②如何变的?------归纳变动的表现; ③变得实质?-----探究变动的认识; ④变得影响?-----总结变动的意义。
这样学生很容易抓住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理解中国近代化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主题,以经济结构的变动为核心问题,把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经济的兴起、民族工业的产生四大考点用问题串联起来,更容易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3、在课堂教学问题检测反馈环节,以易错、易混点设计练习题目,通过老师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或者学生质疑,老师回答,进行师生思维的撞击,目的是层层剥离学生的知识盲点和暴露学生思维误区。本届高三市局征订和学校给选择的学案导学复习用书的编排体例又高度契合了多层次的问题主线意识,使用起来非常顺手、高效。
4、设置问题切勿泛滥,要讲究理性。这体现在:一要结合选课走班,问题设置要体现B层C层的层次性、差异性,避免不要一刀切。二要讲究在一节课的所有问题要由浅入深,注重环环相扣的梯次性。三要设置问题讲究质量精准,立足学情,把握考向,预测考点。
这是我日常进行问题立教,问题导学教学和备课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想,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有效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有效应用
董亚萍 陈仓区李家崖小学 6295396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以及课程整合的不断研究、实践和深入,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也悄然进入了幼儿园的课堂,它能使静止的东西动态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学习的过程生活化。多媒体技术具有图像直观、动静结合、形象生动的特点,为幼儿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使孩子快乐自主的学习。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为幼儿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使幼儿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以及对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目标的实现等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下面就我园使用多媒体进一浅析:
一、多媒体技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1、开拓教师视野,提升教学理念。
现在的幼儿教育发展很快,新《纲要》的实施给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这必须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质。我们幼儿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让教师进行学习。教师们能够快捷的搜索、收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料和参考资料,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快速获取了信息。这些信息,使老师的眼界更宽、思路更广、观念更新。在先进的理念指导下,教师组织活动的形式更新,方法更科学,幼儿获益也就更多。
2、减轻教学负担,提高办事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运用,为教师寻找教学用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让教师从繁重的、费时的教具制作之中解脱出来。教师们可以将大部分的时间腾出来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及时调整活动计划,使预成课程与生成课程有机结合。
3、具体应用。
文字处理:教师借助电脑,电子备课、打一些艺术字以用于墙面布臵、环境创设等就变得轻而易举。表格处理:幼儿园各种表格特别多。我们可以借助电脑,随意制作各种规格、各种样式的表格等。教学管理: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借助电脑,对幼儿园的行政后勤实施了全面管理。如:幼儿园概况、幼儿园组织机构、幼儿园规章制度、幼儿园目标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幼儿园工作评价等。卫生保健:借助电脑,对定期体检记录、身高体重测评、营养计算、检查矫治事项、登记事项等实施全面管理,十分有意。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教工作者对幼儿教育的研究也朝着更深、更新、更具特色的方向发展,一些新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被广泛接受和采用。电化教育手段的普遍运用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运用过程中,也还明显存在一些问题。
1、目标意识不明确
不少教师以传统的教学手段为满足,认为电化教育仅是一个花架子,可有可无。只在有任务下达时,才参与一次电教课竞赛或教案设计赛、课件制作赛等,而在平日的教育活动中,从不主动运用,更不能进行长期的实验。甚至许多电教论文、教案也只是“纸上谈兵”,制作的课件仅是参与竞赛,而把开展活动的根本目标——“为教学服务”抛之脑后。
2、操作技能不熟练
由于平时的教育活动很少使用电教设备,因此个别教师的电教操作技能显得非常生疏。有时授课教师已忙活得满头大汗,图像仍是“千呼万唤”不出来,经过这么一折腾,听课老师早已很不耐烦,集中了注意力的幼儿也精疲力尽了。因此常常是一节公开课要配有一名专职人员专管开机、调机。此外,在演示课件过程中,有的教师不能准确到位,常常回头将目光投向荧屏,反复调整灯片,这样就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影响了师生的感情交流,弱化了电教手段的优势。
3、媒体选择不合理
为了完成上电教课的计划,出现了滥用电教手段的现象。即任何一个教学内容,都只是单纯地用幻灯或录像取代图片或实物,而不考虑到电教的基本特征和突出优势,或者不知道如何入手,恰当选择电教教材。这种 未经过科学、细致地选择教材的电教课,不仅不能突出电教的优势,反而弄巧成拙,甚至是画蛇添足,为了“电教”而上电教课。
二、多媒体技术对教育管理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年龄小,高度发展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鲜明、新颖、具体形象的刺激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图像直观、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形象生动的特点,巧妙地创设出与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情境。组合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拓宽教育空间和知识面,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新颖、有趣、富有艺术性与综合性的知识与信息,为幼儿多渠道、多层次获取新知识提供教学环境。“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眼界,丰富知识经验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现实,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了幼儿的有意注意,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还极大地增强幼儿的认识动力和能力,推动他们学习。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和难点
有些知识内容具有抽象性,而幼儿的形象化思维特点对比较抽象的内容,感到难以理解,无论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这样下去,幼儿就对所学的知识内容失去兴趣。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对于抽象的现象、知识或抽象的概念往往不易理解,借助多媒体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利用图、文、声、像等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内容,把认识的对象由抽象变为具体,把原来较为生疏、难以理解的教学知识变为生动形象具体可观的事物,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从而使幼儿得到较多的感性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
(三)、运用信息技术,增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1、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想象是创造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要积极鼓励幼儿思维、创造。把语言篇章表现出的意义化为自己具体形象的感受,化为语言能力。心理学家说过:“多变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在活动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指导幼儿学故事做到图文并茂、形声相配。
2、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发展认知能力”。科学活动中包含了许许多多抽象的科学道理,并具有较强的严密性。传统的教学来看普遍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挂图式的教学模式,难以被孩子理解和掌握。在教学组织上多半是通过教师用语言从头讲到尾的模式来进行的。对知识的把握也只是处于被动状态。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通过感知获得的,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观察、探索、思考。而且多媒体技术交互性强,各主题页之间可以灵活转换,便于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随意调整教学顺序,当幼儿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或感到困难时,可灵活演示,拓宽了教学途径。这样我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孩子们仿佛被一块强有力的磁石地吸引着,一把新奇的钥匙正在开启着孩子的心。这就是在多媒体技术下孩子们产生的主动、精彩、新奇的特性作用下的结果。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鼓励参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将静止的画面连贯化、动态化、抽象的课题趣味化,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新异刺激,可以使其充分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内在动机,在多媒体教学中如果积极引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既能调动幼儿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创造出崭新的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景象,又能使幼儿开阔视野,活跃思路,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
总之,将多媒体技术适当运用到幼儿园教学中,不仅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且可以弥补挂图、贴绒教具的局限性,解决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幼儿园多媒体技术作 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以其优于传统教学的特点和功能,在幼儿教育领域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
第五篇:运筹学在信息管理专业的应用
摘要:从运筹学与信息管理学科这两者的关系上,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日趋成熟和完善的前景。注重同其他学科的合作及交融的运筹学,在信息管理学科上有多种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对策论和排队论两个理论。
关键词:信息管理 运筹学 对策论 排队论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广泛地运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系统工程是一种设计、规划、建立一个最优化系统的科学方法,是一种为了有效地运用系统而采取的各种组织管理技术的总称。运筹学为系统工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信息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无疑与运筹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探讨运筹学与信息管理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为运筹学与信息管理的合作与交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运筹学的发展
operation research原来的意思是操作、作业、运用、作战等的研究,译作运筹学,来源于《史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语中“运筹”二字,既显示其军事的起源,也表明它在我国已早有萌芽。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是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它使用许多数学工具(包括概率统计、数理分析、线性代数等)和逻辑判断方法,来研究系统中人、财、物的组织管理、筹划调度等问题。它对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期发挥最大效益。作为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它在经济建设和管理中的前景是非常辉煌的。运筹学的思想方法在我国古代就有过不少的记载。如田忌赛马、沈括运军粮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我国在早期不仅有过朴素的运筹思想,同时也在生产实践中实际运用了运筹方法。但运筹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当时主要是用来解决复杂的战略和战术问题。二战之后,从事这项工作的许多专家转到了经济部门、民用企业、大学或研究所,继续从事决策的数量方法的研究,运筹学作为一门学科逐步形成并得以迅速发展。战后的运筹学主要在一下两方面得到了发展,其一为运筹学的方法论,形成了运筹的许多分支,如数学规划(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随机规划等)、图论与网络、排队论、存储论、维修更新理论、搜索论、可靠性和质量管理等。1947年由geroge dantgigtichu 的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法是运筹学发展史上最重大的进展之一。其二是由于电子计算机尤其是微机迅猛地发展和广泛地应用,使得运筹学的方法论能成功地即时地解决大量经济管理中的决策问题。世界上不少国家已成立了致力于该领域及相关活动的专门学会,美国于1952年成立了运筹学会,并出版期刊《运筹学》,世界其他国家也先后创办了运筹学会与期刊,1957 年成立了国际运筹学协会。作为管理五大职能之一的决策过程,往往是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来进行。为了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可以通过管理者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其定性分析的能力。而其定量分析能力的提高则需要学习管理运筹学的思想与方法,管理者掌握了管理运筹学,并了解了管理运筹学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这将对提高其决策的能力水平有极大的帮助。运筹学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察。一是运筹学的应用所涉及的方面;二是以企业实际使用的频率来看运筹学的应用情况。
二、运筹学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系
运筹学的专家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促进运筹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机会。从狭义上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运行系统,而运筹学主要面对运行系统,所以这种发展存在着可能性。管理信息系统的专家们认为,运筹学将成为推动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并使其成为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与运筹学的结合将大大有助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化的过程:
第一,面向企业的战术执行层,如生产调度、供应与销售、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第二,以信息为运作对象,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和使用。第三,是企业功能系统的一个映射,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工作规程和操作人员组成的一个系统。
上述三点包含了管理、信息、系统三个要素,说明管理信息系统有三个理论支柱,即: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系统理论。
三、策论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举例
在这里矩阵中的数字表示局中人的支付数目。比如局中人1采用第1种策略,局中人2采用第1种策略,矩阵的值a11=0,则表示局中人1和局中人2取得的信息服务用户相同。局中人1采用第1种策略,局中人2采用第2种策略,矩阵的值a12=-500表示局中人2比局中人1多拥有500个信息服务用户。以此类推。如果有n个信息服务部门,则是非合作n人对策,模型要复杂得多,在此不赘述。对策论的引入,是要提醒各信息服务部门抓住机遇,选好策略,抢占市场,否则就没有立足之地。
四、排队论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举例
某图书馆有读者5000,日来馆借书在100-300人次之间。该馆图书实行开架借阅。设置100个代书板,每人限拿一个代书板借书。则库内最多人数限为100名读者。每人平均在库内逗留时间为10分钟。则该馆日容纳读者量为100×60÷10×8=4800。就是说该图书馆基本上能满足全校读者同日到馆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使在人流最多的时候,也能满足接待任务。在这里100个代书板相当于100个排队系统。每个10分钟的逗留时间相当于服务时间的分布,也就是服务速度。这表明每10分钟该馆平均可接待读者100名。而每日读者来馆的人数只有100-300名。可见该馆读者稀少。造成资源闲置浪费。因此该馆应广开门路,吸引更多的读者。而该馆的还书口只有1人,设平均每分钟接待1名读者,则该馆日接待还书读者量为1×60×8=480。虽然该馆日还书接待能力只有借书接待能力的1/10,且读者的到馆时间也经常很集中,但从用户到馆的速度(a=10060×8-30060×8)和服务的速度(s=1)来看,s>a,服务设施可有1-as的空闲时间。所以暂时还不需要增加还书设备和人力。
总之,运筹学是运用科学的数量方法,研究对有限的人、财、物、时、空、信息等资源进行合理筹划和运用,寻找管理及决策最优化的综合性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飞跃,运筹学也不断的发展完善成为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将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事件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运筹学将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定性分析结果,有助作出全局优化决策。